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专业19篇)
总结也是为了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方向,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写总结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个人经验,提供具体的事例来支持观点和主题。最后,我们准备了一些总结写作的范例,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一
我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按照《辽宁省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在省厅科教处的关心指导帮助下,在我市、县有关部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机构改革人心不稳人员变动大的不利因素,圆满完成20xx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和20xx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年来,全市完成了20xx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xx人的培训任务,共举办技术技能培训班53个,经营管理培训班21个;s县于12月16日至28日率先举办了20xx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第一期班,共计100人。能够顺利地完成培训任务,缘于以下几点:
认真总结和吸取多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的经验教训,组织和引导各县(市)区,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提前入手。各项目县(市)区5月份开始着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招生前期准备工作,6月份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群等宣传媒体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招生广告,使得项目下达后,顺利完成招生报名工作,为培训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各项目县(市)区依据《辽宁省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相继制定了《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基本思路、工作原则、目标任务、方法步骤、资金使用、保障措施等具体工作内容,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规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的事业,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支持力度,改善培育条件,营造良好氛围。坚持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听取了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通过提升培训质量和宣传引导,调动了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立足农业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际,根据产业发展水平和培育对象特点,分类分产业分层次开展培育,强化了培育的针对性。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重点培育对象,以粮食和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领域,以教育培训为重点环节,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在培训实施阶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扩大培训效果。一是根据主导和优势产业发展需求,按产业类型组建培训班,统筹培育各类型职业农民。二是大力推广分段培育,推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模式,即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两条主线,在产业周期内分阶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结合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努力将新型职业农民学员作为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享受补助项目物化补助,从政策上给予扶持。三是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等公益性机构培育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各类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等机制创新,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参与培育工作。四是跟踪服务。每个生产技能班配备一名指导员,我们的学员作为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每7—8名学员配备一名技术指导员,学员在生产中遇到问题既可以询问培训班的指导员,也可以向补助项目技术指导员咨询,同时,技术指导员随时可以进行入户指导,快速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认真贯彻省《方案》对资金管理的要求,各个县(市)区能够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落实专项资金,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完成。财政部门负责本级培育资金的筹集、拨付、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等,要确保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监管机制,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能够按照“钱随事走”的原则,项目资金只用于课堂培训及实训费、组织学员在本地和异地参观交流费、信息化手段利用及后续跟踪服务、开展需求调研、考评认定、专家论证、招生宣传、档案管理、技能鉴定、证书印制等培育管理工作等费用。保证了资金用途和支出范围合理合规。
各县(市)区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将相关资料及时装订成册,每期培训班装订一册,其中,包括培训通知、学员签到簿、课程安排、教案、活动照片、总结考评、各种典型资料等相关资料。
在机构改革过程中,负责培训工作的单位、人员都有所变化,培训工作出现了搁浅和停滞状态。市局主管领导和科教科及时到各县(市)区进行沟通协调,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干,通过协调和督导,保证了机构改革过程中工作有序开展。
1、由于机构改革,职能变迁,机关和事业职责分工不清,协调困难,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资金拨付缓慢,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进度。锦州市是欠发达地区,各个县(市)区的经济比较困难,省项目资金拨付到位后重点保“吃饭”了,项目资金拨付是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进度和培训质量。
3、培训时间短,任务重。培训工作任务下达的晚,对大田来说生产技能培训错过生产季,影响了培训效果。
4、省市县均没有扶持政策,只是本系统,甚至本单位进行的项目整合,对农民吸引力或者约束不大。如果省里制定统一的扶持政策,合作社、家庭农场主动找我们,那培训效果会更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二
xx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畜牧)培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xx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xx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农计发[207]30号)文件精神和区农业局《襄阳市襄州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襄农文[20xx]67号)的文件通知,以加快培育壮大畜牧经营主体为主线,以促进畜牧增效、养殖户增收、农业发展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以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实施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顺利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根据省、区印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我区紧紧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结合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制定了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分类型制定了培育计划,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原则,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择优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有序推进新兴职业农民培育。我区20xx年培育目标任务为专业技能型畜禽繁殖员110人,两个班,分别为肉牛培育班50人,生猪培育班60人。
1、为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抓好抓落实,我局认真遴选,组建学员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等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和意义,深入到养殖企业、村、组进行调查摸底,并在自愿申报的前提下,将符合条件的人员信息情况登记注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共登记入库的人员达230人,然后再从实用人才信息库中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学员库中,建立学员档案。在培训时,依据培训内容,有针对性的从实用人才信息库中遴选符合条件的学员,重点遴选有意愿、有需求的农民参训,将有意愿创业或扩大农业产业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户、优先纳入培训范畴,从而避免了新学员在注册时登录不上系统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学员重复参加培训的问题。
2、坚持农民自主申报和基层主管部门推荐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不同类别培育对象。登陆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app实名注册,在线报名。培育对象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年农业服务收入4万元以上,包括动物防疫员、畜禽繁殖员等。同一培育对象三年内只享受一次同类培训。
为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组建有师资库。为充实师资团队,我们不仅聘请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还将本地有较强生产经营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土专家”充实到师资队伍中,进入我区师资库的专家教授有25人。例如周健,华农毕业,原正大畜牧公司副总,主抓生猪生产,现在自主创业,是生猪疫病防治方面的“土专家”;毛喜,喜旺旺公司总经理,在生猪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方面有很深的研究;杨万坤,金牛公司老总,与牛打交道有30多年,是肉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方面的“土专家”。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根据课程安排,从师资库中选择专家以多种方式进行授课、答疑,从而最大程度的让学员学到更多、更实用的专业知识,提高养殖水平。
1、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农时季节和学员工学矛盾,采取“分段式,重实训,体验式”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开展小班教学,提升农民参训积极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一班一档”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展开培训。培训理论授课时间为50%,实训、见习时间为30%,研讨、交流、考核时间为20%左右。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及时填报实训基地库,确保每个产业、每个岗位有实习基地,每个培育对象能实践、会操作。利用云上智农平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
2、选择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适合畜牧养殖特点的培训教材,共选购。
1、《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
2、《农民智能手机应用手册》。
3、《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5《高效养牛技术》。
6、《猪病防治实用手册》600余本,制作教学课件8个,印发讲义400份,印发资料2000余份。
3、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培训内容,从师资库中选聘优秀老师,并及时与老师沟通,方便老师有目的地提前备课。在培训时,合理设置课程,不仅要对学员进行专业技能提升培训,更多的是要加强创业理念、经营管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除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外,还积极推广体验式、案例式教学,学习各地新型职业农民优秀代表、典型案例,并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
4、有目的性的选好实训基地,做好实训。我区共建有实训地8个,例如生猪培训,我们选择喜旺旺公司;肉牛培训,选择金牛公司;蛋鸡培训,选择圣迪乐公司。我们选择的这些公司,都是在我区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对学员的学习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在观摩时,我们安排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并进行互动交流,以便解决学员提出的养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在实训基地观摩学习,让学员们把课堂所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达到融汇贯通,学为所用,将实训基地好的做法应用到自己的养殖中去。
5、严格考勤管理,每节课点名,严格请销假制度,将考勤计入学员档案,与优秀学员评选,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挂钩,确保教学秩序。在培训中,我们进行了交流探讨,让学员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体验分享交流经验。
为更好的巩固培育效果,为学员提供一个互动沟通交流的平台,我们建有襄州区畜牧技术培训qq群3个、微信群3个,邀请所有师资团队老师及参加培育的学员全部参与其中。通过qq群、微信群,学员们可以进行价格信息、原料采购、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而且遇到疑难问题,还可以与专家进行远程视频,随时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每一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结束后,我们都要针对每期参加培育的学员制定后期跟踪服务方案,印有跟踪服务纪录本,保证每位学员我们每年上门服务2次,同时我们还会不定期的组织老师到学员家中进行回访,发放技术资料,了解学员实际情况、生产遇到的问题,针对了解的情况制定解决办法。如果遇到需要紧急情况,我们也会邀请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只要勇于创新,一切从养殖户出发,扎实工作就能得到养殖户的理解和配合。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密切结合,形成合力,才能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稳步推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三
