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优质18篇)
环境保护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让后代子孙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地球上。总结时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和感悟,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和建议。无论是学习总结还是工作总结,都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总结问题,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升。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一
这篇课文是具有故事性的说明性文章,教学时,我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在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教学中,我将惠特尼的标准化做法和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做法的不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深刻感受到标准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后的资料和自己在刻下查找的资料,自己探索问题,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这节课基本上以学生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自学、交流,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课文的内容不难,学生容易理解,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毛瑟枪制作的艰难,为后面理解课文打好基础,使学习水到渠成。
把课堂归还学生。
因为有感于五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由于过于理性而渐趋沉默。我试着把课堂交给我的学生。
一开始,我在课堂上把课文《他发明了什么》进行拍卖:“谁想来讲一讲这篇课文?”很多学生狐疑地望着我,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沉默,顷刻张凌晗第一个举起了手,林子涵第二个举起了手,“好!第一个抓住机会的是张凌晗。你来讲《他发明了什么》,林子涵你来讲《寓言两则》。”望着他们两个有些激动又自豪的小脸,我心里也心潮澎湃。
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下午第二节课的铃声打响了,“张老师”站到了讲台上,有几分稚嫩有几分紧张有几分自豪有几分激动,开始了她的课前谈话:“同学们,首先说点题外话,(有点玄)我非常感谢那些帮助我的同学。为了帮助我讲这节课,很多同学都给了我帮助,(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了)有的同学预祝我成功,有的同学主动借给我资料。我非常感谢大家……”可爱的“老师”竟然无语凝噎,摘下眼镜擦了擦眼睛,教室里就响起了掌声。
不知不觉中,一阵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声打响了,大家都有点意犹未尽。课间休息中,很多学生都围住我,要求报名讲下一篇课文。最幸福的是张凌晗,她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这美好的世界,“噢——”她微笑着像个天使:“我又一次感觉世界上的一切是那么美好!”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二
课文讲述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为了捍卫主权与外国作战,急需定制4万多只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订了生产合同的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的经过。简单介绍了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意义。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的惠特尼发明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认识分号对于理解文章要点的作用。比如说惠特尼制造标准间的好处,用两个分号表明有三条好处。
3、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惠特尼发明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一些重大的发明人和相关的发明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人类的历史上,有很多发明家为人类的进步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名字被载入史册,你们能举例说一说吗?(学生交流材料),有一个人的发明,却看不见,摸不着,他是谁呢?他到底发明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整体感悟。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
三、研读课文。
1、18世纪以前,毛瑟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机械装置,文中哪儿写了制作的复杂?
(生:第三自然段)(出示课文段落)。
请把机械制作的复杂读出来。(指名读,如学生不能读出表示复杂的语气教师可范读。)。
(十分复杂、自己一件件、自己安装、并不完全一样、如果只能)。
2、还有那些困难?
(生:数量大、时间紧迫、需要大量铁匠。)。
指导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相应的语气。
(生答: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方法标准化。)。
4、标准化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让我们再回到二百年前,看看这个事物诞生的过程。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2~9自然段,看看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5、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全班交流这两种做法的不同之处。
(每一枝毛瑟枪都是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每一个零件的大小尺寸并不完全一样,如果哪一个零件坏了,只能请铁匠师傅再按原来零件的大小打制一个。)。
(零件制造起来简便;可以批量生产,组装简便,可以从各种零件中随便抽取,不存在两种零件不能配合的情况;修理简便,某个零件坏了,从那种零件中的一堆中随便拿一个换上就行了,不用另外打制。)。
(1)(指名读句子)大家注意到了吗?介绍标准化做法的三个好处的句子之间运用了怎样的标点符号?(分号)。
这三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可以用分号隔开,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自己总结)引导学生初步联系使用分号。
(2)通过刚才的比较,你们知道标准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做法吗?
