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调查报告(优秀18篇)
报告是一种系统、客观地描述、分析和归纳某个事物或过程的书面资料,它通常包括背景介绍、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部分。报告可以用于学术研究、工作汇报、项目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信息传达和决策支持作用。为了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可以使用合适的标题和标号,以及适当的段落分隔和概括性句子。接下来是一些值得阅读的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报告写作有所启发。
技术调查报告篇一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在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上,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但由于信息技术没有纳入考试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这门学科,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评价多不规范。鉴于此,我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是了解初中学生对现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方式的态度和看法,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收集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建议。调查对象是学校八年级学生,每个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
(一)学生的学习需求。
问卷中涉及被调查者的信息技术学习需求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认为信息技术课堂内容很有吸引力,73%的学生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和学习操作技能;58%的学生都能自己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信息技术作品;在知识的讲授上所有学生都希望由简到难,循序渐进。70%的学生都能当堂完成上机操作任务,大多数学生希望在操作技能上与学习习惯上能得到老师的帮助。
(二)学生对现有教学评价的态度。
问卷中了解调查对象对现有教学评价的态度,在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有57%的学生认为自我评价、组员互评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大,能真实反映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评价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大。
(三)学生对评价的建议与要求。
问卷中衡量学生对评价主体的认可,48%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和认可,52%的学生则是要求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大部分学生认为作品评价和课堂小练习是最有效的信息技术评价手段。这反映出学生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认可。
通过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希望能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大部分学生更愿意用平时的表现来衡量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期望老师用多元化的内容评价来衡量他们的学习状况,过程性评价更受学生的青睐,考试相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十分厌倦的。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分数对学生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学生更关注这门学科的实用性,希望能操作、能动手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需要灵活,教学评价应该促进每一个学生未来更全面的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一)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让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到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来。实施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和家长的互动评价等,真正做到学校评价与家长评价的结合,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评价的弊端,使得评价客观公正。不同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学生自评可发展学生批判思维和评价技能,解决问题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互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也有利于加深自己的认识,扩展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家长评价加强学校、家庭及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评价活动的重点,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促进自己的发展。
(二)要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更要强调人文素养,尤其要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认知风格以及情感体验等因素的关注。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和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习不再仅仅依靠考试的成绩,还包括了对学习的态度、兴趣和行为的考查。
(三)要强调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法是纸笔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等通过考试难以如实反映。我们进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想结合,可以量化的部分,使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则采用描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
(四)要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只是个体具有差异性,所以,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我们要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注重激励性评价,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一般来说,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多元化。
1、你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
a、很喜欢b、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
2、你完成信息技术作品的方式()。
a、自己独立完成b、与他人合作完成。
c、几乎完不成作品d、没有作品。
3、由于信息技术课课时数比较少,知识在不经常用的情况下,总是容易被遗忘,你认为教授更好?()。
a、循序渐进,就按照平时上课的进度来上。
b、把知识点压缩,放到最后考前一起上。
c、把时间留给我们,让我们自己看书、操作,老师解答疑问。
4、你认为信息技术课上交流平台中的自我评价、组员互评能否真实地反映你们的学习掌握的情况?()。
a、能b、不能。
5、你认为能提高上信息技术课的兴趣的原因是()。
a、课堂内容比较有吸引力b、上课气氛活跃。
c、有答题器即时的加分鼓励,有成就感。
d、能够小组协作学习,互助、交流。
6、你喜欢哪些信息技术课的上课方式()。
a、完全由老师讲课b、和同学一起合作学习。
c、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d、老师先讲,学生后学后做。
7、你认为信息技术课堂上小组协作可以促进你的信息技术课学习吗?
a、非常认可b、比较认可c、一般d、不认可。
8、上信息技术课时你对于当堂的实践任务完成情况是:()。
a、全部能完成b、大部分能完成c、只能完成一点点。
9、当你完成课堂任务后,你最希望得到哪方面的评价?()。
a、教师评价b、小组评价c、自己评价d、多种评价方式组合。
10、你认为最有效的信息技术评价手段是什么()。
a、上机考试b、笔试c、作品评价d、平时课堂小练习。
技术调查报告篇二
[摘要]通过采集经管类专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数据,分析其主要使用的信息技术,发现经管类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在职称、学位和年龄方面存在结构性差异,而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
[关键词]经济管理;教师;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技术现代化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中就包括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一主要观测点,要求“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
由于在教育中可以应用的信息技术很多,分析经管类专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有助于厘清经管类专业教育可供选择的信息技术,为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用的信息技术提供参考。
诸多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应用会随着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相对而言,女性、年龄较大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积极,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较低[1-3];男性比女性对计算机更感兴趣,年轻男性比年轻女性利用计算机更多一些[4]。
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差异可能源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例如,父母为男孩比为女孩买的电脑和电子游戏更多[5];男人一般会比女人更有购买力,因而电脑软件和儿童游戏的设计和营销更倾向于针对男性用户[4]。
不同人群对信息技术应用态度的差异也是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6]。男性认为他们比女性更适合应用计算机,展示出更强的能力和乐观的态度[7-8];工作年限也会影响人们对计算机应用的态度[9],有工作经历学生要比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更愿意应用计算机,并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2]。
然而,daigle和morris(1999)的研究表明,对计算机应用态度的性别差异在本科新生中比研究生更明显,这种差异会随着人们获取经验的增加而削减[10]。
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morris(1989)发现年龄和经验的长短与计算机应用有很强的相关性;此外,在塑造信息技术应用态度方面,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11]。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采集经管类专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数据,分析各类信息技术的应用频率,并运用t检验分析教师在职称、学位、年龄和性别4个方面是否存在结构差异。
为确保采集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首先设计调查问卷,在较小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没有发现大的问题。然后根据反馈结果对调查问卷的项目进行修正,再通过电子邮件大规模发放调查问卷。
本项调查最终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23份,填写有效调查问卷的专业教师中,具有初、中级职称的有113人,副高级职称的有122人,正高级职称的有88人;从教龄看,有42人教龄不足5年,其余281人教龄均在5年及5年以上。
3.1经管类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概况。
应用比例在70%以上的信息技术依次是电子邮件、因特网、word软件、excel软件和powerpoint软件(见表1)。使用最多的信息技术是电子邮件和因特网,有91%的教师使用电子邮件与同事沟通,有78.9%的教师使用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有90.7%的教师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其次是word软件和excel软件,使用比例在80%以上。个人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如eviews、spss、sas等)的教师比例较高,达到58.2%,但要求学生应用软件完成作业的比例仅为23.8%。只有8.4%的教师使用音频进行教学,而使用视频教学的教师达到59.4%。使用远程教学和自主学习软件的教师比例不到20%。
3.2经管类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结构性差异。
我们采用赋值法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其中对“从不使用”赋值为1,对“有时使用”赋值为2,对“经常使用”赋值为3,然后采用方差分析法(anova)分析经管类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在职称、学位、年龄和性别等方面的差异。
(1)不同职称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总体而言,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职称差异不明显,只有3项信息技术的使用具有显著差异(见表2):初、中级职称教师使用电子邮件与同事沟通比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教师要少;初、中级职称教师更多地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幻灯片;数据分析软件的个人使用随着职称的提高呈现递减,这可能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较低职称教师的年龄较小,更容易掌握新技术;二是较低职称教师面临来自职称晋升等因素带来的科研压力。
(2)不同学位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总体而言,不同学位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差异不明显,只有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具有显著差异(见表3)。不论是教师个人使用,还是要求学生使用,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应用均比其他教师要多,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应用很少。这可能是由于教师准入的学历门槛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受过数据分析方面的系统训练,而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年龄也普遍偏大,掌握新技术比较困难。
(3)不同年龄和性别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而言,中青年教师对电子邮件、powerpoint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多,这与morris(1989)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而在其他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教师年龄上的差异并不明显(见表4)。此外,经管类专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性别没有显著相关性(见表5)。
在信息化时代,人才市场对经管类专业毕业生需求的规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培养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工作环境的人才成为教育界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不断探索将其应用到教育领域的可能性。
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中,使用较多的信息技术包括电子邮件、因特网、word软件、excel软件、powerpoint软件、视频及数据分析软件,音频的使用很少。经管类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在职称、学位和年龄方面存在结构性差异,主要表现在电子邮件、powerpoint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上;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
技术调查报告篇三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调查报告高中的信息技术学科不仅要求教会掌握技能,更承担着学业水平测试的重任,但是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认识的不足以及教师的认识也有偏差,导致这门年轻的科目逐渐演变成为“四不像”,既不同于传统科目那样,却也没有自身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本次调查重点先从教师入手,寻找教学方面的原因并分析对策。
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及高中老师群体的特殊性,笔者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采用网上在线调查的方式,这样便于老师们的操作和笔者后期结果的统计。本次调查一共抽取了城乡的几所学校,在抽取这些学校的时候考虑了城乡差别和学生素质的差别。通过这样的设计,基本能反映各个学校的基本教学情况。
本次调查,共设计问题6个,争取能较全面地调查出想要的结果,调查结果主要采用在线调查网站自动生成的图表呈现,结果分析如下:
1.您对自己目前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满意?a不满意(6.26%)?摇b不太满意(43.75%)。
本题主要调查信息技术老师对自己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满意,目的是想知道他们对于目前自己教学的心理状态。选择“很满意”的人占的比例很少,大部分人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态度是有一定保留的,另外,通过笔者采取的对话交流得知,选择“较满意”的50%,其实更多的不是对教学本身满意,因为上课根本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2.您是否愿意去尝试别的教学方法?a非常愿意(25%)。
b可以试试(62.5%)?摇c不太敢尝试,怕学生不适应(12.5%)?摇d很满意,不愿意,习惯了(0)。
选d的人是没有的,也就是说没有人对自己的教学方法特别满意的,大部分人还是表示愿意去尝试其它的教学法的,但也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不太敢尝试,怕学生不适应”。对于选择此项的老师,其实他们的心理很好理解,学生的习惯在短时间内可能很难改变过来,而高中的信息技术有一个过关测试,所以这部分老师可能由于学生的素质原因,万一学生适应不了新的教学方法,耽误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
3.如果遇到学生向您提的问题,您一时无法回答时,您一般会采取什么措施?(多选)。
a.要求学生自己查资料,独立探索答案或者问题(31.26%)。
b.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寻找答案或解决方法(62.5%)。
c.在自己找到答案或解决方法时再告诉学生(43.75%)。
d.说一个大概的解答(12.5%)。
当学生遇到问题而老师一时无法回答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老师会采取是什么措施呢?从调查数据来看,绝大部分老师选择“鼓励学生们进行讨论,共同寻找答案或解决办法”,还有31.25%的老师选择“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独立探索答案和解决方法”,这两种老师的出发点都是鼓励学生去自主学习,但是不同的是:前者鼓励小组合作,后者则是单兵作战,相对而言,在信息技术课上,小组合作探究可能是比较好的方法。这个从后期的对学生的调查就可以看出来。
4.您认为信息技术课堂到底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多选题)。
a.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56.25%)。
b.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原理(25%)。
c.提升学生信息素养(81.26%)。
d.其他(31.25%)。
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科目,但和传统科目一样遵循教学的三大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从调查数据来看,选择“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的人次最多,达到81.25%,这说明在信息技术课上,大家还是比较重视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培养的,但是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很好的方法才行。这也正是我们老师目前最欠缺的。
5.您认为在信息技术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多选题)。
a.不熟悉新课程的内容(6.25%)。
b.不善于组织探究式、合作式学习(31.25%)。
c.不知道怎样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教学实践(68.75%)。
d.不清楚怎样开发课程资源(25%)。
从调查数据看,有68.75%的人次选择了“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25%的人次选择“不清楚怎么开发课程资源”,31.25%人次选择“不善于组织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仅有很少一部分人选择“不熟悉新课程的内容”。其实根据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选哪个选项,都是出于对课程和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效果也由实践产出。
6.对于您所教授的的理论知识,大多数同学()。
a.完全可以记住(6.25%)?摇b.可以大部分记住(43.75%)?摇c.只能记住一小部分(50%)。
