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优秀14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所经历和学习的一种检验和评估,有助于我们持续进步。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有系统性的思维和条理性的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数学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要求:
1、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并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2、练习书写呈三角形的字,注意上紧下松的要点。
3、背诵八个成语和古今贤文。
4、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5、学写毛笔字——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教学重点:
1、学习使用标点符号。
2、写好钢笔字。
3、成语积累。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2、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3、练习书写呈三角形的字,注意上紧下松的要点。
教学重点:
1、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学用字词句——第一题。
1、审题。
(1)学生自由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师生明确题意。
2、让学生默读小故事,并请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试着读读没有加标点的短文,然后交流读没有标点文章的感受。
4、出示一首标点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略,可以加上省略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5、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儿歌,回顾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6、师生小结加标点的方法:先给文章断句,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停顿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7、学生按照方法逐段给短文加上标点。
8、学生自由读读加上了标点的故事,感受语气,集体交流如何加标点。
9、练习读出感情,齐读小故事。
10、学生谈读了故事的启发、收获。
二学用字词句——第二题。
1、出示三个字:未、允、夹。学生读字,观察字型。
2、学生说说三个字的共同之处。(独体字,外形上呈三角形。)。
3、观察例字,发现这类汉字的书写要点——上紧下松。
4、教师范写:夹。
5、学生描红、临帖,感受书写的技巧。教师巡视指导。
6、反馈:同座互相欣赏书写成果。互评和自评相结合。
7、再找找这种字型的其它字,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成语积累,初步它们的了解意思。
2、读背古今贤文。
教学重点:
学会成语和贤文,并且能练习使用。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成语。
1、学生自由认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检查成语的读音。重点指导读准:妄、蠢、厉。
3、集体交流,弄懂成语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原有经验或查词典谈自己的理解。)。
(1)坐观成败:指对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的态度。
(2)按兵不动:是军队暂时不行动,等待时机,现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3)轻举妄动:妄,盲目。指不经过慎重考虑,盲目行动。
(4)操之过急:办事过于急躁。
4、学生再次认真读成语歌,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每排两个成语意思相近,可以连用;每行后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动”;成语的意思都和打仗有关;有些成语出自历史典故。)。
1)根据以上发现,自己练习背诵。(边记边想)。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集体背。
6、拓展练习:让学生说说其他关于战争的成语,扩充积累。
二读读背背——古今贤文。
1、回忆已经背诵过的古今贤文,集体背诵。
2、学生自由读古今贤文,扫清字词障碍。
3、逐句交流、理解,获得启示。
(1)小组学习:在小组里,每人读一句,说说理解,互相补充。
(2)指名读自己能读懂的句子,说感受,再齐读。
(3)反复读,加深理解。
(4)说说这些句子都是写什么的。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4、练习背诵——开展背诵竞赛。
三、想想做做。
1、复习古今贤文《环保篇》,学生齐背。
2、由环保的话题引入新课:学生谈谈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及其重要性。
3、了解表格要求。
(1)学生认真看看所需填写的表格,弄清要填的内容。
(2)根据内容讨论: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查工作。
(3) 分小组,明确分工及注意事项,合作完成调查任务。
4、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进行调查,作好记录。
5、集体交流,各自汇报调查结果。(汇报时,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是落叶树及落叶树的种类;什么是常青树及其种类。)。
6、讨论:结合调查结果,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可以引导学生从花草树木的种类及种植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7、将建议可行化:小组合作,会画的,会写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可行的校园绿化建议。
8、评选最佳建议。(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学习“横折斜钩”和“横折弯钩”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横折斜钩”和“横折弯钩”的运笔写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内容。
1、教师出示要学写的两个笔画——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2、学生书空笔画。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读帖,观察、分析两个笔画的书写要点。
(1)横折斜钩: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下做横画渐轻,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再转势向下作弯后回锋向上轻快挑出。
