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的论文大全(18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些计划和安排。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融洽?如果你正在写一份总结,以下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一
中国饮食文化特色,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国家汇集着各国的移民,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据《武林旧事》记载的一次盛宴便列举菜肴有200多道,其中,以猪、鸭、鱼、虾等物经烤、煮等诸多工艺制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饯,有20道多类蔬菜,有29道各类鱼干,有17种饮料,还有59道点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种类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陆长和各种生物几乎无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构成。可见,在南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趋于成熟。据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国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另外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线之外,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是从动物身上取料炼制而成的。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
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闽菜、川菜、粤菜、京菜、鲁菜、苏菜、湘菜、徽菜、沪菜、鄂菜、辽菜、豫菜等。各菜系在制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广、味厚、味道多变而著称,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话。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产生,主要在于五味调和。同时,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在色的配制上,以辅助的色彩来衬托、突出、点缀和适应主料,形成菜肴色彩的均匀柔和、主次分明、浓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谐悦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强调香气,突出主味,并辅佐调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制上,注重造型艺术,运用点缀、嵌酿等手法,融雕刻和菜肴于一体,形成和谐美观的造型。中国饮食将色,形,香,味,滋,养六者融于一体,使人们得到了视觉,触觉,味觉的综合享受,构成了以美味为核心,以养身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特色。它选料谨慎,刀工精细,造型逼真,色彩鲜艳,拼配巧妙,有着无可争辩的历史地位。
西方饮食,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相比西方饮食,中华美食文化奇树一帜,食花美天下。
饮食用具的多样性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别用竹筷进食,运用自如,经济方便,被欧美人士赞为是艺术的创造。中国饮食用具从用途上来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壶、甑、盘等等;从材料上来分,有陶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和竹木制品等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饮食用具在材料、质量、形态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从隋唐开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银等贵金属所制的饮食用具,在民间,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瓷器享誉海外。直到现代,陶瓷食具美不胜收,灿烂辉煌,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和特色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餐具的种类,很是单调。
以谷物为主,注重饮食保健。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中国人很注重饮食的营养保健,主张营养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饮食,通过调配食用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气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补精益气、养身健体的目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同时还概括了十条不食以及注重卫生,遵守时节,讲究营养,有节制不过量的科学饮食法则。
西方人也注重饮食科学,讲究食物制作严格按科学规范行事,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把厨房弄得像个化学实验室,而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别无二致。
中国饮食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十美风格: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饮食文化特色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而对于西方人来说,饮食大约只是一种必需的生理活动,对于其中美的追求,却忽略了。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类和奶类食品的比重;同样,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的食品。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二
岭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各种水陆生物栖息繁殖的良好生长条件。因此,岭南人所食之物纷繁多样,尤其喜欢“野()味”,这给许多外省人造成了岭南人无所不吃的印象,但甚少人了解这种习惯背后的溯源和文化。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岭南饮食文化业与古时候的遗风已大有区别。本文通过史料的搜集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探讨了岭南人爱吃“山珍海味”背后的原因,也揭示了外省对岭南饮食文化的误区所在。旨在让更多读者了解岭南人“敢吃”的文化原因和岭南人饮食上的今夕变化。
饮食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分支,往往受制于大文化及其背后的经济基础。岭南饮食文化素来以“食性杂、食材多、风格奇特”的特点为人们所熟知。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天下食货,粤东尽有之;粤东所有食货,天下未必尽有。”足见岭南食材的丰富性。两千年前西汉人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中也记载道:“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南宋人也夸张描述:“粤人不问鸟兽蛇,无不食之”。可见在历史中,岭南人给人留下的印象一直是“无所不吃,无所不敢吃”的。另外,关于岭南饮食的历史记载,多出自于外省文人之手,因地方饮食习惯的不同,这些在岭南尝过“新鲜”的外省文人多在记载中着眼于岭南饮食的奇特乃至荒蛮,而往往蒙蔽了它追求天然品质、讲究精细、择时而食的特点。这些文献世代相传,以至于给大多数人对岭南人饮食文化造成了刻板印象和文化偏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所谓“广东人茹毛饮血般什么都敢吃”的印象到底在今天还是否普遍,而如今的广东人又是否真的依然保留着古时岭南饮食的遗风,值得考证。笔者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上述问题作一个浅显的统计。并结合资料,对广东人饮食文化的渊源做一个浅显的探究,作为一名广州人,希望能为岭南饮食文化历史的正本清源尽一份绵薄之力,还广东饮食现状一个“真面目”。
1、语料。
笔者通过“乐调查”网站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分别为“广东饮食现状调查”(以下简称“广东卷”)以及“广东饮食的外省印象调查”(以下简称“外省卷”)。并以“微信”作为调查平台,分别收集了“广东卷”和“外省卷”各50份问卷,总计100份有效问卷作为语料,并对其进行分析。
2、调查对象。
“广东卷”面向的调查对象为在广东长期生活的广东居民;“外省卷”面向的调查问卷为非广东省常住居民。为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在两份问卷开头都设置了对被调查者省份确认的选项,方便对因省份不匹配造成的误填予以排查和剔除。
1、外省人对广东人常吃食物的投票。
调查问卷中选出8种食物是根据投票率得出。笔者对外省人对广东人的饮食印象做了初步调查,就“你认为有什么食物是你们不吃,而听说广东人会吃”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在回答的答案中选取了8种投票率最高的食物作为调查问卷设计的主要参考项。这8种食物分别为:牛蛙、蛇、猫、狗肉、田鼠、蚕蛹、猴脑、蝎子和蜈蚣。得票率分别为:91.2%,91.2%及82.4%。这表示在外省人印象中,蛇、牛蛙和田鼠是广东人最常吃的三种食物。
随后,笔者根据这8种食物制定了两份调查问卷,在“外省卷”种,“认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得票率位居前三的分别是牛蛙(广东人也叫“田鸡”)、蛇和田鼠。
2、广东地区8种食物的食用率调查。
笔者按照“从不”、“很少”和“经常”三个频率作为选项,调查了广东人在这8种食物上的食用率。结果显示,将频率中“很少”和“经常”的百分比相加,表示“曾经食用过这些食物”,食用率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蛇73.3%、牛蛙70%。其它食物的食用率均未超过50%。这表明在被调查的广东人中,有一半的人不曾吃过除了蛇和牛蛙以外的其他6种食物。
如果单独统计“经常”这一项的比率,在“广东卷”中8种食物的投票率分别为:牛蛙13.3%、蛇13.3%、蚕蛹3.3%、蝎子3.3%、猫、狗肉2.9%,田鼠、猴脑和蜈蚣的得票率均为0。这说明,在广东人常吃的食物中,最多的是牛蛙和蛇,田鼠并不是广东人常吃的食物,这与“外省卷”中田鼠作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中的高得票率相差甚远。另外,统计结果还发现,除了外省人在广东人吃田鼠方面存在误区,也在广东人吃猫、狗肉和猴脑上存在误区。因为在实际的数据中,广东人把猫、狗肉作为经常吃的食物,投票率仅有2.9%,而猴脑则为0%,而在外省问卷中“认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的投票,猫、狗肉和猴脑分别为80.6%和72.2%。这些数据反映外省人对广东饮食的印象和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3、非广东地区8种食物的食用率调查。
为了对比广东和外省食用这8种食物的情况,笔者在“外省问卷”中对这8种食物作为家常菜的食用频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在非广东省的被调查者中,上述8种食材都有人吃过,但食用频率有所区别。如果将频率中“很少”和“经常”的百分比相加,表示“曾经食用过这些食物”,食用率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牛蛙79.5%、猫、狗肉52.9%、和蛇50%,上述食物在数据中都超过了半数的食用率。另外,蚕蛹的食用率达到了38.2%,而蝎子则只有5.9%、猴脑、田鼠和蜈蚣都只有2.9%的食用率。如果按食用频率为“经常”从高到低排序,则常食用的食物依次为:牛蛙32.4%、蛇8.8%、蚕蛹5、9%和猫、狗肉2.9%。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非广东居民的日常饮食中,牛蛙、猫、狗肉和蛇都是食用频率较高的食物,其中,以牛蛙食用的频率最高;而且作为常吃的食物,牛蛙也远超其它几类食品。说明牛蛙不仅流行于广东一带,在中国其他地区同样是一道普遍被摆上餐桌的食物。
4、广东地区和非广东地区食用8种食物的对比。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广东省居民和非广东省居民食用这8种食物的情况,笔者将两份问卷中的数据进行了对比,情况如下:
广东省居民吃的食物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蛇、牛蛙和蚕蛹,其中蛇和牛蛙超过了半数投票;而在非广东省居民中,排名前三的食物是:牛蛙、猫、狗肉和蛇,且三种食物均达到了半数以上的投票。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牛蛙和蛇在广东省和非广东省中都是较为常见的食物,而猫、狗肉却在非广东省居民中得票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前面的数据中,外省人对广东饮食中广东人食用猫、狗肉的投票在第四位,而实际情况是广东人在食用猫、狗肉上比外省的数据要少得多。这说明广东人并非如外省人的印象般热衷于食用猫、狗。
另外,在8种食物当中,作为经常食用的食物,广东对照组和非广东对照组的食物排名相差无几,甚至非广东居民食用牛蛙的频率要高于广东居民(外省32.4%,广东13.3%);但在食用蛇的频率上,广东居民还是要比非广东居民高的(广东13.3%,外省8.8%)。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前面的数据,在外省人认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中得票率较高的田鼠、猫、狗肉在广东对照组中显示出极低的食用率,仅有2.9%的广东被调查者表示经常吃猫、狗肉,而田鼠作为经常吃的食物,得票率为0。这说明广东人并不常吃猫、狗肉和田鼠。
另外,为了进一步了解这8种食物在广东地区和非广东地区的食用情况,笔者加入了对饭馆是否烹饪这8种食物的调查,通过对比“广东卷”和“外省卷“的数据,得出以下结果:
8种食物中,在外省饭店最常见的是牛蛙,其次是猫、狗肉和蛇。但除了牛蛙以外,其他食材的投票均未超过半数,表明这些食材在非广东省地区的饭店并不常见。而表8的数据则显示了蛇、牛蛙和蚕蛹是广东本土饭店最常见的三种菜式,投票率均超过了50%。在得票率最少的猴脑(10%)要比得票率最少的蜈蚣(2.9%)的百分比要高,而且8种食材的百分比均比表7的百分比要高出许多。这说明在广东本土饭店,这8种食物作为常见菜肴,要比其他省份的高出许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广东饮食较之其他地区具有“食性杂、食材多”的特点。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归纳出在食用这8种食物上广东饮食的一些特点:
1、蛇、牛蛙和蚕蛹是广东人最常吃的三种食材。无论是作为家常菜还是作为广东本土饭店的菜式,这三种食物都占据了主要的优势。
2、广东人并不常吃田鼠、猫、狗肉和猴脑。在“外省问卷”中,除去得票率最高的蛇和牛蛙,非广东居民认为田鼠、猫、狗肉和猴脑是广东人常吃的食物。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广东人并不如外省人所认为的那样喜好吃这三种食物。尤其是田鼠,在“广东问卷”的数据中,得票率很低,在作为饭店的食材中,得票率也靠后。而在统计食用猫、狗肉的数据时则发现,外省人较之广东人,更常食用猫、狗肉,无论是作为家常菜还是饭店的食材,都发现了这一情况。
3、作为家常菜,广东人和非广东人在这8种食物的食用情况上相差不大。表6中的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这个特点。在牛蛙的食用率上,非广东地区超出了广东地区,而蛇的食用率则是广东地区较其他地区高。
4、作为饭店的食材,广东本土饭店要比其他地区的饭店更多地青睐于这8种食材。这也说明了在广东本土饭店,提供了更多的食用“山珍野味、飞禽走兽“的机会。一些在外省听起来匪夷所思的食材,有可能在广东本土饭店找到。
数据显示,吃蛇和牛蛙确实在岭南一代盛行,许多人对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对广东人好吃蛇这点感到匪夷所思,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对广东人为什么爱吃蛇和牛蛙的习惯找到了原因。
1、关于吃蛇。
岭南人好吃蛇,名之为龙,如把鸡、蛇、猫一块炖称为“龙虎凤”。明代蔡汝贤的《岭南异闻》中记载过一个故事:有一内地商人在岭南的山上发现一只与蜈蚣恶斗的巨蛇,最后蚣蛇相斗,商人得利。后被岭南土人看见,出五十锭黄金买下蛇皮,一百锭黄金买下蛇肉。商人以为大赚,谁知反被土人调侃:“汉儿不识宝耳,是乃龙也。”后来打听才知道,这蛇皮可以制鼓,一张皮可以蒙七鼓,一鼓值百金。可见在当时,蛇皮非常值钱。除了用作制鼓,蛇皮还可以制扇,也能入药。如今许多商人,也用蛇皮制鞋。都是看中了蛇皮韧而坚特点。
岭南人除了把蛇皮当宝,也把蛇肉当宝。一在蛇肉鲜美,二在其功效。据清人吴震方《岭南杂记》记载:“蚺蛇……性极淫,人卒遇之,取妇女裙裤投掷……或投以妇人衣,则亦盘绕不去。”因此,以形补形,吃蛇肉可壮阳;而蛇又属阴,则补而不燥。因此广东人认为蛇是极好的补品,常见的做法是汤羹或泡酒食用。在一些老广州家中,尤其是有中壮年男士的,都可见家中用大缸泡制着蛇酒。
