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何处来读后感(优质15篇)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案例,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一
谈起乡愁,一时间我竟感慨万分,想起老夫子离开故乡大陆时,一肚子乡愁。
无家可归,不亦哀哉。故乡,我是有的,不知我这算不算得上乡愁,顶多算是离乡许久后的感慨罢。
变化的太多,一时我接受不来,好在祖母的手艺未变,只是食者=着总觉得少了些滋味。余光中将乡愁比作一张邮票,一张船票;唐诗宋词中,也有一堆乡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悲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城市化如猛虎下山,粗暴又来势汹汹,它将一切属于乡村的柔和之物一并推倒,所过处高楼耸立,人迹喧嚣。
夜空浑浊,星星隐匿,若不是还有那轮时圆时缺的月儿,我真怀疑这夜晚,是太阳的诡计。
乡愁难免,思乡也是注定,在茫茫人海中听见乡音,竟觉得无比亲切,不晓得文豪墨客们的乡愁是什么模样,但一谈及乡愁,似乎我也融入进他们的思想里去了。这大抵,就是怀有乡愁之人的共鸣吧。
常在剧中见某文士客死他乡,心中多悲凉。“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不管怎么说,真要是能走到千里之外去,也未必就是个坏事。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也不忘归乡,书中说,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离开故乡。没有离开,就谈不上乡愁。我也同意这点,不离,大概也有他的理,尝过离乡之苦的,必定体味过在乡的'甜,都说人生百味,那至少,这两味,我是尝得真切。有经历的人用见识换来了乡愁,从未走出过的人,虽然没有乡愁,可终究,他们也不知,乡愁到底是个啥滋味。
人生之悲,莫过于无家可离,离不了家。其次,才是无家可归,归不了家。
也许潇洒地走遍天下,再带些乡愁回家过年,这才是普遍令大家向往的人之常情。
我思念家乡,也想知道那相关,究竟在何处……。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二
很久没有读书了,无意间看到了安意如的《美人何处》,便把玩起来!
安意如的文字,像一阵带着清香拂面吹来的风,让人沉醉其中,却也保持着小小的清醒,给读者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若即若离,时远时近;不疏远,不亲昵。有时,她会把她的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让我看到,这是一个独立的女人。有时,她会把话刻意说的模棱两可,让人去猜,去琢磨。就是在这探寻、揣摩之间,让读一本书,好象一场旅行,一次冒险。
美人去了何处,又该如何寻找?而美人的归宿,无非是英雄的怀抱,抑或香车豪宅之间。其实不然,不同的美人,便会有截然不同的归宿。
正如常言所说,没有无缘故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故的失败,命运脉络看似混乱,实则清晰,过程倒也清楚,是萌芽、成长、延续、终结的不断循环。从某种意义上去审视,每个人都在重复着前人的路。幸而却不是绝对的重复,依然存在些许微妙变数。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通过一条重新展开的路,达至的自我境界和目的的不同。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形形色色的女子绝不会稀少,有太多女子,性格各异,出色出众,如这世间百媚千红,拥有不同的受众。她们的美貌,她们的才智,她们的传奇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然而,红颜祸水却成了她们的代名词。容貌姣好是错吗?父母的给予是她们无从选择的。因着那些贪色男子、是非争斗让她们的美貌成为祸水,在人们眼中的倾国倾城却是毁了她们一生的根源。才智无双是错吗?自己的能力是她们生存的理由。就是有了她们的才智,才会吸引那些乱世英雄,成就一生传奇。
可是,她们的一生是悲惨的,有了美貌、才智却失去了爱,这是痛苦的,我想她们宁可拥有一份完整的、真心的爱,也不要拥有这些令人追逐的美貌与才智吧,她们总是被人们当作物品,在政治与利益中推来往去,有谁曾真正在意过她们心中的想法,有谁曾问过她们的'意愿。也许,在世人眼中,她们只是一个拥有美丽外表的花瓶罢了。
其实美人,最动人的地方不在面若桃花,樱桃小口,不在妖娆的身段,纤细的腰支,柔顺的青丝,而在于智慧,在于情商。
却也不得不提到机遇二字。
如若唐太宗那一年没有广选天下美女,武则天永远不会进入唐宫,她后来也只是个村野农妇而已,更不会有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倘使咸丰皇帝不是好女色,爱听戏,兰儿便不会因小曲唱得好而受他关注,也就不会有之后野心勃勃的慈禧。
然而,她们生来是弱势的,是要等着男人来挑选。
但武则天也好,慈禧也好,那个选中她们的男人,也只不过是她们生命中的过客,是通向自己人生顶峰的垫脚石。对于武则天和慈禧这样的女人,容貌,身材,这些评判一般女人的标准,在她们身上倒已不再重要。被世人记住的,恰恰是她们的的智慧,她们的才华!她们让自己成功“跃龙门”,跻身皇室的才华,她们操控局势和生命中那些男人的本领,抑或她们治国的智慧。
诚然,亦有很多先天优势很强的女人。
红颜弹指老,天下若微尘。当芳华已逝,韶光待尽,曾经那些引以为傲的资本都成为可怜的笑话。最后,只有那智慧,会凝成胸口的朱砂痣,窗前的白月光,仍然是那样美丽的容颜,不曾改变。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三
有幸读了新生代女作家黎阳的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给人的感觉是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散文般的语言,诗一样的情愫,充满激情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动,触人灵魂,感人至深。
作者凭借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蕴,用饱满的笔墨塑造了江正原一个大学高材生,胸怀“为传播中国文化而奋斗”的远大理想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然而,理想与现实是有着较大差距的,残酷的现实生活(家庭生活拮据、父母患病、弟弟高考)逼迫他放弃了读研,与心爱的女友秦梦回家乡执教,养家糊口。
平淡的生活并不平静,他眼看着昔日的同学,学识不如他,学历也不高,却提干、发财,日子过得很滋润,而他,屈身一个大学教师之位。同事们讥笑他是“诗人”、“江诗”、“僵尸”。同事递给他一个学生名单,那名单背后便是复杂的社会关系,一个公安局副局长的儿子竟然在学校里横行霸道,动手打人,甚至打老师!他抑郁,他不解。甚至连他最尊重的老师,只因为填错了工作时间,不会变通解决,而不能涨工资。这些事情刺痛了他的心,他迷茫、痛苦极致。唯一能安慰他的是一直不离不弃与他患难与共的女友秦梦,她善良、美丽、聪慧睿智,给他温暖、关爱和理解。
然而,大上海的繁华、发达以及国际大都市的气息总是在他眼前浮动,挥之不去。他期盼着有一天回到上海,圆自己的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林菲,一个富有的国企老总的千金,他又回到了上海,那种压在心底的自卑、被人瞧不起、受排斥、讥讽的情绪一股脑地发泄出来,他要出人头地,他要过上等人的生活。终于,他成为国有大型企业老总的乘龙快婿,他和林菲结婚了!他当官了,身前身后,前呼后拥,天天酒席欢歌,无需再动笔写文章,只有签字,签单,他曾一度感到特别的幸福,他成了人上人。
幸福不是天上掉馅饼,幸福不是花天酒地。在林家,他依然被人瞧不起,林家人把他看成一个寄生虫,一条啃剩骨的狗,嫌他土气,嫌他家境贫寒。更令江正原难以忍受的是林菲趾高气扬,成天做着美国梦,达到走火入魔的地步,去美国度假,一去就是一年,回来还带回一个五十多岁的美国人。江正原只是说了林菲几句,便遭来一顿臭骂,让他滚得越远越好。
江正原后悔了,他想秦梦,偷偷给她写信,道歉,表明自己的悔改之意。可是还能回到从前吗?三年时间,他过了一年幸福快乐的日子,这一年,他风光,他惬意。他过上了自己特别向往的生活,有人吹捧,前呼后拥,出入高级酒店歌厅,学会了用特殊的手段敛财、赚钱。对于那些和自己以前一样的自命清高的青年人看不惯了,甚至歧视那些同自己一样的怀有大志、理想抱负的年青人了。他从肉体到灵魂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林菲的言行和作为让他感到特别吃惊,这样的日子久了,他心里反而感到迷茫和惶恐。他与林菲之间的文化差异、性情的差异越来越突出。他时不时地就会想起秦梦,林菲骂他一次,他就想一次,秦梦对他那么温柔、体贴、关心她、鼓励他,他们志趣相同,相亲相爱。他有点儿觉醒了,他知道自己是何许人也,他不敢想自己的这种“幸福”还能维持多久。他是有才学的聪明人,他知道“人的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并不是所谓的功成名就,无限风光的那一天,而是从悲观与绝望中迸发出的激情,产生对人生的挑战和对未来辉煌期盼的'那些日子。”
林菲去美国了,江正原又过了一年自在逍遥的日子,他没了约束,没了管制,整天纵酒狂歌,通宵达旦,他觉得自己就是破罐子破摔,如行尸走肉一般。他依然想念秦梦,他知道,他们之间今生是没有指望了,只有期待来世再续前缘。他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措,任凭青春年华白白流逝。
第三年,林菲从美国回来了,已经美国化的林菲更不把江正原放在眼里,破口大骂,他是她豢养的一条狗!一年屈辱、痛苦难捱的日子,让江正原痛下决心和林菲离婚!痛定思痛,何去何从?明天会是什么样子?明天还能见到他深爱的而又被自己抛弃的梦儿吗?犹如小说的开头写的那样,他独自在憩园的石径上徘徊,寻找过去的影子,期盼奇迹出现,再见到他深爱着的又被他深深伤害的梦儿...