(2)横折弯钩: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下做横画,渐细,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转势向下行笔,略粗,作弧形弯后向右行笔,至钩处缩笔回左稍驻蓄势,再提笔向上挑出。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两个笔画。
3、学生自己练习书写,体会。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4、反馈笔画的书写情况,学生再练写。
5、练习书写带有笔画的汉字。
(1)读帖,分析字在格子中的位置,观察笔画在字中的写法。
(2)教师范写。
(3)学生临帖,练写字:风、九。
(4)指名书写字,集体评议。
(5)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二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究了每个词语不同读音的意思,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词语、运用词语的效果,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意思,读出诗的节奏。
3、写好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教学难点:
练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语文与生活。
1、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相声片段。
请大家打开课本,读读相声片段。
了解倒顺词的特点。
2、积累与整合。
自由读六组词语。
指名读,说一说这六个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
归纳一下:“演讲——讲演、样式——式样、代替——替代”的意思相同,另外三组的意思不同。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让学生再举出意思相同、意思不同的例子。
3、应用与拓展。
根据上面补充的内容,练习把补充的倒顺词,加入到相声片段里续说。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处处留意生活,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二、诵读与欣赏。
这是汉高祖刘邦在称帝后第七年返回故乡时所作,刘邦作为马上得天下的开国君主,《大风歌》正是他英雄本色的显露。
自由读。
范读,注意诗歌的停顿。
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
理解诗歌的内容。
讲解:“兮”是古时候表示语气的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自由练读,小组合作,边读边体会诗歌的抑扬顿挫,做到熟读成诵。
全班朗读比赛。
集体评议、交流。
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感情。
三、写好钢笔字。
本次练习的内容是《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
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描练兴趣。
让学生整体观察、欣赏、感知这几行字。
提示注意点:要从字的布局、大小、形状去观察、揣摩,感受匀称美。
指导学生按行书的运笔方法描练。
评议:同桌互相比一比,哪个描练的字漂亮。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一)谈话导入。
(二)学生讨论交流。
师创设情境。
1、学生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插图。
3、指生交流,并说出自己从这则名言中所受的教益和启示。
4、学生评议。
5、师总结。
(三)指导学生做书签。
适当加一些图案,起到一个美化作用。
(四)总结。
二、学写毛笔字。
本次练习写左右结构、中间大或中间小的字,例字是“撒、鞭”。
讲解:这类字比较特殊,属于左窄右宽型,右边实际上又是左右结构,平时我们都把这类字分为左中或结构。
学生练写。
教学后记: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三
优化教学方法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因此,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从优化教学方法抓起。在教学《养花》这课时,我设计了语文实践活动。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自学了课文,并且分别以老舍先生和记者先生及观众朋友的身。
份准备了一期《艺术与人生》的现场节目,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跃跃欲试,齐答)准备好了。
(任选4名准备好的老舍先生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
师:我们今天说的主要话题是关于老舍先生养花,下面请记者朋友、观众朋友们与老舍先生自由交流。
(生1——生4为老舍先生扮演者,其它为观众及记者)。
生:我是厦门台记者,请问老舍先生,您养些什么花?
生2: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比如菊花、昙花、桂花等。
生:您为什么不养奇花异草?
生3:(看同伴一时接不上,抢着说)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北京的气候,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下大雨,秋天喜欢闹霜冻,这些对养花来说不太好。
生:老舍先生,早上好。我是中央台记者,请问您为什么要养花?
生1:因为我很爱花,而且我觉得养花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生:我是明珠台记者,请问老舍先生,你对养花有些什么感受?
生3:我觉得养花有益身心。我有腿病,不能长期行走,也不能长久地坐,但因为有花草,所以我工作的时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浇浇这棵,搬搬这盆,然后再写,然后再出去,就能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
师:(问其它老舍)还有吗?
生4:我觉得养花能增长知识。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4:(想了会儿)比如:有的花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花喜干,就别多浇水。
师:您不觉得辛苦吗?
生2:不辛苦。
生3:辛苦,但有乐趣。
生:有什么乐趣?
生2:花分根后送给朋友们一些,觉得自己的劳动果实使其他人也享受了,也觉得很高兴。
生1:昙花开放的时候,约朋友来观赏,自己觉得很骄傲。
生:请问老舍先生,您在养花中有伤心事吗?
生4:有,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下了一场暴雨,隔壁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根。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生:您有什么感受呢?
生4:唉,我非常伤心。
师:既然很伤心,还觉得有乐趣吗?
