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八大奇迹范文(16篇)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为了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文章,我们需要经常反思和自我审查,以便不断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看看这些环境保护实践的案例,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信心。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一
二十二世纪它是一个科技非常发达的一个世纪,当然也有我的功劳,我就是这个世纪的科学家,这个世纪里有能飞入太空的汽车,还有你能在水上行走的鞋子,当然那不是最好的发明,最好的发明当然是电脑住宅。
电脑住宅里有成千上万条系统来操控这座房子。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我发明的这座房子。首先,门外有个风向杆,它能检测出室外的温度,之后传送到电脑里,然后,电脑就会给房子设定一个最舒适的温度,大门上有有防盗系统,如果有坏人闯入就会自动报警,里面还安装了指纹扫描,会给你的房子加把锁。因为不只有一个安全系统,还有一个人脸识别系统。走到客厅,沙发上会有一个按钮,点击那个按钮,就会自动出现一个选择屏幕,上面有各式各样的家庭用品,只要你点击那一张照片,就会出现那件物品。
下面,来到厨房,那里面有琳琅满目的美食图片,可以让电脑发出一个讯息,来专程教你。还可以使用速成方式,就会马上出现那各种各样的美食。走到卧室里面有一张高级床,那一张高级床的旁边有一个头盔,戴上头盔,那张床就可以按照你的想法来调节高度,如果你睡着了,头盔就会把讯号传到电脑上,电脑就会自动把灯关上。这还不止,电脑会自觉地帮你整理家务。走到卫生间,里面有一个马桶,在你上完厕所,就会自动为你冲洗。
叮铃铃,原来是一场美丽的梦,我想不久之后一定会实现的。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二
提起古代文明,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埃及金字塔和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世界奇迹金字塔作文。许多地方就是连现代文明也不能对它作出完满的解释。现在仍有许多人在研究它探索它。它是古代文明的一块丰碑,高高地耸立于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中。
这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古埃及流传着一种宗教迷信的说法:“人死后,只要保存好尸体,他的灵魂进入阴界就会复活。”过惯了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生活的帝王们妄想死后也能永享富贵,便下令死后尸体作防腐处理,填入香料,长久保存,称为“木乃伊”。金字塔就是存放木乃伊的陵墓。金字塔是一种方锥形的建筑物,因为它的外形很像汉语的“金”字,中国古人就把它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金字塔大大小小共70余座,都位于开罗南10~20公里的一片沙漠之中。至今在开罗西南的吉萨,巨人般地矗立着三座金字塔,它们分别为第四王朝的'胡夫王、卡夫拉王和孟考拉王祖孙三代所建,其中胡夫王的规模最大,称大金字塔,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是金字塔的登峰造极之作。
据说胡夫是第四王朝(公元前2680――前2560)的奠基人、国王斯涅弗罗之子。他在位时.为了到另一世界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征召30万人,每批10万人,三个月为一期,花了整整30年,终于建成了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大金字塔陵墓。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三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而其中我们中国有众多闻名于世的古迹,每一处古迹都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全都十分壮观,规模宏大。
千万个古老的遗迹中,兵马俑是为数不多的人俑壮陪葬品。他们是用陶瓷烧制后上色的彩色陶俑制作,全程用时39年。秦始皇陵位于骊山之北,兵马俑坑则是它的陪葬坑,位于陵墓东边1。5公里处。在1974年3月,当地农民在打井时发现了破碎的人俑,经挖掘,考古队让他重见天日。陶俑也分种类,主要是士兵与军吏,军吏分高、中、低三等,士兵有路射俑、立射俑、军士俑等几种人俑,他们手持长矛,这位师陈谋、短剑、弓弩等几种青铜武器,身上的铠甲变化多样,人俑的年龄、表情、身高都各不相同,他们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传奇的色彩。
秦朝的建立者是嬴政,在他死后,丞相李斯主持着陵墓的建设,大将章邯监工,修筑用时39年。后来项羽攻入关中,破坏了陵墓,兵马俑也在劫难逃。
我想李斯一定希望秦始皇走的安好,才这么用心建造陵园,我希望这一个个人俑能守护住秦始皇陵,尽管他们没有生命,但是它们的传奇一定能赐予人俑神奇的力量。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四
参观各式建筑往往是旅游中的重头戏,从帝王宫殿到普通民居,从万里长城到亭台楼阁,每一处建筑都有它看不够、道不完的精致与美妙,然而在福建的西部我见到了最令人震惊的民居建筑——客家土楼,其外观既可以与古罗马雄伟的竞技场相媲美,又让人怀疑许多现代体育馆的设计是不是受了它的影响。由于土楼独特的造型,庞大的气势及防潮抗震等优势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民居建筑。
