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优秀16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所经历和学习的一种检验和评估,有助于我们持续进步。编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首先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范围。以下是装修的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装修有所帮助。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具准备:录音机、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课件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并伴着《春之歌》的音乐)。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春风像。
(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 ,像 ,又像 。
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
出示春风一吹,柳树 。指名读。
嫩芽(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
燕子(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齐读词语两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
(2)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
(5)齐读三个词语。
二、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将12个词语的卡片分给学生,老师点出课件上某个景物,拿相应词卡的学生上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词语两遍。
3、班一起读12个词语。
三、齐读词语,体会特征。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
教学后记:学生乐学,喜欢学习对春天的特征。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二
德育目标: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智育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法学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人。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卡]。
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2.用“饺、扫、墓”扩词。
七、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认识手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亡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
词卡: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
(5)指名认读、正音。
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三、指导读韵文。
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这4个生字的。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认读课后词语。
6.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
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
五、作业:
教后记: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认识“益”等9个生字,会写“寸”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记成语,能初步明白成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每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成语故事,请你们边听边猜一猜是哪个成语。(指名猜)请大家看看这个成语是由几个字组成的?(简单介绍成语的特点),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
(1)谁能说说刚才你把哪些成语记下来了?
(2)贴出相关成语卡片。
2、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课文中的生字,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音节把生字多读几次。
(2)你会读哪些成语?当小老师领读。
3、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生字,指名拼读音节,注意正音。
(2)出示“我会认”的生字(去音节)(分小组认读,开火车读)。
(3)出示“我会读”的词语(指名读词,男女比赛读)进行“摘苹果游戏”。
4、齐读成语。
(三)再读课文:
1、课文一共有几组成语?自选一组朗读。
2、师生共读。
3、同桌对读。互相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成语的意思。
4、按节奏试着背诵。
5、除了课文写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指名说说)。
(四)指导书写生字。
1、仔细观察课后“我会写”的八个字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并要在写的时候提醒大家哪个字如何写好。
2、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
4、同桌互相批改生字。
5、展示学生写好的生字,共同评议。
(五)课堂总结:
祝贺大家又积累了这么多的成语,相信爱学习,爱积累成语的小朋友,一定是最聪明的孩子。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四
【课文标题】识字1。
【教学目的】。
1、熟读生字词并正确拼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熟读生字词并正确拼写。
【教学难点】熟读生字词并正确拼写。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ppt、视频、动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利用生字卡重点学习生字。
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2、重点讲解难写的字、易错的字、相似的字,如:
“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又如:“尽”和“层”都是“尸”字头,区别在于“尽”的下边是一捺和两点,而“层”的下边是“云”。
3、利用生字卡片抽读和听写。
三、结合图片学习生字词。
1、熟读以下生字词并正确书写:
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秋高气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春华秋实。
2、将刚才所学的生字词填入以上词语中。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并启发学生理解秋天的特征。
二、小结。
一年有四个季节。除了秋天,还有春天、夏天、冬天。课后,请大家收集描写这三个季节的词语。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五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攻克重难点措施。
教具准备。
课件 。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一、有效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夏天的识字课文,小朋友还记得吗?背一遍好吗?(背诵识字五)。
板书:夜晚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六 感受夏天夜晚的迷人!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词 各种形式读。
三、初读文本。
检查生字读音。
检查一类字。
出示 读 去拼音读。
扩词 区别同音字 形近字 。
学生在书上描红。
出示二类字。
各种形式读。
去掉拼音 开火车读。
出示词语 各种形式读。
出示课文。
一起读课文。
四、再读文本。
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请学生说一说。
解释词语的意思。
五、及时反馈。
翻开语文书,请你把你知道的一些词语对应写在语文书的插图旁边。
学生写 老师来检查 反馈。
下节课 我们将继续和小丁丁一起,听爷爷讲星星的故事。
指导写字。
作业设计。
在习字册上练习写生字。
板书设计。
夏天的夜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攻克重难点措施。
教具准备。
课件 。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一、有效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和小丁丁一起欣赏(出示图)夏天夜晚的景色。
(出示:识字六)(一起读)。
下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生字词 请看!认识吗?
