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以内加法说课稿(专业12篇)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的力量。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审慎的反思和总结,找到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如果您正在为写总结而苦恼,不妨看看以下小编为您准备的总结范文。
小学数学以内加法说课稿篇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基础训练。
口算:9+6=5+5=6+8=。
8+6+1=8+2+1=6+5+1=。
求385与705的和。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教学例1。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
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8+2+3=13)。
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做一做。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⑨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小学数学以内加法说课稿篇二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出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小学阶段对自然数的认识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一年级上册的《20以内数的认识》,二是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阶段就是我今天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第四阶段是第二学段四年级学习的《大数的认识》,把自然数的认识扩充到亿几以上;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并且理解了个、十、百这三个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行了,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步遇见比100大的数,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感知,但对“百”以上的计数单位并不清楚,对较大数缺乏理性认知,此阶段通过系统学习是培养儿童数感的最佳时机。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继续探索计数单位“万”的重要基础,对培养和发展数感至关重要。
(二)教材编排。
人教版教材对这节课的安排呈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呈现单元主题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感知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比100大的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层次是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回顾,同时唤起同学们回忆数数的方法。第三层次是通过数形结合直观演示的方式呈现计数单位“千”,明确10个一百是一千。同时通过比较了解“十进制”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知识地位、学情和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体验)比100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经历数数的过程,能合理选择数数和计数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
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规范操作、积极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
教学难点:通过对不同计数单位比较,初步认识“十进制”的意义。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为有效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我把学生早操场景引入课堂,通过情境创设法让数学知识更加贴合学生生活,通过指导观察法让学生感受比100大的数存在。结合七八岁儿童思维依赖直观的特点,在课堂中把握好了直观和抽象的关系,通过指导观察、促进思考、指导操作等教学方法进行三次数数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在突破难点时,特别注重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通过指导操作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我指导学生观察板书,通过比较教学法构建“十进制”意义。为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适时讲授法、谈话法将进行衔接和引导。通过合理、有效的教法确保孩子在有限的30分钟内学到无限的数学智慧。
三、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上课伊始,通过万人阅兵视频吸引学生关注,这样能促使学生自主的通过观察法、比较法进行初步感知。学生的数学学习一定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法对已经学过的“个、十、百”三个单位及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回顾,通过直观学习法构建四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数学学习注重知识的新旧联系,课堂中恰恰利用这一点,因势利导的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法,理解原来10个一百十一千。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只是其一,重要的是引领他们提炼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想。因此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法进行比较,了解“十进制”,之后进行数数活动,在千字文中找数,突出数形结合的对应思想,再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法自主同化新知识。
四、说过程。
设计好的一节课总归属于计划,这个计划的执行需要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全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导入。
采用情境导入,两张孩子们自己做早操的图片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感受比100大的数的存在。
(二)新授。
新授环节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通过简单的操作回顾已有的三个计数单位,二是提出数一杯红豆的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谈论出一百一百地数的方法,进行操作。新授环节的这两个阶段循循善诱、水到渠成的帮助学生构建计数单位“千”,以及了解“十进制”。
(三)练习巩固。
学生掌握的新知识要经过顺应和同化才能形成稳固的认知,因此联系的设计至关重要。我设置了两个练习。一是数数,数是数出来的,在数数的过程中边拨计数器感受十进制的真实意义,并且通过顺着数,倒着数,不同技术单位的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二练习题是呈现《千字文》,训练学生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的识数能力。
(四)总结拓展。
总结拓展环节是升华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智慧的重要教学阶段,我通过“温故知新”四个字进行首尾呼应,引导学生把这节课的知识梳理一遍,提炼自己的收获。通过开放性的:你还想指导什么?引起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不断追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以内加法说课稿篇三
活动目标:
2.发展观察力,运算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歌谣:我来问,你来答。
师:一只小鸟天上飞,两只小鸟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几只鸟儿飞?
