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21篇)
环境保护是全球关注的话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深入分析自己在任务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反思是写一篇完美总结的必要环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启发和借鉴。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重点: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4、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5、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法:对话法情境法。
学法:默读法圈点勾画法。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二、默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整体感知。(教师出示生字词)。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
3、这几只猫的外形和性格各有什么特点?
4、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
5、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的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一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一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三、文章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其中前两只活泼有趣,找出相关的句子分析,朗读并感悟。
四、精读赏析:15一一3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案发现场: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5、我的怀疑是正确的吗?
事实*:鸟被另外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这只丑猫!
6、案件定性:冤案!
7、案件反思:
教师小结:根本原因就是“我”对那只丑猫有偏见!
明确:对三只猫,我和家人的感情是有区别的。正因为我的偏见,导致了第三只猫的死亡,所以,较前两只猫,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更加难过。
五、拓展延伸:感悟。
六:主题:应善待生命、关爱弱小勿主观臆断、妄下断语。
一、导入课文。
二、合作探究。
1、找出描写的语句、抒情的语句、耐人寻味的语句,品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被描写对象的特点,并自然而然地将人物情感蕴抒情:将内在的情感外显化,更利于情感的抒发,感染人,打动人。
耐人寻味:“至此好久不养猫”“永不养猫”,不能忽视的句子,蕴含着作者不愿言表又更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2、写法探究:本文在写作技巧方面有那些特点?
情节曲折、结构严谨:得猫一一养猫一一亡失一一再得猫一一再养猫一一再亡失一一复得猫一一复养猫一一复亡失一一永不养猫。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首尾呼应、设置伏笔:文章开头交代“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抛出线索,总领全文,结尾以“我记永不养猫"收篇,开拓新意,照应开头。伏笔的表现: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在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可谓连珠缀玉、浑然天成。
3、鲜明的对比:之前我们非常喜爱前两只猫,使之和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后者的命运更加悲惨,以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更加突出“我”过失之大,悔恨之深,有力地突出文章中心。
4、第一人称:文中的“我”是猫的主人,喜欢前两只猫。既是目击者,又是悲剧的制造者,便于直接抒情,解释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共鸣,获得强烈的艺术表达效果。
清新朴素的文笔和“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郑振铎散文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此文可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文章叙述作者一家养猫的经过,真切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情感,文笔细腻委婉,清新动人。
行文紧扣“猫”这一题目,细针密线,娓娓述着发生在一家人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其中以“猫”为叙事明线,勾连全篇,而暗线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三次养猫,三次亡失,作者感情跌宕起伏,一次比一次深挚。第一次抱养了一只花白的新生猫,它非常活泼,“常如带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的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作者“在太阳光暖暖的照射下,坐在藤椅上看着三妹逗得小猫扑过来扑过去的情景”“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作者的叙述描写自然而形象,毫无雕饰之感,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欢愉、喜悦之情。可有一天,小猫不知为何死去了。作者的心里也感到一缕缕的酸辛。作者的主观感情为之一宕,从“欢愉”而变为“酸辛”。
第二次作者家又抱养了一只*小猫,比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而且还能捕鼠,这就成为全家饭后娱乐的心肝宝贝”,可某日又被人捉走了。小猫的再一次亡失给全家又一次带来不快,作者的主观感情又为之一宕,由“欢愉”变为“怅然”“愤然”。
由于两次养猫两次亡失,给作者及其一家带来了许多烦恼和不快,所以很久不养猫。但不久,一只可怜的小猫又一次闯进了全家的生活由于小猫不象先前那两只活泼、有趣,所以全家都不大喜欢它。小猫长大后,一件意外的事又发生了,一只野猫偷吃了家里的芙蓉鸟,作者却误认为是家猫偷吃了,于是不问青红皂白,用木棒追打了这只可怜的猫,以致后来猫死在邻居的屋脊上。作者对这只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的亡失更为难过得多。因为是作者自己判断的过失,冤枉了一只不会说话、不能辩诉的小生灵。因此,作者的良心受到了刺激,对自己的暴怒、*进行了自我谴责。此时作者的主观感情又为之一宕,由宕来的“暂时平静”而变为“悔恨”。这就是说,在短短的文章中,作者的主观感情总共变化了六次:由“欢愉”——“酸辛”——“欢愉”——“怅然”、“愤然”——“暂时平静”——“悔恨”,互相映衬,一次比一次强烈、深挚。这些感情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借猫的故事表达出来。可爱者死去、有能者被劫、不幸者被冤,这正是那不公正的社会的写照。
作者笔下的三只小猫,各具特色,生动、形象、逼真,这一切都表明作者对生活观察是很精细的,感受是很真切的,从而在艺术表现上给人一种健康、真挚、朴实的艺术美感。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二
1.学会zhchshr四个声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
2.学会zhichishi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3.正确书写zhchshr,端正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1.本课课件。
2.卡片、小纸片、小苹果。
一、复习新知,引入情境教学。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舌音和整体认读音节。现在,老师请你们认一认,还认得出它们吗?(玩找朋友的游戏)。
3、小朋友们表现不错,老师奖励你们听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点击出示情境图)你知道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一天早上,太阳刚刚升起,也就是日出的时候。这就是日出的r(点击出现r),森林里出现了一头狮子和两只猴子。这是狮子的sh(点击出现sh),这头凶猛的狮子想要干什么?原来它想要吃猴子,(点击出示ch),它吃到了吗?为什么?啊!太令人高兴了。另一只小猴用树枝搭救了树下的猴子。对,这就是树枝的zh,(点击出现声母zh)猴子可真是聪明的小家伙。为了表扬这只聪明的小猴,编书的叔叔还专门编了一首儿歌来赞美它呢!请听我读: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想学一学吗?跟着我来一遍。
二、学习声母、整体认读音节。
1、读准声母。
你在读这些声母时有没有什么自己的发现呢?如果老师把上面的手当作口腔上腭,下面的手当作舌头的话,那么,在发这些音的时候,舌头是要翘起来的。(老师边说边作手势)请听我读:第一个音,跟树枝的枝读音相同,轻些短些zhzhzh;第二个音,跟吃饭的吃相同,也要轻些短些chchch;第三个读成狮子的狮音,shshsh,第四个音:rrr。因为这四个声母在读的时候都要把舌头翘起来,所以又叫翘舌音。来,跟着我一起把这四个声母读一遍。
2、分清平翘。
