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优质20篇)
教案的编写是教师备课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在编写教案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关注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帮助教师提前思考和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供各位教师参考借鉴,助力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一
3、体会作品中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文学性。
1、感知课文,按要求筛选信息,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
2、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3、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2课时。
一、说明文知识单元学习指导:
1、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2、说明文大致包括三种具体样式:一带有一定文艺性的,指科学小品,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二科普性为主的,如《向沙漠进军》《宇宙里有些什么》;三实用性的,如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用等。
4、常见的说明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顺序,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的。比如介绍景物,建筑,多是根据地理环境、方位布局来安排;介绍事物源出、演变,多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阐述事理又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总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由分到合,由远及近,由浅到深,逐步阐述。
5、说明文常见的形式有:(1)总(概说)分(具体)式(2)总(概说)分(具体)总(概说)式(3)分(具体)总(概说)(4)并列式(5)递进式。
6、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
7、说明文的考试点主要有: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的理解;2.对说明方法的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二、作者及解题:
1、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2、“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此题内涵丰富: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公历七月);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三、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列出提纲,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
明确:第一部分: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壳、膜、肉、浆”引出话题,总领全文。
外壳:龟裂片、片峰(粗糙)颜色:深红色或紫色。
形状:心脏形、卵圆形、圆形大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至二十多克)。
第二部分:荔枝的生态。
壳膜:白色果肉:颜色、味道、肉质、制作。
贮藏:不耐贮藏(与果实关系密切,附带介绍)。
果实:果核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或绿色。
花期:花形、花型、花序、花蜜。
第三部分:荔枝的生产。
产地:中国南部果谱:种类、内容、荔枝品种。
移植:习性、古荔枝移植情况产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满足需要。
2、分析课文是按何种顺序进行说明的。
明确: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
四、筛选课文主要信息,将文章改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平实的说明性的文字。
明确:1、根据提纲,概括要点;
2、注意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3、把握说明语言的朴实主、准确。
五、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与测评》。
一、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明确:一是举例子,有历史的,有现实的,也有来自调查材料的。二是打比方,在生动的比喻中寄托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三是列数学,准确、科学。四是画图表,形象、生动,直观。五是引用,有故事、史料、诗文,共征引资料二十余条,从唐宋明清至今。
2、本文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明确:(1)推测语气;(2)确数、约数的使用;(3)语言周密,合乎科学性。
3、科学小品文语言的文学性较强,本文体现在哪里?(找出课文中作者引用的诗词典故,并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的作用)。
明确:体现在大量引用古代诗词典故和比喻修辞的运用上。
类别。
材料。
诗歌散文。
史书记载:
南越王向汉高祖进贡荔枝;《三山志》。
科学专著:
《四川果树良种图谱》、《中国果树栽培学》、蔡襄《荔枝谱》、陈鼎一谱。
引用的作用:(1)充实文章内容,丰富读者知识;(2)使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3)寓科技知识于文学描写,使读者可由文学欣赏而获得科学知识。
二、讲评练习册《学案与测评》。
三、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
附与课文相关的诗文:
1、明朝陈辉《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栏杆。
2、徐勃《咏荔枝膜》: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客消。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白玉薄笼娇色映,茜裙轻裼暗香飘。嫣红狼藉谁收拾,十八闽娘裂紫绡。
3、白居易《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译文: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假如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看到它三天以内的变化情况的人。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二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的作品,这篇文章准确、翔实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绍,并对我国荔枝生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总之,这是一篇介绍荔枝知识的科技小品。既有丰富的知识、很强的科学性,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
本文是把荔枝作为水果来介绍的,采用了从主到次,由表及里德说明顺序。从总体上看,主要介绍荔枝过时的形体特征,次要介绍它的生产情况。在说明果实时,又根据它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由表及里的顺序。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又按照壳面构造的观察顺序来写。这样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说清了有关它的其他知识,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引用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可以使说明更加清楚具体,使文章趣味盎然而富有文采。本文在引用上更有它自己的特色:一是引用古诗确定全文的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二是引用的诗文多带比喻,能很好地说明荔枝的主要特征。三是引用资料,说明荔枝的栽培历史,增强文章的科学性和可信性。本文在运用引用说明的同时,还运用了比喻说明、举例说明、数字说明等多种说明方法。
之后,情况差不多,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但幼师班的课堂纪律要好些,计算机班有几个男生讲小话。
整理记录之后,观照课堂实录和教案,发现两者出入其实很大。以前是喜欢按着教案上课,往往会出现学生要发散,而我死命的想将其扯回我固有的思路,故往往是前半节课热热闹闹(因为有背景的补充和介绍),而后半节课就显得枯燥无趣。而此次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却让我清醒认识到,一个教师,光是备课是不够的,需要备学生,需要临场发挥,需要教学机智!
如原本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准备由荔枝实物激发学生兴趣。
(为此,我特意到市场买了荔枝),带出我的问题,由此让学生来比较介绍,然后再引出所要学习的课文,让学生自发的去寻找作者以及相关的文章特点。可以让学生逐步去理解文章思路和作者情感。把认知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结合起来。但结果却是截然相反的。职校的。学生很调皮,同时,他们也是抱着一种玩笑的态度,见到有吃的东西,都来抢着吃,结果三颗荔枝还没有完成使命就进了学生的肚子,当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活跃气氛的作用,几个平时打瞌睡的男生也兴奋了一节课。幸亏我还准备了几幅荔枝图片,可以代替荔枝实物。可当我要引入文中之时,吴雅琪同学举手要发表意见,心急口快的他在举手的同时,人已经站起来,把她对荔枝的了解及对荔枝的疑问和盘托出。于是,为了答疑就直接进入了课文内容,而把作者介绍、作品背景、字词正音给直接跳过了。不过,也没什么大问题,因为已经预习了一节课,一些问题也断断续续地解决了。同时因为看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就补充了一个小组讨论,代替了原来的教师幻灯片展示。
应该说,本次课堂教学,与我所准备的教案还是有较大出入的。但通过教学反思,我却发现有一种歪打正着的感觉。虽然在我的教学设想中,希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但在实际的教案编写过程中还是限于条条框框,限于固定模式。如引入、作者介绍、字词正音。其实现在看来,既然已经布置了学生预习,课堂上并没有非讲不可的理由。从此堂课,学生的自我见解和对说明文论述形式的熟悉程度,可见其是花了精力和时间去预习的。因此,通过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检查学生的预习,包括字词,这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方法,也是我这堂课所得之一。
的确,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预设的教学流程只能参考,不能死守,应该根据课堂情况机智处理。
比较可惜的是:应该把“写作题”放在课内完成。写作题是:运用四种说明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先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再用五分钟的时间分享学生的作品,当场点评。当然由于时间的问题,未能在课堂内完成写作训练。最后学生的一句结束语未能行成。至少我可以明了学生对这堂课的感受,觉得很遗憾。但学生对缩写的认真完成至少让我感觉到了一点: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可以的。以后这方面可以放手让学生练,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自我评价。
以前上完一节课也反思,不过总是大致想想,很难得细细致致的去考虑、记录。所以教了十来年的书,总也没有进步。第一次把自己的课堂语言录下来,发觉是如此平淡无味。颇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三
1、知识目标:
把握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知识。
掌握以引用古诗文为主的说明方法。
整体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能力目标:
筛选信息,把握基本特征。
选择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品味生动、精确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作者敢于质疑,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
形成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
1、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技法。
2、引用古诗文的作用。
3、合理、严谨的说明顺序。
引导,点拨,归纳。
把握特征,梳理文脉。
筛选信息,质疑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学生对荔枝知之甚少,缺乏直观感性认识,更谈不上深层次的体悟。以本为本乃是破解难题的根本途径。
(一)导入新课。
贾祖璋。
(二)出示目标。
1、掌握荔枝的形态及内部特征。
2、分析引用古诗文的作用。
3、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4、品味缜密准确的语言。
投影显示上述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三)出示学法。
筛选信息,抓住特征;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拓展提升。
(四)研讨目标。
第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投影显示目标: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荔枝的基本特征?
