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优秀17篇)
教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并且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在编写教案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记得要灵活运用教案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习效果。祝大家教案编写顺利,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结构、材料、用途等知识,设计一个造型新颖、使用方便的杯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杯子的设计制作方法,设计制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物以致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功能与造型之间的关系,掌握杯子的设计步骤与方法,创作一幅杯子的设计图。
难点:能够巧妙的结合材料、造型与装饰,设计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采用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前后一个样,独耳旁边站。天天大口张,喝水不吃粮。
谜底:杯子。
(二)新授。
展示不同时代的杯子,《牛角杯》《云形玉杯》等,了解从古至今杯子的在造型以、功能以及材料上的发展。
2.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造型的杯子,并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杯子的材料:玻璃、金属、陶瓷竹木等等。
3.分析杯子的结构并小组讨论杯子各部分的功能,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4.欣赏新颖独特的杯子,并思考杯子的设计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5.出示各种杯子,请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三)练习。
要求:
1.造型美观、功能方便。
2.考虑到使用对象。
3.标出尺寸、名称和功能。
学生创作过程中我将在班级内进行巡视辅导。
(四)展评。
评出:造型奖、最多功能奖、创意奖。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五)小结拓展。
总结重难点,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发散思维,大胆创作。
四、板书。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二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1、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2、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认识世界水日等知识,初步了解我国的水资源建设事业发展史、文化等。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评价。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相互欣赏并进行评价。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材料。
第二课时。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
(1)什么是招贴画?
(2)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贴设计的多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
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1、重点: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2、难点: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
1课时。
(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作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展创作思路。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展示评价: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玉雕、木雕等。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1、解释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材料、形状、色彩)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1)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11、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欣赏并进行个别评价。
12、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1、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教材编与思路。
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伟壮观、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这些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塔、表现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这些均体现了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塔的建筑特点。
教科书中选用的同龄人作品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用纸版画方式表现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纸版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造型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进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用美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作。
难点: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或彩色铅笔等)。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及玻璃板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
1、欣赏杭州著名的古塔,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塔的传说与故事?一起与同学分享。
2、出示课题:家乡的古塔。提问:你的家乡有古塔吗?说说它的特点。
3、欣赏古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塔的文化。
(1)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2)塔的材质有哪些变化?
(3)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4、师生共同研究纸版画表现古塔的步骤。
5、同龄人作品欣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6、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评价。
8、拓展延伸。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三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1、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者描述。
2、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第一课时。
1、欣赏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揭示课题《悠悠老街》。
2、说说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
3、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4、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
5、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6、学习建议:课后和学生一起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
第二课时。
1、观看老街视频,揭示课题。
3、写生创作指导。
(1)欣赏表现老街的风貌的优秀美术作品。
(2)教师讲解并演示创作写生的方法。
4、同龄人作品欣赏。
5、学习建议:通过写生或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老街。
6、展示评价。
7、拓展: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悠悠老街。
教学反思: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四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8课。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一定的调整。课时数只是一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条件作适当调整。
1、加强美术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学习美术的空间,从而让学生明白美术无处不在。
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四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了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作精神。有了初步的创新意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绘画的基本方法了解的不够深,学生普遍创造性不够,在本学期加强训练。
处于儿童绘画“过渡期”儿童,是儿童美术学习兴趣取向的转折期。教师应注意引导,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或过分相信儿童的天赋,任其发展,将导致儿童怕画或厌画的不良后果。
1、加强绘画欣赏教学,重建学生绘画兴趣和信心。
2、由浅入深,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由易到难,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4、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1、使学生能够说出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从地理事实中概括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初步具有关心水资源的思想,能够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出主意,并自觉地从身边做起节约用水、防止污染,同时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1、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水危机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
2、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组学习法、讨论法。
投影片、录像、自制计算机软件、教学挂图。
[引入]:教师的讲台上放着一大杯水,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讨论有关水。
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节《水资源》。
[板书]:第二节水资源。
[提问]:你在日常生活中都用水做过什么?
