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专业20篇)
总结是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提炼和归纳,使其更加有价值和稳定。总结是一个复盘自己的机会,发现问题并改进自己。通过学习这些范文,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一
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从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来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但符合广大高职毕业生的强烈愿望,而且是职业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必要途径,更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建筑飞速发展,智能建筑更是层出不穷,经济社会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加大。通过对往届毕业生就业和相关工业企业职能设置的调研发现,行业可为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的主要岗位有:建筑电气工程师(技术员)、水电施工工程师(技术员)、电气系统管理技术员、电气系统设计助理、楼宇自控工程技术员、安防工程技术员、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员、建筑电气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电梯安装与维护技术员、工程技术文控员及建筑电气产品销售技术员、质检员等。为培养出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高级能型人才,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本文以就业为导向探索高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构建以就业为基础的柔性课程体系。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是建筑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方向多,到底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只有一个参考标准———相关行业企业的需求。要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改变传统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培养相关行业企业需求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的组织课程体系和内容。必修课由公共课体系和专业课体系组成,部分主干专业课实行课程综合化,并把计算机应用渗透到职业技能课教学中,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选修课由限选课和任选课组成,限选课保证了对行业知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加强,任选课是供学生选学,使培养计划刚柔结合,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建立适合建筑电气专业人才需求的自主学习机制。
自主学习是指通过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和人性化的学习环境、条件和机会,并由学生自主决定在哪里学、何时学和如何学,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一般高职高专院图书馆都开放有自修室,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室在非上课时间可以为学生开放,有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可以为各个班级开设专用教室,此外,非常重要的一项是,职业院校的实训课或实践课教室可以有选择的在非上课时间向本专业的学生开放。让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主确定学习方向和学习进度、按照学习需要选择实训课或实践课教室特有的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有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操作工具,这必将对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创新应用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一般的本科院校做不到的。
三、建立导师直接负责培养机制。
导师直接负责培养这种看似在研究生阶段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方式其实也可以应用到职业院校,以帮助学生更充分的掌握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就业。当前职业院校一般是在第三学年一开始将专业学生分配给专业教师,由这个专业教师负责他们最后一年的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顶岗实习事宜,并指导其就业。实际上可以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将为其分配给由专业课教师担任的导师,导师在正常教学工作之余除了能够更早的指导学生的论文(设计)、顶岗实习和就业之外,更容易发现所指导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所在,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使教师的主动性和指导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导师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的科研或实践项目中,提前让学生接触实际应用项目,参与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和技术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技能比武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诸多专业竞赛,为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四、建立专业前沿技术发展定期研讨机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一些高新技术逐渐应用到建筑工程当中。在此背景下,人们对建筑的电气自动化的要求也逐渐转向了智能化,因为智能化建筑能够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舒适、方便、节能的居住环境。但是它融入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化管理技术等高新技术,而且这些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应用与相关新产品研发的速度也非常之快。建立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技术发展定期研讨机制,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主动学习、自我进取、与时俱进,还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了解专业相关的知识、技术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以后的就业去向和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前瞻性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更加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相关学习,跟上行业企业发展的步伐,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作为一个多领域、多学科相互交叉的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完善,无法满足行业企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合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发展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笔者探索出了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为职业院校建筑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其他类似专业的设置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国瑞,李峰.就业驱动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题展示,4月18日.
[2]谭平,王丽群.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高职高专教育研究: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二
在现代社会更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训练工作。要就商业计划书撰写、就职前演讲、应聘面试、投标述标、团队间的交流、服务业窗口业务的处理等多方面内容开展一系列训练活动,通过系统训练,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沟通能力、业务处理能力、创新发展能力。要通过系统的职业素养训练,培养高素养的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通过职业素养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三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高校开设范围最广的专业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实践性最强的专业之一,工商管理专业六十年的开设历史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也积累了较为充分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经验。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不断增加,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的增加,传统的课堂讲授式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存在着诸如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空泛,目标定位较高,不适合本科培养,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陈旧、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缺乏实用性;缺乏对于学生创新性、实践性、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方式单一,授课形式单一等问题。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提高和养成,不能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熟练掌握沟通、协调、组织、领导、创新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工商管理专业实用人才。河北金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成立于年,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随着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工商管理专业不断调整培养方式,将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培养,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对级工商管理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以“三融五化职场式”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校特色及社会需求,以培养就业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围绕学生在企业管理中的岗位能力需求及职业提升的能力要求,依据“观摩+认知+模拟+训练+实战”的人才培养策略,通过对企业管理工作任务的实施,开展分阶段课程教学体系和实战(实践)训练,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技能。
1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诚信品质和团队意识,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金融运营知识,具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管理变革创新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和良好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中高级管理人才。
2培养能力图谱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2015级工商管理本科班专业能力图谱,具体来说经过四年的培养,第一,形成包含审美、语言表达与沟通、工具运用、团队协作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基本能力;第二,形成包含管理基本能力、环境分析、内部认知、内部运营、经营管理决策、资源整合、管理变革创新、资本运作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能力;第三,形成包含经济分析、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拓展能力。经过四年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力和职业潜力,成为具有丰富管理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3培养方式。
3.1调研及论证人才需求,构建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首先应该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了解社会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体现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实际,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了解到目前企业需要毕业生能够不仅具有较高的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基本知识,还具有企业资本运营和资本投融资能力,可以为企业资金筹集提供方案,对此我们结合学校金融特色,初步制定了2015级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组织了有关专家进行了多次论证,得出如上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提出了“三融五化职场式”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就业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围绕学生在企业管理中的岗位能力需求及职业提升的能力要求,在真实的企业化环境中,依据“观摩+认知+模拟+训练+实战”的人才培养策略,通过对企业管理工作任务的实施,开展分阶段课程教学体系和实战(实践)训练,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技能。
3.2根据培养目标要求,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学校专业特色根据学校金业特色以及培养目标,修改了2015级工商管理的课程设置,由之前的四年理论教学调整为前两年基础理论教学+后两年的主要实训教学,课程内容上也做了较大的调整,更多的体现应用性。四年的课程由三大平台两大模块,即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专业课程模块构成采取“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特色课程+专业实训实践课程”的新思路,依托专业主干课程夯实专业基础,利用专业特色课程打造专业特色优势,借助专业实训实践课程突显实践应用能力。理论课程由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师担任主讲,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软件、企业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专家讲座、职业拓展训练等,并指导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经理人大赛、金牌营销等课外拓展训练,同时安排学生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习锻炼。为了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实现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特色核心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完成《资本运营管理》校本特色课程。其理论部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实训部分将以企业资本运营及上市流程为核心内容以模拟实际企业上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从而达到对理论知识综合掌握并实际应用的目的。
3.3根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突破单一授课模式以教师组团上课为特色,以3—5名教师为基本团队,依据教学任务中的模块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安排,就某一个专题进行授课。授课主要采取教师之间课堂对话与讨论的模式,就与某一模块理论、知识点相关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和辩论,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资料的查询与整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与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对象以授课班为基本单位,授课内容以项目或任务为导向进行设计,体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实行班级教学公司化管理,按照公司运营的方式与制度进行管理。在教学的公司化管理过程中,每一个教学项目与教学任务都被视同公司的任务,任务的完成与绩效和奖惩制度挂钩,每个团队都被视为一个考核单元,各个业务单元之间引入竞争与淘汰机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学校承接企业运营中的某一真实项目。企业发出项目招标,学校各个项目小组可以依据企业需求,在校内进行方案的设计运营竞赛,企业方通过参与该项赛事活动,可以从中选出适合自己企业的方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生涯锻炼机会,也为企业提供了智力支持,进而实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校内可以举办职业经理人大赛、企业运营模拟大赛等项目,以赛带学。工商管理专业在全系教师共同努力下,在教师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了校内“三个三”教学模式,即“三自”学习法、“三课”协同法、“三位一体”法。“三自”即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三课”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三位”即高校、企业、家庭。通过该模式,学生能够更加贴近实际,系统思考相关管理问题,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四
摘要: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第一课堂”模式、“第二课堂”模式以及联合培养模式等。“第一课堂”模式指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模式主要有科研项目参与及竞赛参与,联合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
关键词: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既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整个社会和民族的责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现阶段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第一课堂”模式、“第二课堂”模式以及联合培养模式等。
一、“第一课堂”模式。