1、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农时季节和学员工学矛盾,采取“分段式,重实训,体验式”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开展小班教学,提升农民参训积极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一班一档”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展开培训。培训理论授课时间为50%,实训、见习时间为30%,研讨、交流、考核时间为20%左右。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及时填报实训基地库,确保每个产业、每个岗位有实习基地,每个培育对象能实践、会操作。利用云上智农平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
2、选择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适合畜牧养殖特点的培训教材,共选购1、《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2、《农民智能手机应用手册》3、《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4、《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教育与礼仪》、5《高效养牛技术》6、《猪病防治实用手册》600余本,制作教学课件8个,印发讲义400份,印发资料2000余份。
3、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培训内容,从师资库中选聘优秀老师,并及时与老师沟通,方便老师有目的地提前备课。在培训时,合理设置课程,不仅要对学员进行专业技能提升培训,更多的是要加强创业理念、经营管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除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外,还积极推广体验式、案例式教学,学习各地新型职业农民优秀代表、典型案例,并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
4、有目的性的选好实训基地,做好实训。我区共建有实训地8个,例如生猪培训,我们选择喜旺旺公司;肉牛培训,选择金牛公司;蛋鸡培训,选择圣迪乐公司。我们选择的这些公司,都是在我区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对学员的学习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在观摩时,我们安排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并进行互动交流,以便解决学员提出的养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在实训基地观摩学习,让学员们把课堂所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达到融汇贯通,学为所用,将实训基地好的做法应用到自己的养殖中去。
5、严格考勤管理,每节课点名,严格请销假制度,将考勤计入学员档案,与优秀学员评选,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挂钩,确保教学秩序。在培训中,我们进行了交流探讨,让学员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体验分享交流经验。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四
x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畜牧)培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xx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xx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农计发[207]30号)文件精神和区农业局《襄阳市襄州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襄农文[20xx]67号)的文件通知,以加快培育壮大畜牧经营主体为主线,以促进畜牧增效、养殖户增收、农业发展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以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实施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顺利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根据省、区印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我区紧紧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结合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制定了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分类型制定了培育计划,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原则,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择优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有序推进新兴职业农民培育。我区20xx年培育目标任务为专业技能型畜禽繁殖员110人,两个班,分别为肉牛培育班50人,生猪培育班60人。
1、为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抓好抓落实,我局认真遴选,组建学员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等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和意义,深入到养殖企业、村、组进行调查摸底,并在自愿申报的前提下,将符合条件的人员信息情况登记注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共登记入库的人员达230人,然后再从实用人才信息库中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学员库中,建立学员档案。在培训时,依据培训内容,有针对性的从实用人才信息库中遴选符合条件的学员,重点遴选有意愿、有需求的农民参训,将有意愿创业或扩大农业产业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户、优先纳入培训范畴,从而避免了新学员在注册时登录不上系统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学员重复参加培训的问题。
2、坚持农民自主申报和基层主管部门推荐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不同类别培育对象。登陆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app实名注册,在线报名。培育对象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年农业服务收入4万元以上,包括动物防疫员、畜禽繁殖员等。同一培育对象三年内只享受一次同类培训。
为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组建有师资库。为充实师资团队,我们不仅聘请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还将本地有较强生产经营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土专家”充实到师资队伍中,进入我区师资库的专家教授有25人。例如周健,华农毕业,原正大畜牧公司副总,主抓生猪生产,现在自主创业,是生猪疫病防治方面的“土专家”;毛喜,喜旺旺公司总经理,在生猪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方面有很深的研究;杨万坤,金牛公司老总,与牛打交道有30多年,是肉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方面的“土专家”。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根据课程安排,从师资库中选择专家以多种方式进行授课、答疑,从而最大程度的让学员学到更多、更实用的专业知识,提高养殖水平。
1、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农时季节和学员工学矛盾,采取“分段式,重实训,体验式”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开展小班教学,提升农民参训积极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一班一档”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展开培训。培训理论授课时间为50%,实训、见习时间为30%,研讨、交流、考核时间为20%左右。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及时填报实训基地库,确保每个产业、每个岗位有实习基地,每个培育对象能实践、会操作。利用云上智农平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
2、选择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适合畜牧养殖特点的培训教材,共选购
1、《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
2、《农民智能手机应用手册》
3、《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4、《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教育与礼仪》
5《高效养牛技术》
6、《猪病防治实用手册》600余本,制作教学课件8个,印发讲义400份,印发资料2000余份。
3、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培训内容,从师资库中选聘优秀老师,并及时与老师沟通,方便老师有目的地提前备课。在培训时,合理设置课程,不仅要对学员进行专业技能提升培训,更多的是要加强创业理念、经营管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除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外,还积极推广体验式、案例式教学,学习各地新型职业农民优秀代表、典型案例,并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
4、有目的性的选好实训基地,做好实训。我区共建有实训地8个,例如生猪培训,我们选择喜旺旺公司;肉牛培训,选择金牛公司;蛋鸡培训,选择圣迪乐公司。我们选择的这些公司,都是在我区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对学员的学习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在观摩时,我们安排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并进行互动交流,以便解决学员提出的养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在实训基地观摩学习,让学员们把课堂所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达到融汇贯通,学为所用,将实训基地好的做法应用到自己的养殖中去。
5、严格考勤管理,每节课点名,严格请销假制度,将考勤计入学员档案,与优秀学员评选,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挂钩,确保教学秩序。在培训中,我们进行了交流探讨,让学员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体验分享交流经验。
为更好的巩固培育效果,为学员提供一个互动沟通交流的平台,我们建有襄州区畜牧技术培训qq群3个、微信群3个,邀请所有师资团队老师及参加培育的学员全部参与其中。通过qq群、微信群,学员们可以进行价格信息、原料采购、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而且遇到疑难问题,还可以与专家进行远程视频,随时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每一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结束后,我们都要针对每期参加培育的学员制定后期跟踪服务方案,印有跟踪服务纪录本,保证每位学员我们每年上门服务2次,同时我们还会不定期的组织老师到学员家中进行回访,发放技术资料,了解学员实际情况、生产遇到的问题,针对了解的情况制定解决办法。如果遇到需要紧急情况,我们也会邀请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只要勇于创新,一切从养殖户出发,扎实工作就能得到养殖户的理解和配合。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密切结合,形成合力,才能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稳步推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五
20xx年省农业厅分配枣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是120人,培育类型是专业技能型。按照省农业厅新型职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和省畜牧兽医局的统一要求,枣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举办了两个培训班,一是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班60人,二是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60人。两个班于20xx年12月28日至20xx年元月5日(元月1日,2日休息两天)同时进行培训,时间为7天,目前已全部完成培训任务,测评满意度均达到85%以上。
局党委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明确一名副局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确定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为培训机构,制定了具体的培育实施方案。同时,对相关责任人提出明确责任要求,要求按时间按要求按步骤组织好培训,确保培训程序和环节到位,如果监管不力,工作不到位,将严肃追责问责。
(一)严把培育对象遴选关。严格按条件标准从全市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中遴选对象,选择专业技能强的畜禽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在遴选过程中,发挥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作用,组织宣传,严格把关,确保选准选优培育对象。
(二)严把培训质量关。为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具体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按培训规范要求制定培训计划,科学设置课程,按公共基础,专业技能,能力拓展和实训操作等模块构建培训内容。在具体培训内容上与绿色发展县市创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结合起来,设置畜禽污染防治技术课程,把异位发酵床综合技术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培训,使畜禽专业技术人员掌握畜禽污染防治技术,提高治污技术水平。同时,在内容设置上,注重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把“爱国、尚农、勤勉、诚信”作为班训,努力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思想素养。二是选优授课教师。在教师的选聘上,我们除从本系统技术骨干中确定授课教师外,还从华中农学院聘请专家教授担任授课教师,并在培训前进行了师资培训,研讨培训内容和方法,确保培训质量。三是加强培训管理。两个培训班分别组建了班委会,制定教学规程,建立了签到、点名、抽查、监查等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建立培训学员台账和“一班一案”教学档案,使培训有序进行,有章可循。四是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个班七天的培训中,理论课3天,实训课2天,参观观摩1天,考试考核1天。同时,依托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利用云上智农平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培育,通过视频网络教学,传授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效果。
(三)严把资金使用关。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资金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全额拨付到培训机构,确保培训正常进行。同时,加强资金管理,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费用预算、使用进行审核,严格把关。建立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监管机制,建立资金专账和完善的财务档案,完善资金支出手续,确保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一是加强监管。市畜牧兽医局工作专班对培训机构培训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培训中派人加强监督,确保培训过程规范;培训班结束后,对培训机构和教师授课情况等进行了考核、网上测评。
