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项实验范文(23篇)
总结稿是一种对已经完成的事情进行总结和评价的重要工具。完美的总结应该包括具体的实践经验和反思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历史名著,希望能够开阔大家的视野。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一
今天孔老师让我们做一项科学实验并把它记录下来。我想:我该做什么实验哪?我灵机一动想起熊璟瑶爸爸曾经给我们做过一个实验——烧不着的纸币。好,就做这个实验!
一回到家,我就准备了实验材料:酒精,打火机,两张纸币,和一双筷子,铁盆,两杯白水,一个空铁杯。我迫不及待地把酒精倒进杯子里,把纸币浸泡在酒精里,用筷子夹住纸币,尽量远离杯子中的酒精,用打火机小心翼翼地点燃纸币。我想结果会是怎样呢?咦,纸币居然被烧成灰了!
我找出科学书仔细检查了一下实验条件,原来,实验用的酒精浓度应该是75%,而我使用的酒精浓度是95%。我长叹一口气,原来如此!
一:将95%浓度的酒精加水兑成75%的浓度。
二:将10毫升的水和30毫升的75%的酒精混合。
三:用酒精溶液浸泡纸币。
四:用筷子夹住纸币,尽量远离杯子中的酒精。
五:点燃纸币。
我发现:经过燃烧,纸币真的完好无损。
两次的实验结果不同,在于酒精的浓度不一样。高浓度的酒精在燃烧时会越烧越旺,而低浓度的酒精火焰却越变越小,因为纸币在侵泡时,同时吸收了可燃的酒精和不可燃的水,由于酒精的闪点和燃点不超过40度,水在气化时需要热量,所以火焰的热量会因此被吸收,在火焰消失的时候,纸币上就只剩下水了。
要是我以后成为一名造钱的专家,我要把纸币的燃点定到最高,让纸币在火里也是安全的。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二
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重点:
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难点:
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1、多媒体课件。
2、优秀范文。
1课时
一、回忆导入,引入习作。
2、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1:在家里妈妈和我用盐和苏打水,做了火山喷发的小实验……
学生2:在科学实验课上,我做过“设计和制作小船”的实验……
3、引出课题:今天的习作课,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做过的小实验。
二、准确审题,确定中心。
1、读课题,正确理解实验的意思。
所谓实验就是为了证明某种科学的理论或假设,做操作性的工作的意思。
2、从课题中,你发现了这次作文中哪些需要注意的点?
学生自主交流:
学生1:课题是“一项小实验”,就只能写一次,不能记两次或多次。
学生2:做实验的主人公是“我”,所以要写自己熟悉的、做过的实验。
学生3:这个实验可以是生活小实验、自然小实验、科学小实验等。题目对实验的时间和地点均没有任何限制。不论什么时间,也不论什么地点做过的小实验都可以做写作的材料。
3、想一想:你会选择哪一次实验来写?你会如何形容这个实验呢?
提示: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一次实验来写。
(2)引导学生用特定的词语来形容这次实验:有趣、奇妙等表示
实验特点的词语,成功、失败、秘密等表示实验性质的词语,难忘、愉快、不可思议等表示人物心情的词语。
三、抓住重点,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1、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1)想一想,你做这个实验的步骤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回忆,然后填一填课本上的图表。
实验名称: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
实验结果:
(2)填完图表后,相信同学们对自己所写的实验过程都有了清晰的梳理与认识。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这个实验过程,说的时候,要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
首先,我们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再用手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了声音。
接着,我们把塑料小球放在小鼓上,敲敲小鼓,小鼓发出声音,小球被小鼓震得地上下跳动。
然后,我们安装好音叉,用锤去敲,发出了一些声音,老师让我们用手去握住音叉,我们一握,手有发麻的感觉。我们又将音叉接触水面,有水珠溅出,仿佛下了一场毛毛雨。
最后,我们将气球吹满气,然后松手,气球便发出“噗噗”的声音,同时气球口在振动,可好玩了。
2、写出自己的心情、感受、发现。
(1)做完这项实验后,你的心情怎么样?在实验中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吗?
