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热门16篇)
总结是对我们过去努力和付出的一种回顾和肯定。突出高潮和亮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总结的范文可以激发我们对总结的兴趣和热情,但我们要记住总结是一个个人的过程,要真实、客观地总结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一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培养符合社会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数学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包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不同于普通的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特征,旨在培养符合社会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一直以来,高职教育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数学教育的特殊性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1]。由于高职数学教育改革已迈向深水区,如果不加快改革步伐,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接下来,笔者谈谈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目的简单,在能力方面缺少具体要求。现阶段,很多高校数学教学目标很简单,大部分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拓宽知识面,很少有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二)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高校数学课堂以“满堂灌”“填鸭式”理论教学为主,缺少必要的实践课程,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其次,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ppt展示理论知识为主,这种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不用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三)对于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方式,具体来说,就是综合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得出最终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素质的考核。面对这种考核方式,大部分学生都是采用被动的学习方式、考前突击去应付考试,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四)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现阶段,很多大学数学课堂仍是教师的舞台,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非常少。如此一来,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阻碍学生的长远发展。除此之外,高等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不科学、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不足;教师没有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等。都影响着高职数学教学的开展,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数学素质的提升。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别,导致教学理念也应具有针对性。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都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去证明那些公式、定理,而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3]。因此,教师应明确高职数学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从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最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传统的高职数学采用“灌输式”理论教学,课堂上,教师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很容易产生厌烦、抵触心理,从而大大降低教学有效性。所以,在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来运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二,开展分层教学,提高课堂师生互动性。高职学生在学习能力、数学基础等方面都不如普通本科生,且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采用同一标准、同一要求,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开展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教学。在教学前,充分掌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讲课时,大部分时间应针对中等生讲解,最后几分钟针对优等生进行拔高,在课后安排一定时间来帮助困难生,如此一来,能有效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质量,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4]。同时,教师应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自由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解一些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时,应采取小组合作探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一直以来,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都涉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图形,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讲解、学习的难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化教育手段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的优势。如在讲解“极限”“定积分”“导数”等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向学生进行动画演示,让知识点更加直观,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成为教学的主角,因为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如学生过分关注屏幕而忽视自我思考、忽视做笔记等;并且有些数学解题方法的训练只能通过板书才更加有效、更加突出、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把握好这个度,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规避其中的弊端。
(三)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考核多侧重中理论知识的记忆,以期末笔试为主,且题目大多以书本原题为主,导致学生平时不努力,在临近考试时突击背诵,对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毫无帮助,甚至有些学生对于书中的题目换个数字就不会了。所以,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形势下,随着高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数学教师可尝试开卷考试,出一些书本之外的、学生必须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全掌握相关知识才能解答的题目,从而全面考核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另一方面,可通过布置一些作业、试验等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实践证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不理想,因此,在今后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态、变化。对于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创新评价方式。
三、结语。
实践证明,加快高职数学教育改革能有效提高高等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对于实现高职教育体制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高等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让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更彻底、更成功。
参考文献:
[3]龚雅玲.数学建模思想在高等数学教材中的渗透[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3):4-8.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二
我们做函数题目的时候,要把握输出函数解析式的方法,这点需要我们细细的去总结。课后一定要记得去看,反复练习,不然过一阵子就会忘记,一定要经常去翻看课本教材。
做函数题目要有信心,对自己要相信的态度,不要被难题吓倒,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做题也会有帮助。
函数未知数的求法会比较难求,所以要总结自己的做题顺序,寻求老师的帮助会更好。课后一定要记得去看,反复练习,不然过一阵子就会忘记,一定要经常去翻看课本教材。
高中数学函数方法:理解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题目类型:求定义域,值域,相等函数概念.值域求法:换元法,单调性法,分离系数法,数形结合法,配方法等。求函数解析式:a待定系数法;b配凑法;c换元法;d代入法;e构造方程组法:若已知的函数关系较为抽象简约,则可以对变量进行置换,设法构造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函数解析式。f赋值法:当题中所给变量较多,且含有“任意”等条件时,往往可以对具有“任意性”的变量进行赋值,使问题具体化、简单化,从而求得解析式。g递推法。
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要相互结合起来思考,把每一个条件都要分析处理,从中寻找解题思路。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复杂的函数要求函数的单调性,可以用导数的方法,可以使问题大大简化。函数模型与综合应用: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可以构建我们熟悉的函数模型进行求解。注意函数的定义域问题。
首先就是熟悉坐标系:在除以学习过坐标轴以后,我们在初二阶段开始学习坐标系,坐标系是所有函数的容器,在所有的函数里面需要坐标系来体现的。
理解函数概念:理解自变量和应变量的概念进而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概念理解了,理解了函数的概念才可以进行函数题的计算。
学习简单的函数:学习简单的函数,完全掌握简单的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对应,将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对应,学会求点求数值。学会表示点:另外需要学会表示点,学会利用横纵坐标来表示点的位置和特点。学会表示点的位置,点的移动和点的特性。
读懂函数图像:根据函数的图像能想够读懂函数图像上的点的意义和函数图像的意义。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看懂图像,看懂图像的意义。学习简单的函数建立: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试着可以将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我们的函数问题,培养动态思维能力。
函数其实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讲过了,当然那时候是最简单的一次和二次,而整个高中函数最富有戏剧性的函数实际上也就是二次函数,学好函数总的策略是掌握每一种函数的性质,这样就可以运用自如,有备无患了。
函数的性质一般有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及周期性。能够完美体现上述性质的函数在中学阶段只有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以上是函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奇偶性可以衍生出对称性,这样就和二次函数联系起来了,事实上,二次函数可以和以上所有性质联系起来,任何函数都可以,因为这些性质就是在大量的基本函数中抽象出来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它们的。我相信这点你定是深有体会。剩下的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等本身并不复杂,只要抓住起性质,例如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指数函数的值域等等,出题人可以大做文章,答题人可以纵横捭阖畅游其中。性质是函数最本质的东西,世界的本质就是简单,复杂只是起外在的表现形式,函数能够很好到体现这点。另外,高三还要学导数,学好了可以帮助理解以前的东西,学不好还会扰乱人的思路,所以,我建议你去预习,因为预习绝对不会使你落后,我最核心的学习经验就是预习,这种方法使我的数学远远领先其它同学而立于不败之地。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三