“第一课堂”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指学生所接受的课堂教学,其重点在于课程的设置。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一课堂”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课程体系通常采取“通识模块+学科大类模块+专业模块”的形式。
通识模块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大类,其中必修课程是指公共基础类课程,选修课程为“核心课程+基础平台”的通识类课程。学科大类模块是指学科专业基础类课程,部分高校将此模块划归到通识模块中,学生根据兴趣及能力选择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模块即专业方向的课程,是在学生确定专业后所修习的课程。
(一)培养方式。
1、单一形式。
单一形式的人才培养以学科大类或专业试点形式为主。采取这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凸显学科特色。在试点班或实验区中,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学科大类形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拔尖创新人才。
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开设“机械类创新班”、“材料类创新班”、“化学类创新班”(本―硕―博连读班);北京化工大学实行“大化工类人才培养”;华中科技大学开设了机械类、材料类、电气类实学创新实验班,临床医学专业中德实验班,基础学科生物学实验班,“王大珩”光电实验班;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期智班”、“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等;北京工业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嵌入式)专业实验班;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教育实验班”、“工商管理全英文教学实验班”;以及西安交通大学“侯宗濂医学实验班”;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类、计算机类、电气信息类培优班等都是采取这种培养方式。
2、复合形式。
跨学科复合形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突破单一学科专业限制,学生通过跨学科复合形式的培养,不仅具备单一学科领域知识,还能成为掌握多技术、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
采取复合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有:浙江大学“计算机―竺院共建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新增“古生物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等5个试点专业,实施多学院联合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开设“金融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工商管理―法学双学位实验班”;中南大学新增“矿物资源加工利用与生物提取技术的矿物加工”专业等。
(二)时间安排。
采取“第一课堂”模式的高校,前期进行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后期则进入专业培养。具体时间段的划分各有不同:“2+2”,如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山东大学泰山学堂等;“1+3”,如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长江大学等;“3+1”,如华南理工大学核电、广日电梯创新班等;“2、5+1、5”,如华南理工大学基因组创新班、浙江工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1、5+2、5”,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湖北大学楚才学院等。
国内不少高校在学制上进行了改革,实行了“三学期制”,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浙江林业学院等。把传统的两学期压缩几周,把这些时间与暑假的部分时间结合起来,组成暑期学期。部分高校如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燕山大学等则实施一学年四学期制。
二、“第二课堂”模式。
“第一课堂”模式的实质为常规的教学过程,而“第二课程”模式独立于日常的学校教学活动,突破其拓展度不高及参与度不深的限制,通过课外参与项目竞赛等方式培养实践精神、发展创新能力。
(一)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参与的培养模式是以实际项目作为牵引,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增强实践操作及创新能力。学生参与的项目也大多来源于导师的课题。
我国在借鉴国外大学的暑期项目与企业或组织合作项目等形式的基础上,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形式多样的项目,鼓励学生申请立项,完成自己的科研课题。
华中科技大学创建的“dian团队”(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孵化站)就是一个以本科生为主体的课外科技活动团队,其团队成员既有本科生也有博士生,经过递进式孵化的正式成员都具有永久编号;其新老队员相连、横跨文理工科,从而形成了一个网状的“星形”结构,良性循环的新项目引进方式使得团队成员有机会接触到更为丰富多样、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课题[1]。华中科技大学“基于项目的信息类专业教育实验班”、“计算材料科学与测量模拟中心”、“基础医学科技创新团队”等也采取的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竞赛。
竞赛参与模式是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以校内外各项竞赛为载体,经过个人努力及团队间的交流合作来提升实践及创新能力。参赛的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组织、选拔学生参与(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等国际赛事,形成了迥异于课堂教学及实验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层层择优选拔及培养机制形成“拔尖智力群体”,在榜样辐射作用下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合作精神,使拔尖创新才培养、学科发展、教材建设及课堂研究等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过程[2]。哈尔滨工程大学建立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大学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挑战杯”、机械设计等各级各类竞赛,对在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2~4个“创新学分”的奖励、免试推荐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
三、联合培养模式。
“第一课堂”模式与“第二课堂”模式都是以学校为单位各自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近年来企业中的“联盟”观念也逐渐被引入高校,通过构建形式多样的合作培养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的平台。“联合培养模式”主要有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两种。
(一)校际合作(“第二校园经历”)。
校际合作,即通过校与校之间的联合、交换使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环境、享受多种资源,通过共同的投入和努力,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大学职能上实现共同发展。
学生联合培养的方式一般为学分互认下的跨校选课;交换生项目;短期学术交流等。在暑假或寒假以夏令营、冬令营等形式开展学习交流;有的时间相对较长,例如“第二校园经历”为一学期或多学期。高校之间相互结盟、联合培养,有利于实施开放办学,而“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感受丰富的学术文化、扩大学科视野、提升科研实践能力等都大有裨益。
校际合作的形式分为国内合作及国际合作。
1、国内高校之间的合作。
20山东大学与武汉大学签署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后与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2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培养关系。我国9所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签订《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实施交换生项目、联合举办系列暑期学校、共建教材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间建立了更为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实施联合培养及交换生等项目。
2、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合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班”采取“2+2”或“3+1”的分段培养方式,即学生前2或3年在哈工大学习,达到国外高校入学标准即可申请留学,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继续申请。清华大学每年选送2名优秀“姚班”学生赴mit就读一学期。华中科技大学与韩国仁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等也建立了合作培养机制。
海外“第二校园经历”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开拓视野、丰富学习过程;对高校而言,校际联盟方式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本国教育教学改革等[4]。
(二)校企合作。
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形式具体可划分为以科研课题、科技攻关项目为中介的合作教育;以具体的实习或工作项目为中介的合作教育。
产学研式的人才培养主要以基地或科技园为平台,以科研课题、科技攻关项目为中介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将教学、科研及生产实践打造成贯通的链条,具体措施有建立联合实验室并模拟生产环境,聘请技术人员指导实践等。江南大学依托科教园区建设创业见习、创业实习、创业社团、创业岗位、创业孵化基地;江汉大学创建了电工电子、机械设计、数学建模等6个创新实践基地;同济大学通过“三区联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方式对产学研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实践探索等。
“订单式”培养和“定向就业奖励工程”为校企合作的另一种形式。高校与企业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配置、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奖学金设置、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展科技开发、提供典型案例、到企业进行现场学习和实践等。如华北电力大学与国家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建“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实施“订单式”培养;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与美国xilinx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国际一流的嵌入式系统专项实验室、项目实习基地;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医药专业与19家企业共同办学等。
“第一课堂”模式与“第二课堂”模式分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联合培养模式是前两种模式的结合,既涉及教学环节,但又不限于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鲜见于高校,我国高校通常根据学校实际,有侧重地选择组合多种模式,形成各显特色、异彩纷呈的多样化模式。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落实程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五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开展,土木工程专业成为高校重点发展对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参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综述,介绍了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土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cdio模式;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
(一)cdio模式。cdio(conceiving,design,implementing,operation)是一种创新模式,即国际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是一种创新工程教育理念,其目标是加强能力培养,尤其重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主要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原则必须是大工程观;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即建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是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即“强创新、重实践”;除此之外,设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2]。
(二)“3十1”人才培养模式。“3十1”人才培养模式;此种模式要求学生前三年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为之后的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一年的社会实践要求学生要把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在社会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有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人才。“3十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培养具有多种学科知识背景的土木工程人才,从而适应当今土木工程的发展,满足社会对土木工程人才的要求。可采取的方法是将多学科融合,如土木工程与信息技术,互联网,地质等,从而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知识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
(一)重理论轻实践。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主,大部分都是理论课,重点是概念和基础知识,很少安排实践课。从而导致“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即学生被动地吸收大量的专业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现在老师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老师课堂的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板书或多媒体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此种方法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评价方法单一,科研意识淡薄。通过学生的成绩来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水平,从而导致老师只专注于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适应力的培养。对于应用型工科学生而言,科技创新活动是其课堂学习的.延伸,但是大部分学生因缺乏老师的指导,技术的支持缺乏科研创新意识。
(四)专业性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教师质量和数量决定着教学质量,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缺乏专业性土木工程教师。随着高校扩招,对教师的需求量较大,目前的教师数量难以满足高校的需求,导致专业教师缺乏。很多高校为扩充师资力量,引进大量刚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些老师偏重于研究性课题,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师资力量有待改善。
针对我国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的建议来改善,具体如下:第一,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能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第二,改进教学方法,扩充教学内容,培养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第三,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第四,建设优质师资队伍,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六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伴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0以后,进一步的推动了国内市场经济的繁荣,这样为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但是,我国企业大部分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使得这些企业面对很多的商机而束手无策。他们弥补缺陷的唯一出路就是引进人才,实现自我改造和创新,向管理要效益成了目前国内许多大中型企业的共识,尤其是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时期,提高管理效能更为重要。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性不太强,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同时,企业一般会安排管理专业的新员工下基层接受相应的锻炼,以积累进入管理层所需的经验。这就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出现教学与实际严重脱离的现象,很多学生毕业就失业。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工商管理专业必须变革,开辟一条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办学理念与社会需求脱离。
目前,专业办学理念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工商管理专业的创立目的是什么?其到底是为谁服务的?这两个根本问题很多院校还没有考虑清楚。所以,造成各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千篇一律,你模仿我,我模仿你,缺乏特色。同时,有些家长和学生误以为工商管理专业是培养管理者的摇篮,而办学单位对此也不进行说明,甚至是迎合家长和学生的错误观念,造成办学理念上的偏差。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毕业生只想坐办公室而不愿到基层的好高骛远的现象。
(二)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矛盾。
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太注重知识结构的理论体系构建而忽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有些办学单位在课程设计中,为了追求“面”而忽略了“线”和“点”很少研究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设计缺乏灵活性和专业性。同时,实践教学内容过少,有的高校在四年教学中,没有任何的实习和实践,学生没有任何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造成毕业生眼高手低,缺乏专业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广泛,但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需要进入公司就能胜任的人才。目前,就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来看,供需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三)教学方向与学生需求不符。