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勾画与荔枝特征有关的语词。讨论,小组展示:
1、外部:外壳(粗糙);颜色(深红或紫色);形状(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大小(直径三到四厘米);重量(十余克到二十余克)。
2、内部:膜(白、轻、薄、艳);肉(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核(长圆形,表面光滑而色棕褐,无核)。
3、生长:花期(二月初到四月初);产地(我国);古籍记载;习性(喜温暖)。
生小结:从外部到内部,再到生长情况等方面介绍荔枝,具体、生动、准确。
第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投影显示目标:
1、本文运用哪些方法进行说明?
2、最突出、最典型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分析其作用。
回顾旧知:初中学过几种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子、举数字、打比方(比喻)列图表、分类别、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等。
要求:浏览课文,就第一个小问题进行讨论。小组交流意见,形成本组结论:
展示:
举例子: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所得,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
举数字: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荔枝大小通常直径三到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
打比方:心脏形,有细长如指形的“龙牙”,有圆小如珠的“珍珠”。
接下来就第二个小问题进行研讨:
扫读文本,自主学习,思考。将用得最多或者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找出来。
明确:引用古诗文。
要求:学生将文中引用的古诗文勾画出来,小组推荐代表有感情地朗读。
小组讨论:引用这些古诗文有什么作用?
展示: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荔枝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特点。
“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成片荔枝树林的景色。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膜的轻、薄、艳。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不耐贮藏、运输。
要求:再读文本,分析引用古诗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提醒:注意标题,开头,中间,结尾。
组内争议,组间交流。
展示:
以诗句为题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引起阅读兴趣。
开头引用白居易的文章,概括介绍以前对荔枝的总体印象,引发质疑。
中间部分针对荔枝的几个特征(外壳、颜色、膜、不耐贮藏、习性)引用诗文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说明。
结尾引用苏东坡的诗句点出荔枝的发展前景。
第三、解决第三个问题。
投影显示目标: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
要求:浏览课文,回顾第一个大问题,讨论。
明确:先说果实,后说花期、产地、古籍记载、习性,是先主后次。就果实来说先外部后内部,是从外到内,由表及里。
师小结:抓住荔枝的基本特征,整体上从主到次。具体到果实上,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尽管材料多却组织得井然有序,详略得当,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第四、解决第四个问题。
投影显示目标:品味精确的语言。
学生浏览课文,找出用词精确的语句加以解释。
展示:
大多数是深红或紫色……也有淡红色的,又有黄荔,淡红色而略带淡红。
荔枝大小通常直径三到四厘米。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
师小结:语言的精确性体现了科学小品的科学性、严谨性。准确地介绍了荔枝的'基本特征。
(五)自主互动。
再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自主交流解决。
问题组:本文还有那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互动展示:作诠释,引用史料。
(六)探究拓展。
投影显示:请同学们写一段有关荔枝的文字,把文中引用的古诗文连缀起来。比一比,看谁写的又快又好!
(七)课堂总结。
投影显示:文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特别是引用古诗文按照从主到次,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顺序,准确、生动地介绍了荔枝的基本特征。体现了科学性与文艺性相结合的文体特点。让我们多角度、全方位了解了荔枝的科学知识,受益匪浅!
(八)布置作业。
投影显示:介绍一种你最喜爱的水果,突出引用的说明方法。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四
2、把握本文说明顺序。(重点) 。
3、理解、运用本文独特的说明方法。(难点) 。
预习作业: 。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认识荔枝。 。
2、划出本文重要词语,正音、辨形、释义。 。
3、熟读下面这首诗,挖掘所蕴涵的一条重要信息。 。
惠州一绝 。
苏轼 。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课堂研习: 。
三、阅读下段介绍荔枝的文字,思考分析其与课文写法风格的区别。 。
——摘自《辞海》 。
1、燃灯疑夜火,辖珠胜早梅。 。
——梁元帝《咏石榴》 。
2、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天。 。
——白居易《山石榴》 。
——潘岳《安石榴赋》 。
——《事类合聚》。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五
一、导入部分(谜语导入)。
师: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脱了红袍子,是个白胖子。去了白胖子,是个黑圆子。”(打一水果)。
学生:答案:荔枝。
师:非常棒,谜底就是荔枝,看来同学们对荔枝的样貌还是比较熟悉的。虽然我们平时都有吃过荔枝,但是可能没有仔细观察了解过荔枝。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贾祖璋的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在从前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认识荔枝。
二、主体部分。
(一)解题。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从这个题目里,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生: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阳历七月);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的产地、成熟期、颜色(生态的主要特点之一)。
师:xx同学回答的非常好。这个题目引用自明朝陈辉《荔枝》这首诗中的句子。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作者不是以“荔枝”二字作为标题,而是以“南州六月荔枝丹”这样一句古诗为题,新颖,同时也很有概括力,激发丰富的联想;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增加了浓厚的文学气息。
再来了解下本文的作者贾祖璋。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他撰写的科普读物主要有《鸟类研究》、《生物的韧性》、《生物学碎锦》等。他的科学小品,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
小品文: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二)开始正式的文本内容。
1、理清字词。
2、文本层次的梳理,以及说明顺序的说明。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分别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教师再总结概括文本的层次、结构。
(这篇课文主要分荔枝的形态特征和荔枝的相关知识两个部分。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在说明荔枝的外部形态时,则按壳面的构造——色泽——外形——大小及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而介绍内部构造时又是按壳——膜——果肉——果核从外到内的顺序。这样来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
2、重点赏析独特的语言魅力,以及说明方法的说明。
师:全篇阅读下来,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这篇课文,与其他的一些说明文不太一样。读起来比较具有艺术性,不是那般枯燥无聊。回想一下,之前学的《物种起源(绪论)》,是不是有意思多了。那么,接下去就让我们细细品味一下,这篇课文独具有特色的语言魅力吧!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个人为一组,找出具体的例子说明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每个小组至少找出一处进行说明。
(1)作引用(主要用了引资料):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六
(一)使学生了解科学小品的一般知识。
(二)使学生了解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三)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
(四)让学生体会本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情趣的特点。
(一)举例子。
来自现实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等。
来自调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
来自史籍和科学专著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杨贵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等。
(二)比喻说明。
直接比喻说明,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说“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等。
引用古籍或诗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
(三)数字说明。
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数与结实数,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古籍中所载的荔枝的品种时,都运用了数字。
(四)引用说明。
古代诗文、文献资料、谚语等本文引用达十余处之多。这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扩大了知识面,加强了说明效果,同时又使文字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文学韵味,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能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又能获得一种文学享受。
文章虽属于说明文,却以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远比诸如“荔枝”、“说说荔枝”之类的题目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文章开头引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句子进行质疑,自然引出对荔枝的说明介绍。文中引用诗句,或介绍荔枝林的景观,或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或印证荔枝的生长北限,或借以表达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的愿望与建议,都极富文学情趣。
(一)作者简介。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我国著名的老科普作家。著有《中国植物图鉴》、《鸟类概论》等专著,以及《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等科普作品。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二)课文说明。
教师:本文选自《生物学碎锦》,是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
板书: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三)熟悉课文。请2~3位学生依次朗读,教师随时在黑板上写下学生读错的字。每个同学朗读后,教师均需对其朗读情况作三言两语的简要评定。
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次”、和“第”均作次序讲。
(四)分析课文。
教师:下面分析课文。这节课我们主要解决文章说明的重点和层次问题。
大家考虑一下,读过这篇文章之后,你对文章内容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印象最深?
学生略作思索便会答出:荔枝的果实。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荔枝是我们平时常见且喜食的水果,因此对它最感兴趣,同时课文对它也介绍得最详尽,所以印象深。
教师:请同学看课文,然后不要遗漏地说出课文介绍详尽到什么地步。
学生看书、思考、作答。
教师明确:
课文介绍详尽到有关荔枝果实的各个方面:外壳的形态,外壳的颜色,荔枝的果形,荔枝果实的大小及重量,壳内的果膜,果肉(假种皮),荔枝的贮藏,荔枝的果核(种子)等,有花才能有果,因而课文还连带介绍了荔枝的花。
教师:课文除了上述内容而外,还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哪些知识?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课文还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分布,古代讲荔枝的专著(书谱),荔枝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的北限(地区限制)、以及提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建议。
教师:与前面介绍荔枝的果实相比较,哪一部分是本文的主体,为什么?
