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处无声读后感(热门20篇)
读后感是对书中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思考和评价的过程。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读书目的和期望,了解自己想要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样的收获。其次,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好笔记,记录下重要的内容和个人感悟,这样在写读后感时会更加有条理和具体。还要注意抓住文章或书籍的主题和核心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解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最后,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逻辑的清晰,使读后感具有一定的观点和推理性。现在,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有趣的读后感范文,看看不同读者对同一本书的感悟有何不同。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一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是我的知心好友,而在这茫茫书海中,女作家曾维惠的《无声的爱》让我潸然泪下,感触颇深。整本书用一件件生活琐事向我们传递了一份份温暖与执着的正能量。
《无声的爱》叙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男孩哑桥是个聋哑人,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扔在永安桥,所幸被善良的药师奶奶屈老仙人收养在古镇,结交了一个温柔、纤弱的好妹妹菊花。胜似亲人的兄妹二人在磕绊无数的生活中,品味了爱和痛,蜕变成了善良的好少年。金嫂的尖酸刁钻、父母的质疑、邻居的奚落,最终化为一片和谐。
《无声的爱》中,最令我回味无穷的章节是哑桥、菊花不计前嫌舍命扑灭着火的“金嫂河水豆花铺”,抢救她的多年财产。读着读着,一个个温馨感人的画面清晰印在脑海中,一滴又一滴冰凉晶莹的泪水落在发黄的纸页上,饱含着一种敬佩的品质,我从那如泣如诉的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了哑桥的爱和善,也从他背后读到了一颗火热的心。一刹那,我仿佛觉得那熊熊燃烧的大火如哑桥的心,热情奔放,温暖强烈。火,灭了,但哑桥的热血心永不会灭,会一直照亮我成长的坎坷,让我坚定地走下去。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磨难,正如书中的哑桥,受尽折磨,却不向生活低头,用行动来化解误会与批评。虽然金嫂处处刁钻他、讲他坏话、无事生非可哑桥依然笑脸相迎,乐观向上。读至此,我不禁有一些羞愧难当,因为有一次,我与姐姐产生了误会和矛盾,关系一直僵持不下,闹得很不开心。年幼任性的我因为听了一句刻薄的风凉话,大发脾气,大打出手,使我们的感情产生破裂,最终大家都弄得两败俱伤。而现在我读了这本书,体会了哑桥的大度后,我认识了错误,并下定决心,要向他和宽容待人的菊花妹妹学习,做一个大度、淳朴善良的女孩。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二
曼德拉这个名字,曾无数次出现在我的笔下,他的事迹、他的精神、他的胸怀,每每成为我文章最精华闪耀的部分。然而仅作论据引用,大多对曼德拉的认识是浅薄、公式化:他是南非领袖,他是黑人反种族隔离的先锋,他因此被构陷入狱27年......
这首《光辉岁月》是黄家驹为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所创作的一首歌,歌中歌颂了曼德拉的生平和精神。极简的歌词,勾勒出一个曼德拉,勾勒出一种精神,勾勒出一种形象——为种族歧视不断斗争的战士。
《无声告白》一书,文字代替画面,描绘了香港移民到美国的第二代的生活缩影。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种种问题拷问着在蓝眼睛王国中生存的黄眼睛一家。
小群体尚且排外,不用说一个种族。不论他们来自何方,说的是不是纯正的英文。只要是与本人种不同,在那个年代就是异类。排异目光,差别待遇,成就不了一个人,却能毁掉一个家庭。
我并非黑人,曼德拉所牺牲的、追求的、维护的到底是什么,说得出写得出但一直不能切身感受。看完这本书,听着这首歌,凝视那句肤色斗争,是了,怎么能感受不到呢。我非黑人,我是黄种人,中国人,我的发色是黑色的,眼珠是棕色的,皮肤灿烂着阳光的颜色。
生于祖国强盛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可我们黄色皮肤的先辈们,在那个惨淡的时代,所遭受的隔离与歧视,比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的委屈与痛苦,隔着时代的万水千山,隐隐传来。他们斗争、反抗,让不屈的嘶吼回荡在阳光灿烂的光辉岁月。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三
本以为外国小说由于环境、语法和翻译的问题,阅读起来总回比较晦涩难懂。但《无声告白》读起来却十分顺畅,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最后一页。
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内心是压抑难受的。毕竟莉迪亚沉入了湖里。虽然詹姆斯和玛丽琳的生活在破碎之后重拾了温暖,“詹姆斯和玛丽琳说话时会选择真正能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措辞,无论是对内斯,对汉娜,还是互相之间。他们需要说的太多太多”。內斯也最终真切地感觉到,莉迪亚已经离开了。而汉娜也获得了来自父母的关爱。尽管如此,但原本莉迪亚可以继续一直在的。
悲剧的开端,应该是詹姆斯和玛丽琳婚礼上,玛丽琳的母亲反对自己的女儿嫁给黄种人开始吧。詹姆斯从小的“与众不同”让他敏感、孤独、而玛丽琳一直希望自己当医生,不想和大多数女性一样相夫教子,围着厨房转,她渴望“与众不同”。他们的结合,一个害怕与众不同,一个渴望与众不同。一个谨慎地尽肯能避开别人异样的眼光,一个收起自己的梦想困在家庭当中。这就是悲剧的开始。
玛丽琳尝试过改变,她离家出走去考学的日子,我想她是欣喜的。但是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内心还是无法心无挂恋。最终,又一次怀孕彻底浇灭了她的梦想。但她的女儿,莉迪亚害怕母亲的再次离去,让她快速长大,她希望用满足母亲的期望来留住母亲。于是,玛丽琳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全部寄托在莉迪亚身上。詹姆斯一直渴望有朋友,融入大家,被人所接受的想法,也倾注到莉迪亚的身上。
“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在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玛丽琳一直不是自己,她人生塞满了父母希望变成的人,这不是她内心真正渴望的,两股力量不断拉扯,最终导致了悲剧。
内斯相对幸运些,虽然他也一直孤独,但他不需要承载父母沉重的期盼,他也发现了自己的热爱—宇宙。很多时候,他也羡慕莉迪亚得到父母几乎所有的关爱,比如那次将莉迪亚推下湖里。但也是那次,他也感受到了父母关注所带来的压力,他成为了唯一理解莉迪亚的人。读后感·是他托着莉迪亚,让她不至于在重压之下被压垮。但他终究要追求自己自由的世界,他去哈佛上学,他迫不及待要离开这个家。这对于莉迪亚而言,失去了最后的唯一支撑,也许内斯还在的话,莉迪亚就还能撑下去。
原本我以为莉迪亚是自杀,但其实不是,她已经在湖边想清楚了一切,她决定明天开始和父母开诚布公,恭喜内斯考上哈佛,和杰克说他会保守秘密。她只是觉得离码头那么近,“只要不停地踢”,不会游泳的她就能游到码头。
一对不幸福的夫妻,是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的,他们的孩子是不会得到健康成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可取,每个人都不应该是父母的复制品,每个人都应该只是自己,不需要去承载他人的期待,他们的梦想。希望以后有了小孩的我,能努力去做到这一点。让我只是“我”,让你只是“你”。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四
朋友问我,“你怎么好久都没更新了?”听到这个,甚是欣慰,这说明有人在关心我呀!