客家的来历。
要想真正认识土楼,不得不从客家文化说起。在福建这个朗润明丽的南国花园里,除了它特有的亚热带风光之外,最具特色也最神秘的就要数客家文化了。
福建是我国古代古越族文化的发源地,相传西晋末年,由于中原的征战不断,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为了避免战乱而南徒渡江,来到现江西、福建及广东北部,为有别于当地原有居民,被称之为“客家”,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演绎出一部属于他们自已的独特文化。
福建的客家文化,集中在闽西,以长汀为中心的'地区。“客家“二字所代表的大概就是那听不懂的客家方言、看不够的客家土楼及数不清的客家祠堂吧。
资料。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在我们参观的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共亡共辱。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风乎无秘密可言。
土楼结构有许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五
1.好客之楼,永定土楼。
2.画中家园,客家故里。
3.建筑明珠,画中家园。
4.建筑明珠,温馨家园。
5.建筑奇观,温情家园。
6.建筑神话,精彩生活。
7.锦绣中华之福建永定楼。
8.客楼风情,度假桃源。
9.客楼文化,源远流长。
10.客乡秘境,发现之旅。
11.客乡秘境,发现之旅。
12.浪漫土楼游,温馨永定情。
13.了解客家楼,走进永定来。
14.临水土楼,向阳客家。
15.魅力土楼,客家乐园。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六
1.魅力永定,神奇土楼。
2.魅力永定,土楼之都。
3.梦幻之旅,快乐你我他。
4.迷千年客家,恋一品土楼。
5.南溪楼,风云世界。
6.品人间方圆,赏客家土楼。
7.奇楼丽水,灵秀永定。
8.奇楼丽水好风光。
9.爱赏客家楼,永定等你来。
10.诚朴客家人,居世界奇葩。
11.方圆之城,南溪土楼城。
12.风光名胜,风土人情。
14.客家情浓,欢聚永定楼。
15.客家土楼,将神秘进行到底!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七
一队又一队身着铠甲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着;车轮碾过、马蹄踏过的土地,黄沙漫天飞舞。只见一位身长9尺、身着双重战袍的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昂首挺胸,立眉圆眼,有着出人一等的气势。随着他一声令下,千百名士兵弯弓搭箭,射出如雨点般密集的飞箭,接着,骑兵与步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军扑去,战场上顿时混乱一片,喊叫声、马嘶声响彻天地,突然,一支暗箭射到了将军的身上……“游客们,您好。请不要在过道间停留太久,以免影响后面的游客观看,谢谢合作。”一阵广播声将我拉回了现实,回想刚刚的场面,那种战场上的惊心动魄在我的脑海中回荡,久久不散。原来,我倚在兵马俑一号坑的栏杆上,看着看着,不觉间,竟“穿越”回了古代的战场。
我回头望了望四周像兵马俑一般众多的人群,正缓慢的向前移动,时不时还有人努力的挤向栏杆边,场地上一片混乱。随着队伍向前挤,终于到了出口。不等我稍做休息,父母又拽着我进了兵马俑二号坑。在二号坑,有好几尊陈列在玻璃展柜里的精品兵马俑。这些兵马俑的神情各不相同,衣着也不同。比如,穿着普通战袍的士兵,有的神态肃穆,好像在思考什么;有的'眼神迷茫,望向远方,像是在思念家乡;有的手持长矛,蓄势待发。仔细看,兵马俑身上不只有工匠巧妙的雕痕,还有丰富艳丽的色彩。每一尊都不一样,却都精细巧妙;每一尊都是陶器,可都那么栩栩如生。这些兵马俑,是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再往前走,就到了青铜马车的展柜。两辆马车在周围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耀眼,集中了大家的注意力。一号铜马车上有着镂空花纹,四匹马十分健壮,驾车人手舞马缰,整辆车有着豪华的装饰。
出了二号坑,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在二楼,我们走进了一个展厅,这个展厅很特殊,没有高级的设备,也没有珍贵的文物,在众多展柜里,摆放着各种考古笔记和丛书,有的展柜里还复原了考古时考古人员的工作台。原来,如此高大的兵马俑,竟是由考古工作者用出土的碎片复原出来的。有很多人为秦始皇陵献出了自己大部分宝贵的时间,在黄土地上研究了几十年。通过阅读考古过程介绍和工作笔记,我意识到,如此辉煌的秦始皇兵马俑不仅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更是融入了现代考古工作者的高超技术和心血。我怀着敬佩的心情,离开了兵马俑博物馆。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是那么伟大!秦始皇的伟大,古代人民的伟大,考古工作者的伟大,融为一体,为我们展现了这一震撼人心的奇迹。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八
到兵马俑参观已经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参观已经过去多年,虽然没留下多少印象。但景点还是那个景点,内容还是那个内容,讲解还是那套说辞,所以也没有多少参观的兴致,但由于带着老人和孩子,人多需要照顾,我还是决定买票进去。