生1:有,因为毕竟高兴的时候多,伤心的时候少。
师:那么,大家觉得伤心事有一种什么乐趣呢?(生思考了一会儿)。
生3:有一种遇到困难再奋斗的乐趣。
生:有关切朋友的乐趣。
生:有“有笑有泪”的乐趣。
师:是的,有喜有忧更有乐趣。
师:看来,老舍先生今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次节目到此结束,感谢老舍先生,感谢观众记者朋友。(掌声)。
]
总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落实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节课中根据教材特点安排了《艺术与人生》的活动实践,使学生在尝试扮演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人都乐于参与学习,参与倾听表达。
二、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丝毫包办代替,机械控制,而是让学生充分地表达。既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因势利导,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理解感悟上的难点、疑点、误点进行了点拨。
三、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对话教学。教师从一进入课堂便与学生平等而坐,面对面地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谈。学生不感到压力与紧张,只觉得有自我表现的轻松与自由,使课堂时时充满着活力,即使在后半节的教学中教师也始终以鼓励的语言对待每个孩子,所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四
本课课文通过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太行抗日根据地刚建立初期,陈赓将军领导的八路军,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自觉维护集体纪律的故事,说明了纪律的重要性。
本课贯彻《大纲》高年级教学要点第六条关于“知道纪律和秩序是人们正常生活的保证,在学校要自觉遵守纪律、维护集体纪律,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可结合《小学生守则》第七条进行教育。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五
一、了解学习情况。
1、诵读情况(字音、句读、读、背)。
2、 理解情况(除屠苏曈曈 桃符 千门万户—千家万户 换与除的联系)。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形容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日出时光亮的样子。(字形指导)。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成春联)。
3、 积累情况。
关于作者的了解 王安石宋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20岁以前,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位宰相,不顾官僚大地主们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农民可以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后来受到保守派的攻击,被迫辞职,新法就被废除,不久就怀着悲愤的心情死去。
《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时写的。
关于春节主题诗词的了解。
二、联系“我”的生活经验理解阅读。
文中提及了哪些事情?(波浪线划出)。
生活中谁做这些事情?(在相关事情旁边写人)。
读出自己。
感受如何?(暖)来自何处?(爆竹——好玩、长一岁、春风、屠苏、曈曈日、新)。
还有多少人在其中?
三、走进作者的内心阅读。
作者的心境如何?(为什么?)。
作者的眼界如何?(从何看出?)。
类似于作者的人知多少?(范仲淹 )。
四、自定作业:读完这首诗,你想建议大家一起继续做些什么?
第二稿:
《铃儿响叮当》——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日)——风俗习惯。
一、了解学习情况。
1、 诵读情况(字音、句读、读)。
2、 理解情况(元日 除屠苏曈曈 桃符 千门万户—千家万户 换与除的联系)。
3、 资料情况关于作者的了解。
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了几千年前的诗文,真是了不起![读诗文]集体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
二、感受“暖”
1、“暖意”何处来?
(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
2、谁“暖”?
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读: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过渡:看来我们读诗文,不仅要弄懂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读作者,最重要的要联系自己来读一读,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个作品,它能让所有读它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也自然地成为经典之作。今天这首《元日》就这样几千年来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当然是经典。
三、学法延伸。
我们学习的这24课的课题叫——《古诗两首》,还有一首是什么?(《江雪》)。
轻声地读一遍用一个字说出这首诗传递给你的感受。这个感受又是谁传递给你的?(柳宗元)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何要写这样的一首诗?他又为何有如此寒冷的感受?我们从诗中又读到一个怎样的自己呢?请同学们尝试着用今天读《元日》的方法去读一读。
24 古诗两首。
读诗文。
经典读作者。
读自己。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能力目标:用心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无数文人墨客都歌颂过春天,表达对这个季节的喜爱之情、留恋之情等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咏春的诗歌,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
2、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他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节奏。
2、学生自读,培养语感。(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标出韵脚)。
3、点名朗读,同学纠正。
4、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思考:(1)通过诗歌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什么信息?
(2)此诗写的是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三、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1、放声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同桌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师巡视,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明学生描述诗歌景象。
3、作者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呢?
四、三读课文,品味探究:
1、齐读诗歌。
讨论:(1)诗中为突出早春的特点,描写了那些典型的景色?
