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十七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一
20xx年5月,王娅为基金会汇去了准备好的3万元捐款。20xx年6月,王娅又萌生捐出唯一一套房产、资助更多西部贫困学子的想法。“我这一辈子就挣了30多万,但是房子值100多万,可帮助更多的孩子。”
半年多的时间、经过四个疗程的化疗,1米6左右的王娅体重骤减到70斤左右。就在医生为她会诊下个疗程的治疗方案时,王娅决定:停止昂贵的化疗治疗,用节省下来的钱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我产生耐药性挺快的,第四个疗程结束了,药效在逐渐降低,而副作用在一次次的化疗中叠加。我越来越没劲儿,越来越吃不下东西。放疗时间又长,又痛苦,效果又不见得好,最后我想了想,放弃了。”
在生命倒计时之际,王娅心中牵挂的是那些西部的孩子。此时,她还要完成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捐出自己的房子。
地税局、房管局、公证处……能去的地方,王娅的同学都帮着去了解。几经周折,王娅在天津北方公证处一位姓段的公证员的帮助下,起草了文书,办理了身后捐赠遗嘱公证。
但很快,王娅又反悔了,她要把身后捐赠变成生前赠予,因为她担心自己去世以后还会有签字等诸多手续,给房产捐赠带来麻烦。“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让钱能顺利用到孩子们身上。但当时国家出了新规定,公证处不给个人办理这种业务。北方公证处的段公证员又接着帮忙想办法,让律师在遗嘱上签字,进行证明。最后终于办成了,心放下了。”
几经努力,生前捐赠终于成功办理,王娅这套70平米的住房,在她生前就赠予给了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这也是她唯一的一套房子。
多年来孑然一身的王娅没有子女,王娅说这是她人生的一个遗憾。至今已经资助多名学生的王娅说,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她最大希望的就是孩子们能靠知识改变命运,学成后回馈家乡,为祖国做贡献。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二
66岁的王娅是一名普通的天津退休女工。生活条件一般的她,持续捐资助人近30年。去年3月,王娅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可她却做出了一个令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治疗,捐出她唯一的房产用来继续助学。2月16日,王娅去世。按照她的意愿,亲友们为她办理了遗体捐献的手续。
王娅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她要在死神降临前加快捐资助学的脚步。一生都在为慈善尽力
王娅生于1952年,是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16岁时曾到内蒙古五原县插队,后来在河北省的一个县城当了一年民办教师。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给王娅留下深刻印象。
1989年,希望工程正式设立,王娅立刻捐出100元,当时她的工资还不足200元,捐出的是她月工资的一大部分。
此后,她的爱心捐赠从未间断:汶川地震、南方水灾她各捐款20xx元、甘肃舟曲地质灾害她又拿出4800元……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天津市慈善基金会,也都留下她持续不断的爱心捐赠足迹。
20xx年,王娅偶然看到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成立基金会,捐助甘肃贫苦学子的报道,深受感动。她马上搜索网络了解到,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主要捐助甘肃贫困学生完成高中学习,一次性捐款额为6000元,正好是高中三年的学费。
王娅立即给基金会发去电子邮件,询问账务公开情况。不久,她就收到了基金会理事长陈章武教授的回信。信中,陈章武的一句话坚定了王娅通过基金会捐资助学的信心。“他说‘我们没有专职人员’,就这一句话,我就告诉陈教授,我终于找着了,我要早知道,早给捐了。”
随后,王娅很快将6000元助学金打入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账户。
甘肃灵台一中的高一学生白云成为了王娅的捐助对象。20xx年3月,央视《朗读者》节目纪念赵家和教授的录制现场,陈章武第一次见到了王娅,王娅也第一次见到她资助的学生白云。
陈章武回忆说:“那天在拍摄现场,我想请王娅女士作为爱心人士的代表上台出镜,可她坚决不同意。王娅女士跟我讲,见到那些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不要让孩子们有什么负担。”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三
“逆行者”这个词最近悄然火了起来,那么到底什么是逆行者?逆行者就是在危险情况发生时,在所有人都在想尽办法撤离时,那些把生命置之度外,向着危险的地方去拯救更多生命的人……
谁都知道武汉是疫情重灾区,可是仍然有太多人选择逆行而上。他们与病毒作斗争,他们与死神抢夺生命,他们用火热的中国心书写着大爱的文字,他们不断地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使命”。奋斗在一线的医生,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坚持前方报道的记者,许多滞留武汉的异乡人,甚至还在上学的学生……千千万万人的命运,都在这个新年对彼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关注着手机上的最新消息,一条条来自一线报道,一串串令人揪心的数字,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这场巨大漩涡。让人欣慰的是,更有越来越多的人请战、报名,他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不管是抗击一线还是支援后方,他们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勇敢负责的精神,坚守自己的岗位,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
奔跑着,在死神的世间与时间赛跑;穿梭着,在阳世和阴间抢救生命;坚守着,病毒不退前进的步伐不停;也逆行着,不怕困难病毒不消决不退缩!哪怕前方是万丈悬崖,也要义无反顾往下跳;哪怕背后死神在挥着镰刀,也要从容不迫向前跑。责任,他们的肩头,承载的是全国人民对他们的信任。他们是最普通的中国人,却也是最伟大的逆行者!
防控疫情,他们是“最美逆行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带领一流技术团队,在前线努力工作;无数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而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筑牢基层防疫第一防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也正凸显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我们在努力,我们再努力。
这本是一场毫无温度的灾祸,但逆行者却让灾区的人们感受到世间的温暖。20__年的非典,我们挺过来了,20__年的h7n9,我们也战胜了,20__年的肺炎,肯定也会在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最终胜利!
