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课程心得范文(18篇)
如何克服困难与挑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写总结时要注意掌握好篇幅,避免过于冗长或过于简洁,保持适度的信息量。在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时,我们可以学到如何组织材料和整理思路的方法。
陶艺课程心得篇一
一、基本数据:
使用教师卢旅授课对象六、七年级学生。
时间16课时,每周1课时设计者卢旅。
所在学校徐教院附中。
二、课程的性质和指导思想:
课程的性质。
课程的性质是选修。我校陶艺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将陶艺和泥塑相综合,淡化陶艺专业性,强调以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开发为陶艺教学的核心目标;强调学生在课内审美活动的全程性,从感受泥性出发,引导欣赏与探究,大胆创作,共同评价,深化学习所得。
指导思想。
我校陶艺教学以学校为基地,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我校强调“为学生的发展负责,为教师的发展铺路”,只有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资源,发扬学校的传统,结合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进行,才能有效地实施我校的陶艺校本课程。通过学习,让学生分别对中国陶瓷发展史、世界陶艺发展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了解现代陶艺的发展状况;了解陶艺制作的材料和工具,能通具体的操作实践掌握陶艺的设计与制作方法;通过对大师、名家作品的鉴赏,认识陶艺及其艺术特点。使学生具有独立创作陶艺作品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陶艺发展史、陶艺技法,从经验中探索、把握基本陶艺造型语言。
2、通过作品设计与制作,树立创新意识,寻求,加强空间造型能力。
3、通过制陶实践过程,主动探索尝试表达新颖的设计途径与方法。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体会陶艺是人类内心情感表达的'一种语言,为日后进一步体验陶艺作铺垫。
15周:教师向学生介绍、示范与学生动手查相关资料相结合,强调自主学习。
第1周:概况介绍。
第2至12周:技法练习及相关创作。
a)泥板压印——用各种物体在泥板压痕,做肌理练习。
b)捏塑成型——抓住物体特征,捏出有趣的动物和有动态的人物造型。
c)泥条盘筑——搓泥条,学习古老技法,力求创造新的造型。
d)泥板成形——拍压泥板,用拼结、旋拧、围卷等多种方法进行创造。
第13至15周:主题创作。
五、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
(一)学习方式。
以发现式为主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发现,从经验中探索、把握基本陶艺造型语言。通过作品设计与制作,树立创新意识,寻求,加强空间造型能力。通过制陶实践过程,主动探索尝试表达新颖的设计途径与方法。
(二)教学方式。
采用以讲授、演示、实践、活动指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以较充分的实践机会,教师在演示、活动指导中帮助指导学生。
六、教材情况。
自编教材。载体形式为电子文稿的形式,为光盘。
七、学习评价方式。
(一)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
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关注学生的陶艺学习参与程度与思维、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评价是以方展性评价为取向,注重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对其进行判定。陶艺学习是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发展,而不给学生以判定是更人性化的评价。从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实践与创新、自评与他人评价等多方面评价,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注重实践。
(二)学习评价的方式。
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用‘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三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成长手册中。
评价的形式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平时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陶艺教学采用档案袋评价:
1、学生的每阶段陶艺作业、最得意的代表作品。
2、学生自己的评价、反思。
3、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
4、汇集其他相关的材料,等等。
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记录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陶艺学习的成长故事。每个学生都有其特长,不论擅长泥条造型还是捏塑造型,教师在评价的是其学习的过程,关注的是学生是否热情参与,积极收集相关信息、独立思考创作、交流合作等,而不是仅仅关心其结果。
陶艺课程心得篇二
你是否会觉得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无法释放的情感与压力,也许通过陶艺能够让你感受到另外一种情感释放出口,给一块泥巴赋予一个新生命。做一件栩栩如生的成品,成就感瞬间爆棚。
周末陶艺体验/分享活动,带上宝贝来红坎岭陶艺园感受泥土的气息,体验陶艺制作过程的乐趣。
宝贝们都是创意十足,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极强的!