二是严格验收。培训结束后,市畜牧兽医局工作专班对整个培训情况进行了全面验收,重点“四查”:查培训是否合规,查档案资料是否完整,查学员台账是否规范,查资金使用是否合理,经验收合格后,拨付项目资金。
三是跟踪服务。市畜牧兽医局将组织畜牧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对训后学员进行1—2年的跟踪服务,为学员开展经常性的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以班级为单位立了一个微信群,定期发布养殖技术要点,农村政策信息。同时,采取指导员上门回访,现场指导等服务形式,帮助解决生产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困难,不断巩固和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六
1、明确责任。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纳入畜牧技术推广站和各乡镇畜牧中心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培训工作由局分管领导王建华副局长总负责,局机关在培训服务、教师协调、教室配置等方面全力配合和支持,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具体承担培训任务,负责组织实施授课培训,乡镇中心负责招生和后期跟踪服务,做到集中培训,分散指导,责任明确,各司其责。
2、创新方法。马头山羊、秦巴黄牛、黑猪养殖是我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这几年我县精准扶贫的重点扶持产业。我们在教师聘请中采取“请名师、筑基础,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授课,今年聘请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金尔光、宋忠旭、郭万正等专家学者授课,并把专家请到部分养殖场,把脉问诊,实地指导。在实践指导上采取分片包联,分区指导,按期上门,定期回访的形式,让每一位学员学能应用,学有所用。
3、丰富教学。我们严格执行培训方案和期初计划,完全按照“五三二模式”,即理论授课时间50%,实训、见习30%,研讨、考试考核时间20%,培训时间上不缩水。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有教案、有教材,注重互动教学,并安排学员互相交流,实践中注重养殖专业技能、防疫员与养殖户之间的相互交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后期跟踪指导上建立了微信群、电话咨询,保证沟通顺畅,互动活跃,不走形式,不摆样子。
4、规范管理。培训按照训前申请、训中监督、结班验收、拨付资金的流程开展,建专帐,专人管理,专款专用,规范资金使用范围,严禁现金支付,严禁截留挪用。所有报销单据报县农业局和财政审核后报账,做到与培训无关的不予支出,预算中没有项目的不予支出,单据少于2人签字证实的不予支出。按照一班一档,拍照片、留痕迹,签字登记,全程收集,装订成册,入档存放,确保后期有据可查。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七
(一)严把培育对象遴选关。严格按条件标准从全市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中遴选对象,选择专业技能强的畜禽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在遴选过程中,发挥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作用,组织宣传,严格把关,确保选准选优培育对象。
(二)严把培训质量关。为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具体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按培训规范要求制定培训计划,科学设置课程,按公共基础,专业技能,能力拓展和实训操作等模块构建培训内容。在具体培训内容上与绿色发展县市创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结合起来,设置畜禽污染防治技术课程,把异位发酵床综合技术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培训,使畜禽专业技术人员掌握畜禽污染防治技术,提高治污技术水平。同时,在内容设置上,注重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把“爱国、尚农、勤勉、诚信”作为班训,努力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思想素养。二是选优授课教师。在教师的选聘上,我们除从本系统技术骨干中确定授课教师外,还从华中农学院聘请专家教授担任授课教师,并在培训前进行了师资培训,研讨培训内容和方法,确保培训质量。三是加强培训管理。两个培训班分别组建了班委会,制定教学规程,建立了签到、点名、抽查、监查等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建立培训学员台账和“一班一案”教学档案,使培训有序进行,有章可循。四是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个班七天的培训中,理论课3天,实训课2天,参观观摩1天,考试考核1天。同时,依托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利用云上智农平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培育,通过视频网络教学,传授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效果。
(三)严把资金使用关。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资金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全额拨付到培训机构,确保培训正常进行。同时,加强资金管理,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费用预算、使用进行审核,严格把关。建立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监管机制,建立资金专账和完善的财务档案,完善资金支出手续,确保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八
我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是四川省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是四川省政府确定的第二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全县幅员面积1609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为主,兼有部分低山平坝。辖27个乡镇,296个村,3980个村民小组。20xx年末,全县有耕地59.2万亩,其中田38.3万亩,土20.9万亩;全县总人口6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3万人,农村劳动力37.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71.3%,其中富余劳动力20万余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为切实搞好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县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技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县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一)培育任务及资金安排。
荣县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660人,其中:培育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100人/培训19天(150课时)、160人/培训15天(120课时);培育社会服务型400人/培训5天(40课时);中央财政补助资金88万元。
今年,我县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66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260人,社会服务型400人,完成国家补助资金88万元。我县新型职业农民育训工作于9月18日至11月30日在旭阳镇、乐德镇、双石镇、过水镇、望佳镇、长山镇、高山镇、双古镇等八个乡镇进行,共完成培训班13个,参训660人。其中完生产经营型4个班,每个班集中培训理论5-7天、实训10-12天,培训人数260人,包括柑橘生产58人、生猪生产60人、肉鸡生产40人、稻田养鱼生产62、茶叶生产40人,社会服务型9个班、每个班集中培训5天,培训人数400人,包括农机服务人员250人、植保信息员50人、测土配方施肥40人、农村经纪人60人。学员参学率95%以上,培训合格率100%,其中优秀学员76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以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为重点,对农民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培育,增强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提高其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标,使之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我县在过去探索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创新和完善培训工作。
(一)遴选培育对象。
我县制定出台新型职业农民遴选培育标准,主只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带头人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不超过55周岁,我县要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大、中、高职学历教育的衔接,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
(二)确定培训机构。
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关于20xx年农民(民生工程)培训的通知》(川农业〔20xx〕125号)要求,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我县制定出新型职业培育基地遴选认定条件。荣县农牧业局于20xx年8月20日组织专家按照遴选认定条件进行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荣县农广校、荣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三所培训机构符合认定条件。培训机构结合我县实际,遴选我县新型职业培育实训基地15个。
(三)创新培育模式。
1、参与培训模式。即在生产第一线的种养大户、专合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等,在现场直接参与讲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等活动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与农民直接面对面交流学习和操作。二是现场实训,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着重解决当前生产实践和工作中的问题。三是培育内容紧密围绕生产实际和工作中所需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问题,能够缩短理论与实际运用之间的距离,可以做到因人施教。
2、参与互动交流相结合模式。即在培育过程中掺入“教、学、论、跟”的互动交流培训方式。首先对学员从普遍性的种养经验和认知水平教起,让学员听得懂、学得进,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感,让学员轻松参与学习;其次少讲大道理和深奥的东西,将理论与实践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让学员真正认识到自身经验的差距所在和压力感,增强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其三是组织开展课堂讨论,让学员结合自己所学的与以往积累的技术、经验、固有观念等谈感想、说体会、讲认识、话打算、谋发展,提高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最后是做好学员产前、产中、产后的跟踪服务,引导学员正确组织生产、加工、销售等,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这种对传统培训方式的改进,解决了单一的传统培训方式可能导致学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培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既端正了学员学习的态度,又激发了学员学习的热情。
3、参与小组讨论式培育模式。即在训期间以一个班分成4-6个组、组有组长、班有班委、班有学习约定等;通过开放式的讨论,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和智慧,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学员共同交流是通过小组交流、全班研讨、互相倾听彼此的声音,分享别人的经验,碰撞创造的火花,开拓想象的空间。充分利用培训、考察、讨论等多种手段,给学员更新知识。
4、网络教育培育模式。即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在“荣县农业科教网网站”组建了教师库,学员可以利用“荣县农业科教网网站”教学课件,学习农业技术或下载农业技术资料;在培训期间或者培育后,如果有问题可以通过荣县农业科教网网站学习的平台,联系到学校教师库教师们,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真正达到培育的效果,深受学员欢迎。
(四)建立制度。
1、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制度。通过“目标任务合同”的形式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培育基地,与培训任务、目标考核挂钩,充分调动各培育基地的积极性。
2、公示制度。荣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公布承担项目的培训机构名称、培训任务、补助资金等内容,并公布举报电话0813-6201242,接受社会监督。荣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荣县农业科教网”上公布认定的培训机构、承担的培训任务和联系电话。
3、“三抽查”制度。荣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三查”制度,即:抽查第一堂课,抽查中间一堂课,抽查考试一堂课,对培训情况的全程跟踪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并督促培训机构整改。还要抽查招生简章、核实学员身份,讲解国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意义。
4、信息报送制度。按省农业厅要求,荣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定专人管理和使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监管系统,及时录入、审核和上报培育信息。各培育基地要在每个培训班结束5天内向荣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该班培训学员信息,及时将学员相关信息录入监管系统。
5、台帐制度。各培训机构必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台帐,作为检查验收培训情况的重要依据。台帐必须写明学员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电话号码、学员签字等。培训机构法人代表对台帐的真实性负责。
6、检查验收制度。荣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三抽查”制度的基础上,检查验收组对各培训机构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主要通过检查培训档案、核实培育台帐、走访或电话访问学员等方式进行,其中:走访或电话访问的人数比例原则上要不低于学员总数的5%。
我县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我县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探索建立培育制度。实行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强化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训,对符合新型职业农民条件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并配套创设相关政策予以扶持。二是我县是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之一,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探索,大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新途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培育体系。充分发挥县农牧业局培训机构的主导作用,统筹利用好农业公益性教育机构培训资源,并积极开发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园区、与大学联合等社会化教育培训资源。
