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之歌读后感(通用20篇)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所读内容进行个人反思和总结的一种表达方式。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思想和主题,同时也是一个记录和分享读书心得的好机会。读完这本书,我感触颇深,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最近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说,让我有很多感悟和思考。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书中的主题和思想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可以更好地整理和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意和意图。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的一次再理解和再思考,对我个人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也有着很好的锻炼和提高。那么,如何写出一篇有深度和启发性的读后感呢?首先,要充分阅读和理解作品的内容,挖掘出其中的主题和思想。其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触发的感受,展开对作品的个人解读和评价。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你的思考和情感。最后,要注意读后感的结构和逻辑,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次序,使整篇文章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样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一
波光粼粼的湖面,绿树葱郁的岸边,飞鸟走兽的窣窣声响……我们跟随《所罗门王的指环》踏入自然。
全书的语言生动而准确,为我们展开了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画卷,作者洛伦茨无比细致的观察与细腻的文字带领我们走进了动物。书中最精彩的就是对动物的特点、习性的描写,很好地抓住每种动物的行为习惯及叫声等,表现出主要的特点。也有景物描写与哲思穿插其中,使书本的内容更丰富、深刻。而整本书除了向我们展现并描述了各种动物,作者对这些动物的态度也令我的印象最深。
“因为从一个人对这些麻烦事的忍耐程度,就能看出他对动物的喜爱”作者在第一章的开头就这么写道,体现了他喜爱动物并会很有耐心地与他们相处,在后文中,既使多种多样的动物们会闯入家中四处啄食、撕碎纸张,肆意地飞行、奔跑,但洛伦茨依旧不会将怒气放在它们身上,而是一遍遍思考对策,感受这些麻烦事中的趣味与莫名的欣喜,足以体现他以完全将动物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像对待一个个孩子般体会它们的行为与成长所带来的奇妙感觉,作者在驯养动物时,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与欢喜之心十分真切。他为了使鸟类顺从,会模仿它们的叫声,不在意旁人好奇而带着惊恐的目光,专注训练稚嫩的鸟儿。他也会爬上屋顶握住旗杆奋力挥舞,召回小寒鸦。围观他怪异举动的人越来越多,而他仍一心系在动物们的身上。从作者的种种表现中,也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动物的包容、呵护,对动物就算付出了重大代价,仍带着喜悦之心看待动物们制造麻烦过程中的可爱之处,他将自己放到与鸟类等动物平等的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与动物相处。当我买来新的小动物,会充满兴致地陪伴、与它嬉戏,玩乐。但时间一长或事情太多,我就会把动物的事抛之脑后,偶尔去望一望,有时甚至会因它们在半夜弄出的响声感到烦躁无比。对比作者对他的动物们的态度,我有些惭愧。也有家长认为养一只小动物不是个好的选择或是觉得动物带来的只有麻烦,实际上,饲养动物的过程中,你给于了它温暖与安定,它带给你信任与喜悦。善待动物,最终获得益处的是我们,收获到欢悦心情的也是我们。
在这本书中,作者甘愿把一切时间及精力献给动物的这种态度,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懂得了如何与动物相处,明白了那份善于发现美好的心态。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二
晚上跑完步,突然很馋牛肉锅,纠结了会,一个人跑出去吃,隔壁三个纹身男,很想过去挑衅干一架。
去年一年写了百多篇读书笔记,今年半年还没过完,写到第一百篇了。
买南海和译林出版社的书要看运气,所以一般我不乐意买,这次的翻译又不太好。
托妮被称为黑人历史的百科全书,这部书算是她最巅峰的作品。第一代黑奴获得解放,户籍官喝的醉醺醺的,给了他一个dead作为姓,老戴德娶了一个印第安混血女孩伯德做妻子,通过辛勤劳作,他们拥有了一个农庄,有了第一个而已麦肯,生第一个女儿的时候,伯德难产死去,女儿自己钻了出来,没有肚脐眼。老戴德不识字,翻圣经找到了杀害耶稣的罗马总督派拉特作为她的名字。十二岁的时候,老戴德被白人枪杀,土地被抢走,两兄妹躲在山洞里,杀死了一个白人,而后哥哥要拿走白人的黄金,妹妹反对,从此两人分道扬镳。
哥哥去了北方,多年后娶了黑人医生的女儿,拥有大片住宅,富甲一方。妹妹全国流浪,有一天带着女儿,孙女找到哥哥,哥哥还惦记着那些黄金。
第三代奶娃,上面还有两个姐姐,读了大学,反而成了老处女,没有上等家庭的男人愿意娶她们。奶娃同派拉特的孙女谈恋爱,按照他说的,就像嚼腻的口香糖一样又抛弃了她,于是哈格尔每个月总会发作,去追杀他。
奶娃听了父亲讲的黄金的故事,去偷窃姑妈的口袋,而里面只有石头和尸骨。于是他开着车又去那个山洞寻找,由此踏上了戴德家族的寻根之旅。
这本书既有一个黑人家庭的悲欢离合,也交织了当时尖锐的种族冲突,黑人经常被杀害,于是七个黑人组成七天小组,每人值班一天,只要这一天有黑人被杀,值班的人要用同样手段杀死相同数量的白人。这本书算是现实主义题材,不过加入了些许魔幻,里面有些奇奇怪怪的白色动物,白孔雀,白鸡什么的。还有时常出现的鬼魂。
1993年托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给予的颁奖词是,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三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魔幻现实主义探析。
托妮·莫里森(tonimomson),美国著名黑人女性作家,193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949年莫里森考入华盛顿霍华德大学英语系;1953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攻读西方现代派文学;1955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同时受聘于得克萨斯南方大学任英文系讲师;1957年重返母校霍华德大学任教;1964年莫里森与丈夫离婚并开始了在兰登书屋编辑工作的生涯;1967年莫里森开始着手她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的创作;1970年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华盛顿出版。自她的第一部作品问世以来,莫里森共创造了8部长篇小说。1993年她凭借这些构思独特、富有创意的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这一奖项的第一个黑人女作家。作为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非洲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今天的文学界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被确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她的小说成就可以说就是黑人文学史上的丰碑。《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该小说1977年在纽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评论界和读者的关注。