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常的信教案(优质15篇)
一个好的教案应该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案应该设置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案的实施要注意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一
1、尝试运用图夹文的手法表现出自己对医生、护士的热爱和敬重。
2、初步地了解一些简单的书信格式。
绘画纸、记号笔、工种不同的人物造型、教师设计的一封信。
1、引出活动主题:
(1)“在地震期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最值得大家尊敬?为什么?”
(2)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将幼儿讲到的人物用图片展示出来。
2、了解信的书写格式:
(1)出示教师写的一封信:“在地震期间老师最敬重的人是谁?你是怎么猜到的?”
(2)阅读教师信的内容,在读信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信的内容,知道书信的格式。
(3)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疑:“你们想对医生、护士说些什么?”
3、分组讨论信的内容:
(1) 幼儿自由结伴,分组讨论:“给医生、护士的信可以写些什么内容?”
(2) 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大胆地写信。
(3) 各组介绍信的内容。
1、知道医生的工作与人们的关系,感受医生工作的辛苦。
2、尝试使用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卡片。
1、已收集的关于医生、护士工作时的图片、资料。
2、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剪刀、装饰材料、颜料、自制的印章。
1、交流:
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医生、护士如何工作的材料。
2、讨论:
(1) 医生的工作和人们的关系:“医生和护士是怎样关心照顾病人的?”
(2)“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3、想像:
“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你最想送什么东西给医生和护士?”
4、 表现:
(1)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贺卡底版上做镂空的图案。
(2) 能运用多种材料大胆表现。
5、交流分享: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你制作的‘爱心卡’有什么内容?”
6、延伸活动:
将“爱心卡”送给自己最敬重的人。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二
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并尝试用图画的形式来写信
2、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准备:信封、树叶信2张(图片)、录音、树叶状图画纸、多媒体投影仪等过程:
今天徐老师收到了一封信,让我们看看是寄给谁的?(出示信封,看懂是寄给谁的) 哦!原来是给小朋友的呀,你们猜猜是谁寄来的,会说些什么呢?(幼儿泛讲)
1、出示图片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里到底写了些什么?(拿出树叶信1)
2、观察图片师:这封信是谁寄来的呀?(引导幼儿观察落款,是冬爷爷) 冬爷爷在信里说了些什么?(幼儿泛讲,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自由想象) 冬爷爷可真好,他真关心我们小朋友呀!
3、给小蚂蚁的信师:老师这还有一封信,可是上面没有说是给谁的,请你们帮我来瞧一瞧。(幼儿观察树叶信2) 原来是冬爷爷给小蚂蚁的信,上面说了些什么呢?(幼儿泛讲)
4、冬爷爷的信师:冬爷爷的心肠可真好,不仅关心小朋友他还关心小动物呢!你们想想他还会关心谁呢?(幼儿自由想象) 他会怎么说的?(幼儿模仿冬爷爷的口吻进行表达)
冬爷爷说要关心的事太多了,他忙不过来了,他想请小朋友帮他来写信,去关心其他需要关心的人,小朋友你们愿意吗? 那我们一起来帮冬爷爷写信。(幼儿操作,用图画的形式来写信,教师指导)
师:写完信的孩子可以跟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信的内容。(要求: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片的意思。)
师:冬爷爷真高兴,小朋友们真会关心别人,请你们把信放进信封,我们寄给冬爷爷。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三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2、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第1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35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第2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重点句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7到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读一读。
(2)重点句子1“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明白道理。
2、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四、课堂延伸,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请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注意信的书写格式,试着写一写。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四
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和对英雄母亲的深情厚意,感悟蒙生妈妈强忍失子之痛,佯装不知,坚持给战士们写回信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清事情的发展的顺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明白“不平常的信”指的是哪封信。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情感朗读法。
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提纲导学激情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不平常”用红色粉笔写)。
2、教师:什么是“不平常”?
3、教师导读:信,对我们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可作者谢根林却说信不平常,这到底是怎样的信呢?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更好学习课文我制定以下目标。(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读目标。
围绕目标我制定以下导纲。(课件出示)。导学提纲。
1,.课文给大家展示了几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
2,这三封信为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品读第三封信,你体会到什么?