幼:一共三只鸟儿飞。
师:两只蝴蝶空中飞,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几只蝶儿飞?
幼:一共五只蝶儿飞。
师:三条小鱼水中游,两条小鱼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几条鱼儿游?
幼:一共五条鱼儿游。
二、复习“+”
师:在加法计算中我们要用到一个符号,叫什么呢?
幼:加号,等于号。
师:(出示“+”)“+”表示加起来,合起来的意思,它出现在哪。
里就表示要把它两边的两个数加起来。
三、幼儿观看多媒体学习看图列算式。
师:天上飞来了3只蝴蝶,又飞来了4只蝴蝶,问天上一共有。
几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师:算式怎么列呢?先飞来的三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
幼:用数字3表示.
师:后飞来的4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幼:用数字4表示。
师:那合起来一共有几只蝴蝶我们要用到什么符号呢?幼:加号。
师:3+4=?幼:7.
师:这道题我们列的算式是“3+4=7”。
四、幼儿观看多媒体并在洞洞板上操作。
1.师:听音乐取学具。
2.师“打开棋子盒,取出蓝色的数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
顺序摆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数字10的后面。取出蓝色的带“+”
的那柱棋子把“+和=”摆在第9行数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
回棋子盒。
3.师: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来了4只小猴,问草地上一共有几。
只小猴?这个算式怎么列呢?
幼:2+4=6。
师:(出示多媒体)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
什么?
幼:2表示先来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来的4只小猴,6。
表示合起来一共有6只小猴。
4.师:天空中飞来了2架飞机,又飞来了3架飞机,问一共有几。
架飞机?请小朋友取出红色的带飞机图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
的左下角红柱子上,开始操作。
(等幼儿摆好后,看多媒体进行验证)。
师:一起说一说列的算式。
幼:2+3=5。
5.师:水中有4条鱼,又游来3条鱼,问一共有几条鱼?请幼儿。
在洞洞板上直接摆出算式。并请一名幼儿来前面摆算式,然后集。
体验证。
6.(没有图,老师读题,让幼儿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师:草地上有5只小鸡在吃虫,又来了3只小鸡,问一共有几只。
小鸡?请幼儿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五、请幼儿自己创编应用题并口头列算式。
六、听音乐收学具。
小学数学以内加法说课稿篇四
为了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和是10的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供了10以内的加法的'教案,希望对老师有帮助!
设计背景。
已经学了10的组成和分解。
活动目标。
2、情意目标:训练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口头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画圆圈计算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
卡片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基本环节。
1.出示3个黑圆片和7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2.板书3+7=107+3=10。
3.出示4个黑圆片和6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4.跟着老师板书4+6=106+4=10。
5.想一想10还可以分成几和几,画在本子上并写上算式。
6.教师巡视。
7.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9+1=10。
2+8=108+2=105+5=10。
8.训练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教师指导。
三.结束环节: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和在一起。
四.延伸环节: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
教学反思。
2.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
3.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10的分解和组成。在这基础上学习10以内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4.这节课中,师幼配合的很好,但教学有些小学化了。
5.自己的优势是:能带动并引导教学,使教学顺利的完成。
自己的不足是:教学小学化。
6.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小学的教学方法适当的应用到幼儿教学中,同时应用更多的幼儿教学方法。
7.如果让我从新上一节课,我会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中学。
8.幼儿教学是一门科学,它与小学教育不同。
小学数学以内加法说课稿篇五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1、2、3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的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建立100以内数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数。
教学难点: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二、教法和学法。
1.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
1.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20以内数的认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他们对100以内数看似了解,却概念模糊,教师在引入时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给孩子们送来礼物,100颗星星,通过观察、估计、比较逐步建立数感。