是呀,最近比较忙,忙工作,出差,陪孩子,辅导作业,整个人都快要垮了,累得窒息,周五又得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做汗蒸,练热瑜伽,几乎没有时间停住脚步去想想自己的生活处境,去想想自己是怎样影响周遭的人,家人,朋友,同事,孩子,眼里只有自己,生活就会活得越来越没有趣味!
上个周末得闲,把同事强烈推荐给我书看完了,书名叫《无声告白》,自认为语文不是很好的人也来写读后感了,可想而知这本书给我的感触有多深。我在这里先讲讲大致的故事情节,里面的景物描述也很完美,看完这本书辅导小学作文绝对没问题了。
文章以名为莉迪亚的女孩失踪开始,继而她的家人、警察搜寻线索来回忆她的家人之前所发生的事。女孩的妈妈玛丽琳是美国白人,高中准备考进大学当医生的时候遇到了她的爸爸詹姆斯,詹姆斯是中国人,寄宿在美国富人家里,靠富人救济考上了大学,他那时一心想上哈弗,但是没能如愿。玛丽琳与詹姆斯在未经家人同意的情况下奉子成婚,婚礼很简陋,玛丽琳的母亲在婚礼上轻声说,“不可以,不可以,你应该嫁给”和你一样的人“,你一定会后悔的!”自他们结婚后,母亲未和玛丽琳联系过,以不告而别,离家出走的形式离开了三个月。后来玛丽琳发现自己已有身孕,没法继续上课,于是回家了。继续相夫教子的生活。于是有了第三个小孩汉娜。
玛丽琳倾其一切培养莉迪亚,让她学习生物、物理以致考上大学当医生。生日、节日送给莉迪亚的礼物都是书。莉迪亚压力很大,但是她都压抑自己,从不反抗玛丽琳的吩咐,因为她怕妈妈再一次离家出走。在莉迪亚上高一第二学期的时候,成绩一度的下降令她很苦恼,然而此时她的哥哥内斯已经提前获得了哈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莉迪亚很怕哥哥离她而去,试图把哈弗大学寄给内斯信撕掉。她知道哥哥迟早要离她而去,去哈弗过自己的生活,再也不用听父母的管束。莉迪亚与小巷子里的杰克私混在一起,经常很晚回去,抽烟,上他的车,甚至想与其同居。杰克与内斯的关系使杰克阻止了莉迪亚。莉迪亚很是伤心,半夜她一个人偷偷来到湖边,脚放入湖水中,静静地与水接触,结束了她的生命。
故事很长,很多情节没法一一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抽空看下。
我们不能把自己所没法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小孩,小孩有自己的人生,应该让其自由成长,让其找到真正的自己,他的人生才会更完美。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五
每一对父母对儿女都有无比的爱,我认为这种爱应该是包容一切过错,宠着,不让儿女干一点劳累的事。读了《爱处无声》后,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文章这样讲到:作者的父亲在她刚出生时失去了听力,在作者读中学时她父亲隔一两天就留一张字条,送一桌饭,作者认为父亲不爱她,就招了一群同学到家里闹。
直到结婚是,父亲给她寄来一盘cd,她才知道,父亲这样并不是不爱她,而是不让同学笑话她,作者此时留下了忏悔的泪水。这位父亲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儿女的爱,而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父母――我的邻居。
我的邻居家也有一个小男孩,今年十一岁,他父母一直在外,回来一次很不容易,有一天他的父亲回来了。第二天早上,他高高兴兴的上学去,而到了学校发现忘了带英语书,就给父亲打电话。可他父亲却说:“不送。”“求你了爸爸!”他恳求着“就一次,下不为例。”
“要书,自己想办法!”说罢他父亲挂了电话,他只好再跑回来取书,到校时却迟到了十五分,因此,他被罚站了一节课。中午,父亲语重心长的和他说明了原因:“这个丢三落四的习惯,你也要改一改了,我和你妈都不在的时候,你忘带东西,谁给你送去?”就这样,他改了这个缺点,每天回家时看看是否忘带东西,上学前再看一次,他养成了细心的好习惯,而且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父母的爱不一定要对儿女溺爱,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让自己的儿女养成好习惯,这才是真正的爱。我们要体谅父母,在“不一样的爱”中得到启示。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六
当历史的潮水在渐渐地退去时,我漫步在沙滩上,希望找到理想的贝壳。无意中,一颗耀眼的贝壳进入我的视线,我拾起一看“无声处,有惊雷”被深深地印在上面了。
正当我不思其解之时,远方的风送来了一片印有课文的纸张。我打开一看,上面是勾践灭吴。勾践曾是一国之君,但是在一次战争中他成为亡国之君,被吴王夫差所打败,伤心的他没有以死报国。相反,他站在台上认真地剖析了自己,一种东山再起的信念在心中形成。
其后,他成了夫差的前马,整天默默无闻,不管夫差怎样地对待,他从不反抗,他似乎就要这样默默无闻了,但内心却积蓄有太多的信念。每天回去他都认真反思自己以前的过失,再品一品中、味一味那梁上的苦胆,使自己不忘灭国之痛,在这默默无闻中,他发现了自己的太多失误、太多不足,内心的力量在一点点积蓄。终于有一天,他亲自带领了家乡的人马,怀里想着这些年的耻辱伐吴,他以少胜多,一举灭吴,从此成就了自己的千秋大业。
看完之后,我似想了一下,觉的有点感悟。正当我在思索中,看见毛竹,看到这棵能平静的生活五年然后如铁骑突出军营般的声势生长时,我顿悟。
原来默默无闻只是表面的现象,那些默默无闻者,他们是在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无声处,他们在艰难地研究着,在艰难地探索着。等到积蓄了太多,他们便发出惊雷般的声音,向世人展现自己的壮丽。
那片被拾起的贝壳又一次被我审视,通过这六个字,我仿佛看到了人生的真谛,看到了成功的殿堂。
雷锋,在有限的生命里无声地奉献着,最终有一天人们在这无数的奉献中听到了惊雷;陈景润,在图书管里无声的学习着,积蓄着,当发现华罗庚的一点错误后,他投了一封发自内心的信,在如惊雷般的惊叹中,他在数学界掘起,从此由无声处转入惊雷。
历史的透镜已折射出无数哲人的一生,他们大都在无声中积蓄,在惊雷中暴发。我又拿起了那印有“无声处,有惊雷”的贝壳,仿佛看见上帝在点头。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七
合上书,很感慨,深深的触动在内心久久回荡!家有儿女,一直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敢掉以轻心。读完此书,更感觉养儿育女之路如履薄冰。家庭是孩子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生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无声无息,又无孔不入。“精神分析派”专家曾不无悲观的揣测,每个孩子最早的情感体验、最初的心灵受伤,都来自于家庭。而这些童年的记忆像钢钉一样楔入灵魂最软弱的地方,并执拗地陪伴孩子到永远。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单纯的眸子里总能敏感的捕捉到成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我们想极力隐瞒的一切都会不由分说地进入孩子们的视野,成为他们的心事与负担。他们敏感的内心默默记录着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并像刻刀一样在他们心灵深处雕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莉迪亚把妈妈玛丽琳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痛苦挣扎看得清清楚楚,妈妈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寄托在了她的身上,希望她出人头地。妈妈因为想要追求心中的梦想,已经逃离家庭一次,莉迪亚害怕再次被妈妈遗弃,她不敢让妈妈伤心失望,就极力把自己伪装成妈妈期待的样子,也许这样迎合妈妈,讨妈妈的欢心,妈妈就不会再逃跑了!