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后思考以上问题。
自学设疑。
请大家拿起笔,写下在读书中遇到问题‘。合作互动。
1,小组成员交流导纲1,2,3展示评价。
小组回答,别的小组评价品读感悟。
“她早就猜到蒙生不在了。为了让你们安心打鬼子,要我坚持给你们回信。”(蒙生妈强忍失去儿子的悲痛,装着不知实情,坚持给战士们回信。多么坚强而伟大的母亲啊!)。
《不平常的信》以事情发展为顺序,以信为主要线索,讲述了战士们细心安慰老人和英雄妈妈强忍失子之痛,坚持托人代笔写回信的感人故事。赞扬了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博大胸怀。教师指导:
谁还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拓展训练。
1、教师:在整个故事中,出了课文提到的不平常的信以外,还有很多不平常的人、事、物。再读课文找一找。
2、指名反馈,互相补充。
4、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编题自练。
根据本节所学内容,请选择一种题型出一两道题考考你的学习伙伴!(题型可以多样,如组词、造句、背诵、积累、小练笔等)。
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业超市:(二选一)。
选做一:课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感动,找找最让你感动的部分读读。说说谁最让你感动,试着写上简单的推荐词。
选做二:评选感动班级人物,并说说你的理由。
附板书设计。
蒙生妈悲壮、光荣。
坚强、伟大。
(舍小家为大家)。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五
我总随便看看这篇课文,不知为什么我总翻到这篇课文,这大概是缘分吧!
这个故事讲的是排长写信给蒙生妈,蒙生妈收到信就知道自己儿死了。起因是这样的:他们为了占领一个小型机场,赵蒙生在这场战争中光荣牺牲了,这里是我感觉烈士为了和平不怕牺牲。排长怕蒙生妈伤心就定期给蒙生妈写信每当蒙生妈回信时队伍里的人员们都让排长念出来。但是有一封信上写了这些:蒙生妈被日军杀害了,为了不让他们分心就给你们回信。他儿子死了但他不伤心,因为他是打鬼子牺牲的,值。他一收到信就知道孩子走了,她跟孩子说过没打完仗不许回来也不要写信回来。这里让我感觉蒙生妈为了自己孩子安心打仗说了这些话,但妈妈还是很爱蒙生的'。那里的儿子是打鬼子牺牲的我不伤心。着从我听出来了蒙生妈不是不伤心,而是很伤心因为自己儿子死了他不能伤心。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要学习蒙生妈舍小家为大家这种精神。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六
对我来说,上个星期五是不平常的一天。这天,是我们实验小学举行秋季运动会的日子。
我报名参加了跳绳、一百米跑和接力赛三个项目。可是,班主任在星期四下午宣布参赛选手名字的时候,却没有我的名字。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爷爷,爷爷对我说:“孩子,别急,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组委会漏掉了你的名字,第二种是你已经被淘汰了,第三种可能是你漏听了自己的名字。等你爸爸回来,咨询一下班主任,就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晚饭前,爸爸终于回来了,我顾不得让爸爸先吃饭,催着他发微信给班主任,问我明天究竟要不要参加运动会?可是微信发出后,一直没有回音,如石沉大海一般。当晚,我一直没有睡好。大约凌晨6点半,爸爸告诉我,班主任回信息了,通知我去参加比赛。我高兴极了,一骨碌爬起来,穿衣,刷牙,洗脸,匆匆吃了一点早餐,坐着爸爸新买的车子去学校了。
尽管我一夜都没有睡好,但我还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比赛之中,三个参赛项目都进入了前三名。今天,学校给我们颁发了奖牌,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信的不平常,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和对英雄母亲的深情厚谊;感悟蒙生妈强忍失子之痛,佯装不知,坚持给战士们写回信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信的不平常以及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情怀。
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质疑。
师:在读课题时你抓住了那个词?为什么?
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问题:
(“不平常”:为什么不平常?有什么不平常?不平常在哪里?
