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春节范文(23篇)
坚持是实现目标和梦想的关键,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收获成功。怎样培养一颗感恩的心?这些范文是根据通用原则整理而得,可供大家参考。
江西的春节篇一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江西春节习俗大家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西春节习俗,欢迎阅读。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中,最受重视的莫过于春节、元宵、端午节和中秋节了。这些节日当中,春节又属于重中之重。每年因回家过春节的外出游子、农民工流、学生流交汇在一起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春运”现象。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的就是人们对春节的重视,反映在心理上就是中国人十分看重与亲人的团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尽管春运期间车票之昂贵,人员之拥挤,人们依然向往挤上过年前的最后一班车。
我们这里通常意义上的“过年”,不单单是指“春节”那一天,而是从“春节”那一天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过后为止。这期间节日的气氛相当浓厚。因为只有等到过年,才能见到久别的亲人并与之团聚,小孩子则不仅可以尝到许多平时享受不到的美味,可以放开肚皮大饱口福,而且还能得到一笔数目不小的完全归自己支配的压岁钱,那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先说过年的准备阶段。过年最重要的准备是年货,为了让家人和亲朋好友吃好玩好,妇女们通常要准备众多的年货。秋收已过,她们有时间到墟市上买回酿酒的酒曲,用刚刚收获的糯米酿上一缸甜美的米酒,以招待远道归来的亲人和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米酒是用酒娘冲开水的,喝上一口,从口里甜到心里,但又不失酒的香味。
除了酿酒外,她们还会用自家养的鸭子制成美味的板鸭,用猪肉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香肠,或者将从集体鱼塘中分得的鲢鱼制成腊鱼等等。所有这些肉制品制成后,只要是阳光灿烂的天气,人们就用竹篙将其挂成一排放在太阳下晾晒,直至将其晒得流油为止。家家都是这样,这构成了我们家乡冬天的一道风景线。以上是要在锅里煮熟后用盘子端上饭桌的年货,还有一些则是用米粉加调味料搅和成团,然后捏成更小的不同形状炸熟的果子,墟市上购买的瓜子、蜜饯等等,则是专门用于喝茶聊天时享用的。
等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家里称“过小年”,说是灶神回天宫奏报述职的日子,所以这天要煮很多好吃的食物,使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回来是天庭将会降福人间,故有“上天奏善事,回宫降吉祥”之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家中一切器具,包括台凳桌椅、橱柜等统统搬出来清洗,然后将房里屋外的灰尘、蛛网打扫地一干二净,把整个家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过年前两天,每家会派代表到附近的墟市上购买最后的年货,比如爆竹、蜡烛、香和。
对联。
门神画等等,当然,如果哪家有擅长书法的人,对联就直接由他负责了。对联和门神画是在春节那天贴的,都是图个红火喜庆。
最重要是就是春节那一天了,准备了那么久,终于等到“过年”了,过年的重头戏是年夜饭。在下午的四五点钟,便不断有人家开始燃放鞭炮吃年夜饭了。爆竹噼噼啪啪的声音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热闹喜庆的气氛。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烟花和轰轰的爆竹便竟相燃放。和其他地方一样,全家团团坐在桌上,品尝着那些美味可口的菜肴,大家举杯说出自己对于家人的良好的祝愿。
所不同的是这里不是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那样过年吃饺子,而只煮一桌丰盛的饭菜罢了,而且不会吃光,那意味着“年年有余”.在开饭之前,必须把筷子放在摆好的饭碗上,每个碗倒上几滴茶,由家中年纪最小的人叫:太公太婆、爷爷奶奶回家过年(被叫的人应该都是已经故去了的),然后将各个碗中的茶到掉,请家里年纪最大的坐上席后,大家才能动筷子。这些过程虽然看上去有些麻烦,可却是寓示着对祖先的尊敬,对长辈的孝顺,它不自觉地给我们提供了教我们和小孩如何做人的一个舞台。在有说有笑的过程中,大家享受着最丰盛的年夜饭。过后,大人照例要给老人和小孩发压岁钱,并要求小孩将压岁钱放在枕头下,以企求岁岁平安。
大年初一,是祭祀“观音”的日子。这一天全家人都只能吃素食,比如豆腐、白菜、萝卜之类,而且每餐都要将素菜吃光,寓示着新的一年庄稼长势喜人,不要到农田中拔杂草。吃完早餐,那些少男少女们往往准备进城逛街购买衣帽鞋袜之类,而善男信女则前往当地的佛寺烧香拜佛求签,所以,这一天的行人也是相当之多,导致交通堵塞现象频频发生。可是人们决不会在这一天去走亲戚,向亲戚拜年。初二“喝汤”,其实并不是喝汤,只是烧些米线,煮些清水蛋来吃。
原来各家各户都会准备一碗米线,上面放上两个剥了壳的清水蛋,送往本家族中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家庭中,实为敬老,因为米线意为长寿,剥了壳的鸡蛋意为脱壳重生。老人一般只会接受米线和其中一个鸡蛋,另一个蛋回敬给主人。如果双方都有老人,双方就会互送。从初二开始,人们便可以向亲戚朋友拜年了。特别是年前出嫁的闺女,是一定要在初二这天回娘家的。而且须在娘家呆上个把礼拜,那些兄弟哥嫂叔伯们会按一定顺序请新婚夫妇到自家吃一顿,那叫“请饭”,这时,也是新郎熟悉娘家亲人的好机会。一般人拜年可以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过年这一段时间是个人们互相交流的时期,最重要的表现在于“礼”的往来。在亲戚家做客,一般是只吃两顿,一顿叫“喝汤”,一顿是中餐。前者是主人为刚刚远到而来的客人洗尘的,他们端上美酒和下酒的几个小菜,让客人先垫垫底。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一边讲述工作和家庭的情况,这样在闲聊中不知不觉就减轻了客人在路途的疲劳。
不一会儿,主人撤下小菜的盘子,端上十几个家里的拿手的好菜,开始真正的中餐。临走时,他们又回送一些自制或是买来的果子、花生之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到了正月十五,家家团团圆圆闹完元宵,节日气氛就已渐渐淡下来了,因为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为了拼得更好的生活,还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经过一个“春节”的休息,人们疲惫的身心得到调养,这使得他们更有精力去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春节:我们南昌人说: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南昌话)。是因为秦始皇征集民夫修万里长城,南昌籍民夫在腊月二十四日后才陆续回家,家人均以亲人抵家团圆的时间为“过年”.所以,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是过年的,有的早上过年,有的是中年、晚上过年。
年三十的晚上吃过团圆饭以后,一般来说户主和成年人都不睡,大家围在火盆旁一边喝着茶,嗑着瓜子,一边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筹划来年的生产生活,这样一直坐到天明,此俗为辞旧迎新。正月初一凌晨开门,叫“开财门”,每家每户对此极为慎重,至初一凌晨,户主首先洗脸,着好衣冠,先向祖宗神位摆供品,点燃香烛,烧纸钱,之后在鞭炮声中大开门户,念叨“恭喜发财”,有的村民开门后,还出门向大利方向烧香作揖、敬天地,这叫“出方”,祈求天地保佑,能在一年里消灾避祸,大吉大利。回屋后拜祖求神,祈求祖神保佑全家人平安,生财发福。今“出方”拜天地之俗已废,初一开财门习俗沿袭不衰。
跳傩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定的,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初一叫“起傩”,十六叫“搜傩”.“起傩”之后,傩班开始四处巡回,十六日回村“搜傩”.“搜傩”仪式极其热烈隆重,四邻八乡的乡亲们在这一天夜晚往往都要赶到石邮村自己的亲戚家中来,村里往往也要摆上几桌到几十桌,集中招待一些来此地观傩的“上面人”.
傩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含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拜年: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
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
上七大似年:南昌人重视上七,这天要好好地吃一顿,还要吃“糊羹”,象征步步高,这天一般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
元宵节:(南昌话)“过了元宵罢了灯”,过了元宵,年事活动就基本结束了。(南昌话)“三十晚上的火、元宵的灯”,元宵观花灯、耍花灯、猜灯谜,异常热闹。
春节:我们南昌人说: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南昌话)。是因为秦始皇征集民夫修万里长城,南昌籍民夫在腊月二十四日后才陆续回家,家人均以亲人抵家团圆的时间为“过年”。所以,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是过年的,有的早上过年,有的是中年、晚上过年。
拜年: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
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
上七大似年:南昌人重视上七,这天要好好地吃一顿,还要吃“糊羹”,象征步步高,这天一般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
元宵节:(南昌话)“过了元宵罢了灯”,过了元宵,年事活动就基本结束了。(南昌话)“三十晚上的火、元宵的灯”,元宵观花灯、耍花灯、猜灯谜,异常热闹。
江西的春节篇二
同样是春节,各个地区的习俗却有不同。你知道江西春节习俗吗?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江西春节习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年三十的晚上吃过团圆饭以后,一般来说户主和成年人都不睡,大家围在火盆旁一边喝着茶,嗑着瓜子,一边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筹划来年的生产生活,这样一直坐到天明,此俗为辞旧迎新。
正月初一凌晨开门,叫“开财门”,每家每户对此极为慎重,至初一凌晨,户主首先洗脸,着好衣冠,先向祖宗神位摆供品,点燃香烛,烧纸钱,之后在鞭炮声中大开门户,念叨“恭喜发财”,有的村民开门后,还出门向大利方向烧香作揖、敬天地,这叫“出方”,祈求天地保佑,能在一年里消灾避祸,大吉大利。
回屋后拜祖求神,祈求祖神保佑全家人平安,生财发福。
兰花根。
以糯米粉、白糖、清油为原料,经配料、搓揉、擀皮、切丝、油汆、滤油等工序制成。色泽金黄油亮,大小均匀,甜而不腻,质脆酥香。
庐山石鸡。
别以为此“鸡”是你想象中的那种家养的鸡,它其实是一种生长在庐山的阴涧岩壁洞穴中的麻皮蛙,又名赤蛙、棘脑蛙,体呈赭色,前肢小,后肢强壮,昼藏石窟,夜出觅食。它的形体与一般青蛙相似,但体大,肉肥,一般体重三四两,大的重约一斤左右。因其肉质鲜嫩,肥美如鸡而得名。深圳的江西菜馆一般都有这道菜,人家的原名叫“黄焖石鸡”。
藜蒿炒腊肉。
藜蒿是一种带有特殊香气的绿色蔬菜,一般都是吃它的茎。藜蒿入口生脆,和肉类炒在一起的时候,味道鲜美,令人唇齿生香。藜蒿炒腊肉是江西有名的特色菜。
石鱼炒蛋。
石鱼是庐山的特产,长年生活在庐山泉水与瀑布中,这种鱼体小,长而略扁,其肉细嫩鲜美,味道香醇。石鱼炒蛋这款菜肴鲜味浓厚,颜色金黄,外脆里嫩,是佐酒佳肴。
万年神农宫中国最美的地下河。
入选理由:中国最美的地下河、亚洲较为年轻的岩洞。
神农宫。初听洞名,以为是神龙宫。把洞比作龙,历来是国人偏爱的想象。但是到了,才知此洞以人为名。是神农,不是神龙。万年县因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植硅石而被誉为稻作起源地,当地人就把这座地下宫殿晋献给五谷大帝神农氏。
1998年的一场暴雨使当地村民意外发现了神农宫溶洞。后据考证,整个地下岩洞全长十几公里。神农宫由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和地下河组成。溶洞是亚洲较为年轻的岩洞,钟乳石质地纯净,色泽如玉,形态各异,蔚为壮观,被中国地质科学院列为中国洞穴景观评价一等奖。神农河全长460米、曲折清幽、色彩斑斓,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下河”。
乐平洪岩仙境坐拥神州溶洞四绝。
入选理由:洞中有“九天飞瀑、震天雷、仙人田、水中天”等奇观。
洪岩仙境是一亿多年前中生代形成的壶天灰岩溶洞,整个洞长20xx余米。
