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的总结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何使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以下是一些创业者的心得体会,或许能够给正在创业的你一些启示和鼓励。
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杨靖宇将军是中国著名抗日英雄,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充满着不平凡的经历和感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杨靖宇将军的心得体会做出分析和解读,探究其中的深意和启示。
第二段:杨靖宇的人生感悟。
杨靖宇将军在其卓越的抗日和解放事业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给后人的遗言就是:“人人都应当为祖国奉献,为了保卫祖国,人应当勇敢无畏,勇往直前。”这一遗言可能是他对整个人类近代历史的总结。
第三段:杨靖宇的英雄成就。
杨靖宇将军的成就不容忽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所在的部队是八路军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主力之一,这个根据地被称为“红军的祖国”。作为新四军独立第一师第一团、团长,他在“百团大战”期间,率领自己的团打了多次胜仗,轰动全国。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所在的部队是东北民主联军的主要军事力量之一,参加了长春战役和辽沈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四段:杨靖宇的爱国精神。
杨靖宇将军的成就离不开他强烈的爱国精神。他深知,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园,所有的人都应该善其事并尽其责。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宁愿以身殉职也要护卫崇高的民族利益。他的爱国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也成为了激励后人的重要力量。
第五段:得到启示。
我从杨靖宇将军的英雄故事中得到了自己的启示。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们可以学习杨靖宇将军的做法和精神,积极构建自己的信仰体系和人生价值观,以更深厚的爱国情怀去支撑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为祖国、为人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结语:
杨靖宇将军的一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壮举,也是中国的历史荣光。他对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领悟,这些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勇气,也为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你一定听说过一些战斗英雄吧,也一听说过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战斗与事迹吧。接下来我要讲的也是一位战斗英雄,他就是雪原英雄杨靖宇。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此时,出现了许多抗日英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杨靖宇了。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杨靖宇决定让部队化整为零,分散,以躲避日军的追捕。他身边只带了很少的人。几十天过去了,杨靖宇身边的警卫员也渐渐牺牲了,一天下午,杨靖宇身边的最后两名警卫员。在向乡亲们购买食物时,被叛徒认出,光荣牺牲了。当天傍晚,杨靖宇叫遇见上山打柴的乡亲们,叫他们给他带点食物来。,其中有一位,因为遭到叛徒的盘问,害怕所以讲讲出了杨靖宇就在山上。叛徒听罢当即召集人马,将杨婧瑜围困在山上。杨靖宇一边放枪,一边朝树林中央靠拢。日寇嚣张的叫喊着,让杨靖宇投降,杨靖宇明白此次不是被日寇抓住,就是牺牲,于是将随身携带的机密文件烧毁。收回了机密文件后他又拿起手枪,抱着必死的决心,向日寇开火。突然,一颗子弹打在了杨靖宇的手臂上,枪掉了下来,他又忍着剧痛,用另一支手继续朝日寇开火。终于数颗子弹打在了他的胸膛,杨靖宇怀着这一腔热血,与他那魁梧的身躯,永远的倒在了东北冰冷的大地上。就此牺牲。日后丧心病狂的日寇为了想要知道他这几天是怎么活下来的,剖开了他的肚子,惊讶地发现,里面居然一颗粮食都没有,净是些草籽。原来在雪原度过的这几天。杨靖宇都是靠吞吃草籽和白雪来度过的。敌人都不由得产生了敬意。
正是由于这些革命英雄的付出,才能有我们如今的美好,稳定的生活,正因为这些令人敬佩的英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别人的期望。
缅怀先烈,为这些英雄们点个赞!
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你一定听说过一些战斗英雄吧,也一听说过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战斗与事迹吧。接下来我要讲的也是一位战斗英雄,他就是雪原英雄杨靖宇。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此时,出现了许多抗日英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杨靖宇了。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杨靖宇决定让部队化整为零,分散,以躲避日军的追捕。他身边只带了很少的人。几十天过去了,杨靖宇身边的警卫员也渐渐牺牲了,一天下午,杨靖宇身边的最后两名警卫员。在向乡亲们购买食物时,被叛徒认出,光荣牺牲了。当天傍晚,杨靖宇叫遇见上山打柴的乡亲们,叫他们给他带点食物来。,其中有一位,因为遭到叛徒的盘问,害怕所以讲讲出了杨靖宇就在山上。叛徒听罢当即召集人马,将杨婧瑜围困在山上。杨靖宇一边放枪,一边朝树林中央靠拢。日寇嚣张的叫喊着,让杨靖宇投降,杨靖宇明白此次不是被日寇抓住,就是牺牲,于是将随身携带的机密文件烧毁。收回了机密文件后他又拿起手枪,抱着必死的决心,向日寇开火。突然,一颗子弹打在了杨靖宇的手臂上,枪掉了下来,他又忍着剧痛,用另一支手继续朝日寇开火。终于数颗子弹打在了他的胸膛,杨靖宇怀着这一腔热血,与他那魁梧的身躯,永远的倒在了东北冰冷的大地上。就此牺牲。日后丧心病狂的日寇为了想要知道他这几天是怎么活下来的,剖开了他的肚子,惊讶地发现,里面居然一颗粮食都没有,净是些草籽。原来在雪原度过的这几天。杨靖宇都是靠吞吃草籽和白雪来度过的。敌人都不由得产生了敬意。
正是由于这些革命英雄的付出,才能有我们如今的美好,稳定的生活,正因为这些令人敬佩的英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别人的期望。
缅怀先烈,为这些英雄们点个赞!
