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孝道初中大全(17篇)
感谢信是表达对他人帮助或关怀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掌握写作技巧、方法和结构是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文章所必需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技巧,供大家参考学习。
感恩孝道初中篇一
我妈妈今年40多岁了,在银行柜台上班,整天用电脑办,所以腰酸背痛是常犯的老毛病。这不,寒冷的冬天来了,这对妈妈的腰背可是雪上加霜。
晚饭后,我又帮妈妈捶背了,我的双手在妈妈腰上、背上来回地捶打着。捶呀捶,不一会儿,手有点酸痛了起来,心里真想对妈妈说行了吧,我的手都痛了,要不,妈妈你自己活动活动就算了呗正想打退堂鼓。可是一想到妈妈每天从早到晚都劳累的工作,捶捶打打,或许会减小一些疼痛,妈妈夜晚就睡得更香了,比起我这手酸痛又算得了什么呢?每当想到这,捶起背来更加起劲了,双手像两根插电的小棒槌,哒哒地敲打起来。
妈妈直夸我说快赶上小按摩师了,我听了高兴地笑了起来,心里特别甜滋滋的。我爸爸在乡下上班,我和妈妈在县城读书,这样,每当周末爸爸才回一趟家。每次回来都带来了一袋脏衣服,以前是妈妈帮洗,现在我长大了,就替妈妈帮爸爸洗。我把脏衣服整理好,按深色和浅色归类分次放到洗衣机里洗。先按电源按钮,调节好水位,接着倒下些洗衣粉,最后按启动按钮。脏衣服洗干净了,我就搬到阳台去,用衣架把衣服一件一件挂起来,再用杆子撑到线上。等到晾干了,我又一件一件收下来,一一折叠好,整齐划一装到袋子里,我习惯性把上衣放在袋子的左边,裤子则放在右边,这样方便爸爸选出来穿时省事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细小的事情,微不足道,但却是我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之一。
父母给予我们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从小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承担一份为人儿女的责任。
感恩孝道初中篇二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爱是永不止息。
----圣经——哥多林前书。
多少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对父母依赖和索取,总是在有求于父母的时候才会变得乖喜。当我们哭泣的时候,可以找父母倾诉,甚至把父母当做是出气筒。累了,倒头睡下,也只有父母会蹑手蹑脚地走进我们的房间,为我们盖好被子。清晨总抱怨父母为什么不叫醒自己,却忘记了父母早已出门,只有一个寂寞的背影。
牛有舔犊之意,鱼有弓身救子之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自然界中有无数个例子在为我们证明着亲情的藕断丝连,相濡以沫的感动,我们还有过付出吗?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父母可以为我们付出,难道我们就不可以为父母做点什么吗?记得姐姐快结婚的时候,奶奶对她说,男朋友丢了可以找回来,父母就一个,丢了就永远消逝了,你再也得不到那种莫名的温暖了。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父母是很容易满足的“小孩”我们所做的也只是举手便可以完成的动作。无非是对母亲的一个会心微笑,是一次主动承受错误,是为父亲敬上一杯酒,是为母亲献上一杯茶,是对父亲的一句关怀,是对母亲的一次体贴,是陪父亲扛一次水桶,是为母亲递上的一碗热粥。仅此而已,有什么做不到的?爱是可以凝固时间的钟,一个动作,便可永恒!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每当听到这首歌,感恩的音符在我心中荡漾。
从我呱呱坠地到翩翩少年,从幼儿园到小学,父母为我付出了多少?而我不应该感谢父母吗?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假如没有父母的辛劳,就没有我们现在的辉煌。而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
“拿开!”我急了。这是冬天,妈妈刚刚为我洗完衣服,帮我穿衣服的时候。妈妈的手是凉的。我身上热乎乎的,对于妈妈用冰凉的手碰我,我很反感。
晚上,爸爸告诉我:早晨妈妈给我洗衣服,生怕我洗脸没有热水,洗衣服用的都是凉水,天是冷的,妈妈的手是凉的,“妈妈,我的这件衣服穿不上了,快帮帮我!”我在家里就是个小公主,呼风唤雨。“来了。”妈妈那张和蔼的面庞出现在我的眼前。妈妈帮我费力的穿衣服,而冰冷的手却碰到了我那热乎乎的胳膊。冰冷顿时涌上心头,我立即把妈妈的手拿开,边拿边说:“手这么凉还给我穿衣服!”“对不起,对不起”耳边传来妈妈的道歉声,我这才消了心中的怒气。我却不体会妈妈的心情。我僵持下来。
一会儿,见爸爸把妈妈的手拿过来,我惊住了,妈妈的手指上泛这血丝,有三四个裂开的口子,手指肿得像胡箩卜。我的鼻子酸酸的,眼里布满了泪珠。
爸爸妈妈日日夜夜为我付出,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世界上最温馨的爱。而我对爸爸妈妈的回报却微不足道。
爸爸妈妈常说:“我们不图你长大孝敬我们,只是希望你好好学习,成为国家的人才,为国家付出,比我们有出息。”我的心里常想着这短短的几句话,决定用优异的成绩往返报父母。我会更勤奋,努力的学习,决不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一片苦心!再过七八个月就要考初中了,我一定要用理想的成绩让爸爸妈妈刮目相看。
