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模板18篇)
阅读是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我们需要读书的总结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掌握合理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组织,可以使文章逻辑更加清晰和连贯。这些总结范文涉及各个领域的工作和学习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一
1了解黄河的发源、历史,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全面深入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2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组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成果展示,加深自己对黄河及其文化的了解。
多媒体。
一课时。
一、引入(5分钟)。
1、首先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我们的母亲河。(播放一段动态黄河图)同学们感受到黄河了吗?那谁能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感觉?(汹涌澎湃的黄河、波澜壮阔气势震撼、黄河的壮美)。
2、让我们再次跟随诗人光未然到黄河边去,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学生配乐齐诵《黄河颂》。
3、过渡:诗歌中作者把黄河比喻成摇篮、屏障、臂膀,赋予它深刻的意义。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经过各小组课后对有关黄河的知识的收集与整理,请各小组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成果展示,让我们随着同学们的脚步进一步了解黄河,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全面深入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二、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大摇篮:(12分钟)。
1、请“地形环境”小组的代表给我们介绍探寻黄河的情况(3分钟)。
地理组代表利用多媒体播成果展示(地理环境、流域慨况)。
过渡: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悠久的历史中,他以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势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
2、有请“历史小组”的代表给我们讲有关黄河的历史文化。(5分钟)。
历史组长结合多媒体进行成果展示(神话传说、。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吗?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了哪些都城,黄河流域的古战场,)。
3、下面有请文学小组的组长给大家展示——关于黄河的俗语、诗词、歌谣(4分钟)。
(大屏幕上展示自己搜集的俗语、诗词、歌谣。)。
过渡:各组的发言都很精彩,通过各组的交流,同学们对黄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筛选几道题进行黄河知识竞答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发言。
三、黄河知识竞答(10分钟)。
1、(指着黄河流域图)《黄河颂》诗中写到:“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请你说出黄河有多长?从哪里发源流到哪里?流经哪几个省区?(5464公里)、(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黄海)、(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2、请听第二题,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它的形状和那个汉字相似?
(第二大河,几)。
3、请听第三道题,你能举出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吗?(三个即可)。
(1)旧石器文化:陕西的大荔沙苑遗址、山西的沁水下川遗址。(2)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3)青铜器文化:商城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
4、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三个来吗?
(牧野之战、崤山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等。)。
5、你能说出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名称吗?(三个名称即可,但要说一个具体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传说、黄帝的传说、姜太公钓鱼的故事、郑国渠的故事等。)。
6下面请听六题,黄河流域有许多着名石窟,请说出我国的四大名窟?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请同学们说说以下黄河的诗句出自于谁?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8、请在以下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河沿岸的哪一个省:
(1)它是黄河下游的一个省。
(2)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孔子在这里诞生。
(3)高高的泰山就耸立在这里,黄河也在这里入海。
9、请在以下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河上哪个著名的地方。
(1)这个地方处于黄河中游。
(2)在这里黄河河面由200多米缩小到50多米。形成了飞流直下的雄伟气势。
(3)这是一个瀑布,1997年柯受良在这里驾驶跑车飞跃了黄河。
10、有句俗语“跳进黄河洗不清”你知道这句话说明黄河水的什么特点?
四、不废江河万古流(15分钟)9:40。
(是因为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隋、唐、北宋等几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其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许多古代经典文化着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术等也同样产生在这里。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二
活动目标:
知识点:感受黄河,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的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能力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会分工合作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教育点:关注黄河,加强环保意识,热爱祖国河山。
活动重难点: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注母亲河,保护母亲河。
活动准备:教师帮助学生分组,每一小组承担一项任务。
教师做好活动前的指导与检查工作。
主持人写串连词。
活动内容:主持人解说词。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着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就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一探寻黄河文明。
环节之间的衔接由主持人完成。
1黄河知识问答,每组出一个代表抢答,答对给组内积一分。
问题设计:
(1)请举出一些在黄河流域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
(2)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位置。
(3)黄河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
(4)黄河有多长?流经那几个省区?