如图所示为a的不同大小影响函数图形的情况。
可以看到: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显然指数函数无界。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四
高中数学、高职数学与中职数学这三者之间的教学目标有着很明显的差异,一般情况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的解题方法,并注重对相关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成绩的上升,并为日后的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主要侧重于学生们对于解题方式的把握以及对题型的归纳。而中职数学与高职数学的教学目的则是充分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所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职业院校中的数学教学则主要侧重于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教学的内容相对脱节。
高职数学的教学一般比较侧重于研究变量的数学内容,比如说函数或者微积分等;其难度相对较大;高中的数学教学则将重点放在了定量运算上面;而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则注重一些数学基础计算知识的教学。就教学内容来讲,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所涉及的方面很多,而且数学的理论性也相对较强,其实用性强。高中的数学教学相对比较生动形象,而且其掌握程度也较为简单。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内容最为简单,且只是一些比较常見的数学基础,其教学目的也是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能够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数学问题。
1.3教学手段严重脱节。
高职数学、高中数学与中职数学这三者在课程设置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其所需要的教学手段也不尽相同。高职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的是其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但是高职院校的数学内容相对较多,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数学课时有限,因此许多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能力,进而大大降低整个高职教学环节中数学教学的效率。而中职数学的教学手段与高职数学大体相当,但由于其需要掌握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使中职院校在数学课时的安排上面甚至还要低于高职院校。高中的数学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其课时也多。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注重的也都是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相关解题方式的掌握,而教师们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与解题方式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们在课堂中就可以充分掌握高中数学的相关内容。
1.4学习方式的脱节。
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且因为课时的限制,导致高职的数学教学进度较快,这就需要高职学生们能够在上课之前就进行充分的预习,并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讲,使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能够迅速掌握所讲数学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也应当利用时间去进行复习。而在高职院校学生们的数学学习中,不需要做过多的习题,但是需要能够对学习到的知识点有着充分的了解,因此具有强大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的学生才能够很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方式。而中职院校因为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教师通常采用机械化讲述方式,且在整个中职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对于学生也只是单纯地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并且不重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这样就会使得中职院校的学生无法有效地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欠缺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而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并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后的高考中取得更好的分数。而教师与学生为了这一目的,往往会使得学生们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述来,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够强。而在高中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负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借助于大量的习题来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的解题方法,但这样势必会使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不够,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只是生硬地照搬相关知识点,也就缺乏了面对实际问题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的能力。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五
小学生对于任何一件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和欲望,还有一定的表现欲,因此,数学课堂既是发展学生逻辑性思维、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主要时机,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阵地.对于学生来说,生动感人、形象的生活情境能唤醒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特定的语言情境尤为重要.如教学“认识钟表”时,我在课始就用猜谜语的情境直接导入,让学生猜出谜底,并说说“闹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途.此时,学生的表达欲望非常强烈,因为这是他们熟悉的生活用品,每个小朋友家里都有各不相同的时钟,因此,回答这个问题时,小朋友们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很有条理地说出闹钟在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在练习巩固阶段,为了保持学生表达的高涨情绪,还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些实践操作的机会: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和同桌交流一下,要求表述完整.学生表达了“我晚上8时开始睡觉”“我早上7时背着书包去上学”“晚上6时我在家看动画片”等.孩子们拨出各自喜欢的时间,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喜欢该时间的`原因.在这样的语言交流情境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一次得到了提高.
二、亲近生活,让学生乐说。
数学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也能应用于现实.小学数学教学就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资源,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探索数学、理解数学.首先,注重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探索数学.教师要善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为小学生虽然年龄很小,但他们的生活经验也有着充满数学因素的内容.教师也要善于模拟简洁化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例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例题264+98时,老师请学生模仿会计发给教师加班费,使探索过程轻松有趣.其次,注重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应用数学.学用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方法.学生分析、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更好地体会数学的价值,可以联系实际说一说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议一议某些数学开放性问题的合理解答、解一解一些贴近生活的问题.
三、学会倾听,培养学生语言的科学性。
由于表达能力的差异,学生在表述时容易漏掉某些关键性的细节或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倾听时要认真揣摩和分析,推断出学生的“言外之意”“未达之意”.一位教师执教五年级(下册)“找规律”时,通过操作引领学生探究规律.在板书分别框出2个数、3个数、4个数,平移次数和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之后,教师突然问学生:如果每次框7个数,结果又怎样呢?一般学生都从“总个数、框中的个数和平移的次数”之间的规律入手进行思考.就在答案出来后,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了:框中的个数是2时,平移了8次,得到9个不同的和;如果框中3个,平移的次数就是7,得到8个不同的和……现在框中7个,平移的次数就是3,那么就应该得到4个不同的和.虽然这位学生的发言比较啰嗦,表达也不十分清楚,但教师用心琢磨学生的思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从上向下看,框中的个数依次增加1,平移的次数就依次少1,不同和的个数也依次减少1,是吗?”学生高兴地连连点头.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帮助学生表达了难以表述的意思,这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位教师教学这一内容,一个学生表达规律时说:“如果拿2张连号的,就有9种拿法,算式是10-1;如果拿3张连号的,就有10-2种拿法;如果……”“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教师进一步追问.学生解释说:“因为拿2张的时候,可能有1和2、2和3、3和4……一共只有9种情况,10不能在前面,所以要减去1.”教师用一句非常形象的语言表述了学生的想法:“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如果拿2张,只有10不能打头,如果拿3张,9和10不能打头……”学生连连点头.可见,教师的倾听既能让发言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创新愿望.
四、形成习惯,让语言训练成常态。
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1.小组交流,大胆说。
成功的数学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小组讨论交流便是最好的形式.采取这种形式进行探究、交流,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倾听、思考,大胆地述说,思维进行交锋.小组中,每个成员既能拥有倾听的机会,还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积极学习的状态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主动说。
同桌交流能够触发思维灵感,并获得同伴的支持、评价与修正.与小组交流相比,同桌交流更为快捷,不失为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一条捷径.如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时,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交流这种方法是否有道理,最好的方法是什么,达成共识,再用这个方法进行练习.练习后,同桌再次交流算法并评价结果.班级中的“学困生”也能在同桌的引领下逐步掌握叙述方法,正确地解答问题.