开启感恩的道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百善孝为先。”父母无私的爱并不希图什么回报,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当父母步入中年、逐渐衰老时,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当你把第一次亲手煎的鸡蛋端给父母品尝的时候,父母感觉是很香很香的;当你把一杯热茶端给下班归来疲惫不堪的父母时,父母喝起来是很甜很甜的;当你学会洗衣服、起床叠被、整理屋子时,父母会感觉到你长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谁能感受到,胎儿躁动时父亲幸福的抚摸?有谁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时母亲忍受的痛苦?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父母是满怀激动的欢笑;当襁褓中的婴儿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现最多的是耐心;当我们咿呀学语,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父母回赠我们的是无数的亲吻;当我们受到挫折或充满委屈时,父母的宽慰会及时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赋予我们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可以说,父母的关怀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父母的慈爱伴随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是庇佑我们一生的“神”。
“孝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开去,就是博爱,就是学会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爱人类。每个人出生在家乡故土,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成长,他都应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都应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长大后要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和人民。由孝道推衍开去,一个正直的人,还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扶贫济困,除恶扬善,让世界充满爱,让社会充满真诚、善良和美好,让人们都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这就是大忠大孝,这就是孝行天下,这就是“天下为公”。
感恩孝道初中篇三
浩浩汤汤流淌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孝道当推其首。无论是本土的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的学说,还是泊来以后中国化了的佛典和圣经,抑或是古今民间的通俗文化中的各种图文谚语,都无不洋溢着孝道的光芒,中华孝道滋养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着以孝敬父母为荣,附逆不肖为耻的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
自古以来,无数中华好儿女,都是孝道的优秀践行者。无数英豪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大义,舍小家为大家。对自己父母的养育尽到了最大的孝。回报给父母高山仰止光耀千秋的丰功伟绩!我最敬佩这样的人,我也志在做这样的人。
然而,我们毕竟是普通的人,生活在平凡的环境中,我们怎么孝敬父母?我想,就是两个字,一是敬,二是顺。对父母,从心里敬,就培育和滋养了自己的感恩之心,就生发了为了父母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而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天天向上的动力和志向,从心里敬,就不会因为一点不顺心就对爸爸妈妈使脸色,而是要时刻考虑到他们的感受。
记得那还是我四岁半的时候,妈妈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到颐和园参加活动,我就和妈妈一起去了。那是初春的一天,我和妈妈早早的就来到了学校,远远就看见一辆930一样的大汽车停在门口,上了车已经有好多人了,一会领导来了我们就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开心极了。很快就到了,我们排着队走进大门,好宏伟的建筑啊!真不愧是天下第一皇家园林。
来到昆明湖十七孔桥畔,那里有好多卖纪念品的摊位,哥哥姐姐们都去买了,这时一个舅舅说:“童童,他们都买了你也让你妈去给你买,不给买你就哭,反正咱们这里你最小。”巧合的是一个姐姐真的因为家长不给买哭上了,大家都看着我,我看看妈妈然后笑着对那个舅舅说:“感情不花您钱呢,买那个有什么用,还得花我妈妈钱。我才不让我妈妈生气呢!”听我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那个舅舅说我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也开心的笑了。
那一天我永远也忘不了,因为那是我长大的一天;从心里想到“顺“字,就不会产生任何附逆不肖的念头和言行,就会感念父母的大恩大德,因为我知道我的年龄还小,很多事情我还都不懂,所以有时尽管我也有些任性,会发点小脾气,但是一想到爸爸和妈妈会无私地全部为我着想,我就尽量听爸爸妈妈的话,不让他们生气,努力做一个给父母带来自尊带来体面带来顺气的好儿女,真心要给父母带来幸福和快乐。几天前,妈妈在做饭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切了一个口子,当时听见妈妈在厨房“啊”的一声,我放下手中的书,快步跑到厨房,看到妈妈的手在流血,我吓坏了,赶紧从书柜里拿出创可贴,给妈妈贴上,我边贴边问妈妈疼不疼,妈妈笑着对我说没事的,不疼,但是我知道其实一定很疼,我很心疼地对妈妈说,您去床上休息一下吧,我来做饭。然后我打开电磁炉,放上水,很熟炼地煮了一包方便面,盛到碗里给妈妈端去,妈妈很欣慰地笑了,边吃边对我说真香!我看着妈妈吃得这么高兴,心里感到无比地自豪。
其实孝行出自于内心,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无论贫富,只要对父母有孝心,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能力就行了。就像做官的,就一定会更加忠于党和国家,终于人民和事业,做学问的,就一定会一心向学,做工经商务农当兵的就一定会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而我们做学生的,就一定会牢记爸爸妈妈说的好好学习长大做有用的人。
今天的人们,应该好好的学学古人的孝道经典。一个都不能很好孝敬父母的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我也想起羊羔跪乳,乌鸦返哺的故事,动物尚如此,人更应该学会感恩崇尚孝道,更应该在弘扬孝道上从自身从点滴从现在做起!