学生作答,教师明确:
很显然,介绍荔枝的果实的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因为它是有关荔枝知识的重点,同时也是一般读者最感兴趣、最乐于了解的知识,因此作者写作时,把它作为主体,进行详细介绍。这再一次说明作为科普作品,在对某种事物进行介绍说明时,要依据所要说明的事物的自身特点和读者的认知需求,来合理安排文章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估计同学能作出否定的回答。但理由未必圆满充分。
教师分析、明确:
不行。我们首先要搞清“主要”和“次要”与整篇文章的关系。“主要”和“次要”是就其在表达一篇文章的主旨时所起的作用的大小、重轻而言,而不是指对一篇文章是否必要而言的。“次要”不等于“不必要”,“主要”和“次要”对一篇文章而言都是“必要”的。
其次,我们就这篇课文来谈。如果文章题目改作《荔枝的果实》的话,那自然可以考虑删掉后面的部分。而本文是讲荔枝,因此有关荔枝的知识都应作介绍,而不能只介绍其果实,这样内容才全面。另外,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考虑,作者不仅把有关荔枝的知识介绍给了读者,而且提出了“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建议,体现了作者写作意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综上所述,后面的次要部分是不能删掉的。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分析,文章说明的重点清楚了。接下来的是层次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分析,估计同学们对文章的层次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好,就把这个作业留给大家,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编写出这篇课文的。段落层次提纲。另外,在课本上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一题。
(五)列出本文的提纲。
1.主要说明荔枝果实的形态特点。(1~10)。
(1)从对小学时学过的《荔枝图序》质疑写起,引出下文(1)(2)荔枝的形态特点(2~9)。
①荔枝的外部形态。(2~5)。
a.荔枝外壳构造b.荔枝外壳的颜色c.荔枝的形状d.荔枝的大小及重量。
(3)荔枝的花。(10)。
2.主要介绍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11~13)。
(1)荔枝的产地分布。(2)古代的荔枝书谱。(3)荔枝的生长习性及生长北限。
3.提出建议:大力发展荔枝生产,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14)。
教师:理清了文章的段落层次,那么说明顺序也就明了了,请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教师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在说明荔枝的外部形态时,则按壳面的构造——色泽——外形——大小及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而介绍内部构造时又是按壳膜——果肉——果核从外到内的顺序。
这样来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七
同学们,我国南方有一种非常有名的水果被称作“果中珍品”,它就是荔枝。相信大家一定都品尝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荔枝属无患子科。古籍称荔支、离支、丽支,果实成熟时果皮色红艳可观,俗称丹荔。荔枝鲜果色、香、味、形均美,甜香可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荔枝全身都是宝,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种类多,且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
(一)假如要你写一篇介绍荔枝的说明文,你会给文章起个什么名呢?
课文题目用的是明代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共7个字,却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南州——荔枝的产地,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六月——荔枝的成熟期。六月是旧历,按公历算是七月。
荔枝丹——荔枝的颜色。
提问:文章用诗句作题目有什么好处?
明确:好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此题内涵丰富,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突出了科学小品的文艺性风格。
(二)明确文体知识。
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艺性说明文)。
2、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早在30年代,他就出版了《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出版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丽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八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不知不觉已是农历四月的中旬,在岭南的梅雨季节里,那一颗颗缀在绿叶间的荔枝已初染红晕,犹如一个忸怩羞涩的少女欲露还遮的半掩脸儿埋在枝叶的中间;却也有不怕羞的,大大方方无拘无束的在枝头摇曳,对着人们盈盈浅笑。远远看去,整个荔枝林一片红浪翻飞,我终于领略到什么叫“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周围的绿色的植物与之交相辉映、蓝天白云与之互相衬托着,像是一幅巨大的浓墨重彩的`油画,横卧于天地之间。
荔枝的成熟,最欢喜的莫过于孩子们。看枝头的一抹红晕初染,已经有孩子迫不及待的跃跃欲试,全然不顾刚刚雨后枝干的湿滑,也不理会枝叶上残存的雨水会把衣服打湿,身手敏捷的爬上树,摘下一大串来。还不够成熟的荔枝往往甜味已具而酸涩味稍重,但这并不影响孩子们急于享受的心情,一会儿就风卷残云,只剩下一地散落的壳和核。
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生怕手慢了荔枝就没有了的样子,我又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80年代,家里只有两亩多的薄田,为数不多的旱地,田要种水稻,地要种副粮,一年还要纳几百斤的粮食给国家。家里六口人,父亲和他的兄弟们还要轮流供粮食给爷爷奶奶。当时的生活顶多只能用仅仅温饱来形容,所以家里没有多余的地用来种果树,水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极为奢侈的食物。其实这种情形并不单是我家,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这样的,只有一两户人家有余地种上一两棵荔枝树。而每年到荔枝成熟的季节,看着别人家枝头上的红艳,不管如何垂涎欲滴,也只有暗暗吞口水的份。
也有同龄伙伴忍不住嘴馋,瞅准主人不在家时爬上树去偷摘。但往往是迎来主人的一声怒斥,原来是人家故意臧起来引你上钩。这自然是招来一顿臭骂,尔后是通知家长,又招至家长的一顿呵斥毒打。我倒是从来不敢去偷,我母亲甚至要求我不能走近果树,以免招至别人的误会。但有一次和堂妹出去玩耍,恰从荔枝树下经过,看着一颗颗红彤彤诱人的果实,惹得馋虫直在肚子里钻。她怂恿我爬上树去摘,但我说什么也不敢。
她就自顾自地准备爬上树去摘一两颗下来尝尝,但还没等她走近树根,荔枝主人只比我们大一岁的儿子在树上一声吆喝,吓得我们一溜烟的跑了。后来荔枝主人的儿子在他母亲面前添油加醋的描述一番,我们又招来一顿辱骂,甚至跑到我母亲面前告状,说我们偷了多少多少她的荔枝。母亲急了,问我偷了没有,我说我还没有走近她的荔枝树呢。但她一口咬定我们是偷了她的荔枝,就算我用诅咒发誓来维持自己的清白也没用。
再后来父亲在家附近的一块田里种上了几棵荔枝树和龙眼树,而我在等待荔枝长成的漫长岁月里,再也没有走近过别人的荔枝树,只在自家的田里盼着荔枝快快长大。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日复一日的盼望中,我终于尝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颗荔枝,当剥开荔枝红色的果壳,露出莹白如雪、晶莹通透的果肉时,我迫不及待地放进口中狂嚼,那种酸甜芳香的如琼浆玉液的滋味瞬间充斥于口齿之间时,我也终于明白苏轼为什么会发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叹了;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了。荔枝的滋味实在令人难以抗拒,范成大有诗曰:“甘露凝成一颗冰,露浓冰厚更芳馨。”白居易更有诗赞叹荔枝说:“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我生为岭南人,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年在享受荔枝的美味中,感觉此生足矣!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现在,日子进入了农历五月、公历的六月。岭南的荔枝已普遍成熟,在荔枝迎风摇曳的季节里,到处一派绛雪艳浮,云霞似锦,瓜果飘香,欢歌笑语,盛世太平的景象。
那天晚上父亲打电话来叮嘱我回家去摘荔枝。第二天一早,我迎着清风晨露,在鸟鹊唧啾声中一路驰骋,经过摩托车四十分钟的路程,家乡就在眼前。摘了满满一框荔枝,凝视着枝头上仍然硕果累累,突发诗兴,大声吟诵着明朝陈辉的那首《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阑干。”围观的孩子们望着我,不明所以,看着孩子们茫然的表情,我哈哈大笑,每人分上几颗荔枝,他们便都躲到阴凉处吃荔枝去了。
日暮时分,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几框荔枝,一些拿去卖,一些放进冰箱储存起来,留着日后慢慢吃。
这段日子,因为有了荔枝的点缀,整个夏天都变得绚丽多彩。而每天空闲时分,一边欣赏着天边云卷云舒,庭前花开花落,一边啜着荔枝的甘香芳醇;然后一杯清茶,一本诗集,在惬意中静看时光用纤纤巧手把日子慢条斯理的渲染,或水彩,或油墨,或工笔,或写意,在悠然自得的岁月中,我期待着来年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九
学习目标:
1、了解荔枝。
2、把握本文说明顺序。(重点)。
3、理解、运用本文独特的说明方法。(难点)。
预习作业: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认识荔枝。
2、划出本文重要词语,正音、辨形、释义。
3、熟读下面这首诗,挖掘所蕴涵的一条重要信息。
惠州一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课堂研习:
一、参照课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浏览课文,划出重要信息,逐段概括,分别写了荔枝的什么,有什么特点。(要做到“四动”,即眼、口、手、脑动起来;要注意自主思考、交流合作)。
三、阅读下段介绍荔枝的文字,思考分析其与课文写法风格的区别。
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圆锥花序。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果肉(假种皮)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而有佳香。
