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古诗心得体会(实用13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也是一种对自己的鼓励。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选择适当的写作方法和结构,以突出核心观点。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详实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登高古诗心得体会篇一
登高是人类探索自然和人生的一种方式。在爬上高山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领略到壮丽的风景,还可以在挑战中体验到成就感和自我超越。但是很多人在初次攀登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本文将分享我在登高过程中所得到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准备工作是登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首先,选择合适的山峰和攀登线路十分重要。其次,准备好充足的装备和保障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初次登山者来说,要特别注意个人装备的选择和安装,避免在攀爬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我曾在初次登山时没有准备好足够的水和食物,导致在登山途中因体力不支而放弃了原定目标。
第二段:坚持和耐心的重要性。
登山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涉及到高海拔和陡峭的攀爬路线时,往往需要坚持和耐心。当我第一次在登山中遭遇到大雨冰雹和急速变化的气温时,甚至想过放弃。但是当我思考到这一路上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和山峰的终点时,我发现只有坚持和耐心才能让我到达登山的终点。这种坚持和耐心是每一个登山者都必须具备的品质。
第三段:合理的心态调整。
在登山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到达终点,而是在旅途中所体验的过程和感受。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心态调整来坦然面对身体和环境上的各种变化。在高海拔高氧条件下,身体很容易出现不适和疲劳,特别是在缺氧的情况下。合理的心态调整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丽,同时让我们面对自己的弱点,并且通过努力克服来提升自己。
第四段:团队合作的力量。
登山不是一个人的行为,通常会有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的登山团队。这时候,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团队合作可以让我们在攀爬过程中互相扶持,互相照应,互相鼓励。特别是在攀爬过程中遇到危险情况时,团队合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队员的安全。
第五段:回忆与收获。
当我们成功地登顶并回到山脚时,总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时候,回忆和收获就成了我们心中的财富。通过回忆过去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得到更多的成长和振奋。同时,我们在攀爬中所领略和观察到的自然美景也成为我们永久不变的收获和财富。
通过本文的分享,我深信每一个登山者都具有自身特有的经历和感受。这些经历和感受,正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每一个人都有挑战自我和追寻梦想的权力,但是只有在正确面对和克服困难时,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尽情领略到欢乐和收获。
登高古诗心得体会篇二
作为一名户外爱好者,登山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运动。每次攀登,在与自然的交融中,我总能获得更多的思考,从而得到更多的收获。最近,我还通过参加登高考试,获得了登高证。这次考试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登山的意义和乐趣,下面我将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一、攻克高峰需要决心和毅力。
考试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要攀登到考试点的那座山峰。起初,我还和几位同行者感觉到山峰似乎不是很高,很容易就能攀爬到山顶。但当我们开始攀登的时候,发现山路非常陡峭,而且目的地的高度远远超过我们想象中的高度,这时我才深刻意识到攀登高峰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同时还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逐步达到预定的目标。
二、登山过程是一个与自己对话的过程。
登山过程也是自我认知和内心体验的过程。在那一天的登山过程中,我一边与同行者交流,一边自我反思,从而收获了非常多的有意义的体验和启示。我发现,登山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感受,也是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当我们面对严峻的环境和极限状态时,会自然而然地开始与自己对话,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怎样才能克服困难,同时也会发现自己内心的弱点和需求。这样的内在对话,对于自我成长和心灵的净化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团队合作有助于攀登高峰。
在我考取登高证的考试中,我还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在攀登过程中互相帮助,分享食物与水源,还一起制定策略克服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团队合作的效力真是不可想象。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和经验,但都带着与众不同的特质来到这里。与合作者如此相似而不同却有异曲同工的目标,我们克服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四、接受自然,尊重环境。
