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精选13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梦想。总结需要突出主要成果和亮点,避免琐碎细节。范文中的总结内容涵盖学习、工作、项目等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篇一
美育或审美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早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就把“琴、棋、书、画”作为知识分子必备的知识,说明了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一、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施。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并且能够进行创造美,从而将美与丑区别开来。审美教育不但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而且还会影响到人们的道德品质的修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比其他教育形式的审美分量更集中,更有代表性,成为全面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美术教育对高等院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所以高校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培养审美能力的途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的美术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审美心理的教学与研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1.充分利用美术作品鉴赏这个平台。
作品鉴赏是审美能力提高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作品的线条、黑白、色彩等诸多因素感受作品传递的美与丑、是与非、真与假。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各种情感,或高兴、或压抑、或叹息,在完全投入的状态下集中注意力,调动身体各个机能去感受美,进入审美境界,会让学生诱发联想,从而领略作品的意境美。从以下三个步骤具体阐述,怎样在美术作品鉴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1)对美术作品做感性表述。美术鉴赏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通过对艺术形式的直接感触和审美关照来对作品进行品评。著名美术教育家阿恩海姆认为,“感性观察是思维探索和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这种“感性概念具有最令人向往的开放性,那是达到充实和完善的最直接途径。”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的东西出发,不用考虑其艺术内涵,不用去了解其创作背景,只需要点明画面上有那些物象,把学生带入欣赏情境。这是鉴赏的第一步。
(2)引导学生对欣赏的画面进行理性分析。这个阶段要解决的已经不是作品给了你什么感受,而是作者是如何让你产生这些感受的。在此过程中通过系统且严谨的理性分析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趋于理性和深刻,进而引发学生在自身审美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联想和想象,获得再次感受,使鉴赏达到一种更高的层次。这个过程我们主要对作品的造型元素和形象寓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味形式美的意味。比如我们可以先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笔触、肌理等造型元素,接着分析这些造型元素如何在画面当中形成空间感、形体感、运动感,以及画面中对比、虚实、疏密、对立和统一等一系列的形式美的法则。再通过横向比较,找出作品与其它画面相比较之下最突出的优点。使审美上升到画面形式和艺术风格表现的的高度。
(3)探讨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对美术作品进行总体评价。通过对画面语言和审美信息符号的解读揭示作品的文化内涵、哲学意味,进而在从画面内容与形式、风格与品位、革新与继承等方面对画面做出评判。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角。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尚不具备深刻的人格,缺乏精神上的深度,他们所做的是结合“感性表述”和“理性分析”尽可能地去理解和感悟。在评价过程中禁忌“惟我独尊”式的独断评论,以多元的、开放的方式展开。教师可以尽量收集来自各家的评论,已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优秀的艺术作品中都会存在对社会、对人性的批判或赞美。在欣赏美的同时内容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性的认识。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从提高审美的角度讲,动手的目的不在于培养专业画家,不强调系统的训练,更不需要创作出多么优秀的艺术作品。在于了解一件作“美”的事物产生的过程,从材料到步骤到最后效果。如果一点动手实践都没有,对美的体验就不能上升到较高的层次。
3.提高美术老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高校美术老师,肩负着授业与育人的双重任务,所以就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通过培训、研修、举办教学研讨会等,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才能在传授基本技能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走出错误的审美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的审美化能力和在教育过程中审美因素的传递能力,教师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全面实施美育的保证。
4.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
学习西方国家在美术教育中的先进教学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文明的发展史,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加深对西方精神文明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可以在学习国外对美的各种表达方式中将我国的绘画技巧及审美观点与西方国家的进行融合,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绘画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结语。
美术教育教学中指导学生去领略、品味、体验和赏识自然的、社会的、艺术的美,进而促使学生在掌握对美的欣赏的基本方法的同时,不断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树立、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提高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性情和净化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以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领会艺术大师是如何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出自己的精神面貌的。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写生,领略山川的高大雄伟,小溪的弯曲流转,树木花草的娇艳妩媚等,使学生懂得如何去发现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凤.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xx.
[2]曹瑞林.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初探—谈21世纪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篇二
所谓德育教育,就是向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思想以及政治等内容的教育,是国内学校教育主要组成内容之一,内容包含较广,和美育以及智育等培养,都有着密切关联,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对教育心理学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值得进行深层次剖析。
一、德育教育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价值。
1.带动高校德育教育发展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而言极为关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虽然各高校对该项教育工作都予以了高度重视,但目前部分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中,还是存在着流于形式等状况,整体德育教育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教育心理学的运用,能够将德育教育内容与心理学内容有效融合在一起,可以从大学生心理角度入手,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教育培养,以便通过对各种心里因素进行合理运用的方式,对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质量进行保障,不断完善该项教育工作,进而切实提升校内德育教育水平。
2.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状态在教育心理学中,积极心理学可以对学生生活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树立起正确、积极的发展目标,并能够不断对自身身心健康进行调整,可以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成长状态,进而达到德育教育相关要求。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大心理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力度,要通过正确的培养手段与引导,为学生健康成长保价护航。
3.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过程中,高校也一直极为重视大学生人格培育,而心理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格培养模式,两相培养方式的相互补充与完善,可以使高校德育教育能力进入新的阶段,能够更好的对大学生人格体系完善进行辅助,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提高自身心理品质与道德修养,使其适应能力以及抗打击能力可以得到切实强化,从而树立起健全的人格,进而成为一名品德兼优的优秀人才。
1.完善德育教育教学内容在对心理学内容进行运用时,为保证最终德育教育效果,高校需要保证德育教育内容的改革力度,要将心理学内容更好地融入到德育教育之中,形成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确保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并通过科学化引导,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性,以便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对自身缺点进行改正,实现对自身潜力的有效挖掘,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的同时,老师还要对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要注重对整体教育教育环境的打造,要保证整体学习氛围,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环境的感染之下,不断对自身思考能力进行强化,并可以养成积极思想,能够对自身进行深层次认知。此外为保证学生对于德育教育内容的兴趣,实现高效化教学目标,老师还要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意愿,保证他们能够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形成良好地心理与道德品质,能够具备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各项条件。
2.创新德育教育教学方式在将心理学知识渗透到德育教育过程中,应从心理学角度对德育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补充,本文在此将重点对两种教育方式进行介绍:
(1)将行为主义疗法运用到德育教育之中,通过对不利环境条件进行发现与改变的方式,配合相应教育与训练手段,对学生不正常以及不良行为进行系统性纠正,以保证其对于环境的适应程度。在具体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通过举例或树立典型的方式,像向介绍学生进行现代各行英雄或榜样的方式,让学生受到感染,使他们能够不断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能够正确对自身进行要求,能够树立起为行业或社会贡献的意愿。同时,要通过对行为疗法中的`负强化疗法与正强化等疗法的运用,对学生习惯与行为进行纠正,以达到预期的道德素质培养效果。
(2)将认知疗法运用到德育教育之中,以通过对学生认知过程行为与情感的调整,对其消极行为与思想进行优化,保证他们的行为与情绪。通过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多是因为认知不当所导致的,所以教育者要对学生认知予以重视,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在对学生消极以及不良情绪、行为、思想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对行为、认知以及情感三方面的关联进行明确,并要对不正确的行为与思想记性检验,要运用客观解释,对学生的消极认知进行改正,使他们认识到自身认知存在的问题,并在教育者的辅助之下,进行自我评价与监察,能够随时进行自我反思,确保其一旦出现不当的思想与认知时,可以及时进行更正,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事物进行认知。
3.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由于社会实践是大众公认的有效的心理教育手段以及德育教育手段,因此在将心理学融入到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积极创新,要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展开相应教育。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对学生主观能活动性进行保证,所以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老师也应改变以往“包办”的活动教育方式,要在告知学生活动主题以及目标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对各项实践活动进行设计与安排,保证他们在提升自身道德品质的同时,还能对潜在能力进行挖掘,能够对自身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强化。例如,可以通过举办艺术节以及组织社会调查、访问等方式,为学生打造出更多展示平台,使他们可以在感受到生活艰辛的同时,能够更加珍惜生活、感恩父母,能够正确对社会事件进行认知与分析,能够拥有正确的是非观。
4.保证整体德育教育环境由于环境能够对学生德育教育形成良好地辅助,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情感共鸣,进而主动对积极心理以及正确行为养成方式进行探索,所以教育者要加大对环境营造的关注力度,不仅要注重课堂教育氛围的营造,同时还要在校园内部打造出良好地德育教育学习环境。要通过设置具有育人特色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思想与行为进行潜在影响,像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以及参观英雄纪念馆等方式,让学生与环境所传递的思想道德观与价值观产生共鸣,保证他们的“三观”,进而达到理想化德育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各高校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要对该项教育予以足够重视,并要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要结合大学生德育教育实际开展情况,按照该项教育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关联,制定出科学化教育方案,确保心理学具有的价值可以在德育教育中得到有效发挥,确保高效德育教育水平可以得到切实提升,学生各方面品质都可以得到有效优化,能够形成良好地人格,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5]刘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心理艺术的运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4,(05).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篇三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高校本科生的论文,我们来看看。
在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数学教学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能力培养,这大多是在课堂教学中。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何为高效课堂呢?也就是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的活动,能够在活动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益,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包含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
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心理学知识。
1鼓励活跃课堂氛围。