“信”:写信的原因。是谁写给谁的信?)。
3.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孩子们,走进课文。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思考:
课文以(信)为线索,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大屏出示)。
2.指名反馈,(在学生谈到事情发展顺序时,说说为什么是事情发展顺序(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3.积累词语。
师:看来孩子们对课文很熟悉了,文中的词语朋友们也想知道你还认识他吗?
出示词语,多种方式认读(抽读、齐读、比赛读)。
4.过渡:
真棒,男女生谁都不甘示弱,接下来我们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也都争先恐后。
三细读课文,体会内容。
(一)弄清写信原因。
1.文中哪个自然段介绍了写信原因?(第三自然段)。
默读思考: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决定代赵蒙生写信?
生默读课文,勾画归纳,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相机出示:
(1)为了不让英雄母亲难过;
(2)有入党申请书模仿笔迹;
(3)蒙生妈不识字,找人念信。
4.过渡:同学们善于思考,问题解决得很快,送张笑脸。想看看那场战役吗?
(二)播放视频。
1.观看视频。
2.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词?
(战火纷飞、惨烈、悲壮……)。
3.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这个场景?(第一自然段)。
4.齐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过渡:
赵蒙生牺牲了,他死得悲壮,死得光荣,让失去战友的战士们十分悲痛,要是蒙生妈妈知道了,那该多么伤心啊!于是战士们常写信安慰蒙生妈妈。
(板书:战士们、蒙生妈妈)。
(三)默读思考。
文中共插入了。
(三)封信的片段,分别是谁写给谁的?(大屏出示)。
1.默读,勾画批注。
2.交流反馈,相机板书笑脸。
第一封:排长——母亲。
第二封:母亲——孩子。
第三封:他叔——孩子们。
过渡:我知道同学们不但善于思考,而且善于合作。
四品读句子,感悟品质。
那封信,哪句话让你最受感动?试着在旁边批注你的阅读感受。(大屏出示)。
1.边读边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小组合作交流。
2.集体交流。运用多种方式指导感情朗读这些句子。相机板书(深情厚谊、舍小家为大家)。
(相机运用范读、领读、小组轮读、挑战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英雄妈妈对大叔说的话,顺理成章地感悟和归纳文章中心,感受战士们和英雄母亲之间相互关爱的深情厚谊,体会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情怀。)。
3.回归课题,不平常的信(结合板书谈不平常,从这封信里我们认识了一位坚强、伟大、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母亲,感受到了战士们与英雄母亲的深情厚谊……)。
五升华情感,抒写感受。
1.除了信不平常,还有什么不平常?
(蒙生妈妈、大叔、赵蒙生、大叔)。
脑海里闪现出了哪些词语?
(坚强、伟大、悲壮、友爱、诚信、骄傲、了不起……)。
过渡:
是啊,我们祖国正是有了像赵蒙生这样为了祖国而献出生命的战士,有像大叔、战士们这样可亲、可敬、可爱的人,有了像蒙生蒙生妈这样伟大、高尚的人们,才有了无穷的力量。孩子们,此刻,你们胸中涌动着激情,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吧!
2.抒写感受:(大屏出示)。
(1)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叔、赵蒙生、蒙生妈妈、战士们说?
(2)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
3.交流反馈。
总结:同学们,从你们对战士们、大叔、蒙生、蒙生妈妈说的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先烈们的敬仰、热爱与感激。希望你们如自己所说,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作业超市:(二选一)。
1.收集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故事讲给同伴听。
2.评选班级感动人物并试着写上简单的推荐词。
板书设计:
蒙生妈舍小家为大家。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一、提纲导学:
1、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抽生回顾)。
2、出示导纲。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共几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并把感受深刻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不平常的信”不平常在哪里?找出相关语句,做简要分析。3.自学设疑: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解决导纲中的问题并且记录下自己的体会或疑问。
二、合作互动。
1、小组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导纲中的问题。
2、展示评价。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学习交流的情况,其他学生对该生的发言可以评论,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老师指导学生反复品读感悟。
3、质疑解难。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疑问?
三、导学归纳。
四、拓展训练。
1、拓展运用你想对蒙生和蒙生的妈妈说些什么?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战士,你会想些什么?