洞中石钟乳遍布上下,错落有致,晶莹绚丽,美不胜收,千姿百态,鬼斧神工。出生在这里的南宋名臣洪皓(其二十八代世孙为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游后留下“有此乾坤有此岩,谁知仙境在人间……”的千古绝唱。
岩洞的圆顶就像用生铁铸成的天衣无缝的太空,罩在头顶。进十余步,“观音菩萨”含笑迎接游客。从仙人殿右侧拾级而上,出现一片开阔山坡地。山坡上竟被仙人开垦出层层梯田。
当您在地府仙宫左弯右转穿插徘徊,一种轰雷之声由远而近由小而大传来,不绝于耳。越往下走,响声越大。原来是洞中泉水形成的巨流像一匹30多米长的白练直挂下来,那气势,那声响,并不比庐山瀑布逊色多少。来到这里,通过铁桥跨越在飞瀑之上,飞瀑在脚下轰鸣,宛如发生了地震,令人毛骨悚然。
地理位置:位于乐平市东北38公里处,距景德镇市区约50公里。毗邻婺源、德兴两县市。
周边景点:乐平古戏台,浮梁古城、景德镇民窑博物馆、三闾庙古街。
江西的春节篇三
记者从哈尔滨市交警部门获悉,根据《哈尔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规定,监测实况和预报显示市区扩散条件转好,自2月15日10时起解除重污染天气二级(橙色)预警,同时取消三环内(含三环路)车辆限行规定,交警提示驾驶人须按原有的限行路段单双号执行。
哈尔滨市单双号限行路段。
经纬街(尚志大街至霁虹桥)、兆麟街、地段街、尚志大街(满洲里街至友谊路,含尚志海城桥)、工部街、北安街、红军街、中山路(和平路至公滨路方向路段除外)、红旗大街(先锋路至公滨路)、珠江路(中山路至红旗大街)、邮政街(海关街至果戈里大街)、一曼街(果戈里大街至鞍山街)、果戈里大街(东大直街至一曼街)。
2月21日(星期二)哈尔滨市本地车辆不限行。
外地车辆限行机动车尾号为所有号牌,限行时间为07:00-09:00;16:30-18:30,限行区域为东大直街、西大直街、和兴路(含高架桥)、三大动力路(含高架桥)、康安路(含高架桥)、河鼓高架桥(不含桥下道路)、征仪路(保健路至和兴路)、文昌高架桥(不含桥下道路)、宣化高架桥(不含桥下道路)、内环西路(安国街至文昌街,含安发桥和教化桥)、友谊路。具体规定为:外埠牌照机动车在工作日(周一至周五)7时至9时、16时30分至18时30分在下述道路全号段禁行。
禁行道路:东大直街、西大直街、和兴路(含高架桥)、三大动力路(含高架桥)、康安路(含高架桥)、河鼓高架桥(不含桥下道路)、征仪路(保健路至和兴路)、文昌高架桥(不含桥下道路)、宣化高架桥(不含桥下道路)、内环西路(安国街至文昌街,含安发桥和教化桥)、友谊路。
本市及外埠牌照机动车辆每日6时30分至19时实施单双号限行。即:车牌尾号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为1、3、5、7、9的车辆双日限行;车牌尾号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为0、2、4、6、8的车辆单日限行。限行道路:霁虹桥、霁虹街(兴安街至霁虹桥)、经纬街(尚志大街至霁虹桥)、红军街(霁虹桥至大直街)、邮政街(海关街至果戈里大街)、一曼街(果戈里大街至鞍山街)、果戈里大街(东大直街至一曼街)、兆麟街(田地街至经纬街)。。
污染天气注意事项:
1、通风换气。
不要觉得说雾霾天气,室内就不需要通风换气了。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家里会有厨房油烟污染、家具添加剂污染等,如不通风换气,污浊的室内空气同样会危害健康。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当然在大雾天气升级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开窗时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不让风直接吹进来,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她同时提醒,家中以空调取暖的居民,尤其要注意开窗透气,确保室内氧气充足。
2、做好个人卫生。
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因此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3、食清淡多喝水。
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污染天气的危害及注意事项。
空气质量“轻度污染”: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空气质量“中度污染”:易感人群的症状进一步加剧,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户外锻炼,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空气质量“重度污染”: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
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建议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停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江西的春节篇四
我的故乡——江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节日习俗也饶有一番风味!虽然江西也已渐渐步入城镇化,但还保留着正宗的农村味儿!
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最为隆重的节日非春节莫属了!当然,我们江西过年的年味儿绝不比别的地方差!这不,腊月才刚到,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江西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个时期。认门还有一个这样的顺口溜:“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八,打糍耙;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照传统的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乡邻们家家飘香,户户欢腾,为新年打一个结实的底座。
过年时,孩子们最开心了!可以放鞭炮,吃好吃的,还可以穿新衣服。最开心的是——收红包!哈哈!但是,守岁却好像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一家之中,除了周岁未满的小婴儿,其他人必须得守岁。熬到了午夜,虽然会有好吃的东西吃,但还是倒头就睡了!天明了之后,总是会有“熊猫眼”的。
到了春节临近尾声的`时候,大人们照常做事,小孩子又将开始上学,盼着下一个年……。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江西的春节篇五
春节,又叫过年,是中国民间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江西春节风俗吗?下面本站小编精心整理了江西春节风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年三十的晚上吃过团圆饭以后,一般来说户主和成年人都不睡,大家围在火盆旁一边喝着茶,嗑着瓜子,一边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筹划来年的生产生活,这样一直坐到天明,此俗为辞旧迎新。
正月初一凌晨开门,叫“开财门”,每家每户对此极为慎重,至初一凌晨,户主首先洗脸,着好衣冠,先向祖宗神位摆供品,点燃香烛,烧纸钱,之后在鞭炮声中大开门户,念叨“恭喜发财”,有的村民开门后,还出门向大利方向烧香作揖、敬天地,这叫“出方”,祈求天地保佑,能在一年里消灾避祸,大吉大利。
回屋后拜祖求神,祈求祖神保佑全家人平安,生财发福。
春节:我们南昌人说: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南昌话)。是因为秦始皇征集民夫修万里长城,南昌籍民夫在腊月二十四日后才陆续回家,家人均以亲人抵家团圆的时间为“过年”。所以,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是过年的,有的早上过年,有的是中年、晚上过年。
拜年: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
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
年三十的晚上吃过团圆饭以后,一般来说户主和成年人都不睡,大家围在火盆旁一边喝着茶,嗑着瓜子,一边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筹划来年的生产生活,这样一直坐到天明,此俗为辞旧迎新。正月初一凌晨开门,叫“开财门”,每家每户对此极为慎重,至初一凌晨,户主首先洗脸,着好衣冠,先向祖宗神位摆供品,点燃香烛,烧纸钱,之后在鞭炮声中大开门户,念叨“恭喜发财”,有的村民开门后,还出门向大利方向烧香作揖、敬天地,这叫“出方”,祈求天地保佑,能在一年里消灾避祸,大吉大利。回屋后拜祖求神,祈求祖神保佑全家人平安,生财发福。今“出方”拜天地之俗已废,初一开财门习俗沿袭不衰。
饺子。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汤圆。
汤圆的“圆”有“团团圆圆”之意,南方人过年时每家每户必定要吃汤圆。
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江西的春节篇六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将于201月2日在我厦门举行。为确保比赛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决定对思明区部分道路采取分时段交通限制措施,具体事项告知如下:。
一、2017年1月1日20:00起。
会展北路(会展路-展鸿路段)封闭,除持有2017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车辆通行证》的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2017年1月1日22:00起,会展路(莲前东路-会展北路段)封闭,除持有2017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车辆通行证》的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
二、2017年1月2日6:00起。
主会场区域、会展路、会展北路、会展南路、会展中心内部道路除持有2017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绿色、红色《车辆通行证》的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2017年1月2日6:00起,展鸿路、纵一路(温德姆酒店南侧道路)、莲前东路(前埔路口-会展路口段)除公交和持证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2017年1月2日6:00-8:00,由吕岭路、前埔东路、文兴路、环岛干道等道路所围合区域内除公交和持证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驶入(只出不进)。
三、2017年1月2日6:30起。
马拉松赛道环岛路会展南路口至云顶南路口段、云顶南路环岛路口至国家会计学院北侧调头区段,除持有2017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绿色《车辆通行证》的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
四、2017年1月2日7:00起。
马拉松赛道环岛南路云顶南路口至龙虎山路口段,除持有2017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绿色《车辆通行证》的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2017年1月2日7:30起,马拉松赛道环岛南路龙虎山路口至大学路口段、演武大桥、鹭江道西堤南三路口段,环岛东路会展南路口至观音山段,除持有2017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绿色《车辆通行证》的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
升平路(鹭江道路口至思明西路口段)允许小型汽车双向通行。
西堤南一路临时调整为由北向南单向通行,届时临时开放西堤南一路口,允许车辆左转驶入湖滨西路口;西堤南二路临时调整为由南向北单向通行,禁止车辆驶入鹭江道。
六、限制区域内的公交车辆,采取改道、跳站、缩线、停驶等措施绕行。
为尽量减少对市民的出行影响,我局将根据比赛进展情况,适时恢复上述路段交通。请广大市民详细了解道路交通限制情况,提前做好出行安排,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限制期间带来的道路交通出行不便,请给予理解和支持。
特此通告。
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
12月20日。
江西的春节篇七
新年的最后一天,元宵节如期而至。
元宵节,家家灯火通明的节日,一到元宵节。最开心的无非是孩子们,因为在这个举国同庆的佳节里,烟花爆竹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一颗颗烟花伴着孩子的笑声,吵闹声,接连不断地飞上天空。随着一声巨响,一朵朵的烟火盛开在深蓝的天幕中,不是鲜花却胜鲜花。爆竹声也接连响起,应和着孩子的欢闹声,好不热闹!
