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大全(19篇)
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教学设计文稿,它能够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些教案范例展示了教师如何有机地结合教学理论和实际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通过制作“童眼看家乡”为主题的文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在word中插入文件图片2、改变图片的位置和大小。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教学手段与媒体]网络教室,畅通的局域网环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插入图片。
建议:如果有个别学生已经掌握插入外部文件图片的方法,则请生上台演示。如果没有学生掌握这一操作,则可以由教师利用大屏幕投影或广播教学方式进行操作讲解。再由学生练习插入外部图片的操作。
2、移动图片位置、改变图片大小、调整图片效果。
师:你对插入的图片满意吗?
生发表意见:“太大/小了!”、“我想调整图片和文字的位置”
由于此部分操作与剪贴画的操作方法一致,因此,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此次探究任务。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巡视、指导。
2、给图片加边框展示一份配有边框的图片的word文档。
3、生观察、比较后发现图片加上了边框。
师提出探究任务:为图片添加边框。
生看书78页第三部分内容,尝试使用图片工具栏中线形按钮为图片添加边框。
三、主题拓展、巩固练习。
提出主题:童眼看家乡。
子题目:家乡的美景、家乡的小吃、家乡的人、50年后的家乡……。
要求:
1、以“童眼看家乡”为主题,选择一个子题目(也可以自定其他题目),制作图文并茂的word文档。
2、所需文字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素材库中文字材料。
3、所需图片既可以从老师提供的素材库中选取,也可以是利用画图工具制作的插图。
4、填写《“童眼看家乡”电子文档制作过程自评表》。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二
学习目标:
1、设置“纸张”大小和页边距。
2、设置边框和底纹。
3.将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教学重点:设置边框和底纹。
教学难点:设置“纸张”大小和页边距。
教学过程:
导入:
过渡:
1.出示美丽的仙女湖图片。问:仙女湖美吗?
2.出示55页例文。(没有排版的)。
师:这么美丽的文字,却没有排版,总有一点不美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word的几种常用的排版技术。
探究新知。
一、设置“纸张”大小和页边距。
要对一篇文章进行排版,首先要考虑“纸张”大小和文字距“纸张”边缘的距离。word默认的“纸张”规格为“a4”,即高度为297mm、宽度为210mm。要改变“纸张”的大小,可以通过选择菜单中的“文件”—“页面设置”命令来实现。
设置“纸张”的大小。
1.在我的文档中打开《美丽的仙女湖》。
2.打开“文件”——“打印预览”,预览一下文章的打印效果。
3.单击(关闭)按钮,返回编辑页面。
4.打开“文件”——“页面设置”,从而打开了“页面设置”对话框。如图11—1所示,在“页面设置”对话框里,第一个选项卡便是“页边距”。页边距即文字到“纸张”边缘的距离。页边距的值可以点击和按钮进行调整,也可以直接在方框内输入数据。
5.先随意地调整上、下、左、右的页边距,注意观察预览区显示的效果,再点击“确定”按钮,观察你设置的效果。
6.再次进入“页面设置”对话框,设置一具合适的页边距。
7.单击“纸型”选项卡,从“纸型”栏中观察一下现在是什么纸型,再单击“纸型”栏右边的按钮,看看有哪几种纸型(图11—2)。
设置纸型后,有可能会再次影响到页边距的比例,此时可以重新设置页边距,直到满意为止。
在word窗口的上边和左边分别有一个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页边距和页边距边界。
设置页边距还可以通过拖动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上的“页边距边界”滑块来实现(图11—3)。
请为你的文档设置适当的上、下、左、右页边距。
二、设置边框和底纹。
为了进一步美化文章版面,有时我们还需要为文档设置漂亮的边框和底纹。
为文档设置艺术型边框和底纹。
1.单击菜单栏中的“格式”,选择“边框和底纹”。
2.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设置框里,选择“页面边框”选项卡(图11—4)。
请仔细观察“页面边框”选项卡,看看有哪几种边框样式。怎样选择边框的线型、宽度和颜色?按你的想为文档设置一个边框,并观察效果。
3.请单击“艺术型”栏中右边的按钮(图11—4),你将会发现有许多漂亮的边框,选择一个试试效果吧!
4.选中标题文字“美丽的仙女湖”,再选择“底纹”选项卡。
5.从这个选项卡中,我们可以设置文字底纹的填充颜色、图案式样和图案的颜色。现在确定填充颜色为淡蓝色,图案式样为浅色上斜线,图案颜色较深一点的颜色(图11—5)。
6.单击“确定”,观察效果。
最后,请为你的文档设置一个适合而漂亮的边框和标题文字的底纹。
三、将文档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把经过排版后的《美丽的仙女湖》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
2.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的“保存位置”处,选择自己的文件夹所在盘符。
3.再打开自己的文件夹,输入文件名后,单击“保存”按钮(图11—6)。
完成操作62页的练一练的1、2、3。
教后小记: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三
本课是义务教育山东省小学课本(泰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第二单元第6课。
本课安排1课时完成,教学内容以制作“历史名人”的演示文稿为载体,向学生介绍设置背景及设置图片、文本的动画效果的方法。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制作完成一份演示文稿了,如何让演示文稿更加美观生动,是从本课开始对演示文稿进行修饰,所以这节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背景对美化幻灯片的重要作用,体验动画效果带来的动感,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自由设置,增强幻灯片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精神和提高自学能力、审美能力。
本课面对的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已有一定的操作基础,如文字编辑与排版、图片的插入与简单设置、网络搜索的基本能力等。在语文素养方面有一定的文学常识,在美术素养上也具备一定审美知识,所以学习本课是多学科、多种知识的整合。
一、知识目标:了解设置背景及设置图片、文本的动画效果的方法。
二、技能目标:会设置幻灯片的背景,能够设置图片、文本的动画效果。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名人的思想、事迹和影响,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设置背景及动画效果。
教学难点:背景与动画效果如何为主题服务。
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范例作品演示和主题式任务组织教学,采用“设计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对新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学习。
为了让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我充分利用投影仪、银幕等电教设施与联想传奇多媒体网络教室功能,采取边讲授边操作演示的教法,直观形象地加深学生印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欣赏、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动手操作等方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本课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反馈矫正,注意及时评价,提高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范例作品、相关名人的'图片与文字(发送到学生机)、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仪、大屏幕。
教师:展示范例(内容相同,一件不作任何修饰,另一件有背景、动画等修饰),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比较两者的不同,说说有什么感受。提出:“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让自己的作品丰富多彩、有感染力?”,自然引入新课。
学生:欣赏范例,通过两者对比,得出文稿修饰前后的不同,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创设范例作品欣赏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对比,学生自然感受到背景、动画的强烈感染力,能够较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这一环节中主要采用精讲与演示、任务驱动教学法。以给作品设置背景、动画效果为任务,进行探究学习的。教师利用电子教室边讲授边演示,加强学生感知理解。再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进行学习,不仅易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新知,做到主动探究学习。
(一)设置背景。
1、教师引导:“格式”——“背景”——出现“背景”对话框,设置背景——选择“预览”查看实际效果——“应用”。
学生探究:试试哪种方式的效果更好,并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背景设置。
2、在学生设置完背景基础上,教师引导:“同学们,在选择背景完毕后,我们选择的是‘应用’按钮,如果选择‘全部应用’会是什么效果?”
教师提示学生学习途径:a、查看课本b、动手尝试。
学生通过以上学习途径,得出结论:“应用”表示只有该张幻灯片采用当前的背景;而“全部应用”表示在该演示文稿中所有幻灯片都采用当前的背景。
【设计意图】:背景的形式多样,但操作并不复杂,只要引导学生会设置其中的一种,利用知识迁移其他形式也就无师自通了。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探究、尝试比较方式去学习,不仅能加强学生探究操作、总结归纳能力,而且还能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益。
(二)设置动画效果。
1、给文本、图片设置动画效果。
教师:如何实现范例作品中出现的动画效果呢?