(可请多位学生回答)。
[展示投影片]:
生产主要工农业产品用水量。
[提问]:在表中所列出的工业品中用水量最大的是什么?农产品中用水量最多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启发提问]:以上我们看到了水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你能不能试。
着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学生可有多种答案,教师均应予以肯定)。
[转折过渡]:水对人类这么重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回答)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要复习一个小学中学过的概念——水循环。
[计算机动画演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提出讨论问题]:你能说出水循环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是什么吗?(学生看动画演示,分组讨论,回答出六个环节的含义)。
[总结]:这种循环在地球上—刻也没有停止过。
[转折过渡]:这些参加循环的水我们人类目前都能直接利用吗?
[讲解]: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假设把全世界的水都装在了我这个杯子里,一共是1升,我们来看看这1升水。
[计算机分布演示]:在这1升水中0.97升都是咸水,在0.03升的`淡水中0.02升是固态淡水,在0.01升的固态淡水中0.0098升都是地下淡水,0.0002升是河湖淡水,最后人类真正能够取到的水大约只有1滴。
[总结]:人类日前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转折过渡]:这有限的淡水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均匀吗?[。
[指导学生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先看图名,再寻图例。
[讲解]:为什么要挂这幅《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呢?一般来讲,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贫乏。
[提出讨论题]:下面就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世界上哪些地区降水量多水资源丰富,哪些地区降水量少水资源贫乏。
(学生讨论回答,指出一些国家或地区均可)。
[总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明确地看出,世界水资源的分布是极为不平均的。
[提问1]:下面我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在看录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人类是如何对待水资源的。
[放自制录像片]。
(学生回答:1、人类用水量增加;2、人类污染水资源;3、人类浪费水资源)。
[转折过渡1]:水资源本来就非常有限,且分布不均,再加上人类用水的增加、不断的污染和大量的浪费,必然会导致全球性的水危机。水危机的到来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看教科书68页的“读一读”。
(全班看书,请一位学生朗读)。
[总结]:这惨境就是自然界水资源短缺再加上人类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
[转折过渡]:如果人类继续这样下去,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指导分组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我给大家的资料并回答投影片上提出的问题,
注意小组内的分工,最好每人回答一道题,全组合作完成。
[资料]:
据美国霍普金斯人学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到2025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80亿人,目前全世界有将近5亿人面临饮用水的问题,预计到2025年时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8亿人。
目前世界上有31个国家水供应紧张或饮水不足。这些国家大多分布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到2025年,人口的增长将使包括印度在内的17个国家也陷入饮用水短缺的困境。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五
本课教学内容源于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图形联想》,属于教材体系四个领域中的“设计应用”范畴。本课在原来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当的拓展,突出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设计案例入手了解生活中的图形联想,理解图形联想的概念和方法,发现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的应用,然后再将自己习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设计:根据图形联想的方法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本课在设计思路上把握住“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有具体的体验、有共鸣、有需求,这样他们才有兴趣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一)教学目标:1.源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通过图形联想的作品欣赏分析,了解图形联想在设计及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解图形联想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考方式。
2.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生活、应用于自己的设计,即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
3.学生创造力想象能力培养的渗透。
(二)教学重点:通过图形联想作品的欣赏,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图形联想的创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在设计过程中图形的概括变形表现。
师:课件及相关资料。
生:彩色水笔、剪刀、双面胶、16开作业纸一张。
1.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导入学习内容。
(1)老师介绍相关情况。
(2)问:
a.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b.这五个福娃的造型分别跟什么图形有关?这些图形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3).教师作相关小结,导入课题:图形联想。
2.图形联想作品欣赏,了解图形联想应用设计过程。
(1)李宁标志。
a.这个标志的设计灵感来自什么?
b.介绍设计思路(标志设计动画)。
(2)悉尼歌剧院。
a.你知道这个建筑的名称吗?
b.你认为它的造型来自什么联想?
c.介绍悉尼歌剧院。
(3)“鸟巢”(2008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a.你认为这个体育场像什么?
b.简介“鸟巢”体育场。
3.总结图形联想的概念与方法。
欣赏之后,讨论两个问题:
a.这些图形联想来自哪些方面?(生活、自然、图形本身)。
b.什么是图形联想呢?