陶艺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艺术。亲自动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带着泥土的味道,更透出你的个性。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及釉色来表达作者的意念,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现自我个性的要求。
拉坯体验,拉坯是制作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之一,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拉坯机上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拉坯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凡圆器琢器俱用拉坯方法成型。
如果你对于艺术有自己的想法,对生活有大胆的创新,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或者想想让自己的宝宝探索更大的新奇世界。那就来红坎岭陶艺园,来体会泥土的润滑,来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吧。开动大脑,用您的双手去创造,只要想的到就能做的到。
陶艺课程心得篇三
陶艺是一门很有趣的艺术技能,它不仅要求人们有一定的艺术素质,还需要细腻耐心的精神和较高的手工技能水平。最近我参加了一期陶艺课程,这让我收获了很多,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门艺术的魅力,下面我将就我学习陶艺课程的心得体会分为五部分来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认识和了解陶艺。
在陶艺课的前期,老师会带我们了解一些陶瓷工艺的基本概念、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艺,从学习修炼历史衍变、用材、工艺、审美、文化浸润等多方面入手,让我们有了对陶艺的初步认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不少陶器的分类,器形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都让我产生了学习更多这门艺术的热情。
在了解基本理论基础之后,我们开始学习陶艺的手工制作技艺,包括了制陶基本手法、修整、挖孔、掏空、切割、胎束、底板、造型、涂釉等。这些制作技艺不仅考验我们的手部协定,更是需要有极强的注意细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技艺的掌握可以让我们在制作陶器时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创意和意图,输出一份完美的作品。
第三部分:了解陶艺涂釉的知识。
生陶制作之后,我们进入到了涂釉环节。制作陶器的涂釉和生陶制作同样重要,不同主要在于涂料和工艺的不同,陶器表面的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釉色和涂釉工艺。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不少的陶瓷釉料和涂釉方法,从色彩、材料、釉面质感和薄厚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介绍。
第四部分:探究艺术分类并进行综合性实践。
在掌握基本制作和涂釉技能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一些综合性的制作实践,这些实践通常是通过综合分类,如“自然造型”和“仿古设计”来达到不同目的,其中“自然造型”以生长物为代表,而“仿古设计”则要求我们细致地还原当时代的原貌,通过此类实践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艺术理念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第五部分:总结心得并展望未来。
在我们学习陶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总结吸收,把所学到的知识点、制作技艺以及具体的实践和感悟进行记录整理。为了制作出更多更好的陶器,我将继续努力,保持对这门艺术的热爱和探索,我们希望未来每个人都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陶艺的魅力所在。
通过学习陶艺课程,我不仅掌握了制作和涂釉技术,更明确了艺术的定义和追求,这样的学习体验也逐渐让我将爱称“艺术家”藏在心里。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成为陶艺爱好者和从业者,不断发掘和分享这门艺术的美。
陶艺课程心得篇四
作为一位艺术爱好者,我一直对陶艺这一艺术形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当我有机会参加一门现代陶艺课程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期待着在这门课程中,能够学到更多的技巧和知识,发掘自己的潜能,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陶艺能力。
第一段:对陶艺的理解。
我对陶艺的理解是一种境界,体现了制陶师自身的心境、经验和才能,并且通过这种理解来塑造独特的陶器。因此,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我不仅要学会基本技能,更要了解到陶艺的灵魂所在,掌握陶艺的核心。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陶艺师,必须拥有良好的审美与感知能力,以及一颗敏锐的观察力。
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挑战。首先,基础技巧非常重要,需要掌握陶艺的特殊工艺和手法。其次,在技巧上的熟能生巧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耐心的训练。还需要注意器具的选择、陶土制作的过程和纹饰等复杂的技术问题,对自己的造型和设计也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所有这些,都需要我耐心地去学习,不断地磨练,才能真正从中掌握到陶艺这门技艺。
第三段:陶艺的教学模式。
陶艺的教学模式是十分积极的。同时也是具有挑战性和积极性的。老师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践,教授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相应的技巧,不断地鼓励、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实践、去创新。同时也会指导学生进行珍爱器具、尊重自然生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提高自己的陶艺水平。
第四段:陶艺的收获。
学习陶艺的过程是十分愉快和充实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获取到了很多技巧和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艺术体验和创新能力。我了解到,陶艺是一门灵活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让人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通过陶艺的创作实践,我也更好地理解了自然、感受到自然,更珍惜自然的美好。
第五段:展望。
学习陶艺的短暂时间是值得我深深宝贵的。我相信,只要我有信心,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实践,就可以在未来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陶艺家。我将继续通过与身边的大师互相交流、通过看书和网上资料等多方面途径获取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在创作丰富多彩的作品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带给更多的人,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增添更多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期待在未来更多的人能够投身于陶艺之中,在这里发掘自己的才能和意境,探索自己的艺术之花,为美好的生活注入更多的艺术的精气神。
陶艺课程心得篇五
陶艺是一种可以让人们手脑并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因为忙碌的生活而失去了和土地的亲密联系,陶艺课程恰好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大自然和我们的内心。近期,我参加了一节陶艺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不少感悟。接下来,我将分享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学习过程的挑战。
