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论柏林读后感(专业14篇)
读后感是我们在读完一本书后,对所阅读内容的心得和感想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写作形式。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情节和主题,并对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进行反思,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和思考能力。那么如何通过读后感来传达自己对书中情节发展和结局的思考和感动?以下是一些读者们分享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一
故事讲述了非洲王子阿曼即将成为阿曼斯村的酋长时,突然遭到奴隶贩子的袭击,被卖到了美国。他先被卖到一户人家做下奴隶,十五年后又转卖给一个皮匠。这是一段漫长而艰辛、屈辱的岁月。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他一直努力获得自由。
在他的顽强努力下,他遇到了一些好运气。在皮匠家里,他学到了最好的手艺,为他的自由赢利了条件。他把所有的钱用来赎回自由。他老了,但他终于成了自由人!这一刻,让人为他感到高兴,为自由的含义感到震憾。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阿曼真是一个的人,一个善于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无论生活多么残酷、命运多么不公平,他总是那么积极、。
而我自己呢?哪怕只是一次考试分不高,()或者一件很小的不顺心的事,我都会倍感挫折,拿爸爸当“出气筒”,比较之下,真令人惭愧。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二
昨晚花了一夜的时间看完了,真的很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坚持。
有太多太多的舍不得,让我无法放下。
也有太多太多的理由让我拿来当借口,无法向前走。
我无法想像可以放弃一切去旅行?
我无法想像只有少得可怜的钱可以去旅行?
我无法想像如果真的要背个包去旅行,到底要装多少东西才够?
我无法想像搭车的成功率?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愿意搭你一程?
我无法想像旅途中有什么危险的'事发生?
有太多未知的东西让人却步。
也许是我想太多,虽然我只是想,而没去行动。
就好像海贼王,无法知道前方有什么,但却让人期待兴奋的冒险旅行。
我也能有这样的勇气么?
现在的社会很现实的,就算我在夏湾写着个“拱北”牌子。
也不会有人愿意让我搭车,除了的士吧.
这样做似乎很白痴。
我曾经很向往西藏,因为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就只是很去想去那儿看看。
我对那儿并不了解,也没特别注意西藏的资料。
也许是我觉得并没机会会去的吧。
这次看完书后,让我想去的地方还是西藏。
可有太多的太多的原因去不了。
现在没有那么时间,没有那么多钱可以用。
也没有相机之类的工具可以让我拍下风景物。
也没有准备去旅行的工具等等。
更重要的是没有准备去旅行的心。
我在想如果给自己一年的时间这些能准备好么?
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或许几天就够了。
不需要用太多钱,可以尝试厚着脸皮去搭车,就算失败也是一种体验。
不需要太多的东西,简简单单就好,又不是长年旅行。
不需要给自己太多想法,本来旅行就是随意的。
想一想,似乎这些借口都已不成借口了。
嗯.我太多三分钟热度了.
所以不知道自己是否在热度中。
一年后是否真的可以背个包就踏上旅行呢?