山峰的高度和峭壁高原的严酷环境需要我们接受自然,并懂得尊重环境。在考试过程中,我也亲身体验到了这个道理。由于我们是在高山峭壁上攀登,所以考试要求我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不破坏环境。而我发现,只有我们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才能更好地领略到自然之美。
五、登顶不是终点,而是过程中的一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攀登峭壁的登山也是如此。站在山顶上,我获得了很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但我也非常清楚,登顶并不是我们的终点,而是在攀登的过程中实现的一项重要的目标之一。随着攀登的深入,我似乎也意识到,每一次走出舒适区,接受挑战,都是与自己对话和成长的过程。而不断地攀爬,也让我更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挑战。
总之,攀登高峰需要坚定的决心、毅力和勇气,同时,需要团队合作、尊重环境和保持谦虚。登高证考试让我深刻意识到,在征途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碍,但这些挑战也让我们收获到了很多的智慧和成长。也因此,我想继续攀登高峰、挑战自我,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变革和挑战。
登高古诗心得体会篇三
登高望远,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们喜欢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登高之后,他们会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心情,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句。在我看来,古诗登高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同时也是一种对自我存在及周围环境的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登高心得体会。
第一,乘兴而行。登高不是一种苦差事,而是一种享受。当我们心情愉悦的时候,登高或许会让我们更加高兴;当我们心情低落或者困扰重重的时候,踏上登高之路,也许可以让我们放松,甚至重构自我。当我们乘兴而行,登高的路途也变得轻松自在,成为一段愉悦而有益的旅程。
第二,悠然自得。登高与自然为伴,心境悠闲无杂念。此时,我们可以尽情欣赏周围的美景:山青水绿,云淡风轻。在登高的过程中,我们游走于山间,能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气息;放目远眺,让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处于一个开放、自由和有趣的状态。
第三,感悟生命。登高赏景,是时候让我们放下平时的繁琐、压抑和紧张,深入思考万事万物的本质和人生的价值。当我们站在山巅,俯瞰群山,发现自己的能量又被激发出来,此刻的我们开始对生命充满热情和憧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悟出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四,情感宣泄。登高赏景,能够调节情感,减轻压力,释放压抑的情绪。当我们停下登高的脚步,静下来欣赏美景,思考和感受,这个时候,心中的苦闷和焦虑,可能会因此被减轻甚至消失。这也许是一种心理暂缓,但它很好的发挥着调节心情和缓解压力的作用。
第五,修身养性。登高赏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当我们在山间走过,欣赏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心身受到了磨练和洗礼。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的疲惫,都会在这样一种环境里得到自然恢复。登高有助于调节人体代谢,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
总之,古诗登高是一种有益身心的体验。通过登山,我们得以释放压力,放松心情;通过欣赏风景,我们得以领略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通过思考人生,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我及周围环境。登高不仅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更是一种对自我存在及周围环境的思考。俯瞰万象之中,我们也不得不感慨:“天地万物,吾将以之,存古为今,存今为古”。
登高古诗心得体会篇四
第一段:介绍古代登高诗的背景和意义(字数:200)。
在古代,登高诗被视为一种文人雅士的修身之道,也是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登高诗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古代登高诗广泛流传于汉、唐、宋等朝代,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登高诗以描绘山川景色为主,通过对自然美景的倾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崇高的人生情怀。
第二段:古代登高诗的文学特点(字数:200)。
古代登高诗的文学风格独特,凭借这种特殊的风格,使其成为了一种丰富多样的文学形式。首先,古代登高诗注重独特的意境和形象描绘。诗人通过对山川景色的细致刻画,以及对自然元素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沉浸在壮丽景色中的情感。其次,古代登高诗以抒发诗人的情感为主要目的。诗人在登高过程中,往往会借助壮丽景色,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忧愁、豁达等情感,使其诗作更加贴近读者的内心世界。最后,古代登高诗重视用典和比喻。诗人会运用丰富的典故和比喻,使登高的景色与人生经验相互呼应起来,从而增加诗作的深度和内涵。
第三段:登高诗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字数:200)。
登高诗不仅仅是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诗人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在登高之际,诗人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宽广无垠。这种感受激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其能够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比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的情感,对权贵压迫人民的不满之情,却又无力改变这一现状的无奈。