借鉴组合(结合)变形。
一些图形(或事物)新的图形(或事物)。
(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4.寻找生活中图形联想的应用。
(1)讨论: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图形联想的例子呢?在我们的周围找一找。
(2)一组生活中的图形联想设计欣赏。
说说你认为它们是怎样进行图形联想的?
5.作业。
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特点,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完成后剪下来贴到自己的衣服上。
友情提示:图形的联想可以来自你的梦想、爱好、姓名、生肖、星座、特长、喜欢的动植物。
6.作业展示,介绍自己的设计。
(1)谈谈你要表达什么。
(2)谈谈你的设计灵感。(你是怎样进行图形联想的)。
(3)其他同学的意见。
7.拓展:
a.发现生活中图形联想的例子。
b.一组有趣的图形联想的作品欣赏。
1.本课教学过程简洁流畅清晰,课堂气氛轻松,由于学生发现这些图形联想的例子都是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所以学生参与积极。课后学生反应,怎么不知不觉就下课了,说明学生对本课内容挺感兴趣,同时又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学习。
2.在教学设计上,欣赏图形联想的作品,了解它的应用设计过程-----总结图形联想的概念与方法-----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例子,三个环节比较紧凑,通过讨论、比较、分析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学生能从容地总结图形联想的方法并能找出一些应用的案例。
3.由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图形联想的方法,学生都能轻松地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作业表现比较出色,能基本表现自己的特点,虽然在设计形式上有些稚嫩(如何进行设计表现不是本课的重点,对三年级学生而言也没有具体的要求),但都非常真诚有趣。
4.几点改进的地方:其一,学生进行作业自评后,可以将作业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鼓励别的同学进行评价。其二,在学生进行设计指导时,根据不同学生的程度,对设计进行指导。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六
本课教学内容源于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图形联想》,属于教材体系四个领域中的“设计应用”范畴。本课在原来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当的拓展,突出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设计案例入手了解生活中的图形联想,理解图形联想的概念和方法,发现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的应用,然后再将自己习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设计:根据图形联想的方法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本课在设计思路上把握住“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有具体的体验、有共鸣、有需求,这样他们才有兴趣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一)教学目标:1.源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通过图形联想的作品欣赏分析,了解图形联想在设计及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解图形联想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考方式。
2、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生活、应用于自己的设计,即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
3、学生创造力想象能力培养的渗透。
(二)教学重点:通过图形联想作品的欣赏,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图形联想的创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在设计过程中图形的概括变形表现。
师:课件及相关资料。
生:彩色水笔、剪刀、双面胶、16开作业纸一张。
1.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导入学习内容。
(1)老师介绍相关情况。
(2)问:。
a.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b.这五个福娃的造型分别跟什么图形有关?这些图形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3)。教师作相关小结,导入课题:图形联想。
2、图形联想作品欣赏,了解图形联想应用设计过程。
(1)李宁标志。
a.这个标志的设计灵感来自什么?
b.介绍设计思路(标志设计动画)。
(2)悉尼歌剧院。
a.你知道这个建筑的名称吗?
b.你认为它的造型来自什么联想?
c.介绍悉尼歌剧院。
(3)“鸟巢”(2008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a.你认为这个体育场像什么?
b.简介“鸟巢”体育场。
3、总结图形联想的概念与方法。
欣赏之后,讨论两个问题:。
a.这些图形联想来自哪些方面?(生活、自然、图形本身)。
b.什么是图形联想呢?
借鉴组合(结合)变形。
一些图形(或事物)新的图形(或事物)。
(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4、寻找生活中图形联想的应用。
(1)讨论: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图形联想的例子呢?在我们的周围找一找。
(2)一组生活中的图形联想设计欣赏。
说说你认为它们是怎样进行图形联想的?
5、作业。
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特点,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完成后剪下来贴到自己的衣服上。
友情提示:图形的联想可以来自你的梦想、爱好、姓名、生肖、星座、特长、喜欢的动植物。.。.。.