我祝福我的双亲和天下父母都幸福安康!
感恩孝道初中篇四
“百善孝为先。”父母无私的爱并不希图什么回报,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当父母步入中年、逐渐衰老时,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当你把第一次亲手煎的鸡蛋端给父母品尝的时候,父母感觉是很香很香的;当你把一杯热茶端给下班归来疲惫不堪的父母时,父母喝起来是很甜很甜的;当你学会洗衣服、起床叠被、整理屋子时,父母会感觉到你长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谁能感受到,胎儿躁动时父亲幸福的抚摸?有谁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时母亲忍受的痛苦?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父母是满怀激动的欢笑;当襁褓中的婴儿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现最多的是耐心;当我们咿呀学语,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父母回赠我们的是无数的亲吻;当我们受到挫折或充满委屈时,父母的宽慰会及时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赋予我们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可以说,父母的关怀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父母的慈爱伴随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是庇佑我们一生的“神”。
“孝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开去,就是博爱,就是学会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爱人类。每个人出生在家乡故土,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成长,他都应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都应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长大后要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和人民。由孝道推衍开去,一个正直的人,还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扶贫济困,除恶扬善,让世界充满爱,让社会充满真诚、善良和美好,让人们都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这就是大忠大孝,这就是孝行天下,这就是“天下为公”。
感恩孝道初中篇五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学会感恩,是人心最为至真的纯情,对待他人,生活,生命之灵。要怀一颗慈善明慧的心,去向真诚寻感动,去向挚朴谢感激,去向帮助呈感恩,这样我们的心灵便成了最真的至诚、至善、至纯了!
感恩孝道初中篇六
“百善孝为先。”父母无私的爱并不希图什么回报,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孝”字的国家,是一个很注重孝道的民族。古代的圣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等人,没有一个不教导人要孝顺父母,尊敬父母。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努力去实践孝道。中国古代各种古典文学,也常有赞颂孝行和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和爱戴的文字。让我们承接他们的伟大思想和行动,做一个懂“孝”的人,孝敬父母。
《孝经》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让我想起被曹操射瞎左眼的夏侯惇,他在被射中时,本想把箭拔下来,却把左眼珠也拔下来了,他大喝一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便把眼珠吃了,可见他是多么得孝父母。
“孝”最初来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世界上的孝有很多,甚至有成千上万种,但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才是最无私的,无悔付出的,伟大的。这,我们无法还清,能做的,只有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解难,减少他们的痛苦,是挂在他们脸上多的是笑容,而不是永远的泪光闪闪。
一想到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就本能的想去回报父母,其实,这就是“感恩”。对父母的感激,本能的扩大到视自己孩子,辛苦教育我们的老师,为我们提供粮食的农民。我们一切的一切,自己并没有创造多少,几乎都是别人给予的,不求回报给予的。因此,就产生了爱心,懂得了回报。
做一个人,最要懂得就是感恩。因为,人做的.最崇高的的事情莫过于行孝,最纯洁的想法就是感恩。
但是,随着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快速步伐,有些人却和父母疏远了疏远了。那些父母们就像被人扔在角落里的旧衣服,被忘了曾经的为他得付出和帮助,和为他减少的伤害,眼睁睁的看着他去穿一些表面华丽,而对他有不合身的衣服。而我们却习以为常,不看在眼里,而认为那是理所当然,仍旧不在意。
一个人有了孝,就有了仁爱之心,他自然就会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疾恶如仇,由此而产生正义的情感;有了感恩之心,才能由衷地产生恭敬之心,用恭敬之心待人接物是表现为有礼而不轻漫;有了感恩之心,做事自然会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开启智慧;有了感恩之心,与人交往自然就会诚信无欺。现在商业上的信用危机,思想的根源在于经营者不承认自己的“成功”是靠别人的“成全”,对社会、对他人不存有感恩之心。所谓五德:仁、义、礼、智、信,人的优良品德都是由这种感恩之心而来的。他教我们做一个懂“孝道,孝德,感恩”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在社会生活的“人”不得不需要对父母尽孝,需要对爱的正确认识,需要心存感恩,这样人活着才能对这个社会有所作用,自己有作为,不枉费活在世上的岁月,不浪费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所付出的爱。努力,奋进!