今年,我县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660人,其中:认定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174名,包括柑橘生产50人、生猪生产33人、肉鸡(肉兔)32人、淡水养殖9人、其他生产经营产业50人,同时,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录入到荣县新型职业农民资格查询系统内,方便群众查询,接受社会监督。20xx年12月17日举行首批174名新型职业农民的颁证仪式,自贡电视台于12月20日“自贡新闻”栏目报道了《荣县首批174名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
今年被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74人中,目前启动致富农业项目166人,初见成效128人,分别占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人数的95.4%、73.6%,实现了从种养大户向种养生产经营大户的转变。
(三)致富典型不断涌现。
我县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受训农民增强了致富的本领,不断涌现出了致富典型。
1、留佳镇学员谢光中: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转变了创业观念和经营理念。在留佳镇大屋坡村流转承包柑橘园660亩进行柑橘新品种“不知火”嫁接改良,预计明年产“不知火”柑橘达330吨,产值达264万元。
2、古文镇学员甯祖海: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转变思想和经营理观念,成立了荣县古文镇柏林香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合社+农户”模式,并带动农户366户种植大头菜1800亩,南瓜500亩,总产量达8625吨,产值达1150万元,纯收入达690万元,主要销住重庆、成都、宜宾等市场。
3、双石镇学员梁玉生: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到了现代化养鸡技术,他创立了荣县格瑞养鸡专业合作社,采用智能化日本蛋鸡养殖技术三条生产线,3人可养殖5万只蛋鸡,年产鸡蛋3102.5万枚,销售收入达1551.25万元,纯收入达310万元;为了提高鸡粪的循环利用的价值,与鸡粪作为有机肥原料,新建成有机肥生产厂,年生产有机肥达4000吨,销售收入达320万元,纯收入达150万元;又与巴尔合建鸡饲料加工厂,年生产饲料达6000吨,销售收入达1680万元,纯收入达180万元。年实现销售收入达3551.25万元,纯收入达640万元。
(一)种养业市场风险大。新型职业农民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不足。
(二)特色农产品不突出。没有自己的品牌,品种和技术不了解,市场不对伸。
(三)金融信贷困难。金融机构对种养业信贷信用度低。
(四)土地流转难。主要是土地分散于农户,思想难统一,集中土地流转困难。
(五)基础设施建设难。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资金来自于国家项目支撑。
(六)农业保险不足。国家只对一些种养业农业保险,一些种养业不与农业保险。
(一)政策扶持。
荣县是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首批174名取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省市县要出台《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优惠政策》,包括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
(二)建立奖励制度。
我县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种养业达到一定规模的一次性给予奖励。
(三)建立科技扶持制度。
我县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显示出其符合当前改革政策的发展需要,农民职业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九
1、提高了养殖从业人员素质。我县是贫困山区,环境恶劣,交通闭塞,过去从事畜牧养殖大多是不能外出务工的留守老人养羊喂猪。通过新型职业农民项目实施,把资金、能人都吸引了进来,从门外汉到行业能手,我县已建设40家规模羊场、20个猪场业主都是40岁左右的青壮年。
2、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培训后的学员接受新观念,运用新技术能力大幅提升,参加过培训的学员们在养殖场建设标准化圈舍,种植牧草,加工青贮饲料等科学管理上均有提高。在培训期间邀请往期学员现场讲解,现身说法,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周围传统养殖农户改建圈舍,改良品种,科学管理,开拓市场,效益明显增加。
3、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规模养殖场业主自强、自律,遵纪守规意识明显增强,在养殖场的选址规划、粪污利用、档案记载、产品安全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环保和安全意识。培训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利用互联网营销,助推了三产融合。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十
按照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做好20xx年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总结和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强化人才对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实际,20xx年设置畜禽养殖、高山蔬菜、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四个专业进行培训,我区已全面完成138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任务,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1人,农业职业经理人2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35人。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农业局局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市农业局科教科的工作部署,会议上就20xx年实施的专业、明确现代青年农场主1人及农业职业经理人2人进行讨论,确定分成畜禽养殖专业、高山蔬菜专业、中药材专业、特色经济作物四个班进行培训。为全面完成我区20xx年培训工作,确保138人的培训任务顺利实施,成立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等单位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强化工作协调和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安排、监督考核、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完善运行机制,确保任务落实。于20xx年9月份农业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并请示区政府分管领导批复后上报。
按照政府采购项目要求,委托盛大招标代理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共有三家培训机构报名,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确定市市中区电子商务学校为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项目培训机构,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最后签定协议。
现代青年农场主按照“20xx年省现代青年农场主调训计划”第一次培训开班通知、农业职业经理人按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关于20xx年农业职业经理人市级培训开班的函》(乐农科院20xx〕21号)进行参训,并及时划拨培训资金。结合我区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在全区开设畜禽养殖专业、高山蔬菜专业、中药材专业、特色经济作物四个班135人的培训,培育对象的确定采用农民自愿申请、乡镇推荐、区农业局审核的方式。为了便于管理,提高培训质量,采用集中培训的模式,实行“农学结合”的分段式培训。培训时间共10天,其中理论教学时间占50%,实训、见习时间占30%,座谈、讨论和培训考试考核占20%,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在开班时,邀请了分管农业的区委常委出席并做重要讲话,培训中,对科学看待转基因相关知识进行了普及,在电视台、区新闻上对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根据培训项目开出“培训菜单”,做到了按需施教,形成培训课程与农民实际需求零距离相对接,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培训班报到时,为每个学员都准备了学习资料袋。培训期间,所有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全部到场参与培训,班主任每天亲自带队,督促学员按时到位,严格考勤管理,使整个培训工作井然有序。学习方面,认真授课,及时、耐心解答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出的各种疑问;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健全学员档案,将每个学员的信息和考试成绩录入信息系统,教师与学员建立了互通信息的微信群,以备工作中相互联系,随时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参训学员普遍认为,本次培训工作授课教师业务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课程安排合理,对指导生产实践作用巨大;学员认为培训班管理严格,服务周到,营造了良好的培训环境。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是一次“务实”的培训,也是一次“接地气”的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产中的难题和困惑,为他们开展今后的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农业局安排专职人员全程参与培训的监管工作,培训工作结束后,为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专家联系职业农民制度,并结合产业发展对学员开展了一对一、多对一指导和跟踪服务。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标准,提高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全区农业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贡献一份力量。
一是现代农业生产要求与农民素质偏低不相适应。
二是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三是农民科学种养技术教差,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理论培训结束后,为了做好理论联系实际工作,在20xx年春季生产中,对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每人给予1000元物化补助,农业局协助培训结构在下一步的跟踪服务中,做好技术指导。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转化为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追赶、跨越和跃升三大任务并存,我们要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利用多种渠道大力推进区农业产业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十一
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四川省20xx年农民培训培育工作的通知》(川农业[20xx]40号)、《游仙区20xx年农民培育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我校通过制定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加强日常管理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今年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为85人,其中:社会服务型农家旅游服务员培训任务为40人,生产经营型专合组织与农场主经营管理培训任务为45人,我校通过调查摸底、宣传发动,组织实施,于20xx年12月25日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职业培训处处长任副组长,职业培训处、招生就业处、教学科研处、财会管理处、高教鉴定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办公室设在学校职业培训处。
2、制定工作方案。根据我校实际,制定符合游仙区实际的工作方案,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长效机制,完善培训管理办法,着力打造绵阳旅游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特色模式。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大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3、建立职业农民信息档案。我校10月份在游仙区逐乡逐村地开展规模经营职业农民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生产经营达到一定的规模,在游仙区境内从事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种植大户、林业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等,调查工作完成后,建立规模经营职业农民信息库,以此作为我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择优推荐参加游仙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4、建立师资人才库。在充分发挥我校涉农教师作用的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吸纳聘请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及技术能人,建立层次多样、专业齐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团队。以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专家、业务骨干和本地乡土人才为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涉及专业合作社与农场主、农村经济管理、农家旅游服务员、植保等近十个专业领域。
5、科学设置教学课程。根据今年我校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目标,围绕社会服务型农家旅游服务员,生产经营型专合组织与农场主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技术指导、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等内容设置教学课程。生产经营型每期培训时间为15天,其中集中课堂培训6天(48学时),实训5天(40学时),交流参观4天(32学时)。社会服务型培训时间7天,其中集中理论教学3天(24学时),实践教学及参观交流考察4天(32学时)。把一些能够代表游仙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体现游仙区农业产业特色的示范园、示范场、农业龙头企业等作为实训基地,运用“学校授课+基地实习”、“田间培训+生产指导”等形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外出考察学习重点选择到梓潼县许州镇、游仙区太平镇和柏林镇、游仙区万鸿、北川县、安县等地进行考察学习。
6、规范培训制度。我校新兴职业农民培训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档案,配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建立了完整的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记录和参训学员电子档案。建立相应的课堂纪律,参加培训的学员能按照培训作息时间,上好每堂课。
7、注重宣传总结。今年是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第一年,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我们及时总结典型成功经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报道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良好氛围。
