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认识平均分(通用19篇)
编写好教案可以提前预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准备相应的解决方案。教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难度,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教案中的评价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一
猴爸爸也想请大家帮个忙!(课件出示)他想做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交流)。
用8个圆片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分完以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平均分的!(板书: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个。)。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语言完整表达。
总结:他们分的方法有些不同,但是,分得结果呢?(都是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二
谈话:看到大家帮小猴子分好了6个桃,美猴王微微一笑,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又变出了2个桃。小朋友们,现在一共有几个桃?(板书:8个桃)美猴王说:“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大家明白了分东西时应该平均分,要让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现在要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
想一想:小朋友们,把8个桃平均分,你准备怎么分呢?你能根据这句话先自己想一想平均分的方法吗?(板书:8个桃,每只小猴()个,可以分给()只小猴。)。
摆一摆:小朋友们,拿出8个圆片代表8个桃,把你们平均分的方法用圆片摆出来。
说一说:学生说摆法,教师形成板书:
8个桃,每只小猴(4)个,可以分给(2)只小猴。
8个桃,每只小猴(2)个,可以分给(4)只小猴。
8个桃,每只小猴(1)个,可以分给(8)只小猴。
提问:为什么这3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呢?
再问:这8个桃,每只小猴分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每只小猴分4个、分1个呢?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三
1、教学“试一试”。
学生拿出小棒一起动手分,每次分好后指名口答每份几根小棒,分成了几份。
小结:把12根小棒按照每几根一份的方法进行平均分,这与刚才平均分桃的方法是一样的。这样分,都使每一份分得同样多。
2、辨一辨(“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要使笑脸平均分成两份,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3、圈一圈(“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圆圈图每2个一份,就是每2个一圈;饼干图每5个一份,就是每5个一圈。
学生明确图意后独立在书上圈一圈,然后组织交流。
4、折一折。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不同的折法。
小结:不管怎么折,都要将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大小应该一样。
5、想一想(“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出:可以用小棒摆,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再圈一圈……。
提问:如果不摆学具、不画图,你能想出这14个气球,每人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人吗?
6、说一说。
(1)找一找在教室里有没有平均分的现象。
(2)说说平时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四
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讲练法,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并让他们通过观察、讨论,形成知识,然后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五
独立完成,校对。
看看猴王是怎样分的呢?看课件。
独立完成,(拿小朋友的书)校对。
2、出示第二题。我们来表演一下吧!
每四人一小组有6个胡萝卜,请三人扮演小兔,小组长把6根胡萝卜平均分给三只小兔。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你能完成填空吗?校对!
3、小松鼠们在做什么呢?(课件)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独立完成,校对!你是怎样分的?(课件)。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六
1、出示课件第一题,这题的要求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平均分?(交流)和同桌说一说。
动手分一分吧,说说分的方法,再填空。
一生上台演示。(多请几人说)。
2、出示第二题,这次要求是什么?你会分吗?
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完整地说一说分的结果,再填空!
一生上台演示。
3、出示第三题,题目要求又变了,你会分吗?独立完成。校对。
4、想想,还能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呢?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
汇报。
原来同样的12根小棒,可以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每份的根数也就随着变化了。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七
《平均分》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
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八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叙述平均分的结果。
3、通过判断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按要求平均分,并能把不平均分变成平均分。
4、再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并在汇报交流时,进行分法的优化,渗透除法的计算。
5、开放创新的综合练习:“我是小小设计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为演出服选择纽扣式样和数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平均分知识灵活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包含除作准备;同时,能在最后的结果中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规律,并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实施。
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施我的备课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我们庄市小学的活动可丰富啦,在刚刚结束的语文知识竞赛当中,xx班的xx、xx、xx分别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学校准备了6本精美的笔记本奖励给这三个小朋友,你觉得怎么分比较好呢?(学生自由发言)。
(3)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分法,你发现什么?到小组里说一说吧。
(4)小结:是呀,像第二次每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什么?(平均分)。
(5)第二次你们为什么平均分呢?(因为他们名次相同)。
第一次是平均分吗?为什么这样分?
(6)师:是的,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平均分,有时却不需要平均分。
现在这三个小朋友想把6要笔记本送给结对的两个小伙伴,怎么分比较好?