早晨,当我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着纪念抗战胜利__周年敬献花篮仪式时,我突然想到那些当年驰骋沙场,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们,他们如今都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如果没有这些为民造福,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们,我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过上和谐、宁静的生活。
每个革命烈士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当时,东北是日本入侵中国最早的地方。杨靖宇当时领导的抗日联军是东北对日寇影响最大的一支部队,也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日寇派大部队对杨靖宇部队进行围剿,在高寒缺氧,又缺衣缺食的环境下,他们与敌人鏖战,最后只剩下了两个人。这时的杨靖宇疾病缠身,破衣烂衫,又很久没有东西吃,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同敌人周旋,把敌人搞的晕头转向,最后实在跑不动了。敌人曾几次要求投降,但他都以子弹回答,最后,敌人无情的子弹穿透了杨靖宇的胸膛,鲜血染红了身下的黑土地。
他死后,敌人剖开了他的腹部之后,连凶残的日军也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杨靖宇的肠胃中竟无一粒粮食,只有野菜、树皮和一些棉絮!
想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我们现在强大了,不会再被欺负了,不过,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民族付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
那段难忘的历史史实鞭策着我们,让我们不断前行,不能懈怠!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创作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清明节,我和我的同学一起来到了位于确山县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感受英雄的气息,向他致敬。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子两旁种着的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柏树。院子中央有一座高大威武的铜像,那就是抗日英雄杨靖宇的铜像。让人看了肃然起敬。往前走我们来到了小展厅,展厅里有一个昏暗的房间放着一个玻璃棺材,杨靖宇将军在里面躺着,好像睡着了一样。他身体的四周放满了黄色白色的鲜花,我和同学不约而同地举起来右手向他行了少先队礼。
走出小展厅,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大的展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他当年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用过的手枪、大刀、长毛、发电机、地图、信件、纸、笔等物品。看到他们吃的粮食有草根、树皮、棉花……旁边有一个简陋的小茅草屋,外面插着一面五星红旗,屋顶结着一层厚厚的冰。杨靖宇和他的士兵在这里打退了日本兵。看到这些,我不禁赞叹杨靖宇将军真棒!看着他生前用过的东西和墙上介绍的英雄事迹,他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立刻呈现在我眼前。我仿佛看到了怎么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他在站战场上指挥战斗,战士们在勇敢杀敌的情景,多么令人敬佩!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要永远记住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清明节,我和我的同学一起来到了位于确山县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感受英雄的气息,向他致敬。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子两旁种着的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柏树。院子中央有一座高大威武的铜像,那就是抗日英雄杨靖宇的铜像。让人看了肃然起敬。往前走我们来到了小展厅,展厅里有一个昏暗的房间放着一个玻璃棺材,杨靖宇将军在里面躺着,好像睡着了一样。他身体的四周放满了黄色白色的鲜花,我和同学不约而同地举起来右手向他行了少先队礼。
走出小展厅,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大的展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他当年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用过的手枪、大刀、长毛、发电机、地图、信件、纸、笔等物品。看到他们吃的粮食有草根、树皮、棉花……旁边有一个简陋的小茅草屋,外面插着一面五星红旗,屋顶结着一层厚厚的冰。杨靖宇和他的士兵在这里打退了日本兵。看到这些,我不禁赞叹杨靖宇将军真棒!看着他生前用过的东西和墙上介绍的英雄事迹,他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立刻呈现在我眼前。我仿佛看到了怎么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他在站战场上指挥战斗,战士们在勇敢杀敌的情景,多么令人敬佩!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要永远记住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杨靖宇是我国革命历史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了卓越贡献。我的理解是,杨靖宇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战斗英雄的传奇,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鲜活写照。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杨靖宇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从小就有一个做好事的梦想。在民族危机的时刻,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直面挑战。他深明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毅然走上了革命之路。可以想象,这样的决定是多么不容易,但是杨靖宇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的勇气和决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二段,杨靖宇的聪明才智和组织能力。
杨靖宇在革命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士兵,更是一位优秀的组织者和领袖。他懂得如何发动人民力量,也懂得如何运用善意和智慧来解决问题。他有一种亲和力,能够赢得人们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他也非常懂得合理利用战争资源,使自己的队伍变得更加强大。
第三段,杨靖宇的坚韧和毅力。
杨靖宇在战争过程中历尽艰辛,但是他从未动摇自己的信念。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即使是在人数劣势和武器落后的情况下,他仍然坚守自己的阵地,保卫祖国的边疆和人民的安宁。这种毅力和坚韧让他在敌人和战友中赢得了巨大的尊重。
第四段,杨靖宇的无私和奉献。
杨靖宇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无私的人。他为了革命事业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让人们感到敬佩。作为一位战士,他为了救济灾区的人民,更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足见其人格高尚。
第五段,杨靖宇精神对我们的激励。