2、编题自练。
根据本节所学内容,请选择一种题型出一两道题考考你的学习伙伴!(题型可以多样,如背诵、积累、小练笔等)。
五、布置作业。
你还有什么感人的抗日故事可以讲给你的小伙伴听。板书设计。
赵蒙生蒙生妈。
光荣不怕牺牲伟大坚强舍小家为大家。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信的不平常,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和对英雄母亲的深情厚谊;感悟蒙生妈强忍失子之痛,佯装不知,坚持给战士们写回信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信的不平常以及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情怀。
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质疑。
师:在读课题时你抓住了那个词?为什么?
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问题:
(“不平常”:为什么不平常?有什么不平常?不平常在哪里?
“信”:写信的原因。是谁写给谁的信?)。
3.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孩子们,走进课文。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思考:
课文以(信)为线索,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大屏出示)。
2.指名反馈,(在学生谈到事情发展顺序时,说说为什么是事情发展顺序(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3.积累词语。
师:看来孩子们对课文很熟悉了,文中的词语朋友们也想知道你还认识他吗?
出示词语,多种方式认读(抽读、齐读、比赛读)。
申请入党惨烈殊死敌众我寡至关重要兵荒马乱落荒而逃光荣牺牲一心一意。
4.过渡:
真棒,男女生谁都不甘示弱,接下来我们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也都争先恐后。
三细读课文,体会内容。
(一)弄清写信原因。
1.文中哪个自然段介绍了写信原因?(第三自然段)。
默读思考: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决定代赵蒙生写信?
生默读课文,勾画归纳,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相机出示:
(1)为了不让英雄母亲难过;
(2)有入党申请书模仿笔迹;
(3)蒙生妈不识字,找人念信。
4.过渡:同学们善于思考,问题解决得很快,送张笑脸。想看看那场战役吗?
(二)播放视频。
1.观看视频。
2.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词?
(战火纷飞、惨烈、悲壮……)。
3.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这个场景?(第一自然段)。
4.齐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过渡:
赵蒙生牺牲了,他死得悲壮,死得光荣,让失去战友的战士们十分悲痛,要是蒙生妈妈知道了,那该多么伤心啊!于是战士们常写信安慰蒙生妈妈。
(板书:战士们、蒙生妈妈)。
(三)默读思考。
文中共插入了(三)封信的片段,分别是谁写给谁的?(大屏出示)。
1.默读,勾画批注。
2.交流反馈,相机板书笑脸。
第一封:排长——母亲。
第二封:母亲——孩子。
第三封:他叔——孩子们。
过渡:我知道同学们不但善于思考,而且善于合作。
四品读句子,感悟品质。
那封信,哪句话让你最受感动?试着在旁边批注你的阅读感受。(大屏出示)。
1.边读边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小组合作交流。
2.集体交流。运用多种方式指导感情朗读这些句子。相机板书(深情厚谊、舍小家为大家)。
(相机运用范读、领读、小组轮读、挑战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英雄妈妈对大叔说的话,顺理成章地感悟和归纳文章中心,感受战士们和英雄母亲之间相互关爱的深情厚谊,体会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情怀。)。
3.回归课题,不平常的信(结合板书谈不平常,从这封信里我们认识了一位坚强、伟大、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母亲,感受到了战士们与英雄母亲的深情厚谊……)。
五升华情感,抒写感受。
1.除了信不平常,还有什么不平常?
(蒙生妈妈、大叔、赵蒙生、大叔)。
脑海里闪现出了哪些词语?
(坚强、伟大、悲壮、友爱、诚信、骄傲、了不起……)。
过渡:
是啊,我们祖国正是有了像赵蒙生这样为了祖国而献出生命的战士,有像大叔、战士们这样可亲、可敬、可爱的人,有了像蒙生蒙生妈这样伟大、高尚的人们,才有了无穷的力量。孩子们,此刻,你们胸中涌动着激情,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吧!
2.抒写感受:(大屏出示)。
(1)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叔、赵蒙生、蒙生妈妈、战士们说?