元宵节的节目除了烟花爆竹之外,灯笼也是必不可少的。夜幕降临,各家灯火亮起,孩子上街的必备物品那就是灯笼。热闹的夜市,各色的灯火,各式的小贩,孩子们欢欢喜喜提着灯笼的一幕也是一道风景线,火光映在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为节日增添了一丝活气,和真正的快乐。
元宵佳节,伴随着烟花爆竹的轰鸣声,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伴随着大人的喝彩声,慢慢走远了脚步。
喜庆的元宵节刚刚过去,人们吃元宵,打灯笼……真是太好玩了。光知道好玩不行,得知道它的来历,不行了吧!还是我告诉你吧: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知道了吧!把它记住,回家给你爸爸妈妈说。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这天是元宵节,学校里到处挂满了灯笼,各式各样,每个灯笼上贴了灯谜,让大家去猜。再去教室看看:哇!一幅红对联贴在门口,外面也挂着好几个灯笼,上面写有灯谜。同学们都聚在一起说说笑笑,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很快,猜灯谜活动开始了!同学们一窝蜂涌出了教室,我和胡可欣向外一看,外面人山人海,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站在每个灯笼下面商量着谜底,我们两个也在灯谜前寻找答案。突然,胡可欣眼睛一亮,摘下“降落伞”的灯谜对老师说:“张飞!”“你答对了!”老师笑眯眯地递给她一块巧克力。
我们继续前行,可是毫无头绪,压根不知道怎么办,但后面的灯谜都被摘光了,我只能想这个,是“坐”吗?不对。唉,还是算了,放弃吧!
我们俩人索性跑去操场上。啊!一看更傻眼了,这些灯谜我一个都不知道!是我们太笨了,还是灯谜太难了?一个“蓝色的枪和蓝色的刀”悄悄对我大喊着:“嘿,来猜猜我吧!”我心里一想,枪和刀,刀枪,蓝色,用英文想想blue!刀枪blue!刀枪不入,我兴奋地记下号,跑去排队,总算轮到我了,我对老师说:“刀枪不入(blue)!”“错了,下一个。”老师无情的让我从幻想中清醒。
剩下的我们谁都不知道,怎么想都不行。
时间过得真快,灯谜会结束了,回教室的路上,我心想:下次要多积累知识,下次我一定会获得奖品!
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这天,人们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年我度过了一个特殊而热闹的无宵夜。
说特殊,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过节。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我们全家早早就准备好了去看花灯,每年,我都能欣赏到漂亮新颖、五彩缤纷的花灯,还会看到美丽迷人、五颜六色的焰火。听妈妈说,张掖的灯展比临泽更清亮,所以,我征得爸妈同意,到张掖姨姨家过元宵。
姨姨早早就煮好了汤圆,圆圆的,从口甜到心,但人和哥哥只吃了几个就缠着姨姨带我们去观灯。
到了广场,啊,真是人山人海,四周挂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有火红的金鱼灯,象征奥运的福娃灯,开屏的孔雀灯……今年是牛年,牛当然是主角了,有金牛闹春灯,牧童戏牛灯,斗牛灯,一排排闪亮的花牛灯祝福人们今年身体牛,事业牛,生活越来越牛。
远处,一闪一闪的灯塔吸引了我,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挤到前面,高高的灯塔上镶着漂亮的霓虹灯,红的,蓝的,黄的,绿的,五彩纷呈,耸立在广场中央,美丽极了。
过了一会,我们又来到了甘泉公园,这里也挂了许多灯,特别是闪烁在柳树丛中的,有可爱娃娃灯,美丽的孔雀灯,金灿灿的元宝灯,真叫人留恋忘返。
这时,随着轰轰的声响,广场的天空一下子亮了起来,噢,原来是开始放焰火了,这可是我最期待的了,只见焰火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在空中绽放,又缓缓消失,有的像美丽的流星一样划过天际,有的像天女散花一般,从远处的天空慢慢飘落,美丽极了。
正月十五的张掖多么热闹,元宵节的夜景多么迷人啊!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家家户户都在用笑脸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元宵”我认为元宵其实是和汤圆一样的。都是那么园,那么白,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我觉得包元宵好好玩,在元宵里放入各种馅儿:芝麻,豆沙,桂圆,果仁等等,然后再包好。我想“元宵”这个“元”和团圆这个“园”是谐音,大概就是要把元宵搓得很圆才行,包好的元宵再放入锅里煮。这样元宵就做好了,家家户户就围在一起吃元宵了。就像这句话“闹元宵,煮元宵,骨肉团聚,满心喜。”
元宵节还可以观花灯。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热闹而美丽。在这一天还可以猜灯谜,在灯笼下贴上一张张灯谜纸,既可以动脑筋,又可以观灯,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礼物,真是一举多得啊!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听妈妈讲元宵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一天,情侣们手拉着手一起去观灯、看表演。笑声洋溢着整条街,幸福洒满每个人的心。
元宵节那一天最热闹的无过于放礼花了。街上人很多,每个人都站在了观赏烟花的位置。放烟花的人来了,他点燃了烟花,“呯呯”开始放了。看,一只像老鼠一样的烟花冲上天了,一炸五颜六色的花点儿就在天上飞舞,过了一会儿又不见了。紧接着,又飞上了一朵花像流星雨一样从天而降,就像天女散花……人越来越多了,笑声越来越响了,一朵朵“花”也越来越好看了……大伙儿沉浸在欢声笑语的元宵夜之中。
元宵节家家户户聚在一起,累了,困了,一会儿就进入了美妙的梦乡,我想,人们也一定会笑得很开心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江西的春节篇八
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大节,由若干地区民俗环节构成。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江西春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中,最受重视的莫过于春节、元宵、端午节和中秋节了。这些节日当中,春节又属于重中之重。每年因回家过春节的外出游子、农民工流、学生流交汇在一起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春运”现象。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的就是人们对春节的重视,反映在心理上就是中国人十分看重与亲人的团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尽管春运期间车票之昂贵,人员之拥挤,人们依然向往挤上过年前的最后一班车。
我们这里通常意义上的“过年”,不单单是指“春节”那一天,而是从“春节”那一天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过后为止。这期间节日的气氛相当浓厚。因为只有等到过年,才能见到久别的亲人并与之团聚,小孩子则不仅可以尝到许多平时享受不到的美味,可以放开肚皮大饱口福,而且还能得到一笔数目不小的完全归自己支配的压岁钱,那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先说过年的准备阶段。过年最重要的准备是年货,为了让家人和亲朋好友吃好玩好,妇女们通常要准备众多的年货。秋收已过,她们有时间到墟市上买回酿酒的酒曲,用刚刚收获的糯米酿上一缸甜美的米酒,以招待远道归来的亲人和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米酒是用酒娘冲开水的,喝上一口,从口里甜到心里,但又不失酒的香味。
除了酿酒外,她们还会用自家养的鸭子制成美味的板鸭,用猪肉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香肠,或者将从集体鱼塘中分得的鲢鱼制成腊鱼等等。所有这些肉制品制成后,只要是阳光灿烂的天气,人们就用竹篙将其挂成一排放在太阳下晾晒,直至将其晒得流油为止。家家都是这样,这构成了我们家乡冬天的一道风景线。以上是要在锅里煮熟后用盘子端上饭桌的年货,还有一些则是用米粉加调味料搅和成团,然后捏成更小的不同形状炸熟的果子,墟市上购买的瓜子、蜜饯等等,则是专门用于喝茶聊天时享用的。
等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家里称“过小年”,说是灶神回天宫奏报述职的日子,所以这天要煮很多好吃的食物,使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回来是天庭将会降福人间,故有“上天奏善事,回宫降吉祥”之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家中一切器具,包括台凳桌椅、橱柜等统统搬出来清洗,然后将房里屋外的灰尘、蛛网打扫地一干二净,把整个家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过年前两天,每家会派代表到附近的墟市上购买最后的年货,比如爆竹、蜡烛、香和。
对联。
门神画等等,当然,如果哪家有擅长书法的人,对联就直接由他负责了。对联和门神画是在春节那天贴的,都是图个红火喜庆。
最重要是就是春节那一天了,准备了那么久,终于等到“过年”了,过年的重头戏是年夜饭。在下午的四五点钟,便不断有人家开始燃放鞭炮吃年夜饭了。爆竹噼噼啪啪的声音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热闹喜庆的气氛。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烟花和轰轰的爆竹便竟相燃放。和其他地方一样,全家团团坐在桌上,品尝着那些美味可口的菜肴,大家举杯说出自己对于家人的良好的祝愿。
所不同的是这里不是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那样过年吃饺子,而只煮一桌丰盛的饭菜罢了,而且不会吃光,那意味着“年年有余”.在开饭之前,必须把筷子放在摆好的饭碗上,每个碗倒上几滴茶,由家中年纪最小的人叫:太公太婆、爷爷奶奶回家过年(被叫的人应该都是已经故去了的),然后将各个碗中的茶到掉,请家里年纪最大的坐上席后,大家才能动筷子。这些过程虽然看上去有些麻烦,可却是寓示着对祖先的尊敬,对长辈的孝顺,它不自觉地给我们提供了教我们和小孩如何做人的一个舞台。在有说有笑的过程中,大家享受着最丰盛的年夜饭。过后,大人照例要给老人和小孩发压岁钱,并要求小孩将压岁钱放在枕头下,以企求岁岁平安。
大年初一,是祭祀“观音”的日子。这一天全家人都只能吃素食,比如豆腐、白菜、萝卜之类,而且每餐都要将素菜吃光,寓示着新的一年庄稼长势喜人,不要到农田中拔杂草。吃完早餐,那些少男少女们往往准备进城逛街购买衣帽鞋袜之类,而善男信女则前往当地的佛寺烧香拜佛求签,所以,这一天的行人也是相当之多,导致交通堵塞现象频频发生。可是人们决不会在这一天去走亲戚,向亲戚拜年。初二“喝汤”,其实并不是喝汤,只是烧些米线,煮些清水蛋来吃。
原来各家各户都会准备一碗米线,上面放上两个剥了壳的清水蛋,送往本家族中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家庭中,实为敬老,因为米线意为长寿,剥了壳的鸡蛋意为脱壳重生。老人一般只会接受米线和其中一个鸡蛋,另一个蛋回敬给主人。如果双方都有老人,双方就会互送。从初二开始,人们便可以向亲戚朋友拜年了。特别是年前出嫁的闺女,是一定要在初二这天回娘家的。而且须在娘家呆上个把礼拜,那些兄弟哥嫂叔伯们会按一定顺序请新婚夫妇到自家吃一顿,那叫“请饭”,这时,也是新郎熟悉娘家亲人的好机会。一般人拜年可以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过年这一段时间是个人们互相交流的时期,最重要的表现在于“礼”的往来。在亲戚家做客,一般是只吃两顿,一顿叫“喝汤”,一顿是中餐。前者是主人为刚刚远到而来的客人洗尘的,他们端上美酒和下酒的几个小菜,让客人先垫垫底。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一边讲述工作和家庭的情况,这样在闲聊中不知不觉就减轻了客人在路途的疲劳。
不一会儿,主人撤下小菜的盘子,端上十几个家里的拿手的好菜,开始真正的中餐。临走时,他们又回送一些自制或是买来的果子、花生之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到了正月十五,家家团团圆圆闹完元宵,节日气氛就已渐渐淡下来了,因为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为了拼得更好的生活,还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经过一个“春节”的休息,人们疲惫的身心得到调养,这使得他们更有精力去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春节:我们南昌人说: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南昌话)。是因为秦始皇征集民夫修万里长城,南昌籍民夫在腊月二十四日后才陆续回家,家人均以亲人抵家团圆的时间为“过年”.所以,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是过年的,有的早上过年,有的是中年、晚上过年。
年三十的晚上吃过团圆饭以后,一般来说户主和成年人都不睡,大家围在火盆旁一边喝着茶,嗑着瓜子,一边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筹划来年的生产生活,这样一直坐到天明,此俗为辞旧迎新。正月初一凌晨开门,叫“开财门”,每家每户对此极为慎重,至初一凌晨,户主首先洗脸,着好衣冠,先向祖宗神位摆供品,点燃香烛,烧纸钱,之后在鞭炮声中大开门户,念叨“恭喜发财”,有的村民开门后,还出门向大利方向烧香作揖、敬天地,这叫“出方”,祈求天地保佑,能在一年里消灾避祸,大吉大利。回屋后拜祖求神,祈求祖神保佑全家人平安,生财发福。今“出方”拜天地之俗已废,初一开财门习俗沿袭不衰。
跳傩。
跳傩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定的,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初一叫“起傩”,十六叫“搜傩”.“起傩”之后,傩班开始四处巡回,十六日回村“搜傩”.“搜傩”仪式极其热烈隆重,四邻八乡的乡亲们在这一天夜晚往往都要赶到石邮村自己的亲戚家中来,村里往往也要摆上几桌到几十桌,集中招待一些来此地观傩的“上面人”.