就让这篇日志来看看我一年后会怎样吧.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三
自由,乃吾心向往之,而不能久得。逛卓越网时偶然看得《论自由》一书,介绍说此书主要解决个人与社会控制的关系问题,遂买下并决意静心读之。然至今,只读了引论,有一点浅想,记之成陋文,望通读后看到此文不会成笑话。
穆勒云,“虽有民主,而操纵力之国民,与权力所加之国民,实非同物。”此话乃针对所谓的民主国家而言。理论上的民主乃掌权者与被治者是一体的,因此国家的好恶就是人民的好恶,然而,实际中的掌权者与被管者不可能是一体,“人民的好恶”并不是整个国家的好恶,只是其中多数人的好恶,况且多数人的好恶也不是最多数人的好恶,或者实际上所谓的“多数人”只是少数人,这样的政治体制就容易造成人民与人民之间相互劫持。
穆勒感叹道:“太白之豪暴,且无异于专制之一人。”其实,如斯统治较专制更残暴。因为专制是让人民明白地看到它的武断专权,而这样的统治是在暗地里施加百姓于“暴力”,表面却打着民主的旗帜。拿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来说,最后就流为了斯大林式的少数人专制:政治上控制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切权力,人民却没有监督党和政府的权力;经济上它可以“卫星上天”,却不能满足公民基本生活需求;思想文化上进行高度垄断,书报检查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创作自由,作家经常遭意识形态恫吓。
据索尔尼仁琴在《古拉格群岛》中引用俄国刑法专家的统计,沙皇1876——1905年的30年间共处死486人,被斯大林在1930——1953年所谓23年中处以极刑的人是沙皇的一千多倍。此种“专制”无人民自由的国家,表面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实则是将国囚禁起来,里面的溃烂终会蔓延至表面的浮华。因而为国治理者,应当为民之权益谋事,万不可将自己当做人民代表,却把为自己谋权当成是在为人民谋权。
自由之初义乃不为外物所拘牵,无胜义也无劣义。有个性的人大多事上不为外物所牵,正如穆勒所说,个性就是个人具有独立意志,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性格与利益对外界事物作出判断,而不是根据他人、社会、传统和习俗作出判断。社会上总有一部分人活得自由个性,他们特立独行、不怕孤立、敢说老实话、敢向社会大多数的专制权威挑战,他们比其他人更不能适应社会准备下的模子。自由个性之人是理想主义者,是孩子也是老者,是推动社会不断完善的先驱力量,这样的力量要影响他人,必得将思想观点形成舆论,要形成舆论就得有发言权。但是社会暴虐的目的就是要摧折人的个性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其首先禁绝的即言论自由。
《礼记》中说“情欲信,词欲巧”,便是要提醒人们说话时态度要坚定,但是说话的方式则要非常客气、非常婉转,自由个性之人当这样才能让当权者听得进去。
穆勒在《论自由》一书中说,言论自由为一切自由的根本。同时,又认为我们认为“真理”的,我们认为“是”的,我们认为“最好”的,不一定就是那样的。正因为人类不是“不可能错误的”,因此需要容忍异己才能实现自由。比如,岳飞抗金之时自然认为自己是正义的,然而对于金人而言岳飞是灭国者是自己的敌人,金人认为自己才是正义的。那么,到底谁才是对的、是正义的?我们无从判断。社会中也常常有人认为自己的正确的,因此带着“正义的火气”残酷地摧毁了另一个可能是正确的思想或事物,这样也摧毁了别人的自由。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四
故事讲述了非洲王子阿曼即将成为阿曼斯村的酋长时,突然遭到奴隶贩子的袭击,被卖到了美国。他先被卖到一户人家做下奴隶,十五年后又转卖给一个皮匠。这是一段漫长而艰辛、屈辱的岁月。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他一直努力获得自由。
在他的顽强努力下,他遇到了一些好运气。在皮匠家里,他学到了最好的手艺,为他的自由赢利了条件。他把所有的钱用来赎回自由。他老了,但他终于成了自由人!这一刻,让人为他感到高兴,为自由的`含义感到震憾。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阿曼真是一个坚强的人,一个善于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无论生活多么残酷、命运多么不公平,他总是那么积极、乐观。
而我自己呢?哪怕只是一次考试分不高,或者一件很小的不顺心的事,我都会倍感挫折,拿爸爸当“出气筒”,比较之下,真令人惭愧。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五
十一假期回家,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圈养在一起的鸡鸭,门没关严实,鸭子兴致勃勃地鱼贯而出,而鸡则对此毫不在意。
鸡的表现,我并不感新奇,因为我很早就知道,关久的鸡,你打开篱笆门,它们会有好一阵子都不敢往外踱步。而鸭子身上,似乎有一种用不完的激情在,不停地伸缩弯曲而修长的脖子,一前一后,“嘎嘎嘎”叫个不停,貌似总要探索新的地盘,那篱笆外的世界。
回家也把一本叫《论自由》的小册子看完了,作者是英国19世纪的哲学家约翰·穆勒。在阅读的过程中,想到一句《马哲》教科书中的话: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论自由是向真理接近的方法论。
人类对自身有多不满,就意味着人类所掌握的真理有多残缺。同时,人类没有出现比现实更糟糕的情况,意味着人类某种程度上走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或快或慢,有时甚至曲曲折折。
真理可能是碎片化存在,而人类则通过海量的探索,将这些碎片拼在一起,并通过传播、共享。这就有了主流与边缘(异端)的分界,自由意味着让主流之外的边缘(异端)存在。这可以算作是一种宽容,但其实际上是对真理的维护。穆勒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证。
