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通用16篇)
总结是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信息。一个较为完美的总结应该包含过去一段时间的成果、问题和改进方案。每篇范文都有其独特之处,无论是结构、观点还是表达方式都颇具特色。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一
xxxx年即将过去与xx就要到来之际,我先祝贺各位同事在度过愉快丰收的一年和在未来一年中万事顺意!自己在局与中心领导和全体同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坚持自我严格要求、加强学习、踏实工作,在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下面把自己各方面的表现向领导和同事们作个小总结。
一、爱岗敬业,坚持原则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工作中,自己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新举措的要求,在工作中要能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顾全大局,以新《会计法》为依据。遵纪守法,遵守财经纪律。认真履行会计岗位职责,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并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岗位任务工作。主动利用会计的优势和特长,给领导当好参谋,合理合法处理好财会业务。对各办公室人员所需报销的单据进行认真审核,为领导把好第一关,对不合理的票据一律不予报销,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认真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认真审核原始凭证,会计凭证手续齐全,装订整洁符合要求,科目设置准确,帐目清楚,会计报表要准确及时完整定期向领导汇报财务业务执行情况,除按时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能完成临时性工作任务。
二、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我深知作为财务工作人员,肩负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重托和大家的信任,更好的履行职责,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因此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煤矿兼并重组的新形势下的政策,自己无论是在政治思想上还是业务水平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坚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的基本途径,坚持把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与业务学习结合起来,并认真做好重点学习笔记。工作中能认真执行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履行节约,勤俭办公,务实开拓。
三、重视日常财务收支管理。
收支管理是一个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收支管理,既是缓解资金供需矛盾,发展事业的需要,也是贯彻执勤俭办一切事业方针的体现。为了加强这一管理,我们建立建全各项财务制度,财务日常工作,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的规范的制度化。对一切开支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对一些创收积极进行催收,使得局和中心财务财务能够集中财力办公,通过财务室认真落实的执行,收效非常明显。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既保证局和中心一系列政党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健康顺利地开展,又使各项收支的安排使用符合发展的要求,极大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达到了增收节支的目的。
四、认真做好年终决算工作。
年终决算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进行结清旧账,年终转账和记入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财务报表是仅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单位领导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本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认真细致地搞好年终决算和编制各种会计报表。写出分析,能过分析总结出管理中的经验,提示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也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五、科学调度,厉行节约。
本着节约,保证工作需要地原则坚持做到多请示,多汇报,不该报的不报,不该购的不购,充分利用办公现有资源,科学高度,合理调剂,能用则用,能修则修,以最小的支出取得最佳效果。
总之在xxxx年的工作中,自己在局、中心和科室同志们的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发扬成绩,改正不足,以勤奋务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改变命运。以事业为基础,以经济为导向,以稳定为前提,以学习为补充,以发展为动力。为我煤炭局、培训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当夏的炎热代替了冬的寒冷,不知不觉中三个月的试用期很快过去了。回首这三个月的工作,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存在缺点。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工作中我喜欢用笔记录下自己成长的足迹,总结自己的得与失,三个月试用期总结如下:
一、工作方面:
(一)财务方面的工作。
我认为财务工作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从小事做起,从细心做起,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1.记账:出纳工作从简单的审核票据,粘贴票据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已经付了的单据都要在其上面盖好“现金付讫”的章。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做好记账凭证,每笔已经发生的业务,及时记账,及时记录记账明细,已备查询。在以后的工作中个人报销的原始单据要有个人签字。记账过程中不断明确各业务走的具体科目,不明白的向赵姐请教,同时也查询以前的凭证。
2.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定期的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及时登录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刚开::始登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如借方写成贷方,贷方写成借方,以及因为粗心的缘故把记账凭证漏写,在出现错误和问题的时候我及时改正,并做好工作心得。记账时一定不能分心,认真做好分析,在填写每一笔业务的时候都要认真、细心,在心情急躁和不平静的时候不能做记账方面的工作。对于记错账的情况下,怎样修改也从赵姐那学到一些经验。年初和月初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我也从xx年的账本上学到了不少经验。
现金日记账要记录好每笔发生的业务,而银行存款日记账则要明确各个银行的业务,每笔业务要根据发生银行的不同而登录。目前公司的开户行是建行市中支行,也是主要业务的发生行。建行营业部主要发工资,农行和农信主要是税金方面的业务。每行每季度都会有银行利息单。
日清月结是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特点与需求。
3.做报表:目前主要做的报表是每周的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的`流水账明细。
(1)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此报表周一交予赵姐审核,刘经理核准。一般情况下我都在前一周的周末做好,并根据审核无误记账凭证和现金、银行存款做好核对工作,次周的周一直接将表打印。刚开始因为对此项工作不是很熟悉,经常出现账目不准和不平衡,且备注中的数目不能随之相应的调整,主要是预付货款及存货余额要随着在外资金的变化而变动。经过一月的调整后,这项错误基本很少出现了。每周一,将报表传给王经理审阅。在此之前经常会漏写记账、审核、核准人的名字,不过如今发邮件之前我都会仔细的核对,漏写记账人员的名字情况如今也很少出现了。
(2)每月的流水账明细:流水账的登记和核对一般在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前提下,根据记账凭证仔细地入账,每月月初与现金和银行的账目都能一致。此项工作越来越熟悉,而且越做越快。
4.其它细节方面的工作。
(1)票据:目前主要开的单据有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电汇、入账单。这四种票据的要求非常高,无论是填写方面还是盖公章方面,若出现错误填写都要加盖“作废”章。
(2)支票方面:刚开始在票据填写和加盖公章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日期没大写,单位名称和金额没顶格写,填写不规范等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熟悉,规范此方面的工作。同时,根据需要到银行提取备用金和办理银行入货款账等业务。
(3)电汇:货款主要通过电汇付出,在实施的过程中积累了主要付款单位的各项明细,如单位名称、账号、汇入行名称、以及传真。填写名称要和其单位名称一致,一个字都不能漏写。
(4)入账单:主要的入账单有收到货款收入的转账支票和每月发放工资时的入账。
(2)税务:对于发票审核和交税金有了初步的认识。
(3)关于增值税发票的开据:此项工作有一点小小的了解。
(1)每周固定的会议记录:根据每周一的例会,尽快整理好会议纪要,并让刘经理修改和审核,大家签字后传给黄先生和王经理,此工作当天完成。
(2)相关人员接待:对于公司外来人员,主要做好接待方面的工作。
(3)其它工作:如交公司话费、和赵姐一起审核公司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年审、工商年检等等。
二、学习方面。
