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圆圈教案范文(18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提供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目。以下教案范例中,教学活动设计灵活多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圆圈教案篇一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有的"重轻轻"的节奏特点。
2、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音乐cd、节奏图谱。
1、游戏:我说你做(最好有《圆圈舞》的乐曲作伴奏)。
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
(1 ) 1 2 3 | 2 2 3 |站成圆|圈-- -- |;
(2 ) 1 2 3 | 2 2 3 |向中间|走-- -- |
3 2 3 | 4 2 3 |退回原|地-- -- |;
(3 ) 1 2 3 | 2 2 3 |向左旋|转-- -- |
3 2 3 | 4 2 3 |向右旋|转-- -- |;
(4 ) 1 2 3 |站成圈|向左旋|转-- -- |
2 2 3 |唱着歌|向右旋|转-- -- |
3 2 3 |手拉手|向中间|走-- -- |
4 2 3 |手拉手|退回原|地-- -- |
每个动作做二遍,然后完整地做一遍(4)。
2、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1)放录音,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歌名及内容。
(2)按照节奏跟着老师念歌词二遍。
(3)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念歌词二遍。
(4)看图谱配合音乐学唱歌曲,唱出三拍子"重轻轻"的特点。
3、集体舞《圆圈舞》。
(1)老师范唱,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2)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3)全体幼儿边唱边跳。
(4)分小组边唱边跳。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习,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题性,使其通过自己积极的主观努力来学习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在第二个环节”学习圆圈舞“中借助了图示的手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使通过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学习这个舞蹈的,而不是以教师教导为主。我通过图示的设计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圆圈舞的基本舞步。在这里,图示的作用包括:第一,比较直观和形象地呈现队形地变化,如以大圆、小圆和叠加的圆等来表现队形的变化,以及呈现完整队形,让幼儿一目了然;第二,利用线条和颜色来帮助幼儿理解空间的位置和动作。线条表示手拉手,颜色用以区别男孩、女孩,圆点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是在阅读图示环节中围成圆圈的这一步,应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站位是否准确,而我只是一味地将幼儿拉到准确地位置上,引导手势做得不够到位。二是支持引导做得不够。整个活动得引导设计应该是:念儿歌得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直接跟着音乐开始学习,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
转圆圈教案篇二
1、知识方面:了解扁担的作用,观看影像——《可爱的广西》初步了解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2、场景布置:壮族人民庆丰收的场景——金黄的玉米和稻穗、火红的辣椒、饱满的大蒜、壮族的常见饰物——绣球、壮锦袋和香包。
3、物质方面:
(1)扁担与幼儿人数相当;条凳若干张;。
(2)录音机、磁带《大地飞歌》、《碰蛋歌》;。
(3)图谱一张;。
(4)大鼓一个。
(5)煮熟的红蛋与幼儿人数相当。
转圆圈教案篇三
大班下半学期开始尝试性的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舞蹈,《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为朋友。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觉得,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一、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出现于英国乡村舞蹈,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幼儿的兴趣也非常高。
新《纲要》中指出:老师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圆圈舞》活动中,教师都让音乐"说话"、让幼儿"说话"、让图谱"说话",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舞蹈的演绎。
转圆圈教案篇四
1、引导幼儿感受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组成的节奏,并学习用脚部动作加以表现。
2、启发幼儿利用十六宫格相互合作,共同创编并表现新节奏。
3、让幼儿分享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转圆圈教案篇五
1、游戏:我说你做(最好有《圆圈舞》的乐曲作伴奏)。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
(1)123|223|站成圆|圈----|;。
(2)123|223|向中间|走----|。
323|423|退回原|地----|;。