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然而,江正原这个典型人物,血肉丰满。他何尝不是那个年代(70后)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代表了一个年代的一个群体。小说中提到的人物并不多,但是每个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描写某些人,虽然只寥寥几笔,却勾画了一种人群的心态和人生观。
黎阳,是个诗人。她用诗化的文字描写人与事,她用诗情赞美纯真的爱情,她以激情抨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良风气,直白地指出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负面效应。比如他提到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多个“婆婆”监督不了企业这个“小媳妇”,致使国有资产流失,有人趁改革重组之机变国有为私有等等。这些现象,作者毫不遮掩,客观地指出来,发人深省。
归程?也许人生没有归程,只有过程。小说的结尾没有写每个人的命运如何,留给读者,也留给作者自己去思考,去践行。因为他们还年轻,刚刚步入社会,人生的路还很长,有许多的未知要去体验,有许多的路程要自己走,过程很重要。正如主人公江正原,经过这段经历,他会收获人生最宝贵的经验,他醒悟了,他向往平淡的执教生活,他希望同亲人和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走好人生的路程...秦梦、林菲等等,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必然会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善良、阳光的人自然懂得“平平淡淡才是真”,“充满激情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而追求奢靡,不劳而获的人,必定被时代所淘汰。
读完这部小说,被一种特别新奇的感觉包围着,那些古诗词名句、名篇被黎阳运用的恰如其分,天衣无缝。她落笔成诗的句段,给人一种古典的美感。黎阳,恰似是一位从远古走来的诗情美女,温柔、善良、秀外慧中;又似时尚新潮的现代女孩,阳光、纯净、透明。黎阳,是一位神奇的女子,是善良美好的化身,是集才学、智慧于一身的女中奇才,是心怀宽阔,风流倜傥的女丈夫,是集李白、杜甫神传的女诗人!
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是书中主人公江正原和秦梦的理想,也是作者黎阳的理想,她的诗作、小说、演讲都是在践行这个理想。这是最让人感动、敬佩的地方,作为一位70后的新生代,有这样的胸怀,实属不易。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播后继有人!她用自己的行动唤醒了亿万中国知识分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付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这个过程是长远的,是世世代代的传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四
桃花正艳时候,我趁出差间隙回了趟县城的家。儿子吵着要养蚕宝宝,苦于采摘不到新鲜的桑叶。我说,要不回乡下老家,那里肯定有。
站在老家断壁残垣处,我在荒草萋萋的家园中,俯下身采摘着桑叶。我重新打量生于斯养于斯的故乡,曾经引以为豪的绿色家园不见了,呈现的是村居老屋塌的塌,倒的倒;杂草丛生、蚊虫嘤嘤;犄角旮旯处长满了野生的桑树、构树,也许是受淅淅沥沥雨水滋润的缘故,叶子个个长得绿油油的,嫩生生的,平添了无限生机。
儿子兴奋地捋着桑叶,生怕被人抢了去似的,几乎是跳跃的模式,很快便捋满了一袋。我提醒着儿子,要慢点,当心脚下的玻璃碎渣和陶瓷沫屑,还有不经意间蹿出的花红蛇。儿子这才放缓了脚步,有些战战兢兢的,少了先前的冒冒失失。
眼前的这些老屋,是我曾经再熟悉不过了,儿时经常串东家逛西家,追逐打闹,撵的那个是鸡飞狗跳、沸反盈天。如今的老家像风烛残年的耄耋之人,久得快要坚守不住了,再也无力手搭凉棚,眺望远走高飞的子孙。我不禁有些怅然,故乡,究竟是一股什么力量让它变成了这样?锈迹斑斑的农具、歪歪斜斜的石磨、留守老人的愁容,我曾经赖以生存的村庄,正在被一点点蚕食,渐渐的消失远去。
一个个画面,在我脑子里飞快地回闪着,希望能找到儿时的美丽、自然、快乐的片段。
那时,村西是个大水塘,是我们的乐园。不用别人教,我们就会截取三尺竹竿,扯根丝线,绑上鱼钩,挂上蚯蚓,撒点香油泡过了的馍花儿,可随意地钓到黄尾的鲤鱼,白花花的鲫鱼,还有讨厌的刀鳅(泥鳅的异种);可以踩着淤泥摸到碗口般模样的河蚌、核桃般大小的泥螺;在芭茅根处可以捡到绿皮的鸭蛋,又是谁家的鸭子在偷偷撂蛋呢!这份诱惑,让我经常起早去拾捡,大多惊喜连连,收获颇丰。母亲会娴熟地把鸭蛋裹上泥巴,撒点盐花,放入瓷坛,待到端午时节,煮三五个鸭蛋,挥刀一斩,蛋白裹着蛋黄,蛋黄依偎着蛋白,泌流金黄,滴着娇艳,绝对会勾起你肚子里的馋虫,刺激你的味蕾。
黄昏的时刻,七彩的云霞舔着酒红色的落日,巷口传来了几声哞哞的牛叫,小山羊紧跟着老母,咩咩地撒着欢,邻家大婶会“鸭噜噜”地引叫着花鸭回家,各家烟囱上缕缕炊烟已悄然升起,灯光闪烁,温馨弥漫。
吃罢晚饭,大伙都不约而同地到村南边晒麦场上乘凉,那儿风大、豁凉,说段古经,拍个瞎话。戏子四爷和东方红二伯最喜欢抬个杠,斗个嘴,他俩经常为“是老毛好还是小平好”,挣得脸红脖子粗的,斗转星移之时,各自搬上自己的小凳子愤愤回家。第二天重新争起,兴致来时二伯也会哼几句:“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的绰号由此叫起;戏子四爷则会扭动着身腰,伸着兰花指,模仿栓保他娘唱一段“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心里话”,那扭捏的身段、字正腔圆的唱词,惹得村民是忍俊不止、拍手叫好,戏子戏子。正月里,村里流行唱大戏时,戏班人数不够时,四爷和二伯经常会跑跑龙套,客串一俩角色,过把草根的戏瘾。如今他们都已作古,村里早没了往日热闹,乘凉的场地也沉寂不堪,没了安放乡愁的地方了。
村子里的老屋,就这样一间间地相继坍塌,也许她再也等不到当年儿女成群,牛羊欢叫的情景吧。城镇化的进程,人们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小洋楼,“关门吃、关门喝”;却也遁去了古老的民风,精神生活的空虚成了无法掩仰的痛楚,往日宽阔的农家小院也成了失乐园。
老屋里记录了无数的幸福,也承载了太多的痛苦。正如昆德拉所说的,在这样一个瞬时性组构的世界里:“一切结果都变得十分的合理。幸福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活早已注定了无所谓幸于不幸。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或像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哪里飞过。”
我抑郁地望着,这些陋室空房,蛛丝儿结满柱梁,多少往事都随风而往。故乡,有我童年的回忆,哪怕是一座小桥、一口老井、一条小河、一棵歪脖子枣树,都会永远留在自己甜蜜的记忆里。历经岁月濡染,早已经凝成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这乡愁,往往是剪不断,理还乱。因为我们的民族是从刀耕火种中繁衍而来,是一个安土重迁的农耕民族,乡愁是那样的深重。而这种乡愁,随着年龄的递增,使我们的民族心理越发的丰富、珍贵和高贵。总会在某个夕阳西下,古藤伴着昏鸦,断肠人立在天涯,愁绪千转,忍不住远眺长叹: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我想起了余光中,也很自然的想起他的诗,“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它一点一滴地打湿了诗人心中的纸月亮,那种思念故土的感情难以掩仰,撩人愁思、惹人动容。民国元老于右任曾站在海峡彼岸,老泪纵横地吟诵:“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种思乡而不得的无奈是多么的悲怆苍凉。而在浪漫的席慕蓉眼里,乡愁却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我翘首凝望,房前屋后的那些老槐树,虽历经岁月刷洗,却青翠依旧。偶尔传来几声沉闷“呱呱”老鸹(中原地区多老鸹,少见老鹳,人们叫俗了便称老鹳窝为老鸹窝)声叫,似乎一老翁在清唱:“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哀婉而又亲切,勾起多少游子浓浓的乡思......