父母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却不知报答和感恩。“笑道父母”人们常常提在嘴边,可付诸行动的又几个呢?中国古人就十分注重“孝”,“孝”不仅显在言行,而更在于行动。古人以“百善孝为先”,而我们现在的现代人,早已融入在这个现代化的生活中。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国家赖以生存的思想基础。但我们这些可悲的现代人却连这最基本的孝道都不知是什么,更不会感恩。
人的一生要说多少个谢谢,有时甚至是谢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可又有谁跟朝夕相处的父母道过一声“谢”呢?谢他们的赐生之恩,谢他们的养育之情,谢谢他们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谢他们为我们所作的一切......
所当然,要学会感恩,感恩我们的父母,感恩所有关心我们的人!
一个充满着恩情得世界,将有多美妙,处处洋溢着温馨的幸福!
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父母赠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父母从孩子的生命诞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为他忙碌,为他操劳。那是一种乐意的奉献,那是一种伟大的自觉,那是千万条爱河汇成的恩情之海。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谁能感受到,胎儿躁动时父亲幸福的抚摸?有谁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时母亲忍受的痛苦?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父母是满怀激动的欢笑;当襁褓中的婴儿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现最多的是耐心;当我们咿呀学语,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父母回赠我们的是无数的亲吻;当我们受到挫折或充满委屈时,父母的宽慰会及时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赋予我们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可以说,父母的关怀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父母的慈爱伴随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是庇佑我们一生的“神”。
“百善孝为先。”父母无私的爱并不希图什么回报,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当父母步入中年、逐渐衰老时,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当你把第一次亲手煎的鸡蛋端给父母品尝的时候,父母感觉是很香很香的;当你把一杯热茶端给下班归来疲惫不堪的父母时,父母喝起来是很甜很甜的;当你学会洗衣服、起床叠被、整理屋子时,父母会感觉到你长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孝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开去,就是博爱,就是学会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爱人类。每个人出生在家乡故土,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成长,他都应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都应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长大后要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和人民。由孝道推衍开去,一个正直的人,还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扶贫济困,除恶扬善,让世界充满爱,让社会充满真诚、善良和美好,让人们都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这就是大忠大孝,这就是孝行天下,这就是“天下为公”。
感恩孝道初中篇七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爱是永不止息。
----圣经——哥多林前书。
多少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对父母依赖和索取,总是在有求于父母的时候才会变得乖喜。当我们哭泣的时候,可以找父母倾诉,甚至把父母当做是出气筒。累了,倒头睡下,也只有父母会蹑手蹑脚地走进我们的房间,为我们盖好被子。清晨总抱怨父母为什么不叫醒自己,却忘记了父母早已出门,只有一个寂寞的背影。
牛有舔犊之意,鱼有弓身救子之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自然界中有无数个例子在为我们证明着亲情的藕断丝连,相濡以沫的感动,我们还有过付出吗?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父母可以为我们付出,难道我们就不可以为父母做点什么吗?记得姐姐快结婚的时候,奶奶对她说,男朋友丢了可以找回来,父母就一个,丢了就永远消逝了,你再也得不到那种莫名的温暖了。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父母是很容易满足的“小孩”我们所做的也只是举手便可以完成的动作。无非是对母亲的一个会心微笑,是一次主动承受错误,是为父亲敬上一杯酒,是为母亲献上一杯茶,是对父亲的一句关怀,是对母亲的一次体贴,是陪父亲扛一次水桶,是为母亲递上的一碗热粥。仅此而已,有什么做不到的?爱是可以凝固时间的钟,一个动作,便可永恒!