当时印刷出版了57万册平装本,莫里森的写作事业迅速崛起。同年该小说被评为全国最佳小说,1978年这部小说获得了美国文学研究院奖和全国图书评论学会奖。在该小说中,莫里森将神奇和现实、事实和梦幻、过去和现在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运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一、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拉丁美洲形成一种新的文学创作形式——魔幻现实主义。迄今为止,魔幻现实主义已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影响。属于这种流派的作品主要以小说为基础,这些作品大多是用神奇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特别是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现实。作家在作品中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现象、反映现实的各种描写交织在一起,使拉丁美洲现实政治社会成为一个现代的神话。在这种流派的作品中,作家将离奇的幻想和现实主义的情节并置,人鬼交融,幻想与现实的混合,从而创造一个幻想和现实交融在一起的世界,“神奇”而又不失去其真正的独特风格。在本质上,魔幻现实主义表现的不是魔幻,而是现实。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表现的是拉丁美洲充满离奇的虚幻恍惚“魔幻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与现实共存。无论运用哪一种“神奇”的手段,其最终目标是反映和揭露黑暗如磐的拉丁美洲。善于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揭露现实的作家,通常都把现实放在虚幻的环境当中,给现实披上魔幻的外衣。同时又运用拉美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使作品呈现出真假难辨的魔幻与现实相交融的风格。从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内容上说,作品取材于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在艺术上,魔幻现实主义颇具特色,它采用多种方法将残酷的现实与奇异的幻景结合起来,有时神话变成了现实,有时会成为现实的幻想,有时会成为荒谬的现实;在语言上,它广泛吸收古印度神话和传说,因而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
二、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特色在小说中的.体现。
(一)魔幻与现实的交融。
莫里森在作品中将魔幻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打破了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与超自然现象的魔幻世界,并赋予小说人物以神奇、魔幻般的特点,获得一种神奇与现实相交融的特殊艺术效果。派拉特是小说中很重要的人物,莫里森赋予了她神奇与魔幻的特性。首先,派拉特生来没有肚脐,被其他人疏远,但派拉特不仅充满了无私的爱,还充满神奇的力量。当一个强壮的年轻人欺负她的女儿时,尽管她已60多岁,在交战中她仍然胜了。莫里森在这里暗示派拉特那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和无限的爱来自美国黑人的文化传统。小说中,派拉特通过唱关于售糖人飞走了的民歌再现了过去,同时也激励现在的年轻人。奶娃在派拉特的歌声中,开始了弗吉尼亚的追寻之旅。在这里,莫里森赋予派拉特的歌声以神奇的力量。此外,莫里森在小说当中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使具有魔幻色彩的事件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发生。例如,奶娃生下来就是一条腿比较短,奶娃吃奶竟然吃到8岁,因此得名奶娃,但奶娃可以仅靠意念的力量使哈格尔的j1从自己的颈部移开,而且还可以用意志的力量使哈格尔最终死亡,而使他自己幸存下来。小说中所体现的这种神秘莫测的事件,使整篇小说罩上了神秘的面纱。同时,小说处处充满了神秘的气息,这些奇幻的情节环环相扣,吸引着读者仔细品味。莫里森以魔幻的手段让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很自然地发生。正如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色所体现的那样,魔幻只是手段,表现现实才是真正的目的。
(二)浓郁的神话色彩。
在《所罗门之歌》中,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就是黑人民间故事一一黑人会飞行。莫里森不仅巧借这个故事表达了黑人对自由的渴望,而且还从现代意义上赋予这个神话新的含义。她把黑人民族探索民族出路的愿望和历史上黑人民族对自由的渴望联系起来。《所罗门之歌》的卷首引言——“父亲们可以翱翔,而孩子们可以知道他们的名字”,这是小说中第一次提到小说的主题之一——飞行。虽然飞行可以逃离压迫的环境,但是也给留下的人带来了创伤。虽然奶娃从密歇根州出发的飞行使他摆脱了“非医生街”那沉闷的环境,但他的飞行也是自私的,因为这使哈格尔极度悲伤而死去。在小说结尾处,奶娃发现自己竟然是会飞的所罗门的后代,他在曾祖父飞走的地方纵身一跳,飞向不可知的未来。奶娃的最后一跃是整篇小说的高潮,它和开头相呼应,和“飞行”神话在结构上保持一致。奶娃的成功“飞行”象征了黑人要找到真正的自我,必须立足于黑人的传统文化。莫里森在小说中广泛地应用飞翔作为写实而不是作为比喻性的事件,这就使《所罗门之歌》更加具有魔幻神话色彩。而且小说中的人物认为,人类飞行是很自然的事情,例如,保险公司代理人史密斯说要飞走。果然他带着那蓝色丝质的宽大翅膀出现在屋顶,并义无反顾地跃入空中,最终摔死。然而,围观的人并不是跑过去劝阻而是鼓励他要勇敢地跳下来。莫里森用这个事件表明,他们并没有把他的飞行看做是自杀性行为,相反,旁观人群的行为就好像史密斯的飞行可能会成功似的。此外,弗吉尼亚州沙利玛的居民并不认为所罗门的飞行是个神话,他们相信飞行确实发生了,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奶娃不相信人可能会飞,但在自己族群人的眼里,奶娃是不正常的,只有他开始相信人真的能飞行的时候,他才没有感到被自己的族群疏离。在这里,托妮,莫里森以娴熟的写作技巧,运用神话原型的方式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三)奇幻象征意象手法的运用。
奇幻象征意象手法的运用是魔幻现实主义一个重要的特色,它表现了现实的魔幻性。莫里森在小说中巧借奇幻的象征来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所罗门之歌》中所有的人物都是黑人,很少能碰到白人人物。白人人物在小说中出现不多,但却代表着破坏和负面的影响。在《所罗门之歌》中,白人对黑人来说就是伤害的来源。第一代麦肯·戴德被一个有钱的白人家庭杀害,吉他的父亲死于一次工厂的事故是由于白人老板的疏忽。同样,艾米特,提尔被一个行私刑的白人暴徒在密西西比绞死。尽管白人带来灾难,但莫里森告诫说,仇恨和复仇不是对种族歧视的有益回应。科林西安丝第一,戴德是奶娃的姐姐,在勃立恩,摩尔大学和法国受过高等教育。小说中,莫里森用科林西安丝第一和莱娜做人造玫瑰花象征着上层阶级沉闷的生活以及女性的压抑。这些玫瑰花挣不了很多钱,做人造玫瑰花的真正目的就是使她们不需要用心就能转移注意力,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科林西安丝第一和莱娜没有任何激情地完成了她们的任务,是受习惯而不是信念的驱动。在文学作品中,真正的玫瑰花象征着爱,莫里森用人造玫瑰花象征着在小麦肯家庭中缺少爱。金子象征着小麦肯痴迷于追寻财富。在小说中,金子对男性来说是无法抗拒的,为了得到金子,他们违背了自己的原则。例如,奶娃到自己的姑妈派拉特家偷盗,因为他想变得富有而独立。同样,吉他对金子的渴望使他企图谋杀奶娃。