教师边讲授边演示:“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出现“自定义对话框”,设置动画效果——选中设置对象(如文本)——“效果”设置——“预览”——“确定”
想一想:如何进行图片的动画设置?(知识迁移:与文本设置基本相同)。
试一试:给自己作品的图片加上动画效果。
2、播放幻灯片。
教师:演示“幻灯片放映”——“观看放映”——观看放映效果。
接着,提出问题:“想一想:播放幻灯片,还有哪些方式?”
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学习相关知识点,总结出:“放映视图”、“幻灯片游览视图”都可放映幻灯片。
教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动手试试看。”
学生:通过动手尝试,归纳总结出不同:“放映视图”和“观看放映”都是满屏演示,而“幻灯片游览视图”不是满屏演示,且在操作速度和便捷上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文本、图片的动画设置是本课的重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我采用教师先讲解演示后由学生尝试练习的方式完成。幻灯片的放映在前面的学习中已有了解,但视图和演示方式不同,效果也有所不同,操作速度上也有差距。因此通过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再归纳总结出不同点,学生会更加深入了解这一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操作水平的提高。
(三)文稿修饰要为作品主题服务。
教师:打开范例作品:同一内容,但修饰不同(一张背景、图片文本等的修饰设置合理,贴近主题;一张背景花哨、图片文本设置不合理),让学生欣赏、比较和讨论哪一种更突出主题、设置更合理。
学生:欣赏作品,通过比较、讨论和感受,得出结论,即设置背景和动画的目的不只是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表现主题、突出主题,不能只一味地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作品主题和内容。
【设计意图】:我认为本课难点并不在于文本和图片动画效果的设置(实践证明学生很容易掌握这一内容),而是在于让学生明白如何让素材、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主题、突出主题。很多学生往往不遵循这一原则,而是盲目追求作品的视觉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本课教学上加强对这一内容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学习以上新知之后,接下来就进行任务操作,这是学生巩固新知、自我消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任务:利用本节所学知识,制作“牟平景观”一组演示文稿,并进行美化设计。
素材来源:教师发送的素材(存于学生机)、网络资源(上网查找)。
要求(即评价标准):
1、素材选择丰富、贴切。
2、整体编排和谐。
3、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
4、对名人的介绍条理、清楚。
5、观看者能从中受启发教育。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矫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体现了“以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是学生巩固新知、提高操作能力的重要过程。在任务驱动下,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去设计。教师的巡视指导,不但能弥补学生学习新知过程中的知识遗漏,而且还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师生进行交流共享:结合评价标准,说说优点、谈谈不足。最后教师进行整体总结评价,学生针对自己作品再进行自评、反思。
【设计意图】:作品的展示和评价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认可和尊重,也是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加强了师生、生生互动,有利下一步学习的改进和提高。
《家乡的历史名人》。
——设置背景与动画效果教学设计。
一、设置背景:
格式”——“背景”——出现“背景”对话框,设置背景——选择“预览”查看实际效果——“应用”。
二、设置动画效果。
“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出现“自定义对话框”,设置动画效果——选中设置对象(如文本)——“效果”设置——“预览”——“确定”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四
第一章 迈向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简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和信息处理 第二节 信息技术简介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正确把握信息的基本概念,了解简单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方法,完成“个人信息卡片”制作。
2.结合课堂教学,查阅有关资料,完成命题作文:“从烽火台到因特网”,并展开讨论。
3. 会开机、关机操作
教学重、难点
信息的概念 信息技术简介
教法、学法
师:讲演辅结合 生:边学边练,自主探究
教 学 程 序
认 知
操 作
一、复习提问
1. 统计在小学学过计算机的人数?
2. 怎样开机,关机你还记得吗?
二、新知
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无处不在,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了解信息,认识信息,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是需要感知的,信息的作用只有在它为人所感知,并理解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来。
信息是现实世界中可以被感官直接或间接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
2、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方法
3、信息社会
4、信息技术初步
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理解、加工、处理、保存、传播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 (简介因特网、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信息高速公路)
5、信息技术展望
三、小结:
1.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正确认识、运用各类信息及其载体,探索广阔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自觉、高效的信息意识是我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
2.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和分析。
四、思考与练习:kp7、15
一.练习开机操作
二.练习登录入网操作
三.练习关机操作
教学后记
对小学阶段未学习计算机操作的学生,要分层进行讲解正确的开机、关机方法。必要的资料查询、广泛的交流与讨论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五
3.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一些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如何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
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引导式学习。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1.新知导入。
教师呈现多媒体课件,展示现代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教师引入:“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我们享受着计算机带来的便利,但是我们也常常遇到各种软件和硬件的问题,那么,你们知道计算机的很多细节吗?”
学生进行讨论并交流,师生互相评价。
2.新知学习。
教师呈现多媒体课件,介绍了计算机的历史:
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是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3)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4)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5)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教师介绍第四代计算机的特点,如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大,成本低等。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一起深入了解计算机结构组成,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知识,相信大家通过共同的努力,都能成为一位计算机小专家。”学生通过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并进行自主学习,在教材中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师:从计算机的外观和内部结构来看,有哪些硬件部件呢?
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外观部分包括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和音箱;内部构造由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软驱和网卡等组成。
课件引导讲解。
教师:cpu类似于人的大脑,负责计算和掌控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主板则是计算机的血管和神经,只有它和cpu一起才能控制其他硬件;显卡相当于人的眼睛,负责将图像信号转换成可见的图像;声卡则是计算机的.声带,控制计算机发声;内存条作为计算机的临时储存器,帮助计算机快速处理数据;硬盘类似于一个大仓库,用于永久储存数据和程序;显示器相当于人的脸,用来输出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音箱是计算机的嘴,用来输出声音;键盘和鼠标都是输入设备,用来控制计算机操作;打印机也是输出设备。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展示的计算机实物部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抢答。
展示课件。
教师: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bit),即1个二进制位(0或1),而最基本的容量单位则是字节(byte)。1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1个汉字占2个字节。常用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换算关系如下: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六
(北京版)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案彩笔绘画多美丽1课题14 彩笔绘画多美丽课时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前景色和背景色,并应用各种绘画工具。2.会画实心矩形、椭圆形。3.能根据需要调整“画纸”的大小。
教学重点:
掌握前景色、背景色的选取与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绘图需要,合理调整“画纸”大小。
教材分析:本课是从调整“画纸“大小,选取颜色、画实心图形三个方面由浅及深地介绍了画图软件的使用,学生兴趣浓厚,操作性强,效果明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新授。
三、巩固练习。
四、收获与体会。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七
1.分析本册教材,明确学期计划及学习内容。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应用?