(3)123|223|向左旋|转----|。
323|423|向右旋|转----|;。
(4)123|站成圈|向左旋|转----|。
223|唱着歌|向右旋|转----|。
323|手拉手|向中间|走----|。
423|手拉手|退回原|地----|。
每个动作做二遍,然后完整地做一遍(4)。
2、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1)放录音,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歌名及内容。
(2)按照节奏跟着老师念歌词二遍。
(3)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念歌词二遍。
(4)看图谱配合音乐学唱歌曲,唱出三拍子"重轻轻"的特点。
3、集体舞《圆圈舞》。
(1)老师范唱,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2)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3)全体幼儿边唱边跳。
(4)分小组边唱边跳。
转圆圈教案篇六
1、师:非常高兴和同学们一起上这节音乐课,上课之前啊,我们先做个律动活动一下。
2、播放音乐《转圆圈》进行律动,动作:听音乐拍手。
3、看节奏,大家看黑板上有许多可爱的小星星,它们排成了许多有趣的队形,请同学们看一看,你能不能把这些队形拍出来呢?试一试,2/4555︳555︳生拍手。这个队形实际有两个小节,每个小节有两拍。大家再来看这个队形,你们还能拍出来吗?3/45555︳5555‖这也是两个小节,这时候这个小节变成了几拍啊?生:3拍。现在老师要把它变化一下,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这么长的队形拍出来呢?555︱555︳5555︱555‖还不错,请男女同学分别拍,师:这条节奏,有二拍子出现,又有三拍子出现,这样的节拍叫混合节拍,是有一定难度的,同学们刚才拍得很好,你们的表现这么出色,吸引来了一位朋友,是谁呢?请听师唱:啊,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谁来了?(月亮)我们用歌声欢迎月亮好不好,师教唱,生学唱。月亮是晚上出来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觉唱?(柔美)。
5、听音乐,生跟唱,师发现问题,注意让声音越传越远,是纠正。
7、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他们是怎么做这个游戏的呀?我们看一看。谁能够用歌词来回答我?生回答。师:用小星星的这条节奏把它读出来,大家来听,看看老师读得怎么样?生跟学读,师,那么转圆圈的游戏怎么才能转得好呢?生:手儿拉得紧,脚儿齐又快。脚儿齐得快,圆圈就转得圆,生教生学用节奏读出来。师:刚才我们是用手把节奏拍出来的,现在,我们用脚步看看能不能拍出节奏。拉起手,跺脚,师同同学们边拉手转圈,边用节奏读歌词。
8、听音乐拍手,在强拍的位置拍手,(第一排的位置)。
说一说对自己拍手不满意的地方。这首歌曲是混合拍的歌曲,用转手腕的方式拍三拍子。
9、再听音乐跟节奏拍手。同学们拍的非常整齐,自己鼓励一下。(鼓掌)。
10、师教唱歌曲,生学唱主旋律。同学们唱得很整齐,唱得很好,老师在那个地方唱了两遍?为什么?有个什么记号?反复记号。你能不能自己唱啊?生自己跟琴声学唱。
11、梁老师想和同学们接力比赛,我唱一句,你们接下一句,看能不能接得住,和学生换位置,老师接,注意装饰音的地方,像这样的地方哪里还有?找一找。注意高音的位置。听音及老师范唱。同学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什么心情?开心。
12、完整的听唱歌曲。用表情动作去表现开心。
13、创编动作,双手上摆,创意,能够发出响声的动作。拍鼓,谁愿意上来拍鼓?单脚跺脚,拍手。师弹琴,生边唱边做动作。唱的“乐”后面乐,前面“柔”。
14、听音乐,生跟唱,让所有的小伙伴都听到月亮出来了,其实是在干什么呀?呼唤同伴,一起做一做呼唤的动作,谁来做第一个呼唤小朋友的动作,柔一点,第一个呼唤完之后,同学们回应站起来,听音乐,拍手最后“吔”。
15、了解一下撒尼族,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撒尼族的童谣《转圆圈》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撒尼族,他们是居住在云南石林,撒尼族有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火把节,每到火把节的这天晚上,撒尼族的男女老少举起火把,点起篝火拉成圆圈唱歌跳舞庆祝节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撒尼族人模仿火把节时跳的舞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
16、观看舞蹈《阿细跳月》梁老师从这上面学会了一个动作,请同学们为我唱一唱,老师跳,看看你们能不能学会。
17、老师跳舞,学生边唱歌动作。脚垫起来,手拍手,请学生跟老师一起跳一跳,下面的同学唱。你们原地做,先迈右脚,看看我们能不能转得圆。
18、老师有一个想法,老师想把我们的课堂变成撒尼族的山寨,我们用我们的歌声和舞蹈,把这种游戏的场景表现出来,,你们先回到各自的家里去,我们的歌声前面要“美”后面要“乐”,领唱的站起来,其他同学站起来唱歌拍手,一部分同学跟老师跳圆圈舞。
19、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了解撒尼族,了解拍子,舞蹈,有三个音组成的135以后有机会欣赏其他的民歌,让我们听着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走出教室。
转圆圈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新歌,感受四分休止符,能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休止符。
2、创意性地对圆形进行添画,并根据画的内容对部分歌词进行改编。
3、体验合作的乐趣和自编歌曲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图画纸,画板每人一份,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拍手进活动室。
2、教师引导幼儿扩散思维,想出很多圆的东西来,并用蜡笔把各种圆的东西画出来。
指: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圆的东西,你能把它们画出来吗?