三、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托妮·莫里森成功的在小说《所罗门之歌》的创作中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技巧,虽然仅仅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特色无法穷尽小说的魅力,但通过对整篇小说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整篇小说是架构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基础之上的。莫里森在小说中巧借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表现了小说的主题,也揭示了奴隶制对美国黑人的心理创痛的现实。正如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那样,魔幻只是手段,表现现实才是真正的目的。莫里森本人也被誉为善于用魔幻手法来表现现实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同时在作品中,莫里森也用魔幻的艺术创作手法警醒美国黑人民族,只有正视自己民族的悲惨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同时并立足黑人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拯救黑人民族的未来。
[参考文献]。
[4]杜萍,《所罗门之歌》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j].安徽文学,2008(05).。
[6]曾梅,托尼,莫里森作品的文化定位[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张巍(1981-),女,河北承德人,河北体育学院外语系讲师,学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四
在《所罗门之歌》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看似奇怪的引子:在主人公出生的一天,一个按部就班的老实人,宣布自己将从某一个地方利用自己制造的翅膀飞向一个遥远的地方。他按照通告时间表演了自己的飞行,然后干脆利落地摔死在了医院的门口。而与此同时,一个名叫“奶娃”的孩子在这场闹剧发生的地点降生了。——这再一次展现了托妮·莫里森的高超叙述技巧,以及对于结构掌控的游刃有余。因为直到很久之后,我们才会发现,这个看似毫无意义的荒诞的行为的实际意义。
不同于其它托妮·莫里森其它作品的紧凑和强力,《所罗门之歌》的结构虽然紧密,但是节奏却也更加多变。一如既往,她的作品展开于地狱般生活场景之中,但所不同的是,在《所罗门之歌》里,地狱般的现实正被缓慢地拖离出暗黑的世界,重新进入光明之中。或者说不同于以往,托妮·莫里森寻找到了一种重新寻回天堂的可能——一种从文化的重新确认中获得自尊和自信的可能。这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总觉得在某种层面上,这种显而易见将托妮·莫里森的世界变得狭小了。
托妮·莫里森高超的叙述技巧和语言天赋,以及显而易见的主题,很容易被纳入到一个关于身份、种族和解放的主题之中,而消减了其普遍性的内涵。毫无疑问,她很容易被纳入到萨萨特的文学主张之下——文学本身就是一种介入。它必定是介入而且应该是介入的。写作本身就是对于主题的介入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托妮·莫里森的努力当然是值得尊敬的,可是假如我们将福克纳和托尼·莫里森放在一起比较时,我们又会看出两者多少的实质性差距呢?也许文学本身就是一种介入,但是它绝不因为写作者自身的问题而因此被限定在一个狭窄的范畴之中,实际上尽管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在人性的层面上,福克纳笔下的白人地狱和托妮·莫里森的黑人地狱,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同处在一个灾难性的历史阶段,所有的人都挣扎在恐怖的地狱之中,不同的是,托妮·莫里森笔下的黑人不仅仅要对抗上帝的困难,还要承担人自身的罪孽。因此,在这种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显得更加的沉重。——但因此,就能将其孤立化,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特别对待吗?当然,在具体的问题上,这是显然的,可毫无疑问,这样的区别对待本身就是一种可怕和可悲的。
托妮·莫里森对于苦难的极具煽动力的写作,加深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将其作品的主题限定在了一个具体的狭窄的空间之中——这当然不是她的本意,可是它却是发生了。我强烈反对很多评论家将其简单地限定在黑人种族解放的狭隘主题之中——实际上不仅仅因为作为一种文化自身的特质需要被重视,同时从文化多元性和互补性角度来说,托妮·莫里森同时还在说一个我们文化缺失或者正在被无情地肢解的过程—-而这几乎是我们所有人和所有文化的主题。每一个时代,我们都在对抗文化的野蛮和野蛮的文化,这是人永恒的主题,即使生在这个被认为普遍丰裕的时代,难道我们的文化不同时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紧张和压力么?因此,《所罗门之歌》也许唤醒的不仅仅是“奶娃”的飞跃,还有我们所有的人的关于文化的乡愁。托妮·莫里森坚持追寻消逝的乡愁,不仅仅是为了寻根,而是为了找回属于自己的存在—-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以及自由和自尊。文中的人渴望会飞,就是渴望逃脱禁锢,重新找回失去的荣光和自由。那是一种自杀式的飞跃,也是一种决绝的努力。这就是托妮·莫里森的写作态度,也是她的写作动机。
《所罗门之歌》在某些时刻让我想到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对于自身的迷失,包括对于自己的文化的整体的缺失,在马尔克斯那里表现为对于遗忘的恐惧,对于久远的文化的失去的怀念。当老何塞死在黄色花雨的那天,过去被终结了。一个新的时代来了。但是有一些残存的人,比如那个活了很多年的具有疯狂生育能力的老女人,在《所罗门之歌》里就是那可怜的派拉特一家三代。她们如异类一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用一种天性般的纯真顽强展示了自身文化存在的证明。她们向往自由,充满了艺术的热情和天赋,她们对待生活以一种完全陌生的方式——但是她们真诚,她们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纯洁的快乐。在那个月夜,冷酷的麦肯穿过贫民窟,被她们一家三口在低矮的小屋里,昏黄的煤油灯下的歌声感动了—-在那一刻,他感到了一种回归和温暖的感受—-那歌声正是一种文化的乡愁的展示。“当麦肯在记忆和音乐的重压下觉得自己软化下去的时候,歌声消逝了。气氛是宁静的,但麦肯却无法离开了。”正是在这一段歌声里,冷酷的麦肯展示了他温情的一面。他是如何在父亲被无辜残杀之后,母亲在分娩死亡之后,将可怜的派拉特努力养活——他不是生来就如此冷酷的—-冷酷到即使他的房客要自杀,也要坚持将他的房租收齐—-他是一步步被现实逼向冷酷境地的——仿佛那个社会只留给了他一个唯一的可能,只有沿着冷酷的这条道路一路走到底,他才能和那些居于另一个世界的人享受到同样的幸福。
托妮·莫里森必须让那个在奇怪的一天出生的“奶娃”脱离老麦肯的成长路线。因此,她让“奶娃”遇到了派拉特。这个女人象征着某一种神秘的力量—-她是自己从一动不动、一声不响、毫无作为的母亲的血肉之体中自己爬出来的—-因为那个时候她的母亲已经死了,而她也被认为将死在母亲的腹中,但是她自己爬了出来,身后拖着脐带和胞衣,头前脚后一点点地爬出来了。这个充满了魔力的女人,就像马尔克斯笔下那个一直守护着家族的母亲。正是因为她们,祖先留下来的那些看似愚昧,但却充满了智慧的生活才得以延续下去。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詹姆斯·伍德敏锐地捕捉到了托妮·莫里森和马尔克斯的相似之处——反对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反对托妮·莫里森的小说。
但是毫无疑问,托妮·莫里森太爱她的人物了。用詹姆斯·伍德的话说,她用自己的热情闷死了他们。这样的指责当然是过于严肃和认真了。但却也并非空穴来风。尽管在风格上相似,但如果我们将福克纳和托妮·莫里森的人物相比较,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托妮·莫里森的人物就像是作者的宠儿,而福克纳的人们则自由自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完全不受控于作者的力量—-这看似不可能,但实际上他们确实做到了—-也就是说那个人物在一种模糊和暧昧之中,存在着一种超越的潜力。而这种潜力在《所罗门之歌》里—-尽管托妮·莫里森给予了足够的耐心和努力,使“奶娃”可以纵身一跃——但是她母性的光辉早就将这种飞跃性的力量上升到了一个神秘性之中—-如果不借助于这种神秘性,托妮·莫里森的人物就真的被闷死在了她的怀抱中。无独有偶,在《所罗门之歌》里,那个战战兢兢生活的妈妈,除了享受丈夫的刺激之外,只有一种感到兴奋和快乐的方式——-那就是让早就该断奶的“奶娃”每天偷偷地在黑暗的书房里喝着她的奶。仿佛他从自己的身上吮吸的是光芒。——这用来形容托妮·莫里森与他作品人物的关系,其实挺合适的。
