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教案小班(专业17篇)
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等方面的内容。教案应当注重情感因素的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案参考资料,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一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节日的快乐,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的机会。通过亲子合作包粽子,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情,提前感受端午节的快乐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家”的温暖,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1、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知道包粽子所使用的原料和粽子的不同味道。
2、和家长一起尝试用粽叶、苇叶包粽子,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有自信心。
3、喜欢参加“包粽子”活动,体验亲子合作的快乐,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
1、教学课件:各种各样的粽子。
2、包粽子的材料:苇叶、粽叶、糯米、花生豆、枣、线等,老师和小朋友到苇塘采集的苇叶和马连草。
活动建议。
1、利用教学课件,帮助幼儿了解粽子的不同味道和形状。
提问:在我们这里,端午节吃什么?你都吃过什么馅的粽子?
小结:粽子有蜜枣粽、花生粽、肉粽、红豆粽、火腿粽、水晶粽、八宝粽、绿豆粽等很多品种,主要有甜味和咸味两种口味。我国地方不同,包出的粽子形状也不同,主要有三角形和三角形。
小结:包粽子需要粽叶,我们当地主要用苇叶和粽叶,粽叶比较宽,一片可以包一个粽子;苇叶较窄,需要多片组合在一起。馅料需要:糯米、大枣、花生、红豆、肉馅等。包扎粽子的捆绳需要:线、粽绳,马连草,我们当地主要用马连草和线。
3、探讨包粽子的方法,了解包粽子的基本流程。
小结:新鲜的苇叶比较脆,易撕裂,包粽子时要先将苇叶煮一煮,苇叶就不会撕裂了。
(2)引导幼儿观察苇叶为什么泡在水里?包粽子时苇叶怎样摆放?并引导幼儿尝试。
小结:苇叶泡在水里,摆放时一片一片的苇叶容易粘连在一起,糯米就不会漏出来。摆放苇叶一倒一正平铺在木板上,苇叶之间要叠压一部分。
(3)引导幼儿认识糯米,了解粽子为什么要用糯米。
糯米粘性大,包出的粽子糯米煮熟后膨胀性比大米小,粽叶不会被胀破,而且粘性好不会散。
(4)了解解三角粽、四角粽的不同包法。
家长老师讲解三角粽、四角粽的不同包法,鼓励大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包粽子。
(5)亲子合作包粽子,体验亲子合作的快乐。
幼儿分组与家长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家长指导幼儿尝试包粽子。
4、将包好的粽子送到厨房,向厨房的阿姨了解煮粽子的方法。
粽子煮熟后,品尝粽子,体验劳动的快乐。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二
1、了解粽子的形状特征,并能大胆表达。
2、激发幼儿对家乡小吃的喜爱之情。环境创设各种各样的粽子若干重点与难点了解粽子的特征,简单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一、看粽子,说粽子这是什么?粽子是怎样的?(外面有粽叶包着,里面是糯米,糯米里面还有馅)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粽子?(长、三角),他们的形状像什么?闻闻粽子香不香?清香从哪里来?(从粽叶来)。
二、吃粽子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口味的粽子给大家品尝,你们说说看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的口味很多,有肉粽、豆沙粽、花生粽,还有蘸糖吃的白粽子。粽子里面的米和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煮熟后,比较粘,吃上去糯糯的)。
三、了解粽子的做法:你们知道这么好吃的粽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看到过谁做?怎样包的?看包粽子过程的录像或者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所见。
小结:粽子好吃却需要很高的本领才能包好,家乡的人民本领真大。
四、延伸活动:包粽子尝试用长条纸来包粽子。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三
设计意图:
幼儿对颜色有较高的兴趣,能大胆而富有个性的涂色。本活动将营造缤纷多彩的语言环境,通过幼儿的想象力,运用多彩的短线和点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七彩雨,以引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针对我班幼儿现有的绘画基础,引导幼儿从熟悉的小雨点突破口,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画面,同时鼓励幼儿不断地变换颜色,大胆地表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是否能点出多变的小雨点,即线条、点等认识。
2、激发幼儿对颜色绘画的兴趣,积极参与绘画活动。
3.培养幼儿对抽象事物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幼儿人手一份画有雨伞的画纸、各种图片贴图、雨的声音。
2、知识准备:幼儿观察过下雨时雨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给幼儿讲述故事《下雨了》。
2.出示下雨时的图片,让幼儿观察雨点的特征。
3.引发幼儿认识下雨天气,并让幼儿思考雨天出门要使用什么工具。幼儿:雨伞。
二.绘画雨点。
1、启发谈话,引起兴趣。
幼儿自由讨论举手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结:下大雨时,像根直直的、长长的线;下小雨时,一点点的。
2、操作演示,引出内容。
演示讨论,共同参与。
a、油画棒演示画长直线雨。
哗!哗!下了一场大雨。幼儿试画。
b、讨论: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点怎样的呢?小雨点落到了哪儿?