从管理学科上来说,工商管理是一级学科,下设会计、人力和营销等三个二级学科,也就形成了相应的.三个专业。而在实际办学中,工商管理专业又独立存在,这就出现了工商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的重叠问题。这样一来,大多办学单位为了区别其他三个专业,在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只能追求“面”无法实现技能的专业化,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在就业中无法与其他三个专业的毕业生进行竞争。有些毕业生感慨:学了四年的工商管理专业技能,回想一下似乎又什么都没学到。
(四)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
在对项目研究工程中,项目小组成员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很差,就连最基本的办公室自动化操作技能有人都不具备,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同时,用人单位反映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有人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听话”没有主见,更缺少见解。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就没有竞争优势,人才也是如此。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为谁服务的。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关键是我们要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标准是什么?这需要广泛地调查和研究。通过项目组的走访调查,确定黑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社会和企业输出中层管理者。
(一)改变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最顶层设计,办学理念不先进、不科学,就会出现人才培养定位不准,这必然会引发学校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如此,首先要明确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是如何培养的问题。这里就要做好社会调查,不能闭门造车。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立足于行业发展,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求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只有面向社会需求,努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才能树立起优秀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方向,也只有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有竞争力,工商管理专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调整教学方向。
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教学方向,以就业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改变以往只注重“面”的课程设置体系,采取“面、线、点”目结合。这里的“面”指的是知识结构的范围,在范围上以“够用”为主导,把握好“面”的度,避免由于“面”过大而失去了实用性和特色;“线”指的是专业化程度,由于专业特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容易出现弱化专业技能的现象。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大专业技能培养课程的比重,如增加有关专业技能培养的选修课程,或打破各专业之间的壁垒,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进行跨专业选修,实现技能的多样化培养;“点”指的是重点,也就是专业特色。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特色,首先是要知道应具备什么特色?其特点在哪里?特色应强调实用性和适应性,突出为地方经济或行业发展服务。这样就可以避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性,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变革教学方法。
根据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向,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要进行变革,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突出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中经常进行角色互换,课堂就应该像新闻发布会,教师是新闻发言人,而同学们就是记者,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方法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即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和训练,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知识和技能大赛。注重教学方法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具体如下。
1.基于问题的教学。采用提问、设问法,目的在于启迪思维。
2.案例教学。即在每讲一个问题之前,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引出所要讲的内容;也可以先准确地讲述概念或理论,然后举例说明或举例分析。
3.双边互动教学。即除了教师主动授课,主动提问,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外,还可由学生们就已学过的知识提出问题,请其他同学或教师回答,也可将某一较易理解的知识,先由学生自己阅读和理解,最后由几名同学讲解或提出问题。
4.情景模拟教学。主要是通过角色扮演或管理游戏等模拟现实管理相关实践活动。
(四)加强实践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把实践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力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改变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建立实习基地。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建立实习基地,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实习基地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实习方向,并由专门的实习基地教师进行指导,时间应在半年以上,提高专业技能,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
2.“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强调教师“走出去”学生“走出去”教师要经常进行社会调查,走进企业学习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是:教师首先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否则就是纸上谈兵、误人子弟。“请进来”强调经常聘请校外企业家来学校讲座,甚至可以聘请校外相关成功人士为校内指导员,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3.建立模拟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实验力度,提高实验水平。实验室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便捷的场所,在教学中应提高实验教学的力度,增加实验教学的内容,把课堂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模拟操作而进一步消化和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验大赛,组成项目小组,在大赛中磨炼自己,同时又提高了实践技能。
4.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诊断的基础上,增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相关课程。增加erp沙盘模拟实践课,2学分36学时;增加企业模拟大赛课程,2学分36学时,该课程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每组成员6到8人,理论和操作部分讲完后(大概需要18学时,以小组为单位按国家相关大赛的内容和规则进行企业经营模拟淘汰赛,获得冠军的小组将代表学校参加全省,乃至全国模拟大赛。如获得名次,将报与黑龙江大学创业学院,申请创业学分。
参考文献:
[1]孙成志,孙皓.管理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12.
[3]刘红梅.21世纪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5).
[4]张梦霞.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7.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七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是为了满足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集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实践型复合专业人才。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往往是侧重于某一点,导致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知识面较窄,不符合市场的要求,难以满足电子商务行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2]。
这种不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脱离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实际需求,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企业的人才需求,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就业,企业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影响了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没有掌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向。
很多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优势,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一些电子商务高职院校就侧重于学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廖卫红生的应用能力,这些学校的问题都在于盲目的开展教学活动,没有结合市场需求,对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各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还处于摸索阶段,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都不完善,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不可能完全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不能很好地把握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3、缺乏应用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应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专业所需的项目实施、网络营销、商务策划、计算机科学技术等都需要学生具有熟练的应用实践能力[3],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学,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
另外还有一些学校有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但是实验室的专业设施落后,学生多是在电子商务的模拟软件上进行操作练习,但是,这种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和实际的电子商务环境相差甚远,对于学生的专业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实质意义的帮助,缺乏系统的应用实践教学,阻碍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良好的发展。
高职院校想要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实践型职业技术人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积极推行电子商务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和企业建立深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电子商务专业优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和企业深入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在高职学校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后,明确企业所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标准,学校根据这样的人才标准和企业共同制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使学校的电子商务教学目标和企业的需求高度一致,保证学生就业标准,促进高质量就业。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企业根据自己的人才需求对高职院校下了“人才订单”,学校根据“订单”的标准和要求来制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企业所需求的人才,最后把学生直接输送到“订单”企业,完美地完成就业接轨。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省去了学生选专业到就业之间的很多环节,高效地促成就业。
通过在岗的职业技能实践,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践应用能力,综合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互补,进行教与学,学与做相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实践型电子商务职业技术人才的教学目标[4]。
这种“2+1”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分段培养,两年在学校接受电子商务基础教育,一年在企业进行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
校内教育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学生在企业的一年在岗实习,主要结合企业生产工作,通过实践提高职业技能,根据在岗的实际工作内容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在企业和老师的共同帮助和指导下,最终完成毕业设计。
“2+1”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院校通常采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实践型电子商务职业技术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人才模式。
通常高职院校缺乏资金和技术,很难独立建设高标准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对于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目标的保障。
通过企业投资来建立拥有先进科技,设备齐全,功能完备,并且和企业准确对接的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能为学校解决资金问题,提高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规模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践应用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顺利促进就业。
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可以采用学校提供电子商务实训场地和教师资源,企业投资先进的设备和提供电子商务专业指导人员的方式,通过这个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职业素质,满足企业所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标准,解决企业招募电子商务职业技术人才困难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使企业更加积极性地向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学校也以培养企业所需求的优秀人才作为对于企业的回报。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各高校要积极创新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推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八
目前在部分高校里,特别是一些综合性高校,“院系壁垒”的情况依然存在,合力育人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管理观念和运行机制仍囿于传统。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的教育,特别是环境设计新专业的教育更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利用高校多学科、多专业的优势,加强专业结合和通识教育,增添一些与环境设计专业相关的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土木工程、建筑学等。
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探索符合环境设计专业特色的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寻求符合环境设计专业的通识教育机制,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结构,既具有良好科学与人文素养,又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创新及实践能力,为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
二、突出专业教育。
专业的调整其目的就是要专业特色更明显,专业特色的明显体现在专业教育上,就应该注重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要进行课程内容的全方位整合,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减少课程间的交叉重复,实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大课制。大课制教学是指将专业核心课程整合突出,安排在特定的学期,并且将课时增加,在进行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再分阶段设置与课程相关联的专项设计,以求将知识要点有条理、有步骤的进行梳理、讲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将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如,将环境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设置成核心课程,在完成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后,分阶段地进行空间设计、家具设计、色彩设计、照明设计等专题式教学,这样能使学生将相关联的知识整合,有利于发展自主学习。