第四段:登高诗的价值与意义(字数:200)。
登高诗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我们往往被繁忙的工作生活所压迫,忽略了欣赏大自然美景的重要。登高诗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提醒我们去关注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登高诗也激发了我们对内心情感的思考。在登高之际,我们不仅可以欣赏自然风光,更可以反观自己的内心,探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段:登高诗的现代价值与启示(字数:200)。
登高诗不仅在古代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也在现代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欣赏登高诗,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欣赏自然的重要;同时,登高诗也激发了我们对内心情感和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登高诗的欣赏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感受自然,更好地发现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去学习和欣赏那些千年流传下来的登高诗,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能获得心灵的满足。
登高古诗心得体会篇五
登高远眺,感受到山岳巍峨、凛冽刺骨,同时也有一种心境的升华,这正是中国古代诗歌吟唱的主旋律。古人所作的许多登高诗,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表现了自身情感的抒发。今天我也来了一次登高之行,此刻的情感与古人或许有些相似,融合了对山水的赞叹和自身心境的升华。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一谈古诗登高心得体会。
第二段:感受自然。
登高之后,我们能看到远处的山川河流、白云飘渺,这时的内心感受是难以描述的。有时候我们感到幸福、快乐,有时候却感觉孤独、悲哀。古代的登高诗大都是借景抒情,将自身情感融入到山水之中,诠释出人与自然的交流。有了诗人的借景抒情,自然景观不再只是静静地存在,而是带给人们大自然的力量和启迪。正如杜甫所说“登高山而招松涧,眺皇都而思乡原”,登高过程让我们重新体认到自然之美。
第三段:思考生命。
登高之际可以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登上高峰,我们感觉仿佛触碰到了天空,也不由自主地反思自己之前的生活如何,以及之后的蓝图要如何规划。古代的登高诗多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出这种思考的情绪,如“对芳草羡鱼鸟,怜山水看花石”、“众峰争奇,千壑俨然倚阊门”,简单而又耳熟能详。此刻我们或许会深刻理解自己的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所在。
第四段:擒获感觉。
古代诗人在登高之际,常常将丰富的情感转化为具有诗歌韵律的韵文,擒获那些独特的感觉。我们也可将这些感觉用摄影、书写等方式表达出来,让感觉不再存在于脑海中,而是具体地呈现出来。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我们也许可以获得一份安慰,也让这次登高之行留下了更为丰富和深入的记忆。
第五段:对未来的思考。
我们对登高的爱好也是关乎伟大的理想。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在登高绝对不单为了眺望,而是把远方的风景观赏作为前进的目标。登高之后,我们阐释,并对未来的生活产生更多期待。正是那种不让自己处于一般人的境地,才让我们对未来产生信心。标准的诗句,“举头观浑天,不见五陵豪杰墓”,说明了每个时代人们对未知未来的向往之态。
总之,这次登高之行,让我跨越了时空,穿越了经纬,眼界也因此而更加宽广。登高还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未来产生了新的期待。虽然各人在登高时所体验到的不尽相同,但“高山峰深知我意,梦入高唐,三度见春风”的意境却依旧影响和深刻着我们。
登高古诗心得体会篇六
登高节被誉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一节日起源于古代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每年清明时节,人们纷纷登高,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并祈福来年的好运。登高节是人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机会,也是体验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我借助登高节的机会,亲自参与其中,实地感受这一传统节日的魅力。
第二段:描述登高节的经历和感受。
在这个登高节,我选择了一座著名的山峰作为目的地。早上,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启程,沿着盘山公路前行。公路两旁的风景美不胜收,万绿丛中隐约露出的古树参天,袅袅升起的炊烟,都让人心旷神怡。终于,我们到达了山顶,迎面而来的是一幅美不胜收的景色。春天的阳光照耀在一片怡人的绿色中,山脚下的田野里农人们正忙着耕作,远处的江河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我不禁感慨万分,大自然的美景配上勤劳致富的农民,给人一种安宁、祥和的感觉。
第三段:分析登高节的意义和价值。
登高节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崇敬和感恩之情的表达。人们登高,俯瞰大地,感受自然的伟大和无限之美,也对亲人和朋友表达着关怀之情。登高节期间,人们结伴而行,彼此交流、互动,增进感情。登高过程中,我们体味到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共同呵护我们的母亲河山。
第四段:反思个人在登高节中的收获和不足。
回想起这次登高节的经历,我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山顶的时刻,我仿佛是大地的孩子,与自然融为一体。然而,我也明白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面对大自然的壮观景色,我有时会忘记尊重它,拍照、留念成了我首要的事情。这不禁让我深刻反省,我们在欣赏大自然的同时,也应该学会保护它,使其得到永续的发展。