武汉封城,封锁住的是病毒的扩散,而锁不住的,是武汉人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全国人民对武汉的祝福。武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全国人民都在等待着,等待着病情过去,等待着武汉重新焕发生机,等待着……再去武汉吃一碗热干面,再等一场樱花盛开。
这世上本就没有岁月静好,我们所谓的安逸,其实只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替我们负重前行。逆行者,是“伟大”的代名词,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在他们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美好的明天指日可待!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四
雅加达亚运会苏炳添百米夺冠的影像,仍在人们脑海中反复闪回。20__新赛季伊始,年届30的苏炳添赢得赛季开门红。
北京时间2月14日凌晨,爱尔兰阿斯隆室内60米决赛,苏炳添以6.52秒的成绩夺冠并打破赛会纪录。“中国飞人”展现出良好冬训水平并为新赛季“热身”。接下来苏炳添还将参加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英国伯明翰站以及德国杜塞尔多夫站两场室内赛。
去年苏炳添就是从室内赛起飞,在柏林站60米跑出6.55秒小试牛刀后,卡尔斯鲁厄站跑出6.47秒,打破由自己保持的男子60米亚洲纪录。转战杜塞尔多夫站,苏炳添又跑出6.43秒的好成绩,赛季第二次打破亚洲纪录。室内田径世锦赛,苏炳添更是跑出6.42秒摘得银牌,将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再次提升。
室内赛的爆发,也为苏炳添去年室外赛季的高光表现打下基础。20__年,以苏炳添为代表的“中国速度”令世人震惊。室内赛季,苏炳添几乎一个月内三次刷新亚洲纪录。室外赛季,苏炳添两度跑出9.91秒,两平百米亚洲纪录。谢震业突破10秒大关。韦永丽百米跑进11秒。
中国短跑之所以不断刷新历史,源于队员们多年来不懈地坚持和拼搏,源于教练团队的科学指导,源于“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由此才共同造就了中国短跑的突破和崛起。
苏炳添和中国短跑团队的飞速进步,无疑给正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各个运动项目以很大启示。苏炳添为何在29岁时还大幅提升自己的最好成绩?说明年龄并非成绩突破的障碍。为何短时间内中国短跑成绩实现重大飞跃?外籍教练对起跑细节、重心转移细节等方面的精雕细琢,值得各备战队伍认真学习深究竞技体育的本质和规律。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五
周秀芳的支教故事,不断感化着大家。除了她当年的学生之外,不少宁波人也纷纷伸出了援手,越来越多的人集聚在周秀芳周围,形成了一个爱心团队,她在宁波和溆浦之间搭建了一座“爱心桥”。
去年10月26日,北斗溪镇红花鄞州姬存希希望小学落成,这是周秀芳牵线捐建落成的第17所希望小学。这也是唯一一所通过众筹建立的小学。3天时间,5000名网友筹集50万元爱心款,周秀芳当场流了泪。她说:“为红花村造一所希望小学,是村里两位80多岁的老人拜托我的事,也是红花村小学的学生在给我写信时表达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我要特别感谢这些有爱心的网友!”
这些年来,在她的牵线搭桥下,宁波、上海等地人士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涌向溆浦。
宁波女企业家王娴出资31万元捐建搭溪小学,象山爱心人士掏出20万元捐建来凤小学,上海交大筹资50万元捐建前进小学……每一个捐赠者的名字都写在本子上,记在周秀芳的心里。最让她感动的是,今年初,宁海县91岁的王春文老人看到了她的事迹之后,几经周折找到她,一次性拿出250万元,在溆浦捐建5所希望小学。还有很多人通过电话、微博、微信等方式联系到周秀芳,通过她找到需要助学的儿童,联系需要捐建的希望小学。周秀芳像一个“爱心搬运工”,将宁波等地人士的爱心源源不断汇聚到大山深处,点燃了贫困山区的希望。她常说:“我巴不得是孙悟空,一个跟头就能搬运更多爱心。”
为提升教学水平,周秀芳还牵线促成宁波与溆浦两地教师结对。20__年11月,宁波市鄞州区溆浦支教基地成立,周秀芳发动宁波优秀教师去溆浦支教,溆浦选派中小学校长到宁波取经,培养“种子教师”。
在溆浦扶贫助学期间,周秀芳的事迹也感动和影响了很多当地人。
20__年10月,溆浦九溪江乡宝山小学唯一的教师张艳香想外出打工。周秀芳得知后赶到学校,耐心做她的思想工作,还送她去北京培训,此后她通过考试获得了溆浦县优先转为公办教师的资格。“周老师一个外地人都能来,我更应该留下!”张艳香决定留在宝山小学。
今年新建的宝山天三希望小学,当地村民自发捐赠了2万多元,建了一个标准篮球场。一位村民说:“周老师这样一位外地的老奶奶都这样帮助我们,本地人更应该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北斗溪镇专门准备了一本台账,把周老师爱心团队的每一次捐款捐物进行了整理登记。镇党委书记梁金华说:“在周秀芳的带动下,当地老百姓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了。她推动了溆浦人民‘向善行善向上’的良好风尚。溆浦百姓要记住这个好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周秀芳用她的行动感动了社会,感化了溆浦的村民。茅坡村62岁的老支书告诉记者,因为周秀芳的到来,村里的文明程度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卫生状况越来越好,打牌的人越来越少……
4年多来,周秀芳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全国最美志愿者、20__年度全国十大女性新闻人物、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20__年度人物、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湖南省最美湘女等。不久前,又被评为浙江省第六届道德模范,入围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候选人。
面对这些荣誉,周秀芳说:“荣誉应该归功那些热心人,我只是一个‘搬运工’。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帮助我的幕后英雄。”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六