除此之外,当詹姆斯·伍德说托妮·莫里森也许应该记住奥登关于诗人应该像轻骑兵一样突进,而小说家应该尽量显得笨拙和朴素时,她反对的是托妮·莫里森那种随时可能因为不可遏制的乡愁而溢出小说边界的行为。这当然是对的。因为这好像一个谜语,早早就被发现了谜底。不过托妮·莫里森的语言和想象,正因为这种溢出,成为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尽管有时候显得过剩,不过确实也绚烂夺目。(乔沅)。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五
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
“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在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时,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
计划生育在最初推行的那些年里,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曾对无数女性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由于政策的坚决与残忍,如果写成一本书,这本书一定是鲜血淋漓,然而这些痛苦长久以来被人们所漠视。
不从天赋人权的角度上论证政府是否有权利干涉公民的生育,进而否定计划生育的正确性。这将会引来很多没有意义的争论,也不是莫言写这本书的本意。计划生育对于这个国家是正确的选择,但是我们仍需反思,是这个社会的知识分子理所应然要当反思的,如果这个国家的良心对此缄默不言,这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
在举国欢庆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莫言推出了自己的长篇新作《蛙》。这部号称“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的小说无论从出版的时间来看还是从试图表现“乡土中国六十年”的创作意图来看都可以被理解为是作家尝试用自己的创作对共和国历史进行清理和反思的尝试。莫言的态度让人玩味自始至终他没有说计划生育这项政策的任何不是。相反他一直借用各种人的嘴巴说出这项政策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那些一定要生孩子的丈夫与母亲们反倒都是一些蛮横愚昧的村夫农妇。整个故事也没有对于政策本身做出任何评价,然而我们却能在正义与愚昧的矛盾中看到莫言想表达的。小说尾声流露出作者的取向:当姑姑退休以后,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她虽然做了正确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名接收新生儿的妇产医生,她也亲手杀死了多个胎儿。她的晚年痴迷于捏泥娃娃,捏了无数的娃娃。在她的仅存的信念里,每一个娃娃都是被她杀死的胎儿,都是有生命的灵魂,永远环绕在她的身边。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六
我在暑假读完了《所罗门王的指环》,被作者一家的事所深深吸引。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和家人在生活中与动物相处的一些有趣的生活片段。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科普作家洛伦茨,也是一名动物学家,因为他对动物的喜爱,所以写下了许多与动物有关的科普著作。
作者通过十二章的描写,为我们呈现了温柔可爱的灰燕、聪明顽皮的猴子、乖巧伶俐的鹦鹉、喜好战斗鱼棘鱼。他在生活中细致地观察,把动物都拟人化描写,连动物们的心里变化都活灵活现,似乎动物们就在我眼前活蹦乱跳,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充满了童话气息。想必作者一定与动物建立了真正的友谊。
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许多。想象作者记录的过程,我知道了在生活中要留心观察身边事,并且做事要专注。而听了这些故事,我想像作者一样,与动物交朋友。没错,动物不仅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亲人,他们也有语言,有表情,有思想,同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和它们是平等的,都有生命,不能因为人类强大而随意杀害它们,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应该去保护去善待它们,以及我们共同的家园。如果你也想和动物做朋友,请你走进大自然吧,多与它们接触、相处,观察它们,安抚它们,我相信你会对它有更深入地了解,到那时候,你一定能与它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我希望在人与动物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创造和平。
书读完了,可还有个问题,那就是这本书为什么叫《所罗门王的指环》呢?这也是所有读者的疑问。面对这个问题,作者用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和幽默的语气回答了这个问题:“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可以与任何动物交谈,但需要借助手中那枚指环的魔力,而我虽然只能与我熟悉的动物交谈,但不要借助任何东西,这点他就不如我了。活泼的生命无需借助魔法,便能向我们诉说至真至美的故事;大自然比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还要美上千万倍。”
这番话使我更加崇拜作者了。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七
自打九月份以来,就一直开始下乡督导,阅读计划的书到现在还没有读完,漂流书籍一本接着一本的到来,目前手中还有5本书未读呢,究其原因不是工作,是自己的惰性问题。本周一下乡督导终于告一段落了,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的读书,运动,好好的充实一下自己。先表表决心,开始主题吧。
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主要这本书讲的是黑人的故事,主人公偏多,但是文中始终由奶娃与父母与朋友与亲人之间的冲突贯穿于整篇文章,奶娃从一个任性叛逆的孩子到一个成熟稳重有思想的青年,这应该也属于逆袭成长的典型吧。
文中从奶娃离家出走开始找寻“金子”之后的章节,达到了本书的巅峰。通过追寻,没有找到传说中流失金子却有了其它意外发现,解开了家族的谜团,完成了自己的蜕变和救赎。作者没有华丽词语的描述,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个在远离自然的大城市里想像不出来的世界,人人神往。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八
前段时间,我读了康拉德·洛伦茨的《所罗门王的指环》,以描写动物著称,堪称“动物小说“。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来自第12章,道德与武器:”我们不是从自然中获得武器,我们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制造武器。以后还有什么更容易的?它是在发展武器,还是在培养跟上它们的责任感?没有这些禁忌,我们人类肯定会被自己的发明毁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建立这些禁忌,因为我们不能依靠本能。总有一天,两个敌对的派系会发现他们可以互相残杀。这一天可能会到来,整个人类被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我们应该像鸽子还是像狼?人类的命运将取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段话,我想,是洛伦兹在书中写的,是最哲学的。