除此之外,蛇胆也是好东西。《赤雅》记载:“蚺无弃物。蚺蛇三胆,一附于肝者,止痛;一水胆,白浆,止泻;一胆随肉,击其处则随之,名护身,最佳,传避邪杀鬼,佩之吉祥。”
岭南多丘陵,自然是孕育蛇的好地方,再加之蛇浑身都是宝,这也难怪岭南人不“见蛇忘义”了。
2、关于吃蛙。
乾隆时修的《广东通志》说:“百粤之民以蛙为上味。”这点广东人是是没有异议的。旧时所说的蛙可能亦指青蛙,但如今所谓的蛙主要是虎纹蛙,亦叫“水鸡”,广东人也叫“田鸡”,跟外省人所称的“牛蛙”是一个品种。同蛇一样,广东人喜欢吃田鸡的原因有二,一是肉质鲜美,二是有独特的药效。特别是对于患有心性水肿或肾性水肿的人来说,用田鸡食疗,有较好的利水消肿的功效。
现在牛蛙不仅仅是在广东地区,在其他省份也是深受喜爱。因此,在如今说来,“食蛙”已经不再是广东人特有情况,而是全中国普遍的情况。但是,追其溯源,食蛙的习惯是从广东地带流传出去的。据史料记载,古时中州人总笑东南人食蛙,后来南方官员派去浙江任职,才把这种习惯传开去。20世纪60年代初,因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饿殍满地,因饥患上水肿的病人很多。当时有一队广东的医疗队到河南参与救助,起初因缺粮而束手无策,后见田地中满地青蛙,便派人捉拿,去掉内脏炖以红糖,起初那边的河南人不敢食用,但无奈饥饿难耐,便硬着头皮吃下,不久水肿即告消失。之后便群起仿效,吃青蛙在当地便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如预期结果一样,非广东省地区居民对现今广东饮食印象仍停留在以唐朝为代表的广东饮食阶段。也就是外省仍然对现今的广东饮食存在一定的偏见和印象误区。广东因其地理位置的原因,确实一度盛行吃山珍野味、珍奇异兽,给外界留下了敢吃的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广东人的餐桌上也渐渐只剩普通的、为大众所接受的家常菜。当然,也保留了一些古风遗迹,如食用蛇、昆虫等。但总体来说,由于各地区饮食的交互影响,广东人在做菜的食材上已做到兼包并蓄,趋于“文明”,不再是像以前所流传的“蛮荒和残忍”。不同的只是在口味的喜好和烹饪的方法上,仍然跟其他地区存有差别。归结外省对广东饮食存有偏见的原因,一是“我有他无”的特点。也就是广东较之其他地区生物的多样性,使得外省对没有见过的物种(但在广东人看来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感到惊奇和新鲜;二是“猎奇”心理。“猎奇”的结果就是保留了大量关于广东饮食“新奇”的史料,不像一些中原饮食文化,因其习以为常,反而不足为文,因而不传。广东饮食这些“猎奇”的资料经过口耳相传,再加上传播中的主观因素,自然容易给其他地区居民造成广东人“无所不用其极”的印象。
史料是珍贵的,但是史料的解读更为重要。岭南饮食文化的历史梳理,是表出岭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今日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广州人,在外界只关注岭南饮食“奇”的特点时不禁思考:广东饮食还能给外界留下什么,又该如何有所裨益地传播岭南饮食文化。比如岭南的酒,曾经力压剑南春,如今却为什么雄风不再;又比如,珍禽养殖以为珍馐,岭南曾独步千古,今日为何裹步不前;再比如英德乳羊与韶关钟乳之类,为何没有声势浩大地推广。在这些曾经辉煌却不为外省人所知的饮食文化里,蕴含着更多比“猎奇”更有意义的岭南饮食精粹,这些才是在外省人提起广东饮食文化时,脑中该闪现的印象。而广东饮食文化的推广,任重而道远。首先作为广东人,要有为自己正身的意识,当外省对广东饮食文化存在误区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应该报以何种态度。这些都值得每个广东居民认真思考。总之,广东饮食文化的重塑和推广,需要广东政府和广东居民共同的努力。
[1]周松芳。岭南饕餮。[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3]李肖。论唐朝岭南的饮食文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三
在中国,老百姓常说“民以食为天”,从中我们便能看出,“吃”在国人心目中位置之高。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各个方面细致、生动地表现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描绘了各地区人们的饮食特a。从纪录片中深入感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妙,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在我们为中国饮食文化而骄傲的同时,种种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风味多样。
由于中国地域宽广,从南到北,纵跨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因此不同地理自然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和文化传统。又由于温度、适度的不同,不仅影响了建筑的结构,在饮食上也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色。像东北人喜欢喝酒,四川人喜欢麻辣;北方人喜欢吃面,南方人喜爱吃米等等。就这样慢慢地,一个地区就逐渐形成了自己在饮食上的一种独有的特色,最终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风格,我们把这种风格,称之为菜系。
(二)四季有别。
一年有四季,四季温度、湿度差异较大,成为影响中国人饮食的另一大因素。不同的季节要吃不同的食物,讲究食物的性质和搭配。春季,由于气温较低,对人体热量的消耗较大,因此应多吃热量高的食物;而夏季由于气温过高,易使人躁动不安,食欲下降,故要多吃清热去火,消暑降温的食物;秋季,由于天气干燥,所以要吃一些滋润之物;冬季,天气寒冷且干燥,应多吃一些滋补之物。
(三)讲究美感。
中国的饮食文化的魅力,不仅体现在菜肴的味道上,还对烹饪的精湛技术和菜肴美感有很高的要求。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色香味”中的“色”。一道美食,不仅要味道极佳和香气扑鼻,精美的外观也同样重要。这样在品尝之时,才不失为一种享受。使人们在享受美味感受味蕾刺激的同时,还有另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四)注重情趣。
我们国家的饮食特点除了在色香味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对于每一道菜的名字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渊源。进餐的节奏以及娱乐的穿插也是大有讲究,这体现了我国饮食文化对于情趣的追求。中国菜的名字可以把这道菜表现得更为出神入化、雅俗共赏。每道菜的名称都有来历,有的是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的是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
(五)食医结合。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我国饮食文化中还有极为特色的一点,那就是“医食结合”。我国在饮食的烹饪上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这又与身体保健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食疗”。我们说常说“是药三分毒”,因此祖先们就把防治疾病这项工作放在日常饮食中。早在古代,就有着“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就是通过食物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将其做成美味,最终达到预防一些疾病的目的。而近几年刮起养生的浪潮正是与此有极大的关系。
由于中国人独特的饮食文化特点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有益有弊,我们分别来看。
1、多食素食。
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国家,因此中国人以素食为主,所吃的新鲜蔬菜要比西方人多很多,美国则秉承着游牧民族的传统,因此在饮食上大量吃肉、奶,蔬菜的摄取量则偏少,这样的饮食结构对肠胃的影响非常大的,所以在西方国家的人患消化系统和癌症的比例就要远远大于我们。
2、食粗粮。
由于我国旧社会经济水平较低,因此平民百姓大多都吃粗粮,而较为发达的西方人则多数吃的是精细粮食。然而粗粮的口感虽差,但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还可以有效帮助消化系统来消化食物,促进胃肠的蠕动。
3、食植物油。
中国人多吃素食,所以烹饪时所用的油大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而西方人则喜欢食用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除此以外,西方人还喜欢吃黄油、奶油等,所以细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是远远高于我国。
4、食豆制品。
中国的老百姓对于黄豆的喜爱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将黄豆加工处理,做成豆腐、豆芽等。黄豆中含有大量的大豆异黄酮,这对身体尤其是女性的身体有特别的效用。而西方人却是敬而远之。
1、盐过量。
中国人的食盐使用量过多,尤其是北方人。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百姓平均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在10克以上,以东北人的摄入量为最高,达到了18克。食盐摄入过多,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如高血压、胃癌等。
2、味精过量。
由于对食物味道的不断追求,为了提鲜,在烹饪时喜欢加入味精。而味精其实就是一种化学元素钠。摄入大量的钠元素,对身体的伤害也是十分严重的。所以在烹饪之时,应当少用或用其他调味品代替。
3、多食腌制食品。
在中国,许多地区人们喜欢用腌制的方式来保存食物,这也是祖先保留给我们的一种储存方式。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用冰箱来保鲜。而这种传统方法,就被保留了下来。但是腌制品在腌制之初,放入了大量的盐,这不仅加大了食盐的摄入,而且时间久了腌制品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亚,而亚硝酸盐却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因此也增大了癌症的患病率。
4、集体用餐。
(一)传染病肆虐。
由于人们对于美食的不断追求,最终导致灾难。sars席卷了整个中国,一夜之间,生活被完全打乱,整个国家从上到下的紧张感让我们记忆犹新。而这场灾难的导火索最终被确定在一种叫“果子狸”的动物上。正是因为人们食用了携带有sars病毒的果子狸,而感染疾病。这一切都是因为“吃”而惹祸上身,都是因为对美食的追求而导致恶果。
有人曾开玩笑说,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是上帝创造的,最初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伊甸园中。后来只因为他们俩禁不住蛇的诱惑而偷吃禁果,才被逐出了伊甸园,来到地球繁衍后代。很多人喜欢用这两个人攀附自己的祖先,这时候争议出现了,地球上人种很多,亚当和夏娃究竟是哪一个人种呢?不管怎样,他们肯定不是中国人,因为他们绝不会等蛇来引诱,就先把那条蛇也吃了。
这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笑话就说明了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一个特点:无所不吃。也正是因为中国人“滥吃”“乱吃”的现象才导致“sars”疫情的全面爆发。这样的事情一次一次地为我们敲响警钟,而人们却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依旧是一味追求,不顾其他。
(二)饭局所造成的浪费。
中国人的饮食之道,不仅是停留在一个“食”上,更多的是包含了一种人情世故在其中。一场饭局,不是简简单单吃一顿饭。从一场饭局中,你也可以了解一个人,看出他的地位、品味、尊卑、身份。
在中国,饭局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从生到死,可以说是一路吃过来的。从婴儿开始,要吃生辰酒,满月酒,学业有成要吃饭,结婚生娃要吃饭,就连生老病死都要摆上一桌,可以说是充斥着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了这些一般的有名目的饭局以外,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办事的饭局,用来扩充人脉,建立关系。
以一种过于正式的方式谈事,中国人会觉得拘束,不自在。在这样的情况下赴宴吃饭,肯定吃不好,这就引出中国人饮食最大的问题:浪费。除此以外,“面子”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对于剩下的那些菜,丢之不管。倘若是打包了那些饭菜,似乎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因此“适度点餐,剩菜打包”,在实现上却是异常艰难。
(三)食品安全遭遇“恐怖袭击”
所谓食品安全,是指“对食品的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是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而现在中国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其中掺假使假、环境污染、滥用激素,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
面对我们的饮食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国人应该觉醒了,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像营养学家赵霖在中国科协会议上说:“人类正在用牙齿把自己送进坟墓”,的确,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如何摆脱饮食文化的负面影响呢?我们必须要转变这样的观念,可是千百年来积淀下的饮食文化深入人心,完全改变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至少我们应有这样的意识,然后慢慢改变。如近些年开始慢慢流行起来的“素食主义”,或许就是人们思想转变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开始意识到饮食方式的不健康,而开始积极地转变调整饮食方式和结构。不论在西方还是东方,素食主义已经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素食清淡、鲜美、营养丰富,不伤脾胃,一些豆制品也可以满足人体对蛋白质、氨基酸和热量的需求。我们大胆设想,若中国人都开始吃素食了,那至少对于动物传染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出现了。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四
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
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
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
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
中国有着50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
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
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
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
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
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治国若烹小鲜”之说。
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
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
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
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
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
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
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精致”。
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
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
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
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
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
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
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
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
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
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