在陶艺课程中,一开始我感到十分挑战:处理陶土的手感很奇特,加上需要用力揉搓,又要掌握温度,还需快速制作自己的作品。这一切的通畅过,有时很令人感到沮丧,开始想放弃。但是,我很快就发现,通过不断的尝试和练习,我越来越熟悉每一步制作过程,开始享受陶艺的乐趣,更加坚定了自己持续学习的决心。
第三段:学习中的收获。
在陶艺课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基本的陶艺手法,还领悟到许多生活的道理。例如,在制作陶器过程中,做好准备和规划可以让创作变得更加流畅;短暂的静心和沉淀可以让心更平静,从而创造出更精美的作品。此外,我还意识到每一件陶艺作品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正如每个人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些领悟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陶艺本身,同时也影响了我的人生态度。
第四段:陶艺带给我的启示。
陶艺课程中,我收获很多关于自身和生活本身的启示。首先,这个过程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培养初心、坚定信念”的重要性。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初心始终是我们前行的指引。此外,每一次制作过程中都有坚持下去的艰难。只有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努力才能使我们更快地达成我们想要的成果。最后,我还领悟到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像一个陶壶一样,我们需要经历一些磨难才能变得更加坚韧和强大。
第五段:结语。
总的来说,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我从容纳稠密到惊喜、从浅显到深入、从挫折到成功。通过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如何用手想,如何用心去凝聚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并将其转化为实物,令人感到无限满足。因为这些启示,我不仅从陶器制作中得到了深刻的成就感,而且调整了自己对待生活的状态和态度,觉得自己愈发充实和充足。我相信,这些锻炼和成长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人,并将贯穿我的人生旅程。
陶艺课程心得篇六
此次陶艺制作总共有五节课,每节课所做的工作都不同,感触和乐趣也各有不同。
第一次课是手捏和盘条。手捏就是跟小时候玩橡皮泥一样,把泥巴捏成一个造型,但是成品的中心必须掏空,否则烧制的时候容易炸裂;盘条比较容易,就是把泥巴就是把泥巴揉成一小段小段的长条,然后再将这些长条一圈圈盘起来作为一个器皿的侧壁,当然下面也要垫一片薄泥作为底部。这次课上我本来想手捏一只小猪的,可惜没顾及好体型,做好后掏空时由于目标过于精小,再要掏空肚子跟大脑十分棘手,最后在我的百折不挠的掏刮下小猪猪的脑袋不堪骚扰终于裂掉了。。。受到这样的打击,我决定在盘条的时候保守点,相比别人很多人都在做很有特色的艺术品,我选择了朴实无华的杯子,虽然做出来有点丑但是想到刚刚被我摧残的小猪也就觉得很庆幸了。
第二三节课是制作拉坯作品,课上每人都有一台拉坯机,那个机器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所以以前还是觉得比较神奇,真的看的话才发现就是一个靠电动皮带转动的原盘面,不过拉坯这个工作却没有那么简单,老师讲的要领大致可以变成三句口诀:心平气和逆向发力由下而上。所谓心平气和就是说在拉坯的过程中要保持内心的平静,拉坯是一个很讲究精细的工作,主要是把坯体整理的均匀对称重心居于圆盘的中心,一不留神就可能把圆盘上的泥巴带的对圆心做环绕运动。逆向发力和由下而上是指双手的发力和运动必须遵守的原则。拉坯完成后就可以在均匀的坯体上出产作品了,本来没想过要出品艺术品的,可惜自己太过于粗心,把有的标准的碗或杯子的侧壁扭完,又难以补救只能做成艺术品了。
上一节课是修坯课,这个对我来说简直是灾难,都怪我当初拉坯出来的作品都太厚,虽然工具很齐全,但是还是要刮、修、掏半天,而且胆战心惊的,生怕把我的成果掏破了,虽然自己做出来的作品很不起眼,但是毕竟花了我很多心血,所以还是敝帚自珍的。四件作品一节课3个小时才修出来一件,效率很是低下,剩下的只有拿回寝室继续修整。祈祷在最后的烧制中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吧!
总的来讲,觉得此次陶艺制作课收获满大的,有茫然,有焦虑,当然更多的是创作和收获的那份快乐和满足,感谢此次指导我学习的各位老师与学长,也感谢给位帮助我的陶友们,作为一个大三明年就要毕业的学生对于能修这门课程深感荣幸,此次陶艺制作课是我大学以来最快乐的公选课经历!
陶艺课程心得篇七
近年来,生活陶艺课程在国内逐渐兴起,成为了人们追求艺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生活陶艺课程,深感其独特之处。通过投入自己的心思和耐心,我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和艺术的魅力。
首先,生活陶艺课程让我感受到了与土壤亲密接触的奇妙感觉。在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陶土的制作过程,包括揉捏和搅拌。通过亲自动手制作陶土,我感受到了土质的柔韧和细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土壤的重要性。在揉捏陶土的过程中,我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感受到土壤的温度和湿润程度,仿佛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这种与土壤亲密接触的感觉让我更加热爱自然,意识到自然的美妙之处。
其次,生活陶艺课程让我发现了创造的乐趣。在陶艺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制作陶土的基本技巧,还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在一块块陶土中,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通过不断尝试和摸索,我创作出了一个琵琶形状的花瓶。当我完成作品,看到它在阳光下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时,我体会到了创造的喜悦和满足感。这种创造的乐趣激发了我对艺术的热爱,让我更加积极地去追求创造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此外,生活陶艺课程也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陶艺作品不仅是实用的器物,更是艺术的表现形式。通过陶艺课程,我了解了陶艺的历史和发展,认识到陶艺作品的独特之处。每一个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和风格,通过陶艺作品,我感受到了艺术对人们情感和思想的影响,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艺术的魅力。陶艺作品不仅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启发我们的灵感和创造力,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最后,生活陶艺课程教会了我耐心和坚持。陶艺制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专注的工作,任何一步出错都可能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在第一次制作陶艺作品时,我由于急于求成,结果作品塌陷了。但我并没有沮丧,而是从中吸取经验,重新开始制作。经过数次失败和尝试,我终于完成了自己满意的作品。通过这一过程,我学会了耐心和坚持,明白了成功往往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这种耐心和坚持不仅在陶艺制作中会用到,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重要。
总之,通过参加生活陶艺课程,我体会到了与土壤亲密接触的奇妙感觉,发现了创造的乐趣,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学会了耐心和坚持。这次课程不仅开拓了我的艺术视野,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能成为艺术的源泉,生活陶艺课程给予我们思考和创造的能力,让我们身处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陶艺课程心得篇八
陶艺实践课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开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它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对于陶艺作品而言,理论方面、技法和创造力都非常重要。只可惜时间有些仓促。我非常喜欢这次的陶艺综合实践活动,因为它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很重要的,处处留心皆学问!