著名的“斯金纳笼子”的实验,让老鼠在笼子中学会按压一个杠杆以获得食丸。通过食物的鼓励,不断的刺激老鼠学会了按压杠杆。而在数学学习的课堂中,这种鼓励也是必须的。鼓励,就是指激发鼓励人的行为动机,使人做出努力的行为,从而有效完成预定目的的过程,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可见,教师的鼓励对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
[1]数学课堂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既没有没有语文课堂中优美的词句,也没有科学课精彩绝伦的科学实验。如何在课堂中留住学生呢?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发掘出数学所特有的美,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鼓励孩子们与自己共同探究发现不一样的数学。可以用微笑,用语言,用大拇指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学习课堂,适时的鼓励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那么和谐的课堂环境将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如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后之后不仅仅只是老师点评:“回答的不错。”“很好,请坐。”等。可以给孩子一些正面的鼓励如“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你真有胆量,不简单。”……利用有感情色彩的词鼓励孩子们思考问题。在这其中也可以渗入“代币法”,通过课堂回答问题给予一定的“代金券”,积累代金券换取一定的奖励。这样不停的刺激学生,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问题,问答问题的好习惯。从而使课堂中的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人人参与到课堂中来。
2观察榜样提高课堂效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模范能力超强的少年儿童,他们会通过观察记住所看到的行为,并随之模仿。并且孩子最容易受到同辈的影响,其中孩子们之间由于年龄、性格、经历上的接近与相似,更容易接受和模仿。如,在进行数学练习时,需要及时的评价孩子们的完成情况,可以以表扬的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孩子们就会有比较的心理,观察这些榜样并且做的更好,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效果。
除了练习中可以利用榜样,教学中也可以应用榜样,如在教授方程的解法时,他们已经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探究不难发现方程的解法。此时,为了鼓励孩子们能够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可以在孩子们中间树立表现好的同学为榜样。而这样的正强化,会使孩子们努力效仿,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有了榜样,使得大家有学习的方向,有看得见,摸得到,就有说服力。所以,鼓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孩子们需要给他们树立榜样,并且要鼓励他们成为榜样。
3觉察动机,实现自我预期。
“动机”和“学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伯纳德.维纳发现“往往可以从学习中推导出动机,而学习往往依靠动机。”[3]学生在争取好成绩时,往往会经历成功或失败。他们情绪上对此有什么反应,取决于他们怎么向自己和他人解释这一个问题,在这一前提下,每一个学生在为之努力的学习领域就会形成比较长远的自我实现预期,并且对今后的学习动机产生决定影响。
学生在争取好成绩时的表现是不断努力和持之以恒,还是学习意志不断消退,最后“一筹莫展”,就完全取决于这种自我实现预期。
个人以往的成绩可让学生定位自己成功的可能性,过去成功率越大,那么学生会觉得未来自己也一定能成功;或是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能成功,那么也会自我暗示自己也能成功;教师的鼓励也是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相信学生,也会提高自我预期,从而达到成功。如在讲授五年级上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3中,并不直接引入例题,而是先让学生思考“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已知苹果每千克3.5元,梨每千克4元,问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能够很快的列出算式,这就是一次的成功。
接着改变题目,将题目变为“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一共花了19元,已知梨每千克4元,求苹果每千克多少钱?”根据提一次成功的经历,学生会很快找出关系时,从而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让学生多成功,在课堂中多实现学生的自我预期,为孩子们树立成功的信心,让他们喜欢上数学,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看法,作为教师需要掌握学习心理学的一般规律,结合自身经验,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说”,“交往教学理论”……为我们从更新的角度、更深的层次、更广的维度认识数学学习与身心发展关系提供了更富时代内涵的理论依据,值得深入学习探讨。[4]从而打造适合自己课堂的学习方法,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作者:杨珍霞单位:湖南省泸溪思源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赵伶俐主编(1996)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社会学习理论》阿尔伯特班杜拉(201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心理学入门》格尔德米策尔(2011)中央编译出版社。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篇四
如果要使高校心理学课程变得更加的多元化,需要在基础教育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现阶段,在各个高校中的基础课程主要是普通心理学课程。而教师要想使学生的专业基础变得更加坚实,就必须通过相应的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比如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好与老师的互动,在课后一定要做好复习等。
具体来说,在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的开展过程中,老师除了在督促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预习时要有所改变,还要对比较落后的教学观念进行充分的改变。不能用传统教学中老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模式,而是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老师的引导和督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获得知识。老师要把自己的课堂分为几个模块,一般要包括理论部分、实验部分和实践部分等,并且在相应的环节上加以重视,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大家从原来被动学习的过程转变为主动进行学习。
为了使高校心理学教学体系更加完整,老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根据系统化教学的具体要求设计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最终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思维,并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稳步提升。
为了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且熟练地利用所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要转变教学的方式,使用较科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用以下的几点原则概括,分别为更适合、更全面、更实用。
具体的来说,更适合指的是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教学要求确定日常的教学方案,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热爱心理学知识,很好地与老师交流与互动;更全面指的是教学内容与考核变得更加全面,与传统的心理学教学相较而言,规范之后的心理学内容会考虑到各个方面,不会偏废其中任意一个因素;更实用指的是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用。
为了使以上措施得到落实,老师一定要对心理学教学体系有充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抓住课程的核心。就心理学课程来讲,虽然其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但是其也有靠近文科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有足够的储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最好能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能够很好地综合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之中要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在课堂上最好能烘托出一个和谐融洽、积极性向上的氛围。
就目前的心理学课堂教学结构而言,教师可以不拘泥于形式的要求,将自己的经验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可以将几门心理学基础课程串联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最终能够把各类知识融合在一起促进自己的综合素质发展。
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引入更多的音频、视频材料来介绍具体的案例,使课堂的讲述不再是干巴巴的理论,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心理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有所用,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并将这部分内容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最终的成绩考核之中,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具体的社会实践可以是给社区的孤寡老人建立比较全面的心理档案,并定期对老人的心理情况做出评估;或者关爱留守儿童,并对他们出现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防患于未然。
四结束语。
在高校心理学教育多元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多元智能理论的分析。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要根据人的自身智能结构,尊重其个性,促进其素质全面发展。对于高校心理学教育来说,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就是针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原则化、个性化、人情化教学。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的心理学教学体系也在不断地健全。但是就目前的心理学教学模式来说,一些细节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我国高校的心理学教育还处在一个艰难的发展阶段,教学还存在一些漏洞与欠缺。要改变目前这种形势,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使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篇五
(一)心理学为高校课程目标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长期以来,教育界在树立教书育人目标的时候总会过多地参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因素,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课程的设置标准必然会发生偏斜。正如布鲁纳所说:“不顾教育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论述教育学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浅薄,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视。”然而,我们必须正视的是高等教育的历史及现状过多地参照原有的价值取向,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必要的心理学依据。概括地讲,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首先是要与本国的历史、传统、当前国家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对教育的期待相符合,也要在这几方面之间找准衔接的方式,用正确的行为方式将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中。再者,就学生个体层面来说,应针对具体某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依照学生群体的整体情况,制定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特点的教学内容。
(二)心理学为高校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如果高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规划的制定标准只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对教育的利益诉求,那么长此以往,这样的教育态势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和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考虑到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就是要根据特定教育阶段和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情况和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制定有利于他们全面接受知识的学习规划,选择与他们的学习能力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作为高等教育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重点体现在教材的编订方、学校课程设置的安排者和教学内容的实施者能够依据心理知识对这一过程加以改进,使之更能适应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从不同的层面保证课程标准的恰当性和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并较为准确地预期学生经过课程学习以后的成效。因此,高校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内部身心结构相适应,让二者之间达成的统一协调运动,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二、高校课程设置与心理学理论的结合策略。
高等教育阶段,依然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方略,讲求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学生“学”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重视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从加强课程设置和活动管理的方面来实现高等教育的良好效果。
(一)以人的心理结构为依据,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顺序性。
学生的身心有其内在的独立特点,教育不能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形式,只能在顺应这些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出更加有利的学习条件,突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推动学生在知识获取、经验增长和素质提高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争取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思维、善于发现、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为此,在高等教育的课程制定方面,首先要在内容上有所取舍,尽可能选取那些与当前学生的认知能力一致,一般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在经过教师指导后、学生凭借己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可以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得以解决的东西作为课程内容。其次,知识的逻辑顺序对学生的接受效果也有着重要影响,灵活呈现课程,合理安排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木课程的比例,发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不同功效,并注意各门课程的相互协调,整体优化课程结构。
(二)重视专业教育的“厚基础”,提倡通识教育的“宽口径”