(2)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
3.交流反馈。
总结:同学们,从你们对战士们、大叔、蒙生、蒙生妈妈说的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先烈们的敬仰、热爱与感激。希望你们如自己所说,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作业超市:(二选一)。
1.收集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故事讲给同伴听。
2.评选班级感动人物并试着写上简单的推荐词。
板书设计:
战士们深情厚谊。
蒙生妈舍小家为大家。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十
1、认会10个生字,写会12个生字。积累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3、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4、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能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拓展习题。
1、比一比,组成词语。
亿( ) 历( ) 辨( ) 枪( )。
忆( ) 厉( ) 辩( ) 抢( )。
2、按要求写词语。
写反义词:误会——( ) 严厉——( )。
写近义词:奇妙——( ) 分辨——( )。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分别收集有关人类早期文字的通讯资料,以及有关现代的通讯资料,体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文化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理解课文做基础。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课前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通讯的资料,哪些同学收集的是人类早期的通讯资料?请展示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共睹一下。
2、指名学生展示资料,可读,可谈,可演示,可介绍……。
3、大家一定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人类创造了文字,那么人类一定先于文字出现。那么在文字被创造之前,人类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4、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文识字,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认会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认生字,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5个自然段,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划分一下。
三、细读课文,领悟文意。
(一)学习“记事”部分。
提醒学生一些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边读边动笔等。
2、交流阅读收获,重点了解“贝壳记事”的方法,注意发散学生思维,想象不同的贝壳可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3、理解“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这句话的意思。
(二)学习“通信”部分。
2、汇报交流。
(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奇思异想。)。
四、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2、在创造文字之后,你知道历史上人类使用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如:驿站、烽火台、鸿雁传书等。)。
4、对比以上三种截然不同的通讯方式,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1、学习生字: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记。
2、积累词语:不仅仅局限于生字新词。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符合少先队员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教育活动,教育引导队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全面提高队员的文明道德水平,使他们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江村娃。营造“人人争当诚实守信江村娃”的良好班风学风。
活动时间:12月12日——12月30日。
活动安排:
1、“诚信故事会”、“诚信格言大汇展”。各班、各中队在晨间故事会中通过宣讲诚信故事、诚信格言汇展等活动,让队员们明白丢失诚信的危害,领悟“诚信”二字的重要。友谊中队可以进行交换互动活动。
2、制定一份“班级文明公约”。各班、各中队制定一份“班级文明公约”,并写在班级黑板报上,提出一句自己的诚信口号并由老师、同学监督实施。
3、“诚信伴我成长”主题班会。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召开,可利用班队课组织讨论会、辩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基础。以下内容供选择:诚信在我班谈、诚信与友情、诚信小故事、诚信是什么、诚信与学习。
4、诚信故事读后感。由五年级各中队自行开展评比,优秀读后感交至少先队大队部。
5、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讲座。
6、“做个诚信好队员”日常评议活动。各中队纪律委员专门负责纪律自律、作业独立完成、做人表里如一,做事言行一致方面的督促、登记与每周总结。每周评选“诚信之星”,并上报中队辅导员,在班级公示牌内表扬,喜报家长。
7、阵地宣传。红领巾广播播送诚信故事,诚信故事读后感优秀作品。
_中心小学德育处、少先队。
12月12日。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十二
授课班级。
六(8)班。
课 时 。
课 题。
给家乡孩子的信。
课 型。
阅读课 。
学材分析。
《给家乡孩子的信》这篇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人文精神。作者杰出的写作才华和他高尚的人品,必然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本课生字。
能力目标。
品味重点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学习重难点。
导学准备。
安排预习作业,上课前,学生必须充分阅读课文。
学法教法。
抓住重点语句,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操。
导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导学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
(3分钟)。
2.跟着老师书空课题。
3.齐读课题。
教师这段深情的导入,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调动起了学生心中迫切想了解巴金爷爷的愿望,使学生内心充满了对巴金爷爷逝世的悲痛。这样的一段作者介绍,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之中。
呈现目标。
渗透学法。
(2分钟)。