——摘自《辞海》。
四、课文主要采用那些说明方法来增添文学情趣的?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诵读诵读,并举例分析。
五、请利用下面的资料,运用本文最具特色的说明方法,起个好题目,写一段富有文学情趣的介绍石榴的说明文字。然后读一读,同学间交流评价。
1、燃灯疑夜火,辖珠胜早梅。
——梁元帝《咏石榴》。
2、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天。
——白居易《山石榴》。
3、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缤纷磊落,垂光耀质,滋味浸液,馨香流溢……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渊;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醒止醉。
——潘岳《安石榴赋》。
4、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点,皮中如蜂窠,有黄膜隔之,子形如人齿,淡红色,亦有洁白如雪者。
——《事类合聚》。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十
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
明确学习要求;
合作探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筛选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点拨,针对课文难点,教师酌情给予指导。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态度;
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把握说明顺序,鉴赏表达技巧。
品读赏析文本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文学性。
提问法。
两课时。
多媒体展示“荔枝”的特写镜头,请学生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眼中的荔枝。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为标题目,而用文中之标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个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长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以这句话作为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联想;并且它是引用明朝诗人陈辉《荔枝》中的一句诗,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同文章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标题要好。
1、阅读课文,概括每段段意。
2、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一、引出说明对象。
外形:外壳—颜色—形状—大小。
荔枝果。
果实:壳膜—瓤肉—特性—果核。
二、荔枝的生态。
荔枝花。
二、荔枝的生产:产地—树谱—移植—产销。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根据层次,试说说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把荔枝作为水果来介绍的,按照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写。课文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特征,次要介绍生产情况。在介绍果实时,又根据它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又按照壳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这样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说明了有关它的其他知识。
结合课文内容,试分析下列句子对课文理解的正确与否。
1、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的。
2、我们吃的这部分荔枝是荔枝的真正果肉。
3、荔枝的肉是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4、古代记载荔枝的书有十三种。
5、荔枝在北方是不可能生长的。
6、能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生产。
7、荔枝的成熟期,福建是四月下旬到七月,广东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
教师总结:高考科技说明文的阅读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其中筛选信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
3、在原文的基础上,颠倒个别词语的顺序。如上面第7句原文应是“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把“广东”与“福建”的位置调换;传递的信息不相同。
5、根据文章,逻辑推理。如第2句,根据原文的理解,荔枝的真正果肉应是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所以这个判断也是不准确的。
这篇课文在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体会其作用。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
1、打比方: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更易理解。
2、列数字,使得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
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如介绍荔枝贮藏时说,“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又如介绍荔枝结实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
3、举例子,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
如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如为证明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
4、引用,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引用。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多达二十多处。
a.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给人感觉开头新颖,引人入胜,并为后文作者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据。
b.徐勃《咏荔枝膜》,说明荔枝味美。
c.引用白居易的“一日而色变,……色香味尽去矣”,说明荔枝不耐贮藏。
d.杜牧的诗歌“长安回望绣成堆……无人知是荔枝来”,一方面说明荔枝不耐贮藏,另一方面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e.苏轼的诗歌“罗浮山下四时春……不妨长作岭南人”,一方面为大力发展荔枝生产展现了一幅蓝图,另一方面说明荔枝的味美。
1、科学性。
“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作者用揣测语气,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如果改成“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就变成了肯定语气,指将来必然产生的事实。
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确数、约数的运算上,如“一年开花两次”、“大约重60克”、“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达四五十克”等等。
2、文学性。
本文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上。从标题开始,相继引用了陈辉、郭明章、邓萧、徐勃、杜牧、苏轼等诗人的诗句,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此外,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表达生动形象,凸现文采。
总结:本文语言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用词准确、周密。文学性集中体现在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上,既使说明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
1、你从本文的学习中悟到了什么?
2、选取你身边的一种地方特产,运用你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向人们介绍。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的特点,又有清新怡人的诗意,知识与思想并重,诗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把握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方法,探究说明技巧,感受语言魅力是学习科学小品的四大要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筛选信息的能力是学习说明文的重要导向。
完成讲义练习。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十一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大量运用了引用、列数据、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教参指出“在教学中应该指出,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引用”,“引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给人感觉开头新颖,引人入胜,并为后文作者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据。”在处理教材上,很多老师也喜欢把这首诗作为一个切入口,让学生借此信息抓出一些关于荔枝的一般知识,并以判断这首诗是否正确来确立学生对荔枝的感性认识。结构图一般如下:
壳如红缯——错。
膜如紫绡——误作。
瓤肉莹白如冰雪——正确。
浆液甘酸如醴酪——对。
这些信息都是从作者贾祖璋老先生的文段里得出的。但这样的解读是否正确?
我在广西教书,广西是荔枝的重要产地之一,所以,学生对荔枝自然也熟悉得很。但分析到“壳如红缯——错”时,学生开始议论起来。学生提出,白居易是以诗人感性的眼光来看荔枝的,白居易的“壳如红缯”应该是把壳的颜色比做“红缯”,而不是作者贾祖璋所说的“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学生的解读让我开始重新审读白居易的《荔枝图序》。