出示一类字和二类字。
(学生读 并扩词)。
二、整体感知。
老师相机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图上的内容吗?( )。
出示课文插图。
学生尽量用书上的词语来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三、深入文本。
学习第一行和第四行。
师:是呀!你们说的真好!
抬头看去,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夜空?
(学生说一说)。
理解繁星:很多很多星星就是繁星。
( )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亮晶晶的)。
一起唱歌《小星星》。
指名读好 第一行 把星星读的又多又亮。
亮晶晶就是---(很亮很亮)。
师:天上的这些星星还有许多好听的名字呢?你知道哪些星星的名字吗?(学生回答)。
相机出示:牵牛 织女 北斗星。
出示图片 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星星。
出示填空:银河的两边是( )星和( )星。
( )星就像一把小勺子。
指导读好第四行。
师:为什么这些星星叫这些名字呢?原来这些星星的名字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呢!
老师讲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
学习第二行和第三行。
出示读。
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回答。
出示课文的图。
让学生用这些词语试着说话。
出示:爷爷奶奶坐在( )上,手拿着( )讲星星的故事给( )听,草丛里飞翔着( ),夏天的夜晚( )呀!
指导读好。
第二三两行。
出示课文 一起读。
四、及时反馈。
师:瞧!爷爷奶奶和小丁丁,在这夏天的夜晚看着满天的繁星,讲着夏天的故事多么幸福,快乐呀!
出示填空:
银河两边最亮的两颗星是( )和( )。夏天的夜晚真( )啊!
试着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
一 填上合适的词:。
一( )夜晚 一( )星星 一( )萤火虫 。
一( )蒲扇 一( )竹椅 。
( )的繁星 ( )的夜晚 。
( )的萤火虫。
二 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 ( )( )( )。
三 我知道天空中有( )星, 有( )星,。
有( )星,还有( )星.
向学生介绍一些星星:
北极星 老人星 天狼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是1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初步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秋天景色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臼”笔顺。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田字格黑板。
作业安排:
课内:抄写字词、口头组词、说话。
课外:默写词语、朗读字词。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春天”、“夏天”的归类识字,韵文还记得么?谁来背给同学听。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秋天”的归类识字。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课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2.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这是一幅秋天的美景图。我们首先来看看天空中有什么。
2.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早晨起来,我们常常会看到地上落了一层白白的东西,你知道那是什么吗?(秋霜)。
3.秋天到了,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棉花、稻子、高粱)。
4.果园里,果农们正在做什么?(柿子、苹果)。
5.看图引导说话,相机贴出“丰收”,领悟意思。
秋天到了,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棉花(),稻子(),高粱(),庄稼丰收了。果园里,果树上挂满了()的柿子,()的苹果,水果也丰收了。
四.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五.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2.用“霜”、“稻”、“丰”、“收”扩词。
六.小结。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清笔顺,记忆笔顺。
2.重点强化“梁”、“稻”的笔顺。
3.学生描红。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梁、稻”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秋天到了,什么花开了?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菊花、桂花)。
2.体会“飘香”的意思。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以上生字词。
4.指名认读。正音。
5.小结;这些词和什么有关系?
三.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2.各种形式练读,读出秋天景色的美好。
四.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先说一说“桂、飘”的笔顺,然后在书上描红。
2.在习字册上练写。
3.认读课后词语。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识字二。
教学目标:
1.学会10/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尸”旁。
2.知道大街两旁有哪些营业单位,警察叔叔是怎样指挥车辆及行人的,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识字二。
作业安排:
课内:抄写字词、说出汉字的偏旁部首、口头组词、说话。
课外:阅读韵文,默写生字词。
作者邮箱:weilili_318@。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个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的意义。
教具准备:
转盘、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个小游戏。
2、首先,我们来看图,出示(字盘)。
二、看图:
1、图上有什么?这叫“字盘”。
2、我们可以给“也”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变成不同的字。有趣吗?
3、这些都是一个族的字,叫字族。因为他们都有相同的部分,是什么?
4、要想做好游戏,我们首先来跟转盘上的这些偏旁交朋友。
三、读偏旁:
1、复习已学过的偏旁。
(1)在这4个偏旁中,有的以前已经跟我们见过面了,你们能认出来吗?