在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大课制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衔接,寻找改善和解决的方法。
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将专业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有效的传导,还要在教学环节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对设计元素的提取、设计元素的运用及设计元素的表达等设计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在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有了一个很大的推进作用。此外,还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对专业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设计进行细致研究,拓展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手段,探寻科学的方法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促使环境设计专业能够培养出真正的专业人才。
三、丰富选修教育。
环境设计专业隶属于设计学学科门类,设计学还包括艺术设计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公共艺术专业、工艺美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其中有许多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是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影响的。环境设计作为一个集艺术设计、环境工程、技术手段等于一身的交叉性专业,其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可以参照各专业方向特色,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环境设计专业可以尝试丰富选修教育的模式,增加选修课程,打破专业壁垒,实行大专业的通开通选。针对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特别是一些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尝试探索行之有效的符合专业发展的教学方法,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发挥不同专业的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权和个性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未来职业岗位变迁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同时,对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创新性复合型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和回访,收集相关的信息,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四、强化实践教育。
根据社会需求,加强实践课程的改革,强化实践教育。对照环境设计的专业特点,整合、规范专业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强化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育。进一步建立高质量的实践基地,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广泛参加相关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的前提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鼓励学生运用“已知”探索“未知”的精神。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只是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要把握学生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此外,可以尝试增设实践教学时间,实行弹性学制。
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育是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的,而目前许多的专业实践项目受到时间的限制和场地的制约,教学内容无法全面实施,严重影响着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尝试实行弹性学制,放宽实践教学的时效,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教学的时间,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和各种社会资源,实现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及“产学研”于一体的开放性大实践教学体系。
五、尝试“工作室制”教育。
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效果,可以利用高校的学术资源和学术团队,建立专业工作室,尝试“工作室制”的专业教育。“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就是依托专业工作室,结合实践设计项目,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形式,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向项目实践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转换,由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过渡为开放式的实践项目教学方式。
“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采取与市场化项目一致的运作形式,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社会实际设计项目、虚拟设计项目或设计竞赛项目等,由专业教师与学生组成项目团队进行项目的运作工作,开展对实践设计项目的调查、研究、讨论、设计、评价、运用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
在项目运作时,教师主要负责项目的来源,并根据不同性质的实践项目组建相应的师生项目团队,负责项目的整体运行、指导及控制。学生根据实践项目的需求,完成项目设计的整体实践工作,并及时做好项目的整理和总结工作,为其他设计项目的顺利开展积累实践经验和设计手段。为了保证实践设计项目的持续性和工作室高水平成果的培育,除了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强化凝练实践设计项目团队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及考核机制,创造良好的学术气氛,以确保实践设计项目的有效开展和工作室的高效运转。
同时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中可尝试引入一定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在同一工作室进行同一实践设计项目不同方案的竞争,或是在不同的工作室进行同一实践设计项目的竞争,以促进工作室健康有序发展和高水平设计成果的涌现,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项目与团队之间的双向选择。通过建立“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利用专业基础教学和实践设计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建立符合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出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六、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要求,这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者,要引起新的思考和研究,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和教学讨论,尝试新颖的专业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创新性复合型专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的有效道路。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九
中国动漫产业告别了高速发展时期,进入了深层次调整的转型期——从关注产量转变为关注产能,从追求数量转变为提升质量,实现从传统型向创新型、速度型向效益型、数量型向质量型、内销型向外向型、单一赢利模式型向多元化赢利模式型的转变,更趋理性发展。
一、动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结构单一。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内地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动漫加工基地之一。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批中国动漫制作人才被培养出来。与此同时,为了迎合当时动漫市场需求特点,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一味注重对学生动漫制作技术的培养,导致动漫制作技能型人才过剩,人才的创造力较为薄弱。一些高校的艺术专业大量扩招,课程设置长期不予调整,导致许多高校动漫人才培养结构单一,缺乏针对性。在课程内容上,重软件技术、美术基础课程,轻跨学科知识、应用性知识。在教学方法上,重理论轻实践,轻素质能力养成,缺少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课。所培养的人才以技能型为主,创意策划能力偏低。
(二)动漫教育的引领性不足。
以来,发展动漫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之一,动漫教育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然而从起,在众多高校中,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情况大量存在,高校动漫类专业就业连续三年被亮起了红牌。此外,中国动漫教育暗藏的盲目性和功利性,给动漫行业带来深层次隐忧,这已经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中被明确指出。这说明我国动漫教育已经滞后于动漫市场对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求,无法满足动漫企业的用人要求,与市场需求发生脱节或错位。此现象有学者总结为四个“脱节”:师资质量与教学要求脱节、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脱节、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脱节、动漫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由此,动漫教育的问题表现在:动漫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无明确的市场定位;教学方式落后,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不规范,缺乏针对性;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备不足,教材匮乏等。目前,高校动漫教育培养的人才没有与时俱进,与动漫产业的转型升级不相适应。这不利于中国动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在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既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也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大学精神的建设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重塑大学精神,引领教育教学,对高校动漫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1.批判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大学校园文化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各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政治观念冲击或弱化着大学独立、自由、批判的精神。科技至上、知识的社会功用价值,在大学校园带来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割裂。多元文化的思潮冲击着大学校园文化及其核心,特别是大学精神的缺失。当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严重影响着高校动漫人才的培养和成长。2.强调独立和自由教育的引领作用大学的独立精神,一方面体现在大学自身的品格和原则,不应该在外界因素的驱使下丧失;另一方面,在大学教师和学生身上体现,自身是独立的个体应该被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尤其是精神独立的个体。大学的自由精神是发现知识的土壤,体现在学习自由、教学自由、学术自由和学生自由发展上。独立和自由精神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大学精神起着引领、整合及推广社会文化的作用,是在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独立自由的精神体现在追求“和而不同”的思想境界。高校艺术教育应尊重动漫专业学生的自由研究、自由创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胆探索、兼容并蓄。
(二)转型期动漫人才的素质构成。
1.高素质动漫人才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是判定其能否成为工作单位核心岗位上最合适、最称职的员工,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是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动漫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也从属于以上范畴,人才的特点必然与行业特点相关。根据动漫产业链、动画制作流程,需要前期设计人才、中期制作人才、后期合成、特效人才等。此外,还需要创意策划、编剧人才,经营管理制片人才,动漫周边设计、市场营销以及法律人才等。高素质的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制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缺乏高素质动漫人才。2.强调科学、艺术、文化素质的结合科学、艺术、文化素质相结合的高素质动漫人才是我国高校培养的目标。科学素质主要指创作者掌握较高研究价值的动漫技术和科学技术,能够尊重事物发展的特性和客观规律,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动漫原创作品的科学性、合理性等,将科学理论、方法以及观念融合在动漫的研发、创作及制作中。艺术素质主要是指创作者在动漫艺术方面有较深的修养,包含文学、绘画、电影、音乐等,不仅能够提升原创作品的艺术个性与表现方式,而且在动漫作品的原创性上有更长远的考虑。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创作者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历史、哲学、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能通过动漫作品体现出来,通过作品反映出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高素质动漫人才并非科学、艺术、文化素质的简单相加,而是能够平衡这三方面对动漫原创作品的影响,科学规范地管理团队,进行高效工作。在协调运行作品的策划、创作、生产与销售等环节的同时,表现出作品的人文个性,并能够兼顾作品内部各要素的客观性、合理性等。
1.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指企业、学校、科研单位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协调配合,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综合优势,并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这种模式适合复杂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应用。高校与动漫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建立多样实践平台:第一,成立动漫工作室;第二,开展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第三,校企联合,提供校外实习基地;第四,加强实践教学,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以及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同时设置课程平台,如通识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创作课平台、实践课平台等。改革动漫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第一,了解动漫市场以及行业需求,明确动漫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确定专业方向;第二,优化课程设置,开展高水平的对外学术交流;第三,提高教师的艺术创作和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定期专业进修机会,聘请行业专家授课;第四,实行分层次培养的渐进教学模式,解决动漫专业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教研结合,培养创新型动漫人才:第一,加强艺术创新,倡导百花齐放;第二,鼓励科研促进教学,建立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2.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优势:第一,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动漫市场需要;第二,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的模式:第一,学校引进动漫企业项目教学模式;第二,校企互动式模式,引进行业专家进校授课,师生进入企业创作、生产;第三,“订单”式合作。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校企动漫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加快并促进了动漫高端人才的培养,不仅提高了高校培养动漫人才的能力,也有利于动漫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了校企互动合作,打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双赢。3.推进校校合作,教育部、文化部决定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实施“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计划”,并从开始培养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学生。这项举措是为培养适应国家、社会需求的动漫高端人才,以推动国家关于动漫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6年多来,三校深入推进计划实施,充分发挥各校教育资源优势,借鉴国内外动漫人才培养先进经验,以提高动漫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动漫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加强实践环节为突破口,形成了“三校一体、四年一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动漫人才培养新机制。创新跨校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了人文、艺术、技术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动画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了兴趣导向、多元选拔、生源质量的有机统一,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校校合作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不同特色院校之间既突出自己学校的专长与特色,也实现了校际之间的有效合作与交流。结语中国动漫产业在不断创新发展中转型升级。高校动漫教育要以市场和动漫产业需求为导向,更好地完善中国动漫教育体系,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动漫人才。通过动漫教育夯实中国动漫产业的基础,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波.中国动漫产业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社会出版社,.