※知识目标:
1.明确本学科的学期计划及学习内容。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4.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分类。
※技能目标:
1.根据学期内容,确定自己操作提高的方向。
2.根据网络概念及组成要素,知道组建网络要做哪些事。如果身边碰巧有这种需要,自己可以参与其中。
3.能恰当地将身边的一些网络进行归类。
※情感目标:
1.激发兴趣,让自己的学习能够有的放矢。
2.通过网络的功能及发展,明白分享与合作对学习工作的影响。
3.科技领先是一个国家、民族决定其国际地位的重要砝码,激励学生要有使命感、责任感。
1.通过学期计划及内容介绍,让学生知道要学些什么,应该怎么来学。
2.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素。
3.能列举出身边的网络环境并恰当归类。
对“网络”这个词,更多的同学会把它的概念缩小理解为“互联网”,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概念,知道其功能和分类。相对于其它知识、技能,本课内容应该有90%以上的学生是在同一起跑线。
一、学期内容及计划。
(通过引导,浏览目录,明确学习内容)。
计算机是我们信息技术课上必不可少的工具,对它的使用和操作我们也相当的熟悉了。可是,在现代的信息社会,分散在各处的孤立的计算机就好像一个“光杆司令”,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想请问一下,你们有听说过“地球村”这个名词吗?“地球村”就是比喻人和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突破了时间、空间距离,就好像同处于一个小小的村落一样。
二、计算机网络。
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信息的来源也很多,我想请同学们就自己听说的,看到的,想象的相关内容来谈一谈自己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学生畅谈时间)。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教师补充,板书“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必备基本要素”)。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分散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连起来,实现彼此间通信及计算机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这样一个实现了资源共享的体系叫做计算机网络。
(指导学生在教材相应位置标记出)。
2.必备的基本要素。
(根据概念叙述,提取这3个基本要素)。
·至少有两台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通信介质分有线、无线。
·网络协议。
我们一直在说计算机网络怎样让我们的信息交流方便、快速,那么,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是谁以了要把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快速阅读教材p1-2页后,四人小组归纳出各阶段计算机网络的显著特点。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50年代――60年代)面向终端,网络结构简单,功能有限。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60年代末――70年代)共享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90年代至今)互连、高速、智能与更为广泛的应用下面呢,由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下网络的分类,就我所掌握的“信息”,有些同学可就是把“计算机网络”认为是“互联网”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相连接,根据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以及网络所覆盖的面积不同,可以将网络分为三类:
1.局域网(lan)。
局域网通常是为了一个单位、企业或一个相对独立的范围内大量存在的微机能够相互通信,共享某些外部设备(过去高容量硬盘、激光打印机、绘图机都是昂贵的设备)、共享数据信息和应用程序而建立的。
典型的局域网络由一台或多台服务器和若干个工作站组成。
比如:计算机教室,整个校园内都是一个局域网。
2.广域网(wan)。
广域网在地理上可以跨越很大的距离,连网的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几万米以上,跨省、跨国甚至跨洲。
目前,大多数局域网在应用中不是孤立的,除了与本部门的大型机系统互相通信,还可以与广域网连接,网络互连形成了更大规模的互连网。
大家通常使用的因特网(internet)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
关于因特网,想多和大家说说。80年代末期,internet才进入我国,是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接入。所以,最初,因特网在我国是高精尖的技术及高精尖的应用,非一般人所能用。直到1994年,邮电部建立了chinanet网,使因特网真正面向全国大众。chinanet网目前由中国电信负责经营管理,并且绝大数用户接入因特网都选择中国电信作为isp(因特网服务供应商)。
虽然我们使用因特网的历史比较短暂,但我们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首先是网民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1月的数据统计表明,中国目前网民数量已达1.1亿,占中国总人口的近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次,要互联网技术领域,我们由原来的“学徒”跻身为“师傅”。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阅读材料”,抖擞抖擞精神,扬眉吐气一下!
3.城域网(man)。
基本上是一种大型的局域网(lan),它可以覆盖一组邻近的公司或一个城市,可以支持数据和声音,并有可能涉及到当地的有线电视网。
时下,许多城市教育部门组建了教育城域网,进行远程教学等。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帮助,说明所事例分别体现或发挥了网络哪方面的功能)。
五、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1.资源共享。
2.网络通讯。
3.分担负荷及协同处理。
在现在的社会,我们会发现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有了网络,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加强了人与人的沟通,学会了共享,增强了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必须要提醒我们的同学们,网络是为了帮助我们,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如果有一天,网络挟持了你,让你不能正常生活,那你就应该及早就医,及时进行心理辅导与调整,斩断网瘾,重回正轨。
本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一下计算机网络,了解了其发展历史,知道了网络的功能以及分类。
书上p7“探索活动”,直接填写在书上。
要求:1.是自己亲历的最深切的感受,字数不一定多,但要真!
2.第二天由科代表收交作业!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八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初步掌握拖动调整表格和菜单调整表格的两种方式;掌握设置表格边框和底纹;知道用字体、字号、粗细设置和文字的摆放等方法可以使表格更加美观。知道美化表格的一些常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团体分工协作的意识;树立用现代化工具帮助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困难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美的教育。
用鼠标拖动的方式和用菜单调整的方式调整表格大小、行高、列宽。
表格大小、行高、列宽的菜单调整过程中,“表格属性”^对`话框中各选项卡的设置
教学准备:硬件:多媒体电脑室
软件:word20xx广播教学系统
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统计表 | ||||
调查结果 | ||||
姓名 | 是否近视 | 是否挑食 | 有无龋齿 | 每天锻炼时间 |
小张 | 否 | 否 | 有 | 20分钟 |
小李 | 是 | 是 | 无 | 50分钟 |
小王 | 否 | 否 | 无 | 90分钟 |
小刘 | 否 | 是 | 无 | 30分钟 |
统计结果 | ||||
小组人数 | 近视人数 | 挑食人数 | 龋齿人数 | 平均锻炼时间 |
4 | 1 | 2 | 1 | 47.5分钟 |
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汇报。
任务一:调整表格行、列宽度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要求学生根据教材39页进行操作调整表格。 | 动手实验。并在教材中记录下实验结果 |
(一)学习拖运调整方式。 1、将表格的第1列和第2列变宽些,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争夺“聪明奖”(可借助书本)。 2、学生演示,如有不够教师稍作补充。 | 1、学生自学教材后,几个学生演示拖动调整的操作方法。 2、学生练习拖动调整表格的方法: 将表格的第1、2、8行变宽些。 |
(二)学习菜单调整的方法: 1、调整行高和列宽。 2、出示考考你: 你能将表格的第二行调整为1厘米高,第四行设为2厘米高,并且第三列设为3厘米吗? 师补充注意要点。 | 对表格进行整体调整。 1、学生学习菜单调整方式,完成行高和列宽的设置。(借助书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以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帮忙,也可以请老师帮忙。) 2、3-4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讲解。 3、学生练习。 |
任务二:调整文字字体、字号、对齐式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一)设置文字格式及文字摆放。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去解决新发现的不同点。让学生比比谁解决的问题多。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表格文字的九种对齐方式。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3、根据情况教师评价补充。 |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文字格式和文字摆放的操作。(可以借助书本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等) 2、4-5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讲解,集体评价。(每人任选一种方法) 3、试一试:把表格中的文字设为楷体、小四号、居中。 |
任务三、调整表格边框,为表格设置底色。
(一)、分析作品、尝试制作
1、学生讨论:第二张表格比第一张表格增加了些什么?(边框和底纹)
2、演示学习任务和要求:
(1)边框粗细有区别(2)底纹色彩有区别
3、教师提问:怎样设置“边框、底纹”?(教师提示制作要点)
4、学生看学习材料,尝试设置“边框、底纹”,教师指导困难小组,并记录学生学习中的“典型困难”。
(二)交流汇报、协作提高
1、组织小组讨论制作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派代表发言。
2、小组成员互相修改作品。
任务四、自学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格格式进行调整。
操作步骤:
1.点击“表格”菜单。
2.选择“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3.选择喜欢的表格“格式”。
4.单击“确定”按钮。
小组讨论:
1.从调查统计结果反映出什么情况?
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3.提出改善同学健康状况的建议。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九
课题。
第一章迈向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简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息和信息处理。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正确把握信息的基本概念,了解简单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方法,完成“个人信息卡片”制作。
2.结合课堂教学,查阅有关资料,完成命题作文:“从烽火台到因特网”,并展开讨论。
3.会开机、关机操作。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师:讲演辅结合。
生:边学边练,自主探究。
教学程序。
认知。
操作。
一、复习提问。
1.统计在小学学过计算机的人数?
