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模板22篇)
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向。写总结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功,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掌握一些写作范文和例句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写作水平和思维方式。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一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学习魏晋散文,这一时期的散文抒情色彩浓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平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
(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咸:都。修:长、高。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极,穷尽。娱,乐趣。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同时,板书全篇思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五、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
王羲之。
时间:暮春之初。
地点:兰亭。
事由:修褉事也。
人物: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乐。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欣于所遇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死生亦大矣。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是__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兰亭集序》。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教法与学法、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课。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兰亭集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古文,这一单元几篇文章都是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思考人生的意义。本文属于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在写景的同时,表达出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在思想上、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说学情。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一些文言文,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但本文在文言字词上、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在学习中有点障碍。学生如果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借助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点拨,就能感悟人生的哲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虚词的意义用法,了解文章内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体会文章语言精美;借助注释、工具,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获得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并理解全文。
难点:理解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1、诵读法;2、问题引导法;3、交流讨论法;4、点拨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六、说教学过程。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用两课时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一)激趣导入。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两千多年前,史学家司马迁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书圣王羲之也对人生进行过探索思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兰亭集序》,去感悟他的思想。(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由学生完成,读课下注释)。
(三)诵读感知。
1、学生课前预读。
2、堂上听朗读录音,学生校正。
3、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难点做好圈注。
(四)合作探究。
1、全文共四段可分为几部分,试从每部分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明确:通过文章结构的梳理,引出乐、痛、悲的情感变化。
2、思考: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从而引发对文章情感内涵的理解。
乐——(1、2)集会盛况——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痛——(3)人生感慨——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悲——(4)写序缘由——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五)拓展延伸:说说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点拨]。
东晋时因为政治原因,人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由此可知,观点是积极的。
(六)堂上总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会,都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七、说作业:
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的,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悟?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采用语词式板书,既点名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乐——(1、2)集会盛况——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痛——(3)人生感慨——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悲——(4)写序缘由——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总之,在教学中,我会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我的说课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三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览胜的同时,常常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慨。像《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达观超然的情绪。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的重点,一是赏析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与抒情谊认的情理之美;二是品味优美语句,感受古文的语言之美。高一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4、背诵课文时,要提示学生抓住文中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通”“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说很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咸:都。修:长、高。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极,穷尽。娱,乐趣。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
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第1、2段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渲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是轻松愉快的。
第3、4段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抒情、议论,作者由美景妙时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的快乐是有极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就会死亡。作者由“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认识,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虽然文中的寿夭、生死不能自由决定,从而有些伤感,但作者仍然认识到盛衰、生死是必然的。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故着文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兴可乐也”的感受。
原因有四点:一、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聚会的地点环境
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三、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四、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
而为“痛”?
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
作者由开始时“兴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记忆。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
3、“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四)分析体会语言特点
1、品味生动、准确的语言
如:“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句中“一觞一咏”四个字,写出兰亭集会上的两种主要活动:饮酒和赋诗。文字简洁,情态生动传神,尤其是两个“一”字,巧妙写出了与会者快乐的神态。
2、体会工整、华丽的对偶
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前句写遥看宇宙,思绪飞扬;后者写回望大地,
万物葱茏,心潮澎湃。感情美与形式美达到高度统一。
3、品味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特点
第三段文字写出,尽管人们的生存方式不相同,但思想却是相通的:热爱快乐,为流逝
的欢乐时光伤感。句子形式灵活,有骈句,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节奏明快,有音乐美;其他多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中见精致。