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
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
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
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
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
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
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
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五
中国寿文化中的饮食“寿”,是个很古老的字,在出土的古代饮食器具中并不鲜见,如沉子也簋、杞伯壶、豆闭簋、秦公簋、鄀公鼎、毛公旅鼎、善夫克鼎、居伯盂、古陶以及简、古玺中都有出现。
《说文》说寿,“久也。
”从“久”这个义项,可以构词为:寿长、寿诞、寿命、祝寿、拜寿、长寿、万寿无疆等。
中国人把长寿看做是一种福气。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福、追求福的民族,福字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福表现了人们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向往、追求和寄托,也是一种基本的生存需求。
中华民族祈福的六字箴言“福禄喜寿祥瑞”,是对福祉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但是中国人的追求又很具体,什么是福?食得是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长寿是福。
对于长寿的追求,可以说是中国人将生活与生存、物质与精神的巧妙结合。
《尚书·洪范》:五福,“一日寿。
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
是说,长寿、富贵、健康心安、有美德、(不遭祸)善终是中国人最早对福寿的解释。
并由此形成了养生、尊老等一系列的符号系统。
在国人眼中,没有钱不是福,钱多了也不是福,唯有长寿才是福。
所以,封建帝王喜欢人家称其“万岁”,而老百姓喜欢被称“老寿星”。
在旧时,长寿有着很多的雅称,如77岁可称为“喜寿”(汉字草书的“喜”,形似七十七)。
88岁可称为“米寿”(“米”字拆开来为八十八),99岁可称为白寿(“百”字去掉上面的“一”,为“白”字,百少一为九十九),108岁被称为茶寿(“茶”字的草字头看似二十,余下的分拆为八十八,两者相加就是一百零八)。
耳顺之年、还乡之年或花甲之年,均指60岁。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或杖国之年。
均指70岁。
朝杖之年、耄耋之年。
指80岁以上,100岁以下。
期颐之年,指100岁以上。
现在我们明白了,如果看到老先生室内挂着猫扑蝴蝶的画轴,那就表示此位已经有80以上的高龄了(猫蝶谐音耄耋)。
那么,朝杖之年又作何解呢?原来,这“朝杖”与古代尊老制度有关。
尊老养老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和高尚美德。
《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虽然古代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尊老的制度和做法有所不同,但其实际内容都在于充分表达社会对耆老之人的关心和爱护。
《礼记·月令》提出,每年的'中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
这里说的“几”。
不是我们现代的茶几,用途与今大不相同。
先秦时期有两类几,作用大相径庭。
一类是陈物之用,即是摆放酒肴用的小条桌。
古代祭祀供祭品,也用几。
其性质与俎(切肉的案)相似。
战国时就有了很讲究的嵌玉漆木几。
汉魏时期,文人有读书的书几。
官员有办公的牍几,它们是现今各类茶几的始祖。
这第二类几是凭倚所用,即《说文》所指的“踞几也”。
我国古代,在桌椅等大型家具出现之前,一般是“席地而坐”的。
这种几可以作为席坐时安体凭倚之具,所以又称做凭几或隐几。
隐也是倚靠之意。
这类几显然是与陈放物件的几功能不同,而是供老人休憩凭靠之用。
高年授杖,汉代之前并无具体记述。
我们只知道汉初规定80岁以上老人才有资格享用。
到了成帝建始年间,降到了70岁以上老人。
每年秋季,由地方县、道政府调查户口。
登记高龄老人,由政府给老人授杖。
《后汉书·礼仪志》说:“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王杖)。
哺之糜粥。
八十、九十,礼有加赐。
杖长尺,端以鸠饰。
鸠者,不噎之乌也,欲老人不噎。
”杖头饰鸠。
象征着老人饮食如鸠,咽而不噎,是一种健康祝福。
鸠杖虽由地方政府办理,但象征着当朝皇帝所赐。
故称王杖。
王杖除显示身价还享有若干特权。
一、持杖者的地位,可以相当于今天的正科乃至副处级的“级别”。
见官也不必低头碎步,不至于碰上“门难进、脸难看”的接待问题。
二、持杖老人可特许“行驰道旁道”。
三、严禁擅自征召、系拘、欺殴辱骂持杖老人。
如有违犯者(包括官吏),全部“应论弃市”。
弃市就是公开执行死刑。
可见那时不尊敬老人是要掉脑袋的。
四、要求地方官吏及时给持杖者整修王杖。
王杖虽小,“曲尽古人为老人制器之苦心”。
此外,每年例有赐老人糜粥饮食。
中国饮食是将美味与养生统一起来为特征的。
保证良好的饮食营养,是预防疾病和保持身心健康的首要条件。
人体的健康,得之于科学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心境及对自然环境和应变等许多因素。
而最基本的因素是饮食。
饮食得当,调节平衡,即获得了健康的基础。
尊年之人,其饮食营养是否充足,是否恰当,是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的。
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
而上寿之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降低,在营养方面又有低热、低脂、低糖、低盐等特殊要求。
《养老奉亲书》中云:“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
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胜,气血胜则筋力强。
故脾胃者,五脏之宗也。
四脏之气,皆禀于脾,故四时皆以胃气为本。
”所以,营养全面,调理脾胃乃养生之大要,重视老年人的饮食、营养、调配烹饪是健康长寿之根本。
在这方面,老年人食粥是个不错的选择。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到:“谷肉果蔬,食养尽之。
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说应当合理把谷肉果菜各大类食物搭配好。
营养就可以全面。
而粥则是经煮而成,蒸煮是最健康、最适于国人胃口的烹饪方式,也是“养益充助”最佳的搭配方式。
粥由米煮烂而成,古代称为糜,是中国的传统饮食,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的粥是在鬲中熬制的。
粥的古字写做“鬻”,原因就在于此。
粥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粳米,具有健脾益气之功用,容易被人体所吸收。
所以,粥对脾胃虚弱的老人、小孩以及病后、产后、手术后的人调理特别适宜。
粥,被称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
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
”南宋诗人陆游,中年曾患胃病,久治不愈,后来受张文潜《食粥说》的影响,坚持每日食粥,一年后竟不药而愈。
他对此深有感触,在《食粥》一诗中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他把食粥当成延年益寿之道。
《红楼梦》中贾府的上下老幼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虽有肥甘厚味之食,也推崇喝粥。
贾府粥的种类很多,除了日常老百姓喝的粥以外,还有几种特殊的粥。
《红楼梦》第十四回写王熙凤吩咐:“每日从那府中熬了各样的细粥、精美小菜,令人送过来。
”第八回写了碧梗粥,第十九回写了腊八粥,第四十五回写了燕窝粥,第五十四回写了枣儿熬的粳米粥、鸭子肉粥。
第七十五回和八十七回又写了红稻米粥。
米粥加药一块熬制就是药粥,有人统计过历代药粥的总数,要达500种以上,加药不同,则有不同的辅助治疗作用。
比如。
桑葚糯米粥,有补肝益肾、养血明目的功效。
阿胶糯米粥,有滋阴补虚、养血止血的功效。
海参糯米粥,有补肾养血益精的功效。
具有滋补延年作用的还有芝麻粥、莲子粥、菱角粥、枸杞粥、柏子仁粥、牛骨髓粥等。
芝麻粥能“耐风寒、补衰老”(《抱朴子》),尤其适用于身体虚弱的老人。
笔者日前曾做过一次调研,近日中高档餐馆、饭店的热门菜不是燕窝鱼翅,而是一盅海参小米粥。
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相比,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特殊的思维方式,象征主义就是这种特殊思维的重要特点和标志。
象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表现在语言、风俗、宗教信仰、家庭、艺术等各个方面,主要是祈福纳吉的生存观念和子孙繁衍的生殖观念。
同样是祝福人健康长寿的生日仪式。
国人擅长圆通的、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式,重综合、归纳和感悟的直沉与顿悟。
因此,只有中国人才能在吃“长寿面”的仪式中悟出那种追求生存、尊老爱幼、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
而西方人擅长线性的、个体的、机械量化的思维方式,重于分析、逻辑与个体性,所以,西式的生日仪式要切蛋糕,而且要吹蜡烛(多大年岁插相应数量的蜡烛也是一种量化方式)。
情侣们则更为浪漫,在咖啡屋内,温柔的烛光下,一对金童玉女默默举杯相对,眼波是信使,是蜜糖,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在这里。
我们无须去评价“长寿面式”、“拔蜡式”、“默默式”的祝寿祈福礼的孰是孰非,因为这都是一种文化使然。
何况,现在许多家庭的生日宴会都是先切蛋糕,再吃长寿面,中西文化交融,一样都不能少的,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不过在民间,老人们还是要在过生日时吃面条,寓意“年寿绵长”。
面条下锅时,不能揪断,越长越好,象征“年有长头。
人能长寿”。
而且亲友们每人要从自己碗里挑出数根面条送到“寿星”碗里,名曰“添寿”。
礼仪的现场还要置有象征长寿的吉祥物,如松柏、菊花、桃子、龟、鹤,甚至花猫与彩蝶的书画工艺品等,庆贺长寿。
天津卫非常讲究吃面。
而且产生了不同的面席。
面席由四种炒菜、八种菜码(四平八稳)及三鲜卤或红白卤组成。
“四碟”中,高档有桂花鱼骨、炒青虾仁、韭黄鸡丝、炒鸡茸鱼翅针。
中档有木樨虾仁、樱桃肉、炒三鲜肉、熘蟹黄。
低档有炒面筋丝、肉丝炒香干、炒黄莱、熘鱼片。
红卤指肉片等荤卤,白卤指腐竹等素卤,红白卤指荤素同时上。
八种菜码为黄瓜丝、胡萝卜丝、豆芽菜、白菜丝、菠菜、青豆、黄豆和红粉皮。
家常捞面比较简单,一般用三鲜卤、干炸酱卤或麻酱卤。
9月份的中秋节是合家团聚尊老养老的节日。
10月份有“国际老人节”和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六
:西餐是对欧美等西方国家菜点的统称。近百年来,随着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西餐也以它独特的风味,美观新颖的外形,丰富合理的营养,在世界范围内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在我国大陆,西餐经过100多年的不断渗透与发展,已经逐渐地构成了足以冲击中国餐饮市场的饮食潮流。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饮食文化对西餐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多元的中国文化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西餐在中国的环境中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促使餐食,菜品的营养更加合理科学;在进餐环境方面,西餐更加注重适合中国文化的环境改造;在饮食模式上,经过中国饮食文化影响的西餐不仅涵盖了中餐的餐饮文化特点,而且将这种特点经过凝练,形成了西餐自身的创新特点。
西餐进入中国后,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其间,西餐在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地互生成一些不可剥离的共性:首先,两种饮食都是以补充人体膳食,改善人们营养结构为主要的目的,两种餐食都是采用蔬菜、肉食以及过制品来进行加工的;其次,中国饮食与西餐不仅是改善人体机能的填充物,而且在饮食文化上具有极高的一致性,它们分别承载了种族文化与国家文化的精髓,对于推进中西方文化建设与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作用;再有就是中国饮食与西餐的用餐工具,尽管有所不同,但是只是在用的方式上存在差异,在餐具的使用总量上,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同点;最后是中国饮食与西餐在追求营养价值,制作工艺精美以及改进和创新的方式上也有着极高的共同点。
1.饮食观念。
中国饮食文化注重营养的搭配与手工艺的精湛,在制作中采用了煎炸烹炒的方法,尽可能的做到了色香味俱全,中国饮食文化在这方面体现出了提高营养,全面搭配的饮食观念;而西餐注重热量的汲取,在制作方面比较简单,色泽、工艺相较而言没有中国的那样考究,西餐在注重简约的同时,更加注重饮食的健康与互补。
西餐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肉食为主,而食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成分的食物偏少,而我国则主要从谷物中摄取热量。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大多易患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而中国人不少营养缺乏、体质偏弱的原因。在烹调方式上,西方采用机器操作进行大规模化生产,要求营养、方便、快捷,中国饮食则注重细火慢温,把菜肴做得精细,以香诱食欲为特征,以调和五味为根本,以色彩艺术为精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要求色香味形俱佳。
3.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表现着民族生活习惯,构成饮食结构的是民族习惯、地理气候、地区物产及烹调方法。西餐以肉类食品为主,蔬菜和米面通常用以佐餐,且菜肴多以大块和较整体出现,于是进餐工具为刀叉,同时促成了分餐的良好的进餐方式。从初级原始的切割食用演变成的分餐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十分科学的,它既有利于各人口味的选择,增加进餐的自由度,又可避免无谓的浪费,也避免了病菌交叉感染的机会。相对而言,中国饮食是以谷类纤维为主的膳食结构,大多菜肴工序长,制作手法深奥,进餐主要用筷子和勺子,也是比较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的。
尽管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成中西方迥异的饮食文化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中国饮食与西餐无论是个性变化多么丰富,总是具有相对稳定的共性。就当前国际饮食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中西方都在扬长避短,逐步走上互补的道路。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科学的共识,这是中国饮食文化与西餐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随着更多的交融合作,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对西餐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西餐的经营,制作无论是膳食结构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已经融合了中国饮食文化,特别在中国大陆,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对西餐饮食观念的改善,更是对西餐文化的一次洗牌;其次,中国饮食文化在吃的过程中追求的气场,热闹,现在在更多的西餐厅也随处可见,人们往往把聚餐的地点选择在了肯德基、必胜客等这些西餐经营场所;再有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色香味俱全也在西餐中逐渐地得到了体现,西餐经营者在逐渐适应中国人的口味后,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适应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膳食结构,比如最近在各地电视台中常出现的一句广告语“到肯德基吃饭。”这一理念的转变就恰恰迎合了中国饮食文化对西餐影响的基调。
随着西餐在我国发展趋势日益看好的局面形成,中国饮食文化对西餐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研究者其实更多的应该是在交流融合上创新,使之互补性更强,膳食的营养更加科学,从而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长远发展。
[1]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xx(05).[1]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xx(05).
[2]王洪玲。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01).[2]王洪玲。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01).