第五段:展望未来,倡导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登高节是一种传统文化活动,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代表。登上山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会让人懂得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以登高节为契机,我们应该主动参与到环保活动中,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废物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行为,为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贡献一份力量。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后代也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祥和。
总结。
登高节是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通过亲身体验登高节,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为保护大自然作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让我们的后代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祥和。
登高古诗心得体会篇七
登高古诗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常创作的题材之一,通过诗人登高远望的行为来表达对人生、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思考与感悟。登高古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丰富情感的精神表达。本文将从诗歌的艺术性、古诗的情景描写、古诗的主题与内涵以及古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等方面,探讨登高古诗的心得与体会。
登高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在古诗中,登高者往往以自然景物作为写作的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自身情感的抒发,达到艺术的效果。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描写,展现了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观;杜牧的《秋夕》中有“肃肃宵征羽,翩翩众星沈”的描写,表现了浩瀚星空下的宁静与安详。登高古诗通过诗歌语言的表达,将自然与人生相结合,给人以美的感受。
第三段:古诗的情景描写。
登高古诗是对自然景物的情景描写,诗人通过描绘山的高耸、水的潺潺、云的飘逸等,唤起读者心中的共鸣和情感。古诗的情景描写往往生动而具体,如辛弃疾的《登金陵饯别》中有“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的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古今交汇之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苏轼的《临江仙·金烂漫》中有“钓罢醉逍遥,君弄珊瑚钗”的描写,勾起人们对宴会和欢乐的向往。情景描写使古诗具有了极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第四段:古诗的主题与内涵。
登高古诗的主题多样,有的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有的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有的深入人心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疑问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辽阔与壮美,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让诗作饱含情感,富有哲理。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骚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批判了封建社会中的现象,杜牧的《秋夕》则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进行了思考。
第五段:古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登高古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登高古诗依然保持着其独特魅力,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无论是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奇美与宁静,还是深入人心,思考人生与社会现象,登高古诗都能为现代社会带来独特的启示和思考。古诗所展现的情感与思考,能够引导人们珍惜当下,关怀他人,追求真理,持续前行。因此,登高古诗在现代社会中有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登高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性、情景描写、主题与内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登高古诗,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文人雅士对自然的饱满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更能够从中获取生活的智慧和价值观。登高古诗给我们提供了一扇通往人生智慧和美学境界的大门,是我们思考人生、提高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推崇、传承和借鉴登高古诗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注入更多的美好与智慧。
登高古诗心得体会篇八
《登高》是杜甫的名篇,为人所传颂。下面让我们对这古诗进行赏析,加深对它的认识吧。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登高古诗心得体会篇九