这段话用狼和鸽子,鸽子的比喻在击败对手后,会毫不留情地干掉对手,和狼相反。这意味着,作为我的论文我们人类,当我们的利益,贪婪的`心就设立了两个敌对的阵营,并有破坏对方的能力,我们该何去何从?这是现代人的警告,但也担心后市对人类和无奈。
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是薛之谦的《动物作为世界》。在这首歌中,人们可以唾弃动物,嘲笑动物,当贪婪膨胀到极限时,人们研究发现,最愚蠢的其实是一个他们通过自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何尝不是我们这样呢?1990年到1991年的海湾地区战争,不就是伊拉克的总统就是为了企业获取信息更多的石油来赚取暴利,才侵略科威特,最后导致以美国国家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其进行自我毁灭式打击的吗?堪称人类死亡教育人数数量最多、损失影响最大的二战,也是学生因为这些法西斯的梦想是统治成为全球而入侵波兰最后可能导致整个二战的发生。这一切发展都是不能因为只有两个字---“贪婪”造成的,贪婪是所有人心中的魔鬼。
通过上述事件得到启发是:人不能太贪,适可而止,如果我们不遏制它,人类的贪婪可能会导致死亡。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九
天空上,风云动摇,光影迷离,太阳光已无力再割开斑驳的屋影。在一个星期六的傍晚,我读完了《所罗门的指环》。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这是一本小说,写所罗门王的指环的离奇故事。刚读几页,都是在写景,写阿尔腾贝格是动物乐园,我还以为是借此引出故事。然而,事实与此大相径庭。除了前言开头提到了所罗门王,其他地方就没出现这位智慧之王的影子(也许我读得不太认真)。在我看来,本书的作者,同时也是文中的主角康拉德﹒洛伦茨,就是那位所罗门王。从来没有哪位科学家,能像他一样。他可以和动物说话,就像两人闲聊家常。
全书约10万字,介绍的小动物数目非常大。这众多的小动物中,绝大部分都是洛伦茨在不同时段亲手养的。在全书中,作者表达出的都是自己的欢悦之情。他因养动物而开开心心地度过80多个春秋,这一生是真正的享受。虽然,养动物时常遇到麻烦,但他所忍受的麻烦,换来的补偿,不仅仅是科学成果,还有许多许多。洛伦茨一直遵守着人与动物平等”的原则,热情地呵护着它们。他总是尽力模拟出与现实一样的环境供他们生存。在他看来,人就是动物,动物就是人,二者全无区别。
现代生活熙熙攘攘,忙忙碌碌,一个人需要时常提醒自己不要迷失自我。可是,如果我们养几只寒鸦,看着他们如何玩弄暴风雨,发现他们与人一样的感情,欣赏他们的甜蜜爱情,区分他们的等级划分;如果我们养几只金丝雀,看着这些憨厚可掬的胖家伙进行最搞笑的摔跤比赛,看着他们滚来滚去,一会儿作撕咬状,一会儿大声尖叫,在笼子里你追我赶。那么,即使我们无法像洛伦茨一样快乐一生,至少在孤独时有了喜悦的来源。有知心动物相随,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安身立命的好时刻,好地方。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十
在《所罗门之歌》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看似奇怪的引子:在主人公出生的一天,一个按部就班的老实人,宣布自己将从某一个地方利用自己制造的翅膀飞向一个遥远的地方。他按照通告时间表演了自己的飞行,然后干脆利落地摔死在了医院的门口。而与此同时,一个名叫“奶娃”的孩子在这场闹剧发生的地点降生了。——这再一次展现了托妮·莫里森的高超叙述技巧,以及对于结构掌控的游刃有余。因为直到很久之后,我们才会发现,这个看似毫无意义的荒诞的行为的实际意义。
不同于其它托妮·莫里森其它作品的紧凑和强力,《所罗门之歌》的结构虽然紧密,但是节奏却也更加多变。一如既往,她的作品展开于地狱般生活场景之中,但所不同的是,在《所罗门之歌》里,地狱般的现实正被缓慢地拖离出暗黑的世界,重新进入光明之中。或者说不同于以往,托妮·莫里森寻找到了一种重新寻回天堂的可能——一种从文化的重新确认中获得自尊和自信的可能。这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总觉得在某种层面上,这种显而易见将托妮·莫里森的世界变得狭小了。
托妮·莫里森高超的叙述技巧和语言天赋,以及显而易见的主题,很容易被纳入到一个关于身份、种族和解放的主题之中,而消减了其普遍性的内涵。毫无疑问,她很容易被纳入到萨萨特的文学主张之下——文学本身就是一种介入。它必定是介入而且应该是介入的。写作本身就是对于主题的介入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托妮·莫里森的努力当然是值得尊敬的,可是假如我们将福克纳和托尼·莫里森放在一起比较时,我们又会看出两者多少的实质性差距呢?也许文学本身就是一种介入,但是它绝不因为写作者自身的问题而因此被限定在一个狭窄的范畴之中,实际上尽管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在人性的层面上,福克纳笔下的白人地狱和托妮·莫里森的黑人地狱,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同处在一个灾难性的历史阶段,所有的人都挣扎在恐怖的地狱之中,不同的是,托妮·莫里森笔下的黑人不仅仅要对抗上帝的困难,还要承担人自身的罪孽。因此,在这种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显得更加的沉重。——但因此,就能将其孤立化,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特别对待吗?当然,在具体的问题上,这是显然的,可毫无疑问,这样的区别对待本身就是一种可怕和可悲的。
托妮·莫里森对于苦难的极具煽动力的写作,加深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将其作品的主题限定在了一个具体的狭窄的空间之中——这当然不是她的本意,可是它却是发生了。我强烈反对很多评论家将其简单地限定在黑人种族解放的狭隘主题之中——实际上不仅仅因为作为一种文化自身的特质需要被重视,同时从文化多元性和互补性角度来说,托妮·莫里森同时还在说一个我们文化缺失或者正在被无情地肢解的过程—-而这几乎是我们所有人和所有文化的主题。每一个时代,我们都在对抗文化的野蛮和野蛮的文化,这是人永恒的主题,即使生在这个被认为普遍丰裕的时代,难道我们的文化不同时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紧张和压力么?因此,《所罗门之歌》也许唤醒的不仅仅是“奶娃”的飞跃,还有我们所有的人的关于文化的乡愁。托妮·莫里森坚持追寻消逝的乡愁,不仅仅是为了寻根,而是为了找回属于自己的存在—-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以及自由和自尊。文中的人渴望会飞,就是渴望逃脱禁锢,重新找回失去的荣光和自由。那是一种自杀式的飞跃,也是一种决绝的努力。这就是托妮·莫里森的写作态度,也是她的写作动机。
《所罗门之歌》在某些时刻让我想到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对于自身的迷失,包括对于自己的文化的整体的缺失,在马尔克斯那里表现为对于遗忘的恐惧,对于久远的文化的失去的怀念。当老何塞死在黄色花雨的那天,过去被终结了。一个新的时代来了。但是有一些残存的人,比如那个活了很多年的具有疯狂生育能力的老女人,在《所罗门之歌》里就是那可怜的派拉特一家三代。她们如异类一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用一种天性般的纯真顽强展示了自身文化存在的证明。她们向往自由,充满了艺术的热情和天赋,她们对待生活以一种完全陌生的方式——但是她们真诚,她们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纯洁的快乐。在那个月夜,冷酷的麦肯穿过贫民窟,被她们一家三口在低矮的小屋里,昏黄的煤油灯下的歌声感动了—-在那一刻,他感到了一种回归和温暖的感受—-那歌声正是一种文化的乡愁的展示。“当麦肯在记忆和音乐的重压下觉得自己软化下去的时候,歌声消逝了。气氛是宁静的,但麦肯却无法离开了。”正是在这一段歌声里,冷酷的麦肯展示了他温情的一面。他是如何在父亲被无辜残杀之后,母亲在分娩死亡之后,将可怜的派拉特努力养活——他不是生来就如此冷酷的—-冷酷到即使他的房客要自杀,也要坚持将他的房租收齐—-他是一步步被现实逼向冷酷境地的——仿佛那个社会只留给了他一个唯一的可能,只有沿着冷酷的这条道路一路走到底,他才能和那些居于另一个世界的人享受到同样的幸福。