(5)《黄河颂》中说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铁的臂膀”指什么?
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
2讲黄河故事,收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小组汇报成果。
3收集黄河俗语,谚语,成语的小组汇报成果。要求领会意义,并且造句。
二、歌唱黄河。
朗诵组学生展示成果。
(1)吟黄河诗词。
(2)听黄河民谣。
(3)品黄河歌词(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从中感受黄河,热爱黄河。)。
三、保护黄河。
1小组汇报黄河现状,并分析造成黄河现状的原因。
2组织学生设计公益广告。
四、综合写作。
1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
21995年6月下旬,断流四十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以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者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假如你目睹这种情况,会想些什么呢?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以上两则任选起一。
五、教学小结(略)。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三
合肥42中方立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在课前搜集材料的基础上,一个课时完成(可能需要60分钟)。
2、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充分展示直观、形象、高效学习的特点。
3、本课采用教学三步法:创设情境知识积累和探究写作拓展。这三步,每一步不可忽缺,前两步是积累,后一步是运用。第一步,创设情境。从“黄河的历史”导入,引到“黄河的文化”层面上来,通过检查学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再把学生带到一个想象和创造的情境:展望“黄河的未来”。第二步,知识积累和探究。采用网络平台互动比赛的.形式,以达到积累知识,拓展视野的目的。第三步,写作拓展。采用网络平台互动写作的形式,以“黄河的未来”为话题,设定情境,进行片段写作训练,最大限度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体会“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
导入语: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的历史、黄河文化、黄河的现状的巡礼,来捡拾沉淀的黄河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来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
检查学生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并播放几组动画:第一篇章溯源篇: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历史。第二篇章奔腾篇: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黄河的文化。第三篇章忧患篇:拯救母亲河――黄河的未来。(创造一种学生求知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知识探究(采用网络平台互动交流、比赛的形式,测评同学们对有关黄河的了解程度,包括对黄河的历史、黄河的文化、黄河的未来的认知和展望。)。
说明:对以下问题,同学们在网络平台的互动地带中表达自己的意见。
1、以最快的速度说出带“黄河”的词语(包括一般成语、俗语、谚语)十个。
(请参阅国风网络平台资料系统“景・自然天象・河”词语类)。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四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活动。
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时。
安排。
收集阶段:围绕下列五个主题项目收集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黄河相关资料。
星期五、六。
展示阶段:分组分项展示主题手抄报组织对主题手抄报评定等级一个读报时间。
感悟阶段:谈谈综合学习的收获评价综合性学习:重过程,看实效课内10分钟。
本次活动内容多,课时紧张,应以“探寻黄河文明”为核心,化整为零,
宜把它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主题项目项目内容。
黄河之貌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黄河之城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
黄河之水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内容。
黄河之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史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五
活动目标: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活动设计:
这次活动分二个阶段:
(一)课外搜集资料阶段(主要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
(二)课内展示阶段(在电脑室进行展示)。
课前准备:。
3-5人小组合作,确定主题,分解任务,并制成幻灯片在课堂展示(请电脑老师协助完成)。
确立相关主题,供学生参考:
黄河之貌——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黄河之城——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
黄河之水——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内容。
黄河之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史——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
黄河之忧——搜集黄河断流和环境污染等内容。
形式上有文字、音乐、图片、影视片断等。
活动过程:
1、导入: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巡礼,追溯黄河过去,正视黄河现在,展望黄河未来,领略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2、知我黄河。
成果展示:推荐代表展示搜集到相关资料。按下列顺序进行:
黄河之史、黄河之貌、黄河之城、黄河之水、黄河之歌、黄河之忧。
组织竞赛:黄河知多少。(竞赛的要求与规则: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轮流进行,每说出一条相关内容得一分,如内容不符合要求或与他人答案重复则无分,最后把分值累积起来,评出优胜组。)。