[3]万建中。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j].中华文化论坛,1995(03)等。[3]万建中。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j].中华文化论坛,1995(03)等。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七
中国饮食文化,由于特定的经济结构,思维方式与文化环境,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下面六个方面。
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都有很多讲究和一定之规,概而言之,则是“精”、“细”二字,孔子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所谓“精”,指所选取的原料,要考虑其品种、产地、季节、生长期等特点,以新鲜肥嫩、质料优良为佳。
刀功,即厨师对原料进行刀法处理,是成为烹调师需要的,整齐一致的形态,以适应火候,受热均匀,使于入味,并保持一定的形态美,因而是烹调技术的关键之一。我国早在古代就重视刀法的运用,经过历代厨师的反复实践创造了丰富的刀法,如直刀法,片刀法,斜刀法,剞刀法和雕刻刀法等,把原料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各种各样的花色,还可以镂空成美丽的图案花纹,雕刻成“喜”、“寿”、“福”、“禄”字样,增添喜庆筵席的欢乐气氛。特别是刀技和拼摆手法相结合,把熟料和可食生料拼成艺术性强,形象逼真的鸟、兽、虫、鱼、花、草等花式拼盘,如“龙凤呈祥”、“孔雀开屏”等。
火候,是形成菜肴美食的风味特色的关键之一,但火候瞬息万变,没有多年操作实践经验很难做到恰好处,因而掌握火候是中国厨师的一门绝技。中国厨师能精确鉴别旺火、中火、微火等不同火力,熟悉了解各种原料的`耐热程度,熟悉控制用火时间,善于掌控传热物体的性能,还能根据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态大小,整碎厚薄等,确定下锅次序,加以灵活运用;使烹制出的菜肴,要嫩就嫩,要酥就酥,要烂就烂。
烹调技法,是我国厨师的又一门绝技。常用的技法有:炒、爆、炸、烹、溜、煎、贴、烩、扒、烧、炖、焖、氽、煮、酱、卤、蒸、烤、炝、拌、熏、以及甜品的拔丝、蜜汁、挂霖等。
调料,也是烹调的百味香。
我们只有准确把握了这六方面,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则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八
摘要:随着国际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饮食文化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中西方在饮食分化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本文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深刻理解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跨越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进行融合。
文化是复杂的,它包括信仰、知识、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习得的任何习惯与才能,人类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群体的不同范围,文化的体现也出现了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是各自文化的浓缩。中西国家文化底蕴的不同导致饮食风格也大不相同。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影响深远,占据了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因为曾经作为殖民地,拥有大量的移民,因此融合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明。
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西方人坚持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讲究科学营养,所以西方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之间的搭配。食物搭配是否营养均衡、摄入的卡路里是否合适、营养成分能否被彻底吸收等这些问题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成为了一门烹饪学问。西方人要求保持食物的营养,对食物的色香味没有很大的要求,很少将饮食当做精神享受。在西方的宴席上,西方人讲究餐具和用料,讲究原料的搭配,在中国看来西方的饮食是很机械的。但是中国人较为注重饮食的艺术性,对饮食的口感要求较多,但对营养方面比较不注重。中国人觉得食物除了可以解决温饱,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中国的饮食观念中,对食物味道的追求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这就导致中国的饮食过于注重食物的口感,具有片面性。
西方人更为注重对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在介绍饮食特点时,西方有发达的食品工业,例如快餐和罐头,味道虽然都差不多,但是却省时又营养,饮食的内容大部分以动物类为主,肉食占整个饮食的大部分。而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饮食以植物类为主,肉少粮多,在中国的北方,人们的主食是馒头和面条,南方主食是米饭,中国人的饮食是以素菜为主,荤菜为辅。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西方人偏好冷食,例如生菜和沙拉等。但是中国人偏好热食,中国人普遍认为菜要趁热吃才好吃。
中国认为烹饪是一门艺术,中国有非常多的烹饪技术,例如煎、炒、蒸、炸、溜、焖、烧、炖、煲等,让人眼花缭乱。中国人的烹饪非常复杂,一道菜通常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中国的厨师行业对厨师本人对原料的选择较为注重,所以原料的优劣和厨师的天赋都会直接对菜品造成影响。
西方则强调饮食的营养,制作饮食较为规范,没有乐趣可言。西方的烹饪手法不像中国一样复杂,西餐更为注重发挥食物本来的味道,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较为随意。
中国的宴席是大家共享一席,乐于呈现和谐的气氛,在餐桌上人们相互敬酒和劝菜,体现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从卫生层面来看虽然有明显的不足,但是却很符合中国人对团结的心态。而西方的宴会更为注重交谊,西方流行自助餐,人们不用固定在位子上用餐,大家各取所需,走动自由,注重个人情感交流,体现西方人对自我和个性的尊重。
筷子与刀叉、圆桌与条桌等都各不相同,在菜式与道数上双方也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宴请礼仪、席间气氛和饮酒的方式也都不尽相同。
在中国,主要是群体文化主导价值观,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则是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差异与特征,鼓励特立独行的风格,所以中西方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这在饮食上也有体现。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饮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在中国,饮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超越一切物质和精神形态的东西,这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但是在西方国家,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与交际方式。美国的一位叫做马斯洛的心理学家,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最低的一层就是对饮食的需求,另外四种分别是对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与中国人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认为吃只是可以保证人身体健康和正常生存的方式,只起到维系生命的作用。而就交际手段来说,宴请的目的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表示感激之情。二是期望赢得客户的信任。三是对达成交易的庆祝。四是请人帮忙。五是引荐他人的时候。六是在建议和讨论某些想法的时候。从这里不难发现,吃虽然重要,但是西方国家仅仅将吃停留在简单的交际层面,并不像中国一样对吃极为注重。
通过本片论文的论述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各的长处,通过研究可以实现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和互补。现如今,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和科学性,而西餐也开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中西方饮食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杜莉.中西烹饪历史比较[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2.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九
饮食能直接体现一个民族经济、文化、心理的发展过程,是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可以通过该民族的饮食文化展现出来,同时,生产方式和自然环境也影响和决定着这个民族的主要食物种类和加工制作。因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生存的环境、气候、民俗民风等存在差异,所以云南拥有旖旎多姿、奇特多彩的饮食文化。
二、云南独有少数民族多彩的饮食文化。
1、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拥有人口约430万。饮食以酸辣麻甜为主,种类和烹饪技艺在少数民族中遥遥领先,有许多风味独特的小吃和菜肴,如乳扇、凉粉、粑粑等。白族信仰佛教,因此,食物以素食为主,还配以各种腌菜。制作腌菜是白族妇女的特长,除了腌制新鲜蔬菜外,还做各种酱类、肉类,如腌火腿、腊肠、香肠、饭肠(将糯米填入肠煮熟即成)等风味美食。酒是白族人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酿酒就成为白族家庭的一项副业。酿酒的种类根据所用的原料和配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窑酒、干酒、糯米酒等。白族妇女喜欢喝糯米酒,据说该酒对孕妇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茶是白族人的另一种重要饮品。主要分早茶和午茶,清晨起床,白族人就开始烤茶,全家人都享用。午茶又叫休息茶,原料与早茶稍有不同,放入乳扇、米花等食物,连小孩都喜欢喝。此外,白族人很讲究就餐礼仪,就餐时,长辈要上座,小辈坐在两旁,随时给长辈添酒夹菜,这也反映出白族人民尊老的传统美德。
2、傣族。
傣族大都居住在热带河谷和坝子地带,这些地方地势平坦,炎热潮湿。由于居住地区水利条件便利,傣族以水田耕作为主。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耕作条件,以及较高的生产技术,这些地区的水稻产量较高。傣族人最爱吃软米和糯米,这两种食物柔软香甜,可以捏成团,适应傣族手抓食的饮食习惯。在糯食中,“毫甩”(米线)是傣族人最喜爱的美食,它柔软细长,有韧性,是傣族食而不腻的早点之一。“酸”是傣族饮食的一大特点,由于气候炎热,酸味可以消暑解热,心旷神怡,还有助于消化,因此,傣味佳肴以酸为主,如酸笋、水腌菜、树番茄、木瓜、柠檬等。“辣”是傣族饮食中的另一种主要的口味,因为辣可以使人出汗散热,增加食欲,还能预防感冒。在傣族的各种烹饪方法,如煮、烤、蒸、凉拌中,辣是主味之一。“苦”味菜肴在傣族中最受欢迎,这些苦味菜能帮助人体消炎解毒,对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们来说是难得的原生态保健品。苦味菜通常包括植物和动物的内脏,如马蹄菜、苦瓜、莫吉利花,以及鸡、鱼、猪、羊等消化系统的苦汁。傣族人最喜欢的凉拌菜“撒丕”就是用这些苦水拌“毫甩”和生牛肉末烹调而成。此外,傣族人还视野菜和昆虫为佳肴。云南德宏位于亚热带,植被丰富,野菜的种类繁多,如:鱼腥草、马蹄菜、水蕨菜、芹菜、芫荽、青苔、竹笋、野生菌等,这些都是傣菜中的山珍,美味可口。昆虫入菜也是傣族饮食的特色,能入菜的昆虫有蜂蛹、蚂蚱、蝉等,具有高蛋白的营养价值。傣族一直延续着饮酒的习俗,这是傣族男子的普遍嗜好,有两种类型:由紫米、糯米制作而成的米酒,由糯米饭发酵未蒸馏的水酒。这两种都是傣族人盛情款待宾客时的席上饮品。可见,傣族菜肴丰富独特,营养丰富,是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哈尼族。
梯田是哈尼族赖以生存的土地,梯田里产出的稻米是他们的主食。这种稻米大部分是红色的,俗称“红米”,这种稻米很抗饿,非常适应哈尼族离家较远的梯田农耕生活。除了主食外,哈尼人还特别喜欢吃蔬菜,如茄子、辣椒、苤菜、韭菜、西红柿、白菜、萝卜、芫荽、薄荷、魔芋、四季豆、竹笋等。在这些蔬菜中野生植物是非常多的,如:水芹菜、车前草、鱼腥草、鸡脚菜、蕨菜、鸭舌草、甜菜等。很多可以用来做蘸水的佐料,其味道独特鲜美,可称一绝。哈尼豆豉是哈尼族桌上的必不可少的一道下饭菜,没有它,哈尼族人会感觉这顿饭不够完美。生食是哈尼族的另一种饮食习惯,通常用于生食的食物都是野生植物,如:韭菜、苤菜、薄荷、芫荽、刺芫荽、葱、蒜、草果芽等,可以用它们做成凉拌菜,此外,动物的血也是哈尼人生食食物之一。酒和茶是哈尼人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两种饮料。他们将采集的新鲜茶叶洗净后放在锅里翻炒,然后晒干,茶叶就加工好了。纯粹原生态制作的茶叶,清香怡神,是最健康的生态饮品。焖锅酒又称“小锅酒”,是哈尼族自制的一种清酒,由于气候寒冷潮湿,梯田耕作又大多在水中进行,这种酒可以暖身提神,是劳作一天后哈尼男子放松解乏的最佳酒水。哈尼族丰富多彩的食物类型,独特的烹饪方法,健康的植物生态食品是云南少数民族饮食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4、德昂族。
由于受到特有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和生产力等因素的影响,德昂族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和习俗。他们聚居的地方气候炎热潮湿,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谷物和瓜果。德昂族以大米为主食,杂粮为辅食,还喜欢糯食,如粑粑、汤圆等。野生蔬菜、竹类、菌类等如香菜、鱼腥草、茶叶菜,也是德昂族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受诸多因素和不够发达的烹调技术的制约,德昂族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烹制方法:舂、烤、煮、剁、腌。食物鲜美可口,为周围其他民族所不及。被誉为“古老的茶农”的德昂族以种茶、制茶出名。他们的茶分为烤茶和泡茶两种。烤茶是最具特色的一种饮品。把茶叶放在茶罐内,在火塘边烤,然后用开水冲,香气扑鼻,香味浓郁,是一道健康佳饮。而泡茶则是用清甜的泉水放入竹筒冲泡茶叶而成,是德昂人在田间劳作后必喝的饮料。这些独特的饮食文化随着德昂族经济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和丰富。
5、佤族。
佤族的食物以农作物为主,如:稻谷、玉米、小麦等,以狩猎物、采集物为辅。狩猎是佤族一种主要的食物补充手段,由于居住地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狩猎,猎物资源丰富,因此狩猎一直是佤族最喜爱的活动,猎到的山鸡、野鸭、野猪等是佤族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另外,采集物也是佤族另一种食物补充的方式,其中食虫习俗是佤族食俗中的一大特色,这是佤族在与自然界作斗争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如:蟋蟀、蚂蚱、蝉、飞蚂蚁、土蜂等。佤族还爱捕捉水生动物,如:鱼、泥鳅、鳝鱼、螃蟹、石蚌等。除了其他民族经常吃的蔬菜:南瓜、冬瓜、黄瓜、青瓜、青白菜等以外,南瓜尖是佤族爱吃的一种特有的蔬菜。另外,佤族也吃诸如山药、野薯、野韭菜、野芹菜、蕨菜、野芭蕉等野菜。野竹笋是佤族人经常食用的一种野菜,采集后进行加工,制成笋片、笋丝等美食。菌苔类植物是佤族饮食中另一道独特的风景,如:鸡枞、黄鸡棕、奶浆菌、马屁泡、木耳等,为人们的身体提供必要的维生素。佤族饮食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煮、烤、煨三种。其中,烂饭和稀饭是最有特色的。根据不同的食物原料,可分为鸡肉烂饭、老鼠烂饭、昆虫烂饭几类。“鸡肉烂饭”,佤语叫“馍尼亚布绕”,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取鲜嫩乌骨仔鸡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放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色泽鲜艳,味道鲜香。“老鼠稀饭”是取野生鼠类,先用火将毛燎光,再将肚杂除去,然后同大米一起煮食,拌上盐、辣子等佐料。苦茶和水酒是佤族民间传统的一种散热解渴的清凉饮料,闻名于阿瓦山。苦茶的汁越浓、味越苦,越受到佤族人们的喜爱。水酒是佤族人酿制的一种低度酒,营养丰富,口感舒适,是佤族庆典、婚、丧、送鬼做祭、修盖房子等民间活动必备的饮品。
三、口译策略。
1、解释性音译。
由于云南少数民族饮食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的烙印,而少数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在口译时,经常直接音译出该食物的名称,然后加上对这一食物总体的介绍。如:哈尼族的白旺是用猪、羊、狗的鲜血制作成的剁生。根据这一内容,译员可英译加上简洁的解释:“baiwang”(atypicalhanifood)。拉祜族的“俄朴”是拉祜族的特色食物之一,根据该传统食品的材料和做法可简单口译为“epu”(stickyricecake)。佤族的食品“麦雅”是佤语,意为“鸡肉烂饭”,所以也可用音译加注的处理方式:“maiya”(chickenporridge)。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听者很快了解这些少数民族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2、根据做法和味道。