(2)学生自主交流。
学生1:我在实验中第一次失败了,但我没有灰心,又试验了一次。成功的时候,别提有多高兴了。
学生2:我在这次实验中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蚂蚁通过它的触角来传播消息。
四、按照要求,记录实验。
1、老师听到了同学们很多奇怪、有趣的实验,请同学们把你们刚刚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了。希望大家的作品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让老师也能感受你们做实验的乐趣。
2、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组合作,修改习作。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三
我在家里玩儿小实验,没什么玩儿的了,爸爸开心地说:“我这里有超级好玩的实验。”我问:“爸爸他的名字是什么?”爸爸说:“这个名字很好玩,名字叫会跳舞的泡泡。”我心里就想着:泡泡还会跳舞?我就开始制作。
首先准备洗洁精,量杯,烧杯和绵白糖,取量勺,搅拌勺。爸爸说:“首先在量杯里放二十毫升的洗洁精,还有三勺绵白糖。”接着放六十毫升的水,用搅拌勺搅拌均匀。
接着拿出一根铁丝,把它扭成环的形状。将铁环放进泡泡水里,就会发现,泡泡水连着铁环,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膜,轻轻一吹,泡泡飞了出来,用手轻轻一接哇,哇,跳起来了,我开心地叫了起来!泡泡没有破,还跳起来了。
爸爸告诉我实验原理,泡泡的表面由水,绵白糖和洗洁精构成,十分有弹性,落在东西物上能悬在表面不会破裂。就成了会跳舞的泡泡了。
这是我玩过最开心的小实验,会跳舞的泡泡。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四
今天,我在一间神奇的,与众不同的教室里和同学们、老师一起做了一个小实验,它就是“盐水浮鸡蛋”!
当时,有的同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些同学迫不及待地小心地尝试,还有的同学一直不停地问老师:“为什么还不开始啊?”
我们要准备的材料是:一把勺子、一个透明玻璃杯、一个生鸡蛋、一杯水和食盐。
首先,我把水倒入玻璃杯里,接着,我尝试着把生鸡蛋放入杯子中。但鸡蛋却像一头胖胖的小猪一样,懒洋洋地一沉到底就呼呼大睡起来。
于是,我皱着眉头,硬生生地把蛋从水底弄了出来,放在桌上,生气地对它说道:“我轻轻把你放入水中,你却无情地呼呼大睡起来,真是讨厌极了!哼!”
过了一会儿,我想:蛋又听不懂我的话,我可不想因为这件事儿让我不开心,这件事就过了吧。于是,我再把一小勺盐放入水中,这个蛋竟然还是沉到水底睡大觉去了。我无奈地唉声叹气:“这个实验会不会是假的呀!唉!”
但是我相信老师是不会欺骗我的。于是我只好再次往杯子里放一大勺盐,然后搅拌使水变得澄澈为止。我无奈地再一次把蛋放入水中,这次鸡蛋真的浮起来了,看来老师还真没骗我。实验的原理是水具有浮力,而盐可以增强水的浮力,所以蛋就能浮起来!
这次的实验真是简单又有趣!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五
上个星期六,我去参加袁以晴的生日派对。她家有一个实验套装,只要去她家的人都做了实验。
我做的实验叫做“人造雪,消失的水”,这个实验特别有趣。实验材料有会吸水的树脂、清水、取量勺、量杯。
第一步,用取量勺取一勺吸水树脂放入量杯里面,再倒入二十毫升的清水,接着等五秒钟把量杯翻过来。你就会发现水都不见了,变成了一堆啫喱状的东西,那就是我制造的雪了。
我觉得白色的雪太一般了,我决定给它染个颜色,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我发现了一个大大的问题,就是并没有我喜欢的颜色,所以我准备调一个好看的颜色。
我先滴了几滴红色,又滴了几滴黄色,再用取量勺搅拌均匀,好了!我调出了一个橙色的雪,我的实验做得好成功呀,我的心中非常嗨皮!
可是,袁以晴想把她做失败的“飞牛顿流体”倒入我的实验品中。我居然同意了。她把“非牛顿流体”简称溶液的玩意倒了进来。我搅拌了一下,哦吼!我的实验品废了。
虽然废了,但我还是很开心。这次实验,我也算成功了吧!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六
今日,我在家里做了一项小实验,叫做神奇的变化水,并且我还当了一回“魔术师”呢!
首先,需要准备好实验器材:取七个同样大小的量杯,其中三个各放入100毫升清水,再取其中三个各放入50毫升清水。准备好搅拌棒和滴管就能够开始“变魔术”了!
我们将准备好的100毫升清水量杯分别滴入三种不一样颜色的试剂来制作三原色。我细心翼翼地拿起试剂瓶,缓缓滴入5滴试剂液,用搅拌棒快速搅拌量杯,使杯中的红色溶液逐渐均匀。第一杯原色溶液就做好了。用同样的方法做好黄、蓝色备用。之后,我们将准备好的50毫升清水的量杯做好编号,1号量杯中滴入10毫升红色试剂和黄色试剂用搅拌棒均匀搅拌,这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杯中的清水变成橙色,我迫不及待的将2号量杯中加入10毫升黄色溶液和10毫升蓝色溶液,在没有用搅拌棒交班前,我心里想:这次会变成什么颜色呢?哦!原先是绿色,慢慢的两种颜色混合在了一齐,变成了绿色。用同样的方法,在3号杯中加入红色和蓝色,咦?怎样不是紫色呢?我记得美术课上教师给我们讲过红和蓝能够变成紫色呀!我摸着脑袋,百思不得其解。爸爸提醒我:“是不是应当看看说明书啊?”我拿起说明书,看到了一行小字——“颜色浓度决定实验结果!”哦!原先是颜色溶液滴少了,我立刻加深了溶液浓度,果然第三个量杯颜色变成紫色,我开心地笑了,最终一步是将三种原色溶液各取20毫升倒入空的量杯中,借助搅拌棒,它变成了黑色。
其实还能够混合出很多种颜色,那它们究竟是怎样得到的呢?我查阅了资料,原先红、黄、蓝三种颜色是色彩三原色,是不需要用其他颜色调配出来的基本颜色,红色的颜料只反射红色而把蓝黄两色吸收了,同理黄、蓝两色都一样,当两色混合后,光度低于两色各自原先的光度,合色越多,被吸收的光线越多,就越接近黑色。
这个实验不仅仅锻炼了我的动手本事,还启发我对科学实验探索、思考的本事。神奇的变化水给了我欢乐和对知识海洋的畅享。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七
“今天我们来做个实验——让小灯泡亮起来!”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那兴奋劲儿,比有好东西吃还夸张。耶!我们马上就要当一回“爱迪生”了!