莉迪亚假装努力读书,即便读不懂;成绩下滑了,她也假装不气馁;她对着电话盲音说话,假装自己有朋友,并愿意畅快交流。莉迪亚在一次又一次的伪装自己中,失去了真实的自我。生活对她而言是那么的无趣,时刻保持精神的紧张也让她几近崩溃的边缘,心理的重负压得她快要窒息……让这该死的一切都结束吧,我想休息!就这样,莉迪亚背负着妈妈的期望,走上了不归路。
让人唏嘘不已的是,莉迪亚的整个心路历程,离她最近的妈妈竟然丝毫不知!妈妈还沉浸在对女儿自以为的“爱与关注”中,直到最后也不承认女儿的自杀。同一屋檐下住着最近的两个人,隔着最远的两颗心,每颗心都是出于“爱”。女儿不想看到妈妈伤心失望,想让妈妈开心;妈妈不想让女儿重蹈自己可叹的一生,想让女儿远离平庸过上优质生活。谁错了呢?谁都没有错!爱怎么会有错!如果一定要揪出元凶来,我想,是爱的方式出了错吧!如果莉迪亚能敞开心扉,坐下来与妈妈有过哪怕一次的倾心畅谈,她的心声妈妈就能听到了、看到了、关注到了;如果妈妈能多一点的自我认知,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与行为方式,警觉到自己的言行可能对女儿造成的影响,就能及时纠正自己的期待,让女儿快乐的生活。这样,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我们身为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但如果不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思想为前提,只是一厢情愿的添加期许,爱就会成为伤害,成为孩子成长的负担,成为孩子心灵的枷锁。我不仅感叹,也许最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材”,甚至也不是“成人”,而是孩子能卸下伪装,不带面具地站在父母面前,说一句“妈妈,我需要!”是父母能更多关注并走进孩子的世界愿意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说一句“孩子,我懂你!”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八
由胡军、左小青、赵立新主演的新视角现代国安反间谍剧《于无声处》又叫《国家安全于无声处》,讲述了改革开放时期侦察员与国际间谍斗智斗勇的故事,在《于无声处》播放中,胡军左小青等人都有精彩台词?于无声处经典台词有哪些?胡军左小青赵立新语录台词有哪些?国家安全于无声处台词大全您知道吗?下面为您介绍一下于无声处经典台词。
1、可是这是因为喜欢你啊,是因为很喜欢很喜欢你啊,才会把这不会展露在别人面前的阴暗暴露在你面前。因为喜欢你才优柔寡断,一次次确认在你心里的位置。因为喜欢你才患得患失,一遍遍衡量付出和收获。
2、是吗,明明一直以来都这么热爱唱歌。只是不想去习惯转身的舞台没有你。
4、我什么都能给你,只有心不能,因为这颗心早已随他去了,上穷碧落下黄泉,生死相随。
5、在我有限的记忆里,你总是这般的美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九
《爱处无声》讲的是一个聋父对孩子的爱,故事的内容让人深思:
自从我记事起,父亲很少开口说话,一场大病将他的听力完全毁掉,而他又极其的自尊,便唯有一年年的沉默下去。青春期的我,一直不出声的与他较着劲。直到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开始慢慢地学会对他好。父亲总是固执地用写信的方式与我交流,尽管我每次都是用短信或邮件简短的回复给他。我结婚的时候,他以路远为由没有来参加,也寄来了信和礼物。那是一张他自己制作的光碟,记录了我从小到大的琐碎的旧物和细节,我本以为在时间的冲刷下,早已渐渐淡忘了。
那盘碟,像一部无声电影,像父亲的爱,不需要任何语言,便将所有的爱和亲情,刻到人的心里去。
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段是:那时候的我一直认为父亲对我的爱远远没有对他自己的多,他躲在没有人注意的阴暗的角落里,守着他敏感而高傲的心,过自己的。寂寞日子,他是自私。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自己。青春期的我们,有着自以为是的骄傲,从不把父母的教导放在心上。我们总是讨厌父母整天对我们唠叨,而文中的主人公却渴望父亲能够用言语表达他对自己的爱。不要嫌弃父母的唠叨,因为这是他对你的爱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也许你还没有认真注意过父母为你做的一切,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应该去感念父母的付出,那么,从现在起就开始改变吧,给妈妈一个拥抱,让她感到你是爱她的。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十
今天我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这本由华裔人伍绮诗写的小说,据说这个书在20xx年在亚马逊名列第一。
这本书的背景是1977年的美国,写的是华人在美国的被人歧视与不公平的对待了。但她并没有正面写这样的问题,而是通过人物的生活侧面说明了这样的问题了。
主人翁是一个华人小孩,他的父母通过欺骗的手段到了美国,就为了他能接受比较好的教育,因为他父母的亲戚说了如果去工作,小孩可以在他工作的学校里上学的,他的父母为了他咬牙就上了。
他去考试的时候就知道了了,其实学校是不想要招他的,但他有备而来,对他给出的考核都答对了,所以没有办法接受了他。但整个学校只有他一个不是白人,所以他很孤独,又由于性格不开朗,他没有任何朋友,但他为了父母还是一直读书,成绩也不错的。这样一直到他在哈佛读完了研究生,他在学校担任助教,他遇见了一个非常大胆的美国女学生,那个学生因为喜欢与众不同,所以一眼就喜欢上了他。他们很快陷入了爱恋中,跟她在一起,他第一次觉得自己不是这个世界外的人了。
他一直对自己的身份非常的忌讳,他害怕有天女学生会离开他。就像哈佛说好了要录取他做讲师的,结果却请了一个白人。在女生大三的时候,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结婚提上案了。可是女生的母亲却极力的反对他们的结婚,理由是种族不同,以后小孩会受到歧视的,但他们还是结婚了,结婚后的她的母亲跟她断绝了来往,女生也无限期的中断了学习。
这样在8年的时间里,他们先生了一个男孩,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孩,他们的生活平静甜蜜,男主角非常的满意现在的生活,因为他有了自己的世界了。直到一个电话打破了他们的平静,他的妻子的母亲去世了。
他的妻子去处理她母亲的身后事,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她忽然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她该有自己的梦想,该继续自己以前的梦想,做一个医生的梦想。她没有跟自己的丈夫商量,她用她母亲留下的遗产,偷偷的做了所有的准备,然后一个人偷偷的走了,去学校学习了。
丈夫和孩子都因为她的离开坍塌了,丈夫有种终于来的感觉,她终于离开了自己了。他整晚睡不着,虽然工作着,但就好像行尸走肉。儿子开始很彷徨,但后来他找到了精神寄托,喜欢上了航空飞船一切的事情,他投入了所有的热情,他可以借此来忘却母亲离去的痛苦。可是5岁的小女孩却是没有办法找到精神寄托的,她开始想着,母亲离开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听话,是不是上次因为自己不吃东西,所以她才离开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以后母亲叫她做什么事情,她都愿意全力以赴的。2个月后,母亲真的回来了,因为她怀孕了,她不得不重新放弃自己的学业了,放弃了自己重新出发找寻的梦想了。可是她真的很不甘心,她真的不想放弃。
就在这时,小女孩为了讨好母亲,对母亲的要求百依百顺,她母亲要求她学习做医生,她也答应了,她母亲狂喜的把自己的梦想加到小女孩身上了,从6岁开始,要求她学习数理化,除了学校的学习外,她必须做母亲要求的额外练习,她母亲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以致她都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出生不久的女孩。
她的丈夫对他妻子的回归,非常的感激,对妻子的任何决定是全力支持的,于是他们陷入了一个怪圈,对大女儿投入了所有的热情,投入了所以的期待,忽略了家里还有2个小孩。
就这样的持续了10年,大女儿在这样的期待中,渐渐的力不从心,但十年前母亲出走的事情对她来说太过可怕了,她不敢对母亲说不,她开始用谎言来掩饰自己的无能为力和无助。她的母亲被梦想蒙蔽了双眼,看不到女孩的任何不好的地方。
好在大女儿还有一个盟友哥哥,当她有什么事情需要倾诉他都可以找哥哥,在学校被孤立了,她还有一个哥哥,在校车中,哥哥永远在她身边,所以她可以坚持下去。
可是可怕的事情来了,他的哥哥竟然给哈佛提前录取了,她的哥哥也要离开她了,她偷偷的藏了哥哥的录取通知书,好像这样哥哥就永远不会离开她一样,但最后哥哥还是知道了。在哥哥的狂喜中,她陷入了绝望中了。
她又发现自己的父亲好像外遇了,她的成绩差得提不起来了,她没有任何朋友,连哥哥也要离开她了......