高等教育不仅重视培养专业领域内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强调在训练专业技能之余,对学生进行涵盖多个方面的通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是为了将广大学生在学科范围上加以区分,让他们在几年学习之后能学有所专。精细化的专业设置是为了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专门人才,达到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的目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从知识教育的立场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为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涯、适应社会发展奠定综合基础。做到专业教育上的“厚基础”和通识教育上的“宽口径”,必须将学生整体作为参照对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容量和含量之间的矛盾。专业课程的设置要讲究质高含金量,在“厚基础”有保障的情况下再寻求更宽广的范围。与之相对应,在大众知识的普及方面,在范围的宽广度上的要求要严于对厚度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的试行阶段,学校的课程设置要加强基础教学,合理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重。还要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发现新知识的生长点。
(三)淡化专业课程的内容比例,扩大综合课程的开展范围。
长时间的专业课程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而且单一的学习内容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鉴于学生存在这方面的心理状况,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做好专业知识和其他课程的搭配,做到渐进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寓心理素质教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笔者认为应放大综合门类课程的比例,使其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交叉进行,有效保留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并且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综合知识面,改善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
(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高校应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
高校在课程安排上,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能动性,因为教育目的的实现,最主要的是要发挥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调动他们学习的斗志,让他们自愿投入到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去。在确定和组织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如何发挥各种认识因素的作用,做到内容与目的、科学与兴趣、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的统一。要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在学习内容、指导教师的选择上给他们留出自主权,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人格权利的尊重,这对保护他们的个性自由是极为有利的,也就从根本上保障了他们学习的自由,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情愿度。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学习时保持良好的情意状态。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篇六
高校心理学教师担负着给学生讲授基本的心理学理论与心理保健方法,指导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协助他们解决一些心理困惑的重要职责。心理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心理品质、知识储备与工作经验,直接影响到本校心理学教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心理学教师除了不断学习心理学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前沿理论,还应关注个人成长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突破自身存在的心理发展局限,满足本职工作对自身提出的新要求,提高心理学教育的授课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更多正面、积极的引导。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自我了解、自我保健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我国各高校已陆续开设了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恋爱心理、心理影片赏析等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各门课程。这一系列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普及了心理学知识;同时也帮助一些学生解决了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挖掘大学生的个人潜能、完善其自我人格、促进在校大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人作为西安培华学院的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一直不懈探索如何能更好地讲授这门课。我认为,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的时代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挑战决定了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学教师永远不能停下进取的脚步,应始终将自身的成长看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即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情况,探讨高校心理学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内容与主要途径。
一、高校心理学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内容。
(一)提升自身职业伦理水平。职业伦理,也称职业道德,指人们在职业活动领域中的一切道德关系与道德现象。职业伦理是心理学教师个人发展与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心理学教师的职业伦理水平在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不断发展成长的过程。心理学教师的职业伦理水平越高,其对自身的`价值观、自我概念等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高校心理学教师职业伦理水平的提升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
(二)关注“自我概念”的完善与自我觉察能力的提高。“自我概念”指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能力的认识以及理想的设计等。每个人的行为、人际关系、对环境的适应都受到自我概念的影响。心理学教师的自我概念关系到所培养学生的成长。心理学教师的自我探究与洞察是影响教学产生积极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一名优秀心理学教师的自我概念中,对自己有比一般人更高的自我觉察,对自己更清楚、肯定,知道个人的长处,也能正确面对自己的短处。心理学教师需要不断地思考:为什么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那些迷茫困惑的大学生,除了讲授心理学知识外,还能给他们提供些什么帮助?如何在不断的反思与自我剖析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工作效能。
(三)探寻自己的生命哲学观。生命哲学观是指自己对生命、人性、世界、生活的价值与个人生活态度等问题的一些基本态度与看法。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一个重点问题就是觉察自己的价值观是如何影响到本职工作的。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价值观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可以与同学们公开讨论自己的价值观,但不可以将此强加给学生,尽力保持“价值中立”的立场。在自我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探讨中,心理学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地澄清个人关于不同社会焦点问题的态度,因为这对个人及学生都会产生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各不相同,甚至相去甚远。”[1]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师应注意保持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每种心理学理论都建立于其对人性的假设上,每个人也都有个人的人性假设。只有个人的人性观与心理学理论的人性观相互一致,心理学教师才能真正有效地通过讲解这种理论来帮助学生。
(四)探讨对于人生中有可能经历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态度。心理学教师对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如生与死、情与爱、现实与理想、性别角色与身份认同等要有积极探索的态度与明确的认识。对于这些重大问题的体验与领悟,是成为一个成熟心理学教师的重要条件。丰富的阅历与长期的沉淀对于一名心理学教师的个人成长大有裨益。但是,这些经验的取得,并不能够完全借助于心理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心理学教师还要重视并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并通过哲学、文学、艺术等多种渠道去体悟和品味生命的价值,去领略教育工作的意义和境界。
(五)面对并解决自我生命中的“未完成事件”。“未完成事件”指个人生命中在记忆与情感上没有处理好的事情,如令自己感到嗔恨、抱怨、苦恼、愤怒与烦躁的事件。这种事件常常浮现于意识或潜意识之中,并会被不自觉地带入现实生活,影响个人对现实生活的感知与态度。未完成事件往往会持续存在,直到自己愿意并能够平静地面对、接纳、解决并放下它。如果心理学教师自己的心灵创伤未能疗愈或内心冲突尚未解决,在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的时候,很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例如,可能会不由自主地逃避问题,妨碍心理学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可能因为自己的原因对学生过度关心或漠视;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显而易见的失误,影响教学质量。此时,心理学教师必须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面对、梳理并解决自己的“未完成事件”。
二、高校心理学教师个人成长的主要途径。
(二)通过组织或参加心理学成长小组促进个人成长。高校心理学教师往往有机会接受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培训过程中形成的学习集体或者其他高校的心理学教师同行,都可以组成个人成长小组。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广泛交流、彼此分析与大量有关教学工作的讨论促进小组内每个心理学教师的成长。
(三)参加专业心理督导是心理学教师个人成长的有效方式。如果心理学教师仅仅通过自我努力不能很好地完成个人成长与发展,那么就需要更专业的心理督导师的指导和持续性的专业教育。定期、专业的督导体制,不仅有利于心理学教师的个人成长,也能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接受督导的过程中,督导师会鼓励并指导心理学教师进行自觉、系统的自我反思,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心理学教师自己接受督导的经验可以提高他的觉察能力,使他对工作中可能会忽视的问题保持敏感。同时,在接受督导的过程中的个人体验会让心理学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更深刻,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能更好地为学生着想。
(四)通过接受专业培训来提升自己。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是较为庞杂的,流派众多。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学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深入分析大学生心理困扰的多样性,原因的复杂性,从而有的放矢地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
(五)心理学教师应通过终身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理论造诣。心理学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医学、人类学、比较文化学等相关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名高校的心理学教师有必要对与自己教学工作相关的其它学科进行一些学习与了解,研究不同历史条件下与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问题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在摸索中形成自己完善的专业理论体系与独特的教学艺术,适应社会发展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关乎大学生的生命品质、身心健康的重要工作,这一工作性质本身要求心理学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助,关注自我提升。在高校心理学教师持续性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成个人成长的目标。其中,心理学教师自身在生命哲学意义层面的成长是尤为重要的,这种提升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教学效果与学生的人格发展。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篇七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英语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英语专业教学还是非英语专业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意识和英语运用能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德育教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和优秀品质的复合型人才,高校的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英语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营造德育氛围是当前很多高校教师思考的课题,英语教师要结合英语教学实际,将德育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向学生有效灌输德育理念,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进而提高高校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教书”“育人”紧密结合。
我国目前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彰显我国的大国风范,为世界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无论哪种专业教育,都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有助于实现顺利就业,构建和谐社会。但目前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文化的冲击,我国英语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是现在很多高校英语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英语教师要提高警惕,英语课堂教学不能一味西化,而要与我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素质发展规律,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现在部分发达国家不排除利用语言教学的契机,传播一些文化糟粕,甚至个别国家想要利用文化渗透改变人们的价值取向,达到影响他国政治的目的。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知识的传播工具,是西方文化有效传入我国并影响我国的重要文化载体,因此,为了避免英语教学过于西化,和被个别国家利用,高校的英语教学必须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度,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当代大学生普遍都是90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够了解,对于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也缺乏学习,很多学生自私,对国家和社会冷漠,个别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生活和学习态度散漫,没有形成科学的判断能力,此外,社会的贫富不均导致很多学生出现道德滑坡,缺乏信仰。因此,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必须要在各个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增加德育教育的环节是对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很多高校以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只重视专业教育,例如英语教学,注重语法、翻译、读、写等专业技能的教育,却忽视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部分教师只关注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要求,在学生的人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上没有下功夫,导致很多学生专业技能很强,但情商较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道德品质有待提升,进而影响其就业和步入社会。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固然是高校应该考虑的因素,但不能成为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