(学生可自己总结,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教师出示句子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
6、标准化的做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呢?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标准化的意义。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交流。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三
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不锈钢的发明经过,虽然初衷与结果不相吻合,但这项“歪打正着”的发明,意义却十分重大。
学情分析:学生对科学存有浓厚的兴趣。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理解和朗读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崇敬与热爱。
重、难点:1、在阅读中了解和复述不锈钢发明的过程。
2、感悟作者表达准确、语言简洁的写作方法。
教法:讨论法。
第一节。
时间:
过程:。
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导入新课。
(1)可以从资料入手,请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不锈钢的资料。
(2)初读课文。
一是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强调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二是请学生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用笔划出来,读一读。
三是说说不锈钢的发明过程。
(3)深入精读。
了解不锈钢的特点、主要成分及用途。
了解不锈钢的发明过程。
理解“歪打正着”的意思。
回归全文。
可以引导学生小结,说说从不锈钢的发明过程中想到里什么。
作业:自选。
板书设计:防腐耐高温。
不锈钢的发明发明过程。
歪打正着的世界发明。
第二节。
时间:
过程:
一、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课本上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三言两语即可。
二、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
要注意把写字指导到位。
“治”引导学生与“冶”区别、“诺”的读音要准确。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方面的作用。
(3)除了课后出示的两个句子外,还可以引导体会其他句子。
布诺雷本来是研制枪膛用钢,结果研制出了不生锈的钢,所以,人们戏称不锈钢是布诺雷“歪打正着”的一项发明。
三、语文实践。
阅读发明家的故事。
五、作业:自选。
板书:防腐耐高温。
不锈钢的发明世界发明。
发明经过。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不锈钢的发明经过,虽然初衷与结果不相吻合,但这项“歪打正着”的发明,意义却十分重大。
学情分析。
学生对科学存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理解和朗读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崇敬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
2、感悟作者表达准确、语言简洁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导入新课。
(1)可以从资料入手,请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不锈钢的资料。
(2)初读课文。
一是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强调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二是请学生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用笔划出来,读一读。
(3)深入精读。
了解不锈钢的特点、主要成分及用途。
理解“歪打正着”的意思。
回归全文。
可以引导学生小结,说说从不锈钢的发明过程中想到里什么。
板书设计:
防腐耐高温。
歪打正着的世界发明。
第二课时。
一、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课本上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三言两语即可。
二、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
要注意把写字指导到位。
“治”引导学生与“冶”区别、“诺”的读音要准确。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方面的作用。
3、除了课后出示的两个句子外,还可以引导体会其他句子。
布诺雷本来是研制枪膛用钢,结果研制出了不生锈的钢,所以,人们戏称不锈钢是布诺雷“歪打正着”的一项发明。
三、语文实践。
阅读发明家的故事。
四、作业。
板书设计:
防腐耐高温。
发明经过。
不锈钢(stainless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使他们的耐蚀性不同,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
历史起源。
不锈钢的发明和使用,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科学家亨利·布雷尔利受英国政府军部兵工厂委托,研究武器的改进工作。那时,士兵用的步枪枪膛极易磨损,布雷尔利想发明一种不易磨损的合金钢。布雷尔利发明的不锈钢于19取得英国专利权并开始大量生产,至此,从垃圾堆中偶然发现的不锈钢便风靡全球,亨利·布雷尔利也被誉为“不锈钢之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在战场上的枪支,总是因枪膛磨损不能使用而运回后方。军工生产部门命令研制高强度耐磨合金钢的布雷尔利,专门研究解决枪膛的磨损问题。布雷尔利和其助手搜集了国内外生产的各种型号的钢材,各种不同性质的合金钢,在各种不同性质的机械上进行性能实验,然后选择出较为适用的钢材制成枪枝。一天,他们实验了一种含大量铬的国产合金钢,经耐磨实验后,查明这种合金并不耐磨,说明这不能制造枪支,于是,他们记录下实验结果,往墙角一扔了事。几个月后的一天,一位助手拿着一块锃光瓦亮的钢材兴冲冲跑来对布雷尔利说:“先生,这是我在清理仓库时发现的毛拉先生送来的合金钢,您是否实验一下,看它到底有什么特殊作用!”“好!”布雷尔利看着光亮耀眼的钢材,高兴地说。实验结果证明:它是一块不怕酸、碱、盐的不锈钢。这种不锈钢是德国的毛拉在19发明的,然而,毛拉却并不知道这种不锈钢有什么用途。
布雷尔利心里盘算道:“这种不耐磨却耐腐蚀的钢材,不能制枪枝,是否可以做餐具呢?”他说干就干,动手制作了不锈钢的水果刀、叉、勺、果盘及折叠刀等。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五
师: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伟大的发明是怎样诞生的呢?请同学们自读第2~4自然段,画出相关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发言)。
生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了文字后,把文字记载在龟甲和兽骨上或铸在青铜器上。
生2:后来,人们把文字记载在竹片或木片上,用绳子穿起来,成为一册书,很笨重。
生3:再后来,人们在蚕丝织成的帛上写字,虽然轻便,但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生4: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用麻造纸,但这种纸粗糙,不好写字。
生5: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等为原料,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的纸。
(生齐读)。
生1:蔡伦造纸的原料容易得到。
生2:蔡伦造的纸轻便好用,而且价格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师:古人的智慧和创造让我们赞叹不已,更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没有纸的发明,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读书学习的便利。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六
这篇课文是一篇故事性的说明文。文章写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政府为了捍卫主权,急需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定了生产合同。从而显示出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意义,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道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惠特尼的发明与瓦特、爱迪生、贝尔等人发明的不同之处,学习惠特尼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3)、知道分号的作用。
2、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分号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分号的作用。
1、抓住重点段(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标准化?