托妮·莫里森必须让那个在奇怪的一天出生的“奶娃”脱离老麦肯的成长路线。因此,她让“奶娃”遇到了派拉特。这个女人象征着某一种神秘的力量—-她是自己从一动不动、一声不响、毫无作为的母亲的血肉之体中自己爬出来的—-因为那个时候她的母亲已经死了,而她也被认为将死在母亲的腹中,但是她自己爬了出来,身后拖着脐带和胞衣,头前脚后一点点地爬出来了。这个充满了魔力的女人,就像马尔克斯笔下那个一直守护着家族的母亲。正是因为她们,祖先留下来的那些看似愚昧,但却充满了智慧的生活才得以延续下去。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詹姆斯·伍德敏锐地捕捉到了托妮·莫里森和马尔克斯的相似之处——反对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反对托妮·莫里森的小说。
但是毫无疑问,托妮·莫里森太爱她的人物了。用詹姆斯·伍德的话说,她用自己的热情闷死了他们。这样的指责当然是过于严肃和认真了。但却也并非空穴来风。尽管在风格上相似,但如果我们将福克纳和托妮·莫里森的人物相比较,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托妮·莫里森的人物就像是作者的宠儿,而福克纳的人们则自由自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完全不受控于作者的力量—-这看似不可能,但实际上他们确实做到了—-也就是说那个人物在一种模糊和暧昧之中,存在着一种超越的潜力。而这种潜力在《所罗门之歌》里—-尽管托妮·莫里森给予了足够的耐心和努力,使“奶娃”可以纵身一跃——但是她母性的光辉早就将这种飞跃性的力量上升到了一个神秘性之中—-如果不借助于这种神秘性,托妮·莫里森的人物就真的被闷死在了她的怀抱中。无独有偶,在《所罗门之歌》里,那个战战兢兢生活的妈妈,除了享受丈夫的刺激之外,只有一种感到兴奋和快乐的方式——-那就是让早就该断奶的“奶娃”每天偷偷地在黑暗的书房里喝着她的奶。仿佛他从自己的身上吮吸的是光芒。——这用来形容托妮·莫里森与他作品人物的关系,其实挺合适的。
除此之外,当詹姆斯·伍德说托妮·莫里森也许应该记住奥登关于诗人应该像轻骑兵一样突进,而小说家应该尽量显得笨拙和朴素时,她反对的是托妮·莫里森那种随时可能因为不可遏制的乡愁而溢出小说边界的行为。这当然是对的。因为这好像一个谜语,早早就被发现了谜底。不过托妮·莫里森的语言和想象,正因为这种溢出,成为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尽管有时候显得过剩,不过确实也绚烂夺目。(乔沅)。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十一
土地拥有千年岁月,一成不变的是这块已散裂五洲的世界大地。无论它去到了哪里,它还是留下了它走过的痕迹。正如黄金乡,虽然它是传说中出现的繁荣都市,但传承它的子孙依然相信祖先的谎言。相信它一直在世上无名的地方。
在男爵他们回去英国时,却意外地找到了他弟弟。
我们的宝藏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土地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天空由我们撑起,我们做我们自己的上帝。
友情的轻重,对于男人来说,只不过是生命而已。友情的'轻重,对于女人来说,只不过是一缕芬芳而已。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十二
在《所罗门王的指环》的每一章,都能看出作者对动物的包容,今天我就来谈谈包容。
在第一章,无论是宠物鼠在家里随便乱跑,从床单上咬下整齐的小圆片,用来在礼帽里做窝;还是风头鹦鹉见到花园里晾着洗过的衣服,把衣服上的所有的扣子啄下来;亦或是僧帽猴格格丽亚,把笨重的青铜床头灯举到鱼缸的最高处,并将其当做破城锥,砸开鱼缸的玻璃盖。作者和他的夫人都没有生气,甚至还觉得有趣,由此可见他对动物的包容。
我认为包容其实很简单,就像一个大包子把东西放在粉嫩的外皮里,然后吃掉,什么事都没有。比如说别人弄坏你的东西时,说一声没关系;在别人赶时间撞到你时,不要争吵,想想“恕”字,在心里多想几个如果,也就过去了。而且在包容别人时,脑部会产生大量多巴胺,而多巴胺正是“快乐使者”,负责传递开心和兴奋的感觉,使你更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有人太暴躁,都没想过包容。我还记得那一天,天气十分闷热,好像是把人放到了烤箱里,热浪滚滚袭来,使人十分烦躁。上午时,邻居让奶奶帮她给菜浇水,而到了下午,奶奶却因为事情太多而忘记了。邻居回来往地里一看,菜都被烤得蔫黄蔫黄的了。她人像过年放的火炮,直往上窜,用食指指着奶奶破口大骂。奶奶本来也是个暴脾气,气不打一处来,直往脑门飙。霎时间,两人骂了起来,秽语不堪入耳,唾沫星子像喷泉直往外喷。爷爷上去劝过,但一看是要打架的架势,也不敢了。从此以后,我家和邻居家老死不相往来,虽然我们之间靠的很近,但却像隔了条鸿沟,也只有过年时拜个年。
包容其实很简单,但就是人们在做事时想不到罢了,多多包容一下,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十三
洛伦茨,一个主要研究研究鸟类和鱼类的科学家,被称为现代法布尔。又是诺贝尔生理学还是医学奖获得者。赫胥黎说洛伦茨的语言别具一格魅力十足,个人倒觉得也并非如此,然而用科学角度真实记录的鸟兽虫鱼的方式着实引人入胜,一种深入动物心灵最深处进行的秘密探索,是真正的去了解动物,展现的是一个我尚未了解几乎还全然陌生却生动充满新奇。好像是充满“人情味”的世界,甚至偶尔展现的好像比人类世界更有“人”情味。
狐狸并不比其他野兽狡猾,鸽子并不爱好和平,鱼也并不冷血。刺鱼和斗鱼会因为爱情而判若两鱼。据作者所言,再妙笔生花也描绘不出那时他们身体的美丽、舞姿的曼妙。慈鲷是唯一维持“婚姻终身制”的鱼类。洛伦茨在做慈鲷实验研究时的他们完全堪比任何一部爱情剧。
这是属于慈鲷小小世界里的爱恨情仇,却也丝毫亚于人类社会。
还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是关于珠宝鱼爸爸,当时珠宝鱼爸爸正在激动地跑前跑后寻找走散的小鱼宝宝,开了小差,盯上了一段蚯蚓尾巴(食物),他咬住蚯蚓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个鱼宝宝,马上冲过去,把宝宝含到满是食物的嘴里。鱼爸爸嘴里就有了食物和宝宝,食物要去胃里,宝宝要回窝里。鱼爸爸嘴里鼓鼓的,待在那里不动弹,也不咀嚼。洛伦茨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鱼在思考问题!一条鱼在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却采取了和人类一样的行为:一连好几秒,一动不动。旁边的人几乎可以体会到它的心理活动。后来他把嘴里的东西全部吐了出来,关注着宝宝,先把蚯蚓吃了,再把宝宝含在嘴里带回家。还有一个搞笑的事是,他刚得到弹涂鱼时,一条鱼从盆里往外跳,刚好跳到盆沿上,抬起头看着“我”,它的脸好像哈巴狗,它就趴在那里,用犀利的泡泡眼紧盯着“我”,我开心地笑了起来。
打斗中胜利的狼不会咬断同伴的脖子,乌鸦也不会啄同类的眼睛,动物进化中拥有能致同类死地的武器,这种动物会形成一种社会禁忌。比如像火鸡,败的一方蹲在地上,伸长脖子,胜者就像狼、海鸥、苍鹭一样,很想伤害落败的敌人,却不能这么做(或者说不会这么做)。洛伦茨解释说弱者突然失去反抗意识,放弃了抵抗杀手的一切手段,而似乎正是弱者放弃抵抗,使得进攻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了无法超越的障碍。关于这一点,他所言是否属实我不知,是否这些动物所有的胜利者在失败者作出投降姿态的时候都会放弃进攻我也不知。我们人类貌似并不能做到,可能真的是像洛伦茨所言人家神经系统里进化了这种障碍,而我们人类,是天生的冲动和禁忌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武器的发展速度?“如果有人打你右脸,就把你的左脸也给他。”他说这句圣经上他之前一直不同意的话,直到这些动物给了他启示:并不是为了让他再打你一次,而是为了使他无法打你。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十四
天空上,风云动摇,光影迷离,太阳光已无力再割开斑驳的屋影。在一个星期六的傍晚,我读完了《所罗门王的指环》。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这是一本小说,写所罗门王的指环的离奇故事。刚读几页,都是在写景,写阿尔腾贝格是动物乐园,我还以为是借此引出故事。然而,事实与此大相径庭。除了前言开头提到了所罗门王,其他地方就没出现这位智慧之王的影子(也许我读得不太认真)。在我看来,本书的作者,同时也是文中的主角——康拉德﹒洛伦茨,就是那位所罗门王。从来没有哪位科学家,能像他一样。他可以和动物说话,就像两人闲聊家常。