2.怎样开机,关机你还记得吗?
二、新知。
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无处不在,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了解信息,认识信息,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信息是需要感知的,信息的作用只有在它为人所感知,并理解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来。
信息是现实世界中可以被感官直接或间接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
2、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方法。
3、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理解、加工、处理、保存、传播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简介因特网、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信息高速公路)。
三、小结:。
1.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正确认识、运用各类信息及其载体,探索广阔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自觉、高效的信息意识是我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
2.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和分析。
四、思考与练习:kp7、15。
一.练习开机操作。
二.练习登录入网操作。
三.练习关机操作。
教学后记。
对小学阶段未学习计算机操作的学生,要分层进行讲解正确的开机、关机方法。必要的资料查询、广泛的交流与讨论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十
(第一册上)。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
教学过程:
一、新授。
生:好!
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
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三、想一想。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一
《我的小鱼儿》选自湖北省科学研究所编写的《综合实践活动?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鱼儿水中游”第二次活动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熟悉了“画图"软件的界面,并会使用直线工具、椭圆工具、矩形工具等绘制简单的生活标识,本节教材里的曲线工具、颜色填充工具、文字工具,既是对前一单元所学习的画图工具的补充和进一步的深化,又是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更加美观的、更有特色的个人作品而设的。
2、目标。
认知目标:要求学生利用曲线工具、颜色填充工具、文字工具,设计一幅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鱼儿的图画。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鱼儿从纸上“游"上电脑屏幕,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从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曲线工具、颜色填充工具、文字工具设计一幅小鱼儿图案作品。
教学难点:曲线工具的使用。
对于新的学习内容,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亲近感,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主要采取“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赏识教育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学生要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这节课我大胆尝试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操作,去实践。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自主探索,小组协作等方式为主,力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发现,实践中创造。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课件展示美丽的海景图画和绘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画图软件的乐趣和魅力,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欣赏、赞叹之余,顺势提出:“水底世界”可真漂亮啊!尤其是热带鱼的优美的线条和丰富多彩的颜色更让人着迷,你想让你的小鱼儿也从纸上“游”上电脑屏幕吗?兴趣是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就可以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求知识的氛围中。
(二)引导新知,掌握方法。
(1)教学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鱼缸里的鱼的观察并绘画,已经知道画小鱼儿需要很多线条流畅的曲线。在画图软件中曲线工具在哪儿呢?学生自己尝试找到曲线工具的位置,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我提示:当鼠标指向工具图标的时候,会有对应的文字提示。然后讲解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演示。
(拖弯)移动光标至线条要弯曲的部分,按下鼠标左键,沿着要弯曲的方向拖动鼠标,并观察画布上线条弯曲的情况。当对弯曲程度满意时,松开鼠标左键,线条上便出现一个弯儿。
(定型)在原地再单击一下鼠标左键,一个弯的曲线就画好了。
让学生自己尝试画曲线,我巡视辅导。学生练习画曲线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同学用曲线工具画出了三种不同的曲线效果。对于他们的发现我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不同曲线的绘制方法和技巧。有了老师的鼓励,他们非常自豪,也乐于帮助其他的同学,而其他同学也非常想知道那么漂亮的线条是怎么用曲线工具绘制出来的。所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从网上复制文字和图片到“写字板”的方法。
2.能力目标:
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网上迅速搜集信息、保存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保存文字和图片的另一种方法。是对前面学习的一种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网页和图片我都回下载和保存了,如果我只想保存文字能行吗?
2.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怎样利用“复制”和“粘贴”的方法来保存文字和图片。
二、教学新课。
(一)文字的下载。
1.通过“baidu”搜索引擎搜索出寓言故事网页。
2.选择一个寓言故事,将其中的文字选中。(拖动鼠标)。
3.在选中的地方点鼠标“右键”选择“复制”。
4.打开写字板,在空白的地方点鼠标“右键”选择粘贴。
学生练习。
(二)图片的保存。
1.打开一幅图片,让学生思考和尝试,怎样将其放到我们的写字板中去?
2.学生思考练习。
3.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学生练习。
三、大显身手。
学生自己搜集保存,最后进行评选。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三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集成办公系统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使学生了解wps2000软件的功能,掌握进入和退出wps2~操作环境勺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介绍文字处理系统软件wps200;
2.启动wps2000;
3.退出wps2000。
三、教学重点:
启动和退出wps2000。
四、教学难点 :
对集成办公系统软件的理解。
五、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六、教学过程 (在演示时,每操作一步,都说出声来):
1.新课引入同学们,前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如何用画图软件绘制图形,在实际应用中更多的应用是文字处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简单实用、功能强大的集成办公系统软件wps2000。
2.讲授新课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如何启动和退出wps20印文字处理系统。wps2000是一套支持windows95/98,具有文字处理、表格应用、图像编辑、公式编辑、图形处理、样式管理、语音控制、多媒体播放、电子邮件发送等诸多功能的32位操作平台上的集成办公软件。
它和美国微软公司的office系列是目前中国市场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集成办公系统,也是软件业中为数不多的能和国外软件抗衡的产品。启动wix32(x)o的方法有三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目的。
(利用多媒体演示系统演示wps2000的三种启动方法,并让学生利用其中一种启动wp'32000)退出wps2000的方法也有三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退出wps2000。
(利用多媒体演示系统演示wps2000的三种退出方法,并让学生利用其中一种退出wps2000)。
第二课调动文字。
一、教学目标 :
1、掌握插入和改写状态的切换与区别。
2、学会插入和删除文字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插入和改写状态的切换与区别。
2、插入、删除文字。
三、教学重点:插入、删除文字。
四、教学难点 :插入、改写状态的切换与区别。
五、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六、教学过程 。
1、要求学生打开文本《日月潭》。
2、在“令”字前面插入“景色怡人”四个字,该怎么办?3、操作步骤:
把光标移到“令”字前面。输入“景色怡人”。
4、切换“插入”、“改写”状态的使用方法。
5、试一试:将文章中“景色怡人”几个字删除掉。
6、方法:
方法1:将光标移到指定文字的后面,按退格键删除。
方法2:将光标移到指定文字的前面,按delete键删除。
7、练一练:p9。
第三课文字复印机。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复制文本的三种方法;
2.使学生巩固剪贴板的有关内容。
二、教学内容:
1.使用工具条中的“复制”按钮复制;
2.使用编辑菜单进行复制;
3.使用鼠标直接拖放复制。
三、教学重点:
复制文本的三种方法。
四、教学难点 :
复制操作的原理及剪贴板知识。
五、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六、教学过程 (在演示时,每操作一步,都说出声来):
1.新课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本的选定,选定了文本之后,就可以对它进行复制、删除、移动等处理。本节课我们学习文本的复制。
2.讲授新课。
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复制一个文本。
复制文本有三种方法可以实现。
1.选定要复制的内容;
2.单击工具条上“复制”按钮;
3.用鼠标或光标控制键将光标移到要插入的位置;
4.单击工具条上“粘贴”按钮。
使用编辑菜单进行复制。
1.选定要复制的内容;
2.单击“编辑”,在弹出菜单中单击“复制”;
3.用鼠标或光标控制键将光标移到要插入的位置;
4.单击“编辑”,在弹出菜单中单击“粘贴”按钮。
使用鼠标直接拖放复制。
1.选定要复制的内容;
2.按住ctrl键,指向选定内容;
3.用鼠标将选定内容拖至要复制的位置;
4.松开鼠标,松开ctrl键。
练习:·说一说复制有几种方法?