(2)学生认读,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3)学生说一个字,老师相机用电脑课件展示。
(4)说了这么多的字,看一看,想一想,“单人旁”和“三点水”分别代表什么呢?
(5)老师小结。
2、认读新偏旁“马”“土”。
(1)这两个新偏旁跟什么很相似?
(2)想一想,这两个新偏旁会代表什么呢?
(3)怎么记住这两个新偏旁?
(4)学生认读两个新偏旁。
四、学习同组字。
1、“也”与四个偏旁都是好朋友,看,它们手拉手,变成了这些字,出示转盘一一转出生字。
3、学生自读生字词,老师巡视指导。
4、检查字音:(1)出示生字词(2)这些生字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3)指名读词,齐读。
5、这几个字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这四个字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叫声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像这样的字,我们就叫形声字。
6、做游戏,巩固识字。
(2)学生自转自读。
五、指导学字。
1、学习“奔”的偏旁。
2、看看练习1中生字笔顺表,自学生字笔顺。
3、反馈检查。(驰、奔、池、塘)该怎么写?
4、找朋友,你能给哪个字找朋友?
六、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这四个字写美观呢?
2、学生说,老师做适当点拨。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4、学生仿影,临写,老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教学后记:学生会学乱多音字“驰”和“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行、千、庄。
(2)教学新偏旁。
(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1)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
(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
也------()------()-----()-------()。
2.扩词。
行()()()。
奔()()()。
3.选字填空。
池驰。
(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4.游戏猜字谜。
教学后记:学生还是有些会将多音字认错。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八
识字一(3)。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认识偏旁“辶”,掌握带有偏旁“辶”字的书写顺序以及“耳”的笔顺。
3.通过阅读浅显易懂的识字儿歌,使学生快速识记本课生字,并学会运用这种有趣的方法识字。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认识走之旁,掌握带有走之旁字的书写顺序。
教学准备。
图片、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儿歌吧!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组有趣的识字儿歌,快来读一读吧!
二、认读儿歌。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朗读,师生点评。
三、识记生字。
1.这两组儿歌中藏着9个生字宝宝,谁能快速地找到它们?找到后圈上它,再多读几遍。
2.看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你真棒!能从生字结构中发现秘密。老师真高兴,因为老师发现同学们个个会读书,都是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好孩子。
3.好,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这些生字?
4.淘气的生字宝宝把拼音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5.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四、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把生字按结构归类,说一说不同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1)灾、实:上下宽窄相同。
(2)客:上窄下宽。
2.交流汇报。
怎样写好这些字?找同学到前面写一写,其他同学评一评。认识新偏旁“辶”,并学会书写最后一笔平捺,带有“辶”旁的字书写顺序是先里后外。板书“耳”字的笔顺,比较4个横的长短。
3.学生练习写字,每字写3~5个。
1.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收获呢?(指名说说)。
2.像这样的识字儿歌你能试着编一编吗?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和平小学张立华)。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九
信息资料: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人造卫星、航空母舰,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的资料和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的资料,如图片,文字介绍,音像材料等。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件事,用一个古代神话故事引入课题,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训练表达能力和交流意识。)。
对话平台。
朗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在读中发现问题,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联系生活中的认知经验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3、同桌互读互评。
识字。
1、合作学习,自主记忆。
自由读生字卡。组内互考互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些字的?
2、组词练习。个别常用字可进行一字开花游戏,如:射、卫、载等。
3、多种形式练读生字生词。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教会识字方法,在识字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答疑。
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和读文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
(将学文与丰富学生相关知识密切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激趣。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现代科技大发展的今天,你有什么样的梦想呢?
(组织学生交流谈话,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卫、运”,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怎样把能字写工整、写漂亮。
2、引导学生自主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抽读字卡,同桌互检。
2、你能用生字或生词说一句话吗?(自选,教师注意学生用词是否恰当、准确。及时给以评价和指导。)。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宇、宙、航、舰”四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的特征。
2、教师范写“宇、航”(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各一个)。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引导学生观察,抓住生字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识字活动高效。
熟读。
信息资料: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人造卫星、航空母舰,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的资料和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的资料,如图片,文字介绍,音像材料等。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件事,用一个古代神话故事引入课题,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训练表达能力和交流意识。)。
对话平台。
朗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在读中发现问题,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联系生活中的认知经验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3、同桌互读互评。
识字。
1、合作学习,自主记忆。
自由读生字卡。组内互考互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些字的?