《登高》是杜甫于公元767年在夔州所作。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不幸,个人的多病,加上壮志未酬,使杜甫内心极为苦闷与忧愁。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诗人带病登台的,想借此排解苦闷与忧愁。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登高”或者“登台”都有着思乡寄情之意。《汉乐府民歌•悲歌》中写道:“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意思是说,想回家没有办法,心中悲痛,因而暂时用悲歌代替哭泣,用远望代替回乡。可以说,这首诗歌通过登高对所见所闻的秋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单之愁。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思是说,诗人放眼长天,从远处的山中,传来一阵比一阵急促风,不时还夹杂着哀啭的猿鸣声;俯视江面,水中的小洲清晰可见,江边的沙滩白茫茫的一片,还有几只水鸟沙滩上在盘旋地飞着。这是诗人眼前所见所闻。“猿啸哀”是说猿猴声音凄凉,这样的声音让听者心情凄楚,真有“猿鸣三声泪沾裳”之感,这是从声音的角度营造氛围。“鸟飞回”就是说,到了傍晚时分,鸟儿就知道回家,诗人从视角上营造的一种氛围,即鸟儿到了这时都要回家,可是,诗人却漂泊在外,难以回到自己的家中。可以说,这种氛围是惨淡而凄清的,通过环境的描写,正面表现出诗人的凄凉之感。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诗人仰望,那茫无边际的树叶萧萧而飘落,俯视奔流不息长江之水,滚滚而来。句中那“无边”的秋色,“不尽”的江水,前者从时间上作笔,表明一年将尽,从秋叶中感受到光阴易逝,人生易老,从而产生了凄凉之感。“秋”在中国文学中,多是表现生命将逝,或者叶落归根引发的思乡之情。后者从空间上作笔,滚滚江水,昼夜不停,跨越时间,从而感受到人生短暂。在中国文学中,“流水”这一意象,多是表现时光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短暂。这样,通过时空的交错,不但使诗歌跨越时空,而且使诗歌的的境界更为开阔,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诗人长年飘泊的无尽生涯。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上句“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不但说明漂泊之远,是从空间的角度来写的,表明诗人远离家乡。“悲秋”不但是说时间上展示一年又一年的羁旅生活,而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思乡之情。“常作客”表明长年飘泊之苦。下句“百年多病独登台”总的是写老病孤愁。“百年”人生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无穷的自然相比,也许太短暂了。这一联写到了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秋之情,对人生苦短的感叹。这一联,诗人为了更好的'表达这种思想情感,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万里”与“百年”相对,“悲秋”与“多病”相对,“常作客”与“独登台”相对,不但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如此深广,而且表现出广阔的诗歌意境,从而表现出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思乡之情难以割舍,因而“独登台”以此慰藉自己。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意思是说,在这混乱不堪的世道里,诗人已经是穷困潦倒,两鬓白如霜雪,本想借酒消愁,可是因病停下了浊酒。“艰难苦恨”在这里既指个人的身世的艰难,生活的困难,也指社会现实的**。“繁霜鬓”是说头发很白很白,如同霜一样。这里,表现出诗人饱尝艰难潦倒之苦,为“国难家愁”而忧郁,白发增多,再加上因病不能喝酒,本应借酒消愁,却有无法喝酒,因而悲愁更难排遣。
在审美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情景交融,形象生动。
在古代诗歌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常见的手法。这首诗歌也不例外。在诗歌中,前四句写登高所见。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后四句写登高的感慨。颈联从时空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无法喝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悲秋多病、潦倒不堪的根本原因。这样,诗歌不但富有形象性,而且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
其次,对仗工整,境界开阔。
在律诗中,首尾两联可以对,也可以不对,但中间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登高》这首诗,从首联到尾联全诗都对仗,而且显得流畅自然,所以后人推此诗为唐人七律第一。比如,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不仅上下两句相对,“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十分工整,而且还有句中自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有表示天象的,有表示名物东侧,有表示色彩的、也有表示物态的。这样,短短两句,不但形象生动、自然和谐,而且审美意境开阔,增加了诗句的情感张力。
再次,言简意丰,意蕴深刻。
“言简义丰”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之一,也是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在《登高》这首诗中,可以说每一句都表现出言简义丰的特点。就千古传颂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联来说,宋人罗大经说这两句具有八层意思。其大意是说,“万里”,离家之远,“悲秋”言秋天让人感到悲凉;“作客”点出了羁旅之愁,“常作客”说明了半生飘零;“百年”喻指有限的人生,“多病”指百病缠身;“登台”登高远眺,表示思乡情怀,“独登台”表示孤独的境遇。可见,两句中所表示的意义是如此丰富,意蕴更是如此的深刻,足见其言简义丰的特点。
拓展阅读:杜甫生平。
年少优游。
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甫入门即闻哭泣,原来稚子饿死。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立即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但因官小,未予囚禁。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凤翔)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诏三司推问,幸赖宰相张镐救免十二月肃宗召回杜甫复任左拾遗。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