2、这种标准化做法究竟有哪些好处呢?引导学生从制造、生产、修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区别。课文又是怎样说的呢?指名读句子(第八自然段),体会分号的用法、作用和好处。
4、师总结:
是啊!惠特尼的发明多奇妙呀!它启发我们,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假如你是200年前的惠特尼,会怎样对总统和参观的人进行解说,介绍自己的做法?假设自己是总统和参观的人又会问些什么。(小组练习后表演)。
《他发明了什么》中,他指的是他发明了,你要学习惠特尼的精神,他的发明启发我们。
必做作业:课后题1、2.
选做作业:《语练》。
惠特尼-------标准化。
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七
教材分析:
概述20世纪的科学发明之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说不尽的舒适和便利。
学情:
学生喜欢科普知识文章。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七个生字。
2、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能力。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家的智慧和伟大。
重、难点: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这些发明的重要作用,学习文章表达方法。
学法:
自主探究。
教法:
讨论法。
时间:
流程:
一、导入与初读。
学生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间穿插生字的认读,从整体上了解文内容。
二、领悟内容。
(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发明对人们生活的改变,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2)请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发明朗读感悟。
(3)体会用词的准确,语言简洁准确是科技类课文方面的特点。
三、积累迁移。
课文中有些字的字音容易读错,可让学生先自主交流认读,注意提醒“纽”、“杉”“械”等字的读音。
四、实践拓展。
五、作业:自选。
板书设计:
在二十世纪有许多科学发现。
1、拉链2、集成电路3、飞机4、飞艇。
20世纪5、水中呼吸器6、石膏绷带7、尼龙。
10大发明8、火箭9、电视10、电冰箱。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八
1、初步了解社会需求、生活需求和个人希望是推动创造发明的基本动力。
2、通过对?“希望孕育其中”、“缩小为我所有”、“模仿也可发明”三大创造技法的认识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
3、指导学生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小发明课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的兴趣。
4、通过实例分析,设计或改进一种物品,指导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体验创造发明的快乐和意义。
5、根据实际需要,尝试指导学生运用一种创造发明技法,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小发明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发明技法的能力。
6、在小发明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明习惯,遇事会动脑、善思考,做一个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人。
教学准备。
1、课前制作在教材设计中涉及的各种表格和多媒体课件。
2、“希望孕育其中”单元必备学具:各种笔、各种课桌多媒体课件。选用教具:“童装的发展”或“椅子的`变革”方面的图片及影像资料。
3、“缩小为我所有”单元必备学具:剪刀、胶水、折叠杯制作图。选用教具:相关图片、折叠杯范例、多功能螺丝刀、组合工具、保温杯、折伞、卷尺等等。
4、“模仿也可发明”单元必备学具:每个学生一张32开纸或纸飞机制作图。选用教具:《飞行器的变迁》录像资料。
5、其他小发明技法的影像资料。
活动重难点:
1、分析几件根据人们生活需要而改进的日用品。
2、设计或改进生活用品。
一、活动引入。
二、活动过程:“希望孕育其中”
1、研究根据社会需要设计的几件产品。
(1)双肩书包。
讨论、比较“单肩书包”与“双肩书包”的优缺点。
小结归纳: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双肩包是为了保证青少年骨骼的正常发育而设计、推广使用的,从而认识社会需求是创造发明的基本动力。
(2)现代旅行包。
放映“拉杆旅行箱”和“带轮旅行箱”投影片。
组织谈论:旅行箱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设计依据是什么?