2、组词练习。个别常用字可进行一字开花游戏,如:射、卫、载等。
3、多种形式练读生字生词。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教会识字方法,在识字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答疑。
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和读文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
(将学文与丰富学生相关知识密切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激趣。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现代科技大发展的今天,你有什么样的梦想呢?
(组织学生交流谈话,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卫、运”,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怎样把能字写工整、写漂亮。
2、引导学生自主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抽读字卡,同桌互检。
2、你能用生字或生词说一句话吗?(自选,教师注意学生用词是否恰当、准确。及时给以评价和指导。)。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宇、宙、航、舰”四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的特征。
2、教师范写“宇、航”(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各一个)。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引导学生观察,抓住生字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识字活动高效。
熟读。
1、比赛读、个别读、齐读。(内容包括八个词语和“我会读”中的两句话。)。
(熟读成诵,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2、用“……也……”说话。
交流。
1、小组内互相讲述四个神话故事,每组推选一个“故事大王”上台讲述,并领读所讲述的词语。
2、小组交流自己找到的卫星、飞船、火箭等图片。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扩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较。
1、引导学生将传说和现代科技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通过神话传说与现代科技的对比,你有什么感想?
(挖掘学生个性体验,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实践。
课后请学生从八个词语中选择一个画一幅画,并写上词语。
(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前透视。
本课由两组四字词语组成。一组反映的是古代神话,另一组是现代科技。通过鲜明的对比,既让我们惊叹神话传说的神奇,又让我们感叹科学成就的伟大。这八个词语,既让学生识字,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各个词语的意思虽然独立,但读起来能使人感到韵律美。教学时,除重点抓好识字、写字外,还应该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爱听故事、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征,组织学生到课外收集相关的故事和资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在交往与互动中学习生字,积累词语,提高认识,发展能力,受到爱科学的教育影响。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3、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的神话故事和科技成果。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9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对子歌,并理解对子歌中的反义词。
过程与方法:补充相关文本及图片理解词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本课对子歌中强烈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识字,感情朗读韵文。
教学难点:理解“虚假冷漠热忱索取奉献”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读《笠翁对韵》。
二.初读韵文。
1.教师范读。
你发现了什么?(对子歌 反义词)。
怎样才能读好对子?(字正腔圆 掷地有声)。
教师带读。
2.自由读。
3.反馈读音,注意:真诚冷漠热忱 索取 奉献 饥寒。
(在反馈读音的过程当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读出韵味来。)。
4.合作读:师生分句读。
三.理解韵文。
(一).识字:
a恨—很(用爱和恨为小英雄王二小说一句话)。
d贫—宝贝被分走了贫穷贫苦贫困。
富—一个人住大房子还有很多田地富有富裕富贵。
f索(索赔 铁索索要) 奉(奉送 奉还)。
g永—泳。
b漠—莫冷淡 忱—枕热情。
用“冷漠”和“热情”说话。
c炭—山灰打开工具书理解一下“雪中送炭”的典故。
e饥—几 饥—饱寒—温。
小结:识字的过程当中,谁帮了我们的大忙?当我们读文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的时请工具书来帮忙。
(二)语境中理解出示。
美丑 爱恨 冷暖 贫富 真诚 虚假 。
冷漠… 热忱 饥寒 温饱 索取 奉献。
雪中送炭 助人为乐。
1、自由朗读。
2、默读《假如》这篇课文,静静得想一想,可以把哪个字或词送给《假如》这篇课文。
3、反馈:爱美暖真诚热忱 奉献雪中送炭、
(三)运用词语。
读到这些美好的词语的时候,老师的脑子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
今年的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许许多多的人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和家园,这,是人们点起烛火为汶川祈福,接下来,让我们静静的看一些图片,共同回忆地震中的人们。
1、说话:你看到了: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人们给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中有中国人,有 ;有老人,有……;他们各行各业有医生、军人、学生、踩黄包车的老人;他们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个去灾区抢救伤员……此时,我们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
2、说话: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
在你们身上:老师看不到:丑恨,看不到冷漠索取。
我看到了:美 爱 暖,看到了:真诚 热忱 奉献,看到了雪中送炭 助人为乐。
孩子们,正是有了你们和我们所有热忱的人们无私的爱和援助,汶川人民现在战胜了悲痛,开始重建家园,他们要建一个新汶川。
集体读:雪中送炭见真情,
助人为乐献爱心。
人人献出一点爱,
人间永远是春天。
(四)集体书写:“温暖”两个字。
并用“温暖”写一句话。
《识字6》对话式评课。
民族小学 梅雯霞 任丽燕。