(五)总结全文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然逸少旷达人,故于苍凉感叹之中,亦有无穷逸趣。”东晋名士崇尚老庄,爱谈玄理,大多思想虚无,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消极无为,认为人生像浮萍随波逐流,漂到哪里就是哪里,死了就死了,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者对这种“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作了委婉的批评。他借古人的话说“死生亦大矣”,又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明了对生死问题的看重。
(六)收集其他名人对生死的看法,然后谈谈自己生死的感触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住的重要话题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四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因为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兰亭集序》出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八课。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兰亭集序》这篇文章在思想上、语言上也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当我们对教材和课文有一定的把握之后,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下基本把握。此年龄这是高一年龄段,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学生的文言学习基础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此文正体现了这一理念。不仅如此,学生若能根据学习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在把握住了整篇文章的教材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我们依托于这两个情况和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设计出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做到能够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法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而教学重难点是依托于教学目标而来,所以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
接下来,我将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也是整个说课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新课导入
通过谈话法进行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
2.对文中的序文特点做出相应的普及和补充,扩充知识。
3.朗读全文,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三)深入研读
1.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
(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盛,盛大。
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的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
2.接下去我会提出一个问题,用来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情感线索。“全文四段可分为几个部分,试着从每一个部分里面找出最能表现出作者情感的词眼。”然后明确“乐——痛——悲”的情感线索。这个问题从整体上树立了文章的基本脉络。
3.然后抛出下一个问题是“作者为什么乐,为什么痛,为什么悲”,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试着概括。然后明确,快乐因为游玩,痛因为时间短暂,悲因为时代问题。然后着重探讨痛和悲的原因,同学通过小组讨论和互相帮助认识其中的积极情感内涵。
4.然后赏析这句话“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确作者批判了当时人们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不可等同视之。升华作者的情感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生命观。这个问题的提出直接指向了作者的情感。
5.带着情感在次品读最后一段,升华情感。然后进行汇总知识。作者从兰亭盛会写起,情感历经变化,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不愧为千古名篇。因此,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能够树立积极地人生观。
通过以上问题的提出,很好的串联起全文,结构完整,由浅入深,在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学习,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拓展延伸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在这样的一个时刻,一起感受了王羲之对生命的感叹,王羲之虽然逝去了,但是他的作品现在依然散发着光辉,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集序》一文,那今天的我们又能为后人留下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的巩固拓展,唤起同学们好好把握生命,树立积极的生命观,为自己的生命增添色彩,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五)小结作业
小结:在朗读声中结束课文,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文章的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的人生感悟的,写一篇读后感。能够诵读全文。这样的作业不仅符合新课标也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地人生价值观。
下面是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根据文章结构构架起的板书,为了帮助学生搭建一个更加清晰的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能够让同学们一目了然。
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
乐(游玩盛会)
痛(生命短暂)积极的人生态度
悲(时代虚妄)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五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 "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 "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 "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六、范读第二段,人们常说: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八、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
九、朗读。
十、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十一、尾声: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六
《兰亭集序》是普通高中必修一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一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二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兰亭集序》体现了魏晋时期散文抒情色彩浓郁的特点,文章文风清淡,语言静雅,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根据课文的文言文的特点和艺术特色,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根据学生学习的要求,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信”等词的词的义项;
(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与讲授法进行教学。
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研读文言文的思维方法。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一) 导入
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我采用情景设置的方式引出课题。
利用多媒体播放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和《兰亭集序》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指引。我会用略带神秘感的导语引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好奇和重视。
“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字美感的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书法作品。它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它是所有热爱书法的人心中的至宝,传说它的真迹已经随着唐太宗眠于地下,可是流传下来的拓本也是人们心中的珍藏。它就是文质兼美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与节奏,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在诵读之前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在自由诵读的过程中标划出重点字词和知识难点,作为之后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齐读时教师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三)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在通过诵读初步感知文意后,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修、毕、咸、修,长、高、引、信”等重点实词。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而且在合作探究中尝试自己总结文言文阅读的规律。对于学生自己处理不了的难点,教师做重点直到。
(四)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自主解决了文言知识后,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行文思路和内涵意义进行探究。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让学生在每一段中找出表达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在明确文意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学生应该能总结出作者的感情是体现在“乐、痛、悲”这三个字上。但是,由于学生生活阅历上的局限,他们很难理解作者在游乐的时候为什么会生出“悲痛”之感,这也是学生理解文意的难点。根据这个情况,就可以设计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一:作者的乐由何来?(要求学生结合文本思考,回答)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而“悲”?