本题主要是测试就目前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学生上课掌握的情况。通过实际案例可以看出,可以完全记住的同学是比较少的,有一般的老师反映只能记住“一小部分”,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老师上课所采用的方法可能存在问题,提不起学生兴趣,导致信息课对他们来说就像鸡肋,这种现象很可怕。
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是鲜活的学习群体,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比我们想像的要好。因此,在这方面,老师们应该多多加以引导。
技术调查报告篇四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速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事迹材料。
欢迎大家阅读。
目前我县农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关键是要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调整。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发挥好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依靠人才发展农业、繁荣农村、提高农民收入,走人才强农、兴农、富农之路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与基础。
;46岁--55岁年龄的88人,占总数的33.0%;55岁及以上的64人,占总数的24.0%。从性别来看,男253人,占94.8%;女14人,占5.2%。党员109人,占40.8%。农民技术员及农民助理技师共23人,占8.6%。
从调查中了解到,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主要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农村复合型人才较多。农村实用人才中相当多的既是生产型人才,又是经营型人才;有些既是种植、养殖能手,又是技能带动型人才,他们是生产、经营等领域的多面手。二是在生产实践中成才的较多。农村实用人才中专业学校培养和师承的比较少,较多的是在生产实践中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边摸索而成长起来的。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种养能手等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在带头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农民增收,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农村实用人才自身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其思维方式、经营理念在群众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带头作用。例如:镇村村民,1983年,县职中毕业后先后自费到上海、昆明等地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成为当时全县为数不多的“科班”毕业技术员。1986年,他凭着过硬的技术成功应聘到县食用菌菌种厂当技术员兼业务副厂长。在这期间,他又自学完成了华中农业大学真菌专业的全部课程,并攻克了“野生食用菌品种选优”、“优良黑木耳及香菇品种选育”等技术难题,找到了适合本地生长的木耳、香菇品种,他本人也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荣誉称号。
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改变县农副产品以卖原材料为主的原始经营方式,2019年xx成立了县首家土特产品加工企业——天美绿色产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从土特产的回收、加工、销售,形成了一条龙的产业服务链,稳定了农民的收入。他成功攻破了猪苓人工栽培技术难题,完成编撰了省猪苓栽培技术地方标准,并将栽培技术无私传授给广大群众。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全县种植猪苓的农户达70%以上,年产商品猪苓850吨、猪苓种子680吨并远销甘肃、四川、云南、湖北、吉林等20多个省市,产值达1.8亿元以上,已成为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当前,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农村实用人才已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作用发挥如何对今后整体小康社会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虽然我县在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我县农村劳动者素质还普遍偏低、受教育程度不高,农业专门人才依然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另一方面农村工作条件艰苦,又缺乏激励和管理机制,国家培训的科技和管理人员不愿在农村工作,很多农业院校培训的农业人才脱离了农业战线,且这些人才大量外流,加剧了农村人才的短缺,更不要说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县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是组成结构不合理,困扰了作用的发挥。由于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总量偏少,只有267人、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75.3%)、年龄偏大,全区农村实用人才40岁以上的占大多数(占73.2%),30岁以下的十分有限,(只占总数的9.4%)、知识老化,且大多数以经验为主的“土专家”或经济人,大多数没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总体素质不高,不适应新一轮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对推动农村事业全面进步的作用不明显。调查显示,农村实用人才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从事种养业人才较多,从事农产品流通人才少,市场营销、技术推广等新兴产业人才较为短缺,乡村教师、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乡村文化工作人员、乡村科技服务人员等人才极少,尤其是外向型、开拓型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极其短缺,造成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远远满足不了我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更不要说为农业产业化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是组织管理不到位,制约了作用的发挥。由于对农村实用人才仅以评选与培养为主,对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及跟踪服务管理还不到位,还处于重评聘轻实用,重检查轻落实,重培养轻管理阶段,人事上发证书,农业上搞培训,组织上抓统计,具体作用的发挥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负责,加之,农村实用人才的界定本身就很难,发挥作用情况就更难以用具体指标加以衡量。
三是激励机制相对滞后,影响了作用的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如何没有专门的激励或约束机制,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不高,大多都以“是不是或评定为实用人才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发家致富”为准则,特别是在配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农村实用人才参与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领办经济实体的积极性。另外,对实用人才作用发挥的如何,没有确切的考量与奖惩依据和标准,在政府表彰中基本上是以大户形式出现,还没有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专门表彰,对作用发挥好的支持力度不大,从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县属于山区贫困县,地方财力十分有限,人才开发培养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实用人才知识更新慢,知识结构老化,影响了作用的发挥。
四是辐射带动不明显,削弱了作用的发挥。由于农业效益不高,青壮年大多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不愿学农,更不愿务农。近几年来,**县加大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为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本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发挥本土人才辐射带动作用,培养造就更多实用人才方面还非常不足,依靠实用人才带动培养更多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建立。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过程中,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越往基层,掌握实用技术的实用人才越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越不明显,致富带富方面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地发挥示范作用,导致能真正起带头作用的人才只占少数,高素质、高技能型产业大户较少,实用人才的辐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作用的发挥,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实用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全力开创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搭建平台。在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上市场是主导,政府承担着调节、配置、引导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山区县,经济相对落后,政府在培养和调动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民教育的投资力度,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奖励、项目支持以及管理服务工作,逐步建立财政投入、农民自筹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人才投资体系,创造条件努力营造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保证农民享有教育培训的各项权利,放大农村人才作用发挥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奠定雄厚的农村人才基础。
(二)加大培养,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增添后劲。
一是科学制定规划。依托“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制定后续人才培养规划,培养农村“学得精、用得着、留得住”的实用人才,实现村有技术指导员,组有科技示范户,户有致富能人的技术传播网络。二是加大培养力度。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坚持中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基地实践相结合,坚持种、养、加、销、管、引系统培训与“一业一传一训”相结合,分类培训,服务产业,注重实效,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对实用技术类人才,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校、党校等教育培训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所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为农村实用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服务。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扩大农村人才培训的覆盖面,有计划地选送作用发挥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到县内外参加培训,到农业发达地区参观考察,拓宽视野,提升技术水平。
(三)创新机制,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提供保障。
一是完善激励保障措施。要制定完善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对作用突出的实用人才给予重点奖励,促进和引导其继续加大示范引导等作用的发挥力度,吸引更多的实用人才发挥作用,各级政府应结合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农村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优秀实用人才,积极推荐进入村级领导班子。二是建立人才和市场信息库。通过摸底调查、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组织考核等办法,将那些懂经营、会管理、有专长的实用人才汇集筛选,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县、镇两级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补充。及时搜集、分析、研究有关信息,建立市场信息库,探索市场价值规律,开展择业指导、薪酬指导、信息点评和信息咨询服务等。
为准确掌握我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状况,摸清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和结构等情况,进一步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根据人社部要求和省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县从20xx年起连续开展了4次农村实用人才资源调查工作。调查工作主要围绕全县的矿业、林业产品加工、花卉苗木、茶叶、蔬菜、水果、养殖等产业开展,对全县大部分地区农村实用人才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及数据上报工作,为下一步研究探索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开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作用发挥日渐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壮大、农村发展。四次农村实用人才资源调查工作共抽取13个乡镇92个行政村,共调查统计出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841人。
1、按类别划分。一是生产型人才624人,占人才总数的33.89%;二是经营型人才534人,占人才总数的29.01%;三是技能服务型人才111人,占人才总数的6.03%;四是科技带动型人才273人,占人才总数的14.83%;五是社会服务型人才299人,占人才总数的16.24%。
2、按性别划分。男性1738人,占总数的94.41%;女性103人,占总数的5.59%。
3、按年龄划分。40岁及以下的514人,占27.82%;40岁以上的1327人,占72.08%。
4、按文化程度划分。中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772人,占96.2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9人,占3.75%。
5、按职称或技术等级划分。获得高级职称的3人,占0.16%;获得中级职称的45人,占2.44%;获得初级职称的252人,占13.69%;没有获取职称或技术等级的1541人,占83.7%。
6、按培养渠道划分。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的345人,占18.74%;代继或师承的104人,占5.65%;自学的573人,占31.12%;其他途径的819人,占44.49%。
7、按身份来划分。党员457人,占24.82%;非党员1384人,占75.18%。
近年来,农村实用人才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生产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的涌现,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这几次调查统计的情况看,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
1、实用人才总量少。抽取的13个乡镇共有农业人口133706人,劳动力67842人,而实用人才分别仅占1.38%和2.71%。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农户仍处于一般的生产、经营水平,规模不大,效益不高。
2、人才观念滞后,社会整体氛围不浓。对人才的概念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才是人才,“尊重农民劳动、尊重农民创造、尊重农村人才”的氛围不浓。
3、获县级以上奖励人数少。曾获得县级以上奖励的农民技术人员39人,仅占农村实用人才的1.58%。其中,曾获地市级奖励的2人,占0.11%,曾获县级奖励27人,占1.47%。
4、文化程度偏低,发展突破意识不强。调查统计中发现,中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实用人才占96.25%。
5、文艺人才偏少,农民文体生活贫乏。调查统计中发现,全县文体艺术类人才21人,仅占1.14%。农民文化生活并不十分丰富。这与农村生活环境、农民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6、技术人才少。通过人事部门组织评定技术称号的农民技术人员仅占农村实用人才的16.3%。其中,农民高级技师3人,占0.16%,农民技师45人,占2.44%,农民助理技师和农民技术员252人,占13.69%。
7、农村人才老龄化严重。40岁及以下的农村人才仅占农村人才总数的27.82%。
1、重视不够,工作力度相对较弱。一些乡镇领导在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人才工作缺乏刚性的要求,也就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在工作中对农村实用人才缺乏有效的管理,缺乏恰当的评价,缺乏必要的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还处在自然发展的层次,放任自流的现象比较明显。
2、农村实用人才外流比较严重。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已成趋势,特别是思想比较解放、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农民,纷纷进城务工或创业。直接导致农业劳动力供给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失衡,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3、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很少,有些乡镇拨出一部分经费,但也难以满足培训的需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不经常、不系统、不全面。由于缺乏配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激励服务措施,一些农村实用人才难以发挥技术优势,不易产生辐射示范作用。
要紧紧抓住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重头戏,把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作为人才工作及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速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要营造浓厚的人才开发氛围。要采取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先进事迹和发挥的积极作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营造一种“尊重农村人才,爱护农村人才,帮助农村人才,向农村人才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农村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让全社会来了解、关心、支持、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
当前,要突出解决农村实用人才自然成长的态势,逐步走上实用知识、应用技能培训提高的轨道。要整合培训资源,按需施教,培养一支数量可观、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适合当前生产力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把人力资源转变成人才资源,使人口包袱转变成人才财富。一是要制定培养总体规划。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之中,统筹考虑,同步推进。二是要培养特色产业紧缺人才。围绕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目标,按照“一个专家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培养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三是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坚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引导和鼓励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青少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让他们带着技术回家参加农村建设或服务于我县新兴的矿产、林产、绿色食品等工业产业。同时,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让农村学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四是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县、乡、村级组织实用技术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培训教育。县里重点培训乡、村科技干部和致富能手;乡、镇、重点培训科技示范户;村级组织则可采取科技示范、经验传授为主的方式,对普通群众进行实用技术、致富技术的传授推广。综合利用基层党校、农民学校、农广校、农科教中心等教育资源,帮助农村实用人才系统学习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和涉农相关政策;通过组织文化下乡、农民文体艺术竞赛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的文体艺术生活。从而,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素质有普遍提高,实现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的转变。五是组织科学技术下乡。充分发挥“政府牵头的”作用,组织科技下乡活动,把信息、技术送到企业车间,送到田间地头。