云南少数民族食物因其做法独到,味道鲜美而出名。因此,在对外交流中,口译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点,在口译这些食品时,尽量能译出食物的材料、做法和味道。如:傣族的“炸牛皮”、“酸肉”是傣族人喜爱的传统食物。在交流时,可根据这些食物的做法和味道来进行口译:“friedoxhide”,“sourmeat”。佤族的“酸耙菜”,纳西族的“猪膘肉”,怒族的“荞砂饭”都可以采用这一口译方法来传达这些独特的传统食物的做法和味道:“sourvegetable”,“preservedpork”,“ricefriedwithbuckwheat”。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外来客人迅速明了地了解和接受少数民族食物,进而更加了解这些少数民族饮食中特有的传统文化。
3、根据食物材料。
云南少数民族食物以山珍物品为主,都是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环境中经常接触的植物、昆虫等。在对外交流中,要介绍这些食物,让其他人能更清楚地了解和接受这些食物,口译员就必须翻译出这些食物的材料。如:傣族的“菠萝紫米饭”,纳西族的“丽江鸡豆凉粉”和“虫草鸭”,怒族的“肉拌饭”,等等,就可以根据食物的原材料来翻译这些食物:“purplericecookedinpineapple”,“lijiangbeanjelly”,“duckcookedwithchinesecaterpillarfungus”,“glutinousricewithmincedmeat”。这样能在对外交流中把云南少数民族饮食中的色、香、味传达出来。
四、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饮食种类多种多样,饮食文化独特鲜明,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云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是对外交流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准确口译出这些传统食物及其文化意义是口译活动的最终目的和任务。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十
河源客家美食有三个系列:一是风味餐,主要有盐局鸡、水蒸鸡、红焖肉、酿豆腐及一些小店的全猪、全牛、豆腐套餐。
二是湖鲜餐,主要是万绿湖码头所在的新港镇及湖内锡场镇提供的桂花鱼、鲶鱼等湖鲜。
三是野味餐。
此外,五指毛桃汤、客家娘酒和米排粉被称为河源餐桌上的“三宝”。
购物土特产品有米排粉、黄沙柿饼、顺天红薯干、五指毛桃、客家娘酒、竹木工艺品、紫金辣椒酱、连平香菇、酸萝卜等。
客家美味,唇齿留香。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源的饮食文化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主流菜系东江客家菜有了创新和提高,更讲究主料、原汁原味和乡土气息,并发展出了一些极富特色的民间餐饮。
东江盐局鸡、红焖猪肉、东江酿豆腐、上汤桂花鱼、客家酿三宝、娘酒醉河虾、清煲草鱼、水晶鸡、薯丝煲、咸香鸭是十大客家名菜,深受人们青睐。
近年来,川、湘、东北菜和西式快餐等纷纷抢滩河源,丰富壮大了河源的饮食家族,可以满足您多方面的口味需求。
东江盐?h鸡。
色泽金黄,皮脆肉嫩,骨酥味香,并具补益功效,是客家菜系中的传统名菜。
据传是一位贤慧的客家妇女为了让久病的丈夫开胃口而特意精心制作,丈夫吃后很快康复,这种烹调法也流传下来了。
东江酿豆腐。
沿用客家人传统制作技巧,豆腐滑嫩,馅料味美,原煲上席,滚热烫口,香味四溢。
红烧猪肉。
色泽金黄,风味独特,爽口软滑,肥而不腻。
水晶鸡。
客家菜中的创新产品,鸡色黄润光亮,原汁原味,肉嫩味鲜,汤汁香浓。
咸香鸭。
选用本地特产土鸭精心制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是一味独特的下酒好菜。
清煲草鱼。
选用本地优质水源饲养的草鱼,配以多种佐料烹煲,肉质滑嫩,鱼味鲜美。
上汤桂花鱼。
选用万绿湖特产桂花鱼精心制作,刀工精细,鱼色乳白,口感鲜美,清甜嫩滑。
娘酒醉河虾。
娘酒香醇,河虾肉爽,鲜甜可口,营养丰富,原是客家妇女坐月子的主要补品,摆上筵席,别有一番风味。
客家酿三宝。
酿苦瓜、酿辣椒和酿茄子集于一盘,色泽各异,形态美观,味道独特。
薯丝煲。
选用本地特产红薯丝配以多种佐料精制,薯丝爽口,滑而不涩,美味香浓。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十一
内容摘要:岭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各种水陆生物栖息繁殖的良好生长条件。因此,岭南人所食之物纷繁多样,尤其喜欢“野味”,这给许多外省人造成了岭南人无所不吃的印象,但甚少人了解这种习惯背后的溯源和文化。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岭南饮食文化业与古时候的遗风已大有区别。本文通过史料的搜集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探讨了岭南人爱吃“山珍海味”背后的原因,也揭示了外省对岭南饮食文化的误区所在。旨在让更多读者了解岭南人“敢吃”的文化原因和岭南人饮食上的今夕变化。
饮食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分支,往往受制于大文化及其背后的经济基础。岭南饮食文化素来以“食性杂、食材多、风格奇特”的特点为人们所熟知。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天下食货,粤东尽有之;粤东所有食货,天下未必尽有。”足见岭南食材的丰富性。两千年前西汉人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中也记载道:“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南宋人也夸张描述:“粤人不问鸟兽蛇,无不食之”。可见在历史中,岭南人给人留下的印象一直是“无所不吃,无所不敢吃”的。另外,关于岭南饮食的历史记载,多出自于外省文人之手,因地方饮食习惯的不同,这些在岭南尝过“新鲜”的外省文人多在记载中着眼于岭南饮食的奇特乃至荒蛮,而往往蒙蔽了它追求天然品质、讲究精细、择时而食的特点。这些文献世代相传,以至于给大多数人对岭南人饮食文化造成了刻板印象和文化偏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所谓“广东人茹毛饮血般什么都敢吃”的印象到底在今天还是否普遍,而如今的广东人又是否真的依然保留着古时岭南饮食的遗风,值得考证。笔者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上述问题作一个浅显的统计。并结合资料,对广东人饮食文化的渊源做一个浅显的探究,作为一名广州人,希望能为岭南饮食文化历史的正本清源尽一份绵薄之力,还广东饮食现状一个“真面目”。
一、调查设计。
1、语料。
笔者通过“乐调查”网站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分别为“广东饮食现状调查”(以下简称“广东卷”)以及“广东饮食的外省印象调查”(以下简称“外省卷”)。并以“微信”作为调查平台,分别收集了“广东卷”和“外省卷”各50份问卷,总计100份有效问卷作为语料,并对其进行分析。
2、调查对象。
“广东卷”面向的调查对象为在广东长期生活的广东居民;“外省卷”面向的调查问卷为非广东省常住居民。为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在两份问卷开头都设置了对被调查者省份确认的选项,方便对因省份不匹配造成的误填予以排查和剔除。
二、调查结果。
1、外省人对广东人常吃食物的投票。
调查问卷中选出8种食物是根据投票率得出。笔者对外省人对广东人的饮食印象做了初步调查,就“你认为有什么食物是你们不吃,而听说广东人会吃”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在回答的答案中选取了8种投票率最高的食物作为调查问卷设计的主要参考项。这8种食物分别为:牛蛙、蛇、猫、狗肉、田鼠、蚕蛹、猴脑、蝎子和蜈蚣。得票率分别为:91.2%,91.2%及82.4%。这表示在外省人印象中,蛇、牛蛙和田鼠是广东人最常吃的三种食物。
随后,笔者根据这8种食物制定了两份调查问卷,在“外省卷”种,“认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得票率位居前三的分别是牛蛙(广东人也叫“田鸡”)、蛇和田鼠。
2、广东地区8种食物的食用率调查。
笔者按照“从不”、“很少”和“经常”三个频率作为选项,调查了广东人在这8种食物上的食用率。结果显示,将频率中“很少”和“经常”的百分比相加,表示“曾经食用过这些食物”,食用率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蛇73.3%、牛蛙70%。其它食物的食用率均未超过50%。这表明在被调查的广东人中,有一半的人不曾吃过除了蛇和牛蛙以外的其他6种食物。
如果单独统计“经常”这一项的比率,在“广东卷”中8种食物的投票率分别为:牛蛙13.3%、蛇13.3%、蚕蛹3.3%、蝎子3.3%、猫、狗肉2.9%,田鼠、猴脑和蜈蚣的得票率均为0。这说明,在广东人常吃的食物中,最多的是牛蛙和蛇,田鼠并不是广东人常吃的食物,这与“外省卷”中田鼠作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中的高得票率相差甚远。另外,统计结果还发现,除了外省人在广东人吃田鼠方面存在误区,也在广东人吃猫、狗肉和猴脑上存在误区。因为在实际的数据中,广东人把猫、狗肉作为经常吃的食物,投票率仅有2、9%,而猴脑则为0%,而在外省问卷中“认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的投票,猫、狗肉和猴脑分别为80.6%和72.2%。这些数据反映外省人对广东饮食的印象和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3、非广东地区8种食物的食用率调查。
为了对比广东和外省食用这8种食物的情况,笔者在“外省问卷”中对这8种食物作为家常菜的食用频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在非广东省的被调查者中,上述8种食材都有人吃过,但食用频率有所区别。如果将频率中“很少”和“经常”的百分比相加,表示“曾经食用过这些食物”,食用率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牛蛙79.5%、猫、狗肉52.9%、和蛇50%,上述食物在数据中都超过了半数的食用率。另外,蚕蛹的食用率达到了38.2%,而蝎子则只有5.9%、猴脑、田鼠和蜈蚣都只有2.9%的食用率。如果按食用频率为“经常”从高到低排序,则常食用的食物依次为:牛蛙32.4%、蛇8.8%、蚕蛹5、9%和猫、狗肉2.9%。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非广东居民的日常饮食中,牛蛙、猫、狗肉和蛇都是食用频率较高的食物,其中,以牛蛙食用的频率最高;而且作为常吃的食物,牛蛙也远超其它几类食品。说明牛蛙不仅流行于广东一带,在中国其他地区同样是一道普遍被摆上餐桌的食物。
4、广东地区和非广东地区食用8种食物的对比。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广东省居民和非广东省居民食用这8种食物的情况,笔者将两份问卷中的数据进行了对比,情况如下:
广东省居民吃的食物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蛇、牛蛙和蚕蛹,其中蛇和牛蛙超过了半数投票;而在非广东省居民中,排名前三的食物是:牛蛙、猫、狗肉和蛇,且三种食物均达到了半数以上的投票。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牛蛙和蛇在广东省和非广东省中都是较为常见的食物,而猫、狗肉却在非广东省居民中得票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前面的数据中,外省人对广东饮食中广东人食用猫、狗肉的投票在第四位,而实际情况是广东人在食用猫、狗肉上比外省的数据要少得多。这说明广东人并非如外省人的印象般热衷于食用猫、狗。
另外,在8种食物当中,作为经常食用的食物,广东对照组和非广东对照组的食物排名相差无几,甚至非广东居民食用牛蛙的频率要高于广东居民(外省32.4%,广东13.3%);但在食用蛇的频率上,广东居民还是要比非广东居民高的(广东13.3%,外省8.8%)。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前面的数据,在外省人认为广东人常吃的食物中得票率较高的田鼠、猫、狗肉在广东对照组中显示出极低的食用率,仅有2.9%的广东被调查者表示经常吃猫、狗肉,而田鼠作为经常吃的食物,得票率为0。这说明广东人并不常吃猫、狗肉和田鼠。
另外,为了进一步了解这8种食物在广东地区和非广东地区的食用情况,笔者加入了对饭馆是否烹饪这8种食物的调查,通过对比“广东卷”和“外省卷“的数据,得出以下结果:
8种食物中,在外省饭店最常见的是牛蛙,其次是猫、狗肉和蛇。但除了牛蛙以外,其他食材的投票均未超过半数,表明这些食材在非广东省地区的饭店并不常见。而表8的数据则显示了蛇、牛蛙和蚕蛹是广东本土饭店最常见的三种菜式,投票率均超过了50%。在得票率最少的猴脑(10%)要比得票率最少的蜈蚣(2.9%)的百分比要高,而且8种食材的百分比均比表7的百分比要高出许多。这说明在广东本土饭店,这8种食物作为常见菜肴,要比其他省份的高出许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广东饮食较之其他地区具有“食性杂、食材多”的特点。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归纳出在食用这8种食物上广东饮食的一些特点:
1、蛇、牛蛙和蚕蛹是广东人最常吃的三种食材。无论是作为家常菜还是作为广东本土饭店的菜式,这三种食物都占据了主要的优势。
2、广东人并不常吃田鼠、猫、狗肉和猴脑。在“外省问卷”中,除去得票率最高的蛇和牛蛙,非广东居民认为田鼠、猫、狗肉和猴脑是广东人常吃的食物。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广东人并不如外省人所认为的那样喜好吃这三种食物。尤其是田鼠,在“广东问卷”的数据中,得票率很低,在作为饭店的食材中,得票率也靠后。而在统计食用猫、狗肉的数据时则发现,外省人较之广东人,更常食用猫、狗肉,无论是作为家常菜还是饭店的食材,都发现了这一情况。
3、作为家常菜,广东人和非广东人在这8种食物的食用情况上相差不大。表6中的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这个特点。在牛蛙的食用率上,非广东地区超出了广东地区,而蛇的食用率则是广东地区较其他地区高。
4、作为饭店的食材,广东本土饭店要比其他地区的饭店更多地青睐于这8种食材。这也说明了在广东本土饭店,提供了更多的'食用“山珍野味、飞禽走兽“的机会。一些在外省听起来匪夷所思的食材,有可能在广东本土饭店找到。
四、岭南好吃蛇和牛蛙的溯源。
数据显示,吃蛇和牛蛙确实在岭南一代盛行,许多人对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对广东人好吃蛇这点感到匪夷所思,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对广东人为什么爱吃蛇和牛蛙的习惯找到了原因。
1、关于吃蛇。
岭南人好吃蛇,名之为龙,如把鸡、蛇、猫一块炖称为“龙虎凤”。明代蔡汝贤的《岭南异闻》中记载过一个故事:有一内地商人在岭南的山上发现一只与蜈蚣恶斗的巨蛇,最后蚣蛇相斗,商人得利。后被岭南土人看见,出五十锭黄金买下蛇皮,一百锭黄金买下蛇肉。商人以为大赚,谁知反被土人调侃:“汉儿不识宝耳,是乃龙也。”后来打听才知道,这蛇皮可以制鼓,一张皮可以蒙七鼓,一鼓值百金。可见在当时,蛇皮非常值钱。除了用作制鼓,蛇皮还可以制扇,也能入药。如今许多商人,也用蛇皮制鞋。都是看中了蛇皮韧而坚特点。
岭南人除了把蛇皮当宝,也把蛇肉当宝。一在蛇肉鲜美,二在其功效。据清人吴震方《岭南杂记》记载:“蚺蛇……性极淫,人卒遇之,取妇女裙裤投掷……或投以妇人衣,则亦盘绕不去。”因此,以形补形,吃蛇肉可壮阳;而蛇又属阴,则补而不燥。因此广东人认为蛇是极好的补品,常见的做法是汤羹或泡酒食用。在一些老广州家中,尤其是有中壮年男士的,都可见家中用大缸泡制着蛇酒。
除此之外,蛇胆也是好东西。《赤雅》记载:“蚺无弃物。蚺蛇三胆,一附于肝者,止痛;一水胆,白浆,止泻;一胆随肉,击其处则随之,名护身,最佳,传避邪杀鬼,佩之吉祥。”
岭南多丘陵,自然是孕育蛇的好地方,再加之蛇浑身都是宝,这也难怪岭南人不“见蛇忘义”了。
2、关于吃蛙。
乾隆时修的《广东通志》说:“百粤之民以蛙为上味。”这点广东人是是没有异议的。旧时所说的蛙可能亦指青蛙,但如今所谓的蛙主要是虎纹蛙,亦叫“水鸡”,广东人也叫“田鸡”,跟外省人所称的“牛蛙”是一个品种。同蛇一样,广东人喜欢吃田鸡的原因有二,一是肉质鲜美,二是有独特的药效。特别是对于患有心性水肿或肾性水肿的人来说,用田鸡食疗,有较好的利水消肿的功效。
现在牛蛙不仅仅是在广东地区,在其他省份也是深受喜爱。因此,在如今说来,“食蛙”已经不再是广东人特有情况,而是全中国普遍的情况。但是,追其溯源,食蛙的习惯是从广东地带流传出去的。据史料记载,古时中州人总笑东南人食蛙,后来南方官员派去浙江任职,才把这种习惯传开去。20世纪60年代初,因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饿殍满地,因饥患上水肿的病人很多。当时有一队广东的医疗队到河南参与救助,起初因缺粮而束手无策,后见田地中满地青蛙,便派人捉拿,去掉内脏炖以红糖,起初那边的河南人不敢食用,但无奈饥饿难耐,便硬着头皮吃下,不久水肿即告消失。之后便群起仿效,吃青蛙在当地便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五、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如预期结果一样,非广东省地区居民对现今广东饮食印象仍停留在以唐朝为代表的广东饮食阶段。也就是外省仍然对现今的广东饮食存在一定的偏见和印象误区。广东因其地理位置的原因,确实一度盛行吃山珍野味、珍奇异兽,给外界留下了敢吃的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广东人的餐桌上也渐渐只剩普通的、为大众所接受的家常菜。当然,也保留了一些古风遗迹,如食用蛇、昆虫等。但总体来说,由于各地区饮食的交互影响,广东人在做菜的食材上已做到兼包并蓄,趋于“文明”,不再是像以前所流传的“蛮荒和残忍”。不同的只是在口味的喜好和烹饪的方法上,仍然跟其他地区存有差别。归结外省对广东饮食存有偏见的原因,一是“我有他无”的特点。也就是广东较之其他地区生物的多样性,使得外省对没有见过的物种(但在广东人看来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感到惊奇和新鲜;二是“猎奇”心理。“猎奇”的结果就是保留了大量关于广东饮食“新奇”的史料,不像一些中原饮食文化,因其习以为常,反而不足为文,因而不传。广东饮食这些“猎奇”的资料经过口耳相传,再加上传播中的主观因素,自然容易给其他地区居民造成广东人“无所不用其极”的印象。
史料是珍贵的,但是史料的解读更为重要。岭南饮食文化的历史梳理,是表出岭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今日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广州人,在外界只关注岭南饮食“奇”的特点时不禁思考:广东饮食还能给外界留下什么,又该如何有所裨益地传播岭南饮食文化。比如岭南的酒,曾经力压剑南春,如今却为什么雄风不再;又比如,珍禽养殖以为珍馐,岭南曾独步千古,今日为何裹步不前;再比如英德乳羊与韶关钟乳之类,为何没有声势浩大地推广。在这些曾经辉煌却不为外省人所知的饮食文化里,蕴含着更多比“猎奇”更有意义的岭南饮食精粹,这些才是在外省人提起广东饮食文化时,脑中该闪现的印象。而广东饮食文化的推广,任重而道远。首先作为广东人,要有为自己正身的意识,当外省对广东饮食文化存在误区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应该报以何种态度。这些都值得每个广东居民认真思考。总之,广东饮食文化的重塑和推广,需要广东政府和广东居民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松芳.岭南饕餮.[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蔡晓梅.熊伟,司徒尚纪.“食在广州”的文化内涵与成因分析[j].热带地理.
