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凤凰文案(通用14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古城凤凰文案篇一
去年暑假,我一家人去了我神往已久,著名的凤凰古城。
古城中间有一条江,贯穿在古城中,我问:妈妈,这是什么江?妈妈回答说:是凤凰古城最著名的沱江。我看见沱江两旁有一些苗族的古代建筑。沱江真是本地人的聚宝盆。有些大人在江里洗衣服。有些孩子在江里游泳、捉鱼、捉虾。古城里还有一座吊脚楼。吊脚楼里有些人在里面休息,观赏风景。吊脚楼的倒影在沱江水面中,像水中的宫殿一样。
晚上的古城更令人震撼、惊讶,古城里有五光十色的彩灯,灯火辉煌。彩灯在月亮下像一颗颗流星落到地上,美丽极了,我又看了沱江中有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原来这是酒吧里面的酒瓶的反射光。在此时此刻,吊脚楼更加引人注目。那灯光照在吊脚楼上,吊脚楼绚丽多彩,我还穿着苗族的`服饰,让我感觉我此时此刻就是一个苗族小姑娘。我们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手镯,作为留念。
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凤凰古城真有趣。我多么想再去一次啊!
古城凤凰文案篇二
。今年暑假,我终于身临其境。凤凰古城,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清冽,恍若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美丽的沱江穿城而过,许多古老的吊脚楼就建造在水边,它们成了凤凰最独特的风景。来到江边,捧起江水,一种清凉之感涌遍全身。这里的水清且绿,江底长满了水草,看上去沱江仿佛就是一块碧绿无瑕的翡翠。
抬头看看前方的凤凰虹桥,静静驻立在古城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情画卷。不经意间,我们也成了沱江上的风景。古城凤凰文案篇三
大家好!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称赞为中国两座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湖南凤凰古城。这里与风景名胜区湘西猛洞河、贵州梵净山毗邻,是湖南怀化、吉首和贵州铜仨三地间的.必经之地,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东岭迎辉、南华叠翠、龙潭鱼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和梵阁回涛等八大景。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现在仍是风采依然;城外,南华山圄家森林公园、唐代修建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黄丝桥古城,地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和神奇的风动岩、壮观的尖多朵瀑布、神秘的高达不峡、三门洞将军岩以及如画的电粮山、凤凰山、象鼻山、天星山、腊乐山都在向您招手,《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血鼓》、《粟裕大将》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风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贵州提督田兴恕等民族英雄和中华民圄第一任内阁崽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
古城凤凰文案篇四
凤凰古城位于我们湖南省西南部,与贵州省为邻。地处武陵山脉南部,云贵高原东侧。总面积有1759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117米,最低海拔170米。这里气候温暖,冬暖夏凉,光照丰富,四季分明,为旅游佳境。尤其是万家灯火的夜景,举国闻名,以独特的景色吸引着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人。今年五一劳动节假期,我和爸爸妈妈还有表姐一起到了凤凰,亲眼看到了美丽的凤凰夜景。
当排排晚霞在天边渐渐消退后,夜色像一层朦胧的面纱笼罩着大地。此时远近的灯火跳入眼帘,一会儿这里亮起一盏,一会儿那里又亮起一盏,色彩缤纷,五颜六色,在迷离的夜里像小孩子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很快地,整个凤凰城变成了灯的海洋,犹如掀起层层波涛的大海,连绵不断涌向前方。
此时,远眺下面的河,正在划动的小船把灯光倒映在水面上,时隐时现,像无数条小鱼在水中嬉戏。跨过河面的小桥,一盏盏玉兰状的桥灯组成一条条明亮的光带,在茫茫的夜色中煞是好看。近处,一片灯火辉煌,街头火锅店在招揽着客人,热闹非凡。此时,已全然看不见别的地方,我已被这美食吸引住了,我拉着爸爸妈妈还有表姐他们跑到前面的火锅店开始大吃特吃起来。店老板看到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
等我们吃饱喝足,也到了要回酒店的时候。我有些依依不舍,望着美丽的凤凰古城,望着点缀着茫茫苍穹的万家灯火,此刻,我仿佛是一首歌,一个动人的故事。我多想融进这璀璨的灯光中,用自己的'光和热去装点凤凰!
古城凤凰文案篇五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凤凰不仅仅是翱翔于天空的吉祥神鸟。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更是人们渴望美好的圣洁期盼!
“为了您,这座古城已经等了千年!”为了千年等一回,我们将要去凤凰,寻找那活了千年的生命,和死去千年的标本。凤凰地处湘西这个边陲小镇。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兵城,也是一个商城。走进凤凰,每一扇窗户上都有一扇顾盼流芳的眼睛,每一块石板上都有情侣的倩影。每一条小河边都有苗家姑娘洗衣棒锤在石板上带着节奏的混响,还有那婉转悠扬的歌声。
说到凤凰,我不能不说苗族。苗族可以说是中国迁徙最频繁的民族,无数次的迁徙留下了一部悲壮而又苦难的历史。虽然是第一个发明水稻种植技术的民族,但是聪明的苗族人也没能改变战败迁徙的命运。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历史,用智慧和坚韧传承了文明。逐鹿之战估计大家都听说过,这就是讲的皇帝无数次被苗族打败以后联络了炎帝反败为胜,打败苗族,逼着我们的领袖蚩尤带着我们迁徙到这大山深处,万山丛中。为了生存,我们采集野果野草,像蒿草粑粑,到现在还是我们餐桌上的食物。为了顺应自然,在这潮湿的大山深处繁衍生息。我们吃生姜驱寒,所以姜糖成了我们的喜糖。为了战胜自然,我们彰显力量,在每一年的锥牛节上,男人杀死最厉害的公牛。女人们敲下牛角做成梳子别在自己的头上。向世人炫耀男人的战利品。为了填饱肚子,我们尝遍野果,把银子做成了餐具。来甄别哪些东西有毒。
大家知道我们苗族人的身份证最早是用什么材质做的吗?你们看过血色湘西吗?我告诉你们:不是纸做的.,更不是塑料做的。而是银子做的。自古以来,苗族人就是最骁勇善战的民族,虽然跟朝廷的战争无休无止。但是每一次面对国家尊严和民族大义的时候,苗族人都冲锋陷阵、血染疆场。远的不说,湘军中最能打硬仗的就是竿子军,竿子就是指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所以凤凰以前称为镇竿镇。再就是日本人占领长沙、常德的时候,又是湘西的竿子军用和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保卫了家园,捍卫了湘西这块弹丸之地。每一次战争的胜利都是鲜血染红的战场。湘西人对于故土,有着一般人无法理解的眷恋。就如沈从文的碑文:一个战士要不战死沙场,要不回到故乡。客死他乡的英雄们无法尸体还乡,无法魂归故里。有的甚至都认不出模样。他们甚至是带不回只言片语的遗言。活着回来的人无法面对老人期盼的眼睛,无法面对妻子望眼欲穿的守望,更无法给孩子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他们只能摘下那只象征着他们身份的耳环。一包包的耳环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亲人们接过自己家的耳环,供奉在祖宗的牌位上。告诉他们的后人,他们的祖宗不是孬种。