其实与前两次相比,这次参观也有不一样的感觉。一是门票又比以前贵了很多,第一次来时好像是80元,第二次100元,这一次是150元。二是景区建设也比以前大了很多,连检票的地方也和原来不一样。相配套的商业服务场所增加了不少。
本想去找个导游讲解一下,结果到那里一门,已经没有了,说让我们进里面再去找,但怕进里面也找不上,只好租了个电子讲解仪。每台仪器30元,比找导游贵多了。更可气的是,走着走着,不是这个不响了,就是那个不讲了,还有一个没电了,弄得我跑了好几趟,自始自终也没完整地听一遍讲解。不过这次我来过两次了,这次进来主要是给大家做好服务工作,外加业余讲解,能让大家高兴我也就满足了。
参观兵马俑,主要就是看三个兵马俑遗址坑,一个珍宝馆,还有一个环幕电影。第一次,我看个三个坑,看了环幕电影,但没看到珍宝馆。第二次来时只看了三个坑,其他都没看到。这次我又看了三个坑,环幕电影由于正在升级没有看到,难得的是终于看到了珍宝馆,也就是陈放铜车马的展馆,也算不虚此行了。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三个坑的编号是根据发现的时候先后排列的。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一号坑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坑,呈长方形,长210米,宽62米,距原地表深4.5米--6.5米,面积14260平方米,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坑内有10道宽2.5米的夯筑隔墙,形成南北面阔9间,周围绕以回廊的格局。现已出土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凭栏俯视,东端3列步兵俑面向东方,每列68尊,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1列分别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刹那间,你会感觉历史距离的消失,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您带进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西面未发掘的地方,我们还看到了兵马俑的修复现场。尽管没有人员在工作,但能看到整齐的工作台,看到部分修复后的陶俑在那里晾干,部分陶俑吊在工作架上。想到考古工作者要将那一片片陶碎片小地粘在一起复原,工作量之大,工作难度之大,精细度之高,真的是不容易。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北侧约20米处,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二号坑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平面略呈曲尺形,东西最长处96米,南北最宽处84米,深约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它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即东边突出部分由持弓驽的跪式和立式驽兵俑组成;第二单元即俑坑南半部由驷马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单元即俑坑中部车徒结合,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组成长方阵;第四单元即俑坑北半部由众多骑兵组成的长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编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与二号坑东西相对,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
珍宝馆,顾名思义,是陈列主要珍宝的场馆。而在秦皇陵珍宝馆,主要陈列有两辆大型铜车马。铜车马主体为青铜所铸,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各个部件分别铸造,然后用嵌铸、焊接、粘接、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通体彩绘,马为白色,彩绘时所用颜料均为用胶调和的矿物颜料,利用胶的浓度塑造出立体线条。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它完全仿实物精心制作,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帝车驾的风采。
在参观完兵马俑博物馆后,我们还驱车赶往丽山园参观。丽山园其实就是真正的秦始皇陵墓所在地。绿化比较好,能看到了主要是秦始皇陵的封土,还有几个小的陪葬坑。由于天色已晚上,加上大家都比较疲乏,只有我们三人去看了看封土,那几个陪葬坑没有去看,还是留着以后再看吧。
虽然是第三次去兵马俑,但这次感觉收获还是很多的。那宏大的兵马俑场面,让我从心底里得到了又一次震撼;那一个个做工精细,表情丰富、形态各异的陶俑,让我的心灵得到又一次净化;那精致的铜车马,绚烂的色彩,精湛的工艺,使我终于在第三次参观时看到了他的真容。特别是能陪着家人一起来参观,那种感觉还是与前两次不一样的。
看来,以后有时间还是要多陪着家人出去转一转,看一看,放松一下心情,感受一下生活之美。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九
在美丽的四川,有一项绝无仅有,造福人民千余年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是由李冰父子在先秦时期修建的,由于他实用精巧,直到今天,成都仍有80%的`水来自于这儿。他的历史悠久,此规模之大,使用时间之长的水利工程在世界上也没有几座。它的主体由飞沙堰、宝瓶口和鱼嘴组成,其原理复杂,工艺超前,规模宏大,堪称“世界奇迹。”
