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优秀13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建议采用结构化的方式来组织总结,例如按照时间顺序、按照重要性等进行排序和归类。接下来是一些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篇一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
3.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知道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5.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6.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
[教学难点]。
1.溶液概念的建立。
2.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实验仪器、药品、用品,教学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由溶液章图切入课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一、溶液)。
二、探究活动1(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
1.学生实验:向实验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或食盐,用玻璃棒搅拌(教师巡回指导)。
2.师生活动1(建立溶液的概念):
(1)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物质“消失”的原因。
(3)帮助学生分析(体验)溶液的特征。
(4)建立溶液的初步概念。
(5)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几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6)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
3.师生活动2(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3)总结出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1.溶质+溶剂溶液)。
4.师生活动3(填写表格,让学生掌握溶质溶剂判断的一般方法):溶液溶质(溶解前的状态)溶剂(状态)。
硫酸铜溶液硫酸铜(固体)水。
碘酒碘(固体)酒精。
稀硫酸硫酸(液体)水。
稀盐酸氯化氢(气体)水。
5.师生活动4:
引导学生发现——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常见的溶剂;两种液。
体(不包括水在内)互溶时,将量多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
三、探究活动2(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
1.学生实验:在1、2、3号试管中做三个小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水中。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3.师生活动1:引导学生对比自己所做的三个实验,总结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4.教师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汽油中。
5.师生活动2:对比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媒体)。
溶质溶剂溶解情况。
碘水碘难溶于水。
碘汽油碘溶于汽油。
高锰酸钾水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汽油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
植物油水植物油难溶于水。
植物油汽油植物油能溶于汽油。
总结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板书:影响溶解的因素:溶质、溶剂等]。
四、探究活动3(酒精能否溶于水?)。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2.要求学生在所做过的三个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
3.学生交流设计方案。
4.学生实验(在实验前提醒学生:滴加酒精的过程中不要振荡,滴加结束后振荡;要留心观察振荡前后的现象)。
5.教师总结:如果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还会发现酒精和水这两种物质能以任意比互溶。
五、探究活动4(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1.学生实验:观察3号试管中的液体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现象。
2.学生实验:向3号试管中滴加2-3滴洗涤剂,按照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顺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3.比较浑浊液体1和浑浊液体2(媒体)。
4.建立乳浊液的概念: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板书:
3.乳浊液]。
5.学生实验:比较滴加了洗涤剂和未加洗涤剂的两支试管的干净程度。
6.分析洗涤剂的去污原理: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篇二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知道学生学习这一章节的时候,越到后边会越湖涂,所以情愿暂停脚步,先缓一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磨刀不误砍柴功,收效是不错的。
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区别与联系。要学生学得好,记得牢,最好的方法是知识点间形成网络,知道同与不同。在溶液的这两个课题里,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有了溶液的概念后,条件缩窄,要规定温度,而不是任何时候;有了饱和与不饱和,为了比较能力的大小,又再增加了一个标准,大家都在100克水里溶解,于是就有了溶解度的概念,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为了使表达更形象,我还用图形加以说明,大圈就是溶液,里面分成两部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而饱和溶液中又画出一个小图图,就是溶解度。这样下来,学生基本懂了,加以练习,得以巩固。
第二个地方是饱和与否与浓稀的关系。我用了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三眼仔”来说,他的饭量经人,往往是以“桶”来计算的,吃得可谓极多,即“浓”,可是如果只给他吃一桶,也很多,很“浓”啊,可是,他并不饱,即“不饱和溶液”;学生开始理解了。然后我又问同学,你们吃多少啊。就以两碗来算,吃饱了,是饱和溶液,可是,比起刚才的“桶”,可谓是稀溶液了。再佐以练习,学生对于这一难题基本能迎刃而解。
总之,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效果只会越来越好。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篇三
一、课题的引入。我一般是从常见的溶液,例如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等等实例介绍引入,希望借此让学生对溶液有一个感性认识。
二、溶液概念的建立。我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做教材上的实验---食盐溶于水中,让学生感受到溶液是如何形成的,再逐步引入溶液的概念。通过分析,再逐渐建立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看来,溶液的形成这个课题的教学还要加强,还要强化学生分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篇四
1.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二、教学重点。
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现象,感知固态nacl、nh4no3、naoh溶解时的热效应。
三、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3分钟。
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见解。
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新课讲授25分钟。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探究活动1如何去油污。
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
仪器:试管。
[小结]:这种液体叫做乳浊液。
[提问]:沾有油污的手帕该怎么清洗呢?现在实验桌上有洗涤剂、肥皂水、汽油、纯碱溶液等,用你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把手帕上的油污洗干净。
[提问]:汽油和洗涤剂去油污的道理一样吗?
