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实用14篇)
阅读后的感悟和思考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契合,是书籍启发与读者思考的结晶。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首先要理解书籍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请大家欣赏以下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一
漫步人生,常常感慨生活过于坎坷,总有些意外突如其来让你不知所措。是失落低沉,消极躲避?还是重整旗鼓,愈挫愈勇?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人生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部命运交响曲。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必然要面对无数的苦难,也必然要承受命运之重。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可以说是天才的一生,与苦难作斗争的一生。少年时的克利斯朵夫必须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他做过公爵府上的钢琴师,做过音乐家教,过早承担生计的责任给小克利斯朵夫身心带来了深深的伤害。青年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按照自己的理解创作了一些“反传统”的作品,立刻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攻击。老年时刻骨铭心的恋人格拉齐亚去世更是让他伤心欲绝。主人公命运的底色是苦难,但罗曼·罗兰更倾向于表现克利斯朵夫承担苦难的力量,苦难是他人生的障碍,也是他超越自我的基石。
他的一生苦难重重,然而正如文中屡屡提到的莱茵河河水一样,流水愈急,波浪愈大;苦难愈多,反抗越大。他生命中的反抗,主要集中在对死亡的反抗、对自我堕落的反抗以及对不公社会的反抗。
死亡自他出生以来就一直困扰他的成长,年幼的克利斯朵夫目睹了祖父之死而生病,病好后一直思考死亡和生命的关系,他知道自己被控制在一个破坏之神的股掌并任其宰割。然而,他并非束手待毙,相反还怒火填膺,反抗意识由此在小克利斯朵夫心中扎根。
然而克里斯多夫也有过放弃生命与反抗的念头。随着奥里维不幸之死,克利斯朵夫伤心欲绝,不愿继续生活,此时他在死神的对抗中无力而又无奈。自我堕落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黑暗之处,但人生于世必须反抗自己的自我堕落,大自然的广袤美丽与刻在骨子里的生命意识让他坚持了下来。我们不喜欢苦难,然而却必须拥有承担苦难的力量,拥有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仰。克里斯朵夫一生经历了亲人之死、爱人之死、友人之死,他坚强的心由于死亡的冲击更加坚强。所以克利斯朵夫走向生命的终点时,他没有畏惧,没有痛苦。此时他认为属于死亡的一切都是在磨练强者的意志,只能使他更加自强不息、潇洒从容。
在一方天地间,或平平淡淡,或跌宕坎坷,相同的是生活,不同的是人生。我想《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是与苦难作斗争的倔强,是不畏困难的勇气。而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也会不断突破障碍,挑战自我,让自己的人生路更加充实而丰盈。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二
1915年,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年份。而对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来说,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他的长篇著作《约翰·克里斯朵夫》,登上了诺贝尔奖的宝座。
一个世纪过去,一个懵懂的少年怀着对先哲的敬仰,毅然翻开了那本长篇著作。全书共分为上下两部,一共1000多页,看似页数不算太多,可是字密密麻麻。情节算是比较平缓,不时有着关于政治、哲学的论述,对于如今的我来说,实是有些“超纲”。这本书,它给我的,不仅仅是思想的改变,更是灵魂的触动。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克里斯朵夫。它放荡不羁,它特立独行,它善良天真,它坚定不移。它虽才华横溢却被世人抛弃,而它能依旧坦然前行,从不止步。谁能否认,他不曾幻想过这样的人生?而当一个作者笔下“真实”的克里斯朵夫呈现在我眼前时,可想而知,我灵魂中最为热血,最为真诚的一部分,被唤醒了。我虽不如他那般天才,可也不甘于芸芸众生中消逝人生。我也想和他那样,与人斗,与地斗,与天斗,战胜命运之轮。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青壮年时的克里斯朵夫,那样的他,是无数男生憧憬成为的人。
也许到了今后人生的某个路口,我会豁然开朗。克里斯朵夫,他,从未改变。我,也要坚守。
我想送给大家一句非常喜欢的句子,作为文章的结尾,“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人,一个生机勃勃的人,为什么要到本身以外寻找阳光和生命呢?”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三