梅雯霞:早上任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识字课,我们都知道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6年的识字量由原教学大纲的2500个上升为3000个,而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增加更大,为1600---1800个,这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老师不讲究技巧或不遵循教学规律,那么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事倍功半,如何更好地在小学低年级开展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速度和质量呢?早上的这节识字课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我想请任老师来谈谈你对低段识字教学的认识和采取的一些策略。
任丽燕:在一、二年级每个单元开始都有一篇识字课文,教材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想把这类课文作为识字课的范例,所以这类课文的识字要求和其他阅读课文的识字要求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在这类课上更应该突出识字课的特点:关注识字方法的习得和运用。
其目的是通过对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提高认字的速度和强度,鼓励学生个性和创意的记字方法。二年级的识字课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众多的识字方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最便捷的方法。同时要引导学生去感悟中国汉字的精髓: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如饥)、会意字(意味深长如串)。
梅雯霞:“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忽视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主动性,缺乏学生对汉字规律的自主探究,教学过程单调乏味,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也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新大纲强调:“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做到音形义想结合,要改进识字方法,注重培养识字能力。”早上的这节课很好的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如“索、贫、富、饥、炭、温暖”生字的教学就才用了部件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字义上去理解字形。“恨”字又采用了形声字教学法。还有一个是对“雪中送炭”的教学,任老师在让学生查了工具书从字面上去了解这个词的意思,可有些学生还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在出示《假如》这篇课文时,有个学生提到雪中送炭这个词,当时就有学生提出来说用这个词不妥,那么任老师是这样引导的,当小树寒冷时,给他送去温暖,当小鸟饥饿时,给它送去食物,当西西不幸时,给他送去健康,这就是“雪中送炭”,正因为老师把词语放入语境中让学生去理解,那学生的认识肯定是深刻的。这给我们低段的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任丽燕:
选择这两个材料有三点原因:
1.《识字六》中的很多词语,如:热忱冷漠 虚假等等都是只可意会的词语,即使运用一些语言环境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用了两个补充材料进行了整体的一种模糊处理。
2.两个补充材料《假如》和汶川地震的图片材料都能体现《识字六》中:热情、奉献、真诚等等的美好情感。选择《假如》是想凸显语文课堂:语文从语言文字中来,到语言文字中去的特点。将: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样一个开放的问题放在汶川地震这个大背景下,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善良和爱是真挚的,我们可以相信,假如他们真的有一支马良的神笔,那么他们一定会为汶川画一个“没有地震的地球”……。这一个材料我重在对词语的理解。选择汶川地震的图片材料是因为汶川地震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性光辉是我们精神世界中的一种财富,我希望,通过图片材料让学生感受:原来汶川地震中那些善良的人身上,那就是:爱,就是奉献……如果说《假如》是我们一种美好的愿望的话,那么汶川地震就是非常真实的,孩子们为汶川流过眼泪,捐过钱和物,给汶川的孩子写过信……,所以汶川能让他们更深切的理解“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的含义。这个材料我更关注的是对句子的感悟。
3.选择这两个材料是想给大家传递一个“单元整合教学”的一个理念。即对一个单元中的所有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不把每篇课文看成是独立的。
梅雯霞:是的,现在课标经常提倡教材的整和教学,这就提醒了我们有时可以跳出课时教语文,体现大语文观,如第三册第四单元教材的编排也很具有整和性,《坐井观天》诠释了识字4中的“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小柳树和小枣树》诠释了识字4中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并不是教过了就忘了,学过了就不理了。
任丽燕:我比较关注:
1.韵文和词语的朗读语气:字正腔圆掷地有声通过范读和带读等方式去纠正学生的拖腔,以期形成我期待的诵读语感。
2.对工具书运用的方法指导。这节课我把工具书的运用环节放到了课堂上,我希望引发学生对工具书运用的需要:在不理解的时候用,在需要的时候用。
3.这节课最遗憾的是没有让学生动笔去写一写,读写结合才能体现语文课堂的语言实践。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十一
本课共有14个生字,其中11个为虫字旁的生字,并配有生动而有趣的儿歌,体现夏天的美好,快乐。学生都具有喜欢动物的天性,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文中提到的6种小动物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这易于理解儿歌内容。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以图片为辅助手段,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如偏旁识字,猜字,熟字加偏旁,主要以学生想办法,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学生合作中学习识记。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蚯,蚓”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等6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4.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是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课前准备投影片,词卡,字卡,动物图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师:在读课文时遇到困难后该怎么办?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好办法。
2.指名一人读一行。
3.请你再读一遍,将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用括号括出来。
4.你找到几只小动物,它们是?