[2]高新,屠志芬,赵庆华.动漫产业转型期的高端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
[4]夏敏,甄巍,高巍华,李剑平.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1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十
?如何推进校企对接“零距离”,打造特色、骨干、示范专业,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职业学校服务社会、民生的能力?职业教育应该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做到学生、家长和社会三重满意。创新管理 为学校发展提质加速管理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做到“制度第一”为主要内涵的管理思路,让学校从上到下起了变化。不仅如此,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让学校形成分级管理、制度管理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
学校各项管理中,学生管理是重头戏,颇具亮点。“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既是学生,又是单位员工。这种“双重身份”学生管理模式,能够加快学生转换为单位员工的角色进程,缩短学生适应社会周期的时间,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立业能力,有效地破解了毕业生不能与社会、市场和用人单位迅速对接的难题。 事实上,这种在深化“一式两化”(封闭式、军事化、人性化)学生管理模式基础上提出并施行的学生管理模式颇具成效。学生毕业之后到企业工作,几乎不需要再进行专门的员工培训就能适应岗位要求。不少学校毕业生这样反映,企业也纷纷对学校毕业的学生给予好评。
培养创新 为学生一生奠基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敬业精神、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都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而传统的培养模式中,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紧密度不够、目标定位不准、培养方式不当等,导致学生一毕业就落伍,根本不适应企业的节奏。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文明规范+团结协作+敬业忠诚+一技之长”,提出以培养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和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线,分职业基础教育、职业认知教育、职业专长(业)教育、职业理性教育四个阶段的“二线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构建了适合中职学生的课程及课程内容体系,以此全面带动并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以适应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标准。
其中,看似简单而又自成体系的三项措施,就可从中窥见一斑:一是要求教师面对学生认真履行好“三重身份”职责,即教师、父母和好朋友;二是要求教师增强精诚的敬业精神、以校为家的主人翁精神等“五种精神”;三是要求教师强化责任、大局、服从等“十种意识”。
教师是一种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使学生成才更成人。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教师感到辛苦。 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作为一名职教教师,还有那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通过这些培训措施和实践过程获得了真知,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还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
古往今来,各类人才成长的模式有两个极端,一是在实践中学,一是在理论中学。这两种极端的模式在不同的组合下又产生了很多具体形式。“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种以理论为主,兼顾实践的培养模式。我们当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几点:一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能,并且热爱自己的专业。二是在关键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绝活绝技。三是具有解决某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包括:善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或在引进项目、设备中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技术革新、双增双节、小改小革上各项成果获奖,经济效益显著;在推广应用和发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四是在传授技术、推广先进操作法、培养、带动高中初级技能人员等方面成绩显著。五是在国家、省级技能竞赛中取得名次或在市级职业技能竞赛、练兵比武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同煤集团精煤分公司白洞选煤厂学习实践活动调研课题
领导小组重要议事日程;将高技能人才建设纳入相关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纳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发展规划。完善培养体系,对高技能人才应用同等培养。要加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调控力度和培养经费投入,建立健全与经济效益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与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来抓。要建立健全培训机构,完善培训机制,采取自己办班、或联办、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组织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建立名师带徒、技师研修、“首席技师”制度。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交流、技术创新等活动,加快选拔高技能人才。
《如何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十一
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包括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知行统一,即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也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潜力的统一。从总的来说,教学是一个引领学生求知的过程,即掌握人类科学文化制度化的过程,但是,掌握知识不是唯一的目的,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人生的幸福生活奠基。而且,掌握知识的过程也要求既动脑又动手,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保障知识的有效习得。现实中知行脱节、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比比皆是,读死书、死读书的典型案例时有发生。提高教育质量,贯彻知行统一的观念是重要的前提保障。学习知识就应与已有经验相结合,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由于我们的教育过分地看重知识的获得和记忆,过分地看重考试的分数,使得我们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脱离生活,脱离实践,成为知识考试的机器,害了严重的知识脆弱综合症。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忙机制。改善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善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校园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综合以上几点,这些不仅仅是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也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十二
工商管理专业结合了大量实践教学活动,具有应用较强的特点,其基本理论建立在对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的探讨,因此必须运用更加现代化的精准的教学手段才能够确保这一专业的教学决策性与管理性得到良好的践行。据笔者对这一专业教学现状的研究发现,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将无法实现工商管理专业的最终教学目的,实现该专业的本质教育价值。因此,重点围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进行探索,论述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建设性价值,并对此进行细致化的阐述。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科学化的综合技术与人文科学融合,使得现代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也在不断增强。为此,必须针对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创新,围绕社会实践性缺口需求提出建设性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同时也是提高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密切关注社会人才培养需求,才可以确保现代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端口更贴合市场实际需要。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社会创造了更大的财富,而这些财富的获取则需要企业具备更多的专业性工商管理人才。为此,在社会人才缺口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社会建设性需求,进行教育培养模式创新。这对于现代人才培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体系不严谨。
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是为企业输送更多中高层企业管理人才,这一教学方向的特性决定了该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机会的获得。然而,部分高校因外在条件不足,缺少足够的机会将学生输送至各大企业,完成知识技能的实训,因此只能采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由于缺少足够的知识运用意识,部分学生很难有效将课堂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活动当中。此外,教材版本与社会实践需求相矛盾也是目前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陈旧的教材版本及理论案例并不利于学生获取社会时事动态。而教材的编写需要多年的实践考察才能完成,因而教材版本经常会出现与社会现实不匹配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即便部分学生在勤奋学习的助力下完成教材书本知识的有效汲取,但是在实践中却经常面临无法使用、不适宜使用的情况,这对学生技能的养成十分不利。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既无法完成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获取,也无法做到个人思维与技能的有效创新。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当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所重点培养的。
(二)教学实践环节的缺失。
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极为重要的应用性学科,在工商管理的知识体系当中,蕴含了大量帮助学生解决行政管理问题的内容。然而这些知识内容,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并调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能力。古板的教学思想、单一的教学模式及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导致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不够。实践理论操作环节的缺失,传统教学案例当中的事例陈旧,导致许多学生在了解这门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在缺少实践环节的教学体系当中,无法深刻领悟这一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意义。这将严重限制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反思,无法有效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另外,由于高校教师多为硕博毕业后直接走进大学校园执教,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及执教经验,必然会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想及教学理念仍停在旧体系当中。学生在旧教学体系当中获取知识,必然无法有效跟进新型工商管理理论。此外,受教学资金有限的影响,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缺少足够的硬件设备而将学生的实践活动压缩至非常窘迫的地位。在很多情况下,教学活动的成绩与能力评定多采用传统笔试形式,这对于学生的活性思维与语言表述能力培养十分不利。忽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
如今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本质便是创造及创新,唯有养成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才可以确保国家经济的繁荣昌盛。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这一政策目标的提出,为国家人才战略储备提出了标志性方向。因此,工商管理这一实践性专业,务必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培养需求,并针对市场建设性需求以及企业经济改革需求,创新教育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将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学体系的实践性价值营造,从多元角度培养学生,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明确培养方向。
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注重人才教育模式与社会建设性需求的有机结合,不仅符合国家对现代人才储备的根本战略方向,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制度视角下,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创业创新型人才的本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指导高校围绕以现代社会与企业发展需求,加強提高学生的素养。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社会市场经济视角下,通过课程的学习与模拟,帮助学生获取更具时代精神意义的创新技能手段。同时也是为了将高校的人才培养从传统专项人才,转化至面向先进制造企业与服务业等组织,培养技能更加突出,知识更加扎实且具有创新能力与思想的高素质综合人才。通过对教学方向的分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才能够更加明确,从而帮助高校建立更贴合教学实际需求的教学策略。
(二)注重教学体系的实践性价值。
工商管理专业所涉及的课程种类非常复杂,涵盖多门社会学内容。其中课程内容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习课程、高级专业课程四个模块[3]。不同的教学模块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学生能力养成与价值观形成的助力。其中,基础课程所面对的主要是以学科基础知识及人文科学课程的内容。通过学习基础课程,学生才能够获取这一专业的本质内容,了解并掌握这一教学专业的教学方向及教学结论。而专业课程是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升华,主要内容为专业骨干课程。通常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思路与教学内容是针对该专业的改革思考而设计的,能够重点反映这一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人才的实用需求。而实习课程则是通过多种课题研究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理论知识与学术知识的掌握。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前往实习企业参与实训锻炼,从而完成对于知识技能的具体练习,内化知识。最后是高级专业课程,这一教学模块重点研讨的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将使得教师能够获取更多的学术研究信息,同时也是帮助企业获得更加丰富的管理经验的手段。结合教学案例与高级专业课程研讨,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分析、决策及管理能力。
(三)培养多元立场的校企联合。
实践是学生完成对个人技能掌握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学校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完成学生的技能实践目的。从多元立场角度,加强校企之间的联合力度。这将有利于学生掌握丰富且扎实的学习理论。学校可在大一、大二期间,开展为期两年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学习。在大三期间安排为期一年的实训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从而完成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导师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导师负责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训,加入实训企业。教师首先通过调查表了解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并根据平日的课堂学习能力表现,安排学生在企业适当的岗位完成实习活动。此外,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通过邀请企业人员做兼职导师,更好地指导学生了解学习问题,并予以解决。这个实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4]。最后在大四开始为期一年的高级专业课程,负责收集与分析学生在实习当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实践理论的分析方式帮助学生锻炼决策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加强管理技能和水平。
(四)导师教学制度的应用。
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水平能够得到实时关注,并完成阶梯型进步,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采用导师教学制度,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受到足够的教育辅佐。采用独编班授课的方式,制定专项化学生能力养成方案,设置专职培训导师(每位导师仅指导3-6人)。此外,这一教学制度应用的前提是,师生必须时刻保持联系,并在定期的成果汇报过程中完成导师对学生实训情况的分析和检验。最后,导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参与各大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并于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现代教育正在一步步的改进过程中,唯有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创新教育制度改革,才能实现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这是基于国家经济发展及政策改革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完成制度与模式的经验总结与分析。在借鉴前人成果与经验的同时,取长补短,逐步完善教学制度上。此外,创新型人才培养还要侧重于科学化的理论知识导入及新时期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互动,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得到提高,成为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十三
中国动漫产业告别了高速发展时期,进入了深层次调整的转型期——从关注产量转变为关注产能,从追求数量转变为提升质量,实现从传统型向创新型、速度型向效益型、数量型向质量型、内销型向外向型、单一赢利模式型向多元化赢利模式型的转变,更趋理性发展。
一、动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内地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动漫加工基地之一。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批中国动漫制作人才被培养出来。与此同时,为了迎合当时动漫市场需求特点,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一味注重对学生动漫制作技术的培养,导致动漫制作技能型人才过剩,人才的创造力较为薄弱。一些高校的艺术专业大量扩招,课程设置长期不予调整,导致许多高校动漫人才培养结构单一,缺乏针对性。在课程内容上,重软件技术、美术基础课程,轻跨学科知识、应用性知识。在教学方法上,重理论轻实践,轻素质能力养成,缺少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课。所培养的人才以技能型为主,创意策划能力偏低。
(二)动漫教育的引领性不足。