第四课文字的设置。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设置文字的字型和字间距的操作方法;
2.使学生掌握设置文字粗体和斜体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如何设置文字的字型和字间距;
2.如何设置文字的粗体和斜体。
三、教学重点:
建立文本和保存文本文件。
四、教学难点 :
文字的字型、字间距、粗体与斜体的设置。
五、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六、教学过程 (在演示时,每操作一步,都说出声来):
1.新课引人。
为了让一篇文章题目更突出,标题更醒目,还可以设置文字的字型和字间距以及给文字设置粗体和斜体。
2.讲授新课。
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给文字设置字型、字间距、粗体与斜体。
如何设置文字的字形和字间距。
1.选定要设置字型与字间距的文本;
2.单击“文字”,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字体”命令;
3.在“字型”中,单击相应字型;
4.在“字间距”中,输人数字;
5.单击“确定”按钮。
设置文字的字形和字间距并不是很常用的操作,一般都用缺省值。只有在对文本格式有特殊要求时才会使用。
如何设置文字的粗体和斜体。
方法一:利用格式栏里的粗体和斜体按钮。
方法二:利用“文字”菜单中的“字体”命令设置粗体和斜体。
设置粗体和斜体的最快捷方法是选中文本后,点击工具栏上的按钮。
练习:
成斜体。
第五课小小印刷厂。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页面设置、打印预览与打印输出的操作方法;
2.使学生了解纸张类型、打印机型号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
1.设置纸张大小与页面方向;
2.页边距的设置;
3.打印预览与打印输出。
三、教学重点:
打印预览与打印输出。
四、教学难点 :
设置纸张大小与页面方向。
五、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六、教学过程 (在演示时,每操作一步,都说出声来):
1.新课引入。
文章或论文写好了,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磁盘的形式进行交流。但很多人可能没有电脑,还只能用传统的方式把文章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打印文章。
2.讲授新课。
下面我们来介绍如何进行页面设置、打印预览与打印输出。
我们最常用的纸张是a4纸、16k纸,可以在“页面设置”中的“纸型类型”中选择。
设置纸张大小与页面方向。
1.单击“文件”一“页面设置”;
2.单击“纸张类型”;
3.设置纸张规格;
4.设置纸张方向;
5.单击“确定”。
页边距的设置大小对于不同的打印机可能有一定区别。要想设置合适的页边距,最好打几张试一下。
页边框的设置。
1.单击“文件”一“页面设置”;
2.单击“纸张边距”;
3.设置上、下、左、右各边距值;
4.单击“确定”。
打印预览与打印输出。
·打印预览。
·打印输出。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十四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3、能够列举计算机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实例。
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计算机应用实例。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的情感。
列举计算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实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一个自动化生产的`企业,让学生发现一些机器,看看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2、提出问题:电脑在企业中的能够做什么?
3、学生回答:控制机器生产。
二、引导发现,初步感知。
1、通过课件展示计算在生活、工作、学生中的应用。
2、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3、让学生初步感知出计算机的功能合作交流,技能提升。
1、学生在一起讨论计算机的作用,思考在哪些地方计算机又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展开讨论,反馈结果。
3、出示学习记载卡片,完成练习。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分类,了解计算机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计算机的分类:
按工作用途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
2、计算机文化。
所谓计算机文化就是因为计算机的产生与使用使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三、小结:
计算机分类和计算机文化。
四、练习:
1、计算机是怎样分类的?
2、什么是计算机文化?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
1、学会文件的自动查找。
2、能够创建快捷方式。
3、能够更改快捷方式的图标。教学重点:
1、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文件。
2、学会创建快捷方式。教学难点 :
综合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信息的能力。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
安装一些漂亮的图标。教学建议:
这是一堂操作系统内容的课时,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
文件查找:文件的查找界面比较简单,只是由两部分组成。但在使用上还是有很多的技巧。在输入需查找的文件名时,可以通过两个例子(一个把文件输全,一个输入文件名的其中几个)让学生明白,有时查找一个文件,如果文件名记的不全照样可以把文件找到。搜索的路径选择学生比较容易遗忘,教师可以设置一两陷井,如:在d盘的文件让学生在c盘找。
创建快捷方式:引入创建快捷方式可以通过比赛来实现。如:让几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执行一个命令(例如执行word,1、可以用从开始按钮进入执行2、查找到word,双击执行3、一步一步找到word并执行4、双击桌面的word快捷图标……)由学生来评说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一说原因。这样即可以引入快捷方式的创建又可以让学生明白快捷方式的作用。
快捷方式的创建有很多方法:教材讲述的先用查找软件找到需要创建的文件再用快捷菜单来创建快捷方式。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及学生水平选择其它的创建方法。
更改“快捷方式”图标:这个内容比较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更改的图标也可让学生试着找到那些漂亮的图标。
第2课从这里启航。
教学目标 :
1.认识word的基本界面、启动方法及其作用。
2.熟悉word的编辑环境,能在word中录入文字及文字的格式化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重点:
启动word的方法和在word中排版文字课前准备:
1.排版好的word文章供学生欣赏(文章可在光盘中找到)。
2.如果学生机没有光驱,将“万里长城”拷到网络中或学生电脑中。教材分析:
1.介绍office:office2000(word2000excel2000 powerpoint2000outlook2000access2000)是微软公司的办公系列软件。我们平时所用的windows也是微软的产品。
是功能十分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章的编辑、排版和打印。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图文混排。可以通过欣赏word的作品来激发学生兴趣。
的启动。
的基本界面:word的基本界面和写字板很相似,因此在这里,完全可以简单带过。word中的文字录入、编辑,凡和写字板一致,教材上都写得非常简单。
6.动态效果文字:这是word的一个十分出色的地方,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因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word的积极性。
7.这里应留一定的时间,学生试一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摸索一下,看看他可以发现word有哪些功能。
8.文件的保存:教材上是打开光盘上的文件进行修改的。文件是只读的,所以要用“另存”的方法,并提醒学生记住保存文件的文件是什么。
第3课给我们的文章加图画。
教学目标 :
1.学会在word中插入剪贴画和来自文件的图片。
2.掌握图片的移动、缩放等设置。
3.了解word的页面边框。
课时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剪贴画的插入、移动和缩放。
97默认的图片是浮于文字上方的,因此一插入就可以动,word2000默认的方式是嵌入式的,图片不能移动,可以先在图片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单击其中的“版式”,单击“浮于文字上方”就可以移动了。
2000的对话框的word2000略有不同,但大体操作类似,这一点在以后的各课中均会碰到。
启动后,其工具栏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有的工具栏没有显示,可以通过“视图”菜单中的“工具栏”,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4.当图片的叠放次序定义为“置于文字下方”后,图片就不容易被选择,这时可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选择工具,就可选择图片。
教材分析:
1.插入剪贴画:这一部分内容的操作并不复杂,因此可以通过大屏幕演示,学生就可以掌握。但一味的模仿对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观察屏幕提示,自己想一想怎么操作。
2.图片的移动和缩放:要提醒学生注意鼠标指针的变化。
4.设置图片的叠放次序:可以改变图片的叠放层次和使图片存于文字下方。
5.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这样就可以插入自己原先在画笔里画的画及电脑中的图片文件。
6.图片工具栏:利用图片工具栏,我们可以对图片进行一些修改和设置。这里可以学生自己摸索得个按钮的功能。可以告诉学生,如果对哪个按钮表示的意思不清楚,可以将鼠标指向这个工具。
7.页面边框:让学生了解就可以了。
第4课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艺术性-艺术字。
教学目标 :
1.学会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
2.了解分栏。
课时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艺术字的设置。
注意点:
刚插入艺术字时,默认的环绕方式一般是浮于文字上方的,这样就把下面的文字挡住了,可以在艺术字上单击右键,选择“设置艺术字格式”,可以改变它的环绕效果。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包括如何插入艺术字和如何修改艺术字两个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还应让学生掌握图形的旋转及阴影和三维的设置。