飞沙堰的两个河床一高一低,低的通往成都,高的通往长江,这样在缺水期能首先保证成都的用水,在前面的分支流,有道从山里挖出的道,这样在洪水时也不会淹没成都,这个就是宝瓶口。在前面,还有一道形似鱼嘴的峡口,在那儿有一条急弯道,把水里的沙石都卷起来,在离心力和惯力的作用下,沙石通往外江,江水通往内江,飞沙堰也这是个道理。
站在江边,看着浪花翻滚,我心中不禁想到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江边辛勤劳动,李冰父子用智慧建造这座都江堰。都江堰真不愧是世界级的水利工程呀!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十
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好似一阵飓风从西安飘到了我们石城南京。7月5号,我门几个“小考古学家”也闻讯来到了博物馆。
“人真多,看来这兵马俑魅力不小啊!”我随着人们的涌流挤进了1号展出大厅。一进门,眼前就出现了许多古代照片,有百戏俑、跽坐俑・・・・・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开道警车”。有人说:“那时候也有警车,看来坐这车上的人来头不小!”是的`,这由四匹马拉着的木车其实是专门为秦始皇所坐的车子开路用的,而“驾驶座”上的那位就是俗称的车夫。那个年代,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认为天是圆,地是方,所以这个车子顶棚是圆的,而供人乘坐的地面是方形的。再往前走,便是第2展区,这里面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兵马俑中级别最高的――将军。
听介绍员说,当时上战场打仗的士兵中只有将军可以穿“彩色鱼鳞装”。我特地上前瞧了瞧,发现青铜色的盔甲上面真的印有鱼鳞状的斑纹。而这种“彩色鱼鳞装”主要有护身的意思,我突然想:“要是伊拉克平民穿上这个就好了!”下面就到了第3展厅,里面有当时的铜鼎(相当于现在的电饭煲)、青铜剑、秦半两(货币)・・・・・・接着我又买了一些纪念品,用手摸一摸真有点像出土文物耶!刚准备出门时,我发现有一个牌子,上面说建造兵马俑时,有几百甚至几千名成年男性被迫去参加建造,有的就因此累死和饿死。有部分妇女和儿童也惨遭厄运。
兵马俑――一个恢宏雄伟、超凡卓著的雕塑,你不仅聚集了古代人民的文化艺术,也残害了许多人的生命啊!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十一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发现的,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
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古城西安由于有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很快就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国内外游人纷纷慕名而来。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和其他贵宾,多数都要把参观兵马俑列入日程。
秦始皇兵马俑。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县骊山秦始皇陵东边发掘出了大批陶质兵马俑。考古工作者清理出了三个兵马俑坑。一号坑大约有6000多个士兵俑,是个步兵军阵;二号坑有900多个士兵陶俑和470多匹陶马,还有89辆木质战车;三号坑有64个武士俑手执武器列队环绕一辆四马拉的战车,战车上站的显然是指挥作战的军队统帅,车后还有4个军吏跟随。这些兵马俑塑造得与真人及真马真车一般大小,形象生动逼真,雕刻细致精巧,而且都是上了颜色的。这证明了多年前中华民族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水平。因此,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历史和考古学家将秦始皇兵马俑与世界上公认的埃及金字塔等公元前3世纪的“七大奇迹”相提并论,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十二
时间:建于公元前470年,完工于公元前456年。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前776年)的举办――希腊奥林匹亚城,完工了一座巨大的雕像,这就是宙斯神像。宙斯是古希腊神谱系中的第三代神王,他是全能之神,能明察、洞悉世间任何事物和事情,不管是在人间还是在神山上,他都是神喻之源,他决定着神灵和人的命运。
遗址位于希腊西岸奥林匹亚(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是多利斯式(doric-style)的建筑,整座神像及他所穿的长袍都是由黄金制成,他头戴橄榄编织的环,右手握着由象牙及?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拿着一把镶有闪烁耀眼金属的权杖,上面有一只鹰停留着,而他所座的宝座则以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及神话人物装饰,该宝座的底座宽6.5米(20尺),高1.0米(3尺),神像则约高13米(40尺),相等于四层高的现代楼宇,使座在宝座上宙斯头部差不多顶着神殿顶。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十三
亲爱的游客们,你们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桂佳磊,你们可以叫我“桂导”或“小桂”。你们现在乘坐的是去西安秦兵马俑的列车,出发!