通过这次小小的竞赛,我们大家知道了更多的有关黄河文化的知识,黄河,伟大的母亲河,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然而,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是,黄河正面临着断流的威胁,中华民族不能没有伟大的母亲河,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
黄河,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继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出示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图片(配有背景音乐《黄水谣》及简短解说词)。
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要求有创意。
4、赞我黄河(作业)。
以“我心中的黄河”为中心写一篇文章,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写出你对黄河的希望与祝愿。题目可自拟。(供参考题目:《母亲,你将不再憔悴》、《母亲河的迷人风采》。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六
一、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黄河的发源、历史,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全面深入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2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组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
二、活动重点。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成果展示,加深自己对黄河及其文化的了解。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
四、活动时数:
一课时。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5分钟)。
1、首先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我们的母亲河。(播放一段动态黄河图)同学们感受到黄河了吗?那谁能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感觉?(汹涌澎湃的黄河、波澜壮阔气势震撼、黄河的壮美)。
2、让我们再次跟随诗人光未然到黄河边去,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学生配乐齐诵《黄河颂》。
3、过渡:诗歌中作者把黄河比喻成摇篮、屏障、臂膀,赋予它深刻的意义。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经过各小组课后对有关黄河的知识的收集与整理,请各小组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成果展示,让我们随着同学们的脚步进一步了解黄河,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全面深入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二、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大摇篮:(12分钟)。
1、请“地形环境”小组的代表给我们介绍探寻黄河的情况(3分钟)。
地理组代表利用多媒体播成果展示(地理环境、流域慨况)。
过渡: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悠久的历史中,他以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势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
2、有请“历史小组”的代表给我们讲有关黄河的历史文化。(5分钟)。
历史组长结合多媒体进行成果展示(神话传说、。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吗?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了哪些都城,黄河流域的古战场,)。
3、下面有请文学小组的组长给大家展示——关于黄河的俗语、诗词、歌谣(4分钟)。
(大屏幕上展示自己搜集的俗语、诗词、歌谣。)。
过渡:各组的发言都很精彩,通过各组的交流,同学们对黄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筛选几道题进行黄河知识竞答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发言。
三、黄河知识竞答(10分钟)。
1、(指着黄河流域图)《黄河颂》诗中写到:“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请你说出黄河有多长?从哪里发源流到哪里?流经哪几个省区?(5464公里)、(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黄海)、(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2、请听第二题,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它的形状和那个汉字相似?
(第二大河,几)。
3、请听第三道题,你能举出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吗?(三个即可)。
(1)旧石器文化:陕西的大荔沙苑遗址、山西的沁水下川遗址。(2)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3)青铜器文化:商城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
4、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三个来吗?
(牧野之战、崤山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等。)。
5、你能说出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名称吗?(三个名称即可,但要说一个具体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传说、黄帝的传说、姜太公钓鱼的故事、郑国渠的故事等。)。
6下面请听六题,黄河流域有许多着名石窟,请说出我国的四大名窟?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请同学们说说以下黄河的诗句出自于谁?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8、请在以下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河沿岸的哪一个省:
(1)它是黄河下游的一个省。
(2)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孔子在这里诞生。
(3)高高的泰山就耸立在这里,黄河也在这里入海。
9、请在以下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河上哪个著名的地方。
(1)这个地方处于黄河中游。
(2)在这里黄河河面由200多米缩小到50多米。形成了飞流直下的雄伟气势。
(3)这是一个瀑布,柯受良在这里驾驶跑车飞跃了黄河。
10、有句俗语“跳进黄河洗不清”你知道这句话说明黄河水的什么特点?