我想,我的先祖一定也是从那老槐树下迁移过来的吧,槐树、老鸹窝、一破俩瓣的脚指甲,都是那段历史的烙印和明证。老鹳窝,一个温暖的处所,总是牵动着无数游子的魂魄;大槐树,一个神圣的**,总能波动无数古槐后裔的心弦。
鹳鸣声声,往事悠悠。几百年前的那场流动与迁移,它不是逐水曲,狩猎歌,游牧吟,它是迁徙千里无人地,谱写生命的绝唱,延续中华的血脉......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狗记八百里,猫认三千途,老马识归道,狐死必首丘......
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回得去的是故乡,回不去的是乡愁。那又何以为计?
远望以当归,悲歌以当泣。春去秋来,相思何时歇?
“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日日雨。”也许贺铸的这一句诗,很好注解了乡愁。这乡愁,不是一棵草,不是很少的草,而是一川的烟草,是整个“离离原上草”,那疯长的草和饱满的情,和着“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便是游子心绪最好的表达。
一颗心,如果心底没有栖息的地方,找不到爱的归属,那么,他这一辈子无论走到哪里,灵魂就好像永远在飘荡,如随波逐流的浮萍。
离开故乡的人,总有一段经历,像田里旱了的庄稼苗,耷拉着、卷缩着,没了精气神。一旦回到故乡,如同喝饱了水,顿时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这就是故乡的神奇力量。
“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古人的诗词,仿佛一语成谶,预言了今人难堪的处境。
也许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者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迷局,你所追求的往往都是他乡,仿佛诗意和远方,才能告慰自己奢华的梦想。这也是现今最畅行的网络语,好像十几亿中国人,都是这样渴望远方,哪远方呢,究竟远方在哪里,诗意在哪里呢?如今回过头来看,那是有些偏狂的,其实“遥远的温柔,解不了近愁。”廖华歌女士在《紫藤花开》中写到“上帝不会直接给你所需要的东西,有时给你的甚至是你所需要的反面,但只要你能在凄风苦雨中穿行又轻易不喊伤痛,就最终会得以成就。”我一介布衣,平心而论,惟脚上踏着故乡的土地,心里才踏实,才会体味远方不远,诗意也并不是你说的诗意。
杨绛先生曾这样平静地说:我们如此渴望生命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愿时光滤去你身上的浮躁和戾气;当你弯腰亲吻故乡泥土气息时,你会豁然发现,原来平淡才是生活的真味,跋涉千山万水,你终会明白----停下就是故乡,明月就是憩园。
公众号:花洲文学。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五
日暮里尽染了离殇,江如旧,人空瘦。
――题记。
送离、告别、感伤,这是离殇。
夜未央,灯初上,雨打得落花伶仃,曾经的岁月,都成了泛黄的胶卷,生命轻轻的在觥筹交错间,已成为彼此离殇的悲凉。
“不用述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离殇从来都是用酒、泪、血书写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轼这么用酒祭奠与杨公的离殇。
多少年后的野夫,在村居阒寂似旷古墓园的怒夜里,他开始写作,就着风和雨、酒和泪写他心目中凄凉的离殇:“她艰难的一跃轰然划破默默的秋江,那惨烈的涟漪却至今荡漾在我的心头”,这失踪了十年的“不知暴尸在哪片月光下的母亲”,一直是他最痛楚的回忆;“一个被组织彻底编织了命运的理想主义者,饮恨长眠”,在大伯已然成灰十八年之后,他依然被这一些故事压迫得艰于呼吸;二伯服刑二十九年后,“老得忘了自己的罪名,已失去了土地,也没有房子,放羊维持风烛残年直至死去……”夜为他降下了雨,点亮了一夜孤灯。
作者用心中渗透的血心力交瘁地叙下故乡・故人一生一世的离殇……。
【坟灯・情殇】。
作者为他的外婆点亮了坟灯,照亮异乡的漫漫长夜。他的外婆,这个缺恃无故的少女,因祖辈的童年之谊,被托付给了这个负心汉。外祖父是个士兵,担任过蒋公的侍卫官,一身荣誉加于己身。他在外参军,她不离不弃;他锦衣玉食,她拾棉纺纱;他寡情薄意,她一笑而过。
十八年的坚贞相守,只盼河清海晏后的团圆幸福。可惜啊,东风不与周郎便,最后倚门守靠留下的,只有一纸休书,但她不怨不弃。
与母亲的刚烈如山相比,外婆仿佛温婉如水。在外祖父被击毙后,早已被休的外婆却迎着他的棺材,一脚一步地迈进了鄂西深山,将一切的爱恨情仇都付之流水。隐约觉得她与卓文君有几分相似之处:她们都是无力的女人,都在期盼着早归。她隔了一整片的苍茫,思念跨过神州寸土记挂着他,卓文君呢?有人说她用一点一点的心意,织成一缕一缕的红线,牵扯着他的回眸一笑。她们的梦,她们的诉说都是一般的,他们扯不断的痴情,是一般的。
但她们不是同样的人。
外婆选择了隐忍,倚门守候待郎归。为了这个红头纱外的人穷尽了一生,她为了他而含辛茹苦,她为了他不舍坚贞。
她们终究还不是相同的人。
在这段婚姻的围城里,卓文君是圆满的、幸福的,外婆是殇情的,她在终身的守候里没有等到外公的回心转意,她太温婉了,不懂得也不会写诗述衷肠。但外婆比起卓文君的心思缜密、机警聪慧,则多了一份大度与宽容,她注定能参悟生死,在一个生死的高度俯瞰众生,在与外公的离殇中获得内心的豁达与平静。
【坟灯・天命】。
古话说:“上帝为你关掉一扇门时,同时也为你开了一扇窗”,饱受情感折磨和世事沧桑的外婆,总算是在汪营雨纷纷的青石小街上,得到了她摇摇欲坠的幸福。
没电的小镇中,木楼上的小油灯摇曳着唐诗宋词般的慰藉,作者的古典文艺---据他来说,完全来自外婆如歌如泣的早期教育。民间的戏曲话本,仿佛折射出她的悲欢离合。
我们是不请自来的异乡人,但是外婆的善良让我们很快融入了这个社会,并赢得周遭人的尊重。她的善良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品质,天生具有佛性。她是一个没有仇恨的人,她不记恨负心的男人,也不记恨架上机枪的“造反派”。她不求人,却从来不回绝向她寻求帮助的人。
小的时候,作者曾不止一次拉着乞丐往家里跑,当然,作者家也不是有钱的,而外婆总能想办法满足他的乐善好施,呵护着他的自尊,外婆的善换来了整个家庭的美满,无论是“我”的结核穿孔,还是对于父母的“批斗”,都随着外婆而逐渐好转。
只是可惜了,好人无好命,我去临县开会,外婆坚持着要为我送行。在反复读到这一段时,总能隐隐预感死神突如其来的脚步,拿捏不准什么时候挥起索命的链锁。
外婆还是没熬过这个关口,在十五天后的早上,她就慢慢地,慢慢地,静静地睡了过去。
每次看到这里,总不由得想起我与外公的最后一次见面。那次,我们从千里之外的温州回到故乡宜宾,当时,外公家住在5楼,我和妈妈本想一起将笨重的行李抬上去的,外公却执意要自己一人提。看着外公提着沉重的箱子,少说也有十五公斤吧,慢慢喘息着,一步一步往楼上挪。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被风打残的树叶,寂寞中浮出一丝凄凉以及一丝不祥。
每个墓碑都有一个故事,悲伤的作者为她至亲的外婆书写了碑文,然后用很牢固的水泥修成了一所佳城。四十九天的夜近黄昏,四十九夜的殇别,作者始终按照土家族的风俗,在外婆坟前点上一盏悠悠地小灯,然后跪在外婆的坟前烧纸鸣鞭,以此来寄托内心的悔恨与哀思吧,对于一个来不及报答的人,最后都是用守灵的方式来圆满的。
我的思绪又飞回去年,听闻外公去世的消息,我们连夜赶回老家,来到外公的灵堂里,灰色的地板有些杂乱,素净的灵牌上方,悬挂着几个具有吊唁意义的大字。清一色的绿,清一色的红,绿色是幽幽的,红是淡淡的,有一种不张扬的哀思。案几后面,颜色暗淡了,烧纸钱用的大火盆积满了厚厚的纸灰,火苗跳动着,越发显得狰狞。空灵的灵柩凄凄凉凉,单调的花卉,有点叫人可怕,似乎使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阴阳相隔时的悲伤,无奈,彷徨,后悔又挽留。外公那黑白色的照片被装订在墙上,惨白的笑容,似乎时间静止在这一刻,寂寞在扩散,逐渐感染了每一个人。
照亮异乡长夜的坟灯哟!
【畸人・桀骜】。
畸人,“畸于人而侔于天”,在人世间孤独无匹的他们,却与天道完美契合。
刘镇西老刘,就是这样一个畸人。圆睁着双眼像怒目金刚,拒绝策杖旁若无人地横行于闹市通衢。
