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范文(16篇)
不同学科的教案编写要符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一
1、尝试用手指点、拖的方法进行绘画。
2、体验手指作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绘画卫生。
3、感受在音乐中进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节奏较快的音乐、水粉颜料、调色盘、素描纸、擦手湿巾、花球花图片、教师范画。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手指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预示活动的开始。
二、欣赏图片。
出示花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花球花的基本特征。
三、引领创作。
1、出示范画,讲解绘画步骤,使幼儿对手指点、拖画有初步的了解。
2、重点讲述点画技能,注意花朵之间的位置关系。
四、播放音乐,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快慢,让手指跳起来。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克服胆怯心理。
3、提醒幼儿用湿巾擦手,注意卫生。
4、适当指导能力较弱的孩子。
五、展示作品。
把画好的作品放在黑板上展示,并请幼儿相互交流。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二
绘画是艺术技能,它能陶治性情.对宝宝而言,绘画帮助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能力.有 一次在自由活动时,发现很多小孩子都喜欢在泥沙子上面画画,于是我利用了他们的兴趣设计了装饰小屋这一活动,让他们能在自由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作能力和绘画能力,能用语言,绘画抒发情感.
1.会绘画简单的物体图形与认知图画上的物体。
2.培养幼儿的积极性;动手能力,想象能力与创作能力。
3.能用语言,绘画抒发情感。
4.能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并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已画好的房子模板的大白色卡纸分组活动,每组一份 ,彩色笔每组一份,多彩多姿的小屋图片若干份。
(1)由谈话讨论进入活动
(2)多种形式欣赏与认知图片内容
(3)装饰小屋
(4)语言表达环节
(5)制作翻翻书
1.师;"孩子们你们见过那些漂亮的房子呢?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用处?你喜欢什么样的房子?为什么?"(与孩子一起探讨)
1.拿出图片欣赏,让孩子说说看,图片有什么?看到的和认识的有什么不一样?
2.请部份小朋友简单的说说自己家里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1.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漂亮房子,开心吗?老师手上有一些房子现在非常的难过,因为它们啊没有漂亮衣服,没有花啊,草啊,树啊陪它玩.它很伤心地跟我说,要我们帮帮它.我们的小朋友们最最有爱心了,一定会帮它的忙对不对?"
2.幼儿分组坐好,每组分发已画好的房子模板,让他们帮助小屋涂上色彩.给小屋找些朋友(如;花,草,树与简单的物体图形,每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1.引导幼儿根据图画积极想象,大胆表达。
师;"每个小组都画得很棒,每个小朋友都非常的用心,老师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图画里面的是什么了,老师最喜欢听小朋友讲"。
在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欢快的笑声,让我欣喜地感受到他们创作能力的丰富和想象的活跃.在活动准备中,我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设计了这一内容,使内容充满了幻想和童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让他们学习到帮助他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团结友爱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孩子们对绘画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更对绘画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如果在活动中,能明确指出团结的要素,让孩子更深的学会到与人团结友爱的本领就更好了。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三
1,用手指画画,掌握不同的手指划动出现的图案的不同。
2,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发展孩子自由的天性。
3,简单让孩子用手指勾画出较有美感的画面。例如,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枚苹果等。
1,舒缓且能让人静心的古典音乐。
2,每一个小朋友发颜料,纸,印有各种花草,水果的打印纸一张。
3,围裙,抹布,小凳子等。
1,用手指画画,必须强调孩子们不能用沾了颜色的手指去揉眼睛,也不能喂到口腔里。
2,用手指画画时,胳膊要抬高,不要让小朋友的手肘处抹在纸上,否则画会糊掉。
3,老师必须放大眼睛,全面积观察孩子,发现有小朋友用颜料打闹,揉眼睛,喂口腔的动作,要及时制止。
1,老师先示范一下用手指画画,最好是能画出一幅较漂亮的画来,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兴趣。
2,开始由小朋友们画画。老师告诉孩子们,你们可以展开想象力,想画什么画什么。
3,老师围着小朋友做持续的转动,发现有问题的小朋友,及时给予帮助。
老师从中选择出几张画的'好的,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四
1、掌握小蝌蚪的形态特征。
2、能画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动的情景。
1、趣味练习:蝌蚪和青蛙。
2、水粉颜料、画纸。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小蝌蚪,并引起幼儿的回忆。
2.出示小蝌蚪的生活环境。(小蝌蚪)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呀?