上节课,我们学了平舌音。这节课,我们学的是翘舌音。zcs的身后如果跟着小h先生,就代表要把舌头翘起来读。老师想要看看,你们有没有分清?如果你听到平舌音,就请你们把手伸平;如果你听到的是翘舌音,就请把手指弯过来。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听音练习。
3、记住声母。
zhchshr我们都会读了,那我们该怎么来记住它们呢?请大家先讨论一下。小朋友可以想出很多办法。刚才老师说过的zcs后加小h,就一下子能记住三个。还有许多顺口溜可以帮助我们呢!瞧,蜘蛛结网zhzhzh,一根皮尺chchch,人舞狮子shshsh,大树发叉rrr。
1、识记整体认读音节。
今天,我们跟这些新声母交上了朋友。zhchshr这些声母也交上了一个特殊的朋友,大家请看:zhichishiri。这叫——整体认读音节,是一口读出,不用拼读的音节。整体认读音节是一个整体,可千万不能分开。谁会读?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好吗?上节课,我们说过,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得又响又长。来,跟着老师再读一读。(师读,生跟读)。
2、听音游戏。
小耳朵越练就会越灵,我们再来练。如果你听到的是声母,就请你高举起手,在头顶上拍一拍;如果你听到的是整体认读音节,那么就请你拍拍自己的肩。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
3、小组合作。
四人小组合作读,老师给每一小组发放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卡片,小组长带领组员读一读。会读的小朋友要教不会读的小朋友。
4、摘苹果游戏,巩固四声。
1、我们已经把整套写字操全部学完了。让我们一起完整地做一遍。(课件:写字操)。
2、在写zhchsh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字母靠得紧凑些。小朋友们,请像刚才那些小朋友一样,端正你们的写字姿势,我们开始写字啦!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三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体现了夏天的美好快乐。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夏天这一优美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力量,鼓励主动学习,勇于创造。
1、认识“蝴、蝶”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字,会写“蚂、蚁”这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4、能仿照课文编编儿歌。
多媒体课件、彩色教材、小动物的资料。
1、多媒体播放青蛙和知了的叫声。
2、交流。
1、自由读儿歌。
2、认读带有虫字旁的词语。
3、再读儿歌:
看看小动物们在忙什么。
4、检查初读情况。
1、伙伴自由交流最喜欢的小动物,读读相关句子。
2、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有关小动物的知识,相机指导朗读儿歌。
3、齐读儿歌。
1、多媒体播放蜗牛、蜜蜂的录像。
2、小组合作仿编儿歌。
1、出示词语: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说说发现了什么?
2、学写两个虫字旁的字:
蚂、蚁。
观察小动物是怎么生活的,或者搜集一些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四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12个字。
2、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有兴趣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
3、在教师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使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
二、学习重点:
1、认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
画中感悟,品读文字。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我们都生在奉化,长在奉化,奉化呀,就是我们的家乡。
2、板书:家乡。
师:谁来读好这两个字。(指名读)。
师适时评价,如:你读得一字一顿的,很正确;你读得很深情,看得出你很爱自己的家乡。
师:是啊,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有几位小朋友跟你们一样爱家乡,而且把自己家乡最美丽的地方画下来。点击出示课题:《画家乡》,谁愿意来读读课题,请你来读,他来读,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小朋友,你想了解他们的家乡吗?那就请大家打开书本102页,先听老师给你介绍介绍吧。学生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听完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引导学生说:家乡美)。
3、他们的家乡可真美,正如你们说的一样。赶紧自己念念吧。注意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4、检查字词(带拼音的字----词语)。
(1)小朋友读得真起劲,生字宝宝也来凑热闹了,他们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还认得他们吗?(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2)全班检查词。
读得真棒,涛涛,山山他们呀知道小朋友要去他们的家乡玩,故意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他们说如果你能叫出这些词语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很美很美的风景。你们行不行?自己先大声地准备准备。你想读哪一个就读哪一个。(生读词语,随机评价)。
5、这些图片分别是谁的家乡呢?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用:谁的家乡在哪儿?来介绍介绍。(板书)。
生:xx的家乡在……(师贴词条)。
7、反馈:说说你的理由?
师: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赶紧找到那一段,把它读好,待会老师请你来介绍。
反馈:你想读谁的家乡?
a涛涛的家乡:(学生读完,教师适当评价,如:这么短时间你能读得那么通顺,真能干……)。
b山山的家乡:我们就跟着他一起到山山家乡去吧。
c平平的家乡:是啊,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真美!
d青青的家乡:一起跟他到大草原上看看。
e京京:现代化的大城市,到处有高楼大厦,真令人向往。
(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预设:海边。
2、小朋友,见过海吗?怎么样的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大海是蓝蓝的,一望无边,海面上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一艘艘帆船在海上星星点点,海边是又松又软的沙滩,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凉爽的海风吹着好舒服啊!
3、涛涛的家乡正像我们说的那么美,现在我们看看涛涛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他的家乡的?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你可以划一划有关的句子。
4、交流: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
预设: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生:美在海水蓝。
师:说的真好(显示句子: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请你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是啊,你瞧,海是那么蓝,那么宽。谁有本领把刚才我们感受到的蓝和宽读给大家听。(先指名读---再男女生比赛读(如果学生读不好,老师范读。老师通过评价语言,指导训练学生朗读:如: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到涛涛家乡的海是那么蓝,宽广无边,一望无际。老师仿佛来到了大海边……)。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生:美在鱼虾。
师出示句子(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指名读-----评价: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美啊。
再指名读------评价:(如老师听出来了船可真多呀……老师又听出来鱼虾页真多……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师:出示渔船出航捕鱼的图片。是啊,你看,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迷人啊,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生:美在贝壳。
师:是啊,住在海边的孩子多幸福啊,你们瞧,他在干什么呢?
生:捡贝壳。
师:你瞧,这些就是涛涛捡的贝壳。(欣赏贝壳图片)。
师:说说你都看到了怎样的贝壳?
师:看到了那么多贝壳,你高兴吗?想说什么呢?
生:高兴,想和涛涛一起去捡贝壳……。
师:海边的生活多有快乐啊,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回味海边生活的乐趣。师生合作读涛涛家乡这小节。
7、海边真美啊。老师真想去涛涛家乡看一看,你们呢?老师建议大家假期中让爸爸妈妈带你去海边玩一玩。今天我们就暂时和涛涛说再见吧。
今天我们就暂时和涛说再见吧。现在生字宝宝还等着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呢!