(二)缺乏德育意识和规范的管理机制。
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由辅导员负责,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是否获得职业资格证,英语教学重视四六级考试,对学生思想品德问题不够关心,缺乏正确的德育意识和观念。其次,近些年高校扩招,大学英语教师很多也是刚刚研究生等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有着很高的工作热情,但是在教学经验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管理学生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这些因素都会制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实践课程安排较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与社会实际脱节涉及面窄、缺乏创新,导致德育教育陷入低迷的状态。
(三)高校德育工作开展不力。
目前,我国德育被狭义为政治教育,但实际不是的,德育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多种内容。我国高校德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过于关注社会需求,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发展,高校的德育教育过程呈现出急功近利的表象。例如,某高校在一段时间内要准备抓哪方面的德育,就积极搞活动,写报告、开会,只流于形式,德育教育的深度不够。其次,高校德育教育与学生的自我实践相脱离,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庸俗化的倾向,只会圆滑世故,对待学习却不认真,部分青年人失去纯真,老于世故,个别大学生为了就业不择手段,道德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
(一)高校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加大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力度。
首先,各大高校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完善关于德育教育的有关制度,使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章可循。高等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加大英语教学的考核制度建设,将德育教育也纳入到英语教学考核的体系当中,形成英语教学成绩与德育思想水平协调的考核体系,有效防止西方功利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灵活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加强大学生的自觉性,主动加强思想品德的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教师的修养。
高校教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因素,教师队伍的专业与否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想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英语教师的思想认识一定要有所转变,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的人文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因材施教。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想要在英语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教师首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个意思,教师在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要以高尚的品德,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除了加强英语专业教学以外,还要关心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教师在日常教学阶段要为学生树立楷模,以人格力量影响学生。
(三)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是指引人前进的动力,是照亮希望的灯塔,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因此,高校的英语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90后,个别家庭娇生惯养,导致很多大学生独立性很差,大学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认为上大学是为父母完成任务,而没有为自己的将来考虑,英语学习上更是积极性大打折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树立新年,建立合理科学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奋斗。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带给他们前进的力量。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
(四)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教材是教育依托的有效载体,优质的教材可以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想要在英语教学中国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广大的英语教师们要善于在英语教材中挖掘德育教学的资源,高校英语有大量的教学材料,这位教师挖掘德育资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挖掘时教师要注意隐形内容的挖掘,英语教师要对英语知识进行提炼,深挖英语课文材料中的德育意义,教学时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达到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目的。例如英语教材教学或阅读教学时有很多社会时政的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从爱国的角度抒发自己的见解,在这些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人文思想教育,将德育教育与教材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五)有效利用课外活动加强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英语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充实英语教学,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教师要精心组织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建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建设英语角,开展英语诗朗诵和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在课外活动中体验英语的乐趣,有利于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这对于他们将来走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不仅丰富了英语教学形式,还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结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国家十分重视的伟大工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发挥的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英语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加强德育教学的渗透,是当前很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通过加大重视力度、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挖掘德育资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效利用课外活动,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会逐步提高。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站在现实的高度,将“育人”摆在首位,积极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将我国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价值体系融入到教学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宜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教师博览科研版,(2).。
[2]康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探索[j].前沿,(9).。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篇八
贫困生是一个从经济角度进行概念划分的群体,它是我国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个群体的定义,从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可以得知,贫困生指的是家庭经济苦难无法支付教育费用或者在教育经费支付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的情况,各地区之间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的地区对于贫困生的家庭经济量化评比标准也有所差异,但是总体上认可了难以支付教育费用这样的一个特征,也就是说,贫困生是一个教育领域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贫富差距的存在,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构建积极的人格、思想、行为和心理将有利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而为他们的心理干预治疗提供帮助。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述。
积极心理学在上个世纪末开始在西方国家兴起,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具体指的是以积极作为人情绪的主体,主要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通过普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试验手段来对人的内在积极品质和心理活动进行一个探讨,充分发掘人本来就有的积极力量和情感,推动人们积极、乐观情绪的建立和心理素养的养成,从而促使人类和社会达到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状态。在社会环境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心理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而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发挥也越来越明显。哈佛大学还专门开设了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网络公开课程,以此来发挥积极心理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些群体,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特殊,这个群体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根据心理调查机构的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在高校的贫困生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到了12%,有一般心理问题的有21%,剩下的23%则是有轻微的心理问题,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贫困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基数越来越大,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地上升。在高校中,贫困生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而休学或者出现极端行为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上,最主要集中在自卑、过度的自尊、虚荣心强和嫉妒四个方面。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高校的贫困生中,有51.6%的学生是有自卑的心理问题的,并且自卑已经成为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如果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得不到有效的排解,他们就会变得敏感、多疑,并丧失了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勇气,容易出现退缩和逃避现实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人格的扭曲。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理想,很多贫困生的自尊心会比较强,对外界的事物特别敏感,容易出现过度的自我保护情况,对于他人的看法和评价过度在乎并存在一定的曲解现象。同时贫困生还出现了虚荣心,爱攀比的行为,以不符合经济能力的物质消费来提升自己的整体存在感,并容易对他人产生嫉妒,严重的时候会有犯罪行为的产生。
(二)高校贫困生心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开始注意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组织相应的资源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高校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关注程度还不够,更多的关注放在了物质方面,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反倒让他们在物质条件支持的情况下出现了攀比的行为;其次,很多高校的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是脱节的。我国政府在贫困生的帮扶方面出台了许多的政策,从奖助学贷四个角度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同时各高校也会有相应的勤工助学岗位,以此来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这些帮扶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主要用于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以此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改变恶性循环的状态。但是很多高校在政策的落实方面忽略了育人的目的,给学生形成了一种理所当然获得的心理,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感恩的心理;最后,在管理和教育方面,高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有脱节的情况的。高校的学习模式相对比较自主,学生自由性很强,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少,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很多高校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的部分是不同的,因而也在育人和资助工作的联合上不能得到很好的组织建设支持。
(一)构建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环境对于人体是有着较大的影响的,尤其对于人的心态,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积极心理学的领域里,环境对人的作用也是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如果环境是轻松的、愉悦的,那么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会更加放松,从而心理状况会处于乐观、积极的状态。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多个层面入手,不仅要从教育的内容和环节上进行把关,也要注重环境氛围的影响。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氛围,从而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外部因素的影响。校园环境氛围的营造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其中,软件指的是人文环境和气息,这是一种非物质化的潜在因素,但是有时能起到更为明显的作用。硬件就是环境里面的物质、物品,例如校园布局、设施基础等等。