(每个小朋友都分3本)。
(7)这种分法叫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说:把6本笔记本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3本。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九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习什么是平均分。
2.学会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3.体会平均分的意义,了解平均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会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铺垫,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探索什么是平均分。
1.例:有8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请同学们拿出8根小棒代替8个苹果,把它分成2堆,把你们能想到的分法,都分一分来看。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学生交流展示分法:(1个和7个2个和6个3个和5个4个和4个)。
5.引导学生观察这4种分法,有一种分法很特别,和其它三种不同,。
6.引出分成4个和4个的`这种分法与前面两种分法不同。像这种特别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7.孩子们,带着这个知识,来当一当小法官。
出示(课件):请学生说是不是平均分,并说说理由。
8.小法官当的不错,下面我们来完成这个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把8根小棒分成4堆,可以怎样分?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
(1)学生自由分。
(2)请学生展示,找出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
1.小明和小芳在平均分苹果时,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每份有()个苹果。
2.拿出12根棒来代替苹果,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根小棒。
3.学生动手操作。
分好了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分的?你分得结果每份分了()根小棒,
4.学生汇报分的方法和分的结果。
生:1次每盒分1支,每份分了(4)根小棒。
生:1次每盒分2支,每份分了(4)根小棒。
……。
5.得出:把12支苹果平均分成3份,平均每份有(4)支苹果。
6.小结平均分的方法。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交流汇报。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我有什么收获?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十
小学生要认识除法,必先认识平均分。认识平均分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除法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只有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才能为认识除法建立基础。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出于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获得知识的特点,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具盒中的小棒,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又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过程中去。
1、新课开始,从语文课的汉字“分”字入手,利用猪八戒分苹果的故事引出分东西,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让学生在分圆片的情境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分圆片的时候再次感受平均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说分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在教学“试一试”时,让学生再次操作学具,按要求摆小棒,通过分,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体现分的多样化,从而得出: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都是在学生通过动手分学具的过程中,达到了全员参与。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亲自动手实践,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再多次经历分学具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的道理,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
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6张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1.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把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
2.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每份都是2块糖,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3.提供素材,通过辨析巩固概念。
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同学们正在准备食物,你找到平均分了么?
4.联系生活,感悟概念。
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1.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
2.实际操作,应用平均分(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交流分法,提升认识平均分。
(一)辨析练习。
1.课本第8页的做一做。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二)基本练习。
(1)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2)如果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片枫叶。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十二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6张正方形卡片。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1.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把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
2.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每份都是2块糖,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3.提供素材,通过辨析巩固概念。
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同学们正在准备食物,你找到平均分了么?
4.联系生活,感悟概念。
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1.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
2.实际操作,应用平均分(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交流分法,提升认识平均分。
(一)辨析练习。
1.课本第8页的做一做。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二)基本练习。
(1)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2)如果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片枫叶。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十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p50—53页。)。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是青岛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三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本单元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前提,而学生对平均分很陌生,对分一分却很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分一分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从直观和真实感受中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师如何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合作中探索,在深化中发展,达到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基于以上原因,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技能。
初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理解什么是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2、情感与态度。
经历平均分的探究过程,体会除法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3、解决问题,数学思考。
能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
课本、课件、实物投影仪,棋子。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的大森林可美了。大家想不想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啊?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哦,原来他们在开丰收庆祝会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零零散散的说:有12个桃子……)。
师:能不能把所有的数学信息接着说完?
其他学生又补充:……。
师:说的真完整,那你知道这些东西是给谁准备的吗?
(预设学生会说:桃子是给猴子准备的,萝卜是给兔子准备的,竹笋是给熊猫准备的,松果是给小松鼠准备的。)。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
1、分竹笋,体验不同的分法。
师:大家快看,熊猫哥哥和弟弟正盯着竹笋呢,大家来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呢?
(预设学生会问:怎样分竹笋?)。
师: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数字作记录。
熊猫哥哥12345。
熊猫弟弟54321。
师: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生:有的每一份是同样多的,有的每一份不是一样多的';
师:(课件演示)把6个竹笋,分给了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得3个。它们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中,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叫“平均分”。(教师板书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平均分。
师:我们把6个竹笋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3个。谁能像老师这样把这句话再说一遍?(生重复2—3次)。
2、分桃子,应用中理解平均分。
(1)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板书信息: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每只猴子分得几个桃子?)。
师:如何进行平均分?
(2)动手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手中的棋子,帮小猴分一分好不好?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指导,关注学生不同的分法。)。
分好以后,跟你的同伴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3)展示分法,理解平均分。
师:谁想来展示一下你们怎样分的桃子?(学生上台展示如何平均分)。
师: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分的?