6、作业展示,介绍自己的设计。
(1)谈谈你要表达什么。
(2)谈谈你的设计灵感。(你是怎样进行图形联想的)。
(3)其他同学的意见。
7、拓展:。
a.发现生活中图形联想的例子。
b.一组有趣的图形联想的作品欣赏。
1、本课教学过程简洁流畅清晰,课堂气氛轻松,由于学生发现这些图形联想的例子都是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所以学生参与积极。课后学生反应,怎么不知不觉就下课了,说明学生对本课内容挺感兴趣,同时又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学习。
2、在教学设计上,欣赏图形联想的作品,了解它的应用设计过程-----总结图形联想的概念与方法-----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例子,三个环节比较紧凑,通过讨论、比较、分析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学生能从容地总结图形联想的方法并能找出一些应用的案例。
3、由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图形联想的方法,学生都能轻松地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作业表现比较出色,能基本表现自己的特点,虽然在设计形式上有些稚嫩(如何进行设计表现不是本课的重点,对三年级学生而言也没有具体的要求),但都非常真诚有趣。
4、几点改进的地方:其一,学生进行作业自评后,可以将作业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鼓励别的同学进行评价。其二,在学生进行设计指导时,根据不同学生的程度,对设计进行指导。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七
1.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教材编与思路。
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伟壮观、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这些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塔、表现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这些均体现了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塔的建筑特点。
教科书中选用的同龄人作品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用纸版画方式表现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纸版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造型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进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用美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作。
难点: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或彩色铅笔等)。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及玻璃板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
1.欣赏杭州著名的古塔,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塔的传说与故事?一起与同学分享。
2.出示课题:家乡的古塔。提问:你的家乡有古塔吗?说说它的特点。
3.欣赏古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塔的文化。
(1)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2)塔的材质有哪些变化?
(3)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4.师生共同研究纸版画表现古塔的步骤。
5、同龄人作品欣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6、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评价。
8、拓展延伸。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解放军叔叔,喜欢解放军叔叔。
2、完成一幅解放军叔叔肖像写生作品。
3、有余力的学生再完成一幅头像速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解放军的图片、故事。准备绘画工具。
2、有条件的学校,课前可带学生搞一次与当地驻军的联谊活动。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请一位解放军叔叔来做模特儿。先请他讲讲军队中对战士军风纪的要求,然后请同学评一评这位解放军叔叔的军风纪(主要是着装与精神状态)。
(若没有条请到解放军叔叔,那么教师可以用录像、图片等资料来增进学生对解放军的了解。课业形式也可以由写生变为创作。)。
2、发展阶段。
根据班级学生的造型能力,教师可选择让模特儿站立、坐着,或做一些战士常见的动作。
引导学生观察解放军叔叔的大体形态,并记录下来。主要观察比较头部、躯干部分与四肢的比例关系。教师可用当堂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先观察大体,用基本形将观察到的头、躯干、四肢的基本形状记录下来,然后,将画稿举到稍远处,再对照模特儿,观察、调整。
再进行细部刻画。可以从头部开始,从上到下,一边观察一边绘画。要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仔细描绘。
全部写生完之后,还有必要对画面进行调整。
对于写生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建议他们再写生一幅战士的头像。
(三)课后拓展。
参观军营,阅读军事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与解放军叔叔有关的绘画作品。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九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漫画是一种绘画形式,用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物。
2.了解一些的漫画大师,树立榜样。
教学重点:讲解动漫与漫画的区别。
教具准备:大量的漫画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和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用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1.学生欣赏漫画作品:讲明比喻和夸张等手法。
a.华君武《美育》b.丰子恺《瞻瞻底车》。
c.张乐平《三毛流浪记》d.《我为歌狂》(中国)。
e.《史奴比》(美国)f.《中国娃娃》(韩国)。
g.《酷儿》(日本)h.《封神演义》(日本)。
i.《樱桃小丸子》(日本)j.〈蜡笔小新〉(日本)。
2.为学生讲述一些漫画大师的故事,丰子恺和张乐平,以及〈米老鼠〉的创作历程。
3.学生作业:
画一幅有具体情节的漫画。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十
1、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教材编与思路。
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伟壮观、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这些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塔、表现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这些均体现了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塔的建筑特点。
教科书中选用的同龄人作品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用纸版画方式表现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纸版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造型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进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用美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作。
难点: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或彩色铅笔等)。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及玻璃板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
1、欣赏杭州著名的古塔,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塔的传说与故事?一起与同学分享。
2、出示课题:家乡的古塔。提问:你的家乡有古塔吗?说说它的特点。
3、欣赏古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塔的文化。
(1)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2)塔的材质有哪些变化?