更多。
登高古诗心得体会篇十
不然。这是因为,杜甫的悲哀有他的特殊性,那就是他的悲哀虽然是个人的命运,却博大深厚。客居、多病、白发、潦倒、借酒消愁,这都可能是俗套,但是,不写个人的悲哀,于杜甫可能太轻巧,至少是不能充分表现其个性。沉醉在自己的悲哀之中,也不能绝对说就写不出高远的精神境界来。杜甫的悲哀有什么特点呢?杜甫不习惯把自己的情怀局限在狭小的自然空间中,这里就显示出他的悲哀相当深厚博大。
这种博大,首先就表现在空间视野上。诗题是“登高”,开头两句就充分显示出登高望远的境界。风急天高,回荡猿啸之声,渚清沙白,空间壮阔,本已有俯视之感;再加上“鸟飞回”,更觉人与鸟之间,如果不是俯视,至少也是平视了,正是身在高处的效果。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俯视的空间感不但广阔,而且有时间的深度。和前两句比,这两句境界大开,有一种豁然提升的感觉。如果说前两句给读者的感觉还可能是写实的话,这两句则明显有更强的想象性、虚拟性。落木居然满眼都是,无边无际,充满上下天地之间;长江滚滚而来的传统意象,不仅仅是空间的纵深透视度,而且是时间的无限长度。空间和时间的交织,当然不是局限于空间的画面可比的,再加上意象是如此密集,前两句每句三个意象,后两句虽然只各有一个意象,但是其属性却有“无边”和“萧萧”,“不尽”和“滚滚”,有形有色,有声有状,有对仗构成的时空的转换,还有叠词造成的滔滔滚滚的声势。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有厚度,有浑厚之感。
如果就这样深沉浑厚地写下去,未尝不可,但是,诗人似乎并未一味浑厚深沉下去,到了第三、第四联,有了些许变化: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应该说,这里的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一下子回到自己个人的命运上来,而且把个人的“潦倒”都直截了当地写了出来。浑厚的深沉的宏大境界一下子缩小了,格调也不单纯是深沉浑厚,而是有一点低沉了,给人一种顿挫之感。境界由大到小,由开到合,情绪也从高亢到悲抑,情绪有微妙的跌宕。杜甫追求情感节奏的`曲折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默默的,有时却有突然的转折。古代诗话上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沉郁是许多人都做得到的,而顿挫则殊为难能。
这是杜甫的拿手好戏。他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得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但是,总又不完全停留在高亢的音调上,常常是由高而低,由历史到个人,由空阔到逼仄,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我们来看他写于差不多同一时期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明明是个人的痛苦,健康恶化、亲朋离异,但杜甫却把它放在宇宙(“乾坤”)和时间的运动(“日夜浮”动)之中,这个气魄就宏大了。这并不完全是技巧问题,诗人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境界是够宏大的了,但他随即又转向了个人的小命运,而且为亲朋信息杳然和自己的老病而涕泗横流起来。这不但不显得小家子气,而且以深沉的情绪起伏来调节诗的情感节奏。这就难怪诗话的作者们反复称道他的感情“沉郁顿挫”。
在《登楼》中,则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动变古今。”他个人的“伤心”总和“万方多难”的战乱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得他的悲痛有了社会的广度。为了强化这社会性的悲痛,他又从“天地”的宏大空间和“古今”的悠远时间两个方面加以充实。杜甫的气魄,杜甫的深度,就是由这种社会历史感、宏大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三维一体构成的。哪怕他并不是写登高,他也不由自主地以宏大的空间来展开他的感情,例如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借助“兼天”“接地”的境界,杜甫表现了他个性宏大深沉的艺术格调。换一个人,即使有了登高的机遇,也不一定能表现出宏大深沉的精神力量来。
当然,杜甫的风格是多样的,有时,他的风格并不以浑厚深沉见长,而是以明快细腻动人。例如《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里最大的特点,不是浑厚深沉,而是相当细腻。不是外在感官的宏大视野,而是一种内在感觉和情致的微妙审视。诗题是“喜雨”,没有一个字提到“喜”。这不像悲秋,公开地堂而皇之的渲染悲痛。但是,这种喜是默默的,无声的,是伴随着细致的内在审视的。这种感觉不是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直接感受的,而是在无声无形之中的。所写的雨是细雨,细到感觉不到,“随风潜入”,“潜”是看不见的,又加上是夜里,可是还使诗人感觉到了一种独享的喜悦。接着下来“润物细无声”,声音本来是看不见的,“无声”更是突出了听不见,外在感官不可感,但是,“润物细无声”,“润”,却流露了内心感受的喜悦的特点,说的是物之被润,表现的却是心的滋润。无声的微妙胜过有声。只有细致的心灵才能感受到这种微妙的喜悦。只有具有精致的内在感受力的诗人,才能为生命看不出来的生长而体验到默默的欣慰。
下面两联,又转换到外部感官上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妙在黑白对比,明暗反差。野外的路有云,说明是平原。连云都是黑的,天空地上,一片漆黑;用一个“独”字,表现江船上一点灯火的鲜明,这是色彩的反衬。光是孤独的,但是,在黑夜中却分外生动。
最后一联,则是和全诗在视觉效果上的对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果说,第三联的色彩还是相当含蓄的,只是因对比而显得鲜明,那么,到了最后一联就是浓笔大墨,有如泼墨写意花卉,感觉不但浓烈,而且丰富。花“红”已经是浓烈了,还要加上“湿”。已经是有质感了,可是杜甫还不满足,还要让红湿的花有量感,重量感。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杜甫刻意要用花把自己对雨的感觉写足,多方面都写透,也就把自己的喜悦写够。诗中的喜悦有两种,一是默默的、内在的、不形诸于色的喜悦。一是外在的、视觉的,突然发现雨后的花的鲜艳和分量,情不自禁的、形诸于色的惊喜。