虽然现在做的工作与学校学的知识有所不同,但是我并没有感到灰心和气馁,不会的地方不断向赵姐请教。4月份与赵姐一同去济南学习最新的《企业所得税》。财务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还需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
三、思想方面。
工作与学习很重要,但良好的心态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工作中我不断的摆正自己的心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这不仅使我的工作开展很顺利,同时与同事之间的相处非常融洽。
以上是这三个月的工作总结,当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
1.知识方面的匮乏:财务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这方面的知识仍要不断的加强。
2.记账: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漏写和填写方面的错误,更改时比较麻烦,在业务不断熟悉的过程中,类似的错误出现率也越来越少。偶尔的时候在记账凭证上会漏写附件多少张,但随着业务的熟练以及检查,出错率逐渐减少。
3.单据的填写:在填写单据方面曾出现过不同的小问题,如填写不规范、盖章不合理等问题,随着经验的积累,此类问题已很少出现。
以上是我在试用期的工作总结,感谢赵姐和刘经理在工作中给予我的巨大帮助和鼓励,感谢其他同事的鼓励与合作。在以后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将会熟悉更多的相关业务,用笔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成长。
光阴如梭,我进入**已经三个多月了,从一开始对工作的不适应到现在适应了这个团体,懂得了大家如果团结合作,共同应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我觉得这是我这几个月来学到的最有价值的部分。
财务是一个单位的核心部门,同时她也是一根引线贯穿与企业的角角落落。作为财务人员,我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商场销售部分的财务处理,纳税申报,财务管理等工作。在工作中,由于区别于原来单位的商品种类、商品进货渠道,对商品的进货渠道,结算方式,货品出入库管理等的认知是我一开始的主要的工作重点。
随着认知程度的深入及对账务处理熟练程度的提高,已经完成了以前账务的登帐工作,进一步理顺了财务的连续性。为提高工作效率,使会计核算从原始的计算和登记工作中解脱出来。在姚总的组织下6月份进行了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进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初始化,我们都基本掌握了用友财务软件的应用与操作,财务核算过渡到会计电算化已经进入一个阶段。这为可以为我们节约了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数据的查询功能,为财务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财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搞好财务分析,主要是商品销售分析,商场在营业过程中的费用分析,资金流动情况等,这些可以为商场销售产品订货的准确性,及时性,资金占比情况都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是企业管理和决策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的财务信息支持,并将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这也是我该努力学习和不断提高的部分。
工作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工作考验了我,我也得到了学习,主要体现在我对进出口业务财务处理的了解,这让我非常幸喜。“活到老,学到老”很好的一句时刻提醒我们学习的话。
在这里也非常感谢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继续努力,和我们的单位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二
从小我就梦想着成为一名作家,把生活中所有的精彩、感动用文字记载,把所有的梦想和夙愿用文字传承。
今年暑期,我有幸在家乡的电视台新闻部做了一个月的实习记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切感受了生动鲜活的新闻事件带来的兴奋和激动,真切感受了新闻记者们不畏艰苦、敬业奉献、敢于担当的崇高精神。
家乡的电视台是全县的新闻媒体,是当地群众获知大政方针、重要信息,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有新闻、专题等10余档电视节目,30多个节目还获得过中省大奖;新闻部有七、八名记者叔叔,艰苦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历练了他们忠于职业操守、勇于担当重任的素养和品质。
每有新闻事件发生,无论是烈日暴晒的晴天还是大雨滂沱的雨天,接到命令或得到消息后,记者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因为人员和条件的限制,他们经常是一岗多责,在现场既是摄像又是记者,在工作室既是编辑又是制作,一天跑几个现场,出几个稿子是家常便饭。他们的工作,往往是通宵达旦,日以继夜。但是,这帮人却乐此不疲,累着并欢乐着。
我的实习经历分为四个阶段。作为一名实习记者的最初几天,主要任务是熟悉工作情景,了解新闻节目的采访、撰稿、编辑、制作、审核和播出工作流程。接下来近乎漫长的一个星期,新闻部主任abc把去年以来本台播出的新闻稿件装订簿、视频节目数据库一股脑儿翻出来,让我对比、分析、学习,学习新闻稿件的写作思路方法,学习镜头素材的合理运用,学习新闻稿件的编排技巧。
通过老师的耐心指点和自己的学习分析,我逐渐懂得,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件,一档精彩的新闻节目,好的题材固然重要,但文字、影像如何完美组合,远、中、近景怎样合理搭配,画面角度、时长怎样恰当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都必须处置得相当精到。第三个阶段是跟随老师学习采访。
短短的几天时间,我跟着几位老师,先后在创先争优会场、抗洪救灾募捐现场、民生八大工程建设工地进行采访报道。采访的过程中,老师持续教导我:不但要用善良的眼睛观看社会,更要用智慧的笔、镜头记录社会;要注意捕捉中心人物的关键语言、行动甚至短暂的表情,领会精神实质,洞察丰富内涵;一定要学会沟通和交流,在采访时有话可说,因势利导,准确引导并成功勾起被采访对象的倾诉欲,这样才算是成功的采访,圆满的采访。
当然,新闻节目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准确的导向,因此,我实习的第四个阶段就是跟着老师学习主要从政策关、导向关、时效关、效应关等方面审查一篇新闻稿件、一期新闻节目的优劣成败,只有真正做到态度精诚,策划精细,镜头精到,语言精炼,配音精确,制作精美,编审精密,才能达到效果精彩,满堂喝彩。
一个月的实习时间匆匆而逝,收获颇丰,感触颇深,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尚未走出象牙塔的我们,平常多重视理论学习,忽视了实践环节,到具体工作中运用时往往会与理想相去甚远,不能够发挥自如。只有通过具体工作的磨练和实践,才能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提升和完善,才能真正检验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通过实习实践,要成为学有所用,用有所长的'人,尤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技术、凝练的语言,而且,善于沟通的技巧、勇于吃苦的奉献、健康有力的体魄、社会道义的责任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们,一个个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一盏盏照我前行的恒久的路灯!
感谢你们!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三
十月份我只出过一次任务,就是关于毕业实习答辩的采访。我跟的是罗孝靖编辑,师姐人很好,对工作也很负责,对我们这些师妹也很照顾,稿子改得很详细。我当时采访了两个师姐一个师兄,在采访之前列过提纲就是要采访的题目,等等。采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电话打不通,师姐没时间等等,不过这都在罗孝靖师姐的帮助下很好的解决了。我都是采取qq采访的方式,但是我确保每一个人我都是跟她们实现沟通过是否可以电话采访之后再进行qq采访的,因为她们当时都在采访,周末也很忙没有时间。qq采访之后我有进行整理之后再发给靖哥,然后确实是我的疏忽有的细节没发现,所以导致一而再的去再发邮件给受访者。这点以后我会改进的。收获很多,也认识到自己很多的不足,例如粗心,懒惰,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克服的。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四
在实习期间,在报社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本人今后的人生之路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
在这期间,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面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思想认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深刻体会到党的先进性;工作作风变得更加严谨;记者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会议新闻看似简单,但要写好也不易。
时政新闻是党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报道的是党和政府的一系列的事情,涉及主要是会议、重大活动或措施之类的,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所以报道必须准确、及时。特别是政府会议,由于它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必须当天的新闻当天就出稿,并且还要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新闻。这种新闻的写法看起来比较简单的,其实要写好也不容易,要掌握好领导人,会议时间和会议内容,组织语言,突出重点,把握好核心,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会议新闻,我在这方面锻炼的也比较多。
社会新闻既要搜索线索,又要深入现场。