1、促进学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拓宽了视野,给学员带来了全新体验,实地学习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让学员们得到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学员们充分利用培训平台,相互交流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相互之间形成资源共享。
2、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学员们通过授课教师在销售渠道开拓、品牌塑造等培训内容知识引导帮助下,逐步认识到销售技巧的重要性,有的学员经过学习后,对产品进行重新改良包装后,增加了不少的经济效益。
3、增强学员务农信心。学员们普遍认为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教师讲课水平高、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管理规范、服务到位。通过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体验式的农耕文化、社会责任等培训,把握了宏观形势。培训中还融入支农惠农政策、农业项目申报、合作社法、财务管理、合同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认定、农业金融等内容,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培训,建立了对农产品生鲜电商、渠道建立、品牌塑造等问题的深层次认识。通过产业趋势发展、五新技术的培训,掌握了产业动态,让学员对从事农业充满了希望。
1、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总结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经验,加强和兄弟学校交流,做好来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为未来的培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做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设施设备建设,整合资源,改善条件,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
3、优化师资队伍。聘请一批农业专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遴选熟悉“三农”、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的专家进入培训师资库,及时淘汰不合格人员,补充优秀师资,确保教师水平。
4、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后续跟踪服务。建立跟踪服务技术指导员制度,负责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咨询、解难释疑、技术指导服务和优惠扶持政策落实、知识更新培训等。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十二
尽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利民惠农政策,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参加培训人员的认定不够精确。按照培训要求,学员必须用手机下载“云上智农”手机app登录申报,在实际招生中,正在从事养殖的农民大多在50岁以上,没有智能手机,有智能手机的因为年龄较大不会操作,只能培训时先报到,在我们的指导下登录申报,但部分学员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录入系统,导致培训台账签到人数远远大于系统录入人员,这部分学员又想参加培训,极大的占用了培训资源。
2、后期认定和扶持政策滞后。按照《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需要对“职业农民”进行认定,对认定发证的给予政策扶持和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重培训、轻认定,重宣传、轻扶持。国家、省级农业部门没有专门出台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干事创业的政策和资金,影响该项目实施的初衷,不利于持续开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十三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培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及相关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为职业,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好的管理经验,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农业从业者。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指教育培训、认定服务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农民职业化促进活动。
第三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坚持政府主导、自愿参加、注重实效、政策扶持的原则。
第四条市、有关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体系。建立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督查考核制度和政策保障机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
第五条市、有关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承担。
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金融、海洋与渔业、林业、畜牧、农机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关工作。
镇人民政府、农村地区的街道办事处(以下统称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组织工作,指导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工作。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村(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第六条市、有关区(市)人民政府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第二章教育培训。
第七条市、有关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建设,健全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依托、各类涉农培训机构参与的多元培育体系。
第九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招投标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参与政府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培训机构,并向社会公布。
下列机构或者组织可以参加政府购买服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招投标:
(一)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等;。
(三)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设立的实训基地;。
(五)其他具备涉农培训教育能力的机构。
第十条市、有关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分级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培养技能型、专业型师资队伍,建立科学的师资配置、考核和薪酬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应当选用适合本土的先进实用、通俗易懂的的国家规划教材。
建立专家咨询评价机制,对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能力和培训效果评估。
第十一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涉农专业,落实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金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支持职业学校通过弹性学制、半农半读等方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负责人和返乡创业人员等。
(二)家庭承包经营劳动者、贫困家庭劳动者和农业经营主体从业劳动者等。
(三)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员、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农药协管员、农业信息员、防疫安全协管员,农药经营人员、统防统治人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等。
第十三条市、有关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年度培训计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绩效目标和管理责任,分类分层次落实培训计划。
第十四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作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基本服务事项,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开展农村从业人员调查摸底,掌握从业状况、产业规模、培训需求等信息,建档立册,纳入培育对象库,组织动员有关人员报名参加培训。
第十五条市、有关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公布年度培训项目、学员条件、班次、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和报名方式,符合条件拟参加培训的人员可以按照公布的报名方式报名参加相关培训。培训名单核定后,应当通过部门网站或者公告方式向社会公示。对公示人员有异议的,应当及时进行核实。参训学员确定后,按照计划下达培训任务。
第十六条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培训任务要求编制培训计划,报市、有关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培训计划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四)公共知识培训,主要开展法律政策、职业道德、生态环保、创新创业、信息技术等培训。
第十七条培训教学活动应当结合农业生产规律、生产实践和农民学习特点,采取分段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等方式进行。其中,生产经营型应当不少于一个产业周期的全程培训。提倡开展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推行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和在线管理考核。
第十八条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备案的培训计划开展培训活动,不得减少培训内容和培训课时,并建立规范统一、信息完整、内容真实的培训档案,作为监督管理和考评验收的依据。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相应证书。
培训活动所涉及的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产品及其使用技术,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第十九条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向农业劳动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未经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或者安全性的农业技术,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条市、有关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咨询评估专家对培训机构进行效绩评估,开展日常考核与监督检查等工作。
建立合理的约束、退出机制,对未完成培训任务、培训人员满意度低的培训机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整改,予以通报批评;逾期未改正的,予以核减培训任务、取消承担培训项目资格。政府购买服务的,按照服务合同约定办理。
第三章认定管理。
第二十一条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工作应当坚持自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十二条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的,可以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
(二)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中成效突出的人员;。
(三)在带领、指导、服务农民增收致富,以及富余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示范带头作用显著的人员。
(三)认定:有关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认定等级标准进行认定,并将拟认定人员名单向社会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予以认定。
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颁发农业部统一证书式样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录入国家信息库,并建立统一的档案。
第二十四条新型职业农民名录实行动态管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法予以退出,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一)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骗取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
(三)有违法行为和不诚信生产经营的行为;。
(四)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五)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五条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统计制度。有关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做好符合条件农民的统计信息采集入库工作。
第四章政策保障。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政策保障体系,确定扶持政策和扶持方式,明确扶持项目、扶持范围、扶持标准和扶持时限等。具体工作由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十七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公开公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资金项目、实施绩效等信息,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八条有关部门和镇人民政府应当为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结对联系、技术帮扶和入户指导,及时提供政策信息、关键技术、品牌建设、产品营销、电子商务等服务,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第二十九条有关区(市)人民政府应当落实新型职业农民有关优惠扶持政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承担政府涉农项目,重点扶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优先向新型职业农民有序流转,主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提供建设用地指标,并按照规定依法减免相关税费,落实农产品初加工和农业灌溉用电价格政策。
第三十条新型职业农民创办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符合条件的,依法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费。