傩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含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拜年: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
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
上七大似年:南昌人重视上七,这天要好好地吃一顿,还要吃“糊羹”,象征步步高,这天一般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
元宵节:(南昌话)“过了元宵罢了灯”,过了元宵,年事活动就基本结束了。(南昌话)“三十晚上的火、元宵的灯”,元宵观花灯、耍花灯、猜灯谜,异常热闹。
江西的春节篇九
我们江西风俗非常多样:有抓周啊,有守岁啊,还有祭拜天地……今天我就来介绍几样。
三是祭拜天地,每次在过年的期间我们都要祭拜天地,让他们保佑我们可以全家安全一年里不会出事。我们要把猪头和一些吃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拜天地这样可以全家幸福。
我们江西还有很多习俗想要了解的话就到本地去了解吧!
江西的春节篇十
江西省简称赣,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你知道江西春节的民风民俗吗?下面本站小编精心整理了江西春节的民风民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江西人过年,除了年夜饭,早餐也是非常讲究的。为了新年有个好兆头,大人小孩在大年初一都不允许睡懒觉。不管除夕夜玩得多晚,大年初一早上6点多都得起床,7点多一家子要坐一起吃新年早餐。这顿早餐一般吃的是“素餐”,以青菜豆腐为主,以示新的一年清清吉吉,富贵有余。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放鞭炮、贴。
春联。
给压岁钱。
“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过了大年初一,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所以俗称“迎婿日”。
这天,回娘家的女儿不能空手,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名为“带手”或“伴手”,且必须是双数。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彩头,他们还能得到外公外婆的“压胜钱”。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赤狗”是“熛怒之神”,不宜外出。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
大年初四,又称为羊日,是民间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起来堆到一处,这也是汉族民俗中说的‘扔穷。
这天也是江西客家人探亲访友最热闹的日子。客家人对“四”并无禁忌,“四”被视为很吉利的数字,因为“四”是两个“双”合成的,初四出门也被看成“走四方”的好意头。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江西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也就是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正月初五,迎接财神之日,也是各商店开市之时。”
年三十的晚上吃过团圆饭以后,一般来说户主和成年人都不睡,大家围在火盆旁一边喝着茶,嗑着瓜子,一边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筹划来年的生产生活,这样一直坐到天明,此俗为辞旧迎新。
正月初一凌晨开门,叫“开财门”,每家每户对此极为慎重,至初一凌晨,户主首先洗脸,着好衣冠,先向祖宗神位摆供品,点燃香烛,烧纸钱,之后在鞭炮声中大开门户,念叨“恭喜发财”,有的村民开门后,还出门向大利方向烧香作揖、敬天地,这叫“出方”,祈求天地保佑,能在一年里消灾避祸,大吉大利。
回屋后拜祖求神,祈求祖神保佑全家人平安,生财发福。
今“出方”拜天地之俗已废,初一开财门习俗沿袭不衰。
春节:我们南昌人说: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南昌话)。是因为秦始皇征集民夫修万里长城,南昌籍民夫在腊月二十四日后才陆续回家,家人均以亲人抵家团圆的时间为“过年”。所以,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是过年的,有的早上过年,有的是中年、晚上过年。
拜年: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
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
上七大似年:南昌人重视上七,这天要好好地吃一顿,还要吃“糊羹”,象征步步高,这天一般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
江西的春节篇十一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个时期。
为了“年”,人们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共同渲染那种期冀已久的年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磁粑,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的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乡邻们是家家飘香,户户欢腾,看见你从家门口过,大都会热情地叫你进去尝尝新炸的丸子,孩子们则会拿着竹签串着肉丸鱼丸红薯丸子等等互相尝鲜,同时还会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大年三十终于来了。家里的大大小小都早早起了床,连鸡、狗都比往常欢快,他们同主人们一起准备着过年。
江西的春节篇十二
一年只有一次,最热闹的也就是那个晚上,我盼望着那个晚上的到来,迎接着那个迷人的夜晚。
那个晚上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乐趣。为了今年的“年夜大餐”,母亲和奶奶在除夕的前两天就开始“动工”了。因为母亲眼中的年夜饭是团圆饭,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到这时候,我便会言语谨慎,生怕不经意间说出什么不中听的或是不吉利的话,招来母亲的责骂。对我家而言,这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已经不只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是全家都要参与的仪式。所以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保留了在家中吃年夜饭的习惯。我家的年夜饭讲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母亲是总设计师,负责人员调度。为了年夜饭母亲会把消毒柜里的淡蓝色的精美餐具拿出来用。父亲帮母亲打小工,负责买配菜,买调料,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奶奶是总设计师的得力助手;爷爷则是烹饪几个他的拿手菜;我嘛,就负责“偷吃”,在有菜做好了后,我总以尝尝菜的咸淡,来偷吃做好的菜。
母亲做年夜饭有讲究,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有冷有热,有荤有素,各自成双,讨一个“好事成双”的彩头。每年年夜饭爸爸都会亮出他新学得几个好菜让我们品评,但有几个菜是爸爸的保留曲目,每年必不可少。“蒸蛋卷”、“清炖鸡”、“炸肉丸”、“红烧鱼”。爸爸认为有了这些菜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在母亲的指挥和操持下,晚上七点整,我们的午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开饭喽!我狼吞虎咽的把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这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每年的年夜饭前我们都要把自己认为的祝愿送给家人)。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把他们的祝愿送给了我,爸爸妈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爷爷奶奶祝我学习进步。然后我们端起酒杯,“干杯”!我们的家真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我爱我家。
我家不仅年夜大餐丰盛,家庭也那么幸福,我既为有一个会做美食的的爸爸感到骄傲,也为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感到骄傲。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而除夕的重头戏就是年夜饭。这一天,人们除旧迎新,一家人相聚,共进晚餐,体现出中华民族互敬互爱的传统。而今年我家的年夜饭就是一顿团圆、充满亲情的年夜饭。
过年前,爸爸妈妈特意回老家接来了年近90岁的外曾祖母,还邀请了爷爷奶奶、叔叔一家、外婆、舅舅一家和我们一起过大年。哦,还有我家刚出生不久的小弟弟,这真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聚会。
为了让忙碌一年的爷爷奶奶休息一下,今年的年夜饭我爸爸要亲自下厨。为了做好这顿年夜饭,爸爸早早就列好了菜单,还从老家带来了新鲜丰富的食材。大年三十一大早,爸爸就开始忙活了。择菜、洗菜、炒菜,忙得不亦乐乎。婶婶和我也在一旁帮着忙。下午5点多时,随着一股股香味,一道道散发着香气的菜肴端上了餐桌:清蒸鳜鱼、糖醋排骨、红烧仔鸡,还有白菜豆腐、油炸丸子……最后还有我精心制作的水果拼盘。
我们一大家人围坐在桌旁,享受着丰盛可口的年夜饭。我们轮流给长辈敬酒,一边说着祝福的话,一边吃着可口的菜肴。妈妈看着我和堂哥狼吞虎咽的样子,笑着问:“你们知道桌上的菜都有什么美好的寓意吗?”堂哥立即说:“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白菜豆腐象征着清清白白。”我也迫不及待地说:“还有丸子象征着团团圆圆。”妈妈听后赞许地点着头。这时爸爸又意味深长地问我们:“那你们知道年夜饭为什么这么好吃么?”我笑嘻嘻地说:“因为是爸爸您烧的呀!”“还有呢?”看着爸爸那期待的目光,我静静地思索起来。“哦,我知道了!是因为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有亲情的味道才这么好吃!”“对了,这就是我想要的答案,也是我想告诉你们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顿饭,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件事。”
哦,我明白了,我家的这顿年夜饭,我吃出了美味,吃出了陪伴,更吃出了浓浓的亲情。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故除夕年夜饭的意义不言而喻。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燃放花炮,到处是鞭炮声,到处是欢笑声,喜庆。热闹洋溢其中。
据我所知,春节的由来是“年”,年是当地的怪兽,每年都要出来作怪,伤害人,伤害牲畜,为非作歹。人们在那天不敢出来做农活,大门紧锁,可这丝毫抵挡不住年。后来,人们实在没有办法,可这时,一位老者想了个主意,在那天大家放鞭炮,挂灯笼,家家灯火通明,年看见了,十分害怕,以为是火,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后来这就形成了当地的风俗,每年都要过“春节”。
春节是热闹而隆重的,就说我的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吧!过年那天,外婆和妈妈早早地起床了,把灯笼挂在门上,贴对联。贴年画,之后就又开始忙活了,把准备好的年货拿了出来,做起了菜,而我和爸爸就负责买鞭炮。这时的家中糖果十分多,吃吃这个,尝尝那个,还没吃年饭,肚子就有几分饱了。到中午,厨房飘出了香味,我想一定很丰盛,还没见到菜,就已经垂涎三尺了叮咚门铃响了,一开门,原来是在外打工的小姨回来了,这一定是一个幸福团圆年!小姨一进门就塞给我一个大红包,我心情从高潮又到了另一个高潮。“起锅了,小馋猫有口福了!”小姨笑着说到。妈妈把菜摆上了桌,年饭真丰富,种类繁多。鸡。鸭。鱼。肉,各色各样,最具代表的还是鱼了,鱼做的最多,是不能吃完的,象征年年有余。此外还有饺子,饺子又称“小饽饽”。“更年交子”,象征金银小锞或元宝,十分有意义。晚饭后,正好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里面有惊心动魄的杂技。优美悦耳的歌声。搞笑的小品。优雅的舞蹈……我们全家沉浸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过春节真好,繁荣。喜庆!