社会新闻算是比较难写的,首先素材的来源就很艰难,有的是靠自己去找去搜集,有些是靠报社群工部接到的群众热线电话,还有些是各单位、各乡镇的宣传员给我们提供。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不管哪一种提供方式我们都要亲自去现场,亲自采访。比如我曾经到我老家附近的村镇去采访“一村一品”的,是去一个标准化的生猪养殖场采访,一进去就差点被那股臭气给熏倒,但是为了完成采访,还是按要求换上那个消毒过的衣服和鞋子,进入猪舍,拍照,询问,然后找切入点,才完成一篇稿子,也只有这样写出的稿子才会真实生动。
掌握采访技巧十分重要,还得注重礼仪。
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面对不同的人群也要选择不同的沟通的渠道。比如,当采访对象为市领导时,首先服装的选择就很重要,不能太学生样,也不能太职业化(会形成一种比较紧张的气氛),其次语言要组织好,一般会提前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便,也不能废话连篇,一定要抓住重点。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激发被采访人主动提供新闻,有继续谈下去的“欲望”。采访时的礼仪也很重要。
写好一篇稿件,要提炼主题,谋篇布局,字斟句酌。
出去采访后,回来写稿子,主要根据采访笔记,大致的内容框架出来后,再拟标题和小标题这些,然后整体润色,然后就是改错别字,这个很关键,虽然后面还有编辑那一关,但是,像错别字和语法这样的低级错误,应尽量避免发生,也减少编辑的工作量,因为报纸的阅读面广,容易给别人造成误导。稿子写好后,就请老师批评指正,在老师的意见中,不断学习一些写新闻稿的技巧。
接下来说一下在实习中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做事要认真。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准确,特别是领导的职位更要弄准确。报社特意打印了份领导的排名和职位以免出错。在照片的选择上也要很仔细,要注意构造,更要注意人物表情,特别是有领导的照片,更要慎重,领导的面部表情走路的姿态及站的位置都要考虑全了。外出采访时更要注意检查装备是不是都带全,采访本、笔是最基本的了,然后我因为没有录音笔,就只好用mp4代替,虽然录音的质量差点,但回来整理采访笔记的时候,可以有证可查,不然,有些关键的内容不能确认,u盘也是必备的,有些相关的资料可以直接从相关地方拷贝过来,就可以减少很多错误和打字的麻烦。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用心的去做。
第二,知识面要广。记者要打交道的人是方方面面,有农民,有医生,有老师,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可能遇到。卖弄对不同的领域,如果一点都不了解的话,在采访中就可能遇到想不到的一些困难。比如,上次“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研讨会”在龙岩市举行,而我之前对“定光古佛”一点都不了解,根本就无从下手,这就提醒我,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深入一步,对于要采访的领域多做些了解,不要在采访中显得比较无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看点书,扩充以下自己的知识面。
第三,要有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就是把真实的事情反映给人民群众,影响力相当大。我们记者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自己的立场,把真实的新闻传递给大家。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陕西华南虎假照片事件,给我们深刻的教训。作真实的新闻,为社会负责、也为自己负责!因为我们职业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把真实的新闻传播出去,这样才能发挥报纸的真正作用。
第四,身体要好。作为新闻工作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了才可以更好地工作。上次恰逢永定土楼申遗成功和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开幕,事情很多很杂,经常要东奔西跑,加上下点小雨,我就感冒了,很难受,直接影响工作。所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确实很重要。在学校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给自己一笔宝贵的财富。
感谢所有帮助我的老师,他们是记者,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热情令我敬佩。他们不仅教会我新闻宣传的知识,更让我懂得做一名记者的责任与良知。感谢我们闽西日报社的程主任、刘主任,感谢带我的记者部的各位老师。无论今后我是否会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我的这次实习经历将令我终生受益: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人。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五
20xx年7月1日到8月10日,我在我们龙岩市最具影响力的媒体闽西日报社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在报社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本人今后的人生之路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
在这期间,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面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思想认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深刻体会到党的先进性;工作作风变得更加严谨;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会议新闻看似简单,但要写好也不易。
时政新闻是党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报道的是党和政府的一系列的事情,涉及主要是会议、重大活动或措施之类的,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所以报道必须准确、及时。特别是政府会议,由于它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必须当天的新闻当天就出稿,并且还要准确无误。
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新闻。这种新闻的写法看起来比较简单的,其实要写好也不容易,要掌握好领导人,会议时间和会议内容,组织语言,突出重点,把握好核心,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会议新闻,我在这方面锻炼的'也比较多。
掌握采访技巧十分重要,还得注重礼仪。
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面对不同的人群也要选择不同的沟通的渠道。比如,当采访对象为市领导时,首先服装的选择就很重要,不能太学生样,也不能太职业化,其次语言要组织好,一般会提前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便,也不能废话连篇,一定要抓住重点。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激发被采访人主动提供新闻,有继续谈下去的“欲望”。采访时的礼仪也很重要。
写好一篇稿件,要提炼主题,谋篇布局,字斟句酌。
出去采访后,回来写稿子,主要根据采访笔记,大致的内容框架出来后,再拟标题和小标题这些,然后整体润色,然后就是改错别字,这个很关键,虽然后面还有那一关,但是,像错别字和语法这样的低级错误,应尽量避免发生,也减少的工作量,因为报纸的阅读面广,容易给别人造成误导。稿子写好后,就请老师批评指正,在老师的意见中,不断学习一些写新闻稿的技巧。
接下来说一下在实习中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做事要认真。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准确,特别是领导的职位更要弄准确。报社特意打印了份领导的排名和职位以免出错。在照片的选择上也要很仔细,要注意构造,更要注意人物表情,特别是有领导的照片,更要慎重,领导的面部表情走路的姿态及站的位置都要考虑全了。外出采访时更要注意检查装备是不是都带全,采访本、笔是最基本的了,然后我因为没有录音笔,就只好用mp4代替,虽然录音的质量差点,但回来整理采访笔记的时候,可以有证可查。不然,有些关键的内容不能确认。u盘也是必备的,有些相关的资料可以直接从相关地方拷贝过来,就可以减少很多错误和打字的麻烦。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用心的去做。
第二,知识面要广。要打交道的人是方方面面,有农民,有医生,有老师,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可能遇到。对不同的领域,如果一点都不了解的话,在采访中就可能遇到想不到的一些困难。比如上次“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研讨会”在龙岩市举行,而我之前对“定光古佛”一点都不了解,根本就无从下手。这就提醒我,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深入一步,对于要采访的领域多做些了解,不要在采访中显得比较无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看点书,扩充一下自己的知识面。
第三,要有职业道德。新闻工就是把真实的事情反映给人民群众,影响力相当大。我们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自己的立场,把真实的新闻传递给大家。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陕西华南虎假照片事件,给我们深刻的教训。作真实的新闻,为社会负责、也为自己负责!因为我们职业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把真实的新闻传播出去,这样才能发挥报纸的真正作用。
第四,身体要好。作为新闻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了才可以更好地工作。上次恰逢永定土楼申遗成功和中国福建土楼客家文化节开幕,事情很多很杂,经常要东奔西跑,加上下点小雨,我就感冒了,很难受,直接影响工作。所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确实很重要。在学校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给自己一笔宝贵的财富。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感谢所有帮助我的老师,他们是,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热情令我敬佩。他们不仅教会我新闻宣传的知识,更让我懂得做一名的责任与良知。感谢我们闽西日报社的程主任、刘主任,感谢带我的部的各位老师。无论今后我是否会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我的这次实习经历将令我终生受益: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人。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六
