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人大学心得体会(四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人大学心得体会篇一
11月9日——11月12日,教务主任培训班成员听了安顺民师雷鸣副校长的《教务主任的角色定位及工作职责》、安顺八小夏开菊校长的《校本教研,在过程中收获》、安顺民师韦洪礼副校长的《新课程改革及教务主任工作》、安顺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钟亚的《班级及少先队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安顺民师教务科长杨光文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及规范操作》和《教学评价和课程总表的编制》、安顺民师政教科长王敏的《班主任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的专题讲座。
我通过这次学习,激活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启发了思维,享受了体验。通过培训,我对学校教务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分三个方面简要地谈谈我学习后的体会。
一、教务主任要有服务的意识。首先要有为教学服务的意识。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工作。扎扎实实为教学工作服务是教务处工作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其次要有为教师服务的意识。 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扎实有效地为教师服务,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务处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我们除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热情关心教师,为教师排忧解难外,还应积极地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使教师能够在教学业务上得到提高。再次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学校工作服务的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服务,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离开了学生这个服务对象,学校就失去了办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务主任要讲究人文管理。作为一名校长指令的执行者,上有校长,要为校长出谋划策,执行校长的决策;下有教师,要与教师直接面对。决策必须得到执行,但教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是否能够接受呢?为了使决策较好的得到落实,就需要多些思路,多些策略,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创造性的完成工作。倘若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很容易引起教师的怨言,校长那里也无法交待,可能两头都赚不到好处。因此,要注意讲究人性化管理,灵活处理问题,遇到问题时,多从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对事不对人,多用善意的眼光来看问题。只要多征求校长的意见,得到大多数教师的认可,教务工作就能够得心应手。
三、教务主任要甘于奉献,勇于承担责任。当教师遇到问题而委屈、埋怨时,不可能也很少有人敢冲校长发脾气,而教务主任是工作的直接安排者,又没有足够的说话份量和直接决策权,因此教师就会冲教务主任来发泄不满,成为教师们的出气筒。安顺民师雷鸣副校长是这样比喻的:他曾经看过一部叫《门缝里的男人》的片子,描述的是一名男子一边要孝敬自己的母亲,一边又要讨好自己的妻子,可妻子和母亲总有着无穷无尽的矛盾,这名男子夹在两个女人之间每天疲于处理她们弄出的矛盾,焦头烂额,最后连家都不敢回。他认为教务主任扮演的角色与其有一定的共同点,在工作中往往让这边满意了那边又不满,让那边满意了这边又不满,难以做到人人满意。正因为如此,教务主任就要善于处理这类问题。首先不能推托责任。当着教师的面,不能把责任往校长或别的领导身上推;当着校长的面,也不能把责任往某位教师身上推。推脱责任的人往往感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否则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何必要推脱呢?在别人眼中,在客观事实面前,在都是文化人的教师心里,语言上的推卸是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在成绩、荣誉面前,教务主任要耐得住寂寞,在校长的眼中或发言稿中,所有的成绩都是决策正确的体现;在教师的心中,所有的荣誉,也都是个人努力付出之后应得的回报。而教务主任的付出往往都是无形的,很难也很少有人想到,因而自己要心胸豁达,不要因为长期付出而得不到肯定而牢骚满腹,郁郁寡欢。
总之,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尽管我一贯勤勤恳恳,认真踏实,为学校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有时工作方法欠妥,让一些老师产生误解。今后我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理论和扎实自己的教学技能,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团结全体教师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我校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坚持学习,不断进取,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务主任。