感恩孝道初中篇八
孝,中华几千年以来一直在推崇的东西。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有孝道之人,值得我们尊崇。而那些忘记孝为何物之人,唾之千百遍也不解恨。
古代的那些孝道,值得我们学习。
尽孝不分男女,只为孝!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巾帼英雄好儿女!
狄仁杰,望云思亲,好儿郎。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如此有孝道之人,感天动地也。
涤亲溺器、哭竹生笋、恣蚊饱血、卧冰求鲤,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关于尽孝的故事。他们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忘记了什么,也不要忘记尽孝。
感恩孝道初中篇九
只有自己孝了,长辈才会笑。
“你是么时候回来啊?别让你奶奶一个人太孤独了。”哥哥在电话里的话瞬间搅乱了我的心,五味杂陈的作业也写不下去了。
的确,奶奶一个人太孤单了,我每年只会去看奶奶一次,与她相处的时间太少,她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回家探望,心里一定不好受。这一连串的想法在脑中浮现,终于下定决心,买票回奶奶家过年。
两个小时的奔波到了奶奶家。奶奶家的门并未关严,只是虚掩,我在想是不是奶奶从姑姑那知道我要回来,边想边往里走,奶奶在打扫卫生。莫名的一种愧疚与心痛涌上心头,带着哭腔的叫了声奶奶。
奶奶转过身,我走上前去,我已然高她许多。尤记上次见她的气色很好,可这一次皱纹爬满了脸颊,白发多的只能细数黑丝了。奶奶说她每天都虚掩着门,就是希望某天我推门而入。听罢,我潸然泪下。
我好似忘记了难熬的车程,已不知疲倦。拿过奶奶手中的扫帚,扫了起来。不经意的回头,看见奶奶灿烂的笑脸,心里满意多了。突然奶奶转身离开,向厨房走去,端着面出来说:“提前吃饺子!”见状,我立刻过去帮奶奶端且担心说:“奶奶,太沉了,我来。”奶奶亲切温和的说:“孙女长大了,成大姑娘了。”我感受到她那发自内心的开心。
奶奶住农村,需自己打水,我说帮她,她说不用。看着奶奶娇小柔弱的背影,打水,舀水,倒水一点也不含糊,形成一道优美的弧。伴着夕阳西坠的脉脉斜晖,看着奶奶幸福的笑脸,包着爱意满满的饺子,听着奶奶讲着爷爷的抗战史,吃着热腾腾的饺子。给奶奶拍了张照,她容光焕发,笑容灿烂,真希望时光定格在这张照片上。
回到家,总是给奶奶打电话:“奶奶,吃得好吗?睡得足吗?我想你了……”
感恩孝道初中篇十
一棵刚栽的幼苗,如果离开了人类细心的呵护,怎能经得起烈日、狂风、雷雨、冰雪的侵袭而长成擎天大树?同样,一个人在成长经历中,离开父母的爱护、老师的教育、亲人的关心、朋友的帮助,也成不了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材。
“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而是要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以坦荡的心情、开阔的胸襟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谈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书中通过一个个与我们生活贴近的平凡小故事,使我们读后懂得了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懂得感恩的人是幸福的人!”