指:有些什么东西是圆的呢?
3、利用幼儿的画,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指:小朋友画出了许多与圆有关的东西,真棒!李老师在小朋友画画的时候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指:李老师唱得好不好?你听到李老师都唱了些什么啊?
4、幼儿学唱歌曲,重点掌握休止符。
(1)学习歌词,并能跟着钢琴的速度有节奏地念出来。
指:他说得真好,我们和他一起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念出来。
(2)初次尝试跟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
指:现在,跟着老师小声地唱一唱这首歌。
(3)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休止符,同时以边唱边游戏的方式来感受休止。
(4)幼儿边唱边拉圆圈,在休止的地方蹲一下。
(5)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唱一句,并在乐句末休止的地方造型。
指:刚才我们唱了这么多圆的歌,现在,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快乐的圆圈舞》吧!在休止的地方做圆的造型。
5、活动结束。
指:大圆圈变变变,变出了这么多的东西来,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我们幼儿园里还有些什么圆的东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转圆圈教案篇八
1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感受《转圆圈》所描绘的儿童月下欢乐歌舞的情景。
[智育目标]:跟着录音哼唱部分词句并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
[素质发展目标]:能用堂鼓等打击乐器为《阿西里西》作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曲谱。
[教学难点]:分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设计伴奏型。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阿西里西》、《转圆圈》堂鼓、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
学生活动设计。
分组为歌曲创编节奏型听赏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
2.随教师学唱《阿西里西》的歌谱。
3.出示“×××”与“×××”两张卡片,让学生能清楚地区别两者的不同,再请学生找一找在《阿西里西》的歌谱中“×××”和“×××”各使用了几次,“××××”用了几次。
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何能更有表情地唱好《阿西里西》。在教师的指挥下,随着伴奏带全体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5.请学生分组设计如何用堂鼓、小钹、木鱼为《阿西里西》伴奏(为每种打击乐器设计两小节节奏型),师生共同比较、归纳、综合,做出几套方案。例如:
6.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用堂鼓等伴奏,掀起本节课的第一个^***。
7.教师介绍合唱歌曲《转圆圈》的相关资料,并与已欣赏过的《阿细跳月》作比较,两者相同的.是都是彝族的音乐,且都是在月光下的歌舞,不同的是《阿细跳月》是青年人的舞蹈,《转圆圈》是儿童们的游戏歌曲。
9.听赏几遍后,引导学生跟看录音哼唱以下两个片断:
10.部分学生用已学会的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不求动作统一,只求与音乐合拍,表演自信大方,教师应启发、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表演,掀起本节课的第二个^***。
教后反思。
在欣赏中,学生一听音乐就禁不住手舞足蹈,随音乐晃动起来,自由表演,培养了学生的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另外我还深刻的体会到,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
转圆圈教案篇九
设计意图:
户外活动对孩子们有着浓厚的兴趣,乐此不疲,为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满足幼儿多种发展的需要,于是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设计了此次大班体育《跑圆圈》活动。为全面锻炼幼儿肌体,均衡发展幼儿动作。
活动目标:
1、学习身体左侧向弯道内倾斜快跑的动作技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通过左手臂的彩绳提示、自身探索、同伴学习、竞赛游戏,初步练习弯道跑的动作。
3、增强集体荣誉感,体验竞赛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4个火炬,口哨,左臂的标记(红黄蓝绿彩带),起点箭头标记,主火炬台。
2、背景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去郊游吧!(音乐声中,老师带着孩子们做矮人走、高人跑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
1、请一个能干的幼儿沿着圆圈跑,其他幼儿观察该幼儿的身体动作。(跑一圈便步走,调整呼吸)。
2、谈谈“你在弯道上怎样跑的?身体和平时直线跑有什么不同?”――幼儿进行讨论,教师小结。
3、教师示范弯道上跑动作,强调身体左侧向弯道内倾斜快跑。
4、按照老师的方法,请幼儿练习体验在弯道跑的动作。
5、幼儿集合,教师提出个别幼儿在弯道上跑时会离线的问题,组织幼儿探讨。
6、个别再次幼儿示范。(集体后退两步,个别幼儿示范)同时教师小结:身体向左倾斜跑,脚靠近线。
7、幼儿分男女生在圆上进行追逐跑练习,强调外道超越的规则,激发幼儿超越意识。
8、幼儿自己的圆圈上进行练习。
三、游戏――圆上接力赛。
1、每组第一个小朋友先跑,跑一圈回到原位,与第二个拍手,站在队伍的最后。第二个小朋友再跑,直到全部跑完把手举高向老师示意。