成人大学心得体会篇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一篇,作为儒家思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提出的“三纲”、“八目”等重要观点可被称作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若是超脱出一个学术流派来看,《大学》中简单明确的观点与古今多数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也都有相通。
而“大学之道”,究竟存于何方、归于何处,是一个最基本、却也最难回答的问题。《大学》一篇之所以能流传甚广,也就在于它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不意在学术而意在整个社会的解答。这一解答融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也融入了整个社会的血脉,以一种文化而非答卷的形式,传承至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中举例说:“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其实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不能否认,由于先天的具有或是后天的教育,最基本的品德其实就已经在人的心中存在。因此,使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合乎品质,需要的是“唤醒”。
这一“唤醒”看似容易,却往往要面对一堵堵沉睡的墙。在耐心被耗尽之后,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就沦为了简单易行却基本无效的幼稚化教育。“幼稚化教育”的出发点绝非愚民,而是要启迪民众。但其致命之处就在于,把社会大众当做“零基础”的愚民进行教育。
在当下,面对“道德滑坡”这一类愈发猛烈的抨击和指责,很多人也想起了道德教育并付诸实施,却始终收效甚微。道德滑坡导致了道德教育轰轰烈烈,而道德水准却又并无想象中的触底反弹,使得道德教育陷入窘境,而不得不更加迫切、甚至运动化地进行。但其实,民众从不缺乏道德知识,而只是不想运用。一遍又一遍地灌输重复的知识,只能是短暂刺激,从来都不是长久之计。似乎我们该去重拾起《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吹散掩盖美德的阴霾,使其发散光芒,而非等被照亮。
大学之道,在亲民。
《大学》引《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谓“亲民”,通作“新民”,即使人自新。
“新”是变革,“新”是发展,“新”是从过去到现在,“新”从现在到将来。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中所说的“新”却并非是与“旧”相对,甚至是与“旧”相合。“新”的本质是不断调整而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无论道德上、物质上,人与社会总是会出现种种矛盾。在特定的历史情形下,我们会将其归于时代的变迁使得人的角色出现了错位。因为个体总是太渺小,经受不住环境一丝一毫的改变。但从一个普遍性的意义上说,绝大多数时间和地点,世界运行得是如此完美、一如既往,但却不能消除人和社会之间的碰撞——是人在变,而非世界在变。也许有某一个瞬间,你与世界、社会是如此契合,可这种状态却无法维持。风吹草动都会使得你于不经意间与那一点错离,而只好通过不断的修正错折往返。
新,归根到底是对“正确”的动态保持。或许正确的标准没有改变;或许世界未变,人却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或许世界变了,人却不为所动。无论变与不变,每一次自新都是一次新的挑战,结果由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大学之道的最终追求,并且有具体的蓝图。《大学》中描绘道:“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有些令人惊讶的是,大学之道的目标没有设定为人人的道德标准都向“君子”看齐,而是很大度地给出了如此宽泛的标准。
这种包容的理想目标,对现今社会所追求的和谐共生非常有借鉴意义。多元的追求与发展,并不是我们迈向一致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渡,而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本身。道德标准的高低之间存在角度的差别,只要在最低界限之上,就都应当是以平等的地位存在的。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不同价值标准之间的共处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而非“忍让”。后者所带有的对优劣的判别,会使得不公正的取向产生。
所谓“至善”,“至”在社会秩序井然,“至”在个人的选择得到充分尊重,“至”在一切都拥有最丰富的可能性。“善”的标准可能太过虚无、难以设想,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的善与每个成员的善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前者只不过是对后者的概括。而对每个个体来说,善是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选择来完成的,而不能由他人或社会代劳。这样的选择过程,既是为了满足个体,同样也是在为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对不同可能性的尝试机会。