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戴吉祥鼓吗?难道仅仅就是吉祥如意吗?不,任何东西的存在一定有它的原因。最早苗族人为了生存,为了驱逐野兽发明了鼓。好不容易在这蛮夷之地生存下来。战争却不期而至。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迁徙。从黄河流域到洞庭湖之滨,再到这边陲之地。无数次的颠沛流离,无数次的人走家随。鼓声成了战争的号角,当鼓声响起的时候,即使有再多的不舍。我们也不能停止迁徙的脚步。鼓声也意味着一个人都不能拉下。于是苗族人习惯了把所有的东西都铸成银器戴在自己的身上,随时准备迁徙。
大家知道我们的阿哥为什么要给阿妹送鱼纹的镯子吗?这不仅仅是检验女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能顺利传宗接代,更是一份家族的重托,一个民族的承诺。他是要告诉自己心爱的女人。总有一天,我会带着你,带着我们的孩子打回黄河流域,回到那有鱼有米的地方去的。
直到今天,当我们再一次面对商场昂贵的饮水机、洗衣机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销售员只是告诉我们,那是因为它们都是带银离子杀毒的。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老祖宗的智慧。今天科技的进步让我可以精准的测量出银子的成分和功能,知道它可以杀死650多种细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的春风,那些老祖宗用了一辈子的餐具被我们搁置一旁。那些巧夺天工的加工技术被机器的复制替代。曾经被苗族人追捧的拉丝首饰也一度无人问津。知道什么是拉丝技术吗?拉丝顾名思义就是把银子拉成丝,拉得很细很细,甚至是细过了头发丝。这么说吧,一克银子能拉到一米左右。然后做成精美的首饰。知道为什么有拉丝吗?苗族人用银子彰显个性,妆点美丽。而贫穷的苗族人如何用有限的银子做出更大更张扬的饰品,廉价的劳动力和智慧的工匠创造了拉丝技术,满足了苗族人对银饰的喜好。今天,我们再一次欣赏到拉丝,看到拉丝工艺这真是我们的幸运,也是苗族人的荣幸。为什么这么说呢?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民族的追捧,更要政府的支持,还要与市场接轨,跟利益挂钩。否则就成了市场经济的炮灰。就如山西的那些百年木屋,甚至是很多具有厚重历史文明的地标古建筑都由于政府维修基金的不到位而一座座破坏、拆除、坍塌。苗族的银器锻造技术也曾经被机器替代。2004年,凤凰对外开放以后。很多人看到了商机,政府也大力支持,招商引资。挖掘出苗族的文化瑰宝:比如银器锻造技术、蜡染技术、苗绣等等。其中银子的锻造技术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凤凰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那些具有精湛技术的工匠们再一次重出江湖。有的甚至是冠上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名号。无数的银器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在外人看来,湘西贫穷、落后、出土匪。湘西人野蛮、粗鲁。那是因为您不了解湘西,不了湘西人。湘西的女人热情奔放、敢爱敢恨。湘西的男人豪放粗狂、淳朴善良。在这里孕育了著名的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鬼才画家黄永玉、内阁总理熊希龄。沈从文的《边城》、《长河》可谓是家喻户晓。尤其是边城:一条清冽的小河,一个美丽的姑娘,几首动人的山歌,两个痴心的小伙,一只老黄狗,一个老爷爷。勾画了一副几乎完美的图画。读着他的书,字里行间几乎都能闻到泥土的芬芳。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一段佳话广为流传。为了得到张兆和的欢心,沈从文写了上百封情书。只是当时的张兆和十分不领情的把情书扔到了胡适校长的桌上。胡适校长微笑着说:我看沈老师是顽固的爱着你哟。张兆和说:可是我顽固的不爱他啊。沈从文并不气馁。并且更加积极热烈的追求。终于抱得美人归。凤凰人就是这样:纯粹,执着,坚持到底。
在凤凰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苗族小伙子“阿牛”也跟沈老一样执着。他最早把苗族人家家户户都爱吃的一道菜:血粑鸭用真空包装,让游客带到了世界各地。并且带动了当地的老百姓脱贫致富。阿牛在质量上严格把关。绝对不做市面上的速成鸭子。他的原材料通通来源于本地的小麻鸭,一年才能长到两三斤。而且严格标明鸭肉和血粑的比例。凭着他的诚信和坚持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着凤凰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商人纷至沓来。在凤凰的大街小巷开满了银器店。工业用银和现代化的机器加工充斥着整个本地市场。打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到处倾销,偷换概念。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苗族人。阿牛心里十分不爽。于是他变卖祖业,筹集资金,深入苗寨,找到当年千锤百炼打造银器的能工巧匠。在凤凰古城门面最贵的地方开了凤凰最大的一家银器店,这是凤凰第一家手工银器店,所以起名《凤凰一号》。开店初期,无数人说他傻,说他笨,人家都用工业银,机器加工。你一个人做手工,做足银,成本高出几倍,如何能赚钱,怎么卖得出去。阿牛对其充耳不闻,他就觉得,他是苗族人,他有义务和责任传承苗族的文化,并且发扬光大,人家越是看不懂,他倒越是觉得商机无限。凭着他的独到的眼光和不懈的坚持,《凤凰一号》又一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拥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阿牛又有了新的想法。于是他潜心打造凤凰的金字招牌,用心做每一个产品。最后在离凤凰古城五公里的地方购地二十亩。打造了整个湘西最大的聚产、购、餐一体的镇竿阿牛有限公司。让游客在镇竿阿牛可以吃到绝对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还能买到凤凰所有的特产。他的宗旨就是环保、绿色、天然、健康。
阿牛做事及其认真执着。比如一个大街小巷都有的蒿草粑,阿牛竟然请了我们湘西吉首大学和湖南大学的几个生物系教授研究它的配方。做出来的粑粑真的是秒杀了湘西所有的蒿草粑粑。那种如qq糖一样的弹劲,还有完全看不到蒿草纤维的糯性。我们只能看到绿油油的粑粑。咬一口真的具有连舌头都吞进去的冲动。
一路走来,风雨兼程,阿牛从最初的一个小小门面。到今天凤凰古城里面的五个金字招牌:《凤凰一号银器店》、《凤凰一号牛角梳》、《镇竿阿牛姜糖》、《镇竿阿牛蒿草粑粑》、《镇竿阿牛血粑鸭专卖店》和城外的《镇竿阿牛有限公司》。让世界各地的客人都买到了具有凤凰记忆的产品。而他自己却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为了回报养育自己的山山水水和帮助过自己的父老乡亲。除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与当地老百姓签订无公害蔬菜、蒿草、生姜供销合同。镇竿阿牛公司还拿出了专款用以扶贫助学。
一个大山深处的苗家汉子,用他满腔的的热情执着地做了一件事,就是让湘西的美食和苗族的服饰文化走出湘西,走向世界。让每一个来到湘西的人都能感受到湘西人的热情和真诚。而他,也是我们湘西人的骄傲,因为从他的身上,看到的就是典型的湘西精神:热情、豪爽、执着、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来自远方的您,希望您能接受我们湘西人的个性,喜欢我们民族的美食,喜欢湘西闪亮的饰品。真诚的邀请您能走进凤凰,来镇竿阿牛公司做客!