在这个陶艺制作中,我觉得无论是泥雕盘还是拉坯,都需要耐心,这个很重要。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因为晓得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所做的工作有所不同,感触和乐趣也有所不同。
第一次进入陶艺工作室有点兴奋,但也担心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而不能做出什么东西来。刚开始,何老师花了一段较长的时间介绍了具体制作过程及规定,之后,我们便正式地开始了陶艺制作课。
第一节课是拉坯,在我的印象里就是用拉胚机把泥做成瓶瓶罐罐,是最为简单的,何老师为我们首先做起了示范,包括如何揉泥土、如何在转盘上进行拉坯等等,从中学到不少。将泥胚放在拉胚机转盘的中央;然后启动机器,用手把泥按成泥饼,在把泥拉上来,在按,重复这样的动作;接着,把右手大拇指垂直插进泥的中央,让后慢慢的往上拉,拉成陶罐的形状;最后左手和右手呈一个剪刀型,把陶罐给挤出来,一个陶罐的型就做好了。看着一块泥在何老师的手中神奇而轻松地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我也心里痒痒了,恨不得立刻就动手做一件。领了泥土之后,开始在老师要求之下先揉泥土,之后就开始正式的制作过程。看着简单但事实上却相差很远。我把泥土用力地甩在拉坯机的圆盘面的中心,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我慢慢地靠近泥土,却好像感觉这块泥土在甩我是的,我不能控制它。好在我持着心平气和的心态,最后,我能较好地控制这块土,慢慢地捏出了我所要做的东西的形状,虽然不太美观,但看到自己做出来的自认为的艺术品还是很开心。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做拉坯作品。我想到了一位西方哲学家的一句话:人人都是艺术家!
中间两次课何老师帮我们联系了陶厂去实习,那里的师傅用的是最传统的工艺,最传统最原始的手法。用一根木棍旋转地面上大大的磨盘来拉坯,每次传动到停止的时间,是刚好拉出一件陶艺品的时间,好神奇!不过转动磨盘的时候也很费力。第二次去陶厂便是修坯了,我们大家坐在室外,用自己纯手工的制作工具细心开始了雕雕刻刻、做机理、挖洞等等。这些文案机理应该说都是在下面经过了认真的搜索资料,选出的自己最喜欢最满意的方案了吧。虽然那天天很冷,但是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做着自己手里的陶罐,希望在自己的精雕细琢下都能成为简艺术品吧,第二次在一起吃午饭泡面也是那么的香,觉得那时的笑也很值得回味。
最后又回陶艺室做了手捏和盘条。手捏就是跟小时候玩橡皮泥一样,把泥巴捏成一个造型,盘条比较容易,就是把泥巴就是把泥巴揉成一小段小段的长条,然后再将这些长条一圈圈盘起来作为一个器皿的侧壁,当然下面也要垫一片薄泥作为底部,泥巴粘度不够时,还需要用泥浆粘等等。因为我要做一个由盘条构成的看似器皿的东西。这几个很细的长条,我花了一点时间去揉它,让它均匀点,长条从头至尾都是一样的厚度。这之前,我做好了一个底部,这是用来支撑盘条做成的东西。这个底部,我做成了椭圆形,厚度不薄不厚,也接近老师所说的那个厚度。随之,我拿出之前做好的底部,再拿出一张小片的报纸,我将底部放在这上面,然后,我将第一根盘条放在中间围成圆形状,接着放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一直到第十根,终于完成了,最后摆放在一起做的手捏的可爱的毛毛虫和洋娃娃,觉得很有成就感,还捏了些带花边的蒸饺之类的,觉得很好看,很开心。
总的来说,我觉得从陶艺制作课上收获很多,也感悟到一些事情,尤其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心静,不能太急躁,否则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回忆起创作和收获的那份快乐和满足,就会很开心和激动不已。感谢此次指导我学习的何老师,牺牲自己的创作时间来为我们指导,作为一个大四毕业班的学生对于能修这门课程深感荣幸,此次陶艺制作课是我大学以来最快乐的公选课经历!
陶艺课程心得篇九
本课程设计分为三个模块:带你走进文明古国的陶瓷文化;自己动手制作几个陶艺小作品;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模块一:带你走进文明古国的陶瓷文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教学重点】:
以我国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引申到现代陶艺,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将我国的古老文明升华为爱国情操。【教学方法】:
1、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8至10人每组。
2、对话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3、作品展示法: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说出陶艺作品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4、图片展示法:这种方法具有直观性,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文化。【教学内容】:
1、什么是陶艺,陶艺在我国历史文明中的地位,2、陶艺的发展历史。
3、现代陶艺的审美性【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发问:在生活中,我们用得到哪些陶瓷制品?请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
模块教学试用教案——陶艺6/6/2017。
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中国的英文:china,这个名称来自于景德镇的原名:昌南镇,因为谐音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英文名。
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陶瓷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多样化的风格及不同的型态用途,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展示不同时期的陶瓷器图片,根据图片的说明提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我国的陶瓷文化。展示国内外陶艺大师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陶艺的审美性。
模块二:自己动手制作几个陶艺小作品。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示范两种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两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能够制作出自己的作品【教学方法】:
1、展示法:展示不同制作方法的陶艺小作品,请同学们说出它们都属于哪种制作方法。
2、演示法:泥条盘制法、手捏法。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制作作品,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陶艺制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教学内容】:
1、陶艺制作的材料和工具:陶土、纱布、垫板。
模块教学试用教案——陶艺6/6/2017。
2、陶艺制作的方法:(1)泥条盘制法(2)手捏法。
【教学过程】:
展示陶艺作品,请同学观察一下,并说出这个作品是什么,它属于哪种制作方法;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陶艺的两种制作方法:泥条盘制法和手捏法,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学生创作: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大家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根据黑板上的制作要求来制作作品。
模块三: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
2、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互评。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学重点】:
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教学方法】:
1、鼓励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2、评价法:教师适当评价,对学生作品提出建议,以鼓励为主【教学内容】。
1、对本节课的内容做总结,回顾学过的知识,加深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2、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感受。