四、不废江河万古流(15分钟)9:40。
(是因为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隋、唐、北宋等几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其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许多古代经典文化着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术等也同样产生在这里。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设想:本次综合性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主。在学生分组准备收集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做好记录,观察学生在活动中协作意识、合作能力。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整个活动的`能力培养在课前的一周的准备和组织。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八
合肥42中 方立平。
一、教学目标 :
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在课前搜集材料的基础上,一个课时完成(可能需要60分钟)。
2、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充分展示直观、形象、高效学习的特点。
3、本课采用教学三步法:创设情境 知识积累和探究 写作拓展。这三步,每一步不可忽缺,前两步是积累,后一步是运用。第一步,创设情境。从“黄河的历史”导入 ,引到“黄河的文化”层面上来,通过检查学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再把学生带到一个想象和创造的情境:展望“黄河的未来”。第二步,知识积累和探究。采用网络平台互动比赛的.形式,以达到积累知识,拓展视野的目的。第三步,写作拓展。采用网络平台互动写作的形式,以“黄河的未来”为话题,设定情境,进行片段写作训练,最大限度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 新课,初步体会“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
导入 语: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的历史、黄河文化、黄河的现状的巡礼,来捡拾沉淀的黄河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来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
检查学生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并播放几组动画:第一篇章溯源篇: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历史。第二篇章奔腾篇: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黄河的文化。第三篇章忧患篇:拯救母亲河――黄河的未来。(创造一种学生求知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知识探究 (采用网络平台互动交流、比赛的形式,测评同学们对有关黄河的了解程度,包括对黄河的历史、黄河的文化、黄河的未来的认知和展望。)。
说明:对以下问题,同学们在网络平台的互动地带中表达自己的意见。
1、以最快的速度说出带“黄河”的词语(包括一般成语、俗语、谚语)十个。
(请参阅国风网络平台资料系统“景・自然天象・河”词语类)。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九
1了解黄河的发源、历史,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全面深入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2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组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成果展示,加深自己对黄河及其文化的了解。
多媒体。
一课时。
一、引入(5分钟)。
1、首先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我们的母亲河。(播放一段动态黄河图)同学们感受到黄河了吗?那谁能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感觉?(汹涌澎湃的黄河、波澜壮阔气势震撼、黄河的壮美)。
2、让我们再次跟随诗人光未然到黄河边去,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学生配乐齐诵《黄河颂》。
3、过渡:诗歌中作者把黄河比喻成摇篮、屏障、臂膀,赋予它深刻的意义。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经过各小组课后对有关黄河的知识的收集与整理,请各小组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成果展示,让我们随着同学们的脚步进一步了解黄河,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全面深入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二、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大摇篮:(12分钟)。
1、请“地形环境”小组的代表给我们介绍探寻黄河的情况(3分钟)。
地理组代表利用多媒体播成果展示(地理环境、流域慨况)。
过渡: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悠久的历史中,他以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势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
2、有请“历史小组”的代表给我们讲有关黄河的历史文化。(5分钟)。
历史组长结合多媒体进行成果展示(神话传说、。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吗?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了哪些都城,黄河流域的古战场,)。
3、下面有请文学小组的组长给大家展示——关于黄河的俗语、诗词、歌谣(4分钟)。
(大屏幕上展示自己搜集的俗语、诗词、歌谣。)。
过渡:各组的发言都很精彩,通过各组的交流,同学们对黄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筛选几道题进行黄河知识竞答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发言。
三、黄河知识竞答(10分钟)。
1、(指着黄河流域图)《黄河颂》诗中写到:“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请你说出黄河有多长?从哪里发源流到哪里?流经哪几个省区?(5464公里)、(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黄海)、(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2、请听第二题,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它的形状和那个汉字相似?
(第二大河,几)。
3、请听第三道题,你能举出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吗?(三个即可)。
(1)旧石器文化:陕西的大荔沙苑遗址、山西的沁水下川遗址。(2)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3)青铜器文化:商城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
4、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三个来吗?