全书约10万字,介绍的小动物数目非常大。这众多的小动物中,绝大部分都是洛伦茨在不同时段亲手养的。在全书中,作者表达出的都是自己的欢悦之情。他因养动物而开开心心地度过80多个春秋,这一生是真正的享受。虽然,养动物时常遇到麻烦,但他所忍受的麻烦,换来的补偿,不仅仅是科学成果,还有许多许多。洛伦茨一直遵守着“人与动物平等”的原则,热情地呵护着它们。他总是尽力模拟出与现实一样的环境供他们生存。在他看来,人就是动物,动物就是人,二者全无区别。
现代生活熙熙攘攘,忙忙碌碌,一个人需要时常提醒自己不要迷失自我。可是,如果我们养几只寒鸦,看着他们如何玩弄暴风雨,发现他们与人一样的感情,欣赏他们的甜蜜爱情,区分他们的等级划分;如果我们养几只金丝雀,看着这些憨厚可掬的胖家伙进行最搞笑的摔跤比赛,看着他们滚来滚去,一会儿作撕咬状,一会儿大声尖叫,在笼子里你追我赶。那么,即使我们无法像洛伦茨一样快乐一生,至少在孤独时有了喜悦的来源。有知心动物相随,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安身立命的好时刻,好地方。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十五
这部一千多页的“大部头”我前后读了一个月。在忍过前两部的冗长和拖沓后,整个作品从第三部校内审判开始精彩了起来。各色人物粉墨登场,种种猛料层出不穷,前两部埋下的各类伏笔也都“复活”了。
之前读过一部宫部的《火车》,当时觉得那部号称媲美《白夜行》的作品有些夸大其实。而这部作品的前两部也会给人这种感觉。剧情推进过慢,人物头绪繁多,看得出作者很有野心,但是支线的内容过多,给人“喧宾夺主”之感。而且作者把写作背景放在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即将破灭的最疯狂的时刻,隐然觉得埋着一颗“定时炸弹”。但全书通读下来,除了野田的犯罪冲动和大出家的火灾之外,作品和时代背景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的关联。这种感觉就像用尽全力打出一拳,却打在了棉花上。
读过全书,觉得这应该是一部讲述家庭、学校对处在青春敏感期的孩子们影响的作品。柏木和神原,这两个初登场时像是同一个人的孩子,却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方向。柏木家庭美满,父母宠溺,他的存在甚至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哥哥宏之的家庭幸福。而他并不知足,小小的身体里隐藏着一颗想要被身边所有人瞩目的心。表面上,他思考着生死的哲学问题,觉得活着了无生趣。
实际上,他更希望用别人的死亡来探寻生命的真谛。而与之相反的是,神原出生在一个问题家庭,父亲酗酒并在酒后失手打死了母亲,之后不堪忍受精神折磨选择了自杀,他本人也被养父母收养。按照柏木的理解,童年的不幸经历本应像梦魇一样折磨吞噬着神原。可他却和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成长,变得越来越优秀。柏木和神原的原生家庭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在地下的神原在柏木眼里却像是没事人一样,变得聪明懂事,成长为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读了这部作品,会明白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起到如何重要的作用。藤野家父母都有工作,凉子就相对要比同龄的孩子更加独立,思想也更加活跃;野田家父母间以及父母和儿子沟通不畅,野田就一度萌生了弑母的邪念;浅井家父母积极、乐观,松子也就变得阳光豁达,乐于助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以家庭作为最初的生活单位开启人生的,家庭在我们的成长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学校作为孩子们在家庭外的第二个家,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孩子们建立人际关系、提高情商、锻炼性格品格以便其日后走向社会的一次次情景实验。在本作中,这些都得到了应有的体现。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十六
《所罗门的伪证》真是一部跟字典一样小说。从开始到结束,我个人就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可当我翻开《所罗门的伪证》,一页一页的往下阅读的时候,我发现,这一次的阅读之旅使我感受颇多。
《所罗门的伪证》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很平淡无奇的一个命案。如果按推理小说那固定的思考模式对其分析的话,不过就是一个,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的这样的问题。作为一部不择不扣的社会派小说,在小说中,没有惊为天人的分析解谜,没有诡谲刁钻的诡计布局,也没有不可一世的名侦探。因为《所罗门的伪证》只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那段压抑残酷却又热血斗争的青春的铭文。
《所罗门的伪证》是我看的第一本宫部美雪阿姨的小说。在这之前,曾经有人调侃,如果给当今日本推理文坛的几个名人实力排序的话,那么可以说伊坂幸太郎和东野圭吾之间,隔着好几个宫部美雪。其实这三个人根本不是一个路子的,更没有做比较的可能。伊坂幸太郎的脑洞比太阳都大,我更喜欢他写的短篇,这个内向又神奇的男人,有一种铺垫了一大篇的繁琐情节最后只用一句话就能让你热泪盈眶的能力。东野圭吾擅长用阴暗崩坏的结局给读者的玻璃心会心一击,极恶之处见人性。而宫部美雪就像阿加莎婆婆,絮絮叨叨慢慢吞吞地把每个人的家庭、历史、经历娓娓道来,告诉你这世上没有纯粹的善恶,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悲剧,然后慢慢长大,以自己的方式找到了救赎。夹杂着希望的热泪和无奈的妥协,这就是人生啊。
在阿姨笔下,她力争将每一个人写活,摆脱小说人物符号化的束缚。所以在第一部《所罗门的伪证·事件》中阿姨就慢慢地给他们塑造家庭、背景、历史。使这个人物一出现,就能够让读者对他有所了解,产生共鸣。阿姨把她所塑造的每一个重要人物心中的“暗”像燃放烟花一样,一个又一个猛烈而又迅速的抛出,使《所罗门的伪证》在一个极度压抑、黑暗的过程中开始。随着小说中事件不断发展,小说中所有的人似乎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有的欢喜,有的忧伤,有的失落,有的无助。但在整体上,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与光明。
实施校园霸凌的学生,失职偏心的父母,误入歧途的警察,欲保全自身的校方领导,对学生分门别类冷漠自私的教师,为了爆点不惜践踏道德底线的记者等等角色轮番走上舞台,却都又带着看似无懈可击绝对正确的理由,有时我都会疑惑如果把我自身放在这些角色身上,我又是否不可避免地走上和他们一样的道路。大人们各执己见,四分五裂,说着为了拯救城东三中学生的誓言,却最终把事件推向了不可逆转的深渊。于是学生们不愿继续做他人的棋子,即使他们还有些不谙世事,依然一往无前担当起寻找真相的责任。在这条名为青春的荆棘修罗道上,黄金之心熠熠闪耀。
在《所罗门的伪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阿姨对日本教育、司法、婚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发出了属于自己的观点。但阿姨所用的形式却很不同,她赋予了不被重视的学生们极大的权力,使他们有了审查与裁决的权利。不被大人所左右,不被以往的条条框框所束缚。阿姨借学生之口对那些成人世界的问题提出了反对和讽刺,而他们为了找到真相又不得不迅速地成人化,渐渐地矛盾接踵而至,他们也随之犯下了和大人相同的错误。所以,要在社会上存活下去,和保持着理想永不褪色之间的悖论,才会更耐人寻味吧。
然而这本书最后也没有一个激动人心的结局,最终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所有人却又悄然成熟,淹没在了社会的洪流之中。伸张正义,还是反抗命运,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了可有可无的问题。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会清晰记得,在某一个金色余晖的午后,少女决定不要继续沉默,任人摆布,我是小孩,我也绝不服输。
“妈妈,我终于知道该怎么做了。”藤野凉子对母亲说,嘴角扬起了释怀的微笑。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十七