(2)“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2、本诗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3、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
4、师生共同归纳赏析诗歌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猜猜下列诗句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排列。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六、课堂训练。
1、朗诵诗歌。
2、以本首诗为例说说律诗的特点。
七、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用自己的话对《钱塘湖春行》进行描述,写在作业本上。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能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4、能正确朗读并背诵有关格言和谚语,了解其教育意义。
5、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第1题。
1、拼读音节,读准字音。
2、写词语,注意“藏、凳”不要写错。
二、第2题。
1、说说课文里学过的有关词语,再口头组词。
2、选择3个写下来,注意不写错别字。
三、第3题。
1、理解例句的意思。
2、说说,并写下来。
四、第4题。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写下来,反馈。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八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
(3)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
(5)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以下词义供参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
学贯中西: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形容人学问渊博。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等于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极富。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4.反馈。
(1)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
(2)集体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两句名言,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指名试读,正音。
(3)邻近同学讨论两句名言的含意。
(4)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鲁迅的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讲的,意思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抒别人休息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5)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3)课外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鲁迅的名言,互相交流。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九
一、教学目标 。
1、用钢笔描红行楷字,努力写得入体。
2、对照简化字,认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3、将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5、熟记成语。
6、朗读、背诵古诗《大风歌》。
7、口语交际:学采访。培养学生提问、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揭示任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练习5的第1~3项练习。注意要看清题目要求。
二、教学第一题。
1、出示教学内容。
2、读句子,注意每个字的字型。
3、哪些字比较难写,请提出来。(鹭、嵌、璃、像)。
4、讨论该怎么写,让学生说说运笔的特点和应注意的地方。
5、学生描红,从字的整体入手,并注意整体布局。
三、教学第二题。
1、复习学过的一些繁体字。
2、说说你发现了汉字简化的基本规律。
3、小结:认读繁体字的主要部件,偏旁的简化,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识记一大批繁体字。
4、学生认读本题中简化字组成的词语。
5、将简化字和繁体字对照比较,认读。
6、运用简化规律识记繁体字。
7、多种形式认读繁体字。
四、教学第三题。
1、复习学过的成语。
2、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本题该怎样练习(先补充完整,再归类)。
3、四人小组交流,然后自行填写。
4、交流。
(1)补充完整词语:
昧堂贯巷舍战跳状采己恒致私市焕。
(2)根据要求归类。
a优秀品质:拾金不昧严于律己大公无私。
b精神集中: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c人的精神好: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d担惊受怕的:胆战心惊心惊肉跳惊恐万状。
e坚持不懈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f人特别多的:济济一堂门庭若市万人空巷。
5、反复诵读,积累词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复习学过的关联词。
2、审题。
(1)指名读题。
(2)明确要求。
3、学生读题,体会前后句子中的联系。
4、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自行填写。
5、学生自由朗读填好的句子,检查修改。
6、交流评议。
(1)“无论……都……”
(2)“不但……而且……”或“不仅……还……”
(3)“只要……就……”
(4)“……因此……”
二、教学第五题。
1、复习。
2、学习。
(1)多种形式准确认读。
(2)理解词义。
a你能说说哪些成语的意思?
b提出不明白的成语,交流讨论。
头头是道:形容说话做事有条理。
娓娓而谈:形容不断地连续讨论。
理直气壮: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有气势。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常浮夸,不切实际。
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谈论。
拾人牙慧:比喻袭取他人的语言或文字。
老生常谈:比喻常说的老话。
(3)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这12个成语都和说话或谈论有关。每一组的两个成语意思相近,且每一组的最后一个字相同。)。
(4)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5)熟读成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复习前四组所学过的诗歌。
2、学习《大风歌》。
(1)简介。
《大风歌》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于公元前195年在安徽宿县西打败黥布叛兵后路过家乡沛县,和父老乡亲一起饮酒欢庆胜利时,即席吟成的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2)自由试读,指名读。
(3)读懂诗意。
兮:相当于“啊”,海内:四海之内,指全国。
安得:怎能得到。
(4)诗意:刘邦得了天下之后,感到自己在风云变幻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在全国有了很高的威望,这时怀着自豪感回到了家乡。但整个国家尚未巩固,期望能得到更多的勇士镇守四方!
(5)反复朗读,注意停顿。
(6)熟读成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让学生看《新闻联播》、《大写真》等电视节目,观察记者是如何对人物进行采访的。
2、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讨论观看的节目。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印象最深的一位记者的采访,将其表演给同学看。
(2)说说从同学的表演中,你学到了什么。
3、指导。
(1)你是怎样理解采访的?什么是采访?
(2)采访就是了解情况,搜集资料。
(3)小结:采访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它对语言的要求很高。因此,采访前要确定采访对象,列好采访提纲。采访时提问要有礼貌,要得体。
4、模拟采访。
(1)请你选择一名同学,列好采访提纲。
(2)同桌交流。
(3)指名说。
(4)出示一些句式。
“请……”“你(您)是……还是……?”“……好不好?”“……是不是……?”“也许……吧?”“……是吗?”
“如果……”“……怎么办?”“……是不是,……可以不可以?”