翻阅白居易的《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文中关于《荔枝图序》的写作目的“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文中的“一二三日”是概数,表示时间很短,即人对荔枝的认识不多。第一个“识”意为“认识”,引申为“见过”,第二个“识”可引申为“了解”。“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就理解为:没见过以及见过却了解不多的人。《荔枝图序》的写作目的就是: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了解不多的人。另一种理解,“识”都取“见过”之意,“一二三日”是确数,“及”取其引申义“涉及、牵扯”,“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直译即为“没见过荔枝和见过荔枝但不涉及(荔枝摘下后)一二三天(内见过)的人”。意译即为: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见到它三天以内变化情况的人。
该取何种解释?荔枝在古代非常难求。为了博得杨贵妃一笑,唐玄宗不惜冒用加急文件,快马加鞭赶运荔枝,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绝讽和骂名。可见,荔枝的保鲜和运输能够在当时仍是一大难以解决的问题。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结合当时的保鲜水平和运输能力,我们可以知道,当时见过荔枝的寻常百姓,大部分也是见到或吃过“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的荔枝,是已经变了质的荔枝。因此,第二种解释更为贴切现实,贴切说明性文章“用词精确”的特点,作者写作《荔枝图序》的目的即是: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见到它三天以内变化情况的人。
既然写作目的是为了向人们介绍离本枝不超过三天的荔枝,那画面中的荔枝也应为最鲜活形态的荔枝。说明事物的文字,多为直观上对画面进行修整。《荔枝图序》这篇画中序文,文字应是说明或补充画面内容。依此,“实如丹”“壳如红缯,膜如紫绡”应是作者从视觉感受上对图画中荔枝颜色的补充说明,即“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壳像红绸,膜像紫绸”,这是荔枝的特有颜色。再者,红缯手感滑润,荔枝粗糙凹凸起伏,见过荔枝的人都不会把二者从形态上进行比较。白居易的本意是向人们介绍荔枝的一些知识,他本人也见过荔枝吃过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因此,他不可能向别人传达“荔枝的形态和红缯相类似”这种显而易见的错误,贾祖璋老先生说的“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当为错误的理解。且荔枝和红缯的共同之处只在于颜色上的接近,白居易诗序中的“壳如红缯”并未“错”,诗人是用了老百姓熟悉的“红缯”来做一个比喻,便于没见过荔枝的人能直观而准确地把握荔枝的颜色。错的是贾老,他断章取义的误解了白居易的序文。而同样的,“膜如紫绡”也同样是诗人用诗性的眼光来写荔枝。反观荔枝壳内壁,映入我们眼帘的确是这如紫绡般美妙的颜色。“壳如红缯,膜如紫绡”完全符合荔枝的真实状态,且体现了诗人对荔枝的诗意解读,解说通俗易懂且富有浪漫的想象力。所以,在讲解《南州六月荔枝丹》时,若完全从贾祖璋老先生的文字来看荔枝,则违背了白居易创作《荔枝图序》的本意,也违背了《荔枝图序》的原文信息。
那这段文字该如何处理?笔者认为,有效的方法即为,先让学生看看贾祖璋老先生对荔枝的说明,学生再结合自身对荔枝已有的了解来审视贾老先生的表述,批判接受文章信息,这样,才不违背科技说明文“传播科学知识”的本来意义。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十二
(1)不了了之:该办的事情没有办完,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就算完事。
(2)纵然:即使。
(3)资料:用作依据的材料。
(4)钻牛角尖:陷入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不值得研究的小问题之中。
(5)粗糙:不光滑。
(6)术语:某门科学的专用语。
(7)龟裂:呈现出许多裂纹。
(8)眼帘:指眼皮或眼内。
(9)逼真:极像真的。
(10)绚丽:灿烂美丽。
(11)绝种:(某种生物)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逐渐稀少,终于灭绝。
(12)夸张:为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像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的修辞手段。
(13)渣滓:物品提取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14)不耐:受不住,禁不起。
(15)嘲讽:嘲笑讽刺。
(16)退化: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
(17)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18)特产:某地或某国特有的;某地或某国特有的著名产品。
(19)明证:明显的证据。
(20)进贡:封建时代藩属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呈献礼品。
(21)更足珍惜:更加值得珍重爱惜。
(22)北限:最往北的限度。
(23)移植:把播种在苗床或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连土掘起,种在田地里。
(24)迁怒:受了甲的气而拿乙出气,或自己不如意时,跟别人生气。
(25)极刑:死刑。
(26)吹嘘:夸张地宣扬。
(27)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
(28)当年:就在本年;同一年。
(29)下文:比喻事情的发展或结果。
(30)幅员广阔:领土面积广大宽阔。地广狭为幅,周围为员。
(31)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方法。
(32)切合:十分符合。
(33)盛产:出产非常多。
2.句子。
这两句一感叹一反问,再加上“实在”“更”,有力地强调其百思不得其解的程度。疑惑的原因在本段第1句、4句和5句有交代:小时“没有见过鲜荔枝”“只知道荔枝干”。后两句的两个“没有”,两个“鲜荔枝”,突出本文说明对象是“鲜荔枝”,目的在于使“没有见过”鲜荔枝的人对荔枝有全面的科学的知识。
(2)“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
从第1段的设置疑问转到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衔接紧密。对第1段摘引的白居易的文章有褒也有贬,表明其随时纠正前人错误的态度。这一句总领2至10段的说明内容,回应第1段的引文“也”,使人体会到白文既有用比喻描写荔枝形态生动形象的对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的确”加强“有不足”的语气起强调作用。“形态”概括了所引白文的要点,也暗示出本文行文重点。比喻的笔法与本段后4句“用果树学的术语”作的准确细致的解说形成对比,作者的解说显然更准确如实。后4句主要是对“壳如红缯”一句中“缯”的比喻失当进行批评:把粗糙的壳面描写得滑润了。
(3)“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修饰限制成分“成熟”“大多数”用语准确,有保留地肯定了“壳如红缯”中“红”的描写。句中的“或”和本段最后一句的“也有”“又有”补正了“红”表述上的不足。使人认识到“红”只是成熟期时大多数荔枝果外壳的颜色。这样写既注意到普遍性,也不忽略特殊性,表述全面,合乎事实,经得起推敲。
这一句是对作为文章标题的所引古诗句的内容的必要解释:“六月”是就阴历而言,切勿以习用的阳历视之。这样就可使粗心的读者避免误解了。如果说这一句侧重说明的是“六月”当如何理解,那么本段第1句到第3句则说明的是“丹”当怎样体会。
(4)“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这一句描绘荔枝的形状,该内容是白文所无、本文特补的。“通常”“稍”,用语精确,从范围或程度对事物进行了恰如其分的限制或修饰。最后一句对“龙牙”“珍珠”品种的介绍,就使人们对一般和特殊品种的荔枝的形状都有较深刻的印象了。下几句对果肩、果顶、缝合线等生物学术语的诠释,用语简洁、准确,也都给人以明白无误的认识。
(5)“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这是用数字说明法具体确切地说明荔枝果实的大小和重量。“三四厘米”“十多克”都是概数。当用概数就不能用确数。概数用得恰当,能更确切地反映客观事物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给人以真实可信、准确、精当的感觉。下两句举例说明,仍结合了数字说明。特别是第3句不但仍用概数,而且两说并存,如实引录,不妄作揣测、任意取舍,反映了作者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态度,读了使人感到更加真实可信,增强了文章的科学性。第2句中举例是“调查得知”,第3句中举例是专著记载,数字来源的可靠性是无庸置疑的。
(6)“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所谓”与第1段所引白文回应,又表明了作者对此说的不以为然。因为膜自身是白色的。下一句就指出了白文描绘有误在于他观察有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
(7)“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完全”加强了这一肯定的语气,但这一肯定是以“大多数”为范围的。下一句“有的则微带黄色。”弥补了白文的不足。对荔枝的肉的颜色的介绍更趋全面后,三四句“从植物学的观点”指出人们习惯(包括白文)称为果肉(或瓤肉)的部分,其实“应称假种皮”;而为人们当作膜的倒是“真正的果肉”。作者用现代科学知识纠正了前人的谬误,使人们茅塞顿开,这一说明是十分必要的。
“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
“特别”,强调“薄”的程度,是“不留渣滓”的原因。“一般”用在“都”前,既肯定了荔枝肉入口不留渣的佳处,又不排除极少数、特殊情况,留有余地而不绝对化。接下去的三句回应白文“浆液甘酸如醴酪”,肯定了这种说法,肯定了荔枝作为水果,味道之佳。最后一句写荔枝果“生食”之外还可加工作荔枝干,与开头段遥相呼应。句中“完全”二字,表现出加工制作的荔枝干与鲜荔枝果外观变化之大,难怪幼年时只见过荔枝干的作者,上小学时不能接受白居易文章的说法。
(8)“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作者先肯定了白的说法,再以现在情况与白居易的说明相比,对现代科研成果予以充实肯定。下一句“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表明作者对科研工作者的期望,也突出了荔枝“不耐”贮藏,要延长其贮藏决非易事。
(9)“荔枝的核就是种子,……少数品种为绿色。”
说明了荔枝核的一些情况,语言简洁,是介绍荔枝必然要涉及的。“就是”与第7段“假种皮”大有关系。光说“核”,人们也许会忽略;强调它“就是”种子,人们自然会想起种子的皮,也会联想到“假种皮”。
(10)“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由荔枝果而写到荔枝花,补白文之不足,状荔枝所必需。这一段前面写到一些荔枝花的“缺点”:比如“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等等,需“混栽”以“增加授粉机会。再比如“生花”多,而结实少,“十花一子”,说明荔枝“结实”之可贵。这最后一句写了荔枝花的“优点”:花多、花期长,是蜜源。“重要的”突出了其经济价值。这是荔枝鲜果能生吃,做荔枝干可食用外另一重要功用:荔枝花是蜜源,这蜜当然是“荔枝蜜”啰!
