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说明 脱帽摘贫不是终点而是(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说明 脱帽摘贫不是终点而是篇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中国再无贫困县,是个了不起的伟大成就。但也要认识到,消除绝对贫困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新生活的起点,贫困县“清零”不是奋斗的休止符。
一则,脱贫产业还需进一步巩固与夯实。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但有的脱贫产业持续性稳定性不够,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能力相对较弱;产业发展与群众利益联结不紧密、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导致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难,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产业扶贫不是造一片基地,建一些圈舍就完事,关键要找准特色和定位,在产销对接、利益联结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经营中不断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
二则,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还需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关键在人。多年来,各级机关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到贫困村任职第一书记,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扶上马、送一程,最终还得自己走。这需要继续抓好党建扶贫,帮助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配齐配强党组织书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励党员干部和群众扑下身子一起干,将本土致富带头人和产业工人培养起来,打造一支“永不离开”的工作队。
三则,需要进一步消除精神贫困顽疾。不可否认,在已脱贫群众中,仍有部分内生动力不足。有的“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依赖各级组织的思想还比较严重;有的思想观念落后,自主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对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缺乏信心。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长远来看,仍需继续加强扶智和扶志,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只有不断提升人口素质、改变思想观念,人们才有动力、也有能力,真正远离贫困的困扰。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贫困县“清零”后,需要聚焦摘帽贫困县、退出贫困村和脱贫人口,健全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在思想认识、目标任务、工作举措、政策支持、工作机制上有效衔接,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说明 脱帽摘贫不是终点而是篇二
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事实证明,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但是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返贫风险高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0年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实现从“终点”到“起点”的转变,还需跨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这关键一步。
从特产走向产业,增强跨步“拉动力”。“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区“特产”逐渐形成。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特色产品的市场价值日益凸显。而贫困地区大多自然“特产”和历史“特产”比较丰富,以此为发力点,因地制宜,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合并“同类项”,整合资源,培养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火车头”,打通设备、技术、厂地、资金等“要素链”,铺好交通、水电、网络等“发展轨”,搭乘电商、微商、直播平台等“推广线”,让特产走向产业。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拉动贫困地区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从扶贫转向扶志,提振跨步“内生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在于增强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力”,这涉及到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让贫困户“生意愿”。强按牛头不喝水,让贫困户变被动为主动,首在攻破“等、靠、要”思想,引导贫困户树立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奋斗出幸福等正向价值观,使其主动找方向、找出口、找点子、找路子;二是让贫困户“怀技艺”。着眼长远,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强化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变劳动型人力为技术型人才,使其能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立稳跟脚;三层让贫困户“有职业”。联系和争取更多的帮扶企业,扩充岗位资源库,在尊重贫困者意愿基础上,据其特长,为其提供更多合适的就业岗。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想法、有能力的贫困者自主创业。
从单一朝向联合,凝聚跨步“向心力”。“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决胜脱贫攻坚,涉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更涉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场决战,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靠哪一单方面力量就能实现的,需要以党中央和国务院为“指挥部”,各级党组织为“战斗堡垒”,各级政府为“主力军”,各部门相互协调作“配合队”,党员干部当“勇先锋”,企业扛起“责任旗”,人民群众守好“大后方”。全国上下联合作战,用千千万万的“绵薄之力”汇聚成众志成城的合力,发起集体总攻,方能稳操胜券。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一刻不停歇,一丝不松懈,一直在跨步,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这个目标,更应稳扎稳打,攻坚克难,决胜脱贫攻坚,开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继续朝着更广阔的未来扬帆起航。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说明 脱帽摘贫不是终点而是篇三
在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新生活需要我们倍加珍惜,新奋斗激励我们勇往直前。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针对实际情况的变化,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全面小康的基础打得更牢、底色擦得更亮。
有压力才有动力。贫困的帽子是压力,更是攻坚的动力。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责任却不能“摘”,要摘帽不能摘责任、摘帽不能摘政策、摘帽不能摘帮扶、摘帽不能摘监管,站在的奋斗的起点勇往直前,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举措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
巩固脱贫成果,夯实全面小康制度的“成色”。能“摘帽”,那必然符合脱贫的相关指标,必然有先进的工作经验。已经脱帽的贫困县,要重点抓好增收致富长效机制建设和扶贫经验总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立长效机制是为了确保全面完成攻坚任务,经验总结是为了推广借鉴。目前,我们还有一定的贫困县没有脱贫摘帽,已经摘帽地区的经验或许可以借鉴、完善,这有助于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要继续巩固发展脱贫成果,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加大对剩余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确保全面完成攻坚任务,夯实全面小康制度的“成色”。
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全面小康思想的“成色”。摘帽不是最终目的,脱贫攻坚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绝不能因为摘帽了就有所放松,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弦要时刻绷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部署了多次专题性党内教育,让党员干部不断“回炉锤炼”,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对已经摘掉贫困帽子的地区,更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夯实全面小康思想的“成色”。