异端可能是一种谬误,可能是一种邪说,也可能是尚未被人们感知的真理的一部分。不管怎样,它要么刺激着现有的主流真理使其尽量不被教条化、概念化,它要么将在未来补充现有主流真理身上藏有的缺陷。
人类对自身的前途似乎有很多的话要说,但很多时候又似乎一无所知。如果70亿的人类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机器,真理就会收缩;如果这是70亿充满个性、首创精神的鲜活的人,真理才会扩张。人类才有可能迈向终极目的地,如果有的话。
思想上的自由,放到生活中,就是一种彰显个性的态度与行动,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它的原则是,如果不伤害到他人,可以为所欲为;如果伤害到了别人,就需要遭受处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由此可见,那些看似囚禁人们自由的监狱,如果被正当使用,实际上也是维护自由的设施。
这就引出了社会对个人自由控制的限度问题。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教育。如果一种教育体系,它的存在是为了统治官僚机制输送人才,它就是一种反自由的,其结果是,最聪明的人被聚集在一起去控制其余人的自由。
比如科举制度,哪怕我承认它是一种公平的制度而且它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但它的结果必然造成官僚体系之外的,其余国民在自由领域探索活动的萎缩,如此,这个国家不会再有个性,不会再有首创精神,真理因此教条化,社会停滞。如果没有英国的坚船利炮,今天的中国或许与过去两千年的中国没什么差别,当然好与不好,大家自己会有想法。
这本书写在一个半世纪之前的英国土地上,如今的中国人读起来,或有许多共鸣。听我乱说,不如自己去看,很短,才10万余字。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六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蒙氏理论的书,记得当时在网上订购时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拿到书后才一翻,就马上被吸引住了,一边看一边打心眼里认同,合上书本,内心充满了接触到真理的激动。
都说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会特别认同,现在却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书里哪些案例和说法触动了自己,只知道一边翻阅一边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从小能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长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书上的文字腾印到父母的脑子里,告诉他们当年那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怎样伤害和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总之,由此“爱和自由”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心里,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作为老师的神圣使命感再次升华,看着孩子的脸,在心里对她们说我也要“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包围着你们,而又给你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曾经,我也认同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个人,要有个人“镇”得住他;认同孩子小的时候讲不通道理的时候,至于道理,长大了就会懂了;认同一个凌厉的眼色使过去,孩子就噤若寒蝉的“威严”……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的,我们从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听话、不惹事、好好学习、不贪玩,按着父母安排的路去读文科或理科、考甲校或乙校、进a单位或b单位,到我们成为父母,再理所当然地按这个模式去教孩子。
现在,我不再站在“上帝”的角度去指使她们的方向,而且从了解自己开始,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成长的规律,认识到并尊重每一个新的独立的个体,蹲下来,时刻关注自己和她的成长,用真正的、无限的、无条件的爱滋润彼此的心灵,让“内心的小孩”和现实的孩子一起快乐、自由地成长!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七
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蒙台梭利幼儿园园长孙瑞雪通过实际例子叙述了自己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成为一个专注、坚强、完整的人。
孙瑞雪园长的这一观点,我是很赞同的。本来嘛,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世界上,对什么都好奇是肯定的,既然好奇,那么肯定要去探索,口、手、脚等身体部位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的不足,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顽皮的行为。如果是真的爱孩子,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完善,岂不是更能塑造孩子!