每次读完长篇都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尤其是这一次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花了1个半月时间。据说这本书影响了很多人,我却有点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完整地读下来。
作者对人的各个时期的心理把握得十分到位。从克利斯朵夫小婴儿的时候,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各个时期遇到的不同问题,人会产生什么心理,都清楚地分析出来。以时间为主线,穿插了克利斯朵夫的几个重要的人生片断。如小时候,他与祖父和父母的关系,少年时期的友情和初恋,青年时期的爱情和事业,中年时期的友情和爱情,老年时期的友情等。整个作品的结构设计得很精巧。当然这是一部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小说,毫无疑问是本好书,可是如果早几年遇到这本书,我却不一定对他感兴趣;而现在,受制于表达能力,我也不一定能讲出来他的好。
写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片断吧。
评价克利斯朵夫的父亲:“他不是一个坏人,而是一个半好的人,这也许更糟,他生性懦弱,没有一点儿气魄,没有毅力,还自以为是慈父、孝子、贤夫、善人,或许他真是慈父孝子等等,如果要做到这些,只要有种婆婆妈妈的好心,只要像动物似的,爱家人像受自己一部分的肉体一样,而且他也不能说是十分自私,他的个性还够不上这种资格。他是哪一种人呢?简直什么都不是,这种什么都不是的人真是人生中可怕的东西!好像一块挂在空中没有命的肉,他们要往下掉,非掉下不可;而掉下来的时候把周围的一切都拉下来了。”
(有没有觉得,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这种什么都不是的人,真是人生中可怕的东西。)。
克利斯朵夫想要离开家乡外出闯荡的时候,他的母亲不同意,他的两个弟弟也趁机出来抨击他们的哥哥,说他不孝顺,其实他这两个弟弟才是不孝。他的妈妈整天向他诉苦,就怕他离开。甚至她还用错了方法,她向邻居抱怨克利斯朵夫不孝顺,结果邻居们也说他不孝,简直把他气死了。后来克利斯朵夫不得不逃亡到法国,他们俩又和解了,克利斯朵夫常常写信回家,老母亲也写简单的回信。在老母亲觉得自己不行了的时候,克利斯朵夫不顾被捕的风险,硬是回家见了妈妈最后一面。
克利斯朵夫的生命中有几段感情,但是都没有发展到结婚,这真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如果说他初恋的女孩不值得他爱,他爱过的单身母亲也配不上他,那个傻傻的阿达更是一个笑话,那么他后来遇到几个人都有几分可惜。
那个法国女教师与他的爱情,像一朵在半夜盛开的昙花,还没来得及被人欣赏就凋谢了,而且很巧妙的是,她的与她相依为命的弟弟却恰好是能欣赏克利斯朵夫才华的人,两个人后来的相知相扶更是感人,她的弟弟代替她成为了克利斯朵夫最好的朋友。
之后,克利斯朵夫和一个女歌手好了。她也有着悲惨坎坷的童年,很辛苦才爬到现有的位子,被很多人潜规则过。她和他都是生命的强者,就像那野草生生不息。书里这样评价他们的爱情:“克利斯朵夫不会爱上给他好处的人,而宁愿爱一个使他受苦的人。两个极端才会互相吸引,人的本性老在寻找能毁灭自己的东西,他倾向于尽量消耗自己的,热烈的生活,不喜欢俭约的谨慎的生活。对于克利斯朵夫这样的人,这办法是对的,因为他所求的并非在于尽可能的活得长久,而是在于活得轰轰烈烈。”
(好一个轰轰烈烈,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理想中的恋爱对象不能和自己走进婚姻殿堂的原因之一吧。大多数人都希望爱得热烈,却没有对热烈过后平淡的生活有心理准备。)。
再后来,克利斯朵夫爱上了朋友的妻子,他用音乐解开了她的禁锢,并且点燃了她的热情之火。然而这终就是不被祝福的爱,而且是困难重重的爱,有着连勇敢的克利斯朵夫也不能冲破的篱笆---道德。多年后克利斯朵夫想到她,在教堂里,他们相见了,却没认出彼此,就这样擦肩而过。生活又恢复到一坛死水的状态,哪怕你心里翻起巨大的浪花,却也只能是曾经的沧海了。
最后出场的是我欣赏的一位女性,这样的女性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她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悄悄爱上了克利斯朵夫,当时他只是教她堂姐音乐,顺便也教她。而她却是真正地欣赏他的音乐,赞叹他的才华。然而她后来嫁给了伯爵,她仍然通过自己的力量暗中帮助克利斯朵夫。当克利斯朵夫超长的反射弧终于意识是谁在帮他的时候,她却要搬家了。克利斯朵夫想要她的爱情,可是timing早已经过了。当克利斯朵夫去意大利又遇上她时,她的丈夫已故,还留下一双儿女。克利斯朵夫想要和她结婚,可是她说她经历了婚姻,觉得婚姻会破坏他们的友谊。而后来克利斯朵夫再也不敢提起的时候,她又想给他想要的东西---婚姻。然而,她的儿子,一个小恶魔,对克利斯朵夫怀有敌意,生生地把这两个相爱的人再次拆开。他们的爱情一直在阴差阳错之中,但是他们为了爱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有意义。因为她的出现,克利斯朵夫变得平和多了。克利斯多夫还促成了她女儿和他最好朋友的儿子的婚姻,那时他是一个可爱的老人。
书中最后说:古教堂门前圣者克利斯朵夫像之下拉丁文铭文为:
当你见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
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之于我的理解,我觉得当读者了解了克利斯朵夫一生的故事,应该能从他的遭遇里看到希望,勇敢的克利斯朵夫会给你启示,让你能够正直地走自己的路。克利斯朵夫也是在生活的磨砺下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既能和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又能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是一条战斗者之路,也是一条强者之路。