游客们,咱们现在已经到了西安,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咱们已经来到的闻名于世的秦兵马俑景点。秦兵马俑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近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观光完秦兵马俑赞叹不绝,他说:“现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到中国。”我想如此高的评价足以说明秦兵马俑的突出地位了。就在1979年10月,在此建立了遗址性博物馆。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兵马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去感受这著名的秦兵马俑。两个小时后咱们在一号俑坑集合。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我送大家三个字:长、尝、常。第一个“长”祝各位老人长命百岁;第二个“尝”祝大家尝尽天下美食;第三个“常”祝大家笑口常开。上车啦,回家喽!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十四
亚历山大港灯塔(thelighthouseofalexandria),从公元前281年建成点燃起,直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伊斯兰大军征服埃及,火焰才熄灭。
亚历山大港灯塔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亚历山大灯塔的烛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大港,保护着海上的船只,另外,它亦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亚历山大灯塔的遗址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罗斯岛上。公元前330年,不可一世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埃及,并在尼罗河三角洲西北端即地中海南岸,建立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这是一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市,在以后的100年间,它成了埃及的首都,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且也是整个地中海世界和中东地区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国际转运港。
亚历山大灯塔的外观亚历山大灯塔(thelighthouseofalexandria)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塔楼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方形结构,高60米,里面有300多个大小不等的房间,用来作燃料库、机房和工作人员的寝室;第二层是八角形结构,高15米;第三层是圆形结构,上面用8米高的8根石柱围绕在圆顶灯楼。灯楼上面,矗立着8米高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站立姿态的青铜雕像。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灯的燃料是橄榄油和木材。整个灯塔的面积约930平方米。聪明的设计师还采用反光的原理,用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这座无与伦比的灯塔,夜夜灯火通明,兢兢业业地为入港船只导航,它给舵手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亚历山大灯塔的历史公元前280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月黑风高,一艘埃及的皇家喜船,在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了,船上的皇亲国戚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全部葬身鱼腹。这一悲剧,震惊了埃及朝野上下。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最大港口的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40年的努力,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竖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它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石礁上,人们将它称为“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
当亚历山大灯塔建成后,它以400英尺的高度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他的设计者是希腊的建筑师索斯查图斯。1500年来,亚历山大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进港的路线。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笔记中这样记载着:“灯塔是建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白天用一面镜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船只。”