为了给病重的妈妈送上一束康乃馨,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用一个星期时间,每天走大街小巷拾矿泉水瓶换钱。她买来的康乃馨虽然没能让妈妈康复,却凝聚了对母亲难以割舍的爱恋,也凝聚了天下女儿对母亲的最最真挚的祝福、最最崇高的敬意。(华亿通文学)。
由于贫穷,童年的“他”在饥饿时,受人一杯牛奶,从而悟出了人生的意义。长大后成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医生。在巧遇病重的恩人时,不仅竭尽所能进行救治,而且当恩人面对高昂医药费无力支付,又以“医药费,一满杯牛奶”施以回报。这又是多么令人感慨的一幕。
我们正处于输入各种知识的成长期,认真学好“感恩”这门课,不仅可以提纯我们的心灵,还能让我们真正懂得什么是幸福。从而,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感恩曾经抚育过、教导过、关爱过、帮助过的所有人。
感恩孝道初中篇十一
感恩的心感谢与你。题记。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感恩的人有许许多多,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但最应该感恩的应该是生我养我的父母,和教育我们的老师。是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的成长,只有父母,帮我插上理想的翅膀,只有父母,为我建起知识的森林,只有父母,才会乐此不疲的悉心照顾我,只有父母,才会给予我无微不至的爱。
是父母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出来维护我们,我想只有父母,才会这样无所求,无义务的奉献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应有一种情怀---感恩,我们在感恩生命,感恩亲人,感恩生活,感恩社会有一件事令我记忆犹新,当时我几乎对自己已经没有信心了,我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有气无力,而就在这时,爸爸走了过来,他拍着我的肩膀说,成绩只是次要的,自己只要努力了就行了,听了这话我感动的哭了起来,爸爸我谢谢您在我对自己绝望的时候把我从失望的深渊中拉了回来,爸爸谢谢你,爸爸妈妈,再一次感谢你们,你们把我带到这个世界,让我享受到人世间的美好,是你们给予了我一切,爸爸特别是您,每每当我被挫折打败的时候,都是您用鼓励的话语安慰我,用有力的眼神支撑着我,每每当我做不成一件事的时候,爸爸您都会对我说,再来一次,而每当听到这些话,我的心就开始振奋起来,你们将我含辛茹苦的抚养长大,我难道不应该感恩你们吗?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从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父母为子女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如今我也长大了,上了初中就再也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了,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长成一个落落大方的大姑娘,爸爸妈妈的功劳可是功不可没的呀,如今的我,对一些事情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了,感恩不能只是嘴头上说的,还要用到行动上,要拿行动来证明。爸爸妈妈再一次感谢你们,每当我略有收获的时候,你们就会露出一点微笑,可我知道,在我收获的背后,却是你们无私的付出。教室是你的家园,讲台是你的舞台,教科书是你领路的明灯,学生就是你可爱的孩子。老师,祖国的脊梁,培育着祖国的栋梁,您就像一支蜡烛,为后辈奉献出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2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燃烧,不停地燃烧,老师也是功不可没的,老师,教会了我们许多知识,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老师您的声音常响在耳畔,您的身影在我的眼前不停地浮现,您的教诲驻在我心,您的每一个关切的眼神,都成了鼓励我前进的动力,我难道不应该感恩吗?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国,来吧让我们感恩每一个给予我们知识、快乐的人吧!让每个人的心中都种下一棵感恩的种子,慢慢开出灿烂的花朵来。
感恩孝道初中篇十二
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5)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6)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7)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8)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9)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1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1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12)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13)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4)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
15)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
感恩孝道初中篇十三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如果说母爱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那么孝敬父母也是上帝赐予的一种动物本能。
成长的过程磕磕绊绊,难免父母会有“训斥”你的时候。也许你对父母有些误会,也许父母真的有做不好的地方,找个机会,用适合的方法告诉他们你的感受,但不要责备他们,如果他们年事已高,就更不要试着改变他们,而是试着把自己置身他们当时的环境,理解他们!
给父母唠叨唠叨,我不烦。因为他们这是爱我。
有一次,我心血来潮,一心想帮妈妈做些家务。我把想法告诉妈妈,妈妈笑了,说:“好啊,看你能不能帮我减轻负担!”我听了高兴极了,忙说:“好好好!”我一边拿来拖把,一边说:“妈妈,我拖大厅!”妈妈点点头。我从卫生间提来一桶水,来到大厅里。开始了,我左托右拖,嘴里哼着曲儿:“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不一会儿,干净的大厅出现在我面前,映出我的小花脸来。妈妈走到我身旁,欣慰地笑了。
我得意极了。这时,妈妈发话了:“女儿,我希望你每次做家务时都有你的身影,因为好成绩不是完全报答父母的。父母下班回来,只是想子女为自己端上一杯热茶,或一句问候,或帮父母提东西,或者拿来一双鞋子给父母换。知道吗?”我听了,心里知道明白了。原来爸爸妈妈需要的是一杯茶,一句问候,一个动作......我的眼眶热了,可是泪收回去。
我心里想:“我一定,不,每次都帮父母做事。”
孝心无价,孝心如黄河之水长长流,朋友们,献给父母孝心吧!