预设:1个1个的分的;2个2个的分的;3个3个分,再1个1个分的;4个4个分的。
师:分完了,小猴子满意吗?为什么?
学生能说出:每只小猴分的一样多即可。(课件演示不同的分法)我们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我们可以1个1个的分,也可以2个2个的分,还可以3个3个分,也可以4个4个的分。但是不管我们用哪种方法,最后每只小猴都分得了4个桃子,它们分得的结果一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些分法都是平均分。
谁能试着把刚才分的过程说一说。
3、分萝卜,应用中深化“平均分”
(1)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板书:15个萝卜,每只小兔分3个萝卜。
师:15个萝卜,每只小兔分3个萝卜。你能根据这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指名回答)。
师:可以再请棋子来帮忙分一分吗,这次要拿出多少个棋子?
生:15个。
(2)动手操作,体验另一种平均分。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分法,个别指导。
(3)展示交流,梳理分法。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分法?要先拿出多少个棋子?怎样分的?分给了几只小兔?请一生上来分。(使用学具分一分)。
学生边说边分:拿出3个分给一只小兔子,再拿出3个萝卜给了第二个小兔,再拿出3个分给第三只小兔,再拿出3个,又可以分给一只小兔,最后剩下3个萝卜,再给1只小兔。这样15个萝卜分完了,我们就可以知道分给了5只小兔子。
提问: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生:……。
4、分松果,练习中提升思维。
师:还剩下谁没分到食物啊?小松鼠都等不及了,它跟老师说悄悄话了:有15个松果,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谁听到小松鼠的悄悄话了?)。
生: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师:有15个松果,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如果不用棋子,你能想出可以分给几只小松鼠吗?先闭上眼睛想一想,再在纸上用铅笔圈一圈。
师:谁来说说分给了几只小松鼠?
生:3只。
师:你是怎样想的?这也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生:……。
师:拿出5个分给一只小松鼠,再拿出5个有分给了一只小松鼠,还有5个又可以分给一只小松鼠,分给了3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5个松果。这也是平均分。
4、自主练习,构建语言模型。
师:森林里的小猫和小猪也分到了食物,咱们来看看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课件出示。)。
(2)圈圈画画分苹果,初步认识平均分语言模型。
课件出示练习题。12个苹果,平均分2盘,每盘分x个。
师:还是这12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分x个。
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3个,需要x个盘子。
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需要x个盘子。
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3)小乌鸦碰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帮它吗?18个西红柿,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x个。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十四
11月7日,我们在金茵小学报告厅听了李永杰老师执教的《平均分和除法》的练习课,感触很深。从这节课看出李老师教学基本功很扎实,能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效果很好。另外,对于这节课我有几个想法想和各位老师探讨一下:
1、重视学生的操作。
本节课以学生操作为主。虽然是学生操作,但每一次操作之前,老师都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知道本次操作的内容及操作后的要求,因此课堂上学生操作不是无序的`,而是紧张有序地在进行,这就使操作具有了实效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带着问题,动手中又积极地思维,达到动与静的结合,观察与思考的有机结合。
2、重视练习设计。
当学生通过操作思考理解了这种分法很公平之后,老师就及时地放手,让学生用这种公平的方法再帮小熊分一分,学生通过练习,再一次感受到公平的分法,从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最后让学生用平均分的方法,将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脱离了生活情境,学生再进行操作练习,由生活到数学,学生的思维上升了一个空间,对平均分的理解也相应地上升了一个阶层。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十五
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在操作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一、情境中感知。
谈话:小朋友们,无锡是水蜜桃之乡,你们肯定吃过桃吧?花果山的小猴们最喜欢吃桃,你看,美猴王从无锡带回6个桃,小猴子们蜂拥而上,想去吃那诱人的桃。美猴王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听了美猴王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来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分圆片,教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分法上。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把有代表性的分法利用磁性黑板展示出来,有目的地展示3个不是平均分、3个是平均分的方法。)。
比较:小朋友们,大家的分法真多。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些分法你比较喜欢?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见解将展示的分法分成两类)。
评价:是呀,我们都比较喜欢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这样,每个小猴子拿到的桃一样多,肯定会感到非常公平,非常高兴。
指出:在数学上,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二、操作中领悟。
谈话:看到大家帮小猴子分好了6个桃,美猴王微微一笑,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又变出了2个桃。小朋友们,现在一共有几个桃?(板书:8个桃)美猴王说:“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大家明白了分东西时应该平均分,要让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现在要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
想一想:小朋友们,把8个桃平均分,你准备怎么分呢?你能根据这句话先自己想一想平均分的方法吗?(板书:8个桃,每只小猴()个,可以分给()只小猴。)。
摆一摆:小朋友们,拿出8个圆片代表8个桃,把你们平均分的方法用圆片摆出来。
说一说:学生说摆法,教师形成板书:
8个桃,每只小猴(4)个,可以分给(2)只小猴。
8个桃,每只小猴(2)个,可以分给(4)只小猴。
8个桃,每只小猴(1)个,可以分给(8)只小猴。
提问:为什么这3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呢?