彭士禄,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是革命先烈彭湃的次子。作为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彭士禄主持了我国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参加指挥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改革开放后,他负责我国第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为我国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能从堆芯一直推算到螺旋桨”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上有4.6万个零部件,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制3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土、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在京逝世,享年96岁。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彭士禄的病房中始终挂着一顶海军军帽,帽子上绣着中国的核潜艇。几个月前过生日那天,他的病房里摆放的也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模型。核潜艇、核事业,是彭士禄一生的牵挂。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被徐徐推向大海。艇上有4.6万个零部件,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制。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62年2月,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核潜艇技术极为复杂,全艇设备、仪器仪表等多达2600多项,近5万台件,电缆总长近百千米,管道总长30余千米。作为核潜艇心脏的动力装置,反应堆的研制更是难上加难。
当时中国在核潜艇建造方面所掌握的知识近乎为零,包括彭士禄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见过真正的核潜艇到底长什么样。这种条件下怎么开展工作?彭士禄说:“我们这批人有学化工的,有学电的、仪表的,我们大多数人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4个字-一-‘自教自学’。”
没有资料、图纸、设备,没见过实物…彭士禄带领科研人员用简陋的计算工具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建立起中国核动力装置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并最终确定了100多个参数。有时为了验证一个参数,科研人员没日没夜地“三班倒”,用仅有的一台手摇计算机和几把计算尺,连续算上好几天。有的人手臂摇肿了,有的人手心磨起泡,仍然坚持摇下去,直到验证准确为止。
彭士禄主持了核动力装置的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攻克了诸多重大技术关键一一不到3年,就完成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基本设计方案;仅用不到6年,我国建造的1:1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成功实现满功率运行。
他能从堆芯一直推算到螺旋桨!”如今,82岁的热功专家黄士鉴回忆起与彭士禄共事的经历,做出这样的评价。那时的彭士禄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生也离不开核事业!”
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
经常“敢于拍板”,他引领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赋予国家自立、民族自强以无穷的力量。
核潜艇是大国重器,于无声处壮国威;核电则是战略性高科技产业,事关国计民生。和平运用核能,将核能服务于社会,是彭士禄的毕生心愿。他曾说,自己一辈子干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
中国发展核电,究竟该走哪种技术路线?上世纪70年代,熔盐堆方案和压水堆方案如何取舍,一时成为争论的焦点。经过科学论证和调研,彭士禄力排众议,提出应采用国际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并充分利用我国刚建成的陆上模式堆技术经验及其工业配套设施,容量可暂定为30万千瓦。
压水堆方案很快得到认可。这一方案也为我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我国核电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回顾彭士禄的一生,像这样“敢于拍板”的事例不胜枚举。“时间很紧,总要有人拍板,不能无休无止地讨论呀!”彭士禄曾对其他科硏人员说,“做实验用数据说话,最后我来签字。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
虽然经常“拍板”,但工作中的彭士禄却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他曾说:“凡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但人总不完美,对事物总有几分模糊。这时就要不耻下问、调査硏究、收集信息,通过试验等来搞清楚。”
1983年,彭士禄被任命为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总指挥,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1988年,彭士禄又担任核电秦山联营公司董事长,成功实现了我国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几十年来,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自主成功硏制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到建设秦山、大亚湾等一批先进核电站,再到自主研发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以彭士禄为代表的核工业人,用自己的韶华与汗水,赋予国家自立、民族自强以无穷的力量。
“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他心里揣着两笔账,一笔是公事的“明白账”,另一笔则是私事的“糊涂账”
很长时间以来,彭士禄的事迹,甚至连他的名字都鲜有人知。有人叫他“中国核潜艇之父”,被他严词拒绝:“核潜艇工程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我个人的创造,是千万科技工作者和干部、工人集体努力的结晶。我不过是与同事合作,为中国的核事业做了该做的事。”
3岁时母亲牺牲,4岁时父亲就义,两次被捕入狱……这让彭士禄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15岁辗转来到延安后,彭士禄常对延安中学的同学们说:“我们的父母经过残酷的斗争,有的流血牺牲了,要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自己的父母亲,怎么对得起党?”