初见老刘时,我确实被作者放荡不羁的文笔所震慑了。作者写他初遇老刘时,他近乎无理地夺走了作者手中的《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在与他谈论《牡丹亭》后,这个孤僻的人,竟紧紧握住我们的双手,强拉着我们进了一个歪斜的小车门,眼见老妻不在,乃取斧头一柄,口中念念有词:幸有嘉宾至,何妨破门入?一斧头劈开大门,杯茶订交,成了头颅相许的'朋友。初次看来,不免疯癫,谈笑之间就忽而杯茶定交,劈开家门。
真是妩媚。
每看到这里,我就不由得想起竹林七贤,他们在竹林里杯酒定交,放荡形骸,抒写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老刘实在是一个生活在古代的人,阮籍一样用青白眼看人,青少白多的眼珠,好像是对这个社会的蔑视与不满,在这个不同于竹林的鄂西山中,他的桀骜,屡屡在一番慷慨陈词中将他送入桎梏,像嵇康在桀骜看世中,逝在了广陵散的曲调中。
文中作者对他的一段描写:约略四十多岁,皮肤黝黑,额上皱纹深刻如横写的川字。绝对看的出的一种悲苦。早在1958年,他因同情右派乱说“反动言论”被劳教三年。1976年打倒“四人帮”,他被叫去谈这件事的看法,老刘总是一生耿介磊落,带了一床薄被,在衙门里侃侃而谈,自然获得刑八年。
出狱后,他在搪瓷碗盆上烧字养活妻女。一个单位在烧过后就不会再烧,这种手工艺者自是到处流浪。老刘的箱子与众不同,青灯夜雨的日子里,屈子的《楚辞》一直伴随着他艰辛的自我放逐。他的生活就是这样越走越远的,倦游,归来,小坐,倦游。
社会分为俗人和畸人,俗人则是维护现实,在风里像麦子一样点头哈腰,俯仰随人,排挤异类。畸人则是不随和于世俗,在他人奇怪甚至鄙夷的眼光下抬头傲然活着,活出自己的色彩,存留着魏晋风骨。在《世说新语》中:北边的阮家很富,南边的阮家很穷,北阮晒绸缎,南阮晒大鼻。北阮于是嘲笑南阮,北阮乃是俗人,南阮则是畸人。俗人嘲讽畸人,畸人只能隐于市井,林中纵情度日。
老刘的一生几乎没有摆脱过贫困,底层人民的一切苦难他都尝尽,但他从未自怨自艾,艰难却又艰苦地活着,始终面对一切厄运。
就像苏东坡一样,他用笔叙述着一生流放的经历那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总是以为他做好了准备,其实不然,他一次次站起,一次次被打得更痛更狠,他却一直笑个不停。
真是乐观。
而今,他每天长歌穿过闹市,在世人眼中像个疯子一样自得其乐……。
【畸人・咏歌别】。
与畸人的每一次离殇,都充满凄风苦雨:
第一次,武大毕业作者去海南,老刘像初见一般硬拉着我去他家作别,像头犟牛一般,为了回报我对他的恩,他拮据,自己不吃为我饯行。一曲二胡,一间陋室,一首缠绵回环的长歌,我们就这样涕泗地低泣。
真是酸涩。
第二次,作者出牢后两手空空,老刘生意不顺,被迫改行做肥猪增大剂,两人布衣一场,还得各奔东西,恰值我要轻身远行,便带了外婆的遗骨一同去。拾骨迁坟这些事,又找了老刘,毕竟十年岁月一场,老刘瞎着老眼,在那里一点一点刨土,轻轻背着骨殖,再次挥泪而别。
第三次,老刘的孩子分别工作成家,每月寄些钱回来,攒够了几千元,总算买了一个破房子,第二年就可以搬进自己的房子了。这对苦难夫妻,总算熬到了尽头。这就是所谓的“苦尽甘来”吧,好人在一生劳累过多,唯一的奖赏就是晚年平安无事。只是啊,命运与他们,实在太过薄幸了。
次年,老刘鼓盆而歌,送走了他失足摔逝的荆妻。而他的日子愈发不能自理了,骤临老境的他,也无奈地搬进了福利院。时年我在大理,其女儿在西双版纳,他就决定暮年游滇。与我在夜雨寒窗下检点往事,二人再次泪满青衿。
我不仅想起了刘禹锡与柳宗元的离别,二人同时被贬官,刘禹锡在好友“以播易柳”的鼎力相助下,改授连州。二人遂结伴南行,一路上遍游诸景,诗酒相依。从江陵下长江,入洞庭,逆湘江,至衡阳,二人即将分道扬镳,故彼此依依不舍,几度诗酒唱和。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岁晚当为邻舍翁”柳宗元在这首《重别梦得》中深情回忆二十年来两人的默契与亲密无间,对未来携手相伴田间充满几多期许。“歧路”两字无比辛酸地写出两人虽然不舍却不得不分道扬镳,各奔东西,难以相见的事实,憧憬中夹杂着几许凄凉。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相伴田间,互为邻舍的期望将再也无法实现。
古代文人为我们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离殇,他们是高适与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是孟浩然与朱大离别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赠送宝剑的深情;还是王实甫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凉……这种挚友之情,在离别的衬托下,有如夜空中的明月,又如黑暗中的烛光,千百年来照亮了那些颠沛流离的文人们的一片天空。
朋友即将远别,一曲二胡,一杯酒,此情此景的凄苦枯索景象,不禁为之黯然垂泪。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野夫用崔颢的长叹作为书的题目。崔颢郁郁不得志,终生落拓,对故乡有种渴求,仿佛这就是极乐世界,任何人归家都可以补足一些失去的东西,一些得不到的东西。
但野夫永远没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的世界从一出生就笼罩着离殇的悲情。他曾经有妻有女,家庭美满。他干过四年刑警,做过六年牢;干过摆书摊的正事,也干过泄露国家机密罪的恶事。一切灯红酒绿散去之后,却只有一个破碎的,辛酸的故乡――父亲逝世了,母亲尊严完满的投进了东流的大江,故友如波,那个不拘泥与世俗的奇人,也被暴涨的洪流吞噬……故乡变了,不再是那个靠山的小城,从前的日色已成过往,夕阳西下日渐黄昏,小城的宁静被喧嚣取代,铜臭溅满了夕阳能照到的地方,畸人渐行渐远,俗人坐拥江山。或许只有山上的点点古墓,还在唠叨着昨日的风华。这样的故乡,野夫还抱着同样的感情想要投身于怀抱吗?真是玩笑。
我想作者取名《乡关何处》,并不是真的想回到故乡,多半是一种祭奠,一种缅怀。记叙下故乡的前世今生,用酒来祭奠刚烈者,用剑来祭奠仗义者,用诗来祭奠多情者。我很佩服李白的这一点,用酒,用剑,用诗来祭奠那失落的故乡。作者用文来祭奠故乡,他并不想怎么去转变那极难逆转的事实,求个心安吧,正如苏轼曾言“吾心安处便是吾乡。”叙完了,心安了,从此以后即使旅居他乡,也不再为故乡悲伤。于是野夫成为了那个在离别的痛苦中得到滋养的人,在与故乡・故人一次次的离殇中日渐心安,并昂首走向未来,用自己的笔在激情驱使下完成一篇又一篇震撼着人们心灵的佳作。他给自己取的笔名,出自唐代诗人刘叉的《偶书》:“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用以表明自己希望通过写作来对抗外界的恶,也对抗自己内心的黑暗,从而寻找到内心的安定与满足。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世界都存在着离殇,生老病死,远走他乡,悲欢离合一次次在心灵里告别,又一次次重生,让每一个人都在轮回中昂首走向未来,这就是离殇的态度。
离殇是心痛而又洒脱的,心痛在于这是一道对于故乡的故人、故事的一种告别;洒脱则是挥泪斩过去,仗剑走天涯,这就是离殇的心境。
踏尽红尘何处是吾乡?吾心安处,便是吾乡。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六
题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梁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
读完秋雨的文章,我并不觉得苦,相反,我倒觉得秋雨是个很会苦中作乐的人。如果硬要说一个苦字,那也许就是这个被唐朝的轻烟宋朝的风所洗去少年英气的文人,用他那双成熟而苦涩的眸子凝视这个苍茫凄清的大地后所发出的凄怆的感情与热爱吧?对于一个即没有李白的轻舟也没有陆游的毛驴的文人,他在这么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默默地行行止止;他站在古人一定战国的那些防卫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多少差异的风声鸟声,为那一篇篇由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的文章做提笔前的蕴酿。