本站发布2019年暑假日报社实习总结范文,更多2019年暑假日报社实习总结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以下是本站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提供的《2019年暑假日报社实习总结范文》,本站还为大家提供优质的年终工作总结、年度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包括党支部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财务工作总结及试用期工作总结等多种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暑假实习,株洲天气很热。穿梭市内各大街小巷,人变黑了,也瘦了。虽如此,仍很快乐,高兴。在那里,收获颇丰,认识了许多人,和他们相处很融洽。也学到很多东西,对新闻采编写的基本规律以及市级媒体的运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次暗访
“暗访”一词,于记者而言,是兴奋、刺激的,又是充满挑战、危险的。上个学期,《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曾给我们讲述他颇具刺激而危险的暗访经历。他的勇气、智慧、心细迎得了一片掌声。当时,已对拥有无穷魅力的暗访迷惑。
xx.8.1.离奥运开幕式只有7天。那日,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暗访。
“北京奥运,百年盛世。不少准新人应该会在奥运期间结婚办酒席”。拥有新闻敏感的罗老师将奥运婚庆状况调查任务交给了吴仪辉(实习生)和我。在办公室,我们拨通了仅有的喜得龙婚庆公司的号码,告知对方采访目的,“暂时情况还不知”一句回应过来,接着“嘟嘟嘟”声响起。虽后又得知几个联系方式,但结果一样。既然公开调查不行,于是我和吴决定暗访。
在《株洲日报》和《株洲晚报》的北京栏上,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地址。下午4点,吴、刘朝勇(实习生)及我三人来到喜得龙婚庆公司。刚进门,特别紧张,万一露馅了咋办。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走进了大门。几人寒暄一阵,并没有想象中的恐怖。“我哥要结婚了,想到你们这里了解一下情况”我开门见山的说道。由于职业敏感,老板问我哥准备结婚的时间。办公室静下几秒,“9月份”老板向椅背一靠,大笑道。“这是天方夜谭了,哪有8月准备,9月就结婚的。至少要提前2、3个月”突如其来的失误,让我不知所措。你哥现在哪儿,他怎么没来?老板好奇的问道。“还在长沙工作,我家是常德人,我嫂子是株洲的”未来得及反应,话已出口了。随着慢慢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婚庆现状并不是很好。“准备了很多奥运婚庆活动,但来者渺渺无几”。2个月下来,他们只接待3对准新人。担心亲朋好友观看奥运不来,是准新人不愿在8月份结婚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加现实了,虽说8月8日,一个吉祥,吉利的日子,但高额的消费让他们退步了。相对以前,因奥运婚庆活动、车费、人工费等成本的上涨,每对准新人得多花400—500元。酒席费用也涨了。但是否存在酒席倒卖的现象,喜得龙老板认为没有。可不少市民反映存在。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决定采访我市各大酒店。只可惜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准备离开公司时,“你能介绍一下其他婚庆公司的号码吗”吴问道。“怎么可能,说了不是砸自己生意吗”老板直截了当的说。出身的牛犊不怕虎,可还是害怕了,出了错误。
虽此稿最后未能见报,但采访中的经历让我不遗憾。作为一名记者,对市场规律、人物、事件、行业等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的了解,应是不可或缺的。一旦露出破绽,采访就可能无法继续,甚至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虽此次暗访,并不怎么波澜壮阔,触及生死,但还是蛮刺激,有趣的。其实,背景资料的充分了解,不仅方便于采访,而且会提高新闻作品的深度。暗访,刺激有趣,细细品味,乐在其中。暗访,危险恐怖,回头一看,仍胆战心惊。有时,揭开事件真相的途径就是暗访。博学多识、处变不惊、明察秋毫应是记者该具备的素质。
寻找那一点
每一次出去采访,老师都会强调注意细节。细节有时不仅是问题的所在,而且是作品可读性、趣味性的添加剂。总编室的黄老师借了我一本名叫《如何成为一名记者》。里面就讲述了美联社记者是如何把握细节,注意细节,以及重视细节。细节丰富了新闻的内容,提升了问题的深度。
实习期间,曾多次出去调查,跑过医院、网吧、超市、酒吧……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区的一次采访。
7月15日,接到家住佳苑小区的唐先生打来投诉电话。“住在小区都2年了,水电还未到位,都还是临时的”自以为了解情况,可我错了。“什么是临时水电,什么叫水电未到位,具体状况是如何?”李老师一语道破,惊醒了我。幸未挂电话,否则,只是瞎北京一个,什么也不知。那天,我们约好周末见面。
星期六9点,来到佳苑小区.。一根根木柱组成的电线杆立在黄色的头上,上面架着错综复杂的电线,最低的只有3米,这是我的第一印象。风一吹,尘土飞扬。不看房子,就如一个贫民窟。“因供电不稳,电线经常烧断。”姓王的居民指着一根已有6、7个结头的电线。居民的困扰不仅仅是用电,吃水也相当困难。天一热,小区用水就非常紧张。家住5楼的唐先生,因龙头的水都是一滴滴的往下落。为解决吃水之困,小区每栋房前都挖一口井。而当时居民介绍井时,我未在意。
星期一将写好的稿子交给了李老师。“但写得很乱”这是老师第二句评价。“‘防用水不足,该小区的每栋房前都挖了一口井,作为备用水。’这个就具是新闻点,你瞧哪个小区还自家挖井”。一语道破。其实,自己也清楚,那篇稿子小区水电问题都有,但写的都不是很清楚,缺少一个点。于是“住在城区还要挖井取水佳苑小区居民好无奈”便成了稿子的标题。
听不同的声音
记者应忌讳闭门造车,把有限的资料作为稿子的来源。他们应该出去,应该与他人交谈,看他们的动作和表情。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才是生动,有生命的。
8月3日,朱老师让我改一份《本埠印刷企业遭遇“寒冬”》的报告。初看内容,觉很棘手。写了几次,但都是已不满意而告终。虽里面讲述了株洲市印刷业整体遭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布局和规划,但缺少各印刷老板的“牢骚声”,企业具体遭遇的困难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信息。
至8月7日,因没去采访,此稿还是未出。之后,在家呆了一段时间。8月25日,再回到《株洲日报》。“印刷稿子还没完成,明天去弄”,刚见面,老师告诉我。奥运期间,因朱老师要弄奥运题材,没能采访印刷企业,最终该稿子推到现在。就近原则,老师决定先采访《株洲日报》印刷厂邹厂长。在那里,我们了解到纸张上涨的缘由以及印刷成本的上涨。因有《株洲日报》报业的支撑,印刷厂压力很小,并不是举步维艰。采访结束后,想联系“美彩印刷厂”的周老板,但一直占线,未能联系上。后得知,拉业务,学技术,周老板最近忙的不可开交。从事20多年印刷的周老板认为,印刷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见到他时,他的背全湿透了,额头上流下豆大的汗珠。采访期间,不少人来找他,采访时断时续。
他认为,株洲市印刷的“蛋糕”很大。芦淞服饰市场、醴陵的陶瓷及烟北京的存在,本埠印刷业不应是现在的状况。而事实却不容否定。30家印刷企业倒闭,大部分企业暂时停业。因利润微薄,小企业又选择减少业务,图苟延残喘的生存。另外,他强调我市印刷企业“宁做鸡头,不愿做凤尾”的心理,使得我市印刷厂存在技术不足,设备不强,只能做低端的业务。千金、太子奶、唐人神等大企业的高端高利润的印刷业务都流失到广东、长沙等地。现在他正筹办网上交易平台来减少成本,以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科发印刷有限公司”在这场“寒冬”中,选择了被动。为拓宽市场,“科发”本预备购入一台全自动胶装机。现在,公司取消了这个决定。为保证公司正常运转,公司负责人希望劝临近退休的员工提前退休。“科发”负责人表示茫然无措。“我们只能等待,静观整个行业的走向。”另外,和印刷老板观念完全相反的包装与印刷学院唐院长认为,包装印刷以轻工业产品为主,我市产品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包装印刷量需求不大,市场有限。构建印刷工业园或许是本埠印刷业的出路,大多厂家的不愿意最终无法实现。历时2个多星期,终于“本埠印刷业现状”庐山真面目亮相。
然而上述资料,不是报告上能找到的。只有亲自去采访了,聊了才知道他们的真是情况,他们的想法。甘地曾说过,当他去往天堂时,第一个见的就是美联社的记者。美联社就是凭着不断与别人北京、不断走访,走出了一批出色的记者。正如书本所说,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
其实,《株洲日报》实习不仅只有上面所述的采访经历和心得。新闻有这样一个规律:稿子越长,它的生命可能就越短。黄编辑也有一个口头禅“写得这么啰嗦,一句话就可以搞定吗!”每次改稿时,都会豪不留情的删除累赘、复杂以及没有必要的语句。短短一个多月的耳闻目睹、亲身力行,收获颇丰,懂得了实践中的采访技巧、党报写作的注意点以及记者不同场合表现的身份等等,同时也认清了自己的一些缺点。相信路虽远,行则必至。实习回来,认清缺点,去除缺点,补自己不足,扬自己之长。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七
当我第一天踏进xx电视台的大门时,心中怀揣着些许忐忑与不安,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顺利的融入到工作之中,能否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但是接下来半个月的实习生活却完全打消了我心中的顾虑,在这里,我不仅从同事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和他们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实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我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宝。
我进入的是总编室,在去之前听过许多关于实习生的传闻,说他们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会和他们一样。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同意把工作分配给我。