最后,我觉得应该感谢傅雷先生,我觉得他翻译得很棒,谢谢他把克利斯朵夫带给中国读者。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四
罗曼·罗兰史诗般展现一个平凡而伟大生命波澜壮阔一生的这本书,多少年来,我总是常读常新,惊异着人类非凡的创造力博大的爱情和精深的美。
败落了经济的家庭、音乐的灵魂上的薰陶,是约翰·克里斯朵夫生长的沃土。正如鲁迅说的,从繁华坠入困顿,才最能感受人世间的冷暖炎凉。一切灾祸的好处就是,它像一根鞭子,时时抽打着,不允许你闲散。艰难中的亲情,更容易化成束缚肉与灵的责任。倒是一个衣食无忧无牵无挂的人,临到一片空虚的时间,就会毫无依傍,没有强迫他往前走的驱动力,他的前行只是习惯,他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该到哪儿去。
而约翰·克里斯朵夫在很小的年纪上就要工作。正如伏尔泰说的:“工作免除了三大流弊:生活乏味、胡作非为、一贫如洗”也成长了他一生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性。而人啊,不管一生成就了一些什么,品性就是构建成功质量的原材料。
正在世界观形成的当口,深刻认识了祖父成功的阳光,父亲堕落的阴影。他看出了父亲是给人生打败的,这颗不幸的灵魂,随波逐流放荡不羁地向着“欲壑”滑落,全然没有一点反抗的勇气,最后只得对着虚度的一生哀嚎叹息。呵呵,这个倒霉的父亲,给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不仅是这些,他遗留给儿子的,是天性里的天真和人生最可宝贵的好奇心,这好奇心不会被时间冲淡而是越来越强烈。
正如罗曼·罗兰写的,大半的人一过青春就死掉了,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着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的日子里做的、说的、想的、喜欢的一切,一天天地重复着,而且越来越机械越来越离谱出格。这种天真和好奇,做成了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活泼泼的生命力。
祖父“个人奋斗”、出人头地的教育中最危险的部分:骄傲与没落的贵族气,被他母亲的“温良恭俭让”的榜样和舅舅“做个平常的人,做好份内的事”、虔诚、欢乐、安贫乐道的思想影响给克服了。只要我们肯进入到民众深处,我们就有机会遇到他舅舅那样的人,思想、人生的重大话题,在他们那里变得亲切,变成人之常情。而每一个成年人,只要他心里有爱,有游经人生社会的阅历,有足够的聪明,他都有机会成为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舅舅那样深刻而亲切的人。
约翰·克里斯朵夫没有经过系统文化教养,造成了他本质上的纯朴“粗野”、性格上的豪放“不羁”。他不须刻意、花大力气兴许仍不会如意的“反朴归真”,确定了他的平民性,同时音乐的魅力——身为长子有机会耳濡目染祖父的辉煌和艺术,使他早熟,且一陷到底,造就了他思想的丰富多彩。
音乐如禅,正巧是“直击人心,不立文字”的。
有朋友问我冉阿让的一生幸福吗?(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我说:不!他过得是半个人生,因为他没有拥有友情和爱情,他过的是孤独的一生。而约翰·克里斯朵夫生命中最生动的部分,是由友谊和爱情充实着的。
友谊和爱情是人类相互吸引先天带了性与灵的色彩,它是灵魂思想甚至肉体最好的营养。罗曼·罗兰用了抒情的笔调写了这段总会给我感动的话:“我有了一个朋友了!……找到了一颗灵魂,使你在苦恼中有所依傍,有个温柔而安全的托身之地,使你惊魂未定之时能够喘息一会:那是多么甜美啊!”爱情,不过是友情的深化物而已。
童年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第一次“呼朋唤伴”是在母亲做“佣人”的女主人家里羞辱地被排斥。加上他过早地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使他奠定了孤独的人生基调,他的每一次交友,在他都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少年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同几乎一切人一样,异性的朋友总在同性朋友之后。同性朋友的亲昵就带了性“启蒙”的意味,罗曼·罗兰在这本书里,给约翰·克里斯朵夫青少年时代的每一个朋友,在后来都有了一个对应成熟的人。
约翰·克里斯朵夫最早的朋友是奥多。奥多身上的女性成份与约翰·克里斯朵夫男子汉气魄的相互吸引,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性渴望吸收异己品性的表现。
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奥多的友情简直像爱情,他们热烈相拥地作“短途旅行”、一天没见着就相互地写信。约翰·克里斯朵夫热烈地写道:“爱是没有两种方式的……噢,不!的确有两种,一种是把整个身心去爱人家,一种是只把自己浮表的一部分去爱人家——但愿我永远不要害上这种心灵的吝啬病”,全然用的是情书的口吻。
如果说爱情是嫣红,友情就是粉红色的。我也得学罗曼·罗兰的样儿,赞美纯洁的友情——人哪,就像黑暗里赶路的过客,隐忍着孤独的'恐惧和落寞的苦闷,怀着相同心思和愿望的人们,因了相互地不认识而防备着、怀疑着,时时还或有不意地碰撞造成了相互的伤害。《牛虻》里蒙泰里尼就这样在亚瑟就面前惨痛地忏悔后,带着滴血的手和破碎的心猝然离世的(哦,也就是亚瑟和琼玛的误会,造成了他们一生的疼痛)。
