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实用20篇)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助于总结自身表现。怎样才能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呢?下面是一些精心设计的招聘广告范文,供大家在招聘过程中参考和借鉴。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一
机电专业教学论文: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摘要:针对学生现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利用三维动画软件制作教学模型,创建一个图、物的感性认知环境,使学生感到学习比较轻松,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同时,在钳工实训中,通过锯、锉、磨、钻等纯手工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等心理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全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基础,是由初中的应试教育向职业中学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措施。
一、培养情感。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如果教师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热情,抱有殷切期待,学生就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自信、奋发向上的积极情绪,就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对职校学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教师要倾注无私的爱,像母亲赏识自己的孩子一样赏识他们。
笔者在教学中注意把某些生活对象同教学内容相结合。在讲授电工基础中的电路时,笔者先讲其基本构成,再谈到家庭中的照明电路,并列举家庭常见电气故障,然后根据故障现象,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最终找出故障点。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会对自己有点自信心了,不知不觉中也会对老师亲近了许多,并开始喜欢上这门课。在上课时,笔者力求语言简洁、易懂、幽默、准确,不歧视、挖苦学生,创造一种善意、和谐的气氛,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同时,给予及时、准确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锻炼意志。
意志、情感都是一种心理过程。(职教论文)意志包括人的自觉力、自制力、毅力等品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心理条件。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在升学教育的环境中,经历过太多的失败,自信心已经被磨掉,学习成为一种负担。
针对学生的现状,笔者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利用三维动画软件制作教学模型,创建一个图、物的感性认知环境,使学习更直观,学生感觉比较轻松,逐步就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了。同时,在钳工实训中,笔者通过锯、锉、磨、钻等纯手工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笔者经常用科学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教育学生,还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作业要规范,步骤完整,尽量不求助于别人,若一时做不出,可暂时放一放,先做别的作业,过会儿再从别的角度去思考,往往事半功倍。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锻炼了其意志品质。
三、激发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有两点不可忽视。
一是重视第一课的教学。“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课是学生接触本课程的开始,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精心设计,认真上好这课堂。如在液压与传动课程开课时,笔者通过视频介绍液压技术在我国汽车、航海、航天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重视实践操作。实践不仅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实践来验证规律,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例如在“三极管放大特性”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门铃的制作。当门铃只能发出很小的响声时,教师向学生提出如何提高音量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完了三极管的放大特性之后,让学生在电路中接上三极管增强音量,来验证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四、培养良好习惯。
1.预习的习惯。
每节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新课内容,并要求学生课前把本课涉及到的已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电机与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时,会用到电工基础中的电磁学知识,这部分知识学生在较早的时候已经学习过,为了保证新课学习效果,必须在课前加以复习。
2.动手实践的习惯。
实践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必须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知,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这样学生走上社会后也能很快胜任工作。
3.自我检查的习惯。
多数学生都有一种“通病”,就是作业做完了就算完成任务,有应付了事的心理。要使作业真正起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就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再去要求数量。例如在车工实训中,若学生加工的工件尺寸不符,笔者就会马上指出来,并让学生及时改正,从而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4.及时总结和复习的习惯。
为了防止遗忘过快,在每节课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和复习,形成知识系统化,促进正迁移。对不同类型的题目,应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牢固的印象,尽量做到学而不忘、学而少忘。此外,再配合以必要的练习、考试、实训等,让学生将从课堂获得的知识由瞬时记忆变为长久记忆。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二
知识经济时代呼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培育开发创新能力,只有从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盛存亡这个高度来认识,才能把握培育创新能力的深刻意义和重要性,激励我们不断开发个人的创新能力、个人所在企业或单位的创新能力,以至我们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创造力是智力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正常人,从儿童期开始,都具有创造的能力,只是具有大小之分。但是创造力和别的智力成分不同,它属于一种潜在的能力,如果不注意提供宽松、自主的环境来激发的话,就很容易扼杀一个人的创造力,而一个缺乏创造力的人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或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探索性的,创造性的思考。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特别是小学的基础教育,对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要一改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教学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在农村。可以说,农村语文教学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艰巨而又前景广阔的大舞台。说艰巨,是因为农村学生生活窄、见识少、读的少,没有城市儿童那种视角广、内容多的创造性思维。说前景广阔,是因为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带动各种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按照这一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要打破“教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各种不同意见,放弃权威式的发号施令,让学生能够依其能力与兴趣学习。教师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因为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接纳其意见,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无批判性的学习气氛。另外,实现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就必须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必须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转变,进而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教师用课改的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尽快转变课堂教学行为。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只有当观念自觉地体现在教学行动中,变成教师的精神追求时,才能发挥其指导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按照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利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配合课程,让学生有应用想象力的机会,培养其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而且教师应该知道,创新性思维教学并非特殊的或标新立异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教师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能主动地、愉快地、成功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和能力,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第三,教师应具备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多媒体的应用技术,掌握一些创造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信息科学及脑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应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水平。”