(四)写字:贝虾。
1、齐读。
2、虾:请生观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看老师写,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写。如果你觉得自己写的和老师大屏幕上的差不多,请你给自己打上五角星。写的不满意的再改改。
3、贝:请你仔细观察,拿起笔认认真真的写一个。
【板书设计】。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五
1、理解“拱手、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等词的意思。
2、读懂课文的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品读文字感受画家戴嵩技艺的高超。
4、学习牧童敢于提意见的优秀品质。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要敢于提意见。
课件。
1.初步了解课文的两个主要人物(画家戴嵩和牧童)。
2.认读“嵩”。
1.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准字词音。
2.开展名为“闪电反应”的游戏,认清“惭愧”、“和蔼”、“拱手”、等词的字形,理解其字义。
3.读通全文。
(一)从“众人眼中”,了解戴嵩的著名。
1.朋友之所以请戴嵩作画,是因为(引出板书:著名)。
2.读第一自然段。
3.用第一自然段中的词句,来说说下面这句话。
课件出示:因为,所以朋友请他作画。
4.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朋友请戴嵩作画的原因。(课件同上)。
5.师小结:其实刚才,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读懂了第一自然段的这3句话。
(课件:第一自然段)都在讲同一个意思(指板书:戴嵩是著名的画家)。
6.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从“现场作画”感受戴嵩的著名。
1.欣赏《斗牛图》。
2.品读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1)这么形象的《斗牛图》,戴嵩是怎么画的呢?在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到那句话,划出来。
(2)指导读“一会儿”、“很快”感悟戴嵩作画动作娴熟。
(3)边读边演,——“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再次感悟戴嵩作画动作娴熟。
(三)从“他人夸奖”体会戴嵩的著名。
1.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斗牛图》画成后,得到许多人的夸奖。
2.初读商人和教书先生对戴嵩的夸奖,找出共同之处(用重复的语言夸奖)。
3.对比理解“绝妙之作”与“请他作画”中两个“作”的不同意思,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4.理解何为“神笔”。
5.指导学生运用神态、动作、语气更好地体现商人和教书先生对戴嵩的夸奖。
1.在人们都在夸奖戴嵩时,突然,出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引出牧童所言:画错啦)。
2.这是一个声音,这是一个牧童的声音,这是一个牧童好像(生读:炸雷一样的声音)。
3.这不过是一个小牧童,声音再大也不会像炸雷。可这为什么说他的声音像“炸雷”?
4.指导读:是呀,这是炸雷一样的声音(生读:画错啦,画错啦)。这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批评的声音(生读:画错啦,画错啦)。
5.在夸奖和批评之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1.牧童虽小,却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这真是勇气可嘉呀!(板书:小大)。
2.那么,听到牧童这样与众不同的声音,围观的人,还有画家戴嵩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往下学。
1.最后,我们来一个口头练习。刚才同学们都发现,商人、教书先生还有牧童都用重复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现在,我们也用重复的话来表达说话人的心情。我们先试着说一说。
(创设情境练习说)。
2.瞧,咱们用反复的话语就把人物的心情表达的更充分了。回去后,就写一两句这样的句子,这就是郑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完成补充习题。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七
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我们常常更注重于兴趣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本课时,在兼顾兴趣激发的同时,我侧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设计各种评价方式,以此来训练英语课堂常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用简单的英语进行表达,并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在热身阶段,我通过改编生日歌曲,把goodmorning巧妙地放入歌曲中,引入课题。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达到了铺垫新知的作用。为了让孩子们在真实情境中感知学习内容,我通过介绍amy的一天学生家庭生活,让所学的句型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穿插在故事中,即联系实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次听课教研活动的主题涉及一年级学生课堂常规,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良好的方法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化解困难、培养自信。差的习惯让人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小学是基础教育时期,在打好孩子基本功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我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设计了各种活动,比如炸弹游戏,拍手游戏等来巩固所学的新知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完,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我还通过各种评价方式,调控课堂的同时,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通过这一堂课,我也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在一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顾忌使用,有时候中文的提示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amy的一天这个故事,没能充分利用好,可以在巩固拓展环节时,和学生一起,把故事复述一遍。既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整节课下来感觉“前紧后松”,前半节课节奏很快,但新单词未深入,导致后面学生很难在真实场景中运用,难点难以突破。板书设计可以更科学,应把三个重点句型一直贴在黑板上,起到提示的作用。最好的homework全是英文,学生看不懂,不应该为了展示而去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要。
通过万老师的点评,我受益菲浅,感觉到我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因为课堂始终属于变化之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著名的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只有不断反思,教书育人,记录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体会教育感受,才能不断提高。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八
小朋友说起自己家的时候,都有说不完的话,老师从你们高兴的小脸上看出来了,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小家”。
出示卡片“家”谁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表扬好学,会学的学生)。
能给家找找朋友吗?
有一首很美很美的诗,它的名字就叫“家”,看老师写课题,请小朋友伸出小手跟着老师写。
(范写,注音)。
请小朋友一起读课题。
诗里的家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想不想去看看呀?
1、观察画面。(课件演示)小朋友快看,你觉得美吗?你都看到些什么啦?
3、学习生字。
小朋友说得真好,这些词儿你都认识了吗?点击,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己练练读读,比比谁先读准,自学。
谁已经会读了?谁来读给大家听?
(注意种子、鱼儿是轻声,“子、儿”要读得又轻又快。这样鱼儿才可爱。种子的种是翘舌音)。
真的会读了吗?老师加大难度看你们行不行?哟,真的会了,真了不起,、
小朋友看,蓝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小鸟在茂密的树林里自由自在地飞翔,鱼儿在清澈的河水里欢快地畅游,种子在泥土里尽情地发芽,成长。多美呀!
(一)、学生自读,教师巡视。小朋友不仅读书认真,而且姿势也那么棒!小朋友向他学习。
有的小朋友读得很认真,已经在读第二边啦!
(二)、检查初读。
1、谁先来读第一行?你真是个勇敢的小朋友!(注意“白云的家”要读得连贯)。
齐读、再指读、
2、谁来读2、3、4行?这回可就难一点啦!谁来读?
你真棒!“小鸟的家”“鱼儿的家”“种子的家”读得特别好。
3、下面2行字儿最多,最长,谁也会读了?