她在一个晚上走了出去,然后把自己埋到了湖里了,在湖里她终于解脱了,她可以自由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了。
我能感受小女孩的无助,她的痛苦,强加的梦想,一个负担不起的梦想,终于把她压垮了,愿天下的父母不要强加给太多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开心的成长。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十一
无,没有。声,声音。告白,像某个人或某件事表达爱意。
告诉莉迪亚,我们爱她。告诉汉娜,我们也爱她。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汉娜。她可能没有内斯那么爱学习,她可能不会考上哈佛,她可能不像莉迪亚那么听父母的话。但她睿智,这就足够让我喜欢她了。当哥哥和姐姐的光芒遮住了她,她选择躲在桌子底下,心里默念着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独自做个观棋不语的智慧家。
她知道姐姐的悲苦,理解她的悲苦,她也明白哥哥痛苦,她也知道杰克的善良,也知道杰克的无罪。她以局外人的身份洞察着这一切。
我最同情的人也是汉娜。莉迪亚失去了生命,她被玛丽琳逼迫着成为医生,学习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她被詹姆斯逼迫着和其他人一样,要合群。至少,她们是关注着她的,多少人终其一生得不到他人的爱,多少人终其一生只想得到父母的关注。她爱家里的每一个人,收集他们的东西,虽然最后都被要了回去,她不气馁,那我选择他们不要的东西好了。终于,能和家里人联系在一起了。
她的到来是玛丽琳在离家出走的日子晕倒之后发现的。因为她,玛丽琳被迫放弃梦想,回到家中。于是玛丽琳把自己所有的理想强加到莉迪亚身上。从到来到成长,她都是被忽视的那个聪明的姑凉。
她的睿智来源于她缺失的爱,因为要减少自己的存在,所以她必须变的聪明,只有那样她才能在家里愉快生活。
幸好,内斯,玛丽琳,詹姆斯终于看到了她的存在。幸好,我喜欢的那个姑凉被人发现了她的光芒。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十二
小说以莉迪亚死了为线索开篇,莉迪亚是詹姆斯。李先生家里的大女儿,也是他们寄予最大的希望的一个孩子,母亲玛丽琳因为奉子结婚未能实现的职业女性的理想,通通传递给了莉迪亚,使莉迪亚变成了那个完全不是自己的自己,直到有一天,她失踪了、死了,玛丽琳还是没有觉悟女儿的死,是因为这个家庭,这份沉重到无法释怀的希望杀了她。
这本书让我看到身为母亲,在一个家庭里的位置何其重要,只有一个阳光,积极的母亲才能够成就健康向上的孩子们,也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够让一个家庭充满凝聚力,玛丽琳婚后的生活在别人眼里或许是幸福的,但是对于她的内心,却始终充满挣扎和痛苦,这份揪扯让她失去了作为母亲的敏感,失去了和孩子们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她终究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身为母亲,我想她是失职的,因为她并没有真正成为孩子们精神世界、成长路上的那个最好的陪伴,而只是一个不称职的主妇。很遗憾,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华裔大学教授,詹姆斯。李是一个内心压抑的男人,为了逃避他人对这个异族通婚家庭关注的异样目光,他让孩子们失去了每年假期旅游的机会,并完全放任自己躲避在安全的世界里,这样的母亲和父亲用行动不断的提醒着三个孩子他们的特殊性。当然,詹姆斯的压抑来自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作为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底层,詹姆斯的父母承受了巨大的生活和精神压力,这份压力也毫无意外的传递给他们的孩子詹姆斯,虽然他有幸寄读在贵族学校,但是他永远都知道自己是低人一等的,而这种感觉终将成为他生命中最深刻的烙印,影响他一生。
身为一个哈佛大学肄业女大学生,莉迪亚的妈妈玛丽琳的内心始终有难以释怀的遗憾,遗憾自己没有完成的学业,遗憾自己变成了一个家庭主妇,她是那么渴望被这个社会的认可,那么渴望能够成为完全的自己。在莉迪亚只有5岁某一天的早晨,玛丽琳消失了,我无法明白她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开家庭和孩子去追寻所谓的梦想,身为母亲的我更是无法理解她怎么可能就这样离去!因为任何一个有爱的母亲都是无法主动的放弃她心爱的孩子的,更何况家里还是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需要她的照顾,哦,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孩子带来的繁重家务,让她不胜其烦,所以,她才会想要逃离。我一直相信,当你带着爱去做家务的时候,那就是爱;当你带着厌烦去做家务的时候,那一切真的就变成了烦扰。玛丽琳离开了,因为她想要去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和自己的定位,但是这种离开是自私的,此刻的她已经不是孑然一人,那段离开家的日子成了全家人的噩梦,不辞而别的妻子让詹姆斯从恋爱伊始就恍惚的所谓自己的"不值得"变成了现实,毕竟那是一个还有很严重的种族歧视的时代,小个子的华裔男人在那种文化里永远显得那么特别和尴尬,玛丽琳给予他的爱情曾经让他重生,却又始终令他忐忑,所以当玛丽琳突然不辞而别的时候,这个男人的自信被摧垮了。当然,母亲的离去受到伤害最重的一定是两个孩子,内斯和莉迪亚,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信任,变得惊恐万分,母爱所能给予的那份成长的安全感在那一次出走事件中完全的被剥夺了。
所以,当玛丽琳回家时候,全家人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变得小心翼翼,敏感的孩子们容忍母亲每天的不做饭,容忍母亲提的任何要求,尤其莉迪亚,容忍并接受母亲把全部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又一次相信,娶老婆必须要娶一个情商高的女人,一个能为自己和别人负责任的女人,只有一个心智健全的女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而玛丽琳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虽然她为了这个家庭完全失去了那个年轻时的自我,可是这份失去给予她的不是愉悦的对生命状态的接受,而是让自己永远的变成了一个受害者,这种受害的心情毁掉的何止是自己的人生,詹姆斯幸福吗?当年娶了一个如此爱他的白人妻子是喜悦和深情的,但在漫长的婚姻生活里,这个女人的表现却击败了他们共同创造的这个家庭、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詹姆斯觉得妻子就理所应当被丈夫养,这种思想源自从小看到母亲做工的辛苦,他以为丈夫养家是对女人的救赎,殊不知正是这种思想最后害了玛丽琳,最终更是伤害了他心爱的女儿莉迪亚,所以异族通婚是一件绝对需要慎重面对的事情,因为它包含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两种文化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可能需要一辈子的时间。
莉迪亚最后变成了一个敏感孤立的姑娘,她和兄妹们的长相遗传了爸爸的东方人面孔,妈妈的蓝眼睛,那个样子在70年代的美国,她只能被称为"东方女孩",长相上的特别,铸就了她内心的孤立,而母亲近乎疯狂的管教和期望更是勒的莉迪亚喘不过气来,她没有自己的时间,也就完全失去了业余社交的可能性,这个女孩太多内心的痛苦无以表白,最后统统化作了"无声告白".
