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优质17篇)
有效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编写一份完善的教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案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3、培养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1、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小棒和圆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蜗牛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生答)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请看大屏幕。
(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
二、探究解题策略。
1、学生仔细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
3.学生汇报:看到了大森林里在举行跳伞表演;天上有红色降落伞、黄色降落伞和蓝色的降落伞在比赛;红色降落伞有14个、黄色降落伞有6个,蓝色降落伞有7个。(师板书:蜗牛的数目)。
4.学生根据刚才说到的数学信息跟同桌提个不一样的数学问题。
5.学生汇报所提问题并尝试解答。
生1:红色降落伞和蓝色降落伞一共有多少个?)。
生2: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
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4、刚才同学提出了“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三、学生操作,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和圆片,先摆14个红色的圆表示红色降落伞的个数,再摆6个黄色圆片表示黄色降落伞的个数。注意两种颜色一一对应后,多出的部分就是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的个数。
教师巡视、指导。
点名汇报。(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8个)。
根据所摆学具列出算式。板书:14-6=8让学生说出14、6、8表示的意思。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0,把一些信息填上。
3、学生试完成的“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几个?”,教师评价学生。
4、这节课通过学习“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知道用减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出示)。
完成试一试第1、2题,点名回答,学生评价。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学生a:对于多少的题目我会做了。
学生b:我学会了“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
学生c: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学生d:两数相差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解决减法问题)。
红色:14个黄色:6个蓝色:7个。
14-6=8(个)14-7=7(个)。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电脑出示p24:4。
(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电脑出示p25:6。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p25:5。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三者间的联系)。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买铅笔”。
知识与技能。
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对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课时。
教学具准备。
教学方法(或模式)。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带人情境确立立标。
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6+4=9+6=10-8=15-5=。
8+7=4+9=16-5=8+8=5+9=。
3、填一填。
9+xx=13xx+9=15。
凭借情境解疑探究。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
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
记(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
板书:15。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四
:教材第2-3页数一数。
: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数数能力,感受数学在身边。
:指导学生观察、学会观察的方法,会用点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
:1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有好多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喜欢去公园玩。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图)
二、 新课
1、看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互相说。
你能按顺序说一说有哪些物体吗?指名说。师生齐看图。
2、数数
什么物体有几个呢?自己数一数,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汇报:**有几个。
3、提问:
(1)大象滑梯有几个?所以可以用1个点来表示。师:有几个物体就用几个点来表示。
(2)秋千有几个?用几个点来表示?为什么可以用2个点来表示?
(3)木马有几个?用几个点来表示?
(4)几架小飞机?画上几个点?
(5)几只小蝴蝶?用几个点表示呢?
(6)小鸟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画上几个点?
(7)哪个物体用7来表示?
(8)哪个物体用8来表示?
(9)球有几只?用几个点来表示?为什么?
(10)哪个物体用10来表示?
4、小结:
小朋友们真聪明,能看图按顺序说出这个图里面有哪些物体,还能细心地数出第个物体有几个,有几个,就用几个点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一数(板书课题)
三、 练习
1、 看一看,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还想数哪些物体呢?
数一数:有几张桌子?几个窗户?你还想数什么?