一盏小灯泡、一节电池、几根导线、一个灯座、一个电池盒,准备工作完成,开始实验。先将小灯泡装进灯座中,这时的小灯泡只露出圆圆的玻璃泡,就像一个小宝宝从黑暗的洞里探出脑袋,好奇的望着这个明亮的世界。接着,用两根导线把电池盒和灯座连接起来。嘿!像模像样了,我要让小灯泡亮起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把电池装入电池盒内,好像自己是一个魔术师,施了魔法等待灯泡发光。
“咦?怎么还不亮啊?是灯泡坏了吗?”同组的同学不禁发问。看着灯泡没有动静,仿佛有人在我头顶浇了一盆冷水,好失望。再看着其他组的小灯泡都亮起来了,实验室里星星点点,响起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怎么回事?”我有些急了。这时,老师走过来,轻声细语地对我说:“别急,我们来做一个电路检测器!”我把其中一根导线切断,在没有导线的那一端接上另一根导线,电路检测器这就完成了!看看是哪里出故障了?我取下一根导线,开始检测,小灯没有发亮。哈,原来是这根导线的问题啊!连忙换了导线,小灯泡瞬间发亮,“耶!太棒了!灯泡亮了!”我和组员们击了个掌,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那是一种失败之后重获成功的成就感。
做实验了,我带上电池,导线和小灯泡,去了实验室。
开始做实验了,我听老师说:“我们今天要让小灯泡亮起来。”听到这儿,大家情不自禁地议论起来:
“怎么可能呀,区区三样东西,怎么能让小灯泡亮起来?”一个人不以为然说。
“是啊是啊!肯定不可能,老师是在骗人。”
“应该不会吧,老师一般都不会说错,可能是还有东西要发,你没看桌子上放着那么多东西吗!"。
“是哦,也有可能啊!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对,对!我们拭目以待不就好了嘛。”
教室里就像一个菜市场,吵到让人没法上课。老师一声大吼,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我们笔直地坐在那儿,和前面截然不同。老师满意的笑了。接着,我们就开始做起了实验。
首先,我们每人拿到一个电池盒,老师先让我们观察了一下电池盒,电池盒的颜色是黄的,外形就像一个火柴盒。盒子里一端有弹簧,是放电池的负极的。我迫不及待地把电池塞进去,我按啊按啊,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电池放了进去。接着,就该装导线了,按照老师的指导,我连接好了导线。终于,小灯泡亮了起来。我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了呢!
这个实验真的太神奇了,简直就像魔术一样神秘,我太喜欢这个小实验了!