一是要创新农村人才职称评审机制。根据农村人才特点和实际,转变服务手段和方式,针对农村山区信息比较闭塞的情况,及时主动将相关政策规定和申报要求传达到各企业和乡村组织。要确定不惟学历、不惟资历、不惟身份、不惟年龄的“四不惟”政策,在评审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实绩、效益和社会贡献率。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充分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二是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村、乡镇要采取一定的形式,针对不同专长的农村实用人才发放如“生产能手”、“种植能手”等证书或牌匾,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认可度,营造尊重农村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农村优秀人才选拔机制。要制定出台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的对象、范围、条件,以及选拔程序、管理制度和享受待遇给予明确规定。按照程序、标准,每年组织合理选拔,真正把农村中能带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走向致富之路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同时,在实施新农保后农民退休享受农保金时,对获得初、中、高级别农村实用人才职称的人员,给予发放适当的退休津贴,激发农村人才的工作热情。
要明确“一人带一业,一业富一村,一村带一方,辐射周边乡、镇、街道”的农村实用人才长远工作思路,构筑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让农村实用人才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成为创业的领头雁,充分发挥其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积极作用。一是引导农村人才开展科技推广。充分发挥农村人才传授农村实用技术“灵活机动、通俗易懂”的优势,积极引导科技水平高、具备技术职称的农村拔尖人才“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开展“传、帮、带”,带动更多的农民奔小康。二是引导农村人才搞好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其技术过硬、敢于示范的特点,引导办实体、办企业,做给群众看。通过示范引导,让农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三是引导农村人才帮助农民致富。通过政府给政策、帮困难等方式,鼓励农村人才为农民致富找路子。通过引导,农村人才和农民以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进行合股,把农村实用人才凝聚起来,真正形成人才智力优势,建立“专业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帮助农民致富增收。同时,积极引导各类农村人才进村入户,进行各种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帮助解答疑难问题,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一项战略任务,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面对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才资源配置的新形势,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掌握新规律,探索新办法,创立新机制,从而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实现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新突破,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技术调查报告篇五
调研领导小组,抽调骨干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按照查实情、找问题、理思路、转观念、提措施、谋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了解我市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现状,找准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梳理管理观念和工作重点,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广泛征求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这次调研活动共向运输企业、维修企业、运输车户、汽车检测站和社会各界发放调查问卷850份,收回801份。其中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调查问卷279份,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调查问卷220份,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运管机构调查问卷50份,道路运输诚信体系建设道路运输企业调查问卷261份,市县(区)召开各类座谈会9次。经汇总整理和平时市场监管过程中掌握的情况,较全面的反映出我市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维修市场管理的现状。城市公交车辆和出租车还未纳入市交通部门管理,不在这次调研活动范围。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的基本情况。
市目前道路运输车辆81905台,机动车维修企业(户)314家,其中一类28家,二类107家,三类179家.从业人员4172人,其中工程师18人,技师30人,高级工1101人,中级工1193人,初级工58人,各类维修及检测设备7253台,维修救援206人,救援车辆76台,全市年维修能力484476台次。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7家,从业人员162人。年检测能力255000台次,实际年检测能力114739台次。从整体看,市辖区内一、二、三类机动车维修企业门类齐全,车辆各类维修在当地均可完成。市五个县、市均有一家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保证了车辆检测维护及时方便的进行。基本上满足了社会和道路运输车辆的需要。汽车维修业的发展壮大,为我市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全市机动车维修市场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市场为社会解决就业岗位6500个,年产值约9.6亿元,有效拉动社会消费增长,为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和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的主要做法。
1、严把市场准入关口。按照《机动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对新增机动车维修企业逐项对照审核,有效阻止不符合资质条件的维修企业进入市场。对现有的维修企业,达不到规范要求的,通过年度质量信誉考核逐步得到完善,有效促进了维修企业在规模和档次上的提升。
2、严格维修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从全省开展机动车维修市场整顿活动起,在全市的维修企业中,对进厂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维修材料单、维修合同等有关原始凭证实行备案制度,各类制度统一制作上墙,维修工时、收费标准、质量保证期、服务承诺、投诉电话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有效的规范了维修市场的经营行为。
3、鼓励汽车4s、3s店的发展。由于汽车4s、3s店的内部的规范管理,服务质量、人员的培训、专业化的技术水平等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为行业管理部门加强维修市场的监管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我市行业管理部门鼓励有实力的一、二类维修企业发展4s、3s店。近两年来全市发展汽车4s、3s品牌店20家,为维修市场注入了新的技术力量,保障了社会新车型的维修需求。
4、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人员持证上岗率。按照开业标准,新批一、二类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60%、三类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40%的均实行先培训后开业,对现有的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限期整改,年度达不到要求的降低质量信誉等级。目前全市维修从业人员持证率已达63.1%,保证了每家一、二类维修企业,具有总质量检验员、质量检验员1—2名,价格结算员1名,主要工种基本上保证有1名中级工以上的技术人员,为提高维修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积极推进机动车维修救援网路建设。按照河南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关于印发〈“96520道路运输公共服务热线”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和《关于促进我省机动车维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市积极开展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目前,全市共20家维修企业开展了维修救援服务,维修救援人员206人,救援车辆76台,机动车维修救援服务覆盖市辖区(县)。另外,还有其他企业加入了上海大众公司、北京大陆、北京蒙迪尔、华夏、省广播电台等救援服务网络,基本满足了我市维修救援需要。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的建设,全天候为社会提供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普遍提高,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6、加快汽车快修业的发展。一是在现有一、二类维修企业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快修业务,对一些小修业务建立绿色通道,随到随修。二是汽车4s店开展快修业务,抽调专人负责快修业务,鼓励4s店质保期满后的维修服务,走出4s店,简化繁杂的各种手续,开展快修服务。三是采取预约或上门维修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服务要求。
(二)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做法。
随着各级政府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逐步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制度,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为市近几年道路运输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主要做法和工作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紧紧围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切实搞好道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按照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性修理的原则,管理部门严格车辆技术管理,加大对道路运输车辆强制维护的监管力度,对不按时进行维护检测的车辆坚决处罚,以来,漏检漏维车辆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道路运输车辆上线检测率,目前定期上线维护检测的在营运车辆保持在98%以上,有力的保障了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的可靠性。
2、加大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二级维护维修企业的管理力度。为了做好车辆技术保障工作,市处在全市维修企业中,根据企业设备条件、技术力量、社会信誉等方面择优筛选了44家作为道路运输车辆的定点维护企业,取消了3家达不到从事二级维护业务资质条件的维修企业的资格。市处按照国家《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18344)标准,统一制作板块下发到从事二级维护的企业上墙公示,由全社会来监督的企业的作业行为,并且不定期对二级维护企业作业情况和竣工合格证使用情况进行抽查。近两年对5家违规企业进行了处罚或限期整改处理,规范了二级维护作业行为。
3、长期在外经营的车辆,委托外省市监管。为了做好对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监管,不留管理空档,对于长期在外地经营的车辆,由市处开据委托函,委托当地运管部门实施监管,车辆回原籍时带回在外地维护检测竣工合格证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有效的填补了因监管缺失而造成的漏洞。
4、认真做好车辆技术等评工作。为了杜绝不合格车辆参与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严格按照《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的评定要求》的规定对不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跨区经营的旅客运输车辆及时淘汰或调整运营线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严格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经营行为的监管。为了牢牢抓住车辆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我们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检测行为,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把车辆技术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定期对检测站的检测设备联网情况、检测报告单签发、档案管理及检测行为等四个方面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检测站责令限期整改,有效保证车辆技术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促进了二级维护企业作业质量的提高。
三、市机动车维修市场及车辆技术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机动车维修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和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汽车维修市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市区、县到乡镇和交通主要干道两侧,已初步形成了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内容齐全的汽车维修网络。
虽然通过近几年省市运政管理部门大力加强市场整顿,规范管理和诚信体系建设措施落实,维修市场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市道路运输业和维修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维修市场结构复杂、布局不合理,与保障社会的需要相差甚远。目前市维修企业呈现一类维修企业90%、二类维修企业70%、三类维修企业80%集中在市、县郊区,机动车维修保障能力呈现出过剩的局面,而乡镇二类以上维修企业较少,保障能力明显不足。三类维修企业在市区遍地开花,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效益差等特点。特别是市区沿街路边摊点已发展过剩。由于多种因素制约,维修市场布局缺乏长期规划,三类维修业户盲目增长,一方面维修保障能力过剩而另一方面县、乡镇汽车维修难等矛盾比较突出,能力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不适应维修需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无证、超范围经营的无序冲击,各汽车维修企业价格竞争十分激烈。
2、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汽车维修业的兴起和发展,吸纳了大批的从业人员,许多不能接受继续教育的初、高中生和企业下岗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维修市场,这些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维修技能、职业道德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目前,全市四千多名维修人员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不足40%,而且受过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教育或专业技校毕业的所占比例不足20%,全市维修从业人员中具有汽车专业高级职称的没有一人,具有中级职称的只有18人,技师30人,除部分4s店维修技术骨干定期参加厂家培训外,大部分从业人员技能均为师傅带徒弟形式,自由式摸索中提高,成才周期长,现代的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只能由少数人操作,大部分技工只能从事普通车辆的维修。维修过程中比照师傅传授方式,过份依赖经验判断故障,盲目拆卸零件,没有完善的作业程序,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往往容易产生质量纠纷。技工人员素质的偏低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影响了维修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3、维修市场监管缺少有效手段,不正当竞争影响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是无证、超范围经营者影响维修市场健康发展。目前全市三类维修企业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批的企业有179家,而没有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许可,但经过工商部门许可从事汽车配件经营又不同程度地参与汽车维修业务的门店有数百家,这部分门店人员成份复杂,经营方式多样,有些以销售配件形式经营,有些是集中在汽配城集约经营,经营者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欺诈消费者、使用伪劣配件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缺少必须的检测设备,维修质量没有保证,维修质量纠纷调节难度大,市场监管阻力大。二是维修价格不正当竞争,影响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机动车维修企业均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争抢车源,相互杀价。三类维修业户超范围经营,造成市场恶性竞争。一类、二类企业投入资金量大,资金回报周期太长,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无力更新检测、维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造成长期维持着现有的厂房、经营场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局面,影响了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市场监管缺乏有效手段。自从取消维管费后,机动车维修发票不再由行业主管部门发放,部分维修企业不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就可以申领营业执照,感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不再是主管部门,认为平时的监督检查是给企业找麻烦,不配合管理。尤其一些县区削弱了市场管理力量,人员充实到其他岗位上,有些县区维修股只设一人,有些干脆由主管领导负责,存在领导重视不够,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4、维修企业人员培训落实难,持证率低。近年来,随着国家《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省、市运输管理机构加大了对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监管力度,机动车维修人员培训工作得以加强,持证上岗率与前几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机动车维修企业对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工作不好落实。按照《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持证上岗率必须达到60%,一类维修企业从业维修工作人员多的100人,少的也在40-50人,二类企业多的20-30人,少的也在20人左右,培训费用占其利润不小的份额,维修企业不愿出资。维修工认为给老板干活,自己出费用参加培训,很多人员不情愿,培训工作不顺畅,培训人员落实难。二是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不高。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很快,加之中国的汽车品种繁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电子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很快,培训机构的教学人员跟不上汽车技术的发展变化,教学内容还局限于老车型、老技能,培训没有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这是组织培训难的原因之一。三是机动车维修市场竞争激烈。
维修企业间相互挖墙角,企业一方面想留下人才,但又怕技术人才流失参加技能培训不积极。另外,就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相比,工资待遇较低,维修技术人员工资差别很大,一部分维修技术人员在当地经过几年磨砺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后跳槽到外地发展,当地留不住技术人才。四是由于国家对汽车维修行业部分工种缺少职业技术评定标准,汽车喷漆、钣金、电工等培训很难实施,这些工种在机动车维修行业的地位比较重要,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对此类培训要求还比较迫切,矛盾较为突出,作为市级运政管理机构无力解决。四是三类维修业户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现象突出。从市的情况看,三类业户大部分分布在市、县郊处道路的主干线,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两侧或汽车配件销售地。经营场所、维修设备简陋,经营业户没有长期经营的打算,绝大部分属于无证经营,维修人员大多是学徒工或技术力量不强的维修人员,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很难栓心留人,人员培训难度很大,继续教育更无从谈起。
(二)、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家制定的《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中将汽车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其中二级维护是由专业的维修企业实施,属于强制维护,必须按期进行,二级维护检测也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道路车辆技术管理监管的重要手段。按照其“视性修理、强制维护”的原则进行车辆技术管理,在调研中我们认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车主对二级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二级维护检测积极性不高。目前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基本上均属个人所有,车主为了发挥车辆效益的最大化,通常一部运输车辆聘用几个驾驶员,人员休息,车不停运,平时的日常维护很少进行,车辆出现问题时才集中进行修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运输市场供大于求,能找到长期货源很不容易,许多车主认为只要能跑就不维护,有时宁愿超期接受罚款,也不愿意放弃挣钱的机会。