先说语言这一块,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无论是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神奇动物们各不相同的姿态,例如调皮的鹦鹉科卡,在老太太们喝茶时像直升机般的把糖粉卷到她们的脸上;例如水鼩在探索路线时聪明地用胡须试探,然后猛冲一段距离;例如寒鸦在空中如石块般坠落,飞时又像飞絮般轻盈……正是有了这些多姿多彩的描写,才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大自然生物的多样性。
我印象最深的是《契约》这章,写狗与人类之间一种神秘奇妙的联系,就好似签订了契约般。狗对主人是忠贞不渝的,书中讲到两种原因:他们对首领狗的忠诚转移到了人身上,对母亲的依赖之情会得以永久保留。狗又分为狼性犬和豺性犬。豺性犬是容易被诱拐的,“只要谁手里有杆枪,猎犬都会跟着他走”,显然,养一只豺性犬要做好随时丢失的心理准备。它们也容易被驯服,但狼性犬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它已经是你的狗,那么就再也不会对别人有感情。虽然它们不一定会听主人的话,但会为主人赴死。豺性犬也是好的,他们会讨人的欢心,也是有情感的。有一只狗能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你,这是很让人羡慕的。
我最喜欢的一部以狗为主角的影视剧,是《忠犬八公的故事》。讲的是小狗八公,在一次主人外出时极力挽留,却失败了。主人站在演讲台上,突然倒了下来,谁也没有预料到,唯独八公。之后它天天到火车站旁的花坛上等,等待他的主人会有那么一天,微笑着走向他。
我不禁想起了我曾经的两只小狗,虽然没有什么值得赞颂的壮举,但在我的心中却是很重要的伙伴。有它们的陪伴,不会觉得孤单。
读完了这本书,使我有了想让自己的家变成动物园的冲动,或许我该好好养一只动物了。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十八
《所罗门王的宝藏》描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寻宝故事。故事的叙述人名叫艾伦夸特梅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柯蒂斯爵士和古德上校,并同他们一道寻觅柯蒂斯爵士失踪已久的兄弟,此人已去库库安纳国寻找所罗门王的宝藏。同行的还有他们在当地雇用的仆人昂博帕。一行人穿过极其可怕的沙漠,并且在山顶几乎冻僵,后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不料,仆人昂博帕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当地合法的国王继承入,他依靠众人的帮助,战胜了邪-恶的篡位国王。最后,所罗门王的宝藏找到,但狡诈的巫医加古尔设计让他们深陷在地下墓室。在艰难逃脱之后,他们找到柯蒂斯爵士的兄弟,回复到了文明社会。
所罗门王的宝藏是属于谁的?肯定不是属于这三个人的那么也就是说这三个所谓的英雄不过是三个小偷罢了或者说只跟盗墓贼是没什么区别的。然后说那三个人真的是拼了命穿过草原的吗?在穿越草原的时候他们确实险些丢了命但却是他们惹火了大象在先的谁让他们不停的猎杀大象了为了食物杀一头大象是可以解释的但为什么要不停的猎杀?是为了象牙为了敛财不停地杀无辜的动物这种行为是英雄所为吗?在生命关头为了保住性命用很低劣的知识欺骗原始人这也是英雄所为吗?而且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月食哪里有这样的巧合的事作者显然是黔驴技穷想不出让他笔下的人物逃命的方法才用这样牵强的情节敷衍。从头到尾这几个所谓英雄并没有做过几件值得称赞的事情相反的他们只是为了本不属于他们自己的财产不惜搭上命去疯狂寻找这样的人只能说是亡命徒不值得称赞。
我看了《所罗门王的宝藏》,觉得第十八章《我们绝望了》比较好看。
这篇文章写了,有一天,他偶然遇到一位叫亨利·柯蒂斯的英国贵族。这位英国贵族要求郭德曼带他到非洲是部一个神秘的村庄去,亨利想趁这次机会找到杳无音讯的弟弟。起初,听到亨利的请求时,郭德曼很犹豫,但是他为了能给正在大学学医的儿子支付学费,决定参与这次冒险。加入了这次冒险旅行的共有四个人:郭德曼、英国贵族亨利·柯蒂斯、海军军官约翰·古德,还有一名年轻的土著人。这名海军军官也是英国人,经验太少,显得更有点轻浮,易感情用事,土著人极具冒险精神,善良,身体强壮。这四个人虽然各有不同的动机,但在深险过程中共同经历了险境、困难,逐渐产生了友谊,他们模穿陆地,饱尝沙漠的酷热,冰雪的严寒,无边际的不毛沙漠地带和水草茂盛的森林,都让他们感到大自然的严酷。从这些极其恶劣的环境,就能看到自然屏障封闭起来孤立生活的非洲人的性格,那里的人们既有凶残的一面,又有善良的一面;既渴望权力,又期待真诚,对生和死都有很高的认识水平。在这片陌生而又险象环生的土地上,他们战胜了所有的困难险阻,不仅找到了神奇的宝物,还通过打胜一场场战争,体验到了自己的力量。
三位勇士被一个狠毒的老巫婆,困在装有钻石的密室里,凭借他们的聪明才智,通过空气的流动,而找到了出口。
“他点了一支火柴,在这个令人压抑的黑暗中,刺眼的火焰几乎都让我们失明了。”
从这句话能看出,密室里特别黑。我要学习这种以一个物体表达另一种意义。
之所以他们能通过空气的流动,而找到出口,是因为他们在生死关头,不慌张、十分冷静。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十九
如果前方是一片黑暗,理想是否会暗淡?黑暗终究不能限制理想的步伐,只是需要时间。
在《所罗门王的指环》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许多属于他和动物们的故事,人类与动物和平共处的世界十分美好无邪,但是,有些时候在完成一个结论之前,总少不了前阶段的细心观察和长时间的证明,用以打破人们顽固的看法,就像《道德与武器》的内容一样,鸽子被世人称为“和平使者”,在任何人的心中,它总是代表高洁与和平,成了任何美好的代名词,但实际上却是那个对同类残忍的攻击,在对方认输之时毫不留情结束它生命的那个;但在童话故事中常以坏人身份出现的狼,当败者低头认输的时候,鸽子会毫不犹豫地咬上去,但狼不会,从这点上来说,我觉得狼比鸽子要有风度,比起鸽子,我更愿意相信鸽子才是童话中坏人的身份,但这又能怪它们吗?这是大自然赐与它们的习性,也是人类给予它们的称号。让所有人明白,鸽子是和平动物的观念是错的,很难,很难,也就是说即使作者现在已经是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但他前面路却依旧很长,很难,或许一辈子都走不完,但至少他努力过,他作为一个著名的动物学家竭力自己所有可能的向人们倾诉着这一点,即使不能让所有人明白,那又如何?至少!他努力过!
而我的同学呢?一个女生,从幼儿园开始学业舞蹈,在每年的表演时,为大家献上那只属于她一个人的独舞,但多少人只看她在舞台上的华丽绽放,不看背后的泪水呢?一次又一次,因劈叉下不去而被老师硬踩下去,当她想继续自己的艺术生涯,上一所艺术院校的时候,家长反对,或许只是一个舞者,但她也会有自已的梦想,或许等到数多年后,她理解了家人的反对,但如今她不能完成自己的梦想了,只能等,顺其自然或许就是,给梦想一点时间。
我,在今天主持时,肆意洒脱,尽量地把所有的突发状况降到最低,控制往自已的紧张情绪以及部分同学的不配合,有阵阵哄笑,也有我尽力把课堂气氛调得很活跃,但依然有人一心只顾着自已的作业,面对他们我无奈,或许有的时候,能改变的只有我自己。我可以在正式主持前一遍一遍的练习,减少哄笑,减少错误,做到多改改课件,动画做得完美生动一点,因为我不能对不起自已。或许很久很久以后,我不能胜任主持类的工作,那又如何?至少我努力过!
给黑暗一缕曙光,是否会撕裂黑暗的结果?给理想一点时间,是否会完成理想的目标?太多的时候,黑暗限制了理想的脚步,时间成了撕裂黑暗的曙光。
社会的压抑,未来的迷茫,甚至是现实的打击,都成了所谓的黑暗。
所罗门之歌读后感篇二十
《所罗门王的指环》,一提到这个书名,是不是立马就联想到一些关于宗教的书,我听到这个书名也有同样的反应,其实不然,它是奥地利作家康拉德·洛伦茨所著。
康拉德·洛伦茨是当今社会最杰出的博物学家之一。曾有人称他为现代的法市尔,当然他的研究对象是鸟类和鱼类,而法布尔研究的是昆虫和蜘蛛。不过,洛伦茨的成就更大,因为他不仅像法布尔那样,用别具一格、魅力十足的语言提供了大量新事实和新发现,而且还在动物思维与行为的基础原则和理论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本书的读者会了解到很多有趣的事情:灰雁的幼雏怎样通过“印记学习”把洛伦茨当作了自己的母亲;赛鸦们怎样把他当作领导人的伙伴,却把其他类似于乌鸦的鸟作为飞行伙伴,并把洛伦茨家的女仆视为“恋爱对象”;一条斗鱼或狼的某种态度或动作是怎样起到了“释放因子”的作用,促使或禁止同类的其他个体做出战斗反应。通过这些事,读者了解到的不仅仅是这么多奇怪的现象,还有现象背后最本质的原则。
希望大家读一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洛伦茨语言的乐趣,了解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