三、注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应当讲究有主有次,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必须在培养学生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是因为“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样地,课堂教学也是创新性思维培养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互动的教学环境,构建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注重积累”、“注重语文实践”为目的新型课堂,倡导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新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和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让学生感到语文教学中“创新”无处不在。
例如,多年来的中、高考话题作文,平时的改写、续写、缩写、仿写及想象作文等,就是课文与日常阅读的文章,没有“创新”
几乎是不存在的。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创新思维,教会方法也很重要。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超前”、“综合”、“变异”、“变通”思维。
例如,在初中学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安排了“要不要注意生活细节”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杜绝“非此即彼”想法。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写作内容,以“想象与联想”为题。在弄清“想象”与“联想”概念的基础上,可以举《天上的街市》与《“零”的联系》作例子,使学生加深认识。
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强化能力训练。如在改写《木兰诗》、改写《曹刿论战》、改写《十五从军征》、续写《清兵卫与葫芦》等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五、开展各种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展适量的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尝试新的体验,对于有兴趣的事物作进一步的探究。学校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置身其中,去看、听、尝试、探索及操作,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使创新思维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
总之,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三
摘要: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素质教育是先导。对于当今语文素质教育的先进理论和先进经验,笔者广纳博采,兼收并蓄,将大家的经验与自己的探索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之中,形成了笔者所谓的“导学”式教学思路。
关键词:语文;导学;导思;导练。
新世纪对人才的智力特征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求导性。高中语文教学要适应这个全新的要求,必须明确教学过程的重点:
(1)正确处理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努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
(2)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
(3)努力使学生初步具有鉴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从读到说到写有着明显的脱节现象。那么长的课文,按教参的要求又有那么多的授课内容,一般是课堂上教师忙于讲,学生疲于听和记,这中间容不得学生有独立思维的过程,即使是启发式的教学也是十分有限的,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是启而不发,加上课后没有相应的辅助教材让他们复习巩固,长期这样下去就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学科的教与学就会像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一头冷,久而久之也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得不鸣金收兵,顺其自然,从而陷入了“在数理化外的夹缝里求生存”的困难境地。
在明确新世纪教学重点和反思旧模式教学弊端的基础上,近年来在有经验教师的帮助下,笔者尝试着进行导学、导思和导练的教改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从掌握教材到模仿作文的较粗疏的教学程式,把重视语文训练作为改变以往读与说、读与写脱节现象的重要措施,让基础知识真正服务于说和写的能力训练。
首先,浓缩了课文内容的教学时间,把主要气力花在基本篇目的名家名篇上,不但要求学生熟读它,而且还和语言训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词语造句、关联词造句、标点符号造句、修辞手法造句、句式造句、语段结构分析,真正做到把语言教学放在重要地位。特别是语段结构分析,笔者认为是培养高中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训练手段。掌握句群的知识,学会句群的分析方法,在听说读写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它不仅有助于正确地掌握句子间的联系,准确理解层段的中心,而且对提高句间衔接,安排和组织段落的能力有所帮助。因此,笔者每备一篇课文,总要着重找出课文中的典型语段,认真地寻找每个语段的关联,最大限度地浓缩课文和教参的内容讲解以及主题思想挖掘的教学时间,尽力突出每一课教学上的重难点,这样一来虽说增加了备课量,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加强表达能力的训练,尽量地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念答案。有时我们也会提出一些“怪”问题来故意为难学生,点到即止,见好就收,把反馈的问题再综合地组织,通过个别的辅导或是课堂集体讲解,把传授的知识引向更高的一个层次。
第二,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要求,在说的方面,每节课拿出三五分钟让学生轮流演讲,来达到训练学生复述和转述见闻的.能力。而演讲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创作,也可以从报刊杂志上摘录,内容积极健康、生动活泼、体裁不拘,时间限制在三分钟以内,倘若有对话内容,还可以两三个学生一起来练习会话,演讲结束后自己先来归纳中心,说明演讲的目的和教育意义,再指定一些学生从选材、效果等点评。这种训练,演讲的同学是输出语言信息,但这个过程绝不是直入直出的过程,而是接受了信息之后在头脑中要加以内化再外化的过程。听的一端是接收有声语言信息,在听的过程中,全班同学都在积极展开思维,因此不管是演讲的同学还是评论的同学,他们的中心环节都是思考,把得到的语言信息整理加工,以内部语言加以条理化,当学生把思考的内容说出来,标志着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让每一个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一下,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当然,学生的归纳和评论有时是不尽如人意的,笔者往往还要花点时间加以分析归纳,遇到一些较好的演讲内容,还可以加以发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师生是平等的,除了积极参与外,没有别的思想顾虑,大家都乐于参加,而且课前课后也丰富了学生议论的话题,在相互交流中学到不少知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笔者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点的要求:听,要做到声声入耳;说,要力求出口成章。这实际上是一种集中注意力品质的训练。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并不是齐头并进平行发展的,听的能力应该先于读的能力,说的能力应该先于写的能力。听说能力有利于读写能力的提高,反过来,读写能力也能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当代中学生的信息摄入量很大,他们从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和网络上获取许多的信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能力又很强,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启发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要过好语言这一关并不是太难。
再次,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把课内作文和课外练笔纳入写作教学计划。大作文要有教案,从训练目的、要求到解题、写法都一一列出,向同学们交代清楚。学生作文完篇后,再认真选出例文,写出中肯同时又有的放矢的评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刻印给学生,作为信息的反馈。注意观察到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常常要动手写点东西,比如日记、读书笔记、学习小结、板报稿和发言稿等,这些都带有练笔的性质,教师引导得当,既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习惯,丰富写作的素材,又能使学生得到足够的构思训练,还能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技巧。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必须写周记,把周记列入作文训练计划,提倡“有感而发”、“言之成理”、“言必由衷”,提倡写具有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的文章,提倡写朴实清、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学生们写得自由、生动和活泼,一学期下来,就多练了十七八篇课外作文,这些作文更显得珍贵。
鼓励学生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实际上就是给学生一个抒发自己思想感情、交流思想观点的机会,学生会产生一种光荣感和责任感,使他说话、写文章考虑到“社会效果”。讲评课上,学生读自己的文章,读写作构思,师生共同评议文章的成败得失,发动爱好写作的学生向校外报刊投稿,更好一些的习作,由教师推荐并写评析短文,在语文报刊上发表。
总之,要培养适应21世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怎样起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一个期待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只有认真研究语文学习方法的基本理论,针对所教学生的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导学、导思、导练的措施,从而较圆满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达到真正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四
学生的思维是遇到了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愿望,才会引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多思、善思,要引导学生多问、善问。