模块教学试用教案——陶艺6/6/2017。
3、鼓励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作品【教学过程】。
教师示意学生停止制作,这三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了什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
我们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出在创作的时候,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
每位学生在介绍之后,首先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再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加以鼓励。
模块教学试用教案——陶艺6/6/2017。
陶艺课程心得篇十
陶艺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学习陶艺以来,我深深感受到了其独特之处,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学。在我对陶艺的探索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捏弄泥土,制作陶器,更学会了如何欣赏和理解陶艺作品。陶艺给予了我很多的心得和体会,下面我将从作品创作、审美欣赏、生活态度和技能培养四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首先,陶艺能够使我获得作品创作的乐趣。在陶艺创作的过程中,我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的造型方式和丰富的装饰艺术使我能够创作出饱含情感和创意的作品。从一块无形的泥土中,我能够塑造出不同姿态的人物、物体和景色,仿佛是将无限的可能性化为了有形的艺术品。这种创造的快感让我无比开心和满足,让我尝到了创作的快乐和乐趣。
其次,陶艺使我培养了审美欣赏的能力。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欣赏陶艺作品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学习陶瓷史和陶瓷文化,我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陶瓷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能够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感受到其中的美和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审美情趣。陶艺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通过观察、感受和理解来认识世界的方法,它使我从审美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生活和艺术。
再次,陶艺教会了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陶艺的创作过程中,需要耐心、细心和恒心,这些品质正是我在生活中所需要培养的。由于陶艺的创作需要多次修整和烧制,所以需要我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心。同时,在面对突发情况和出现问题时,我也需要冷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学会在陶艺中培养的品质,使我在生活中更加乐观、积极和自信,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最后,陶艺让我掌握了一项有用的技能。学习陶艺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技巧和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对不同工艺和技法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能。这项技能不仅能够满足我对美的追求,还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派上用处。比如,我可以制作一些装饰品来装点家居,或者制作一些实用的陶器用品,来提高生活的品质。掌握了这项技能,使我在生活中更加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也更加有信心去追求其他的目标和梦想。
综上所述,陶艺给予了我很多的心得和体会。通过陶艺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获得了作品创作的乐趣,还培养了审美欣赏的能力,塑造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掌握了一项有用的技能。陶艺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次人生的触动和启迪。我相信,在陶艺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和艺术之美。
陶艺课程心得篇十一
陶艺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它以泥土为原材料,通过捏、压、揉、拉、折、切等手法,然后经过高温烧制,最终制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其中,陶艺片是比较简单但也非常有趣的陶艺制作,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在陶板上刻画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文字。通过制作陶艺片,我们可以强化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表现力,体验到艺术创作的乐趣。
第二段:从制作过程中体会到的。
在制作陶艺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陶艺的制作工艺以及每个环节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应该怎样选择泥土、怎样进行处理,以及火候的掌握等等。此外,为了使陶艺片形态美观,还需要将自己的设计感和美感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制作陶艺片还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细心,尤其是在刻画图案和文字时,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需要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第三段:从陶艺片的艺术价值中感受到的。
陶艺片不仅是一种制作流程,更是一种艺术品。在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陶艺片之后,我们会感受到它所带给我们的收获不仅仅是从制作中获得的技艺和乐趣,更有一种浓郁的艺术价值。每个人的创作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设计,这也是各种各样的陶艺片有着很强的个性和独特性的原因。陶艺片也是一种可以带给人们愉悦感受和精神丰收的艺术品。
第四段:从陶艺片的应用领域中发现到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艺术品的不断更新,陶艺片的应用领域也逐渐拓展。在很多地方,陶艺片都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文化纪念品、礼品以及装饰品。它们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实际的用途,还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通过从制作到应用的全过程,陶艺片体现出了艺术品的多种价值以及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第五段:结尾总结。
总之,陶艺片作为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和艺术品,从制作到应用都具有非常的价值,它不仅可以带给人们技艺和乐趣,更可以带给人们文化和艺术上的收获。因此,我们应该深入了解陶艺片的制作过程和应用领域,让这种艺术品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和传承。
陶艺课程心得篇十二
一、课程名称:陶艺。
二、授课时间及班级:2014年下20班。
三、周课时:4节/周。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熟悉陶艺名家作品,掌握陶艺基本技法,能独立设计创作简单陶艺作品并具备陶艺鉴赏初级水平,能从陶艺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陶瓷的魅力并获得快乐。