[3]李肖.论唐朝岭南的饮食文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十二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求同存异”。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求同存异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waterboilstheshan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bread;steamed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dumpling,ball。
把“粥”译成:gruel,softrice,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baochicken;。
sauteedchickencubewithpeanuts;。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whiteradishpatty’和‘taro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jiaozi,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meat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baodiced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pobeancurd或mapotofu(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postewedpork’。
4.意译法。
slicedchickenwithseasonal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stweedfish水煮嫩鱼。
slicedfishwithtomato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slicemuttonwith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lambleg烤羊腿。
friedeggswithham火腿煎蛋。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10]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外语教学与究,.
[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究,.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十三
饮食体现文化,文化融于饮食。云南省饮食文化可追溯夏商时期。千百年来,这一“俗”文化不断发展,不断沉淀,饮食与文化早已相互渗透、密不可分。饮食体现了云南的文化,文化反映着云南的饮食。民以食为天,人民的社会生活最离不开的是一日三餐乃至多餐。因此我们要慎重对待。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得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中国许多省份的支柱产业和替代产业。如何把云南省宝贵的饮食文化资源同动态的旅游活动相结合,做到既弘扬饮食文化,又发展了旅游产业,使之更为特色化,这就涉及到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问题了。
20世纪90年代初,云南省旅游处于一个高峰时期,刚刚发展起来的云南旅游形式一片大好,这个落后的少数民族大省给世界耳目一新和感受。饮食作为一个吃的概念是古老的,但作为一个旅游的概念却是新的。专项旅游的发展给我们的饮食文化也提供了一个舞台,而这个舞台本身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云南省的饮食文化不仅是吃这么简单,更有许多文化藏于其间。其中,吃的顺序是云南省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潜力所在。
(一)“俗文化”中求趣。
在云南省饮食文化中,很多是由“俗”文化组成的,在云南的饮食习俗中,人们的“趋吉”心理表现尤为强烈,不少年节和喜庆之日的食品都带有祈求平安幸福、向往进步光明之意。中国传统节庆多用“吃”来纪念或庆祝,因此出现了大量与之相关的食品。如有些地区除夕之夜吃鱼,往往只是作为一个象征,鱼作为宴会的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后谁都不吃,寓意这尾鱼是今年剩下来留给明年的,表达了人们对“年年有余”和家业发达的渴望。因此,在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这原则,它能让一道普通的菜肴富于韵味,从而吸引旅游者更拥护它。
云南饮食文化发展了几千年,从原始蒙昧时代到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形成了富有云南省特色的形形色色的饮食习俗。弘扬饮食文化的传统特色也就是发掘其内在的文化思想。中国人赋予饮食的强烈文化意义,单从平平淡淡的菜名就可以略窥一斑。如手撕鸡肉烂饭、老鼠稀饭,老鼠干、蛆虫稀饭、鹌鹑肉汤等等。所以在推出特色旅游饮食文化产品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把握这些传统的文化特色,弘扬民族文化,进而提高更多人的文化素养。
(二)创新中求规范。
饮食文化事实上包含着传统文化和边缘文化(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野史)两部分。对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也存在传统饮食文化旅游和边缘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之区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传统开发还是边缘开发,都要注重在创新的过程中强调一定的规范,避免在某种因素下盲目地求效益而忽视了文化本身带有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开发饮食文化旅游的很大目的是为了弘扬云南省的文化内涵,即希望通过吃的途径将云南省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传给更多的人,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因此,开发者要充分地在饮食旅游文化产品种表达他们的愿望和意见,规范地遵守开发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原则,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结合。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是21世纪旅游开发最重要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在合理利用文化资源,不超过其承载力的前提下,对旅游目的地的民族地方的民族地方特色充分挖掘,进行旅游包装后推向市场。对于食品而言,从表面上来看,似乎与生态资源的保护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而实际上,食品原料的采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良好与否,保护好环境,才有可能拥有更多的原料提供给食品的生产。
总而言之,云南饮食文化带有很强的民族色彩,具有浓厚的文化性,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推出的理想品种。同时也是近几年来才把它作为一个文化旅游的产品单独开发。就它的发展状况而言,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我们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认真的去研究,让它为云南省的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十四
继奢侈品、旅游之后,饮食文化成为了法国的又一张名片。于法国人而言,食物早已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需,它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生活的艺术和创造的源泉。因此,饮食文化成为了独特而不可代替的精神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美食文化也在传统和创新中和谐地丰富和发展。饮食文化反映了法国的文明发展,是法国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一、菜肴文化。
讲究的调料搭配简单的菜样。法餐对菜的配料,火候的讲究,菜肴的搭配,选料的新鲜,不同地区的多元化菜肴及菜肴烹饪的细腻,合理性和艺术性都在其他西餐之上。常用的香料有:百里香,迷迭香,月桂,欧芹,龙蒿,肉豆寇,藏红花,丁香花雷,调味汁达百种,既讲究味道的细微差别,还考虑色泽的不同。相对于种类繁多的配料,菜的类别不过十来种,点餐的顺序是:头道菜是凉菜或汤,尽管菜单上有多种“头道菜”,但只能选一种,在上菜之前会有一道面包,吃完以后服务员帮你撤掉盘子再上第2道,第2道是汤,美味的法式汤类,有浓浓的肉汤,清淡的蔬菜汤和鲜美的海鲜汤。第3道是一顿饭中的正菜,正菜最多的是各种“排”,鸡排,鱼排,牛排,猪排。这所谓的排是剔除骨头和刺的净肉,再浇上配制独特的汁,味道鲜美,吃起来很方便。接着便是餐后甜点,可以是水果,咖啡,蛋糕或冰淇淋。法国的特色菜肴有马赛的“普罗旺斯鱼汤”,鹅肝,巴黎龙虾,红酒山鸡,鸡肝牛排,焗蜗牛等。
第二、就餐文化。
法国人十分注重用餐的礼仪,餐具的摆放是饮食文化的内容之一,在法国,最简单的摆放方法是盘子在面前正中位置,餐巾放于盘内,盘子左边放餐叉,右边放餐刀和汤匙。盘子的正前方从左至右依次是水杯,红酒杯和白酒杯。法国人不仅注重用餐礼仪,还特别追求进餐的情调,法国人甚至将饮食赋予哲学的意义,将同桌进餐视为一种联络感情,广交朋友的高雅乐趣和享受。一位世界级的膳食家曾说过:“感受餐桌上的就餐气氛,就可以判断出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个性。”因此,法国人对于食物绝不只是停留于填饱肚子的阶段而已,它更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享用一顿正式的法国菜要花上四五个小时,从开胃菜,海鲜,肉类,乳酪到甜点,虽然程序繁复,但重要的不是吃进多少食物,而是在品尝佳肴中,也充分享受餐厅高级气氛,欣赏餐具与食物的搭配。
第三、咖啡文化。
咖啡文化也是法国的一大特色。自1686年,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商人来到这里创办了第一家咖啡馆后,巴黎的咖啡馆就一直兴盛不衰。在巴黎城内外,人行道、广场、花园,几乎无处不是咖啡馆,并且生意异常红火。咖啡与法国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从早餐的牛奶咖啡搭配羊角面包,到法国上班族的下午茶,咖啡伴随着法国人的生活,对于遍布各处的咖啡店就不足而奇了。法国的咖啡文化源远流长,绝非吃喝消遣般简单。一杯咖啡配上一个下午的阳光和时间,这是典型的法式咖啡,重要的不是味道而是那种散淡的态度和做派。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的是环境和情调,在路边的小咖啡桌旁看书、写作,高谈阔论,消磨光阴。自上世纪以来,咖啡馆往往成了社会活动中心,成了知识分子辩论问题的俱乐部,以至成了法国社会和文化的一种典型的标志。白色的桌子、蓝色的咖啡杯、随风飘扬的遮阳棚、忙碌的服务生、当然还有悠闲的风琴,这些都是法国咖啡馆的特色所在。这些咖啡馆在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蒙马特和蒙帕那斯诞生,而后走向辉煌。法国的文学和艺术新思潮在这里生根发芽。这些咖啡馆也亲眼目睹了法国文化从萌芽到鼎盛。
第四、葡萄酒文化。
法国的葡萄酒文化是伴随着法国的历史与文明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葡萄酒文化已渗透进法国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葡萄酒作为法国人每天餐桌上的必备品,已成为法国饮食文化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法国作为世界上葡萄酒的主要出产国,全国有10个生产葡萄酒的地区,品种繁多,以波尔多地区生产的葡萄酒,香槟地区的香槟酒在世界上最富盛名。在餐桌上,法国人也十分讲究酒与菜肴的搭配,如在饭前饮用较淡的开胃酒,食用沙拉、汤及海鲜时,饮用白酒或玫瑰酒;食用肉类时饮用红酒,而饭后则饮用少许白兰地或甜酒类。香槟则惯用于庆典。
戴高乐将军曾经感叹道:“谁有办法治理一个有246种奶酪的国家?”其实目前在法国奶酪已经高达487种,也就是说法国人可以一年365天,天天吃不同种类的奶酪,因而在法国人的餐桌上,奶酪也是每餐的必备品。法国的奶酪大致有八类:新鲜奶酪,花皮软质奶酪,水洗软质奶酪,蓝纹奶酪,山羊奶酪,硬质未成熟奶酪,硬质成熟奶酪,融化奶酪。吃奶酪也是一门艺术,正确的搭配方式可以更好地感受其浓郁的风味。一般来说,温和的奶酪,一定要配上柔顺的葡萄酒;味道咸重的奶酪,则要搭配比较强烈的红酒。新鲜初熟的奶酪,应选择质地较脆的法国面包,而浓郁陈年的奶酪,则适合味道偏重的全麦面包。法国美食的形成和独特的饮食文化是众多因素下的产物。
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和经济条件。
长时间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经济条件形成发展了法国各地的饮食传统。丰富的肉类菜肴,勃艮第的奶油酱汁不仅归因于勃艮第养牛的卓越,大部分还归因于该地区几个世纪以来经济的繁荣。在另一方面,山区有利于制作坚硬的奶酪,这些奶酪能保存较长时间。历史上,在经济有限的区域,大部分家庭以畜牧业为主要谋生手段,这样就出现了各种食物生产系统工程。
2、与法国的民族性密切相关。
法国人十分重视饮食,一位法国烹饪家曾有过一句名言:“发现一道新菜,要比发现一颗新星给人类造福更大。”美食对他们而言,不仅是生活的片段还是一种态度,甚至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艺术。这是法国菜肴经久不衰的原因,另外法国人的浪漫情怀,也使法国创造了许多世界上浪漫美妙的生活形式,尤其是对于法国的贵族,他们的特点是骨子里的奢靡和享乐,在宴会,狩猎等活动中,红酒必不可缺,这促进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因而法国的饮食之所以举世闻名与该民族对于美食孜孜不断的追求密不可分。
3、法国饮食博采众长。
法国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相邻,这有利于法国烹饪博采众长。公元1533年,意大利公主凯瑟琳·狄·麦迪奇下嫁法国王储亨利二世时,带了30位厨师前往,将新的食物与烹饪方法引介至法国。法国人则将两国烹饪的优点加以融合,并逐步将其发扬光大。路易十四别出心裁地发起过烹饪比赛,厨师们竞相献艺,各露绝招。17世纪,法国学习意大利使用刀叉,初步形成如今的西餐礼仪,经过二三百年的不懈努力,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法国菜征服了各国的美食家,成为欧美西餐的代表。
法国近年来受经济不景气的冲击及年轻人饮食习惯的改变,传统昂贵而精致的美食,整体的价格及水准上皆有下滑的趋势。越来越少的法国人愿意花天文数字般的价格只为了吃一餐。法国的两大权威美食评论宝典《米其林》以及《高特米优》开始倡导物美价廉的新饮食文化,很多过去高不可攀的餐厅都试着大幅降价以吸引更多的食客前往。对于想要品尝法国美食的朋友,到地道的法国餐馆,享受美酒与菜肴的完美一餐也不是可望而不可求之事。不管社会发展到何等现代化的程度,人的思想和行为如何前卫,美食始终是一个国家传统而古老的艺术,是一个国家文化生活的一种映射,也是了解外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十五
[摘要]在很多方面,各个国家之间的饮食习惯是有共同性的,但由于每个国家的生活习惯和历史不同,饮食习惯上也产生了一定得差距。只要我们细心体验,就可以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关键词]拌饭泡菜烧烤。
韩国饮食最具代表性的是拌饭、泡菜和烧烤。
拌饭是在白米饭上盖上各种佐料,如黄豆芽、肉和鸡蛋等,盛在碗内,再加上适量的辣椒酱后,搅拌而成的饮食。其中用器皿石头锅做出来的“石锅拌饭”是韩国独有的一种烹调方式,值得一尝。把白米饭和多种佐料相混一起放入石头锅里,这样拌出来的饭味道独特,非常好吃,而且锅底结成的饭锅巴也堪称一绝。“石锅拌饭”在大部分的韩国餐厅均可以品尝得到,其中以“全州拌饭”最为有名,因为“全州拌饭”用的辣椒酱是全罗道的淳昌糯米辣椒酱,品质相当高。