公元14世纪,亚历山大城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摇晃的大地以巨大的力量摧毁了这座古代世界的建筑奇迹。这座亚历山大城的忠诚卫士,这顶亚历山大城的王冠就这样消失了。又过了一个世纪,埃及国王玛姆路克苏丹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埃及及其海岸线,下令在灯塔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城堡,并以他本人的名字命名。埃及独立之后,城堡改成了航海博物馆(navalmuseum)。1996年11月,一组潜水员在地中海深处发现了据说是亚历山大灯塔的遗留物。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十五
坐落在中国南方福建省西部的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惊叹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土楼的外观既可以与古罗马雄伟的竞技场相媲美,又让人怀疑许多现代体育馆的设计是不是受了它的影响。由于土楼独特的造型,庞大的气势及防潮抗震等优势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民居建筑。
林文龙,是一位从土楼来到北京发展的客家小伙子,目前在一家媒体当记者。提到家乡的土楼?熏他先介绍了客家人的一些历史:
客家人原来居住在中原,几百年前因为战乱才迁移到福建和广东、广西的。由于当时迁移到当地,客家人与当地人在文化习俗上有差异,所以会有摩擦,这样就产生了以防御为主的土楼了,土楼最多的能住千户人。但是几百年风风雨雨过去了,最初客家人到达福建、两广跟当地人的矛盾,到目前来讲已经不存在了,它那种防御的功能可以说大大减弱了。
林文龙说土楼的格局一般都是三层到五层,第一层就相当于厨房,第二层相当于仓库,三、四层是住人的地方。
林文龙说现在很多人住在一个大土楼里的状况,已经不是很普遍了,大家现在都有钱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从大楼里面搬出去,自己去盖房子。土楼已经慢慢地变成了一个遗址性、文物性、观赏性的东西,真正在里面住的是比较少了。作为单家个人私秘性来讲,的确比以前好多了。
土楼虽然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但它所蕴含的客家文化却影响了世世代代遍布在全球的客家人。
牐犜谥泄人的眼中,客家人的特点是团结。特别是旅居海外的客家人更是团结一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客家土楼居住文化有关系。
牐牰杂谡夥矫妫客家青年林文龙解释说,在个体的生存能力比较弱的时候,它就要求你必须互相帮助,互相团结,必须协作,然后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客家土楼的建筑格式,就比较善于把比较小的力量用某种方式汇集起来变成一种比较大的力量。这样不管是开拓事业、还是经营生活,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牐犕谅ピ经被用来维系一个家族、一个村庄的群体利益,但对于现在来讲,这种壁垒森严的格局,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了,大家纷纷的离开。“土楼毕竟是一个很遥远的记忆,通过自己大脑不断的过滤,留下的都是一些美好的回忆。”林文龙说道。
牐牽图彝谅ゼ窃亓艘欢卫史,几代人的生活轨迹都跟土楼有关系,以后,对于那些没有住过土楼的客家后代来讲,土楼可能只是自己村子里好多外地人光顾的旅游点,就是一个景观。但是土楼代表的、蕴涵的传统,会被客家人当作自己的一种家族文化、族群文化留传下去。
世界第八大奇迹篇十六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寝,都大小不一,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37.2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占地52000平方公尺。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吉萨南郊8公里处利比亚沙漠中的3座尤为著名,称吉萨金字塔。其中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建于公元前二十七世纪,高146.5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底边各长230米,由230万块重约2.5吨的大石块叠成,占地53,900平方米。塔内有走廊、阶梯、厅室及各种贵重装饰品。全部工程历时30余年。塔东南有巨大的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古代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尘世生活的延续。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每一个有钱的埃及人都要忙着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坟墓,以求死后获得永生。以法老或贵族而论,他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建造坟墓,还命令匠人以坟墓壁画和木制模型继续从事的驾船、狩猎、欢宴活动,以及仆人们应做的活计,等等,使他能在死后同生前一样生活得舒适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