但是秋雨自己却说,他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这是不难理解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于是秋雨边走边想,边想边写,在山水历史间的跋涉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他悲,悲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繁星般的坟堆枯废萧条;他恨,恨若大的中国竟容不下莫高窟的几本经卷,而任由一个愚昧无知的道士把它们送给野兽般贪婪的外国人;他怜,怜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这个上升到滑稽的悲剧主人公最后在柳州罗池畔寂寞地死去;他赞,赞李冰的都江堰筑得智慧,仁慈,透明,甚至超过知识排场的长城;他思,思洞庭湖的复杂,神秘,难解和范仲淹,吕洞宾那似诗似儒,似史似仙的悲喜人生。
秋雨想的太多了,他的笔下,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苍茫深邃,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的清新婉约。秋雨写得太好了,他把大漠的壮与江南的秀那样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他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他漂泊,每一次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他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要到哪里去;他没有归程只有征途,他的耳边时常会想起一批大学者,大诗人的脚步:李白的轻捷潇洒,苏轼的豪放豁达,林和靖的大彻大悟,范仲淹的忧国忧民。
秋雨的文章神形俱佳,令人读后会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轻松,苍老后的年轻。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秋雨正是以这种放达之情,走完了穷途无尽,思索无尽的苦闷,也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七
野夫是个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没有江河般的波浪翻滚,有的是脉脉的清流,带你走回到故乡的路,顺着时间,逆流而上。
有人说时间是最残忍的,它会把回忆像剥洋葱一样带着血丝剥到你的面前。读野夫的故事,会有那个时代的风扑面而来。
他说幽人苏家桥,总让我联想到竹林七贤。他们所追求的,是自己渴望的生活和自由。说阮籍猖狂,不拘礼,是他厌弃世俗的晦暗。他作《东平赋》、《亢父赋》,借风土之污秽,言社会之黑暗。苏家桥虽曾做得老师,学问也高,那行为方式却极不相称。真悲真喜,敢怒敢言,却也有真性情。这位苏老师好酒,酒后的行为更为任诞。不过也不及阮咸与群猪共享大盆饮酒,那情景略想一想就令人忍俊不禁。苏家桥还有魏晋裸袒之癖好,未服用五石散,仅饮酒就燥热不可耐。这样一人,或许只适合生活在那个风度时代,享受自己真正的自由。
自由其实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比如不想做官,不想当值。
野夫的故事里还有另一个“奇人”,不,我们应该称他做“神人”。在这个英雄气概几乎荡然无存的末世,出现这样的侠骨风气之人是精彩之至的。他就是王琪博,兄弟眼中的“王七婆”。
听名字,并不觉得这是个出彩的人物,却掩盖不了他一生的光华。酷爱带刀,瘦削高挑,骨子里透出的狠劲儿。我想不到任何一个人能与他相比。人到中年仕途失利,转而写诗作画,却仍能弄得出名堂来。野夫说过写诗时他是琪博,玩儿刀时他是七婆。这个奇男子雄赳赳气昂昂的在三十年里游走于诗与刀之间,不怕失败,不怕衰亡。他身上有烈性,烈得像俄罗斯的伏特加,又经得起沉淀与存放。越久,越烈,越洌。少年时,他拔刀护母;上学时,成为全村唯一的大学生;年过三旬,生意场上失利,仍能从头来过。王琪博是生来就懂得拼杀的人,他相信,世上没有什么能拦住他的。哪怕是油尽灯枯时,也依旧身手矫健,和兄弟们重返张扬的青葱岁月。
过着刀头舔血,臂上刻诗生活的人,不由得让人敬畏三分。
无论如何,都要生活下去,没有永远都输的战斗,这是王琪博能告诉我的。
“窗外是行进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我在生活,我还将生活下去。”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有人愁。所谓故人,在故乡。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八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何处是归程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梁千帐灯。
纳兰性德长相思。
读完秋雨的文章,我并不觉得苦,相反,我倒觉得秋雨是个很会苦中作乐的人。如果硬要说一个苦字,那也许就是这个被唐朝的轻烟宋朝的风所洗去少年英气的文人,用他那双成熟而苦涩的眸子凝视这个苍茫凄清的大地后所发出的凄怆的感情与热爱吧?对于一个即没有李白的轻舟也没有陆游的毛驴的文人,他在这么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默默地行行止止;他站在古人一定战国的那些防卫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多少差异的风声鸟声,为那一篇篇由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的文章做提笔前的蕴酿。
但是秋雨自己却说,他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这是不难理解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于是秋雨边走边想,边想边写,在山水历史间的跋涉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他悲,悲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繁星般的坟堆枯废萧条;他恨,恨若大的中国竟容不下莫高窟的几本经卷,而任由一个愚昧无知的道士把它们送给野兽般贪婪的外国人;他怜,怜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这个上升到滑稽的悲剧主人公最后在柳州罗池畔寂寞地死去;他赞,赞李冰的都江堰筑得智慧,仁慈,透明,甚至超过知识排场的长城;他思,思洞庭湖的复杂,神秘,难解和范仲淹,吕洞宾那似诗似儒,似史似仙的悲喜人生。
秋雨想的太多了,他的笔下,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苍茫深邃,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的清新婉约。秋雨写得太好了,他把大漠的壮与江南的秀那样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他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他漂泊,每一次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他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要到哪里去;他没有归程只有征途,他的耳边时常会想起一批大学者,大诗人的脚步:李白的轻捷潇洒,苏轼的豪放豁达,林和靖的大彻大悟,范仲淹的忧国忧民。