(牧野之战、崤山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等。)。
5、你能说出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名称吗?(三个名称即可,但要说一个具体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传说、黄帝的传说、姜太公钓鱼的故事、郑国渠的故事等。)。
6下面请听六题,黄河流域有许多着名石窟,请说出我国的四大名窟?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请同学们说说以下黄河的诗句出自于谁?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8、请在以下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河沿岸的哪一个省:
(1)它是黄河下游的一个省。
(2)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孔子在这里诞生。
(3)高高的泰山就耸立在这里,黄河也在这里入海。
9、请在以下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河上哪个著名的地方。
(1)这个地方处于黄河中游。
(2)在这里黄河河面由200多米缩小到50多米。形成了飞流直下的雄伟气势。
(3)这是一个瀑布,1997年柯受良在这里驾驶跑车飞跃了黄河。
10、有句俗语“跳进黄河洗不清”你知道这句话说明黄河水的什么特点?
四、不废江河万古流(15分钟)9:40。
(是因为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隋、唐、北宋等几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其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许多古代经典文化着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术等也同样产生在这里。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
设计由本站会员“boysorgirls”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河,母亲河》最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生看大屏幕,抢答下列问题。
1、黄河全长多少米?
2、黄河发源于哪座山?
3、黄河流经哪几个省区?
4、黄河在哪里注入渤海?
忧患篇:拯救母亲河——黄河的未来。
a、学生相互讨论回忆,了解黄河的现状。
断流:从1972年至1996年的25年间,黄河下游有19年发生断流,累计断流57次,共计682天,平均每年断流36天。进入90年代,断流尤为严重。1997年2月7日,黄河下游利津河段首次断流,断流河段曾一度延至河南开封市柳园口河段,断流长度达700多公里。
污染:对7247公里长的干流和主要支流进行水质评价,其结果是:7成以上的河段完全失去了饮用水源功能,其中,有1779公里受严重污染;劣于5类水标准,这种水实际上已成为“毒液”。
1999年初,黄河潼关以下河段发生了历史上范围最大、程度最重、持续时间最长的严重水污染,造成了一些城市供水困难,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威胁。水质恶化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大大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在三门峡市,许多市民感到自来水有异味,只好花钱买邻近地区的井水、泉水吃,从而出现了“守着黄河买水吃”的怪现象。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本来土壤肥沃,森林覆盖面广,却由于历代的砍伐,使土壤失去保护,任由暴雨冲刷,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淤积下游河道,引致泛滥成灾。再者,光秃的地面,亦使地面径流加速集中汇入河流。黄河现在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b、爱我黄河,我为黄河出点力。
(一)、让学生畅所若言,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1、你知道黄河容易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
参考答案: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使下游河床逐渐抬高,甚至高于农田、乡村、城市,一有大水,必然泛滥成灾。
2、你知道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吗?
参考答案:是人类对水资源的用量超过其自然的`限度,及人类的需求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剧烈的反映。
3、面对着黄河,你最想对黄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4、如今,黄河的现状令人堪忧,你为黄河最愿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5、请你为改造黄河献一计。
(二)、学生4人小组展开活动,完成下列两则题目:
1、请你为保护母亲河设计一则公益广告。
优秀的广告语如:
1、母亲河消失的每一滴水,都是我们心中的每一个悔——保护母亲河,刻不容缓!
3、保护黄河,珍爱生命。
4、万里黄河在咆哮,祖**亲泪满流。风吹雨淋黄土坡,水土流失愈严重。炎黄子孙同携手,积极保护多绿化。
5、心系黄河,共建家园。
优秀的公益广告赏析:
1、黄水滔天,浊浪滚滚中,祖国地图上满目疮痍:一棵棵残树在洪水中随波逐流,一根根树桩无奈哭泣。画面中,一座小楼在大浪冲击中岌岌可危,小楼上的人哭叫着抛出了残缺的斧头。
标语:我“爱”黄河母亲,砍光了“绊脚石”,永远在她“怀抱”中!