古城凤凰文案篇六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称赞为中国两座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湖南凤凰古城。这里与风景名胜区湘西猛洞河、贵州梵净山毗邻,是湖南怀化、吉首和贵州铜仁三地间的必经之地,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东岭迎辉、南华叠翠、龙潭鱼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和梵阁回涛等八大景。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恐现在仍是风采依然;城外,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唐代修建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黄丝桥古城,地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和神奇的风动岩、壮观的尖多朵瀑布、神秘的高达不峡、三门洞将军岩以及如画的屯粮山、凤凰山、象鼻山、天星山、腊乐山都在向您招手,《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血鼓》、《粟裕大将》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凤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贵州提督田兴恕等民族英雄和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
沈从文故居 现在沿着石板小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6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17年,沈先生15岁时,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军,离开了家乡,辗转于沅、澧、酉水流域,亲历了如火如荼的战争,从而激发了创作欲望。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欣赏和研究沈先生的作品,在欣赏他故事清新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在欣赏他文字朴实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隐伏的悲痛。现在大家一起去寻觅沈先生作品中的温馨甜美,去体会喧哗后面的那片宁静,去游览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边城。
陈氏宗祠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宗族祠堂的代表之一,它坐落于古城区内的西门坡,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湘西王陈渠珍又率族人扩建整修,那时,每年的祭祖族议均在此聚会。
熊希龄故居 顺着小巷的砂石板小道,从大成殿——即孔子庙的挑檐下经过,然后来到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熊先生少年时就有湖南神童之称,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俗称点翰林)。
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时,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了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传为佳话。中举后,新科举人熊先生作画以言志,他画了一幅不起眼的棉花,并题词“此君一出天下暖”令四座皆惊。
熊先生成名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腾代远、左派宋教仁、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翊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后来,熊先生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从此,熊先生转而献身实业和慈善事业,并开办香山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凤凰县遭大旱,绝大部分田土无收,熊先生知道消息之后,送来赈灾款大洋10万元(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大洋4万元),救助了很多灾民。晚年,熊先生就任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会长,积极投身抗日战场战地救护,其功德可昭日月。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城楼及古城墙 凤凰县城所在地原名镇竿,元明两朝为五寨长官司所在地,当时建有土城,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改土城为砖城。清康熙年间,凤凰直隶厅,厅通判、总兵和辰沅水靖兵备道衙门设在这里。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建石城。石城周长20xx米有余。开设四座城门,东门叫升恒门,南门叫静澜门,西门叫阜城门,北门叫壁辉门。各有巍峨的城楼。1940年,第九战区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以“城堡一旦落于敌手,反攻不易,而不利于空袭疏散”为由,通令所属各县将所有城墙拆除。凤凰东、北二门因防水需要,仅拆除城垛碉楼,其他城门城墙全部拆除。所以,现在只能看到东、北二门连接其间的半壁城墙。
沿着半壁旧城墙,出东门,是旅游商品——条街。这里的六色坊有很多苗族的民间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获得联合国颁证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吴景莲(吴花花)女士的扎染工艺品和东门内熊氏的蜡染国画更是别具一格,曾受到著名画家张仃先生的好评。
虹桥及沙湾风景区 现在来到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加修,桥面上原有吊脚楼亭,亭内设有32家店铺,1956年因修公路,原楼亭和两侧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下了桥,步入沙湾,可以看到凤凰县旧时八大景中的“溪桥夜月”、“龙潭渔火”、“奇峰挺秀”三大景。
现在看到的是万寿宫,又叫水府庙,因为是江西商人所建,大家习惯叫江西会馆。万寿宫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凤凰最大的民间建筑物。宫内的遐昌阁仍然保留完整。
三王庙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三王庙,又叫天王庙、三侯祠。
相传北宋时有三个叫杨应龙、杨应虎、杨应豹的同胞兄弟,武艺超群,在湘鄂西一带保边卫民,立下赫赫战功,所以被皇上一起封侯并立庙祭祀。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凤凰厅同知傅鼐为实行其对少数民族的“剿”、“抚”兼施的政策,修建三王庙,三王庙建成后,人们常常在此地祭祀,求子乞福,一些墨客骚人也常在此地吟诗作画。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十一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在此地召开大会,响应辛亥革命,誓师起义,并在此地庆祝辛亥革命的胜利。
三王庙正殿供奉的就是三王。后殿供奉的是苗家的始祖——傩娘。相传在原始洪荒时期,这里发生过一场特大洪水,只有一对兄妹逃脱性命。为了繁衍苗家人群,兄长提出与妹妹成亲,妹妹认为兄妹不可成,于是二人从高山上各甩出一叶磨盘,求天地作公断。两叶磨盘滚下山后,鬼使神差地合成了一副,于是兄妹两人拜堂成了亲,将苗家繁衍了下来。因此,在千里苗山,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兄妹拜堂,地久天长。当然,那只是过去特殊时代发生的故事。这里现在还广为流传着傩棠戏和傩舞,也是从祭祀傩公傩娘的仪式中发展起来的。
沈从文墓地 大家沿着当年官道,到达沈从文墓地。这条官道,是明清时期凤凰惟一通向外界的大道,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湖广总督林则徐曾从这条官道来到凤凰视察,然后向朝廷奏呈:“苗疆田土瘠薄,刀耕火种,终年勤劳所获不多,丰岁仅供口食,一遇歉收,辄形匮乏”,建议将道光十——年至十四年所欠屯租5000余担全数减免,将历年被水冲刷损坏的屯田223亩报废,体现了这位民族英雄忧国忧民的情怀。
到了沈氏墓地,上了几步石级,首先看到的是一幅斗方大字:“兴废周知”,这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手迹。1911年11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为响应辛亥革命,集结了凤凰、乾州、花垣、松桃四县苗、汉、土家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迫使驻凤凰的辰沅永靖兵备道道尹朱益浚引退,并在凤凰成立了新政权——湘西军政分府,黎元洪知道后,欣然命笔,为凤凰题写了这幅大字。
再上几步,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
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
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撒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块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他像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作为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是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从军道路,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挥动了他那如橼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人介绍给世界。
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妹张允和女士的铭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沈先生的一生。
古城凤凰文案篇七
各位朋友: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凤凰涅盘,浴火重生,凤凰不仅仅是翱翔于天空的吉祥神鸟。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更是人们渴望美好的圣洁期盼!