其实,不仅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
总编室在八楼,每当工作不多比较清闲的时候,我常常跑到五楼的“民生360°”栏目组,到那里去进一步感受节目的录制过程,从录制到后期制作,再到最后将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其中蕴含着许许多多需要我去观看和学习的知识。即使不能完全成为其中的工作人员,我也总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
在栏目组里,我认识了一位刚刚结束试用期正式工作的姐姐,她只比我大几岁,但是已经很有工作经验,过不久就要上手进行节目主持了,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她告诉我,要想当“民生360°”的主持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不仅要去跑新闻写新闻,还要在主持时把所有新闻串联在一起,进行适当的过渡并且从中挖取深层次内涵做出评论,这不仅需要好的口才,更需要有见地有内涵的头脑。这让我进一步明白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决了我要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的信念。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会让我们学到更多。有时候我会跟随总编室的记者去跑新闻,从城市居民区到周边的村子,烈日炎炎下,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记者的辛苦。
在跟随采访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以前所没有学到过的东西,那就是交流,沟通。这两个词看似简单,而且人人都会,重要的是如何交流如何沟通。作为记者,要善于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要让被采访对象能够信任你,把积压在心里的话向你倾诉,这样才能使一条新闻能够丰满起来,而不至于仅仅个骨架没有内容。除了要善于交流沟通外,还要对别人真诚,只要你拿出真诚对待他人,尊重别人,别人也会谅解你,配合你。
在一次采访中,采访对象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为老人的耳朵不灵活,很难听见我们在说些什么,甚至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而是慢慢的将问题说给老人听,努力配合着老人,最终顺利完成了此次采访任务。我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不仅要有好的口才和清晰地思路,更要有充足的耐心,任何新闻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任何采访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拥有一颗不焦躁的心,不能急功近利,只有这样,才会更容易和人们沟通,做出的新闻。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八
今年寒假,我去了长江日报社实习,从二月一号到二十三号,这半个多月的实习,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走出学校,走进了媒体单位。期间,诸多的辛苦和打击让原本就自尊心比较强又并不是很能吃苦的我想要退却,但在最后一天,拿到报社记者给我写的实习鉴定的那一瞬间,我发自内心感到满足。
上大学已经一年半了,平时,在学校也有过不少的实践,一直感到自己学的东西太少,想真正地进入到媒体中体验一下,所以,今年在放寒假之前,我就想办法联系了长江日报的一个姓谌的记者,当时,我不知道媒体接受实习生的条件会不会很严,再加上我对自己并不是很自信,所以一直很担心被拒绝,幸运的是那个记者当时告诉我,他可以接受实习生。
一月二十八号,我们期末考完最后一门,这时离我去报社报名的时间已经有半个多月,这时离春节也只有14天,时间太短,再加上又没有一个正式的推荐信,跟报社记者非亲非故,所以很迷茫,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拖着行李回家了,而我实习的事有没有着落,学校寒假留校住宿的事也没确定,心理压力随之而来。二月一号那天,带着一颗忐忑的心,我再次来到长报报到,叩开谌记者位于采编大楼9楼摄影室的办公室,再次让我感觉幸运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听到我说春节之后还会坚持过来,或者是因为我的态度特别诚恳,总之,他还是把我留下来了。
实习的第一天,带我的记者(以下称他为“老师”)介绍了另外一名叫黄思思的实习生跟我认识,说是要跟着她学习,也许是因为两个人名字是一样的原因,这个武汉大学准硕士生让我感到特别地亲切,同时,也特别欣慰,因为不用独自面对在我眼中非常“苛刻”的“老师”。
第一天的工作很简单,长江日报集团有一个叫做《长江月报》的内部刊物,主要就是就每月的长江日报上比较好的新闻作品进行盘点,因为这个刊物主要是赠与报纸的广告客户看的,所以写的东西必须非常正面,这样对报纸争取广告客户有很大帮助,我们所做的,就是在报社的资料室翻看二月份的长江日报,先是找报纸上的那些好的作品,再进行分析,就作品来写大概每篇1000字的稿子,发给老师。中午从11半点到下午2点,是午饭时间,资料室锁门,我们出去吃午饭。
我参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就报纸上“关于史上最牛的小学”的那篇报道拟大概十来个问题(主要是针对写稿记者的提问),在“上班”的第一天,我拿出来十足的劲头来完成这个任务,花了两个多小时,把这一系列的报道看了一遍并按照平时在学校采访的思路拟了十个问题,结果拿给老师看时,还没有说一半,就被老师打断,说是问问题的方式很有问题,过于开放,他需要的是闭合式的问题,所以,我第一次的表现算是很失败了。
这样的工作做了两天之后,第二天下班之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这个寒假最辛苦的一个任务,因为他是负责报社新闻策划的记者之一,又主要是面向教育线,他就让我们两个人,花两天的时间,趁武汉个中学高三学生还在校补课的机会,了解他们目前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调查面要广,要覆盖武汉各级高中,文理科、男女生、武汉三镇等各个方面都要顾及到,当然,调查的学校、设计的问题等一干细致的问题都留给我们自己去完成。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九
我在想着怎样给假期实习的生活来个总结,想来想去,这个尾巴就像影子一样甩不掉,甩不掉的几篇稿子,甩不掉的一些遗憾。
大二一年我在大连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做记者的日子延伸到了假期,有幸跟其他五位战友一起走近了新闻一线记者的真实生活。不打草稿,敲着键盘,敲着敲着,思绪还是划过我的指尖,游走到前面。可能等到我真正把这些日子参悟透了的时候,也该说一声阿弥陀佛了吧。没有那么深的道行,也不愿做跳梁的小丑,只能在酒足饭饱之后,写一写这段经历,前人看了笑一笑,后人看了想一想。鼻涕和眼泪我都不是那么稀罕,留着也好,流下也罢,无论怎样,我想,我们六个人的这段经历都是属于咱们记者团的小日子。
第一幕。
快期末的时候,跟曳曳一起统计年终发稿量、算积分,心里很忐忑,怕自己的排名难看。在文档之间复制粘贴着一个个日期、报题、稿件、作者??眼花缭乱的同时,日子被压缩成了节点,一年的时间放在这个文档里面看,真的很短很短。时间就像被打了包一样,被我俩整理在一起,等排名算出来,检查了三四遍没有错误之后,悬着的心放下了,但是伤感却涌上来了,脑袋里面空空了一阵子。从原来的陌生的40多人,到最后留下的11个人,离团的人虽然有联系,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我也知道这个假期,虽然争取到了这样一个实习的机会,但是注定要先面对分离。我既然得到了,就该不矫情地珍惜。由于事先订好了火车票出去旅行,所以选择实习的时候安排在了8月份以后。快回大连的时候,看着前一组实习的战友发出来的稿子,着实欣喜,也惴惴不安,心里没底,我在想我去了之后还有什么稿子能写,还有什么新闻可以做。即便忧虑着,听着他们每天的吐槽,看着他们的微博,又难免多了一份向往。
第二幕。
咳咳,高潮来了,第三幕。
实习中应该更加清楚地找到自己的问题。
经历了大二一年写新闻的日子,在这几天实习的日子里,其实有一种麻木的感觉。把写出来的稿子交到小芳姐那里去,有的石沉大海,有的发了出来,七八百字的大稿子发出来之后与原稿相比,虽然在新闻内容上不会有比较多的改动,但是文章结构方面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改出来的稿子真的是“脱胎换骨”,可能其他同学也会遇到,我想尝试着在实习的这段日子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后尝试总结了一下:很多时候我对自己想写的新闻没有真正明白,真正吃透,搞不懂自己想写的究竟是什么、要写什么,也不会去列出一个采访提纲和新闻写作计划,由此,采访的时候自然不是那么细心,很难抓得住采访的重点、亮点,采访不深入,了解不透彻,泛泛地听人家故事,看看热闹,写出来的文章,逻辑理不清,文字也苍白,自然没有多少感情。跟着一线的记者去做采访,有很多东西可以学,看看他们提前准备了什么?跟自己相比,记者的准备比我们多了什么?他们对问题逻辑的构建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其实只要稍微留心观察一下,就会清楚地找到自己的问题。
不同类型的新闻,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手机图书馆的稿子定在生活零距离的版面,秦玉姐说要写出服务性。星期四下午便坐公交车用手机导航着去了大连图书馆,现场体验了一把,感觉很方便。【我去之前清楚地记得去年那个暑假嫚丽姐在这里遭遇的。】第一遍写的稿子里里面引用了很多学生的话,只是为了证明手机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存在以及使用情况,秦玉姐说,稿子要一针见血地指出手机图书馆该如何使用、优势在哪里、哪里有问题,像高校中一些学生的看法之类的语句,可以直接删去,没有多少存在的必要,你写稿的方向应该是手机图书馆该怎样用,与传统方式相比,有哪些优势,又有那些不足,让读者看到你的文章后,对图书馆使用的各个细节都能明了,如果能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把自己作为一名使用者,通过亲身经历,体验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在稿子中给解答出来这样就比较完美了。与生活零距离的版面不同,b1版面的内容需要有深度,有高度,深入分析每一个事物,从现象寻求本质,从本质剖析原因,从原因后面去拓展。而文化类的稿子比较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玉秦姐改成戏“濡”人生,原本死气沉沉的一篇稿子,活了起来。
今年七夕,没有玫瑰花的味道。