一、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习惯于自己教学生听,往往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不利于思维的发展,我在教学过程中,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把看不懂的地方划出来,看懂的也问个“为什么”。上课时,我先请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根据教学要求,结合他们的问题讲课,启发他们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学生多思善问,又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开始学生不习惯,也不会提问题。我就逐步加以启发、诱导。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学生问:“为什么加减混合运算要依照法则演算?不要算的为什么要抄下来?为什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学习小数乘法法则时,学生问:“竖式里的小数点为什么可以不对齐?为什么积里的小数位数,是各因数小数的和?”我表扬学生提得好,说明这些问题也正是老师要向大家提问的。我告诉学生:第一个问题是运算顺序问题是一种规定;第二个问题,运算时不要算的,不抄下来的话等式前后就不等了;第三个问题,从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来说明。关于小数乘法法则中的两个问题,我结合例题讨论,先把因数都变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只要把末位对齐,不需要小数点对齐了,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因数都变成整数,就是把两个因数都进行了扩大,积就扩大ab倍。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所得的积缩小ab倍。通过例题讨论,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讲解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这样,把老师的要求变为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思路也开阔了。
另外我发现,上课时女学生提问得较少。据了解,他们有的是胆子小不敢提,有的怕提错被人家笑话,还有的是提的问题和别人一样,别人先提出来了,自己就不再提了。上课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女同学先提问。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思维活跃了,提问没有顾虑了。于是,我讲解就针对学生的问题讲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注意力也集中了。
二、允许学生插问、议论,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不断产生新问题。他们随时都想问,有时也会插话议论。有的教师并不欢迎,认为这样会影响教学的系统性和教学秩序,常要求学生等老师讲完了再举手提问,结果等到老师讲完时,学生有的忘了,有的问题老师在自问自答中讲解了。这样压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在我讲课时,允许学生提问,也允许学生插话议论。这样的问题对教师的备课起补充作用。如我讲“8个小方格可组合成三种不同的长方体。”学生在下面插话:“只有两种另外一种是正方体。”有的说:“不止三种,有4种、5种……,最多的有10种。”学生还拿出学具摆给老师看。我结合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定义给他们作了详细的讲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有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在不断提问的过程中,要提高提问的质量,我要求学生你们不但要问个为什么,还要思考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在教学乘除混合运算时,有一道原题是这样的。0.34×8.25÷0.85=2.805÷0.85=3.3学生提出四种解法:(1)0.34×(8.25÷0.85),(2)0.34÷0.85×8.25,(3)8.25÷0.85×0.34,(4)0.85÷(8.25×0.34)其中(1)、(2)、(3)的解法是正确的,因为根据积、商不变的性质,除数只有1个是0.85。但(1)(3)两个式子中第一步的商是无限小数,所以计算不简便。(2)式0.34÷0.85×8.25=0.4,计算比较简便,(4)式是错误的。我先肯定他们能提出问题进而发表自己解决问题的见解。接着告诉同学们,从这一题得出的规律及注意点。这样引导学生从几个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五
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诠释了物理学科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对物理的“恐惧”,培养起对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乐学”,而要做到让学生“乐学”,就必须研究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启发情感、引起学习动机、增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四点体会。
一、抓好课堂这个主要阵地,让学生乐学。
课堂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阵地。如果教师把“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的兴趣引向更深入的思考中,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会给课堂注入活力,所以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趣味性,且讲课必须照顾到中、差生,使他们对学习感兴趣。要尽量以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来构成概念、规律的感性材料,且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表达。有趣的生活语言用到课堂也有助于理解。例如,初中讲并联电路的实物图连接法,可以说就像“头接头,尾接尾”,头、尾各指什么?我给学生解释:电流先流过的接线柱即为头,电流后流过的接线柱即为尾。这样学生便可以轻松突破并联电路实物图连接这一难点知识。
二、认真做好每个实验,让学生在直观中获得真知。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做好每个实验,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起到难以想象的效果。
课堂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先告诉清楚,要设置悬念,在实验中必须配以主动的讲解,形象的手势,以达到预期效果,以短路现象演示为例,在做实验前简单告知实验仪器和实验过程,提出实验会产生什么结果,再以惊人的语调引起学生注意,在学生睁大眼睛的瞬间,迅速按短路开关,一个保险丝快速熔断引起一片惊叹。这时再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学生记忆深刻,学生分组实验要注意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分组时,让中、差生单独成一组,激励他们独立完成实验,尽量多指导他们,使他们逐步提高动手能力,注意在实验中培养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要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小发明、小制作、智力竞赛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性。
三、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
要尝试把“赏识教育”渗透到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及时表扬,这种学习上的成功喜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反馈。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以适应学生智力的发展,创设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感受。注意抓住每次考试、每次回答问题、每次实验机会,对学生微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以肯定、表扬。这样学生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诱发出对物理学习的内部情感动力,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四、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习的责任感。
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单靠培养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要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习的责任感,才能巩固学习的积极性。运用课后的“阅读材料”,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伟大的发现、科技新成就等,使学生既开阔了眼界,又受到了教育。例如结合教学我讲了“神七奔月”,看了“神七奔月”的现场直播,我不失时机的讲了火箭的原理、计算机控制中心等设备的巨大作用,使学生明白,高科技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将来也可能参与像“神七奔月”这样举世瞩目的工程。
总之,只要我们真正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作用,并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那么学生肯定会渐渐喜欢上物理。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六
长期教学实践证明,我们的教学活动,仅仅依靠学生的智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持续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绩效,我们的教学还必须依赖于学生高度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正确的动机、昂扬的激情、克服学习障碍的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其实,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别主要不在于智力高低的差异,而在于在于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意志和毅力等的差异,即认知基础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智力因素的同时,还更应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下面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略谈己见。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有什么样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在学习目的和学习需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为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二、培养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
1、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倡教育形式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育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一堂课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丰富多彩的内容、留有韵味的回味。教学时要史论结合,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丰富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体验,如利用精彩的故事、电影、谜语、典故……;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趣闻轶事、哲理故事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还要锤炼教学语言,做到科学性与知识性相统一,趣味性与幽默性相并存,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奥的问题具体化,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加强学法指导。陶行知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因此学习方法得当,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并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的情感,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反之则产生内疚、痛苦、厌学等消极的情感,随即降低或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指导,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如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与吸取,教科书的阅读、解题答题的方法等,都应进行科学的指导。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