莉迪亚在哥哥内斯即将要去哈佛上大学的时候,自己选择了离开,因为哥哥原本是她最坚定的依靠,她无法想象没有哥哥的日子。孤立的她,没有勇气去面对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抑的家庭,没有勇气去面对没有同伴,没有朋友的学校生活,莉迪亚的这些痛苦和挣扎妈妈并不知道,或者说完全不曾觉察。玛丽琳从来没有去关心过她的孩子们内心的需求,一份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所谓母爱是自私的,我只能说那不是爱,而是以爱的名义实施的对孩子的控制。真正的爱是需要把焦点放到对方的身上,切实的去感知对方的需求,而不是让被爱的人成为施爱者情绪、思想的寄托。,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只有一个内在匮乏的人,才会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对他人的控制来让自己安稳。这,或许正是玛丽琳的状态,她对自己失望了,所以转而在莉迪亚身上寻找希望,却完全没有想到那所谓的母爱最后成为戕害莉迪亚的凶手。
我不喜欢这部小说,太过压抑,从这本书里我才知道,原来今天如此开放的美国也曾走过那样一段排斥异族的时期,那是时代的产物,作者揭示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可能就是这部小说的意义所在,从这本书联想到近百年中国人漂洋过海的历史,会是怎样一部深重的苦难史啊,所有的悲苦最大的莫过于加诸于精神上的伤害,那种伤害的传递会让一代代人背负承重的枷锁,如同莉迪亚的不快乐,内斯内心的压抑,汉娜的惶恐,只能在这里祈祷,现世安稳,愿更多这样的家庭一代代健康成长,沐浴阳光和爱,生命永远充满希望。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十三
最后读完了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一部极其压抑的关于异族通婚的小说,通篇的压抑让我难以忍受。
小说以莉迪亚死了为线索开篇,莉迪亚是詹姆斯。李先生家里的大女儿,也是他们寄予最大的期望的一个孩子,母亲玛丽琳因为奉子结婚未能实现的职业女性的理想,通通传递给了莉迪亚,使莉迪亚变成了那个完全不是自己的自己,直到有一天,她失踪了、死了,玛丽琳还是没有觉悟女儿的死,是因为这个家庭,这份沉重到无法释怀的期望杀了她。
这本书让我看到身为母亲,在一个家庭里的位置何其重要,只有一个阳光,用心的母亲才能够成就健康向上的孩子们,也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够让一个家庭充满凝聚力,玛丽琳婚后的生活在别人眼里或许是幸福的,但是对于她的内心,却始终充满挣扎和痛苦,这份揪扯让她失去了作为母亲的敏感,失去了和孩子们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她终究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身为母亲,我想她是失职的,因为她并没有真正成为孩子们精神世界、成长路上的那个最好的陪伴,而只是一个不称职的主妇。很遗憾,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华裔大学教授,詹姆斯。李是一个内心压抑的男人,为了逃避他人对这个异族通婚家庭关注的异样目光,他让孩子们失去了每年假期旅游的机会,并完全放任自己躲避在安全的世界里,这样的母亲和父亲用行动不断的提醒着三个孩子他们的特殊性。当然,詹姆斯的压抑来自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作为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底层,詹姆斯的父母承受了巨大的生活和精神压力,这份压力也毫无意外的传递给他们的孩子詹姆斯,虽然他有幸寄读在贵族学校,但是他永远都明白自己是低人一等的,而这种感觉终将成为他生命中最深刻的烙印,影响他一生。
身为一个哈佛大学肄业女大学生,莉迪亚的妈妈玛丽琳的内心始终有难以释怀的遗憾,遗憾自己没有完成的学业,遗憾自己变成了一个家庭主妇,她是那么渴望被这个社会的认可,那么渴望能够成为完全的自己。在莉迪亚只有5岁某一天的早晨,玛丽琳消失了,我无法明白她为什么会选取这样的方式离开家庭和孩子去追寻所谓的梦想,身为母亲的我更是无法理解她怎样可能就这样离去!因为任何一个有爱的母亲都是无法主动的放下她心爱的孩子的,更何况家里还是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需要她的照顾,哦,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孩子带来的繁重家务,让她不胜其烦,所以,她才会想要逃离。我一向相信,当你带着爱去做家务的时候,那就是爱;当你带着厌烦去做家务的时候,那一切真的就变成了烦扰。玛丽琳离开了,因为她想要去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和自己的定位,但是这种离开是自私的,此刻的她已经不是孑然一人,那段离开家的日子成了全家人的噩梦,不辞而别的妻子让詹姆斯从恋爱伊始就恍惚的所谓自己的"不值得"变成了现实,毕竟那是一个还有很严重的种族歧视的时代,小个子的华裔男人在那种文化里永远显得那么个性和尴尬,玛丽琳给予他的感情以前让他重生,却又始终令他忐忑,所以当玛丽琳突然不辞而别的时候,这个男人的自信被摧垮了。当然,母亲的离去受到伤害最重的必须是两个孩子,内斯和莉迪亚,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信任,变得惊恐万分,母爱所能给予的那份成长的安全感在那一次出走事件中完全的被剥夺了。
所以,当玛丽琳回家时候,全家人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变得留意翼翼,敏感的孩子们容忍母亲每一天的不做饭,容忍母亲提的任何要求,尤其莉迪亚,容忍并理解母亲把全部人生的期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看到那里的时候,我又一次相信,娶老婆务必要娶一个情商高的女人,一个能为自己和别人负职责的女人,只有一个心智健全的女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而玛丽琳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虽然她为了这个家庭完全失去了那个年轻时的自我,但是这份失去给予她的不是愉悦的对生命状态的理解,而是让自己永远的变成了一个受害者,这种受害的情绪毁掉的何止是自己的人生,詹姆斯幸福吗?当年娶了一个如此爱他的白人妻子是喜悦和深情的,但在漫长的婚姻生活里,这个女人的表现却击败了他们共同创造的这个家庭、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詹姆斯觉得妻子就理所应当被丈夫养,这种思想源自从小看到母亲做工的辛苦,他以为丈夫养家是对女人的救赎,殊不知正是这种思想最后害了玛丽琳,最终更是伤害了他心爱的女儿莉迪亚,所以异族通婚是一件绝对需要慎重应对的事情,因为它包含的不仅仅仅是感情,还有两种文化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可能需要一辈子的时间。
莉迪亚最后变成了一个敏感孤立的姑娘,她和兄妹们的长相遗传了爸爸的东方人面孔,妈妈的蓝眼睛,那个样貌在70年代的美国,她只能被称为"东方女孩",长相上的个性,铸就了她内心的孤立,而母亲近乎疯狂的管教和期望更是勒的莉迪亚喘但是气来,她没有自己的时间,也就完全失去了业余社交的可能性,这个女孩太多内心的痛苦无以表白,最后统统化作了"无声告白".