“为了您,这座古城已经等了千年!”为了千年等一回,我们将要去凤凰,寻找那活了千年的生命,和死去千年的标本。凤凰地处湘西这个边陲小镇。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兵城,也是一个商城。走进凤凰,每一扇窗户上都有一扇顾盼流芳的眼睛,每一块石板上都有情侣的倩影。每一条小河边都有苗家姑娘洗衣棒锤在石板上带着节奏的混响,还有那婉转悠扬的歌声。
说到凤凰,我不能不说苗族。苗族可以说是中国迁徙最频繁的民族,无数次的迁徙留下了一部悲壮而又苦难的历史。虽然是第一个发明水稻种植技术的民族,但是聪明的苗族人也没能改变战败迁徙的命运。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历史,用智慧和坚韧传承了文明。逐鹿之战估计大家都听说过,这就是讲的皇帝无数次被苗族打败以后联络了炎帝反败为胜,打败苗族,逼着我们的领袖蚩尤带着我们迁徙到这大山深处,万山丛中。为了生存,我们采集野果野草,像蒿草粑粑,到现在还是我们餐桌上的食物。为了顺应自然,在这潮湿的大山深处繁衍生息。我们吃生姜驱寒,所以姜糖成了我们的喜糖。为了战胜自然,我们彰显力量,在每一年的锥牛节上,男人杀死最厉害的公牛。女人们敲下牛角做成梳子别在自己的头上。向世人炫耀男人的战利品。为了填饱肚子,我们尝遍野果,把银子做成了餐具。来甄别哪些东西有毒。
大家知道我们苗族人的身份证最早是用什么材质做的吗?你们看过血色湘西吗?我告诉你们:不是纸做的,更不是塑料做的。而是银子做的。自古以来,苗族人就是最骁勇善战的民族,虽然跟朝廷的战争无休无止。但是每一次面对国家尊严和民族大义的时候,苗族人都冲锋陷阵、血染疆场。远的不说,湘军中最能打硬仗的就是竿子军,竿子就是指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所以凤凰以前称为镇竿镇。再就是日本人占领长沙、常德的时候,又是湘西的竿子军用和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保卫了家园,捍卫了湘西这块弹丸之地。每一次战争的胜利都是鲜血染红的战场。湘西人对于故土,有着一般人无法理解的眷恋。就如沈从文的碑文:一个战士要不战死沙场,要不回到故乡。客死他乡的英雄们无法尸体还乡,无法魂归故里。有的甚至都认不出模样。他们甚至是带不回只言片语的遗言。活着回来的人无法面对老人期盼的眼睛,无法面对妻子望眼欲穿的守望,更无法给孩子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他们只能摘下那只象征着他们身份的耳环。一包包的耳环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亲人们接过自己家的耳环,供奉在祖宗的牌位上。告诉他们的后人,他们的祖宗不是孬种。
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戴吉祥鼓吗?难道仅仅就是吉祥如意吗?不,任何东西的存在一定有它的原因。最早苗族人为了生存,为了驱逐野兽发明了鼓。好不容易在这蛮夷之地生存下来。战争却不期而至。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迁徙。从黄河流域到洞庭湖之滨,再到这边陲之地。无数次的颠沛流离,无数次的人走家随。鼓声成了战争的号角,当鼓声响起的时候,即使有再多的不舍。我们也不能停止迁徙的脚步。鼓声也意味着一个人都不能拉下。于是苗族人习惯了把所有的东西都铸成银器戴在自己的身上,随时准备迁徙。
大家知道我们的阿哥为什么要给阿妹送鱼纹的镯子吗?这不仅仅是检验女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能顺利传宗接代,更是一份家族的重托,一个民族的承诺。他是要告诉自己心爱的女人。总有一天,我会带着你,带着我们的孩子打回黄河流域,回到那有鱼有米的地方去的。
直到今天,当我们再一次面对商场昂贵的饮水机、洗衣机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销售员只是告诉我们,那是因为它们都是带银离子杀毒的。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老祖宗的智慧。今天科技的进步让我可以精准的测量出银子的成分和功能,知道它可以杀死650多种细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的春风,那些老祖宗用了一辈子的餐具被我们搁置一旁。那些巧夺天工的加工技术被机器的复制替代。曾经被苗族人追捧的拉丝首饰也一度无人问津。知道什么是拉丝技术吗?拉丝顾名思义就是把银子拉成丝,拉得很细很细,甚至是细过了头发丝。这么说吧,一克银子能拉到一米左右。然后做成精美的首饰。知道为什么有拉丝吗?苗族人用银子彰显个性,妆点美丽。而贫穷的苗族人如何用有限的银子做出更大更张扬的饰品,廉价的劳动力和智慧的工匠创造了拉丝技术,满足了苗族人对银饰的喜好。
今天,我们再一次欣赏到拉丝,看到拉丝工艺这真是我们的幸运,也是苗族人的荣幸。为什么这么说呢?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民族的追捧,更要政府的支持,还要与市场接轨,跟利益挂钩。否则就成了市场经济的炮灰。就如山西的那些百年木屋,甚至是很多具有厚重历史文明的地标古建筑都由于政府维修基金的不到位而一座座破坏、拆除、坍塌。苗族的银器锻造技术也曾经被机器替代。20_年,凤凰对外开放以后。很多人看到了商机,政府也大力支持,招商引资。挖掘出苗族的文化瑰宝:比如银器锻造技术、蜡染技术、苗绣等等。其中银子的锻造技术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凤凰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那些具有精湛技术的工匠们再一次重出江湖。有的甚至是冠上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名号。无数的银器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在外人看来,湘西贫穷、落后、出土匪。湘西人野蛮、粗鲁。那是因为您不了解湘西,不了湘西人。湘西的女人热情奔放、敢爱敢恨。湘西的男人豪放粗狂、淳朴善良。在这里孕育了著名的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鬼才画家黄永玉、内阁总理熊希龄。沈从文的《边城》、《长河》可谓是家喻户晓。尤其是边城:一条清冽的小河,一个美丽的姑娘,几首动人的山歌,两个痴心的小伙,一只老黄狗,一个老爷爷。勾画了一副几乎完美的图画。读着他的书,字里行间几乎都能闻到泥土的芬芳。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一段佳话广为流传。为了得到张兆和的欢心,沈从文写了上百封情书。只是当时的张兆和十分不领情的把情书扔到了胡适校长的桌上。胡适校长微笑着说:我看沈老师是顽固的爱着你哟。张兆和说:可是我顽固的不爱他啊。沈从文并不气馁。并且更加积极热烈的追求。终于抱得美人归。凤凰人就是这样:纯粹,执着,坚持到底。