激发兴趣,尝试取名。
a、演示用各种颜色的短线画小雨点。
雨越下越小,太阳公公出来了。咦,小雨点一下子变成了五颜六色,怎么回事?五颜六色的小雨点可真漂亮。
b、这么漂亮的小雨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3.老师讲解幼儿要注意的地方,及绘画的方法。
三、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引导创作:下雨啦,我们一起来看漂亮的小雨点。,能将最喜欢的颜色雨先画出来吗?
老师给幼儿发画纸和油画棒。
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调换颜色画的情况。
2)观察幼儿能否画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点。
3)能否添加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以儿歌方法结束活动。
幼儿听老师念《小雨点》的儿歌。
五、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幼儿的作品,表扬大胆绘画的幼儿,纠正个别幼儿不正确的绘画习惯。例如:雨点太少了,颜色不够丰富等情况。
活动反思:
是有部分幼儿在用色方面还要加强,颜色可以再丰富一些,提高画面的质量及美观效果。
以下是幼儿动手画画时拍摄的照片,有教师个别指导的,有幼儿专心操作的,还有幼儿认真观看他人绘画的过程。
教学目的:
1、辅导孩子采用圆曲线画气球时,不要强调画圆,应着重鼓励孩子设计式样新颖的气球。
2、深色仍采用勾线平涤,可换一种深色勾线。
教学准备:幼儿作画工具,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逢年过节,不管是在大街,还是在公园,到处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气球随风飘动,空中仿佛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好看极了。小朋友没有喜欢玩气球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画气球。
二、讲解、示范。
1、气球由球体和拒球线组成,画得扁一点歪一点都没关系,只要注意画几个气球时,要有高低,不要排列太整齐,球体上可随意画一些花纹图案,让气球更漂亮。
2、除这样画外,小朋友们还可以设一些形状更有趣的气球,如熊猫气球,小牛气球,娃娃脸气球等。
3、画好气球再画北景,先用曲线随意画出云姑娘的外形,再加上眼和嘴,最后在云形上端画几条曲线,表示云姑娘的刘海。
三、幼儿作画。
教师在一旁指导幼儿构图。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粽、含、剥、胃、惹、政、怀、崇、献”8个;书写“剥、胃、惹、政、怀、崇”6个生字;积累“粽子、包含、惹人喜爱”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出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和滋味的句子。能模仿例句用“既又”写一句话。
3、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出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和滋味的句子。能模仿例句用“既又”写一句话。
2、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那在这些传统节日。
里,大家会吃什么呢?
ppt1:中秋节赏月时我们会吃元宵节的时候我们会吃,清明。
节的时候我们会吃,那端午节呢?
2、揭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粽子有关。
板书课题:44、粽子。
齐读课题.
师:大家一起来读课题。44粽子。
5、生字学习:粽。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生字。zong粽。谁能用换部首的方法记住它。
6、过渡:端午节吃粽子,我们都不陌生。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要。
在端午节的时候吃粽子呢?课文里面有这样一小节直接告诉了我们答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用“~~”划出这一小节。
二、学习过渡段第5小节。
师:你们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
1、ppt3:粽子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不仅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
诗人屈原的怀念。
师:你找得非常准确。这是课文的第五小节。其他同学都划对了吗?
2、请1—2位同学朗读这句话。
师:谁能把这句话读通顺,读准确?
生:
师:还有谁能像他一样,读的既通顺又准确?
师:两个同学读得都非常棒!把里面的生字都准确了。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生字。
3、生字学习:惹。
师:这个字读re,有点绕口,我们来开一列小火车,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确。
4、生字回归课文,集体朗读课文第5小节。
师:让我们把这个字带回课文,再来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5、过渡:下面我们就先去看看,粽子究竟是怎样惹人喜爱的?
三、学习粽子的形状。
1、ppt4:自由朗读课文2—4小节,划出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和滋味的句子。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2—4小节,用直线划出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和。
滋味的句子。都划出来了吗?请你挑出其中一点来读一读。
2、ppt5: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4、师:你划出来的是描写粽子形状的。划得非常准确,其他同学。
都划出来了吗?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5、集体朗读。
6、师:从这句话里我们知道粽子的形状很?那究竟怎么。
特别,看了图片我们就知道了。
7、ppt6:各种形状的粽子图片。
师:粽子的形状很特别吧!难怪作者要说。读!