2、二级维护作业项目与收费失调,存在只收费不维护或偷减作业项目。根据《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要求,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全部完成至少需要30几个工时,按照目前市场工时定价收费需-3000元,而河南省财政厅、交通厅制定二级维护的收费标准为120元,这样的收费根本不足以完成所有的作业项目,维修企业干着赔本买卖进行维护,二级维护只能流于形式。个别企业只图效益,不讲质量,不讲社会效益,只收费不维护或任意减少规定作业项目,弄虚作假,只要交钱就给车主开据维修竣工合格证的现象时有发生。
3、道路运输半挂车辆漏维漏检问题突出。随着国家提倡发展大型运输车辆、多轴运输车辆,近年来半挂车数量增长迅速。挂车是否按牵引车的维护周期进行维护、检测、等级评定,没有明确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目前市从事道路运输的半挂牵引车按照规定的周期,每年维护四次,挂车每年二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时挂车和牵引车为同一有机整体,存在机件磨损、消耗或报废的现象,挂车维护的间隔时间过长。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将会给道路运输埋下安全隐患。
4、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监管乏力。无论是《道路运输条例》还是《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都要求运管机构加强对维修企业和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监管,但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维修市场的监管缺少必要的手段,实际上靠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管理只能流于形式,打击只收费不维护、虚假维护行为,执法难度大,难以落实。对维修市场和综合性能检测站监管是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部门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匮乏,而上级主管部门又很少举办有关培训和讲座,致使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是监管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三)、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维修保障能力的体现。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存在以下问题:
1、机动车维修救援企业独立运作,各自为战是维修救援的主要形式。维修企业救援围绕固定的车型进行服务。例如4s店维修救援只服务于自己的品牌车辆,对于其他车型,维修技术力量、检测设备不能满足维修救援的需要。
2、维修救援没有规范的收费标准,收费随意性很大。
3、维修救援缺少操作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4、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发展救援网络扶持力度不大,无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措施。
(四)、汽车快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汽车快修业的开业资质条件没有法规依据,管理部门审批许可操作困难。
2、快修店设备简陋。由于缺少规范的开业条件,被一些三类维修业户利用进行超范围经营,或被无证经营者打着快修的旗号使用伪劣配件欺诈客户,维修质量难以保证。
3、政府在汽车快修服务方面政策支持不够。汽车作为当今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急需汽车快修服务深入社区或大型住宅区以实现方便快捷维修服务,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而政府在市政规划中这方面表现为空白,汽车快修服务难以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技术调查报告篇六
本文目录。
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也对煤矿企业提出了强制性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严格要求。对在新体制下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提出了新课题。这充分说明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比其它行业显得更为重要。据查阅资料统计,1981-1999年,全国煤矿职工死亡人数114878人,百万吨煤死亡率为5.94。而同期美国煤矿死亡人数仅为1261人,特别最近三年煤矿死亡人数每年均控制在40人以下,1994年以后百万吨煤矿死亡率一直保持在0.05以下。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如此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员安全意识差、能力较低,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加强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存在问题。
从大量事故调查资料分析结果看,80%以上的事故都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说明,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质是减少事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认识不深,理解片面,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抱着敷衍了事和走过场的态度,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三、规划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杜绝“一劳永逸”的学习态度,树立不断培训和努力学习的思想。为使安全培训教育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注重培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考虑到煤矿行业的特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制订不同的培训规划措施如下:
1、安全培训内容(1)法律法规教育。主要有法律基础知识,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和《劳动法》等。(2)煤矿安全基础知识。包括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性质和危害及防治办法;采、掘、机、运、通各个环节中的工作常识、要领及安全注意事项,如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技术、爆破安全技术、“一通三防”安全技术、矿井提升运输安全技术、矿井电气安全技术、井下现场救护常识等。(3)煤矿安全技术法规。主要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一通三防”责任制和各种《操作规程》及《作业规程》等。(4)煤矿事故分析和处理。主要是案例教育,包括煤矿各种事故产生的原因、特征、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技术方法的理论和防治对策等方面。(5)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在具体培训中,可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安排选用不同的内容。
2、培训形式(1)入矿培训。对象为新招收的工人,一般是脱产培训,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间为2个月。但在实际中很多矿并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内容简化,时间仅有一个星期左右,使得进矿的新工人刚一参加工作在安全方面的素质就先天不足,从而为以后的违章埋下隐患。(2)现场培训。对象包括经过理论培训的新工人和对工艺、设备等不熟悉的所有各种工作人员,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也可能长达数月之久。内容包括手工操作过程、工艺设备流程、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等。(3)脱产集中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的各类人员,根据工作岗位和性质,可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对特殊工种和各级安全监察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和定期安全培训,对其他工作人员也应进行定期安全培训。(4)在职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没有时间或不需要进行脱产培训的各类人员,如班前、班后安全培训,利用会议间隙培训,利用有关图书资料自学等。
3、安全技术培训措施。
(1)对安全培训设备与教学管理要两手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软。有些单位要么只重视更新培训设备和教室的装修,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一应俱全,但对培训具体计划和落实执行情况疏于管理,人员培训缺少明确目标;要么只注意落实计划和任务数,但由于设备陈旧,缺乏必要的教学手段,教室或专职教师不足,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2)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安全培训变成走过场。为不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许多单位也对有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但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且只要参加学习就能通过考试,拿到合格证,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而且,由于生产比较紧张,全员培训经常得不到落实,生产能手、技术骨干和单位正职等人员需要参加培训时经常因为人手紧和工作繁忙无法参加,为了完成“任务”,只好指派他人参加。最后培训部门和接受培训单位的培训任务指标虽然完成了,双方皆大欢喜,但并未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
(3)增加安全培训投入。如在安全培训资金安排上,美国煤矿提取比例为0.02美元/t;文化程度方面,美国矿工高中以上占77%,其中大专以上占15%。相比之下,我国煤矿职工素质低,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的投入也较低。为提高本单位职工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大安全培训资金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的被动局面。
(4)加强和改进师资建设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作为安全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往往没有实践经验,专业技术课主要靠聘请生产技术人员来讲授。虽然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各种。
规章制度。
比较熟悉,但受时间和精力限制,难以保证培训内容的系统性。表现在教学上,对培训的具体方法研究较少,讲授时具体技术法规讲的多,理论和案例讲的少,而案例教学是培训中具有针对性能够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抽象,没有具体,讲授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使安全培训质量大打折扣。
四、体会。
教案。
的编写,满足不同层次学习人员学习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治理、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强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切切实实提高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全技术素质,推动煤矿企业安全治理,促进安全生产。
返回目录。
本次调查主要反映了中小企业对于服务器领域相关新技术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七成受访用户拥有的服务器数量在50台以下,6成受访企业拥有自己的机房,it基础架构建设初具规模。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企业用户所面临的综合性挑战是:在外部压力加大、it预算紧缩的情况下,既需要想法设法降低成本,又要不断优化it基础架构,提升it运营和管理效率,同时控制好各种风险。调查也表明,中小企业用户最关心的it痛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系统性能、it资源利用率和tco成本”等三个方面,it生产方式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式转向集约化,集群、虚拟化等技术得到青睐。
返回目录。
技术调查报告篇七
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没有一个好的学历起点会比别人低,但是只要你以后肯努力,学历只不过是一张文凭罢了。软件是一种技术活,是未来互联网及技术发展的大方向,这方面的`就业前景非常不错。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去向:除考取国内外名牌大学研究生外,主要毕业去向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
从我周围的例子来看,软件工程学出来,如果编程能力强的话,找到一份4000左右的工作还是可以的,但是,问题就是非常的累,而且竞争比较激烈,如果年龄大了但却不能往上走的话,一直作程序员是比较没有前途的。不过,如果学的好话,其实和计算机专业差不多,都有机会进比较大的it公司,我有个学软件的同学就去了ibm,当然,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技术调查报告篇八
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平安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平安生产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煤矿平安监察条例》也对煤矿企业提出了强制性开展平安技术培训工作的严格要求。对在新体制下加强煤矿平安技术培训、提高平安培训质量提出了新课题。这充分说明了煤矿平安技术培训工作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比其它行业显得更为重要。据查阅资料统计,1981-1999年,全国煤矿职工死亡人数114878人,百万吨煤死亡率为5.94。而同期美国煤矿死亡人数仅为1261人,特别最近三年煤矿死亡人数每年均控制在40人以下,1994年以后百万吨煤矿死亡率一直保持在0.05以下。我国平安生产形势如此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员平安意识差、能力较低,构建和完善平安生产培训体系,加强各类人员的平安生产培训是当前平安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从大量事故调查资料分析结果看,80%以上的事故都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国外工业兴旺国家的经验充分说明,强化平安生产培训,提高人员平安素质是减少事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认识不深,理解片面,对平安技术培训工作抱着敷衍了事和走过场的态度,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杜绝“一劳永逸〞的学习态度,树立不断培训和努力学习的思想。为使平安培训教育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注重培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考虑到煤矿行业的特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制订不同的培训规划措施如下:
1、平安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教育。主要有法律根底知识,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分法》、《行政监察法》、《平安生产法》、《矿山平安法》、《煤炭法》和《劳动法》等。
(2)煤矿平安根底知识。包括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性质和危害及防治方法;采、掘、机、运、通各个环节中的工作常识、要领及平安本卷须知,如采掘工作面的平安技术、爆破平安技术、“一通三防〞平安技术、矿井提升运输平安技术、矿井电气平安技术、井下现场救护常识等。
(3)煤矿平安技术法规。主要包括《煤矿平安规程》、《煤矿平安规程执行说明》、《煤矿平安监察条例》、煤矿“一通三防〞责任制和各种《操作规程》及《作业规程》等。
(4)煤矿事故分析和处理。主要是案例教育,包括煤矿各种事故产生的原因、特征、发生开展过程、分析技术方法的理论和防治对策等方面。
(5)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在具体培训中,可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安排选用不同的内容。
2、培训形式。
(1)入矿培训。对象为新招收的工人,一般是脱产培训,按《煤矿平安规程》规定,时间为2个月。但在实际中很多矿并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内容简化,时间仅有一个星期左右,使得进矿的新工人刚一参加工作在平安方面的素质就先天缺乏,从而为以后的违章埋下隐患。
(2)现场培训。对象包括经过理论培训的新工人和对工艺、设备等不熟悉的所有各种工作人员,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也可能长达数月之久。内容包括手工操作过程、工艺设备流程、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等。
(3)脱产集中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的.各类人员,根据工作岗位和性质,可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对特殊工种和各级平安监察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和定期平安培训,对其他工作人员也应进行定期平安培训。
(4)在职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没有时间或不需要进行脱产培训的各类人员,如班前、班后平安培训,利用会议间隙培训,利用有关图书资料自学等。
3、平安技术培训措施。
(1)对平安培训设备与教学管理要两手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软。有些单位要么只重视更新培训设备和教室的装修,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一应俱全,但对培训具体方案和落实执行情况疏于管理,人员培训缺少明确目标;要么只注意落实方案和任务数,但由于设备陈旧,缺乏必要的教学手段,教室或专职教师缺乏,平安培训流于形式,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2)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平安培训变成走过场。为不违反《煤矿平安规程》等有关规定,许多单位也对有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平安培训,但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比拟单一,缺乏针对性,且只要参加学习就能通过考试,拿到合格证,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而且,由于生产比拟紧张,全员培训经常得不到落实,生产能手、技术骨干和单位正职等人员需要参加培训时经常因为人手紧和工作繁忙无法参加,为了完成“任务〞,只好指派他人参加。最后培训部门和接受培训单位的培训任务指标虽然完成了,双方皆大欢喜,但并未到达全员培训的目的。
(3)增加平安培训投入。如在平安培训资金安排上,美国煤矿提取比例为0.02美元/t;文化程度方面,美国矿工高中以上占77%,其中大专以上占15%。相比之下,我国煤矿职工素质低,企业在平安培训方面的投入也较低。为提高本单位职工素质,增强平安意识,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大平安培训资金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平安的被动局面。
(4)加强和改良师资建设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作为平安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往往没有实践经验,专业技术课主要靠聘请生产技术人员来讲授。虽然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各种规章制度比拟熟悉,但受时间和精力限制,难以保证培训内容的系统性。表现在教学上,对培训的具体方法研究较少,讲授时具体技术法规讲的多,理论和案例讲的少,而案例教学是培训中具有针对性能够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抽象,没有具体,讲授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使平安培训质量大打折扣。
特种作业人员的平安技术培训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继续研究和探讨,不断丰富开展和完善。煤矿特种人员培训方法要拓展教学思路,应用现代化教学的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多种现代科技教学应运而生,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的被动式课堂讲授模式,实现学员主动学习。要着力提高教师的素质;抓平安培训师资的充实提高,做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高质量教材、教案的编写,满足不同层次学习人员学习的需求;不断改良教学治理、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强化特种作业人员平安技术培训,切切实实提高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全技术素质,推动煤矿企业平安治理,促进平安生产。
技术调查报告篇九
本调查报告研究,旨在对县域内中小学美术、音乐教育和信息技术设备、资源状况进行摸底,收集课题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接下来,课题组将依据调查资料,结合相关文献理论,提出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制定操作规程,并针对性地施以各项干预措施,进而论证课题研究的前期预设,实现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县域内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艺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协同并进。同时,本调查报告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区域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问题提供借鉴,验证其有效性、可行性。
1、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艺术教育:这里专指美术、音乐教育;协同发展:协调多所学校相互协作完成共同发展目标,它可以是以强带弱,也可以是强强联合;信息技术环境:指基于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图像、声音信息的方法和设备环境;县域:指xx县辖区范围。中小学:以研究小学、初中两个学段为主,高中为辅。