[提问]: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并填写以下表格:
试管内加。
入的物质。
振荡现象。
倒掉液体。
后的试是。
否干净。
前
后
静置。
水和植物油。
水、植油。
和洗涤剂。
小组讨论。形成共识。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比较哪一种方法使油污手帕洗得更干净。
学生倾听讲解。
各抒己见,介绍自己生活中见过的乳化现象。
亲手实验,学生积累了一些感性知识,讨论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的理解溶解和乳化的区别,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的运用能力。
[提问]:用洗衣粉洗衣服时有时会感到烧手,那是怎么回事?
[提问]: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是放热还是吸热呢?并画出所设计的实验简图。
探究活动2。
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药品:固态nacl、nh4no3、naoh等。
仪器: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
[提问]:为什么在溶解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呢?
[讲解]:在溶解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微观过程。
[思考]:如果没有温度计,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
可供选择的用品有:烧杯、玻璃棒、广口瓶、单孔塞、玻璃导管、橡皮管、u型管、玻璃片,nacl、nh4no3、naoh。
学生思考讨论,可能是洗衣粉溶解过程放热。
根据提供的仪器药品,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画出的简图,组与组之间进行充分地交流并讨论,一致通过后再进行实验。
分组实验,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课本29页表格中。
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可能是……。
理解扩散和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的微观过程。
小组讨论,然后组与组之间对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点评,老师及时地作出适当的补充和肯定。答案可能有七、八种,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还会想到更多实验方案。
再次让学生体会探究实验的过程: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1.家庭小实验。
将家中的日用品溶于水,继续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2.调查研究。
围绕洗涤用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
在家里开展小实验。
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讨论的形式在班上交流,也可以将撰写的小论文贴在班上展示,还可以到人教网教育论坛上交流。
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小结2分钟。
一、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二、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溶解时发生了两种变化:1.放热;2.吸热。
小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升高。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篇五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2.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
3.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认识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及转化,
2.通过蒸发溶剂和降低温度获得晶体,认识结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和交流的方式,认识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及析出晶体的方法,体验实验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结晶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3分钟。
分
学生聆听、思考,并且发表自己的见解。
预习过的学生会回答:糖水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蔗糖了。
这个过程说明了物质不能无限制在水中溶解。
继续向糖水中加水,能使没有溶解的蔗糖溶解。
创设情境,从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同时也能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新课讲授25分钟。
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让学生利用实验台上所给的器材,完成下面实验:
1.分别向3个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食盐、蔗糖、硝酸钾,直至有固体剩余。
2.设计方案让未溶解的固体溶解。
3.固体溶解之后继续加入这种物质,观察是否溶解,若溶解继续加入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
4.向得到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其它的固体,观察是否溶解。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指导和学生交流。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
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交流。
实验结束后,总结出以下结论:
1.物质在水中不能无限制的溶解。
2.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
3.加水或者升高温度可以使未溶解的物质溶解。
4.加水越多,溶解的物质越多。 温度越高,溶解的物质越多。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5.饱和溶液能溶解其他的溶质。
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实验中发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讲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强调“一定温度”和“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实验总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得出如下关系。
学生聆听、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讨论交流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不饱和溶液通过加溶质、降温可以转化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加水或者升高温度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培养学生从实验得出结论,从而树立严谨的科学意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实验5.将三个烧杯放入盛有冷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与学生交流。
讲解结晶的方法之一——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引导学生分析冷却接近饱和的溶液,析出晶体的过程中溶液的状态。
实验后学生回答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而且蔗糖和硝酸钾析出的晶体较多。
解释原因:饱和溶液温度降低了,原来溶解的溶质不能再溶解了,所以就会析出晶体。
有晶体析出,说明溶液已经达到饱和,说明冷却不饱和溶液可以使溶液达到饱和。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交流能解释这些现象,从而完善化学知识。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到晶体。
讲解结晶方法之二——蒸发结晶。引导学生分析海水晒盐过程中溶液的状态。
引导学生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其他方法,并板书到黑板上。
根据海水晒盐、被汗水浸湿的衬衣晾干后,衣服上会有“云彩”出现等生活常识,可以得知蒸发溶剂可以得到晶体。
海水晒盐中,不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继续蒸发水分,有晶体析出。
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完善知识,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堂小结2分钟。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强调“温度”和“一定量溶剂”。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结晶的方法有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结晶。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篇六
知识: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二者的转化;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的关系与区别。
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学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综合启发式。
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药品:食盐、硝酸钾、氢氧化钙。
其它:火柴、水。
附1:课堂练习一
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附2:课堂练习二
3.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什么方法?