(二)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步就是要培养他们积极的人格品质,积极的人格品质内容很广泛,感恩、好学、宽容等等都是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里,人格品质的养成比心理问题的解决更加重要。要想培养这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就需要有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认知观。在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方面,首要的是抓住贫困生这个群体身份的根源,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明白家庭经济困难不是他们造成的问题,不需要自卑,相反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对于自己的困难要有客观的认知态度,不要将其作为博取他人同情的资本。在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培养贫困生应对挫折的能力。这个能力在教育阶段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心理能力,要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自我调节,充满自信,主动克服自卑的心理状态。
(三)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任何教育的良好开展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体制,从而促进教学的更好开展。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对于贫困生的`心理疏导是有很大的帮助,教育体制越完善,所产生的效果就会越明显。在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完善方面,高校要确保基础组织结构的落实,确保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且有专职的心理健康咨询师。在学生层面,要有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宣传员,并且在学生群体中有一定的联络员和信息反馈员,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完善还要从教育的内容入手,除了常规的教育引导之外,要多鼓励贫困生参与集体活动,让他们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网。同时,还可以发挥优秀榜样学生的作用,让他们与贫困生结对子,互相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虽然是一个教育模式,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还要注重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心理危机的干预。虽然高校贫困生中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大多数是属于轻微的症状,但是我国的高校学生基数大,如此一来,有严重和一般心理健康疾病的贫困生就不在少数。对于这种情况,高校要建立起个体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并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来看待,防患于未然。通过了解、调查等途径进行深入的摸底,给每一个学生都建立一个记录档案,通过档案进行跟踪和记录,以备不时之需。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要尽快地采取治疗的措施,对于心理问题加重的学生要建立危机干预机制,提前监控和干预,避免引发严重的后果。
(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心理和意识层面的教育,因此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打破学生的心理防线。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当前的情况下要进行一些创新的调整,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到来的今天,高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通过一些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相关的教育。这样的一种方式方法创新是符合积极心理学的原理的,因为创新其实就是一种积极的象征,只有学生所处的周围一切都具备创新的因素,学生才能有着积极的心理建构。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篇九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影响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根据市场变化,提出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强调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职业针对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社会市场需求,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水平,完善服务体系,为新疆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疆高校;就业;人才培养机制。
本世纪以来,大学生就业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热门的话题,成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新疆是多民族居住地区,新疆各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牵动千万个家庭的心,关系到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关系到新疆高等教育前进和改善的方向,关系着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如何突出特色,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增强学校竞争力,已成为当前新疆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向社会提供人才的重要来源,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然而我们经常在求职招聘现场看到的景象却是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看到许多企业感叹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合适人才。综合分析,影响新疆高校大学生就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结构性失调与社会需求相矛盾一方面,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基础薄弱,自身办学水平和质量与社会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高校教学质量特别是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高新技术学科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起步晚、基础差、招生规模小,缺乏高水平、领军型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不强[1]。另一方面,教育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突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学校之间教育教学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农村教育仍然薄弱。高等教育院校布局、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某些新兴专业缺口较大,如材料化工、勘探矿产等专业,传统专业知识陈旧、适应能力较弱而使得就业质量也不容乐观。
2.就业理想与现实需要相矛盾受传统教育时期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很多毕业生盲目地把就业目标定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等,一味地追求稳定和高收入,造成就业意愿与就业需求的矛盾,人为地增大了就业难度。
3.就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目前新疆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服务机构,就业指导工作已形成一定的体系,但是由于新疆高校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时间相对较短,服务经验不足,就业服务人员乐于并善于开拓新的就业市场的意识不强,服务理念、服务能力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学生个性发展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就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树立以提高就业数量和质量,满足社会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适应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当中达成了基本一致的认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更加开放的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近距离”链接。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是新疆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1.以就业为导向,将职业理念融入学科专业设置中。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直接反应在专业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上,因此,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严格按照“按需设课”的原则,适时更新课程内容。随着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步伐加快,高校必须面对市场需求,推进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结构。用人单位(包括毕业生)希望毕业生能够专业对口,并能很快适应所在的岗位,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希望在校学习时能增强职业针对性。新疆高校要认真研究,将拓宽专业口径与加强职业针对性有机融合,以就业为导向,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增强职业针对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很好地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树立建设高质量的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课程为突破口的教育理念。
2.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握就业市场动向,紧密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衔接是提高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2]。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深入社会实际,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工作岗位对员工创新素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使学生掌握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近几年,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等都在进行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教育教学项目的改革意见的征集,教学内容家方法的探讨等。一方面,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方向及趋势相一致,顺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意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另一方面,针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过程中出现的新领域、新职业和新需求,引入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做好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四个融通”人才培养新理念[3],强调人才培养既要传承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注重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宽厚的知识面、敏锐的思维与判断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负责任的公民,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模块搭建平台,为终身学习做准备。
3.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其原因之一就是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调整课程类别与比例,重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应用生物科学为例,虽然该专业就业面广,但近几年应用生物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其竞争能力不如植物保护、园艺果树等专业的学生,根本原因在于其课程设置偏重于生物理论知识,对学生的上岗应用能力培养不够,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
4.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也提出要解决“千校一面的问题”[4]。不同的学校要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特色。就新疆高校而言,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殊的地域环境及不同的生源结构。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塔里木大学是目前南疆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独处沙漠附近,自然条件艰苦,经过50多年的风雨历程,发扬南泥湾优良传统和抗大作风,形成了“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励志图强”的校风和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为内涵的胡杨精神,学校人才培养中立足南疆、面向兵团、服务新疆,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下的去、干的好、留得住的基层骨干,为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有专业特长,还要有敏锐的市场需求意识,在努力钻研自身学术水平的同时,也要努力把握国家政策走势,了解就业市场动向,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就业需求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同时,新疆高校应该为专业老师提供较多的与相关行业企业交流合作的机会,打造一支热爱专业,了解社会需求的专业教师队伍。
6.加强就业教育指导,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高校的就业教育从立足于就业指导发展到加强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从发达国家的就业教育理论及实践来看,这还远远不够,要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为学生提供就业形势分析、信息服务、心理辅导、生涯规划,求职技能、职业选择、法律服务等的专业性指导是大势所趋。高校应积极为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做出应有的努力,如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机构,信息网络开发与完善,专业化就业市场开发,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性开发、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完善等,以专业的角度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结合,树立理性的就业[6]。
7.以学生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高校教育的价值所在,近年来,新疆高校在认真分析全国及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实际情况,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紧扣培养新疆多民族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新疆大学构建了“基本认知-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值得借鉴,具体措施有:狠抓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突出创新学分特色;鼓励学科竞赛;设立专项基金,开展本科生科研实践训练项目(xju-srt);积极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学生、教师开展选题、调研、搜集材料、论证、讨论、试验、实地操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地考察实践,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多角度的综合训练,让学生切身体会整套实验流程或实训项目的设计到总结论据,巩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开发学习潜能,很好地满足企事业岗位要求[7]。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篇十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迅速发展,而高校作为国家人才摇篮的输出地,面对着新的教学形势与教学环境的变化,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提高高校教育的质量。对此本文将从人文关怀视域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