2、 看图数数,并用点来表示。(补充)
3、 作业:练习册第一课:数一数。
四、 课后记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五
一、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12分)。
二、看图填一填。(45分,每格3分。)。
1、
(1)小鸟在小狗的面。
(2)小狗在老鼠的()面。
(3)老鼠在小狗的()面。
2、
(1)小狗跑在最()面,
小象跑在最()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
(3)小兔跑第(),它的后面还有()个,前面还有()个。
3、
3(1)小花的左边是(),右边是()。
(2)丁一的左边是(),右边是()。
(3)一共有()个小朋友。
三、看图说一说,填一填。(44分,每格4分)。
(1)老鼠往()走()格,再往()走()格可以吃。
到蛋糕。
(2)马往()走()格,再往()走()格可以到达。
小鸟家,马一共走了()格。
(3)蝴蝶往()走()格,可以吃到蛋糕。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按一定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教学难点:学生在议一议,评一评,分一分的活动中,切实感受到物体如何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分一分。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课时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设计新意:通过举例加深学生会按照标准分类。
教学准备:文具盒,铅笔,橡皮,尺等;学具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观察教材的插图。
提问:课桌上有些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应该怎样整理,各种物品应放在文具盒里还是放在学具盒里。
总结:这些物品可以按用途分类分成文具和学具两类。
引导学生把自己课桌上准备的学具﹑文具进行整理﹑分类。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是怎样整理的,分成了几个部分,各是哪些物品。
二、巩固与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识别画的各是什么动物。从左往右排列,上面一排是金鱼﹑狗﹑青蛙﹑海狮﹑鲸,下面一排是鹿﹑螃蟹﹑猴﹑松鼠﹑虾﹑小鸟。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出这些动物中哪些能在水里生活,把它圈出来;不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则不要圈。
2、第2-4题。
先让学生讨论怎样分,确定分的标准后,再动手分一分。
其中第2题可以按食品和非食品分类,第3题可以按水﹑陆﹑空分类,第4题以按蔬菜和水果分类,也可以按它们不同的颜色分类。
三、总结评价。
要让学生观察﹑讨论,弄清按什么标准分,自己分一分。要根据习题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合理安排学生独立学习或合作完成。还要组织学生交流分类的结果和分类的思考。
板书设计:分一分。
学具盒水中交通工具。
文具盒陆上交通工具。
水里动物空中交通工具。
陆地动物蔬菜水果。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七
复习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2.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复习过程:
1.口算。
(1)让学生口算出结果。
(2)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2.课本第101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
先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否相同?再计算下面各题。
(1)指名说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让学生独立计算。
(3)教师巡视、辅导。
1.课本第101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说一说下面哪道题用分数计算比较简便,哪道题用小数计算比较简便,再计算:
(1)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说哪道题怎么计算简便。
(2)学生自己计算。
(3)小结:当分数和小数混合乘除时,一般是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2.课本第101页整理和复习的第3题。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让学生自己完成。
(2)指名说说是怎样进行简便运算的。
(3)小结:应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考虑怎样计算才简便。
完成练习二十四的第3题。
(1)揭示学生应注意检验答案是不是方程的解。
(2)axbx=c的方程,可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axbx。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日月水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4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禾”和“火”两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禾”和“火”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九
1.学习“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认识“站、坐”2个生字。
2.认识笔画撇、弯钩,指导学生写好生字“耳”、“手”。
3.了解我国的京剧文化,激发学生对京剧文化的兴趣。
1.认识笔画:撇、弯钩。
2.指导学生写好生字“耳”、“手”。
一、复习导入。
1.生字复习“口、耳、目、手、足”(书空笔顺、口头组词)。
2.昨天我们认识了有关人的器官名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关于人的姿态动作的知识。
二、播放歌曲《中国功夫》,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播放歌曲屠洪纲的《中国功夫》。
2.了解歌曲中的歌词出现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名言“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相机出示这两句话。
3.师介绍:这两句话是古人规范人的良好行为姿态的一种标准。
【设计意图】。
用歌曲引出学习内容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能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符合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学情。
三、学习名言“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1.学生自由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学习“站如松,坐如钟。”
2.学习生字“站、坐”。
(1)认读生字,重点指导翘舌音和平舌音的区别。