2、、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导入游戏情境:我们幼儿园即将举行第二届运会,我们都是小小火炬手,来传递火炬,最后一名火炬手跑完后,将火炬高高举起。
3、竞赛游戏:“圆上接力跑”,传递火炬。(最后一名火炬手将火炬插入主火炬台上)。
四、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完成了传递火炬的任务,一起来放松一下吧!(全体幼儿边走边捶臂捶腿,随乐和同伴一起放松。)。
教学反思:
大班幼儿身心发展比较稳定,正是活动能力迅速发展时期,对各项动作能够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动作练习,本次活动,让幼儿自己探索活动的动作,方式比较开放。幼儿们在游戏中不但学到知识,还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增加了幼儿之间的友情。这类游戏很受幼儿喜爱,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既掌握了基本动作,达到了锻炼效果,又发展了幼儿动作的想象力。
转圆圈教案篇十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
1.能较为熟练地、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2.感受〈转圆圈〉所描绘的儿童月下欢乐歌舞的情景,跟着录音哼唱部分词句并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
3.能用堂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阿西里西》伴奏。
教学重点:
跟着录音哼唱部分词句。
教学重点:
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具准备:
录音机、相应的录音带、录像带或光盘。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
2.随教师学唱歌曲曲谱。
3.出示“xxx”“xxx”两张卡片,让学生能清楚的区别两者的不同,再请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共出现了几次。
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何能更有表情地唱好歌曲。
5.师生共同比较、归纳、综合学生设计节奏型。
方案一:方案二:
木鱼:xxxx|xxxx|木鱼:xxx|xxxx|。
小钹:xxx|xxx|小钹:0x|0x。
堂鼓:xx|xx|堂鼓:xxxx|xxx|。
6.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伴奏,掀起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
7.教师介绍合唱歌曲〈转圆圈〉的相关资料,并与一欣赏过的〈阿细挑月〉作比较。
9.听上几遍后,引导学生跟着录音哼唱以下两个片段。
10.部分学生用已经学会的`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不求动作统一,只求音乐合拍,表演自信大方,教师应启发、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表演,掀起本节课的第二次高潮。
教学反思: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的利用自然界及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发现原来平时那么熟悉的声音也有那么有趣的变化,能更好得激发他们探索学习的兴趣,其实这种变化一直存在,只不过他们现在才发现而已。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会更加深了学生想感知音响、探索音响的兴趣。
但要注意的事,二年级学生的小组活动的能力比较差,教师必须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提供及时地帮助和督促,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学习,还要增加小组活动的时间,要有意识地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实现互补。
还有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尽量的仔细的观察学生,创设课堂交流的氛围和环境,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交流和展示自己的成果,指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
转圆圈教案篇十一
1.喜欢和同伴舞蹈,体验洗澡的乐趣。
2.能按音乐节奏,较熟练的做踵止步等动作。
3.了解并学跳圆圈舞。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音乐、场地
1、幼儿随音乐快乐的进场,引起幼儿舞蹈的情绪。
2、复习舞蹈。
1)教师随音乐,有感情的示范跳一遍舞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踵止步等动作。
2)师幼共同舞蹈。
注意引导幼儿听音乐,随音乐有节奏的动作;
指导幼儿舞蹈时要有表情,表现出洗澡的快乐情绪。
3、学习圆圈舞
1)幼儿在场地上站好圆圈的队形,教师引导幼儿在圆上进行舞蹈,并指导幼儿跳舞时注意保持原位置。
2)学习圆上走队形。
教师示范在圆上边做走步动作,边走队形,并指导幼儿按逆时针方向走队形。
4、集体表演,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注意位置(用眼睛的余光,看看是否和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
5、幼儿集体完整地进行舞蹈,鼓励幼儿有表情的表现。
6、延伸活动:将音乐投放到音乐区,引导幼儿在音乐区继续表现。
鼓励幼儿回家为爸爸妈妈表演。
幼儿注意力的养成,对其形成具有专注品质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有集中的注意力,促其感知更清晰,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在求学做事方面,成功就更有保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尝试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从打击乐活动入手,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转圆圈教案篇十二