有一天的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叫做“让小灯泡发亮”。
这个实验需要用的材料有:一节1号电池、一节5号电池、一根导线以及一个小灯泡。每两个人为一组,老师发完材料之后,我们便开始做实验啦。
我们先用5号电池,一开始,我和同桌把导线的两端直接连接上了电池的正负极,然后再把小灯泡放在电池的正极上,瞬间,电池和导线发烫发热了,造成了短路。然后,我们改变了方法,将导线的一端压在电池的负极下,然后用小灯泡的连接点去接触电池正极,再用导线的另一端触碰电池的连接点。刹那间,小灯泡居然亮了!我和同桌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没高兴多久,我们又要投入1号电池的实验中。
1号电池的实验似乎要比5号电池要简单一些。老师和我们说:“做1号电池的实验和做5号电池的实验不一样,要将1号电池的负极朝上,正极朝下。”我和同桌就按老师教的的方法去做了,果然让小灯泡亮起来了。
科学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认真地学习它,才能更好的掌握它,利用它,使它为人类做更多有利的事情。
科学老师方老师周末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做一个小电路。
实验材料有:2个电灯座、2个小电灯泡、1个5号电池、1个电池座、2个极片,还有几根导线。咦?用这些东西怎么就能做出小电路呢?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不过,我从科学学具袋里找出来一张“实验材料说明书”,啊哈!上面正好有做小电路的实验步骤,刚才的疑问全没了,心情一下子就明朗了,就好像一开始明明没有太阳,突然变得阳光明媚了似的。
正在这个时候爸爸下班回来了,他一边跟我讲解什么叫“串联”和“并联”,一边动手帮我把导线连接起来,不一会儿,小灯泡就被我和爸爸点亮了。
唉!这个实验对我来说真是不容易啊!不过从一开始的不明白到最后成功,也是很有趣的,而且超级有成就感!下次继续努力,争取完成更多有趣和有意义的小实验!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热身的实验。我们在碗里装上水,在加入食盐,制成食盐水。然后将一根棉线挂上回形针,一起放进水里,浸泡一会儿,将棉线取出,然后晾干,实验就要开始了。
将棉线架空,然后打开打火机,将棉线点燃,观察点燃后棉线还可以挂住回形针吗?我们观察到,火慢慢烧光了棉线,可回形针却好像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托着,始终不掉下来。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回形针下面还有一条透明的链条,这是盐的结晶。火的加热使附着在棉线里的盐被蒸发出来,凝结成了那根链条,所以有了上面的一幕。
现在难题来了,用十张普通的a4纸怎么才能托住近18斤的重物呢?大家绞尽脑汁,有的搭三角形,想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有的在利用立方体的坚固;还有的在试图造一座平板桥,可这些方法都一一失败了。最后,身为出题者的我还是公布了答案,就是做一个双层三角形的叠桥。
最终,我们一起来验证这个答案的准确性,大家期盼的目光全部聚焦在架在桌子中间的纸桥上面。“一,二,三,上啊!”在大家的。
口号。
声中,四个装满水的杯子挂在了纸桥中间的钩子上,奇迹出现了,纸桥竟然没塌。“太好了,我们的纸桥竟然支撑住了5斤的东西!”大家欢呼着,庆祝我们的成功。
科学真有趣。
星期五下午,郑老师交给我们一个任务,要求回家做一个潜水艇的小实验。他把需要的材料发给了大家,并让我们在周末完成。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发现里面有一个透明的矿泉水瓶,一枚回形针和两根粗细不同的塑料吸管。这个小实验是要让回形针直立浮在瓶子里的水面上,通过挤压瓶子方式使回形针上下浮动。
我开始了实验尝试,先找来一把剪刀,剪一段细吸管再对折,又剪一小段粗点的吸管套进对折好的细吸管上,进行固定,使吸管不会张开。再把吸管套在回形针上,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沉浮子。
我将做好的沉浮子装入灌好水的矿泉水瓶里,满心期待自己的成果。试验了一下,没想到它竟然直接沉到水底了,我的心顿时也跟着沉浮子一起沉了下去。我倒掉瓶子里的水,取出沉浮子,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吸管被我剪的太短了吗?我思索着,决定再尝试一次。
我试着把吸管剪成比原来的长一节,按照原来的步骤再次进行。这次我把瓶子里的水先灌满,轻轻地把做好的沉浮子放进去,再把瓶子里的水倒掉三分之一,奇迹发生了。“浮起来了,浮起来了!”我高兴地叫起来。用手一捏瓶子,它就沉到水底,手一放,就又浮上来了。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捏瓶子的速度和力度,使沉浮子在不同的水位停留。
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是瓶子内的空气被压缩,它就沉到水底,手放开它也就浮到水面上来的。看似简单的实验,失败时我也未放弃,最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八
一天,我在《我们爱科学》这本书上看到了一个实验“杯子倒立水不漏”。于是,我就和爸爸一起做了这个实验。
我们准备一个杯子,按照杯口的大小找一张平整的纸片,剪了一张比杯口稍微大一点的纸片,在杯子里倒满水。一切就绪,开始实验了。
我先把剪好的纸片放在玻璃杯的杯口上,用力让纸片与玻璃杯紧紧地贴在一起;接着,我用左手拿起玻璃杯,右手按住玻璃杯的杯口的纸片;然后,双手合作,把玻璃杯快速地倒置过来;最后,把右手慢慢地放开。这时,奇迹出现了――玻璃杯里的水没有流下来,纸片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把水托住了!
做完实验,我欣喜若狂。突然我想:水是往低处流的,这杯子多倒过来了怎么水没流出来呢?于是我疑惑不解的问爸爸,这纸片对水施了什么魔法,使杯子里的水没流出来。爸爸对我说:“当杯子装满水并倒立时,纸片把空气给隔绝,水和纸片亲密接触,这时大气就会对纸片施压,杯子倒立不会漏水。”后来我也在网上查找一下,真的是因为空气的压力而形成。
哈哈,原来纸片被大气压力施了魔法呀!所以,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实践,就一定会学到更多科学知识。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九
今天,妈妈带着我们,做了一个特别的实验——《握不碎的鸡蛋》。
她拿出一生一熟两个鸡蛋,对我们说:“你们猜一猜,单独握它们,能不能握碎?”