秋雨的文章神形俱佳,令人读后会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轻松,苍老后的年轻。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秋雨正是以这种放达之情,走完了穷途无尽,思索无尽的苦闷,也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九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是啊!若人生只如初见之时,他做他的旷世才子,她做她的名花佳人,是否,一切都会不一样。
纳兰的词大多悲且伤,所以,当看到安用纳兰的词做书名时却是抱了玩笑的心态去看,因为我不相信有谁能驾驭住纳兰的词。通篇书看完安的书后,才觉得自己的浅陋,安的文,细腻委婉,犹如江南小巷,总是赋予一种神秘的美感。
《美人何处》不是我看过的她最好的部作品,至于为何会选它来写,我想大概是因为大家同是女子。安的笔下,即使是一个幸福的结局,也大抵多了点淡淡的忧愁感觉。那种忧愁的感觉更让我想到了古代的女子。
古代的女子只能被封建礼制束缚着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的思想,即使有自我的思想也会被扼杀,即使有心仪的男子也会被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束缚着。然而历史就是如此地不公,连一点姓名都不愿给她们留下,就如安所说“历史留给女人的空间总是局促,像一场腾挪不开的舞蹈,底眉敛袖。即使一瞬间的张扬,也往往因不可考的姓名,不可考的生卒,不可考的家乡而零落得一片清净。”
若说美人,也因从商周开始。安也是如此,她的开篇即是周幽王的褒似。似是她的姓,而褒,只是她的家乡,看,历史是如此的不公。连给他一个名都不肯,却要让她背上祸国殃民的妖女名声。美貌不是她们的错,错就错在她的男人过于爱她,爱到要把山河拱手,只愿换她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候,亡了西周;唐玄宗一寄红尘妃子笑,失了大唐的盛世;只是,那是她们的错吗?女人,向来只是男子用来争夺权利的借口罢了。
若说红颜祸水,还应提到为政治牺牲的女人。政治联姻,至古有之。历史有名的秦晋之好不就是那政治联姻的产物吗?历史上还巴巴地把那庄政治婚姻比喻成夫妻的和谐,和睦。盗用一句安骂人的口气,真是“香蕉你个芭乐”人家好好的个姑娘被你们当作政治工具,你们不有羞愧之心就罢了,还在那边大肆鼓吹,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你们的龌鹾行为。
话说那场惊天动地的政治联姻应是汉代的昭君出赛。是否,出赛的马车踏过玉门关之时,昭君曾悲伤地回望长安的宫殿,否则,一曲琵琶怎能让那斜飞的大雁直线而坠。那是个不幸的女人,历史,却给了她无上的荣耀,只因为她促进了国家安定。相对于昭君的政治联姻,西施显然没她那般辛运。她本是涓流溪水旁的一个浣纱女子,姣好的面容使溪水里的鱼羞得沉了下去;二八的年纪使她拥有无限的青春;善良的心态使青山都为之折腰。然而,这一切,都在那一瞬间改变。他是范吴王夫差的谋臣,是他,将她送进皇宫,是他,悔了她的一切,相传西施最后被人推下了溪水淹死了。一代美女,终究无好结果,只是,在看到她闭眼的一瞬间,他是否会记起初见时她灿烂如星辰的明眸。看,我想太多了罢,又有谁能过如明皇般爱玉环呢!否则天下也不会说出“致使天下不重生男重生女”否则“七月七日长生殿,又是谁在那边丝语。玉环只是没有想到,为何盛极一时的自己会落得个马谓坡前死。安说”玉环不知,是以长恨”
安笔下女子的结局大多悲惨:如高阳被赐死,鱼幼微被处斩,桃花夫人自溢,西施落水而死。如有结局较好的,却也无甚有趣如昭君展转嫁人,红拂女平淡此生,王美人的儿子即位了,丈夫却死了。
那些美人,将爱化成等待的姿势。将恨化成无尽的报复,将感激化成无尽的回报,她们是血肉之躯,又是这个时空盛开的花朵。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就且看那美人该往何处。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十
“努力了就会有可能成功,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不劳无获,当你想要得到什么,就需要先付出些什么。
还记得曾经为了一次次考试的高分,我们付出过的一个个夜晚,挑灯夜读,温习旧课,整理思路,只为得到试卷的高分,家人和老师的认可。
还记得曾经为了得到心生爱慕之人的侧目,我们付出的一次次用心,悄悄观察,暗自记下一切关于他的喜怒哀乐,甚至为了他的喜好轻易改变自己,心悦他的目光热切和羞涩,热切的恨不得在那人身上灼烧出一个洞,一旦这种热切的目光被对方发现,还会故意装作若无其事。
还记得曾经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和羡慕,事事做的认真,就连普通的动作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不至于什么时候失态。
“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想要得到什么,你就要去付出的更多才行,毕竟自古就没有空手套白狼的道理。
“努力了就有可能成功,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这是我听到过的,最简单明了,也道理最深刻的一句话,有时候你可能抱怨,凭什么我们付出的都是一样的,但是别人成功了,而我却没有成功?太不公平了。
其实不必这么想,去否定自己,虽然努力的不一定有收获,但有时候这样赌一把,总要好过坐以待毙,一点都不努力,坐等失败要好得多。
所以,当你为了一件事而拼尽全身力气努力,最终却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也是在大可不必哭天喊地大叫不公平。
说回“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的话题,我脑海中的故事不禁跟着回到了本书中记载的两个故事。
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之前,有八千子弟跟随,可却在一夜之间因一曲楚歌勾起思乡之情,他们在那夜别了霸王,同夜,虞姬也别了霸王。
虞姬本来也不是不可活命,但她还是为了给项羽留下一个最好的念想而自刎,以鲜血为霸王践行,她此举,失去生命,却换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深。
而此后不久,项羽自刎于乌江,也与虞姬有异曲同工之妙,以生命给江东父老一个交代。
第二个故事,是汉武帝刘彻与李夫人。
李夫人是平民家的孩子,或许是因为一场预谋进幸给了刘彻,而她高贵的气质,姣好的容颜也不负众望的迷住了刘彻。
可是好景不长,注定是李夫人重病,回天乏术。
平民出身的李夫人家中亲人一朝过上了好日子,若以后没有皇上的宠爱,必定会牵连家中好日子不长,于是这位坚定刚毅的女子从病开始便对帝王避而不见,直至身死。
她的理由是,“夫以色事人,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恩绝”,她要给刘彻留下的,是最好的一面,让他对她永世不忘,才能保家中一世安稳。
但她还是做到了,用自己的坚持和心酸,换来了家人一世安稳的生活,也算有所得!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十一
常闻老人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栗。今夕读罢安意如的《美人何处》,方知“书中自有颜如玉”此言非虚。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秋瞳剪水,肤如凝玉,有倾国倾城色,则一舞一江山。
美人,自是如玉的。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美玉之首,正如我觉得貂蝉应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一般。
我并不是独爱她与其它三女各有千秋的容貌,而是折服于貂蝉周转在波谲云诡中的那份从容,惊叹于小小女子翻云覆雨在名利场上的凶险,自豪于绝色女子的智慧与胆色。在那个清一色男性主导的世界中,貂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速了纷乱之争的结束,我甚至觉得是她用她的柔荑扶起了风雨飘摇的汉室。
一切都仅仅是传说吗?一切都不仅仅是传说吗?