1、师:非常高兴和同学们一起上这节音乐课,上课之前啊,我们先做个律动活动一下。
2、播放音乐《转圆圈》进行律动,动作:听音乐拍手。
3、看节奏,大家看黑板上有许多可爱的小星星,它们排成了许多有趣的队形,请同学们看一看,你能不能把这些队形拍出来呢?试一试,2/4555︳555︳生拍手。这个队形实际有两个小节,每个小节有两拍。大家再来看这个队形,你们还能拍出来吗?3/45555︳5555‖这也是两个小节,这时候这个小节变成了几拍啊?生:3拍。现在老师要把它变化一下,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这么长的队形拍出来呢?555︱555︳5555︱555‖还不错,请男女同学分别拍,师:这条节奏,有二拍子出现,又有三拍子出现,这样的节拍叫混合节拍,是有一定难度的,同学们刚才拍得很好,你们的表现这么出色,吸引来了一位朋友,是谁呢?请听师唱:啊,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谁来了?(月亮)我们用歌声欢迎月亮好不好,师教唱,生学唱。月亮是晚上出来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觉唱?(柔美)。
5、听音乐,生跟唱,师发现问题,注意让声音越传越远,是纠正。
二、新课教学。
7、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他们是怎么做这个游戏的呀?我们看一看。谁能够用歌词来回答我?生回答。师:用小星星的这条节奏把它读出来,大家来听,看看老师读得怎么样?生跟学读,师,那么转圆圈的游戏怎么才能转得好呢?生:手儿拉得紧,脚儿齐又快。脚儿齐得快,圆圈就转得圆,生教生学用节奏读出来。师:刚才我们是用手把节奏拍出来的,现在,我们用脚步看看能不能拍出节奏。拉起手,跺脚,师同同学们边拉手转圈,边用节奏读歌词。
8、听音乐拍手,在强拍的位置拍手,(第一排的位置)。
说一说对自己拍手不满意的地方。这首歌曲是混合拍的歌曲,用转手腕的方式拍三拍子。
9、再听音乐跟节奏拍手。同学们拍的非常整齐,自己鼓励一下。(鼓掌)。
10、师教唱歌曲,生学唱主旋律。同学们唱得很整齐,唱得很好,老师在那个地方唱了两遍?为什么?有个什么记号?反复记号。你能不能自己唱啊?生自己跟琴声学唱。
11、梁老师想和同学们接力比赛,我唱一句,你们接下一句,看能不能接得住,和学生换位置,老师接,注意装饰音的地方,像这样的地方哪里还有?找一找。注意高音的位置。听音及老师范唱。同学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什么心情?开心。
12、完整的听唱歌曲。用表情动作去表现开心。
13、创编动作,双手上摆,创意,能够发出响声的动作。拍鼓,谁愿意上来拍鼓?单脚跺脚,拍手。师弹琴,生边唱边做动作。唱的“乐”后面乐,前面“柔”。
14、听音乐,生跟唱,让所有的小伙伴都听到月亮出来了,其实是在干什么呀?呼唤同伴,一起做一做呼唤的动作,谁来做第一个呼唤小朋友的动作,柔一点,第一个呼唤完之后,同学们回应站起来,听音乐,拍手最后“吔”。
15、了解一下撒尼族,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撒尼族的童谣《转圆圈》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撒尼族,他们是居住在云南石林,撒尼族有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火把节,每到火把节的这天晚上,撒尼族的男女老少举起火把,点起篝火拉成圆圈唱歌跳舞庆祝节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撒尼族人模仿火把节时跳的舞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
16、观看舞蹈《阿细跳月》梁老师从这上面学会了一个动作,请同学们为我唱一唱,老师跳,看看你们能不能学会。
17、老师跳舞,学生边唱歌动作。脚垫起来,手拍手,请学生跟老师一起跳一跳,下面的同学唱。你们原地做,先迈右脚,看看我们能不能转得圆。
18、老师有一个想法,老师想把我们的课堂变成撒尼族的山寨,我们用我们的歌声和舞蹈,把这种游戏的场景表现出来,,你们先回到各自的家里去,我们的歌声前面要“美”后面要“乐”,领唱的站起来,其他同学站起来唱歌拍手,一部分同学跟老师跳圆圈舞。
三、课堂小结。
19、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了解撒尼族,了解拍子,舞蹈,有三个音组成的135以后有机会欣赏其他的民歌,让我们听着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走出教室。
转圆圈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另一要素—————“速度”与刻划音乐作品形象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的'演唱,节奏拍击,创编舞蹈等活动,增强学生对速度是音乐表现中一个重要手段的理解。
课的类型:
合唱课。
教学方法:
直观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选用参考:
《音乐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设计》,《音乐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2、师生问好。
二、练声:
三、欣赏:
1、导入:
2、作品简介:
3、放《一分钟圆舞曲》音乐(光盘)。
4、接放《多瑙河之波》同时简介:
5、分组讨论:
6、教师总结:
7、出示节奏谱,根据规定的速度记号拍出节奏。(节拍器)。
8、游戏:o、x。
五、创编舞蹈。
六、结束。
转圆圈教案篇十四
大班律动活动《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幼儿成为更好的朋友。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
1、感知3/4拍中的强拍,尝试跟着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集体舞的快乐。
重难点:感知强拍,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自录集体舞视频、《圆圈舞》音乐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圆舞曲的形式。
2、跟我们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呢?