莉迪亚在哥哥内斯即将要去哈佛上大学的时候,自己选取了离开,因为哥哥原本是她最坚定的依靠,她无法想象没有哥哥的日子。孤立的她,没有勇气去应对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抑的家庭,没有勇气去应对没有同伴,没有朋友的学校生活,莉迪亚的这些痛苦和挣扎妈妈并不明白,或者说完全不曾觉察。玛丽琳从来没有去关心过她的孩子们内心的需求,一份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所谓母爱是自私的,我只能说那不是爱,而是以爱的名义实施的对孩子的控制。真正的爱是需要把焦点放到对方的身上,切实的去感知对方的需求,而不是让被爱的人成为施爱者情绪、思想的寄托。,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只有一个内在匮乏的人,才会在缺乏安全感的状况下期望透过对他人的控制来让自己安稳。这,或许正是玛丽琳的状态,她对自己失望了,所以转而在莉迪亚身上寻找期望,却完全没有想到那所谓的母爱最后成为戕害莉迪亚的凶手。
我不喜欢这部小说,太过压抑,从这本书里我才明白,原先这天如此开放的美国也曾走过那样一段排斥异族的时期,那是时代的产物,作者揭示的是一个时代的杯具,这可能就是这部小说的好处所在,从这本书联想到近百年中国人漂洋过海的历史,会是怎样一部深重的苦难史啊,所有的悲苦最大的莫过于加诸于精神上的伤害,那种伤害的传递会让一代代人背负承重的枷锁,如同莉迪亚的不快乐,内斯内心的压抑,汉娜的惶恐,只能在那里祈祷,现世安稳,愿更多这样的家庭一代代健康成长,沐浴阳光和爱,生命永远充满期望。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十四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是我的知心好友,而在这茫茫书海中,女作家曾维惠的《无声的爱》让我潸然泪下,感触颇深。整本书用一件件生活琐事向我们传递了一份份温暖与执着的正能量。
《无声的爱》叙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男孩哑桥是个聋哑人,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扔在永安桥,所幸被善良的药师奶奶屈老仙人收养在古镇,结交了一个温柔、纤弱的好妹妹菊花。胜似亲人的兄妹二人在磕绊无数的生活中,品味了爱和痛,蜕变成了善良的好少年。金嫂的尖酸刁钻、父母的质疑、邻居的奚落,最终化为一片和谐。
《无声的爱》中,最令我回味无穷的章节是哑桥、菊花不计前嫌舍命扑灭着火的“金嫂河水豆花铺”,抢救她的多年财产。读着读着,一个个温馨感人的画面清晰印在脑海中,一滴又一滴冰凉晶莹的泪水落在发黄的纸页上,饱含着一种敬佩的品质,我从那如泣如诉的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了哑桥的爱和善,也从他背后读到了一颗火热的心。一刹那,我仿佛觉得那熊熊燃烧的大火如哑桥的心,热情奔放,温暖强烈。火,灭了,但哑桥的热血心永不会灭,会一直照亮我成长的坎坷,让我坚定地走下去。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磨难,正如书中的哑桥,受尽折磨,却不向生活低头,用行动来化解误会与批评。虽然金嫂处处刁钻他、讲他坏话、无事生非可哑桥依然笑脸相迎,乐观向上。读至此,我不禁有一些羞愧难当,因为有一次,我与姐姐产生了误会和矛盾,关系一直僵持不下,闹得很不开心。年幼任性的'我因为听了一句刻薄的风凉话,大发脾气,大打出手,使我们的感情产生破裂,最终大家都弄得两败俱伤。而现在我读了这本书,体会了哑桥的大度后,我认识了错误,并下定决心,要向他和宽容待人的菊花妹妹学习,做一个大度、淳朴善良的女孩。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十五
这本书让我读的很压抑,边读边痛。
作为一个混血儿的妈妈,我也有担心,是否我的孩子不属于任何一群人,是否他们会为自己的身份认同而产生心理问题。只有长期生活在国外的人,才能够有体会,这种焦虑和感同身受不一定是因为真的切身遭受了什么歧视和区别对待,毕竟很多人的圈子只在华人区,而且很多人的英语不够好,也不够敏感,遭受了区别对待都不敢确定。而作为移民第一代的人,其实终身都完全可以做到没有认同障碍,因为我就是中国人,就算我拿着别国护照,我的心理认同还是中国人。而真正难的是移民二代的孩子,何况文中的主人公生活在那个种族歧视和平权运动没有变成政治正确的年代。
我不喜欢看译文,因为很难保证原文的文学性和翻译的意境的贴合,所以这本书的一开头让我很想放弃,所幸后来讲故事情节了,没有那么多大段环境和心理描写,因为中英文太不同了,优美的英文翻译成中文总是难免怪怪的,还是直接讲故事情节来得好。
男主人公的痛苦在于生活在一个全是白人的社区里,他没有办法融入,所以被接纳受欢迎成为了他的追求所在;女主人公的痛苦源自于她不甘心做家庭主妇,受困于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庸碌之间无法自我肯定。两个无法接纳自己的人,都把实现理想自我的期待寄托于大女儿身上,可怜这个女儿那么懂事又那么敏感,她明白父母的期待,为了不再让家庭分崩离析,她掩埋了真实的自我,天天活在害怕无法满足他人期待的阴影下。生命能量越来越低,最终无法负荷!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是他们的解药,dedicationtotruth,不要活在心愿中,给自己和他人时间改变,接受自己的现在与理想自我具有相当长的距离。心痛那个小女孩,她活的太累了,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无法安心做自己。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十六
马克・吐温说:历史从来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会押韵。一个人的一生似乎也是如此。
当小溪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许有很多的父母会像我们一样,希望孩子能成长成为他们本来的样子。不用去满足我们的期待,再去经历我们在成长和受教育过程中,经历的各种折磨。但是,随着孩子的慢慢的长大,更多的我们会越来越希望孩子成长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惊鄂一想,出了一身的冷汗。
在高铁上马马虎虎的扫了一本小说《无声的告白》,我几乎从不看这类小说,但是书的开头这本书的主线lydia就死了――自从有了小溪,我便特别抵触死亡这个话题,哪怕看到路边的坟墓都不舒服――我便跟随书本的主线一直读到末尾。
故事中,lydia的母亲,在美国的60年代女性地位还很低下的时候,一心想考上医学院,做一名医生,而不是像她自己的母亲,只希望给自己的男人和孩子做美食,最后男人和孩子都离开了她,最后凄惨的独自去世在自己空挡的公寓里。
然而,她爱上了一名人生不得意的华裔历史教授,这位李教授也有一个不幸福的童年,就如同我们很多人的童年一样――被人看不起,自卑,努力想出人头地。lydia十岁的时候,她母亲突然厌烦了现在家庭主妇的生活,毅然而然离家出走,报考了大学课程,希望间断8年之后,重现开始自己当医生的梦想,而现实是残酷了,她又怀孕了。不得不再次并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lydia由于害怕母亲再次离去,希望自己能满足母亲的任何要求。然而不幸的是,她母亲也同时把她的梦想全部都寄托到了lydia身上。此后,每年的圣诞礼物或生日礼物,或是听诊器这样的医学器件,或是元素周期表或人类解剖图谱。而在同时,她的哥哥,她的妹妹,也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来自家庭的“伤害”,而且是爱的伤害。而父母,却完全忽视了,习以为常的忽视的一个孩子世界,和作为孩子天生的敏感性。
我们的童年,少年或多或少是不是都有些相像。我们的父母,将他们过去,也许是文革,也许是饥荒、或是在工作中带给他们的创伤,又以新的方式附加给了我们。而我们似乎又将我们的后天习得或先天遗传的性格缺陷,又附加给我们的孩子。
