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热门13篇)
读后感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所读书籍或文章进行思考、评论和评价的一种表达方式。写读后感时,可以针对书中的某一问题或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增加文章的深度和独特性。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好书的读后感资料,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传习录读后感篇一
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其实我也有陆澄这样的疑问,好色、好利、好名这些都属于后天的习染,都是私欲,这个可以理解。闲的没事儿想的念头也属于私欲吗?后来我就问我自己,“那闲着没事儿想着这些杂念妄念是从哪来的?”就算是它凭空冒出来的,它也要有源头。
比方说我现在在幻想我要成为亿万富翁,那为什么会有要成为亿万富翁的这个妄念?不还是好利吗?师父说过,只要你诚意的状态下,你问自己五个为什么一般都会挖到病根儿。找到根源是一回事,怎么控制是另外一回事。王阳明提倡省察克治,不能总省察不克治。时间久了就变成我知道我错了,但却从来不改。那你知道的错又有何用呢?好货、好名、好利、好色,都属于私欲,都是源于后天的习染。
修行就是做减法,把这些后天的习染都擦拭掉,让心的本体换发光明。当后天的习染都去掉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这些妄念杂念的源头了。廓然大公的“公”就是无私,没有私欲。而且我认为寂然不动、未发之中、廓然大公、感而遂通、发而中节、物来顺应,这是一个次第关系。最后的境界就是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我现在连第一个境界寂然不动都没有达到,任重道远啊。
传习录读后感篇二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篇三
《大学》开篇的止于至善,就是我们修行的最高追求。至善就是无善无恶的状态,就是王阳明四句教里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善恶之别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后天的习染,因为个人的喜好才有了善恶。
老天赋予我们那种光明善良的本性是没有一点恶的,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把后天的习染逐渐的去掉,让自己光明的本性焕发出来。这种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儒家提倡渐修。一点一点的修行,强其所不能,让自己在向好的路上一步一步踏实的往前走,终点就是至善。“止”有到达的意思,到达并停留在至善的状态才是我们最终目的,也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
这一段旅程说起来简单,终其一生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可人总是要向着光明的方向前进,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如果我们的目标和我们的能力是对称的,那人生也就没有了追求。就是要向着我们这种先天的本性前进,可能一生完不成这个目标,但闭眼的时候你也会无怨无悔。所以找回自己先天的本性是最难的。
传习录读后感篇四
攻击的时候就应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不能有一丝的留情,对自己下手必须狠,不能找任何的理由为自己开脱。防御就应该严防死守,不能有一丝的松懈。没扫清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善念去压制恶念。让善念的比例在心中越来越大,一有念头出现的时候,就让善念先出现。
就像师父上课时讲的那个笑话一样,你有九十九个善念,一个恶念,这一个恶念在九十九个善念上面,每当念头出现的时候总是恶念冒出头来。这样我们就是没有做到克制。我们总说“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不能是“恶念一动,众恶俱来。”所以每当天人之战出现的时候,你的选择才是最终的结果。不能做被欲望驱使的人,这也就是我们修行的目的所在。
传习录读后感篇五
人的心本来就应该是定的,经常出现的心不定是因为想要的太多,受到后天的习染太严重。这些后天的习染都是来自于身体的欲望,和心的本体没什么关系。
拜入师门之后,对“人定胜天”的这个成语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以前认为这就是一个口号,是鼓励自己用的。这个“定”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起到的作用可是老大了,要是定不住,第一个就是容易动情,自己的情绪控制不住,思考问题就会有欠妥当,严重者甚至会破坏事情的进程;第二个就是容易逐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看见别人好的都想要,就会心为物役;第三个是没有主见,容易受各方面影响,觉得谁说的都对。
静时心定容易,关键是有事情的时候,心还能定吗?不能养成喜静厌动的毛病,那样就不是儒家的入世学说了。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坚决不能做“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人。
别人为什么会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因为这些人把知识学死了。让别人认为只会动嘴儿,一到行动上就不行了。修身修的好坏必须用事实来检验,有事情的时候心依然是定的,这就说明我们修身到达了一定阶段。
传习录读后感篇六
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
曰:“然。”