我们成人总是干涉的太多,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什么事情都听从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道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过程和心理,因此我很欣赏书名中的自由两个字,以前我也只是认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任其发展,它怎么可能会和纪律以及自律相提并论呢,能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控制自己呢?但通过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身受感触。首先,我觉得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改变自己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们的行为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的孩子。第二,要做一个有心的人,去仔细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倾听和交流是最好的桥梁,也是拉近我们和孩子距离的最好方法。第三,成人就是孩子的榜样,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镜子映照着成人的言行举止,所以,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大。
其实,不只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不快乐,任何人都不会感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和温暖,人与人之间要是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是不是都会得到好的结果。
爱与自由同样重要,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要适当放手给孩子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宽容,学会理解孩子、懂孩子,我相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肯定也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八
一、申请条件:
2.国家承认的普通大学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至少修满三个学期;
3.完成一年的预科课程并通过预科的结业考试即“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
二、个人需要提交的材料:
2、大学在校证明,大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大学各学期成绩单;
3、德语学时证明;
(以上1-3项均需提交中英文[或德文]公证件四套)。
4、中英/德文个人简历四份;
5、身份证150%的复印件2份;
6、护照复印件或身份证100%的复印件1张;
7、护照照片12张。
三、申请前准备。
1.必须首先了解柏林自由大学提供的课程内容,因为在申请时必须指定自己所选定的专业研究或学习领域的项目名称。请点击这里。
2.如果符合申请资格,可以直接申请学位课程,如果不满足该条件,必须进行为期一年的预科学习,请点击这里。了解自己的入学资格请点击这里,原则上中国学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完成十二年制教育并且高中毕业,通过正式高考进入:
a.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院校)四年制本科,修满1个学期,不更换专业方向,可直接入学。
b.普通高校四年制本科,修满三个学期,不更换专业方向可直接入学。
c.普通高校四年制本科学生,修满一个学期,不满三个学期,必须读预科或直接通过预科的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取得大学入学资格方可入学。
d.三年制高等专科学校(大专),毕业后方可申请留德审核部的审核;审核通过后,必须通过在德国大学预科举行的`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才可入学,或读一年预科,结业考试合格,可继续大学学业。
3.了解自己是否满足完成课业所需的德语、英语或其他语言要求。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九
读到孙瑞雪教授这样一些话: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儿童的感觉来自于内部,也就是说儿童不是一个空瓶子,不需要我们成人往里面灌东西。”“儿童是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资料,只需供给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是啊,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专制”和“越权”,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成人的安排,可不知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所以我很珍赏书名中的自由二字,从前我也是片面的认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任其发展,它怎样会和纪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控制自我?但经过亲身的和孩子们生活在一齐我很有感触。首先,我觉得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必须要改变自我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仅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其次,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倾听和交流是很好的桥梁,是拉近我们和孩子距离的弹力带。第三,成人是孩子的榜样,老生常谈到”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镜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举止,所以,我深感自我肩上职责的重大。