泡菜是一般把用盐、洋葱、蒜、红辣椒、鱼贝浆做成的调料和白菜、萝卜、黄瓜拌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制成的传统韩国美食。它味道鲜美可口,是韩国人每餐必备的饮食。在韩国,各个城市和各个村落甚至每个家庭都相传着他们各具特色味道的泡菜,其中家家户户相传至今的,最具代表性的要属用整棵的白菜制做而成的白菜泡菜了。现在随着韩流文化的来袭,白菜泡菜走出韩国的国门,深受中国人的喜爱。烤肉是一种把肉用调味料腌过,在炉子上烤着吃的饮食。调味料里放有酱油、香油、芝麻、蒜、洋葱等东西。做的方法是,首先在切薄的肉里放上调料腌一天。之后把入了味的肉在炭火上烤熟,用生菜、芝麻叶等蔬菜包着吃。烤肉和别的韩国饮食不一样,不刺激,味道鲜美,所以是韩国人最喜欢的菜肴。烤肉味道的妙处在于调料,每个人做的调味料不一样,那么烤肉的味道也不一样。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汤类,比较常见和著名的有大酱汤、参鸡汤和海带汤等。
大酱汤在韩国,上至总统,下至平民百姓,是日常餐桌必不可少的传统菜品。大酱汤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操作方便、原料简单。大酱汤的主要原料是大酱,而大酱的主要原料黄豆中含有的异戊醛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激素,它除了能预防乳腺癌外,还能降低与激素相关的各种肿瘤的发病率。有句谚语说得好:“每天一碗大酱汤一辈子不用开药方”。大酱还含有乳酸菌和酵母等多种利于蛋白质消化的微生物。营养专家还建议上学的孩子早餐要喝一碗大酱汤,因为大酱汤能迅速被肠胃吸收,大酱汤所含的卵磷脂、维生素能使脑细胞更加活跃。
参鸡汤是韩国一道非常著名颇具特色的菜肴名汤,肉类食品和滋补类食品的完美组合,最具代表性的`韩国宫中料理之一。参鸡汤不仅不油腻,且清爽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带有一股药香。鸡肉炖得极烂,筷子一夹之下骨肉分离,肉香中还带有米香、药香。鸡肚里面填着满满的糯米,汲取鸡汤精华的糯米比嫩鸡肉更要美味。同时鸡肚里面还有大枣、板栗、枸杞、高丽参等配料营养丰富。它以做法简便、滋味香浓而广受人们的喜爱。对于女性来说,食用参鸡汤好处很多,可以滋补、养生、美容、去燥,而且在补养的同时,又不必担心发胖。
韩国人生日除了吃生日蛋糕,还要饮一碗海带汤,不说不知,原来海带汤是韩国孕妇产后的补品,同时代表着韩国人对母亲的敬意,纪念母亲生育的痛苦。
韩式海带汤味道很清淡,有加牛肉或蚬的两种做法,加牛肉就较补身,有助减低海带的寒性;加蚬味道就较鲜甜,如今只有传统的韩国料理店才有这汤供应,而且多卖海带蚬肉汤,贪其味道鲜甜。
来到韩国,体验韩国的饮食文化是一堂必修课。
对于韩式餐馆而言,有的中国朋友来到韩国会有这样的体会:跟电视剧里演的太不一样了,有人夸张地说在韩国会做一道菜都能开个饭店。很多韩国路边的小餐馆没有菜谱,菜单都贴在墙上,很多店都只做一两样,比如猪肉汤饭店、参鸡汤店和石锅拌饭店。即便是韩国的烤肉店,也不像在中国,哪怕是再小的饭店也能有很多的选择,可以说中国饭店的特点是“全”,韩国饭店的特点是“专”。但是不用担心,在韩国即便你点一碗方便面,等菜全部上齐时,也不会只有孤零零的一碗方便面,因为韩国无论何时,都会有伴餐。伴餐,通俗讲就是小菜,这些小菜都免费提供,不够可再加,主要以泡辣白菜、甜萝卜为主,样式和数量每个饭店各不相同。
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炕。很多的韩餐店没有高椅和高桌,用餐时要就着低桌席地而坐。在炕上吃饭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这种坐法只限于穿韩服时使用。现在的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所以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坐好点好菜后,不一会儿,饭馆的大妈就会端着托盘向你走来,她从托盘中先取出餐具,然后是饭菜。韩国的餐具每桌都配有不锈钢制的筷子和勺子,筷子是扁平的,与中国和日本都不一样。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圆底儿带盖儿的碗“坐”在桌子上,没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饭传导给碗的热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于碗盖,可以取下来随意放在桌上。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听话,老实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儿”。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麽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餐前如果有擦手的湿巾,一般一年四季都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从不加温。韩国人没有喝热水的习惯,所以提供的饮水也都是冷水,需要热水得特别向服务员要。
韩国人是一个好动感情的民族,对于他们这种把感情通过聚餐表现时,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时又必须在理智上承认它是一种不卫生的“食礼”。在很多方面,各个国家之间的饮食习惯是有共同性的,但由于每个国家的生活习惯和历史不同,饮食习惯上也产生了一定得差距。只要我们细心体验,就可以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十六
一、潮汕美食在潮汕旅游中的意义。
第一,潮汕美食文化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旅客出门,总希望能多游览些景观,多领略些风情。如果在游览中的用餐、歇息,仅仅是填饱肚子,恢复体力,这个过程就是空白。反之,如果引入饮食文化,就既能饱口福,又能饱眼福:既补充了身体需求,又满足了旅客心理愿望,一举两得,从而使旅客的旅途生活大大丰富。因此,充分发掘潮汕美食原生地优势,打出美食这张“潮汕文化经济牌”,定能受到旅客欢迎,招徕更多旅客。
第二,潮汕美食文化可以提高旅游活动的品位。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文化含量不高的旅游项目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将潮汕美食文化充分融合在旅游当中,让旅客在轻松愉快的用餐过程中,领略到潮汕悠久的历史文化风韵和潮人独特的风俗人情,从而提高旅游欣赏水平,增长见识,升华美感。
第三,潮汕美食文化将在旅游业发展中不断繁荣。汕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并日渐成为汕头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部门应精心设计旅游线路,让潮汕美食文化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穿插在旅游线路中,把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使潮汕美食文化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潮汕美食在潮汕旅游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潮汕饮食文化的研究远远滞后。与潮汕茶文化研究相比,潮汕饮食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很不足,有关潮汕食文化研究的文章难得一见。对潮汕美食的发展历史、具体特点、科学价值、文化内涵及对旅游业的作用等问题,我们尚未有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因而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潮汕美食的宣传、开发、提高和发展。潮汕是潮州菜的故乡,可是不论政府和高校、或是行业和企业,至今都还没有成立一个像样的潮菜研究机构。政府要把潮汕美食作为汕头一项独特产业,营造一种人人关注饮食文化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要组织专家学者,全面地挖掘、整理饮食文化,对潮汕美食的形成、演变、发展和各种特色菜肴的用料、烹制、营养、特色以及传说、典故等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
其二,潮汕美食在经营上过于分散,规模普遍较小,很多产品没有质量标准,不符合食品卫生和营养的要求,产品包装十分欠缺,市场策略也缺乏现代化,一些知名的潮汕美食品牌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
其三,潮汕的各大餐馆,应市的菜肴多半大同小异,缺乏鲜明的自我特色。
其四,潮菜厨师、烹饪师的培训工作缺乏规范化和规模化。我们经常在国内外报纸上看到“高价聘请潮州菜厨师”的广告,也经常听到外地某些“潮州菜馆”提供的是“伪劣”产品,这表明市场上对潮菜厨师有较大的需求。我们从老厨师口中得知,培养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主厨需要十年以上功夫,这又表明了培训工作的艰巨性。当前的现状是,各地都办过一些短期培训班,但是既缺乏中、长期的培训规划,又缺乏一定的办学规模,甚至至今还拿不出一套潮菜厨师的培训教材。
三、如何开发和优化现有的潮汕美食旅游资源。
研究潮汕美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首先,要了解旅游资源开发与优化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与优化的原则主要有:
其一,个性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应突出个性,充分揭示和发展其本身独有的特色,把各项旅游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主题,以此来树立当地的旅游形象。有特色,就有吸引力,也就有了竞争力。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突出自然特色,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突出人文特色,二者的开发又都要充分体现当地的地方特色。
其二,市场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应以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为依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标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市场需求是变动的,旅游资源在市场竞争中随时面临着入时或过时、以及扩大或丧失吸引力的问题,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应注重旅游市场的调查和预测,随着市场的变化而选择开发重点。
其三,效益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应注重提高它的使用价值和吸引能力,要以较小的投资耗费和较短的建设周期换来较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益与它吸引旅游者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单正比。
潮汕美食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我们认为,除了要搞好专门规划、加强研究和培训、扩大对外宣传、有效利用内外资金、建设潮汕美食旅游线路等之外,还应该着重做好产品定位工作:
潮汕美食应当分为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主要是高档酒楼的潮汕美食。高档酒楼经营的“燕,翅,鲍”等高档食品饮誉海内外,其独特的丰富营养和菜肴的美味可口,吸引了大量而且固定的客户群。但在菜式制作工艺上受粤菜影响较大,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这是需要引起注意和加以改变的一点。要加强对菜式口味风格的突破,以潮汕美食所特有的风味来赢得市场,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品牌,提高进入市场的技术壁垒,在高端市场打造出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进一步巩固市场。
低端市场,可以在潮汕小吃上面下功夫。潮汕美食中绝大部分是潮汕小吃,潮汕小吃的群众基础扎实,一直有稳固而广泛的本地市场,但我们还要进一步加以发展,要站在弘扬潮汕饮食文化和开发旅游资源的高度来认识它的重要性。卫生和营养合理搭配是潮汕小吃发展的最大难题,很多游客对潮汕小吃都是慕名而来,但接触到的大多是卫生环境差、让人敬而远之的街边货,给外地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破坏了“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的美誉。要借鉴西方快餐店的做法,提倡卫生可口、方便快捷,规范服务标准,充分利用潮汕小吃品种多、口味全的特点,打造成为具有强大差异化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这方面的工作近来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特别是潮香城已经做得很出色。但是,潮汕小吃的发展壮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包括如何实现规模化经营,如何树立和推广品牌,如何利用促销和不间断的宣传来增加市场需求。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十七
饮食能直接体现一个民族经济、文化、心理的发展过程,是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可以通过该民族的饮食文化展现出来,同时,生产方式和自然环境也影响和决定着这个民族的主要食物种类和加工制作。因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生存的环境、气候、民俗民风等存在差异,所以云南拥有旖旎多姿、奇特多彩的饮食文化。
二、云南独有少数民族多彩的饮食文化。
1、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拥有人口约430万。饮食以酸辣麻甜为主,种类和烹饪技艺在少数民族中遥遥领先,有许多风味独特的小吃和菜肴,如乳扇、凉粉、粑粑等。白族信仰佛教,因此,食物以素食为主,还配以各种腌菜。制作腌菜是白族妇女的特长,除了腌制新鲜蔬菜外,还做各种酱类、肉类,如腌火腿、腊肠、香肠、饭肠(将糯米填入肠煮熟即成)等风味美食。酒是白族人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酿酒就成为白族家庭的一项副业。酿酒的种类根据所用的原料和配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窑酒、干酒、糯米酒等。白族妇女喜欢喝糯米酒,据说该酒对孕妇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茶是白族人的另一种重要饮品。主要分早茶和午茶,清晨起床,白族人就开始烤茶,全家人都享用。午茶又叫休息茶,原料与早茶稍有不同,放入乳扇、米花等食物,连小孩都喜欢喝。此外,白族人很讲究就餐礼仪,就餐时,长辈要上座,小辈坐在两旁,随时给长辈添酒夹菜,这也反映出白族人民尊老的传统美德。
2、傣族。
傣族大都居住在热带河谷和坝子地带,这些地方地势平坦,炎热潮湿。由于居住地区水利条件便利,傣族以水田耕作为主。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耕作条件,以及较高的生产技术,这些地区的水稻产量较高。傣族人最爱吃软米和糯米,这两种食物柔软香甜,可以捏成团,适应傣族手抓食的饮食习惯。在糯食中,“毫甩”(米线)是傣族人最喜爱的美食,它柔软细长,有韧性,是傣族食而不腻的早点之一。“酸”是傣族饮食的一大特点,由于气候炎热,酸味可以消暑解热,心旷神怡,还有助于消化,因此,傣味佳肴以酸为主,如酸笋、水腌菜、树番茄、木瓜、柠檬等。“辣”是傣族饮食中的另一种主要的口味,因为辣可以使人出汗散热,增加食欲,还能预防感冒。在傣族的各种烹饪方法,如煮、烤、蒸、凉拌中,辣是主味之一。“苦”味菜肴在傣族中最受欢迎,这些苦味菜能帮助人体消炎解毒,对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们来说是难得的原生态保健品。苦味菜通常包括植物和动物的内脏,如马蹄菜、苦瓜、莫吉利花,以及鸡、鱼、猪、羊等消化系统的苦汁。傣族人最喜欢的凉拌菜“撒丕”就是用这些苦水拌“毫甩”和生牛肉末烹调而成。此外,傣族人还视野菜和昆虫为佳肴。云南德宏位于亚热带,植被丰富,野菜的种类繁多,如:鱼腥草、马蹄菜、水蕨菜、芹菜、芫荽、青苔、竹笋、野生菌等,这些都是傣菜中的山珍,美味可口。昆虫入菜也是傣族饮食的特色,能入菜的昆虫有蜂蛹、蚂蚱、蝉等,具有高蛋白的营养价值。傣族一直延续着饮酒的习俗,这是傣族男子的普遍嗜好,有两种类型:由紫米、糯米制作而成的米酒,由糯米饭发酵未蒸馏的水酒。这两种都是傣族人盛情款待宾客时的席上饮品。可见,傣族菜肴丰富独特,营养丰富,是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哈尼族。