5、小结。
采访是广大新闻工作者每天必做的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坏人坏事也正是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大量采访而公布于众的,这是个有意义的事,请同学们都试着来当学校小记者。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十
1、我会写本课8个生字。我能坐姿正确、握笔姿势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2、我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护士对工作认真负责。
3、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不同的语气,了解女护士对工作认真负责。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熟知目标。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6课《第十二块纱布》。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
1、幻灯片出示词语。(先齐读,再每组5、6号开火车读词语)
2、检查读课文。(一————八组3号读课文,要求读书姿势正确,读音准确、声音响亮;二————九组2号评价)
3、出示本节课目标(齐读)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快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的两个人你更喜欢谁?为什么?(学生读文理解)
2、课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女护士的认真,负责?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句子。(指导学生找到第三、五、七自然段。)
(1)先出示第三自然段,指生读,说一说你是怎么感觉到女护士认真的?
a “严肃”说明女护士认为事情怎么样?
b“盯”和“看“一样吗?(突出女护士看得非常认真,所以后来才坚决地说拉下一块)
c“十二”和“十一”块对比,结果怎么样?这样行不行?为什么?
读出女护士的严肃。
(2)我们再来看看女护士的第二处表现
出示第五自然段,指生读,说一说你是怎么感觉到女护士认真的?
“高声抗议”向谁抗议,为什么?
“清清楚楚”和“清楚”比较?
读出女护士的高声抗议。(师范读——指名读)
(3)女护士的抗议,外科专家接受了吗?你是从哪知道的?
“命令”一般都是谁会对谁命令?为什么外科专家会对女护士用命令的口气说话呢?(理解第二自然段)
女护士应该听吗?(应该)可是女护士听了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第七自然段)指生读
理解“毫不示弱”和“不能这样做”
读出女护士的毫不示弱。
3、面对这样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女护士我们很喜欢的她,难道外科专家就不值得大家喜欢了吗?最后一段,(指生读)
第十二块纱布到底取出来了吗?在哪?为什么外科专家不告诉女护士?考验的结果满意吗?(欣慰),所以他向所有人宣布?(她是我合格的助手)
4、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年轻护士坚持原则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品格。
三、总结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容不得半点马虎,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你们,应该怎样做呢?(还记得为大教授指出错误的华罗庚吗?)
在学习上也要认真仔细,不马虎,要对自己负责任,并敢于指出别人的错误。
四、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字的占格和间架结构,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2、重点指导:即:左高右低。将:左窄右宽。而:四个竖笔的长度不同。
责:上宽下窄,第三横稍长,下面的“贝”一定要写在正中间。
3、注意个别的字的写法,注重体现汉字的对称美及错落有致的韵律美。
4、学生独立写字。写四个后小组进行评议,说一说优缺点,互相提醒写字方法。全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优秀作业。(给评为写字小明星的同学鼓励加分。)
5、扩词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十一
1.学习《第十二块纱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文中人物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自信精神及护士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文中的道理
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读中感悟,联系生活谈感受
(板书课题:第十二块纱布)一块纱布很小很轻,这是哪里的一块纱布?它重要吗?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短文《第十二块纱布》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学生拼读,抽读。
学生记忆字形,师指导书写。
1.指名学生分片断朗读课文,出示课件,说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2.提问:文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护士反抗外科专家?
3.学生交流讨论:严肃高声抗议毫不示弱
4.进一步追问:这些词语是女护士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的表现?
这些词语表现女护士怎样的品质?
女护士是怎样对外科专家说的?
5.学生讨论汇报
6.指导学生朗读
1.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说一说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3.说说为什么外科专家称女护士是“合格的助手”。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十二
一、教学要求:
1、领悟作者是怎样围绕养花的乐趣安排材料的,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乐趣,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课文第4、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悟作者是怎样围绕养花的乐趣安排材料的,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考察:出示老舍先生写的课文中的几句话,让学生说出课题。
2、引入:今天再学习一篇他的文章——《养花》(板书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养花吗?
(老舍先生爱花,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2、讲读“为什么养花”(第1、7自然段):
1)板书:爱花、乐趣。
2)你怎么理解“乐趣”这个词语?课文几次提到养花是一种乐趣?在文章的什么位置?
3)出示句子,读一读: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4)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为什么养花,第七自然段总结养花有什么乐趣;开头与结尾相互呼应)。
5)默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些句子是怎样体现“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a.指名回答:
b.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6)自读第7自然段:
a.思考:是怎样总结出养花的乐趣的?
b.指名回答:
c.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3、过渡:中间这几部分会写什么呢?(具体写养花的乐趣)。
4、请你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围绕着养花的乐趣都写了什么?