杨靖宇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战功,更因为他所代表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同时,他的奋斗历程也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勇气、毅力、智慧和无私奉献精神。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树立起信仰,坚定理想,不断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杨靖宇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继承他的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奋发向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杨靖宇是一位伟大的抗日将领,他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学习他的事迹和精神之后,我不仅对他本人充满了敬意,也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公民对祖国的责任和义务。在今天,我们更需要在杨靖宇的精神的指引下,秉承他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为祖国的强大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段:杨靖宇的抗战事迹。
杨靖宇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自幼就热爱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十分愤怒。1941年,他参军加入了八路军抗日先遣队,后来在西北战场、晋察冀解放区奋战多年。在历次抗战战斗中,他不畏强敌,英勇杀敌,多次负伤,但仍带领部队奋勇作战,取得了许多惊人的胜利。1947年,他更是在太行山战斗中一举歼灭了日本军队,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抗战英雄。
第三段:杨靖宇的精神。
杨靖宇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感人至深。他为了保卫祖国,不畏牺牲,始终激发着自己和士兵里的无穷斗志,用武力保卫国家;同时,他也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在战友之间倡导友爱,注重自身的锤炼,对待士兵当着严明公正,但又极具人情味。他以身为例,用他的言行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在今天,我们也应该追随杨靖宇这样的英雄,努力锤炼自己的品德素质,在为祖国建设和发展中,做一个忠诚、执着、努力的公民。
第四段:杨靖宇的影响力。
杨靖宇的影响力是无法磨灭的。他的事迹和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壮烈牺牲和爱国情怀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独立、人民自由的珍贵意义。杨靖宇精神的传承是责无旁贷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理解和传承这种精神,积极践行杨靖宇精神中的每一个细节,成为国家繁荣的重要力量。
第五段:结语。
总结来看,杨靖宇是一位伟大的抗战将领,他的抗战事迹和精神都深深地印刻在人们心中,他的爱国情怀和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对杨靖宇精神的理解和传承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应该始终坚定爱国之心,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而持续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共同创造出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明天。
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七
杨靖宇,是一位英勇的抗日将领,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带领着东北抗日游击队,为保卫中国的独立和尊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杨靖宇纪念馆,深入了解了他的事迹和精神,这使我倍感敬佩和感动。通过这次观察,我对杨靖宇的心灵和奉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段:杨靖宇英勇抗日的事迹。
杨靖宇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和抗战英雄。他带领东北抗日游击队,进行了大量的游击战和破袭敌军的行动,截击了敌军向中国的进攻,保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在战斗中,杨靖宇积极勇敢,坚决执行党和军队的指示,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的抗战事迹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宣扬的榜样,激励着无数的人勇往直前。
第三段:杨靖宇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
杨靖宇的心灵之处在于他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在战斗中,他始终坚持正确的战略,向敌人展示了军队的威力和中国人民的力量。他敢于冒着生命的危险,与敌人进行搏斗,毫不犹豫地为了自由和人民的幸福而付出一切。他用自己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改变了整个抗战的态势,成为了中国抗战的象征。
杨靖宇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取得巨大的胜利,除了他的战略眼光和勇气外,还有他的心灵力量。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痛苦,杨靖宇都能够坚定地信念和应对。他的心灵力量来自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来自于对正义和真理的虔诚追求,也来自于他对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性的认同。正是因为这种心灵力量,他才能够以坚定的意志和决断力,领导游击队取得无数次胜利。
第五段:对杨靖宇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观杨靖宇,我对英雄的定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杨靖宇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家,更是一位拥有高尚品质和内心力量的英雄。他的理想主义、正义感和勇气都深深地触动了我。他的心灵力量让我看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像杨靖宇一样坚持信念,追求真理和正义,用我们的行动去改变世界。
总结:
通过观杨靖宇,我深深地被他的事迹和内心的力量所打动。他的心灵中充满着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性的价值和意义。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坚定信念,追求真理和正义,我们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英雄,改变这个世界。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他的精神,用自己的努力和奉献,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八
1926年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其故乡河南省确山领导农民运动。
1927年4月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组织确山刘店秋收起义,任当地农民革命军总指挥。之后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1929年赴东北,担任中国共产党抚顺特别支部书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组织营救出狱后,历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并在罄石县建立了游击根据地。
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委,次年任第一军军长兼政委。