大学之道,在求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对个人修养而言也好,对社会发展而言也好,恐怕都没有终极答案。《大学》一文对此的探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所认可。但我以为,《大学》更大的意义在于探索本身。
从古到今,无论个人、集团、社会,都会经历许多痛苦与灾难。但他们探求“大学之道”的步伐却从未被打击、失败阻挡。思考者们、践行者们,都怀抱着让个人、社会变得更好的不灭希望,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不断探索着。
他们是寻路者也许他们从未得出完美的答案,却也一步步地以双手之力推动社会与其中每个个体的前行。也许他们得出的结论相悖,也许他们采用的方法相反,但他们对世界的热爱与执着,将后人和身后的世界改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寻路直至今日。我们都对完满的人格、美丽的世界有着同样热切的憧憬,我们也在寻路。也许你对《大学》的作者提出的道路十分赞同,也许你的心中有另一条前行之路,也许你的看法模糊不清、难下决断。每个寻路者都投射出一点星光,因为你曾为人与社会的前行贡献出哪怕最微薄的力量。
没有哪一颗星能够照亮整片夜空,但所有的星却能联结起一个宇宙;没有哪一个寻路者能够为最理想的未来给出一劳永逸的答案,但所有的寻路者却将脚印踏满了追寻历程中的每一寸。
成人大学心得体会篇三
假期,我抽空拜读了高尔基的《我的大学》。
《童年》、《我的大学》和《在人间》是苏联伟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著名的三部自传体小说,作者透过对自我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和命运的描述,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我们上一代人的成长。作者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沙俄专制下的黑暗与罪恶是他成长的独特的社会背景,也铸造了他独特的成长方式。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好处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宝贵财富。小说以其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和热情勇敢的生活态度征服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心。它问世之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鼓舞着无数渴望光明和知识的年轻人勇敢前进。
作品叙述了少年的“我”怀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梦想破灭之后,不得不为生存而劳碌奔波,住“大杂院”,卖苦力,与小市民和大学生交朋友。他进入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他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理解方方面面的生活考验,受到各种思想的启迪和教育,对人生的好处和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探索,这所大学为他展现出一个越来越广阔的世界。在那里学到了在有围墙的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经过痛苦的思想探索,最终成长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
作者是一个孤儿,没有人给他呵护,没有人给他引导,独自成长在一个底层世界,他大敞着年幼的心,睁大眼睛观察周围的一切。他的观察不成体系,甚至杂乱无章,但就是这样的观察使他倔强地成长了起来。作者从小善良懂事,当他来到喀山,寄住在一个贫困中学生家里。他会很早发现这位可怜的妈妈的厨房哲学,分给他的每一块面包,在他心中都“如岩石般沉重”,由此他决定“出去找点活儿干,自个儿养活自个儿”。在暴风骤雨的日子里,躲在废墟底下的大地洞里,他顿悟“上大学——美梦而已”,而他又动情地写道:“这个地方令我永生难忘,它是我的第一所大学”。
这是他在喀山的第一个成长片段。应对苦难的生活,他没有一点抱怨,他的善良的心充满了感恩和期望。他明白苦难的日子很漫长,他对自我说:“苦难的日子里我变得更加坚强了,我并不奢望他人的救渡,也不渴求偶然的好运降临,生活环境越艰苦,越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这个道理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年少单纯,在苦难面前,他更深切地觉察出的是苦难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财富!
他生活在沙皇专制的时代,他那双敏锐的眼睛见证了当时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及思想真实——底层民众庸俗、空虚、无奈、亵渎,同时又具有在苦难的洗礼中积淀出的善良、乐观、吃苦等完美的人性。他们的丑陋与完美无掩无余地裸露在作者观察的眼睛里,对于人们那些粗俗甚至低级下流的举止,他流
露出淡淡的悲伤和无奈,但他富有同情心,他满眼都是善,所以,那些丑陋甚至不显得肮脏;他极力赞美人们的完美,完美的思想,完美的歌声,甚至是一点点完美的流露,在他眼里,这些完美闪烁着高贵的纯净的光泽——他几乎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一讲到女人,他就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情绪激昂,从他那被打得残疾的身体里发出一种令人作呕的痉挛。