四、锻炼学生坚韧的学习意志。
3、要有意识地,适时适量地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五、激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感。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肯定。大凡学生都希望在教师的悦纳中尽情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愉悦的学习,但是筛选式的教育却更易于制造学生学习的失败,挫伤学生学习的情感,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越来越缺乏热情。因而我们必须转变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让我们应更加相信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我们的教育应成为制造学生成功,一个接一个更大的成功的舞台;我们的教师要学关爱学生、宽容学生、尊重和悦纳学生;我们的评价要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上的前进、品德上的进步。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营造一个学生乐学、亲学、要学、善学的教育环境,从而长久地激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感。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七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在教学中要尽量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使学生乐学”,而要做到“乐学”,就必须研究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启发情感、引起学习动机,增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以下就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谈几点体会。
一、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乐学。在课重教学中注意情感交流。如果教师把情感因素与智力因素结合好,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的兴趣引向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给课堂注入活力。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则意味着讲课必须照顾到中差生,使他们对学习感兴趣。要尽量以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来构成概念、规律的感性材料,且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表达。有趣的'生活语言用到课堂也有助于理解。例如初中讲串联电路的联法,可以说就象“头咬尾巴”,串联电路的特点就象是“一条江河流到底”.在流动过程中电流不减小,而能量减小,导致电压降低.这使学生对电压的实质育了初步的了解。
二、搞好每一个实验,让学生在直观中获得”真知。课堂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先交待清楚,要设置悬念,在实验中必须配以主动的讲解,形象的手势,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压缩空气引人仪实验为例,在做实验前简单交待实验仪器和实验过程,提出实验会产生什么结果?再以惊人的语调引起学生注意,在学生眼睛睁大的瞬间,迅速一压,一个明亮的火花引起一片惊叹。这时再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学生记忆深刻,学生分组实验要注意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分组时,让中差生日成一组,激励他们独立完成实验,尽量多指导他们.使他们逐步提高动手能力,注意在实验中培养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要多组织一些课外兴趣活动,例如小论文,小制作、智力竞赛等,这有利于培养技能和创造性,如我们要求学生做弹簧称,天平、电铃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珍惜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表扬。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希望自己获得成功,得到表扬,学习上的成功喜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正反溃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适应学生智力的发展,创设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感受。注意抓住“主个一”(第一次考试,第一次回答问题,第一次实验)的分寸,对学生微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以肯定、表扬。这样学生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诱发出对物理学习的内部情感动力,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
[1][2]。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八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但是也不能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内因固然重要,但如果外在因素利用不恰当,会对初中物理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给初中物理学习带来阻碍作用。在所有的非智力因素中,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尤其重要,所以在本文略加阐述,希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九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其次是视觉能力与唱歌技巧的培养。在发声练习、视唱中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了。视奏也同样要“一目数行”。这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速视能力。
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重讲练结合、学用一致,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逐步具有识谱、唱歌的能力。教师应做到讲一点,练一点,切莫只讲不练。如讲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应把识谱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唱歌教学中,教唱新歌时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唱好曲谱。在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音符的时值、高低后,不要一句句带唱,这样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学无长进。可从曲谱中选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重点指导。难点突破后,其余部分让学生独立练习视唱,使学生在视唱中有所收获,激发兴趣,提高视谱能力。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可见,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独特而明显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理解、表现能力。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根据作品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风格等方面入手,在牢固掌握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利用旧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如乐句乐段、调式调性、曲式、作品风格等。这种分析音乐作品的本领就是理解能力。
如何把一首歌(曲)正确而完美地唱出来,需要积极培养学生歌唱的基本功。如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咬字吐字、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到好处的力度、自然而美好的声音、真切的感情等等,从而把歌(曲)所表达的形象充分地再现,这就是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四、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1][2]。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十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抱怨历史课枯燥无味,且无“实用”,在考试中特别是中考中所占份量不重。因此,有的学校领导很不重视,历史课或有或无,历史课由其他学科老师代上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有的领导认为历史课应尽可能地少开,让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集中于“主课”的学习上。我们中学教学的功利性由此可见一斑。在这样的“功利”的目标驱动下,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升学,对历史的学习自然就变成了一种无所事事的“累赘”,从而也就不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至学生完全失去兴趣。其实中学历史不只表现为中考、高考的需要,其终极目标应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质”,是一种人格教育。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是“以分促学”,片面追求分数的高低,而要“以德育人”、“以史育人”,从而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汲取历史的精华,在“历史”宽阔海洋里徜徉,不断开阔视野、磨砺意志、培养情操,从而健全人格。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学习氛围。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教,乐其道。”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制约着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影响着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试想:一个成天板着脸,面对学生学习中的一点“小错误”便采用非打即骂方式的教师肯定不会得到学生的喜欢,学生对于其所教的学科也会敬而远之,如此则会大大压抑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因此,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建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教者应放下尊严和架子,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做朋友,关爱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思维受阻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尊重理解,而不是“漠不关心”,甚至讽刺挖苦。尤其是对于少数学习上的后进生,教师应切忌正言厉色,更应关心其微小的进步,帮助其重树学习的信心。还应利用课余时间,适时地与学生交流、沟通,进行学科辅导,从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期望,在兴趣的激发中促其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学习。