(3)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4、师生共同研究纸版画表现古塔的步骤。
5、同龄人作品欣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6、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评价。
8、拓展延伸。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十一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1、重点: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2、难点: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
1课时。
(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作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展创作思路。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展示评价: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玉雕、木雕等。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十二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制美术第八册中的第7课〈〈折折做做〉〉。
通过学习反复折叠方法,完成各种立体造型作品,培养同学发明思维和手工制作技能,促进同学个性潜能的充沛发展。
纸工物体的造型设计与基本的折叠方法。
纸工物体不同立体造型的设计与基本技法的运用。
参与资料、纸工作品等、各种材质的纸资料、胶水、剪刀、线绳等。
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夏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谁想谈谈,夏天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夏天非常的炎热。
师:在非常热的时候,你们怎样来降温呢?
生:用扇子扇,就凉快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扇子是我们夏天避暑最好的用具,同学们看,老师现在就把扇子给大家带来了,(出示一把小扇子),这把小扇子是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自身制作一把小扇子,现在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看看谁最先做出来。
二、同学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小扇子。(培养同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讲评同学的作品。
1、 同学介绍自身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小扇子。
2、 请一名同学示范小扇子的折法。
3、 教师提醒同学小扇子的装饰方法。
四、出示各种纸工作品请同学欣赏。(通过同学欣赏各种纸工作品,激发同学创作热情)
师:同学们看,这些小蝴蝶、小雨伞、小孔雀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它们都是用反复折、剪、扎、系等方法做成的,你们有没有信息来试一试。
生:有。
师:同学们看这张“巧手园地”还没有作品,现在老师向大家征集作品。
师:现在我们就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看谁制作的立体造型样式新颖,谁就是我们今天的智慧星。
五、同学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六、总结:展评同学作业。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十三
运用线条的疏密描绘鞋子。
体验与发现:通过写生,发现鞋子的“点、线、面”
实践与创造:根据鞋子的外形,进行一定情节联想创作。
欣赏与评议:从色彩、构图方面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仔细观察,富有创意的联想。
线条的表现力。
1.屏幕展示学生写生的各式鞋子的线描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2.用课件解剖鞋子的结构,让学生充分了解鞋子的造型。
3.介绍写生要点。
1.教师演示自己的创意。
2.引导学生欣赏书本范图。
3.提示鞋子想象的切入点。
4.表现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1.提示学生认真观察细微之处,尽可能画仔细。
2.允许学生从局部开始描述。
3.鞋子在画面上不要太方正。
4.创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1.教师学生作业展示场所。
2.学生简单口述画面创意。
3.师生各自推荐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主题、创意、色彩、构图)。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十四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8课。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一定的调整。课时数只是一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条件作适当调整。
二、教学目标:
1、加强美术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学习美术的空间,从而让学生明白美术无处不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四、学生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了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作精神。有了初步的创新意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绘画的基本方法了解的不够深,学生普遍创造性不够,在本学期加强训练。
五、教学措施:
处于儿童绘画“过渡期”儿童,是儿童美术学习兴趣取向的转折期。教师应注意引导,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或过分相信儿童的天赋,任其发展,将导致儿童怕画或厌画的不良后果。
1、加强绘画欣赏教学,重建学生绘画兴趣和信心。
2、由浅入深,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由易到难,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4、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第一课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说出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从地理事实中概括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初步具有关心水资源的思想,能够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出主意,并自觉地从身边做起节约用水、防止污染,同时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水危机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
2、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小组学习法、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
投影片、录像、自制计算机软件、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的讲台上放着一大杯水,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讨论有关水。
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节《水资源》。
[板书]:第二节水资源。
[提问]:你在日常生活中都用水做过什么?