即使如此,我依然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话,凭直觉我明白他的语言很美”;“他的声音并不美妙,还略带沙哑,但语言十分动人,真像夜莺在歌唱”;在他眼里,劳动是一种心旷神怡的战斗,“我真想跑上去这两条腿的动物,亲吻他们,他们干活时那么机智灵活,真让我心驰神往”,在简单的纯净的心里,他学不会去在意生活的艰辛,更多的他会直接发现苦难中的美丽,感恩它,赞美它,并在这些荡漾在苦难的河流中的真、善、美中寻找成长的底气。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只是一只空空的口袋里面没有善,同样也没有恶。成长的过程就是充实这只口袋的过程。当还不会辨是非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把恶当作宝贝珍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直接发现并深刻地记住善。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重重叠叠的抱怨,那是因为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变得成熟起来,不安分的心用心地追求如同世界般的复杂。当遇到麻烦甚至苦难的时候,我们往往不是为苦难所累,而是为我们应对苦难的态度所累。纵使世界万般复杂,我们时常会身不由己,但我们仍需要持续一份浓郁率真的心气,成长从那里开始,也必将在这附近到达它的极致。如果成长照应这个回环,我们会活得更洒脱而有好处。
作者从小渴求新知,追求自由,立志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为了追求他心中那个不太清晰却十分完美的前程,他迈力地用心探索。但成长中的人的招架潜力毕竟有限,各种各样的思潮向他涌来,而他也越来越发现真正的生活现实。浩浩人流中的大多数人都遵循着狭隘的生活准则,先进分子的努力甚至不堪一击,他被卷入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的纠缠中,他在这个旋涡里情绪波动,惊恐莫名。
纷繁的意念冲撞着他,无论如何也抓不到真正的要点,他觉得“我就像被什么人拖到了一个阴暗的角落,让我饱览了大千世界的假、丑、恶,我受够了”。这种混乱竟让他下了自杀的决心——也许永远的退出是最好的解脱——但他没有成功,他还要活下去,并且要好好地活。几乎每个人都有陷入混乱甚至濒于崩溃的时候,告诉自我,这决不是终点,耐心坚持,耐心同周围的环境交流,总会找到突围的出口。没有不止息的风,就看自我能不能顶风前行。穿过这段恶劣的天气,就迈上了成长高楼的新一层。
《我的大学》至今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激励了几代人从高尔基的作品中汲取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念。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了《我的大学》这部文学作品后,我深有感触。这本书不仅仅让我了解了主人公青年时代的生活及命运,并且还向我们展现了世纪之交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成长历程。高尔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了欺凌与虐待。就是在这悲惨而又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如生命力顽强的小草,艰难的生长并且绽放。
我多么渴望像高尔基那样,做一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啊!多么渴望像他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同高尔基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我就难以应对,甚至会半途而废。主人公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以及顽强的学习精神,使我想到了自我:家中厚厚的书,却让它们闲着,难道是“书非借不能读?”不,自以为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可恰恰相反,不是说“学无止境”吗?难道仅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不,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才真正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才真正体会到仅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这部书是1923年完成的,此时作者已55岁。对于一个投身革命且年过半百的人,用笔真切地再现少年时代的生活,他笔下流出的全是记忆的精华,含着倔强而又谦诚率真充满智慧的气度。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心总被某种东西激荡着,思维的火花一次比一次闪亮,我不能抑制自我,我要留住这些火花——这些成长的箴言。《我的大学》——我的大学!我感到很幸运在上大学之前接触了这部书,又在大学的实际生活里反复地体会其中的意味。它们对我是如此地重要,我要赶快留住它们,并把它们献给同我一路成长的人。
成人大学心得体会篇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一篇,作为儒家思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提出的“三纲”、“八目”等重要观点可被称作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若是超脱出一个学术流派来看,《大学》中简单明确的观点与古今多数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也都有相通。
而“大学之道”,究竟存于何方、归于何处,是一个最基本、却也最难回答的问题。《大学》一篇之所以能流传甚广,也就在于它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不意在学术而意在整个社会的解答。这一解答融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也融入了整个社会的血脉,以一种文化而非答卷的形式,传承至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中举例说:“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其实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不能否认,由于先天的具有或是后天的教育,最基本的品德其实就已经在人的心中存在。因此,使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合乎品质,需要的是“唤醒”。