鼓励金融服务机构灵活采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增信、创投基金等方式,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鼓励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信贷担保,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支持保险机构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政策性保险,发展商业性、互助性农业保险,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
第三十一条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人员可以纳入当地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给予缴费补贴。
第三十二条新型职业农民担任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员、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农药协管员、农业信息员、防疫安全协管员等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岗位,应当给予相应的岗位补贴。
第三十三条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优秀新型职业农民遴选活动。优秀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优先享受相关财政政策。
第三十四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监督管理人员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单位或者个人违反财政纪律,截留、挤占、挪用新型农民培育专项资金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2月1日起施行。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十四
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农业局局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市农业局科教科的工作部署,会议上就20xx年实施的专业、明确现代青年农场主1人及农业职业经理人2人进行讨论,确定分成畜禽养殖专业、高山蔬菜专业、中药材专业、特色经济作物四个班进行培训。为全面完成我区20xx年培训工作,确保138人的培训任务顺利实施,成立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等单位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强化工作协调和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安排、监督考核、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完善运行机制,确保任务落实。于20xx年9月份农业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并请示区政府分管领导批复后上报。
二、选定培训机构。
按照政府采购项目要求,委托盛大招标代理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共有三家培训机构报名,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确定市市中区电子商务学校为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项目培训机构,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最后签定协议。
三、工作开展情况。
现代青年农场主按照“20xx年省现代青年农场主调训计划”第一次培训开班通知、农业职业经理人按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关于20xx年农业职业经理人市级培训开班的函》(乐农科院20xx〕21号)进行参训,并及时划拨培训资金。结合我区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在全区开设畜禽养殖专业、高山蔬菜专业、中药材专业、特色经济作物四个班135人的培训,培育对象的确定采用农民自愿申请、乡镇推荐、区农业局审核的方式。为了便于管理,提高培训质量,采用集中培训的模式,实行“农学结合”的分段式培训。培训时间共10天,其中理论教学时间占50%,实训、见习时间占30%,座谈、讨论和培训考试考核占20%,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在开班时,邀请了分管农业的区委常委出席并做重要讲话,培训中,对科学看待转基因相关知识进行了普及,在电视台、区新闻上对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根据培训项目开出“培训菜单”,做到了按需施教,形成培训课程与农民实际需求零距离相对接,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培训班报到时,为每个学员都准备了学习资料袋。培训期间,所有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全部到场参与培训,班主任每天亲自带队,督促学员按时到位,严格考勤管理,使整个培训工作井然有序。学习方面,认真授课,及时、耐心解答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出的各种疑问;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健全学员档案,将每个学员的信息和考试成绩录入信息系统,教师与学员建立了互通信息的微信群,以备工作中相互联系,随时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参训学员普遍认为,本次培训工作授课教师业务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课程安排合理,对指导生产实践作用巨大;学员认为培训班管理严格,服务周到,营造了良好的培训环境。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是一次“务实”的培训,也是一次“接地气”的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产中的难题和困惑,为他们开展今后的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农业局安排专职人员全程参与培训的监管工作,培训工作结束后,为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专家联系职业农民制度,并结合产业发展对学员开展了一对一、多对一指导和跟踪服务。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标准,提高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全区农业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贡献一份力量。
四、存在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生产要求与农民素质偏低不相适应。
二是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三是农民科学种养技术教差,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理论培训结束后,为了做好理论联系实际工作,在20xx年春季生产中,对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每人给予1000元物化补助,农业局协助培训结构在下一步的跟踪服务中,做好技术指导。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转化为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追赶、跨越和跃升三大任务并存,我们要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利用多种渠道大力推进区农业产业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十五
为做好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根据《江西省农民培训实施意见》的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紧紧围绕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原则,通过高位推动、专业带动、项目拉动,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现将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汇报如下:
20xx年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目标8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500人,专业技能和专业技能服务型300人,根据我县产业发展情况,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将目标任务具体分解为水稻产业220人,畜牧专业80人,果蔬专业xx0人,莲籽产业50人,专业技能型300人。截止目前为止,已培训生产经营型500人(含现代青年农场主),专业技能型300人,共计培训新型农民800人。
(一)成立工作班子,明确工作职责。为了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我县成立了四个领导班子,一是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的莲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农业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并将实施方案送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归纳修改后报请县政府审核通过,以县政府名义行文,为了把培训资金用实用好,县农业局对培训资金进行细化量化,明确资金使用范围报请县政府批复,各培训机构严格按照批复执行,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纳入各涉农部门和各乡镇全年工作考核内容之一。二是形成了以莲花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其它农技推广机构参与的多元培训体系,负责职业农民的培训教育与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三是成立了工作协调小组,由县政府办牵头,各部门参与,并由县政府办以文件形式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协调相关部门联合推进工作,制定扶持政策。四是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小组,由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共同参与,负责制定职业农民认定标准、程序和管理办法,并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认定和动态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二)确立培育目标,界定培育对象。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围绕我县房前屋后栽种“摇钱树”精准扶贫工程,我们确定从水稻、果树蔬菜园艺、莲产业、生猪家禽养殖为主导产业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县分管领导和农业局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乡镇、村、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调研,经村、乡、县三级审定,从现有的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主要成员,有志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经济基础、文化素质较高的返乡创业农民中遴选了1000余个,年龄55岁以下的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分类型、分专业造册登记。
(三)建立培育体系,制定培训规范。一是构建培训体系,建立了以县农广校为主,县畜牧局、县农机局、县产业办、县职业技术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为辅的多元化培训体系。二是建立本县师资库,聘请具有理论知识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县、乡级技术员,农业系统已退休仍从事产业化经营的技术员、乡土人才,以及省市专家作为师资力量。三是遴选实训基地,各个培训机构遴选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产业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为实训基地,报新型职业农民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并实行挂牌管理。四是合理安排培训专业,培训机构根据承担培训专业以及学员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培训内容,征订教材,选择培训地点,创新培训模式,开展培训。
(四)立足农业产业,开展农民培育。根据确立的主导产业,我县分专业、分类型开展培训,在目前开展的培训中,根据农民教育特点,采取畜牧养殖在县城集中办学,种植业以乡镇片区就近培训的形式。培训采取120个学时制,其中理论教学约50个学时,实践操作约占50个学时,异地参观交流20个学时。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县聘请江西农大、省、市农业科研院所“一校两院”的教授专家强化理论教学,实行省、市、县三级教师联动,以理论讲座,实践操作,田间学校、观摩交流会等形式开展,进行分段式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关键核心是抓住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培养,让他们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过去的阳光工程培训,初步解决了农民生产发展掌握的一些技能和操作,而现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这些人中的进一步提升,在培训中创新方式,注重实效,根据不同的特点,分时、分段将课堂办到田头、基地,为了更好地发展新的经营主体,我县根据不同的产业,聘请县内创业成功人士走进课堂和基地进行案例培训教育,让身边的人培训身边人,这种田间课堂和案例教育的培训模式效果显著又深受学员喜爱,培训内容全面兼顾,突出特色,既注重传统产业的知识更新,更注重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知识推广应用,特别是近年来新兴的果树、葡萄、莲产业知识的培训,因此培训中更加注重能力的提升,造就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支不仅在理论实践上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的技能,而且让他们从事有保障,有勇气致力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型职业队伍。为此,我县出台了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县财政拿出20xx余万元资金,给予倾斜扶持。在每期培训开班仪式上县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为培育对象转变观念和创业成长作指导。在教育培训中,除了根据学员的特点就近就地培训外,同时还选派一定学员参加省级开展的素质提升教育,开阔学员的视野。为了加强学员的后续教育以及服务指导,县农业局建设多渠道信息网络平台,开设信息网络应用教育,为种养大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让新型职业农民与专家对话,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疑难问题。
为提高广大群众对艾滋病防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全面掌握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我局根据上级要求,在接到通知后,对20xx年度后续培训的县畜牧局、农机局21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进行了艾滋病管理法律法规和防治知识的培训,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强化组织,精心准备。我局应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少平主任担任讲课老师,在培训前强化了组织领导,精心准备了课件和培训资料,在选取资料的时注意了理论政策和实效性,丰富了培训内容,为此次培训成功打下了基础。二是明确目的,突出重点。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是为了使全县的艾滋病报告管理以及突发事情处置上一个新台阶,考虑了农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为学员发放了防治知识资料,在培训结束后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