感恩孝道初中篇十四
生命是一种荣幸,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末微不足道,但却是父母赠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父母从孩子的生命诞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出色,为他繁忙,为他操劳。以感恩之心面对一切,那是一种乐意的奉献,那是一种伟大的自觉,那是千万条爱河汇成的恩情之海。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谁能感遭到,胎儿躁动时父亲幸福的抚摩?有谁能感遭到,一朝分娩时母亲忍耐的痛苦?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父母是满怀激动的欢笑;当襁褓中的婴儿不停地哭泣,父母表现最多的是耐心;当我们咿呀学语,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父母回赠我们的是无数的亲吻;当我们遭到挫折或布满委屈时,父母的宽慰会及时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赋予我们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在成长中学会感恩,父母的关怀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父母的慈爱伴随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是庇佑我们一生的“神”。
学会感恩孝道“百善孝为先。”父母无私的爱实在不希图甚么回报,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本,失往了一颗感恩的心,缺少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当父母步进中年、逐渐朽迈时,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当你把第一次亲手煎的鸡蛋端给父母品味的时候,父母感觉是很香很香的;当你把一杯热茶端给放工回来疲惫不堪的父母时,父母喝起来是很甜很甜的;当你学会洗衣服、起床叠被、整理屋子时,父母会感觉到你长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是一种美德,是家庭素养、社会前进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学会感恩孝道“孝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开往,就是博爱,就是学会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爱人类。学会感恩的生活,每个人出生在故乡故土,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成长,他都应当叶落回根、知恩图报,都应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长大后要报效故乡、报效祖国和人民。由孝道推衍开往,一个正直的人,还应当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扶贫济困,除恶扬善,在感恩中成长,让世界布满爱,让社会布满真诚、仁慈和美好,让人们都生活在温馨幸福的环境当中。这就是大忠大孝,这就是孝行天下,这就是“天下为公”。
精选孝道演讲稿范文六篇。
感恩孝道初中篇十五
什么是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它是做儿女的必做之事。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备着这样的优良传统。记得小时候读《三字经》中的黄香,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十分悲伤。母亲去世再也看不到了,于是他决定把对母亲的思念以及爱全部都倾注到父亲身上。每当寒冬晚上睡觉时,黄香就先躺在父亲的被中,等被窝热后才回到自己冷冰冰的被窝里。
谈及我的孝心,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有的就只是生活中琐碎的点点滴滴。父母、长辈就是活着的每一个人这辈子最大的恩人,对恩人,我们应该终生报答。现在对于我这样的小学生来说,孝敬父母、长辈不一定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我只要从生活中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可以尽到孝心,让父母拥有安心、顺心、称心、开心、放心、真心、省心、舒心。
我的家庭成员有爸爸、妈妈和奶奶。父母工作很忙,奶奶身体不是很好,我这个做女儿、孙女的必须好好孝敬他们。他们累了,我去搬一张椅子请他们坐下歇息;他们渴了,我去倒一杯温热的茶;他们饿了,我去做我“最拿手”的包一碗馄饨……他们为了我操碎了心,我不认为父母、奶奶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更不能对父母的辛劳视而不见,甚至斥声指责。
我的奶奶岁数不大,可是她的耳朵有点听不清,说话必须凑近她的耳朵说,还有就是风湿病很严重。每当阴雨天的时候,我总是主动帮她捶捶背、捶捶腿。奶奶每次都微微地笑着,摸着我的手,对我说:“让我仔细看看我的贴心小棉袄。”我握着她那瘦骨嶙峋的手,看着她满脸皱纹的脸,心里想着要为奶奶做些事。奶奶最喜欢吃馄饨,我经常跟着妈妈去菜场买好荠菜和肉糜,回家亲手包给她吃,包的时候奶奶总是不放心我,一会怕我包的馅料多,一会怕我馄饨皮包的不严实。我笑着对她说:“奶奶,你的小棉袄已经长大了,不用担心,你安心的坐着马上就能吃啦。”当我亲手端给奶奶吃的时候,她吃的很开心,猛然间,我发现奶奶的眼眶湿润了。