9、ppt7: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四、学习粽子的颜色。
1、过渡:课文还有哪些句子是描写粽子的?请你再挑出一点说一说。
2、ppt8: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
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
是好看。
3、生字学习:剥。
师:这一段也有一个生字。我们来认识一下。bao剥。
4、师:这一小节全都是描写粽子颜色的。你划出来了吗?女生一。
起来吧这段话读一读。
男生我们也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一下粽子的色彩。读完这段话,谁能来把这些空填一填?
6、填空:
ppt9:粽子用的箬叶包裹着的糯米和的枣子。煮熟以后,
剥开的箬叶,只见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师:现在,老师加大了难度,你还会填吗?
ppt10:粽子用的箬叶的糯米和的枣子。煮熟以后,
的箬叶,只见的米团里仿佛几颗油。
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7、集体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把这段话读一读。
五、学习粽子的滋味。
1、过渡:墨绿色的箬叶里包着洁白的米团和深红油亮的枣子,让人垂涎欲滴,
真想咬上一口。不知道粽子的滋味如何?文中有一句。
话直接描写出了粽子的滋味,你找到了吗?
2、ppt10: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师:他找到了。其他同学找到了吗?有没有划出来呢?
粽子的味道甜而不腻。那你们知道“甜而不腻”的意。
思吗?
3、请1—2位同学朗读。
集体朗读。
师:谁来试试读读这句话,要读出粽子美味的感觉。
4、师:这样美味的粽子,大家喜不喜欢吃呀?这一小节还有一句话讲出了大家。
爱吃粽子的原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ppt11: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儿。
都喜欢吃。
6、生字学习:胃。
师:这里面也有一个生字。一起来看电脑,观察一下,“胃”字写在田字格里。
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7、用“既又”句式练习。
师:请同学们用“既又”句式说一句话。
六、学习粽子的由来。
1、过渡:学习了前面的三个小节,我们知道端午节吃粽子原因之一是粽子的形。
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
2、ppt12: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
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人们怀念他,崇敬他。两。
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大家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3、女生朗读本小节前3句,男生读最后一句。
师:男生女生配合一下读读这段话。
4、生字学习:政、怀、崇、献。
师:这一段里面生字比较多,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政”字是后鼻音。
“怀”用换部首的方法记住它。解释“怀念”,怀念就是思念的意思。
“崇”与“粽”相联系。解释“崇敬”,崇敬的程度比尊敬还要高。
“献”用合一合的方法记住它。
5、师:人们被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所感动,把粽子作为了祭品,这便是粽。
子的由来。
6、师:让我们带着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崇敬之情,一起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七、总结与拓展。
1、学习完《粽子》这篇课文之后,我们知道,粽子深受大家的喜爱。那你喜欢粽子吗?说说你的理由。
我喜欢粽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拓展:课后自己再找找,除了粽子,还有哪些食品是节日里的特定食物,按。
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给爸爸、妈妈或者同学听。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四
看到孩子能兴致勃勃进行探索,我更进一步感受到确实兴趣是孩子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动力,探索始终来自孩子的兴趣,而我们只有追随孩子的兴趣同时给予适时的帮助,为他们提供充分而多样的操作材料,努力成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想无论对于小、中、大班的孩子,只要你的内容真正符合孩子兴趣需要,有利于每一个幼儿提高和发展的活动,就是成功的活动!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五
1、欣赏《包粽子》歌曲,了解端午民俗,学习包粽子的动作。
2、感受歌曲,跟着歌曲做律动。
3、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一、了解端午民俗。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哪些节日?这是什么?(课件)。
1、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2、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3、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
4、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3、请大家跟着歌曲唱一唱;
4、创编动作,跟着歌曲进行表演。
三、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2、请大家听赏一首乐曲《欢乐的夜晚》。
3、感受到时什么情绪?这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演奏的形式又是什么?