(五)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培训效果。建立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跟踪服务制度,监管制度,推动新型职业农民与科技人才的对接与交流,为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落实,县监督考核小组加强培训过程中的监管,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效果,进行严格抽查考核,在培训中,县农业局邀请了县纪委、县财政局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确保实施培训效果。
(六)进行对口帮扶,确保服务到位。实行对口培育制度,从县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莲产业局的各股室站中,遴选技术干部负责对800个培育对象进行对口培育,其中农业局30名技术干部对220个从事水稻生产和200个蔬菜园艺培育对象进行点对点培育指导,每人负责10户;畜牧局5名技术干部负责对80个从事养猪业的培育对象进行点对点培育,每人负责16户,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技术指导、政策宣传、信息反馈、跟踪服务和有关协调服务工作。
(一)农民自主学习意思不强,参训学员都有一定生产规模,学员既要安排生产上的事情,一边又要坚持参加培训,在培训中有一些迟到现象,少数学员学习观念模糊,在生产中还严重依赖传统和经验,接受现代农业新理念、新技术、新管理方式等方面缺乏主动性。
(二)师资结构薄弱。随着农业生产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已不局限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更需要经营管理,市场运作和企业策划,而这些师资的力量不足,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
(三)素质提升培训学员难以满足。由于培训院校每期只需派5人参加,而本地的学员只有在开展的培训期次中推荐,各培训机构培训时间难以确定,在培训时间与培训院校不能重合,加之农民从事生产的特殊性,难以满足参加省级组织培训的名额。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十六
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各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xx〕6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政办发〔20xx〕46号)及省农业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xx年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农联〔20xx〕27号)等文件精神,以加快培育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以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实施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指导、加强政策项目扶持,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顺利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上级分配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15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200人,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200人,职业技能水稻机插秧手100人,专项技术水稻集中育秧员1000人。截至目前为止,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培育任务及职业技能、专项技术培训任务全部完成,生产经营型完成培育任务185人,共计完成培育任务l485人。生产经营型黄花梨产业培育15人,正在实施过程中,生产经营型培育的后期跟踪服务也正在等待各项农业产业生产工作的开展加以跟进,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培育学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专业生产技能水平显著改善,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效果虽然还不能立竿见影,相信将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会得到具体体现。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
根据省农委印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紧紧围绕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时制定了培育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分类型分产业制定了培育计划。即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00人(其中水稻产业50人、葡萄产业40人、黄花梨产业18人、柑桔产业12人、蔬菜产业60人、生猪产业20人),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130人。培训水稻机插秧手100人,培训水稻集中育秧农民1000人。
(二)出台认定管理办法,认定培育对象。
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施方案,明确我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制订了认定标准、认定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原则,择优遴选了生产经营型农民200人,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130人,机插秧手100人作为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三)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培育资源信息库。
通过组织各乡镇综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深入农业企业、村、组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情况调查摸底,把姓名、性别、年龄、地址、产业及规模等信息登记造册,掌握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状况,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信息库。
(四)认定培育机构,分解培育任务。
按照培育机构四个认定基本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了适合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特点的县农业广播学校、县职业中专学校、县农业机械化学校、蓝山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四个培育机构。根据各产业技术要求和各机构专业技术特点及跟踪服务能力,确立了以农广校为基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分解了培育任务。即农广校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180人(水稻产业、蔬菜、水果),社会服务型农民50人,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员培训500人;县职业中专学校培育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30人,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员培训500人;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20人,专业技能型50人;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培训社会服务型20人,水稻机插秧手100人。
(五)认真开展培训、实训。
1.采取“分段式”模式开展培训。
各培育机构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按“一班一案”,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开展培训。全县共开展理论培训51期,开展实训及参观交流39期。
2.选择合适的教材。
选择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适合农民特点的培训教材,共选购《农业政策法律读本》、《新型职业农民读本》、《农产品市场营销》等各类专业教材2300本,制作教学课件67个,印发讲义1300份,印发技术资料1.2万份。
3.聘请优秀培训教师。
现代的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老师队伍,才能完成培训任务。各培育机构根据不同的产业要求,想方设法聘请素质高、专业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骨干、土专家组成讲师团队伍授课。农广校请进了省农广校刘文俊副校长、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董红霞教授、县工商管理局雷俊英股长、毛俊蔬菜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唐召旭及农业局郭生阳等多名农艺师讲课;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聘请了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黄武光教授、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李毛忠、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兽医师郑孟生上课。农广校还请来了省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杨国顺教授、刘昆玉教授、省葡萄协会会长石雪辉教授到葡萄基地现场讲座。老师讲课形象生动,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4.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在培训过程中各培育机构,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和专业技能要求,采取了“分段式”、“集中式”、“分散式”的方式进行培训、实训及跟踪服务。职业中专学校采取“专业分班班分组”的方式,开展了实训;农广校、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采取了“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组织学员多次到各培育实训基地开展了学术交流考察活动;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学员到养殖场进行现场讲课,手把手教学员如何配饲料,如何防病治病。教学方式不枸一格,培训实训灵活多样。
5.加强教学管理。
按照“一班一案“的要求,培训班基本做到了一班一案开班。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因为请的老师是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专家,机会难得,加上生猪养殖与动物防疫课程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合并开班的,但后期培训与实训是分开的。各培训班选举成立了班委会,建立了请销假制度,进行了考勤登记。
6.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在选聘优秀老师的前提下,各培训班采取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实训的方式开展教学。课堂有多媒体教学、老师面授、老师答疑、学员交流、有文字、有图片、有专业设施、操作设备,课堂气氛活跃,内容通俗易懂。
三、主要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成立了由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农业局、财政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业、财政分管股站负责人及农业计财股负责人为成员的蓝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先后研究制定了《县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进行请示工作汇报。比如:向政府领导、政府汇报请示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以政府名义向各乡镇下发培育工作方案通知,配套扶持政策等。组织各培育机构分管部门召开了协调工作会议和培育工作启动会议,对各培育机构培育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二)加强培育监管和业务指导。
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蓝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公示制度、三堂课制度、培训考核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台帐登记制度、跟踪服务制度、领导联系制度、技术员指导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各培训班开班典礼,农业局、财政局两家分管领导及办公室工作人员亲自到场清点人数、核实学员身份、检查办班实际情况并上第一堂课,讲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意义、政策和要求,并进行手工和影像记录。培训班结束时,到场检查培训实际效果,检查培训实训资料、班级管理资料、学员档案资料、学员信息台帐、资金使用情况,出具检查验收报告单。途中不定期到培育机构了解学员学习、生产及思想状况,确保培训真实可靠,保证培育质量。在资金使用管理上,工作方案规定了资金使用范围,80%必须用于学员的培训、实训、考察交流等支出。补助资金由财政存入专帐,凭学员台帐、检查验收报告、补助资金申请批复拔付,由县财政直接拔付到各培育机构。严禁套取或滥用、挪用培育资金行为,各培育机构资金使用规范。
采取通过向各乡、村主要领导发送招生短信,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发工作信息,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公示培育机构、任务等形式,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意义、政策,极大提高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四)整合培育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新型农民培育不仅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重要的是扶持他们发展壮大,辐射带动所有的农业从业者。我县各培育机构共整合项目资金200余万元,用于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其中农广校整合农业局农田有机质提升项目60万元、农技推广补助项目20万元、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20万元、“种三产四”项目20万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整合生猪养殖标准场建设项目60万元;农机化学校整合农机补贴项目20万元;这些项目资金强力地推动了新型农民培育工作。
三、问题与建议。
(一)培育任务下达太迟,导致培训时间紧,效果打折。
今年的状况是项目县苦等任务下达,前期等,后期紧,前期事少,后期事多做不过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必须在农业生产进行时开展培育,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迫切希望上级部分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在省实施方案下达以前,我们早就在做各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本来我们很想提高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级别,拟定了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名单和多项扶持政策,但县机要室以教育实践活动严格限制和对等上级文件为理由,没有同意以县长或分管副县长为领导小组组长的请求,政府办在看过省实施方案后,也以没有必要向各乡镇下发实施方案为由,拒绝了实施方案下发乡镇,给培育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建议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的人员构成。
(三)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我县财政状况不好,政府财政无力拿出太多的资金扶持培育,目前扶持政策也只限于整合现有的项目资金,今后领导小组办公室争取更多地向县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以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十七
各位学员:
为了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重点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按照计划安排,今天我们举办一期xxxxxxx培训班。来参加本次培训班开班仪式的领导有xxxx同志、xxxx同志和xxxx同志,本次培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列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在这里,我首先强调几点要求,在学习期间,上课时要保持安静,手机调至静音;下课时不要随意进入学生教室和宿舍,不要在教室附近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在校生学习;校园内开车要慢行,注意安全,按规定车位停放;晚饭后不要出校门,10点前要进入宿舍;宿舍内不要乱扔烟头、乱弹烟灰,不要私拉电线,有事找宿舍管理员;妥善保管好个人物品,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宿舍内所有物品不得损坏、私拿。另外,热水供应时间和就餐时间安排在教室门口有提示。总之,请大家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
按照课程安排,今天上午我们邀请到了xxxxx为大家授课,xxxx是研究生学历,从2003年至今一直在xxxx工作,长期从事xxxx工作,参与了xxx工作,对我国的xxx政策非常了解,相信她的讲座能够为大家解决xxxx问题上的难题和疑惑。下面大家欢迎xxxx为我们讲课。
刚才,xxxx在xxxx等多个方面给我们作出了准确的解读,并且列举了大量实例,内容充实、生动形象,我们受益良多,对我们在今后工作中xxxxx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十八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四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和《关于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按照局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三农”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培训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开展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在全市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争当科技示范户的高潮。通过广泛培训,我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科技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xx年我市小麦、玉米平均单产达历史最好水平。
一、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主要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启动了20xx年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作为全面提升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面搞好组织协调,促进了培训工程的顺利开展。一年多来共举办市级培训班21次,培训市镇技术人员xx人次;技术人员入村举办各种类型的村级培训班累计xx余次,入户咨询培训30000人次,重点培训了1000个科技示范农户,示范带动了10000个农户,接受培训的农民累计300000余人次。
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这项工程与“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业部“标准良田建设”及“科技书屋建设”等项目相结合,广泛组织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实施了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和“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
主要做到“九个落实”:
1、组织领导落实。在兖州市农业局分别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技术小组和监督考核小组。
2、培训计划落实。农业局以文件形式印发了《兖州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3、首席专家落实。确定了县域首席专家、小麦、玉米专家及项目区乡镇的区域首席指导专家,具体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4、技术人员落实。在农业系统选拔100名业务精通、年轻有为的技术人员,包村入户搞好培训。
5、培训对象落实。按照"相对集中,点面结合,择优推荐,公平合理"的原则,在主要粮食生产镇谷村镇、大安镇、小孟镇、漕河镇、新驿等镇选择100个村,由村民申请、村委会推荐、镇农技站审查、培训单位审定,确定1000个农户作为科技示范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并建立示范农户档案,统一管理;保证每户培训一个明白人,每个示范户示范带动5-10个农户。
6、培训技术资料的落实。一年来共发放农民培训卡10000份;科技光盘多套;《高油玉米生产技术》及《优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教材13500本;特别是为农民发放了10000份科技挂历,把各个季节的主要生产技术、农业政策,印在挂历上,收到很好的效果。结合我市实际,在农时关键技术环节编印并发放《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要点》、《夏玉米套种技术要点》等明白纸共30余万份。
7、培训设施落实。全市共协调镇、村培训教室215间,建设农民科技书屋16个,100个村全部配齐电教设备。
8、培训经费落实。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市农业局多方筹集培训资金,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9、配套政策落实。为鼓励农民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市农业局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先享受国家农业部优质小麦示范区建设中的每亩10元的良种补贴政策;每个核心示范农户年底发一套农民科技挂历;优先免费得到示范新品种和相关技术资料,在资金、物资、技术上支持他们开展科学试验、生产示范、科技攻关等活动;积极引导、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专业协会和技术协会。
二、培训的主要内容。
主要培训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的农业实用技术兼顾其它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以及农业高新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产销信息;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新模式;小麦玉米精播半精播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化学促控技术、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生物有机肥、标准化生产等技术以及党在农村的法律、法规、政策等。
三、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为加强培训工作,程局长多次召开会议,重点研究农民培训工作。农业局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各镇相应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协同作战,共同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培训是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要求,千方百计壮大自身服务功能,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强化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优选拔技术人员优选科技示范户在全市选拔了100名技术骨干和100个科技示范村,每个村明确一名包村技术人员,在每个村重点培养10个核心示范农户,以村为单位开展培训,全市重点培养1000名核心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10000个农户。同时鼓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攻关示范田,与本单位所承担的农业科技项目相结合,开展农业科技实验、示范、推广。通过对1000个科技核心示范农户进行重点培训,涌现出了一批农业科技致富能手,通过他们进一步示范带动,初步解决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问题,满足了农民多层次的科技需求,使我市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更加完善、有效。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篇十九
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四川省20xx年农民培训培育工作的通知》(川农业[20xx]40号)、《游仙区20xx年农民培育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我校通过制定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加强日常管理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今年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为85人,其中:社会服务型农家旅游服务员培训任务为40人,生产经营型专合组织与农场主经营管理培训任务为45人,我校通过调查摸底、宣传发动,组织实施,于20xx年12月25日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职业培训处处长任副组长,职业培训处、招生就业处、教学科研处、财会管理处、高教鉴定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办公室设在学校职业培训处。
2、制定工作方案。根据我校实际,制定符合游仙区实际的工作方案,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长效机制,完善培训管理办法,着力打造绵阳旅游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特色模式。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大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3、建立职业农民信息档案。我校10月份在游仙区逐乡逐村地开展规模经营职业农民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生产经营达到一定的规模,在游仙区境内从事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种植大户、林业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等,调查工作完成后,建立规模经营职业农民信息库,以此作为我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择优推荐参加游仙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4、建立师资人才库。在充分发挥我校涉农教师作用的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吸纳聘请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及技术能人,建立层次多样、专业齐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团队。以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专家、业务骨干和本地乡土人才为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涉及专业合作社与农场主、农村经济管理、农家旅游服务员、植保等近十个专业领域。
5、科学设置教学课程。根据今年我校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目标,围绕社会服务型农家旅游服务员,生产经营型专合组织与农场主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技术指导、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等内容设置教学课程。生产经营型每期培训时间为15天,其中集中课堂培训6天(48学时),实训5天(40学时),交流参观4天(32学时)。社会服务型培训时间7天,其中集中理论教学3天(24学时),实践教学及参观交流考察4天(32学时)。把一些能够代表游仙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体现游仙区农业产业特色的示范园、示范场、农业龙头企业等作为实训基地,运用“学校授课+基地实习”、“田间培训+生产指导”等形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外出考察学习重点选择到梓潼县许州镇、游仙区太平镇和柏林镇、游仙区万鸿、北川县、安县等地进行考察学习。
6、规范培训制度。我校新兴职业农民培训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档案,配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建立了完整的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记录和参训学员电子档案。建立相应的课堂纪律,参加培训的学员能按照培训作息时间,上好每堂课。
7、注重宣传总结。今年是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第一年,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我们及时总结典型成功经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报道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良好氛围。
1、促进学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拓宽了视野,给学员带来了全新体验,实地学习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让学员们得到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学员们充分利用培训平台,相互交流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相互之间形成资源共享。
2、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学员们通过授课教师在销售渠道开拓、品牌塑造等培训内容知识引导帮助下,逐步认识到销售技巧的重要性,有的学员经过学习后,对产品进行重新改良包装后,增加了不少的.经济效益。
3、增强学员务农信心。学员们普遍认为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教师讲课水平高、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管理规范、服务到位。通过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体验式的农耕文化、社会责任等培训,把握了宏观形势。培训中还融入支农惠农政策、农业项目申报、合作社法、财务管理、合同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认定、农业金融等内容,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培训,建立了对农产品生鲜电商、渠道建立、品牌塑造等问题的深层次认识。通过产业趋势发展、五新技术的培训,掌握了产业动态,让学员对从事农业充满了希望。
1、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总结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经验,加强和兄弟学校交流,做好来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为未来的培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做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设施设备建设,整合资源,改善条件,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
3、优化师资队伍。聘请一批农业专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遴选熟悉“三农”、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的专家进入培训师资库,及时淘汰不合格人员,补充优秀师资,确保教师水平。
4、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后续跟踪服务。建立跟踪服务技术指导员制度,负责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咨询、解难释疑、技术指导服务和优惠扶持政策落实、知识更新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