人,需要相互地联接,因为每一个生命就是一个世界,就是自然界力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天才一半就是因为他能把周围的伟大都吸收过来使自己强健有力的。仔细看了看,隔离人们的,全是人类自己的缺乏自信的自傲和自卑(在我眼中,傲和卑有一样的性质)。
萨皮纳,这个萌动着“性”之芽、“灵”之根的女性,吸引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是她布尔乔亚的清高、对人生之剧无力感情引起的懒洋洋的处世态度和性情上的真诚与纯净。和她对应的,是葛拉齐亚——我也爱这个女人。
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她们完成了一场灵的爱情。在这里,我不由想起一个朋友对这种爱情的定义:纯灵,纯精神的爱,是真爱。世所罕见,它不具有任何欲望和需求,因而超越普通爱的归属、忠诚、承诺、责任,因为它是一种心灵追求,所以没有所谓的背叛,也不会有痛苦。它所以难得,一是它本来就境界高,二是它又要求两个人都具有同样的境界。它的表征是,在扰攘不息的心头始终保持着一片平和。
正如葛拉齐亚说的:“我认为这样更好。我们没有让友谊受到共同生活的考验,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把最纯洁的东西亵渎了,不是更好吗?”难怪王小波说罗曼·罗兰把美写得清清楚楚,这可是人世间的一种大美呢。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五
我爱音乐,因为在音乐的殿堂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能给予我心灵上深深的震憾。我爱文学,不论是托尔斯泰的凝重,或是徐志摩的醉情,都无法改变我对罗曼罗兰的那份衷情。他使我第一次听到了文字的声音,感受到苍白的文字,犹如化成一阵阵氲氤的水汽,拂过我的耳畔;一串串音符,冲撞着我的心灵。我仿佛清晰地听见了书中的文字正在呐喊;听见了作者笔下英雄心脏永不停歇的跳动声。
克利斯朵夫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着奥利维埃这样的知己,使他因为饱受生活坎坷而疲乏的心灵沐浴到友谊的滋润。当克利斯朵夫获悉自己有了一个朋友,是那么的激动,以至于忘记了身边发生的一切,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克利斯朵夫又是不幸的,在他正需要朋友的关怀时,奥利维埃却为了反抗统治、获得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生活布满了荆棘,但克利斯朵夫用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点燃了横在前进路上的阻碍,开辟了通往自由的路。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份崇高真挚的友情,更告诉我们人活着就要为了自由与权利而奋斗。
我爱克利斯朵夫。因为作者把他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那么真实:少年时的善良单纯,青年时为了真理“桀骜不驯”地不懈奋斗,老年时成熟清醒地认识这个世界及一生为之奉献的事业。作者流畅地叙述了主人公一生的奋斗史,而又总能在不知不觉间让读者的心灵与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文字华丽而不失真实,情节曲折但可以给读者充分思考与回味的空间。一本好书就是在读者掩卷瞑思时才发觉自己已欲罢不能,萌发再次阅读的兴趣,点燃重新品书的热情。在我眼中,《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如此。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奋斗的目标,不屈的意志——是人通往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是成功、伟大的,正如其作者的一生。约翰·克利斯朵夫将在我心中永存。也许正如其死后最后那声满怀期望的呐喊:“有一天,为了新的斗争,我还会再生。”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六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憎。”这段名言是这部书中最广为流传的名言。在疫情严峻,困居在家的日子里,这部有关英雄主义的书伴随了我一个月,作为读者,我也随着克利斯朵夫的成长而获得了启示。
克利斯朵夫的身边大致是这样几种人:无聊的艺术工作者,他们不知晓真正的艺术,只是崇拜权威,打压新的艺术风格;大肆在刊物上攻击克利斯朵夫的无聊记者;与克利斯朵夫精神相同但生命意志过于孱弱无法给予克利斯朵夫支持的伙伴,比如那位老者,比如奥里维还有与克利斯朵夫相伴走完自己人生最后一程的葛拉齐奥;欣赏克利斯朵夫艺术造诣,但又碍于地位尊严,贬斥他的钢琴家;爱克利斯朵夫但又无法理解他的母亲鲁意莎。出身寒微的克利斯朵夫在悲惨的童年生活中成长,他丰富活跃的创造力,倔强刚强的性格使他天然的排斥贵族,也同样对所谓的艺术大师(瓦格纳,贝多芬,勃拉姆斯)不屑一顾。他是如此的坚持自己的判断力,以致于不管在任何场合听到有悖于自己见解、对庸俗音乐的赞美都会勃然大怒,也不管对方的身份地位,直接驳斥,不留情面。“为了无聊而作恶的人是永远不肯罢休的,因为他们永远是无聊的”。他鄙视的态度使他处于外界的夹攻之中,生活陷入了窘困。他并不为自己经济上的困难发愁,他只凭借自己的信念与整个颠倒的世界对抗,缠斗使他精疲力竭。
与德国士兵发生了冲突之后,克利斯朵夫逃亡法国。在知音与挚友奥里维的陪伴之下,他创作进一步得到升华,认识到自己对于古典音乐的批判过于偏激,在德法两国社会弊病的刺激之下,也引发了对民族主义的思考,两国的对抗毫无意义。这部小说情节并不丰富,但其思想性在当时来看是非常可贵的。有一个情节是克利斯朵夫在剧院里看到一个女子(这个女子正好是奥里维的姐姐)想看歌剧,于是邀请她到包厢看,结果被人看到了,于是这位女子被开除了家庭教师的职务。这引发了对于女性问题的思考,克利斯朵夫并不认为女性应该圈养在家,应该有与男子一样的社会角色。虽然这无关作品的整体思想,但是这个细节也体现了伟大的作品在细节处也是极为动人的。