2.把最受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用笔画出来,再静静地想一想。
自主学习。
讨论研究。
(10分钟)。
自主阅读课文,思考,可以同小组的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看法。
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这个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因为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
交流点拨。
达成目标。
(10分钟)。
讨论交流:巴金爷爷信中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1.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的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2.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1.体会巴金的为人谦逊(相机出示有关巴金的资料)巴金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翻译家、出版家。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中长篇小说《灭亡》《家》《春》《秋》《雾》《雨》《电》《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电椅》《抹布》。
散文集《旅途随笔》《巴金自传》《随想录》。文学译著《父与子》《处女地》《快乐王子》《笑》《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
点拨指导朗读:巴金爷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有着那么多辉煌的成就,是个杰出的人,一位著名的文学大师,可是他从不以文学家自居,一生谦逊,过着低调的生活,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做人。让我们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我们的敬意。
2.体会巴金的乐于奉献。
1)巴金爷爷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巴金爷爷所说的“奉献”到底指什么?请学生说,可用书上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巴金爷爷就是这样无私地奉献着他的一生。他不止一次说过“我活下去,不是为了取”,他还说过(投影巴金语录):
——我们必须开花。——道德、自尊心就是人生的花……投影巴金生平:
巴金没有领取过国家的工资,他一直靠稿费生活。
巴金关心灾区和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他为帮助灾区和希望工程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但总有一个条件:不要宣传、报道。
近十多年来,他几乎每年都要给“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捐款额累计达到了50多万元。
101岁的文学老人巴金两次托人以“上海作家李尧棠”的名义为印度洋海啸灾区共捐款6万元。
他不赞成设“巴金文学奖”,曾把在日本获奖的500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上海作协基金会。
抓住“杰出”与“普通”这对反义词,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课外资料的补充,大量的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巴金一生杰出的成就,更衬托出他的谦逊的品格确实令人敬佩!有了情感上的认识,对学生朗读文本是有指导作用的。
这是作者自己对人生要开花结果最好的诠释。诗一样的语言,在老师动情的配乐朗读下,孩子们的心弦被轻轻地拨动,一下子就明白了“让生命开花结果”之意。再来读文中那些谦逊的文字,真心的话语,学生的情感就自然地流露出来。
如果说在此之前,学生还仅是沉浸在感动之中,那么现在学生的心灵已经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多么伟大的灵魂!此时,学生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理解课文语言、欣赏语言上,而是进入了迷恋语言、崇尚文本作者的境界,从而实现了与文本、与作者的智慧对话。
同步训练。
关注慢生。
(10分钟)。
1.体会巴金对孩子的关爱。
2.巴金爷爷就是这样一个人,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心潮起伏,你们想用怎样的词语来赞扬他呢?(学生说后,请他们上黑板写出。)。
质疑问难。
总结拓展。
(5分钟)。
读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我们感受到他是那样博爱,那样乐于奉献,那样谦虚,那样珍惜时间,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充满敬意。这普普通通的一封信,既打动了同学们,也打动了老师,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了。我想起了诗人臧克家的一首诗——(投影)。
巩固练习,延伸拓展。
作业设计:(可以任意选一题)。
1.可以给天国里的巴金爷爷写一封简短的回信。注意书信的格式。
2.可以用名言概括巴金爷爷的品质。
3.可以写一首情真意切的小诗献给巴金爷爷。
4.抄写一个课文中让你感动的片段。
5.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去读一读巴金的作品。
设计意图:作业的设计又一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尊重,旨在让学生学会表达,并激发出学生的阅读期待。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十三
师:同学们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这幅图片是什么?生:是一封信。
师:小结,出示答案。
师:三封信我们都知道了是谁写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信中到底写了什么?我们先来看第一封信?(师读开头娘,发出质疑)我们刚才说了第一封信是排长写给赵蒙生母亲的,为什么会是以儿子给母亲的语气来写呢?排长这样写信的原因是什么呢?生:回答(1-2自然段中找原因)。
生回答:可以模仿赵蒙生的笔迹,赵蒙生的母亲不识字。师小结: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排长才会代替光荣牺牲的赵蒙生给他母亲写了这封信,那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排长写的这封信的内容是什么?有谁愿意来读读这封信的内容呢?指名读第一封信的内容。
师:从信中的内容我们能看出这是一封什么样的信?生:报平安。
指名回答:感受到战士们对赵蒙生母亲的关心。害怕她担心自己的儿子。
师:那么战士们有没有收到回信?收到回信的战士们心情是怎样的?生回答: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赵蒙生母亲是怎么回信的,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这封信的内容,既然这封信排长读的,刚才我们说了战士们收到信高兴极了,所以我们在读这封信的时候就要用高兴地语气去读。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好,情绪非常饱满。从这封信中我们能看出来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是战士们和英雄母亲的第一次通信,之后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知道抗战结束,他们收到了这样一封信,下面我们一起去看文中的第三封信。
师:为什么说它不平常?