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体恤,要学会相信,在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欢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这是我们的心愿和目的!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十
四年前就看过孙老师的这本《爱和自由》,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好,可是书看完了就完了,没有很深入的去执行,概念式的东西在头脑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曾经工作的早教机构虽然也主张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孙老师在书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是那么根深蒂固,那条路越走越偏。
《爱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孙老师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话特别的触动我: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直在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从不怀疑孩子是教出来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权威自居,我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成人固守着自己的信念,没办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更没办法观察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给孩子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然后成人就开始抱怨这孩子真不乖,带孩子真是折磨人啊。这也许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所谓的“问题”。如果不能了解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的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这一规律,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一直困扰着我们。
“人类的发展中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史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作为妈妈我们总是说自己多爱孩子,可是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变化莫测的,一切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时我们是爱孩子的,孩子要什么我们都会满足;孩子“捣乱”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自己身体很累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都是不爱孩子的。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经常会跟孩子说你怎么这样,你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妈妈?那种感觉非常的无力也非常的无奈。现在每当我想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缺爱。在我有情绪,我不舒服的时候我需要别人的安慰和爱,在得不到的时候我希望从孩子哪里得到。我深深了解这种缺爱,不能独立,依赖带来的痛苦。我想结束这种痛苦,更加不愿这种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续。随着自己和宝贝在爱如是一天天的学习,我很明显的感觉到我们之间微妙的变化,我们开始定规则,开始分享情绪,开始平等的对我们的冲突发表意见,孩子知道妈妈不会再那么情绪化,对妈妈的爱有一种笃定感。我也越来越明白“爱你如是,非我所愿”这八个字的意义。
书还是那本书,看书的人和看书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感受的书,相信随着自己的成长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十一
《都柏林人》中情节发展往往通过主人公的“顿悟”来完成,即主人公突然的反省,造成内心深处的一种波动起伏,乔伊斯解释为:一种猝然的心领神会,仅仅一个片段就包含生活的全部意义。如《死者》篇章中主人公加布里埃尔教授在妻子对已死亡的恋人的怀念,促使主人公顿悟到自身的渺小与狭隘,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消解了此前作为知识分子的自命不凡。
类似的写作手法在伍尔夫的写作中也有所运用,如《墙上的斑点》结尾主人公顿悟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在国内的文学作品中,张爱玲的《封锁》也可以算运用了“顿悟”手法,女主人公在最后看到男主人公回到了电车上自己的位置,顿悟封锁期间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
在故事发展结构上,《墙上的斑点》中的重要瞬间构建于过去的某一时刻,故事结构散发状铺开。而乔伊斯的《死者》和张爱玲的《封锁》故事都呈线性发展,《死者》这一重要瞬间或精神顿悟是故事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主人公的几次受挫循序渐进推进。而张爱玲的《封锁》中,翠远的顿悟虽然也是故事发展必然结果,但是相对于乔伊斯的《死者》,封锁的故事情节更为集中,作者对此的铺垫更少,因此显得主人公的遭遇更为“意外”,翠远的顿悟是”黄粱一梦“式的,并非循序渐进,是在瞬间的浪漫即刻消亡。