你知道小蝌蚪游动时尾巴是怎么样的?(扭来扭去,弯弯扭扭)请幼儿用肢体动作学一学。
二、教师边讲边示范,幼儿练习。
1、今天我们用手指头来画小蝌蚪,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
2、教师示范画小蝌蚪过程--伸出食指沾一下颜料,点到画纸上--抬起手指头用指尖轻轻地拖出一条尾巴。
--出现了一条红颜色的小蝌蚪。
--再出现一条蓝颜色的小蝌蚪。
要求:
(1)换颜色时手指头要用抹布擦一下。
(2)伸出手指头沾颜料。
(3)点在画纸上。
(4)用指尖轻轻拖出尾巴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结束。
1、小朋友画的小蝌蚪在快乐的游戏呢,小蝌蚪们可高兴啦。
2、趣味练习:蝌蚪变青蛙你们想看一看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吗?
请幼儿观看蝌蚪变青蛙。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的绘画技能。
2、通过欣赏、观察范画作品,了解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变出各种形象的方法,并大胆尝试,创造添画作品。
3、在绘画过程中,大胆想象,注意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勾线笔、各种颜料、抹布。
3、红色笔在白纸上画一个大的`椭圆形的手指罗纹,黑色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幼儿用书,观察手印画。
2、教师出示手指罗纹,(告诉幼儿为了让小朋友看清楚,这是一个放大的手指印。)教师示范手印画,让幼儿初步了解手印画的基本画法。
(1)先用手指蘸上你喜欢的颜料,然后,在纸上印几个手指印,还可以换一个手指和一种颜色再印几个手指印。提醒幼儿手指印不要印得太密,以免影响添画,使画面过于拥挤。
(2)去洗手间洗手,并将手擦干净。
(3)用勾线笔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
(4)教师在范例上添画,变出一只漂亮的孔雀。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讨论。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六
1、学习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画披萨饼。
2、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各种品位的披萨。
卡纸做的锅若干、颜料、各种指做的海鲜、抹布、披萨饼的图片、围裙、厨师帽。
1、听说森林公园里,新开了一家披萨店,那里的披萨可好吃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2、好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3、请个别幼儿来介绍自己曾经吃过的披萨?
2、我们来看看这个披萨饼是怎么做的?
先拿好一只锅,接着在锅里放入香喷喷的鸡蛋面粉。用食指蘸一下颜料,然后涂在锅里,像绕圆圈一样,从里往外绕,越绕越大,把整个锅底都涂满。面粉涂好后,在上面放上你自己喜欢吃的.蔬菜、海鲜等即成。
1、好小厨师们穿上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开始工作吧!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喜欢的披萨饼,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各种不同品种的披萨来。
好我们把做好的披萨饼送到森林披萨店去吧!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七
骆驼是生活在沙漠了的吗?为什么他可以不喝水就可以在沙漠里生活怎么久?为什么仙人掌会有那么多的刺?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小朋友们很关注的。因此小朋友们就会发挥丰富的想象。此时我们也就想让幼儿带着自己的想象来一次沙漠之旅。
1、通过谈话、观察照片、图片,回忆去动物园看见的实物,用绘画的来表现骆驼生活的环境。
2、能大胆作画表现,较合理安排画面,发展幼儿表现实景的能力。
3、能正确的选用颜色,渲染画面。
1、沙漠的照片和图片。
2、教师的示范画一幅。
3、画笔、画纸人手一份。
1、和幼儿一起回忆不久前我们大家一起去动物园见到的动物,以谈话的方式慢慢引出骆驼。
2、教师展示骆驼的照片以及图片。
3、再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沙漠,教师展示沙漠的照片以及图片。
4、教师出示示范画,介绍画中的.物及景。让幼儿临摹老师的作品。
5、幼儿在作画的时候提醒幼儿注意颜色的选择。
在这个活动中,小朋友通过观察骆驼的图片以及沙漠的光碟图片在融加自己的想象,勾勒出了一副美丽的沙漠图。此次活动不仅发展了幼儿表现实景的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的对色彩的感知力。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八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作画兴趣,从中感受肥皂画的奇妙,使幼儿学着用特殊材料绘画。
2、在美术活动中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其大胆作画的能力。
:铅画纸、肥皂水、水彩颜料、棉签、排笔、毛巾、范画。
一、用照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老师收到了一张神秘的照片,上面什么也没有。这是一张隐身图,要用颜色水刷后才能显身。”
提问:“小朋友,这是谁呀?”(外星人)
二、听故事激发幼儿想象
提问:“小朋友猜,这个隐形世界里可能会有些什么?” “它们会是什么样子的?”