小结归纳:由于人们生活不断改善,旅游者日益增多,人们都希望旅行箱轻巧、方便、美观,于是拉杆旅行箱、带轮旅行箱等应运而生。
(3)常见的相册。
出示插袋相册和粘胶相册,提出设问:“这两种相册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归纳;插袋相册插入、取出都很方便;粘胶相册有利于组合不同尺寸的照片。这两种相册都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计生产的。
(4)电子灭蚊拍。
出示电子灭蚊拍实物并提出设问:“你用过电子灭蚊拍吗?指导它为什么受消费者的欢迎?”
小结归纳:电子灭蚊拍使用方便,灭蚊效果好,不会污染墙壁等。它符合生活需要,所以受到欢迎。
总结:以上几个实例都说明社会需求是生产和推动创造发明的基本动力。抓住生产、生活中的某一需要,下决心进行分析研究,就会提出创造发明的课题。
2、设计“防风衣架”
师:晾衣架是常见的生活用品。一般的晾衣架很容易被风吹掉。请你们设计一个“防风衣架”。可在普通晾衣架的基础上改进。
结构越简单越好,材料要易得,使用要方便。
“缩小为我所用”
(1)读一读,说一说:缩小省略法含义。
(2)做一做、试一试:我们利用缩小省略法来做一个玩具――折叠杯的改进。
(4)归纳小结:缩小省略法是创造发明的一种技法。
(5)课后自主活动: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还可以缩小或增减功能,并记录下来;
在杂志、报纸、网络上收集用缩小省略法发明的新产品资料,照例子填表。
“模仿也可发明”
1、师:模仿联想也是人们进行创造发明的一条有效地途径。我们不仅可以向生物模仿,还可以向其他物体或现象模仿。
2、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观看教材,让学生认识模仿发明法。
3、指导学生完成纸飞机的制作、试飞,在做做玩玩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模仿发明法的奥妙。
综合实践。
设计制作综合实践课程。
理论预设课教学设计。
菜园镇同庄学校。
李海青。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有意识地积累好词佳句和精彩语段。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惠特尼发明规范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规范化对于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认识分号的对于理解文章要点的作用。
4.激发学生不时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的惠特尼发明规范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规范化对于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效果师:课前我们预习了好几遍课文了,让我看看谁预习得最认真,效果最好。
1.指名分段读文,正音纠错。(师生评议)。
2.交流预习时积累的好词佳句、精彩语段,并简述积累的理由。
3.交流学习课后生字时找到的形近字,同音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创设情境,激发读文兴趣。
(板书:发明)师:你知道古往今来,人类有哪些发明?(生自由说)。
师:本文中的他是指谁?(惠特尼)。
他发明了什么东西?(不是一件东西,而是一种方法)。
不是东西,那看不见、摸不着,还算是发明吗?(生自由说)。
2.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划出句中关联词。
(不只……还……)。
师:从这个关联词,你读懂了什么?(发明,可以是物品,也可以发明无形的“方法”。)。
正是这样,作者才感叹惠特尼的发明很——(生:奇妙)。
再读最后一段,强化认识:发明发明不只表示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示在科学的“方法”上。
3.除了这段话,文章哪些局部也都在赞扬这个发明的奇妙?(第10-11段)。
4.师:除了赞扬发明的奇妙之处,文章还写了什么?请你列出本文的提纲。(带着问题,自由默读课文,编写提纲)。
5.汇报提纲,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长听。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概括)这节课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一)略读第一局部。
1.齐读第一段。
师:什么东西如此神奇,被发明了出来却又看不见摸不着?话还得从二百年前说起。
2.第二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
(二)细读第二局部。
1.师引读第3段:18世纪以前……装置。
师: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它制造工艺复杂?(指名生汇报)。
勾画出来,读一读,体会它的复杂。(指名读—齐读—赛读)。
2.自读4、5自然段。
师:除了毛瑟枪制造工艺复杂外,接受任务前的惠特尼还面临了哪些困难?(生汇报,师归纳板书:数量大、时间紧、需要许多铁匠、人们不信任)。
3.小组活动,扮演惠特尼向学生介绍自身的.想法和做法。
师:面对这样多的困难,他是怎样做的呢?哪些段落描写了惠特尼的做法?(生汇报:6-8段)。
自读6-8段,读后分小组活动:和同学们分角色扮演当时的情景。
4.指名生汇报读第8自然段,师归纳板书:三简便:制造、组装、维修。
5.再读第8段,观察分号,体会分号的使用对掌握要点的协助。
6.师:惠特尼展示了这种方法以后结果如何?(齐读第9段)。
小结:
当你不被理解和信任时,不要紧,坚持自身的,只要拿出行动来证明——自身能行!