五、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结合实践操作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指导法。
2、教学效果:
新生对陶艺充满好奇与激情,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师生合作默契,共同享受陶艺的艺术魅力。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问题:
(1)、一周两节课时时间太少,好不容易盼来陶艺课,但加工泥料,构思设计又花了点功夫,真正用于创作的时间就更加有限。好不容易在反复修改中找到感觉想要大施手脚,下课铃又响了。像样的陶艺作品需要充足的时间去修饰它,完善它,一周两节课的时间不够用,学生往往大呼不过瘾,令人遗憾。
(2)、陶艺室设施一般,只配有两个水龙头,缺少练泥机和专用小窑炉,所以学生做作品并不能尽兴,不能随做随烧,随做随用(泥)一定程度上有损创作积极性。
(3)陶艺室空间大,搞卫生麻烦,且粉尘多,影响创作。(4)没有合适教材,教师备课存在难度,不能系统化,标准化和秩序化。改进措施:
(1)开辟第二课堂或增加课时,确保学生无后顾之忧,拥有充足时间进行陶艺创作;
(4)积极收集平时上课素材,自编适合本部门学生的陶艺教材,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陶艺创作水平。
陶艺课程心得篇十三
几周的陶艺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对于那些只为了学分的人来讲,这门课不过就是一门玩泥巴课,而对我来讲它是一门可以真真切切的学到知识的课程。
陶艺是一门实用的课程,它在让你不断的接触陶泥的同时,也让你好好的体会到它真实存在的手感。它让我知道做什么事都要亲身的去体验,亲手去做过,你才会发现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简单的讲讲陶艺。
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现在国内陶艺发展非常快,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陶艺课,而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还出现了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许多休闲场所也摆放陈设着陶艺家的作品,这样既能很好地发展陶艺事业,又增近了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
陶艺是一门实用的课程,它在让你不断的接触陶泥的同时,也让你好好的体会到它真实存在的手感。它让我知道做什么事都要亲身的去体验,亲手去做过,你才会发现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陶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然而,当中国的陶艺家们猛然从“传统”、“实用”、“日用”等字眼中惊醒重新打量世界时,却发现自己落后了。的确,现代陶艺已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艺美术而存在,也不是仅仅“实用”、“美观”、“经济”、“大方”的观念便能涵盖得了的。它已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成广泛的参与到现代艺术运动中,成为艺术家表达自己的观念,进行文化批判的利器。
中国传统陶艺是附属于陶器的,“实用而尽量美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限制了当代中国陶艺发展。在这种观念下,陶艺只能属于工艺美术,其功能只是实用加玩赏。在这种情况下,陶艺家的才智更多的受到了“制器”的局限,只能在追求设计与形式美的领域里探索,陶艺家也更接近于工艺家,无法融入现代艺术的潮流。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如今的各个艺术领域都是一个争不完的话题,陶艺也不便外。然而,在关于陶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许多讨论中却轻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陶艺的功能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陶艺品的功能与价值,而且对于陶艺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所担当的角色及陶艺家的社会定位都关系很大。只有摆正了“现代陶艺是干什么的?”这样一个问题,而不只是“现代陶艺是什么样子?”,我认为陶艺才能真正从“传统”走入“现代”。
我认为陶艺是一门可以提高一个人整体素质的一门课程,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大学校园内一门不可缺少的课程。
陶艺课程心得篇十四
陶艺冬令营教学性质、目的:
幼儿陶艺教育,不是简单的陶吧,而是把陶艺与教育结合,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课程学习,使小朋友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并在学习中对传统陶文化有所了解,进而培养小朋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习中通过实践,使小朋友亲身体验做陶艺的乐趣。
儿童亲自动手、体验材料美感和制作快乐,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制作的全过程体验,能提高儿童审美能力、增强创造能力、拓展思维能力、活跃心灵、张扬个性、建立自信心、体验成就感、增强独立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美感与艺术的修养,得到德、智、美全面健康发展。
总之,陶艺教育课程学习的宗旨是让更多的小朋友们体验玩泥的快乐,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我们的陶艺课程中用的陶泥是无毒无味的天然矿物原料,柔软湿润,可塑性强,素烧颜色沉稳,上釉烧制出来后色泽更加鲜艳。
陶艺课程心得篇十五
做陶器,听起来就觉得好玩。做陶器就像玩泥巴一样,但是,做出来的陶器比好看多了。真神奇!
大前天的晚上,我在金鹰国际里看见了一个做陶器的地方,就问妈妈:“可以去做陶器吗?”可是时间太晚了,妈妈就回答道:“现在太晚了,下次有空再陪你做。”
前天,妈妈说:“今天我们可以去做陶器了。”我没听错吧?没错,就是今天!我欣喜若狂,迫不及待想去做陶器。可是,下午有人来,没去成。昨天,因为妈妈生病了,也没有去成功!今天,外面在下雨,跳完舞以经4:00了。妈妈说:今天下雨,我们又要去送语恬回家,我们就明天去吧!”
“不!”
“那么,去问问悟恬想不想去做陶器吧,如果想的话,我陪你们去。”
“我问了她,她说想。”
“好吧,我们走。let’sgo.”
到了那里,我们看见一位大姐姐在做陶器,她做得好漂亮呀!我恨不得马上把它做完。
开始做陶器了,老师先教张语恬怎么做,再来教我。我在她教张语恬的时候先学一下。轮到我做了。老师先给我了一块陶泥,让我把它固定起来,再一步步地教我怎么做碗、杯子。
当我的手没沾水时,陶泥摸起来黏黏的,但是手沾水了以后,陶泥摸起来光滑又细腻。老师让我们用大拇指先开个洞,做成杯子,再一点点用食指往外扩,记住,做的时候手上一定要有水,不一会儿就做成了一个碗。老师还告诉我们做任何东西都是先做成杯子的`形状。我们俩做好了,各拿出自己的作品,呀!张语恬做的杯子真可爱啊!做了个杯子,上面还贴了个小白兔,想象力真丰富。我呢,而是做了一个有一朵花的碗。
哈哈哈哈哈哈……时间在笑声中过去了,我们跟那个地方说再见了,我想:我什么时候可以再来做一次陶器呢?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陶艺课程心得篇十六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它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陶艺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幼儿陶艺教学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启蒙教育和艺术思维的启发式教育。一方面从生理机能上来说,可以锻炼幼儿的活动机能,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共同运作促进脑部发育,锻炼手与脑的协调能力。另一方面,从作品的形式来说,幼儿创作的陶艺作品具有一种原始的活力和亲切的艺术感染力。顺应幼儿的天性,开启儿童的思维。幼儿陶艺教育,是培养、启迪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因而,我园在开展陶艺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创造”而不是“制作”,注重驰骋想象与质朴情感的表达,而不是单纯技术技法的训练。幼儿的世界是多彩多姿、妙趣横生的,让我们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让幼儿在陶艺活动发扬创造精神,还孩子一片奇思妙想玩陶泥的世界吧!