3.全班交流,示范说。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但往往会忽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分组活动后的全班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小组智慧的展示、交流内容的总结提高,还是锻炼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绝好时机.教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安排学生利用手中的人民币进行购物活动.在小组实践活动后,我要求各个小组将本组的购物情境面向全班同学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即谁买了什么物品,用了几张什么面值的人民币,结果是多少等.通过全班交流示范,既巩固了认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五、结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适时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循循善诱,导之以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现代社会中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现状却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当今高中教育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改善这些不足,如何改革髙中的数学教育体系。思考如何改革髙中的数学教育体系,应从数学教育的源头--也就是数学教育的教育功能着手。
髙中数学教育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一般来说,数学教育的功能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两类。显性功能也即知识技术功能,具体指的是高中数学作为工具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隐性功能也即文化素质功能,即人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髙的功能。以下是与髙中数学教育的两大功能相对应的教育类型。
1.精英教育。
髙中数学教育就是通过教学使得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具备能够使用数学专业技术知识从事相关的研究与应用的素质。高中数学教育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对学生相关数学技能的训练,其目标在于普及数学知识,培养数学精英。因此我们高中数学教育的`显性功能也就是培养数学精英,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英教育--但精英教育的内涵并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数学家。
2.素质教育。
髙中数学的思维特点是:严谨、辩证、简约、深刻、清晰,这种思维特点具体反映在人的思想上则是严谨求知的态度、坚守真理的作风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因此,受过良好数学教育的学生,其各方面的素质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在髙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形成理性的推理意识,当遇到新问题时能够想出自觉地开创新的思维领域,提出新的解决方法,这就是髙中数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因此,我们在髙中数学教学中不能片面追求难、高、深,而应该着眼于基础,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由于高中数学教育中暴露出诸多弊端,因此,高中数学教育两大功能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并成为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笔者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针对现行髙中数学教育中的弊端提出了几点强化髙中数学教育两大功能的策略。
1.转变高中师生的观念。
目前,我们高中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高中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注重公式的强记,并注重学生运算解题方面的技能训练。要强化高中数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首先要从改变高中数学教师的思想观念着手,使老师们切实意识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种种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人手,切实抓好高中数学教育,落实高中数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其次,高中生应该转变观念,从“教师主体,学生模仿”转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通过学习数学知识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从“学习数学”转向“研究数学”。
2.激发数学的应用灵感。
与“真理来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同理,“数学源于现实并且用于现实”,由此可见,数学的学习和应用不应该与我们的生活脱节,相反,而应该与我们的生活相结合并为之服务。一方面,应该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可以把数学知识和学生日常的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市场经济方面的实例来讲解,比如引进一些市场经济的成本、利润、投人、产出、贷款、效益、股份、投资理财等相关的数学问题。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走遍天下”,教师应该把数学知识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和军事方面的成果逐步引人到数学教学中,从而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有用、数学好用。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灵感。
3.探索高中数学的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的唯一的钥匙,只有有效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高中生才能真正学好数学、用好数学。首先,教师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知识最高层最本质的成分就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方针,髙中阶段重要的数学思想包括:集合与对应、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讨论、运动与变化等。其次,要重视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逻辑方法。高中数学中主要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中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并不在于传授数学知识,而在于教学生学会追求知识、探索知识。把数学的思想方法教给了学生就相当于让学生学会了学习,这种思维能力将使得学生终身受益。
4.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
数学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品质,还能提髙学生的非智力品质。数学是一门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最古老的学科,它充满哲理、灵活变通、根植实践,是一门具备德育教育功能的智慧学科。数学教学中的变化与运动、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独立与联系等辩证思想来源于实践,而最后又应用到实践中。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生必须具备严谨踏实的求知态度、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克服困难的不屈勇气,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细致周密地分析和独立创新地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逐步提升自身的数学品质。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七
摘要:如今的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而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这个大背景下,怎样才能够提高高中生学习数学的自主能力,才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探究性教学,就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本文简单的探讨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点,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贯彻以及推广,学生所受到的关注度以及重视度日益上升。换句话来说,在尊重、尊敬教师的基础前提下,还必须尊重、重视学生,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进而发挥出学生的主观作用。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及时的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够跟随社会的发展脚步,从而培养出达到国家、社会要求的人才,这也就要求了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适当的、合理的进行探究性教学,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学生的探究性能力,才能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以及发展。
教师应该积极的、热情的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当中;教师必须全面的去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探究性的`互动以及沟通;教师要带着宽容、欣赏的心态,来对待学生探究性活动的过程以及结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善于对高中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合理的、适当的以及及时的指导、评价,并且运用这些评价有效的再一次组织循环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获得知识。
2.1质疑、释疑形式质疑、释疑这种形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常用的探究式教学形式。
质疑、释疑形式,指的是高中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某一个教学结论进行质疑,从而引导、组织学生对这个结论进行相关的验证活动。通过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来展开针对性的探究,引导学生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得到真正的、真确的结论。
2.2问题导向形式。
从探究性教学的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高中数学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特定的问题进行探究性思考,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形式。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是教师特定设置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但是无论探究性的问题是由教师提出的,还是由学生提出的,其关键都是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高中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
3.1趣味的激发高中生探究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动力。
正是因为这样,要想做好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就必须先选择好探究的内容,如果说所探究的内容太过无味、无趣,那么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就会变成应付,那么就不可能从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也不可能体验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比如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指数一课的学习,如果教师只是将250这个数字放在学生的面前,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这仅仅又是一个枯燥的数字,没有任何的探究意义,更不用说因此而产生探究的兴趣,但是如果教师在展开指数教学的时候,将指数的概念、定义等等相关的问题,用有趣的手法展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立刻产生兴趣。
而通过有趣味性的导入手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自然的激发出来,从而增强对指数知识的学习欲望。除此之外,要想能够成功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应该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先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才能够帮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比如说在学习高中数学中的双曲线及标准方程一课的时侯,教师可以先利用教学工具,将法国埃菲尔铁塔的图片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然后透过具体的图片导入教学的课题,这样就能够从一开始让学生们对双曲线这个知识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以及兴趣,并且带着这种正面的、积极的情绪进入到数学探究性学习当中。
3.2从认知结构上进行教学定位。
随着社会教育观念的发展、进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观这个前提下得到了了巩固。而高中数学教师在组织探究性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必须要把学生这个主体的认知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清楚的认识到探究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良好的培养高中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掌握、了解高中生数学知识的认知结构以及能力,否则就不能够制定出适合的、良好的教学方案。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即将要学习到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两者之间相关的联系,从而判断出学生的知识构成,比如说在学习高中数学函数的一般定义以及性质以后,就会接着学习具体的函数,包括了幂函数、指数函数以及对数函数等等知识,而在一般情况下,已有的函数知识是上位的,具体的函数知识是下位的,而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又有上位观念发生部分的质变,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区分新旧知识的异同的基础上,去探究以及理解新的知识,也就是用一般化的函数知识去指导学生探究具体的函数性质。这样一来,通过对学生知识结构的顺承分析,就可以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既减轻了学生的探究性难度,又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前阶段的数学知识,并且让学生学会分析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的组织合理的、适当的探究性活动,并且有机的将探究性教学渗透到所有的教学环节当中去,让高中生能够在数学教学充分的体验到思考的过程,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重建知识,并且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培养对高中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探究习惯,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宁连华.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的层次及其原则分析[j].中学数学杂志,20xx.