以来,发展动漫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之一,动漫教育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然而从起,在众多高校中,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情况大量存在,高校动漫类专业就业连续三年被亮起了红牌。此外,中国动漫教育暗藏的盲目性和功利性,给动漫行业带来深层次隐忧,这已经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中被明确指出。这说明我国动漫教育已经滞后于动漫市场对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求,无法满足动漫企业的用人要求,与市场需求发生脱节或错位。此现象有学者总结为四个“脱节”:师资质量与教学要求脱节、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脱节、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脱节、动漫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由此,动漫教育的问题表现在:动漫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无明确的市场定位;教学方式落后,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不规范,缺乏针对性;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备不足,教材匮乏等。目前,高校动漫教育培养的人才没有与时俱进,与动漫产业的转型升级不相适应。这不利于中国动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在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既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也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大学精神的建设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重塑大学精神,引领教育教学,对高校动漫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1.批判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大学校园文化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各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政治观念冲击或弱化着大学独立、自由、批判的精神。科技至上、知识的社会功用价值,在大学校园带来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割裂。多元文化的思潮冲击着大学校园文化及其核心,特别是大学精神的缺失。当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严重影响着高校动漫人才的培养和成长。2.强调独立和自由教育的引领作用大学的独立精神,一方面体现在大学自身的品格和原则,不应该在外界因素的驱使下丧失;另一方面,在大学教师和学生身上体现,自身是独立的个体应该被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尤其是精神独立的个体。大学的自由精神是发现知识的土壤,体现在学习自由、教学自由、学术自由和学生自由发展上。独立和自由精神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大学精神起着引领、整合及推广社会文化的作用,是在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独立自由的精神体现在追求“和而不同”的思想境界。高校艺术教育应尊重动漫专业学生的自由研究、自由创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胆探索、兼容并蓄。
(二)转型期动漫人才的素质构成。
1.高素质动漫人才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是判定其能否成为工作单位核心岗位上最合适、最称职的员工,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是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动漫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也从属于以上范畴,人才的特点必然与行业特点相关。根据动漫产业链、动画制作流程,需要前期设计人才、中期制作人才、后期合成、特效人才等。此外,还需要创意策划、编剧人才,经营管理制片人才,动漫周边设计、市场营销以及法律人才等。高素质的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制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缺乏高素质动漫人才。2.强调科学、艺术、文化素质的结合科学、艺术、文化素质相结合的高素质动漫人才是我国高校培养的目标。科学素质主要指创作者掌握较高研究价值的动漫技术和科学技术,能够尊重事物发展的特性和客观规律,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动漫原创作品的科学性、合理性等,将科学理论、方法以及观念融合在动漫的研发、创作及制作中。艺术素质主要是指创作者在动漫艺术方面有较深的修养,包含文学、绘画、电影、音乐等,不仅能够提升原创作品的艺术个性与表现方式,而且在动漫作品的原创性上有更长远的考虑。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创作者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历史、哲学、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能通过动漫作品体现出来,通过作品反映出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高素质动漫人才并非科学、艺术、文化素质的简单相加,而是能够平衡这三方面对动漫原创作品的影响,科学规范地管理团队,进行高效工作。在协调运行作品的策划、创作、生产与销售等环节的同时,表现出作品的人文个性,并能够兼顾作品内部各要素的客观性、合理性等。
1.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指企业、学校、科研单位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协调配合,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综合优势,并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这种模式适合复杂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应用。高校与动漫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建立多样实践平台:第一,成立动漫工作室;第二,开展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第三,校企联合,提供校外实习基地;第四,加强实践教学,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以及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同时设置课程平台,如通识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创作课平台、实践课平台等。改革动漫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第一,了解动漫市场以及行业需求,明确动漫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确定专业方向;第二,优化课程设置,开展高水平的对外学术交流;第三,提高教师的艺术创作和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定期专业进修机会,聘请行业专家授课;第四,实行分层次培养的渐进教学模式,解决动漫专业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教研结合,培养创新型动漫人才:第一,加强艺术创新,倡导百花齐放;第二,鼓励科研促进教学,建立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2.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优势:第一,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动漫市场需要;第二,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的模式:第一,学校引进动漫企业项目教学模式;第二,校企互动式模式,引进行业专家进校授课,师生进入企业创作、生产;第三,“订单”式合作。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校企动漫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加快并促进了动漫高端人才的培养,不仅提高了高校培养动漫人才的能力,也有利于动漫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了校企互动合作,打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双赢。3.推进校校合作,教育部、文化部决定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实施“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计划”,并从开始培养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学生。这项举措是为培养适应国家、社会需求的动漫高端人才,以推动国家关于动漫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6年多来,三校深入推进计划实施,充分发挥各校教育资源优势,借鉴国内外动漫人才培养先进经验,以提高动漫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动漫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加强实践环节为突破口,形成了“三校一体、四年一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动漫人才培养新机制。创新跨校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了人文、艺术、技术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动画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了兴趣导向、多元选拔、生源质量的有机统一,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校校合作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不同特色院校之间既突出自己学校的专长与特色,也实现了校际之间的有效合作与交流。结语中国动漫产业在不断创新发展中转型升级。高校动漫教育要以市场和动漫产业需求为导向,更好地完善中国动漫教育体系,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动漫人才。通过动漫教育夯实中国动漫产业的基础,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波.中国动漫产业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社会出版社,2015.
[2]高新,屠志芬,赵庆华.动漫产业转型期的高端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
[4]夏敏,甄巍,高巍华,李剑平.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6(1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十四
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学生养成教育工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也使教育过程的四个因素发生一定变化。与之相适应,高职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要采取新形式,运用新方法,增加新内容。
高职学生的生源层次复杂,质量参差不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不良行为习惯偏多,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实践中明显表现出“知行不一”的特点。虽然有人认为“养成”教育对已属青年的高职学生是多余的,但是,“青年”不等于“成年”,“成年”不等下“成熟”,“成熟”不等于“成才”。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四百名杰出青年调查的结果表明,个人成才所受影响最深的阶段不是初中以前,许多杰出青年的成才“冲刺”是从高中之后起跑,大学时期加速,并在改革当中成就事业的。这就使得加强高职学生养成教育更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另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建立和推行“l: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广义而言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习期间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埘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iii。研究,把握,利用1: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养成教育[作带来的机遇,必将极大地提升工作水平。
1.1为学生养成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对提升教育管理的实效性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学院式的教育形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真实性,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所接受的影响、教育和启发是学院武教育无法比拟的。如通过参加企业的实习,学生了解和熟悉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特别是对生产过程及技术有r亲身体验和明确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爿和训练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加强有关专业知识学=!=和技能训练,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作作风;学生在乍产一线参加劳动,有助于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在实习中有的学生还能得到一定报酬,解决部分学费问题,有利r培养自力更生、自强自立精砷等。
1.2有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企业环境对学生思想德的塑造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学牛职lk道德的塑造职业品格,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更加直接的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风气、企业氛围、企业舆论都是通过学生的耳濡曰染.内心体验和情感的熏陶实现的,对学生思想品德具有积极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作用。i: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中,老_j币传授的职业道德理论与企业要求相融合,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的职业行为当中,i大l化为学生的职、信念,养成了良好的职业j惯。企业聘用员l:的要求和标准,企业优秀员1:的表现,都反馈大量企业文化的信息,如对员工职业道德水准的要求,洼重埘员j:诚信晶质.敬业精砷、责意识等方面的考核情况,都对学生产生涂刻、积极的影响,引领学不断加强职、道德方面的养成。
1.3充分利用企业环境资源对学生综合素质。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约束,规范作用,会成为一种很好的养成教育企业环境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职业素质的养成.能力的提高.行为的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约束和规范作用。如企业环境中的条例、准则、守则起着直接规范约束实习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作用。弄虚作假、迟到退、违反操作规程等现象是绝埘不允许的。环境还可以通过暗示、模仿、舆论等心理影响和作用束约束和规范思想行为。如当实学生走进生产车间,自然会主动熄灭香烟,着装必须符合生产要求,否则就成为安全隐患。学牛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对学生的岗他职业技能是一个极大的提高过程,通过实习,学增强了自信心.提高r号业实践能力并对现代化工厂职工的基本要求.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有了较深刻的体会,为就业奠定了基础。学生毕业后能较迅速地适应企业环境,缩短r入厂适应期。通过实习,炭现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增强r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牛存实践中启发、训练创造性思维,并有利于树立基层观念,培养提高敬业合作意识、自律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十五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文件),要求职业教育要改革创新,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重大改革,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所谓“工学结合”就是教育要与企业、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将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其载体是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教学实施中,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现场专家、能手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以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并借助企业的设备、资源和环境,从而达到让学生在企业平台上学会工作的目的。
(一)专业定位。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是以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铁路、公路、测绘、建筑、工程监理、市政规划及国土资源等领域,主要从事野外观测、内业计算和数据处理、测量资料档案管理、工程施工监理等工作。学生毕业后主要能从事的岗位有:测图技术员、地籍测量技术员、控制测量技术员、施工测量技术员、工程监理员、资料员、测量仪器管理员及测量仪器市场营销员等。
1.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本专业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主动适应土木建筑工程诸领域中工程测量与监理技术岗位需求,及时跟踪市场,认真分析和研究其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开发方面,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依托企业,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教育教学平台(条件)建设与改革,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一批社会评价高、用人单位满意、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职业岗位群,拟定了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
2.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实施教学过程。本专业核心能力就是培养具备测绘、施工、监理等领域的各项专业技能。按照以上课程体系实施教学,实行“4+2”或“3+1+1+1”模式,即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安排在前4个学期,后2个学期重点实施生产实习(或理论教学3个学期,生产实习一个学期、再理论教学一个学期、再生产实习一个学期)。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以下几点:
(4)重视校企合作,搭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平台。职业教育只有“走出去,请进来”,才能实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应广泛和企业联手,以企业为平台,充分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参与企业的具体项目施工,协助企业完成生产任务。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规范,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提升专业核心能力,以达到由初级、中级到高级的过渡和提高。
3.专业培养规划。首先将本专业的教学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公共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专业拓展领域。其中,基础学习领域主要任务是重点掌握各类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掌握数字化测图方法与技巧、掌握导线控制测量和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初级测量员);专业学习领域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重点掌握地籍调查与测量、房地产测量、大地测量、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地下工程、水利设施等工程施工测量和建筑物变形观测等核心技能(中、高级测量员)。最后通过技能鉴定或实践技能考核将学生的能力划分为四个等级:初级测量员、中级测量员、高级测量员及能手或专家。这样使得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1.落实合作企业―走访测绘企业,充分了解企业的技术、人力和任务需求,与家企业签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协议。
2.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包括生产项目内容、要求,作业标准,具体任务及实习安全、实习纪律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作业标准和作业方法等,并做好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3.制定实习管理制度―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励激励制度及教师指导制度等,保证顶岗实习安全、有效,保质保量。
4.企业前期培训―实习前企业对学生进行3-10天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专项技术、技术规范、设备使用及安全生产等。
(二)指导与考核。
1.现场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期间,安排2―3名指导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并加强学生人身安全情况的巡查与教育。
2.心理疏导。学生在实习期间会出现诸多不适应:如生产现场比较艰苦、劳动强度大、企业管理严、工作任务重、工作环境差等。对于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我们一方面通过座谈、交流,对学生进行积极疏导;另一方面与企业进行沟通、协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适应能力教育。