成型是陶艺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所谓成型就是将加工备用的泥料以各种方法做成具有一定形状和一定尺寸的生坯。手捏成型:
手捏成型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也是初学陶艺、体验泥性最基本的练习,可以不用工具。光用手捏,有较大的自由度,只需要用手把泥团捏成你自己想要的形状即可,也可用雕塑刀等工具做成雕像,在泥半干时将雕像挖空。
泥条盘筑成型:
泥条盘筑是人类最古老的陶艺成型方法之一。它是用粗细一致的泥条,层层盘叠垒筑,按着渐次增大或减小的规律连接在一起,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大型的、变化较多的形体,这种方法是拉坯等其他一些成型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也是现代陶艺创造中主要采用的一种成型方法。
泥片成型:
泥片成型就是将泥片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片,然后用这些泥片来进行泥塑造成型。滚泥片时,应把泥块放在两块布中间进行,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扩散、(转动布块),注意泥的厚度,要符合所做陶艺作品的需要,制作时要利用泥的柔软性,可以像用布一样成型,而利用泥片的坚硬特点时又可把它当成木板一样来成型。泥板成型应用范围很广,从平面大立体,都可以进行造型变化。
拉坯成型:
拉坯是利用旋转的力量配合双手的动作,在拉坯机上将泥团拉成各种形状的成型方法,也是陶瓷制作中一种常见、传统的成型方法。但由于它的技术要求较高,所以练习者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掌握。拉坯是体验泥性、感受泥性最直接的方法。
平面造型:平面造型,是泥塑创作中的浮雕创作形式,这种泥塑表现形式比较适合低领段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用陶泥做一个“饼”容易,做一个球就很难。所以在陶艺教学中,对于刚刚接触陶泥的孩子,在课程的内容设置上可以平面造型为主。在这种创作形式中,运用的泥塑技法会相对简单些,主要以压、画、添三种技法为主。在作品的表现内容上多选取孩子身边摸得着,看得见的物品。
立体造型:
相对于平面浮雕造型,立体造型在陶艺创作中更为多见。在创作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更自由地发挥创意,更加灵活地组合多种技能来进行综合表现,因此作品的视觉冲击更要明显强于平面造型。手捏造型:
泥球成型:
泥条成型:
泥片成型:
综合成型:
快乐陶吧创作花絮。
2017.03.30。
陶艺课程心得篇十七
学陶艺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能够将自己的想象力付诸实践,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作品。因此,我很早就对学习陶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发现,这种艺术不仅能够让我体验制陶的整个过程,还能够充分展示我的创造力。尤其在工作和生活中,学陶艺让我找到了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让我更加健康和平衡。
第二段:学陶艺的挑战。
当然,学习陶艺也有它的困难之处。首先,制陶需要耐心和专注,一旦走神,就可能会打破作品。而且,如果你想要创造出自己的独特作品,那么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有时候几天的时间也可能只制作一件作品,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
第三段:学习陶艺的收获。
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在我的陶艺学习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自己的作品,还收获了创新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制陶需要想象、推理和计划,这些过程都可以让我变得更加理性和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同时,学习陶艺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美好和充实的体验。
第四段:学陶艺的启示。
学习陶艺使得我不断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内心,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不足。陶艺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发现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在陶艺制作的过程中,我需要不断调整和梳理自己的思想,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生活。
第五段:我的建议。
如果你也对学习陶艺感兴趣,那么我的建议是不要退缩。不要在意失败,也不要放弃自己的创造力。学习陶艺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它能够让你找到自己的兴趣,更好地理解世界,也能够让你在创作的过程中找到自我。如果你能坚持下去,你会在制陶的过程中得到很多乐趣和启示。
陶艺课程心得篇十八
作为一个装潢与工艺教育这个专业的学生,陶艺这个课程是必修课。所以,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加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培养有思想、创意、有技能、有内涵的设计师,这个学期,俺们就学习这个陶艺课程,就此课程,小的就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回想起陶艺课,是一个令人兴奋,鸡冻的课程。几周的陶艺课程,我从对陶艺的一无所知到对它有了一定了解,课程开始之前大家都是非常兴奋的,因为听说可以自己动手做作品,对于整天坐在教室里听课的我们来说,这是一门非常特别的课程。