小朋友读书个个都不错。谁能把这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学习第一行。
a、指导体会、朗读。
他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真高兴呀咱们先去白云的家看看?白云的家怎么样呀?
(美),你读得真好,特别是“蓝天”,老师好象看到了广阔的蓝天,真大,真美呀!
小朋友眼前看到蓝天了吗?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好象也看到了无边无际的蓝天、
对呀,蓝天是白云美丽的家,蓝天是白云自由的家。小朋友一起来夸夸白云的家。
2、学习第二、三行。
a、白云的家真美,那小鸟和鱼儿在家里都做些啥呢?想看吗?点击、
小鸟在树林里做什么呢?你听,他们叽叽喳喳的说话呢!他们在说什么呢?
对呀,小鸟在树林里真快乐呀!树林真是小鸟离不开的家!谁来读读?
听出来了你真是只快乐的小鸟!你是一只活泼的小鸟。
b,你们看小鱼在干什么呢?假如小鱼离开了小河,会怎样呢?是呀,鱼儿一离开水,就没有了自由,甚至没有生命,只有在水里,在小河里,鱼儿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成长、小河是鱼儿离不开的家呀!
我们一起学着鱼儿一边快活地游一游,一边读读句子、
指名读、
3、学习第四行、
小朋友你们看,种子在泥土里发芽啦!咱们一块儿来做做种子发芽好吗?
种子种子快快长种子种子发芽了!
“种子,种子,你为什么长得这样快?这棵种子长得最高,你来说说!
你的成长离不开泥土这个家、你喜欢你的家吗?你来夸夸你的家、
听出来了,你的家真温暖呀!谁再来读读?你的家真好呀!
4、齐读1—4行、
小朋友,有家的感觉真好呀!谁能连起来读读这四行诗!
其他小朋友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
5、学习5、6行。
(学生如果说不出,就请他们再读读书,从书里去找答案)。
结合学习“祖国”。出示生词卡片。指读。齐读。
我们祖国的叫什么?
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样啊?(祖国真美,祖国象个美丽的大花园)。
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你们觉得怎么样?瞧,我们的小朋友生活得多幸福呀!
(小朋友,我们美丽的祖国就象一个大花园,我们就象花园里的花朵,幸福地成长,就象小鸟在树林,鱼儿在小河,多么快乐,多么自由自在!——“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在家的感觉真好啊!让我们一起来读!
祖国真是小朋友幸福的家,让我们挺起胸昂起头,再来放声齐读——————。
6、齐读全诗。
(这首诗写得多美呀,下面,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来美美地读这首诗、书要读得美,姿势先要美、看看谁的姿势最美、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这么美的诗小朋友想不想把他记住呀?谁能看着屏幕读?
谁已经背出来了?
愿意背的小朋友站起来好吗?
小朋友,学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块做个游戏,好吗?
把生字卡片分发给学生。
老师说:“种子种子在哪里?种子种子在这里,种子种子快回家!”
发到“种”“子”卡片的学生就上台把卡片组合成词语,贴到画上的相应位置。贴对了,就齐读两遍。
鱼儿、泥土、白云同样的方法。
1、咱们来看“云”字怎么写。
a、云有几笔?怎么写?
b、看书上笔顺,课件演示,说说怎么写。(横,横,撇折,点)。
c、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老师边写边说顺口溜:一横短,一横长,撇折起笔在中央。
齐说顺口溜。
d、学生描红。提醒学生写字姿势,表扬姿势正确的学生。
2、学写“儿”。(机动)。
a、别小看“儿”字笔画很少,但要写好它很不容易啊!
b、看笔顺,说说怎么写。(先写撇,再写竖弯勾)。
c、范写。学生书空。
左边是竖撇,右边竖弯勾,两笔肩并肩。(不要一笔高一笔低)。
d、学生描红。
2、有兴趣的小朋友还可以学着用“()是()的家”做一首诗。
准备:1、打印生字卡片:(一个字一张,游戏用,不用注音,最好有隐隐的田字格线)。
白、云种、子泥、土鱼、儿蓝、天。
2、打印“祖国”(词语,要注音)。
3、打印“()是()的家。”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九
1、准确认读“抽、续”等12个生字,初步掌握多音字“转”的两种读法。
2、能正确书写“吸、极、表、示”4个字。
2、通过朗读,感受风娃娃的热心,体会做了好事的快乐心情。
3、初步感知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才是做好事。
识记生字,正确书写。通过朗读,感受风娃娃乐做好事的心情。
读准多音字“转”,理解“纤夫、纤绳、号子”等词语。初步感知怎样才是做好事,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1、板书:娃娃。见过哪些娃娃?觉得这些娃娃怎么样?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娃娃和大家一起上课呢,看我写他的名字。(补充课题)谁来叫一叫他?(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吧。(齐读课题)。
1、整体感知。
瞧,风娃娃来了,他就藏在课文第70页呢!赶快打开书,去读一读吧!注意标好小节序号,圈出生字。难读的段落多读几次。
2、检查词语:
抽水行驶表示风筝(提示注意翘舌音)。
吸气纤夫流汗责怪。
高兴极了伤心极了(发现“极”字的意思)。
断断续续无影无踪(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断断续续”)。
3、突破朗读难点。
把这些生字送到课文里,你发现哪段话出现的生字最多?的确啊,这两段话是课文里最长的,也是生字最多的,要想把它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呢。请小朋友选一段自己喜欢的,赶快去练一练。
1、指名读。正音:转。课中操:动作体会两种读音的区别。
2、“转”字在这段话里出现了2次,找出句子读一读,说说发现。
3、引导思考:是谁让风车转得飞快?反馈句子: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1)读一读。
(2)演一演,体会“深深地”、“使劲”。
(3)表情读,感受风娃娃的热心。
(4)合作读。/article/。
4、生字复现,朗读儿歌。
5、指导写生字“吸——极”
过渡:受到夸奖的风娃娃高兴极了,瞧,他又出发了。
1、听老师接着讲故事,想想听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2、学生质疑。(预设:纤夫、号子、纤绳等)。
3、解疑:
(1)指名说说“纤夫”的意思。
(2)(出示插图)师补充介绍,随机理解“纤绳”。
(3)活动体验,随机理解“号子”。
(4)指导朗读: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
4、引读句子: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5、指导书写“表示”2字。
2、多好的消息啊,风娃娃急着要告诉妈妈呢!他该怎么说呢?谁来帮帮他!(说话训练)。
妈妈,妈妈,我来到,帮助;我又来到,帮助。能帮大家做好事,我真开心!