3.考核管理。生产实习过程中,考核做到“三突出”:突出学生的周考核(由各项目部负责考核);突出校内专业教师的检查与指导;突出实习结束后的自我总结和项目评价。
(一)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我们不仅在办学理念上得到提升,而且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以完善。这种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程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从而使“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不断反复、螺旋式递进的教学过程,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技能、更提升了业务水平,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得以提升。通过实习总结会的考察,收效十分明显:一是专业核心能力提高了。学生不同程度参与了地形测量、数字化测图、gps控制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建筑施工放样、道路工程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等工作。通过实际工作体会真实的工作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二是职业基本素养形成了。通过实习,多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有的学生仅凭腹稿,便能流利地讲述自己的实习经历、感想、收获和体会。90%的学生通过实习,与人交流、与人协作的能力明显增强,交流沟通能力得到提升。三是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提升。遇到问题主动查资料、向老师和技术人员请教,出现测量精度不合格时,先分析原因,共同探讨,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四是团队意识增强了。测量工作是一项集体作业,需要相互配合的协助才能很好地完成。在工作实践中他们学会了忍让、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协商、学会了相互关心和帮助;五是创新意识增强了。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有些同学勤于思考,经常提出一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得到项目部的采纳和认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受到企业的好评;六是思想成熟了。经过近数月的实战历练,他们阅历丰富了、见识增长了,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使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日趋成熟。
(三)实现了多方共赢。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刀实枪的锻炼机会,缓解了学校资源短缺的局面;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解决了其用工紧张局面;第三,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支付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极大地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
五、结论与建议。
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生命力之所在,值得结合各自专业的实际科学推进。同时,要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长期坚持下去,有三个问题值得高度重视。一是有持续、高效的合作企业支撑,这是推进工学结合教学实践的前提;二是有一定数量、质量的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这是确保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三是有系统、安全的学生管理制度,这是决定实践教学成败的关键。实践证明,不断拓展合作企业、构建实习指导教师库、规范校企共管制度这三驾马车,将使我们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十六
20世纪前叶,一批重大化学工艺出现使得化学工程这个学科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而煤和石油迅速发展也要求有透彻的理论指导与专业知识,因此作为化学工程的一级学科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化工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国内各大地方院校中,绝大部分开设了化工工程专业及其类似专业,为我国化学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化工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也成为我们亟待改革教学模式的原因。
(一)化学工程与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发展。
化学工程涉及面广,且涉及品种多、数量大,不仅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载体”和“桥梁”。而化工在学科上与材料、能源、化学等学科联系越来越紧密和深入,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也应该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培养专业化、多样性复合人才。目前,我国高校专业教育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教学方式,与高新技术发展的现实有所脱节,学科交叉引起专业界限的淡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在仅仅强调本专业知识的把握,更应着眼于未来,打造化工与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交叉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这就要求高校化工教育人员转变教学模式,从化学教育深层理念创新入手,扩大学科内涵,改变教学设置和教学方法,开展以理论教学作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化工学科教学质量。就目前情况来看,“平台加方向”实为不错的选择。近年来,我们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深化改革教学模式与实践等教学项目为依托,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压缩冷门内容,采取专业互补的形式,拓宽专业发展方向,尽可能增加知识含量。此外,化学工程专业应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建立不同种类的培训基地,在打好基础理论知识前提之外,尽可能增加实际操作的经验,以便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三)教育模式落后,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核心。教学模式的落后直接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承担新领域开发和高新技术研发的重任。高校教学仍然遵循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授课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化学工业的热情,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这也是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上述情况,未来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以及课程教学方面有所改变,适应当今社会对化工人才的要求和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说来,可从基础专业知识和课程改革入手,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适应社会发展,拓展专业外延和内涵。
1.重视新兴专业,与社会接轨。近年来,高新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各种新科技层出不穷,特别是生物化工与新能源等发展十分迅速,在日常生活与生产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高等教育院校应该抓住当前发展契机,重视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努力调整专业课程,与社会发展接轨。特别是生物制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作为人类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这些都是当前化学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要领域。高校教育应及时了解行业最深动态,调整教学方案,以适应当前化工行业发展的现状。
2.把握发展趋势,发掘专业内涵。化学工程最早包括“化学工程”、“化工自动化”等几个板块,但就目前的形式看,仅仅围绕这几个传统板块展开教学已不能满足现在的产业发展现状,应在原有基础上发掘专业内涵,确保传统人才培养紧跟学科发展趋势,不断充实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另外,根据信息技术在化工领域应用的愈加广泛的特点,一方面将其纳入传统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与信息学院、生物学院等展开合作,探索和实践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化学工程焕发新的生机。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美、英、德等西方发达主义国家早就将“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澳大利亚也明确指出到高等教育的使命是输送符合国家和全球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有知识、技能和适应能力的优秀人才。我国紧跟世界发展步伐,也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未来一段时间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领域来把握。尤其当前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导致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非常快,毕业生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
1.变革课程体系,注重课程质量。本着务实专业基础,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高等院校,特别是石油高校应认真梳理与优化传统化工课程,同时根据现代化工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打造适应化工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不仅要求高校对传统课程进行整合,更要抓住重点,利用化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拓展化工专业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整理,以满足新形式下的化学工程技术发展要求。努力提高课程质量也是当下高校发展需着重考虑的重要方面,如何将枯燥的原理课程讲得精彩、生动,培养学生对于化工产业的热爱并激发学生投身化工实业的热情,这是衡量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根据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在化工专业毕业生对高校教学效果等评价中,与世界总平均值相比,中国化工教育只有教师优秀与敬业精神一项略高于平均值,而包括教师激励作用、就业所需课程深度、授业满意度以及课程组织优劣等其他四项评选,中国的得分全部低于世界平均值。这其中尤其需要警惕的是,中国学生学习化工专业愉悦程度仅仅为67%,这一成绩远远低于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同类学生,这一调查结果也给我们化工教育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
2.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高校可利用自身资源和外部条件,从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两方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高校可利用现有实验室,开设大量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等实验项目,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实验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习教学作为化工专业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过于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就业环境,必须积极的组织实习教学,建立高效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人才输送等渠道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构建优良育人环境。在我国高校教育领域,过去往往过分强调“教书”,而忽略了“育人”;过分强调“教学”,而忽略了“教育”。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高校毕业生很多时候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学专业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缺乏应有的动手操作能力,或者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最终不得不背弃自己所学专业。西方教育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而中国目前这种情况则相当突出。我们如何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将可迁移性技能培养作为基础知识领域外的重要环节,努力培养学生可迁移性技能是高校教育的必由之路。除了这些基础知识的培养外,更应该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学生可通过良好的素质进行自觉地学习与提升,很快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与就业环境,这是高校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向。在高校课程设置过程中,以专业知识为主线,以可迁移性技能培养为辅线,增加学生团队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精神和交流理解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社会与企业放心人才。
三、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来自知识经济与新科技革命的冲击和挑战,科技与人文及其他学科的交融、渗透,使得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对高校化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石油院校为代表的高等教育院校必须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遵循原有学科基础上,依托国内外化工产业发展大背景,结合本校本专业的特色以及社会需求,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先机,提高毕业生整体素质,从而保证高校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十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党和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的提升,所以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纷纷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同时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这种形式下使得高校的办学能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也带来严峻的考验。
1.2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
从创新型国家战略以及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后,人才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所以高校也需要注重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所以还需要以高校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切入点,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1]。同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现代企业的发展中需要大量的工商管理人才,推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市场的接轨。基于市场以及时代的发展要求,还需要注重对工商管理人才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接轨,注重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其跨界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以及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和发展。
从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现状分析来看,我国在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中过于注重理论的培养忽视了实践技能的提升,同时缺乏创新精神。首先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人才的培养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不符,从而使得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岗位不统一[2]。所学非所用这也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当前部分学校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同时也尝试采用多种办法解决,但是改善的程度不大。同时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陈旧,一直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培养的人才趋同化严重,导致学生在毕业后缺乏竞争力,综合素质偏低。
同时,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途径单一,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育,而且高校的教育都实施的是学年制和学分制,因此在互相认可的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性,也导致网络教学的应用范围比较窄,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此外,教学的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对教学内容创新的意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也需要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中,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内容都比较陈旧,无法适应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同时创新力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没有意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率难以提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十八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则可以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专业教师和专家共同组成,通过开展深入的调查,从而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进行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职业岗位分析工作,对毕业生需要具备的知识不、能力和素质进行明确,从而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定。同时还要对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进行准确定位,职业素质通过对人才进行准确定位,确保自己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为生产、建筑、管理及服务等第一线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二)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
第一,要建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要以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等三个方面为主,同时在对课程目标确定时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对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遴选;第二,对于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容需要根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结构;第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选择时,不仅需要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进行选择,同时还要遵循“教、学、帮”合一的总体原则,重点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环节进行重视,有效的将实习、实训和产品加工结合起来,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应用,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为了更好的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院校需要与企业构建联合培养专业教师的机制,制定相关的措施,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去,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双师型”教师的比重不断增加,建立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骨干教育队伍。