我喜欢过春节的气氛!喜欢过春节时全家的笑容。开心。明年再见,我最爱的春节!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临近年末了,春节也即将来临。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节的气息也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喜庆的“福”大街上人们都忙着买年货,家长领着孩子在服装店里买新衣服。许多大人们忙着清洗着自己的房屋。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节即将来临,好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
春节终于到了,当钟声响起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遍每个角落,窗外的草地上已经有许多穿着新衣服的孩子在游戏。我重睡梦中醒来,第一反应是我又长了一岁,穿上新买的衣服,和屋外的伙伴们一起玩耍。
大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放鞭炮,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孩子都在旁边捂着耳朵驻足观看,鞭炮响完后,就是孩子的乐园。孩子冲到鞭炮堆里去寻找未燃的鞭炮,比一比谁找的数量多。看着伙伴们都认真的在寻找,我也拿着一根小木棍努力的找着。
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对联,看着一副副春联,我不禁想到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春节号长春”。家家的门前都被装扮成了红色,我不禁看到了节日的气息。还看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与祝福。
拜年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每当到外婆家拜年时,外婆总会端来一杯用冰糖泡的冰糖茶,让我喝,接过茶一口下肚,那个甜味一下甜到心底,真想再喝一杯,接着就向外婆说着吉祥的话,拜完年后外婆就会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红包塞进我的手里,此时我不必像平时那样看父母的脸色,而是大大方方的把红包接过,心里美滋滋的。
夜幕降临后,人们都在屋外放烟花,,这激动人心的时刻,“3——2——1”瞬时,烟花四射,仿佛如惊雷般的响声出现,我忙出来观看,这一看可了不得,天空呈现迷人的黑色,再加上灿烂的烟花,让人目不暇接,红的,紫的,蓝的,绿的,金的……五彩缤纷,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高,就象在比美似的,只见一个金色的点,高高的飞起,这五彩的烟花仿佛就是印在天上。地上传出人们的欢声笑语,欢呼声随着烟花飘荡在节日的夜空中!
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你年一定充满朝气,一定充满着希望。
这一天是初一,我和家人来到老家——淇县。我穿上新衣服,就跟爸爸妈妈去张近,那是我的第一个家。那虽然没郑州好,但在我心中早已定了位置。来到家我就跟表姐、爸爸、三伯父去拜年。因为我的这家在一个村,所以压岁钱不多,只是一元和五元、十元、五十元。这我就很满足了。表姐找我去广场玩,我说:“行呀!”我们就去了,但是怕家人担心,我们就提前回家了。谁知爸妈找我找的很心急。
第二天就是初二,我的哥哥和二伯父一起从鹤壁回来了,我的姐姐也回来了。姐姐和哥哥都回来了,他们都来齐了我就说:“明天是我的生日。”他们就让我上姐夫的车去买礼物,我挺高兴。就和他们去淇县,我想买小熊猫,怀表,文具袋……他们和我去超市,给我买了一个一对小熊猫和这文具袋,真不巧,卖怀表的没有来,就买了存钱罐。我高兴极了,回家以后,大姑和小姑来了,过了一个小时,大姑和小姑走了。崔志伟也走了,丽君姐也回家了。家里空荡荡的,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的时候你不珍惜,失去了才懂的珍惜;在的时候热热闹闹,走了就变的冷冷清清。我去找表姐玩,她比我大几个月,她黑黑的,是姐又是要好的朋友。我记得去年过生日很冷清,今年的生日对我说是很好。都是我想要的,我的喜悦在礼物上,心思却不在家,我想另一个地方,那也是我的家。小时候在那里生活。那里有我两个好朋友。不过我很开心,生日蛋糕上有我喜欢的向日葵,很漂亮!吃玩蛋糕我就看电视。
初五,我们就一直待在家,我很想堆雪人,打雪仗。
初六,去二舅家半年了,我们在那待的时间不长就回家了。
初七,就回郑州了,这里下了一场雪,家人不让我下去,爸爸带了一些雪我存在了冰箱里。
初八,雪快化完了,也让我下去了。可就一点雪,我就分成两份,把一份堆的圆圆的,下半身长圆,我用彩纸做成帽子,眼睛,扣子。雪人化了,我好伤心。不过我想让天再下一次雪,那就好了。
初九,我们家来了客人就一起到饭店去吃火锅。我吃了肉片和肉干,等家人都吃玩。我们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春节这几天让我品尝了许多美食,让我享受到了快乐。真希望能过的慢一点!
江西的春节篇十三
除夕夜准备的晚餐,俗称“年夜饭”,江西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每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大门关起来,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吃完年夜饭后,再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南昌人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吃的是“四盘二碗”。这四盘是:红烧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豆腐条烧鸡,条取意黄金条,鸡意指凤凰,取意吉祥、富贵;炒节节高,即炒冬笋,喻意来年步步高升;炒青菜,指清清吉吉、平平安安。二碗则分别是牛肉炒米粉,牛象征力量,米粉同白须,寓意老人延年益寿;炒年糕,求来年官运亨通、升官发财。
正月初一拜大年,不许睡懒觉。
江西人过年,除了年夜饭,早餐也是非常讲究的。为了新年有个好兆头,大人小孩在大年初一都不允许睡懒觉。不管除夕夜玩得多晚,大年初一早上6点多都得起床,7点多一家子要坐一起吃新年早餐。这顿早餐一般吃的是“素餐”,以青菜豆腐为主,以示新的一年清清吉吉,富贵有余。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
大年初二回娘家,“伴手”礼一定要双数。
“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过了大年初一,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所以俗称“迎婿日”。这天,回娘家的女儿不能空手,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名为“带手”或“伴手”,且必须是双数。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彩头,他们还能得到外公外婆的“压胜钱”。
初三晚上早休息,初四“扔穷”迎“灶神”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赤狗”是“吓之神”,不宜外出。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
大年初四,又称为羊日,是民间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起来堆到一处,这也是汉族民俗中说的“扔穷”。
这天也是江西客家人探亲访友最热闹的日子。客家人对“四”并无禁忌,“四”被视为很吉利的数字,因为“四”是两个“双”合成的,初四出门也被看成“走四方”的好意头。
初五“破五接财神”,初六扔垃圾“送穷神”
“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到了大年初六,家中的妇女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反映了老百姓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愿望。
4.春节风俗。
6.春节的风俗资料。
7.春节风俗资料。
8.满族春节的风俗。
9.春节传统风俗资料。
江西的春节篇十四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江西的春节虽然普通,但也别有一番风味呢!
一早上,就会被那连绵不断的鞭炮声惊醒,这代表春节的到来。哪一家的鞭炮声最响,哪一家的福气就越多。早餐必须吃白米饭,一粒一粒的米聚在一起,寓意团团圆圆。
到了正午,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寿”字包子,来做一个丢包子的活动。许多的小伙子和小姑娘都会来参与这个活动,谁接的“寿”最多,家中的'老人就会长寿最久。这似乎是一种半开玩笑的寿法,但每家每户都会认真去对待。
夜幕降临时,天上的星星格外多,眨巴眨巴眼睛,仿佛在说:“我也想过春节!”村里的小径12点前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因为都在家中吃年夜饭呢!
“咚!咚!咚——”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人们都从屋里出来了,除了很小的孩子,大部分的人都在守岁。有的人家还会放烟花,美丽的烟花在天空中多姿多彩,别提有多美了!当然,你一定会看到几个妇女往河里丢银币。这并不奇怪,她们只是在祈求河神保佑自己的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江西的春节篇十五
新年到了,家家户户忙着大扫除。
每一个人都忙各自的事情,爷爷奶奶在家里大三出,白发苍苍的也有站在凳子上拿着鸡毛掸子打扫着天花板上的灰尘。奶奶拿着毛巾,擦擦椅子、桌子……过了一会儿,爷爷奶奶打扫完了。地板干干净净,连我美丽的影子也映了出来。
妈妈开始做饭了,妈妈穿着围裙、带着白色的帽子。做着团年饭,那蒸气像青烟一样,弄的妈妈满头大汗。我拿了一张纸帮妈妈擦汗,妈妈说:“谢谢你,宝贝女儿。”我说:“不用谢妈妈。”爸爸在窗外贴对联、贴福。我看见爸爸把福贴倒了,说:“爸爸,你把福贴倒了!”爸爸说:“把福贴倒了,也就是“福”倒了。”这下我明白了。
到了吃年饭的时候了,大家都聚在一起吃饭,有牛排、凤爪……大家都福着自己的家人。
我祝大家永远开开心心的。
江西的春节篇十六
跳傩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定的,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初一叫“起傩”,十六叫“搜傩”。“起傩”之后,傩班开始四处巡回,十六日回村“搜傩”。“搜傩”仪式极其热烈隆重,四邻八乡的乡亲们在这一天夜晚往往都要赶到石邮村自己的亲戚家中来,村里往往也要摆上几桌到几十桌,集中招待一些来此地观傩的“上面人”。
傩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含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南昌。
春节:我们南昌人说: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南昌话)。是因为秦始皇征集民夫修万里长城,南昌籍民夫在腊月二十四日后才陆续回家,家人均以亲人抵家团圆的时间为“过年”。所以,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是过年的,有的早上过年,有的是中年、晚上过年。
拜年: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
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
上七大似年:南昌人重视上七,这天要好好地吃一顿,还要吃“糊羹”,象征步步高,这天一般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
元宵节:(南昌话)“过了元宵罢了灯”,过了元宵,年事活动就基本结束了。(南昌话)“三十晚上的火、元宵的灯”,元宵观花灯、耍花灯、猜灯谜,异常热闹。
宜春。
年三十的晚上吃过团圆饭以后,一般来说户主和成年人都不睡,大家围在火盆旁一边喝着茶,嗑着瓜子,一边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筹划来年的生产生活,这样一直坐到天明,此俗为辞旧迎新。正月初一凌晨开门,叫“开财门”,每家每户对此极为慎重,至初一凌晨,户主首先洗脸,着好衣冠,先向祖宗神位摆供品,点燃香烛,烧纸钱,之后在鞭炮声中大开门户,念叨“恭喜发财”,有的村民开门后,还出门向大利方向烧香作揖、敬天地,这叫“出方”,祈求天地保佑,能在一年里消灾避祸,大吉大利。回屋后拜祖求神,祈求祖神保佑全家人平安,生财发福。今“出方”拜天地之俗已废,初一开财门习俗沿袭不衰。
春节,我们南昌人说: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南昌话)。是因为秦始皇征集民夫修万里长城,南昌籍民夫在腊月二十四日后才陆续回家,家人均以亲人抵家团圆的时间为“过年”。所以,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是过年的,有的早上过年,有的是中年、晚上过年。南昌人当然也包括江西人的家庭,过年时间并不都是大年三十,而且吃团员饭也并不都是晚上。南昌县广福乡的个别村子,有在农历26过大年的习俗,甚至实在早上吃团圆饭,有的是早上7点的有的是早上9点,抚州唱凯有不少村庄是农历29过大年,总体说来,江西农历29过大年的家庭还真不到,如果你呆在南昌,你会发现24小年开始,鞭炮声就天天此起彼伏了。都市的家庭不少还保留着老家的习俗,也就是上面说的过年的时间。具体原因,全省人民基本都认可的是由于秦代建长城,抓劳力去北方参与建设,当到了年边上,就分批回家过年,当家里的男丁一回到故乡的时辰就是这家人过年的时候到了,就这样传下来。据我了解好像外省少有这种情况。按照全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域来统计,江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少的省份,汉族率有99.9%,江西也是保留汉族民俗比较完整的省份,像汉族的傩舞,在江西最多最完整,怪不得有本书叫《中国最后的汉族》写的就是江西南丰。
南昌人过年吃什么?