止于至善是《大学》三纲中的最后一个,就是要一直停留在至善的状态当中。那什么是至善?至善去哪里寻找?有没有什么标准?这段说的是知道“止”的人是因为他知道至善只能从自己的心里找。
我们同时可以反向思考另外的一面,就是不知道至善的人是因为他们都在外面去寻找。有人通过书籍,有人通过影像,有人通过上课,以为学的多就可以找到至善。我以前也这么认为,总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少,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就到处去学习充实自己。学的越多这种后天的习染蒙蔽就越多,贪欲和傲慢心接连而至。那时候自己立的志向总换,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了我一句话“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志长”。
其实妈妈那时候已经看到了我朝三暮四的性格。至善这个东西需要自己往自己的心里找,这是老天给我们的,每个人都具有的。向外求的越多,习染蒙蔽的越多。想要“止”是因为他知道至善在哪,颜回才能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能一直停留在至善的状态,就已经是圣人了。因为知道了至善是什么,在哪寻找,就像我们知道了目标终点一样,你只需要努力的向前跑就可以了。所以你的心才确定、坚定、笃定。
传习录读后感篇七
十年前就有机会读《传习录》翻了几页,实在读不下去。本周(20xx年3月底)终于看(听)完了。感谢当当引入的讯飞语音,没这个估计不可能完成本书阅读——可读性好差。
说下我对王阴明的认识,此公提倡“心学”意思是修心哈;对儒学和佛教都有研究,好像还练过瑜伽之类闭气的功夫,有次叫门人把自己埋起来几天,后来挖出来还是活的。他格物致知整竹子这事儿,您抽空可以百度自己查下。
说下本书给我的'几个印象:
所谓心学四要就是出于本书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所说的”性“,所谓性本周全,人人都有啥的。怎么看怎么像佛教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做主翁,这个人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让我最没想明白的是——王认为佛教不究竟,呃……到于书里提到他对朱熹观点的不同意见,简直就不算什么了。
《传习录》里几个因才施教的案例,我看着还是很有收获的。
传习录读后感篇八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以前没想过立志是要存善念,这个还用立志吗?如果不立善念的志,就不会时时想着善念这个事。想起来去行个善,想不起就不去管它,这就是平常人。修行就像种树,善念就是种子,有了根基才能长得更高。没有善念的人生就像荒草,杂乱无章。
只要种子有了,就是长的快慢的问题了。肥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的修行就是,时刻提醒自己有这个善念,并且让这个善念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没有善念,恶念才会出现。有了善念,恶念就进不来了。善念就是天理,天理直指人心。恶念是在没有善念的时候才出现的。只要你心中这个善念一直都在,就像种子早晚会长大一样。
这里的善念是种子里的部分,并不是说在人生当中只要有善念就没有恶念了。立志的时候,只要想着善念,恶念就进不来,又何谈去掉一说。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自己立的志向,不能是违背社会普世价值观的。长到成熟阶段才是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后面应该还有,是什么就不知道了,希望自己可以看得到。
传习录读后感篇九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从这一段来看,路程对于阳明心学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如果没学国学,我也认为一心一意就是专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响,这就是专一。王阳明从一个反向的例子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专一。
几天前的修身训练,师父反复强调的就是专一专注。想专注必须持敬,对人有恭敬心,对事有敬畏心。做坏事的时候你会有敬畏心吗?不会。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新鲜的事物、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数不胜数,如果我们被每一件事物牵着鼻子走,我们就没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个人走,跟着每个事走,你就会心为物役。这些都是王阳明说的“枝枝叶叶外头寻”。向外界去找一个答案,想获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对心的影响都属于后天的习染,这都是人欲。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让天理浮现,我们才能致良知。寻找天理的这个过程,坚持不懈的修行,不断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这一点我没有完全做到,虽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时候在自我安慰,这都是自欺。还是我们对于内心真正的认知缺乏动力,空有一个向好的决心,实际行动跟不上。换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入师门就是让我们去寻找明德,寻找天理,师父把这条路已经明明确确的指给我们,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师门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们没想明白,还是他们做不到?其实做不到就是没想明白,没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会如意。