1)学生自读思考,划出你认为关键的词语句子。
2)指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理解句子: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与“养花的乐趣”有什么联系?
4)思考:本段中其他句子与“好种易活”的关系?
5)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6)归纳概括自然段内容的方法:
5、自主研读第3—6自然段:
1)自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围绕着养花的乐趣写了哪些内容。
2)小组讨论后汇报。
3)第3自然段:
a.我的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理解“关切”
b.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获得知识之乐)。
4)第4自然段:
a.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b.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也是乐趣吗?为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c.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付出劳动之乐)。
d.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写句子。
5)第5自然段:
a.与“乐趣”的联系,你体会到什么?(分享成果之乐)。
b.欣赏昙花的图片。
6)第6自然段:
这部分写了什么?与“乐趣”有什么联系?
6、完善提纲: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按自然段编写提纲。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
(三)小结:
1、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能不能把这几方面的内容顺序颠倒一下?为什么?
2、从老舍先生对养花乐趣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课文第4、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2、生活中还有许多事能给我们带来乐趣,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仿照课文的写法,
从几个方面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板书:养花。
爱花爱生活乐趣获得知识。
付出劳动。
分享成果。
也有忧伤。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十三
《论语》十二章是经典名篇,我在执教完毕后,发现自己仍然没有很好把握文言文教学要领,现在反思如下,《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
先从教学环节说起,我设计的环节有:导入—检查展示—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点评—理解性检测—应用性检测—齐读课文,学以致用—课堂小结。但在上课过程中,我感觉仍是先松后紧。因对学生能力估价过高,对课前的预习检查过细而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后边的两个教学环节完成很粗糙,这是我经常犯的毛病。经过同事们的议课和帮助,我认识了如下问题:1、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教学环节要精简,提前对学生的预习要深入检查。2、适当降低教学目标与要求,对初一学生刚学古文要培养学习兴趣。3、幻灯片制作要精细,去掉有关六章翻译的幻灯,保留七张即可。4、对学生翻译再做精细指导,比如词性活用的字——时、日、传、乐,“而”的转折、承接关系的用法。5、学生翻译展示之后的`指导应有重点,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应给示范。
结合“339”大循环教学模式的精髓来谈,我这节课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学习特点,但是仍然不够完美,先做如下反思:1、检查预习环节设置太多,可以把个人展示——抽学生上黑板板书易写错和易读错的生字和四人小组组长检查课下注释录入课文中的自学情况并通报以及教师讲解或学生讲解易写错和易读错的生字放到课前进行,教学反思《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节约一些时间来进行翻译指导。2、小组展示翻译之后,除了学生评价,教师也要及时强调重点并做细致指导。例如,第三则和第五则的翻译理解。3、小组代表展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的字之外,教师要做示范归纳,让学生有路可循。4、可以把理解性检测和应用性检测同时布置给学生,简化教学环节,待学生讨论后交流展示。这样可以节约一点时间,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将课堂环节设置成各种形式的活动,例如:《论语》常识知多少(抢答赛)—《论语》翻译pk赛—文言词汇积累袋—《论语》格言大派送—《论语》格言积累赛。
针对文言文教学,我得到的感悟有:1、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2、文言文字词积累要有方法,先让学生去理解,再去积累,不能死记硬背。3、文言文教学的课堂笔记要具体指导,不要让学生乱写一起,把书挤满浑然一体,建议用双色笔做笔记。4、这次意外的收获是课堂上四人学习小组展示交流都很积极,以后我要经常给学生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大胆展示,并及时表扬鼓励。5、文言文的背诵指导要及时,不能让学生感觉文言文的背诵太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篇十四
走着走着,周围的景象竟然全部都消失了,脚下的地面,星空和月亮,全部都变成了漆黑一片。“大家小心!”冷冰幽刚喊出来,剩下的三个人就从她身边消失了。此时此刻,四个人各个都被分配在一个漆黑的‘密室’,只不过,‘密室’里没有门,没有窗,四个人就像盲人一样,什么都看不见。准确的说,是什么也没有。“糟了!”洛风伊说道。“夜影是想把我们一个一个解决!”可无论她怎么大喊,都无法传到其他人的耳朵里。没办法,管不了别人至少先要自保,[金属]构造成盔甲和剑,在脚下安装飞行启动器,随时保持着警惕。慢慢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忽然,她摸到了一扇门的把手,顿时犹豫了。
开,还是不开?
六年级:栾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