1936年2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1940年1月,所率部队被日本军队(关东军)重兵围困,他组织部队分散突围。但据称被一个参谋出卖,他所率的60多人被发现。2月18日,最后跟在他身边的两个战士牺牲。2月23日,杨靖宇在吉林省濠江县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在他牺牲后,日本军人因为对他被长时间围困却仍然坚持战斗不解,解剖了杨靖宇的尸体,发现其胃中都是草根和树皮等。
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九
记得小时候学的儿歌里有一首是这样的:寒冬腊月天,松柏枝叶鲜。
英雄杨靖宇,长活在人间。
那时您的名字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时的我只知道您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却不知道您的传奇事迹,而现在的我已经完完全全的了解了您,了解了您那可歌可泣的事迹。
您的事迹无一不把我折服,无一不使我敬佩。
当您在开封火车站站前街头,大声疾呼:“同胞们,赶快行动起来,让我们同心协力,举起铁拳打一切帝国主义从中国领土上赶出去”时,您就下定决心要为这一目标而奋斗。
在您短暂的三十五个春秋里,有多少个不眼夜,您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辛劳,有多少个烈日寒冬。
您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奋斗,又有多少个日日夜夜。
您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奔波。
在您短暂的三十五个春秋里,您五次在敌人的牢狱里受到酷刑,可您却没有一次向敌人低头,更没有一次说出党的机密。
您为了全民族的解放事业放弃了多少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参加抗日战争的十一年来,您就没再回过一次家,没再见过一次家人。
难道您不想家吗?不思念家人吗?不!您想啊!您也思念啊!但是为了革命,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事业,您放弃了,放弃了个人的利益。
我敬佩您,敬佩您那颗赤诚的爱国心。
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十
记得小时候学的儿歌里有一首是这样的:寒冬腊月天,松柏枝叶鲜。
英雄杨靖宇,长活在人间。
那时您的名字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时的我只知道您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却不知道您的传奇事迹,而现在的我已经完完全全的了解了您,了解了您那可歌可泣的事迹。
您的事迹无一不把我折服,无一不使我敬佩。
当您在开封火车站站前街头,大声疾呼:“同胞们,赶快行动起来,让我们同心协力,举起铁拳打一切帝国主义从中国领土上赶出去”时,您就下定决心要为这一目标而奋斗。
在您短暂的三十五个春秋里,有多少个不眼夜,您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辛劳,有多少个烈日寒冬。
您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奋斗,又有多少个日日夜夜。
您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奔波。
在您短暂的三十五个春秋里,您五次在敌人的牢狱里受到酷刑,可您却没有一次向敌人低头,更没有一次说出党的机密。
您为了全民族的解放事业放弃了多少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参加抗日战争的十一年来,您就没再回过一次家,没再见过一次家人。
难道您不想家吗?不思念家人吗?不!您想啊!您也思念啊!但是为了革命,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事业,您放弃了,放弃了个人的利益。
我敬佩您,敬佩您那颗赤诚的爱国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一
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于是杨靖宇下令4人转移。后来,他派了剩下的两名战士去找村落些吃的,下山后,两名战士被日伪军杀死。杨靖宇明白了一切。2月22日,在一间雪地中的小破屋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夜。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个中国人,杨靖宇恪守党的铁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于是给了钱,让其中一人帮他买些食物和棉鞋。那个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经日军解剖,发现他竟以军大衣中的棉花、树上的树皮、雪下的草根为食。凶手迄今仍苟活人世;特工队的领队叛徒、原抗联1军1师师长程斌于抗战胜利后混入山西省的八路军队伍,并于1950年代初被发现镇-压。
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1940年2月,杨靖宇率领直属部队的少部分同志在联系大部队的途中被叛徒告密,陷入日寇的重重包围之中.杨靖宇带领部队左冲右突,日夜抗战,始终没有甩开敌人.
为了保护有生力量,杨靖宇决定只留下两名警卫员跟随自己,利用自己吸引敌人的注意,让在突围中受伤的战士转移.几天后,杨靖宇身边仅有的两个警卫员也在下山寻粮途中被敌人发现,相继遇害.杨靖宇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昼夜.鬼子劝杨靖宇投降,可杨靖宇高声喊道:"共产党员宁死不降!为革命牺牲没有什么可惜!"
"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灭."杨靖宇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抗日洒热血,双枪铸英魂
——杨靖宇的故事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答,党在我心中重千金!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伟大的、英雄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掌舵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繁荣昌盛的、富强的新中国!1921年的那艘红船,载着无数共产党员的革命理想,迎着历史的波涛,乘着时代的风帆,正在向我们一路走来。从1921年到2011年,穿越历史波涛,有多少共产党员举起党旗上的这把金色的斧头,砸碎了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又有多少共产党员,举起了那把金色镰刀,为祖国聚拢了一切收获。
敌人重围困。在四、五架飞机配合下,日伪军实行“梳篦”战术,八面包抄。杨靖宇将分队疏散后,只带两名警卫员在林-海雪原中与敌周旋了三天三夜。最后两名警卫员先后牺牲,他孤身一人被封锁在蒙江县保安村(现靖宇村)外的树林中。2 月 23 日下午,杨靖宇与敌遭遇,他双手持枪,同敌人激战,左手腕负了伤,又用右手继续猛射。与围扑之敌殊死搏斗,他一个人同几百日伪军激战 1 个多小时,最后身中数弹,其中一颗打中胸部,才终于倒下,壮烈殉国。时年 35 岁。他牺牲后,敌人残酷地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在他的胃肠里没看到一粒粮食,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敌人为之骇然,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顽强的”的人。抗战胜利后,党组织费了很多周折,找到了他的遗首和遗体,长白山区各族人民为缅怀这位民族英雄,在通化市郊修建了杨靖宇陵墓。1949年 5 月 4 日,郭沫若为杨靖宇题词,对他作了崇高的评价:“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杨靖宇就义的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东北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着《杨靖宇是英雄》的歌谣:“洒热血,遍地红,杨靖宇是英雄。万古千秋留英名,永远活在人心中。”
杨靖宇牺牲了,但他没有倒下,他和许多革命志士一样矗立成我们心中永久的丰碑。我们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下长大,那样惨痛的记忆或许我们感受并不深刻,或许我们仅仅从教科书上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或许对于历史的了解不及对于一个偶像明星的了解。但是,要知道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啊!