传习录读后感篇十
阳明四句教,引导圣人之路。
世界观:无善无恶心之体。世界观解决的是人与天地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宇宙万物,本无善恶,有善恶之分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你心里有善恶美丑,你就会看到善恶美丑。比如,下雨天有人会感到烦心恼火,有人会感到浪漫愉快。但是下雨就只是下雨,下雨这个现象本没有善恶美丑。心外无物者,可海纳百川、包容一切。
人生观: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观解决的是我与我的关系,我与我的矛盾。我们之所以会主观感受到善恶美丑,那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欲念做祟,我们有自己的个人主观的好恶、爱憎。比如,有人买了某只股票不涨,就骂市场、骂公司。赔钱就喜欢找外部原因,比如什么监管不严,造假多,庄家操纵,巴拉巴拉的,就是不怪自个儿没风控能力。这就是因为受到了自我的执念干扰。因此,正确看待事物,实事求是者,不能太主观、太情绪化。战胜自己,指的就是解决我与我的矛盾、我与我的周旋,与自己和解。
价值观:知善知恶是良知。解决的是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族群的相处智慧。我们存活于世,都有社会属性,良知告诉我们,亲情、友情、爱情,是最基本的人性。良知是内心的最高指引。我们遵循什么样的是非判断,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就是价值观指导下的人生智慧。比如,我们愿意为家人、爱人、朋友去拼搏,这就是基本的人性本善。
方法论:为善去恶是格物。最后说的是方法论,即,行动指南。致良知,要在事上炼、心中磨。工作即修行。生活中、工作中,一心为公,处处为善去恶,良知清澈、此心光明。
尊重自我、尊重生命、尊重人性的价值。常快活是真功夫,随心所欲不逾矩。
传习录读后感篇十一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当一段时间学习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习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回回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习录读后感篇十二
心学不容易学!
我看很多给它评论员的文章:这一切的发生会不会是这种—理解不了你,我也不知道碰到同样的事也不知道要怎么处理,所以反过来试图用你给出的答案来解释它,作为另一种形式的控制。就像我打不过你,反过来找理由找借口来说服自己,得出结论你很强。这不是学习心学。
有时候,我们会碰到政策,就是上面想让你这么干,但是和你实际不结合。想哪样干肯定死,不那么干,你会死,这分钟你用用致良知的理论来,就是不干,你来试试,不一定完完全全致良知,不一定都不听从自己的内心。那个对我有益,我可能就会采取它。这个过程看到内心是这么觉得,现实你又必须那样,学问功夫就在这里,致良知不容易。
结合上面两个:做还是不做,干还是不干。做有做的理,不做有不做的,干有干的理,不干有不干的理,这些理它都不在心外,是你决定要做还是要干。你心想干你脑子就会找出要干的理,你心想做就会找出要做的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那,什么对呢?我是做对还是不干对?这里所说的`对是达到心理的预期,你去做了,也达到心理的预期,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你去做了,没有达到预期,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错也是一个反馈),却不符合天理。您看,又撤出天理来啰,心学不好学!
生有涯,知无涯。
用毕生的精力去追逐王阳明的心学,也追逐不到,是因为这个学问是他的。但我追逐我的内心,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能指导我,救我,那我就听从它吧。这才是学心学。
传习录读后感篇十三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索不断减少,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珍贵。
王守仁虽贵为圣贤,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屡立奇功。但为人谦虚而不焦躁,为人好学,其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在他看来,在于态度而不在于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话:“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谦让,就会得到好处;而互相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却很少。王守仁的许多言语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朴实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为这些近乎完美的素质成就了他的功劳,而他也无私的将这些想法观念传播给他人,而现今社会的“鸡汤”和他比较实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体现,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对得起“为善去恶”这四个字。他的人性的观点难道不可以被我们借鉴吗?王守仁,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圣人之名,当之无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们现代人的传承与坚守,对这个几百年前的人物,我们应该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