点评:画面布局合理,含义一目了然,色彩鲜明,令人有触目惊心之感。标语言简意赅,颇具讽刺意味。
2、标题一:曾经——。
一条碧蓝的河流蜿蜒流淌,绿树成荫,鸟儿在蓝天白云之下欢快的飞翔。伴随着悦耳的音乐,河水中浮现出“河”这一古老的名称。
标题二:现在!
刺耳的闪光灯声中,拍摄着黄河的现状:触目惊心的树木残桩中,浊流肆虐,天空不再澄澈,鸟儿不再歌唱,沙尘弥漫在画面上。“黄河”这个名称的出现,发人深省。
标题三:未来?
只有一片干涸龟裂的土地。
点评:富有节奏感的画面,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以三个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做连缀,简洁明了,标点的使用颇见匠心。
活动小结:我们的黄河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可是我们对黄河、对地球的悠悠关爱之情是永远不会结束的,本次活动我们将语文与地理、历史等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加强了环保意识。小组汇报的形式激发了同学们的主角意识,人人参于,互助合作,又有创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获取资料的方法,而且也学会了整理资料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
同时,请从下列各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写出你对黄河的希望、祝愿。
2、请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广告要件应包括图画或照片、广告词、设计思路说明。可以用手绘,也可以利用电脑设计,力求有创意。
《黄河,母亲河》最新教学设计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黄河,母亲河》最新教学设计范文。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十一
知识点:感受黄河,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的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能力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会分工合作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教育点:关注黄河,加强环保意识,热爱祖国河山。
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师帮助学生分组,每一小组承担一项任务。
教师做好活动前的指导与检查工作。
主持人写串连词。
主持人解说词。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着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就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一探寻黄河文明。
环节之间的衔接由主持人完成。
1黄河知识问答,每组出一个代表抢答,答对给组内积一分。
问题设计:
(1)请举出一些在黄河流域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
(2)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位置。
(3)黄河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
(4)黄河有多长?流经那几个省区?
(5)《黄河颂》中说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铁的臂膀”指什么?
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
2讲黄河故事,收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小组汇报成果。
3收集黄河俗语,谚语,成语的小组汇报成果。要求领会意义,并且造句。
二、歌唱黄河。
朗诵组学生展示成果。
(1)吟黄河诗词。
(2)听黄河民谣。
(3)品黄河歌词(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从中感受黄河,热爱黄河。)。
三、保护黄河。
1小组汇报黄河现状,并分析造成黄河现状的原因。
2组织学生设计公益广告。
四、综合写作。
1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
21995年6月下旬,断流四十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以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者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假如你目睹这种情况,会想些什么呢?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以上两则任选起一。
五、教学小结(略)。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十二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认识8个生字,理解“摇篮”“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到?等词语的意思。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生:母亲河指黄河(师板书:黄河)。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的确指的是黄河(继续板书是怎样变化的)看过黄河吗?(没有)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黄河,看看它是怎样变化的(手指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学生读课题质疑,出示课件。
1、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
2、黄河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3、怎样治理黄河?
三、初读文章,感知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感知文章内容,围绕黄河都写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品味精华。
1、抓变化:解决问题一,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呢?
板书:原来————摇篮。
现在————祸河。
感受以前黄河之美。
(1)理解摇篮:本义指孕育婴儿的用具,文中指发源地。
(2)为什么把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读书找答案。
(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3)出示课件,介绍母亲河。
(4)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学生自由表达)。
感受现在的黄河。
(1)现在黄河变了,由原来的摇篮变成了祸河,她都惹下哪些祸患?(学生表达)。
(2)什么是决口?什么是改道?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3)此时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展开想象)。
2、解决问题二。
黄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泥沙量大)。
(1)文章哪些地方说明黄河含沙量大?