七月,弥漫着太多的芳香和光辉。
回顾历史,我们有太多的痛苦和屈辱,任人宰割的命运让国人长时间难以昂首挺胸走路,是我们的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一次一次突进,一步步跨越,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不断推出新的希望。
有了中国共产党,祖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富强,中国有了七月的激流,才有了灿烂的阳光。
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让我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强大,让我们一起为她加油!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二
杨靖宇是英雄中的英雄,是英雄之星,是我们名族的骄傲。虽然他倒下了,但是我们的英雄是无数的,我们的祖国因为有了他们变得更加强大了。
我们现在没有战争,是那些许许多多的革命英雄用鲜血换了的,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又怎么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呢?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做个有用的人,为祖国做出应用的贡献。
杨靖宇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三
初春的吉林省靖宇县寒风瑟瑟,走进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纪念馆),一株高大的树木最是显眼,讲解员王孟瑶说,81年前的2月23日,杨靖宇将军就在这棵树下与敌人战斗至最后一人、最后一刻。
时针拨回到抗日战争的岁月,白山黑水间有一种标语树震撼人心。抗联战士们剥下树皮,刻上一句句振聋发聩的信念与口号:“抗战到底!”“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1932年11月2日,受中共满洲省委委派,共产党员马尚德作为巡视员,来到南满地区的磐石、海龙检查指导工作。正是在这里,马尚德改名为杨靖宇,开始了作为民族英雄杨靖宇的抗联历程。
1936年2月10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八一宣言》制定了《为建立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决议草案》,该草案强调组织东北联军总司令部在政治上、军事上的重大意义,同时为适应反日统一战线的需要,决定统一全东北抗日军队的名称,将东北人民革命军改为“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联最多时曾发展到11个军、3万余人的规模,其中7个军是直接在中国共产党满洲支部组织下,于群众中创建起来的,其领导干部大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员。东北抗日联军的行程,推动抗日游击战争迎来新高潮。
杨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他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惊。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一个姓丁的叛徒忍受不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可耻地叛变了,出卖了抗日联军。这个可恶的叛徒领着日本鬼子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起来。
形势严峻,杨靖宇决定将主力转移,突围出去,他自己带一支小部队留下来牵制敌人。大家都不同意,杨靖宇坚决的说:“我是司令,我说了算!”他耐心的解释说:“我是敌人的眼中钉,吸引力最大。”
杨靖宇留下来,带领战士们打退敌人3次进攻,到天黑时,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出去了。这时,留下的战士只剩下五、六十人了,还有一部分伤员。吃的一点没有了,当地群众也联系不上,杨靖宇命令将伤员转移,准备最后的战斗。
带领伤员转移的干部说:“总司令,让我留下吧,好保护你!”
杨靖宇严肃的说:“不行!现在,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在这严峻的时候,领导的责任是带好队伍,保护战士,不把伤员转移出去,我于心不安!”
伤员转移走了,经过与敌人的多次交火,杨靖宇身边是剩下两个小战士。连续战斗了三天三夜,又没有吃的,肚子饿得前心贴后背。
杨靖宇把两个小战士安顿好,让他们休息一会儿,他要到屯子里找点吃的。他勒了勒皮带,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屯子走去。肚子饿得头晕眼花,几次要栽倒在地。杨靖宇把棉衣里的棉花撕下来就着雪吃,一口一口艰难的咽着。
敌人发现了杨靖宇,而且就他一个人。几个敌兵追了过来,举着枪大喊:“快投降吧!有你的大官当!”
杨靖宇拔出两只手枪,左右开弓向敌人射击,敌人倒下一大片。蜂拥的敌人将杨靖宇围了上来,一个敌兵又喊道:“快投降吧!你跑不了了!”