梯田是哈尼族赖以生存的土地,梯田里产出的稻米是他们的主食。这种稻米大部分是红色的,俗称“红米”,这种稻米很抗饿,非常适应哈尼族离家较远的梯田农耕生活。除了主食外,哈尼人还特别喜欢吃蔬菜,如茄子、辣椒、苤菜、韭菜、西红柿、白菜、萝卜、芫荽、薄荷、魔芋、四季豆、竹笋等。在这些蔬菜中野生植物是非常多的,如:水芹菜、车前草、鱼腥草、鸡脚菜、蕨菜、鸭舌草、甜菜等。很多可以用来做蘸水的佐料,其味道独特鲜美,可称一绝。哈尼豆豉是哈尼族桌上的必不可少的一道下饭菜,没有它,哈尼族人会感觉这顿饭不够完美。生食是哈尼族的另一种饮食习惯,通常用于生食的食物都是野生植物,如:韭菜、苤菜、薄荷、芫荽、刺芫荽、葱、蒜、草果芽等,可以用它们做成凉拌菜,此外,动物的血也是哈尼人生食食物之一。酒和茶是哈尼人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两种饮料。他们将采集的新鲜茶叶洗净后放在锅里翻炒,然后晒干,茶叶就加工好了。纯粹原生态制作的茶叶,清香怡神,是最健康的生态饮品。焖锅酒又称“小锅酒”,是哈尼族自制的一种清酒,由于气候寒冷潮湿,梯田耕作又大多在水中进行,这种酒可以暖身提神,是劳作一天后哈尼男子放松解乏的最佳酒水。哈尼族丰富多彩的食物类型,独特的烹饪方法,健康的植物生态食品是云南少数民族饮食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4、德昂族。
由于受到特有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和生产力等因素的影响,德昂族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和习俗。他们聚居的地方气候炎热潮湿,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谷物和瓜果。德昂族以大米为主食,杂粮为辅食,还喜欢糯食,如粑粑、汤圆等。野生蔬菜、竹类、菌类等如香菜、鱼腥草、茶叶菜,也是德昂族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受诸多因素和不够发达的烹调技术的制约,德昂族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烹制方法:舂、烤、煮、剁、腌。食物鲜美可口,为周围其他民族所不及。被誉为“古老的茶农”的德昂族以种茶、制茶出名。他们的茶分为烤茶和泡茶两种。烤茶是最具特色的一种饮品。把茶叶放在茶罐内,在火塘边烤,然后用开水冲,香气扑鼻,香味浓郁,是一道健康佳饮。而泡茶则是用清甜的泉水放入竹筒冲泡茶叶而成,是德昂人在田间劳作后必喝的饮料。这些独特的饮食文化随着德昂族经济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和丰富。
5、佤族。
佤族的食物以农作物为主,如:稻谷、玉米、小麦等,以狩猎物、采集物为辅。狩猎是佤族一种主要的食物补充手段,由于居住地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狩猎,猎物资源丰富,因此狩猎一直是佤族最喜爱的活动,猎到的山鸡、野鸭、野猪等是佤族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另外,采集物也是佤族另一种食物补充的方式,其中食虫习俗是佤族食俗中的一大特色,这是佤族在与自然界作斗争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如:蟋蟀、蚂蚱、蝉、飞蚂蚁、土蜂等。佤族还爱捕捉水生动物,如:鱼、泥鳅、鳝鱼、螃蟹、石蚌等。除了其他民族经常吃的蔬菜:南瓜、冬瓜、黄瓜、青瓜、青白菜等以外,南瓜尖是佤族爱吃的一种特有的蔬菜。另外,佤族也吃诸如山药、野薯、野韭菜、野芹菜、蕨菜、野芭蕉等野菜。野竹笋是佤族人经常食用的一种野菜,采集后进行加工,制成笋片、笋丝等美食。菌苔类植物是佤族饮食中另一道独特的风景,如:鸡枞、黄鸡棕、奶浆菌、马屁泡、木耳等,为人们的身体提供必要的维生素。佤族饮食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煮、烤、煨三种。其中,烂饭和稀饭是最有特色的。根据不同的食物原料,可分为鸡肉烂饭、老鼠烂饭、昆虫烂饭几类。“鸡肉烂饭”,佤语叫“馍尼亚布绕”,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取鲜嫩乌骨仔鸡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放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色泽鲜艳,味道鲜香。“老鼠稀饭”是取野生鼠类,先用火将毛燎光,再将肚杂除去,然后同大米一起煮食,拌上盐、辣子等佐料。苦茶和水酒是佤族民间传统的一种散热解渴的清凉饮料,闻名于阿瓦山。苦茶的汁越浓、味越苦,越受到佤族人们的喜爱。水酒是佤族人酿制的一种低度酒,营养丰富,口感舒适,是佤族庆典、婚、丧、送鬼做祭、修盖房子等民间活动必备的饮品。
三、口译策略。
1、解释性音译。
由于云南少数民族饮食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的烙印,而少数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在口译时,经常直接音译出该食物的名称,然后加上对这一食物总体的介绍。如:哈尼族的白旺是用猪、羊、狗的鲜血制作成的剁生。根据这一内容,译员可英译加上简洁的解释:“baiwang”(atypicalhanifood)。拉祜族的“俄朴”是拉祜族的特色食物之一,根据该传统食品的材料和做法可简单口译为“epu”(stickyricecake)。佤族的食品“麦雅”是佤语,意为“鸡肉烂饭”,所以也可用音译加注的处理方式:“maiya”(chickenporridge)。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听者很快了解这些少数民族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2、根据做法和味道。
云南少数民族食物因其做法独到,味道鲜美而出名。因此,在对外交流中,口译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点,在口译这些食品时,尽量能译出食物的材料、做法和味道。如:傣族的“炸牛皮”、“酸肉”是傣族人喜爱的传统食物。在交流时,可根据这些食物的做法和味道来进行口译:“friedoxhide”,“sourmeat”。佤族的“酸耙菜”,纳西族的“猪膘肉”,怒族的“荞砂饭”都可以采用这一口译方法来传达这些独特的传统食物的做法和味道:“sourvegetable”,“preservedpork”,“ricefriedwithbuckwheat”。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外来客人迅速明了地了解和接受少数民族食物,进而更加了解这些少数民族饮食中特有的传统文化。
3、根据食物材料。
云南少数民族食物以山珍物品为主,都是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环境中经常接触的植物、昆虫等。在对外交流中,要介绍这些食物,让其他人能更清楚地了解和接受这些食物,口译员就必须翻译出这些食物的材料。如:傣族的“菠萝紫米饭”,纳西族的“丽江鸡豆凉粉”和“虫草鸭”,怒族的“肉拌饭”,等等,就可以根据食物的原材料来翻译这些食物:“purplericecookedinpineapple”,“lijiangbeanjelly”,“duckcookedwithchinesecaterpillarfungus”,“glutinousricewithmincedmeat”。这样能在对外交流中把云南少数民族饮食中的色、香、味传达出来。
四、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饮食种类多种多样,饮食文化独特鲜明,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云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是对外交流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准确口译出这些传统食物及其文化意义是口译活动的最终目的和任务。
饮食文化的论文篇十八
饮食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不同的饮食反映着不同的文化。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中西双方的文化交流,不仅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而且能避免因不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与交流障碍。中国历来讲求“天人合一”,“水乳交融”,西方社会一直强调“天人对立”,“人定胜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必定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息息相关vs生存所需。
饮食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人向来视“吃”为头等大事。中国人打招呼的首选就是“吃了吗?”。小孩满月要吃满月酒,周岁要吃抓周宴,结婚要吃喜宴,生日要吃寿宴,就连过世也要吃。客人来了要接风洗尘,客人走了要饯行,首选当然还是吃。搬家要吃,升迁要吃,离职还是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在觥筹交错之间表达欢迎之情、恭贺之意与惜别之绪,甚至情感上的波折也能通过吃来平复。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谓饮食,就是民生问题。在中国人看来,饮食不仅可以用来维持生存,而且可以用来维持健康。这种对“吃”异常的执著,在中国人的文化当中也有相当的体现。中国的很多成语典故都离不开“吃”或与吃相关的词,例如,“寅吃卯粮”、“争风吃醋”、“坐吃山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不了兜着走”、“好汉不吃眼前亏”,等等。中国人常把职业比做“饭碗”,将嫉妒说成“吃醋”,轻而易举被形容为“小菜一碟”,经常发生的事情或情形被称为“家常便饭”中国人什么都可以用“吃”来形容,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就连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也可以“吃”,最形象的例子莫过于“喝西北风”。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常常将吃喝入诗,苏东坡就写下“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在西方人的眼里,吃饭仅仅是满足生理所需。西方人对待饮食,首先讲有什么营养,能产生多少能量,完全是把饮食当做一门科学。在他们看来,吃饭,仅仅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从低级到高级五个不同的层次,饮食需求就位于第一层次,在其之上的需求分别有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将“吃”看做是对机器添加燃料,保证其正常运行,只要在吃过以后能够保持身体健康,能够抵御疾病,其他就不重要。吃对于西方人来讲只是为了维持生命所需。
二、随意随性vs科学规范。
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美味”。在中国的'烹调中,对美味的追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中国人在评价一道菜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或是“不好吃”,然而何为“好”,何为“不好”则很难下定论。这说明中国人对于美味的追求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便中国人常用“色、香、味、形、器”界定这种“意境”,也很难把握。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烹饪者会做出不同的味道,甚至是同样的一道菜,相同的烹饪者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节烹调,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冬季需要味道浓郁,夏季则考虑清淡爽口,婚宴须色彩斑斓,丧宴则忌讳红色,等等。此外,烹饪者还会根据自己的临场变化随性发挥。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成就了中国庞大的菜谱。食材的丰富,加工方法的多变,调味料的多样,以及烹调手法的繁杂,再加以组合,就变成成千上万种的菜肴。如“饺子宴”、“全羊宴”等都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随意随性所派生出的无穷创意。西方的饮食就显得很规范科学。西方人注重饮食的科学与营养,因此在烹调时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遍布全球的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无论是在哪里,他们的食品味道都没有太大分别,全因其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饪时间精确到秒。在这样的高规格下,要求烹饪者不能有任何随意与创新,就如同机器一样严谨。再看中西菜谱,可以发现中式的随意性和西式的严谨性。中式菜谱中涉及材料及调味料的用量都会用一些比较模糊的词,如“一些”、“少许”、“适量”等,谈及食材的制作流程,则常会出现“放入滚油中”,“炸至微黄色”,“焯水少时”等字眼。西式菜谱,则让初学者很有头绪,菜谱中不仅详细记录了用材的分量,就连烹调的时间也很精确,让操作者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制作出像样的西餐。
三、和合团圆vs个性分别。
台湾地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也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中国人一向追求“和”与“合”为最高境界。中国饮食强调“五味调和”,指在烹调过程中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味道的基础上,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调和,该调和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最终结果就是要味美适口。中国人之所以把做菜称为“烹调”,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历来是将烹与调合为一体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不用说是繁复的宴会菜肴,即便是最一般的家常菜,也必须讲求荤素搭配,将各种材料混在一起,放入锅中或炒、或煮,或煨,或焖,同时在制作过程中适当添加调味料,或搅拌,或翻炒,最后出锅放入器皿中,不同的食材已经完全融合。细观西方的烹调方式,则会发现地道的西餐,除了“罗宋汤”是多种食材混合烹煮外,几乎都会是一大块肉(牛肉、羊肉、鸡肉或鱼肉等),配上几个土豆,几片菜叶或番茄,虽然同放在一个盘子中,却是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只有等咀嚼下肚,才会在腹中融合。调味的佐料也不是在烹调过程中加入,而是现吃现加的,即使现在受到了中菜的影响也开始注重调味了,但仍然是分开的工序,先把食物弄熟了,再加上味道。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和合”与“分别”的根本差异。
结语。
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都能在文化中找到根源。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目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使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强了互补性和兼容性。同时,这类的交流,会使得世界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同样,中国饮食也会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完善发展,推陈出新,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中华饮食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