[2]严昕.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xx.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八
摘要:当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入人心,新课标教育方式倡导探究性的教学理念,更加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学生单一的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品质等,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开展探究式教学方式非常有必要。本文就从多个角度简要概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探究性教学方式,并结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模式给出一些建议。
引言。
在当今这个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充实一定量的数学知识来提高自己在社会竞争力。数学课程作为高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和数据处理方式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数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品质,而且为学生将来更加深入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至关重要。
传统的高中数学基本上是以:巩固旧知识、学习新概念、讲解例题、模拟测试、试题讲解、期终测试这些模式来开展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仅仅侧重于原理定理的证明和新概念的讲授,教师需要对那些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整合,然后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反复的题海战术,进而使学生熟而生巧,最终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的。然而整个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这种以教材和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虽然为了所谓的考试通过,许多学生埋头苦学,在题海中不能自拔,最终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打击学生的求知欲,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本来丰富多彩的数学语言变得枯燥无味,使许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纵使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考试分数的提高,但是学生没能真正了解数学的思想,不能感受到数学语言的美。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摒弃在课堂中老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实践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深入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原理。具体来说就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首先应充分理解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及相关定理规律,通过巧妙设计各种各样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深入参加到活动中去,学生在所设的情境中讨论学习,通过联系和分析最终提出问题,然后由老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析,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仅需要老师发挥引导性的作用,而且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如何将实践活动深入到高中数学课堂中去,直接影响着探究式教学的成效。在了解了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后,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1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中国历来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但是“严师”在一定程度上必将会产生师生间的隔阂,显然不利于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对于学生来说,一位和蔼可亲、知识渊博、谈笑风生的老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能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成为自己的朋友,不仅在学习中给予支持和动力,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一起游戏,对他们的未来梦想、生活问题等给予引导和鼓励。只有当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之时,教师才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更加快乐的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快乐探究,快乐学习。
2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显然已经成为当今教学方式的主流,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许多弊端,由于这种方式轻松了老师的双手,但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计算的过程,没有板书的计算过程详细,所以如果多媒体资料文体比较单一,内容只是课本知识的重复,学生的思想很快就会乏力,加上长时间盯着屏幕会造成视觉疲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老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有相关的知识点,而且可以运用最新的新闻事件、最火的网络舆论等贯插其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对于比较繁琐的概念,老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较新颖的视频资料、搞怪清晰的动画漫画等方式来启发学生的学习;还有就是数学的历史很丰富,通过丰富多彩的历史史料来丰富教学过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3充分运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
数学教学还需要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让学生对许多原理进行试验探究,通过得到的数据讨论分析得出相关的原理,这也是探究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些定理、原理、数学规律等知识点,其内容是比较枯燥的,许多是很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这就需要运用实验的办法来解决。首先,老师应比较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实验,选择比较新颖的实验设备,采取新颖的实验过程;其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为了证实原理的准确性而编造数据,要学会分析所得的数据;最后,学生在分析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更加深入的理解所学的原理和规律。
探究式教学就是将“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探究性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着积极地影响,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深化他们对数学思想的感知。四、结论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对于提高整体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数学之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充分发挥出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热情活跃、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3]林生,凸显本质回归本真——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面面观,教学月刊中学版[j],第9期.
[4]张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j],2014.4.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九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微时代”早已悄悄来临.微博、微信、微电影……这些名词纷纷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些在教育领域不断地酝酿发酵,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实践,微课也成为“微时代”语境下一种新探索.
1微课的概念。
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秋首创.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burst).“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从教学上来说,就是将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给教师,整合成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五个配套资源,共同组成微课.五个部分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任意组合.这一概念引入国内之后,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这一概念进行改造与完善.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他对微课程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革新提出建设性观点.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李玉平老师带领其他教师成立微学时代工作室,开发一系列微课程,以数字故事的形式讲述教学中一个又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变化,受欢迎的程度完全超出他们的想象.“微”关键就是短而精,内容小而作用大.
2微课和传统课堂的区别。
传统课堂,一节课为40分钟或者45分钟.目前学校教育实施的班级集体教学的组织方式与基本单位.学校的主要工作和教学活动是以上课作为主体,上课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核心.在经典教学论的学术专著中,对“课”的定义是:“课时有时间限制、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的单位,其作用在于达到完整、然而又是局部性的教学目的.”微课程是把教学中某个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一个微课程只讲一个点,可以是某个重点、难点,一道题目或者一个实验.学生借助电脑、手机、ipad等设备下载后,可以随时拿出来学习.对比这两种教学方式,可以发现,传统课堂传授知识快,集中,知识连贯性好.但对于个体的学生,接受能力有差异,势必会出现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当堂课的知识.而微课程在传统课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正好可以弥补.学生在课余时间,对于自己不清楚的知识点,打开相应微视频再学习一遍即可.
3.1微课教学促进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
数学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广度,结合自身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微课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内,作为知识传授的载体,使学生从以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反复观看视频内容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解答疑问,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稳定的数学认知结构.
3.2微课教学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微课教学为学生创设自主及协作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切身体会自主探索及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的快乐,获得求知的满足与成功的体验.因此数学微课教学成为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金钥匙.