(三)学习第三局部。
1.师引读第10段:“你知道……也没发明。”那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他发明的是一种方法:规范化。师板书:规范化)。
2.师:规范化究竟是什么呢?(指名汇报:10、11自然段)生齐读10自然段后半局部和11自然段,加强对规范化的了解。
3.实物举例,深入浅出,使学生真正理解规范化的含义。
师出示五瓶相同品牌和规格的矿泉水:用同一规格批量化生产瓶子和盖子,(拧开瓶盖,互相交换)它们之间可以任意搭配,不用担心弄丢了盖子就找不到可以相配的了。
小结:这就是惠特尼的规范化带来的深远的影响和无穷的便当。
三.拓展延伸。
师: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运用规范化方法给人们带来便当的?(生自由说)。
如:笔芯、灯泡、碗筷……。
总结:
所以说,惠特尼的发明多奇妙啊!它启发我们——(生:发明发明不只表示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示在科学的“方法”上。)。
板书设计。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
《他发明了什么》是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方法”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故事性的说明文说明了“标准化”生产方式的发明经过以及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意义。启发我们“发明”既可以是有形的“物”,也可以是无形的“方法”。
教学重点:对比发明“标准化”之前和之后的造枪方式,体会标准化生产的重大意义。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从开学之初就一直在练习写课文的阅读提纲。针对结构比较清晰的课文,学生基本能够自主写出提纲的主体部分;针对结构稍显复杂的课文,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继续练习。
教学难点:继续练习写较复杂的提纲。
三、教学目标。
(一)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认字4个,写字9个。
(四)继续练习写提纲,学习分号的用法。
四、教学方式。
(一)听写导入。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谁预习得最认真,效果最好!请大家把听写本拿出来,现在开始听写词语!(枪支、师傅、政府、紧迫、尼龙、欺骗、配合、挺身而出)。
生:听写词语。
师:现在同桌交换,迅速翻书订正,时间一分钟!(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听写正确率和易错字,加以强调;引导学生解释本课重点词语“挺身而出”的意思: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生:修改,反映易错字。
(二)初读感知。
师: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时间三分钟,开始!(板书课题,巡视学生默读情况)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他发明了什么”!本文中的他指谁?(惠特尼)惠特尼发明了什么?(一种组织管理的“方法”--“标准化”)什么是标准化?(四个要点:1.成批生产2.同一标准的零件3.统一组装4.使原来只能一个个生产的产品,变成批量化生产)。
生: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师:惠特尼的发明与瓦特、爱迪生、贝尔、莱特兄弟等人的发明有什么不同呢?(看不见、摸不着)--请大家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对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发明,作者是怎样评价它的?(多么奇妙啊!)--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大家划出句子中的关联词,你从这个关联词中读懂了什么?(发明,既可以是有形的物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方法),所以它其实与我们的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关系?(首尾呼应)。
生:齐读课文,思考回答问题。
(三)细读探究。
生:从文中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师:在惠特尼发明“标准化”这种方法以前,人们是怎样造枪的?(第3自然段)那么在惠特尼发明这种方法之后,人们又是怎样造枪的?(第8自然段)这一自然段说明了惠特尼的诀窍是什么?(制造标准化产品)什么是标准化产品?(1.规格相同2.可以互换)标准化产品的好处是什么?(1.便于制造2.便于组装3.便于修理)注意,作者在说明这三个好处的时候是用什么符号隔开的?(分号)分号有什么作用?(用两个分号隔开,表示有三个要点,并且这三个要点之间是并列的关系)。
生:读课文,提取文本信息。
师:惠特尼的发明有什么意义呢?(第11自然段)--标准化产品,能够大量快速地生产,它的意义仅仅局限于当时完成制造枪支的任务吗?它还开辟了工业生产的新时代!这里举了一个螺栓的例子说明了什么?(标准化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已经国际化了)。
生:齐读课文,思考。
(四)小结课文。
师:所以说,惠特尼的发明是多么奇妙啊!它启发我们,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生:跟随教师提示,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补充提纲。
学生在教师板书的基础上补充本课的提纲,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
(惠特尼)他发明了什么(一种组织管理的方法:标准化)。
(2-4)时间、地点、起因看不见、摸不着。
(5-9)惠特尼的发明(首尾呼应)。
(10)总结惠特尼的发明奇妙。
(11)发明的意义。
发明前。
(对比)。
发明后。
分号:表示要点之间的并列关系。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一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认识分号对掌握要点的作用,初步掌握分号的用法。
3.提升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惠特尼发明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一些重大的发明人和相关的发明资料。
教学过程。
1、师:发明是什么意思?(发明是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
生:答(略)。
2、师:你知道哪些发明家发明了哪些事物?