三、示范肥皂画的方法
1.师:“我们就来把想象中的隐形世界画出来,不是用水彩笔,而是用棉签蘸着肥皂水来画。”
2.出示肥皂水,幼儿想象讲述,教师范画。
3.出示颜色水,示范刷画。
四、幼儿作画,教师交代要求
要求:四个小朋友为一组,合作画一张大画;注意画面布局,突出主要的东西;毛笔不要混用;可以用多种颜色将画面刷满。
五、作品评价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九
学会用颜料的先后画出排水画。
通过观赏画出菊花的形态特征。
经过欣赏知道排水画与其他绘画不同。
一盆盛开的菊花油画棒、水彩笔、画纸
一、出示菊花
1、小朋友知道这是这是什么花吗?
2、我们都来仔仔细细看看菊花的形态,菊花长的好不好看啊?
3、小朋友们谁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菊花的形态?
4、那我们用绘画的形式,把菊花的形态在画上体现出来好不?
5、老师要教你们一个新画法,画出菊花的形态。
二、了解颜料运用
1、老师先给你们画一幅菊花,让你们来欣赏好不?
2、老师画完了,小朋友看出来有什么不同没?
3、对!颜料用得多,颜料在涂抹时要按顺序……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画法,这种画法叫做排水画。
5、这种画法好不好玩?那我们快来学学吧!
三、学绘画菊花
1、先用油画棒画出菊花的形态和轮廓,再涂上颜色。
2、选用一个自己喜欢的水粉色水彩笔,一步步的左右涂,要有顺序。
3、教师可以先教的画,再让幼儿动手画,教师指导。
互相欣赏作品,说说自己的作品。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十
1、引导幼儿认识曲线,知道曲线的基本特征。
2、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曲线,有初步互相合作的能力。
3、能大胆玩色,体验活动的快乐。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1、各色颜料、画笔、音乐扭扭虫一只、音乐、磁带、录音机、树叶等。
2、幼儿认识曲线,找过生活中的曲线。
1、出示扭扭虫,引导幼儿用身体学一学扭扭虫的舞蹈。
2、说说扭扭虫是怎么跳舞的?
3、出示范画:扭扭虫的跳舞朋友。
4、引导幼儿学画横竖不同的曲线,跟着扭扭虫一起扭一扭。
5、幼儿作画:扭扭虫的舞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引导幼儿学习初步的合作活动,并画出不同的曲线表现扭扭虫。
6、教师观察幼儿活动,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
7、讲评结束。
在这节美术活动中,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活动中、活动后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在评价中,我对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认真、耐心、兴趣等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肯定,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十一
活动建议:
1. 可提供一些圆片、瓶盖、圆形积木等,让幼儿沿轮廓画出圆形后,再来剪、贴,以满足能力较强幼儿的需要。
2. 在活动后,可带领幼儿一起布置一个有树、花、草的大花园,然后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其中。
活动目标:
1. 能沿线剪出较光滑的圆形。
2. 能拼贴出大青虫的不同姿态并进行简单的添画。
活动准备:
1. 水彩笔、剪刀、浆糊、抹布等每组两份。
2. 在日常活动中,进行过游戏“可爱的大青虫”,表现出大青虫的不同姿态。
活动过程;
1. 谈谈大青虫的运动。
——大青虫是什么样子的?(大青虫的身体是长长的、一节一节的)
——引导幼儿边说边用身体动作模拟大青虫是怎样运动自己的身体的。
2. 剪贴大青虫。
——将圆形沿线一一剪下,并一个接一个粘贴成大青虫。
——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粘贴出不同动态的大青虫。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细心地剪,并拼帖出大青虫的不同姿态。
——鼓励幼儿添画大青虫的生活环境,如:树叶、大树、小草、小花等。并涂底色。
——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大青虫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十二
1、欣赏米罗作品中特有的符号及表现的情趣美,感受作品童话般的意境。
2、学习米罗用符号图形表现昆虫的方式,大胆运用剪贴添画的方式表现主题。
3、喜欢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1、对昆虫有一定的认真和表现经验。
2、深色卡纸、油画棒、记号笔、剪刀、固体胶、8开白纸等。
一、感知体验
欣赏米罗的作品《昆虫的对话》,感受画面的内容与形式美。
1、播放《虫虫的乐园》,引导幼儿感受作品内容与形式美。发现米罗特有的符号和元素。
2、描述画面的内容。
3、进一步欣赏,感受形式美。
二、探索发现
1、欣赏其他作品,感受花架变形的独特方式,体验变形的趣味。