4、再欣赏一遍,请大家模仿一下乐器的演奏形式,感受欢快的心情。
四、小结。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六
1.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了解粽子是由粽叶、糯米等包成的。
2.喜欢吃粽子,通过品尝活动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愉快。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1.粽叶、糯米、棉线。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1.观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激发活动兴趣。
2.进一步观察粽子的外形、气味等特征。
3.观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名称,了解其用途。
(2)观察老师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4.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1)探索剥粽子的方法。
(2)品尝粽子,与同伴说说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七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1、有湿度的.碎泥。
3、范例、课件。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八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小朋友:粽子。
小朋友:愿意。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
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九
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感受竞赛活动的热闹气氛。
2、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了解本地举办“赛龙舟”的活动情况。
1、与组织“赛龙舟”活动的有关单位联系,确定参观地点及时间。
2、请家长带幼儿前往参观,观察龙舟的外形特征及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现,感受竞赛的热烈气氛。
3、引导幼儿交流赛龙舟的场面以及自己观看赛龙舟时的心情和感受。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节相关游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快乐。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1、粽子。
2、艾蒿等实物。
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五月五》,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一个喜庆、热闹、愉快的节日。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前脚才送走欢乐的六一儿童节,接着父亲节和端午节就一起到来!幼儿园为了纪念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以上这篇社会领域的教案是小班幼儿认识端午节而开展的活动。
1、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叶、棉线等)。
1、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指导语: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的?
2、观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讨论、认识包粽子的材料。
指导语: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吗?(根据幼儿所述,一一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认识。)。
(2)观看老师(或家长)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3、品尝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
通过这样多种感官的活动,幼儿才得到了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实践操作。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十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十一
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运用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悄悄话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鼓励孩子大胆的表现表达、树立自信、体验快乐、学会分享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3、传递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助人为乐的美德及分享意识(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要与大家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看、听、说将图片内容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活动准备;ppt课件、“粽子”、字卡、图片及各种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1、观看ppt,鼓励孩子们大胆猜测故事内容及名字。
小结:每一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就会吃各种美味的粽子。
小结:因为动物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只有我们人才可以讲故事。
1、出示粽子(一):听(“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听“小鸟”讲的故事。
2、出示粽子(二):说(“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看图片讲小猴、小松鼠、小兔心中的故事。
3、出示粽子(三):接龙(“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词语接龙。
4、出示粽子(四):悄悄话(“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悄悄话怎么讲?(轻轻讲,用心听)。
如果我讲的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小朋友知道,可以怎么做呢?(从第一个开始,一个一个往下传,然后,让最后一个小朋友告诉大家我说的是什么?)。
师:到底是谁去奶奶家吃了粽子讲故事呢?我们继续来听听看。
孩子们,你们会包粽子吗?把你的故事包在粽子里,送给你想送的人吧。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贯穿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通过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悄悄话”。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问题抛给孩子,启发他们去寻找答案,如:“悄悄话”游戏,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么玩,而是说:“如果我对他讲了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这样,孩子就通过想、说,获得游戏规则。整个活动,内容丰富,采用了绘本的情景来开展“听、说”训练,传递了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体验了共同分享的快乐。
总之,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活动目标得以有效的达成。但是,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有时也让我措手不及,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学活动更丰富有趣,更完美。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十二
1、练习身体侧滚的动作并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灵活、协调和平衡能力。
3、乐意参与到游戏中,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长短不一的废旧横幅布若干,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1、创设“粽子王国举行粽子展览会”情境,带领幼儿热身,重点活动上肢、下肢。
小朋友们,今天粽子王国要举行粽子展览会,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吧,引导幼儿随语言提示做侧身走独木桥、跑步助跳过小河,蹲走过山洞等,进行上肢下肢及全身动作练习。
2、创设“变身粽宝宝”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用横幅做粽叶、小朋友做糯米,大胆探索包粽子的方法。
进入粽子王国有一个要求,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变成粽宝宝,请你选一块横幅,想办法把自己变成粽宝宝吧。
(1)分发废旧横幅,人手一张,引导幼儿探索自己包粽子的方法。引导幼儿躺在粽叶的一端,用一只手把棕叶固定,然后侧滚,在滚了半圈以后记得把手伸出来,然后一直侧滚,直到把粽叶裹完。
(2)创设情境:粽子展览会就要开始了,可是参加活动有一个要求,包粽子速度快的选手才能参加,下面让我们比一比吧,引导幼儿进行个人包粽子比赛。
(3)幼儿自由包粽子,教师指导,鼓励孩子解决游戏存在的问题。
4、合作包粽子,介绍游戏规则。