(可请多位学生回答)。
[展示投影片]:
生产主要工农业产品用水量。
[提问]:在表中所列出的工业品中用水量最大的是什么?农产品中用水量最多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启发提问]:以上我们看到了水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你能不能试。
着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学生可有多种答案,教师均应予以肯定)。
[转折过渡]:水对人类这么重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回答)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要复习一个小学中学过的概念——水循环。
[计算机动画演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提出讨论问题]:你能说出水循环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是什么吗?(学生看动画演示,分组讨论,回答出六个环节的含义)。
[总结]:这种循环在地球上—刻也没有停止过。
[转折过渡]:这些参加循环的水我们人类目前都能直接利用吗?
[讲解]: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假设把全世界的水都装在了我这个杯子里,一共是1升,我们来看看这1升水。
[计算机分布演示]:在这1升水中0.97升都是咸水,在0.03升的淡水中0.02升是固态淡水,在0.01升的固态淡水中0.0098升都是地下淡水,0.0002升是河湖淡水,最后人类真正能够取到的水大约只有1滴。
[总结]:人类日前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转折过渡]:这有限的淡水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均匀吗?[。
[指导学生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先看图名,再寻图例。
[讲解]:为什么要挂这幅《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呢?一般来讲,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贫乏。
[提出讨论题]:下面就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世界上哪些地区降水量多水资源丰富,哪些地区降水量少水资源贫乏。
(学生讨论回答,指出一些国家或地区均可)。
[总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明确地看出,世界水资源的分布是极为不平均的。
[提问1]:下面我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在看录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人类是如何对待水资源的。
[放自制录像片]。
(学生回答:1、人类用水量增加;2、人类污染水资源;3、人类浪费水资源)。
[转折过渡1]:水资源本来就非常有限,且分布不均,再加上人类用水的增加、不断的污染和大量的浪费,必然会导致全球性的水危机。水危机的到来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看教科书68页的“读一读”。
(全班看书,请一位学生朗读)。
[总结]:这惨境就是自然界水资源短缺再加上人类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
[转折过渡]:如果人类继续这样下去,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指导分组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我给大家的资料并回答投影片上提出的问题,
注意小组内的分工,最好每人回答一道题,全组合作完成。
[资料]:
据美国霍普金斯人学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到20xx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80亿人,目前全世界有将近5亿人面临饮用水的问题,预计到20xx年时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8亿人。
目前世界上有31个国家水供应紧张或饮水不足。这些国家大多分布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到20xx年,人口的增长将使包括印度在内的17个国家也陷入饮用水短缺的困境。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十五
1、复习旧知识、导入出示冷暖对比色两幅图片,围绕下面问题师生对话交流。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色彩感受。
2、组织学生用色彩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掌握对比技巧。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色彩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感受色彩对比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创作之中。
1、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色彩感受。
2、组织学生用色彩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课的开始以复习旧知识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冷暖色的表现力,以巩固所学过的色彩知识。让学生总结冷暖色的特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渡导入新知,并以排列色彩推移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引出对比色感念。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学生了解色彩知识,直观感悟。
3、欣赏和分析。
(1)、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讲解绘画比对色彩的运用技巧)。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为小女孩配裤子、游艇上的救生圈。
运用对比色配色,说说自己的配色习惯?为什么要选择强烈的色彩?
5、师生总结梳理。
运用色彩的对比为一幅年画配色。
作品展示,师生一起评价,评“个性鲜明、色彩运用合理、构思巧妙”之作。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十六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3、培养学生对祖国建设者的尊敬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如何通过观察,了解最受尊敬的`人的外貌特征。
2、在肖像有绘画过程中,如何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
(五)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谈话引入:教师问:“同学们,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说说谁是最受尊敬的人?”
同学回答:“老师、医生、工人、科学家…”
教师问:“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可见在大家心目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尊敬的人,那么老师接着问问大家:在你们最受尊敬的人中,他们的外貌特征是什么样的?现在请分小组来讨论一下,一会老师请同学来回答。”
学生分成小组来讨论。
教师请学生回答,学生答:“我最尊敬的人是医生,他穿着白大褂,戴眼镜…”
(2)打开幻灯片,教师为学生配乐播放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画作品。
教师说:“好的,同学们描述的都很好,可见我们平时观察都非常仔细。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幅肖像作品,请大家来欣赏一下,看看这些肖像画画得都是什么人,他为什么受到尊敬,他们的特征是怎么样的?”