2.数植物的种子,首先向学生展示1粒种子的大小,接着让孩子抓一把进行估数,这时也是想通过操作建立数感,但这数感建立已进一步扩展到了视觉,触觉,和空间的范围,然后动手数一数,通过数数达到要验证估计是否准确,学生主动探索数数方法的目的。最后以汇报的形式与全体进行交流。学生数数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是方便快捷,也有些是繁锁缓慢,在这时,对于各种方法的优劣我不进行评论,而是让各种方法得以展示,至于哪一种方法较好,孩子们在操作中是能够体会到的。
3.数100,这一环节以学生的操作学具为主,要求就更进一步了,物品选择,正好要数出100,还得让人一眼看出有100。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在于引导孩子们选择自己认为是方便、快捷的方法把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并在操作中发现,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这一知识点。通过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让孩子经历数1到100的过程,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逐步突破本课的难点,数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在这插入课本36页的练习题2这幅小皮球图,我认为并不重在数出100,而在于用什么方法来数,由于有格子,整齐排列,又有色彩间隔,学生可以较好的去思考以不同方法数出皮球的数量,可能会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二十个二十个数,五十个五十个数,前面所学知识既得到巩固,又得到发展。
4.数数。
边摆小棒边数数,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到十的形成,学会数100以内的数,通过操作突破本课难点,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以竞赛形式练习数数,使得课堂气氛热烈、愉快。孩子的学习兴趣高涨。知识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巩固。
猜数游戏的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孩子的数感。游戏中部分孩子不断提醒同伴“猜得太大了,大了,小了,很接近了……”,另一部分孩子在帮助下所猜出的数不断接近目标数,直到猜中。游戏过程中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5.生活中的数。
100以内数生活中有很多,通过学生的说一说,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如此贴近,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小学数学以内加法说课稿篇六
教材位置: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第八册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及相应“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六第1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草稿纸若干。
教学重点: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对多位数笔算方法有较深的认识及熟练准确的计算,对小数的数位也在上一章节有明确的认识,只是在“怎样才能尽快地使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这一观念上需要摸索、比较,得到明确的认识,形成计算小数加法的能力。
学生在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中已有相当的了解,并对其重要性已有较深的认识。
整数加法笔算时是先将个位对齐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目的,小数则应抓住小数的特征,将小数点对齐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要求。
学生在整数加法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将知识迁移,很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谁的竖式最漂亮,计算更准确。
4235+54783251+438。
7621+375434320+317。
小组内完成后,讨论下列问题。
1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列竖式更快捷?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二、激趣导入。
1、提问:夏天到了,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2、听故事,做数学。
3、抽一生列式板演,全班齐练。
4、继续听,继续算。
你还会求出他们一共重多少千克吗?
5、揭示课题:
三、新授。
同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刚才有的同学说会,现在各小组一齐完成竖式计算并讨论以下问题:
(1)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特征?
复习整数加法的计算,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同数位对齐的认识。
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法则的类推作理论铺垫。
设问起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存在数学问题。
进一步复习巩固单位换算的知识,为引出课题作准备。
类比推理的运用,训练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2)列竖式时注意:整数先将个位对齐,小数应先将什么对齐,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
目的?
(3)小数计算后,结。
果末尾是“0”应怎么办?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3、指导看书p111。
4、试练。
完成p111做一做并回答问题。
四、延伸拓展。
1、你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吗?