再问:这8个桃,每只小猴分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每只小猴分4个、分1个呢?
三、应用中深化。
1.教学“试一试”。
学生拿出小棒一起动手分,每次分好后指名口答每份几根小棒,分成了几份。
小结:把12根小棒按照每几根一份的方法进行平均分,这与刚才平均分桃的方法是一样的。这样分,都使每一份分得同样多。
2.辨一辨(“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要使笑脸平均分成两份,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3.圈一圈(“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圆圈图每2个一份,就是每2个一圈;饼干图每5个一份,就是每5个一圈。
学生明确图意后独立在书上圈一圈,然后组织交流。
4.折一折。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不同的折法。
小结:不管怎么折,都要将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大小应该一样。
5.想一想(“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出:可以用小棒摆,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再圈一圈……。
提问:如果不摆学具、不画图,你能想出这14个气球,每人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人吗?
6.说一说。
(1)找一找在教室里有没有平均分的现象。
(2)说说平时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
四、全课总结(略)。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十六
听了潘老师执教《平均分》一课,感受很深。认识平均分是浙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除法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潘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感受:
1、层次性突出。教学时从生活入手,层层推进,理解平均分,让学生从小动物分萝卜、分桃子入手,学生兴趣浓厚。在例题中再次唤醒已有知识,进行无序的分;在认识了平均分后,在试一试里加强动手操作,强调平均分,此时关注结果,只要符合定义就行;在后面教学中深化平均分含义,重点教学每几个一份的平均分,层层推进,使学生认识不断深入。另外,在教学环节上,层次性也比较突出: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实际操作,学好平均分;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全课总结,拓展平均分。
2、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导入从学生熟悉的分东西场景入手,再到小棒操作平均分,最后再回到生活中找平均分,无疑增强了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例题教学平均分的知识,都在现实的问题情境里进行,练习题几乎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这样编排,无疑也增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重视了操作。平均分的本质内涵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操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课堂中,动手操作一直是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因为孩子天生好动,组织教学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潘老师组织学生操作的有序性很好。本课全班统一操作小棒有4次之多,操作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这样的操作有效的让学生抓住平均分的本质。
4、这几课有些方面我觉得可以更好地教学。进行“平均分”这个概念的教学有点过快,学生在比较平均分和不平均分时让学生说的、比的不够充分,什么叫平均分总结的过快,至于一小部分孩子理解消化的并不是很好,从后面个别孩子汇报的语言可以看出来,在这里,要充分铺垫,让概念的引出达到呼之欲出的程度,从而才能让所有孩子接受。表扬的激励手段必不可少。孩子到二年级了,对于一些物质性的奖励会淡却,尽管课堂对孩子的精神性表扬有过几次,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孩子还是比较小,对于各种形式的表扬还是很需要,对于表扬手段还是很需求的。或许,这样的表扬更能在后半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校效率。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十七
“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范老师这堂课,让我感触颇深: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范老师在设计本堂课时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分棋子,分6个棋子,分成两堆,怎么样可以分得公平?学生一开始就分成了2堆,每堆3个。
接着又让学生分成3堆,同样要公平地分,学生也和容易得分成3堆,每堆2个,其实学生本身已经会进行平均分了,在课后,范老师向我们透露了在上课之前,他特地进行了学生已有知识起点的调查,抽取了部分同学让他们进行平均分物品,很多同学都会进行平均分,在得知学生已经会进行平均分的情况下,范老师一开始就索性让学生去分,再告诉学生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并在教学中让学生去体会这种分法,弄清平均分的概念,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很快地理解了原来自己这种方法就是平均分。
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对于平均分缺乏体验与认识,对于整个平均分的过程没有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范老师通过让学生先分棋子,进行实践操作,再将一些生活的非平均分但是公平的分法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弄清了平均分的概念,真正意义上会用平均分的方法。
素质教育力求使每个学生在本身原有素质基础上,获得和谐和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其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教育,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基础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范老师在课中特别注重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表述,在分棋子的时候,学生两堆分得同样多,学生说成了“一样多”,范老师进行了矫正,应该是“同样多”,对概念的表述的语言应该比较精确,再次,在对每次分物品的时候,都让学生进行表述“把几个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通过个别说、指名说、集体说、集体读等等形式,从而让学生在本课中形成扎实的基础。