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大河,是长江的68倍。每年黄河从上游带入河中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运到了大海,还有4亿吨就沉积在下游的河道中。
(2)作者用什么方法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列数字)。
(3)泥沙多造成了什么后果?
河床上升,使黄河成了悬河。(出示课件,解释悬河,进一步感受黄河为什么会成为祸河)。
黄河的含沙量为什么会这么?
(学生找相关句子,老师总结: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4)展示图片,感受黄河的变化。
3、解决问题三。
怎样治理黄河?(研读最后一段,看科学家的治理方案)。
总结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你还有哪些治理黄河的建议,学生自由表达。
五、拓展。
1、学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能随心所欲地破坏自然,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3、为保护母亲河设计宣传标语。
六、全课总结。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黄河又会变成中华民族的摇篮。
出示课件,带着憧憬读:黄河清了,大地绿了,我们的地球又充满生机了。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十三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8个生字。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搜集黄河资料,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1、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原因及治理黄河的办法。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2、教师准备课件。
一、分享资料,导入新课。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黄河的资料,谁来分享一下。
2、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黄河的图片。【课件】看,在中国地图上这条像“几”一样的河流就是黄河。黄河是多么的蜿蜒曲折,气势磅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黄河,看看它是怎样变化的。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指名汇报。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变化原因治理启示。
四、自读自悟。
接下来,请孩子们带着阅读提示里提出的这四个问题【课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拿出笔来在书上画一画,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写写自己的体会。开始吧!(小组交流)。
五、反馈交流。
(一)、感悟黄河的变化过程。
1、哪些自然段写黄河的变化过程,黄河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是怎样的?
2、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孩子们看,这就是昔日的黄河【课件】向往吗?谁来试着读读这段话?难怪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摇篮)作者把黄河比喻成摇篮,可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我们的民族就像小孩一样在黄河这个温馨、舒适的摇篮里逐渐壮大起来的。
4、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5、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变得怎样了?
6、你觉得此时的黄河像什么?他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孩子们,从这些数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8、【课件】你们看,黄河发大水了,洪水冲毁了人们的房屋,使得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想象一下,此时此刻的人们会怎样诉说心中的苦楚?像这样人们不停地诉说心中的苦楚,就叫叫苦不迭。
9、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灾难不仅令我们震惊更令我们心痛。此时的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板书:忧患)。
10、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了?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课件】。
师:你读懂了什么?
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
(二)、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
1、学生汇报(这两个原因我们可以归纳为什么?)(板书:自然原因社会原因)。
2、对这两个原因,你怎么看?谁是主要原因?【课件】。
3、这样不断的恶性循环,就像课文里说的(最后一句)。你的心情如何?
(三)、畅谈体会。
【课件】黄河,曾经是摇篮,如今是忧患。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孩子们,你们意识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们也都意识到了,保护黄河迫在眉睫,需要我们行动起来。(板书:保护环境)。
(四)、知黄河的治理方案。
1、请大家看看课本41页的资料袋,还有课文的第七自然段都是写治理黄河的办法。要想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什么?(板书:管住泥沙)。
2、小结。
六、拓展延伸。
1、小练笔: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我们的学校、小区、木兰溪等。请你选择一处,写写它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两三点建议。
2、小结:这节课,我们读懂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也懂得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2、搜集描写黄河的诗句,读读背背。
变化摇篮忧患。
原因自然社会。
治理管住泥沙。
启示保护环境。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十四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
幻灯片、投影仪、录像。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别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出字音及句子方面的问题。
3、投影出示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放实景录像,黄河流域的近况。
5、体会摇篮与祸河的含义,产生大吃一惊的切身体会。
二、学习第二部分。
1、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什么关系。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导读第6自然段。
3、学生交流学完第6自然段后理解的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4、同桌协作,完成下表。
两大原因的关系。
严重后果。
治理方案。
自然原因。
人类的破坏。
5、流所填表格。
三、品读:揭示中心,试谈体会。
1、品读回顾全文,理出文章脉络:变化原因治理。
2、根据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环保小队上台汇报:西安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4、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应在小组中就西安环保问题提出建议。
5、在班中集体交流自己小组拟订的环保建议。
四、作业。
请同学们将自己调查的西安地区环境问题及建议写下来,寄给省政府有关部门。
板书设计。
20中。
决口1500多次。
改道26次。
数据。
数千年前。