这一“唤醒”看似容易,却往往要面对一堵堵沉睡的墙。在耐心被耗尽之后,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就沦为了简单易行却基本无效的幼稚化教育。“幼稚化教育”的出发点绝非愚民,而是要启迪民众。但其致命之处就在于,把社会大众当做“零基础”的愚民进行教育。
在当下,面对“道德滑坡”这一类愈发猛烈的抨击和指责,很多人也想起了道德教育并付诸实施,却始终收效甚微。道德滑坡导致了道德教育轰轰烈烈,而道德水准却又并无想象中的触底反弹,使得道德教育陷入窘境,而不得不更加迫切、甚至运动化地进行。但其实,民众从不缺乏道德知识,而只是不想运用。一遍又一遍地灌输重复的知识,只能是短暂刺激,从来都不是长久之计。似乎我们该去重拾起《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吹散掩盖美德的阴霾,使其发散光芒,而非等被照亮。
大学之道,在亲民。
《大学》引《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谓“亲民”,通作“新民”,即使人自新。
“新”是变革,“新”是发展,“新”是从过去到现在,“新”从现在到将来。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中所说的“新”却并非是与“旧”相对,甚至是与“旧”相合。“新”的本质是不断调整而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无论道德上、物质上,人与社会总是会出现种.种矛盾。在特定的历史情形下,我们会将其归于时代的变迁使得人的角色出现了错位。因为个体总是太渺小,经受不住环境一丝一毫的改变。但从一个普遍性的意义上说,绝大多数时间和地点,世界运行得是如此完美、一如既往,但却不能消除人和社会之间的碰撞——是人在变,而非世界在变。也许有某一个瞬间,你与世界、社会是如此契合,可这种状态却无法维持。风吹草动都会使得你于不经意间与那一点错离,而只好通过不断的修正错折往返。
新,归根到底是对“正确”的动态保持。或许正确的标准没有改变;或许世界未变,人却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或许世界变了,人却不为所动。无论变与不变,每一次自新都是一次新的挑战,结果由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大学之道的最终追求,并且有具体的蓝图。《大学》中描绘道:“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有些令人惊讶的是,大学之道的目标没有设定为人人的道德标准都向“君子”看齐,而是很大度地给出了如此宽泛的标准。
这种包容的理想目标,对现今社会所追求的和谐共生非常有借鉴意义。多元的追求与发展,并不是我们迈向一致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渡,而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本身。道德标准的高低之间存在角度的差别,只要在最低界限之上,就都应当是以平等的地位存在的。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不同价值标准之间的共处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而非“忍让”。后者所带有的对优劣的判别,会使得不公正的取向产生。
所谓“至善”,“至”在社会秩序井然,“至”在个人的选择得到充分尊重,“至”在一切都拥有最丰富的可能性。“善”的标准可能太过虚无、难以设想,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的善与每个成员的善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前者只不过是对后者的概括。而对每个个体来说,善是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选择来完成的,而不能由他人或社会代劳。这样的选择过程,既是为了满足个体,同样也是在为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对不同可能性的尝试机会。
大学之道,在求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对个人修养而言也好,对社会发展而言也好,恐怕都没有终极答案。《大学》一文对此的探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所认可。但我以为,《大学》更大的意义在于探索本身。
从古到今,无论个人、集团、社会,都会经历许多痛苦与灾难。但他们探求“大学之道”的步伐却从未被打击、失败阻挡。思考者们、践行者们,都怀抱着让个人、社会变得更好的不灭希望,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不断探索着。
他们是寻路者也许他们从未得出完美的答案,却也一步步地以双手之力推动社会与其中每个个体的前行。也许他们得出的结论相悖,也许他们采用的方法相反,但他们对世界的热爱与执着,将后人和身后的世界改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寻路直至今日。我们都对完满的人格、美丽的世界有着同样热切的憧憬,我们也在寻路。也许你对《大学》的作者提出的道路十分赞同,也许你的心中有另一条前行之路,也许你的看法模糊不清、难下决断。每个寻路者都投射出一点星光,因为你曾为人与社会的前行贡献出哪怕最微薄的力量。
没有哪一颗星能够照亮整片夜空,但所有的星却能联结起一个宇宙;没有哪一个寻路者能够为最理想的未来给出一劳永逸的答案,但所有的寻路者却将脚印踏满了追寻历程中的每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