5.你们瞧,它们的名字飞到了老师的黑板上,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小黑板。
qingtinghudieqiuyin。
蜻蜓蝴蝶蚯蚓。
mayikedouzhizhu。
蚂蚁蝌蚪蜘蛛。
六位同学领读,其他跟读。
5.读去掉拼音的词卡。
6.老师还带来它们的照片呢?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通过游戏将图片与字卡贴在黑板上。
7.再读词卡,仔细观察这六个词语,你有什么特点?(都是虫字旁,因为都是昆虫)。
再仔细看还有什么发现?(“蚂蚁”两字的右边还读mayi)。
适时讲解什么样的字为形声字)。
仔细观察还有哪些字为虫字旁?
8.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名字是虫字旁吗?(出图出卡片:蚊,虾)。
(二)理解课文。
1.这么多的小动物在夏天里做什么呢?咱们再来读课文,这次老师问,你们来答,好吗?
师:谁在哪里做什么?
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2.多种形式读:男生问,女生答。女生问,男生答。
3.分角色,做介绍。
师:如果你是它们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吗?师示范:大家好!我是一只小求小蚯蚓,我有着细细长长的身体,我会将土地翻松,让植物更好的生长。
5.上台表演。
三.写字训练。
1.出示小黑板。
哪一个好?为什么?
你能写得更好吗?和老师一起写。
2.再写“蚁”。怎样能写好?
3.书上描红。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小动物过着愉快的夏天,你们快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它们,观察它们吧?
五.板书设计。
识字4。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纠正读书姿势。
通过游戏增加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渗透形声字的概念。
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诵读中理解课文。
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通过比较知道写字的规律。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十二
1.学会本课生字8个,绿线内的个3生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春天春风春雨。
柳树小草嫩芽。
布谷燕子蜜蜂。
梨花杏花桃花。
大幅情境图;词语卡片;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课件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欣赏,边唱歌。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生1:柳树发芽了,说明春天来了。
〔师重复着生说的话,送给这个学生两个圆卡片,上面写着“柳树”、“春天”。〕。
生2:小草发芽了,说明春天来了。
师: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奖给你“小草”、“嫩芽”两个圆卡片。〕。
生找到后发给词语卡片。
3、师:老师画了一张春天景色的画,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画上都画了些什么。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现在老师让手中有卡片的小朋友请你到上面来大声地读出卡片上的词语,其他小朋友觉得他读得正确、响亮的,也大声地读一读。然后我们把卡片贴在图画上正确的位置。
三、串词说话,再现春景。
范文(美文)欣赏。
生自由练习。
请几名学生说。
师:真棒,一篇篇赞美春天的文章就这样流淌出来,真是出口成章。
让我们把美丽的春景藏进这几个词中,小朋友们,跟我念。
四、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五、写字指导。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了解12种动物的名称。
2、对照插图,认识一些动物,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野生动物园吗?在那儿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自由地说一说。)。
2、自然界中的动物千奇百怪,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野生动物园玩一玩,看一看。(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
二、看图,读词。
1、看图,图上画了哪些动物?