在昨天准备离开家出差的时候,小溪不停的焦躁的拉着我要玩彩虹弯板,而我心里却一直想着公司的事情。最后她突然放下一切扑到我身上,紧紧的抱着我的脖子,我这才意识到,即便在家的这难得的几天,我居然也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存在。心里才懊恼不已。
lydia最终承载了太多的事情,她选择了在16岁生日的夜晚,投湖自杀。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十七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大多数都会承受到从长辈那里来的压力,然后心里暗自发誓,等到我成为了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长。
但是,当我们真正变成了父母,当孩子一次次的带给我们惊喜之后,就渐渐的开始觉得我的孩子一定是与别的孩子不同的,他一定还可以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这种欲望,会毁了我们,也毁了孩子。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交往是感情上的交往,感情上的交往需要及时的沟通,我们要知道我们的亲人在为什么而开心,在为什么而痛苦,我们如何与他们一起开心并解决他们的痛苦。而不是被我们自己美好的幻想蒙蔽了双眼,一味的索取和指责。
希望我们了解的亲人是他们真正的样子。
希望我们的爱一直围绕着孩子们,希望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他们不必为了满足我们的意愿而活着,找到真正的自己。当沉痛的失去过之后,谁都会开始患得患失,会担心身边的人一个个的离开自己——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但是家人这种存在,是不管你犯了什么错误,都会无条件的爱你,都不会离你而去。这应该是每个人的信仰,不要恐惧;家人,是不用给出明天的承诺,却让人坚信,每一个明天他们都会在自己的身边。
在故事的开始大家就错了,詹姆斯困在自己的自卑中,所以一直觉得妻子嫁给他之后肯定有一天会后悔;玛丽琳则是因为看到了孤独终老的母亲,下定决心要追逐梦想,却在梦想破碎后将这一切梦想加到了女儿丽迪亚身上;内斯知道家里人的精力都放在丽迪亚身上,虽然他会做丽迪亚的精神支柱,但是却在父母的无视中,想方设法的逃离,甚至抛弃丽迪亚;而丽迪亚因为在小的时候妈妈曾经离开过自己一阵子,所以发誓如果妈妈回来了,那她一定会满足母亲的一切愿望,她在母亲的严格督促下,一直在做她不喜欢的事情,她怕母亲离开自己,也怕她的哥哥内斯离开自己,她对家人的爱,都变成了害怕失去的不安,直到她再无力承受;而最小的孩子汉娜,默默的游走在这个家边缘,不被任何人关注,却深深的爱着这个家,她了解每一个亲人,用她强大的爱,最后将所有人的错误一点点的带回了正确的轨道。他们一家人还需要慢慢的了解,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只是,幸好,他们不会再做错了。
经营好一个家庭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沟通时选择真正能表达自己意思的措辞;不要沉浸在个人的自卑中,而误解身边人的心意;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到孩子和亲人身上;要认真的关心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潜在的特点,当然,一切的一切都应该从沟通做起。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十八
莉迪亚是整本书的线索,作者以莉迪亚的死,如流水般波澜不惊地展开了一个又一个情节。纵观全书,你会发现其实这里并没有一个特定的主人公,只要你觉得他(她)是,那么就是。
詹姆斯·李是自幼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他的妻子玛丽琳是美国人,他们拥有着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莉迪亚是家中的老二,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的离去给这个“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慢慢地揭露了这个混血家庭的种种纠葛与矛盾。
母亲玛丽琳无法完成自己的梦想,把出类拔萃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除了当医生,莉迪亚无法想象自己能够拥有别样的未来和不同的人生”。莉迪亚自小就被迫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即使父母不说她也明白,那是他们想要她成为的样子……面对各种期待,以及母亲随时可能离家出走的恐惧,莉迪亚只能一味地说“是,是的。”
也许死亡,才是真正属于她的选择,哪怕这是一场悲剧。
小说揭示的真相振聋发聩,“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莉迪亚以她“无声的告白”唤醒了众多麻木的人。身份危机、种族歧视、人生等等问题无一不让人心痛,力透纸背的深情更是给读者心弦重重一击!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停下来,静静的想一想,“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梦想是什么、到底现在的是不是你想要的……”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十九
记得刚读完这本书时,我感动得涕泗泪流,书中的人物深深影响了我。
打从莉迪亚出生起,她的一切就被父母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她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因此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经常受到忽视。莉迪亚的爸爸詹姆斯是中国人,妈妈玛丽琳是美国人,而莉迪亚却继承了妈妈的蓝眼睛和爸爸的黑头发,这也是她受到与家里兄妹不同的待遇。可是因为基因的不同导致詹姆斯一家到哪里都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莉迪亚没有朋友,自从那年母亲离家出走又回来后,莉迪亚就发誓不再让母亲离开,不再让母亲失望。玛丽琳希望莉迪亚完成她没有实现的理想——当一名医生,与众不同,而詹姆斯却希望莉迪亚能够融入人群,广交朋友。很明显,玛丽琳和詹姆斯的想法是矛盾的。
而莉迪亚就像一块夹心饼一样,一边背负着母亲的梦想,面对着堆积如山的作业,一边又遭遇被迫地社交和哥哥内斯对其的冷漠,终于导致莉迪亚意外在湖中溺水死亡。
莉迪亚的死所有人都有责任,表面上的溺水事故却关系到更深层面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莉迪亚看起来很受宠,却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父母期望下的矛盾、学习上的负担、内心的孤独、他人的冷漠,没有人关心她,爱护她,理解她,她并不喜欢当医生,不喜欢每年的生日礼物只有书,但她不敢说,她害怕母亲会再次离家出走,所以她只有无条件地服从母亲的安排,让母亲高兴,不再难过。但她忘了,她还只是个孩子,母亲的离家出走不是她的错,她没有必要装上母亲的理想向前走,没有必要自己一个人承担所有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她遇见了杰克,而杰克是没人管教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压垮莉迪亚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是莉迪亚的开始,也是结束。莉迪亚用死换来了一家人的醒悟,然而这个代价是沉重的,莉迪亚虽然死了,但是这个家庭里的每个成员永远都会为当初的行为内疚自责。