4.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欲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
附3:课堂练习三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5.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6.在一定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附4:课堂练习答案(略)
附5:投影片设计
附6:随堂检测
1.
__
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_
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在一定量的溶剂里,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对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3.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
a.非常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增加该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增加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篇七
周二中午第三节在九年级四班我上了这节课,恰逢里庄中学的老师来听课,总体感觉,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优点:。
1、学生参与面比较大,学生自主学习落实比较到位,小组展示还比较充分。
2、制作的课件简洁实用,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而不是让课间牵着老师和学生走。
3、达标练习环节新颖,使用了“摘星啦”抢答形式,而且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思考时间,然后老师再说“开始”,在答题时追问步步紧逼,提升了课堂的深度。
存在的不足:
1、演示实验没有做(我有点懒——准备一个实验最少两节课的'时间,再说这个实验用品实验室也不全)只放了实验视频,学生虽然从视频中有了清晰的直观认识,但是毕竟不如做实验好。
2、学生预习不是很充分,小组合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于概念个别同学掌握的不是很牢。
3、对于“学困生”关注不是很到位。
总之,现在的课我觉得是越来越难上了,需要思考和提升的地方太多了,这段时间我的研究目标是既要落实学生的思维深度,又要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既要让课堂热热闹闹,更要让学生多一些沉淀。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篇八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比,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书写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初步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生活常识对物质性质进行简单归纳总结。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现象推断相应的性质。
3.学习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
实验用品: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火柴、铁丝、木炭、硫黄。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3分钟)。
【展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讨论。
得出结论:性质决定用途。
列举生活中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2】回忆上节课内容,氧气有什么用途吗?
【展示】氧气的用途。
回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回顾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新课教学。
(35分钟)。
【引入新课】体现了氧气的什么性质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氧气的性质。
【问题3】物质的性质包含哪两部分?
回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讲述】研究物质性质时通常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两部分。
倾听,感受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
将已有的旧知识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中。
【讨论】根据物理性质的特点及生活常识分析氧气的物理性质。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阅读】阅读教材,并提炼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阅读教材,完成阅读作业。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问题4】请你总结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总结记录:
(1)无色、无味气体。
(2)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3)不易溶于水。
(4)氧气可转变为淡蓝色液体和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培养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的能力。
【讲述】气体的物理性质一般按照:
(1)颜色、状态、气味;
(2)密度;
(3)溶解性;
(4)三态变化;
这几点进行描述。
倾听,记忆。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气体物理性质的归类方法。
【学生实验】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
操作,观察现象。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问题5】木条复燃的原因是什么?木条和什么物质作用导致复燃?