(2)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左右结构。
(3)给生字扩词。
注意名言与生活相结合,感受古文之美,古人之智,激发对国学的热爱。
3.结合近期的常规训练加强理解,边读边练习坐姿和站姿。
4.读名言,学习“行如风,卧如弓。”,出示图片理解。
5.师相机补充介绍这句名言的意思:站着要像松树那样挺拔,坐着要像座钟那样端正,行走要像风那样快而有力睡觉时象弓一样绷直身体。
6.结合图片加深理解并简单介绍我国的京剧文化。
【设计意图】。
把学习和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名言并以名言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一举两得。
四、认识笔画,指导写“耳”、“手”字。
1.出示生字“耳”和“手”,学生观察。“手”的'第一笔平撇,第四笔弯钩。
2.认识笔画撇、弯钩,师范写笔画,生练写。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讲解(“耳”字写的时候里面的两个短横间距要均衡;“手”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弯钩压在竖中线上,第一笔撇为平撇。)。
(2)学生根据课本中的田字格生字书空笔顺。
(3)写字操调姿(师巡纠姿)。
(4)学生在课本上练写,师巡指导。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十
1、学会“zcs”三个声母,读准字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zici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它们的四声。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我们到拼音王国中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拼音朋友,对吗?你们还记得它们都是谁吗?对,单韵母家族的“aoeiu{”6个小朋友,还有声母家族的“bpnf、dtnl、gkh、jqx”14个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呀?今天我们这节课不仅要再认识声母“zcs”3个小朋友,而且还要到整体认读家族中看一看。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先认识一下声母“zcs”,一会儿它们带我们去整体认读家族。
(一)学习声母z的音形
1、出示“z”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4)教师范读“z”。
(5)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z”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z”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谁说得最好,就让他带读:像个小2zzz。
(二)学习声母“c”的音形
1、出示“c”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4)教师范读“c”。
(5)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c”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圆圈ccc。
(3)学生读记忆儿歌。
(三)学习声母“s”的音形
1、出示“s”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4)教师范读“s”。
(5)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记忆“s”的形
(1)问:仔细看看图,哪儿像字母“s”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8字sss。
(3)学生读记忆儿歌。
(2)电脑博士书写后,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母像什么?“z”像2;“c”像半圆;“s”像半个8。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利于学生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还要注意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十一
1、认识“懂”、“貌”等14个字,会写“洗、认”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1、照片导入,唤醒情感。
指名说,说出自己的感受。(照片最好是班级某位学生的全家福)。
(3)出示三字经片段: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教师读,讲诉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带学生读。
2、初读儿歌,合作识字写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分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如:认、错、扫、事。
看看谁的方法好,能帮助大家记住字形。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可推选代表,也可小组共同汇报)。
(4)进行“识字比赛”,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
(5)组词比赛。
(6)相机指导写字“认真”。
看见大家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老师送大家两个字——认真(板书)。
你会写这两个字吗?看书本,说说应该注意的笔画,描一描。
独立写字,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7)出示其他几个要写的字,指导写字。
3、读懂儿歌,懂得道理。
(1)分小组轮读。
(2)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4)师生比赛朗读;男女生比赛朗读;同桌轮读……。
4、实践活动:
(1)把儿歌背给小伙伴听,背给爸爸妈妈听。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六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学生:留心观察家人喜欢看什么电视;教师:生字卡片。
1、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电视)。
2、交流课前的调查:说说自己喜欢看什么电视,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自然段的序号,遇到不认识的自和不理解的地方划下来。
2、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谁教会自己什么,小组内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1、借助拼音自己读。
2、自愿试读,正音。
3、识记生字交流,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检查识记,开火车认读。
1、自由练读。
2、个别读,评议。(重点评议生字念得准不准)。
3、全班齐读课文。
一、复习生字:认读生字卡片。
二、看图说话;这是谁的家?他家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学习第一节:1、指名朗读。
2、“奇妙”是什么意思?我家有什么奇妙的事呢?
学习第二、三、四节:1、先大声地读读诗歌!
2、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我家有什么奇妙的事呢?