3.3微课教学更新数学学习方式.
微课的发展为数学教学开辟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其中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为e-learning,被翻译成“数字化学习”.通过e-learning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不仅来源于书本,还来源于网络中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学生通过手持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微课学习,并为师生与生生之间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4微课该在什么时候使用。
教师制作微课,在数学教学的很多环节中,微课程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一般模式不固定,针对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内容对教学有不同的要求.
4.1课前预习。
课本中有很多知识,凭高中生的能力完全可以自学,或者只需要老师稍微点拨就可以明白.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老师加以指导,将这一过程录制下来,配上醒目的提醒语,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制作成五分钟左右的微课程,传到校园网或班级qq群,供学生点击或下载观看.通过这类微课的学习,学生逐渐学会如何预习,自学一堂课.当掌握预习方法,习惯自学时,可以大大减少课堂教学时间.
4.2课堂当中。
(1)运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模拟再现生活,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中,教师用微视频展示细胞分裂或放射性物质衰变过程,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不仅使数学知识置于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运用微课建构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教材中的重难点常常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障碍.教师可将重难点问题制作成微课,提供给学生.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时,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结合ppt将其内容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动态实现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使其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进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建构.
(3)运用微课解决问题,构建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可将例题讲解环节以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并从中提出典型问题让学生解答.学生可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并通过小组协作进行问题解决.此构建的协作化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将已建构的知识完整化,具体化,进而形成稳定的数学认知结构.
4.3课堂之后。
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中总有不能接受的知识点,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反复详细地讲解.这时可以将重点概念、难点的讲解录制下来或用ppt做成微课程.视频里面呈现出来的是完整的对某个知识点的诠释.课后学生自行下载观看,课堂上无法理解的,就可以及时得到补充.
4.4专题复习。
针对高三学生,专题训练很重要.可以把一个专题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方式做成卡片,用ppt工具把这些导图做成微课.这种微课结构性强,有系统性.适合章节复习,专题复习.学生在使用的时候效果会更好.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第5节中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这一节内容要通过割圆术中“以直代曲,近似代替”的思想灵活地迁移到一般的曲边梯形上,课本通过图象,在定义域内把区间分成许多小区间,进而把曲边梯形拆分为一些小曲边梯形,对每个小曲边梯形用矩形的面积近似代替小曲边梯形的面积,再对这些近似值求和即可.教学中我们若把图象的每一个细化过程在黑板上完成,费时费力,效果还不一定好.曲边梯形面积为什么可以由足够多的矩形面积合成?这是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中最关键之处.因此,笔者做了一个微课程,学生课后可以自己观看消化.步骤如下:
第一步:做好教学设计.
本微课设计教学流程为:提出求曲边梯形面积的问题——回顾求圆的面积的思想方法——(类比)得出求曲边梯形面积问题的思想方法——给出解决问题的“四部曲”,并得到结果——一般曲边梯形(在轴上方)面积的求法.
本微课难点之一就是如何“以直代曲”.针对这个难点,微课采取的措施是引导学生在回顾割圆术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用正多边形计算圆的面积?为什么让边数逐次加倍?怎样才能“越来越接近”?通过以上几个问题使学生对割圆术在思想和方法层面都有一定的认识.另一个难点是对“极限”和“无限逼近”的理解.针对这个难点,微课分别采用图形、数表两种方式呈现逐渐细分和无限逼近的过程,再在此基础上引出取极限的方法,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水到渠成.
第二步:做教学课件,笔者用的是最普通的ppt.
一共用了八张幻灯片,重点讲清楚如何“以直代曲,无限逼近”的思想过程.
第三步:用录屏软件录下整个ppt的放映,生成视频.
常用的录屏软件有camtasiastudio.这个软件比较简单,一般教师自学都可以学会.在录屏过程中,如果怕学生观看画面还不能够理解,则可以适当地配以讲解.
第四步:上传.
把做好的微课程上传至自己学校的校园网或班级qq群,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下载观看.通过以上四个步骤,一个微课程已经完成.在自己的班级试验了一遍,学生反应良好,纷纷表示可以多做一些类似的微课视频.为了了解学生应用此微课的效果,相应准备了一份配套练习题.从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比以往有明显改善.
6结束语。
从上面例子当中,可以看到微课的一些优势.把高中数学所涉及的,可以利用微课资源的地方,合理地整合.将重点、难点、专题、典型题做成微课程.按章节、知识点等模块分类整理.一整套的数学微课程做好,就是很好的一门校本课程.这需要学校整个数学团队中每个数学教师的努力.课堂不能被微课代替,但是我们可以用微课程补充实际教学中的缺陷.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十
摘要:审美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有审美教育才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因为有审美的教育才能为高中枯燥和深奥的数学知识带来更多的趣味和内涵,也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质量和审美情趣,从而全面地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内容是对高中数学的美育教学的方式进行探讨,提出应对的策略。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正因为它的严谨,就绽放出了别样的魅力和美感。它展现出和谐对称之美,比例协调之美、结构严谨之美、布局合理之美等。从数学的表现形式看,概念、等式、体系都具有美感。而且,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也具有美感。比如,它的简约、类比、抽象、无限等特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教师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美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了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获得了美感享受,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来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美育教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习到基础的知识点,还要他们通过自身的思维过程来经历审美体验。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通过概念和命题的教学来达到美育的功能。教师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可以展示数学的美。比如,在教授函数y=f(x)中,因为具有f这个对应规则,式子中的两个变量x和y就被连接起来成立为一个等式,这就体现了数学的符号美和简单之美。再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领会三角函数线以及它的图象的做法呈现出来的奇异之美,它体现了数学的转化功能。同时,还可以在圆锥曲线中去寻找数学的对称和谐之美。此外,数学也有动静结合之美。比如,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他们二者之间就具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这些美感进行挖掘,让高中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更加全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引导学生对数学美的本质进行探讨和领会。
数学教学中不仅具备科学、严谨的美感,也是艺术美的体现。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对自身的素质的提升来达到数学美育教学的目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才能在教学中对数学的艺术美进行展示,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熏陶。数学教学的艺术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2.1数学的结构美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严谨合理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之间进行详略的处理,从而达到重点突出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双基”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的非智力的品质进行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因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都是数学结构美带来的功能。2.2高中数学的形式美高中数学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因此它的`形式就多种多样,这就是他的形式美。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这就体现出形式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实验,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模型的制作,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的课件的制作来提升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学方法的千变万化和手段的多种多样就是数学的形式美。2.3高中数学的机智美因为高中数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奥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当教师运用数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了问题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在化解矛盾过程中,数学呈现出来的机智美,体现了数学具备的调控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思维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带来的奇迹之美,惊讶之美。此外,数学还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它的应用之美,也就是实用之美。在数学论文,学生可以感受到它的创造之美。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的规律进行掌握,发现它的美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必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对美的内容进行传授,其次是对本质进行揭示,再次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渗透。这样就利于对学生数学美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他们的心智进行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激发。因此,教师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3.1增强学生对高中数学美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美,教师要将美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被美所感染,具备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愉快的氛围之中进行学习,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些数学美可以直接感知,有些数学美比较抽象,因此,要根据这些美的类型去分析,巧妙融入教学之中。明确的方程、独特的图形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直接要素;抽象的概念,固定的公式,虽然无法直接窥见其中存在的美,但却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数学的抽象之美,教师要充分挖掘。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的历史典故不胜枚举。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讲解来使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在解题方式上进行美育教学,使本身抽象、深奥的知识变得形象而又趣味十足。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之美,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受到点化,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愿意用数学知识主动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主观能动性。