1951年,彭士禄以优异成绩获得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后又因国家建设的需要,改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彭士禄和同事们“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有时甚至连窝窝头都吃不饱。粮食不够,他们就自己动手挖野菜、白菜根吃。
为了建造核潜艇陆上模式堆,他“打起背包就走”,在四川的一个偏僻山沟里,一干就是好几彭士禄心里揣着两笔账,一笔是公事的“明白账”,另一笔则是私事的“糊涂账”。他说:
“做一个明白人谈何容易?要有超前意识,对问题有新思路、新见解;对工程技术能亲自计算主要数据;对工程进度能说出某年某月应办哪几件关键事;对技术攻关能亲自挂帅出征,出主意,给点子……但当一个糊涂人则更难,凡对私事,诸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49岁时,彭士禄就在一次核潜艇调试工作中突发急性胃穿孔,胃被切除了3/4。可是手术后,他仅仅住院一个月,就又开始了工作。彭士禄曾在自述中写道:“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七
周秀芳,20__“感动湖南人物”,怀化市第四届“十大道德模范”。她已古稀,却甘于奉献,支教扶贫,募款建十校。
20__ 年,为了实现自己的“支教梦”,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李惠利小学退休的周秀芳放弃高薪返聘机会,来到溆浦县北斗溪镇支教。两年里,她筹款300余万元,让一个又一个爱心学校在溆浦的大山深处拔地而起。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到桐林小学考察的情景。当时正下着雪,30 多个孩子挤在教室里,小脸冻得发红,浑身瑟瑟发抖。”回忆起20__ 年3 月在北斗溪镇桐林小学看到的那一幕, 周秀芳说,她看到的是永远也忘不了的情景:教室是用茅草棚搭建起来的, 没有玻璃窗, 没有水泥砖头,孩子们蜷缩在火盆旁,听着一位拄着拐杖、口音浓厚的老先生讲课,这也是桐林小学唯一的老师。
见此情景, 周秀芳当即决定,留在北斗溪镇支教。
漫漫助学之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来回学校的路坡陡弯急,有恐高症的周秀芳上下山坐车都要闭着眼睛;山上的学校是茅草棚子,四面透风,古稀之年的她身体明显吃不消;山里的学生住得分散,走访一个学生要走半天路,每天她都累瘫在学校……
劳累、艰辛,并没有阻挡住周秀芳前进的脚步。“听着活泼可爱的孩子叫我一声‘周奶奶’,我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周秀芳说,就这样,她留在了桐林小学。
仅仅支教,并不能完全改变孩子们的境遇。为此,周秀芳将在溆浦的所见所闻做成幻灯片,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大山里的孩子们。周秀芳早年的学生、爱心人士张刚在朋友圈看到爱心召集后,专程从上海赶到北斗溪镇去看望周秀芳。
“房子的门都关不住,风一刮里面冷得刺骨。并且房子看上去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晚上四处都是黑咕隆咚的,看着都害怕。”采访中, 张刚告诉记者, 那一刻,他震惊了。
于是当即决定,捐资30 余万元重建桐林小学,并配齐学校的教学设施。
20__ 年4 月份,桐林弘盛希望小学开始动工了。作为支教老师的周秀芳,一边教书,一边监督建设进展。
“老师的大爱情怀深深感染着我,我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回去后,张刚把所见所闻告诉身边好友。大伙一致决定,再在北斗溪镇捐款建一所希望小学。
20__ 年9 月,这两所三层楼高的希望小学全部建成,学生们全部搬进了新校舍。
周秀芳支教的故事,感染着一批又一批人。
爱的火焰,在溆浦已燃起燎原之势。在两年多的支教时间里, 周秀芳爱心团队先后筹集302 万元爱心款,在北斗溪镇牵线建成了10 所高标准的村级希望小学。1700 多名孩子搬进新教室,穿上新校服,背上新书包,有了新文具。爱心人士还结对帮扶212 名贫困生上学,将直至其大学毕业,累计资助已达400 余万元。
爱心零距离,温情天下传。古稀奶奶周秀芳,用她的大爱情怀,在异乡溆浦,为大山里的孩子们点燃了希望之灯。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八
叶连平,男,汉族,1920xx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高中学历,河北沧州人,安徽省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自1978年从教,到1989年退休,再到鲐背之年,91岁高龄的叶连平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为乡村学生燃烧了40多年,被乡亲们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他坚持为学生义务辅导,20xx年自费开办家庭课堂“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辅导学生1000余名,不仅花完了退休金,也用光了家里所有积蓄。20xx年设立“叶连平奖学金”,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已连续发放了7次,共发放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2个孩子。荣获全国德育教育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优秀教师等称号。
“叶爷爷就是我们的亲爷爷”
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条件差,叶连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头萦绕。20xx年,他自掏腰包在自己家里开设留守儿童之家,从此他30平方米的老屋成了孩子们幸福的家。
这些留守儿童来自周边村庄,父母大多在外做生意,都由爷爷奶奶在家看护,可他们没有文化,对功课帮不上一点忙。于是这些孩子一放学总爱往他家跑,喜欢在叶连平家做作业,有些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问他,他都耐心地一一解答。?很快,留守儿童之家的孩子从最初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三五十个。不少孩子英语成绩很差。因为年轻时曾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做过勤杂工,英语很好,于是叶连平决定每逢双休日和寒暑假义务为孩子辅导英语。这一辅导就是十九年,他分文不收,连用电、用水、稿纸、图书等相关学习资料,都由叶老师自掏腰包购买。
每次上课,孩子们少则三四十人,多则六七十人。他们中,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家离得很远,为方便孩子学习,叶连平就让他们免费食宿在自己家里。江明月和妹妹都是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又很拮据,叶连平就主动把她接到自己的留守儿童之家,不仅免费补课,而且免费提供吃住。在叶连平的精心辅导下,江明月20xx年被南京理工大学录取。此后不久,叶连平又将江明月的妹妹江敏接到家中,为她免费“开小灶”补课并提供食宿。两年后,江敏考上了和县重点高中。姐妹俩每每谈起这些经历都很激动:“叶爷爷就是我们的亲爷爷。”
“该花的钱绝不小气”
6年前,镇政府出钱把叶连平家对门的学校仓库改建成两间教室,一间供他上课,一间作为图书室,这里俨然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为了让“小树”茁壮成长,叶连平不光教书,还要育人。他经常带孩子们外出参观,开阔视野。周边的省科技馆、名人馆、博物院、南京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等处都留下了叶连平和孩子们的足迹。为了把节省的钱用到孩子身上,叶老师异常节俭。他的家还是三十多年的老房子,没有装潢、没有卫生间、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他至今仍穿着破旧的衬衣和带有补丁的裤子。老伴不理解,抱怨说家里的煤炉漏气封不紧,买个新的20块钱不到都不给买。他说,该花的钱绝不小气,不该花的,一分钱都不能花。
留守儿童每次外出,参观经费全由叶连平来出。多年来,他义务办学购买桌椅文具,孩子们在他家吃、用、住,组织学生外出参观,省吃俭用资助困难学生,零零碎碎花了近30万元。
为了孩子们学习,他把从牙缝里挤出的钱,20xx年成立了叶连平奖学金基金,奖励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到目前为止,他已捐款7万元,不仅花完了退休金,也用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已连续发放了7次,共发放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2个孩子。
“最放不下的就是孩子”
5年前,叶连平在一次家访中被电瓶车撞倒,他的身体越来越差,还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因担心手术失败再也不能站上讲台,就一直将就着。一天半夜,一不小心跌倒在地上,昏迷不醒,一查竟是脑出血加脑膜炎。本来住院需几个月,但住院第四天他就急着出院。“孩子们需要我,我必须回家。”医生拗不过他,让他在一张自愿提前出院的证明上签了字,才肯放人。出院时,叶连平的头上还缠着纱布,伤口缝合线还没拆,根本不能走路。孩子们看到佝偻着背,满头银发的老师头上扎着绷带,眼角上留着手术后的伤疤,忍不住放声大哭。老人却笑着说,不要哭,老师不是回来了吗!