三、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令人敬重的品格。正直、真诚、亲切、宽容、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内在的人格魅力是得到学生喜欢和尊重、保持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成为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这一学科。在学校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两位资质和教学水平相当的老师,一位教学成绩不错,而另一位却教学成绩平平。通过调查了解,原因就在于一位是学生喜爱的老师,而另一位是学生不喜爱的老师。学生们说,他们喜爱的这位老师“处事公正、亲切、随和、责任心强,懂得如何和我们交流沟通,了解我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像父母一样关心体贴我们,我们喜欢听他说话、听他讲课”。正是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喜欢这位老师的同时当然喜欢这位老师所讲授的这门课,教学效果自然就很好了。如魏书生、李镇西等,就是由于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从而建立起了和谐的的师生关系,保证了他们教学改革的成功,也成就了一代名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历史教师要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建设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历史课堂,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利用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兴趣因素。首先,应运用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上历史课时,我主要用情感教育和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这两种方法贯穿教学。比如为了让学生说出《窦娥冤》的作者,我让他们猜一个谜语——张学良坐牢(打一历史人物),因为张学良的字是“汉卿”,所以同学们很快就回答出来是“关汉卿”;又比如1234年元灭金,1234是自然数的顺序,根据顺序很快就记住了;讲到人物记忆时,我又把辛弃疾和霍去病变成趣味性知识——“去掉(弃)疾病,强健身体”,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两位人物。所以,将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知识,要结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有智慧的结合体。当真实生活的内容进入课堂,才有可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从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总之,只要历史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一定能让历史课充满魅力,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摇篮。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十一
语文是一门由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课。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地渗透审美教育。最优化的语文数学,是以智育为中心,德育、智育、美育的“三位一体”。
语文教学应重视美育的实施,使我们发现语文教学美的现象和美的规律,使我们能运用美的规律来观照语文学习,按照语文美的规律来创造语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寻美的乐趣。
一、感知教材之美,在美德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所致力研究的一切美。教师应把语文看作美的载体,把语文看作一个美的系统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从审美感知中获得美感,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纵观语文教材,美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纯文学的美和文章的美。从语体学角度看,纯文学既文艺语体,其中包括叙事语体、抒情语体和戏剧语体,三者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纯文学的美集中体现在“语言--意象”(从语言媒介创造的审美意象)上。一般的文章主要是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等。其中鼓动公文语体、通俗科技语体和文艺政论语体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他们的美集中在“审美--感情”(用语言传达情绪、情感等)上。文章中的情不是融于意象之中,而是与人、事、理相依傍。
2、语文教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汉语教材形式美首先体现在字形、语音及其组合上。汉字是方块,能体现整齐(如田字)、对称(如林字)等形式美的规律。汉语语言丰富,包括声、韵、调,能带来形式美。比如律诗,有平平仄仄的对称呼应,有韵脚的重复回环,诵读起来有规律的节奏间隔,能造成抑扬顿挫之美。汉语教材的形式美还能体现在文章作品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和叙事类的作品的悲欢离合的结构。它是抑扬顿挫之美在结构布局上的体现,切合我们民族由传统文化所铸造审美形式美。另外,汉字的字形本身就具有调动读者对形象的直觉联想的功能。如“暴”字,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意思,太阳位于当头,两只手捧出米来晒,很明显,这是晒的意思。
语文教材的内容美表现在,语言文字能够鲜明生动地描绘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如《最后一课》展现心灵美,《三峡》颂山水美,《故宫博物院》写建筑美等,能给人以如临其境般地想象。语言文字还能细致充分地展示优美(如《春》)、壮美(如《安塞腰鼓》)、悲剧美(如《斑羚飞渡》)等不同的形态的美,给人以各种不同的审美感受。这种描绘和展示本身也融合着作者的感情,表现着作者好恶的态度和是非倾向,能够化媚为美,还能够化丑为美(如《变色龙》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有一些教材是作者思想感情较直接的表达,这种感情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
课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美,那美不胜收的画面,精彩的修辞手法,鲜明的感情色彩,具有个性的人物刻画等,无不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语文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以致创造美,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美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语文兴趣。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之美的同时,还要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神韵美,与作者发生感情上产生共鸣,更要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学渗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彼此成为审美对象,互相关照,互相感染,互相融合,形成美的艺术的教学整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四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以进行美育的实施。
1、引入佳境,激发兴趣。在这一阶段,老师积极引发学生的感情,使他们与具体课文建立审美关系。其中关键是引起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唤起他们内在的审美需要和欣赏课文的热情。此时教师可直接把教材的美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范读,朗读技巧较好的范读,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率先进入佳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若朗读条件较差,可借助放录音来弥补不足,配乐范读更有效。老师可选择意境相近的乐曲来播放,这就使审美客体通过音乐的优美旋律,在审美主体的脑海中更加形象,产生更加热烈的氛围。教师也可以在剖题,介绍作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时,抓住其中与教材美相关的感情因素来影响学生。比如在教学《石壕吏》、《春望》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诗人杜甫于“安史之乱”中漂泊的人生历程和潦倒处境,使学生深刻体会诗人“穷年忧黎远,叹息肠内热”,“无力拯乾坤”的忧国忧民的心情,进入角色,进入佳境,为以后教学创造良好情境。
2、自主欣赏,形成美感。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在上个阶段的基础上,不断地诱导学生自主地欣赏课文,这是理性的分析、讲解与欣赏性阅读、描述交错进行的阶段,也是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此时的教学更要重视艺术,教学始终应在审美化、情感化的情境中进行。教师要逐步地把课文中的美突现出来,使学生自觉介入。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不宜把文章作支离破碎的分析,而应抓住文章的切入口--背影,把讲解、美读和描述结合起来。《背影》一文以“背影”为线索,一线串珠。全文四次出现“父亲的背影”,前呼后应,首尾圆合,尽显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拳拳爱心。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四次背影,教者适当进行点拨,这样既不会损坏文章的整体性,又突现了文章的美,使学生在欣赏性阅读的同时,被文章所表达的至深的父爱所感动,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审美想象,从而形成审美化的教学情境。
3、深入启发,升华美感。在这一阶段,教师进一步深入启发学生,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得以升华,这通常是在课文总结时进行的。但无论是思想内容的总结,还是写作特色的归纳,都不应是抽象的概括和枯燥的归纳,而应当是根据学生实际获得的审美感受,并饱含教师的审美感受而作的有血有肉的言语概述。我们对《背影》的教学,在经过上一阶段的欣赏性阅读和分析讲解之后,教师可以水道渠成地把朱自清散文的写作特色加以归结为:真诚、含蓄、适度六个字。真诚就是情真意切,出自肺腑;含蓄就是委婉细腻,微微沁出;程度就是浓而不烈,清而不淡,浓淡相宜。这三个特点互相渗透,使《背影》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珍品。其实,这一特色同学们在阅读时基本上都能体会出来,教师在这一阶段进行深入启发,学生对这篇美文的感受就得到了升华。
4、精心指导审美创造。教师对文章作归结,并非教学过程的终结。教师还应当在分析课文美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审美创造,把语文教学与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教师在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时,及时地进行口头或书面作文训练,一方面结合欣赏课文的感受,一方面调动有关的生活经验,有感而发,有法可效。在《背影》一文结束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所写的至深的父爱,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写一篇题为《妈妈的背影》的记叙文。学生此时一定不会感到无话可说,因为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的审美感受已经被调动起来,并激发起他们创造美的愿望。再比如我们学习《春》这篇文章时,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多美的一篇文章啊!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你能根据对这些美的感受创作一幅书画作品吗?让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此题一出,定会激起学生创造美的欲望。