3、风娃娃还会继续做哪些事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设计。
风娃娃。
吹转风车。
吹动帆船。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十
教材简析:
《乡土画家》是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从不同角度书写了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作为乡土画家的艺术成就和他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原因。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交流汇报等学习方式,解决两大问题:齐白石老人为什么被称为“乡土画家”?齐白石老人能够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原因。其间引导学生学习白石老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艺术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解决两大问题:齐白石老人为什么被称为“乡土画家”?齐白石老人能够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原因。
2.理解“自诩”“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等含义深刻的词句。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1.质疑课题导入: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是乡土画家,这篇课文中的乡土画家是谁?他为什么会被称为乡土画家)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这位乡土画家。
2.自诩激趣导入:我国有一位画家在《自传》中曾经这样自诩: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从未得见,吾不能画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乡土画家——齐白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齐白石的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有条件的学生查找相关资源进行汇报)。
2.师简介齐白石其人其画。
三、自主学习,交流汇报。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十一
1、认识14个字。认识8个偏旁“讠、、纟、火、、日、辶、。”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认识14个生字。
认识8个带有偏旁的字。
挂图;几个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偏旁与另一部分)的卡片;《我的好妈妈》的录音带;贴有苹果卡片的小黑板等。
二课时。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本事可大的小妹妹,她把自己的家都搬来了。小朋友们想到她家去玩玩吗?(生答)那好,现在就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玩玩吧。(出示课文挂图)。
1、指一生上台指认图上画的都有什么物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文中8个不注音的词语。
1、你认识哪些词语或生字?(指名认读不注音词语)你是怎么认住这些字的?(让学生了解识字方法)。
2、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读词语。(然后小组内汇报自学情况)。
3、指名认读书中8个注音词语。
4、出示词语中的生字,学生先自读,再指名认读。
5、认识染红色的5个偏旁(先找会认的同学教认,然后再齐读5个带有红色偏旁的生字)。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认识“晚”、“上“两个生字)都有谁,在做什么?(出示课文中3个句子)。
2、学习句子中染红色的其他4个生字(随句子认识)。
3、认识偏旁“日、辶、竹”。
4、谁能把这几句话有感情地读一读?(指3名学生读,并让学生评出“朗读星”)。
1、把本课14个生字放在一起,学生自认。
2、找一个学习伙伴,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同伴听。
3、“找朋友”(学生动手拼合体字:沙、报、纸、视、晚)。
4、打乱生字顺序,先让学生自认,然后男、女生比赛认,评出本节课的“识字大王”。
5、学生认记文中生字表中的生字,并自选其中2~3个字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6、游戏:摘苹果。(如果学生认对了苹果卡片后的生字,这个苹果就送给他。)。
1、说说自己在家里做些什么?
2、听儿歌《我的好妈妈》,然后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3、教师对学生进行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棒。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识字,多做家务,做一个既爱学习,又爱劳动的好孩子。
点评。
《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识字教学更要体现学生自主识字,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王珺老师完全领会了《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把握了识字课的特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主动”、“兴趣”、“探究”上。无论是教学流程,还是教学设计,都理顺了自主和示范的关系,自主和合作的关系。识字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基础,教师适时示范一些易读错的字。学生在自主基础上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发展自主意识。
本课时生字的呈现形式采用了分散呈现和集中呈现相结合,识记的方法多样化,采用变换词序,变换字序,游戏活动等方式巩固识字,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节课还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不过,本课教学如果能更加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就会更好地体现识字课的特点。比如让学生在家里搜集电视、电话、台灯、挂钟等物品的包装盒以及一些旧报纸等,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交流,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愿望。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十二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道理,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的积极态度。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道理。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文字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
2、课文中圆圆的沙粒最后变成什么了?
二、利用反差,提炼主问。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段落告诉你:他终于变成了珍珠呢?
三、细读课文,探究原因。
1、自由认真地读一读1-9自然段,利用手中的小铅笔勾画出这颗沙粒变珍珠的原因。
2、反馈、交流。
(1)、十分真诚: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十分真诚的语气。
过渡:说了,那么做了吗?哪里看出来?
(2)、下定决心,坦然钻进:
指名读第2自然段。理解异想天开和坦然。是呀,对于圆圆的沙粒的想法,同伴们并不支持,可他还是做了!可见他真的是十分真诚的!
过渡:说了、做了,够不够?那,还有原因吗?
(3)不动摇:(指名读第5自然段)。
创设情景理解议论纷纷。
听到了这么多的议论,如果你就是圆圆的`沙粒,你会怎么想呢?
(4)、遗忘:
老师语言过渡6-8自然段那,齐读6-8自然段,体会圆圆的沙粒这时候的感受!
同学们,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搁在这里,表示什么呢?
3、情景创设:一天,蚌壳被打开了(课件创设情景:一只蚌壳慢慢地打开,出现一颗晶莹璀璨、光彩夺目的珍珠)。齐读课文的10-12自然段!用我们读书声为这颗成功的、不平凡的沙粒喝彩!(齐读10-12)。
四、感悟寓意,总结道理。
五、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沙粒变珍珠的科学道理。
板书设计:
10、奇妙的海底世界圆圆的沙粒美丽的珍珠十分真诚坦然决不动摇。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
2.带领学生抓重点词句感悟猫性格的古怪,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亲切的语言特色。背诵积累学习片段。
3.体会“人爱猫,猫亲人”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亲切的语言特色。
2.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交流。
3.板书课题:猫猫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形旁是反犬旁,音旁是苗古人为什么用苗表示读音呢?(猫叫声是喵喵的)。
你来学学猫的叫声。
好可爱的小猫呀。这个同学推测挺有道理的。
同学们,宋代陆佃说:鼠善害苗,而猫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看了这段资料,再看猫这个字你想说什么?(猫可以为民除害)。
正向我们所说,同学们你看这种说法里寄托着古人对猫的喜爱之情呢。你看,咱们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啊。
看,老舍爷爷被称为什么?(语言大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来我们的同学生字词语预习得非常不错。接下来检查一下朗读课文,打开课本翻到70页,先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4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划出两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2.反馈交流请你说说你的理由。
1-3自然段都是写猫的古怪,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是一句总起句。第四自然段的这一句是过渡句。
3.老舍先生在这篇课文里写了两个重点内容(板书:古怪淘气)连起来说一说。
小结: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我们就知道了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把重点句连起来,进行适当的修改,就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三、剖析“古怪”
1.这里写猫的性格,老舍先生用一个词概括说(古怪)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词语手册上怎么说?(性格特别,令人难于捉摸。)2.猫的性格古怪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读1~3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老舍爷爷写猫的这些性格特点主要选取了哪些典型的事?板书:老实(睡觉)贪玩(出走)尽职(抓老鼠)。
(一)品读句子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1)“乖”,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想想你心目中的乖孩子?(安安静静的,不惹是生非,文气······)。
这说不定是一位绅士呢,请一位绅士读一读!多么文静的小猫,像位淑女,请你读!