牛肉炒粉:牛有力量、米粉长得想寿星的胡须,所以预示着来年身体健康、长寿美满、
和菜:和和气气一家团员。
另外还有:糊羹、杂素、鸡鸭鱼肉等等,不得不提到鱼,南昌人大年三十会摆上整鱼,但不会吃,据说是鱼听人说话把人们的愿望带给龙王爷。大年初一吃素或者吃剩菜,这都是南昌人过年的习俗。
开财门、关财门、财神爷。
吃过团圆饭,就开始娱乐,但不能过12点,到了12点就得把大门关了,并放一挂鞭炮,这叫关财门,然后休息。初一一大早就要开大门放鞭炮,这叫开财门。夜间如发现有老鼠,千万不能打,那是财神爷。
板凳龙。
南昌的农村地区都有在元宵节那天玩板凳龙的风俗,板凳汉着灯笼,家有几个男丁就放几个灯笼,然后出街和族人的板凳拼接上,就开始走街了,可见这龙有多长了。我的祖籍在南昌县向塘镇的若渚村,我公公告诉我民国的时候还有玩板凳龙,我家男丁多,板凳所以也多,灯笼上都写着:“太原王”的字号,说明我们来北方,我认为这是所谓的“客家先民”,我喜欢谈客家,因为我认为客家不过是赣的分支,不管是丛流源还是方言都是血浓于水的。我公公告诉我,小时候玩板凳龙是他最开心的时候,晚上这条巨龙走过河边,那小河水倒映着板凳龙,很快乐。
拜年: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初一儿子给父母拜年,幼辈依次给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邻居贺年。初二女婿给丈母娘拜年。初三女儿回娘家要给邻居分糖饼,体现邻里关系融洽。初一:在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神位上放一些红枣、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之后就开始拜年的活动,晚辈向长辈或亲友间互相拜年恭贺。年初一也不可扫地或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不要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的。
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
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地道的南昌方言把过年招待客人的点心和糖果叫做“换财”。大年初一,一大早小孩子就要在脖子上挂一个小红布袋,去族人家拜年并索要“换财”,直到把小布袋装满才回家。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有贪吃好玩者,把里面的糕点吃掉,换上石块或沙粒)。
上七大似年:南昌人重视上七,这天要好好地吃一顿,还要吃“糊羹”,象征步步高,这天一般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七菜羹只在南方流行,各地七菜配料不同,仅南昌就有甜咸两种做法,咸的配菜是白萝卜、芥蓝、菜心、大芥菜、春菜、大蒜和芹菜,煮成浓浓的羹,而甜的则是大菜、香菜、菜心、芹菜和芥蓝等食用的蔬菜用油爆炒,然后加入酱青和糖调味。
这几种菜都有特殊的含义,芹菜代表勤劳、大蒜代表会算钱、春菜代表生机、大芥菜代表新春发大财。而七菜羹是不允许倒掉的,否则就会倒掉福气。
另外,七菜羹还对身体有益。过年大家都大鱼大肉,而七菜羹能够缓解油腻。
元宵节:(南昌话)“过了元宵罢了灯”,过了元宵,年事活动就基本结束了。(南昌话)“三上晚上的火、元宵的灯”,元宵观花灯、耍花灯、猜灯谜,异常热闹。
的春节就要来临――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集市上横挂叫卖着的春联、“福”字,让南昌城流淌起了年的味道。但在信息化、市场化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似乎一不小心,便离传统的、散发浓浓年味的“南昌年”愈走愈远。到底什么菜是最正宗的南昌年呢。
“一进腊月就是年”
“一进腊月就是年。”旧时的南昌,腊八是个传统的黄道吉日。俗话说:“腊八日子不用拣,大吉大利福寿锦。”因此,这一天,南昌人除了要喝“腊八粥”,还常举行定亲、娶媳、嫁女之类的“腊八婚”。据传,“腊八粥”的由来,缘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小时在田间放牛,饥饿难耐,便挖鼠洞,想抓只老鼠充饥。没曾想,挖到深处,不见老鼠,但见大米、玉米、豆子等物,于是和在一起熬粥,吃得津津有味。后来,小朱成了朱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常令御厨将五谷杂粮放在一起熬粥,并赐名“腊八粥”。
腊月二十四日,便到了“小年”。这一天,旧时的南昌人要把食糖涂在灶门上,叫做“胶灶神牙”。而老板若要辞退雇工,这一天还得请被辞退的雇工“坐上席”吃饭。从这天起,南昌人开始正式为新年张罗,各行各业开始格外繁忙,大小市场异常活跃,在外地工作的人纷纷赶回家中团聚。而在小年和除夕之间,几乎每天都有过年的气氛,正所谓:“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
接下来几天,人们要用莲藕扎龙,用松枝、白果、金箔纸、银箔纸以及大红纸剪成的元宝和铜钱扎成摇钱树,安放在供桌上,祭拜财神。还要在祖宗牌位前供奉猪头、鸡、鱼、肉、年糕等祭品,祭拜祖宗。此外,大家相遇,不但口头要说吉利话,还要在堂屋贴上用红纸裁剪成的三四寸宽、一两尺长的小纸条,写上“童言妇语,百无禁忌”、“东成西就,南通北达”之类吉庆语,以图吉利。
“青青吉吉”与“年年有余”
热热闹闹地准备了近一周,终于到了大年三十。除夕这天,南昌人的过年热情积累到了一个顶峰。
说到除夕,不得不讲讲团年饭。团年饭是南昌人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饭,一般都有十几道菜,比较讲究的应该有十八道菜,各菜自有深义。如炒青菜象征“青青吉吉”,炒年糕寓意“年年高升”,红烧全鱼表示“年年有余”,炒米粉象征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另有一道南昌独有的特色菜――“和菜”,它是由肉丝、笋丝、芹菜、豆条、大蒜、胡萝卜丝、黄花、墨鱼丝等菜和在一起炒成,象征着“和气生财”。
酒足饭饱后,全家团坐于炭火前,守岁至深夜。可别小看了炭火,俗语说得好:“三十晚上的火,元宵夜里的灯。”此风俗起于古时烧火驱赶那个叫“年”的怪兽的做法,后来则更多寄寓来年生活越过越好的期望。而除夕之夜,长辈还须给晚辈“压岁钱”,以“压邪守岁”,防止鬼怪作祟。南昌人给的压岁钱常为双数,寓意如:二为好事成双,四为四季发财,六为六六大顺,十为十全十美,十二为一百二十岁。
守岁至深夜须放鞭炮关上大门――即所谓“关财门”,意在关住自家的财气,送走旧的一年,之后全家休息。初一子时又起床开门放鞭炮,意为“开财门”――迎接新的一年,开启自家财运。这一关一开,便将滚滚财运随新年送入了家中,为招财进宝讨了个吉祥。
“换茶”、“送穷”以及闹花灯。
初一起来之后,幼辈依次向长辈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拜年。早饭后,人们三五成群结队拜年,拱手作揖,互道“恭喜发财”等吉利话。拜年的时间也各有讲究,“初一的崽,初二的郎,初三初四女看娘”。而正月期间,亲戚之间无论亲疏远近,也多会走动拜访,否则“新春不拜年,素日无来往”。
初二去亲戚家拜年时,讲究个“换茶”。即去亲戚家拜年时,要带上糕点、果品等作为礼物。主人在送行时也要以糕点、果品等回赠。这一来一回,就象征着大家把财富与自己的亲戚朋友分享,所以“换茶”的寓意是“换财”,即大家都发财的意思。
最后的热闹当属元宵节闹花灯了。旧时的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各种舞龙队会舞上大街,从洗马池、中正街、府学前、瓦子角、万寿宫直到西大街一带,鼓乐喧天,人山人海。入夜后,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彩灯,整个南昌城里彻夜烟花、鞭炮声不断。当天,南昌人还喜欢用糯米粉作皮,花生仁、黑芝麻、白糖、冬瓜糖作馅,做成洁白浑圆、皮嫩味美的元宵果,当晚,全家人围坐一起吃元宵,象征着合家团圆、幸福。
而“过了元宵罢了灯”,过了正月十五,为期一个多月的年事活动才宣告结束。
江西的春节篇十七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一大早就能闻到鸡鸭鱼肉的香味。客人们纷至沓来的来到我家。
了。我陪这我弟弟在家你放炮,我弟弟买了三袋烟雾弹,我看见我姥爷去上了厕所,我和弟弟都诡异的一笑,然后便是姥爷的咳嗽声,我和弟弟用这招把全家人都搞的咳嗽,我和弟弟急忙说‘我什么的没干。’我们俩个对视一眼都笑了,全家人也笑了。
然后大人们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把一个个的圆形鞭炮也放在门口。一个个拿着打火机把一个个的鞭炮全点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得响,圆形鞭炮“嗖”飞上天,再“轰”得一声爆炸。我们小孩子开心极了。
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围着一张桌子吃团圆饭,还有吃饺子,吃饺子最有趣了,这吃饺子还能吃到核桃仁,谁吃到核桃仁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核桃仁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
春节我最喜爱的节日。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灯笼,还要一起吃团圆饭,发红包……总之,每家每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今年的春节,我起的最早,因为我想跟表哥一起放鞭炮。我们来的院子里。将一串鞭炮点燃,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声音。一阵春风吹来,将节日的气氛带给了千家万户,我捂着耳朵,向南边望去,看见许多的人家都在张贴春联、挂福字。这让我诗兴大发,自言自语地背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在街上,总少不了原来的传统。你看,街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红灯笼,灯笼上有许多谜语,哥哥告诉我,再猜这个谜语时,就叫猜灯谜。其中有一条谜语吸引了我的注意—孔雀东南飞(打字一)这让我想了很久,孔雀又往东,有往南,那是什么字呢?想了半天,我脑袋都要想炸了!只好把我那猜谜表哥叫来,他立马说出了答案,孙。他对我说:把孔字的东面飞去,留子,把雀字的南面飞去,留小,合起来就是‘孙’。我听了,真佩服原来发明谜语的人啊!猜灯谜真有趣!
猜完灯谜后,我们来捣乱麻辣摊上,在那里吃的多数是跟我同龄的孩子。我也跟着凑热闹。老板,来两串年糕!好嘞!过了一会,两串香喷喷的年糕上来了,我和哥哥大口大口的吃着,小摊上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春节真是有趣,让我吃饱,看饱",玩饱了。我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也让我了解了我们春节的习俗。
大连的春节很随意,并没有什么规矩。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过年,也就没什么讲究了。不过从菜市场中买菜的人群中你就能知道个大概,应该是十二月底吧。
菜场中买菜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卖菜的脸上笑开了花。笑了两个多星期呢。因为春节大家都休息,都不出来了。我家和他们不一样,当他们开始储存“冬粮”时,我家却把冰箱中的“积蓄”全部吃光,妈妈说:菜要吃新鲜的,才有营养!