此外在叙述方式上,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用第一人称叙述,向读者展示的世界是个别的、内部的心理世界,而《死者》/《封锁》运用第三人称叙述,所展现的世界则倾向于社会化和非个体化,我们能在文本中感知到叙述者的干预。但张爱玲的干预渗透不自觉地在整个篇章中,对环境的描写可以说是镶嵌在主人公的视角之内的,如写宗桢看包子上印出来的报纸的字,看远处的翠远“看上去像是一个教会派的少奶奶,应该还没结婚”,在这样的叙述中,作者的视角与主人公的视角重叠了,使读者很自然地有第三人称叙述滑向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之中。而乔伊斯对叙事的干预主要集中在结尾的最后部分,前面大篇幅的篇章作者的描写都显得十分克制,直到最后才出现了明显的对内心活动的描述和融情于景的抒情,给人一种沉闷之后豁然开朗的诗意。
总而言之,上述作者都通过生活中的瞬间来揭示事物的真实本质,使人物在一瞬间感知不曾知道的事物真相,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我个人认为“顿悟”在短篇小说中运用是更容易出色,若是篇幅过长,铺陈过繁容易显得延宕犹疑,破坏了瞬间的破坏性力量。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十二
大多数人的生活可能并不是由一个个重大事件构成的,而更像一个个句子、日常生活化的片段,像加缪评萨特《局外人》当中的句子一样:它是不同的孤岛一样,彼此那么遥远的矗立,那么孤绝。
我们的生活被各种无关紧要的细节填满,类似于走神、打瞌睡、无聊的时刻,类似于哀婉、孤寂、轻微窘迫感的时刻,这些细节看似恍惚,似乎让我们抽离这个实在世界的,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又是十分重要的。
文学像一种容器,人生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情绪和认识都被凝聚在这里,它是一个生活经验、生命意义汇聚的空间。当我们找到一个恰切的方式或通道走进一部作品时,这些时刻会得到回应。
《死者》最后的雪是我找了很久的雪景,一种哀婉的氛围在最后得到集中的释放。雪落满了整个爱尔兰,雪以填满这个世界的方式让这个世界变得空空荡荡。这也让我想起了托宾的小说,米盖尔的妈妈死在茫茫的雪地里,等待他的只有空荡荡的家和寒冷冰封的不会融化的日子。托宾和乔伊斯的气质更像,威廉特雷弗《出轨》亦是如此。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十三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太长了,我怎么也看不下去。总是知道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在战争年代应该尤是如此,我们想出去,敌人想冲进来,无论是围城,还是被围都有了主观的冲动。所以战争总是由欲望的膨胀而来的。因而,战争总是残酷的,美丽的幻想和悲剧的事实可能只有一墙,仅仅一墙之隔。
都得先生对普法战争的写作数量不多,确是那一期间最好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都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总是沉重的'步调,总是悲惨的结局。所以,才能将战争的残酷体现出来。那个经历拿破仑时代的,不知多少次打败德国军队的儒弗就是最终的牺牲品。有道是,死而无憾,可他却是在幻想和事实交织时,被迷惑所杀的人。
多么悲怆的作品!一位有着爱国热情的老人却是在幻想和“谎言”中表现出来的。包括《最后的一课》在内,我们不难发现,都得写得不是英雄形象,而是一个个普通人。不过,体现得却是同样的高尚伟大的情感。这就是沉甸甸的民心,不再激昂壮烈,而是深沉厚重,那是与生俱来的,却不是宣传的作用,给予人们无尽的哀思。
作品本身也充满了许多的不知性,给人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后来的虚幻(巴黎之围和柏林之围)两条线的互相交织更是给人十足的妙趣,让我会心一笑。的确,很好。也许这就是都德本领,更广义地说是高超的写作技巧,那么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了。
自由论柏林读后感篇十四
柏林是欧洲所有最伟大的大学之一,柏林留学的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选择。这里的许多课程都可以用英语和德语授课,这对我们的朋友们来说是很好的消息。
洪堡是一个核心研究型大学,有机会与世界知名的科学学院合作,如科学史,定量经济学,气候与可持续性研究等领域。高度鼓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申请。
三、慕尼黑大学。
作为巴伐利亚州最大的城市,慕尼黑(或慕尼黑当地人称之为!)是一个富含德国文化和历史的城市(和奶油甜甜圈!)。考虑到在那里的德国国际学生的数量,在慕尼黑境外学习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四、慕尼黑工业大学。
德国最高级的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排名在海德堡大学之上,世界大学排名第53。现在技术学科越来越多,如工程学。该大学拥有约5,000名国际学生,占学生人数的16%左右。
由于大学在研究和工程方面的实力,它与许多知名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和乔治亚理工学院等美国学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该大学在欧洲和亚洲也有强大的合作伙伴关系。
五、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
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lmu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第60位,仅次于tum和海德堡。其中约15%的学生人数是国际学生。该大学提供了100多个学习领域,越来越多的课程以英语提供,以迎合国际学生,特别是在商业,管理,心理学和物理学领域。
六、海德堡大学。
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386年,排名世界排名第55位,是西欧最古老,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它在科学中表现最好。超过20%的学生由来自13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组成。
另外,超过三分之一的博士生是国际学生。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大学的课程是德语,所以如果你决定在这里学习,那么请确保包装这个-英语词典。
七、弗莱堡大学。
来自德国以外的120个国家的16%的学生来自巴登-符腾堡州弗莱堡大学,旨在为国际学生提供帮助。该大学还在其语言教学中心提供流行的密集的德语课程,该课程在学期间吸引了50多个国家的学生学习德语。全球研究计划,一个杰出的英语国际硕士课程,也是国际学生的大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