师小结:是啊正是因为我们国家有了像蒙生母亲这样坚强高尚的人,有了他们的支持和努力,我们才有了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那么学了这篇课文你会不会有很多话要对这位英雄母亲说呢?师:那老师就给同学们布置个作业,我们课下去做一个小练笔,把你想对英雄母亲说的话写下来。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尊的含义,认识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2.明白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懂得做人必须有羞耻心,能够识别什么是卑下无耻的行为,学会节制自己,拒绝卑下,维护自尊。
3.能够分辨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别;学会正确看待自己,懂得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克服自卑,摈弃自负和虚荣,自觉维护自尊的人格。
教学重点:
自尊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难点:
自卑的危害,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别。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讨论法,讲授法,情境、小品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以多媒体播放不同人物表情的照片,形成对比。引起学生的思考,影响人情绪涨落的是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1 自尊自信(板书)。
教师:以苏格拉底的名言引起学生对自尊的兴趣。尊严究竟是什么?请看寓言——。
“人的尊严”
过程:第一步,指导学生细读教材。
第二步,让学生思考并与同桌交流书本中的问题。
第三步,引导学生逐一讨论各道问题。
第四步,结合问题三,归纳出尊严的含义。
思考并与同桌交流:
1.智者提出的事情,你愿意去做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愿意,因为如果做了第一件事,就将丧失身体和仪表的尊严,如果做了第二第三件事,就会损害道德自尊。所以这三件事情都是让人感到羞耻,丧失尊严的事情。
2.智者让少年做的三件事有什么寓意?
参考答案:人的尊严是来自羞耻心,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懂得洁身自爱,才能从身体、仪表到心灵维护人的尊严。
3.少年得到答案了吗?你想怎样回答他的问题?
参考答案:得到了。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
一、 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板书)。
1、自尊的含义: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板书)。
方案一:举例分析为什么说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2)如果在街上碰到好朋友,你希望他(她)怎么评价你的打扮?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完,教师根据学生具体的回答进行质疑和引导,让学生明白获得肯定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自我否定和别人的否定则会使我们情绪低落,心灵受伤。这些是重视仪表(形象)和满足自尊心理的表现。
方案二:情境表演“好友见面”
讨论:为什么同样是好友见面会有不同的后果?
教师总结:情景中的人物的情绪的变化,原因在于人总是倾向于肯定自己,并且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这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获得肯定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自我否定和别人的否定则会使我们情绪低落,心灵受伤。
2、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板书)。
这两种方案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而而选其一。
过渡:举例分析,我们会努力做某些事情,使自尊得到满足;避免做某些事情,以免自尊受到伤害。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形成健康人格。有了自尊,我们才能更好的立身社会。
3、自尊有利于形成健康人格。(板书)。
案例分析:在一次考试中,老师在改卷中发现,平时成绩很差的小李同学因为作弊得了高分。为了教育这位同学和其他同学,老师假装不知道,在课堂上故意表扬了小李同学。
讨论:你认为小李同学受到表扬之后会有什么感受?
二、自尊始于知耻(板书)。
1、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互为表里(板书)。
讨论:你认为小李同学以后还会想作弊吗?