语文教学和美育是不可分离的。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枫叶,像瑞雪,去开垦荒陌的心田,去涤荡污浊的心灵,使以静态的文字沉睡在课本中的美质语文,还其本色,以教者的才情,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十二
大学语文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面向除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以外的其他专业学生开设。共分为三个部分:审美文体、常见应用文写作、表达与应用三个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关注实用写作能力,更全面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以及课程本身的限制,大学语文课程往往出现学生意识不到课程的重要性、对课程不感兴趣等现象。所以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这三个能力入手对学生进行培养,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技能。
一、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属于独立院校,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但对学习方法掌握不足。此外,本科毕业后,除少部分学生准备继续深造(读研、出国留学)外,均走入工作岗位,所以本科阶段成为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这就意味着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是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适应工作、掌握办公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方面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不仅要时时灌输,更要有针对性地灌输。结合大学语文教材,笔者从常见应用文写作这一部分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预习—提问题—学生讨论—授课—问题第二次讨论—寻找答案—布置作业”的授课流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继续学习的能力。笔者先布置作业,即重点预习公文写作中请示和通知的写作。课堂上,笔者先列出10道关于请示和通知写作的问题,学生可通过讨论、翻阅资料查找答案,但教师并不公布答案,从而进入讲课流程。授课完毕,重新将这10道题展示出来,再让学生重新做题,共同寻找答案,公布答案。最后,布置自学其他公文写作内容及方法的作业。预习本身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即是第一次检验学生自学能力的步骤。随后,在不给出答案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授课,这样一方面学生会带着找寻答案的兴趣来听课,提高了求知欲,另一方面学生将问题与授课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寻找答案,让思维活跃起来,促进进一步学习。最后,布置相关公文写作的自学作业,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语文课堂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多集中在讲授表达与应用这一部分。表达与应用部分包括演讲、论辩、表达等。这一方面的培养教师亦需从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着手。首先,在课堂组织上,教师随机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每周上课时进行课堂小组展示。随机分配学生的优势在于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自己朋友的小圈子,会认识到不同的同学,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与不同人相处的能力。课堂展示要求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脱稿演讲,学生以组为单位展示作品的内容,既可以克服学生怯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又可以通过团队的配合,培养协作沟通的能力。其次,通过第二课堂,如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讲口才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比赛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学生既是演讲比赛的参与者,又是演讲比赛的组织者,通过组织活动亦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阳光心态。
大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8岁以上,身体发育已趋成熟,但心智的发育正处于塑造期。有一些学生在面对压力、困境等时抵抗力较弱,常常出现悲观的心态,甚至个别学生会出现自杀倾向。学生阳光心态的培养是要求学生无论在校园生活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能够积极乐观地生活,在逆境中泰然处之,在困境中寻求出路。很多教师在上课时,苦于无法将这种阳光心态的培养融入到教学之中,而大学语文的审美文体部分正可以弥补这一部分。在审美文体中,学生会阅读到《诗经》《庄子》等著作,也可以品读李白、杜甫、苏轼等名篇佳作。审美文体的阅读,不仅仅是单纯的作品阅读,还可以融入作者的人生轨迹、创作背景解读等,作者或作品的主人公在遭遇人生挫折与磨难时,或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或拥有淡然处之的心境,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形成阳光心态的最佳例证。如《诗经》中的《氓》,全诗虽为弃妇诗,但是女主人公“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对爱情的反省,“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对这段不好的爱情的决绝都能够看出其对待爱情的态度:不是反复纠缠,不是陷入伤痛无法自拔。这一点正是大学生对待恋爱应拥有的态度,积极地看待爱情,不陷于失恋的悲痛中,对待生活也是如此。教师在讲授苏轼的《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时,一方面通过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如“乌台诗案”、贬谪等与学生分享苏轼一生乐观积极的人生。另一方面通过全词的分析,指出在困境中,应当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笑对风雨的心态,也要在挫折过后,冷静分析与总结,最后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学生只有拥有了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才能够在大学生活中愉快的度过,也能够在走向社会时在困境中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摆正心态,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十三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其主渠道是创新性教学。如做人,作文能力是人的多方面的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落实到作文教学中,是我们目前必须探讨的课题。
一、模仿,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张志公先生说:“需要正确处理模仿和创造的关系。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不仅初入学的孩子爱模仿,中学生,大学生,以至早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都在有意无意之间模仿自己认为好的事物。”他在评论前面引用的吕叔湘先生的话时说道:“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这些观点是超越时空局限的,长时间可用。”
仿写是学生学作文的必由之路,这条规律在近些年的作文教学经验中,也能看到一些“踪影”:“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范文引路”,有人形容得更形象一点:“范文——写作的实物教学”等等。其实,前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是在强调“多读”是“写好”的前提条件。如今的中小学生,实在是没工夫多读,在写的训练环节上又出现了缺失,他们学作文就不能不陷入进步缓慢、举步维艰的被动境地。
认识问题解决了,教学上,也不是个多么复杂的麻烦事。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模仿课文,参照写法。
写作,必须从阅读中摄取材料,主要是学习写作技巧(主要是写作实例而不是道理)。因为写文章只有生活经验是不行的,生活经验还要用适当的合乎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即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除此之外还需要一种更高级的能力——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可以概括为一套写作规则,这些规则哪里来?如果只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效果肯定是极微的。因为写作规则要真正融入到学生思维中并控制学生写作实践,才会帮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来找规律,总结归纳方法,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的规则比较具体实在,而且印象深刻,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并通过老师的批改来验证自己的实践的正确性。
2.从修改中反向模仿。
写作中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明知是错而重犯的机会却是不多的,在写作训练中,加强学生的修改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修改错误的虽然不是直接模仿吸收人家的长处,但在批评别人的错误时,自己的认识本身是一种提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修改病文看成一种反向模仿。
3.在欣赏范文中借鉴。
欣赏范文中让学生在写作前欣赏一篇类似的优秀范文,目的是着眼于吸取范文在构思立意、遣词造句等方面的长处,至于成篇,写作时只能求其神似,而不能照抄。
仿写的训练,还可以很好地规划一下,解决各教学阶段、各种文体的仿写如何安排,各种仿写练习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穿插,尤其是精选一系列可仿的句、段、篇而形成一套切合实用的“模板”,由它铺成“必由之路”的台阶,那么学生的作文在中学阶段将得到更符合技能发展规律的培训。
二、优化写作环境,为创新提供土壤。
写作实践的主体是写作者自己,写作教师的指导职能归根结底只是为写作者创设优良的写作环境,并有效地促使他们在这个环境中主动地进行写作实践,而不是“手把手地教”“口对口地传”。写作环境是指提供给学生的有关写作实践的各种条件的综合。好的写作环境有利于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
1.少点空洞道理,多些行为引导。
作文的真正的资源是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创造的源泉;生活的本来面目是丰富多彩的,这是“资源”的客观丰富性。这看起来已解决了写作的生活源泉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们在作文中普遍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也就是说,客观上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与值得写到文章中的可用生活资源形成巨大的反差。其原因就是缺少促使学生去关注生活的引导工作。怎样去观照生活,观照什么样的生活,教师都没有明确的把握和切实的指导措施。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引导。