2、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我工作三十余年,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区、从初中到高中的美术教育生涯。三十余年来,我的工作地始终不出生我养我的xx这片热土,目睹了xx县中小学艺术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全部过程。我既是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的见证者,更是直接参与者。1990年10月,xx县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会的成立,是我县中小学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分水岭,具有里程牌意义。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是一名研究会成员,在研究会负责人的带领下,做了大量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今快三十年了,社会在转型、在发展,城乡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也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做好县域内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研究工作,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次新挑战。经过周密计划与部署,我们决定再出发、再研究、再提升。
1、研究目标。
(1)培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思动脑,使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对美术、音乐的学习成为自主探究、实践创新的过程。以在线课堂、网络教育模式为主实施远程教育,在多媒体网络课程为核心的教育环境下,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逐步建立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模式与思维方式。
(2)培养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教师通过云盘、局域网、公共账户等方式建立共享资源库,收集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微课、课例以及来自网络的音频、视频、微电影等信息资源,供大家整合利用,推进艺术教育信息化。并以报告、讲座等培训形式对组内、组外校内、校外县内艺术师资进行相关培训,促进艺术教师县域流动与协同发展。
(3)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通过培养提升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师生均能很好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共享网络教育资源,进而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进县域内中小学艺术学科发展。改善县域内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状,促成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艺术教育协同发展,齐头并进。
2、研究内容。
(1)抽样调查县域内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设备、资源拥有使用状况;艺术教育师资配备情况(含人数、性别、年龄、学历结构等);艺术教室及器材的拥有、使用情况;近三年各种美术、音乐类活动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教研成果等。
(2)采集样本学校(新桥中心学校、泊湖中心学校、雷阳中心学校、华阳中心学校、沈冲中心学校、赛口中心学校、凉泉初中、高士初中、赛口初中、雷池初中)以上四项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形成本调查报告结论,供课题组进一步开展各项研究活动参考使用。
技术调查报告篇十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方向)专业调查报告近一个寒假的走访观察,多方了解和咨询,我认为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方向)专业在社会底层运用较为灵活,能够在居民生活中有一定的比重。在家庭计算机较为普及的今天,上网成为很大部分的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希望在网络上得到更多的资讯、娱乐、新闻。比如:炒股、聊天、视频、购物、新闻、游戏、交易等等。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网址,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互联网门户,加大自己企业的信息的传播和宣传。网上交易成为一些公司的收益的重要部分。有些公司甚至是他们跟客户沟通、交易的唯一渠道,网络订单也是他们唯一的收益。另外,网络客服也是有些公司另一种售后服务。而提供这些服务的公司网络正常运转和具体的技术支持也成为我们专业的就业方向之一。
通过所见所闻,我认为我们专业需要加强如下方面的知识,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就业和社会工作:
一、掌握社会大部分网络提供商的基本配置知识。社会上有电信、网通、铁通等几大网络提供商,每个网络提供商的网络配置都不尽相同。他们向家庭、企业提供网络服务时,客户总会出现问题,这就需要知道他们在客户端的配置,比如通过什么拨号,需要装什么拨号软件,拨号的原理,在客户端有什么常规的设置等等,这些都能有利于我们的就业和工作。建议开设常规网络提供商配置课程。
现故障,都无法正常获取网络的资源,计算机硬件维修也是我们的计算机就业方向之一。对计算机硬件简单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也是我们专业面向社会的必不可少的知识,不少计算机基础差的同学对计算机硬件的知识还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更无法达到社会就业需要。为本专业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同学弥补硬件知识。建议开设计算机硬件基础或计算机故障和诊断。
三、增加对无限组网的学习。无线局域网是目前最新,也是最为热门的一种局域网,特别是自intel推出首款自带无线网络模块的迅驰笔记本处理器以来。无线局域网与传统的局域网主要不同之处就是传输介质不同,传统局域网都是通过有形的传输介质进行连接的,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等,而无线局域网则是采用空气作为传输介质的。正因为它摆脱了有形传输介质的束缚,所以这种局域网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只要在网络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与服务器及其它工作站连接,而不需要重新铺设电缆。这一特点非常适合那些移动办公一簇,有时在机场、宾馆、酒店等,只要无线网络能够覆盖到,它都可以随时随地连接上无线网络,甚至internet,这使网络成为各种商务场所首选网络。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也成为社会需求。建议开设无限组网技术。
有的网站和互联网服务商也全面改造,以适应新的网络协议机制。兼容就成为很好的解决新老交替的问题,也是新一代互联网协议机制平稳过渡有力保证。要解决新一代互联网协议机制的过渡的各种问题,就需要我们对ipv6协议有比较深的认识,这也是未来我们就业竞争一个有力优势。也是未来网络对我们的需求。建议开设ipv6知识的相关课程。
以上四点,是我对我们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方向)的调查结果,希望学院和专业老师能够采纳,增设课程,让我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走在其他学校的前面,让我们专业的学生更有社会竞争力,走向更好的就业的岗位。也祝我们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方向)专业越办越好。
技术调查报告篇十一
企业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但管理如何细化,制度如何硬化,手段如何强化,长期以来却没有解决好。烟台汽车制造厂几年来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积极探索企业内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活化了资金,加强了监控,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深化、细化和硬化,其经验值得借鉴。
一、一个困难的企业为什么花钱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
烟台汽车制造厂是一个拥有2600名职工、3.2亿元资产的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轻型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1993年以来,该厂产品销售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大幅下滑,生产经营日趋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管理创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由于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往靠会计人员手工劳动,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综合成本,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企业曾多次出现新产品投产后,才发现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过高,价格无法为市场接受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二是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该厂销售环节占用的资金余额上亿元,大多以发出商品的形态存放在全国各地的430多个经销商处,企业难以及时、压滤机滤布准确掌握各销售点上的存货变动情况,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难以防范。1995年该厂曾组织十多名会计人员历时一年,与各经销商核对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发现企业本身的账簿记录差错1100多笔,仅发出商品的潜亏损失即达数百万元之多。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库存材料、备件的账面价值总量,但具体材料、备件的存放时间、库存数量却不掌握,致使存货超储、积压、损坏等情况非常严重。企业盘点时曾发现仓库中的三角带可满足企业10余年的生产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础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从企业内部看,基础数据缺乏,材料消耗定额、工时消耗定额不准,谈不上实施精细生产,挖潜降耗,也无法对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实施科学的考核。特别是财务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再加上数据常常失真,决策者难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四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硬化。过去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弊端难以克服,道德风险无法控制,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难以硬化。
二、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化、细化。
1996年以来,该厂针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信息不明、账目不清等突出问题,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联合山东浪潮国强软件公司,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后投资两百余万元开发了“烟台汽车制造厂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一台主服务器,在各个车间、仓库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有关处室设立了46个工作站,将各子系统通过财务管理子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企业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财务管理子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变多级核算为一级核算,一张原始凭证(销货发票、购货发票、入库单、领料单等)一次录入,仓库、车间、厂部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凭证的制作、打印、各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可以灵活地查询、统计和打印账表。
销售管理子系统与金税系统连接,利用金税系统录入和打印销售发票后,自动转入销售管理子系统,自动编制销售凭证,自动登记财务的产品销售、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账簿。同时可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实现了销售业务管理与核算一体化。
采购管理子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到货以及入库状况进行全过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自动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该子系统还可以进行材料采购成本的考核与监督,非合同供应商、超过合同的采购价,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警告,要求审核。
仓储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各种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件存货的耗用情况,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生产计划子系统根据生产计划和上月末实际库存情况,软件系统能按照装配物料清单计算物料的毛需求和净需求,自动运算出零部件采购计划、自制件的生产计划,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进行管理,实现了各种物流、滤布业务流自始至终连贯起来的全过程管理。
成本核算子系统能够完成产品或零部件标准成本的制定,计算入库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的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能够从价格成本差异和用量成本差异方面进行控制,为企业分析生产成本变动的原因提供了详细资料,为实施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提供了可能。
基础数据子系统可为生产计划系统提供工艺过程信息、产品结构信息,为成本控制提供工时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标准信息,并能够通过装配物料清单自动读取采购发票的最新单价,瞬间计算出产品的材料成本,为产品投产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产品开发人员能够随时计算出新产品的设计成本,为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手段。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对薄弱环节的监控管理能力。
从采购环节看,现在能够准确地掌握某一时段的采购品种、总量、该品种的上年采购单价、采购成本、当期采购单价等,从而能及时准确地计算出采购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计算出各部门的材料采购节约情况,并依此进行奖惩。这就使采购管理得到强化,仅1999年就节约采购成本900多万元。
从仓储环节看,系统可对各种库存零部件进行层层分解,一个汽车总成所包含的零部件可分解到7级直至螺钉。材料的编码、型号、规格、名称也都能在系统中得到明细的反映,不但可以从总额上反映储备资金占用情况,而且可以分品种统计每一种物料的超储备占用时间和超储备占用金额,并对原材料超储备占用实行自动报警,从而为控制存货成本、提高存货周转率、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供了可能。从销售环节看,通过该系统可随时查询存于各经销商处发出商品的型号、数量、时间、去向等详细资料,避免了发出商品长期被人占用或存放带来的损失。还可准确反映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有效地控制了应收账款的规模,减少了呆坏账损失。同时,通过计算机直接处理原始凭证,使应收账款的错账率几乎为零,解决了长期以来令财务人员头痛的往来账串户错账问题。
从成本控制环节看,系统方便快捷地提供了产品成本构成的详细数据,将标准成本控制与责任成本考核相结合,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进行比较,作为对车间考核的依据,把成本控制真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使经济责任制考核有所依据,实现了由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的转变。
2.减少了资金占用。
现在该厂可以全面掌握库存产品和发出商品的型号、数量存放时间,这就为及时盘活存量资产,避免库存商品长期存放的损失创造了条件。几年来,仓储部门适时处理积压商品车1245辆,回收货款2900万元;销售部门通过账龄分析,对应收账款的情况了如指掌,催收货款有理有据,使全国430个经销商的应收账款账龄基本控制在3个月之内,极大地降低了坏账风险;采购部门根据计算机自动报警系统的适时提示,积极清退生产上不需要的发动机、前后桥等十几种零部件存货,减少资金占用达553.2万元。
3.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使用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部门与财务、仓库与财务、仓库与车间、车间与财务信息沟通不畅、账账不符、账证不符、账物不符的信息孤岛问题,架起了财务信息与物流信息的桥梁。现在上至厂长、下至一般管理人员都可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根据自己的权限随时调阅所需的信息,以往的重要信息集中于少数关键岗位与个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延伸了会计工作的领域,使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迈出了一大步。
4.促进了管理制度的硬化。
通过使用统一的软件,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硬化到计算机程序中,使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规范。现在不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办,计算机就无法运行,即便是企业领导人,也必须在自己的权限之内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往那种有章不循的情况在计算机铁面无私的程序前基本得到杜绝,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四、几点启示。
1.企业管理细化、深化要有新手段。
企业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必须有大量的基础数据作支撑。成本核算不准、消耗定额不清,规章制度就难落实,考核就无依据。但靠手工来加工、整理、传递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也不准确。因此,要解决管理上“手短”的问题,只有借助于计算机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成熟、微机的普及、操作技能的简单化以及企业管理人员观念的转变,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全面加强和改善管理的时机已经成熟。
2.管理的创新与提高决不仅仅是买新的计算机与软件。
引入计算机技术改善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买几台新的计算机、联上网、装上新的软件,而是企业管理理念、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因此,上到企业领导班子、下到全体员工都要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勇于接受、采用新的管理手段,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管理软件的作用,实现管理创新。
3.通过应用计算机程序可以提高资金监管的规范化水平。
目前企业现有的各项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可谓不全,规章条例也不少,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打了不少折扣。烟台汽车厂的做法表明,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财务软件,可从两方面提高监管水平。一是把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尽量变成计算机的应用管理程序,从而把规章制度硬化。二是适时掌握企业经营中的资金与物流信息,从而可把事后的监管变为事中的监管。
4.加强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主线。
财务信息是企业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管理软件要遵循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国内许多企业的经验看,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由低到高的次序逐步推进计算机和软件的应用是可行的途径。企业要从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以财务信息为主线,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逐步建立起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全面的科学管理打下基础。
技术调查报告篇十二
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也对煤矿企业提出了强制性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严格要求。对在新体制下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提出了新课题。这充分说明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比其它行业显得更为重要。据查阅资料统计,1981-,全国煤矿职工死亡人数114878人,百万吨煤死亡率为5.94。而同期美国煤矿死亡人数仅为1261人,特别最近三年煤矿死亡人数每年均控制在40人以下,1994年以后百万吨煤矿死亡率一直保持在0.05以下。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如此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员安全意识差、能力较低,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加强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存在问题。