如果说拜月的传说仅是增添了貂蝉身上的传奇色彩,那《三国演义》的珠玑字字就已将她“惊天动地的一生”绘到了极致。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意为“白璧无瑕”,既象征“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又如貂蝉如花的容貌和如玉的一生。
安意如在书中说:“历史上,总有些女子的作用,被刻意放大。”
杨玉环无疑是其中最突出的典范。人们都说红颜祸水,岂知没有男人为之痴迷,哪会有女子倾倒众生。
哪怕覆了天下,女子的作用也只是爱其所爱,爱那繁华如梦,一骑红尘,锦夜梦回,羽衣蹁跹……只是不知这一切随风。
这一切结束在公元756年,晨光熹微,一个如露珠般的生命以几尺白绫消逝在马嵬坡上,离离青草,是否还梦萦那惊才绝世的霓裳羽衣曲。
陨落了啊。一切都是如此。没有开始,便不会有结束。
岫岩玉美则美矣,却无法离水。正如杨玉环无法舍弃那繁华。一切皆空。
时常听闻西子于古越国溪边浣纱,如水容颜,鱼儿都为其沉入深水,不敢露面。
一直以为西施就是那个如水般温婉柔弱、“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却始终不知她还兼任过“卧底”,以身许国,在吴越两国之间周旋,语笑嫣然,最终成全了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东山再起,导致吴国沦灭。每每看到如此历史,总忍不住感慨是何等坚毅的女子才能成其事,谋其人。
国仇家恨影响不了她的美,纷争的乱世成全了她出洁的美,效颦的东施更加衬其绝丽。
传闻“和氏璧”由独山玉雕成,那秦国肯以15座城池交换的珍宝。西施较之独山更胜一筹,独山玉仅仅是倾城,而西子之貌已然倾覆了吴国。
提起王昭君,我总会想起塞上牛羊以及塞外明媚的晴空,不是前人对于“昭君怨”的桎梏,不是入宫三年不能面君的怨艾、也不是出塞后回眸故土的悲戚,而是那真实而慎重的热情。不是懵懂,而是决然。
安意如说:“因为有动摇,所以最终的不可动摇更坚固。”
现在,历史中那些眉目如画、温婉如玉的女子,终还是在沉浮之间随时光湮灭了罢,空余后人欷歔众议那些如玉的容颜,感慨美人何处。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十二
最开始接触安的作品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七个字让我想到了纳兰容若。容若,那个想起来都让人呼吸为之一痛的大清才子,他出生世家,少年展才,弱冠之年和他心爱的表妹结尾连理。本是令人羡慕万分的才子佳人,谁又料得到最终的结局是心爱的表妹仙逝,而他也终因思念成疾而魂归天地。如安所说的罢“悲剧的开始往往是毫无征兆,命运伸出手来,把种子埋下,幽秘地笑着,等待花开结果的一天。”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是啊!若人生只如初见之时,他做他的旷世才子,她做她的名花佳人,是否,一切都会不一样。
纳兰的词大多悲且伤,所以,当看到安用纳兰的词做书名时却是抱了玩笑的心态去看,因为我不相信有谁能驾驭住纳兰的词。通篇书看完安的书后,才觉得自己的浅陋,安的文,细腻委婉,犹如江南小巷,总是赋予一种神秘的美感。
《美人何处》不是我看过的她最好的部作品,至于为何会选它来写,我想大概是因为大家同是女子。安的笔下,即使是一个幸福的结局,也大抵多了点淡淡的忧愁感觉。那种忧愁的感觉更让我想到了古代的女子。
古代的女子只能被封建礼制束缚着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的思想,即使有自我的思想也会被扼杀,即使有心仪的男子也会被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束缚着。然而历史就是如此地不公,连一点姓名都不愿给她们留下,就如安所说“历史留给女人的空间总是局促,像一场腾挪不开的舞蹈,底眉敛袖。即使一瞬间的张扬,也往往因不可考的姓名,不可考的生卒,不可考的家乡而零落得一片清净。”
若说美人,也因从商周开始。安也是如此,她的开篇即是周幽王的褒似。似是她的姓,而褒,只是她的家乡,看,历史是如此的不公。连给他一个名都不肯,却要让她背上祸国殃民的妖女名声。美貌不是她们的错,错就错在她的男人过于爱她,爱到要把山河拱手,只愿换她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候,亡了西周;唐玄宗一寄红尘妃子笑,失了大唐的盛世;只是,那是她们的错吗?女人,向来只是男子用来争夺权利的借口罢了。
若说红颜祸水,还应提到为政治牺牲的女人。政治联姻,至古有之。历史有名的秦晋之好不就是那政治联姻的产物吗?历史上还巴巴地把那庄政治婚姻比喻成夫妻的和谐,和睦。盗用一句安骂人的口气,真是“香蕉你个芭乐”人家好好的个姑娘被你们当作政治工具,你们不有羞愧之心就罢了,还在那边大肆鼓吹,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你们的龌鹾行为。
话说那场惊天动地的政治联姻应是汉代的昭君出赛。是否,出赛的马车踏过玉门关之时,昭君曾悲伤地回望长安的宫殿,否则,一曲琵琶怎能让那斜飞的大雁直线而坠。那是个不幸的女人,历史,却给了她无上的荣耀,只因为她促进了国家安定。相对于昭君的政治联姻,西施显然没她那般辛运。她本是涓流溪水旁的一个浣纱女子,姣好的面容使溪水里的鱼羞得沉了下去;二八的年纪使她拥有无限的青春;善良的心态使青山都为之折腰。然而,这一切,都在那一瞬间改变。他是范吴王夫差的谋臣,是他,将她送进皇宫,是他,悔了她的一切,相传西施最后被人推下了溪水淹死了。一代美女,终究无好结果,只是,在看到她闭眼的一瞬间,他是否会记起初见时她灿烂如星辰的明眸。看,我想太多了罢,又有谁能过如明皇般爱玉环呢!否则天下也不会说出“致使天下不重生男重生女”否则“七月七日长生殿,又是谁在那边丝语。玉环只是没有想到,为何盛极一时的自己会落得个马谓坡前死。安说”玉环不知,是以长恨。”
安笔下女子的结局大多悲惨:如高阳被赐死,鱼幼微被处斩,桃花夫人自溢,西施落水而死。如有结局较好的,却也无甚有趣如昭君展转嫁人,红拂女平淡此生,王美人的儿子即位了,丈夫却死了。
那些美人,将爱化成等待的姿势。将恨化成无尽的报复,将感激化成无尽的回报,她们是血肉之躯,又是这个时空盛开的花朵。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就且看那美人该往何处。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十三
近半年来没嗅墨香,恍惚间时光悄然又逝,不觉感喟之际,猛地向楼下一瞅,不知名的小灌木开出了星星般的花朵,红、白、黄、紫,在这秋色黯然的季节,它们热闹地出现在我们的世界。
回到案前,拿出美人何处,却不敢说品读。曾经总以为高深玄淡的文字才是精神世界的极品,未曾想过小女生的发情之作也是别有韵味,而且这种韵味还能让人不自觉地细细回想,美与女人,味与女人,生活与女人。
女人如同楼下的灌木,美人就是枝上的花朵,美人有着不同的色彩,这才能把世界装扮得五彩缤纷,这才能在昏暗世界夺目而出,而浑浊的世界能给美人的只是一团浑浊的空气、一汪浑浊的流水,而我们普世大众,就是这个浑浊世界的构成因子。
在书中品味美人,实不知历史上的美人被刻意滥制,美人是枝头之花朵,而不是灿烂之绿叶,美人的美美在她的气质,她的气质就是与众不同的味。
寻常巷陌,追寻美人踪迹,到头来,失望一场,粉装浓抹,让女人俗气,粉装轻抹,让女人平庸,女人的外表之美在于勾魂一瞬,女人的内在之美在于持久的休养,而我思慕中的美人拥有两者的完美融合。
美人的美不是美在中庸,而是美在个性,美在对他人内心的穿透。李夫人拂被拒见武帝,却能让武帝独留喟叹:是耶?是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美人的美美在让人思与念,思他日之美,念往后之遗憾。