管理制度对于现代高校教育影响重大,科学的管理制度不但可以促使教育管理工作稳步进行,也可以提高高校教育效率,但教育管理并不是一种强制行为,只有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人文观念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才能构建人文主义下的和谐校园,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一、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概念。
人文关怀这一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出的人文主义,其本质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因此其倡导人人平等,追求个性化的思想解放,同时也是对人性的一种尊重。而这一思想与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所提倡的“仁”的观点是具有相同意义的,这也无疑从某个方面肯定了人文关怀的现实价值[1]。然而在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中,采用的是一种强制性的管理模式,要求学生言听计从,这无疑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扼杀。因此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人们越发的意识到高校教育不只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高校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做到以人为本,立足于实际,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人文关怀下健康成长,这才是真正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根本利益出发的教育管理体系。
1.严格管理,做到有章可循。
当下的大学生以九零后为主,其主要的特点就是精力充沛,富有创新精神,但是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加强对其管理和约束是有必要的,但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教育管理具有可信性[2]。对此笔者认为有两点是必须要做到的`,首先制定切合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对于高校教育管理部门而言,其应该摒弃长久以往的陈旧思想,将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条条框框连根拔除,可以与当下的教育改革要求相结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形成对学生有效的约束。其次可以依照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如果无法做到按照规章办事,所有的规定也将会是一纸空文,因此当制度制定后,就应该严格遵守,使制度落实到实处,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一视同仁,这样才能体现出管理制度的人文性。
2.细致教育,体现人本精神。
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也是教育管理者指导学生思想的基础,而为了能够真正的体现出教育管理的人本精神,就要小事做起,细致入微的展开教育。对此高校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管理意识,高校教育管理者要顺应时代要求,转变教学理念,从过去的管理、教育、服务,转变为今天的服务、教育、管理,时刻确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打破原有的标准化培养模式,将所有的工作重心都转向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为学生办一些实事[3]。第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从行为理论的角度分析,以人为本就是对个体机能的一种激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管理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学生得到满足的过程,因此只有从学生的心理、生理多个层面出发,才能满足学生的能力需求,进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例如管理者可以为一些优秀骨干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使其实现对自我的超越,而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家庭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就要给予其更多温暖和关怀,使其在集体之中找到属于自身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而这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3.严中有情,融情感于教育。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管理制度的确不可或缺,但是面对鲜活的学生个体,只用制度来管束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从情感入手,将情感注入到教育之中。对此管理者要明确这样的概念,严格并不是管死,只有从管理中体现出人本精神和人文关怀,才能将无情的制度和有情的教育相结合,使高校教育管理既具有制度化又具有人情化。其次管理者也要体会教育中的“情”并不是不讲原则,也不是降低制度的力量,而是在刚性的管理中,又能体现出情的一面,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人性化。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管理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只有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邢雪峰.在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问题经验谈[j].科教导刊(上旬刊),(03).
[3]刘顺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2).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篇十一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满足自身对物质生活要求的前提下,对精神文化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舞蹈成为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对于人的身心健康以及艺术素质甚至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养对象,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是不可忽视的。舞蹈教学被越来越多的高校纳入其课程体系当中,学生在学习自身专业课程之余、丰富课外生活的同时也能够对艺术课程有浓厚的兴趣,进而对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其全面发展产生作用。本文从高校舞蹈教学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对舞蹈课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研究,旨在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见解,为高校理论教学做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素质教育;研究。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家对人力资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仅仅依靠专业课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生产力要求,因此,无论是从课程的改革上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上,学校都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在高校舞蹈教学方面,多数学校已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得舞蹈课程在高校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但由于其内容的多变性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高校在舞蹈课程的内容与方法方面,目前来说问题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过关,课程的内容与设置有欠缺,自己教学方法死板、教条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下来都会对学生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将此类问题重视起来,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找到相应的对策,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将舞蹈课程作为一项公共课设置给大学生,尤其是非艺术专业的同学,这为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提供了培养其艺术素养的条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提升大学生艺术素质。
一方面,现代主义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传统意义上,课堂的作用主要是教师进行知识的教授与传播,学生只需要将相关的专业知识接受即可,学生的课程体系中除专业课与公共课之外,并未设置多余的艺术课程,学生欠缺应有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高校学生内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团队的作用,而专业课的学习往往是相对枯燥的,由于艺术课程,尤其是舞蹈课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以及自主性,课堂内容与形式相较于专业课程的学习都是活泼善动的,因此,将艺术课程纳入非舞蹈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丰富其课余生活的基础上,更能使学生内部之间很好的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与互动能力,为高校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相关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社会的进步使得互联网与多媒体教学在各类教学中广泛应用。在非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一般都是比较晦涩难懂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课程的设置,对于枯燥无味的口头讲述,学生往往没有较大的兴趣,甚至会产生一些抵触的心态。而艺术课程的设置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专业课过程中的调味剂,使得学生在培养相关兴趣的基础上丰富其课余生活,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对于学生能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非常重要。其中舞蹈教学被越来越多的高校纳入其课程体系当中,学生在学习自身专业课程之余、丰富课外生活的同时也能够有浓厚的兴趣,进而对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其全面发展产生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首先应该从学生本身的意识抓起,学生自觉地提升素养意识,才能在根源处提高他们对自身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视。高校学生不同于一般舞蹈专业学生的方面就在于,他们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对整体性素养的培养不重视,这种现状不仅不符合当今社会形式的发展,而且对自身艺术认知能力的形成也是不利的。培养学生对艺术认知的自觉意识,就要将艺术素养教育贯穿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的始终,贯穿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将艺术教育融入到各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与示范作用,培养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信息化背景下,与互联网教育结合起来,从更深层次和更多方面增强学生的艺术信息意识。
(二)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传统意义上来讲,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内容主要是由教师进行讲授与部分学生的互动组成的,而新时期则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将学生引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主要的学习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尤其对于艺术课程,其课程内容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自护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舞蹈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划分小组的形式,将班级成员按小组划分开来,并对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经过小组内部的讨论与自主学习,最终得出结果进行汇报。同时,还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办法,教师在进行准确示范之后,让学生自行进行练习与交流,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自主能力,激发其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在课堂中起着引导与传授知识与技能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是否具有强大的专业知识背景对学生是否能学好相关专业知识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高校都应该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重视起来,为学生提供优秀的传道授业解惑解惑者。教师作为舞蹈课堂主导者,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吸收与艺术实践有着统领与协调作用。因此,无论是理论知识的讲授还是舞蹈技能的表现,教师应当将舞蹈与艺术素养的提高作为基础任务进行安排,并将其贯穿到每一次的学习与实践中。对于舞蹈任课教师来说,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将舞蹈专业知识贯穿到理论教育中。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对舞蹈技能学习的兴趣与创造力,高校必须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当做一种日常工作任务,为舞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
互联网与信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互联网与课件教学已经在各类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广泛运用,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受到了广大高校学生的广泛喜爱。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与演出团队或组织达成合作关系,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关于舞蹈的活动,进而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提升。无论对于哪些专业的教学,都应根据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实际接纳情况,学校应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高校学生对于舞蹈相结合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对于艺术课程的兴趣与能力,使其能更加主动地学习。
(五)擅于互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当今普通高校舞蹈与相关艺术课程主要强调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与吸收。因此,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仅凭枯燥的理论教学很难使得学生真正的对专舞蹈知识进行吸收,必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吸收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一些舞蹈实践,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兴趣。学校可以提供专业的舞蹈教室,为学生提供舞蹈实践的机会,将实践活动也纳入相应的课程体系中,丰富课堂内容,将艺术课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三、结语。
为更好的培养新兴人才以适应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跟上历史与经济发展的潮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舞蹈课程作为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对于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从师资力量的壮大方面,还是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高校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舞蹈课程的设置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姜瑜芳.浅析高校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j].黄河之声,20xx,(24):70.