生活还要继续,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修补,也许,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最后,于无声处,对自己告白:保持奋斗,决不妥协。我想这是这个故事给我最大的启迪。
爱处无声读后感篇二十
终于读完了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everythinginevertoldyou),一部极其压抑的关于异族通婚的小说,通篇的压抑让我难以忍受。
小说以莉迪亚死了为线索开篇,莉迪亚是詹姆斯。李先生家里的大女儿,也是他们寄予最大的希望的一个孩子,母亲玛丽琳因为奉子结婚未能实现的职业女性的理想,通通传递给了莉迪亚,使莉迪亚变成了那个完全不是自己的自己,直到有一天,她失踪了、死了,玛丽琳还是没有觉悟女儿的死,是因为这个家庭,这份沉重到无法释怀的希望杀了她。
这本书让我看到身为母亲,在一个家庭里的位置何其重要,只有一个阳光,积极的母亲才能够成就健康向上的孩子们,也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够让一个家庭充满凝聚力,玛丽琳婚后的生活在别人眼里或许是幸福的,但是对于她的内心,却始终充满挣扎和痛苦,这份揪扯让她失去了作为母亲的敏感,失去了和孩子们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她终究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身为母亲,我想她是失职的,因为她并没有真正成为孩子们精神世界、成长路上的那个最好的陪伴,而只是一个不称职的主妇。
很遗憾,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华裔大学教授,詹姆斯。李是一个内心压抑的男人,为了逃避他人对这个异族通婚家庭关注的异样目光,他让孩子们失去了每年假期旅游的机会,并完全放任自己躲避在安全的世界里,这样的母亲和父亲用行动不断的提醒着三个孩子他们的特殊性。当然,詹姆斯的压抑来自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作为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底层,詹姆斯的父母承受了巨大的生活和精神压力,这份压力也毫无意外的传递给他们的孩子詹姆斯,虽然他有幸寄读在贵族学校,但是他永远都知道自己是低人一等的,而这种感觉终将成为他生命中最深刻的烙印,影响他一生。
身为一个哈佛大学肄业女大学生,莉迪亚的妈妈玛丽琳的内心始终有难以释怀的遗憾,遗憾自己没有完成的学业,遗憾自己变成了一个家庭主妇,她是那么渴望被这个社会的认可,那么渴望能够成为完全的自己。在莉迪亚只有5岁某一天的早晨,玛丽琳消失了,我无法明白她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开家庭和孩子去追寻所谓的梦想,身为母亲的我更是无法理解她怎么可能就这样离去!因为任何一个有爱的母亲都是无法主动的放弃她心爱的孩子的,更何况家里还是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需要她的照顾,哦,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孩子带来的繁重家务,让她不胜其烦,所以,她才会想要逃离。我一直相信,当你带着爱去做家务的时候,那就是爱;当你带着厌烦去做家务的时候,那一切真的就变成了烦扰。
玛丽琳离开了,因为她想要去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和自己的定位,但是这种离开是自私的,此刻的她已经不是孑然一人,那段离开家的日子成了全家人的噩梦,不辞而别的妻子让詹姆斯从恋爱伊始就恍惚的所谓自己的"不值得"变成了现实,毕竟那是一个还有很严重的种族歧视的时代,小个子的华裔男人在那种文化里永远显得那么特别和尴尬,玛丽琳给予他的爱情曾经让他重生,却又始终令他忐忑,所以当玛丽琳突然不辞而别的时候,这个男人的自信被摧垮了。当然,母亲的离去受到伤害最重的一定是两个孩子,内斯和莉迪亚,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信任,变得惊恐万分,母爱所能给予的那份成长的安全感在那一次出走事件中完全的被剥夺了。
所以,当玛丽琳回家时候,全家人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变得小心翼翼,敏感的孩子们容忍母亲每天的不做饭,容忍母亲提的任何要求,尤其莉迪亚,容忍并接受母亲把全部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又一次相信,娶老婆必须要娶一个情商高的女人,一个能为自己和别人负责任的女人,只有一个心智健全的女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而玛丽琳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虽然她为了这个家庭完全失去了那个年轻时的自我,可是这份失去给予她的不是愉悦的对生命状态的接受,而是让自己永远的变成了一个受害者,这种受害的心情毁掉的何止是自己的人生,詹姆斯幸福吗?当年娶了一个如此爱他的白人妻子是喜悦和深情的,但在漫长的婚姻生活里,这个女人的表现却击败了他们共同创造的这个家庭、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詹姆斯觉得妻子就理所应当被丈夫养,这种思想源自从小看到母亲做工的辛苦,他以为丈夫养家是对女人的救赎,殊不知正是这种思想最后害了玛丽琳,最终更是伤害了他心爱的女儿莉迪亚,所以异族通婚是一件绝对需要慎重面对的事情,因为它包含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两种文化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可能需要一辈子的时间。
莉迪亚最后变成了一个敏感孤立的姑娘,她和兄妹们的长相遗传了爸爸的东方人面孔,妈妈的蓝眼睛,那个样子在70年代的美国,她只能被称为"东方女孩",长相上的特别,铸就了她内心的孤立,而母亲近乎疯狂的管教和期望更是勒的莉迪亚喘不过气来,她没有自己的时间,也就完全失去了业余社交的可能性,这个女孩太多内心的痛苦无以表白,最后统统化作了"无声告白"。
莉迪亚在哥哥内斯即将要去哈佛上大学的时候,自己选择了离开,因为哥哥原本是她最坚定的依靠,她无法想象没有哥哥的日子。
孤立的她,没有勇气去面对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抑的家庭,没有勇气去面对没有同伴,没有朋友的学校生活,莉迪亚的这些痛苦和挣扎妈妈并不知道,或者说完全不曾觉察。玛丽琳从来没有去关心过她的孩子们内心的需求,一份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所谓母爱是自私的,我只能说那不是爱,而是以爱的名义实施的对孩子的控制。
真正的爱是需要把焦点放到对方的身上,切实的去感知对方的需求,而不是让被爱的人成为施爱者情绪、思想的寄托。,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只有一个内在匮乏的人,才会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对他人的控制来让自己安稳。这,或许正是玛丽琳的状态,她对自己失望了,所以转而在莉迪亚身上寻找希望,却完全没有想到那所谓的母爱最后成为戕害莉迪亚的凶手。
我不喜欢这部小说,太过压抑,从这本书里我才知道,原来今天如此开放的美国也曾走过那样一段排斥异族的时期,那是时代的产物,作者揭示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可能就是这部小说的意义所在,从这本书联想到近百年中国人漂洋过海的历史,会是怎样一部深重的苦难史啊,所有的悲苦最大的莫过于加诸于精神上的伤害,那种伤害的传递会让一代代人背负承重的枷锁,如同莉迪亚的不快乐,内斯内心的压抑,汉娜的惶恐,只能在这里祈祷,现世安稳,愿更多这样的家庭一代代健康成长,沐浴阳光和爱,生命永远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