从僵局中走出来之后,在一场暴乱中丧生。这使得克利斯朵夫极端厌恶暴力革命。奥里维的妻子享受舒适的生活,精神的空虚使她在徒劳的追逐中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剩下勉强生活的人“既没有勇气保护他的信念不受时间一点一滴的磨蚀,也不能自欺欺人,自以为还相信他早已不信的东西,他便尽量嘲笑自己过去的信念”。与碰壁之后的放弃信念相比,克利斯朵夫对生活显得处变不惊,不断用深刻的认识充实自己的作品,使之成为真正的艺术精品,他撕碎了以前的幼稚之作,重新开始,这也显示了极大的勇气。最后克利斯朵夫在宗教的启示下归于永恒,宁静平和,奋斗的一生也画上了句号。用荷尔德林的诗句来描绘,“与生命万有合一,在至乐的忘己中回归自然宇宙,这是思想和欢乐的巅峰,它是神圣的峰顶,永恒的安息地,正午失去了闷热,雷霆失去了声音,沸腾的大海宛如田野的麦浪”。
这部书所要表达的英雄主义与音乐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与象征着真、善、美的音乐,这让剑拔弩张的沉重氛围有了可供释放的空间。在其他人面对无路可走的困境中,克利斯朵夫尚可在热爱的音乐,也是生活唯一向他揭晓的真相中寻求慰藉。普通人的一生总是伴随着很多挫折,有的时候也许拼尽全力却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但人的一生永远要相信自己所坚守的是有意义的,不要轻易动摇与改变。无情的岁月可以让利剑出鞘,血脉贲张,也让熔岩冷却,抹平棱角,尽管无情对面是山河,仍要怀有信仰与坚守走过人生路。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七
作家木心说: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活下来。小说具有交响乐一般的宏伟气魄,音乐不仅渗透到人物性格和情节之中,还影响了作品的结构和性格描写方式。独立自由的音乐精神贯穿始终,成为小说的精神主线。
约翰·克利斯朵夫作为一名音乐家,其音乐人生就成为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而他对音乐精神的理解与不懈追求,对现实生活平庸和势力习气的反抗,就成为小说刻画其坚强意志和反抗精神的重要线索,所以自由不羁的音乐精神成了克利斯朵夫高尚灵魂的体现,也构成了小说内在的精神主线。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奋斗的平民艺术家的形象,更主要的是,作者用他对音乐精神的深刻理解,描述了病态堕落的艺术与健康奋进的音乐之间的斗争,歌颂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理念。同时又通过音乐折射了不同民族精神的融和与冲击,把二十世纪初叶那一代人的奋斗与激情,用宏大优美的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音乐中的交响曲一般分四个乐章·《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著作,分成四册书,从结构上看正象交响乐那样,分成序曲、发展、高潮和结尾这四个乐章,气势浩荡,浑然一体,鸣响着时代的强音。
第一乐章(黎明、清晨、少年)描写了克利斯朵夫少年时代的生活,描写他的感宫与感情的觉醒;第二乐章(反抗、节场)写克利斯朵夫像年轻的西格弗里德一样,天真、过激、横冲直撞地征讨当时社会的艺术谎言,攻击德法两国的节场。第三乐章(安多纳德、户内、女朋友们)和上一乐章的热情、僧恨成为对比,弥漫一片温和恬静的气执,是咏叹友谊与爱情的悲歌。第四乐章(燃烧的荆棘、复旦)写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难关,是“怀疑”与破坏性极强的“情欲”的狂飘,是内心的疾风暴雨,差不多一切都要被摧毁了,但是结果仍趋于清明高远的境界,透出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音乐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绚丽的画面:在广阔的田野上,大地和小鸟快乐地合唱;主人公克利斯朵夫像一株小草,沐浴在阳光和雨露下成长。其中序曲表现了“黎明”、“清晨”的场景,衬托出主人公感官与感情的逐渐觉醒,揭开了“生命赞歌”的序幕。接着一股强烈的音流从远到近,以弱到强向我们流来,逐渐展示成一位倔强、反抗的少年形象,他正是成长起来的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接着主部和副部跳动的节奏音型不断地交换力度,由渐弱、弱到最弱,由渐强到强。它们像太阳在冲破乌云,闪烁出灿烂的光辉,象征着主人公在少年时期同黑暗势力英勇博斗。
其中有生活在阶级界限森严的环境里的克利斯朵夫,他看不惯母亲低声下气地接受主人家的恩赐;对父亲把他训练成一头玩把戏的动物而非常愤慨;特别是他和贵族小姐弥娜恋爱的悲剧,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进一步孕育了他反抗的情绪,这种斗争有时失败,有时胜利,变幻无常,乐曲的变化,正是反映了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变化。这时节奏的发展与声音的渐强相结合,造成在力度上的巨大高潮。当密集的音群达到顶点的时候,便开始逐渐分化成辉煌的颤音,起初是在高音,以后逐渐下降,最后回到最初跳动的音调,于是完成了克利斯朵夫生命的少年阶段。