1元8角7分+3角2分。
7角6分+3元4角4分。
2、听故事,列算式:
五、巩固训练。
4235+574837251+438。
4.235+5.7483.7251+4.38。
42.35+5.74837.251+4.38。
4.235+57.48372.51+4.38。
六、板书设计。
3735克3.735千克。
+4075克+4.075千克。
78107.810千克。
7810克=7.81千克3.735+4.075=7.81(千克)。
在完成小数的意义的推理以后,让学生思考小数加法法则向整数加法法则的类推。
加深学生对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训练学生分类整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出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观念。
加深对计算法则的理解,能运用法则准确计算。
该板书简洁、明了,既体现出整数加法向小数加法的过渡,又体现了一题多解的方法,是对该堂课内容的浓缩。
小学数学以内加法说课稿篇七
2.91,43;36,6;7,49。
3.56,7,49,90。
三、14,72,8,28,19,42。
四、86,88,66,72,9,61。
五、1.307=4(星期)2(天)。
2.18+25=43(筐)43-27=16(筐)。
3.80-26=54(米)54-27=27(米)。
4.38=24(页)56-24=32(页)。
小学数学以内加法说课稿篇八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练习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十个一是,十个十是()。
2、8+7=9+6=30+50=40+60=。
3、38+39=36+58=280+390=350+570=。
(指名说)谁愿意到黑板上笔算这4个题?(学生用竖式笔算,并引导说说笔算时的注意事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例1。
(1)投影出示p15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引导观察中国特有种数的动物情况。
师:同学们,这几类动物中中国特有的种数分别是多少?你们能根据中国特有的种数的数据,提出几个有价值的加法问题吗?(学生提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中国特有的鸟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等等)。
师:大家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你们会计算吗?愿意自己尝试一下吗?如果遇到问题和你的合作小组一起讨论解决。(根据所提问题有选择的让学生解答。)。
(2)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在计算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指名说)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办法真不错,这就是我们同前边学习的不同之处-----需要连续进位。
师:谁愿意再来和大家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指名说计算算理)。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连续进位,也就是说: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课本p16做一做第1、2题(巩固笔算算理)。
2、变式练习:课本p17练习四第2、3题(训练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综合练习:
下面的计算对吗,请把错误改正过来。
76+25=9189+13=111。
7698+25+1391111(训练综合改错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指名说)。
小学数学以内加法说课稿篇九
1、进位加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65例1,p66课堂活动第1题,p67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探索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3、能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口答:3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8个十和3个一是( )。
(3)竖式计算:8+71 92+5。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学生按p65例1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3、完成p65例1下面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掌握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归纳起来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相加,从个位加起;个位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一。
六、检:
p66课堂活动第1题。
七、练:
p67练习十三第1、2题。
【板书设计】。
进位加法(一)。
例1。
(略)。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相加,从个位加起;
个位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一。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65例2,p66课堂活动第2题,p67练习十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探索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3、能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口答:8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个十和5个一是( )。
(2)口算: 73+6 7+52 36+10。
(3)竖式计算:8+71 52+7 45+8。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学生按p65例2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掌握了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归纳起来就是: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相加,从个位加起;个位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一。
六、检:
p66课堂活动第2题。
七、练:
p67练习十三第3、4题。
【板书设计】。
进位加法(二)。
例2。
(略)。
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相加,从个位加起;
个位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一。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进位加法练习课。
练习目标:
1、掌握一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能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练习重难点:掌握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练习过程:
一、导入:
生回答后,师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相加,从个位加起;个位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一。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大家有信心吗?
二、基本练习:
1、p66课堂活动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再说说是怎样想的。师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数相加是否进位。
2、p67练习十三第5题,是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巩固练习,又涉及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带有一定的综合性。让学生说一说解答步骤,先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
3、竖式计算:
77+9 5+65 21+8 37+3 48+7。
三、练习指导:
1、练习十三第6题,要引导学生先理解“一共有的光盘包括原有的和又放进去的”,照这样的思路列出算式后,再计算。
2、练习十三第7题,让学生先把统计表表达的意思口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要求男女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么办?在明确题意和计算方法后,再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让学生互评、互议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练习十三第8题,引导学生思考:原来的图书包括借出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在正确列式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正确计算。
4、练习十三第9题,解题思路与第8题比较接近,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把梨和苹果的数据混淆,并正确的应用掌握的计算方法计算。
5、练习十三思考题,第1小题要引导学生这样想:因为62-7=55,所以小于55的数都可以填在括号里;第2小题,因为67-9=58,所以只要左边括号里的数比右边括号里的数大58,这个等式就成立。比如:左边填58,右边填0;左边填59,右边就填1等等。
四、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一)。
教学内容:p69例3,p70课堂活动第1题,p72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
2、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开火车游戏。
(2)笔算: 35+42 35+7。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
2、学生按p69例3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笔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方法。归纳起来就是:口算从高位加起,笔算从个位加起;笔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六、检:
p69例3下面的“试一试”。
七、练:
1、p70课堂活动第1题。
2、p72练习十四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一)。