(2)品读句子2: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贪玩)。
猫贪玩出走后,会有谁用什么方法呼唤猫回来?老舍有没有写谁怎么呼唤猫回来?而是用了一个什么词?“任凭„„也„„”
(二)教师读着出示句子3: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读读这个句子,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很有耐心,很有决心)。
(1)品味“屏息凝视”。
谁来说说“屏息凝视”是什么样的?(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不发出一点声音)。
“屏息”是否就是不呼吸了呢?连几乎听不到的呼吸声都要控制,那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表现?(生练读)同学们,让我们找准目标,屏息凝视,体验l0秒钟。你感觉怎么样?请你来读一读。
(2)体会“一连„‘非„„不可”:同学们,“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按三个钟头来算吧,三个钟头是多少分钟?(180分钟)又是多少秒?(10800秒)是10秒钟的多少倍?(1080倍)而我们刚才才体验了l0秒钟啊!(生激情诵读)在尽职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该向猫学习。
(三)指着板书:老实贪玩尽职这几个词放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矛盾、奇怪)。
作者是怎么把这几个词连接起来的?
二、三自然段。
读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用上。
说它······吧,它的确······,可是······说它······吧,的确是呀······,可是······借助这个句式试着背一背第一自然段。真不错,那你能用上其中的一个句式说说第二或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有些地方可展开合理的想象。
第二自然段的古怪体现在猫既(温柔可亲)又(一声不出)第三自然段呢?既胆小又勇猛学生练说交流:
体会“蹭”,(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蹭出什么?体现什么?)体会“梅花”比较句子:
四、阶段小结,布置作业。
交流:观察仔细喜爱猫咪扎实的语言功底。
愿我们用一颗喜悦的心观察生活,让美丽的语言从我们笔尖流淌,记录下我们成长中每一朵心动的花,每一件值得记忆的事。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满月的小猫。下课!
2.布置作业。
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搜集有关写猫的文章诵读并摘抄。
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猫性格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人爱猫猫爱人。
胆小勇敢。
(语言亲切、用词凝练、形式多样)。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十四
这节课主要是以开展活动为主,让学生把第1~2天的学习成果展现出来,本节课按照教学设计的过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可能是奖品的诱惑,因为孩子们都知道今天要周评了,所以课堂上孩子们都发挥出自己的最棒的水平,课堂表现也不错,非常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踊跃地举手发言、上齤台表演、展示,我为孩子们的表现感到自豪。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也有不足的地方: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安排了小组评价的形式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由于内容多,时间安排紧,在时间控制方面,前部分掌握的不够好,如果把奖励奖章、奖品的时间放在课后效果会更好,也节约了时间。如果控制好时间那么就可以再多请出一组孩子表演展示,同时,日常英语展示的环节还不够丰富,虽然孩子们也已经结合晨间英语进行了替换,但是孩子对:doyoulikesome……?”的掌握还是不够好,需要加强。在开展groupwork的时候还是有点乱,虽然我已经请一个学生上齤台跟我做示范,然后再让孩子们做小组对话活动,但还有几位学生没反应过来,所以今后还要多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教师还要做到能收能放,收放自如,这样就更好了,今后会更加努力,不断更新,快乐实验,不断地提升自我。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自己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就必须重视教学反思。上完一节课后,我们应对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材处理的合适性,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教学手段的有效性等方面作客观的评价,对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学容量是否适度,教学效果是否明显等方面作准确分析,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反思是以达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教学水平为最终目的的,因此我们在记教学反思时要随时记,要趁热打铁;要恒久记,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才能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良好的催化和促进作用,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学经验才会越来越丰富,教学方法才可能越来越灵活,教学能力才会得到更大的提高,为我们由目前的教书匠转变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正如孔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地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地走进新课程。我们要像啄木鸟为大树治病一样,用教学反思为我们的语文课治病,让语文课改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十五
学习目标:
1、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自己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难点:
理解把圆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计算公式的过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在硬纸上画一个圆,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份,剪开后,把这些近似于等腰小三角形的小纸片按p67的方法拼一拼,课上小组合作探究拼成的图形的各部分和圆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带的可以选做。
知识储备。
1、计算下面各题(组内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72=92=102=82=62=52=。
42=32=22=112=122=202=。
2、小组合作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组内交流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我们在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多数是用()的方法,即把所学的图形进行分割、拼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用旧知识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仍用这种方法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自主与合作学习。
1、什么是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大小由什么决定。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拿出课前把圆分成若干(偶数份)等份剪开后的图形,把这些近似于等腰小三角形的小纸片按p67的方法拼一拼,再思考:
(1)拼成的图形是(),等分的份数(偶数份)越多,拼出的图形更接近()形。
(2)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半径有什么联系?面积呢?(结合拼成的图形组内交流并展示)。
3、结合拼摆、推导的过程整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1)从拼摆的图中可以看出圆的半径是r,长方形的长是(),宽是()。
(2)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所以圆的面积=()×()=()。
(3)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
4、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1)圆形草坪的直径是20米,每平方米草皮8元,铺满草皮需要多少钱?