3.2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美感。从表面上看,高中数学知识如它的符号是单调的,公式也是枯燥的,教学内容也比较深奥而无味。其实,这正是数学的朴素简单之美,由这些简单的元素进行运用和组合构成数学的巨大的、美丽的大厦,因此它蕴含了哲学的内在美,也具备理性之美。要让高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去体会到数学的美感,就必须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对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个抽象的内容进行形象化的教学,就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此来展示立体几何的空间特点,让学生能直观地验证自己对于立体几何的想象是否正确,对立体几何的知识进行直观的学习,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增加了趣味性。
3.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美的思维进行解题。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对知识点的传授固然很重要,学生也必须对其进行牢固的掌握。同时,要对数学美的规律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这就体现了学生对数学精神的追求。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美的规律,对数学美进行思考和认识,进而再运用数学美。所以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运用数学美,这样就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利于学生应用数学美和创造出数学美,提升他们的全面的素质。
4结语。
高中数学美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它还能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去探求真理的思路;它帮助学生检验真理;它寓美于教,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升;它能达到以美启智的作用,并以此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提升数学美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宇.浅谈数学高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xx(6):24.
[2]霍拥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xx(12):38,13.
[3]徐永旺.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xx(4):269.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十一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向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多种手段可以较好表达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大大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兴趣;动态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普及,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数学教师把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成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色彩等动态变化的、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真正向创新型教育教学发展。多媒体技术,它以其强大的功能,向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并迅速成为发展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工具,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可极大地优化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cai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优势,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大大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或是再加些实物模型。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既不能像某些学科那要形象、生动、具体,也不可能像一些学科那样总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难怪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也不得不思索,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值得数学教师仔细研究学习。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效果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数学教学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传统的数学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一个个死板的过程再配上一堆堆抽象、深奥的公式、定理,使人望而生畏。而在cai教学环境中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利用cai的图形、文字和数据处理能力,在教学中提供各种图像、表格、动画、声音等。用形象、准确、精美的图像取代以往提着的小黑板上画就的框框和图形,用生动的动画取代口沫横飞的对变化过程的解释,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可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形象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必然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扫数学课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现状,取得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解析几何》中椭圆性质的应用涉及到人造卫星的问题,用计算机以动画方式演示人造卫星的运行过程与地球间的位置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又比如,《立体几何》中,讲授圆柱和圆锥、球的定义时,学生不易想象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旋转”而成的,通过计算计模拟矩形围绕一边、直角三角形围绕一条直角边,半圆围绕直径旋转形成立体图形的过程,学生即可很快在大脑中形成平面图形在空间变化的印象,学生学习有了兴趣,也促进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二)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
例如,在研究幂函数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动画过程,从而使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幂函数的相关性质,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更生动、更形象、更具有说服力。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
例如:三角函数与其图像的关系,圆与椭圆关系,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像关系,锥体与柱体的关系等等。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含参数问题时,学生往往觉得此类问题特别棘手,利用几何画板通过对参数的真正作用,也能够在具体的模拟演示下,逐步领悟到对于参数的分类讨论原则和分类讨论标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得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性材料而产生理解困难,导致教学参与的弱化、教学活动的不平衡,形成教师课堂讲授的一言堂。
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可以注意学生的回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知识体系的演系与知识点的揭示。
(一)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引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
例如,在讲解集合时,利用课件可以轻而易地将交集、并集、子集、真子集等概念表示清楚。而在立体几何中,对柱体、锥体的简单性质和有关知识则可以轻轻松松地摆在了学生的面前。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加以演示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
如在解立体几何中有关异面直线所成角的问题,可利用立体几何知识直接解决,也可利用向量来解决。又如,求过两点直线的解析式时,也有一般式、顶点式、两点式等多种解题方法。
三、生活信息的汲取。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可以采集有关宣传材料,加强学生学科学、管科学、讲科学的正确世界观。如何对每章的有关阅读材料中进行切实宣传,特别是有关数学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及其科研成果,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而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学生往往难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视频功能,设置情境,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我们可以利用平面媒体或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信息,设置房产、台风、跳伞、撞车等热门话题的情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四、课堂反馈练习的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激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写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得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一)盲目追求媒体直观效应,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才运用的,如果纯粹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则对教学毫无帮助,是无益的,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作用。在目前的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有位老师在讲椭圆的定义的时候,引入的时候,像放电影似的列举了很多椭圆型的东西,图形是生动有趣,但是学生很容易被那些椭圆型的建筑图形吸引,从而背离教者的本意。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课件内容华而不实,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设置“伸缩”、“飞入”、“百叶窗”等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二)放大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忽视或轻视板书。