例3。
(略)。
相同数位对齐;
口算从高位加起,笔算从个位加起;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二)。
教学内容:p69例4,p70课堂活动第2题,p72练习十四第3、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
2、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开火车游戏。
(2)笔算: 35+47 39+28。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方法。
2、学生按p69例4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完成例4下面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归纳起来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六、检:
p70课堂活动第2题。
七、练:
p72--73练习十四第3、4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二)。
例4。
(略)。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练习课。
练习内容: p70课堂活动第3题,p73--74练习十四第5、6、7、8、11题及思考题。
练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方法。
2、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练习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练习过程:
一、导:
谈话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法,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做一些练习。揭示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对口令(20以内进位加法)。
2、开火车游戏。
3、笔算:18+25。
全班练习,一人板演。问:笔算是注意什麽?(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三、指导练习。
1、p70课堂活动第3题。
2、练习十四第5题,既有正确计算的要求,又有计算速度的要求,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计算,评价时要把时间和计算的正确率综合起来评价。
3、练习十四第6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先举出1-2个范例,让学生弄懂题意,再写。
4、练习十四第7题,是用掌握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在理解题意正确计算的基础上,可以问学生“重庆为什么是桥都?”
5、练习十四第8题,学生正确解题后,还可以通过变换影集照片数量的方式进行练习。比如让学生说一说“你希望两本影集中各有多少张照片”,学生可以希望一本影集有50张,另一本有48张等等,然后用这些数据进行计算。
6、练习十四第11题,“买玩具”可以先用实物图片给学生一定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独立思考打算买哪两件玩具、还可以怎样买等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购物方案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白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练习十四思考题,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样想:由小林的算法可知,58的十位上加的是4,所以这个一位数应是4,这个4应该加在个位上,结果应是62.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连 加。
教学内容:p71例5,p72课堂活动第1、2题,p74练习十四第9、10题。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
2、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开火车游戏。
(2)计算: 35+47 39+28 3+2+4。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
2、学生按p71例5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归纳起来就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计算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六、检:
p71例5下面的“试一试”。
七、练:
1、p72课堂活动第1、2题。
2、p74练习十四第9、10题。
【板书设计】。
连加。
例5。
(略)。
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计算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课后反思】。
2、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
教学内容:p75页例1,p76课堂活动,p77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合作交流,独立思考,探讨两位是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并掌握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作十再减的算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情境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开火车。
(2)讨论26-2的计算方法。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作十再减的算理。
2、学生按p76例1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完成例1下面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六、检:
p75例1下面的“试一试”。
七、练:
1、p76课堂活动。
2、p77练习十五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
例1。
(略)。
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二)。
教学内容:p76页例2, p77练习十五第3、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作十再减的算理,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计算。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作十再减的算理,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学生按p76例2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检:
计算: 74-5 46-8 (两人板演,全班齐练)。
七、练:
p77练习十五第3、4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二)。
例2。
(略)。
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练习课。
练习内容:练习十五第5、6、7、8题。
练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开火车。
2、竖式计算。
32-8 56-7 (两人板演,全班齐练)。
问: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为退1作10再减)。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五第5题,可以计算出结果后再判断,也可以不计算直接判断。例如54-9,看个位4减9不够,应从十位退1,而十位上退1后就只有四十几了,因此判断此题的结果比50小;而59-4不需要退位,而且个位9-4有剩余,所以结果比50大。通过这样的判断可以加深学生对退位减法算法的理解。
2、练习十五第6题,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性一是指该题是由图画、表格和文字等构成的一组问题;二是综合加减计算的问题。教学时应提示学生仔细观察,把条件、问题分别找出来以后,再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明白把两部分鱼的数量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求一部分比另一部分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3、练习十五第7题,用表格呈现信息,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看懂表格中信息的含义,指导学生用“还剩的船的只数=原有只数-租出只数”来解答。
4、练习十五第8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是题中给出了3个条件,而要解决问题,只需要题中的2个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题中“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p79例3,p79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第1题,p81练习十六第1题。
教学目标:
1、探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的算理。
3、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探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的算理。
教具准备:情境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开火车。
(2)笔算。
44-8 57-9。
全班练习,问:计算时注意什么?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探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按p79例3的要求独立思考,动手操作,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了两位数减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起来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六、检:
七、练:
1、p79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第1题。
2、p81练习十六第1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例3。
(略)。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练习课。
练习内容:p80课堂活动第2题,p81练习十六第2、3题。
练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出示卡片。
问:笔算是注意什麽?