1.插入艺术字:利用第二种方法插入艺术字更方便简洁,但前提是打开绘图工具栏,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打开绘图工具栏。
2.艺术字在word中是作为图形处理的,因此,艺术字的移动,缩放等设置均和图片一样的。
3.艺术字工具栏:利用艺术字工具栏对艺术字进行修改更快捷方便,并且有更多的选择,在操作上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自已看书和尝试。
4.艺术字的旋转:这里要强调,在选中艺术字的情况下,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旋转按钮。
击阴影按钮,选择“阴影设置”,将出现如下工具栏。
第5课有趣的自选图形。
教学目标 :
1.学会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
2.掌握填充效果的设置。
3.知道文本框的作用,掌握文本框的使用。
课时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学会插入自选图形。
教学难点 :
填充效果的设置和文本框的操作。
教学任务:
完成禁止吸烟标志。
课前准备:
注意点:
教材分析:
本课和后两课一起完成一篇关于倡导禁止吸烟的文章,从这一篇倡议书的制作过程中,将学习自选图形、word中制表和word中的图表制作。
1.打开光盘上录入好的原文件,这是未经处理的文章。
2.进一步认识绘图工具栏。
3.画一支烟:这一步比较复杂,不仅用到如何插入自选图形,还涉及图形形状的调整,图形的旋转,图形的复制,图形的填充。因此教师可以先演示一遍,再让学生操作。注意,如果不能很好地将过滤嘴和香烟对齐,可以按住ctrl键不放,用光标键来微调位置,也可以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绘图”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调整坐标线”命令,将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均设为1。
4.画禁止符时可能会画不圆,可以按住shift键再画。丰富多采的填充效果是word的一大特色,利用它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图画,因此可以作适当的补充。
5.这里的文字因为位置不一定正好在一行上,所以要用文本框。文本框要设置无填充色,无线条色。
无填充色的目的是可以使文本西框透明。
第6课制作表格。
教学目标 :
1.学会在word中插入简单的表格。
2.掌握对表格的一些设置,能在文章中利用表格。
课时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表格的插入和修改。
教学难点 :
表格中直接画表线。
教学任务:
将数据改为表格。
注意点: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是表格制作,但并不是单纯地介绍表格的操作,而是将表格的应用整合在文章中,注重知识的运用。
2.表格的一般知识。(1)如何插入表格;(2)改变单元格的高度和宽度,如果修改的是整行和整列的大小,可以直接去拖拽表格边线就可以了,也可以在标尺上直接拖动。但如果改变是某个单元格的大小,就必需先选定这个单元格,再去拖拽这个单元格的边线。(3)插入行列,在word97中插入列,必需先选定一列,这个问题在word2000中得到解决,可以直接插入。(4)利用表格工具栏画修改表格,包括画表格线、擦表格线等,word中的表格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利用画线和擦线工具,可以画出复杂的表格。(5)表格线色和表格底色,课文中虽没有讲到,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试一试。(练习中用到)。(6)合并和拆分单元格在教材中没有讲到,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添加。
3.利用表格,修改文章。将文章中的对比数据用表格表现出来,更清晰。
4.练习做课程表。
5.表格还可以发挥许多特殊的作用,如国际橡棋棋盘,中国橡棋等。
第7课制作统计图。
教学目标 :
1.学会在word中插入对象。
2.掌握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课时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教学任务:将吸烟和不吸烟的得病情况制作统计图。
课前准备:
教材分析:
1.制作统计图在生活中非常有用,但非常繁琐,而电脑制作却相当快捷。学习这一课,能让学生确确实实感受到电脑的快捷实用。
中可插入的对象很多,课文以graph对象为例,要求学生掌握插入对象的一般方法。
3.图表的插入及数据的修改对部分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可以教师先用大屏幕演示,学生再做。
4.统计图插入好后,在统计图上不同的地方双击,可以修改相应的内容,如在图例上双击,就可以设置图例的格式。也可以删除统计图的某一部分。
中有多种图表类型,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哪一种最适合这里。
6.制作图表可以和数学中的统计图内容相结合。
第8课在word中编一份小报。
教学目标 :
进一步熟悉word的功能,全面复习word的基本操作。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
1~3课时。
教学重点: 小报主题的选择和排版。
教学任务: 制作小报。
注意点:
1、排版上尽可能用文本框,文本框用无线条色和无填充色,以便可以随意移动。
2、当图片置于文字下方后,很难选中,可以用绘图工具栏上的选择工具(箭头)来选择图片。
教材分析:
1.制作小报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煅炼,也是对word的全面的练习。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想好,制作小报的主题。
2.本课另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各式各样,课文中列举了很多种方法。
3.制作小报要求主题突出,美观大方。
第9课走进幻灯片世界。
教学目标 :
1、会打开powerpoint,了解幻灯片的界面。
2、会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制作幻灯片。
3、会播放幻灯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制作一组幻灯片范例—海报。
教学提示: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创设了学校举行篮球比赛这样一个情境,引出海报制作这样一个任务,然后以制作海报为基本任务引出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分在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打开powerpoint。
第二部分: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制作海报。这部分内容完全是根据计算机的提示来完成,因此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或大屏幕投影仪演示,让学生跟着做。
第三部分:在大纲视图中修改海报内容。这部分内容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修改海报内容,第二层次是进入幻灯片视图看一看海报的效果。
“内容提示向导”操作完成后,海报的雏形已经具备了,进入了大纲视图,这时可以向学生介绍powerpoint的五个视图,即幻灯片视图、大纲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备注页视图、幻灯片放映。大纲视图中也可以创建幻灯片,在这儿工作的好处是可以仔细考虑幻灯片的内容,而先不考虑幻灯片的整体外观。在大纲视图中可以象在word里一样修改文本,在这儿每输入一个主题(打一个回车)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张幻灯片,因此最好不要随便打回车。我们可以在这里有两个主题,因此有两张幻灯片。只要把“事件名称”改成海报的名称——“篮球比赛”;把“日期”改为“2000年9月15日15:30”;把“地点”改为“校体育馆”;将“其他重要信息-携带内容-方向”改为“四(3)班‘猛兽队’——四(4)班‘飞豹队’”;把“rsvp:电话”一行删除,海报的内容就完成了。
内容修改完成后,切换到幻灯片视图,这里是设置和调整幻灯片的整体外观效果的地方,在这儿可以看到幻灯片的效果。要切换到幻灯片视图可以单击“视图”中的“幻灯片”,也可以单击左下角的幻灯片按钮。
第四部分:放映幻灯片。幻灯片做完以后就单击视图中的“幻灯片放映”,进入放映视图看一看整体效果。
这一课的内容比较少,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其他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如:
1、挑战书。
2、倡议书。
第10课制作第一张幻灯片。
教学目标 :
1、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模板,并根据模板制作演示文稿。
2、会在幻灯片视图中修改和编辑文本。
3、会在幻灯片视图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和图片并会对它们进行必要的修改。
4、会保存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制作演示文稿范例——春晓。
2、为学生提供风景画图片(光盘上的“风景画”文件夹下)。
教学重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模板后,能在幻灯片视图中添加和修改文本。
教学难点 :文本的修改以及文本框的移动。
教学建议:
1、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分散,在组织教学时要先给学生创设一个好的情境,然后提出一个好而切实可行的任务,除了教材中的任务外,还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绕口令的演示文稿或猜谜语的演示文稿。
2、在教学模板选择和自动版式选择时,可以放开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比较,最终找到他们喜欢的模板。
3、在对文本进行修改以及对艺术字、剪贴画和图片等对象进行处理时,要让学生明白必须先选中它们,否则无法对它们进行处理。移动文本框时一定要将鼠标指针指向文本框的边框,然后才能移动。缩放艺术字、剪贴画和图片等对象时,要先将它们选中,再将鼠标指针指向周围的句柄,然后再缩放。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该适当地放慢演示的节奏,或者通过教师的误操作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4、保存演示文稿时,要让学生明白保存一个文件要有文件名,还要有一个保存位置。
第11课让文字和图片飞起来。
教学目标 :
1、会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
2、会设置文字、图片和艺术字等对象的动画效果,并会给每个对象配上声音。
3、培养学生经常保存文件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制作好演示文稿范例。
2、提供声音素材(光盘里的“声音”文件夹下)。
教学重点:
设置文字、图片和艺术字等对象的动画效果并配上声音。
教学难点 :
在设置动画效果之前要先选中对象。
教学建议:
1、可以为对象设置动态效果是powerpoint和word最大的区别,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动画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可以先将范例演示给学生看,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打开演示文稿可以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启动powerpoint时从“powerpoint”对话框里选择“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来打开,第二种是启动powerpoint以后,选择从常用工具栏中或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然后从中选择需要的文件。