生:答(略)。
3、过渡:齐读课文第一段。
生:答(略)。师板书:他指惠特尼,发明了生产方法:“标准化”。
2)、再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这个开头有什么特点?(排列和转折)。
3)、仿写一个排列和转折的开头方法。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械 捍 惠 损 纫。
1)、指名读;齐读。
2)、组词并解释意思。
3)、找形近字、同音字进行比较。
2、默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筛选有价值的问题。(预计出现的问题: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有什么特点?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制作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等。)。
三、细读解疑,理解品悟。
(带着学生提出的以上问题理解课文。)。
1、毛瑟枪是谁发明的?
2、师:毛瑟枪不是惠特尼发明的,可惠特尼的发明就和它有关。
3、齐读第十自然段。“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
生:齐读“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方法”——“标准化”:成批生产同一种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
4、引导讨论理解:
1)、什么是标准化?(第十自然段)。
2)标准化有什么特点?(第八自然段引导从制造、生产、修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区别。)(体会分好的用法、作用、和好处,谁能运用分号写一个句子?)。
3)、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4)、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在小组内读一读画出的句子,交流这两种做法的不同之处。
5)、经过刚才的比较,你们知道“标准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做法吗?(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回答。)。
6)、这种方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请联系生活谈谈。
四、总结全文(齐读第十二段)。
惠特尼的发明多奇妙呀!它启发我们,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五、作业。
1、从课文中选出需要加强练习的词语15个以上,每个抄写5遍。
2、预习《寓言二则》。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二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4、在阅读中想像贝尔搞实验研究的艰苦状况,懂得科学探索之路是伟大而艰苦的。
5、说一说电话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
2、在学文中体会贝尔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看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电话:同学们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问答)。
3、教师:电话是亚历山大?贝尔在1876年设计成功的。
4、学生出示资料,介绍亚历山大?贝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导读:那么电话是怎么发明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电话的发明》。
2、教师出示有关阅读要求。
(1)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3、检查反馈生字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一读。
(2)教师强调部分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的要点。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用生字组词练习。
(5)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4、反馈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或是查词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顿时、喜不自禁)。
5、读课文。
三、弄清文章的条理。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2、让学生按起因、发展、结果把发明电话的过程分成三层。
3、指名反馈。
起因:产生发明电话的新奇设想。
发展:具体写贝尔经过艰苦的实验、研究、发明电话的过程。
结果: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四、感情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全班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提纲导读,合作学习。
1、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3、互相讨论,说一说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4、说说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馈交流,理解课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发明在于大胆地设想。
1、指名反馈: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从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馈。(引导学生体会一切的发明创造来自于生活,源于人类大胆的幻想。)。
(二)体会实验的艰苦,贝尔的执着。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1)一次实验失败,贝尔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溅到人腿。
3、引导学生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实验的艰苦,人物的精神。
教学建议: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根据具体的句子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经过两年的艰苦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样机”
(1)引导抓关键词语,说说自己的体会。
(2)鼓励想像,说说他们两年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3)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反馈: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2、指名反馈:从发明的过程中你觉得贝尔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自由发言:坚持不懈、热爱科学、大胆想像、敢于实验探索。)。
五、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说说电话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便利?
2、集体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移动电话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从而鼓励学生不断地努力,争取科学上的再进步。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三
第一课时。
一、生活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你有过独自一人在家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如果没有,假如让你独自在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答。
师:有一个叫秋儿的小姑娘也有过和你们一样的经历,今天我们就以来读一读她的小故事吧!