如果我不接触《约翰·克里斯多夫》,我有一些体验,内心隐秘的东西,还有深埋心底的某些情愫,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被激发出来。可是读书的过程,作家用娴熟的技巧,深入人心的细致入微的笔法,竟一点点把你那些精神上的内核级别的东西都激活了。它使你意识到生命在苏醒的感觉。你开始真正称得上审视你的内心。因为克里斯多夫奋斗的一生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你也会遇到或者正在经历抑或早已伤痕累累,罗曼罗兰借克里斯多夫的所思所想,恰恰和你某一些想法不谋而合。一旦你开始产生共鸣,你便接着开始接纳那种思想。于是凡不够作者崇尚的标准的,在作者价值观中,不符合对应年龄应该有的情感以及理智的力量,统统被你拿来与自身做对比,然后在这个过程之中修正自己的很多不好的看法。作品中的田园风光的描写,正像一部“田园交响诗”。它那浓郁的,具有乡土气息的音乐旋律,呈现给读者的是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图景:这里有美妙的溪畔景色;也有村民们愉快的聚会。这些画面反映了人的崇高和生活的欢乐。这旋律清新、明快,给人一种艺术享受。这种优美、动人富于幻想的“田园交响诗”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表现了其对幸福、欢乐生活的向往。
作品描写了克利斯朵夫一生的奋斗历程,实现“欢乐”生活的心愿,对他来说,是一种精神安慰,虽然这种欢乐生活对他是虚幻的,这种安慰也是画饼充饥。但是“欢乐”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留给世人的精神遗嘱。什么是“欢乐”?“欢乐”就是斗争,人们必须在斗争中求得欢乐。贝多芬的一句名言,“通过痛苦,得到欢乐。”罗曼·罗兰很喜欢这句话,把它作为人生的格言,并引用在《约翰·克利斯朵夫》序言里,这句话也成了克利斯朵夫的座右铭。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八
今天我看完了《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本书,这本书是法国的文学家罗曼罗兰写的,读完了这本书我有很大的震撼。
这本书主要讲了:克里斯朵夫从小生活在贫苦的家庭里,他从小就有音乐天赋,可是他并不被人们认可,他为了要让人们认可,他从不屈服命运。
读了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被套着的大象》,它讲了在泰国被绑住的大象随处可见,也许你会惊奇,但这是习以为常的事,因为他们总是在象的小时候就把它们抓住,然后套上铁圈把它们拴住,被套上铁圈的象总会挣扎,可是无论如它都无法挣脱被铁圈的拘束,于是它放弃了,等到它长大了它只要轻轻一用力就可以逃走,可它们没有这样做,因为它们向命运屈服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会有崎岖和坎坷,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九
《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主人公约翰出生在莱茵河畔的音乐世家。他的家族很多人都从事音乐事业,而且他本身也对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天赋。由于受到舅舅和祖父的影响,他对音乐有很强的情感,他非常坚强,音乐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但是他的思想却没有被世人理解,他非常孤独。后来因为卷入一场斗争而被通缉,被迫流亡法国。
在法国许多人看到了他的才华,但是由于他不愿意向上层人士屈服。最终他经过不断地努力成为了一代音乐大师。
这是一部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我读完以后感受到克里斯朵夫其实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被嘲讽甚至被诽谤,但是他始终没有选择低头和放弃。
从这部小说中,我想到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是不可以被打倒”。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压力,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选择放弃,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希望以后我们尽量改正自己,独立面对问题。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
看完《哈利·波特》不久,小莲藕就要求看大部头,无奈我极力推荐老舍,看完两本,她又提出来,我手头上刚好有年少时极喜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拿给她。
这两天,她跟我说的常常是:我看到他六岁了,他十二岁了,他父亲死了……。
今天在星巴克一下午,她看完了第二本,出来的路上,她说:“妈妈,我觉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父亲不爱他,他不愿弹钢琴的时候,总打他。”
我想了想说:“对于有天赋的`孩子,父母怎么样对待才好呢,比如莫扎特、比如郎朗,他们几乎没有童年,父亲逼他们练习,郎朗父亲甚至不允许他见他母亲,因为母亲太仁慈,如果你有音乐天赋,妈妈是逼你一天十个小时吹长笛好还是放任你随意练习好,这也值得深思,如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父亲不严格,那么世上少了一位音乐家,多了一个普通人,到底是普通人快乐还是沉浸于音乐快乐,也只有莫扎特和郎朗自己知道了,当然我们都是普通人,妈妈只想让你快乐成长!”