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当着高级投影仪来使用,一节课上下来,黑板上只有个课题。学生也一直在看投影仪,由于时间关系也来不及记笔记,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课堂的整合、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要违背教学规律。我坚信,只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努力研究、认真探索,在实践与研究中不断完善,数学的多媒体教学必将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十二
从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关于高中数学算法教学的研究有很多,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韩裕娜等人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算法教学上的一些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重点;胡学平、熊芹等人的研究重点在“算法初步”上;宋宝和等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一些算法教学策略;王慧春、薛海分别从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文献研究及案例分析的角度对高中数学算法教学进行研究。以上这些目前我们国家教育专家进行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算法的历史、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以及算法教学现状,针对高中数学算法教学的方式方法,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算法教学有效性等研究较少,尤其没有从目标分类的角度研究高中数学算法教学策略。
全面解读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牢固掌握算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算法基本的三种逻辑结构和五种算法语句。二是能力、算法意识,具备利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利用算法的意识即算法思想。三是价值观、精神,充分意识到算法与计算机结合带来的便利,体会到数学逻辑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一)注重学生算法思想的培养。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算法的要求强调不仅要做到“算则”更要做到“算理”,对于算法的程序步骤理解更为重要,理解算法每一步程序的依据就是做到了“算理”,就是算法思想。培养学生算法思想具体就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有条理,有逻辑,严谨的思维标准,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进一步形成、完善中,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算法思想具体包括分步递推思想、逻辑选择思想、循环思想等,要想形成一个思想,具备一定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算法初步”有十二个课时主要就是加强学生算法思想学习,但这些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整个高中数学算法教学中都应该注重学生算法思想的培养。
(二)重视程序框图的演示教学。
算法语言最重要的一种表述形式就是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在表示算法结构及逻辑上具有直观清晰、简便快捷的优势,程序框图还是程序编写的基础。程序框图具体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用流程图展示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流程图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增强学生思维逻辑性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增加实例,这样学生能够加深对这种转化的理解。数学课与计算机上机操作课要相互协调,各有侧重,在数学课中重视程序框图教学,学生能够意识到计算机与人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不同之处。
(三)注重教学中的案例选取。
老师在数学算法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老师选取的案例要注意结合学生知识水平,算法不能太难,这样不利于学生接受,达不到举例的效果,比如最大公约数、质数的.求解这些简单的例子能更便于学生理解,学生能够自己设计程序框图。算法案例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算法学习积极性。
(四)数学算法教学与计算机有机结合。
高中数学算法教学还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包括程序语言内容,两者密切相连,又有其各自的特点。简单来说算法教学注重的是算法思想,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程序语言教学目的就是程序编写。算法教学和程序语言教学之间的联系在于,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算法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完整的算法设计,能够及时检验设计的算法是否有效、可行,数学算法与计算机有机结合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高中数学算法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至关重要,提高高中数学算法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措施。我国目前高中数学算法教学上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做到注重培养学生算法思想,重视程序框图的演示教学,案例选取要适当,并做到与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新课程标准,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这样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十三
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笔者经过多年的思考与探索,认为以下教学策略可以较好地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
2.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策略。
3.联系实际,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策略。
4.利用多媒体,变抽象为形象策略。
二、结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十四
现在,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微课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在微课中包含了文字、图片等元素,以视频形式授课。微课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讲解和书本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微课以更多的形式学习知识,教师也可以微课来辅助教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课对课堂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合理高效的运用微课,需要一线教师不断进行探索。
一、微课特点。
微课是以网络为基础的课程,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学生可以不受课堂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微课时间一般在十分钟左右,与比较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点都是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点比较明确。微课的交流性很强,教师可以将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或学生没有理解的问题通过微课进一步讲解,学生在通过视频学习之后可以进行相应的评价,也可以通过留言将自己的疑难问题传达给老师,师生可以进行交流。
二、在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意义。
在中学数学中,有许多比较抽象的概念,加上学生知识储备的限制,对一些概念的接受比较慢,此时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可能一时仍然难以理解,教师此时可能需要一些工具来辅助教学。微课的展现形式比较丰富,有视频、文字、图片、音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具活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一些比较枯燥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以视频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形式来讲授知识点,这种类型的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相对来说是一门思维性较强、比较枯燥的学科,而中学生比较好动,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不强。微课可以将一些枯燥的知识点以情景化的方式讲解出来,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能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
(三)对教学进行辅助。
微课通过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了参考教参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资源,扩展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学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一)在概念教学中进行运用。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概念的学习很重要,只有掌握了概念,学生才能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能够更加灵活的将知识点运用到解题过程和实际生活中。中学数学中难免会有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讲解这些概念,但可能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情况下要想学生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就需要将这些抽象的知识点通俗化和形象化,微课可以将这些知识点以情景化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还可以下载学习视频,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定义”这一节的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微课。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找一些相关的视频,也可以自己准备,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x和y的对应关系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在函数中x和y的关系,明白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就说y是x的函数这一概念。同时还可以通过微课展示一些例题,如“x=1”“y=x-1”“y=2”中哪些是函数,让学生通过例题深入掌握知识。通过微课直观生动的讲解,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接受相关知识点。通过微课可以达到比教师单一讲授更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讲解集合的定义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展示一些数,一些图形,一些物体,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集合是由指定对象集在一起组成的,这就是集合的含义。同时应展示一些典型的例题,如下列那些可以组成集合:1、难解的题目2、方程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四象限的一些点4、很多多项式。再如,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有:1、很小两实数可以构成集合2、集合是指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通过例题,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二)在典型例题讲解中运用。
典型例题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对知识深入掌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学生掌握了典型的例题,才能将知识活学活用,学会其他题的解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到一些有代表性的比较典型的例题,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的内容,给学生示范解题过程,训练学生将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做题过程中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一道题学会做相关的一类题。典型例题的讲解就可以通过微课进行讲解,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做题方法。