在课结尾,范老师出示了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学校进行讲故事比赛,选出了前三名,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在给这三名获奖者发奖品时,准备了6支钢笔,请学生帮忙分一分?有学生提出每人2支,范老师首先肯定这种方法是“平均分”,但同时提出了疑惑,第一名2支,第三名2支,这样分,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想?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分法,第一名3支,第二名2支,第三名1支,范老师又问,这样分同意吗?同学们都表示同意。
这时,范老师提出疑问,刚才我们说平均分是公平的,怎么这里不平均反倒是公平的呢,学生讨论得出名次不一样,也就是取得成绩不一样,所以获得的奖品也应该不同,最后师生进行小结,在生活中,平均分要在不同情况下看,有些不平均分,却是公平的,让学生体会了生活中的平均分。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应当是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的。平均分在小孩子眼里认为是公平的象征,然而在具体生活中平均分有时却是不公平的,就如课中给获奖者发奖品,不平均的分法才是公平的,因为每个人获得成绩是不同的,这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平均分知识。
这样,在实践活动中建立的有关概念,必将清晰、深刻地印入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再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元、角、分的认识”时,倘若事先让学生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亲自尝试如何购买东西,再通过课堂上模拟购物,并相互交流,学生一定会获得准确、清晰的“元、角、分”的概念,并且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数学教学带给学生的不是“题海”大战后的厌倦,而是探索、发现之余的喜悦。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内在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十八
今天听了吕老师的《平均分》一课,觉得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现在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1、开课教师通过颁发奖品的活动,不经意地引出实际问题———分得不公平,渗透平均分的概念,做到了铺垫的作用。
2、在情景图的引出部分,利用学生自己观察图,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食品分得数量同样多,初步建立了平均分的现象,概括出了平均分的概念。
3、在通过操作分糖果、分面包、分矿泉水、分桔子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和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一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这就为学生认识除法打下好的基础。
4、在练习题的处理上,利用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积极性,并且利用图的形式直观的使学生对平均分进一步的得到巩固。
5、在学生的动手分12个学具时,学生实际操作时出错了,教师及时就给予了纠正,在这里是否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更能起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认识平均分篇十九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动手操作把10颗松果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并写出每份的结果。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了解“每份同样多”是“平均分”的实质。
动手操作把10颗松果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
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
通过情境谈话引出本课课题。出示课件。
师:(松鼠)秋天到了,松鼠们开始储存食物,为过冬做准备。今天松鼠妈妈去森林里又采了一些松果,松鼠妈妈海给了10个松果给松鼠兄弟们,让他们去分。如果你是松鼠兄弟,你打算怎样去分?谁来说一说?教师指名答。
二、探究新知。
1、讨论。
师:请大家观察这些分法,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最公平。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共识:每只松鼠分5颗松果最公平。因为分得一样多。
2、动手操作。
出示课件。师:要想两只松鼠分的同样多,应该怎样去分呢?请大家拿出10根小棒代表10颗松果,分一分吧。(学生动手操作)。
3、出示课件,边演示边说。师:帮小松鼠分松果,我们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先两个两个的分,再一个一个;还可以一只松鼠五个。不管用哪种方法去分,每只松鼠最后都得到了同样多的松果。那么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4、出示课件。师:谁试着把刚才把刚才平均分的过程说一说。有(10)个松果,平均分给(2)只松鼠,每只松鼠分得(5)颗松果。
三、深化新知,应用提高。
1、出示课件。你们看这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2、出示课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的小白兔们要到地里去拔萝卜了。地里一共有12个萝卜。
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平均呢?请大家拿出12根小棒代表12个萝卜来分一分吧。
3、小组合作根据要求摆小棒。
4、看图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5、按要求填空。总结: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分得越少;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分得越多。
6、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巩固知识。
四、总结。
五、板书。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