[2]杨晓雨.高校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探析[j].戏剧之家,20xx,(23):189.
[3]何静.浅议高校公共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8(02).
[4]张艺斐.李永明.浅谈舞蹈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大众文艺,20xx,(14).
[5]张梦缘.浅谈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xx,(02).
[6]斯琴.浅谈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北方音乐,20xx,(18).
[8]邢令果.浅析高校古典舞教学现状及开展策略[j].黄河之声,20xx,(08):36.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篇十二
传统心理学将焦点更多放在心理缺陷和能力丧失上,较少关注个体的韧性、资源和更新能力。为了弥补这个基于缺陷的传统心理学取向,美国的马丁.塞里格曼教授创立了积极心理学。这个新的心理学分支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和继承,它注重培养、建构个体的积极特质,致力于激发个体潜在的力量,倡导用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来应对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更好的帮助个体积极、幸福生活。
对于毕业生而言,在就业过程往往同时伴随着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答辩、恋爱关系受挫等事件,因此青年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难免产生紧张、焦虑、自卑等消极情绪,这类消极情绪会使个体处于一定的应激状态,严重者会危及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贻误最佳就业时间和就业机会。由于就业的重要性,众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不少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将关注点过多的放在了缓解就业压力、心理负性情绪疏导等方面。这种以“解决问题”出发的教育模式非常被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鲜有高校将视角放在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上面。
二大数据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抽样分发的方式,在江苏省内的部分高校随机抽取届、届毕业生对其进行就业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问卷从个人基本情况、就业心态、就业认知三个部分展开,共计包含50道题目,主要从自我认知、就业观念、求职方式、就业心态、就业服务等方面维度综合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态。调查问卷发放的过程采取全面覆盖性的随机抽样方式。
(二)调查对象分析。
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对江苏省部分本科高校2016届、2017届毕业生1200人进行问卷调查,涉及工学、理学、文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学生。调查结束后共收回有效问卷1092份,有效率91%。其中1092份有效问卷中,男生579人,女生513人,分别占比53.02%和46.98%;江苏籍881人,非江苏籍211人,分别占比80.68%和19.32%;城镇户口646人,农村户口446人,分别占比59.16%和40.84%。本次调查所选取的调查对象基本可以反映江苏省内多所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三)调查结果分析。
结合《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的就业观和就业心态是积极稳定的,但仍可以从调查结果中看出,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观和就业心态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就业认知不明确、负性情绪困扰等。下面文章将从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即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心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认知层面分析。就业认知是大学生对自己所要从事职业的认知和追求,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就业认知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指引和导向作用,对于大学生能否准确定位,能否处理好就业过程中的负性情绪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对“工作的意义”调查中,32.67%的大学生选择“工作就是一种谋生手段”,17.21%的大学生选择“在工作中提升个人能力”,43.85%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工作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6.27%的大学生选择“借助工作达到出人头地、赢得权力”;在对“大学生求职时首先考虑的影响因素”调查中,22.55%选择“个人是否有进一步发展机会”,41.76%的大学生选择“个人的价值实现”,16.31%的大学生选择“福利待遇和薪酬”,14.27%的大学生选择“个人兴趣”,5.11%的大学生选择“父母期望”。在“理想工作地点”调查中,78.24%的同学想留在“苏锡常、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13.46%的同学想回小城市发展,仅有6.30%的同学志愿到西部或偏远地区发展。在对“大学生主要求职方式”调查中,92.98%的大学生选择“人才市场招聘”、“校园各类招聘会”、“网上直接投简历”,但是仍有近7%的大学生选择“父母亲戚朋友介绍”。
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志愿服务的就业优惠政策,但广大同学们的积极性仍显不足。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动机较为功利和现实,缺乏奉献意识,就业过程中不能精准定位,但同时一部分大学生能准确认知,注重自我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整体就业观念呈现多元化。另外绝大部分学生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和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能积极主动查找就业信息,参与各类招聘会和网上求职,少部分大学生缺乏主动就业意识,存在“依赖”和“从众”心理。
2.情感层面分析。即将走出象牙塔面对纷繁复杂社会的大学生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面临着多种剧烈情感层面的心理冲突,这些心理冲突会伴随着就业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依据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就业情感层面分析如下:
(1)焦虑。调查显示,焦虑心理与就业的阶段、性别、环境、专业、期望等存在很大关联。其中“在面试前”近82%的大学生存在焦虑心理;由于社会环境以及女生的生理特点,87.63%的女生表示求职时曾感到焦虑,女生的焦虑水平也远远高出男生;在对“大学生身边的好友或同学找到理想的工作”后的反应调查时,57.74%的同学表示“高兴同时为自己担心”;68%的文科专业学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理科学生。适度的焦虑对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可以激发潜能,使大学生从心理上产生紧迫感,更努力地寻找就业机会。可是一旦焦虑过度,上升到“焦虑症”就会危及大学生身心健康,高校管理者应该及时给予关注和心理干预。
(2)自卑与自负并存。自卑的大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不敢竞争,尤其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使得部分大学生悲观失望、忧郁孤僻,而且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依据调查问卷,自卑心理容易在一些相对就业冷门专业、学习成绩不佳、性格内向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这样的大学生高校管理者需要加强关注和鼓励其树立信心,不自卑,但也不能“过了头”,产生择业自负心理。从调查中可以发现58.15%的大学毕业生自认为“综合素质优秀”,在择业过程中难免出现自负、自傲心理。择业自负的心理多见于重点大学高校毕业生、热门专业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择业自负,容易使毕业生产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不能对自身准确定位,心理定位偏高,结果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埋没才华。
(3)攀比心理。在就业过程中,同学们之间“互相攀比”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有些同学再找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标准,抱着“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态度找一个条件相当的单位,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社会需要特点及就业中的机遇因素。还有些大学生自恃条件很好,可以大有作为,但在择业时却常常要么碰壁要么找到的工作不满意,很容易产生浮躁的心理,不能客观认知自己。
3.意志层面分析。意志:意,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志,对目的方向的坚信、坚持。就业层面的意志是指毕业生自觉地确定目标,积极求职,克服困难,实现就业目的的心理状态。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毕业生时刻充满朝气与活力,能在遇到挫折与压力时从容应对,不断拼搏,最终成长成才。然而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存在种种问题,突出表现在:
(1)挫折应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意味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不可避免在求职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在“求职时屡次被拒绝时的反应”调查中,69.74%的大学生表示“很快调整低落情绪能冷静面对,准备再找”,16.33%同学认为“被拒绝是积累求职经验的好机会”,但仍有13.93%的同学表示“很沮丧,情绪低落,害怕再找工作”;在“会采用何种方式来应对就业挫折”中,39.32%的大学生会“采取发火、上网、打游戏等方式发泄”,21.79%的大学生会“憋在心里,自己承担”,仅有38.89%的同学表示会“寻求朋友、老师的帮助”。
(2)缺乏恒心。本次调查,特别在年6月选取了230名大三年级立志考研的大学生,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跟踪调查。2015年9月,由于暑期未能坚持做好考研复习工作,考研人数下降为207人;11月,由于周边同学就业环境影响、自身复习等因素,考研人数下降为182人;2015年12月最终走进研究生考试考场参加考试人数为154人。调查结果显示66.96%的抽样大学生能坚定自身的目标,而33.04%的大学生缺乏恒心。恒心是意志坚韧性的重要表现,即使计划再缜密、科学,如果缺乏恒心,仍然会功亏一篑,从本次调查和现实情况看,不少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存在由于缺乏恒心导致事件功败垂成的经历。
(3)惰性。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充满朝气和活力、锐意进取的群体,但惰性正一点一滴地侵蚀着部分大学生的活力和意志,消耗着他们的青春与进取心。调查显示86.59%的毕业生表示自己“日常起居无秩序,作息时间紊乱,起床困难”;62.19%的同学承认自己存在“拖延症”;除正常的休息时间外,41.8%的大学生白天呆在宿舍的时间大约是3小时以上。而在宿舍的时候,92.4%的大学生会选择上网、看电影或者打游戏来打发时间。惰性实际上是意志活动无力的表现,是影响大学生积极进取、张扬青春活力的天敌。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就业观研究的指导意义。
(一)提升幸福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心理问题,与主观幸福感缺失有很大关联。罗素在《走向幸福》一书中曾经提出,“种种不幸福的根源,部分在于社会制度,部分在于个人心理”。积极心理学更注重个体的优势而不是劣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者帮助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形成积极的取向,帮助个体找寻持久的快乐与幸福感,从而养成积极心理品质。同时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课提供了新的视角,那就是应逐步将传统的心理问题危机干预模式向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的转变。
(二)挖掘自身潜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个体调动出积极的思维,进行积极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学生向积极的方向迈进,一方面也能激发大学生的潜能。人在思维活跃的时候可以产生无数的创意火花,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必然会发觉自己潜藏已久的潜能,并发挥出强大的作用。
(三)养成坚韧意志,提高挫折耐受力。
坚强的意志是一种强大的韧力,时刻督促个体跟随信念,会支撑个体坚持不懈地奋斗,以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和挫折。
心理学的高校德育教育论文篇十三
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视角探索中,介绍教育心理学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及理论,将学生人格特征以及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学生社会人格的建立,为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角度为根本突破口,强调社会独立人格以及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作用,突出高校学生社会独立人格与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并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确保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程度能够不断提升,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构建方向。