2、(教师依次取出相应的词语卡片。)。
你们能借助拼音把它们都读准确吗?
3、指名读,齐读。
4、揭示课题,板书:识字6。
5、学生看书再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6、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7、再读课文(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8、组织“给动物挂牌”的游戏,让学生把有关词语卡片挂在相应的动物图片上。
9、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渗透有关环保知识,并进行说话训练。
出示句式:野生动物园的动物真多呀!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10、师:是啊,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也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你们能读出对这些动物的感情吗?试试看。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抽读生字卡片。
2、引导学生扩词。
3、教师范写,指导写法。
1)说说笔顺规则。
2)分析各部件在格中的位置及关键笔画的位置。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学生仿影、临写(写字本)。
四、布置作业。
板书:
狮子大象老虎仙鹤孔雀鹦鹉。
猴子猩猩麋鹿斑马棕熊袋鼠。
课后反思:
本人有幸参加了本校近期举行的优质课教研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执教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四册《识字6》的第一课时,这篇课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教材介绍了12种动物,大多数是孩子们熟悉的。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的策略,充分调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去识字,使认识事物和识字同步发展。本课将12种动物名称排成4组,每一排都是押韵的词串,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诗的韵味。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渗透了动物回归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图文对照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拓宽视野,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做到有情有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既有利于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更能诱发他们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
在教学初始环节:导入新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野生动物园环境图,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氛围,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看图找动物,并相机用多媒体出示动物词语,学生对代表动物的词语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的中间环节: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野生动物园里的动物可多啦!有( )的( ),有( )的( ),还有( )的( )。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紧扣文本进行延伸,达到了精炼的效果。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由说到写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识字、写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提高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本环节设计坚持先自学而后教的原则,教学本课生字时,分为两步:先让孩子们自学,再人人争当小老师,把自己学会的字介绍给大家;对有一定难度的,就由老师带着学。这样扶放结合,既有利于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生字,又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生字的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我没能充分运用自主学习的策略,没有充分调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去识字,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形声字的音、形、意。也体现不了本课第一课时中——识字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让孩子们用已学的生字词,介绍动物园里的动物,这其实是又一次情境的渲染。孩子们的感情又一次升温,他们很快进入角色,加深体验,边看边说,边说边想,俨然是个小导游,他们的介绍闪烁着灵性的创造性的火花,彼此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对话中,美读韵文,丰富韵文,拓展韵文。孩子们的思维活了,课堂活了,文字丰满了,增强了喜爱、保护动物的情感。同时,在学生练字过程中,我随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加以纠正,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节课下来,有太多的不足,希望老师们多多指点,给我更多的宝贵建议。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十四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2、通过看图、识字、写字、诵读认识冬天的气候特征及冬季的体育运动和相应的词语。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雪、翠”这两个生字。
4、懂得冬天虽然寒冷但充满着生活情趣,培养学生不畏严寒的顽强意志。
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板画、生字卡片、小黑板、词语卡片、录音机、磁带《北风的呼呼声》。
一、谈话导入。
2、大家是不是特别期待我们这儿的冬天也能下一场大雪,河里也能结厚厚的冰,让我们在上面自由滑行呢?是呀,冬天里那冰雪覆盖的郊外肯定是别有一番景象,今天就先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1、(出示板画)你们看到了什么?
2、大家刚才说的就是识字5的内容。(出示课题及韵文)。
(1)课前你们都认真地预习过课文,相信大家已经能读准它们了。谁先来试试?(指名读,指出注意点,师相机标出)。
(2)同桌互读互纠。
(3)开火车读(先看小黑板,再抽读词卡)。
(4)齐读(抽读词卡)。
三、创设情境,理解气候特点。
1、冬爷爷一来,天气就会变得——?小朋友们知道冬天为什么会那么冷吗?那是因为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我们把这种空气称为“寒流”。
2、寒流来了,我们就会听到——(放录音《北风的呼呼声》)。
你听到了什么的声音?(出示词卡:北风)你觉得这声音怎么样?小朋友们,我们都来做北风使劲地吹!可真厉害,谁来读读一读?你看《大北风》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出示:大北风,吹口哨,吹得电线呜呜叫,吹得小树弯下腰。齐读)。
3、北风呼呼地吹着,冬爷爷送来了我们最喜欢的礼物,你们猜是什么?喜欢雪的小朋友一起看:下雪呼,雪花在空中飞舞。你们想做可爱的雪花吗?我来做北风,(师模拟北风的呼呼声)小雪花飘起来了,小雪花,你飘到哪里了,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么多的小雪儿飘呀飘呀,给大地妈妈披上了一件洁白的礼服,多美呀!谢谢小雪花们。(出示词卡:大雪)谁来读读这个词。
4、这些都是冬爷爷最特别的礼物,我们一起来收下她们。(齐读)。
5、读完这三个词,你还想到哪些词?