问题三:作者“由乐转悲”是怎样情绪过渡的?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一、二两个问题是对文本的分析比较容易解决。问题三需要老师结合着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以引导。通过生活中的已有的体验去感受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五)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最后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业:(1)背诵全文(2)归纳文中的文言知识(3)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七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说很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 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 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极,穷尽。 娱,乐趣。 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八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在立意上不同凡响。
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语言简洁而潇洒。《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掌握文言句式,熟练而准确地翻译句子,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据此我将该课的知识目标定位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对生活没有深刻的认识,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我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3、归纳法,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这篇课文共设计了八个教学环节,四步学习法贯穿其中
1、导入
由王羲之的书法导入或由王羲之的逸闻趣事导入,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浮云,矫如惊龙”的特点。
2、诵读全文,整体感知
主要采用诵读的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不可能读百遍,这篇文章我采用四步诵读的方法,力求每一步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皆有收获。一读,读准字音。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
3、再读文本,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学生再读文本,小组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交流梳理积累的文言词语及句式,教师巡视点拨重点语句。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
4、三读文本,读出情感,提出“我的发现”
反复诵读,让学生身临其境,直入文本,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会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我的问题”,如(1)文中写景最美的地方(2)作者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3)我的疑问是什么,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旧模式。
5、展示讨论成果
(1)赏析清新优美的写景句,体会语言特点
(2)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讨论作者欢乐与痛苦的原因。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发挥学生潜能,各抒己见,概括出作者由“乐”到“痛”再到“悲”的情感变化,体会“死生亦大”的沉痛感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点拨,补充提升学生的展示成果。
6、四读文本,探究、发现
文本中作者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是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理解作者由乐到悲的情感变化。
7、拓展、延伸
出示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和苏轼《念奴娇》中的名句,他们虽然有“对酒当歌”“人生如梦”的悲叹,但他们的自我意识都很强烈,对生命有限性的感受都很深刻而又凝重,他们用现实的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幻和时间的奔流,在给定的生命限度内进行最大可能的价值创造。所以历史上许多悲叹人生有限世事虚无的人往往富有进取心,并为世界创造了不朽的价值,而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艺术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8、布置作业
搜集王羲之的有关资料及书法作品,背诵全文
文言文的教学,一直以来很多教师都以讲解为主,淡化了诵读,学生在教师精心讲析之后,也能获得许多知识,只是我觉得这种获得有些被动,这种方式存在一点舍本逐末的尴尬。所以这节课我改变了一般的文言文学习思路,由老师讲变成学生读,按文言文“四步学习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让学生讨论交流,读的过程有收获,交流之后能提高。缺憾:因时间关系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背诵完成的不好。
附板书设计
结构线索情感线索记会乐
感叹痛
明意悲
玛丽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九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学习魏晋散文,这一时期的散文抒情色彩浓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平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
(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 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 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 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极,穷尽。 娱,乐趣。 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 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 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 “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 “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同时,板书全篇思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时间 :暮春之初
地点 :兰亭
事由 :修褉事也
人物 :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 环境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乐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 :信可乐也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死生亦大矣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十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忧,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一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二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因为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这是一篇精讲课文,需要重点学习并掌握。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
知识层面上:高一学生具有一定文言知识,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尚浅。
情感层面上:由于生活经历较少、阅历较浅,对文中表达的哲理和情感难以准确把握。
经过高一第一学期的学习,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依然存有畏难情绪,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继续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此文正体现了这一理念。不仅如此,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高一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重点: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全文,是本文教学重点。
难点: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由于学生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1、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2、说学法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接下来,我将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也是整个说课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新课导入:故事、图片导入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说很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25分钟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选择重点知识进行简单疏导讲解。
1、重要的文言实词:会、修、至、少、集、引、列、坐、次、无、盛、足、叙、幽、是、和、游、极、信、可、悟、寄、托、趣、殊、遇、暂、得、将、及、迁、系、向、兴、短、期、尽、由、合、临、悼、喻、固、一、齐、作、视、悲、痛、录、述、致、斯等。
2、重要的文言虚词:之、于、也、以为、其、虽、所以、诸、夫、或、因、所、曾、既、已、犹、况、岂、哉、每、若、未尝、故、者等。
3、通假字: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4、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
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
5、古今异义
6、特殊句式a、判断句b、倒装句c、省略句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3分钟
(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清思路,点同学回答,然后进行补充5分钟
第1、2段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渲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是轻松愉快的。
第3、4段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抒情、议论,作者由美景妙时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的快乐是有极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就会死亡。作者由“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认识,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虽然文中的寿夭、生死不能自由决定,从而有些伤感,但作者仍然认识到盛衰、生死是必然的。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故著文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原因有四点:一、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三、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四、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而为“痛”?(答案做参考,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
作者由开始时“兴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记忆。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