从大量事故调查资料分析结果看,80%以上的事故都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说明,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质是减少事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认识不深,理解片面,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抱着敷衍了事和走过场的态度,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三、规划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杜绝“一劳永逸”的学习态度,树立不断培训和努力学习的思想。为使安全培训教育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注重培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考虑到煤矿行业的特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制订不同的培训规划措施如下:
1、安全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教育。主要有法律基础知识,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和《劳动法》等。
(2)煤矿安全基础知识。包括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性质和危害及防治办法;采、掘、机、运、通各个环节中的工作常识、要领及安全注意事项,如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技术、爆破安全技术、“一通三防”安全技术、矿井提升运输安全技术、矿井电气安全技术、井下现场救护常识等。
(3)煤矿安全技术法规。主要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一通三防”责任制和各种《操作规程》及《作业规程》等。
(4)煤矿事故分析和处理。主要是案例教育,包括煤矿各种事故产生的原因、特征、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技术方法的理论和防治对策等方面。
(5)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在具体培训中,可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安排选用不同的内容。
2、培训形式。
(1)入矿培训。对象为新招收的工人,一般是脱产培训,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间为2个月。但在实际中很多矿并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内容简化,时间仅有一个星期左右,使得进矿的新工人刚一参加工作在安全方面的素质就先天不足,从而为以后的违章埋下隐患。
(2)现场培训。对象包括经过理论培训的新工人和对工艺、设备等不熟悉的所有各种工作人员,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也可能长达数月之久。内容包括手工操作过程、工艺设备流程、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等。
(3)脱产集中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的各类人员,根据工作岗位和性质,可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对特殊工种和各级安全监察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和定期安全培训,对其他工作人员也应进行定期安全培训。
(4)在职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没有时间或不需要进行脱产培训的各类人员,如班前、班后安全培训,利用会议间隙培训,利用有关图书资料自学等。
技术调查报告篇十三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的核心。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等特点,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因此,它的发展不仅能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附加价值,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效益地运转,而且能够带动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
近年来,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高新技术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及时把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了解企业近几年的发展态势与走向,为进一步扶持、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参考,我们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
1、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概况。
目前,我市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9家(具体名单附后),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从事的技术领域涵盖了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新型纺织品、科学仪器仪表、环保设备、生物技术与新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7大领域。从各个领域的企业数量看,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分占前两位,分别为13家和4家;从地域分布看,市属企业6家,姜堰镇属企业6家,白米镇3家,蒋垛镇2家,梁徐镇2家,娄庄镇2家,俞垛镇2家,罡杨镇2家,溱潼镇1家,大伦镇1家,沈高镇1家,华港镇1家;从企业规模看,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已走过初创时期,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4家,超亿元的5家。周边地区相比,整体规模不大,缺少销售收入超10亿的大企业、大集团。
2、研发机构及技术研发情况。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主要从事企业的技术管理、自主研发以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博士后工作站2个,双登和苏中药业还在南京设立了研究院。相对于市内其它企业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比例较高,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32%,高于全市10%的平均值。20xx年开发泰州市级以上新产品195项,占全市的50%以上,其中,新增销售3000万元以上的新产品13项,占全市的85%,申请专利124项,占全市的44%。
3、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情况。
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每个企业都与几家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借助院校的科研力量研制出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和产品。20xx年,泰州组织的“企业院校行”活动中,高新技术企业与相关院校的会上签约项目5个,占全市的42%,全年与相关院校合作的项目有10个,占全市的38%。
近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比较明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规模较小。我市还没有销售收入超10亿元,利税超2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缺少像春兰、扬子江和兴达钢帘线那样的大企业大集团。有些企业在全国整个行业中也许是老大,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也是最高,但由于这个行业本身的盘子较小,容量不大,因此,企业的规模也上不去。
二是没有形成产业链。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虽然涵盖了7大领域,但并没有真正形成带动一方经济的优势产业集群。我市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是优势产业,国家火炬计划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内聚集了9家高新技术企业,但其产品也仅仅集中在齿轮、曲轴等一些单一的零件上,没有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可以带动上下游产品的产业链。
三是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困难。虽然很多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整个泰州地区都缺少高等院校和省级以上科研院所的直接支撑,加之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条件所限,人才问题依然是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大问题。
四是资金投入不足。由于企业的规模不大,基础薄弱,融资困难等原因,有些企业对研发经费的投入不足,使新品开发速度不快,也使研发出来的项目不能及时形成产品,不能及时形成规模,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后劲不强。
五是企业内部管理存在问题。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不少人还缺乏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的系统训练。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对企业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研究不够。使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扶持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要以沿江大开发、长三角大融合、国际产业大转移为契机,以实施科技“五大工程”为撑竿,实现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撑杆跳”式的发展。
1、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
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的规模企业,如:飞船、双登、曙光、苏中药业等,使之成为拉动产业链发展的龙头。加快汽车关键零部件基地建设,将配套领域向中重型卡车、中高档轿车转移。各企业要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附加值。充分发挥产业配套优势,把相关项目的引进作为科技招商的重要内容,增强集聚效应,拉长产业链,形成规模较大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
2、加强人才建设,构筑技术高地。
必须始终把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放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首位。一是为科研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创造必要的条件,包括课题选择、资金筹措以及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配套服务,促使科研人员多出成果、早出成果、出好成果。二是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发挥其在吸纳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大胆采用“年薪制”、“项目招标制”、“专家组阁制”、“技术岗位薪金制”等形式,构筑企业的专业性人才高地。三是通过高技术研究、课题攻关、项目转化、学术交流、外派培养等渠道,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
3、优化发展环境,落实优惠政策。
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制定的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可按照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在税前扣除;其中盈利企业该项费用年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经税务部门审核,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包装上争力度,争取更多科技项目进入省级以上“笼子”,获取各类贴息和专项资金扶持。
4、建立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
切实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合理调整投资结构,改进投资方式,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发挥其引导作用;采取积极措施,吸引银行资金,激活民间资金,引进国外资金,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加速建立和完善新的科技投融资机制和激励机制,特别是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保险机制、科技信贷机制和信用评估机制,使资本市场成为科技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尽快设立科技创业基金,进一步健全中小型科技企业贷款担保机制,建立融资担保机构,并逐步建立以创业投资资金、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创新资金、创业孵化资金和担保资金为重要内容的创业资本市场。
5、发展中介机构,创新服务体系。
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组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类科技创新和创业的中介机构,鼓励、引导和扶持其快速发展。集中扶持和建立若干个技术成果转移中心、技术推广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配套服务。重点抓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通过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扩展与完善服务网络,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诊断与策划、管理营销、质量认证、科技咨询、技术培训、法律、金融、财务咨询等各类服务。
技术调查报告篇十四
从现在到20xx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实现全面兴市的关键时期。能否尽快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关系到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我们奋斗目标的关键举措,其核心是将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当前,我市面临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和出口、增加就业、拉动增长等方面的问题,迫切需要高新技术产业做出别的贡献。从长远看,我们需要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企业竞争力,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化。
因此,为了抓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契机,为黄冈的“十一五”规划提供参考资料,市计委、科技局、统计局三家联合组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组,深入市辖各个县市和多个企业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调查研究,形成此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时参考。
20xx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xx亿元,增加值xx亿元,分别是20xx年的xx倍和xx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xx,高于gdp增长速度xx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xx和xx,比20xx年分别提高了xx和xx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由20xx年的xx上升到xx;20xx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值达到xx,占全市出口比重达到xx,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成长,效益日益明显,逐渐成为黄冈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1、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
黄冈高新技术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全市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企业27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家。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骨干企业和产品。
在汽车零部件方面,拥有湖北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三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3、产业技术水平和社会信息水平明显提高。
在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同时,不断加大高新技术的应用力度。一是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0xx—20xx年,全市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投入xx万元,年均投入xx万元,较“九五”末增长xx;20xx年,全市工业设备微电脑控制设备原值比重达到xx;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20xx年,全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xx,较“九五”末上升xx%。全市农作物新品种迅速推广,在耕地面积年均减少xx%的同时,农业耕地面积产出率则以xx%的增幅提高。二是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20xx年底,全市光电缆线路长度达xx公里,长话业务电路xx路,较“九五”末增长xx和xx;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xx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xx户,移动电话xx户,分别较“九五”末提高xx%和xx%。
尽管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发达地区和周边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产业规模小,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尽管我市已经涌现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但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仍然比较大,在全省也仅为xx位。近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幅减缓,“十五”前三年平均增长率为xx%,相对于“九五”期间全省34。6%的增幅大幅减缓。相比而言,周边地区发展速度加快,相对于周边城市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2、骨干企业竞争力不强,产业聚集程度不高。
目前,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xx家,过10亿元的企业没有,与发达地区相比,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同时,骨干企业数量少,带动效应不明显,在全国、全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品牌还不多,行业内未形成分工协作的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水平不高。
3、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不合理。
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有经济比重大,体制活力不足;从技术结构看,中低端技术居多,高端核心技术相对较少;从产品结构看,投资类产品比重高,消费类产品比重低;还有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这些产品很容易引起家门口价格战,既影响企业效益,又阻碍产业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艰巨。
4、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投入不足,20xx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仅为xx%,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重成果、轻应用,产业化导向弱;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企业技术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5、高新技术发展亟待优化。
一是促进高新技术投资创业的政策机制不活,投资环境亟待完善。与沿海省市相比,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借助外力、引进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针对国际性大财团、大公司、大企业的照商投资工作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政府引导性投资不足,风险投资和技术产权市场发育不健全,资金“瓶颈”使许多有生长力的中小企业生长缓慢,许多有前景的科技成果转移到黄冈以外应用;三是有利于高新技术人才聚集成长的环境尚未形成,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发展高新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尽快形成一批对我市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增强我市经济实力、实现振兴崛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我们应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光、光电子一体化四个领域为重点,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着力抓好项目、企业、基地三个环节,力争在“十一五”末在我市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黄冈经济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竞争力和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若干个布局合理,特色明显,创新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xx万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xx%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年增长xx%,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的新兴支柱产业。