我们之所以要介绍杜甫的这首诗,是为了从反面说明,什么不是“浑厚深沉”。只有懂得了什么不是浑厚深沉,才能真正体悟出什么是浑厚深沉。理解诗歌,最忌是空泛。我国古典诗话往往有些精致的感觉性断语,如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浑厚深沉”等等,对于理解杜诗应该说是有帮助的,但是这样的话语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模糊、抽象、不确定。我们的任务不是停留在古人的水平上,而是在古人的水平上提高一步,这就要对这些话语进行分析,结合杜甫的作品加以具体化。深入地具体分析已经不易,还要防止孤立地封闭地分析。分析要开放,最好是把作品放在系统中,在多方面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才有可能使分析深入。
登高古诗心得体会篇十一
登高是很多人喜爱的一种户外活动,无论是登山、攀岩还是爬楼,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和乐趣。而在攀登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在我多次的登高活动中,我也积累了一些心得,探索到了登高背后的真谛。
首先,登高让我学会了坚持不懈。登高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肌肉的酸痛、气喘吁吁、无尽的攀爬让人难免有些犹豫和颓废。但正是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不断往前迈进。无数次的疲惫和挫折,都使我明白只有豁达的心态和顽强的毅力才能攀登到更高的高度。正如人生的道路一样,只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去追逐我们心中的梦想。
其次,登高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美丽。站在高处俯瞰山水,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壮美的画卷。山脉连绵起伏,绿树成荫;池塘湖泊犹如明镜,天空湛蓝无云。这些美景不仅让人心旷神怡,更深深触动了我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登高带给我一种宁静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存在和与大自然的关系。每一次登高,我都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自然的伟大和人类应当珍爱和保护自然的责任。
再次,登高也是一种磨练自己的机会。攀登到高处需要艰苦的努力和不断的挑战自我的过程。不仅需要身体力行,还需要战胜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在攀爬的过程中,我克服了高处的恐惧,挑战了自己的极限。这种对自身潜力的发掘和挑战,让我更加坚强和自信。登高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磨练和淬炼,能够培养我们的意志力和承受力。只有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强和乐观的心态,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接人生更大的挑战。
另外,登高也给我带来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视野。站在高处,我能够看到一片壮丽的风景,看到更远的地方和更广阔的天空。这样的视野也给了我更多的启示和思考。登高的经历教会了我放眼全局,看到问题和事物的本质,从而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和选择。登高不仅是攀登一个山峰,更是俯瞰生活的一种方式。在这个宏大的世界中,我们不应局限于小小的视野和固有的思维,而是要以更高、更宽广的视角去审视问题,以更深入的思考去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登高是一种锻炼身心和提升自我的过程。通过攀登高山、爬楼,我们可以学会坚持不懈、欣赏自然之美、磨砺自我以及拓宽视野。登高所带来的体验和收获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必须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登高不只是一种户外活动,也是一种前行和成长的象征。正如人生的道路一样,我们要坚持追求高尚的理想,攀登人生的巅峰,并将心得与体会化为实际行动,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登高古诗心得体会篇十二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
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
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登高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
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
登高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
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登高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
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
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
登高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
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细细体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无怪乎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清代杨论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人胡应麟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诗薮》)。
更多。
登高古诗心得体会篇十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译文。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
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
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
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
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赏析。
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