我们自信地回答:“肯定能握碎,这么简单!”
我率先拿起生鸡蛋,放入手掌心,刚开始我怕鸡蛋碎了,小心翼翼地五指发力,后来发现鸡蛋没碎,于是我逐渐增大力气,直到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可是鸡蛋就像穿上了坚固的铠甲,还是老样子。
妹妹看见我失败了,兴奋极了!她一把夺过我手中的鸡蛋,握得紧紧的,直到手开始发抖,可是,鸡蛋丝毫没有破损。
这时妈妈让我们握下熟鸡蛋。原以为容易碎的熟鸡蛋,在我们拼尽全力下还是没有碎,它仿佛是个胜利的战士正嘲笑着我们,我气得想踩它一脚。
妈妈最后让我们同时握两个鸡蛋,我们像泄了气的皮球,谁也不肯先试。她把两个鸡蛋塞进我手里,我硬着头皮握住鸡蛋,才稍微用了一点点力,“咔嚓”一声,蛋壳破了,还没等我回过神来,蛋清流得我手上到处都是,黏糊糊的!蛋黄夹杂着蛋壳流进了碗里。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疑惑地望着妈妈。
妈妈说:“这就是薄壳结构的神奇之处。蛋壳能够把受到的外力均匀的分散到各处,每一处受到的力就很小,所以不容易破。但是两个鸡蛋的受力点在两个鸡蛋相接的地方,所以稍稍用力就会破。”
听完妈妈话,我喊到:“原来一个小小的鸡蛋,蕴藏着这么大的学问!”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十
今天,我在《我们爱科学》这本书上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物体摩擦如何产生静电做这个小实验需要准备一张纸,一把有机玻璃尺,将废纸撕成小纸片备用。
我先把直尺放在自己头上,不停的摩擦头发。然后把直尺慢慢靠近小纸片。观察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
哇!小纸片像士兵一样一下子站立了起来,我将尺再靠近一些纸片,纸片被吸到了尺上。
太神奇了,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呢?
身旁的妈妈说:“这个就是静电现象,科学家发现这个地球上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然后还能将原子分成质子,中子及电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正负电平衡,所以对外表现为不带电的现象。”虽然我现在听起来感觉很深奥,但是相信以后我会学习到。
我突然感觉到自己想到了什么,问妈妈:“那我刚才将直尺摩擦头发是不是打破了他们原来的正负电平衡呢?”
妈妈还告诉我,冬天我碰到门把手感觉针刺到一样也是静电现象,晚上脱绒线衣服时有噼噼啪啪的响声也是静电现象。
物理科学真的是太有意思了,这次小小的试验让我体会到科学的奇妙。让我爱不释手的想着做书中写的更多小实验了。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十一
绚丽的灯光,灵动的音乐,跳跃的水柱,营造出美轮美奂彩虹般的喷泉,这是广场和公园才能见到的景象。
一天,我听说只要在水里加入一些东西,就能让水变成喷涌的喷泉,这样在家里也能欣赏到彩虹喷泉了!于是,我准备做一个小实验。
实验前,先要准备好材料,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搅拌棒、搅拌勺各一支,半杯清水,少许色素,适量的小苏打、柠檬酸以及洗洁精。
实验正式开始,先让三勺柠檬酸到放入了清水的“浴盆”里躺着,再挤一些洗洁精就可以洗“泡泡浴”啦,小伙伴三滴色素来凑热闹啦,听到泡泡声,闻到泡泡香的.小苏打也迫不及待地跳了进去。一场泡泡聚会开始了!
小精灵们玩的开心,我在一旁正等待着奇迹出现呢。30秒过去了,1分钟过去了……水一直没有动静,我心想:实验会不会失败了呢?我正难过时,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然后越涌越多。哇,成功了!我的心情像一道扒开了乌云的阳光,直照心底,既兴奋又喜悦!