1.立足一般人格形成规律研究,展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信息爆炸引发各种思潮进入校园,在促进校园革新的同时,也引发各种问题。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心理理论。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性拓展与研究中创新点在于将学生人格构建与发展为切入点,以人格特征的一般形成规律为基础,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心理,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适应性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一般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具有阶段性特征,分别是人格意识的构建、人格动机的形成以及人格行为的体现等三个阶段性条件。人格意识的构建包含独立人格与民主人格意识的构建过程,人格动机的形成是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人格行为的产生是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状态的直观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的拓展与创新,结合学生一般人格构成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教育心理学引导过程中渗透,促使研究方向与研究视角的创新性得到充分表达。
2.着眼社会人格构建主体思路,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观点。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的方向性创新要素中确立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将社会人格形成与发展,充分明确学生社会心理所产生的带动作用。从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中将学生社会思想、意识、观念、思维的形成过程为根本主体,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发展主观能动心理,从思想、意识、观念以及思维层面正确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进而积极转变高校学生心理。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人才社会发展,深层探究社会人格构建所具有的作用性的根本表现,促使社会人格构建的一般规律中能够渗透出人才社会发展心理所具有的影响与指导作用,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方向的转型提供必然推动力。
3.以利他人格培养客观路径,表达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全新切入点。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为了得到良好的结果而灵活自我调节的能力,即积极力量。利他人格的形成作为人的社会人格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的社会发展心理深层优化的具体表现。从利他人格的基本特征来看,关键点在于以他人利益为中心,并且将满足他人利益为根本立足点,体现出人的社会人格、心理发展的成熟度。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社会人格的构建与发展一般规律,将利他人格培养的侧重方向进行具体挖掘,突出以他人利益为中心的人格引导过程,同时积极构建学生满足他人需要的社会发展心理,进而促使高校学生社会人格能够逐渐完善,从社会客观层面深层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切入点,也突显立足学生人格构建规律,为学生社会发展心理形成积极优化,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度、成熟度达到充分保证。这是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思想创新的重要因素,利他人格的培养路径能够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的心理意识,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保证学生社会人格、社会心理、社会思想、社会思维的正确树立。
1.以思想独立性为根本,形成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社会人格化影响。从人的社会思想形成所具备的一般特征进行具体探究,思想的独立性最为明显,表征出的社会人格更加具体,影响人的社会心理发展。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集成中针对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将社会独立人格形成产生的必然作用进行具体分析,探究教育心理学中高校学生的社会人格引导,并最终准确建立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思想的独立性角度出发,思想的独立性特征的形成源于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以及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观点。而思想的独立性中能够反映出学生的人格发展特征的不同性,为此在进行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尊重学生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发展方向,总结出影响学生社会人格的不同思想作用,对动物本能取向和共同人性观点进行激烈的批判,并为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积极优化进行思想保证。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中从思想特征角度分析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客观作用,得出教育心理学研究社会人格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2.以意识独立性为重点,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尊重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必然过程,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研究作为重要的切入点,以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为突破口,正确引导和指向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高校学生意识的独立性角度进行具体探究,将学生社会意识、责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发展意识能够体现出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主观方向。然而在高校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所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发展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认知观点存在一定的不同,产生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方向的方向性作用力,形成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带动作用的不同作用及影响。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进行系统深化,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的引导方向进行准确探究,以意识的独立性全面分析为侧重点。突出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方向性引导要素广泛探究,明确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学生心理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由此更为明显。
3.以观念独立性为关键,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社会人格化研究新目标。社会独立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观念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从人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中可以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明显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及人格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从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教育评估和特殊群体教育、学校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学校中的健康关怀与心理健康服务、校外早期干预和改革推动者角色等五个方面体现心理学对学校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针对观念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的独立性、人生观念的独立性、社会观念的独立性等三个方面。由于高校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别,具有较为复杂的基本特征,社会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看待人生发展的观念也存在相应的区别,作用于高校学生社会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存在明显不同。将这一方面作为重要出发点,总结和归纳高校学生社会发展的观念独立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独立人格,在观念引导路径存在相应的具体性的同时,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构建的目标、方向能够保持高度统一,最终实现高校教育心理学面向学生社会人格化发展新领域,构建有时代特色的研究新目标。
1.以民主心理构建规律为契机,呈现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新动态。民主心理构建的一般规律作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能够影响和促进其社会民主心理的发展。从民主心理构建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内在必然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民主动机与民主行为。民主动机的形成主要体现于激发民主心理形成的作用点,民主行为的形成直观体现民主心理发展方向。通过两方面必然要素,积极构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进而深层优化人的社会发展心理。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民主人格形成与构建的基本要素,突出民主心理构建规律所具有的根本性。结合民主动机以及民主行为产生的必然条件进行深层探究与分析,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心理构建要素能够形成深层补充,为构建学生民主人格提供强有力的作用因素。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方向,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以及研究目标进行实质性转变的根本,推动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侧重点能够得到充分呈现,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具有的方向性创新要素,构建民主人格研究与发展新动态。
2.以民主意识引导为侧重方向,形成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发展新理念。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能够反映出人的民主心理以及民主思想。而在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民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直接促进人的民主发展思想的构成,促使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思想特征发生转变。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深化探索过程中,以教育现实情境为基本研究取向,以学习者心理研究为中心,以量化研究为主并注重多方法结合,凸现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同时应明确民主意识引导具有的关键性作用。通过民主意识引导,指引学生民主人格的构建方向确立。从民主意识引导路径角度分析,将观念意识的强化为基本条件,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发展观念能够得到有效确立,有机带动社会人格的民主性方向发展。深层引导学生民主思想,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参与思维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人格特征的民主化构建,为构建学生社会民主发展心理产生重要的思想意识推动作用。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民主意识引导为关键点,将民主人格构建为侧重方向,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构建与形成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特征,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与新理念,成为优化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重要着力点。
3.以民主思维强化为核心要素,表征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新局面。民主思维的强化作为人的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标志,意味人的民主人格特征全面形成,推动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形成持久性。从民主人格构成的阶段性发展角度进行探究,民主思维的形成作为最高阶段,体现出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发展心理的民主化方向全面形成,能够以社会民主角度看待社会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征,同时保持客观、准确的社会事物发展的认知观念。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进程中,将学生社会民主人格构建为重要研究方向,以民主思维的强化为核心出发点,有机优化人的社会民主心理。进而使高校学生面对社会发展新环境,能够将社会发展思想、社会发展观念予以适应性转变,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构建的准确性。然而在民主思维的构建与强化过程中,结合学生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特征进行积极引导,在以社会层面强调人格独立性的同时,深层构建民主性人格。高校学生民主化发展心理能够得到全面深化,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能够以学生社会人格的民主化发展,形成社会人格民主化思维,达到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民主化发展新目标,体现出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全新侧重方向以及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