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对陶艺课程的学习,课程开始的时候,叫我们的是刘淑宏老师(后面用淑宏姐替),淑宏姐是一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老师(后面用淑宏姐替),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她盘着乌黑长发,脸上有一双带着精灵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她的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乖巧的小嘴,殷红的嘴唇像石榴花一样鲜艳。还有,第一节课她还穿了久川保玲的衣服,果然是艺术从事者和一个时尚达人的完美结合。第一节课,我们没有动手去接触泥土,而是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以及一些在做作业时的注意事项。通过理论的学习,让我拍明白了中国是一个陶瓷大国,有“陶瓷母邦”之誉。中国的陶瓷文化具有丰厚的优秀的文化历史,并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陶瓷被称为“最简单和最复杂的东西”,其简单是因为它的基本素材是无处不在,而复杂却不仅在于它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中由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更是在于它是人类心智、情感、思想的反映。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这个课程,应该吧这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然后淑宏姐布置了一些作业,就是叫我们做一下茶具的线稿,让我们知道陶艺茶具的大概构造。接着就是我们创作几套现代的陶具。
第二阶段就是开始动手制作了,首先我们一大帮兴致勃勃的同学选好位置,然后像海浪般的去挑选貌似很好用却从来都没用上的工具。而我,由于班上多数是女生,所以秉承了女士优先的原则,我就等她们都选好,我才去选,最后,果然我没拿到好工具,凑合着用吧,方正江宁(我的一个帅哥同班同学)同学有很齐全的工具,问他借。接着,李程层老师(他是一个毕业的留校师兄,等于是老师的超级助收)发给我们一袋黏土,他先教我们把黏土揉的软硬适中后,让我们自由发挥,通过自己对陶艺的感受捏制自己喜欢的产品,熟悉手感。动手后才发现这看似很简单的过程,原来也是这么的不易,黏土是软的,稍有不慎就变形,而且要一建成型,你一点一点的做,那些泥容易裂开,即使是很简单的造型也让初学的我们很难控制。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动手的重要和主观想象而没有通过实践就不一定正确的这个道理。后来老师教了我们几种简单的制作方法,并现场演示了陶罐的制作过程,看着这么漂亮的陶罐在我们面前产生,我们都羡慕不已,如果我们也能达到这样的技巧就好了。但是我们只有两个星期的实践课程,这短短的时间只够让我们对陶艺有个浅显的认识,真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陶艺制作。但是这个环境我不太喜欢,首先是在地下室,信号不好,但是我用的是联通,联通现在真牛,竟然打电话打得超级流畅,果然是联通新时空。然后空气流通不好,在里面呆久了,都点头晕,甚至会很忧郁,容易做着做着迷失方向,由一个愉悦的作品变成一个深沉的作品。
经过一个星期的推敲,我终于完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作品,因为我存在对人体缺少理解的不足,所以把茶壶改为一个较抽象的孕妇和发芽的树木做了一个结合,茶杯就是手上捧着五个杯子,里面各孕育着不同阶段的胎儿,杯子外面也长有树枝。其作品代表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春暖花开的娇美,还有一份对生命的感悟,一份无扰与名利的淡薄,生命就是一种成长,一种体会,一种领悟。江宁也说很喜欢我的作品,得到他的肯定,我觉得很欣慰!看到他的作品,也很不错,一套茶具造型各异,精彩绝伦!这个课程我也很感谢他,因为他跟我分享了很多雕塑的技法,知识和心得,我受益匪浅,这就是好中国好同学,有竞争,有帮助,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接下来是第四个阶段,这个基本是总结归纳,和做老师的阶段。淑宏姐再一次洒下了温柔的闪电,布置了我们都没试过的作业量:做陶艺教学ppt(讲课),10套3d茶具,8000字的教学讲义,1200字的心得。此时,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可能我们是专插本的学生,之前都没怎么写作,我也是从来没有写过那么长的东西,这篇心得应该是我写得最多字的文章了;还有,我没学过3d,叫我一下子怎么弄10套出来呢?10套也多了点吧,我觉得3套都可以了。算了,先做ppt,讲完课再说吧。于是,就到了讲课的环节了,我应该是第二轮上去讲的,我没有上台讲过课,所以在台上讲我这个《中国传统陶艺简介与欣赏》的时候,有点词穷,缺乏教学经验,不知道怎么说得精彩,好在我登台经验还是有的,所以不太紧张,颇为淡定。对于不是教师行业的人来说,一直认为做老师是多么轻松的一件事,每天上两三节课,其他好像什么事都没有了。在没有做老师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不然,经过这次讲课后才发现,做老师真的不容易!要讲一堂精彩的讲课更加不容易!
最后,就是写下心得,总结之类的了,还有给自己的作品上釉。所谓上釉在烧制陶、瓷器时首先应该烧制毛胚烧好后拿出来上釉然后再烧釉有很多种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上釉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很考技术,不可忽视,我很期待我的作品上完釉是什么样子的。上陶艺课的短短几周时间一下就飞逝过去。看着这些亲自完成的作品,想到是自己用一点一滴的汗水凝结而成的作品,虽然有些辛苦,但都是值得的。刚开始,觉得陶艺只是个无聊的课程,但经过系统的学习,陶艺课不再是单调的捏着脏脏的土了,而是用心去创作的作品。陶艺课,其实是亲近大自然的课,当我明白了陶艺文化渊源和精神内涵时,思想情操已得以升华。在这几节陶艺课中,我不仅学会制作陶土作品,还让我有身临大自然的感觉。其实,陶艺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细节„„在我遇到困难时,您都会手把手耐心地教我,而我也会认真听你讲的东西。在我内心深处,对陶土有种深深的喜爱,还有深深的赞美。陶土虽然肮脏,但它却用肮脏的身体让我们把它变成美丽而高贵的作品。捏制,亲身感受泥性,正是感受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教室,我已学到独特动手的能力,还有感受生活的写照。陶艺课,已深深渗透于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