(11)“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
两个“我国”,饱含作者热爱祖国的激情,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一水果佳品的赞美。这一段紧扣文题的“南州”,把范畴具体到广东、四川、福建、广西、云南等。第二句中“海南岛和廉江”并列,今日看有些不妥,因为海南已自成省,廉江是广东省的一个地区;作者写此文时海南岛属广东省,这样写是很自然的。
“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二千年以上了。”“就”在这里有“仅”、“只”之意,用在这儿强调我国栽培荔枝历史悠久,至少已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使读者对祖国的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产生自豪感。
(12)“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
承上段进一步证明荔枝原产我国。
此处的“书”指专著,不是提到荔枝的就算数的。“包括蔡襄的在内”把这一段与上一段,紧紧连贯起来。“现在知道的”决不可少,这样限制一下比较客观,留有余地,不能肯定这是完全的,不排除目前有未被发现、而将来也许会被发现的;既然存在这种可能性,如果去掉这几个字就未免太草率、不严谨,给人以以偏概全,妄下结论之感。
“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
“不仅……也……”的句式、“最”的修辞,强调说明该书的地位、文献价值和意义引人自豪。下面三句,不但介绍了此书的内容,还用书中提到的“陈紫”“现在仍然广为栽培”,“宋公荔枝”“有老树一株”“依然每年开花结实”,证明了这一点。
(13)“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这一段在指出荔枝的“生产北限”后,举过去的三个例子证明北移之不易。表达前人因喜爱荔枝而欲使其遍布祖国南北的愿望,引出“现在”应当与过去不同,有所进步,因为“科学发达”了嘛!这是作者的主观愿望,更是读者的共同心愿。“不是……不”双重否定表肯定,表现作者愿望之迫切;“也许”,表推测语气,表明“将来”只是可能发生这样的事,能不能发生还不一定。这既是作者说话留有余地,又表明此事难度之大,能否成为现实目前还很难说,表达恰当、准确,分寸适度,并能激起人们钻研科学,解决难题的热情。
(14)“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
这是作者对“盛产”地区的建议,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才“能够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以此作结,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是为人民谋福利的,表明他写这篇文艺性说明文的主旨所在,作者以今昔的不同,未来的发展收束全文,深化主题,使立意更高了。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特点,理解说明文的顺序和说明方法;
2、理解科学小品是一种用文学来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
3、体会作品中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文学性。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按要求筛选信息,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
2、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3、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明文知识单元学习指导:
1、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2、说明文大致包括三种具体样式:一带有一定文艺性的,指科学小品,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二科普性为主的,如《向沙漠进军》《宇宙里有些什么》;三实用性的,如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用等。
4、常见的说明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顺序,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的。比如介绍景物,建筑,多是根据地理环境、方位布局来安排;介绍事物源出、演变,多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阐述事理又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总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由分到合,由远及近,由浅到深,逐步阐述。
5、说明文常见的形式有:(1)总(概说)分(具体)式(2)总(概说)分(具体)总(概说)式(3)分(具体)总(概说)(4)并列式(5)递进式。
6、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
7、说明文的考试点主要有: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的理解;
2.对说明方法的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二、作者及解题:
1、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2、“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此题内涵丰富: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公历七月);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三、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列出提纲,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
明确:第一部分: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壳、膜、肉、浆”引出话题,总领全文。
外壳:龟裂片、片峰(粗糙)颜色:深红色或紫色。
形状:心脏形、卵圆形、圆形大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至二十多克)。
第二部分:荔枝的生态。
壳膜:白色果肉:颜色、味道、肉质、制作。
贮藏:不耐贮藏(与果实关系密切,附带介绍)。
果实:果核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或绿色。
花期:花形、花型、花序、花蜜。
第三部分:荔枝的生产。
产地:中国南部果谱:种类、内容、荔枝品种。
移植:习性、古荔枝移植情况产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满足需要。
2、分析课文是按何种顺序进行说明的。
明确: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
四、筛选课文主要信息,将文章改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平实的说明性的文字。
明确:
1、根据提纲,概括要点;
2、注意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3、把握说明语言的朴实主、准确。
五、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与测评》。
第二课时。
一、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明确:一是举例子,有历史的,有现实的,也有来自调查材料的。二是打比方,在生动的比喻中寄托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三是列数学,准确、科学。四是画图表,形象、生动,直观。五是引用,有故事、史料、诗文,共征引资料二十余条,从唐宋明清至今。
2、本文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明确:(1)推测语气;(2)确数、约数的使用;(3)语言周密,合乎科学性。
3、科学小品文语言的文学性较强,本文体现在哪里?(找出课文中作者引用的诗词典故,并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的作用)。
明确:体现在大量引用古代诗词典故和比喻修辞的运用上。
类别。
材料。
诗歌散文。
史书记载:
南越王向汉高祖进贡荔枝;《三山志》。
科学专著:
《四川果树良种图谱》、《中国果树栽培学》、蔡襄《荔枝谱》、陈鼎一谱。
引用的作用:(1)充实文章内容,丰富读者知识;
(2)使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
(3)寓科技知识于文学描写,使读者可由文学欣赏而获得科学知识。
二、讲评练习册《学案与测评》。
三、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
附与课文相关的诗文:
1、明朝陈辉《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栏杆。
2、徐勃《咏荔枝膜》: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客消。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白玉薄笼娇色映,茜裙轻裼暗香飘。嫣红狼藉谁收拾,十八闽娘裂紫绡。
3、白居易《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译文: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假如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看到它三天以内的变化情况的人。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十四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栏杆。
荔枝图序。
[唐]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帏盖,叶如桂,冬青;花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热。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者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看荔枝。
[北宋]邓肃。
荔枝有佳品,乃在府城东。
我来方秀发,红云几万重。
遥知香味色,已具碎花中。
凭栏一念足,不食意自充。
人世如梦耳,当体色即空。
谓是为真实,便可侑千钟。
谓是为非实,真饱亦何从。
虚实两无有,楼高雨溕溕。
过清华宫绝句(其一)。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宣和殿荔枝。
赵佶。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
酒酣国艳非朱粉,风泛天香转蕙兰。
何必红尘飞一骑,芬芳数本座中看。
新荔篇并序。
[明]文征明。
常熟顾氏自闽中移荔枝数本,经岁遂活。石田使折枝验之,翠叶芃芃,然不敢信也。以示闽人,良是。因作《新荔篇》命璧同赋。
锦苞紫膜白雪肤,海南生荔天下无。
盐蒸蜜渍失真性,平生所见唯萎枯。
相传尤物不离土,畏冷那得来三吴。
顾家传来三四株,桂林翠幄森森殊。
远人无凭未敢信,持问闽士咸惊呼。
还闻累累生数子,绛绡裹玉分明是。
未论香色果如何,只说形模已珍美。
千载空流北客涎,一朝忽落馋夫齿。
白图蔡谱漫夸张,文饰宁如亲目视。
饱啖只于乡里足,鲜尝渐去京师迩。
不须更作岭南人,只恐又无天下痏。
朝来自讶还自疑,事出非常有如此。
虽云远附商船达,不谓滋培遂生活。
始知生物无近远,故应好事能回斡。
卉物聊占地气迁,造化竟为人事夺。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香亦萌孽。
由来沃衍说吾乡,异品珍尝曾不乏。
不缘此物便增重,无乃人心贵希阔。
福山杨梅洞庭柑,佳名久已擅东南。
风情气味不相下,称绝今兼荔枝三。
惠州一绝。
[北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在学生进一步掌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脉络,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培养学生对说明语言的感知能力,领悟科普说明文的科学性、知识性、形象性、可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文章的艺术美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方法:
在学生初步掌握说明文特点的基础上,以学习自主学生为主,以学生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类容和脉络,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第一课时:
一、引导新课。
荔枝,自古以来被视为水果中的珍品,其香淡雅,其色绚烂,其味鲜美,千百年来,达官显贵一直对它推崇备至。《荔枝歌》曰:“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总第一。”索性把它奉为百果之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祖璋写的《兰州六月荔枝丹》。(老师板体)。
1、作为“百果之王”的荔枝生态结构怎样呢?生产培植上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和问题呢?哪一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发言。(学生自由发言)。
2、《兰州六月荔枝丹》这个标题透露出本文的什么信息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参考:
(1)这是一篇说明文。
(2)介绍荔枝的产地是兰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是六月(公历7月);鲜果的颜色。这个题目一句话就讲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
(3)文章题目引用诗句富有文采。
3、那么这类富有文学性的说明文是什么体裁呢?(多媒体显示)。
本文是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4、文章的作者是谁呢?(学生介绍,然后多媒体显示)。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大量的科普作品,是我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解放前曾写《鸟与文学》、《动物珍语》、《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有《生物学碎锦》。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二、默读课文,明确课文当中生字生词的含义。(多媒体显示)。
1、正音:
紫绡酪龟裂粗糙绛囊贮藏。
萌蘖雌雄瓢醴缯。
2、解词:
龟裂幅员劳民伤财不了了之逼真。
绚丽渣滓造化因地制宜。
三、认真研读课文,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并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
1、文中写到了荔枝哪些方面的特点?用图表示出来,各组拿出最佳结果。
参考:
(1)说明顺序的恰当安排。
(2)注意古代史料的引用。
(3)纠正了有关历史资料中的错误。
(4)多种说明方法的恰当使用。
(把全班分为四组各讨论一个问题,看哪一组回答得最完整。)。
要点:
(1)说明顺序。
由主到次:主要介绍荔枝果实的形态特征,次要介绍生产情况。
由外到内:说明果实时,根据荔枝的结构特点。
壳—膜—肉(假种皮)一核。(种子)。
观察顺序: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点时,按照壳面的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
其他顺序:设疑—解疑—建议;过去—现在—将来等等。
归纳为: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观察顺序。
迅速浏览课文,小组讨论。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在写说明文是应如何安排说明顺序?