小莲藕长舒一口气:“幸好我是普通人。”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一
这一卷‘女朋友们’,除了对雅葛丽娜、塞西尔、法朗梭阿士、亚诺太太的大篇描写,还提及了弥娜和葛拉齐亚。
弥娜,克里斯朵夫的初恋。在克里斯朵夫的记忆里,是个美丽的像鲜花般的少女。
克里斯朵夫回到故乡的时候,偶然碰到了弥娜。他耐着性子,想在这个如今美丽而肥胖、一直叽叽呱呱、大声叫嚷的女人身上找到他的小弥娜;然而,他失败了,他的小弥娜,从这个女人身上已经几乎寻觅不到了,真是相见不如怀念,一些美好的回忆只能让它在记忆里沉睡吧!
葛拉齐亚,这个充满了自然灵性的女子,她认识克里斯朵夫的时候,还是个小姑娘,和表姐高兰德一起跟着克里斯朵夫学习钢琴,那时候她就觉察出了克里斯朵夫的可贵之处,默默的喜欢着他。
克里斯朵夫终于见到她了,他们愉快的交谈,克里斯朵夫对葛拉齐亚既感动又有温情,他爱上了葛拉齐亚(作者这么写的,可是我觉得有那么一点点突兀,不过,爱情本身就是莫名其妙的,谁知道怎么就爱上了呢,爱情本身就是一个谜。),而葛拉齐亚如今对他,只有恬静的友谊了。
短暂的相见,葛拉齐亚就要随着丈夫离开巴黎去美国了。
他们的这次相遇,就这样结束了。不过我觉得,他们终还是要有交集的。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二
知己的失去,克里斯朵夫精神上委顿了。他“……虽然眼里燃着生命之火,但精神上已经有些东西给摧毁了。”
欺骗和背叛朋友的心灵枷锁压在克里斯朵夫的心头,他终于忍受不了这样忧急、悔恨和爱情,他逃走了,隐居在瑞士的汝拉山脉的一个孤独的农家。
偶然遇到的一个被病魔打败的德国作家点醒了他,他问那人:
“你瞧什么啊?”
“我等着。”那人一动不动地低声回答。
“等什么?”
“等复活。”
克里斯朵夫打了个寒噤,赶紧跑了。这句话像火箭一般地射到他的心里。
这一卷看得有些心疼,奥里维的早逝,克里斯朵夫的痛苦,仿佛能感受到他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而后他如燃烧后的荆棘,复活重生了,用我们东方的思维,是凤凰涅槃重生,是置之于死地而后生。
克里斯朵夫终是英雄式的人物,可以这样获得重生。而实际的生活中,该有多少人被各种各样的苦难打弯了腰,再也不能挺立的站起,只是苟且的活着。
但愿我们都能活得像克里斯朵夫这般的坚强罢!
摘录喜欢的句子: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狐狸,狼,绵羊,天生吃人的野兽,和天生被人吃的野兽,因为阶级相同、利害相同而集合在一起,但大家伸着鼻子嗅着,彼此都认了出来,毛都竖起来了。”
“人生有些年龄,机构的内部会酝酿一种蜕变,肉体与心灵特别容易受外界的打击;精神疲惫,有种说不出的惆怅,对一切都觉得厌倦,对过去的成就毫不留恋,对前途也看不出一点儿端倪。在发作这些心病的年纪上,大多数人有家庭的责任把他们束缚着;……固然,在那种情形之下你牢骚满腹,藏着不少的`隐痛……还得永远地往前走……没法躲避的作业,对于家庭的照顾,逼着一个人像一匹站着打盹的马似的,在两根车辕中间拖着疲乏的身子继续向前。”
“忽然最好看的一朵花谢了,落英缤纷,在空中散开来,好比一个无邪的美丽的生命就这样平平淡淡地消逝了……”
“而习惯才是忠实的盟友;我们有时会把一切的生活意义都失掉,只有它始终如一,永远跟着我们,一声不出,一动不动,只瞪着眼睛,抿着嘴唇,用它那双稳定的,从来不哆嗦的手,带着我们穿过危险的行列,直到我们重见光明,对人生又有了兴趣的时候为止。”
“……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的水源。”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三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题记。
他无力地在黑暗中挣扎,歇斯底里地释放激情,换来的是木讷,是嘲讽,或是舆论。
他热爱艺术,他会抨击无知的文字,幼稚的音乐,他会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自己的音乐。
他渴望过快乐的童年,美满的生活,酗酒的爸爸折断了他最初的梦想翅膀。
他渴望有一段炉火纯真的爱情,背叛、欺骗、拒绝,在爱情的道路上一无所获。
他渴望自己的友情是亘古永恒的,然而,命运注定他将是孤独的。
不!他并不孤独!因为他有音乐,他有梦想!对,他就是克里斯朵夫。
青年时期拼命奋斗,为的要控制自己,战胜一切,跟别人争取生存的权利。就是胜利以后,还得日夜警惕,守护者他的战利品,并小心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经历了友谊的快乐的考验,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他不胜骄傲,以为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了,不料峰回路转,丧失、情欲、羞耻……这些上帝的先遣队无情地把他打得头破血流。但他任然坚持着与命运做斗争,因为他是克里斯朵夫,是一个真真实实的自己。