要过年了,该回家的也该往家走了,车票是不太好买,路途又远。我没有挤火车的经历,所以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不过从电视中看到他们大包小裹的排队买票焦虑的眼神中,我能看出就像我们参加军训一周后,疲惫不堪地非常想回到我那温暖舒适的小床上是一个感觉。
日子就像颠簸的列车,一晃一晃的走过,年也像车站来到了我们身边。
除夕早上,街上就热闹的不得了,鞭炮声吵得人睡不安宁,也许是催促人们早点起来准备迎接新年吧。我在床上赖到八点,才懒懒的爬起来,在父母的催促下,匆忙的来到了奶奶家。因为年是必须得在奶奶家过的。爸爸妈妈,大大大娘,爷爷奶奶个个兴奋异常,炒菜的炒菜,贴福字的贴福字,放鞭的放鞭,忙的不亦乐乎······。忙到了开饭,已经是下午三点,对我来说饭桌上还是那老三样,鸡鸭鱼肉,一点也提不起兴趣。不过每次必不可少的却是奶奶做的凉菜,虽然材料没有什么特殊的,不过酸甜苦辣咸,色香味俱全,也算的是秘方了。
早上醒来已经十点了,不知春节联欢晚会几点结束的,反正我是被烦人的鞭炮声吵醒过好几次。
过年的时间有七天,我做了许多事情,但回想起来,仿佛又什么也没做,日子就像颠簸的列车继续向前开去。
劈劈啪啪——新年的鞭炮声香了起来。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一派万象更新的气象!
我穿上新衣,迎接这一天的到来。门上贴上了大大的福字,饱涵着对新一年的向往和美好的祝愿,左右两侧贴上一幅对联,潇洒自如的笔调映在红红的纸上,显得格外显眼。墙壁上挂上了年画,上面画着一个小孩和两条鱼,可能意味着年年有余的意思吧!茶几上摆满了各种糖果、糕点。外婆和妈妈也正赶着烧菜……看者这焕然一新的景象,我乐得合不拢嘴。
吃饱了饭,我们坐在沙发上,吃着糖,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瞧,那优美动人的舞蹈,悦耳动听的歌声,滑稽搞笑的小品、相声,另人百思不得奇解的魔术,无一不让人陶醉其中。其中,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最令我记犹新,他那幽默滑稽的语言令在场的人都捧腹大笑。这时,舅舅走了过来,递给了我一个红包,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这样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知道吗?”
“嗯”。我像小鸡啄米似的不停地点头。
“快来看呀!”舅妈在一旁喊着,我们寻声望去,哇,好漂亮,满头顶都是烟花,原本寂寞的天空一下子热闹起来。“我们也来放烟花吧!”我对身旁的弟弟说。“好啊。”我门来到阳台上,爸爸点燃了烟花,烟花像一跟离弦的箭,“嗖”地一声飞向空中,只听“砰啪”一声,烟花像一朵盛开的白莲,在天空绽开了花,绚丽缤纷,照亮了整个大地,继而又如仙女撒下的花瓣纷纷落地。一个放完,一个又直冲天空,晶莹的烟花五颜六色,布满了整个天空,真是一种美的享受!抬头眺望远处,家家户户都在放烟花,红的红,黄的黄,绿的绿……烟花爆竹声接连不断,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真有一种节日的气氛!
除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多少人的思乡之情和团圆之意,浓缩着几千年的历史。美好的除夕之夜让人浮想联翩!
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年的春节,我过得特别有意思。直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
晚上,该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间有一条鱼,那就表示年年有余。客人们也都到了,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年夜饭。爸爸妈妈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客人。全家人都其乐融融,屋子里充满了幸福的气氛。
吃完饭,外婆来分红包喽!我们家有一个小约定,小辈们拿到了奖状,不仅有红包,还会有其他奖励。今年,我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外婆就分给我一份红包,还送给我一只精美的文具盒。鼓励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小孩子们都收到了红包,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
今年的春节,我过得十分有意义。我希望明年春节,我会过得更好!
江西的春节篇十八
春节终于要来了,我的心情实在是很高兴,因为每到春节,我们家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应该是奶奶家比较大吧,所以说我们的亲戚好友都到我们家来玩,可是,正是因为这个,让我又高兴又烦恼,高兴是因为有好多人来我们家玩,还有很多小朋友,大家在一起玩。烦恼呢?是因为他们走之后,也不帮忙打扫一下地上的垃圾,就这样就走了,我们只能自己打扫了。
春节到了,我们终于可以放鞭炮了,在我经过小花园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些学生现在就已经开始放鞭炮了,弄得小花园噼里啪啦的,谁走都得捂耳朵,要不然会吓你一大跳。我在心里就想:“他们为什么这么早就放鞭炮,为什么现在就已经有卖鞭炮的了。
我这次春节要过得非常高兴,我还记着上次过年,大人们一个劲儿的看联欢晚会,上午看了中午看,中午看了晚上看,没完没了,“他们没有看腻吗?”我心里想。我想春节计划是这样的:早晨做作业,把每天该做的做完了,然后可以玩电脑、看电视、出去骑自行车、放鞭炮。然后晚上就使劲的放烟花,我们大家拿出板凳坐在门口看烟花,不想看了可以看联欢晚会。
我盼望着春节赶快到来,那样我就可以尽情的放鞭炮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江西的春节篇十九
从腊月二十三起,南昌的春节就正式开始了。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角落、屋顶清洗一遍,为的是在过年时整洁干净。这一天就算在大扫除中过去了。
将屋子清理一遍后,自第二天起,直至腊月二十八都在准备年货,因为店铺在初一到初六都不会营业。买年货时,一次性买不少鱼肉,把它们放在大缸里保存,足以吃上十天半个月的。菜都是自家种的,随时都可以去摘。
到了二十九,每一家都准备停当,迎来了春节的大戏——除夕,在除夕那天要换好门神,贴好对联,做好年菜。天黑下来时,窗外火树银花,和白天一样热闹。除夕夜是要给祖宗上香的。家中的男丁都要去,几百口人聚在祠堂各自端着供奉的食物,场面像开盛会一样隆重。上完香大家一起点燃鞭炮,给祖宗驱鬼辟邪。
回到家就可以吃年夜饭了,小辈的不让先动筷子,要等晚辈坐好。吃完团圆饭就发红包了,拿到红包的孩子像春天的燕子一样兴奋,连忙把压岁钱藏在贴身口袋里。在宽敞的客厅里,小孩们打打闹闹,大人们就敬酒喝酒,一派和谐。就这样,在一片欢歌笑语中,在一片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除夕谢幕了。
正月初一就要拜年了。家中的男人们在午前去全村拜年,女人们就在家里送糖、香烟,不管在过去的一年里,邻里之间有什么纠葛,都在这一天化解。这一天小孩子们是最开心的,因为这一天不仅可以拿到吃的,下午还可以去山上拜佛。他们为的不是拜菩萨,而是为了撞钟,“当——当——”好玩极了。村里的有钱人还会请舞龙队来,别提多热闹了。
到了元宵节再玩一天,春节就收尾了,该上班的上班,该种地的种地。
一想到江西人过年的热闹、隆重、喜庆,一种浓浓的年味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江西的春节已成了我最珍贵的记忆。
一民族一春节,一地方一春节,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当然过春节的方式也会不同,江西自然不例外。
大年三十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拜祖宗,为的就是祈祷家家平安,学习天天向上,健康……站在墓前弯腰,双手合拢,重复三次,就当拜完了祖宗,但拜完后要记得烧纸钱,放爆竹。
晚上,大家围在桌子前吃饭,一桌子的饭菜,必不可少的是鱼,鱼不可吃完,为的就是“年年有余”呀。
春节最重要是关财门,十点前必须回到家,把门关紧,谁都不可以出去,因为一出去,就会让这一年的财富流出去。到半夜十二点,一刻不差,放起爆竹来,“噼里啪啦”一整响,再过十五分钟,又是一整响,就这样循环重复着,直到雄鸡报晓。
到了正月初一,最热闹的是白天,一群人围住一个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头狮子在活蹦乱跳,一会儿转圈,一会儿抬头,一会儿又仰起头,像是在吼叫,这就叫“舞狮”。黑夜,该放烟花,几簇花儿在天空中竞相开放,露出了张张笑脸,又是一个个炮弹似的烟花升上天空,一张张笑脸在天空中绽放。
江西的春节,就是这么独特,就是这么的快乐!
“啪啪——啪啪——”随着鞭炮声,春节又到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年这个时候,我们也从广州回到江西赣州老家过年了。
春节前,那里勤劳的人们会制作腊货,如:香肠、腊肉、板鸭、腌鸭腿、猪舌、猪肝等,在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将腊货蒸熟、切好、摆盘,拼成赣州人春节招待客人的“九龙盘”,从大年初一一直摆到出元宵。赣州人年前户户动手准备红瓜子、煎油馃子、麻糕等各色糕点,迎接新年。
而大年初一,是最为热闹的时候,就是我的大伯及其它爷爷、大伯、叔叔们,都会敲锣打鼓的在村里走一圈,各家各户提着鞭炮及要祭祖的鸡鸭鱼肉、丸子、豆腐……排着整齐的队伍,最后走到村里设立的财神庙前,摆贡焚香,祭神祭祖,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天地同辉,声震八方,祈求平安、健康、顺利。
年初二开始走亲戚,一般年初二会走最亲的亲戚,叫做“拜年”。说“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等吉利话,主人随即用腊味、糖果招待来客,陪客饮酒喝茶。
我的老家江西就是这样过春节的,而我最喜欢家乡的春节,因为他有着独特的方式,独特的风情,来诉说着他的过往。
我的故乡——江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节日习俗也饶有一番风味!虽然江西也已渐渐步入城镇化,但还保留着正宗的农村味儿!
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最为隆重的节日非春节莫属了!当然,我们江西过年的年味儿绝不比别的地方差!这不,腊月才刚到,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江西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个时期。认门还有一个这样的'顺口溜:“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八,打糍耙;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照传统的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乡邻们家家飘香,户户欢腾,为新年打一个结实的底座。
过年时,孩子们最开心了!可以放鞭炮,吃好吃的,还可以穿新衣服。最开心的是——收红包!哈哈!但是,守岁却好像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一家之中,除了周岁未满的小婴儿,其他人必须得守岁。熬到了午夜,虽然会有好吃的东西吃,但还是倒头就睡了!天明了之后,总是会有“熊猫眼”的。
到了春节临近尾声的时候,大人们照常做事,小孩子又将开始上学,盼着下一个年……。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江西的春节虽然普通,但也别有一番风味呢!