美人并非仙间雨露,更非人间仙骨,美人更有七情六欲,而她之所以美,美在让人惦记到她的处处是好,美在让人感怀她的处处不易,美在让自己也融入美的世界。
花朵总会凋零,美人也有谢幕之期,每当念及林妹妹葬花吟,总感觉混沌突然开裂,七色光芒普耀大地,就是这样,美在惊魂的那一刻消亡。
平大夫思念美人,在他那里,美人却是虚幻,屈子成天想着楚国强大,想着自己如何施展才华,却不知楚王是个神女都不浸的主儿,更别说屈子天空云淡般的爱国情怀了。
女人之所以能占据美人,因为她们有着柔情与刚毅,而男人只能屈就粗人类语。小女子说,女人的内心是男人,而男人的内心是女人,这话,想想很有道理。
历史与现实很是相似,昔日的人们早已把未来的人性研磨透彻,更何况是众所视之的美人。每当事之完毕或者海阔天空之际,冥冥之中内心凝固的因子再度跳跃,而思之的却是远方的美人。
前段时间与朋友在一起,聊及女子之美,一子曰:美在双峰,一子曰:美在双膑,一子曰:美在两颊,一子曰:美在素体。我问之:峰为何价?膑为何价?颊是何价?素体又是何价?一子曰:峰价一百,膑价两百,颊沽三百,素体价沽五百。听罢,我恍然明白,难怪罗丹的作品连连高价,源由素体!
人可沽价,而美人不可沽价,正如屈子敢于沉江,那是他心中的美人已然消逝,美人也可离去,那是她们的美已然耗尽,正如徐昭佩带着一脸冷笑鄙视萧大才子一样,美人无人能赏,却又何故留人间?恍然之间,这个世道,处处美人矣!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十四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渐渐感悟到了该怎能样做人,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数不清地规则,因此,想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有规有矩。接下来,就让我说说我的感受吧。
“入则孝”这一篇告诉了我要孝顺父母、亲人。因为他们的所做所为都是为我们好,还有,不管他们爱,还是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已最诚挚的心去爱他们、孝顺他们。弟子规里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就体现出来了。
接着是“出则弟”。它讲的是家中兄弟的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相处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懂得怎能样融入集体。“兄道友,弟道恭;兄北睦,孝在中”的意思就是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处,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存在孝道。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不行,还要会做。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已的。
客从何处来读后感篇十五
很早就看过这本书,最初是因为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从书架上取下,翻看几页,才知道是余秋雨所着,而且讲述的是关于有些偏门的角度――昆曲。读书时就很喜欢余秋雨,他的文章很随性,也有涵养,《文化苦旅》、《千年一叹》、《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借我一生》这些书都影响了我整个读书生涯。从这些书中,我读出了对历史的探寻,对文明的留恋,对自我的感悟,对世界的审视。而这本《笛声何处》,却是余秋雨作为一名学者向我们展现他心中的昆曲世界,对昆曲的遗存的探寻中,感受到昆曲的厚重及沧桑的历史进程。
昆曲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中华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某一种文化如果长时间地被一个民族所沈溺,那么这种文化一定是触及到了这个民族的深层心里。以这种标准来衡量,中华民族在艺术文化充分成熟之后有几种群体性痴迷值得注意。第一是唐诗,第二是书法,第三就是昆曲。――昆曲曾经让中华民族痴迷了两个多世纪。大致来说,整个十七世纪致清代乾嘉之交,基本上属于昆曲世纪。”
依稀还记得一首诗词,“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出自《洛城春夜闻笛》的里的一首诗。羌笛声中怨杨柳,自古以来,笛声总和忧愁相思分不开家。正因那一首首泣舟悲戚的曲子,哀怨动人的词调,笛声总是揪动着离人的心弦。很多人觉得,中国的笛声太过轻柔,让人忘却了他的存在。一旦忘记了历史中还有这样的一部分,一切就变得冷峻而粗糙。
《笛声何处》这本书所弥漫着的那一丝曾让人为之沉迷数百年的气息,一直都说中国的地理分为南北方,其实中国的文化也分为南北方,当然笛声也是如此。苏州的笛可谓闻名天下。在箫笛之乡萌发出的昆曲,不可谓不令人惊叹。昆曲的笛声凄美婉转,令人窒息。悠扬的曲调中漂浮着苏州城中积淀千年的悲欢离合,流徜着秦淮水里舞动数载的月明黄昏。由于工作忙碌,平日的生活也比较粗浅,学习不足,很少有所高雅的机会,感受这样的音乐。通过这本书的如诗如醉的描述,算是可以理解书中老余所赋予的深长意味,但是由于才疏学浅,见识浅薄,还是无法把心中的感受完整得地化作文字。
这本书除了对昆曲较为专业的介绍以及来龙去脉的整理,还为昆曲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范型(社会历史还会在诸多戏剧形态中进行筛选,把那些能与当时当地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定势相对应的形态稳定下来并加以强化,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范型),虽然昆曲随着时间流逝已经示弱,但对后世的影响远未消逝,所以说不能说昆曲消亡了,它的范型仍被其他戏剧借用。昆曲在美学、诗词。戏剧上有十分高的造诣和艺术价值。如高度诗化的风范、雅俗组接方式、连缀型的松散结构、演出的仪式性和游戏性等。昆曲对于中国戏曲的影响是十分广泛深刻的,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昆曲也成为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令人十分欣喜。希望借着这样的东风,能够加深加强对昆曲的地方保护,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是中华文明最珍贵的东西,他是和全世界文明都不一样的神奇瑰宝。老余的书里还分析了《牡丹亭》,提到牡丹亭是一种青春的生命的存在,我十分认同。《牡丹亭》可以说是昆曲里最出名的戏曲较短,昆曲本身也是一种诗词艺术和戏剧艺术的完美融合。而《桃花扇》体现了一种封建社会衰亡的迹象,因为整个社会已提不出新的思想,里面最精彩的一句戏词是“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笛声何处》向我展示了平日不曾看到的昆曲世界,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绚烂和深邃,感受到了高雅的沧桑感。让我浮躁的心得以些许平静,也对中国的古文化更产生了一丝迷恋。一直觉得读书不一定要有多大的实效性,对心灵的洗礼和滋润才是最应该最追求的。而想《笛声何处》这样的典籍就给我心灵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