例如,在讲解“圆锥体积”的例题时,学生对圆柱体积计算方法比较熟悉,对圆锥相对陌生一些,教师可利用微课将圆柱与圆锥展示出来,帮助学生了解圆锥为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通过根据圆柱体积公式类比出圆锥体积公式为“v(圆锥)=v(圆柱)/3”,学习过程更加直观,而不是仅仅记住了公式,可以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帮助学生灵活的处理类似的问题,更好的将知识运用到解题过程中,增强学习的效果。
(三)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运用。
学生进行课后复习也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步骤。学生通过进行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通过做一些练习题还可以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学生的解题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复习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对学生学好数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复习指导存在一定的难度,每个教师的课堂时间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难以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复习指导,此外,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所需要的复习指导也是不同的,这就更加提高了课后复习指导的难度。微课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复习指导中运用微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指导,布置与其学习情况相适应的学习任务,指导其进行学习。学生利用微课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必将学习局限于课堂中,学生课堂以外的时间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外继续进行高效学习。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视频中的思路进行对比,将两者进行比较,通过对此使自己有所得。
例如在学习完“垂直关系的判定”这一节内容后,学生普遍觉得在证明线面垂直比较难,由于受其他条件的干扰,学生在找平面中与已知直线相垂直的直线有苦难,因而对证明产生了阻碍。学生可以通过留言传递难点。教师可通过微课进一步讲解,可在微课中展示比较典型的示范图,通过图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垂直的证明方法。同时教师还应讲解一些比较经典的例题,对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熟悉证明过程,训练知识迁移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微课就是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微课已经越来越普遍的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当前我们运用微课还不是很成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这也需要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升微课教学的有效性。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十五
摘要: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我国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数学思想与指导的方法,更加别具一格。若想使学生在新课标下永久的受益,就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指导,使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想符合当下的教学观。本文经过反复研究后发现,适合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思想共有四种,分别为分类讨论法、数形结合法、转化法以及待定系数法。
关键词: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待定系数。
据调查了解显示,当下大部分的高中生都很讨厌学习数学,一听见要学数学就开始头疼,且不知道如何学习数学,导致他们的数学成绩一直都不理想。因此,相关学者们提出了新课标,希望利用新的数学指导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学好高中数学。
1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分类讨论法的数学思想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惯用的数学思想之一。其是指在面对数学问题的各种情况时,对出现的所有可能性进行分类,然后逐一去解决,最后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方法。分类讨论法既是一种常规的逻辑方法,又是一种特别的思想方法,还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分类讨论法的本质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进行分类整理时将整化为零、将零积攒为整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法的特点是使数学问题越来越清晰,具有综合性、逻辑性以及探索性,能使人们的.思想更加具有条理性与概括性[1]。之所以会出现分类讨论的原因共有三种:一是在数学定义进行分类时会涉及到一些不易解决的难题;二是在数学公式、定理、运算性质、运算法则等条件限制下进行分类会涉及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难题;三是在解决含参数不等式或相关问题时,对其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分类探讨时所遇到的难题。在分类讨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确定分类的目标,然后确定统一的标准,最后进行科学的排列,使其不遗漏、不重复,并开始进行不越级的探讨。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确保探讨的对象不漏不重。
2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惯用的数学思想之一。数形结合的概念是将数和形排列成对应的关系,使二者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转化,以此来达到解题的目的。数形结合的内容共有五种:一是实数和数轴中的点成对应形式;二是函数和图形成对应形式;三是曲线和方程成对应形式;四是在几何元素及其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出复数的定义、三件函数的定义等;五是在等式以及代数式中的构造具有非常醒目的几何意义,例如等式等[2]。数形结合的作用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将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直观、更加生动,使抽象思维转换成形象思维;二是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后,更有利于我们提高解题速度与质量。数形结合的应用也有很多,例如在解决不等式时、解决函数值域及最值时法、解决三角函数时等均可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的优点是使数学问题更加直观,更容易找到解题捷径。
3转化的数学思想。
转化的数学思想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惯用的数学思想之一。转化思想的方法是对于待解决的数学难题,将其中的未知的问题转变成已知的问题、繁琐的问题转变成简单的问题、抽象的问题转变成具体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变成数学中的问题以及没有条理的问题转变成有条理的问题等。可见,数学转化的思想方法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抓住机会训练自身的转化思想,使我们今后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有快速反应的能力,以此提升解决问题的技巧[3]。转化思想的特点是灵活性、多样性。其优点是可以使数和数之间、形和形之间、数和形之间进行无障碍式转换,也可以将宏观的问题变成微观的问题,还可以使符号在内部空间中进行转换。尽管转化的方式特别快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其中的细节,必须遵守简单化、直观化、熟悉化以及标准化的要求。
4待定系数法的数学思想。
待定系数法的数学思想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惯用的数学思想之一。待定系数法是指对于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所求答案中的特定形式,可以使用某些还需要验证的系数来代替所求答案,并且依据所给出的条件构建出一个恒等式,最终得到的待定系数就是元的方程。其具体方法是指在解决函数中的变量关系时,设出未知的系数,再依据已知的要求确定未知数。其在解决问题是应注意所给出的条件,列出正确的方程式、等式等[4]。待定系数在数学问题中的使用有很多,例如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解出函数中的解析式以及解出曲线中的方程等。在分析数学问题时,必须掌握以下四点:一是所列方程可依照对应系数的相等关系;二是所列方程可依据恒等式定义中的数值进行代入;三是所列方程可依据概念自身的本质;四是所列方程可依据几何中的条件。结论:众所周知,数学的灵魂与精髓就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在当下新课标形式下,教师们在传授高中数学知识时,必须及时传授学生们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正确的数学理论与数学思想成功解决数学难题,这种方法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捷径。
作者:付泽天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高一数学函数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篇十六
高中数学知识难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并且很多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这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困难。学生在知识点的理解上出现问题,这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受到阻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的交流互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是各学科教学中都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数学知识其实和自身的实际生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要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与老师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才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数学知识。例如,现有一个大型的电子报时钟,在钟表的界面上需要进行装饰,每一分钟的刻度上都要装上一只小彩灯,当到达晚上9:35:20的时候,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度内一共有多少只小彩灯?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情境,学生能够想象到这样的画面,走进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同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在纸上画出钟表的样子,还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学生的互动交流可以知道,分针转动一个刻度的角度应该是6°,时针一分钟转动的`角度是0。5°,钟表上一共是有60个小彩灯,当晚上9点30分的时候,分针和时针之间的夹角为105°,那么中间的小彩灯就是17个,再过5分20秒的时间,分针转过5个刻度,经过5个小彩灯,但是时针并没有跨过一个,所以最终的彩灯数量应该是12个。
二、分组合作,实现高中数学同步性。
分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为了能够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合理地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有效促进互动交流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遇到比较困难的题目时,学生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习,通过互动交流,每个组员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小组学习和交流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更加愿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在这期间,学生为了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会认真地进行思考和交流,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任务。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很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合作学习,互帮互助,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