(身为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奶奶放弃了自己爱看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却看我们,和我们一齐拍手欢笑。)。
(我们不再看球赛,而是听音乐,看舞蹈。)。
四、说话训练:
1、齐读第2—5节诗。小组讨论:用“因为……所以……”说话。
例: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
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
五、巩固生字:1、听字标序2、听字举卡片3、找朋友。
六、作业:1、扩词:关、写、完、全。
2、朗读诗歌,最好能把诗歌背出来。
第6课胖乎乎的小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胖”等13个生字,写“看”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感受阅读的乐趣。
3、激发学生帮助长辈的愿望和行为。
二、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入课文:
1、谜语激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出一则谜语考考你们。“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画还会算,天天干活不说话。”
2、引入课文:
人的手多么灵巧,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揭示课题)这双小手帮谁做过什么事?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用熟悉的符号把难读的生字词划出,多读几遍。
学生提出难读的生字词,如后鼻音的生字。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十二
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地数数;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以及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数100以内的`数。
(10课时)认识整十数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认识几十几1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数的顺序、单双数1课时;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多些、少些、多的多、少得多。
教科书第6页得例题,第7~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输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书,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一、揭示课题多媒体出示有非整十数的场景,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十几)。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谈话:请小朋友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好在那里。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
小组讨论后再班内交流。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这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天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四、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看谁数得又快又对,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这么多星星,怎样数呢?学生数过后,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在告诉全班同学。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五、总结评价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把它告诉老师或同学。
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够。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十三
本单元主要围绕着学生熟悉的家园来描写家园的美好。但对在城市生活的孩子来说课文所描写的山村、水乡是他们所不熟悉的。《小山村》是一篇很优美的描写农村新面貌的写景的短文,而《水乡歌》是一篇诗歌,描写的是南方水乡小城的秀美景色。在单元后还有一个《语文天地》。
本单元共要会写14个生字,认识30个二类字。并认识一个多音字“曲”。另外从本单元开始课文取消了拼音协助学字的一贯方法。
1、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培养探究兴趣。
2、学习30个生字,巩固学过的字,巩固“单人旁、三点水、提手旁”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思。学习书写14个生字。
3、背诵《水乡歌》,熟读《小山村》回答课后的问题。
4、自学故事、自读短文,理解内容。
5、培养爱问的好学习习惯。
自制课件、卡片等。
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已有一定基础,但对去掉拼音识字、读课文还需要适应,预习时间应留长一些,加强自主识字方法的指导和主动性的调动;对南方的景物孩子了解很少,所以要自制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江南的美。
共6课时。
课题课时。
《小山村》2课时。
《水乡歌》2课时。
语文天地2课时。
《小山村》第一课时。
一、导入。从单元学习目标入手。师板书“家园”二字,示意学生读出来,然后问:你怎么理解这个词?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引导他们得出广泛的理解。即家园可以指家庭,也可以指家乡。说到这里,你想起我们学过的哪些诗歌了?齐背诵《我的家》夸完了自己的小家,也夸一夸咱们的大家。鼓励学生说说对家乡的了解。多媒体出示黄土高原的鸟瞰图,近景图。从总体上认识居住地的环境特点。
师: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小诗,看看别的小朋友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学习认读生字词。
1、教师读课文,如果有学生跟着读,不去制止,相反用表情肯定。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完后,反问:你怎么也读了?课文中的生字是怎么认识的?鼓励、引导学生继续巩固预习的好习惯,重点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自主识字。
1)多媒体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哪个字不认识,就在书上的生字表里面画出来,拼一拼,或请教旁边的同学。
2)齐读生字词,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领读。
3)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帮学生总结出几项好的方法。比如偏旁归类法,形声字识字法。
4)在小组内把刚才画出来的认识困难的字进行交流,记忆。并宣布下面要进行识字游戏的比赛,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识字活动中。
5)把生字从词里面抽出来,再进行认读。用游戏“摘蘑菇”。
6)用“”组词。
3、再读课文,说说自己有什么进步。快速标出自然段。
三、再读,理解课文,感受家园的`美和语言文字的美。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这个小朋友都夸了他家乡的什么?用笔画出关键词来。(学习做简单的阅读笔记)交流。