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后来。
含沙最大。
是长江68倍。
查资料。
原因。
气候变寒。
暴雨集中。
开垦放牧。
森林草原。
治理。
保护森林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十五
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请一两个学生谈谈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二、感性认识。
师生共同欣赏黄河照片和录象。
三、激发情感。
请一两个学生谈观后感。
四、朗读诗歌。
1、学生齐读诗歌:
要求:了解诗歌内容,读准字音,揣摩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2、学生各自选取感兴趣的部分反复练习朗读。
要求:读出感情,语音清晰,准确。
五、朗读交流。
请一两个学生选取感兴趣的部分在课堂上读给全班同学听,并请大家讨论如何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以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提示: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颠,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六、内容研讨。
提示: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提示: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
提示: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七、再次朗读。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齐读诗歌,共同赞颂黄河,赞颂伟大的中华民族。
八、结束语。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十六
1.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诗歌关键词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3.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以诗歌关键词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教学方法: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因此,它的存在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而是一种象征,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动容,它也成为无数文人骚客笔下的宠儿,古往今来,已有数不清的作品为我们激情讴歌了黄河母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篇。
二、朗读诗歌:
1.学生齐读诗歌:
要求:了解诗歌内容,读准字音,揣摩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2.学生各自选取感兴趣的部分反复练习朗读:
要求:读出感情,语音清晰,准确。
3.指导朗读: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三、内容研讨: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
3.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4.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四、再次朗读: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齐读诗歌,共同赞颂黄河,赞颂伟大的中华民族。
五、结束语: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作业:
1.抄写识记字词;
2.完成《评价手册》第6课;
3.预习第7课。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十七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1、教师:在小黑板上写出资料袋里的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1、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内容。
2、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
3、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并齐读课题,突出怎样变化。
1、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
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读懂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3、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
注: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交流。
1、了解黄河的变化,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
2、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课件,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畅谈启示可以结合最后一自然段和资料袋的内容。先放开学生谈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学生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1、教师小结:我们通过读书和交流读懂了这篇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现在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教师的这段介绍应该满怀激情)
2、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可以引导学生演讲,写调查报告等。并且要及时反馈,把这个活动比较深入地开展下去。
2、全班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治理黄河的方案。(教师可以补充相关的资料)
注:1、2项可以选择一项作为重点深入下去。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十八
幻灯片、投影仪、录像。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别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出字音及句子方面的问题。
3、投影出示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放实景录像,黄河流域的近况。
5、体会摇篮与祸河的含义,产生大吃一惊的切身体会。
二、学习第二部分。
1、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什么关系。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导读第6自然段。
3、学生交流学完第6自然段后理解的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4、同桌协作,完成下表。
黄河变化的原因两大原因的关系严重后果治理方案。
自然原因。
人类的破坏。
5、流所填表格。
三、品读:揭示中心,试谈体会。
1、品读回顾全文,理出文章脉络:变化原因治理。
2、根据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环保小队上台汇报:西安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4、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应在小组中就西安环保问题提出建议。
5、在班中集体交流自己小组拟订的环保建议。
四、作业。
请同学们将自己调查的西安地区环境问题及建议写下来,寄给省政府有关部门。
板书设计。
2000年中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数据。
数千年前气候温暖森林茂密。
后来含沙最大是长江68倍查资料。
原因气候变寒暴雨集中。
开垦放牧森林草原。
治理保护森林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