分析:已知圆的直径,求面积的方法是先算出圆的(),再算(),最后算()。
列式解答:
(2)一个圆形蓄水池的周长是25。12米,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分析:已知圆的周长,求面积的方法:先算出圆的(),再算,最后算()。
列式解答:
达标检测。
1、填空。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偶数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所以圆的面积是()。
(2)用圆规画一个圆,如果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7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要在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里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2、判断。
(1)半径是2㎝的圆,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半圆面积是它的整个圆面积的一半。()。
(3)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1:2,面积之比也是1:2()。
(4)圆的周长越长,圆的面积就越大。()。
3、解决问题。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十六
本节课是《先锋英语》一年级下学期unit9foodanddrink第四课时,同学们已经掌握有关食物和饮料的相关单词并能能够较好的实现日常生活中有关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什么东西的情感意愿交流。所以本节课,我的主要目的是复习提高,让孩子们始终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创设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们自觉运用。课后,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我做得比较好。
1.歌曲激趣,比赛激情。本节课,我利用“whatdoyoulike?”歌曲导入课堂,既起到了复习旧知的作用,又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充满活力进入英语课堂。接下来的一环给本节课带来了第一个小高潮,我用小组比赛的方式来进行猜物游戏。教师出示一个大袋子,并告诉孩子们里面装有饮料和食物,看到食物再加上通过比赛的方式,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参与到了游戏中。充分激发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让课堂变得轻松而活跃。孩子们的“话匣子”一经打开,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可以得到锻炼。在孩子孩子们意犹未尽时,我又把孩子们引入了一个静态的环节中,让孩子们用亲切多彩的画笔为自己喜欢的食物着色。这样一静一动,让课堂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孩子们特别喜欢。
2.创设情景,培养孩子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最后一个环节是本课的最精彩部分,我创设了两个情景,一个是“生日聚会”场景,一个是“麦当劳”买东西的情景,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孩子们学会在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我没有生硬的一句一句教,而是让孩子们在观看的同时进行形象地记忆。最后的角色扮演,孩子们的表现让老师都很吃惊,他们真真正地把自己喜欢的与不喜欢的都自然地表达了出来。这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十七
学生画画用的纸张和彩色笔;课文中的生字卡片。
【多媒体】。
制作课件,课件内容为:
第一部分:《一去二三里》《咏鹅》《画》《静夜思》《春晓》《村居》《所见》《小池》《山行》等所学过的古诗的意境图(可以是教材中课文的插图)依次出现。
第二部分:庐山瀑布的实景录像,如没有,可用精美的课文意境图代替;在画面上点击可出现课文的字幕。
第三部分:《绝句》的诗歌意境图,画面上有课文字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本课要求写的12个字。
2、有感情地诵读诗词,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瑰丽神奇。
3、背诵课文积累古诗词佳句,有诵读古诗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营造古诗学习情境,体会诗情画意。
1、你们会背古诗吗?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自由展示: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看着图画,朗诵与画面内容相符的古诗。
出现“展示台”的动画滚动条。
课件出示已学古诗《一去二三里》《咏鹅》《画》《静夜思》《春晓》《村居》《所见》《小池》《山行》的课文插图。
二、朗读感悟。
1、欣赏了这么多图画,让我们来看一段著名的庐山瀑布的录像吧!
2、小朋友,这段录像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3、大诗人李白写了一首诗“望庐山瀑布”,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情景。你会读吗?试试看。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来帮忙。
4、出示字卡:“瀑”,这就是瀑布的瀑字,你怎样记住它?
5、这首诗里有两个生字读音相同,谁说说是哪两个字?
6、还有一个生字,谁能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7、好,我们来认读一下这几个字,再读一读生字卡片后面的词语。
8、(指名朗读)从她的朗读中,你们听出了什么?
9、小朋友,请你再读读这首古诗,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呢?
10、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己读一读这两行,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指导读书)。
11、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了“疑”字呢?
12、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我们也来想象这景象,再带着感情读一读这句话。
13、小朋友,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14、随着想象,这一道奔腾直下的瀑布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壮观的景象呢?你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看录像。
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
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暴风雨”的“暴”。
“庐山”的“庐”,“香炉”的“炉”。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疑。
读生字。
我听出了瀑布很美。
我听出了瀑布很有气势。
我听出了作者很喜欢这瀑布。
我读懂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瀑布从很高的山上飞快地流下来,就像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了下来一样。
自由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学生再次练读。
不是真有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了“疑”字。
有感情地朗读。
“日照香炉生紫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呢?
有感情地朗诵或吟诵诗歌。
课件出示庐山瀑布实景录像。
课件上出现课文字幕。
课件再次出现瀑布的画面,配上优美的古曲音乐。师生一起吟诵。
三、指导写字。
1、古诗读得很好,背得也不错,我们来看看这一课要写的字。
2、出示:炉、银、烟、流: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范写“流”。
3、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练习写这几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炉和烟都是火字旁。
“流”右半边上面不是“亡”,下面不是“儿”。
第二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朗读感悟。
1、上一节课,通过学习《望庐山瀑布》,我们欣赏到了一幅壮美的图画。这一节课,杜甫的《绝句》又将把我们带入到另一番美丽的景象当中。请大家先自己读读诗句吧。
2、是吗?你背给大家听一听吧。
你背得很正确,就是缺乏感情。请你们一边看课文插图一边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
3、齐读古诗。
4、同学们,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比如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景象,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5、汇报学习结果:
说的真好!这说明你已经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了。
那诗人在哪儿呢?
诗人站在窗前干什么呢?
(满意地点头)看来,你真正理解了“窗含”的意思。
(出示学生画的一幅画)如果我们给这幅画添上色彩,可以加上哪些颜色呢?
千万种颜色都画得出来,你们再看诗句,诗中有什么是画不出来的呢?
7、诗人不是画家,但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你愿意把这么美的诗背下来吗?自由读课文。
生:老师,这首诗我早就会背了。(背诗)。
听老师范读。
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自学:说一说、读一读、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学习结果:
生1:我特别喜欢这一句,我来读一读吧。
生2:我能看着书上的插图说几句话:
两只黄鹂在青翠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蓝蓝的天空。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岭上有一年到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要到东吴去的大船。
生:我还能看着图画把这首古诗背出来呢。
诗人在房子里。
在望着窗外的景象做诗。所以才是“窗含西岭千秋雪”呢。
生1:柳树可以添上绿色。
生2:黄鹂可以加上黄色。
生3:天要画成蓝色,白鹭和积雪是白色的。
生4:船是土黄色的。房子……。
生1:黄鹂的叫声画不出来!
生2:“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白鹭飞时的动作画不出来。
引导学生看着图画,练习背诵。
课件出示课文意境图。
课件出示:《绝句》意境图,学生看着画面练习背诵。
二、指导写字。
1、这首诗有几个生字?你们读,老师把它贴出来。
2、上节课学的四个生字还记得吗?(贴示)。
3、把生字认读一遍,跳读一遍。
4、范写:吴、含、鸣。(口用红笔标出)。
小朋友,你发现这三个字的特点了吗?这三个字都有“口”,写起来可不一样:.“口”在左边高又小,“口”在上下小而扁。请你练习写一写。
5、范写:柳、岭。很多生字是由熟字组成的,但熟字做了偏旁,写法就不一样了:“火、木”在左捺变点,“山”做偏旁竖折斜。
6、出示:银、泊、流、绝。这是四个左窄右宽的字,你能写好它吗?