3、“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四)分析体会语言特点
1、品味生动、准确的语言
如:“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句中“一觞一咏”四个字,写出兰亭集会上的两种主要活动:饮酒和赋诗。文字简洁,情态生动传神,尤其是两个“一”字,巧妙写出了与会者快乐的神态。
2、体会工整、华丽的对偶
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前句写遥看宇宙,思绪飞扬;后者写回望大地,万物葱茏,心潮澎湃。感情美与形式美达到高度统一。
3、品味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特点
第三段文字写出,尽管人们的生存方式不相同,但思想却是相通的:热爱快乐,为流逝的欢乐时光伤感。句子形式灵活,有骈句,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节奏明快,有音乐美;其他多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中见精致。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然逸少旷达人,故于苍凉感叹之中,亦有无穷逸趣。”东晋名士崇尚老庄,爱谈玄理,大多思想虚无,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消极无为,认为人生像浮萍随波逐流,漂到哪里就是哪里,死了就死了,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者对这种“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作了委婉的批评。他借古人的话说“死生亦大矣”,又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明了对生死问题的看重。
课后作业: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根据自己的兴趣查找资料了解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风尚和文化环境。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十一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览胜的同时,常常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慨。像《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达观超然的情绪。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的重点,一是赏析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与抒情谊认的情理之美;二是品味优美语句,感受古文的语言之美。高一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4、背诵课文时,要提示学生抓住文中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通”“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一) 故事导入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说很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二) 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 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 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极,穷尽。 娱,乐趣。 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一课时
(一) 故事导入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说很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二) 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 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 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极,穷尽。 娱,乐趣。 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十二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忧,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一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二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因为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这是一篇精讲课文,需要重点学习并掌握。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
二、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上:高一学生具有一定文言知识,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尚浅。
情感层面上:由于生活经历较少、阅历较浅,对文中表达的哲理和情感难以准确把握。
经过高一第一学期的学习,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依然存有畏难情绪,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继续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此文正体现了这一理念。不仅如此,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三、教学目标。
高一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全文,是本文教学重点。
难点: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由于学生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2、说学法。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六、说教学程序。
接下来,我将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也是整个说课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新课导入:故事、图片导入。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说很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25分钟。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选择重点知识进行简单疏导讲解。
1、重要的文言实词:会、修、至、少、集、引、列、坐、次、无、盛、足、叙、幽、是、和、游、极、信、可、悟、寄、托、趣、殊、遇、暂、得、将、及、迁、系、向、兴、短、期、尽、由、合、临、悼、喻、固、一、齐、作、视、悲、痛、录、述、致、斯等。
2、重要的文言虚词:之、于、也、以为、其、虽、所以、诸、夫、或、因、所、曾、既、已、犹、况、岂、哉、每、若、未尝、故、者等。
3、通假字: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4、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
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
5、古今异义。
6、特殊句式a、判断句b、倒装句c、省略句。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3分钟。
(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清思路,点同学回答,然后进行补充5分钟。
第1、2段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渲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是轻松愉快的。
第3、4段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抒情、议论,作者由美景妙时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的快乐是有极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就会死亡。作者由“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认识,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虽然文中的寿夭、生死不能自由决定,从而有些伤感,但作者仍然认识到盛衰、生死是必然的。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故著文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原因有四点:一、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三、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四、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而为“痛”?(答案做参考,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
作者由开始时“兴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记忆。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
3、“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四)分析体会语言特点。
1、品味生动、准确的语言。
如:“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句中“一觞一咏”四个字,写出兰亭集会上的两种主要活动:饮酒和赋诗。文字简洁,情态生动传神,尤其是两个“一”字,巧妙写出了与会者快乐的神态。
2、体会工整、华丽的对偶。
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前句写遥看宇宙,思绪飞扬;后者写回望大地,万物葱茏,心潮澎湃。感情美与形式美达到高度统一。
3、品味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特点。
第三段文字写出,尽管人们的生存方式不相同,但思想却是相通的:热爱快乐,为流逝的欢乐时光伤感。句子形式灵活,有骈句,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节奏明快,有音乐美;其他多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中见精致。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然逸少旷达人,故于苍凉感叹之中,亦有无穷逸趣。”东晋名士崇尚老庄,爱谈玄理,大多思想虚无,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消极无为,认为人生像浮萍随波逐流,漂到哪里就是哪里,死了就死了,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者对这种“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作了委婉的批评。他借古人的话说“死生亦大矣”,又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明了对生死问题的看重。
课后作业: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根据自己的兴趣查找资料了解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风尚和文化环境。
七、课堂总结。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十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乐”的原因。
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的“乐”。
了解作者“乐”的原因。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其朴素精练的语言特点。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播放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连唐太宗都赞赏不绝。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学生分享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内容。
2、字音辨识。
放录音,听录音,纠正字音。
3、朗读。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根据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4、了解内容。
明确:此两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迅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集会的?