晓萍在结束实习的时候报了一个手写汉字的题,我接手来做,本打算只帮忙采访专家就可以了,结果我去做了大部分,那天是七夕,秦玉姐在前一天帮我联系好了采访对象,并让我七夕节当天下午把稿子给她,这个压力蛮大的。早上七点左右就坐上了到大连图书馆的公交车,在公交车上采访了大学教授关于大学生写错字的现状和解决办法,采访完之后就开始用手机记事本开始整理教授的言论。两个小时后,终于到了大连图书馆几经波折见到了张本义馆长,老头子很硬朗,精神矍铄,听到手写汉字的时候很激动,但是又一直在压抑着。我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采访了起来,一杯茶,一个小时,从老人嘴里吐露出来的情怀让我膜拜,老人所提及的书目我几乎一本也没有看过,老人说的那些观点很多颠覆了我传统的观念,把他定义为老愤青,并不恰当,为手写汉字提案在政协奔走三年直到提案尘埃落定,落实在辽宁省中考考试中,没有多少人愿意坚持这样做,他是一个有高级趣味的人,有道德的人,有良知的人。老人听到我是实习生也关心起来我的大学生活,临走时嘱咐我小小年纪该出来走一走,也该多去读读书,突然想到了《送东阳马生亭序》里面的“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耳提面命的教导,对我来说是难得的。之后去了大连市委,采访翟东老师的八卦格,他耐心用粉笔、小黑板演示着八卦格的使用方法,赶时间的我却不忍心过多地打断他。当然我也听到他无奈地批判体制,惋惜教育,无能为力之间,我看到了这样少数公务员的风骨和无奈。采访完事已经是一点半了,为了赶时间只能打车回报社,回报社的路上一直煲着电话粥采访着小学老师,出租车司机看着我打着电话上了车还以为我在跟女朋友通话,笑嘻嘻地看着我,听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清楚我是记者。晓萍特地从图书馆赶回家协助我采访理工的教授,并且帮我梳理文章脉络,稿子当天4点编出来了2000多字,但是结构很乱,为了赶时间秦稿子直接到了张轶姐手里,张轶姐洋洋洒洒三千字,高度深度都有,一篇报道是20年的差距。
拼抢新闻其实很有趣。
小芳姐安排我去采访大连医科大学的新生入学数字化,并特意嘱咐我跟晚报于茗军老师多学习,一路车程聊了一路,气氛还算和谐,但我真的不敢放松警惕,心里面算着小九九,怎么写出一篇比较好的报道。到了医科大学,我紧紧跟着她,生怕错过她采访到的任何一个细节,她记的内容,我在本子上也记着,并且我还利用间隙采访了更多的人。采访完了之后我寻思她写出的稿子能在我的预料之后,可事实证明,她还是很老道的。在绿色通道的采访环节里,我们遇到了一位没有办理成贷款手续的小女生,于老师得知没办出来就离开了,跟着医科大学胡莉莉老师采访其他贫困生,我稍微留了一会儿,又了解了一下情况,我当时怀着怜悯同情的心安慰了这个小妹妹【不要吐槽】,又跟紧了于老师,听她采访其他的学生,我原以为她会用那些办理手续成功、比较圆满的例子,而第二天我看她见报的文章,却发现她用了未办成生源地贷款的小女生的例子,报道中说,女生在学校的帮助下得以顺利入学,我想她可能在离开之后重新电话核实了一下这个小女生的情况。这出其不意的这一个点,让我眼前一亮,对手头资料的取舍真的是一门大学问。
理工大学某学生参加京剧比赛得奖,我想写个小消息,把这个题报给了秦玉姐,秦玉姐顺便让我采访另一个理工大学的女生,并跟我说,这个女生的亮点就是她曾跟室友拍摄过京剧宣传视频,另外她也是京剧票友,按照文化达人的格式去采访写稿。实际上我对京剧的理解也就仅仅局限在初中课后的那些了解,百度一些资料,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京剧》纪录片,原本以为自己很懂了,但是真正等到用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很多东西真的不懂,也不了解京剧的行规,出现了夸大、戴帽子的情况。秦玉姐很耐心地删改,并让我补充采访,从京剧演员化妆贴片子、台上表现这样的小细节到她管理微博传播京剧的日常工作,都做了详尽的指点。
这前后将近一周的时间,如果让秦玉姐自己来,十篇八篇也早写出来了。作为记者什么内容都需要去涉及,去了解,不必通透的,但是一定要了解。
记者是一份职业,面对现实,依然需要勇气。
每次问报名参加记者团的学弟学妹为什么参加记者团的时候,很多人会告诉我,因为他们有个新闻梦想,当我问这个梦想具体是什么的时候,答案是不统一的,有的人会回答不上来,有的人会说揭露社会现象,有的人会说宣扬正义,散发正能量。我记得我当时的时候也是那样想的,心气非常高,可是经过了一年的沉淀,我发现实际上把新闻写出来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更多的时候写出报道后,仍然是无奈地面对现实。报纸奶奶是神奇的相相发现的题,之后我们都有过跟进采访,报道是发出来了,可是结果怎么样,他们的生存现状并没有多少改观,有人说,毕竟报道出来了,会给他们带去一些帮助,当然也有企业在报道之初送上关爱,但我仍然认为,这种关爱是一种怜悯,没有多少人是真正鼓励他们,勇敢地生活下去,更多的人是为了见一次报做个宣传,是为作秀或者满足自身的虚荣,抑或买个心安。就像手写汉字的那篇报道一样,发表出来之后,并没有多少人去真正地理会它,学生依然背负着沉重的作业,老师依然无奈地推行应试教育,知识分子依然在竭力呼号,置身其中的我,却感到了彷徨,感到了无措,慢慢地我渐渐认清楚,我的报道给家长和老师敲了一次警钟,在精神上支持了知识分子的斗争,也仅此而已,记者是一份职业,新闻可以作为一种梦想,但是面对现实我们依然需要勇气。二十岁的年纪,不要过上那种四十多岁的生活,太过安逸还是不适合我们的。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十
校对是保证报纸出版质量的重要环节,一个错别字,一个错误的点号,会大大降低该报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所以校对工作,必要且重要。
校对的日子,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每天心无旁骛的校对报纸版样,正常情况下,下午三点左右就可以校对完所有版面,除非版样出得晚,但对于我而言,出得早出得晚都一样,因为我会在等版样的时候看看编校网的文章,便于自己校对更顺利,校对完的版面要与老师校对的版面进行比较,补充自己的不足。
开始的几天,我觉得我校不校对都一样,反正有老师校对,下午看连版的时候除了看自己改的地方是否有改动以外,就不知道其他改动的地方在哪了。思来想去,这不是办法,这样的校对对我没有丝毫帮助,后我每次在看连版之前就把老师改的版样进行比对,对比着老师的版样看看自己没改到的地方,或者自己改了但老师没改到的地方,这时就应该提出疑问,百度或者问刘主任,而且每次将相关资料记录下来,以增强记忆。下面我总结一下自己在校对过程中记录的知识:
1、尽量保持原稿的内容,对于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先自行查一下,或者问老师。
2、记录自己改了哪几版,尤其是不在同一天的版面需要特别注意。
3、在校对的间隙可以多看看编校网上的文章,帮助自己提升编校水平。
4、在校对完一个版面的同时可以将校对的版面交于相关老师进行参考(双版梁晶晶老师,单版王晓琳老师)。
5、多个书名号和引号并列时中间不用顿号隔开。
7、要注意图上不能有任何的水印,
10、注意英文符号和中文符号的区别,全角与半角区别。
可能还有很多需注意的校对知识,只是目前我还没有遇到,当然校对知识还应不断学习,至少编校网的文章应该看完,也不枉在校对的日子。
周五所有记者简单的开了一个选题会,刘主任大致讲了一些我们需重点关注的选题,同时让我们梳理一下目前我们手里正在做的选题以及有想法的选题,在外出采访时,年度专题计划也应跟着走,这时我提出了早已计划好的“成都口袋婆婆”靠捡废品支撑起一家四口的选题,刘主任提出说可以写个几百字的活动稿,但我觉得“口袋婆婆”的故事应该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以及她的现状,都是一个关注的点,所以在周天参加“口袋婆婆”生日宴的时候,我问了志愿者负责人,问了活动负责人以及“口袋婆婆”本人,对该信息就了解得相对透彻,还是决定写一篇长稿,陪“口袋婆婆”回家并与她摆龙门阵,她说有人在她不觉得孤独,所以回到自家时已是傍晚六点多,一边整理当天的录音,一边吃外卖,等稿子出来时已是九点多,立即发给徐老师,久久未回,担心徐老师已经休息了,又尝试联系了其他几位编辑老师,也无回应,暂时就搁置了,洗澡的时候听到楼下吵得比较凶,想着这会不会是一个新闻,快速洗完,去楼下看了一下,原来是一位车主把车停在了人家家门口,导致家主人需绕一圈才能进屋,后经居委会协调,决定第二天再解决此事,此事就此作罢,第二天再看看吧。
其实,不管是校对还是找新闻,都需要细心,细心留意身边各种事,细心改正版样中的一丁点错误,这是文字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十一
13号,是我来海口整整一个月的日子,记者站实习总结。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经历了人生中另外一种生活,独自一人面对生活,迎接每一天。
在记者站实习的这一个月,结识了一些人,遇见了一些人。比如,看上去挺老陈却只是比我大一届的两位站长助理,还有和我们实习了半个多月的90后小妹妹,还有和我同住同吃甚至同睡的甘肃女孩,还有那对不打架时很亲昵,打架的时候看上去很可怕的海南情侣,当然,还有我们看上去很严肃但是却不怎么摆架子甚至很亲和的站长。此外,还认识了中国日报的一位女记者和在那里实习的中传媒的大二女生,以及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南站实习的北京女孩,还有人民网海南视窗的平和的李记者。虽然和很多人也只是有过短暂的接触,现在也只是和香港文汇报海南站的一个实习记者保持着联系。
从他们的身上确实看到了一些记者特有的东西,实在,踏实,勤奋,努力,敢于付出,但是也有点慵懒,怠慢。特别是三亚之行,我的感受颇深。因为那只是一个小活动,可是主办方却是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规模挺大的。但是,从我们衡量新闻价值来看,却只是一个没有多大意义的稿子。主办方给我们这几个全国性的媒体安排了房间,免费吃住五天。可是,到第三天的时候,我们都打道回府,只剩下一个想在三亚多玩两天的北京小妹妹。虽然,大家都写了稿件,但是发出来的并没有几家,包括我们的也没有上。
所以,我说三亚的这一趟行程,可以说有些失望的。钱花了不少,但是玩没玩好,稿件也没见发。回来的路上我很失落,没有想到第一次三亚之行是这样结束的,没有看到蓝海,没有拍很多美美照,只能说是去过三亚了,完成了一个早已期盼实现的愿望。
三亚回来后,我们还偶尔会在某些新闻发布会上遇见彼此,然后是互相聊聊目前有没有好写的题材,象认识很久的朋友一样,这种感觉很好,我很喜欢。因为,我们大多都不是海南本地人,偶尔会在车上,共同对海南评头论足,说这里的物价高,天气热,太阳大到把人晒成黑美人。
在海口的这一个多月,享受到了“天伦之乐”。不懂能不能这样说,因为同住的三个人都挺好的,待人很真诚,只是有些生活习惯不太适应。我们一起买菜,一个煮饭,一起逛街,象朋友一样谈学习谈工作聊生活中遇到的好玩的奇怪的事情,还讲鬼故事,直到把我们两个单身的吓得不得不一起睡。
在海口实习的这一个月,工作上也有所收获。写了7、8篇稿件,发布出来的只有三篇。对于这个结果不能说满意,但是只能说差强人意。再怎么讲也是发表在全国性的报纸上的,比起那些在地方小媒体或者是在网站实习发表了7、8篇稿件的其他同学,我觉得我这个成绩应该还算不错了。
虽然我说过来这边实习不是为了发稿,只是为了来见识见识大报的风范。但是,这一个月我感受到的还不多,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迟钝。我只是觉得,一个媒体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不能一味跟风。现在,我面临着怎么完成实习发稿任务的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下个月我就要离开这里,回到当地的媒体实习。为了完成任务,为了以后的就业。
现在,站长出差了,我们成了放羊的了,所以我开始自己早题材,自己写东西,尝试着到处走走!但愿,手头上的这三个料能顺利搞定!祝福自己好运,加油!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十二
实习生活结束了,这二十多天来,我亲身体会社会的记录者是如何工作的,震撼的不少,汗颜的也不少.