提升能力水平,夯实全面小康学习的“成色”。好学才能上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大兴学习之风”。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努力营造爱学习、善学习的良好氛围,以不断学习提升眼界和能力,推升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脱贫摘帽是基础,增收致富、幸福生活才是硬道理。脱贫只是摆脱贫困,我们的目的是要群众真正富起来,把我们的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学习就是有效的手段。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政策、学经验、学管理……以扎实的学习、过硬的能力夯实全面小康的“成色”。
强化廉洁自律,夯实全面小康担当的“成色”。“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干部如果没有担当,遇事就往后退,那怎么能带动其他人迎难而上呢?在前行的道路上,肯定会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用什么来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窃以为忠诚、干净、担当就是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法宝”。“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把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要求凝练为忠诚干净担当。没有廉洁的坚守,没有过硬的担当,如何能在脱贫攻坚的战争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如何能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
帽子摘了,责任不能摘,还要撸起袖子,挽起裤腿加油干,努力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说明 脱帽摘贫不是终点而是篇四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每年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节气。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到冬天的过渡。俗话说“霜降杀百草”,霜降过程,植物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霜降而至,秋冬交替,秋风萧瑟,百草枯黄,唯有秋菊傲立枝头。当前,脱贫攻坚到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当从“霜打秋菊开”中汲取攻坚克难之道,保持战略定力,一以贯之补短板、常帮扶、立制度,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查弱项,补短板,重点巩固弱势群体脱贫基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抓基层、打基础是一切工作的根本。脱贫攻坚越是到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越要注重弱势群体的脱贫基础是否牢固。脱贫攻坚靠的不是“喊口号”,不是做表面文章。党员干部倘若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哪能了解贫困户因何而贫?拍脑壳想出的脱贫方法,哪能寻对路子?党员干部唯有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坝,实时了解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听民意晓民心解民困,才能科学依据每个人的特殊情况,给出合理的脱贫政策。脱贫攻坚并不是一阵风,不是刮过一阵子便悄然无踪。党员干部要发挥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弱势群体寻找工作,稳扎稳打,任务一经确定,绝不能搞一阵风、一下子,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为完成高质量的脱贫夯实基础。
送政策,常帮扶,持续发挥致富能人头雁效应。“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致富能人一般都有脱贫致富的主观意愿,同时熟悉本地的优势劣势。充分发现和培养一批这样土生土长的致富能人,让他们成为脱贫带头人,对于激发当地弱势群体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有着说服力很强的头雁带动效应。同时,致富能人不能光致富不带头,不能只当摆设,要带真贫、带深贫,确保带贫益贫工作有成效。要精选产业发展好,致富效果明显的贫困户作为先进典型,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发挥带贫头雁效应。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以点带面带动更多致富能人投身到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际行动中。强化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传、帮、带、教,带动贫困户们走出一条“产业支撑、能人带动、全民参与”的农村致富发展道路,形成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凝成合力干成事、谋好事、成就事。
提质量,立制度,构建稳固长效脱贫致富机制。“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既要立足当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更要立足长远,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实现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首先,要提高扶贫对象医疗保障水平,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动态监管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及时对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查漏补缺。其次,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把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起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产业持续发展带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实现稳定脱贫。再次,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全面提升扶贫对象的受教育水平和就业创业、脱贫致富能力,实现稳定脱贫。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总攻阶段,党员干部要时刻紧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要在已有的脱贫成效上,工作重点不转移、投入力度不下降、扶贫精力不分散,坚决克服面临的困难挑战,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说明 脱帽摘贫不是终点而是篇五
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从上到下、从国家到个人,轰轰烈烈的扶贫战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有国家政策保驾护航,有领导干部亲力亲为,有网格员加班加点,经过大家不懈努力,贫困户已经摘帽,他们家里居住环境慢慢变得更好了、家庭人口的精气神也提高了。
作为一名基层网格员,亲眼见证了贫困户由贫困到脱贫的过程。最开始入户走访的时候,他们家里破落不堪,住着危房,安全都不能保证更不用说环境卫生,用水不方便,整个人面容憔悴,令人心情沉重。现在再进入脱贫户家庭,他们住着危房改造后的新房子,没有危房改造的也进行了整修吊顶刮瓷,房子看着焕然一新,家家户户通自来水或者引净水到屋门口,修建爱心小路,下雨也不怕院子里坑坑洼洼不好走,幸福指数直线上升,随时能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贫困户脱贫不是一年两年的脱贫,而是长久的脱贫。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主动办理低保,让他们终生有保障;政策扶持引导其子女为其交纳孝善养老金,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孝顺老人的良好氛围;春雨暖阳基金保障上学的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让他们学好知识、改变命运,将来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建立扶贫小微站点,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份收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脱贫攻坚座谈会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现在贫困户家家有水有电、吃穿不愁,生活质量在一步步提高,下一步,要按照贫困户需求,帮助贫困户谋职业,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收入,而不是一味地政策兜底。
对不是贫困户的村民,我们也重点关注,谁家生病住院了,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都要时刻了解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扶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发展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步。巩固脱贫成果、增强造血功能、防止反弹返贫,才能实现同心同行共奔小康的奋斗目标。我们还要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采取针对性帮扶举措,确保不致贫返贫;要持续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易地搬迁扶贫工作,切实解决好贫困群众增收难题;要落实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和扶贫项目复工复产的定向帮扶策略,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疫情影响。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区域优势,注重特色产业打造、优势品牌推广,积极做大做强产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做优做精品牌,增加品牌知名度,真正走“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的路子,努力提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