讨论、记录: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木条复燃是木条与氧气反应的结果。
培养学生通过现象思考本质的习惯。
【演示实验】1.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2.木炭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3.铁丝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观察现象,区分不同。记录: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展示】正确的文字表达式。
书写:文字表达式。
【问题6】同一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
讨论,分析原因。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讲述】1.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
2.在不同的反应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各不相同。
倾听,思考,记录:
1.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2.硫燃烧实验:水吸收有毒气体so2。
铁丝燃烧实验:水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
帮助学生通过现象分析原因。
【问题7】观察上述三个文字表达式,填写表格。
讨论完成表格。
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
【讲述】化合反应的概念(基本反应类型)。
寻找规律: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氧化反应。
阅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讲解】1.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2.氧化反应可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
倾听,记录,通过课本实例进一步认识氧化反应。
【问题7】1.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吗?2.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
思考。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无必然联系。认识到两种反应的类型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反应进行分类得出的。
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小结。
(5分钟)。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氧化性。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2)氧化反应。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篇九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
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课前组织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内容,让学生记录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结果,并从中应道学生如何由实验来分析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
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并结合“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以便于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重点难点]。
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
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与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o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题内容;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钉锈蚀”实验,观察并记录铁钉锈蚀情况。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利用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
二、金属资源保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数以亿吨计金属。然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据估计每年全世界因生锈而损失的铁就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
[学生]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的锈蚀条件的“活动与探究”,完成实验报告。在课堂上回顾实验步骤,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与学生探讨设计的目的并对学生的设计给予评价。
汇总实验如下――取5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5支试管中进行下面实验:
在试管1中加入稀硫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
在试管2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使铁钉一半浸没在溶液里。
在试管3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球上。
在试管4中注满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塞紧橡皮塞。
在试管5中加入少量干燥剂(碱石灰),再放一团干棉球,把铁钉放在干棉球上,塞紧橡皮塞。
(注意)试管5需要事先用酒精灯进行加热。
[教师]提问:通过探究小结使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小结:1.导致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水和氧气同时存在;2.加速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酸或者氯化钠。
[教师]了解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才能知道如何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因为如果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止铁制品的锈蚀。
[学生]讨论得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建议: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教师]引导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分析: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什么防锈措施?
[教师]简单介绍一些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1.“穿外衣”――加一层保护膜。
如:刷漆、涂油、电镀、烤蓝。
2.“增强体质”――改变其自身的内部结构(合金)。
如:不锈钢、不锈铁。
3.改变腐蚀环境通过具体数字,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分析结束后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把握实验的关键,培养学生实验中认真、细致、严谨的实验态度。
防锈方法的确定,可以结合第七单元学过的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运用知识的思路: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或破坏反应的条件――达到某一目的。
(二)金属资源保护。
[教师]金属的防腐可以有效保护金属资源。
[学生]讨论:既然金属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保护金属资源呢?
[教师]课件展示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和我国金属资源概况。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防止金属的腐蚀;
金属的回收利用;
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利用的一些资料,如废金属回收、电子垃圾的回收、废电池回收等等。
[学生]汇报交流,积极探讨金属的回收利用。让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金属资源:丰富与有限。提高学生的资源意识。同时利用金属资源的回收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金属回收的活动中去。
二、金属资源的保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实验报告:
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水和氧气。
3.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二)金属资源保护。
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金属的回收利用;
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篇十