“我再不干恐怕没时间了”
他把一周的辅导时间排得满满当当:周末两天上课,周一、周二改作业,周三印讲义、上书法课,周四、周五备课、家访,一天忙到晚,像个陀螺团团转。
有人劝他不能再这么劳累,身体吃不消。他说:“我再不干恐怕没时间了。”他感叹自己“在和时间赛跑”。
也有人问他:为什么退休不好好享清福?他笑言:“我已享清福,而且非常幸福。这样的工作比休息强多了!”
叶连平没有孩子,但他帮助过的学生都是他的孩子。学生满堂,桃李遍天下,是他最大的心愿。
“不管生命还有多长,我都会沿着当前的路一直走下去。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忘记头上有多少白发了。”当地人提到叶连平,无不敬佩,赞他为“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对此,叶连平笑着说:“我充其量不过是个萤火虫。”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九
感动中国20__年代人物揭晓,在这个获奖名单当中,有这么一位科学家在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和场论四个领域拥有13个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他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华人学术实力的天花板,被公认为理论物理学史上的顶级大师。
他为中国科学事业默默奉献五十余载,他说,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
他就是代表着华人世界里最高科学成就的杨振宁。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些无良的媒体对他的科学成就,和对中国的贡献选择性失明,却故意去放大他的生活和隐私。这就使得不少人不了解这位科学家的科学成就以及对国家的贡献。实际上,杨振宁所做出的科学成就以及对于中国的贡献已经远远超乎了一般人的想象。科学家颜宁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杨振宁先生,你是我们的‘爱豆’。我可能毕生也无法达到您的高度,但从您可以看到华人可以到达怎样的高度,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
1956年,杨振宁和另外一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名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的论文,正式提出了“宇称不守恒”,这是一个什么级别的科学成就呢?
当时两人找到有着“东方居里夫人”之称的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希望她用实验验证了这个发现。吴健雄等物理学家还真的成功证明了“宇称不守恒”。于是,就在第二年,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授予了杨振宁和李政道,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宇称不守恒”的成就对于99%以上的物理学家来说是无法企及的高度,更不要说能拿一次诺奖都够一个科学家吹一辈子的,毕竟一共不到1000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可是你不知道,“宇称不守恒”对于杨振宁来说,不算是顶级的科学成就。如果把他一生做出的科学成果排一个顺序,在四大领域有13项诺奖级别的成就,而“宇称不守恒”顶多能排到第三位。那他最大的成就到底是什么呢?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十
前不久我在我订阅的《感动中国》这本书上读到一篇文章,使我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我是导游,先救游客》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文花枝的年轻导游发生的感人故事文章是这样写的:20x年8月28日,刚刚做了三年导游的文花枝,带领旅游团队行至陕西省洛川境内。由于下雨路滑,突然,一辆载重40顿的加长大卡车载着一车煤炭猛撞过来。一瞬间,一场6人死亡、14人重伤、8人轻伤的惨剧发生了,坐在前排的文花枝当即晕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文花枝醒来了,眼前的一切似乎是一场噩梦:旅游车变了形,游客们血肉模糊,哭喊声、呻吟声、血腥味包围着自己。她被这一切惊呆了,自己被撞烂的车头牢牢卡在座位上,危急关头文花枝忍住剧痛,艰难的打出了报警电话,又立即向旅行社报告了事故消息。听到游客们的呻吟,她用尽全力大喊:“大家一定要坚持,救援人员马上就来了……”她的声音稳住了大家的情绪,激起了游客们求生的欲望。
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看见血流不止文花枝准备先救她,但文花枝却吃力的说:“我是导游,我没事,先救游客!”但救援人员看文花枝伤重便不顾他的请求先救文花枝。文花枝再次喊道:“拜托你们先救游客,我年轻,我挺得住!”救援人员这才放下她去救游客。在救援人员救游客时她还用尽力气喊:“加油,加油!”知道在确认车上没人才叫救援人员把自己抬下车。
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在我们这个和谐文明的社会里,就需要像文花枝这样的人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在生命危难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这是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啊!
我们小学生从小开始就应该学习文花枝的这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时时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十一
59岁的周秀芳老师十多年前就退休了,但她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支教梦.去年春节,她回家过年时,偶然听一位好友提起:溆浦县北斗溪镇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几乎没有老师愿意去,孩子们都渴望有个宽敞明亮的教室.过完年后,周秀芳只身前往溆浦,从此踏上……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们能够安心读书就是我最大的心愿.”3 月28 日,溆浦县北斗溪镇九溪江中心小学的821 名学生,穿着崭新的校服,一个个挺直腰杆,精神抖擞地做着早操.这批校服都是宁波退休教师周秀芳捐赠.她的心愿是,这些山乡稚嫩的“小树苗”能早日成才.