杨靖宇的左手受伤了,他从棉衣上撕下布条包扎伤口,敌兵一窝蜂拥上来。杨靖宇狠狠地向敌人射击,几个敌兵又倒下来。可是,杨靖宇发现枪里面只剩下一颗子弹。
在危急时刻,身负重伤的杨靖宇,身靠一棵大树,吃力的举起了手枪,怒视着凶恶的敌人,朝自己的太阳穴开了枪,敌人吓得目瞪口呆。
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了。
万恶的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将杨靖宇的头割下,又解剖了他的尸体,要看看他肚子里有什么东西,使他坚持了那么多天的战斗。结果,他们发现杨靖宇的肠胃里竟然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
在我们享受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要牢牢地记住,这幸福和快乐是像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像他那样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为振兴中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1905年2月13日,杨靖宇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
“两垧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种东北农村小康之家的写照,用到中原及全国各地,同样适用。杨靖宇家有20亩地,又租种地主10亩,自有数间草房及耕牛、农具,父母勤劳苦作,省吃俭用,加上一对小儿女的四口之家,光景应该说是可以的。五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与他和比他小四岁的妹妹,依靠叔叔,和祖母、叔叔家一起生活。丧父失夫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但在经济上仍是可以的。杨靖宇一直没有中断学业,应能证明这一点。同时也说明这个家族的和谐,重视教育。
“杨靖宇”这个如今人人皆知的姓名,是1932年11月作为满洲省委巡视员到磐石、海龙地区巡视工作时用的,之前还曾用过周敏、张贯一、乃超的化名。杨靖宇本姓马,八岁在本村读书时,先生给他起名“尚德”,即马尚德。以至于建国后好长时间,他的女儿马锦云和马氏家族的人,都不知道民族英雄杨靖宇是他们的亲人。
杨靖宇聪明、勤奋,从私塾读到县立高小、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学习一直很好。他尊重老师,和同学不笑不说话,又有反抗精神。
中秋节,叔叔买来四盒月饼,去地主家送礼,说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杨靖宇说咱租他的地,不欠他租子,凭什么给他送礼?不合理的规矩就得改了它。
“有钱的王八大三辈。”县立高小当官、有钱人的孩子,也欺负穷人家的孩子。杨靖宇后来1.80米出头的个头,这时也身高力壮,没人敢欺负他,可谁欺负别人也不行。班里有个“孙少爷”,把人打了,还让人家给他当马骑。杨靖宇听说了,把这小子胖揍一顿,问他还欺不欺负人了,并警告他不准向他老子告状,不然还揍你。
杨靖宇参加抵制日货斗争,把与县长勾结的商家的日货都没收了。县里指示校长管教杨靖宇等人,杨靖宇说你在修身课上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族大义,尊严为先”,却屈从于反动官府,阻挠学生的爱国行动。校长恼羞成怒,威胁要开除他们的学籍。杨靖宇说你若敢开除学生,我就号召全校罢课,要求罢免校长。
“五卅运动”中,杨靖宇作为省立第一工业学校的学生代表,在街头讲演,组织募捐,搜查日货、英货,支援上海同胞的反帝斗争。
1926年秋,正当北伐军即将进军河南之际,杨靖宇在第一工业学校初级班毕业。遵照党的指示,辍学回家乡确山从事农民运动,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翌年4月,确山暴动,杨靖宇率数万农民,激战两昼夜,打下县城,活捉县长,成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这是河南省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革命政权,包括杨靖宇在内的7名委员,全部由民主选举产生。
1927年11月1日,杨靖宇又指挥了刘店秋收起义。胜利后,农民革命军在总指挥杨靖宇、党代表李鸣岐率领下,在豫东南的确山、汝南、正阳、信阳等地开展游击战争,创造农村根据地,揭开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1929年5月,河南省委派杨靖宇到上海中共中央训练班学习。因为他在河南已为敌人所熟悉,两个月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东北。从此,这个来自中原大地的大个子青年的足迹和名字,就和这片苦难深重的黑土地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来到千金寨,就把铺盖卖,新的换旧的,旧的变麻袋。”
现在,在民间被称做“千金寨”的抚顺,来了个“山东张”、“张大个子”。
如今一提起煤,人们就会想到山西。而在20世纪中叶之前,没说的,那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曾被誉为“煤都”的抚顺了。1929年夏,当杨靖宇化名“张贯一”,被满洲省委派到抚顺任特别支部书记时,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基本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煤矿多由日本人经营,滚滚乌金流进日本人的钱包。