3、设置动画效果之前必须先选中要设置的对象,打开“自定义动画”对话框也有不同的方法。第一种:选中对象后选择“幻灯片放映”中的“自定义动画”命令;第二种:选中对象后单击鼠标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动画”命令。从自定义动画对话框里,为选中的对象选择动画效果,配上声音,这里要让学生明白,为对象设置了动画效果以后才能为它配上声音。如果想为其他对象设置动画效果,可以在自定义对话框里单击“确定”后,选择其他对象进行设置,再进行设置,也可以不退出自定义对话框,单击“时间”按钮,从“无动画的幻灯片对象”中选择一个对象,然后单击“动画”按钮,进行动画设置。
4、教学时,要让学生试试各种动画效果,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他们更快地掌握对象的动画设置。
5、引导学生养成经常保存文件的良好习惯。
第12课制作一组幻灯片。
教学目标 :
1、会在演示文稿中添加新幻灯片。
2、能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3、会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并输入文本。
4、能修改项目符号。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制作好演示文稿范例——(动物之爱)。
2、提供动物图片(光盘“图片\动物”文件夹里)。
教学重点:
为每一张幻灯片设置一种切换效果。
教学建议:
1、这节课的基本任务是制作一组介绍动物的幻灯片,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以上说到的知识点。这是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任务,教师的范例要选择几种学生特别喜爱的动物,画面要尽可能的活泼、儿童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建幻灯片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新幻灯片”命令;第二种方法,单击常用工作栏上的“新幻灯片”按钮。
3、一张新幻灯片没有文本框就不能输入文本,这时可以从绘图工具栏中为它添加文本框,然后输入需要的文本。
4、幻灯片里可以为标题添加“项目符号”,项目符号还可以修改,方法是先选中该项目符号所在的文本,再选择“格式”中的“项目符号”,通过改变字体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符号。
5、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可以通过拖动的方法改变幻灯片的位置。
6、为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也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从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择要设置的幻灯片,选择“幻灯片放映”中的“幻灯片切换”按钮,或者单击“幻灯片切换”铵钮;第二种方法,右键单要设置的幻灯片,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幻灯片切换”。
7、切灯片的切换效果有几十种,并且可以选择一种合适的切换速度。有了切换效果以后还可以为整张幻灯片配上一段音乐,音乐可以循环播放,直到下一个声音播放为止。如果不希望通过单击鼠标来换页,可以选择“每隔 秒”一项,输入时间后,就可以规定的时间内自动换页,这样的设置比较适合自动演示。
第13课在幻灯片里播放电影。
教学目标 :
1、学会在幻灯片里插入影片对象。
2、认识影片对象。
3、学会修改幻灯片的背景。
4、会在幻灯片排序视图中的指定位置插入新幻灯片。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演示文稿范例。
2、电影片断(光盘上的“电影”文件夹下)。
教学难点 :
插入新幻灯片时要先确定插入点。
教学建议: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在幻灯片里播放电影,学生对电影是非常感兴趣,因此这一节课是要让学生完成这个任务的同时来完成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可以选择一段有关动物的有趣电影片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范例的成功制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在指定位置插入新幻灯片时,先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在要插入的位置用单击鼠标左键,然后单击新幻灯片按钮。
3、插入影片对象时,先要确定影片所在的位置,然后再确定想要的影片文件的文件名。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影片文件,影片文件的特点,一方面可以从图标的外形上看出来,也可以从文件类型上看出来,影片文件的文件类型是“.avi”,也叫做视频文件。可以通过windows的自动查找功能找到影片文件,方法是启动“查找文件或文件夹”,然后在名称一栏里输入“*.avi”,这样windows会列出所有的影片文件,双击就可以打开它们。影片对象被插入到幻灯片以后,放映幻灯片时只要单击一下就能播放了。
4、修改幻灯片对学生也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学生可以轻松得到自己想要又非常美观的效果。修改背景有两种方法,一是选择格式中的“背景”命令,二是右键单击幻灯片的空白部分,从快捷菜单中选择“背景”命令。可以为幻灯片背景选择一种单色,也可以为它选择一种填充效果。其中填充效果又分过渡、纹理、图案、图片四种,这节课可以着重讲一讲双色过渡效果的设置方法,其他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试一试。
第14课参观动物的家。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超级链接的含义。
2、会设置演示文稿内部的超级链接。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演示文稿范例。
2、上次制作的演示文稿“动物的家”。
教学重点:
学会在幻灯片中设置超级链接。
教学难点 :
理解超级链接的含义。
教学建议:
1、这节课的基本任务是制作一张像菜单一样的幻灯片,想看什么只要在“菜单”里选择就可以了,最根本的知识点则是超级链接,由于超级链接的概念非常的抽象,因此用菜单来比喻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
引入:
同学们,你们点过菜吗?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一会儿想吃的菜就端上来了。你信不信在电脑上也可以“点菜”,当然这“菜”你只能看不能吃。(开始演示范例)。
在这一张幻灯片里,有四种动物,想看什么就点什么,它马上会出现在你眼前。想知道这是怎么的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请同学们先打开上次保存的演示方向——“动物的家”。
2、制作超级链接之前,首先要制作一张类似于菜谱的幻灯片,在上面列出了被链接的幻灯片名称。幻灯片的名称可以以文本的方式出现,也可以以艺术字或图片的形式出现,然后就可以在名称和实际的幻灯片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超级链接了。
在演示文稿中,一个对象可以链接到同一演示文稿中的其他幻灯片,也可以链接到其他文件,还可以链接到一个网站,这节课是要在一个对象和同一演示文稿中的其他幻灯片之间建立链接。
首先选中需要设置超级链接的对象,然后选择“幻灯片切换”中的“动作设置”,或者右键单击对象后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选择“超级链接到”“幻灯片”,,从幻灯片标题列表选择目标幻灯片就可以了。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尽可能放慢节奏。
3、最后可以让每个学生演示一下自己做的演示文稿,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15课我的作品。
教学目标 :
1、学会整理自己的文件,能把自己的文件分类保存。
2、学会设置对象与文件之间的超级链接。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作品:自己画的图片、word文档、powerpoint演示文稿。
2、演示文稿范例。
教学重点:
设置对象与文件之间的超级链接。
教学难点 :
整理文件。
教学建议:
1、这节课的基本任务是用幻灯片来展示自己的电脑作品,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好机会,学生要在完成这个基本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两个知识点,一是整理自己的作品,将它们分门别类保存好;二是学会设置对象和其他文件之间的超级链接。
2、整理自己的作品,将它们分门别类保存在不同的文件夹里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文件结构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这又是比较重要的技能和习惯,因此要正确引导学生去尝试这件事情。首先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已经整理好了的作品,即在“我的作品”文件夹里有“幻灯片”、“图片”、“作文”三个子文件夹,然后让学生看一看自已的作品,都放在一个文件夹里,结果是比较杂乱,不容易查找。然后引导学生先建立一个“我的作品”文件夹,然后在这个文件夹里建立“幻灯片”、“图片”、“作文”三个子文件夹,再分别把演示文稿剪切到“幻灯片”文件夹里,把自己画的图片剪切到“图片”文件夹里,把word文档剪切到“作文”文件夹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养成经常整理文件的好习惯。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键盘的分区和每个键的名称。
2、知道基准键的名称和位置。
3、学会8个基准键的正确击键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让学生充分了解键盘的分区,初步认识空格键以及回车键,当学生在击键的同时,感觉基准键的位置,特别是f和j键。
情感态度价值观。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在学生初步接触键盘的时候,教师要强调击键的标准,强调姿势的正确性。教师在学生进行练习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键盘的组成及各个键的名称和位置,认识8个基准键。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使用基准键。
教学准备:
键盘平面图、正确击键图示。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跟随丁丁进入信息王国一段时间了,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可爱的鼠精灵,并和它成了好朋友。今天,我们要跟随丁丁认识一个全能的朋友,它就是电脑城堡的传令兵——键盘。
出示:键盘图片。
二、任务驱动,新知教学。
任务一,认识键盘的分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键盘、尝试用直觉给键盘分区。
学生观察键盘、并分区。
教师出示键盘分区图片,并请同学们对照图片,认识键盘分区。
学生依据图片提示,以及自我观察,认识键盘分为四个区。
任务二,了解主键盘区。
同学们,我们看到四个区中,哪个区拥有的按键最多?