2、欣赏幼儿作品,发现作品中表现“虫虫乐园”的方法。
3、自由讨论:你想怎样表现虫虫的乐园。
三、创作表现
1、提出创作主题:“虫虫的乐园”。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白纸上画出昆虫颜色样子,剪下后,贴在卡纸上。
3、引导幼儿在空余位置添画上其他物体,丰富画面。
四、欣赏作品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中的昆虫。
2、鼓励幼儿表演昆虫的动态。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十三
通过前一阶段的“瓶艺”活动,幼儿充分体验到在制作过程中的乐趣,也在多姿多彩的成品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因此,我结合主题活动“七彩世界”开展艺术活动:“七彩花瓶”,满足幼儿的创作兴趣,进一步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创设自由发挥的平台,使幼儿在制作七彩花瓶的过程中创造美、感受美,并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1、试用多种材料,在光滑的瓶身上创造性地进行装饰,能耐心地完成作品。
2、让幼儿学习、体验新的装饰方法:“灌沙”法、“粘沙”法。
3、感受作品的色彩美,体验成功的快乐。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感受作品的美感。
1、各种瓶子,作品展示台。
2、彩纸、固体胶、剪刀、橡皮泥、彩沙、胶带、毛笔、丙稀颜料。
3、统计表。
1、导入话题,激发幼儿的活动愿望。
1)引导幼儿谈论、回忆已有的制作经验。
2)扩散幼儿的思维,启发幼儿想象用其他材料来制作。
3)介绍提供的新材料:彩沙,让幼儿学习新的装饰方法:粘沙法、灌沙法。
2、制作七彩花瓶。
1)交代活动要求,请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2)幼儿制作,老师适当指导。
3、七彩花瓶展示会。
1)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花瓶放在展示台上。
2)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重点欣赏作品中丰富多变的色彩。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3)介绍有关统计表。
幼儿自由欣赏瓶艺作品,并可填写统计表,数一数相同材料装饰的瓶子有几个。
《纲要》中提出:在艺术活动中,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那么,作为一次装饰花瓶的活动,我想完全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材料来装饰,特别是一些废旧材料,如果壳、棉絮等等,这样,我想幼儿的装饰兴趣会更浓厚。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十四
1、感知紫藤花的特征:一串一串的,紫中带白的颜色。
2、学习双色相间点画紫藤花。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绘画纸、白紫两色颜料(稍干些)、抹布。
一、预热阶段。
1、欣赏紫藤花。
把幼儿带至紫藤架下,幼儿自由欣赏紫藤花,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紫藤花的外形及颜色等特征,并鼓励孩子们大胆说说自己的见解。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用动作表现紫藤花。
二、图形刺激。
教师示范双色相间点画紫藤。
伸出食指先蘸一点紫颜色,接着再蘸一点白颜色,然后在图画纸上花柄的两边点画紫藤花,一点表示一朵花。
三、想象创造。
1、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大胆尝试双色点画。
2、点画是注意花形:上大下小,一串一串。
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把带有颜料的手到处乱摸,点画结束,及时用抹布把手擦干净。
四、作品赏评。
把幼儿的作品沿轮廓剪下,布置成紫藤架,引导幼儿共同欣赏,体验成功的'快乐。
美术的绘画形式有很多种,美术可以让人发挥想象和创造能力。幼儿对于绘画来说,需要的是贴近生活,幼儿都喜欢涂涂画画,尽管幼儿画的什么也不像,我们都要跟幼儿们鼓励,不要去打击幼儿对涂涂画画的兴趣,让幼儿尽情地绘画,这才能让幼儿表达出内心的情感。手指点画是一种幼儿的绘画形式,这种用手指绘画会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十五
1。观察作品水墨画中树的美,初步了解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如:淡浓墨技法,点、洒、流等表现手法。)
2。通过看、想、说、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
3。欣赏作品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情感。
幼儿用书、挂图、毛笔、宣纸
1。欣赏榕树实物照片,获得关于榕树外形的经验。
(1)(展示榕树照片,让幼儿观察。)
你们看到的是什么?你们能告诉老师这颗树是什么样的吗?这棵树上有什么颜色?