板书课题:重要电话。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地进入学习情景。
二、初读课文。
1.生初读课文,明确读书要求: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把字音读准,画出生字,把句子读通顺。
2.生自读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互纠字音。
4.排火车指名读课文。在学生读书过程中适时指导读音。
5.认读生字生词,指导书写。
6.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7.生答。
8.师小结。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采用多种方式读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秋儿是个怎样的小女孩?从哪看出来的,画出文章中有关的内容,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
3.班内交流。
教学预设:
1.秋儿是个胆子很小的.女孩。(2、4、5、6、7自然段)。
相机指导学生对秋儿心理描写的体会,指导朗读。
2.秋儿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3.秋儿是个能克服困难的孩子。
…………。
要找到相应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4.师:秋儿终于战胜了恐惧,那她等的是一个怎样重要的电话呢?
生答。
师:妈妈为什么要打这个重要电话呢?
生答。
发表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说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中有价值的见解。
让学生多读,提倡个性化的朗读,读出秋儿的害怕及心里的矛盾。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秋儿心里的变化,发现秋儿身上的优点。
引导学生全面的理解文章。
二、拓展延伸:
师:秋儿是一个勇敢的孩子,那你们觉得的什么是勇敢呢?
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从秋儿这件事上受到启迪,学习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鼓励学生战胜自己的恐惧与不足,不断进步。
指导书写:
1.读单字、词语、句子,认读生字。
2.交流记字的好方法。(可以和原来学过的字对比记忆)。
3.描红书写,之后小组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通过互评,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提高识字写字兴趣。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四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引导学生学习《纸的发明》时,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遇到疑难,小组合作、探究,自行解决问题。这样,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辩,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
2、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我又适时地引导学生深入把握作者纸的发明过程进行讨论;由于课前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反复的诵读,所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非常透彻,这让我看到了学生的巨大潜能。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学富五车”的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悟本文的中心思想。原来的问题过于注重结果,却忽略了方法与过程,修改后则使这两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了。切忌设问不等于问答案,而是问能力。能力训练,开发潜能,是设问的最终目的。
4、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纸的知识,办一张手抄报。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
1、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明理。多角度地体验性朗读,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2、采用体验性阅读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体验,唤醒了他们的创造潜能,促进了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不足之处。
因为教学环境不是完全封闭的,更何况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应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状况,教师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最后,我想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机智是教师素质的画龙点睛之笔。让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思考、积淀,不个断地充实自己、追求个性、构建风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五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区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确定左右和上下结构生字的部首。
在字典部首目录中较快地找到要查的部首。
课件录音机。
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课文生字和部首查字法,能正确确定部首;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题(5分)。
1、同学们,你知道书上的纸是怎么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纸的故事。(出示课题)。
2、读一读,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学习单元提示(3分)。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教师归纳板书:用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1)、定:定部首。
(2)数:部首笔画。
(3)找:检字表中找部首。
(4)再数再找,数除部首外笔画,在字典正文中找字。
3、教师举例说明,学生跟着试练。絮(系),且(|)。
三、练习(10分)。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课件:生字学习)。
2、让学生确定生字的部首。绸(糹)。
3分两组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每组各查7个生字并写出字典页码,比一比哪组快。
4、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价(单人旁)异(已)故(父)薄(草字头)错(金子旁)问(门)。
5、教师小结:确定字的部首,独体字一般查起笔,合体字一般查偏旁。
6、(看课件)指名读生字,齐读词语。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听课文录音(课件:课文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课件练习3)填空:纸是()发明的,他利用()造纸,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为()。
3、给课后习题1的四幅图排顺序,并讲一讲纸的发明过程。
4、自由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交流并梳理。
五、学习课文15自然段(10分)。
1、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哪几节写了纸发明以前?(1-5)。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
课件出示:竹片丝绸做的书。
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笨重,贵。
板书:竹片丝绸。
笨重贵。
5、同桌相互说,
6、齐读1-5自然段。
7、师生对读1-5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2分)。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部首查字法等)。
七、作业:(1分)。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3遍。
3、完成作业本2、3题。
教后感:
教学目标: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起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
2、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4、围绕纸的话题,结合所学的所感的,尝试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第15自然段。(10分)。
1、边读边思考,世界上没有纸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脱离课本说一说)。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定向(1分)。
三、学习第6自然段。(10分)。
1、你们想了解的正是课文中我与玲玲想问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了解异口同声的意思。
(1)用部首查字法查异,说说字意,理解词义。
(2)设景说话,加深词义理解;什么情况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过些什么?