从学生运动到农民运动,这工人运动是个新课题,杨靖宇把铺盖搬到工人的床铺上,和矿工一起劳动。你是哪旮旯人呀?俺是山东人。山东哪旮旯的呀?曹县。那时东南西北满,走到哪儿,见到个人,一开口,十有六七山东腔,煤矿工人当然也不例外。确山县靠近湖北,离山东远着呢,可山东话挺好学,一听是老乡,那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见他不笑不说话,又发现这人挺有文化,见多识广,有点儿空儿,身边就会聚拢些人,那目光亲切中透着信赖、尊敬。像“精忠报国”这样的故事,有人已经听过多少遍了,可从“山东张”、“张大个子”的嘴里讲出来,就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至于“剥削”、“压迫”、“阶级”、“阶级斗争”这些词句,听着无论多么新奇、陌生,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被称为“臭苦力”、“煤黑子”的人,也会从切身经历的苦难中,或多或少的有所领悟。
日本资本家要裁减工人,工人火了,这不是明摆着还让大家加班加点吗?一时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让杨靖宇拿主意。杨靖宇说:罢工,不给他干了,只要咱们团结起来,就能掐住小日本子的脖子!矿工很快行动起来,杨靖宇则带上几个工人去见日本资本家,让其收回裁人决定,提高矿工工资,不准加班加点,不答应这些条件就不复工。开头日本人挺硬气,撑到第四天头上撑不住了,不得不答应了全部条件。
8月1日是共产国际规定的“国际赤色日”,中共中央要求各省大城市举行示威游行,组织暴动。这天晚上,团抚顺特支书记王振祥贴标语时被捕,酷刑下叛变了,致使以杨靖宇为首的十多人相继被捕。
日本警察觉得这回抓住条大鱼,甚至认为杨靖宇是满洲共产党领导人。杨靖宇根本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俺不知道什么叫“共产党”。警察署高等系刑事横烟吉星找来叛徒对质,杨靖宇一口咬定俺不认识这个人,俺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高等系主任蜂须贺重雄没招了,下令用重刑撬开杨靖宇的嘴巴。皮鞭抽,灌凉水,压杠子,坐老虎凳,关水牢,杨靖宇死去活来,就是那些话。二十五年后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蜂须贺重雄,在所写的供词中说:“横烟对其三十岁左右的被捕者进行审讯间,这人意志非常坚强,不谈抚顺组织。”
1905年2月13日,杨靖宇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
“两垧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种东北农村小康之家的写照,用到中原及全国各地,同样适用。杨靖宇家有20亩地,又租种地主10亩,自有数间草房及耕牛、农具,父母勤劳苦作,省吃俭用,加上一对小儿女的四口之家,光景应该说是可以的。五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与他和比他小四岁的妹妹,依靠叔叔,和祖母、叔叔家一起生活。丧父失夫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但在经济上仍是可以的。杨靖宇一直没有中断学业,应能证明这一点。同时也说明这个家族的和谐,重视教育。
“杨靖宇”这个如今人人皆知的姓名,是1932年11月作为满洲省委巡视员到磐石、海龙地区巡视工作时用的,之前还曾用过周敏、张贯一、乃超的化名。杨靖宇本姓马,八岁在本村读书时,先生给他起名“尚德”,即马尚德。以至于建国后好长时间,他的女儿马锦云和马氏家族的人,都不知道民族英雄杨靖宇是他们的亲人。
杨靖宇聪明、勤奋,从私塾读到县立高小、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学习一直很好。他尊重老师,和同学不笑不说话,又有反抗精神。
中秋节,叔叔买来四盒月饼,去地主家送礼,说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杨靖宇说咱租他的地,不欠他租子,凭什么给他送礼?不合理的规矩就得改了它。
“有钱的王八大三辈。”县立高小当官、有钱人的孩子,也欺负穷人家的孩子。杨靖宇后来1.80米出头的个头,这时也身高力壮,没人敢欺负他,可谁欺负别人也不行。班里有个“孙少爷”,把人打了,还让人家给他当马骑。杨靖宇听说了,把这小子胖揍一顿,问他还欺不欺负人了,并警告他不准向他老子告状,不然还揍你。
杨靖宇参加抵制日货斗争,把与县长勾结的商家的日货都没收了。县里指示校长管教杨靖宇等人,杨靖宇说你在修身课上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族大义,尊严为先”,却屈从于反动官府,阻挠学生的爱国行动。校长恼羞成怒,威胁要开除他们的学籍。杨靖宇说你若敢开除学生,我就号召全校罢课,要求罢免校长。
“五卅运动”中,杨靖宇作为省立第一工业学校的学生代表,在街头讲演,组织募捐,搜查日货、英货,支援上海同胞的反帝斗争。
1926年秋,正当北伐军即将进军河南之际,杨靖宇在第一工业学校初级班毕业。遵照党的指示,辍学回家乡确山从事农民运动,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翌年4月,确山暴动,杨靖宇率数万农民,激战两昼夜,打下县城,活捉县长,成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这是河南省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革命政权,包括杨靖宇在内的7名委员,全部由民主选举产生。
1927年11月1日,杨靖宇又指挥了刘店秋收起义。胜利后,农民革命军在总指挥杨靖宇、党代表李鸣岐率领下,在豫东南的确山、汝南、正阳、信阳等地开展游击战争,创造农村根据地,揭开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1929年5月,河南省委派杨靖宇到上海中共中央训练班学习。因为他在河南已为敌人所熟悉,两个月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东北。从此,这个来自中原大地的大个子青年的足迹和名字,就和这片苦难深重的黑土地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来到千金寨,就把铺盖卖,新的换旧的,旧的变麻袋。”
现在,在民间被称做“千金寨”的抚顺,来了个“山东张”、“张大个子”。