创设情境:粽子王国展览会开始了,今天要展览的的是夹心粽子,请粽宝宝想办法变成夹心粽粑。
(1)自由选择好朋友,两个孩子合作包夹心粽子,指导孩子从粽叶两端向中间侧滚,直到把粽叶滚完。
(2)合作包夹心粽子。
(3)听音乐,玩游戏。
5、创设粽子王国游玩的游戏情境,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请幼儿互相捶打四肢,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游戏活动。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十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视频(端午节儿歌)。
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
3、实物:粽子、香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幼:屈原。
二、给挂图选字活动。(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
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小朋友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
三、看视频,学儿歌。(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
师:教读《端午节儿歌》。
五月五,端午到。
赛龙舟,真热闹。
吃粽子,带香包。
蚊虫不来身边闹。
幼:跟着老师和视频一起学习《端午节儿歌》。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十四
大班。
艺术领域。
1、在欣赏水墨画的基础上,尝试用水、墨、宣纸进行拓印,并根据拓印的图案大胆想象。
2、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乐于表现,感受中国水墨画的美感。
3、体验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欣赏水墨画的基础上,尝试用水、墨、宣纸进行拓印。
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拓印。
1、物质准备:奥运会开幕式dvd资料;现代水墨画作品(幻灯片);墨汁、水缸、宣纸和牙签若干:幼儿自制的萝卜印章、印泥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回家搜集、了解有关中国水墨画的知识与特点。
幼:画水墨画需要毛笔、墨汁、宣纸和砚台。
师:对,毛笔、墨汁、宣纸和砚台又叫"文房四宝",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绘画和写字的工具。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神奇的水墨画,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师:你们能看出画面中颜色的变化吗?(教师提示:颜色深——浓、颜色浅——淡、水分少——干、非常湿润——湿;并依次出现"浓淡干湿"四个字。)水墨画中墨色的"浓淡干湿",让画面变得丰富和美妙。
1、教师示范并讲解。
师:这幅画最神奇的地方是不用笔来作画,而是墨汁和水玩的一个游戏——我们叫它"水墨拓印"。
(1)先将墨汁轻轻地滴一滴到水盆里,大家观察一下墨汁滴进水盆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幼儿自由想象)。
(2)用牙签在水中轻轻划一下,可以让墨汁化得更美。
(3)双手拿起宣纸的一边慢慢放进水里,让墨色染在宣纸上;再轻轻地用手提起宣纸,宣纸上便出现了美丽的图案。
(4)把染上图案的宣纸平放到铅画纸上固定好,宣纸要放平整。
(5)作品完成后再盖上土豆印章。
2、教师提出作画的要求。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幼儿重点辅导。
1、鼓励幼儿大胆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2、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十五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小朋友:粽子。
小朋友:愿意。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__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十六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运用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悄悄话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鼓励孩子大胆的表现表达、树立自信、体验快乐、学会分享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3、传递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助人为乐的美德及分享意识(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要与大家分享)。
通过看、听、说将图片内容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活动准备;ppt课件、“粽子”、字卡、图片及各种彩色纸条。
1、观看ppt,鼓励孩子们大胆猜测故事内容及名字。
小结:每一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就会吃各种美味的粽子。
小结:因为动物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只有我们人才可以讲故事。
1、出示粽子(一):听(“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听“小鸟”讲的故事。
2、出示粽子(二):说(“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看图片讲小猴、小松鼠、小兔心中的故事。
3、出示粽子(三):接龙(“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词语接龙。
4、出示粽子(四):悄悄话(“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悄悄话怎么讲?(轻轻讲,用心听)。
如果我讲的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小朋友知道,可以怎么做呢?(从第一个开始,一个一个往下传,然后,让最后一个小朋友告诉大家我说的是什么?)。
师:到底是谁去奶奶家吃了粽子讲故事呢?我们继续来听听看......
孩子们,你们会包粽子吗?把你的故事包在粽子里,送给你想送的人吧。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贯穿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通过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悄悄话”。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问题抛给孩子,启发他们去寻找答案,如:“悄悄话”游戏,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么玩,而是说:“如果我对他讲了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这样,孩子就通过想、说,获得游戏规则。整个活动,内容丰富,采用了绘本的情景来开展“听、说”训练,传递了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体验了共同分享的快乐。
总之,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活动目标得以有效的达成。但是,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有时也让我措手不及,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学活动更丰富有趣,更完美。
包粽子教案小班篇十七
走进美术。
王玺。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流成果的能力。
1
2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欣赏、讨论教学过程:1.
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
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
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
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
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
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
5.雕塑。
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周围的雕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体积和材质。
6.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
7.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如果发现学生带有艺术设计类的图片,可以提示下一节的内容和课前准备的要求。
8.提示学生在课后按小组调查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塑艺术情况。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艺术设计作品。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反思:
2.得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
3.
4.
5.
可分为平面、立体、
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
8.布置课后内容:调查某项艺术设计的情况,作简单的评价。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