责任篇。
说到责任,我个人认为这是社会记录者最应该坚守的,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弱势群体负责,对相信媒体的人负责,对自己良心的负责.在当今社会,人们都习惯”有事情找媒体“,他们认为,媒体是站在他们那边的,记得有次采访,带我的记者临时有事,所以我独自去采访,采访的事件是水箱漏水给居民造成的麻烦.今年兰州的冬季特别冷,所以供水管道很容易就被冻爆,那个出事的水箱每年都会漏水,今年呢,连续的低温天气,水箱漏出的水很快就在居民楼里冻了层冰,水是从高处流下,并且水量又大,很快就在电线杆与出水口之间形成冰柱,看上去很是恐怖,给记者提供线索的苏先生说,这栋居民楼年年都这样,而且多次反映,由于此楼有三家单位的居民住,所以总是你推我,我推你,.他们看见记者来了,纷纷反映情况,其间有一句话让我是有感动,又伤心,”这个姑娘对我们这么关心的,唉,我们这里从来就没有人管过!”
我不知道我以后该怎么从事这份职业,但是我确信的是,我的报道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良知不能泯灭,否则他就变成了行尸走肉,哪怕他是将军或者统帅。】(括号内文字为刘海明所加。下同。)。
劳累篇。
干记者很累。在我们第一节专业课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了一瓢冷水,“记者累,记者苦,记者年岁不过五”,当时以为这些话都是吓我们的,可是这次工作实习,着实让我体验了一番,早上八点,一天的工作开始了,办公室里空无一人,老师说到了晚上才有人呢,天气寒冷,零下二十多度,手和脚早都没有了知觉,下午另一个区域有个突发事件,自来水管突然爆裂,上百户居民停止供水,交通拥堵3个小时,由于路途较远,当我们赶到现场的时候,坏损水管差不多修好了,摄影记者比我们晚了十五分钟,晚上7点钟,我们回报社写稿,这个时候,所有的记者都出现了,由于有多篇稿件要处理,我在报社一直呆到了晚上九点半,老师说,你走吧,太晚都很难坐到车了,等了一个小时,车还是没有来,不得以,我只有花钱打车了,回家后,顾不得吃饭,我就睡觉了,第二天,我们的稿件居然没有见报,真糟糕,在看看,晨报和晚报,整整一个版面,大篇幅的照片,将现场境况呈现给读者,没办法,一下午的辛苦就白费了,老师说,这种漏报要扣工资的,没办法,认了!
晚上在报社一个老记给我说了件事情,更是让我吓了一跳,有次他午夜去医院采访,一楼和二楼都黑着灯,到了三楼,终于有间房亮了灯,推开门一看,结果躺着一刚死去的人,从那以后,任何场面他都不害怕了。还有一次,凌晨3点一场火灾发生,他和晚报记者去采访,由于要拍到现场的全景,他们爬到了一民房顶,晚报的记者脚一滑,摔到地上,老记下去将他送到了医院,结果膝盖粉碎性骨折,头部受伤。
这就是我所听到的,看到的,以及体验到的记者生活,虽然还不是记者的一分子,但是这群人却让我肃然起敬,他们记录着社会,也记录着自己。
限制篇。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十三
我的实习期很短,短到只有十天,但有的时候我又会觉得我的实习期很长,因为在这十天的时间里,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有时想想,可以获得一个如此难得的实习机会,还真是荣幸。
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便踏上了我的实习之旅,毕竟这次实习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实习,除了好奇之外,也有些抑制不住的紧张与不安。我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跟着小芳姐采访的感觉,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手心儿里全是汗。不过好在主任和小芳姐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你这种新闻该怎么写,那种新闻应该注意什么,渐渐地,我感觉自己似乎摸清了一些“套路”。
但是写新闻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要想写出新闻就不能偷懒。还记得之前和另一个一起实习的小伙伴跟着小芳姐参加了一个大连理工大学举行的毕业实习展,最开始,我以为对待这种新闻写一个短消息即可。但是后小芳姐跟我说,字数太少,需要写得更详尽一些才可以。于是我开始思考,这篇稿子,我忽略了哪些细节,如果我是读者,我更希望看到哪些信息?哪些信息该详写,哪些信息该略写。最后我又比对着小芳姐发的范重新修改了一回。虽然依旧是有些瑕疵,但这次的经历也告诉了我自己一个道理,想写新闻就不能偷懒,多了解一些情况,这样写出的东西才能更加真实。
当然,仅仅有真实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我自己而言,我所欠缺的还是经验二字,在这实习的十天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莫过于采访中区图书馆负责人的那一次了,问问题的时候倒也还算顺利,但由于经验不足,很多信息没有问清楚,导致写稿子的时候几乎是漏洞百出,尽管主任和小芳姐多次提醒我这个新闻的写法,但我还是大脑一片空白,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萌生了一种“算了吧,我放弃”的想法,但最后还是被自己的理智压了下去,心里想着,若是这种小挫折都能将自己打倒,想必自己以后也没什么能做好的了。
如果有人问我,你在大连日报实习有什么收获?