(2)树干是什么形状的“树枝是什么形状的?那些长长的从树枝上垂下来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你们猜这里有几棵树?(引起幼儿好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幼儿自主欣赏作品,留给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欣赏吴冠中的《小鸟天堂》,在榕树实物照片和水墨画作品的比较中感受榕树的美,体会水墨画的表现特点。
(2)幼儿自主欣赏,说一说你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3。师幼共同欣赏作品,体验小鸟与树的和谐美。
通过猜测,发现画中的小鸟,体验作品细节带来的惊喜,感受小鸟与大树的亲密关系,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除了大榕树的弯弯曲曲的线条,画中还有什么?你们猜这些小点是什么?
4。对比欣赏,教师简单分析画家的主要表现手法。分三步来对比欣赏:
(1)整体对比欣赏
(2)局部对比欣赏
(3)再次整体欣赏
5。角色表演
“你能用动作来表现画中的树和小鸟吗?”
6。介绍水墨画画及作品的作者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画是使用毛笔、水和墨汁画出来的,叫做水墨画,是古代的画画的方法,所以又叫画。创作这幅作品的画家叫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喜欢画水墨画,他在70岁的时候创作了这幅画。
7。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想象,给这幅画起名字,然后说出真正的作品名称。
8。延伸活动:
让我们也来当小画家,把你心中的小鸟天堂画下来吧!
推荐理由:
美术欣赏《小鸟天堂》是中班《快乐时光》主题活动中的内容。《小鸟天堂》这幅画是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充满诗意,秀雅清新,表现方法独特,能给幼儿充满想象的空间和宁静幽美的审美感受。《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中班孩子平时对水墨画接触很少,但孩子们对颜色、线条、表演极有兴趣,也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通过观察、想象、交流、动作表现等多种形式,初步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感受画面清新和欢快的意境。
1。多元欣赏方式
从整体——局部——整体的多元欣赏方式,让幼儿在榕树原型图片和水墨画作品的比较中体会水墨画的表现手法。了解作品中画家用淡浓不同的墨色,粗细、长短不同的线条来画树,树枝用流的方法来表现,画中彩色的小点是画家用颜料点上去、洒上去的。多元欣赏方式化解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目标。
2。表演表现表达
《纲要》指出“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美术活动中的角色表演为幼儿了一个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肯定和接纳幼儿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让他们在愉快的表演中体验小鸟与树的和谐美。同时起名环节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说己心目中的作品名字,体验参与的乐趣。
中班美术手指画教案篇十六
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出连续的图案。
2.能够大胆的想象构图,装饰相框。
3.通过送相框,体验父子的亲情。
1.爸爸的个人照片一张、相框的范例。
2.各色彩色纸、剪刀、固体胶等。
(一)出示照片,激发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看看这些是谁的照片?(引导小朋友说说照片上的情景)
师:今天我们要做个美丽的相框送给爸爸。
(二)欣赏相框,启发幼儿想象构图。
1.欣赏相框的ppt
教师逐一地播放图片让幼儿观察。
师:瞧,这些相框美吗?哪个地方美?它们装饰有什么特点?还有什么规律?
:这些相框上的图案两个都是连续的两个形状的。
2.启发想象构图
引导幼儿讨论:你想要怎么装饰你的相框?
(三)教师讲解制作相框的方法
1.讨论制作方法
小朋友的想法真有创意,那你知道这个连续的图案是怎么剪出来的吗?
师:先把照片粘在底版上,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对折后画上喜欢的图案,折边不能剪掉,这样才能连续。
2.教师提出制作的要求:
(1)剪的时候要保持桌面整洁干净,废纸随时放到框子里。
(2)先设计有创意的图案再进行剪。
(四)幼儿动手操作:
重点关注幼儿将纸对折后在画上图案剪下,对能力差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能力强的幼儿把相框装饰的更有创意。
(五)将相框送给爸爸
1.引导幼儿向爸爸介绍自己的作品。
2.把相框送给爸爸,并对爸爸说一句祝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