参考:
1、最便于把事物说准确、说清楚的顺序是最好的安排。
2、说明一种事物的顺序不是惟一的,更清楚地说明一种事物往往要好几种顺序配合交织在一起。
3、顺序应符合事物本身的条理。
4、顺序应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和认知规律。
(2)史料的引用。(略)。
(3)文章在介绍荔枝有关知识时,注意准确性和科学性的文体要求,这表现在使用历史和现实的具体数字(确数或概数)来说明问题等方面。也表现在既重视引用古代诗文作依据,又注意纠正古代有关知识不确切的地方。如举例出白居易文不确、不妥的地方及原因。
“壳如红缯”:之所以说壳如光滑的丝绸是由于作者仅着眼于二者颜色相似,用的是比喻手法。但事实上荔枝壳是粗糙的。
“膜如紫绡”:这个错误是由于观察不细造成的。
“瓢肉莹白如冰雪”:瓢肉实为假种皮,这是当时科学水平限制导致的错误。
(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等。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荔枝的生产、培植情况,感受到作者的科学、求实精神,同时使我们受到美得熏陶。
五、作业设计。
课下人人动手,依据课文结构独立设计一幅形象的荔枝知识图谱。
教学反思:
在科学实践中,我发现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层层深入地解决提出的问题,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引导,使课文结构较清晰易于学生把握。把板书放在第一课时后,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然后第二课时进行交流论辩,这个课堂设计达到了使学生把握文章脉络、提取文章有效信息的预期效果。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切实体现了新课程改理念,在教室的引导过程中,做到了重点突出,又兼顾了科学小品文的一般特点,脉络清晰,主次分明。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十六
整理记录之后,观照课堂实录和教案,发现两者出入其实很多。以前是喜欢按着教案上课,往往会出现学生思维要发散,而我死命的想将其扯回我固有的思路,故往往是前半节课热热闹闹(因为有背景的补充和介绍),而后半节课就显得枯燥无趣。而此次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却让我清醒认识到,一个教师,光是备课是不够的,需要教学机智!如原本在我的设想中,由荔枝诱人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带出我的问题,即学生是否曾品尝过荔枝,由此让学生来介绍比较,然后引出所要学习的课文,让学生自发的去寻找作者以及相关的文章特点。可以让学生逐步去理解文章思路和作者情感。把认知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结合起来。但有部分学生的回答却是相反的,他们抱着一种玩笑的心态,有小部分甚至说“没有吃过!”幸好当是手中准备了荔枝,急中生智,由此逆转情势。荔枝由此可见荔枝这一小道具的运用也激活了课堂气氛。虽然和原来的预计有所差别,但总算物尽其用。
优点:应该说,本次课堂教学,与我所准备的教案还是有较大出入的。但通过教学反思,我却发现有一种歪打正着的感觉。虽然在我的教学设想中,希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但在实际的教案编写过程中还是限于条条框框,限于固定模式。如引入、作者介绍、字词正音。其实现在看来,既然已经布置了学生预习,课堂上并没有非讲不可的理由。从此堂课,学生的自我见解和对说明文论述形式的熟悉程度,可见其是花了精力和时间去预习的。因此,通过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检查学生的预习,包括字词,这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方法,也是我这堂课所得之一。
的确,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预设的教学流程只能参考,不能死守,应该根据课堂情况机智处理。
不足:比较可惜的是,由于时间的问题,最后与学生的一句结束语未能行成。作业布置时也未让学生写一句感想,这样会更直观。至少我可以明了学生对这堂课的感受。觉得很遗憾。但学生对课后练习的认真完成至少让我感觉到了一点: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可以的。以后这方面可以放手让学生练,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自我评价。以前曾经尝试过课前演讲,但后来因为学生的反应冷淡而中止。现在看来,这还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介绍荔枝是按照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写的,主要介绍荔枝果实的形态特征,次要介绍荔枝其他知识,如生产情况。总之本课教学程序的设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自主学习,有利养成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形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拓充知识,更好学习锻炼归纳表达能力。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十七
彩的自然界为描述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
着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他的科学小品,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内容。
充实,语言简练,别具一格。
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就很能体现贾祖璋作品的这些风格和特点。“南州。
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晖《荔枝》诗中的句子。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
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
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课文简析。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作者广征博引,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文字生动。
活泼,很能引起读者的新闻记者兴味。文章从作者幼年时读白居易的《荔枝图序》。
所产生的疑虑,自然引出要说明的对象。在指出白居易的比喻有“不足之处”后,
就下面地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地对荔枝加以说明。首先一般介绍荔枝质地粗糙的。
外壳,深红或紫的颜色。对果实说明时,先介绍壳,再介绍膜,再介绍肉(假种。
皮),最后介绍最里面的核(种子),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把果实结构的各个部。
分作了有形有色的介绍。介绍中,作者连续引用白居易、徐渤和杜牧的诗句,描。
写了吃荔枝时扔在地上的壳和膜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的景。
状,嘲讽了唐明皇为宠幸杨贵妃而派人从南方专程运送荔枝至长安的荒唐行径,
这些内容的穿插,增添了作品的文学韵味。
特点提示。
高度的科学性、鲜明的思想性、生动的文艺性、语言的准确性,这四者完美。
的统一,是这篇科学小品的鲜明特点。高度的科学性表现在作者能以严谨求实的。
科学态度纠正前说的谬误,还事物以真实面目。引用史实都有科学依据,对无法。
证实的问题,则不妄加结论。鲜明的思想性则表现在倡导科学求索精神。展望荔。
枝生产的前景,指出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以满足广大人民的。
生活需要,这就更鲜明地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性。本文在平实的说明中穿插许多生。
动的描写,在精确的介绍中又大量引用古诗,相互融合,诗意盎然,情趣充溢。
而精确无误的语言又表达了作者严密的思想,这一切把科学性、思想性、文艺性。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本文鲜明的艺术特色。
问题思考。
文章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介绍说明我国荔枝种植的历史?