我觉得,我收获了一个严谨,认真,而又不放弃的态度。之前副团在例会上总是强调严谨,认真这两个词语,当时的我并不在意,直至实习后,我才渐渐地发现这两个词语的重要性,一次次地核对信息,审核稿,只为了在登报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我相信,这对于我日后的学习,工作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最后,感谢教部,感谢记者团,感谢……。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十四
7月1日到8月10日,我在我们龙岩市最具影响力的媒体闽西日报社记者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在报社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本人今后的人生之路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
在这期间,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面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思想认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深刻体会到党的先进性;工作作风变得更加严谨;记者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时政新闻是党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报道的是党和政府的一系列的事情,涉及主要是会议、重大活动或措施之类的,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所以报道必须准确、及时。特别是政府会议,由于它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必须当天的新闻当天就出稿,并且还要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新闻。这种新闻的'写法看起来比较简单的,其实要写好也不容易,要掌握好领导人,会议时间和会议内容,组织语言,突出重点,把握好核心,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会议新闻,我在这方面锻炼的也比较多。
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面对不同的人群也要选择不同的沟通的渠道。比如,当采访对象为市领导时,首先服装的选择就很重要,不能太学生样,也不能太职业化(会形成一种比较紧张的气氛),其次语言要组织好,一般会提前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便,也不能废话连篇,一定要抓住重点。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激发被采访人主动提供新闻,有继续谈下去的“欲望”。采访时的礼仪也很重要。
出去采访后,回来写稿子,主要根据采访笔记,大致的内容框架出来后,再拟标题和小标题这些,然后整体润色,然后就是改错别字,这个很关键,虽然后面还有编辑那一关,但是,像错别字和语法这样的低级错误,应尽量避免发生,也减少编辑的工作量,因为报纸的阅读面广,容易给别人造成误导。稿子写好后,就请老师批评指正,在老师的意见中,不断学习一些写新闻稿的技巧。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十五
我一直十分崇拜邵飘萍先生。在我看来,要当好一名记者那是需要天赋的,而邵飘萍先生拥有当记者的所有天资。他交际能力极强,上达总统、总.,下至仆役、百姓,他都与之靠得拢,谈得来,因而耳目众多。他聪慧机灵,“守若处女,动若脱兔,有鬼神莫测之机”,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强。他懂得.访对象的心理,会打心理战。有人说过,优秀的新闻记者需是通才,邵飘萍先生便是通才。在这次的报社实习中,我深深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有太多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了。
首先,记者需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去.访洪山区评选“花王”,那些退休老爷爷把养花当成他们晚年的爱好,他们爱花如命,他们养花养出了门道,养出了艺术,让我钦佩。我多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花艺方面的知识,这样能与他们有更多可聊的,也能挖掘更多有趣的信息。我去.访附一社区京剧班,两名骨干都是省人名医院的退休职工,爱好京剧,看到她们聊起京剧来精神矍铄,神.飞扬,我真的希望我能多知道一点京剧方面的知识。老人们说个什么红娘,西厢,我丝毫不了解,真为自己捏一把冷汗。我向法学院教授咨询房产证的解决办法,我多希望我能懂一点法学知识,这样我问的问题就能更深一点,获得的信息也能更有效一些。我去.访外教进社区教孩子英语,我多希望我的英语能在好点,这样与外教交流畅通无阻,也能获得一些更有效的信息。
其次,我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一个“社会学家”。除了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宏观形势有清楚地把握,还要对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问题,有大致的把握。以便你在.访中看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对事件的分析中有深刻的洞察。我跑的是社区这条线。社区是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应该对社区的管理结构,对武汉社区的情况的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还记得我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去.访紫阳路街道办社区工作者的演讲比赛。我对社区工作者一无所知,回来之后,我便上网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等等,了解之后我发现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职业。
我更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心理学家”,要懂得.访对象的心理,才能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有一次我去社区.访小朋友,当我说我是记者后,小朋友变得非常拘谨,好像上课回答老师问题一样,我就后悔了,以后.访小朋友我一定不自报身份了。还有,老师跟我说.访商贩时,最好先买点东西,他们才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记者是一个通才,什么都需要懂。
但我觉得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它是当好记者的制胜法宝。它叫勇气。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外国的女记者,工作成绩平平,但一次特殊的经历却彻底改变了她的事业。那是甲壳虫乐队去美国演出,由于时间紧,乐队不打算接受专访。但这位女记者鼓起勇气给乐队经纪人电话,获得了短暂.访的机会。当她见到甲壳虫乐队是,她非常紧张,因为她从未参与过如此重要的.访。她尽量镇定,完成了.访后,她长吁了一口气。第二天,这条新闻作为独家头条刊登在报纸上。女记者得到了领导的器重。从此以后,她得到了许多重要的.访机会。
这个故事体现了勇气对于一个记者的重要性,有时候,你仅仅需要比别人多一点勇气就够了。闾丘露薇,水均益这些战地记者都因他们难得的勇气而成名。
说实话,我是一个缺乏勇气的人,但我想一次次的鼓起勇气之后,我的胆子会大一些。我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当记者,也许我也和那位外国女记者一样平庸,但如果我真的当了记者,我会一次次的鼓起勇气,也许有一天,我的胆子就练大了。
有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这个小记者的力量很弱小,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要懂得察言观色,要懂得保护自己。在被拒绝.访,在被被.访者取笑时,我都会觉得自己很脆弱。还有记者这个职业对体力要求很大。在搭公交搭错直到.访结束才到.访地点时,在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找不到公交车站时,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走在陌生的地点,担心搭不到最后一班公交时,我都感到很绝望。不过,趁年轻,多吃点苦,也是好事,至少得到了锻炼。
说白了,记者是一个折腾人的职业。不过人生本来就是折腾,总有事情折腾你。不过,有些人心甘情愿为记者这个职业折腾,邵飘萍不就是吗?他天生就是就当记者的料,不当就可惜了。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像弄潮儿一样,天不怕,地不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啊!这是何等的磅礴大气!相比之下,我们就差远了,学识,体力,勇气都远逊与于邵飘萍。在那样一个时代,邵飘萍冒着生命危险做新闻。而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我们却因记者太累而不做新闻。这是个有趣的现象。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篇十六
当我第一次踏进布尔津县广电局记者部办公室大门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在之后的两个月当中,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记者实习报告总结。我不仅从同事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和他们成为了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拿到了开启通往社会之路大门的六把钥匙和经验。
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你绝不可忽略真诚的力量。
第一天去广电局实习,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就听过很多关于实习生的传闻,他们说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会和他们说的一样,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踏进办公室,第一次见到我的师傅和几个陌生人,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好或者早安。那是我从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虽然微不足道,但它却表达了我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们感觉到了被重视。
你知道他,但你记得住他的名字吗?你记得他的长相吗?你认识他,但你了解他吗?
"你能将人和名字对上号吗?”编辑哥哥从我手中接过采集回来的会议母带和文字稿件,劈头一问,我被问了个哑口无言。天呐,参加会议的人如此之多,怎么可能记得住全部人的名字?而且我只是去采写新闻而已,采不对,就是政治问题?那里又没我熟悉的领导,我心里嘟哝着。
编辑哥哥没在说什么,只见他把稿件上的人物一一与采集回来带子上的人物对号。后来我了解到,原来编辑哥哥也只见过他们几次而已。
次日,我和一位老资历的记者跟随某位领导外出调研,每到一地,就会出现许多我不认识的新面孔,回来后,写稿件的时候那位老资历的记者竟然知道每一位参与此次调研人员的名字和职务。问起原因,无它:沟通足已。原来是调研过程中他一有机会就会和参与人员聊天。我终于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就是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是要自己去主动做的。即使是会议,你也可以问相关人员或者秘书求得第一手资料的,树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激情和耐心,就像冰与火,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
记者部我的师傅(姚哥)说:假设你从事报业投入的是百分之百的精力,那么若你从事电视业就必须投入百分之一百五的精力,记住,记者是没有周末的。
xx年8月1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一,我开始了在xx人民广播电台的实习过程。经过分配,我被分到了文化体育台(波段是fm105.7)由经验丰富的记者张云杰指导我的实习工作,以下简称张老师。文化体育台是xx人民广播电台下分的一套以文化类和体育类新闻采访为主的节目,电台还有其他的波段如新闻台fm100.8,都市之声fm93.1,音乐台fm106.7,交通台fm103.3,财富台fm99.1,少儿广播。
在经历了5个多月的实习工作后,我的收获很多。在电台实习期间,我的实习工作主要是负责广播稿件的编辑,以及采访对象的背景材料的搜集和节目后期录音的编辑。我不仅参与了体育类的《开利兄弟体育直播室》栏目(16:00——17:00),而且也参与了文化类的《105.7文化广场》(18:00——19:30),《新教育时空》(6:00——6:40)栏目的编辑制作。
收获主要是心理上的和技术上,以前虽然有过在晨报实习的经历但是报社和电台毕竟不一样,感受是很深的。
开始的时候我就是从网络上搜集材料,渐渐的我决定要和身边的记者学习最基本的改稿,就是把一篇报纸上的新闻改为广播新闻。广播新闻一般比较口语化,我以前虽然在课堂上学习过,但是具体动手实践的时候就发现没有平日的反复练习,突然来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我自己问自己。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做些什么,心里想:还不如到报社实习呢!于是我又开始了迷糊状态。我开始讨厌每天做别人喜欢的事的感觉,大概人总是会这样,奉承别人的时候毕竟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许我每天给记者们端茶送水,他们也觉得这个人真的没有什么用,就只能做这些了,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也只能充实当代新闻单位的各种杂务劳力了,至于具体的工作,那要等你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