一路艰辛虽苦犹甜
69 岁的周秀芳老师十多年前就退休了,但她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支教梦.去年春节,她回家过年时,偶然听一位好友提起:溆浦县北斗溪镇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几乎没有老师愿意去,孩子们都渴望有个宽敞明亮的教室.
过完年后,周秀芳只身前往溆浦,从此踏上了千里助学路.海拔600 米的大山深处,山高坡陡路险,有些学校甚至是用茅草棚子搭的,四面透风.“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到桐林小学考察的情景.当时正下着雪,三十多个孩子挤在教室里,即使生了三个炉子,孩子们还是冻得瑟瑟发抖.”看到此情此景,周秀芳不禁红了眼眶,当时就毅然决定留下来支教.
周秀芳说,漫漫助学之路十分艰辛,但只要受助的孩子们围在她身边,甜甜地喊着“周奶奶”,她的选择就非常值得非常幸福.
师生接力情满山乡
周秀芳在偏远山区支教的事迹在朋友圈里广为传播,感动了许多人.毕业于上海交大的张刚是周秀芳的学生,他得知后,专程从上海赶到溆浦去看望老师.结果一到当地就被艰苦的教学环境深深震撼了,当即决定捐资30 余万元重建桐林小学,并配齐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
“老师言传身教,我一定会把她手中的爱心助学接力棒一直传下去.”张刚回去后,立刻把当地艰苦教学的情况告诉了校友,大家决定继续在当地捐款建一所希望小学.凑齐35 万元之后,前进希望小学也开始动工.去年9月,这两所三层楼高的小学全部建成,学生们全部搬进了新校舍.从此,宁波与溆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都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爱心助学一呼百应
助学在路上,感恩在路上,爱心在路上.除了学生张刚之外,不少宁波人也纷纷伸出了援手.很多人通过电话、微博、微信等方式联系到周秀芳,通过她找到需要助学的儿童,在献出爱心后收获到了满满的感动和温情.近日就有多位宁波市民和当地的20 多名学生结成帮扶对子.
“我要代孩子们向各位好心人深深地鞠上一躬.”周秀芳说,她只是一名爱心搬运工,把家乡人的爱心搬运到贫困山区,让山区孩子感受到异乡亲人的温暖和深情.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十二
王娅生于1952年,今年66岁,是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16岁时曾到内蒙古五原县插队,后来在河北省的一个县城当了一年民办教师,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给王娅留下深刻印象。
1989年,希望工程正式设立,王娅立刻捐出100元,而当时她的工资还不足200元,捐出的是她月工资的一大部分。
此后,她的爱心捐赠从未间断:汶川地震、南方水灾她各捐款20__元、甘肃舟曲地质灾害她又拿出4800元……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天津市慈善基金会,也都留下来她持续的爱心捐赠足迹。
这些年到底捐了多少钱,王娅自己也说不清,而她现在每个月的退休金也才4000元。“我就是个普通人,做的这些事实际上很普通,没有什么。”王娅说,“当你看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有大的能力就多帮点儿,小的能力就少帮点儿,反正是尽力去帮。”
20__年,王娅偶然看到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成立基金会,捐助甘肃贫苦学子的报道,深受感动。她马上搜索网络了解到,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主要捐助甘肃贫困学生完成高中学习,一次性捐款额为6000元,正好是高中三年的学费。至今已经资助4300多名学生完成学业。
王娅立即给基金会发去电子邮件,询问账务公开情况。不久,她就收到了基金会理事长陈章武教授的回信。信中,陈章武的一句话坚定了王娅通过基金会捐资助学的信心。“他说‘我们没有专职人员’,就这一句话,我就告诉陈教授,我终于找着了,我要早知道,早给捐了。”
随后,王娅很快将6000元助学金打入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账户。这样的举动让陈章武记住了这个普通的天津退休女工,因为基金会的捐赠者大多数都是陈教授熟识的朋友和同事,像王娅这样没见面就直接捐钱的并不多。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十三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20__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
63岁的她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张桂梅说,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学习张老师先进事迹,读懂她的遗憾、害怕和欣慰,更增忘我拼搏的进取力量。
有一种遗憾,叫经久难忘——若无刻骨铭心的遗憾,又怎会有无所畏惧的勇敢?
13岁女孩哭着说,“我要读书,我不想嫁人。”这是20__年以来张桂梅心中抹不去的遗憾,因为这份遗憾,她立下最坚定的志向,选择走一条最为艰难的路——作为一名普通老师要办一所免费高中,让大山里的女孩们都能读书。因为这份遗憾,她不在意被人误会成骗子,一次次利用假期到昆明街头募捐。因为这份遗憾,她不停地奔走、呼吁,寻求支持,终于梦想亮出了曙光,20__年,作为党的xx大代表的她,赢得了媒体的关注,最终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20__年9月,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开学,一个个不可能终于在奔走、呼吁、奋斗中成为如梦一样的现实。对张老师来说,20年来,这份遗憾长居在心,取得多好的成绩,获得多大的荣誉,也忘不掉这份“疤痕”一样刻骨铭心的遗憾。我想,这份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是追求完美的执念,何尝不是一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在这美好人间恒久散发着人性中最圣洁的光辉。
有一种害怕,叫我等不及——若无时不我待的担当,又怎会有平地起高楼的决心?