一早上,就会被那连绵不断的鞭炮声惊醒,这代表春节的到来。哪一家的鞭炮声最响,哪一家的福气就越多。早餐必须吃白米饭,一粒一粒的米聚在一起,寓意团团圆圆。
到了正午,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寿”字包子,来做一个丢包子的活动。许多的小伙子和小姑娘都会来参与这个活动,谁接的“寿”最多,家中的老人就会长寿最久。这似乎是一种半开玩笑的寿法,但每家每户都会认真去对待。
夜幕降临时,天上的星星格外多,眨巴眨巴眼睛,仿佛在说:“我也想过春节!”村里的小径12点前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因为都在家中吃年夜饭呢!
“咚!咚!咚——”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人们都从屋里出来了,除了很小的孩子,大部分的人都在守岁。有的人家还会放烟花,美丽的烟花在天空中多姿多彩,别提有多美了!当然,你一定会看到几个妇女往河里丢银币。这并不奇怪,她们只是在祈求河神保佑自己的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从腊月二十三起,江西的春节就正式开始了。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角落、屋顶清洗一遍,为的是在过年时整洁干净。这一天就算在大扫除中过去了。
将屋子清理一遍后,自第二天起,直至腊月二十八都在准备年货,因为店铺在初一到初六都不会营业。买年货时,一次性买不少鱼肉,把它们放在大缸里保存,足以吃上十天半个月的。菜都是自家种的,随时都可以去摘。
到了二十九,每一家都准备停当,迎来了春节的大戏——除夕。在除夕那天要换好门神,贴好对联,做好年菜。天黑下来时,窗外火树银花,和白天一样热闹。除夕夜是要给祖宗上香的。家中的男丁都要去,几百口人聚在祠堂各自端着供奉的食物,场面像开盛会一样隆重。上完香大家一起点燃鞭炮,给祖宗驱鬼辟邪。回到家就可以吃年夜饭了,小辈的不让先动筷子,要等晚辈坐好。吃完团圆饭就发红包了,拿到红包的孩子像春天的燕子一样兴奋,连忙把压岁钱藏在贴身口袋里。在宽敞的客厅里,小孩们打打闹闹,大人们就敬酒喝酒,一派和谐。就这样,在一片欢歌笑语中,在一片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除夕谢幕了。
正月初一就要拜年了。家中的男人们在午前去全村拜年,女人们就在家里送糖、香烟。不管在过去的一年里,邻里之间有什么纠葛,都在这一天化解。这一天小孩子们是最开心的,因为这一天不仅可以拿到吃的,下午还可以去山上拜佛。他们为的不是拜菩萨,而是为了撞钟,“当——当——”好玩极了。村里的有钱人还会请舞龙队来,别提多热闹了。
到了元宵节再玩一天,春节就收尾了,该上班的上班,该种地的种地。
一想到江西人过年的热闹、隆重、喜庆,一种浓浓的年味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江西的春节已成了我最珍贵的记忆。
我的故乡——江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节日习俗也饶有一番风味!虽然江西也已渐渐步入城镇化,但还保留着正宗的农村味儿!
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最为隆重的节日非春节莫属了!当然,我们江西过年的年味儿绝不比别的地方差!这不,腊月才刚到,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江西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个时期。认门还有一个这样的顺口溜:“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八,打糍耙;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照传统的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乡邻们家家飘香,户户欢腾,为新年打一个结实的底座。
过年时,孩子们最开心了!可以放鞭炮,吃好吃的,还可以穿新衣服。最开心的是——收红包!哈哈!但是,守岁却好像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一家之中,除了周岁未满的小婴儿,其他人必须得守岁。熬到了午夜,虽然会有好吃的东西吃,但还是倒头就睡了!天明了之后,总是会有“熊猫眼”的。
到了春节临近尾声的时候,大人们照常做事,小孩子又将开始上学,盼着下一个年……。
江西的春节篇二十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非常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等许许多多的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我的老家江西的春节了。早在腊月初旬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春节需要的物品,例如:在家做腊肉、腊鱼,买麻花,炸耳子等各种小零食。还要买各式各样的香烟鞭炮,红包等物品。
初一这一天,在别的地方可能是休息,讨红包,拜年。可是在江西,这几天人们要早早的起床,从做一桌美味,然后把他们放在院子里的桌上。这是干什么呢?原来呀,是祭拜天地。祭拜天地也是为了祭拜天上地下的神仙以求他们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江西的春节篇二十一
江西的新年,与中国许多其它地区一样,在新年时有着强烈而浓郁的年味儿。每当春节到来,许多城镇村庄,都会为一抹艳丽的红色所覆盖。
首先便是春联。虽然超市中售卖的春联各式各样,琳琅满目;且鳞次栉比的小店铺中也挂着不少的春联等着出售,但人们还是热衷于提起一支毛笔,蘸些蕴着暗香的浓墨,在长长的红纸上自己亲笔书写春联。而且春联的内容大多是自己编写的,有的也是在网上搜罗而来。但无论内容如何,亲笔写出的春联挂在门口,总是看起来令人更加愉悦,其色彩也觉着更绚丽、红火些了。
鞭炮爆竹自然也是过年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江西老家,每逢过年时分,尤其是除夕跨年的时候和大年初一早上,鞭炮声总是响彻云霄,日夜不绝,从不间断。大人和大些的孩子们多半是点可以一飞冲天的烟花,烟花多以红色为主,加一些黄、蓝、银之类的托衬,在黑漆漆天幕上炸开,十分绚烂;小些的孩子呢,则点一些小爆竹,或者玩摔在地上就会炸出响声的“摔炮”。这些小玩意儿一炸开,便将春节打扮得有声有光,更加红火热闹了。斗胆改一改毛主席的词句,便是:飞起“赤”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响”彻。
吃,也是春节的一大特色。在除夕当天夜里,吃年夜饭时,人们先在碗中倒上一些酒或茶水,恭敬地请已故的先祖来回家过年;过一阵,方能把碗倒干净,动筷子吃饭。这样做,一方面也寓意着让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幸福美满地过新年。说到饭桌上的菜,较之于邻居广东人,江西人能吃辣得多。桌上的菜几乎都会有些辣味,加些处理好的红剁椒,抑或是普通的辣椒,大概也有红红火火的意味在其中吧。除了象征着“年年有余”的鱼外,晚饭桌上会摆着几盘鸡肉、猪肉,做法各异。清蒸的则清香可口,爆炒的则香气扑鼻,煎炸的则外酥里嫩,酱卤的则咸香可口……还有拌着肉末的酸豆角,炒得色味双美的青菜等等。这些本是家常便饭的菜肴一道道摆在桌上,也能勾得人垂涎三尺,忍不住敞开胃口大吃特吃。这便是春节独有的味道。
江西的春节篇二十二
春节于中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但对于这个节日,人们并不将之捧得如神仙下凡的日子一般,只要有一间温馨的小房,一桌小宴,几位家人,就能把这个节日过得有声有色,有味有道。
江西的新年,与中国许多其它地区一样,在新年时有着强烈而浓郁的年味儿。每当春节到来,许多城镇村庄,都会为一抹艳丽的红色所覆盖。
首先便是春联。虽然超市中售卖的春联各式各样,琳琅满目;且鳞次栉比的小店铺中也挂着不少的春联等着出售,但人们还是热衷于提起一支毛笔,蘸些蕴着暗香的浓墨,在长长的红纸上自己亲笔书写春联。而且春联的内容大多是自己编写的,有的也是在网上搜罗而来。但无论内容如何,亲笔写出的春联挂在门口,总是看起来令人更加愉悦,其色彩也觉着更绚丽、红火些了。
鞭炮爆竹自然也是过年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江西老家,每逢过年时分,尤其是除夕跨年的时候和大年初一早上,鞭炮声总是响彻云霄,日夜不绝,从不间断。大人和大些的孩子们多半是点可以一飞冲天的烟花,烟花多以红色为主,加一些黄、蓝、银之类的托衬,在黑漆漆天幕上炸开,十分绚烂;小些的孩子呢,则点一些小爆竹,或者玩摔在地上就会炸出响声的“摔炮”。这些小玩意儿一炸开,便将春节打扮得有声有光,更加红火热闹了。斗胆改一改毛主席的词句,便是:飞起“赤”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响”彻。
吃,也是春节的一大特色。在除夕当天夜里,吃年夜饭时,人们先在碗中倒上一些酒或茶水,恭敬地请已故的先祖来回家过年;过一阵,方能把碗倒干净,动筷子吃饭。这样做,一方面也寓意着让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幸福美满地过新年。说到饭桌上的菜,较之于邻居广东人,江西人能吃辣得多。桌上的菜几乎都会有些辣味,加些处理好的红剁椒,抑或是普通的辣椒,大概也有红红火火的意味在其中吧。除了象征着“年年有余”的鱼外,晚饭桌上会摆着几盘鸡肉、猪肉,做法各异。清蒸的则清香可口,爆炒的则香气扑鼻,煎炸的则外酥里嫩,酱卤的则咸香可口……还有拌着肉末的酸豆角,炒得色味双美的`青菜等等。这些本是家常便饭的菜肴一道道摆在桌上,也能勾得人垂涎三尺,忍不住敞开胃口大吃特吃。这便是春节独有的味道。
新的一年,穿的自然也要讲究。赶上本命年的,一身红衣红裤必不可少;就算不是本命年的,图个吉祥把浑身打扮得红火十分的人,也不少。等正月初一,个个在街上奔走拜年的人们,都穿着新衣新裤,红、黄、橙、绿、蓝、紫……各种款式的新衣,各种模样的打扮,叫人眼花缭乱,大街小巷里好不热闹。
春节,是迎着新年而来,送走旧岁而去。春节过了,新的一年便来了,整个世界仿佛焕新了,春天便到了。而这段欢快惬意的时光,也让人们忙碌劳累了一年的身心的得到了歇息。
这个人们共同静悄悄地休息,闹哄哄地度过的节日,是段多么美好的日子!
江西的春节篇二十三
我家乡的春节与北方是一样热闹的,但是我们的风俗习惯却是截然不同的!北方的春节一般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而我们家乡则一般在腊月的下旬才开始。
过了二十四,大家则更忙。家家户户户都必须大扫除一次,我们都会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好在新年的时候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新气象。
除夕十分热闹。在这一天我们按照老规矩是要杀家禽的。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年菜,到处都是香喷喷的香味。每一户人家的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一天,小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除夕的夜晚,有人会放烟花。那个时候,天空中顿时变得火花满天,绚丽多彩。那一朵朵烟花在空中飞舞,有的好像闪烁着神秘光彩的宝石,有的像闪闪发光的星星,有的像小蜜蜂在空中飞舞,有的喷着红光升到空中,照亮了整个夜空。“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划破了夜空的沉静,孩子们的欢呼声,大人们的议论声、鞭炮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年。
正月初一到了!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小孩子们一般会到亲戚家拜年,女人们会到庙里拜佛,男人们有时会随着孩子一起出去;有时则会待在家里。这一天,街上会有很多小贩出来摆摊,有的卖玩具,有的卖小吃,有的卖日常用品…真是品种繁多啊!
正月初二,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在这一天我们一早就会去外婆家。我们会在外婆家玩耍、吃饭、拜年。大人们在一起谈天说地,我们小孩子则在一边玩。一家人聚在一起,互相拜年,问候对方,那种感觉很温暖。
“百里不通风,千里不同俗”,这就是我们的春节,你们的春节又是怎样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