学生回答:主键盘区。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对照课本10页的主键盘图,了解每个键的名称。
学生回答,并具体描述。
教师总结解释。
任务三,找准基准键。
有没有同学能自信的告诉老师有几个键不同,他们大致的方位在那里?
(强调学生在回答之前不能睁开眼睛)。
学生回答:有两个。
在主键盘区的中间一些。
现在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然后一起告诉老师,刚才大家的感觉到的是哪几个键?
学生回答:f和j。
教师出示:基准键位图。
现在请大家将两只手的食指分别放在f和j上,然后将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次放在相邻的键上。
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上机练习。
学生迁移运用打开游戏的方法,打开“记事本”。
教师在发现学生打开有困难时,及时指导并示范。
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记事本。
现在,老师要检验一下,你们是不是已经认识了我们今天的几个朋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页,按照课本要求将它们输进我们的记事本中,(输入过程中强调回车键和空格键的用法)。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时,及时指导。
四、学生自评。
在指法正确的前题下,完成“做一做”指法练习,正确完成一行得一颗星,看看你能得几颗,请填入课本表2-4-1评价表中。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键盘,并通过学习、实践,明确了键盘的各个分区,了解了每一个键的位置,知道了击键的方法和十指的分工,并重点进行了8个基准键的指法练习。
我们下节课要看看那位同学最了解我们这几个基准键朋友。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十八
知识目标与能力:
1、通过创情景,解决问题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象处理。
2、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会套索工具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获取、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合作,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团队精神。
2、通过创设活动情景,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在phtoshop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图象。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套索”工具操作方法及使用环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展示图片,白天鹅的家由于受环境污染而无家可归)通过动画介绍学习任务。(板书:美丽的天鹅湖)观看动画思考展示任务,激发学习热情,渗透环境保护区意识。
二、为天鹅找家。
三、美化天鹅。
同学们,象你们那样做,修饰出来的图形有什么缺点么?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展示没有背景的天鹅图片。
1.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么?
2.这节课我们就要接触一个新的工具——套索工具。
3、大家想知道这个工具怎样使用么?
4.观看动画,学习工具的使用。
5.同学们看完了三个套素工具的使用你能说出,他们的不同之处么?
6.你打算使用哪个套素工具呢?
7.那么你们就赶快动起来吧!试一试我们所学的工具,看看他能不能帮你创作出美丽的天鹅湖图片。
四、美丽的天鹅湖。
同学们,你们都用你们所学的工具和命令送可爱的白天鹅回到了家,但是一只天鹅自己呆在天鹅湖,她也太孤单了,她还想和更多的天鹅伙伴在一起嬉戏生活。
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孤独的天鹅完成她的心愿么?
那么大家就行动起来吧,为孤独的天鹅找到更多的伙伴吧!
(分组学习,共同创作)。
同学们不但要给白天鹅找到伙伴,还要注意天鹅湖的整体效果。
1、天鹅的大小。
2、不同形状的天鹅。
五、作品展评。
展示作品评选优秀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价他人作品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观点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
五、教师总结。
今天大家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白天鹅找到了美丽、温馨的家,我们的白天鹅有一个礼物要送给大家。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礼物么?(展示动画:白天鹅的感谢信)。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九
知识点:手指分工及下排键、数字键的正确击键方法。
重点:手指分工及正确的指法练习。
年龄特点及个性差异:本年龄段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毅力,做事无序,精力容易分散,但上进心强,教师要善于引导。
已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已初步掌握使用键盘的正确姿势,知道基准键,掌握了基准键与指法的对应关系,掌握了基准键击键方式。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下排键和数字键的正确指法,了解手指分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同学们获得正确指法,提高打字速度的成功体验。
情感与态度目标:养成正确使用键盘的习惯,培养同学们利用素材资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是在掌握了基准键击键方式后,练习下排字母键的正确指法,可以说是以基准键为基础,进一步扩展的练习。应注意强调练习上排键和下排键后,将手指放回基准键位。使学生明白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练习指法的要求是:指法标准,击键正确,不看键盘,有一定的速度。
学生知道这一点后,练习才有明确的目标,在练习中就会先记忆手指分工,保证指法的要求。让学生明确要在指法正确的基础上,最后再逐步提高速度。不要刚开始就盲目地追求输入的速度,忽视了对正确指法的要求,让学生明白要在指法正确的基础上提高输入速度。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促使他们积极地练习,还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达到练习的目的,掌握操作的方法。
任务1:认识下排键的字母――z x c v b n m
师:想一想我们如何制服下排键?
左边的5个键――z x c v b
右边的2个键――n m
你能不能试着编出制服的秘籍?放手让学生尝试,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知识的迁移。
手指轻轻向下点,快速回到基准键,
左手手指从基准键上抬起,斜向左下方击键,完成后迅速回到基准键。
右手手指从基准键上抬起,斜向下右方击键,完成后迅速回到基准键。
师:接下来我们到迷宫走一走。
任务2:绝招――盲打
盲打技术可以使打字的速度变得更快。本年龄段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毅力,做事情无序,精力容易分散,但上进心强,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有的学生可能不太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姿势不够标准,指法不规范,一旦离开了老师的监督,就会随心所欲的操作。在教学中,应从多个角度反复强调,也可以让相近的同学互相监督,提高指法的准确率。
打字是计算机操作的一项基本技能,但这种技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严格的训练才能获得的,所以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训练一定要严格。这样技能一旦获得,将终生受益。
学习的时候,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精神上容易疲惫,教师要把握好,寓教于乐,激发兴趣,轻松学习这一原则,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
学生长时间练习就回感到枯燥,没有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练指法的小游戏,让学生轻松一下,稍稍休息一下手指。
教师在这个环节一定要对指法进行再次强调。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练习题,将基准键、上排键、下排键的知识包含在其中。可以自己设计一个训练计划,坚持练习键盘操作,一定会越来越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