(四)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在当前职业教育工作中,政府需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从而强化职业教育实习实训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同时学校也要科学的进行规划,加强实习实训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工作,确保其科技含量能够达到企业现场生产的水平,以此为基础上建立实习实训室,从而使学生一些基础能力训练在校内即可完成,在校内建立仿真的职业环境。同时还要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顶岗实习,从而强化职业教育教学的水平。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好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满足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需求。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需要立足于社会需求,以企业急需人才为导向,从而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性实用人才,使职业教育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十九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要求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重点扶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是超前发展的,但作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旅游高等教育却未显示出相应的“超前性”,由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旅游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述、学生听课为主的教学方法,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多操作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基本素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亟待改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开发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这赋予了高校第一课堂专业知识讲授之外的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新的使命。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份,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并随着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发展而不断得到提升,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探索“三个课堂联动”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平台,是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为第二、第三课堂提供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论上的指导;第二课堂是围绕理论教学组织开展的多种实习实践平台,可分为专业竞技活动、实习活动、学生社团、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几个方面,第二课堂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使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充分的应用、展示与强化;第三课堂是创新创业平台,分为学术科研、勤工助学、就业创业等活动,是第一、第二课堂的进一步拓展,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三个课堂联动”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在教育教学上的相互联动。三个课堂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机体系中互相依赖的子系统,三者的有机联动是构成培养体系的关键。“三个课堂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新实践的价值取向。三个课堂联动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二是关联互动。抓住二三课堂与第一课堂专业教育的关联点,以专业素质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来引导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以紧扣第一课堂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全面开辟与精心组织去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三是主体参与性。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及补充,是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学生爱好、兴趣、专业特长,自主组织或参与的一种教育学习活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为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个体系统的自主性,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紧扣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制定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行动方案知识、能力、素质一起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人的素质又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仅靠教师的课堂传授是无法学会的,只有通过制定紧扣第一课堂专业知识的二三课堂素质拓展活动方案并切实落实才能得以有效发展。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除重视系统地传授旅游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外,如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重视传授学生“为人”与“做事”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社会交往、合作共事、职业伦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以上这些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就是二三课堂的主要任务,因此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紧扣第一课堂,制定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方案是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发动专兼职教师,构建学生二三课堂教师指导团队目前很多高校第二、第三课堂活动的主要承办者是学校共青团组织或学生社团,二三课堂活动的开展基本由团委或学生工作辅导员义务指导,这些指导零散、随机,缺乏长效机制,使得二三课堂活动不成体系,虽然活动开展得歌舞升平锣鼓轰鸣,但严重脱离了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没能体现出专业的延伸性。重视第二课堂师资队伍建设,发动专兼职教师,构建学生二三课堂教师指导团队,完善二三课堂导师制度,是将第一课堂专业教育与第二第三课堂紧密结合,推动二三课堂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
(三)改革旅游管理培养方案,促进“三个课堂联动”将“三个课堂联动”的培养路径写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之中:在第一课堂中,专业课教师充分论证理论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第二课堂”体系的设置针对“第一课堂”对知识储备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和配合,同时加大实验等环节的分量;第三课堂融入一二课堂的要求,侧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采取措施,大力推动“三个课堂联动”有效运行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第一课堂是主渠道,二三课堂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要实现任何一项教育目标,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没有经费及必要设施的投入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建立三个课堂联动的保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确立第二第三课堂指导小组。由分管学生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领导、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和相关课程教师组成第二课堂指导小组,对“第二第三课堂”进行框架设计、实施指导。其次,经费保障。目前,许多高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主要保障第一课堂教学的使用,这就需要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单位积争取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外界的资源,通过合作办学或订单办学等形式与业界和社会合作。第三,必要的硬件支持,例如建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实训中心、实践基地等,这些与第一课堂教育既密不可分又必不可少。第四,二三课堂师资的保障。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投入到第一课堂的教学,还要参与二三课堂的培训和指导中,担任学生专业竞技大赛的指导教师、评委、创新创业导师等。
旅游业具有鲜明的外向性、综合性、服务性和文化性的行业特性,这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应用型、实战型人才。旅游的行业特性又决定了旅游学科外向性、综合性和强实践性、强应用性的学科特性,要求旅游高等教育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三个课堂联动”教学模式体系目标定位是:从现代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出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培养现代旅游业所需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较强实战能力的高素质的熟练应用型和经营管理型旅游管理高级专门人才,按照“第一课堂着眼知识传授,第二课堂着眼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第三课堂创新创业能力”,实施“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旅游管理专业‘三个课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三个课堂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以下四个系统组成。
(一)第一课堂体系该体系包括了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团队体系三个子系统,构成扎实的教学平台。
1.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体系———通过市、校两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双语示范课程、创新实验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打造,形成引领和示范,完善专业建设,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学科、专业方向和课程类别属性,打造课程群,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同时,通过采取“查陈旧内容、查重复内容、查应引入的内容”的方法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致力于解决课程教学内容陈旧、重复等问题,实现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3.教学团队体系———由若干个课程教学小组组成的课程教学师资团队,通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第一课堂质量的根本保障。第一课堂着眼于知识理论的传授,是高等教育专业理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在第一课堂体系中,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知识积累、模拟训练,获得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
(二)第二课堂体系该体系主要由课外活动体系、专业实习平台二个子系统组成。
1.课外活动体系———由紧扣专业特色设计和开展的“三能一美”、“旅游文化月”、“专业素质拓展”、“学生社团赛事”、志愿者服务、文艺体育等系列活动构成,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专业实习平台———由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以及不同层次的系列实践活动组成,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第二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及补充。在二三课堂体系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学生爱好、兴趣、特长,自主组织或参与围绕理论教学组织开展的多种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参与、社会实践、顶岗历练、实景训练、职场体验、海外实习,获得素质的充分展示与锻炼,获得实战技能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三)第三课堂体系———创新创业体系。
(1)第三课堂创新体系通过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挑战杯”项目。
(2)第三课堂创业体系通过创业实战平台、爱心创业基金、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鼓励并资助学生设立创业实体公司开展创业活动,邀请成功校友、业界精英到学校进行创业实战讲座,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篇二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许多社会思潮也进入我国,企业人才培养必须要正视这一现实情况,准确把握现实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关准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如下的特点:
相对于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大的现状,国内的员工跳槽情况也十分明显。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初级员工的服务年限平均为2.3年,中层员工4.2年,高层员工5.8年,均比欧美企业同级员工的服务年数少3至4年。这一调查显示,一方面,企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最终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另一方面则会使企业则对人才培养工作难以给与足够的重视,导致企业没有系统的培养体系,进而加剧了人才的流动。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迫切要求能够在尽量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员工自身的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更多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价值。而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容,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提高人员的全面素质,以满足企业多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投入市场,消费者、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员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就要求企业人才培养工作必须适应时代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
任何员工的成长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能力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不能仅仅满足于员工刚刚进入企业之初阶段的培养,而是为其成长提供一个长期的规划,使其真正成为一个人才,而不是简单地一名企业员工。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少的企业仅关注员工初期的培养,而忽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问题,使得企业难以真正培养出适合自身实际需要的人才。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员工的心理,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进步统一起来,才能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培养体系。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企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够为企业服务的人员,能够达到服务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企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与企业的发展相联系,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自身进步的统一,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是用企业文化凝聚人心。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员工,提高培养的效果。企业就是要通过不间断地宣扬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认同感,从而自愿接受企业的价值。
二是用企业发展留住人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企业人才培养就是要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结合员工自身的实际特点,通过员工素质的提高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因此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企业要始终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准确预测和找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为人才培养树立正确的目标。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企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只有通过完善的培训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保持员工持续的工作能力、塑造一流的员工队伍。一是要建立全过程的培养体系。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少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建立全过程的体系对于加快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要改变以往只重视新员工培养的观念,树立全过程培养的思想,及时发现和了解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培养的实效性。二是要建立全要素的培养体系。
改变以往重技能培养,轻素质养成的观念,将情商管理、挫折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加入到培养体系当中,真正实现全要素培养体系的建立。尤其是在当前,企业之间竞争、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企业和员工自身都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因此将情商管理等相关内容引导到培养体系之中有助于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培训目标的达成。一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科学的评估是关键的环节。企业要树立大评估的观念,将评估的方法拓展到实际的工作之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培养任务完成之后,通过全过程的评估能够更为有效的了解培养对象的实际效果如何,从而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对企业员工建立完善的人才数据库,优秀人员进入后备人才库,由后备人才管理小组进行动态管理。后备人才管理小组应根据后备人才各自特点,在广泛征取后备人才和其直接上级意见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培养方案,协助新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后备人才的直接上级在工作内容分配过程中,应注意安排后备人才参与较重要、较长期的项目,使其有计划、系统地获得多种新技能和重要工作经历。
三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促进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企业中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看贡献”的良好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员工要求进步的热情,也为企业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