7、范写:窗。这个字字形复杂,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写。注意别漏掉了这一小撇。
8、我们学会了写这一课的字,现在看看这几行诗句,你能把它填写完整吗?
书空、练写。
练习写字。
填字:
飞()直下三千尺,疑是()河落九天。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十八
本课时词汇量大,理解该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真实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十九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
教学难点。
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课前活动。
师: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没什么送给大家的,就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则谜语,听仔细了!
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太阳)是虎,有脚只会爬,紧贴墙上爬,离墙便枯死。
(爬山虎)是鱼不是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
(鲸)《太阳》和《爬山虎的脚》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篇文章,它们都是说明文。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一篇说明文。
师:【师简笔板画“鲸”】生喊:鲸。板书课题。
师:我们到浩瀚的大海上,看看真正的鲸吧!(播放有关鲸的图片)解说:晨曦初露,夕阳西下,我总爱出来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欣赏美景;我们高高跃起,是表演空中芭蕾?还是要与天空试比高?和奥运冠军郭晶晶、吴敏霞比,我们“双鲸跳”毫不逊色。你们看,这尾鳍像什么呢?我们要出发啦,我们要去哪儿?要去干什么?想知道吗?哼,就不告诉你们!
师:看到这跃动的鲸,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众生:鲸有多大?多重?它们有几种类型?它们吃什么?„„师:很好,只有不停地问,才会不断地发现,很多科学家、发明家从小都爱提问,从小就是典型的----“问题儿童”呢。你们对事物保持兴趣,真好,这是学好课文的关键。相信学了今天的课文,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生字会写吗?(学生在鲸的简笔画中按身体部位听写生字:腭、肺、肚、胎)(师纠正位置写得不太准确的字并重点学习“腭”:让学生伸出舌头,顶住上腭,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了解腭的准确位置。说明“月”字旁的字与身体部位有关。)。
师:大家评价一下这位同学写的怎么样?老师现在教你们一点写好这几个字的关键好不好?写好有关月字旁的字有两个要点:第一招,月字旁要写的瘦长一点(师范写“肺”字)这叫左窄右宽。第二招,写“月”字时这一撇是竖撇,(示范写竖撇)记住,一定要先竖再撇。右半部最容易出错,不要写成“市”字,教给孩子们口诀:上下通气,呼吸顺利。学生打开《写字》书书写带“月”字旁的字。除了“肺”字,再任选一个来写。
师:接下来再来检测一下词语读得怎么样?
师:生字过关了,来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理解退化。分配任务读课文。评价读课文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默读第一自然段?这段写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来概括。(一生读,其余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划出关键字:大。)。
师:有时候,我们读书可以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
师:你们真会读书,一段话读成一个字,读成一个词,都是抓关键、抓要害,就是把厚厚的书读----薄了。后面所有自然段大家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找到一个关键词、句,把它们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信,大家自己可以试试看。
学生默读课文,找关键字词,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师:仔细观察老师写的这些数字,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给这4段戴上一个小标题帽子?(生活习性)。
五、课后作业。
生:我们可以上网,可以找有关的书籍寻找答案。
师:对!好的课文就是一扇窗,一个引子,它可以吸引你探索更广阔的知识。希望同学们今天下课后去搜集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来具体给我们介绍鲸的这些知识的。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二十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一课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并且学习了用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问题的内容。根据二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直观的特点,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创设了面包师傅烤面包的`情境提出问题,在结合具体情境中学生了解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逐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新知时,我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借助生活经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主动地接受新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更直观形象。通过画彩条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明确问题及解决方法。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题目。
不足之处是:解决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总是有点困难,学生有点恐惧,很多学生不会分析题意,找不出题中的主要信息,不会解答,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给学生足够的信心,帮助学生客服心里困难,使学生爱学数学。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贪玩、尽职等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谈话导入。
1、猜谜语游戏引入猫。
2、提问:同学们见过猫吗?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谈一谈对猫的了解。
3.欣赏猫的写真集。
过渡: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与,满族人。其中《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都被改编成了电视剧,深受人们喜爱。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猫》。
板书:15猫。
老舍。
指名读课题,再齐读。
2、同学们已经朗读了课文,那老师来检查检查,同学们是否能读准字音。检查字词:
3、讲解多音字。
4、请同学们说一说写了哪些时期的猫?生汇报交流。
生汇报:课文第1-3自然段在写大猫,第4自然段在写小猫。师:写大猫的3个段落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读一读。生: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师:对。同学们用波浪线把这句话勾下来。这是这3个自然段什么句?生:中心句。
师:那你能迅速找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吗?也把它勾下来,读一读。生: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三、
研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大猫的性格古怪“1.细读第1-3自然段,体会猫的古怪性格。师:同学们快速浏览第1-3自然段,看看猫的性格古怪体现在哪些方面?圈出表现猫古怪的关键词,画出具体描写的句子。生: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师:猫的性格古怪主要体现在(板书)既老实,又贪玩,又特别尽职,有时候极其温柔,有时候又极其冷漠,还体现在它:既极为胆小,又极为勇猛。看来,这真是一只——生:性格古怪的猫。(板书)。
过渡:这篇课文老舍先生是用具体的事例来写猫的性格特点的。a.首先说说猫有多老实呢?谁找句子读一读。生读: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师:那你从这段话里体会到了什么?生:这只猫很老实很乖。
师:那么谁能把这只猫读得更乖一些。生读句子。b.师:这只猫一直都是这么老实吗?谁能读一读。
什么叫“任凭”?课件出示:任凭......也生:不管、无论„„。
生:着急生:去找它。
在这一句话里面有三个语气助词,凸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心疼,担忧,种种情态尽在其中。可猫就是不回来,你又拿他没办法,谁能再读一读猫贪玩的句子。
c.师:猫是这样贪玩,可他面对老鼠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生读: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生: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猫的古怪性格,它的古怪具体在: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老实、贪玩、尽职这是一组互相矛盾的词语,而正是这组矛盾表现了猫的古怪。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猫的古怪,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猫的古怪还表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