那一年,校园没有围墙,没有食堂,甚至没有厕所,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一根旗杆,还有满院子的杂草。可是,她还是坚持把学校开起来,哪怕学生底子弱、成绩差,哪怕全是“线下生”,她说,“晚一年招生,就又有一批女孩被耽误了”,孩子们耽搁不起,没有条件,那么创造条件也要干下去。“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在张老师“傻丫头,快点”的小喇叭督促下,20__年夏天,华坪女高首届毕业生一炮打响,高考百分之百上线,还有几名学生考上了一本。因为这份怕,张老师等不及学校“军马炮”配齐到位;因为这份怕,多年来,她不敢有丝毫懈怠。她说,“我一刻也不能离开学校,老师、学生我都得盯着。”这份怕让人心生敬意,这份怕让人心头一热:何为爱生如子,何为人间大爱,何为担当奉献,何为无私无畏?张桂梅老师就是!
有一种欣慰,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若不去吃奋斗的苦,又怎会有收获的甜?
“没有女高,就没有现在的我”,爱在爱之间传递,毕业的学生反哺学校,毕业的学生心怀家国,毕业的学生回报社会,“这都是张老师教育我们的,自己强大了,也要记得去帮助别人。”孩子们的成长是对张老师最好的肯定。今天的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配套设施完善,学校共有3个年级9个班,在校生464人。至今,10届毕业生,1804名学生考入大学,一本上线率高达40%,高考成绩综合排名连续多年位居丽江全市第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张老师的身体更瘦了,已经从130多斤掉到了只有七八十斤,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旧是那个有点倔犟,非常认真,能吃苦,肯奉献,孩子们眼中的“张妈妈”。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美好生活都是干出来的——她依旧是那个微笑着、拼搏着、奋斗着的张老师,依旧是那个不停奔跑着的时代“打工人”;她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学习的楷模,无愧于新时代共产党人学习的榜样:为张桂梅老师点赞!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十四
朱彦夫,1933年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沂蒙山腹地——沂源县张家泉村。他从小家贫如洗,14岁时就毅然参了军,194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不怕流血牺牲,拼命作战,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跨过鸭绿江等上百次战役战斗。
1950年12月,朱彦夫参加了在朝鲜争夺250高地的血腥恶战。他所在的一个连,在零下30度严寒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的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在弹尽粮绝的时刻,仍然坚持与敌人拼搏。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一个遍体鳞伤的人,这就是朱彦夫。
朱彦夫在战场上是个勇士,在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后,在极端困难的生活面前,他挑战生命的极限,决心做个自食其力的生活强者。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为了不让别人照顾,他毅然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战争这个雕塑大师,把沂蒙山雕塑得更加凝重、庄严、显赫。
朱彦夫回到山沟里,才知道全村许多户揭不开锅,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穷得叮当响。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深深感悟到:贫穷才是他们最大最凶恶的敌人!他那一颗被泪水煮过的心又开始激烈地跳动。弗洛伊德认为:人生就是一场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不断搏战的过程。
朱彦夫为了练习生活自理,来家8个月,就砸碎了饭碗141个,菜碟盘子23个,茶碗7个,泼掉饭菜上百次,因摔伤、冻伤用药90多次……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他一直与命运搏斗。他终于成为胜者!他是一个成功者,1957年,全村8名共产党员,一致选举朱彦夫当了村党支部书记。
他肩负重任,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写地的绝世文章!他拄着双拐,爬山头,到田间,访贫问苦到家院;他用残臂、用假肢支撑着大干苦干,开山劈岭,治山改水,打机井。
他躺在地里,跪在沟里,育苗、拔草、浇水;他带领村民,千方百计,历经艰难,把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山果园;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产。
修道路、搞副业,全村用上了电…… 昔日的枪炮轰鸣,化作了醉人的丰收谣、欢乐曲;沂蒙百姓,以勤劳的天性,将战火烧焦的土地,装点得秀美而丰腴。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十五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敢于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每当危急关头,从来不会缺少一大批逆风而行的英雄。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阖家团聚时刻,瞒着亲人冲上一线的医务人员;迅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前线的援鄂医疗队员;直面病毒,坚守在战“疫”最前沿的“白衣天使”……这些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的勇士,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让我们深深懂得什么叫做无畏、坚韧、奉献。
跟病毒“赛跑”抗疫勇士彰显初心力量。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我是党员,我在战‘疫’现场”;“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党旗在抗疫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让我们深切地领略到什么是人民利益至上,感悟到党的初心的伟大力量。
跟病毒“赛跑”抗疫勇士彰显仁心之美。“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医者仁心。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战斗的近1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大褂,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疫情面前,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冷静、无畏、迎难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动。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疫情发生以来,多少白衣勇士,正是胸怀这样的大医仁心,或坚守、或逆行、或挺进,用身体之盾勇敢地挡在疫情之前,完全把个人和家庭利益、得失置之度外,用义无反顾诠释着医德之美。