很多人都整齐的跳着同一个舞蹈动作,这就是集体舞。
1、倾听和感知《圆舞曲》乐曲。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3/4拍的节奏。
重点:关注幼儿强弱拍的表现。
3、教师示范圆圈曲的整体动作。(播放视频,教师示范)
4、幼儿表现,自由模仿。
5、幼儿展示,教师提升重点动作和节奏的把握。
6、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转圆圈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从歌声中体验月下踏歌的意境美。
教学法:
听唱,教唱结合。
教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
1:问好。
2:复习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导入歌曲。
3:播放歌曲初听,听后谈谈歌曲的意境和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
4:介绍撒尼族,并且讲解传说故事“阿诗玛”
5:学唱前8小节,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并且掌握一些符号和力度记号的应用。
6:视谱学唱过门旋律。
7:整体学唱歌曲,体会欢快的情绪,边唱边画出乐句的.旋律线。
8:按歌曲的力度记号与速度记号来演。
9:体会歌曲的变换拍子。
10:用徐缓的速度,柔和的声音,小快板的速度,轻巧的声音来表现两个不同情绪的段落。
11:摆动双手律动体验撒尼族人民月下踏歌的意境。
转圆圈教案篇十六
设计思路:
大班律动活动《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幼儿成为更好的朋友。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
活动目标:
1、感知3/4拍中的强拍,尝试跟着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集体舞的快乐。
重难点:感知强拍,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自录集体舞视频、《圆圈舞》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圆舞曲的形式。
2、跟我们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呢?
很多人都整齐的跳着同一个舞蹈动作,这就是集体舞。
二、学跳集体舞。
1、倾听和感知《圆舞曲》乐曲。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3/4拍的节奏。
重点:关注幼儿强弱拍的表现。
3、教师示范圆圈曲的整体动作。(播放视频,教师示范)。
4、幼儿表现,自由模仿。
5、幼儿展示,教师提升重点动作和节奏的把握。
6、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三、学习交换舞伴的方式。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四、跟着音乐集体跳圆圈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转圆圈教案篇十七
《转圆圈》是一首撒尼族民歌,歌曲前两个乐句节奏自由、速度缓慢,勾勒了明月初升的宁静夜色,我让学生边听录音范唱边看多媒体播放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被带进了歌曲的意境中来了,不自觉地跟录音唱起来,而且学得又快又好;后面的乐句转为小快板,力度加强,表现了孩子们在皎洁如银的月光下嬉游玩耍的场面。我放一段孩子在做游戏的画面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自学歌曲,找出较难唱的乐句反复练唱,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快就学会了整首歌曲。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歌曲,我让学生自找伙伴做转圆圈的游戏,让他们感受曲中欢快的情绪。
这节课通过让学生感受音乐,自学歌曲,小组做游戏的方法来教唱歌曲,学生不仅在轻松愉快中学好歌曲,又提高了学生的歌唱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转圆圈教案篇十八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有的“重轻轻”的节奏特点。
2、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游戏:我说你做(最好有《圆圈舞》的.乐曲作伴奏)。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
(3)123|223|向左旋|转----|323|423|向右旋|转----|;(4)123|站成圈|向左旋|转----|223|唱着歌|向右旋|转----|323|手拉手|向中间|走----|423|手拉手|退回原|地----|每个动作做二遍,然后完整地做一遍(4)。
2、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1)放录音,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歌名及内容。
(2)按照节奏跟着老师念歌词二遍。
(3)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念歌词二遍。
(4)看图谱配合音乐学唱歌曲,唱出三拍子“重轻轻”的特点。
(1)老师范唱,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2)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3)全体幼儿边唱边跳。
(4)分小组边唱边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