四、激发兴趣,认识冬季运动。
1、冬天,寒风凛冽,雪花飞舞,真冷呀!你们怕吗?小朋友们都不怕冷,真勇敢,大雪这么厚,现在你最想干什么?(出示词卡:滑雪、溜冰、跳绳)。
2、多开心啊!想滑雪的一起来,想溜冰的泥?谁来和我比比跳绳(齐读单个词语)。
3、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
4、你最喜欢哪种运动?读好这三个词,读出你的喜欢。
1、这篇课文的生字中有两个上下结构的字,找找是哪个?(师出示字卡)。
2、能让它俩找些好朋友吗?
3、你们能想个办法记住它俩吗?(认识偏旁“羽”,并知道“羽”做偏旁后的变化之处)。
4、你们觉得要写漂亮这两个字,关键在于写好哪个笔画?(师相机用彩笔标出)。
5、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冬天的成语和诗歌,读一读,背一背。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十五
学生升入二年级时,已经认识近1000字,对汉字的特点有了比较切实的感性认识,并且已经掌握了30个左右常用偏旁部首,还掌握了至少三种独立认字的方法。
本课认识的两个偏旁都和建筑有关。
1、掌握两个部首的名称、字形、掌握大概意思,能根据它们的本意写出例子。
2、认读生字,加深对汉字偏旁的理解,积累词汇。
激发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词语卡片。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引入。
新课。
猜字游戏。
出示一些象形字,猜猜他所代表的事物。
参与活动,了解象形字。
1.出示图片1。
古时候人们喜欢模仿实物来写字,谁能猜一猜古时候这个字怎么写的?
2、介绍宝字盖的演变形成(参阅参考书)。
后来这个字就逐渐演变成了宝字盖。
教师板书。
所以宝字盖这个偏旁应该和什么有关呢?
3、列举带有宝字盖的字。
4、出示本课第一组词语,教师范读。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方叫做房屋,那么动物居住的地方叫什么呢?
(过程同上)。
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图画来猜字,到黑板上板演。
学生思考并列举出跟宝字盖有关系的字。
试读,正音。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重点交流”宇宙”和”宾客”两个字为什么带宝字盖.
自学词语。
出示书上6个词语。
教师指导”突”的本意是修在房屋中的烟囱,所以用穴宝盖,古时候的”然”就是”燃”字。
自主识字。
出示5个认读的生字。
教师检查。
出示6个书写的生字。
分别指导。
学生自主认读。
小组交流检查。
自主分析字型。
学生书写,小组检查。
课下查找带有“宝字盖”和“穴宝盖”的字,理解意思,比一比,看谁是识字小明星。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篇十六
识字1。
1、熟读生字词并正确拼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
1、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重点指导:“春、树”翘舌音,“草”平舌音,“柳、梨”边旨.“燕子”的“子”读轻声,“嫩”前鼻音,“杏、蜂”后鼻音。
三、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1.采用贴图形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老师出示插图,将本课12个词语写成卡片,让学生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旁边。贴对后,再领着学生读一读。
2.读韵文,说一说每一组词语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四、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按要求归类读。
2.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3.背诵韵文,边背边想象。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用“春、草、芽、布”口头扩词。
3.朗读、背诵韵文。
二、学习笔顺,指导描红。
2.老师重点点拨并范写“春、芽、谷、桃”。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播放轻音乐。
四、课堂检测效果,训练表达。
1.“开火车”读生字。
2.看拼音贴字。
3.听写生字及词语。
4.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