在凤凰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苗族小伙子“阿牛”也跟沈老一样执着。他最早把苗族人家家户户都爱吃的一道菜:血粑鸭用真空包装,让游客带到了世界各地。并且带动了当地的老百姓脱贫致富。阿牛在质量上严格把关。绝对不做市面上的速成鸭子。他的原材料通通来源于本地的小麻鸭,一年才能长到两三斤。而且严格标明鸭肉和血粑的比例。凭着他的诚信和坚持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着凤凰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商人纷至沓来。在凤凰的大街小巷开满了银器店。工业用银和现代化的机器加工充斥着整个本地市场。打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到处倾销,偷换概念。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苗族人。阿牛心里十分不爽。于是他变卖祖业,筹集资金,深入苗寨,找到当年千锤百炼打造银器的能工巧匠。在凤凰古城门面最贵的地方开了凤凰最大的一家银器店,这是凤凰第一家手工银器店,所以起名《凤凰一号》。开店初期,无数人说他傻,说他笨,人家都用工业银,机器加工。你一个人做手工,做足银,成本高出几倍,如何能赚钱,怎么卖得出去。阿牛对其充耳不闻,他就觉得,他是苗族人,他有义务和责任传承苗族的文化,并且发扬光大,人家越是看不懂,他倒越是觉得商机无限。凭着他的独到的眼光和不懈的坚持,《凤凰一号》又一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拥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阿牛又有了新的想法。于是他潜心打造凤凰的金字招牌,用心做每一个产品。最后在离凤凰古城五公里的地方购地二十亩。打造了整个湘西最大的聚产、购、餐一体的镇竿阿牛有限公司。让游客在镇竿阿牛可以吃到绝对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还能买到凤凰所有的特产。他的宗旨就是环保、绿色、天然、健康。
阿牛做事及其认真执着。比如一个大街小巷都有的蒿草粑,阿牛竟然请了我们湘西吉首大学和湖南大学的几个生物系教授研究它的配方。做出来的粑粑真的是秒杀了湘西所有的蒿草粑粑。那种如qq糖一样的弹劲,还有完全看不到蒿草纤维的糯性。我们只能看到绿油油的粑粑。咬一口真的具有连舌头都吞进去的冲动。
一路走来,风雨兼程,阿牛从最初的一个小小门面。到今天凤凰古城里面的五个金字招牌:《凤凰一号银器店》、《凤凰一号牛角梳》、《镇竿阿牛姜糖》、《镇竿阿牛蒿草粑粑》、《镇竿阿牛血粑鸭专卖店》和城外的《镇竿阿牛有限公司》。让世界各地的客人都买到了具有凤凰记忆的产品。而他自己却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为了回报养育自己的山山水水和帮助过自己的父老乡亲。除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与当地老百姓签订无公害蔬菜、蒿草、生姜供销合同。镇竿阿牛公司还拿出了专款用以扶贫助学。
一个大山深处的苗家汉子,用他满腔的的热情执着地做了一件事,就是让湘西的美食和苗族的服饰文化走出湘西,走向世界。让每一个来到湘西的人都能感受到湘西人的热情和真诚。而他,也是我们湘西人的骄傲,因为从他的身上,看到的就是典型的湘西精神:热情、豪爽、执着、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来自远方的您,希望您能接受我们湘西人的`个性,喜欢我们民族的美食,喜欢湘西闪亮的饰品。真诚的邀请您能走进凤凰,来镇竿阿牛公司做客!
古城凤凰文案篇八
今天,是8月8号,是我们出发的第一天,经过一整天的长途跋涉(也就是坐火车啦!汗……),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吉首(是在湖南哦!)。
我们找了一个宾馆住了下来。第二天,我们便来到了德方苗寨,并参观了流沙瀑布。第三天呢,我们终于来到了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古城,自明清以来,小志一度成为湘西山地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城内有许多古香古色的遗迹。所以说呢,凤凰古城又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在凤凰古城里,我们参观了九个景点,有沈从文的故居、熊希龄的故居、沱江泛舟、东门城楼、虹桥艺术楼、崇德堂、万寿宫、杨家祠堂和古城博物馆。其中给我映象最深的就是万寿宫。
我呢,先给大家讲讲沱江泛舟吧!沱江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它依着城墙缓缓流淌。我们坐在一叶扁舟上,听着艄公的号子,欣赏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苗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从北门的跳岩附近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画卷般的美景展现在眼前(夜间的古城更是漂亮哦!还很多人放河灯呢!也就是在小纸船上点一根蜡烛啦!)。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再来说说万寿宫吧!万寿宫有三个门,这三个门都对着虹桥的三个桥洞,表示希望财富和好运都象江水一样滚滚而来。万寿宫建于明末清初,规模宏大,设计精巧独特,雕琢玲珑剔透。在万寿宫里还设有中国著名画家黄永玉爷爷的个人艺术展馆,展示了黄永玉爷爷大量的艺术珍品。让你领略一代“画坛鬼才”的艺术风范。
凤凰古城不有很多好吃好玩的东东(东西)。象什么姜糖啊,血粑鸭啊(这可都是凤凰的特产),让人吃了还想再吃一吃,百吃不厌哦!蜡染是凤凰古城的一大特色,而且非常漂亮哦。它一般是在深色的布上蜡染上浅色的花。还有凤凰的吉祥物——城城。它是非常可爱的小精灵(是水蓝色的哦,看上去有点象一个水滴形的水精灵,因为凤凰古城里的水多嘛!但它也有点象一只小凤凰,有着彩色的羽毛。其实也有些象鸡毛啦!冏……狂汗……)
总之呢,凤凰古城的好东东(也就是好玩好吃的啦!)说也说不尽,所以呢,就请大家有时间也来玩一玩,很棒的说哦!我就介绍到这里啦!祝大家在暑假里玩得开心,玩得愉快。拜拜!我们开学再见!