做实验可真有趣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十二
正当我绞尽脑汁思考的时候,爸爸说话了:简单!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拿出来听完,我立马按照爸爸的方法开始了我的实验。
首先,拿一张纸巾和一个玻璃杯;然后,把纸巾放入杯中;再把杯中的纸巾点燃;最后,把杯子倒扣入有水的盘中。做完后,我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可是并没有发现盘中的水有任何变化,我沮丧极了!爸爸见了,安慰我说: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想想哪里没做好,我们重新再来一次。我认真地回想刚才的步骤,是不是热度不够呢?于是,我又重整旗鼓再试一次。这次,当火焰在杯中燃烧后,我等了一会儿,发现杯子有点热度了,才小心翼翼的把杯子倒扣入盘中。果然,奇迹发生了!只见盘中的水越来越少,杯子中的水不断上升,不一会儿一个亮闪闪的硬币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哥哥,你好厉害啊!妹妹欢天喜地拿起她的硬币高喊起来,我也欣喜若狂地欢呼着:我成功了!这时,一旁的爸爸问道: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我摇摇头,百思不得其解,立马求助百度探个究竟。
原来是杯中有了火温度会随之上升,当杯子倒扣水中后没有了氧气,火就会马上熄灭,这时杯中的温度也会慢慢冷却,压力随之下降。为了保持气压的平衡,外面具有正常大气压的空气想进来,于是把盘子中的水挤进了杯子。
通过这个小实验,让我明白了: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探究,就可以利用科学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小问题!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十三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做了一项小实验,我们的目的是看一看鸡蛋是否能在盐水中浮起来。
我准备了半杯水,一只鸡蛋,一盒盐。我先把鸡蛋轻轻地放入水中,这时鸡蛋就像喝醉了似的,晃晃悠悠地往下坠,坠到最底下,一动不动地睡着了。
接着,我开始往杯子里加盐,加了一勺盐后,水没有变化,鸡蛋也没有浮起来,我很着急,鸡蛋什么时候才浮起来呢?我挠了挠头,应该是盐加得不够多。
然后,我又继续加了八勺盐,水马上要漫出来了,像正在涨潮的大海。盐飘飘摇摇沉了下去,堆成了一座白色的雪山,爸爸帮我加速搅拌,我紧张极了,鸡蛋会不会浮起来呢?水慢慢变浑浊了,就像正在崩塌的雪山。一会儿,水又变清了,又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最后,鸡蛋真的浮了起来,露出了光秃秃的脑袋,按也按不下去,仿佛是调皮的娃娃,想要多看一眼这个美丽的世界。
爸爸八叉手,得意洋洋地告诉我:“因为盐让水的密度变大了,所以鸡蛋能浮起来。”我明白了,鸡蛋在盐水中沉浮的奥秘,也解开了死海的秘密。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十四
我十分喜欢做实验,你呢?今天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彩色泡泡。你想知道怎么做这个实验吗?那就跟我一起读下去吧!
我拿出实验材料:五颜六色的马克笔,一个透明的漏斗,一张又白又薄,上面有密密麻麻小洞的蜡纸,洗洁精……实验正式开始。我拿起心爱的'马克笔把蜡纸涂上各种颜色,然后用它包住漏斗口,并用橡胶圈固定。接着,我开始调配泡泡水。打开洗洁精瓶盖,挤出几滴到杯子里,倒入适量水,用搅拌棒搅拌几下。我总担心洗洁精太少了会影响实验效果,于是又大方地挤了好几滴。“这下应该是可以了。”我自言自语道。最关键的步骤到了,成败在此一举。我小心翼翼地把洗洁精水从漏斗口倒入,我把漏斗口擦干净,然后对准漏斗口使劲一吹,密密麻麻的小洞里吐出一个个五光十色的泡泡。这些泡泡软悠悠的在空中飘荡,这些玲珑娇软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它们飞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飞到蓝天与小鸟嬉戏。
你觉得彩色泡泡实验有趣吗?不妨试一试。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十五
也许有人一听到这个实验名称就会觉得很奇怪,瓶子怎样可能把一个鸡蛋吞掉呢,下头我们就来验证一下这个小实验吧。
实验材料需要准备:一个煮熟的鸡蛋,一张废纸,一个打火机和一个小口玻璃杯.我心想:“我的实验到底能不能成功呢”?我很期待。实验开始了,首先我将煮熟的鸡蛋剥开壳,圆圆的鸡蛋像一个大汤圆,又像一个惹人喜爱的小娃娃,之后我把废纸撕成条,然后用打火机细心翼翼地准备点燃纸条,这时候我身上顿时冒出一身冷汗,我想,火是不是会把我的手烧伤呢?我越想越害怕,心中忐忑不安,我的手开始颤抖,接近纸条的那一刻,打火机掉在了地上,由于我的毛手毛脚,几次点火都失败了,我紧张得直喘气,这时爸爸说:你不要急,先平着拿纸条然后等纸条充分燃烧之后才能放进玻璃杯里,果然,我耐心等待火充分燃烧后放进玻璃杯里,火并没有熄灭,紧之后,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轻轻的把鸡蛋放在瓶口上,此刻到了验证奇迹的时刻,我的心怦怦直跳,只看只见鸡蛋慢慢往下沉,像有一股吸力牵引着它,叮当一声鸡蛋落在了瓶底,成功啦,成功啦,我欣喜若狂地一蹦三尺高.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因为瓶内的氧气消耗,导致瓶内外压强不一样,瓶外的空气压力比瓶内的空气压力要大,鸡蛋自然就下去了。