明确: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觉。
2、作者参加集会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明确:快乐。“信可乐也。”
3、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明确:五乐——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找出课文中,是如何描写景美的?
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作者这些写景状物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精炼优美、朴素清新。
明确:言简意赅。
(五)拓展延伸。
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六)课堂小结。
有感情的齐读本段,体会作者“乐”之心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十四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在立意上不同凡响。
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语言简洁而潇洒。《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掌握文言句式,熟练而准确地翻译句子,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据此我将该课的知识目标定位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对生活没有深刻的认识,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我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3、归纳法,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这篇课文共设计了八个教学环节,四步学习法贯穿其中。
1、导入。
由王羲之的书法导入或由王羲之的逸闻趣事导入,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浮云,矫如惊龙”的特点。
2、诵读全文,整体感知。
主要采用诵读的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不可能读百遍,这篇文章我采用四步诵读的方法,力求每一步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皆有收获。一读,读准字音。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
3、再读文本,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学生再读文本,小组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交流梳理积累的文言词语及句式,教师巡视点拨重点语句。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
4、三读文本,读出情感,提出“我的发现”
反复诵读,让学生身临其境,直入文本,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会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我的问题”,如:
(1)文中写景最美的地方。
(2)作者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
(3)我的疑问是什么,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旧模式。
5、展示讨论成果。
(1)赏析清新优美的写景句,体会语言特点。
(2)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讨论作者欢乐与痛苦的原因。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发挥学生潜能,各抒己见,概括出作者由“乐”到“痛”再到“悲”的情感变化,体会“死生亦大”的沉痛感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点拨,补充提升学生的展示成果。
6、四读文本,探究、发现。
文本中作者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是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理解作者由乐到悲的情感变化。
7、拓展、延伸。
出示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和苏轼《念奴娇》中的名句,他们虽然有“对酒当歌”“人生如梦”的悲叹,但他们的自我意识都很强烈,对生命有限性的感受都很深刻而又凝重,他们用现实的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幻和时间的奔流,在给定的生命限度内进行最大可能的价值创造。所以历史上许多悲叹人生有限世事虚无的人往往富有进取心,并为世界创造了不朽的价值,而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艺术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8、布置作业。
搜集王羲之的有关资料及书法作品,背诵全文。
文言文的教学,一直以来很多教师都以讲解为主,淡化了诵读,学生在教师精心讲析之后,也能获得许多知识,只是我觉得这种获得有些被动,这种方式存在一点舍本逐末的尴尬。所以这节课我改变了一般的文言文学习思路,由老师讲变成学生读,按文言文“四步学习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让学生讨论交流,读的过程有收获,交流之后能提高。缺憾:因时间关系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背诵完成的不好。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十五
《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忧,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一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二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
反复阅(诵)读体味法。在反复阅(诵)读中体会其中节奏、语气和韵味,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关键语句切入解读文本法。文章阅读的最高功夫是把厚书读薄、把长文读短,抓关键语句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最佳途径。为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着重抓文本中的关键性语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落实,结论有据。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兰亭集序》通过对宴游之乐的渲染、铺垫来引发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感情由“乐”到“痛”再到“悲”,线索十分明显。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睿智的先贤对人生的终极意义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求索,但似乎都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唯一相同的感受就是: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这是一个问题,却永远无法解决。王羲之说:“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悲夫!”这是文章中最能打动读者、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一句话。关键的问题是作者因何而“悲”,如何理解这个“悲”。
如果仅仅将这个“悲”理解为悲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那它就与前文的“痛”没有什么区别了;或者即使认识到和前文的“痛”相比,这个“悲”“有所超越”,“不是完全的悲痛而是一定程度的悲壮”,那也是失之肤浅的。
鉴于以上思考,我把挖掘“悲”字内涵的做为这届可的中心环节(主要体现在第六步“深深‘悲’叹为哪桩”环节)。
(一)、导入课文。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踪迹。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兰亭集序》。
(二)、自读质疑。
提示学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要反复阅读,读准字音,读通句意,读出感情,并争取读出心得。做到每一遍读书都有目的,每一遍读书都有收获。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好正音和词句疏通工作。
(三)总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乐因何而生?痛由何而来?悲缘何而发?