古城凤凰文案篇九
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这里不仅风景优美,且地杰人灵,名贤辈出。
美丽的小城凤凰山城,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关隘雄奇。碧绿的江水从古老的城墙下蜿蜒而过,叠翠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渔船数点,山间暮鼓晨钟兼鸣,悬崖上的吊脚楼轻烟袅袅,码头边的浣纱姑笑声郎郎,……啊!凤凰犹如“一副浓墨浅彩的中国山水画”。当你徜徉古城用条石砌成的岩板街时,两边的古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亭台楼阁重重叠叠,如巨龙飞舞,似鳌鱼展翅。细雨声中,仿佛传来进香人的牛皮钉鞋敲击街面,发出“叮叮”的响声,使人产生隔世之感.
沈从文故居位于南中营街,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古院。古院正中有小天井,用红石方石板铺成。天井四周为砖木结构的古屋,正屋三间,厢房四间,共十余间。房屋矮小,虽无雕龙画凤,但显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特别是雕花的木窗带有湘西特色,格外引人注目。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就诞生在这里。他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故居历时一百多年,是沈从文祖父沈宏富手上置办的。由于历史演变,几经易主,为了表示对沈从文老人的崇敬之情,学习他勤学自励,艰苦笔耕,对国家文学事业的卓越贡献的自学精神,激励后人。1988年县人民政府决定购回此屋,重新整修。并带图样赴京送沈从文审定。沈从文带病接见,对图样提出意见,并说:“房子烂了,修一下也好,但要将就修上,不要花很多钱,家乡还很穷,要尽量节约”。
经过整修,使这百年古院再现原貌。现门上挂有“沈从文旧居”匾额。右边一室,是沈从文生平的照片,二室是沈从文书稿手迹,左边厢房陈列各种版本的从文著作。正屋中堂挂着沈从文的素描画像。左边房是卧室,是沈从文出生的地方。右边房陈列着大理石桌面的书桌等物。
熊希龄故居位于凤凰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故居往东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故居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国6年(1917)夏秋之际京津一带水灾严重,他负责督办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并主持募捐,救济灾民。民国七年(1918),得政府同意,将香山静宜园改建为慈幼院,收养教育受灾流浪儿童。他自己掌管一切院务,时20年之久。
他有一首诗写道:
万树桃花手自栽,病中犹为看花来。
儿童月与花俱长,各自拈花笑一回。
杨家祠堂始建于道光16年(1836年),木结构四合院,上下两层,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门、戏台、过厅、廊房、正厅组成,呈长方形。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檐下饰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台柱雕龙刻凤,戏台为穿斗式,正殿为抬梁式,整个建筑做工精细,极富民族特色,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祠堂座落在县城东北部的古城墙边。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祠堂由大门、戏台、过亭、廊房、正厅、厢房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占地770平方米。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高16米,面阔7米,进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龙刻凤。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两边配有厢房。杨家祠堂设计精巧,做工精细。窗户、门、檐饰件均糸镂空雕花,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43年(公园1615),几经续修后于清朝嘉靖年间定型,其碉堡墙一般高2.3米,基宽1.7米,顶宽1米,墙体大都就地取材用石块,页岩砌成。中间填以乱石和泥土,绕山跨涧,曲折蜿蜒,大部分建在险峻的山岭上,沿途建有1232座用于屯兵御用的汛堡、屯卡、哨台、碉堡、炮台、关厢、关门及无数用石块垒成的兵房,当时一般驻防军队8000人左右,如今的一些地名如阿拉营、天星营、黄合营、王坡屯营、得胜营、乾石营、振武营、牛斗营等带营字的地方都是长城边上的驻军要点。
古城凤凰文案篇十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某某旅行社的导游,为大家讲解张家界旅游、凤凰古城、长沙、韶山等地的景点及民俗风情。
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凤凰古称镇竿,位于我州的西南边,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以一个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凤凰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属黔中郡,唐设渭阳县,元、明设五寨长官司,清舌厅、镇、道府,成为湘西军事政治中心。凤凰的旅游资源主要是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特殊的历史留下了众多的古迹,特殊历史文化塑造了一群名人。
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东岭迎晖、南华叠翠、龙潭渔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梵阁回涛等八大景。有誉满天下的古城风貌,有唐代留下的最完整的石头城--黄丝桥、苗汉隔绝的历史见证苗疆边墙--中国南方长城有被誉为华夏洞王的奇梁洞等。凤凰古城,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关隘雄奇。碧绿的沱江从古城墙下蜿蜒而过,叠翠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渔舟游船点点,悬崖上吊脚楼,鳞次栉比,码头边手拿棒槌洗衣的姑娘笑声朗朗。沱江河畔的东门和北门古城楼雄伟壮观。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四通八达。明清时代木质结构的房屋,错落有致。这一切使得古城犹如一副浓墨淡彩的中国山水画。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游凤凰之后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是福建的长汀,一是湖南的凤凰。
凤凰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景观,它的风土人情,它的文物古迹和它的美丽传说,而且还在于它的光荣传统,它的斗争精神。用沈从文先生的话说,即个人的浪漫情绪与历史的宗教情绪结合为一的游侠精神,铸成了这地方人格与道德的另一种典范。这种游侠精神一旦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只要领导得当,就能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冲锋陷阵,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来。确实如此,试看我国近代发生的一些大事,无不有凤凰人参加,而且往往总是站在斗争最前列。
现在我们沿着石板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这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四合院。正中有一小天井,天井四周是木瓦结构的古屋,正屋三间,厢房两间,前庭三间。这座古院虽然没有雕龙画凤,但显得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特别是那些带有湘西特色的雕花木窗,格外引人注目。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同治五年所建。192019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里。192019年,沈先生15岁,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著部队,离开了家乡,展转于沅、酉水流域,几年的部队经历,使他目睹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亲历了如火如荼的战争,从而激发了沈先生的创作欲望。
1922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1928--1930年,沈先生在上海中学任教师,兼《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主编。1930--1933年,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1939年,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1949年,在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任教授。在二十七年的创作生涯里,沈先生先后创作了《边城》、《鸭子》、《神巫之爱》、《一个女演员的生活》、《湘西散记》、《湘西》、《沈从文自传》、《黑凤集》、《长河》、《八骏图》、《沈从文散文集》、《沈从文文集》等一系列文学作品,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比他年长20多岁的鲁讯先生齐名。五十年代之后,沈先生就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潜心于中国文物的研究,写出了填扑我国空白的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以及《唐宋铜镜》、《明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一系列文物论著。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