解题思路:
有如下几个目的:一是说明我国荔枝种植历史的悠久;二是说明古代对于扩。
大荔枝种植范围的探索和研究;三是展望如今科学发达,大力发展荔枝生产前景。
可观。在介绍说明我国荔枝种植历史时,作者又插入了汉武帝北移荔枝没有成功。
却迁怒于养护人之类的历史传说,既增添了文章的趣味,又从一个侧面讽刺了封。
建统治者违反客观规律的愚蠢而野蛮残忍的行为,使人们对封建统治者的本质有。
一个深刻的认识。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十八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上的一篇课文。在高中六册教材中,集中在第二册教材选入了一个说明文单元,《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此单元的第一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
它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在已有学习说明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学会从哪些方面来阅读此类作品,锻炼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浙教版教材”中相继学过两个单元的说明文:一是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中国石拱桥》《祖国的大豆》《核舟记》《松鼠》;一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统筹方法》《晋祠》《乌贼趣谈》。对说明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说明文的主要特征是“它有一个具体可感的说明对象”,与其它文体的文章相比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本篇的说明对象是“荔枝”,学生不仅看过,也吃过,但很少阅读过对其详细介绍的文字资料,学生的兴趣自然会更浓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诗文。
2、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
过程与方法:1、明确学习要求。
2、合作探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筛选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3、点拨,针对课文难点,教师酌情给予指导。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态度。
2、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2、把握说明顺序,鉴赏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品读赏析文本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文学性。
设计思想:1、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
2、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
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对象特征。
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学前指导:说明文的学习要点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科学性(正确、准确)。
说明语言。
文学性(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展示“荔枝”的特写镜头,请学生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眼中的荔枝。
二、题解。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为标题目,而用文中之标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个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长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以这句话作为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联想;并且它是引用明朝诗人陈辉《荔枝》中的一句诗,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同文章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标题要好。
三、初读课文,概括要点。
1、阅读课文,概括每段段意。
粗读课文后,选取荔枝的某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或课文的原话详细准确地表达荔枝的特征。
质疑《荔枝图序》―外壳―颜色―果形―大小―膜―肉―不耐贮藏―核―花―产地―图谱―移植―发展生产。
2、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一、引出说明对象。
外形:外壳―颜色―形状―大小。
荔枝果。
果实:壳膜―瓤肉―特性―果核。
二、荔枝的生态。
荔枝花。
三、荔枝的生产:产地―树谱―移植―产销。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根据层次,试说说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把荔枝作为水果来介绍的,按照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写。课文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特征,次要介绍生产情况。在介绍果实时,又根据它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又按照壳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这样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说明了有关它的其他知识。
四、再读课文,筛选信息。
结合课文内容,试分析下列句子对课文理解的正确与否。
1、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的。
2、我们吃的这部分荔枝是荔枝的真正果肉。
3、荔枝的肉是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4、古代记载荔枝的书有十三种。
5、荔枝在北方是不可能生长的。
6、能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生产。
7、荔枝的成熟期,福建是四月下旬到七月,广东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
教师总结:高考科技说明文的阅读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其中筛选信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
3、在原文的基础上,颠倒个别词语的顺序。如上面第7句原文应是“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把“广东”与“福建”的位置调换;传递的信息不相同。
5、根据文章,逻辑推理。如第2句,根据原文的理解,荔枝的真正果肉应是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所以这个判断也是不准确的。
五、细读课文,鉴赏表达技巧。
这篇课文在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时,运用了哪能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体会其作用。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
1、打比方: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更易理解。
2、列数字,使得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
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如介绍荔枝贮藏时说,“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又如介绍荔枝结实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等等。
3、举例子,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
如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如为证明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
4、引用,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引用。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多达二十多处。
a、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给人感觉开头新颖,引人入胜,并为后文作者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据。
b、徐勃《咏荔枝膜》,说明荔枝味美。
c、引用白居易的“一日而色变,……色香味尽去矣”,说明荔枝不耐贮藏。
d、杜牧的诗歌“长安回望绣成堆……无人知是荔枝来”,一方面说明荔枝不耐贮藏,另一方面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e、苏轼的诗歌“罗浮山下四时春……不妨长作岭南人”,一方面为大力发展荔枝生产展现了一幅蓝图,另一方面说明荔枝的味美。
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的科学性,文学性。
1、科学性。
“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作者用揣测语气,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如果改成“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就变成了肯定语气,指将来必然产生的事实。
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确数、约数的运算上,如“一年开花两次”、“大约重60克”、“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达四五十克”等等。
这些词语的运用,十分准确表达了信息。
2、文学性。
本文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上。从标题开始,相继引用了陈辉、郭明章、邓萧、徐勃、杜牧、苏轼等诗人的诗句,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此外,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表达生动形象,凸现文采。
总结:本文语言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用词准确、周密。文学性集中体现在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上,既使说明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
七、拓展延伸。
1、你从本文的学习中悟到了什么?
2、选取你身边的一种地方特产,运用你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向人们介绍。
八、课堂小结。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的特点,又有清新怡人的诗意,知识与思想并重,诗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把握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方法,探究说明技巧,感受语言魅力是学习科学小品的四大要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筛选信息的能力是学习说明文的重要导向。
九、教学后记。
1、本篇设计最大的特点是紧扣“实用”二字。让学生在学习完本篇课文后,知道从哪些方面来学习说明文,能够准确地概括要点、筛选文章信息,进而能够运用所学,达到写作的目的。
2、本篇设计最大的亮点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让学生根据画面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他心中的荔枝是怎样的,筛选信息以学生最喜欢的“判断题”的方式进行;在拓展延伸上,让学生选取身边的特产进行介绍。
3、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比较突出,学生反应热烈,课堂气氛活跃,尤其出彩的地方是亮点的设计之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教学方式来看,以学生为本,从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主动性这一块发挥得淋漓尽致,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指导,引导了学生的方向。
4、当然,一篇教学设计不能十全十美,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一是教学设计安排的时间过于紧凑,导致课堂教学深入性不够;二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设计不够周到;三是教学设计在备学生方面考虑不全,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十九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上的一篇课文。在高中六册教材中,集中在第二册教材选入了一个说明文单元,《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此单元的第一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
它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在已有学习说明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学会从哪些方面来阅读此类作品,锻炼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浙教版教材”中相继学过两个单元的说明文:一是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中国石拱桥》《祖国的大豆》《核舟记》《松鼠》;一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统筹方法》《晋祠》《乌贼趣谈》。对说明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说明文的主要特征是“它有一个具体可感的说明对象”,与其它文体的文章相比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本篇的说明对象是“荔枝”,学生不仅看过,也吃过,但很少阅读过对其详细介绍的文字资料,学生的兴趣自然会更浓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诗文。
2、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
过程与方法:1、明确学习要求。
2、合作探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筛选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3、点拨,针对课文难点,教师酌情给予指导。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态度。
2、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2、把握说明顺序,鉴赏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品读赏析文本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文学性。
设计思想:1、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
2、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
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对象特征。
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n。
[4]。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篇二十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的实物观察活动,体会按被说明事物的组成部分结合相关问题,确定说明顺序的写法。
2、通过学生的实物描写活动,与课文对照,学习本文恰当地引用古诗文进行说明的写法。
3、了解荔枝的生态和生产情况,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4、理清文章思路,品味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三位一体的特点。
5、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待事物或现象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本文的结构思路。2、由表到里、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3、引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1、了解文中引用的诗文及典故,分析它们在说明中的作用。
2、品读本文作为科学小品所体现出来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
教学方法:1、观察描写法。2、合作探究法。3、点拨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每人准备2—3粒新鲜的荔枝。
2、摘抄课文引用的诗文,指明作者、出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阅读全文。利用课文注释,结合查词典,解决生字词、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
第一课时。
一、从介绍荔枝导入新课:
(教师在讲台上预先放些新鲜的荔枝)。
一进教室,同学们就会发现讲台上有鲜艳诱人的水果——这就是被人们称为“水果之王”的荔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
二、解题、简介作者、文体:
1、这个标题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荔枝的哪些信息?
明确:(多媒体显示)三方面:(1)产地(2)成熟期(3)成熟果实的颜色。
2、这个标题出自哪一首诗?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
明确:(多媒体显示)明朝陈辉《荔枝》。
3、以诗句为题,有何好处?
明确:生动、新颖。且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文学色彩。
4、简介作者:(多媒体展示)。
5、简介文体:(多媒体展示)。
三、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自己带来的荔枝,最后品尝。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记录观察及品尝所得;并把果皮、果壳装袋,以保持环境卫生。)。
观察顺序:外壳——颜色——形状——大小。
(请学生剥开荔枝)。
果膜——果肉——果核。
四、检查预习情况一(多媒体展示字词)。
明确:(多媒体展示本文的结构提纲)。
(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荔枝图片)。
学生谈对比的结果。
六、布置学生再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探究:
(一)白居易在《荔枝图序》里关于荔枝的描述准确吗?
(多媒体展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学生齐读。)。
明确:白居易的话有对有错。(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荔枝图)。
1、壳如红缯(丝织品)——错(粗糙、不平)——(教师追问)象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2、膜如紫绡(绸缎)——错(白色)——(教师追问)为什么会错?给我们什么教训?——(学生回答)误把内壁的花纹当作膜的花纹了;观察要仔细。(学生再次观察果膜。)。
3、瓤肉莹白如冰雪——对——(教师追问)还可以怎么说?(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4、浆液甘酸如醴酪——对(是白居易个人的感觉)——教师请学生谈口感(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