————主要行业的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工业化国家九十年代中期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和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占有率高的重大新产品;工业化信息水平、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市电话普及率达%以上,互联网普及率达到xx%;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业信息化迅速发展,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快速成长的增长极。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居全省领先地位。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得到广泛提高,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为核心,加速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环保技术在内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农业新产品覆盖面积达该种作物面积9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60%;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我省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区。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到xx人,企业科研机构再上新台阶;全市研究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xx%,财政对科技三项费的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1%,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在发展重点上,要把发展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个领域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任务,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培育一批新兴产业。
1、光电子信息。
重点发展光扦光缆、光通信设备及光通信器件、通信终端、电子元器件、各类应用软件等产品,形成光通信产业链;适应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消费类信息产品的发展趋势,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汽车电子产品、gps应用产品、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的开发生产;抓住国外电子信息产业向国内大规模转移的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液晶和等离子显示器、数字电视机及机顶盒、存储器、笔记本电脑、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产品。
2、生物技术与新医药。
重点发展包括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为重点的生物药品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为主的医用生物技术产业化;具有较强优势的原料药、化学合成药、现代中药产业化及新型制剂和诊断试剂;以动植物良种培育、经济作物脱毒组培和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为主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以系列氨基酸产品、维生素产品、酶制剂、乳酸为重点的工业生物技术及产品。
3、新材料技术及产业。
重点发展光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复合型功能材料、改性工程塑料、新型包装材料等产品。
4、光机电一体化。
重点发展精密成型技术及产品,快速原型技术及产品,虚拟制造技术及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可编程控制系统(plc)、以工业pc为基础的开发式控制系统(pcc)等制造过程主控系统;智能仪表、智能变送器、成套专用控制装置及优化系统等工业自动化专用装置;高性能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及设备;高性能发动机、新型车桥、转向器、气门、缸套、曲轴、电池等汽车关键零部件。
在发展布局上,突出市区为龙头,积极推进沿长江、沿铁路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在产业结构上,重点发展以团风、黄州区为龙头,以软件及电子产品制造为主体的信息产业;发展以红安、麻城为龙头、以数字制造为主体的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以浠水、罗田为龙头的,以功能材料、光电材料、有色金属材料为主体饿新材料产业;发展以武穴、蕲春为龙头的,以基因工程、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中药材深加工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黄梅、英山为龙头的,以节能环保为主体的环保产业和农业高科技产业等六大产业格局。
应充分认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强化各级领导的科技意识,建立全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标责任制,细化各级党委、政府抓高新技术产业工作的领导责任,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衡量各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加强其领导作用。成立由科技、计委、财税等部门领导组成的科技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保证我市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决策的科学性。
一是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支持民营资本、外资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和重组,使一大批高新技术国有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使一批国有高新技术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使一批民营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着力培育大公司、大集团,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饿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把支持和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的导向功能,引导民营高科技企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有所作为,为民营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参股投资科技企业,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拓宽民营高新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
三是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对于非政府投资和非产业政策限制类项目,除国家有明确规定和不需要平衡生产建设条件外,有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完善鼓励社会投资的政策,除法律法规禁止的领域外,所有投资领域均向社会开放,推动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资金投入上要予以倾斜。应加大对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支持力度,可建立高新技术风险基金,不断完善投资机制。与此同时,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也应不断强化自主投入意识,积极落是关于企业提取技术开发基金和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5%以上等有关规定,企业投入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实行专户管理、专项使用。
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要适应当前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新机制,创造更为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采取感情流人、事业流人的方式,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照顾,在事业上努力创造有利于他们施展才华的环境,激发其扎根创业的积极性。要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知识更新的要求,加强对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鼓励各类人才进行各种培训,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围绕科教兴市战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同时,培育和造就一批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切实改善企业家的创业和经营环境,尊重企业家的劳动,建立完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
一是健全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推动各类产权有序流动;鼓励和促进企业利用土地转让或融资筹措发展资金;积极探索劳动、资产、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机制。
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融资步伐。企业上市不仅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获得了更充裕的资金,而且其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都已实现质的转变,为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体制平台。要继续抓住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完善的机遇,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上市、利用壳资源和吸引其他上市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更多的资金。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优势企业与跨国公司、大财团进行合作、合资;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嫁接、重组等方式,引进国外大企业来我市投资;做好科技推介工作,引导企业和投资者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
四是加大商业银行的贷款力度。设立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贷款担保机构,协调银企关系,银行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为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和企业的规模扩张聚集资金。
五是探索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选择一些经济效益较为理想、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培育创业投资机制,发展创业投资业,尽快形成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竞争需要的多层次,多渠道资本市场体系。
技术调查报告篇十五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全面落实“科教兴市”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深入开展法律宣传。市人民政府把科技工作摆到突出位置来抓,层层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组织制定了《巴中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巴中市科技进步奖励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把科技发展纳入对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努力推进“科教兴市”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使科学技术进步法深入人心,全市通过开设科技专栏、开通科技网站、编印送发科技法律法规选编、组织相关法律知识竞赛、开展科技进步执法检查和发表贯彻法律情况电视讲话等多种措施广泛宣传,努力提高其法律精神的知晓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强化科普,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全市以抓好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法制宣传日为重点,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技术力量,以多种有效的措施,推进科技进社区、进庭院、进学校,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科技普及的力度不断加大。各地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贯彻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重要内容,相继实施了科技兴巴“四百工程”,建设“全国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巴中试验区,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园和示范企业,消化吸收推广转化了包括优质粮食、果蔬、双低油菜、食用菌集约种植、dly瘦肉型猪养殖和企业新产品新工艺在内的大批实用新技术,科技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明显增强。20xx年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
(三)推进创新,研发能力有所提高。各地坚持以企业自主创新为动力,积极鼓励技术联姻,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体系和研究单位开展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主导产品。大力实施科技项目攻关,着力解决生产发展中的一些技术瓶颈问题,并积极申报专利保护,一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南江矿业集团研发的霞石矿干湿强磁选工艺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依靠此项技术企业有望新增销售收入1.2亿元,新增利税3000万元。南江黄羊的“两群、四系”研究、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巴州区的虎杖等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和新药开发、高压线路阻波器的生产;平昌县的酒业食品开发和专利技术保护;通江县的银耳系列新产品研发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陆续问世,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产业的发展。
(四)健全体系,人才作用得以发挥。各县区把人才工程作为实现地方振兴的首要工程,不断完善科技体系,积极引进实用技术人才,制定各类科技人才能发挥作用的优惠政策措施,鼓励科技人才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较好地发挥了科技人员的作用。全市不同地方分别建立了特色产业研究所、乡镇科技推广办公室、科技信息服务站,成立了村级技术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各类专业技术协会;探索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农村科技超市新作法,搭建技术单位与技术需求对象的对接平台。一大批科技人员通过采取科技服务新模式,积极从事技术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五)投入增加,保障力度不断增强。全市科技投入逐年有所增加。企业科技投入从无到有,银行加强了对科技项目的支持,一些县区建立了技术创新基金。20xx年,全市科技研发资金预算达453万元,比上年增长28.9%。投入的增加,强化了科技发展的保障力度。
(一)部分干部群众科技意识不强。表现在一些人对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喊得响,认识不完全到位。不少人把推动科技进步作为可有可无的事,看作软任务,不懂得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事业的发展。
(二)现有科技体制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主要是现有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运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还不十分紧密,科技转化运用中的利益机制还不完备,科技、经济“两张皮”的状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科技人才匮乏,科技人员作用的发挥有待提高。一是农业、交通、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等行业的科技队伍存在“断层”现象,目前在岗的以中、老年科技人员为主,青年科技工作者为数不多,青年科技骨干就更少。一些县区不少单位连续几年未进一个大学本科生。二是现有骨干知识分子流失严重。三是部分地方知识分子政策没有完全落实。由于受经费、设备、利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市一方面科技人才不足,另一方面一些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少数地方或个别行业的科技进步存在停滞现象。
(四)科技投入不足。一是民间资本向科技产业投入引导不够;二是企业发展向科技投入很低。不少企业没有科技研发机构,也很少投入科技开发资金,实行简单重复生产,产品生命力欠佳;三是银行信贷对科技产业的支持不够,部分贷款到位迟缓,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四是财政投入还有一定差距。我市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科技的投入做到了逐年增加,的确不易,但与全省和相邻地区比较,还有不小差距。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大力宣传科学技术进步法,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科技方面的方针、政策,宣传“科教兴市”战略,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增强依靠科技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注重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切实解决科技队伍脱节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才流失;加强对中青年骨干科技人员的培养和使用,落实优惠政策,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逐步在我市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门类实用,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科技人才队伍,支撑我市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制定新形势下能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各类政策措施,逐步解决科技与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普及,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加强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提升科技攻关能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类侵权行为,努力为科技人员的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四)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要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切实增加科技投入。一是各级政府要按中央、省、市的规定,优先把科技事业费、科技研发经费纳入同级财政足额预算并兑现落实;二是金融部门要依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增加信贷品种,拓展担保方式,加大对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三是要按照市场经济法则,积极引导企业、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积极投入科技事业,使他们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四是继续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力度,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新格局。
技术调查报告篇十六
论文摘要:本丈结合国内、外采煤方法的改革发展,分析我国乡镇煤矿开采技术的条件,了我国乡镇小煤矿开采适用的采矿新技术。
一、采矿新技术在乡镇煤矿中的意义。
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地方煤矿发展的需求下,小煤矿开采技术的改革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于煤炭开采技术的前沿,立足于中国煤炭所必要的技术储备,立足于煤炭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重点从事中长期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跟踪产业科技前沿,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采矿新技术在小煤矿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显现其重要性。
二、乡镇煤矿开采适用的采矿新技术。
在许多地区,由于乡镇煤矿生产能力较小,构造复杂煤层赋存变化大,且很多为急倾斜煤层和薄煤层,给开采带来较大的困难,研究和开发新采矿技术,提高矿井的高产高效,更为重要。在乡镇小煤矿中,单一长壁采煤方法已趋成熟,现主要发展的有放顶煤采煤技术、急倾斜煤层采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和小阶段爆破落煤等采煤方法。