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也给后人研究中国和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
1982年,沈先生和夫人重返故乡,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谁知竟是与故乡永远的告别。1988年5月10日晚8时35分,这位世界文学巨匠在京逝世,享年86岁。
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是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祠堂的代表之一,它坐落在古城区的西门坡,民国4年(192019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民国2019年(1923年),湘西王陈渠珍又率族人扩建。那时,每年的祭祖族仪均在此举行,当然也议过集资修路架桥以及处理家族中违规之事。
陈家祠堂分正殿、戏台、左右包厢等,组成具有浓烈地方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尤其是进门处的古戏台,更是别具特色。一幅"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愚有神仙"的对联和戏台上的八幅戏曲壁画,是不是令大家生出一丝半怀古之情呢?凤凰有名的地方戏叫傩堂戏,古老而浓郁,具有神秘色彩,表演细腻,纯朴逼真,人们称赞有"土、俗、纯、细"四大特色。代表剧种主要是"三女",即《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演出时以锣鼓伴奏,节奏明快,曲调优美流畅,内容原始古朴,情节简洁有趣。
顺着小巷紫纱石板小道,我们从大成殿--孔庙的桃檐下经过,有到了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里,熊希龄少年时代就有湖南神童之名,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蔗吉士(俗称点翰林)。熊先生少年时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时,他的私塾老师出了一幅上联:"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传为佳话。中举之后,新科举人作画以言志,一时间,牡丹、芙蓉、金菊等纷争斗艳,而熊先生只画了一幅不起眼的棉花,但熊先生"此君一出天下暖"的题词,却使四座皆惊。
熊先生成名之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开办《湘报》,时务学堂,常德西路师范学堂,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滕代远,左派宋教仁,武汉起义总指挥将翌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熊先生后出任过东三省理财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民国二年(192019年)就任民国内阁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从此,熊先生的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现任我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雷洁琼就是慈幼院收养长大的。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义后,其妻儿也被隐藏在该院。民国2019年(1925年),凤凰县遭大旱,绝大部分田土无收,熊先生知道消息后,送来赈灾款大洋10万元(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款大洋4万元),救助了很多灾民。
晚年,熊先生就任我国红十字会会长,积极投身抗日战场战地救护,其功德可昭日月。
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凤凰县城元明两朝为五寨长官司所在地,当时建有土城,1556年改土城为砖城,清康熙年间,设凤凰直隶厅,厅通判、总兵和辰沅永靖兵备道衙门。康熙五十四年(172019年)建石城。石城周长2公里有余,开设四个城门,东门叫升恒门,南门叫静澜门,西门叫卓城门,北门叫壁辉门。各有巍峨的城楼。1940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政府主席薛岳以"城堡一旦落入敌手,反攻不易,且不利于空袭疏散"为由,通令所属各县将所有城墙拆除。凤凰县东、北二门因防水需要,仅拆除城垛碉楼,其它城门全部拆除。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东、北二门和连接其间的半壁城墙。
现在各位看到的是北门,北门也叫壁辉门。城门楼上有一幅石雕画,画上有三位人物,这画取自"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上面擂鼓的是张飞,下面是关羽挥刀斩蔡阳,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和张飞、刘备古城相会。这幅雕画?取的是百战百胜、凯旋而归的意思。出了北门,便是北门码头,这是凤凰以前出城的主要通道。电影《湘西剿匪记》中土匪进攻凤凰县城的镜头,土匪就是从河对面冲过来,解放军在这里阻击土匪的。这条河叫沱江,一路奔来弯弯曲曲,像蛇一样,古人称蛇为"沱",故称其为沱江。跳岩为元朝以前当地人过河之用。
我们现在到达东门。东门街,是旅游商品一条街,这里的六色坊有很多苗族的民间艺术品和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联合国颁证的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吴景莲(吴花花)女士的扎染工艺品和东门内熊氏的蜡染国画更是别具一格曾受到著名画家张汀先生的好评。扎染、蜡染堪称凤凰民间工艺的一枝奇葩。蜡染又分土家族蜡染印花布,苗族蜡染土布,前者注重配色纯净,讲究立意构图,艺样风格特异纯美,突出的工艺特点是为热色:后者注重染色纯,不讲究华美雕饰,给人一种自然纯净的艺术感,突出的工艺特点是为冷色。两者共同特点是纯朴、典雅,而且原始古朴,制作讲究。扎染与蜡染相比,又是另一种特殊的工艺,也称为蜡染的姊妹艺术。它的特殊工艺性能突出表现在手扎制作方面。由于扎染的工艺精细,制作特殊,在民间流传极为稀少。现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扎染在制扎构图,利益造型方面进行了大胆变革和创新,使之更具实用性和时代感。
近年来,凤凰的扎染艺术异军突起,在首都市场展出时备受海内外客商欢迎,享誉甚高。凤凰蜡染与扎染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远销日本、香港等地,有较好的收藏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旅游商品一条街,有叫民族商业街,两旁尽是店铺、染坊、制作银器首饰的作坊和工艺美术店、各种小吃等。凤凰有名的地方小吃便是"腌萝卜"。这种萝卜酸味浓度适中,佐料丰盛,酸中带甜,甜中有香,香中有浓,来到凤凰,大家可别忘了一饱口福吆。
现在我们来到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康熙九年(1670年)加修。现在是后来恢复的桥下,可以看见一排有百年历史的吊脚楼,沈从文先生的书中也装满了吊脚楼,装满了沱江沅水流域两岸吊脚楼里演过的一幕幕人间喜悲剧。吊脚楼的人和事成立沈先生作品的一大风景。这个河湾是每年端午节赛龙船的地方。沈先生每遇家乡人就会问及这里的吊脚楼,还讲述他当年在吊脚楼上看龙舟的故事。沈先生作品里翠翠就作站在吊脚楼上看赛龙船的。沈先生解放后两次还乡,都抽空来这里看吊脚楼,跟吊脚楼人家拉家常,寻找他的少年足迹,或立于临江的吊脚窗前,凭悼吊脚楼的沧桑岁月和东逝之水,重温那遗落在吊脚楼中的迷人梦幻。
下了桥,我们步入沙湾,凤凰县旧时的八大景在这里就有"溪桥月夜"、"龙潭渔火"、"梵阁回涛"和"奇峰挺秀"四大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万寿宫,又叫水府庙,因为是江西商人所建,大家习惯叫江西会馆。万寿宫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凤凰县最大的民间建筑物,宫内的遐昌阁仍然保留完整。
相传江西商人在凤凰发财之后,修建了这座万寿宫,有人不服,就在河对面修建了一座准提庵,并在准提庵的墙壁上留下了两只大眼睛(窗户),想看看江西人是如何发财的?江西商人不高兴了,于是在沱江边上修了一座塔,挡住那一双眼睛。
相传这里本无塔,传说江边的鸬鹚岩下的水中有一对金鸭子,不时兴风作浪。清嘉庆年间,人们就在词建造了一座塔以镇之。又传,凤凰古城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扩建为笔架城,为配风景,便在沙湾鸬鹚岩上修建字纸炉一座,有如一支巨笔,与笔架城遥相呼应,意思是凤凰人文慰起。1985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捐画义卖,集资重修,故定名为万名塔。
古城凤凰文案篇十一
这个地方颇有“当时只道是寻常”般意境,树木似“绿遍山野百满川”之茂密,建筑巍峨雄奇,气势非凡,这就是――湖南的凤凰古城。
来到这里,古建筑数不胜数,许多人家门前立着石麒麟,颇有耀武扬威之势,也给城市增添了几分壮观。
再往后走,一片热闹之气随人流慢慢“涌”来,原来,我们到了夜市。这里灯火通明,色泽鲜亮。清波荡漾,几只游船随波逐流,真是梦幻般的美景!放眼望去,大家都在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欣赏美景。
你看!有人正一手抓着小吃――酸角糕,一手指着远方,兴奋地说话;有的身穿汉服,一手拿蒲扇,正舞动身姿向前走;还有的火急火燎的往前赶,似被那活泼可爱的木偶给吸引了,提着木偶的老爷爷正绘声绘色介绍这凤凰古城呢!