《爱护水资源》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继空气之后又一环保素材,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水资源概况,一方面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说明淡水的分布不均匀和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强化学生的爱惜水、节约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方面,内容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替文字。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有关水资源图片的观看、在充分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生活中有关水资源的利用、保护;对收获的信息知识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上升到实践的高度上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性和有限性。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2)让学生从理论提高到实践的高度去认识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1、不管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我们拥有的水资源认识不会那么的全面,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危害性、工业农业对水污染状况不会那么的全面了解。
2、城市水污染程度大,但农村学生体会不够深切;农村的水资源比较短缺,但水的污染程度比较轻微,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整体感性认识。
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生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采用讨论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直观全面的掌握知识。
1、教师方面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方面自主分成小组,积极讨论,推荐一名胆大、叙述能力强的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
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在课堂上:
1、通过展示一些水资源短缺的资料图片,使学生认识我们对淡水资源的渴求。
2、通过讨论谈谈在我们身边如何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讨论工业、农业、生活上不合理使用水资源对地球造成的污染,从而使学生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去保护环境。
3、通过一些具体的严重水资源污染事件,如“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等来认识环境污染对社会和群众带来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4、鼓励学生通过课后进行社会调查,制作环境小报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
1、创设情境
(1)先播放一组有关“水”的丰富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水资源对生命、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水存在形式和分布状况,面临的污染和浪费情况,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有效举措来治理污染、节约用水。激发起学生的水危机意识。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思考题:a、我们说水资源是丰富的,为什么又说水是全球性危机呢?b、教材两个人均水量表说明了什么问题?c、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d、水的污染源主要有哪些?我们怎样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组内探究,合作学习。
(3)展示“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图片,“松花江流域苯污染”图片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意义和治理水资源污染的严峻形势。
(4)展示三幅自制的节水宣传图片,增强学生的自觉的节水环保意识。
2、学生互动学习
(1)如何正确认识水资源是丰富的同时又是短缺的这一辩证关系,各小组同学在讨论探究基础上选代表作阐述。
(2)对工业农业生活上对水的不合理使用造成水污染以及我们如何采取有效节水治污措施举例加以说明,每一组同学在讨论探究基础上选代表作出自己的阐述。
(3)每一组学生提出我们学校具体的节水环保计划。
3、板书设计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
2、淡水资源极度短缺。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篇十一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知道学学习这章节的时候,越到后边会越湖涂,所以情愿暂停脚步,先缓下,帮助学理清思路,为后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磨不误砍柴功,收效是不错的。
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是区别与联系。要学学得好,记得牢,的法是知识点间形成络,知道同与不同。在溶液的这两个课题,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有了溶液的概念后,条件缩窄,要规定温度,不是任何时候;有了饱和与不饱和,为了较能的,再增加了个标准,家都在100克溶解,于是就有了溶解度的概念,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为了使表达更形象,我还图形加以说明,圈就是溶液,分成两部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画出个图图,就是溶解度。这样下来,学基本懂了,加以练习,得以巩固。
第个地是饱和与否与浓稀的关系。我了学熟能详的物“三眼仔”来说,他的饭量经,往往是以“桶”来计算的,吃得可谓极多,即“浓”,可是如果只给他吃桶,也很多,很“浓”啊,可是,他并不饱,即“不饱和溶液”;学开始理解了。然后我问同学,你们吃多少啊。就以两碗来算,吃饱了,是饱和溶液,可是,起刚才的“桶”,可谓是稀溶液了。再佐以练习,学对于这难题基本能迎刃解。
总之,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效果只会越来越好。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篇十二
“元素”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元素概念不清楚,那么元素、原子、分子、物质之间的关系就无法搞清楚,但这一概念很抽象,特别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原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学生没有学习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于理解。
学生此时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知识,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此时例出氢1、氢2、氢3、碳12、碳13、碳14有原子结构表,由学生分类,教师说明:核外电子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得失电子现象,所以不宜作为分类标准,然后由学生讨论原子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由此得出决定元素种类的百原子核的质子数,在初中阶段也是根据质子数来区分不同类原子的。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也决定原子种类。由此得出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这样学生对元素的概念才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有人认为不该运用同位素的知识,理由是还没学习同位素,我想说的是只要是真科学,只要学生能接受,运用一点后面的知识帮助理解新知识,就可以大胆的运用,且对今后的学习会有帮助。我在上这课时之前把这个观点拿出来与老师们讨论过,有赞成的也有不赞成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证明,运用点同位素知识讲解元素概念,学生的疑惑少了,效果更好了。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篇十三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分类、存在形式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重点叙述了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结合前面水、溶液以及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联系的认识更趋完整和深入。首先课本中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并介绍了钙、钠、钾、铁、硒、碘、氟等元素的生理功能。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这将使学生认识到,不经医生诊断,盲目食用某些营养补剂是有害的。这一课题的重点是介绍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地关系。
教学中我注意强调必需元素的最佳摄入量,并引导学生讨论本课题的讨论题。由于学生对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不十分关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入到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