跟病毒“赛跑”抗疫勇士彰显奋斗风采。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是奋斗者的人生,是伟大时代的召唤。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态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是一次赛跑意识和赛跑能力的考验。据湖北日报报道:在战役一开始就第一时间奔赴前线武汉的专科传染病医院——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身患“渐冻”绝症,妻子被感染隔离,却瞒着全院医护人员,率领600多名白衣卫士在战役一开始就第一时间奔赴前线,冲锋在前,他已经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了34天。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的肌肉在萎缩,但我的思想并没有残疾”。但是鲜有人知的是,张定宇在对抗“病毒”的同时,也在顽强地同“渐冻症”进行着斗争。他带着武汉人特有的乐观与豁达,身为渐冻人的在自己生命倒计时之际,没有消极悲观,更没有无所作为,而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时间赛跑、同病毒赛跑,尽能力救治更多患者,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尽力量,这是超越自我的赛跑,这更是超越生命的赛跑。正是像他这样的勇士们争分夺秒的顽强奋斗、忘我奉献,为救治患者、防控疫情、打赢抗疫硬仗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致敬和钟南山、张定宇一样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逆行者”,把责任与担当抗在肩上,逆风而行,汇聚强大力量,勇战病毒,牢固防线。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十六
我从不惊叹火轮高吐的艳日,从不欣赏潇潇暮雨的满片江天,更从不应和着说什么高山的锋利,谈什么流水的清澈。因为我知道,在这天地茫茫的广阔土地上,最值得惊叹的,不是日月,最值得歌颂的,不是山川,最值得庆贺的,不是逢年过节的喜事,不是众人的欢呼……。
我要说,热爱国家的人,他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角。如果没有了他们,日月再辉煌,也不会有人赏识,山河再壮丽,也只能孤零地立在那里,爱国者用他们“万物皆我友”的情怀,铸就了这山河的妖娆,这鱼的鲜活,万物的富丽。
中国人,是雄伟的传奇,他们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把生命绽放的如此美妙——人民当家做主了,把物质生活的理想大门打开了。在我的记忆中,奥运、神六、疾病、地震……有喜也有忧,自然的灾害一次次席卷了华夏大地,无数人在这黑夜里起誓:“中国既然发展起来了,就是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
“挺住,挺住!”这是一个中国人最伟大的勇气,看远天上粘住的枯草,能让人痛苦也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中国人,就是不断在喜悦中鼓励自己,在哀伤中激励自己。岁月的悠悠了这一切,中国人自信,乐观,有梦想,不怕困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名言鉴定了这一切,在这披荆斩棘的岁月里,在每个爱国者的劳动下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着。这一切的变化,至今没有结束,永远也不会结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伟大的志愿,“我们会永远的报建设祖国的重任传递下去!”
如果要问中国的发展为什么会如此朝气,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有追求。这是一种伟力,能让人历尽万难而无悔,可以带着中国人拼出了辉煌。中国人为什么会有如此追求?——“我们都是爱国人,他们都期望自己的祖国有朝气,这样我们才能抬得起头,可以扬眉吐气,感到振奋自豪”
在一个中国人的生命中,不是单一的色彩,而是充满奇特、雄心、博大的,他们团结友爱、共同努力、快乐学习、举创成果。他们生命的五线谱,是律动的,是钢劲的。每一个音符,都像一只活泼的小燕子,自由盘绕在壁墙,又幸运地吃着青苔……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是美好的,也时时刻刻都牵挂着我们的祖国。从开天劈的的诞生,每一个中国人,都用它炙热的心灵去建设祖国。隋堤上,又听见工人们在朗诵:“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当春波温柔地拍打着堤岸,岸上这柳树依依,夕阳又稳稳地西沉……我们不经要问,是谁把祖国建设的如此和谐?是爱国人,谱写了这曲曲和谐……
如今,让我们作为一个爱国人,去祝福祖国祝福伟大的祖国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阔步向前。
感动中国王百姓心得体会篇十七
1920xx年,叶连平出生于山东青岛。1940年随父亲到上海进光夏中学读初中。18岁时,他随父亲到南京进入到美国大使馆做勤杂工。“我的英语底子就是在美国大使馆打杂时磨出来的。”在大使馆工作的三年零六个月里,叶连平认识了司徒雷登、巴特沃斯,“也见过宋子文、孙科、白崇禧等公众人物,还跟宋美龄握过手。”1949年后,叶连平同几位居民合伙开办了夜校,开始做扫盲工作,后来在江苏南京的琅琊路小学一直工作到1955年。1965年,叶连平辗转来到安徽和县。1978年,因为人员调动,卜陈学校一个毕业班连续一个月没有人上课。有人推荐了叶连平,已经50岁的他重回热爱的讲台。初中不能组织晚自习,他就把40个孩子按照自然村分成五个组,打着煤油灯,一个星期到村里五天辅导孩子学习。他带的第一届毕业班,11人考上中专,比另一个班多9个。发现孩子们成绩下滑,他就会上门家访。
1991年,63岁的叶连平退休了。那天,叶连平捧着教材、参考书,还有两个省下的黑板擦,交到教导处,久久没有走出来,“趴在桌子上哭得不像样”,他舍不得那三尺讲台,不愿意离开他的学生。
退休后,他几乎一天没歇,附近小学有老师请假,都找他代课,短则几天,长则三年,哪有需要,喊一声就去了。“我失去的太多了,怕来不及补偿。整整20xx年啊。现在就想拼命干,能补一点是一点。”
长期的教学中,叶连平独创了“四步教学法”。“叶老师的授课方法,一般在黑板上分成四块,即病句、辨析、新单词、语法。”程雨秋今年读九年级,六年级时,她来这里补过英语。
程雨秋父亲早逝,母亲打工。今年9月,叶连平让程雨秋在他家里吃午饭。“我刚开始觉得很尴尬,但时间久了觉得叶老师就像爷爷一样,我也就自然了一些。到现在,我开始有了家的感觉。”程雨秋告诉记者,“我六年级的时候,英语很差,经常不及格。妈妈把我送到叶老师的英语补习班来补课,因为叶老师从来不收任何费用。今年我初三了,英语考了139分。”
到卜陈村工作生活40年,连同退休后的20xx年来,叶连平教过的学生有1000多名,村民们对他都有着说不出的喜爱和尊敬。57岁的村民曹法银一家三代都是叶连平的学生,“叶老师一毛钱都没收过。有时候我们感觉不过意,把家里鸡下的蛋给他,他都不肯收。”
曾有人问叶连平,为什么退休了不好好享福?“我这样就非常幸福。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是享福,都忘记头上有多少白发了。”叶连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