我欣赏克里斯朵夫,欣赏他在冲破黎明的黑暗之前的从容与淡定,而我做不到。
其实我也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简简单单的自己,但是总是忍不住会去抱怨生活,抱怨命运。不知道该怎样去改变生活的一切,每天总是忙忙碌碌地做着一些重复的事情,也会忐忑不安,觉得不该就这样去挥霍自己的青春。
我欣赏他的超凡托俗却又出类拔萃,他的音乐中有自己感情的迸射,他把自己对音乐的追求看作是上帝的要求,缪斯的宠爱。为着音乐的梦想,他铿锵有力地抨击那些无知的阶级者。克里斯朵夫走在音乐梦想的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终于到达了重生的彼岸。有时候我也会傻傻地想,命运会给一个人重生的机会吧,但更多的我还是会相信命运。以前或许我也会傻傻地说上帝把音乐造诣的光环投给了克里斯朵夫,而我什么也没有,我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生,不会有像他一样辉煌的成就,会在那拼命地抱怨命运的不公。但是现在不会了,其实想想,克里斯朵夫的一生比任何一个幸运的人都更黑暗吧,上帝只不过给了他一个美丽的音乐基因,却夺走了他的父爱,夺走了他的尊严,夺走了他的友谊与爱情。而给我的是完整的家,珍贵的友谊还有世间最宝贵的一切。我该怎样去拥有?克里斯朵夫能在黑暗的质点里学会坚强,难道我却只是一味地抱怨命运的不公?不!绝不能!
他筋疲力尽地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他结束了他一生的斗争……我懂了,我的斗争刚刚开始,我的道路并不被黑暗所包围,在我的道路上,隐隐约约,我能看清方向。光明最终将战胜黑暗,一定,一定!
努力之后,划过黑暗的会是美丽的流星,绚烂,多彩……。
――后记。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四
漫步人生,常常感慨生活过于坎坷,总有些意外突如其来让你不知所措。是失落低沉,消极躲避?还是重整旗鼓,愈挫愈勇?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人生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部命运交响曲。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必然要面对无数的苦难,也必然要承受命运之重。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可以说是天才的一生,与苦难作斗争的一生。少年时的克利斯朵夫必须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他做过公爵府上的钢琴师,做过音乐家教,过早承担生计的责任给小克利斯朵夫身心带来了深深的伤害。青年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按照自己的理解创作了一些“反传统”的作品,立刻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攻击。老年时刻骨铭心的恋人格拉齐亚去世更是让他伤心欲绝。主人公命运的底色是苦难,但罗曼・罗兰更倾向于表现克利斯朵夫承担苦难的力量,苦难是他人生的障碍,也是他超越自我的基石。
他的一生苦难重重,然而正如文中屡屡提到的莱茵河河水一样,流水愈急,波浪愈大;苦难愈多,反抗越大。他生命中的反抗,主要集中在对死亡的反抗、对自我堕落的反抗以及对不公社会的反抗。
死亡自他出生以来就一直困扰他的成长,年幼的克利斯朵夫目睹了祖父之死而生病,病好后一直思考死亡和生命的关系,他知道自己被控制在一个破坏之神的股掌并任其宰割。然而,他并非束手待毙,相反还怒火填膺,反抗意识由此在小克利斯朵夫心中扎根。
然而克里斯多夫也有过放弃生命与反抗的念头。随着奥里维不幸之死,克利斯朵夫伤心欲绝,不愿继续生活,此时他在死神的对抗中无力而又无奈。读后感自我堕落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黑暗之处,但人生于世必须反抗自己的自我堕落,大自然的广袤美丽与刻在骨子里的生命意识让他坚持了下来。我们不喜欢苦难,然而却必须拥有承担苦难的力量,拥有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仰。克里斯朵夫一生经历了亲人之死、爱人之死、友人之死,他坚强的心由于死亡的冲击更加坚强。所以克利斯朵夫走向生命的终点时,他没有畏惧,没有痛苦。此时他认为属于死亡的一切都是在磨练强者的意志,只能使他更加自强不息、潇洒从容。
在一方天地间,或平平淡淡,或跌宕坎坷,相同的是生活,不同的是人生。我想《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是与苦难作斗争的倔强,是不畏困难的勇气。而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也会不断突破障碍,挑战自我,让自己的人生路更加充实而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