这个小实验真是有意思,做科学小实验,不仅仅锻炼了我们动手动脑的本事,也让我从中懂得了科学道理,真是两全其美。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十六
吴老师接着问“你们还知道河蚌有什么用处吗?”只见我们班“智多星”毛煜宁站起来张开便说:“河蚌全身都是宝,河蚌肉可以吃,内脏可以喂猪,产出的珍珠和壳可以做装饰品。”他连珠带炮的回答令同学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吴 老师兴奋地说:”我们做一个解剖河蚌的实验,好吗?”大家听后拍手叫好。只见老师神秘兮兮地把手伸进桌子底下,像变戏法似的变出一个盆子,里面装着一个大河蚌,老师把这个“不速之客”请到了投影仪上。呀!河蚌它那扇形的、紧闭着的硬壳在灯光的照辉下,闪烁着熠熠光泽,它就像一把扇子,扇屏是白色的。老师示意我们静静观察一下。过了一会儿,河蚌两壳之间露出了白白的肉。
“出来了,肉出来了……”同学们大喊,吴老师笑盈盈地说:“这就是河蚌肉,但它有一个特定的称呼,叫斧足。”它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听到我们在议论纷纷,斧足伸出来又慢慢地收回去。
吴 老师看到这里便问道:“谁是我们班大力士?”同学们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真不知道 吴 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在大家一致推荐下,姜韫闪亮登场了。吴老师对她耳语一番,只见姜韫拿起河蚌,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使劲把河蚌往两边掰,可她掰得脸涨得通红,河蚌仍然纹丝不动,没有芝麻开门。她只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吴 老师笑了笑,信心十足地说:“看我的!”说着,老师把手伸进讲台桌下,拿出一把明晃晃的菜刀,还晃了晃菜刀,挽起袖子,正准备用力往下切,我闭上眼睛几乎要喊出来了,当我睁开眼睛时,刀子却停在了半空。第二次的时候,老师还是手下留情,迟迟没有切下去,等到第三次的时候,我看吴老师手还不停颤抖了一下,但是还是干脆利落切下一刀。
河蚌留下了血,却不是鲜红鲜红,而是透明的。但是不一会儿,河蚌的血却变成了淡蓝色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蔡杭洁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原来,河蚌血是透明的,但在空气中会氧化后就变成了蓝色了。
通过今天河蚌大解剖,我明白了:大自然中,不是所有生物的血都是红色的,凡事总有例外。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十七
“啊!盐巴和胡椒粉分离了!”厨房里传出一阵欢呼声……你猜我和姐姐在干什么呢?对了,姐姐正在教我做有趣的分离实验呢!
首先,我们需要一张白纸用来做铺垫。然后需要一罐胡椒粉和一罐盐巴,用来铺撒在白纸上。还需要一把直尺,用来“吸”盐巴和胡椒粉。最后的材料就是毛衣了,用来与直尺摩擦。
材料准备完毕,接下来就要做实验了。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瞪大眼睛,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姐姐操作,生怕错过什么精彩环节。只见姐姐将盐巴和胡椒粉均匀地撒在白纸上,然后诡异地朝我笑了笑,给了我一把直尺,对我说:“妹妹,这直尺被我施了魔法,你现在只要嘴里说着‘麻秘麻秘轰’,把直尺使劲在毛衣上来回摩擦,你就会看到奇迹。”我信以为真,认真地念着姐姐教的咒语,用力地把直尺在毛衣上摩擦。
不一会儿,神奇的一刻真的发生了,姐姐接过直尺,放在盐巴和胡椒粉的上空,盐巴和胡椒粉真的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奇迹般地附在了直尺上!看到眼前这一幕,我惊呆了,嘴巴莫名张得大大的,眼珠差点掉下来。这真是太神奇了,我欢呼起来,对姐姐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姐姐看着我这呆呆的表情,终于忍不住笑着说:“傻妹妹,这不是姐姐施的魔法啦!”我一听,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这是怎么回事?”姐姐弯下腰得意地说:“看你今天表现好,我就讲给你听吧。这个是利用摩擦起电的原理,直尺在毛衣上摩擦后产生了静电,就能把盐巴和胡椒粉吸起来啦!”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今天我们开心地完成了一个实验,让我明白科学原来就在身边!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十八
“耶!”“鹌鹑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呢?”一阵声音从教室里传了出来,我们在做鹌鹑蛋浮起来的实验呢!