(四)、赏析暮春宴游“乐”。
人们都说《兰亭集序》是一篇美文。美是需要欣赏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对它们进行赏析。
作者因何而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五)、乐极而“痛”因死生。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人快乐到极点时,常常会心情陡转直下,产生“痛(忧)从衷来”的感觉。作者在快乐的宴集上,感情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的?由“信可乐”到“岂不痛”。
读第二小节,用文中原话回答作者“痛”从何来?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世事无常。
(六)、深深“悲”叹为哪桩?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研究,合作探究。以下是我预设的几个问题,可以适时的来点拨学生。
1、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是多愁善感的一己之“痛”吗?不,是前有古人。
2、从第几段的哪些文字可以看出?
3、这样的人生感叹不仅前有古人,现有今人,而且还后有来者。从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
4、作者“深深悲叹为哪桩”?!
明确:人生代代无穷已,“嗟悼”年年只相似!我们可以这样说,作者所感到悲哀的是:人类在认识生死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个几乎永远无法彻底摆脱的“局限性”——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却又永远无法解决这个遗憾。而作者的伟大、高妙之处,或者说《兰亭集序》的动人心弦之处也就在于它揭示了这个局限性!
读“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悲夫”。(请注意:跳过“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
6、作者为什么会在文章中间深沉地呼喊出这样一句呢?
政治背景:两晋政治恐怖,社会急剧动荡,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和自由放任的生活。他们要么谈玄说道,“悟言一室之内”,要么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文学创作也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
明确: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悲观,他的一句“固知”,他的一声“悲夫”,恰恰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眷恋,对人生意义的不断求索!
齐读“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悲夫”。
诵读简析“故列叙时人……有感于斯文”,明确写作目的。
提问:1、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王羲之的文章,应该算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请谈谈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2、多媒体展示:其他名人对生死的看法,然后谈谈自己对生死的感触。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xxx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住的重要话题。
明确:人生短暂,我们要做些积极的事情。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十六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学习魏晋散文,这一时期的散文抒情色彩浓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平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咸:都。修:长、高。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极,穷尽。娱,乐趣。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同时,板书全篇思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五、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
王羲之。
时间:暮春之初。
地点:兰亭。
事由:修褉事也。
人物: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乐。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死生亦大矣。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十七
《兰亭集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古文,这一单元几篇文章都是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思考人生的意义。本文属于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在写景的同时,表达出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在思想上、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一些文言文,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但本文在文言字词上、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在学习中有点障碍。学生如果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借助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点拨,就能感悟人生的哲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根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虚词的意义用法,了解文章内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体会文章语言精美;借助注释、工具,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获得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
重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并理解全文。
难点:理解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1、诵读法;
2、问题引导法;
3、交流讨论法;
4、点拨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用两课时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一)激趣导入。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两千多年前,史学家司马迁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书圣王羲之也对人生进行过探索思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兰亭集序》,去感悟他的思想。(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由学生完成,读课下注释)。
(三)诵读感知。
1、学生课前预读。
2、堂上听朗读录音,学生校正。
3、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难点做好圈注。
(四)合作探究。
1、全文共四段可分为几部分,试从每部分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明确:通过文章结构的.梳理,引出乐、痛、悲的情感变化。
2、思考: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从而引发对文章情感内涵的理解。
乐——(1、2)集会盛况——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痛——(3)人生感慨——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悲——(4)写序缘由——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五)拓展延伸:说说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点拨]。
东晋时因为政治原因,人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由此可知,观点是积极的。
(六)堂上总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会,都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的,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悟?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
板书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采用语词式板书,既点名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乐——(1、2)集会盛况——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痛——(3)人生感慨——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悲——(4)写序缘由——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总之,在教学中,我会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十八
我是__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兰亭集序》。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教法与学法、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课。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兰亭集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古文,这一单元几篇文章都是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思考人生的意义。本文属于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在写景的同时,表达出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在思想上、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一些文言文,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但本文在文言字词上、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在学习中有点障碍。学生如果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借助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点拨,就能感悟人生的哲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根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虚词的意义用法,了解文章内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体会文章语言精美;借助注释、工具,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获得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
重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并理解全文。