我的太爷爷,太奶奶都住在嘉定老房子,他们已经80多岁高龄了。太爷爷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但是太奶奶眼睛已经不怎么看得清楚,上下楼还是有点不方便,因此,我就成了太奶奶的“小拐杖”。每当太奶奶上下楼的时候,我都会扶着她,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每当下楼梯时,我总会提醒她:“太奶奶,走慢点儿,踩稳喽!”;每当走到楼梯拐弯的时候,我都会提醒她说:“太奶奶,走慢点,到拐弯处了”,每次回嘉定,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地和太爷爷和太奶奶问好,太奶奶都微微地笑着,摸着我的手,颤巍巍地对我说:“双双回来啦!”太爷爷总是要问我在学校里又学到什么新本领,拿出来表演给我看看。我有一次表演魔术给他们看,表演完了告诉他们这个魔术的原理,还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样表演魔术呢。记得太爷爷,太奶奶他们知道我学口琴,开心的不得了,一直嚷着每次回嘉定一定要吹几曲给他们听。所以每次去太爷爷家里,我都会带上我的口琴,给他们吹上几曲。虽然我心里知道那些曲子时不时吹得跑调,但在老人们的心里,那一定是最动听的旋律。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孟子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孝敬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每次学校举行的重阳敬老活动我都踊跃参加。活动前,我会从自己的储蓄罐里拿出一点钱,去超市买一些水果、糕点等,晚上我会亲自绘画祝福贺卡给那些爷爷奶奶们。活动的当天我和我的同学会为爷爷奶奶们表演一些精彩的节目:有美妙动听的吉他弹唱;有姿态优美的舞蹈;有逗人发笑的相声;有旋律优美的口琴合奏......爷爷奶奶们一边美滋滋地品尝着我们带来的水果糕点,一边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我们表演的节目。看到他们的样子,都乐得脸上像开了花。
除了学校组织敬老爱老活动,我还将孝心传递给身边的同学。在20xx年春节来临之际,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来到奉贤泰日光星敬老院,在敬老院里无论是健康的还是行动不便卧床的老人,都非常和蔼的、热情的招呼我们,好象见到亲人一般。当我们把带来的小礼物送给每位爷爷奶奶时,他们一个个都乐开了怀。在与爷爷奶奶们聊天中得知他们并不需要物质的帮助,他们需要的是精神上帮助,需要经常来看看他们,多与他们聊聊天,说说故事解解闷。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满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恩,才能体验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心;从我出生以来,每时每刻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中,现在我长大了,我学会了关爱,要做有孝心的孩子。
“孝”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奉献的伟大。同时,我也了解“孝”的真正含义——其实就是发自内心的关爱!让“孝”串连我们的生活,要把自己心中的爱和孝心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接力传递,蔓延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让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真情!
感恩孝道初中篇十六
想必大家都有读过弟子规吧,弟子规中有这么几句话:“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现在呢,有少许的老奶奶、老爷爷们在外捡垃圾,甚至无家可归。他们只能睡在垃圾堆里,身上的臭味糟路人们的嫌弃;他们时常在捡垃圾的时候,望着有哪一天他(她)的儿女能早日接他(她)回家;他们以捡垃圾为活,他们将垃圾堆当成了他们的“家”,路人们的嫌弃与嘲讽已经是家常便饭……我在一次放学回家,就遇见了一个以捡垃圾为活的老奶奶。
同学们,救死扶伤是护士医生的职责;教学生德智体美劳是老师的职责;我们的职责难道是好好学习吗?不是,我们的职责是尊老爱幼、报效祖国。就像这篇文章的题目一样“学传统、行孝道、知感恩”我们要学习几千年前的文化传统,我们要行孝,孝顺父母、尊重长辈。我们要懂得感恩,父母赚钱不容易,我们不能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小姐,我们要感恩父母,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而不是用鄙视的眼神来看他们!
精选孝道演讲稿范文六篇。
感恩孝道初中篇十七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心并不需要用惊天动地的方式体现,只要真心实意地去感恩长辈,回报亲人,便能使人的心头感到点滴温暖。
“姥姥!”我惊醒了。原来是一场噩梦!姥姥听见我的叫声,连忙跑过来:“乐乐,怎么了?”“没什么。”我漫不经心地答道。“哦!”听到姥姥失落的声音,我不禁看了她一眼,便愣住了。
岁月像一台石碾,从她额头上碾过,留下了皱纹;时间像一桶颜料,倒在她头上,留下了银丝。从我记事起,我便一直由姥姥照顾,她为了我,被岁月摧残得如此憔悴!可我却不懂得感恩,经常嫌弃她做事磨蹭,说话啰嗦。我无地自容起来。我暗下决心,要弥补过失。
第二天晚上,姥姥照例出去散步,算好了她回家的时间,我打好一盆热乎乎的水准备为她洗脚。
“叮咚!”门铃响了。我马上去开门,是姥姥!我赶紧把她迎进来,又轻轻地把她扶在沙发上坐好。紧接着,我又马不停蹄地端来洗脚水:“姥姥,我给你洗脚。”
“羊有跪哺之恩,鸦有反哺之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亲人对我们付出甚多,索取甚少。我们也应怀着一颗孝心,感恩之心尽我们所能地去回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