1、炮采放顶煤采煤技术(1)滑移支架放顶煤采煤法:滑移顶梁由顶梁和支柱两个部分组成,前梁和后梁通过顶梁和前梁弹簧钢或导向槽连接,支架的支柱为液压单体柱,数量2-5个不等。与顶梁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此外,前梁前端可安装的探梁或挑梁,后梁尾端可安装尾梁。滑移顶梁支架比较安全可靠,可自移,质量轻,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安装,低,适应性强等。在中小性煤矿中得到广泛的.推广运用。采用这种采煤方法开采的煤层厚度为5m以上,主要为倾斜和急倾斜煤层。工作面长度一般为60-80m,最长达105m,采高通常为5-10m,工作面循环进度0.8m。滑移支架开采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偏低和稳定性较差。(2)二型钢梁放顶煤开采:二型钢梁放顶煤上作面支护采用二型钢梁、单体液压支柱对棚架设,工作面采用放炮落,人工破网放煤,采放分别进行。在煤层赋存条件变化较大或技术水平较低的地区、乡镇煤矿使用较好。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二型俐梁对棚支护,每对棚5根支柱,主粱为一梁三柱。副梁为一梁二柱。主副梁间距150mm,对棚间以为600mm。最大控顶距3.4m,最小控顶距2.4m。采用放炮落煤、一般布置双排眼。放完炮后及时移主梁。打临时支柱。做到及时支护,爆破后人上装煤。工作面输送机采用可弯曲刮板箱送机和带式输送机。采用全部培落达处理采空区,随着移副梁放顶煤,顶板逐渐自然下沉,垮落,以完成放顶工作。放顶煤采用分段、多轮作业方式,放煤口布置在刮板输送机斜上方0.3m-0.5m左右。以人工堵口控制放顶煤量。采取间隔多次将顶煤充分放出,放煤后要及时调整歪斜棚梁,保证支柱有力,顶帮牢固。见歼堵口必要时打支柱以加固挡歼。
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将工作面倾角变缓,工作面较长,从面具有缓斜、倾斜煤层走向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简单、掘进率低的一系列的特点,此采煤法利用掩护支架把工作空间与采空区隔开,大大简化了复杂顶板工作,为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工作面煤炭自溜,减轻劳动强度。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一般适用于开采倾角大于印。
厚度2-6m煤层,理藏稳定,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的煤层。此采煤法工作面区段高度取决于煤层倾角大小,沿倾斜变化情况以及采煤技术条件,一般30m左右,煤层赋存条件好,构造简单时,可加大到40m-60m。回采过程中,回风巷中不断接长支架,进风巷不断拆架。当工作面推至采区上山附近时,布置收作眼,逐步将支架下放成水平位置,然后全部回收。掩护支架的结构:钢梁长为3.0-3.2m,钢梁的规格应根据支架的宽度选用,钢理绳可用直径20-30mm的旧钢绳,钢绳长为20-30m左右。钢绳数根据支架的宽度确定,宽度在3m以下的选用2-3根,3m以上时,可采用5-6根。钢梁上辅设2-3层竹笆。
3、小阶段爆破落煤采煤法:小阶段爆破落煤采煤法是将区段内煤体分成多个小区段进行开采的“三无”,(无人员、无设备、无支护)工作面开采的采煤方法。小阶段爆破落煤采煤法一般适用于开采倾角大于400,厚度3.5-7.5m煤层,顶底板不易滑落的不规则的煤层,低瓦斯矿井。其特点:安全性好,回采工艺简单,工效高,但回采率低,通风系统复杂,风流分配困难。落煤方式:采用煤电钻在小平巷内打眼爆破,每区段内的炮眼一次打眼一次起爆。顶板:沿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每30留5m切顶煤柱,平巷和回风平巷内20m超前支护。
4、刨煤机采煤方法:刨煤机开采技术是首次成功进行中等及薄煤层开采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煤炭生产效率。刨煤机的切割速度可达到3m/s,切割功率超过2x400kw。根据煤的硬度,每刀截深可达到250mm。目前,工作面输送机和刨煤机均采用了智能驱动系统,加上可靠的支架控制系统,这一切都有利于实现工作面采煤的全部自动化。刨煤机开采系统非常简单。刨煤机机体由一根无极绳牵引,从工作面端头开始沿导轨滑行割煤。导轨焊接在可弯曲恺装工作面输送机上。与滚筒采煤机不同的是,刨煤机是根据可弯曲恺装输送机的平面“找平”的,不需要专人在工作面负责此项工作。可弯曲恺装输送机的推进过程由电动控制装置控制,另外,支架前移过程也实现了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这一切实现了整个开采系统的全部自动化。刨煤机(即基板式刨煤机)是用于特薄煤层开采的,最小开采厚度可达到0.6m,靠近采空区一侧的刨煤机导轨及其附件被焊接在pf4工作面输送机上,可实现更高的稳定性,便于维修和操作。上部导轨允许快速进人上部和下部刨链,而加固的底部导轨是由优质结构钥制成的。为了防止减产、粉尘生成和部件的磨损,安装有效的刨煤机水平控制系统以适应各种起伏的煤层变化。
三、结语:
小煤矿开采工艺落后,安全条件差,资源同收率低。国家实施关闭小煤矿,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平均单井规模的技术政策,开发小型煤矿化、半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改进小煤矿的采煤方法和开采工艺,提高采煤工作面的单产和工效,有着积极意义。
技术调查报告篇十七
湟中县高中课改已经全面铺开,为调查了解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摸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广应用的教学模式,发现通用技术教学新秀,教研室组织人员走进学校,深入课堂,以听课、交流的方式同一线教师就新课程改革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施教和达标情况作了全面调查,获取了许多实际教学工作的信息,现分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教师构成全县七所完中任教高一通用技术的教师有9名(一中2人,拦中2人,其余各校1人),其中8名是由物理教师兼任,其余1名是非物理专业。大部分教师只参加了假期期间网上通用技术通识培训,由于初次接触通用技术课程,对教材的性质、教学方法、目标等认识还不够充分,教学思路还不够明晰。
2、课程安排七所完中严格按照《青海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建议,开齐开足高一通用技术课程,每周安排1节课时;截至目前(第13周),教学进度进行至第三章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评价内容。
3、教学设备由于经费有限,目前全县七所完中都没有完整的通用技术实验室,教学设施仅仅依赖于多媒体设备。通用技术实验设备的缺乏严重制约这门课程的正常实施。纵观全县,我县通用技术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
二、课堂教学。
尽管教学设备的不到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但各校领导和任课教师都非常重视课程的开设,想法设法创设条件,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为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不遗余力。李家山中学张玉斌老师在讲授设计与评价一节时,提前布臵学习小组,下达小组设计活动。为把设计的构思方案、比较和权衡、改进和模型的定型等一系列设计过程讲明白,让学生掌握领悟,先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课堂上一组的同学展示了很实用的“环节肥皂盒”,两位女生上讲台从构思的来龙去脉、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几方面入手,将一个节能、环保、实用富含科学原理的“肥皂盒”展现给大家,同学们的评价都非常高。二组展示的是“双频显示器”,学生们说,现在的网络教室里一台显示器就占用了一张桌子,能不能将两位同学的显示器合成一台做成“双频显示器”,既节省了资源又节省了空间。三组同学设计的实用课桌从现在同学们课本复习资料太多占用课桌,学生书写的空间很小出发,设计思路巧妙。但他们的设计方案遭到其他同学的质疑,经过其他同学的建议改进了原方案。四组同学的“园丁牌”黑板擦设计的简洁明快,温馨环保。此堂课在同学们热烈讨论评价改进中将技术与设计的科学原理、学习方法展现的淋漓尽致,课堂教学效益非常明显。
多巴中学朱成刚老师平时就是一位喜欢钻研注重技术创新的教师,此次担任高一通用技术课是学校最佳人选。他设计的《多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作品2010年5月获西宁市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的研究》2010年8月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三等奖。通用技术任教教师的基本条件就是喜爱通用技术,并且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朱成刚老师的基本素质完全符合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研究的要求。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科普活动蒸蒸日上,2010年多吧中学因此获得西宁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他凭借过硬的创新技术和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掌控引领学生的能力强,深受学生喜爱。
拦隆口中学张红玉老师在讲授技术与设计过程一节内容时,先将4个学习小组设计的凳子(草图)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现给大家,因为是自己设计的作品,构思来源、设计过程、材料的选用、使用价值等在作扼要说明时讲的非常清楚,课堂气氛异常激烈。最后小组代表胡生龙设计的转动式洗衣用小凳获得最佳奖;他在产品使用说明书(设计一要素)中这样说:
1、适用范围3—55岁无病史人员。
2、禁止踩踏或上臵55kg以上货物。
3、不可久臵于阳光或水中。完美、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启发了设计灵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
总结。
出合页连接方式(用木质材料时)或凳面用布质材料,支撑点用螺杆连接时,既省材料又可折叠,达到设计的要求。
三、
几点体会。
1、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指出“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紧密结合生活、学习实际,将创作、研究的基础扎根于身边遇到、发生的问题事例,以高度的亲和力全程参与研究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是学生保持长久的对通用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学生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
3、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区别于其他自然、人文科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目标上的独特追求: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四、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亲历设计的过程。
设计是技术活动中的核心过程。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亲历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设计活动。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员性参与。教师应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兴趣和研究愿望,并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促使其主动、有效地参与设计过程,获得直接经验。
其次,要强调学生的全程性参与,即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交流和评价的过程。为此,教师应注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运用各种技术交流和评价手段丰富设计过程,以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体验。
在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创设一种开放、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新,使设计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过程,使全体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都得到发展。
(二)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
在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挑选一些集中体现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技术设计实例,引导学生使用技术思想和方法这把钥匙,去打开技术问题的大门,从而去体验、领悟技术思想和方法的真谛。例如在调试收音机时,指导学生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组成收音机的各个部分的协调问题;在分析构件中的应力问题时,让学生在亲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合理的结构与强度和稳定性的关系;在解决路灯自动熄灭问题时,引导学生利用控制的思想和方法实现光线暗淡时自动开灯的问题;在设计材料加工的步骤时,让学生在编制工艺流程的过程中领会流程的时序和环节问题。
技术思想和方法的获得并非通过一次实践就能解决,而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
(三)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技术试验有多种作用。例如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强度试验,其作用在于选择符合设计需要的材料;使用青霉素前先要进行药物反应试验,其作用是对治疗疾病的可行性方案进行选择;汽车驾驶员安全装臵的模拟撞击试验,其作用是改进和优化设计方案。技术试验有多种方式,在教学中常用的有试用、试运行或用相似原理建立的模拟试验等。例如:在使用农药前,先要对配制方案进行试验;在编制工艺流程时,先要进行流程运行试验;在确定某个设计方案前,可以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进行试验。因此,教学中要加强对技术试验的具体指导。
实施条件较为困难的技术项目,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采用模拟试验的办法。实施条件较好的学校要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技术试验。比如,使用ewb软件建立电子工作平台,搭建晶体管放大线路,对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点进行调试,从而确定偏臵电阻的大小。
技术试验往往会遭遇失败,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怕挫折的意志。
(四)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差异,选择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模仿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在工具的操作技能等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要防止把它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应特别重视合作学习方式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分工协作设计某个产品或组成模拟生产线来完成某个技术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注重分工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发挥小组全体成员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激发每个小组团体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加强成员之间、小组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交流,培养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形成与他人协作、分享与共进的态度和团队精神。
此外,要积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改变以往的教学过于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倾向,促进课内外的沟通,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技术探究能力。
(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由于技术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同时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各有差异,所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化现象。特别是操作技能的练习中,有些学生如果得不到教师的及时辅导和具体帮助,往往会造成学习的中断,甚至还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在技能操作方法教学和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注意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小组辅导、个别辅导和学生之间互帮互学等多种方式,及时给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辅导过程中,要重视对所出现的技术问题的分析和方法上的指导,防止出现教师代替学生操作的现象。
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学生如果提前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及时聘请他当小老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或者对这些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继续进行研究和改进。
(六)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信息技术是一种重要而又普遍使用的现代技术,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教和学的方式,降低学习技术的难度,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
要积极创设条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仿真试验等现代技术在构思方案、绘图、模拟试验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技术合作与交互式技术学习,以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要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打破对新技术的神秘感、惧怕感,形成对新技术的亲近感。
(七)加强教学研究。
要根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立足于教学的具体问题,通过讨论、听课、公开教学、课题研究、教学评比等各种形式,加强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学校应建立通用技术教研组,组织教师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交流,从而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技术调查报告篇十八
已在日本韩国普及的智能马桶,这两年也在中国迎来了市场爆发的契机。纵观全球智能马桶市场现状,可谓业态丰富,产品多元,前景一片光明。全球智能马桶市场的现状,可以形象地归纳为“16个字口诀”,即:四代进化、六大升级、即热趋势、五世同堂。
四代进化是指智能马桶技术已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从传统的储热式发展到更先进的即热式。六大升级是指目前最先进的第四代智能马桶已实现健康、舒适、安全、冲力、智控、美感六大升级。即热趋势是指即热式智能马桶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五世同堂是指目前全球智能马桶市场的五代产品并存现象,即:第一至第四代智能马桶,再加上被称作2。5代的储热式过渡产品。
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智能马桶发展史上的每一代产品进化、每一种技术升级,都标志着地球人的智能卫浴生活品质有了大幅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能马桶从最初发端于医疗领域到逐步普及为家用,是欧美和日韩企业实现的,但从传统储热式到先进即热式的技术跨越,是中国卫浴企业实现的。
四代进化:从储热到即热的技术跨越。
据卫浴技术专家介绍,历经四代进化的智能马桶,已从医疗领域进化到家用领域,从储热式进化到即热式,从普通即热式进化到六大升级的即热式。其中,从储热式到即热式的技术跨越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传统的储热式智能马桶必须内置一个储水箱,提前把水加热储存在水箱中,容易滋生细菌。由储水箱细菌引发的各种问题,诸如威胁健康,不恒温、高能耗、易结水垢、影响外观、体验不佳等,构成了储热式智能马桶的技术硬伤。
资料显示,第一代和第二代智能马桶都是储热式的。第一代智能马桶作为辅助性医疗设备诞生在60年代的美国,仅为行动不便的病患提供臀洗、妇洗、自动冲水等少数功能。第二代智能马桶出现在70年代的日本,为了让智能马桶变为家用,日本人在第一代基础上增加了座圈加热、烘干、除臭、夜光、音乐等辅助功能和人性化功能。
本世纪初,中国出现了被称为2。5代智能马桶的过渡性升级产品,增加了过滤装置和定期自动换水等技术,目的是解决储水箱滋生细菌的问题,但依然难以解决冲力不足、水温不恒定、易结水垢、高能耗等储热式的硬伤。于是,第三代智能马桶诞生了,它是即热式的,由于不需要储水箱,即热式智能马桶根治了滋生细菌的硬伤,活水即热即用,彻底杜绝了健康隐患,造型也因此而简约美观。卫浴界普遍认为,国内水质含杂质较多,即热式智能马桶更适合中国家庭普及,所以一诞生即成为智能马桶行业的发展趋势。
即热式的出现,是智能马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改变了消费者对智能马桶的传统认知。最近两年,以恒洁卫浴为代表的中国卫浴企业,在第三代智能马桶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即热式技术,获得了更多的专利和创新突破,目前,具备四大类技术标准、实现了六大升级的第四代智能马桶已在中国问世,并迅速进入追求高品质智能卫浴生活的家庭。
第四代智能马桶具备一体式设计、即热式平台、超强冲力系统、超强智控系统四大类技术标准,并实现了健康、舒适、安全、冲力、智控、美感六大升级,是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智能马桶。去年第20届上海国际厨卫展上,恒洁卫浴第四代睿洗智能马桶首次亮相,曾轰动一时,成为上海厨卫展上央视唯一专门报道的产品,意味着中国卫浴企业凭创新技术重新定义了智能马桶标准。
技术资料显示,第四代智能马桶的四大类技术标准,一是借鉴人机工程学应用设计理念的一体式设计;二是活水即热、无细菌或水垢之忧、水温恒定、无需反复加热、更加安全的即热式平台;三是水漩能技术实现的低水压状态下冲力超强而且节水的超强冲力系统;四是一键旋钮和记忆模式体现的超强智控系统。
六大升级,是指活水冲洗、座圈抗菌、喷头自洁等技术实现的健康升级;人体工学设计的瞬热座圈、混气技术的富氧水冲洗、精控恒定水温等技术实现的舒适升级;水电分离、管道式加热、各种工作系统安全保护实现的安全升级;记忆模式和一键旋钮技术实现的智控升级;水漩能冲水系统实现的冲力升级;流线型一体成型设计实现的美学升级。
基于四大类技术标准和六大升级,诞生在中国的第四代智能马桶更加健康、安全、节能、美观,也更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比如更符合人体曲线的舒适设计,女性生理期专用冲洗模式、方便老人小孩操作的一键旋钮、家庭成员如厕习惯的记忆模式,等等,从而实现了人机互动的更佳智能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