归纳出羞耻心对于行为的作用:
2、羞耻心有利于形成良好行为(板书)。
3、拒绝卑下,有所不为,才能维护自尊(板书)。
阅读与感悟 黄纱巾。
我思我悟:这条不出售的黄纱巾的价值还是10元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无可估量。因为这条黄纱巾已经包含着女孩克制的物质期望,体贴父母困难,不贪占别人的便宜,自尊自爱的品质和心灵;我们也看到了中年人关心别人、成人之美的善良为人。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大家了解自尊的含义,认识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也明白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懂得做人必须有羞耻心,识别什么是卑下无耻的行为,学会节制自己,拒绝卑下,维护自尊.
教学反思:
不平常的信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懂得诚实的含义,懂得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
2、知道拒绝谎言、重视承诺的要求和意义。
3、让学生树立诚实为荣的观念,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诚信的意义和两方面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诚实守信是每个人一辈子都要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诚实是人们彼此交往时最重要的品德。为什么诚信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又该如何做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解答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二)、阅读教材30页,思考:
1、诚实的内涵是什么?
2、诚实有什么意义?
(目的:从理论上把握诚实的内涵,认识诚实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诚实观)。
(三)活动:请你帮他们出主意。
(目的:在辨析中学会选择诚信行为)。
材料:见教参92页情景一、二、三、四。
学生讨论:
你给以上情景中的主人公出什么主意?为什么?
(四)诚信的两方面基本要求:拒谎言、重承诺。
阅读教材32页,思考:
1、为什么会有谎言?
2、谎言有什么危害?
3、承诺的重要性是什么?
4、承诺的要求是什么?
(目的:从理论上把握拒谎言、重承诺的重要性)。
(五)阅读与感悟:一诺千金。
(目的:使学生体会承诺在交往中的重要性)。
阅读材料,思考:
1、作者为什么把还两元钱的事情和那个男生后来走向成功联系起来?
2、作者为什么在朋友失约后做解释的电话中什么也没说?
3、在读了这两个小故事后,你被什么所感动?你为什么失望?谈谈你的交友标准和对待朋友的方式。
课堂练习。
1、思考:教材32页毛泽东的名言,他体现了课文中的什么观点?
2、讨论:点评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并相互交流。
教学小结。
把握诚实的内涵,认识诚实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诚实观,把握拒谎言、重承诺的重要性。
作业。
1、诚实的内涵是什么?
2、诚实有什么意义?
3、谎言有什么危害?
4、承诺的要求和重要性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处理诚实与隐私的关系。
2、了解社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
3、培养和提高做一个诚实的人、过诚实的生活的能力。
4、使学生树立撒谎、失信为耻的意识,形成稳定的诚信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处理拒绝谎言和保留隐私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应该诚实,但不等于无所顾忌地、不适当地说出一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诚实与隐私、善意谎言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社会风景——日常琐事之四点评。
(目的:通过学生的分析、评价,使学生体会到诚实的复杂性,探讨如何处理拒绝谎言和保留隐私的关系;同时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关心社会问题。)。
讨论:1、你同意书上的点评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这些情景的受害者,你的心情和想法如何?
3、假如你是其中的主人公,你的做法和想法又是怎样?
4、如何处理诚实与隐私?
5、如何看待善意的谎言?
教师稍做点评。
(二)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
1、列举你身边的不诚信现象。
2、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3、能否讲出一些关于诚信的例子。
(三)活动二:自我检测——生活中的诚实守信。
(目的:检测自己在诚实守信方面的行为和观念,看到不足,提高认识,努力改进,自觉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
1、学生自评。
3、教师归纳。
课堂练习。
设计一个关于老实人的故事,讨论:
1、你愿意做个有时吃亏的老实人吗?
2、你愿意交老实的朋友,还是喜欢“精明”而不太老实的朋友?
3、老实人在社会上行得通吗?
教学小结。
做人既需要老实,还需要智慧,我们必须学会处理好诚实与隐私、善意谎言的关系。在面对复杂的社会时,要多给自己的心中留一片净土,坚守诚信的绿洲。
作业。
1、如何处理诚实与隐私?
2、如何看待善意的谎言?
3、中学生如何坚守诚信的绿洲?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