难点:理解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1、诵读法;2、问题引导法;3、交流讨论法;4、点拨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用两课时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一)激趣导入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两千多年前,史学家司马迁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书圣王羲之也对人生进行过探索思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兰亭集序》,去感悟他的思想。(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由学生完成,读课下注释)
(三)诵读感知
1、学生课前预读。
2、堂上听朗读录音,学生校正。
3、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难点做好圈注。
(四)合作探究
1、全文共四段可分为几部分,试从每部分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明确:通过文章结构的梳理,引出乐、痛、悲的情感变化
2、思考: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从而引发对文章情感内涵的理解。
乐——(1、2)集会盛况——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痛——(3)人生感慨——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悲——(4)写序缘由——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五)拓展延伸:说说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点拨]
东晋时因为政治原因,人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由此可知,观点是积极的。
(六)堂上总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会,都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的,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悟?写一篇小文章 字数不限。
板书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采用语词式板书,既点名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兰亭集序(王羲之)
乐——(1、2)集会盛况——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痛——(3)人生感慨——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悲——(4)写序缘由——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总之,在教学中,我会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我的说课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十九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因为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兰亭集序》出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八课。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兰亭集序》这篇文章在思想上、语言上也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当我们对教材和课文有一定的把握之后,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下基本把握。此年龄这是高一年龄段,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学生的文言学习基础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此文正体现了这一理念。不仅如此,学生若能根据学习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在把握住了整篇文章的教材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我们依托于这两个情况和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设计出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做到能够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法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而教学重难点是依托于教学目标而来,所以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
接下来,我将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也是整个说课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新课导入。
通过谈话法进行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
2.对文中的序文特点做出相应的普及和补充,扩充知识。
3.朗读全文,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三)深入研读。
1.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
(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盛,盛大。
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的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
2.接下去我会提出一个问题,用来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情感线索。“全文四段可分为几个部分,试着从每一个部分里面找出最能表现出作者情感的词眼。”然后明确“乐——痛——悲”的情感线索。这个问题从整体上树立了文章的基本脉络。
3.然后抛出下一个问题是“作者为什么乐,为什么痛,为什么悲”,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试着概括。然后明确,快乐因为游玩,痛因为时间短暂,悲因为时代问题。然后着重探讨痛和悲的原因,同学通过小组讨论和互相帮助认识其中的积极情感内涵。
4.然后赏析这句话“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确作者批判了当时人们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不可等同视之。升华作者的情感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生命观。这个问题的提出直接指向了作者的情感。
5.带着情感在次品读最后一段,升华情感。然后进行汇总知识。作者从兰亭盛会写起,情感历经变化,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不愧为千古名篇。因此,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能够树立积极地人生观。
通过以上问题的提出,很好的串联起全文,结构完整,由浅入深,在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学习,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拓展延伸。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在这样的一个时刻,一起感受了王羲之对生命的感叹,王羲之虽然逝去了,但是他的作品现在依然散发着光辉,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集序》一文,那今天的我们又能为后人留下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的巩固拓展,唤起同学们好好把握生命,树立积极的生命观,为自己的生命增添色彩,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五)小结作业。
小结:在朗读声中结束课文,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文章的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的人生感悟的,写一篇读后感。能够诵读全文。这样的作业不仅符合新课标也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地人生价值观。
下面是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根据文章结构构架起的板书,为了帮助学生搭建一个更加清晰的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能够让同学们一目了然。
[东晋]王羲之。
乐(游玩盛会)。
痛(生命短暂)积极的人生态度。
悲(时代虚妄)。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二十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平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咸:都。修:长、高。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极,穷尽。娱,乐趣。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同时,板书全篇思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二十一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
散文。
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忧,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一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二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
反复阅(诵)读体味法。在反复阅(诵)读中体会其中节奏、语气和韵味,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关键语句切入解读文本法。文章阅读的最高功夫是把厚书读薄、把长文读短,抓关键语句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最佳途径。为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着重抓文本中的关键性语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落实,结论有据。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兰亭集序》通过对宴游之乐的渲染、铺垫来引发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感情由“乐”到“痛”再到“悲”,线索十分明显。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睿智的先贤对人生的终极意义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求索,但似乎都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唯一相同的感受就是: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这是一个问题,却永远无法解决。王羲之说:“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悲夫!”这是文章中最能打动读者、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一句话。关键的问题是作者因何而“悲”,如何理解这个“悲”。
如果仅仅将这个“悲”理解为悲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那它就与前文的“痛”没有什么区别了;或者即使认识到和前文的“痛”相比,这个“悲”“有所超越”,“不是完全的悲痛而是一定程度的悲壮”,那也是失之肤浅的。
鉴于以上思考,我把挖掘“悲”字内涵的做为这届可的中心环节(主要体现在第六步“深深‘悲’叹为哪桩”环节)。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踪迹。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兰亭集序》。
提示学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要反复阅读,读准字音,读通句意,读出感情,并争取读出心得。做到每一遍读书都有目的,每一遍读书都有收获。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好正音和词句疏通工作。
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乐因何而生?痛由何而来?悲缘何而发?