2、果树林有多美啊?读一读。看屏幕上放大的插图。(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感受景色的美。)。
新房子呢?河水是什么样的?新修的公路又是什么样的?看屏幕上放大的插图。
3、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先自己试一试。(给学生自己体会,提高、练习的机会)。
老师再说:“你们来读,让老师闭上眼享受一下家园有多美”“听你们读得这么好,我都想跟你们比赛了,咱们换个位置,我来读,你们想象。”
4、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大屏幕出示填空:
粉红的()雪白的()清澈的()。
弯曲的()漂亮的()奇妙的()。
四、自由练习朗读,可以找人比赛。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下来。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五、复习巩固生字。快速认读字、词。
六、作业:把课文朗诵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帮助考察生字的记忆情况。如果都会了,就奖给自己一个星星。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十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咏鹅》,体会到古诗的韵律美。
2.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1.朗读、背诵古诗《咏鹅》。
2.会读四个小节的《小兔子乖乖》,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1.多媒体,生字卡片,纸板头饰。(教师)。
2.汉字卡片。(学生)。
1.同学们,上节课学了一则谜语,你们会背吗?指名背,全班齐背。
2.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
3.指名猜谜底出示“鹅”的图片。
4.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大家幼儿园就会读的古诗《咏鹅》,板书题目。
5.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
6.教师教读,教一句,学生读一句。
7.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读,并用铅笔圈出自己读不准的生字。
8.老师教读生字,小组内开展认字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快。
9.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曲项浮掌拨清波。
10.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哪个组读得最通顺。
1.师放《咏鹅》录音,再次让学生感受这首古诗的音韵美。
2.出示白鹅戏水画面,让学生观察:
(1)鹅毛、鹅掌河水的颜色;
(2)鹅脖子的形状;
(3)鹅戏水时脚掌是怎样动作的等。
3.老师点拨,生初步了解以上问题即可。
4.看了这幅图,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5.跟我读(再次跟老师一起读古诗)读出画面的美感。
6.小组内试背古诗。
7.全班背诵,再一次感受白鹅戏水的美感。
和大人一起读《小兔子乖乖》。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十五
预设: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
谁给小刺猬理的发?
小刺猬理完发漂亮吗?
…………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儿歌,看看能不能从儿歌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看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一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
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2.导学:对呀,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
2.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十六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咏鹅》,体会到古诗的韵律美。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朗读、背诵古诗《咏鹅》。
会读四个小节的《小兔子乖乖》,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多媒体,生字卡片,纸板头饰。(教师)。
汉字卡片。(学生)。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学了一则谜语,你们会背吗?指名背,全班齐背。
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
指名猜谜底出示“鹅”的图片。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大家幼儿园就会读的古诗《咏鹅》,板书题目。
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
教师教读,教一句,学生读一句。
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读,并用铅笔圈出自己读不准的生字。
老师教读生字,小组内开展认字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快。
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曲项浮掌拨清波。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哪个组读得最通顺。
二、听录音,理解古诗字义,背古诗。
师放《咏鹅》录音,再次让学生感受这首古诗的音韵美。
出示白鹅戏水画面,让学生观察:
(1)鹅毛、鹅掌河水的颜色;
(2)鹅脖子的形状;
(3)鹅戏水时脚掌是怎样动作的等。
老师点拨,生初步了解以上问题即可。
看了这幅图,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跟我读(再次跟老师一起读古诗)读出画面的美感。
小组内试背古诗。
全班背诵,再一次感受白鹅戏水的美感。
三、师总结,配乐全班齐读。
和大人一起读《小兔子乖乖》。
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第一单元教案篇十七
1、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
2、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
妈妈可能会说“小明你吃了多少个蛋糕或你还剩几个蛋糕带去春游?”
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观察提问:
指名说一说。
2、出示主题图。
提问: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请小组小朋友把算式写下来。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摆一摆:
学生用小圆片同桌一个摆一个提问题。
让学生上台展示刚才学习的情况。看看哪桌小朋友配合得最好!
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
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
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五、知识应用:
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六、总结:
1、请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