同学回答:“……”
教师总结:“好的,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所以我们绘画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比如他的职业特点、他的穿着长相、高矮胖瘦啊等等。”
2、发展阶段。
老师说:“同学们,现在拿出你们的画笔和纸,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在我们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吧!”
教师指导学生作画:放幻灯片,教绘画步骤。
三、学生作画。
四、作业完成后,分小组交流,选出每个小组最好的一幅画,让学生拿到讲台前展示,并说一说自己画了什么人物,有什么特征。
五、展示完毕督促学生收好绘画用品,把书桌收拾好。
六、课后拓展:
1、想象一下,还可以怎样来画肖像画。
2、还有谁受尊敬,可以来画一下。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案篇十七
造型、表现领域。
课时:2课时。
设计意图:。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和造型、表现领域。新课程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提出: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在设计这节课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激励的方式导入课题,结合谜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继而,通过欣赏单幅、双幅及新中国邮票全集片段,层层递进使学生沉浸在邮票的艺术海洋之中,不知不觉产生创作欲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邮票。
教学准备:。
教具:邮票光盘、邮票课件、范例、创作材料等。
学具:学具:绘图纸、卡纸、蜡光纸、油画棒、彩色水笔、剪刀、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1.师: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要出个谜语让你们猜一猜?
(出示课件)“猜谜”: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
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生纷纷说:邮票)。
2.揭示主题(课件展示:邮票)。
请学生阅读语文书上《方寸之间》单元,从中找出邮票的来源及中国第一枚邮票是什么时间、怎样诞生的。
生1:因为信封上有邮票。人家会看邮票。
生2:因为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生3:因为邮票上有写中国邮政。
生4:因为邮票上有这个国家的名字。
生1:因为邮票很好看。
生2:因为邮票里有很多知识。
生3:因为邮票设计得很漂亮。
生4:邮票可以收藏,我家就有好几本邮票。
生5:因为邮票里面有很多知识。人们叫它“小小百科全书”。
师:对,邮票有收藏价值又设计的很精美。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课件展示)“精美的邮票”。
二.授新课。
1.观察、欣赏邮票的特点:。
师:邮票美不美?它和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
生1:邮票有齿孔。还有多少钱。
师:那叫面值。
生2:邮票上有时间。
生3:那是发行时间。邮票上还有中国邮政。
生4:邮票上有漂亮的图画,有的邮票的底色与主体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有跳跃的视觉效果。
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到邮票上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标记、边上有整齐的齿孔,它们和中间的图案一同构成了邮票的基本要素。
师:邮票的每一个图案,每一个主题都是画出来的吗?请看屏幕。
(播放《新中国邮票全集》片段)。
生1:邮票的主题很丰富,有军事、科学、植物、动物。有的是画的,有的是剪纸。
生2:邮票的内容包罗万象,宇宙间的万物都可以记载在小小的邮票上。
生3:造型方面,邮票多种多样,有的写实,有的变形。
布置下节课带工具材料来设计邮票。
后记:。
第二节。
一.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提出设计要求,小组讨论。
生1:我准备画一幅环保图,提倡保护地球。画纸竖放。用空心字。
生2:我喜欢卡通,要设计一张卡通邮票。画纸竖放。用彩色字。
生3:我喜欢跳绳。要设计一张小朋友跳绳的邮票。画纸横放。用空心字。
生4:我们两个人合作,设计剪纸邮票。用红色的卡纸,剪一只马。
2.提出作业要求(课件展示)。
3.学生设计邮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展示。发现基本要素安排的有遗漏的及时提醒。
4。展示评价。
(1)学生主动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为什么设计它?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5.教师总结、拓展:。
今天大家设计的邮票很精美,内容很丰富,色彩很鲜艳。今天设计的是长方形的邮票,实际邮票的外形还有其他的,同学们要多加关注,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更多更美的邮票。
扎记:。
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同伴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使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的、主题丰富的作品。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