人们都说《兰亭集序》是一篇美文。美是需要欣赏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对它们进行赏析。
作者因何而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人快乐到极点时,常常会心情陡转直下,产生“痛(忧)从衷来”的感觉。作者在快乐的宴集上,感情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的?由“信可乐”到“岂不痛”。
读第二小节,用文中原话回答作者“痛”从何来?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世事无常。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研究,合作探究。以下是我预设的几个问题,可以适时的来点拨学生。
1、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是多愁善感的一己之“痛”吗?不,是前有古人。
2、从第几段的哪些文字可以看出?
4、作者“深深悲叹为哪桩”?!
明确:人生代代无穷已,“嗟悼”年年只相似!我们可以这样说,作者所感到悲哀的是:人类在认识生死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个几乎永远无法彻底摆脱的“局限性”——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却又永远无法解决这个遗憾。而作者的伟大、高妙之处,或者说《兰亭集序》的动人心弦之处也就在于它揭示了这个局限性!
读“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悲夫”。(请注意:跳过“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
6、作者为什么会在文章中间深沉地呼喊出这样一句呢?
政治背景:两晋政治恐怖,社会急剧动荡,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和自由放任的生活。他们要么谈玄说道,“悟言一室之内”,要么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文学创作也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
明确: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悲观,他的一句“固知”,他的一声“悲夫”,恰恰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眷恋,对人生意义的不断求索!
齐读“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悲夫”。
诵读简析“故列叙时人……有感于斯文”,明确写作目的。
提问:1、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王羲之的文章,应该算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请谈谈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2、多媒体展示:其他名人对生死的看法,然后谈谈自己对生死的感触。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住的重要话题。
明确:人生短暂,我们要做些积极的事情。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兰亭集序苏教版说课稿篇二十二
我是x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兰亭集序》。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教法与学法、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课。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兰亭集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古文,这一单元几篇文章都是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思考人生的意义。本文属于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在写景的同时,表达出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在思想上、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一些文言文,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但本文在文言字词上、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在学习中有点障碍。学生如果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借助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点拨,就能感悟人生的哲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根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虚词的意义用法,了解文章内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体会文章语言精美;借助注释、工具,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获得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
重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并理解全文。
难点:理解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1、诵读法;2、问题引导法;3、交流讨论法;4、点拨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用两课时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一)激趣导入。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两千多年前,史学家司马迁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书圣王羲之也对人生进行过探索思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兰亭集序》,去感悟他的思想。(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由学生完成,读课下注释)。
(三)诵读感知。
1、学生课前预读。
2、堂上听朗读录音,学生校正。
3、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难点做好圈注。
(四)合作探究。
1、全文共四段可分为几部分,试从每部分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明确:通过文章结构的梳理,引出乐、痛、悲的情感变化。
2、思考: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从而引发对文章情感内涵的理解。
乐——(1、2)集会盛况——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痛——(3)人生感慨——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悲——(4)写序缘由——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五)拓展延伸:说说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点拨]。
东晋时因为政治原因,人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由此可知,观点是积极的。
(六)堂上总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会,都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的,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悟?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
板书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采用语词式板书,既点名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乐——(1、2)集会盛况——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痛——(3)人生感慨——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悲——(4)写序缘由——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总之,在教学中,我会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我的说课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