出了夜市,那猛洞湖就近在眼前,那湖在一个大山洞里,进了里面,群石环绕,巧夺天工,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灯,更增加了神秘的色彩。身在其中,就像在欣赏一幅美妙绝伦的国画,但最引人注目,还数那“猛洞湖漂流”。只见船轻水急,顺流而下,波涛涌入眼前,将大家打湿,再加上风的相衬,船微微摇晃,使身体起了一种兴奋的感觉!这真刺激啊!
这次旅游,大家都很开心,我也很高兴,虽然不舍,但也哼起歌坐上飞机离开了湖南,离开了这美丽如画的凤凰古城。
古城凤凰文案篇十二
抵达湘西凤凰古城时,已是午夜时分了,然而氤氲在夜色里的古城,却在我下车的一瞬间驱散了周身的疲惫,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凤凰别样的情怀。
夜晚的凤凰如梦似幻。寻沱江而望,在夜幕下她就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两岸灯火通明,熙熙攘攘,叫卖声、嬉笑声汇成一曲不知名的苗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小吃、纳鞋底的慈祥的老婆婆、与游人开玩笑的小贩,酒吧街悠扬的吉他和欢快的曲调,都交织出古城人独有的生活情趣,使这座不夜小城的生机尽收眼底,那一刻,心下所有的烦忧都随着风车带起的孱孱水声流走,所有的不快都随着温柔的夜风徐徐飘远。
若说千年的等待只为这一世的痴缠,那凤凰古城便是值得用千年去守候的那一份执着。她像一位古美人,婷婷玉立在沱江江畔,以江水为衣,以垂柳为裳,以远山为带,以微风为袖,低眉处顾盼生波,拂袖时步步为莲,她外表的华丽和妩媚,丝毫掩饰不住灵魂素雅的韵致,使每个接近她的人,都流连忘返,叹为观止,都会幻想自己就是那位佳人的情郎,伴她天涯,共她海角,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若你是一位远足的游客,月朗星疏的夜晚,信步走在凤凰的青石小道,你会为湘西特有的文化所惊叹,你会为古城人热情洋溢的笑容所陶醉,你亦会为那一碗牛肉粉的浓香所折服。
清晨的凤凰惬意悠然,那是一种远离尘嚣的洒脱,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情感。
挨挨挤挤的小饭店早已为远方的客人准备好了早餐,一份喷香的米豆腐,一笼热气腾腾的蒸饺,无不诠释着凤凰古城接纳八方来客的热情。也有并不相识的当地人向游客问早安,亦或攀谈几句,让人觉得,除了家乡之外,这世上还有那么一个地方,也是心灵的归宿和港湾。
走出阡陌小巷,呼吸着带着水汽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走上云楼,听得远处笛声悠悠入耳;抬眼远眺,沱江碧波粼粼,远峦层层绵延,连成一幅古韵盎然的画卷。
两岸,男子挑担奔走叫卖,女子江边捶打洗衣,他们经营着朴实而简单的生活,任时光荏苒匆匆,仍享那一抹岁月静好,即便容颜终老去,然景依旧,情依然。
不知是记忆印染了流年,还是流年婉约了记忆,在心灵深处,凤凰古城却已拨动了丝丝心弦,留给人们不舍的眷恋。
古城凤凰文案篇十三
今年五一,去到了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赞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
清晨,客车刚驶入城区,扑面而来的便是一种历史感觉:清浅的沱江河依着紫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缓缓流过,一排排的灰瓦石做的吊脚楼立在沱江河,几个小孩子沿着跳岩穿过沱江河,姑娘们戴着富有民族特色的银饰,穿着色彩鲜明、满是花鸟虫鱼的织锦在楼内放声唱着山歌,有几个姑娘冲着泛舟的游客们高唱情歌,游客们也不时回应几句……被薄雾笼罩的小城,宛如意境清远水墨画一般,美不胜收。
翌日,我们在山路上颠簸了几个小时,到达了德夯苗寨。导游告诉我们德夯在苗语里的意思是“美丽的峡谷”,在苗寨里绝对不可以说“牛肉”等相关的忌讳词语。因为苗族人是很崇奉牛的。这时我才发现,圆形大厅里的柱子上挂有人工制作的牛首,跟我在武侠电视剧里看到的一模一样!观赏完歌舞以后,我们才正式进入苗寨。我看见许多座横跨于溪流上的石拱桥,以及咕噜噜转着的筒车。本来我们要上到盘古峰的,可惜通往盘古峰的路实在是“十八弯、九连环”,旅游团的大部分人担心有危险所以只得作罢。
这可真是遗憾呀!如果下次还有机会去到美丽的凤凰古城,我一定要登上盘古峰,体会一下云雾缭饶、凤凰景色尽收眼底的感觉!
古城凤凰文案篇十四
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凤凰古城最有名的是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浓郁土家族风韵的吊脚楼,但河畔的吊脚楼大多已不在了,只有在回龙潭那里尚留有十多间老屋,细脚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托起一段沉沉的历史。
沈从文的故居位于古城内中营街的石板小巷深处,共两进两厢,颇像北京的小四合院,整个故居都是砖木结构,青瓦白墙,木格花窗。经风雨桥,过东城门,路上是行色匆匆挑担的乡民、老屋、挑担的乡民与红伞,形成了一幅对比鲜明的图画。
就像沈从文早已仙去,凤凰古城并不是一幅完整的水墨丹青画卷,但你还是能从一个个的局部来感受到她灵光一现的魅力。凤凰古城也适合一两个人在一个小雨的天气在老城中的老街、小巷、河畔慢慢地走,用心去品味那曾有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