老师准备的材料是一个烧杯,里面装半杯水,一根小木棍,一袋食用盐,还有今天的实验主角鹌鹑蛋。
老师先把鹌鹑蛋放到水里,这时鹌鹑蛋像一个跳水运动员一样跳进水底,接着老师又往里面放了一些盐,再用小木棍不停的搅拌,鹌鹑蛋就是不肯跳上来。“哈哈,老师要出丑了,”有人说:“老师你骗人。”
老师吸取了刚才的教训,又倒了许多的盐,不停的搅拌,奇迹发生了,鹌鹑蛋慢慢的慢慢的浮上来了,老师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为什么鹌鹑蛋在水中能浮上来呢?老师说:“鹌鹑蛋在清水中也会受到浮力,但还不足以使它浮起来,在盐水中浮力更大,所以鹌鹑蛋就浮上来了。”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十九
星期天看动画片,我看到一个神奇的小实验——弹力鸡蛋。于是我就想自我试着做一次,看看到底能不能成功。
到了晚上放学回家,妈妈还没回来,于是我找来一个小杯子,一小瓶醋和一个鸡蛋,决定在书房的展示台上做实验。我先把醋细心翼翼地倒在小杯子里,之后把鸡蛋泡在醋里一个小时,然后把泡好的鸡蛋拿出来,剥下外皮,向桌子上一扔,鸡蛋就高高弹起。
这让我很迷惑,这鸡蛋怎样就弹起来了呢鸡蛋一点也不会破,这真是太神奇了。于是我在电脑上查了查,是因为醋的成分全吸收在了鸡蛋里,让鸡蛋凝固了,就像皮皮蛋一样。
这次实验很成功,如果我以后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再遇到这种问题,就不用上网查找了。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二十
9月19日星期六晴。
今天,老师一进教室就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叫“会游泳的牙签。这时候,我心里想:“牙签会游泳吗?好奇怪呀!”接着,老师叫同学们来到讲台观察这一个有趣的实验。同学们一听便纷纷来到讲台观看实验。
只见老师拿出两根牙签放在一盆水上面,这时,我看见牙签根本就没有动啊?我心里很疑惑。接着老师再放几颗方糖进去!那两根牙签看见方糖便纷纷游了过去,好像在跟方糖打招呼。
后来,老师又换了一盆清水,把那两根牙签放进去,把肥皂也放了进去。这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那两根牙签一见肥皂游过来,扭头就游走了,就像肥皂是他们的敌人一样。做完了实验我心里觉得又疑惑又好玩。
最后,老师向我们揭开奥秘:方糖放入水中时,它会吸收一定的水分,很小的水流就会往方糖的方向流,牙签也就跟着动了起来。当把肥皂放进去的时候,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推动。
啊!科学实在是太奇妙了,我一定要多多观察身边的小事,做一个观察最细心的人。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二十一
早上,我和哥哥准备好材料,就开始做一个叫“牛奶山水画”的实验,其实,“牛奶山水画”指的是在牛奶上画画。
我边听着哥哥的指令,边去取材料。“牛奶,盘子,色素,洗洁精和滴管。”哥哥说道。
准备开始做实验了,我看着哥哥,脸上是一副又期待又害怕的模样,心里想“实验会成功吗?”哥哥猜到了我的想法,说:“开始做实验了,集中精神!”我先拿起一瓶牛奶倒在盘子里,牛奶不需要倒太多,只需要薄薄地盖住盘子的底部即可。接着,哥哥把一瓶瓶不同颜色的色素小心翼翼地往装了牛奶的盘子里各滴了三滴。然后,我把装了洗洁精的滴管在盘子中心又滴了三滴。
这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不同颜色的色素迅速向四面散开。一副精美别致的画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我看见实验成功了,开心得跳了起来。我看着那副画,看得入了神。那是花的世界,粉红的挑花,鲜红的玫瑰,淡黄的菊花……真是美丽极了!
我和哥哥一起查书,书上写的原理是:洗洁精含有表面活性剂,会破坏色素的表面张力,导致色素向四周扩散。
这次实验,让我终生难忘。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二十二
首先,我先准备了制作纸飞机要用到的材料—两个一模一样的纸杯、透明胶、一些橡皮筋。
实验开始了,先用透明胶把两个一模一样的纸杯粘在一起,要沾紧、粘牢,不能有空隙,然后用橡皮筋缠绕被透明胶粘好的纸杯,橡皮筋留一点多余的`出来,然后按住纸杯用多出来的橡皮筋发射,然后纸飞机就可以飞起来了。
我在实验中碰到了几次小挫折,先是透明胶粘贴纸杯,我总是没粘好,用掉好几个纸杯才成功。还有用橡皮筋发射纸飞机时一直不成功,总是飞不起来,后来我试了很多次终于找到了原因,成功飞起来了,原来是我把发射方向搞反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一步一步来,不可以一步登天。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这次实验真是太有趣了!
我做了一项实验篇二十三
今天我们在小作家训练营做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实验名称是纸托水杯。
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一遍,之后把舀满水的杯子以及一张纸递给我们,我们开始了实验。
首先我们用舀水的.杯子舀满水杯后,倒入做实验用的杯子,但不能满得洒出来,接着把纸放到杯子上面,然后摁了下去,摁得紧紧的,摁几十秒后,翻下去,用一只手抓着杯子,纸被吸住了,真是太神奇了。
这个实验的原理就是空气把水杯内的空气挤走了,里面的压力小了,外面的压力大了,纸自然而然就托住了水。
从这次神奇的实验中,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趣味。我以后也一定好好学习,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为人们更好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