如今一提起煤,人们就会想到山西。而在20世纪中叶之前,没说的,那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曾被誉为“煤都”的抚顺了。1929年夏,当杨靖宇化名“张贯一”,被满洲省委派到抚顺任特别支部书记时,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基本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煤矿多由日本人经营,滚滚乌金流进日本人的钱包。
从学生运动到农民运动,这工人运动是个新课题,杨靖宇把铺盖搬到工人的床铺上,和矿工一起劳动。你是哪旮旯人呀?俺是山东人。山东哪旮旯的呀?曹县。那时东南西北满,走到哪儿,见到个人,一开口,十有六七山东腔,煤矿工人当然也不例外。确山县靠近湖北,离山东远着呢,可山东话挺好学,一听是老乡,那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见他不笑不说话,又发现这人挺有文化,见多识广,有点儿空儿,身边就会聚拢些人,那目光亲切中透着信赖、尊敬。像“精忠报国”这样的故事,有人已经听过多少遍了,可从“山东张”、“张大个子”的嘴里讲出来,就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至于“剥削”、“压迫”、“阶级”、“阶级斗争”这些词句,听着无论多么新奇、陌生,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被称为“臭苦力”、“煤黑子”的人,也会从切身经历的苦难中,或多或少的有所领悟。
日本资本家要裁减工人,工人火了,这不是明摆着还让大家加班加点吗?一时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让杨靖宇拿主意。杨靖宇说:罢工,不给他干了,只要咱们团结起来,就能掐住小日本子的脖子!矿工很快行动起来,杨靖宇则带上几个工人去见日本资本家,让其收回裁人决定,提高矿工工资,不准加班加点,不答应这些条件就不复工。开头日本人挺硬气,撑到第四天头上撑不住了,不得不答应了全部条件。
8月1日是共产国际规定的“国际赤色日”,中共中央要求各省大城市举行示威游行,组织暴动。这天晚上,团抚顺特支书记王振祥贴标语时被捕,酷刑下叛变了,致使以杨靖宇为首的十多人相继被捕。
日本警察觉得这回抓住条大鱼,甚至认为杨靖宇是满洲共产党领导人。杨靖宇根本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俺不知道什么叫“共产党”。警察署高等系刑事横烟吉星找来叛徒对质,杨靖宇一口咬定俺不认识这个人,俺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高等系主任蜂须贺重雄没招了,下令用重刑撬开杨靖宇的嘴巴。皮鞭抽,灌凉水,压杠子,坐老虎凳,关水牢,杨靖宇死去活来,就是那些话。二十五年后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蜂须贺重雄,在所写的供词中说:“横烟对其三十岁左右的被捕者进行审讯间,这人意志非常坚强,不谈抚顺组织。”
一个姓丁的叛徒忍受不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可耻地叛变了,出卖了抗日联军。这个可恶的叛徒领着日本鬼子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起来。
形势严峻,杨靖宇决定将主力转移,突围出去,他自己带一支小部队留下来牵制敌人。大家都不同意,杨靖宇坚决的说:“我是司令,我说了算!”他耐心的解释说:“我是敌人的眼中钉,吸引力最大。”
杨靖宇留下来,带领战士们打退敌人3次进攻,到天黑时,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出去了。这时,留下的战士只剩下五、六十人了,还有一部分伤员。吃的一点没有了,当地群众也联系不上,杨靖宇命令将伤员转移,准备最后的战斗。
带领伤员转移的干部说:“总司令,让我留下吧,好保护你!”
杨靖宇严肃的说:“不行!现在,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在这严峻的时候,领导的责任是带好队伍,保护战士,不把伤员转移出去,我于心不安!”
伤员转移走了,经过与敌人的多次交火,杨靖宇身边是剩下两个小战士。连续战斗了三天三夜,又没有吃的,肚子饿得前心贴后背。
杨靖宇把两个小战士安顿好,让他们休息一会儿,他要到屯子里找点吃的。他勒了勒皮带,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屯子走去。肚子饿得头晕眼花,几次要栽倒在地。杨靖宇把棉衣里的棉花撕下来就着雪吃,一口一口艰难的咽着。
敌人发现了杨靖宇,而且就他一个人。几个敌兵追了过来,举着枪大喊:“快投降吧!有你的大官当!”
杨靖宇拔出两只手枪,左右开弓向敌人射击,敌人倒下一大片。蜂拥的敌人将杨靖宇围了上来,一个敌兵又喊道:“快投降吧!你跑不了了!”
杨靖宇的左手受伤了,他从棉衣上撕下布条包扎伤口,敌兵一窝蜂拥上来。杨靖宇狠狠地向敌人射击,几个敌兵又倒下来。可是,杨靖宇发现枪里面只剩下一颗子弹。
在危急时刻,身负重伤的杨靖宇,身靠一棵大树,吃力的举起了手枪,怒视着凶恶的敌人,朝自己的太阳穴开了枪,敌人吓得目瞪口呆。
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了。
万恶的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将杨靖宇的头割下,又解剖了他的尸体,要看看他肚子里有什么东西,使他坚持了那么多天的战斗。结果,他们发现杨靖宇的肠胃里竟然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
在我们享受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要牢牢地记住,这幸福和快乐是像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像他那样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为振兴中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