(3)读好问句。
四、学习第7自然段(15分)。
1、自由朗读。
2、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1)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看课件理解)。
(3)重点理解: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点击课件(蔡侯纸是东汉时。
期的蔡伦发明的,它以树批和破布为原料,又轻又薄,价钱便宜。)。
课件:认识蔡伦、欧洲;理解又轻又薄。
教师提示归纳:用发明时间、发明者、造纸原料、
纸张特点这几点来回答。
3、指导朗读。
(1)自由读,想想:你觉得该怎样读?为什么?
(2)理解自豪,思考:为什么是自豪的?
(3)抓关键句体会。
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已经有纸了。
过了一千多年,中国的造纸方法传到欧洲,外国人才懂得造纸呢!
小组讨论:听了妈妈的介绍,又经过你自己的学习,你想说写什么?
(4)课件:你能用自豪造句吗?
五、学习第8自然段(6分)。
1自由读。
2、理解不禁,想想:为什么是不禁齐声赞叹?
3、比较句子。我们的祖先了不起。
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4、讨论:你认为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体现在哪里?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纸,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比外国人早一千多年用上纸,而且外国造纸的方法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不断改进造纸技术和方法。)。
5、板书:边板书边理解轻薄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粗厚)(轻薄便宜)。
六、拓展说话(4分)。
1、学生说说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中国人民的伟大。
课外阅读:
火药的发明毕升发明印刷术指南针蔡伦造纸术。
3、写话练习,把自己最感动,最想说的或很感兴趣的话写下来。
七、作业:(1分)。
1、完成作业本上剩余部分。
2、把纸的发明过程回家说给父母听一听。
板书:
竹片做成丝绸当纸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重)(贵)(粗厚)(轻薄便宜)。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六
教学目标:
1、学习15个生字。
2、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敢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处理:
本文课文中涉及到很多术语,学生理解有困难。采用略读的形式,只要求学生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并积累文中的一些词汇。
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话到底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读一读《电话的发明》这篇文章。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2、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认字表生字互相检查并组词。
3、默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4、交流关于贝尔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引导讨论。
1、理请层次。
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贝尔发明电话的原因?(第二自然段)。
哪个自然段写的是遭遇失败?(第四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发明成功?(5--8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
贝尔是怎么想到要发明电话的?你觉得贝尔是个什么样的人?
3、读第四自然段。
“沃特森苦笑不得,他们的实验又失败了。”这个“又”字说明了什么?
4、读5--8自然段。
理解“欣喜若狂”
5、讨论:电话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二、、指导写字。
文章来源莲。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七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引导学生学习《纸的发明》时,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遇到疑难,小组合作、探究,自行解决问题。这样,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辩,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
2.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我又适时地引导学生深入把握作者纸的发明过程进行讨论;由于课前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反复的诵读,所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非常透彻,这让我看到了学生的巨大潜能。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学富五车”的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悟本文的中心思想。原来的问题过于注重结果,却忽略了方法与过程,修改后则使这两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了。切忌设问不等于问答案,而是问能力。能力训练,开发潜能,是设问的最终目的。
4.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纸的知识,办一张手抄报。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
1.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明理。多角度地体验性朗读,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2.采用体验性阅读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体验,唤醒了他们的创造潜能,促进了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不足之处。
因为教学环境不是完全封闭的,更何况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应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状况,教师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最后,我想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机智是教师素质的画龙点睛之笔。让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思考、积淀,不断地充实自己、追求个性、构建风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初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标出文章的段落,勾画出本文的生字与不认识的字词,通过工具书去认识和理解它们。
(2)教师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的情况。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教师正音。随机抽取学生朗读生字、组词、造句,出现错误时,及时纠正。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2)要求学生深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思考每一段之间的联系。
(3)要求学生再次深读课文,概括每一段的内容,小组讨论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4.拓展练习:写一篇小练笔《纸的自述》。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个极具启发意义的形象----秋儿,秋儿的经历,学生们熟悉,因而秋儿的胜利对学生的启迪也是非常深刻的,它可以启示孩子们怎样面对责任,怎样面对恐惧,怎样做一个勇敢的人。在教学中,使学生产生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则尤为重要了,教师要重视文章中的心理描写,启发学生通过对秋儿心里的揣摩感受秋儿心理变化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