2.更新评价观念,鼓励创新意识。
应该树立怎样的评文标准?首要的是讲究“诚实”。叶圣陶先生提出“通”与“好”作为评文的标准。“怎样才能使文章好呢……我只想提出两点……这两点是‘诚实’和‘精密’。”“‘诚实’就是有什么写什么,或者是内心怎样想怎样感,笔下就怎样写。‘精密’则是文字里要有由写作者深至地发现出的,亲切地感受到的意思情感,而写出时又能不漏失它们的本真。”从叶老的话看,“精密”其实是“诚实”的高一层次的要求。
一般写作,总要先让学生觉得有事想讲,有人想介绍,有话可说,有意见要提,先让他觉得笔端不枯,这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储备。倘若过早地提出“典型”“反映”的要求,学生在心理上一下子被管制起来,一番“神伤”之后,会发现可写的东西原来不多,即使写出来,还不知能否符合老师的口味。他一下子感到自己的生活积累成了无用的东西,或者根本就没有生活积累,感觉到自己的思想认识与老师需要的思想认识不是一回事,今后总要为“写什么”大伤脑筋。如此下去,思路枯竭,激情消退,兴趣渐无。学生作文全程渗透“积极”和“典型”意识,是对学生心灵的漠视和心理的压制,从根本上违反了作文心理学规律,当然不会有创新的作文。我们应该提倡的,还是“以我手写我心”,强调“独抒性灵”。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实现创新设想的实际能力,其中,创新思维居于核心地位。心理学研究证明,创新思维与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密切相关,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它十分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形成对外界事物理解的种种模式,追求问题解决的惟一正确的答案。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充分认识发散思维在中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要在培养学生聚合思维的同时,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另外,题材新还指有时代感,新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新鲜材料,要鼓励学生写作时善于选取这些材料,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好文章。
总之,文章是写出来的,改出来的,但更重要的是想出来的。韩愈主张“行成于思”,叶圣陶先生说:“作文不仅仅练笔,实为训练脑筋,使其就某一事物评悉思之,思之既明,取舍自定,条理自见,由作文启迪精思之途。”因而,突破思维定势的求异思维就更为重要了,它能锻炼学生写出一纸新颖,写出一纸巧妙,写出一纸风格,写出一纸独秀。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十四
摘要:江泽民1995年曾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正是要靠创造教育来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各学科教学中,重视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十二年,就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做了一些尝试性研究,现谈谈其中的粗浅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十五
(河北省平泉县小寺沟中学)。
摘要: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学生的历史素养很难得到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强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历史教学忽视了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知识能力的提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巧妙应用策略。
一、运用历史故事,巧妙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亦是如此。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导入新课,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有效阅读,这样可以让课堂的有效性得到发挥。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邓世昌坠身入海,在海中不接救生圈,决心与战舰共存亡的故事,通过这一故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增强了,学习氛围也被渲染了,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下的学生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还应该具有创造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很多学生的课外知识都比较丰富,他们知道不少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地表现自己,给全班学生讲故事,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还能够使学生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戊戌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去收集相关故事,课堂中讲解相关人物的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了不可抵挡的趋势。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历史故事,以重现历史事件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学科知识。例如,在教学《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新中国成立的视频,通过毛主席铿锵有力的语言再现新中国成立的盛大场面,也给学生上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将历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十六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载体和结果,从想到说,这是理解过程的一个飞跃。所以我们在教学数学应用题时,可以利用教具、图表直观演示,训练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叙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在直观认识了各个已知条件后,再叙述数量关系式。如小学数学第三册中,有一道这样的题:“二(1)班有50人,其中女同学28人,男同学有多少人?”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读题并复述题意,再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二(1)班有50人包括哪两部分?”
(包括男生和女生两部分),“题目中哪一部分人数已告诉我们?”(女生28人)。“哪一部分人数要我们求?”(男生的人数)再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学生经过思考很容易找到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关系列式计算。
通过让学生口头叙述解题思路,口头叙述数量关系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解题能力,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十七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内在力,因而,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力投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部分学生写作文没兴趣,甚至出现了怕写作文,遇到写作文就头痛的不良现象。学生没有写作文的心理基础,写作水平怎么能提高呢?怎样使学生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变被动为主动,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着力探索解决的的一个主要课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有以下四个方面:
1引导观察,积累素材,结合课堂,观察生活,从点滴小事中体会写作之乐。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表达出来,要学生写出有意义的内容,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为了使学生作文有充实的内容,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生活,仔细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样学生在作文中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真诚地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话,使文章具有真实感人的内容,何打动读拆的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随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把观察到的情况用顺序说出来、写出来,观察植物说植物,观察活动说活动,学生情绪高,兴趣浓。如,我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从生活中寻找发现鲜为人知的事物,自拟题目写篇文章。这就热闹了,大家热情高涨,发现了那么多大自然中不为人知的事物,他们的发现令人惊叹,文章更令人兴奋、令人激动,充分体现了学生通过引导怕主观察生活的能力,其中两篇《我的发现,……》被刊登在《黄河少年》杂志上。
在指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植物时,观察它们的干、枝、叶、花、果、色、味等;观察动物时,观察它的形态、动作、生活习惯等;观察人物时,要注意观察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观察,而且善于观察。
2读中感悟,情动辞发,要运用好表扬和鼓励这把钥匙,从情感中体会写作之乐。
要用好表扬和鼓励这把钥匙,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曾教过的—位学生说:“作文对我来说一直是个难题,—写作文我就头疼,总是攻不下来。(论文范文)有一次,老师鼓励我们写真人真事,说心里话,在给《老师说心里话》和给《爸爸妈妈说心里话》的两篇作文中,我如实写出了作文的难处:一提笔就头疼,肚子里有话却写不出来;真实地道出了爸爸妈妈经常打麻将给我带来的影响和自己心中的痛苦。没想到老师在班上读了我的这两篇作文,还说我写的真实可信,并鼓励我继续努力,从此我对作文产生了兴趣”。由此看来,鼓励对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丰常重要的。
体验成功是兴趣作文的最大奥秘,大家知道,许多书本知识道理很枯燥,但一经联系实际便趣味横生,作文教学中写作兴趣的培养,其实就是教师以激励的教育方式,从外部给学生以适度的刺激,诱导其产生内动力,使学生把老师的教学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发展。恰如法国著名教育家斯第多惠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主要在于“激胁、唤醒、鼓舞”。唯如此,学生才能“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的效果。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插上联想的翅膀,从记忆中体会写作之乐。
想象力是写好作文至关重要的—个因素,建立在对生活观察的基础上的想像力,主要是记忆、联想和想象。
兴趣只是基础,观察也并非目的,最重要的是要写出来,这也就是说要对五光十色的生活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文字再现在纸上,这就是记忆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我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是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他们听了,心悦诚服,大受启发,纷纷举手,争相发言。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小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这是坏事,但是他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联想是写作的动力。在描写某一事物时,需要根据其所具有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它不仅能增加作文的文采,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回味无穷。这就要善于培养学生对事物间互相联系的能力。开始同学们在作文中总是不能很好的运用联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学了《小音乐家杨科》一文后,问同学们:“假如杨科生活在我们中间该怎么样呢?”同学们思绪非常活跃;有的说:“他会来到我们碌曲的大草原,为喜爱音乐的藏族小朋友演奏优美动听的曲子”,有的说:“我要让杨科当我的小老师,将来长大了和杨科一起到北京为全国的小朋友们演奏”……在他们谈了自己的想法后,我就要求他们根据这些想法写一篇《假如杨科在我们中间》的作文,这次同学们都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效果很好。
合理的想象,需要孩子们对生活炽热而纯真的感情。为此,我常常帮助他们树立追求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我利用同学们己有的知识基出,在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穷人》一文后,分别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到我家做客》,及通过想象续写《穷人》这个故事。没想到《穷人》一文的续写打开了同学们的思路,激发了同学们想象的翅膀,续写的得心应手,一课时就脱稿而出。此时,我又利用同学们兴趣正浓的时机,又出一题《二十年后的我》,同学的思路犹如打开的闸门,—发不可收拾。这样,同学们的'想象力不断增加,联想逐渐丰富,作文不再是干巴巴的记述了。
4读写结合,加强仿写,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从兴趣中体会写作之乐。
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首先要定位在“小”字上,从基础抓起;其次,要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第三,最好以模仿起步,由模仿到创新。阅读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篇篇文质兼备的课文是学生学习作者写作方法的优秀范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唤起创作欲望。我在讲读课文中,学习有些文章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然后利用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最后把观察到的东西写成文章。例如:我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指出,这篇文章作者是按地点的转变进行观察的,课文是按作者游览的顺序写的。先写游览的时间和地点,接着写路上的见闻,然后介绍了外洞的情景,由外洞到内洞经过的情形,以及游内洞的情景,最后简单介绍出洞的情景,但文章重点写了游内洞的情景。学过这篇课文后,我便以《春游则岔》为题,同学们都去过则岔,我先引导同学们回忆则岔的一景一物,然后让同学们按游览的经过的风景:路上—石林—一线天—石林内的顺序,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描写下来。这次作文大部分同学写得都很好。
由此可见,先积累后表达,由模仿到创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只有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变换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够让学生从写作中得到乐趣,才能够使每位学生真正喜欢作文,让我们携起手来将快乐作文进行到底!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十八
我们可利用直观教具、学具、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应用题,让学生先由直观到表象,最后再抽象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通过由感知到抽象概括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分析题意,抽象、概括出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数量关系的能力。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时,为体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题意,运用实物,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按照不同的条件得到不同的摆法,得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明确每题中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接着就可用线段图分析,让学生通过线段图的比较,认识到条件、结论不一样,解答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并从比较中,知道不同题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这些感知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要求学生概括题中的数量关系。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十九
近十多年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在以每年50万以上的总量增加,毕业生的增加势必导致大学生就业率的降低。据教育部统计,从开始,随着高校扩招的大学生就业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态势,毕业当年未能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在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将会进一步增大,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社会性问题。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及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1.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到间,十年来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从338万增长到727万人。剧增的毕业生人数产生了就业总量大,就业方向窄的问题,毕业院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毕业之后能够很好的应对就业问题,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2.有助于提升高校自身发展。就业率成为高校之间竞争的主要问题之一,一个高等院校如果每年的就业率很高,就会吸引更多的考生来报考本学校,帮助了学生的就业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的生源,也促进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作为为社会输出人才的教育基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责无旁贷。
3.有利于发展学生自身综合素养。高校逐年扩招,生源质量大不如前,这样也是就业率低的一个原因,眼高手低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通病,要想提高学生自身素养,除教师传授的知识外,更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发散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想等多元化的素养,端正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加的合理,符合社会的发展观,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1.教学过程中突出职业化。大学生在走入社会的工作岗位之后,专业能力是必要的'素质基础。需要学生在大学期间具备较强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和科学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熟练专业实践,增强情境模拟和案例分析,拓宽学生视野,促进教学的成果。
2.系统的职业化指导。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化指导应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心理品质、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等的指导,深入的挖掘学生的职业潜力,循序渐进地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系列的职业化指导,使学生端正态度,自觉提升自身素养,思考专业发展及规划自身未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职业意识,热爱自己的职业,因人而异,全面了解职业规范与准则,凸显个性化和特定化,逐步提升每个人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大学生职业选择和实施的能力。
3.提供校企合作与定岗实习。校企合作是大学生职业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校园与企业直接连接的最直接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可以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为学生创设模拟的职场环境,学生熟悉环境和流程之后,学生具备了符合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直接上岗,企业也可以向学校提出所需的人才标准和需求,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通过校企合作,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达到教育的现代化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深度融合。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假期进行专业的实习、实践,这样有助于积累社会经验,在日后的就业竞争中可以具备某些优势。
三、结语。
总之,职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职业化能力的培养则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的。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使大学生具备职场人所需的技能和素质,能更好更快的适应于工作岗位,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素质优先的原则,职业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对于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梅英.职业化——就业难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新思路[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3).
[2]滕杰.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探索,(1).
[3]刘润华.大学生职业化体系构建模式初探[j].科技资讯,2014(10).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论文篇二十
摘要:初中历史,是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随着新的课程体制的不断变化,初中的历史课程正在朝着综合化、相关性的方向发展。初中的历史与高中历史进行着衔接,相互之间都有着联系。就需要培养学生在历史方面的兴趣,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历史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