师生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一当作十再减。
二、指导练习。
1、p80课堂活动第2题,让学生先估计每个减法算式的差的十位上是几,再准确地算出结果,重在强调退位的问题。
2、练习十六第2题,对学生的计算方法不作具体要求,可以口算,但这里应适当强调用竖式计算。学生写竖式时,要强调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并且要注意退位的过程。在学生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3、练习十六第3题,可以让学生拿着算式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也可以在书上连线的方式进行练习。不管用哪种方式,学生一定要明白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看结果与下排的哪个数相同,就把这个算式和那个数连线。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连减。
教学内容:p80例4,p80页课堂活动第1题,p82练习十六第7题。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
2、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探索连减算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
1、计算:17+25+39 15-5-4 (学生解答后,说说计算顺序)。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
2、学生按p80例4的要求独立思考,动手操作,探索连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了连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归纳起来就是:先用被减数减第一个减数,再用这个差减第二个减数。
六、检:
p80例4下面的“试一试”。 (两人板演,全班齐练)。
七、练:
1、p80页课堂活动第1题。
2、p82练习十六第7题。
【板书设计】:
连减。
例4。
(略)。
先用被减数减第一个减数,再用这个差减第二个减数。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退位减法练习课。
练习内容:p课堂活动第2题,p练习十六第4、5、6、8题及思考题。
练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退位减法及连减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练习重难点:熟练掌握退位减法及连减的计算方法,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2、学生计算后,抽学生说说计算方法、计算顺序。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六第4题,是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这里既要涉及根据条件和问题列算式,又要用掌握的计算方法计算,因此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教学时要关注这道题的基本思路是“50元-用去的钱=剩下的钱”。然后根据这样的想法列式计算。
2、练习十六第5题,涉及减法的两种类型,一是求剩余,二是求相差多少。练习时学生要理解这两类问题都要用减法计算,特别是柚子比橘子少,就是橘子比柚子多,因此要用“橘子筐数-柚子筐数=多的筐数”来计算。在列出算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应用掌握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在巩固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的同时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练习十六第6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第6题与第5题中的哪个问题比较接近。
4、练习十六第8题,除了连减外,也可以把用去的钱加起来,再减。优秀的学生可以用54减31与8的和来解答,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5、练习十六思考题,要求寻找算式99-81=18 99-72=27 99-63=36的规律,并写出具有同样规律的算式。这些内容既结合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这样的算式还有99-54=45 99-45=54 99-18=81 99-27=72 99-36=63。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3、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的内容,构建知识技能结构体系。
2、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经历整理和复习,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阶段性小结。
4、初步学习系统整理知识,技能体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谈话引入。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提要求,回顾本单元的内容,构建知识技能结构体系。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经历整理和复习,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阶段性小结。初步学习系统整理知识,技能体系的方法。
2、学生自主看书64--83页,想想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
三、议:
自主完成p83整理与复习第1题“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全班交流、展示整理情况。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大家的整理和复习,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吧:100数以内的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100数以内的减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减起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十位退1作10再减。
六、检:
p85练习十七第4题。
七、练:
p84练习十七第1、2、3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100数以内的减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减起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十位退1作10再减。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练习课。
练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练习重难点:
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练习过程:
一、导入:
生答,师板书:
100数以内的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100数以内的减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减起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十位退1作10再减。
2、揭示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三、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七第5题,首先学生要理解“给你”的钱是付出的钱,“找你”的钱是剩下的钱。然后再根据题意列式解答。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改变付出的钱与剩下的钱的方式,加大练习容量。
2、练习十七第6题,是比多少的问题,除了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正确计算外,还要用该题的题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都热爱自己的祖国等。当然也可以通过该题的学习让学生增加一些知识,比如告诉学生云南和贵州两省各有多少个少数民族等。(云南有52个少数民族,贵州有个48个少数民族)。
4、练习十七第8题,是一个情境两个问题。面对“两个孩子都是用50元买书,哪个孩子剩下的钱”这个问题,首先使学生理解同样多的钱,书价贵剩下的钱就少,书价便宜的就剩下得多的道理,并凭借这个想法对谁剩下的钱多做一个估计,然后再通过计算证实自己的估计。
5、练习十七第9题,要指导学生看懂表格,让学生把表格中的信息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第1个小朋友第1轮跳了28下,第2轮跳了27下,两轮一共跳了多少下?”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还可以通过改题的方式,比如用表格告诉学生一共跳了多少下和第2轮跳了多少下,求第1轮跳了多少下。让学生进行减法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加大练习容量,还可以通过加法和减法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6、练习十七第10题,是连减的问题,要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知道用一共的牛奶减去两次领的牛奶就是剩下的牛奶,然后顺着这个思路让学生独立列式进行计算。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以内加法说课稿篇十
1、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更一步的理解加法的意义和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
2、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能探讨出多种计算两位数减两位退位减法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重点:1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能探讨出多种计算两位数减两位退位减法的方法。
2、掌握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对多样化算法进行优化,达到正确完成计算。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探究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教具:小棒、电脑、课件。
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流程]。
一、基本训练。
上课一开始,录音机里播放出节奏明快悦耳的乐曲,学生听到乐曲立即做好听算准备。接着录音机里报出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题,学生逐题写出得数。算完后,教师报答案,学生自己核对。在3分钟里完成20道题。
二、导入新课,探究新知:
1、显示发新书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从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让学生思考50本够不够是什么意思?说一说你的看法。
4、教师向学生讲合作学习的要求,学生分组思考这道题有什么好办法算出来?
5、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交流。
6、学生汇报合作结果。
a竖式的方法。
(1)、|让一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说出列竖式的方法。教师板书:
29+18=47。
29。
+118。
47。
(2)、让学生观察这个竖式,你有哪些还不太明白?(突破满10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3)、请学生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列坚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编成一首儿歌:
进位加法要记牢,相同数位要对齐,
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是要进一。
b、摆小棒的方法。
(1)、摆小棒,并鼓励学生边说出自己摆的过程。
(2)、让学生比较摆小棒和列竖式这两种方法哪一种要简便?
c、口算方法的尝试:
(1)、请学生说一说有哪些口算方法?
(2)、教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生1:10+20=308+9=1730+17=47。
生2:29+10=3939+8=47。
生3:30+18=4848-1=47。
7、让学生再比较这三种方法哪一种要简便一些?说一说原因。
三、巩固练习:
1、+。
森林医生:
37+16=4326+13=49。
3726。
+16+113。
4349。
(1)让学生先说一说这两道题错在什么地方?
(2请学生试着改正过来。
2、让学生完成试一试里的习题。
四、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质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齐唱儿歌结束。
小学数学以内加法说课稿篇十一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7=20+4=35-3=。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呢?教师出示例题。
(板书:36-8=)。
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先摆两捆小棒和6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单根小棒。从16根单根小棒中减去8根,还剩8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减8应该得28。
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36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6合起来,然后用16减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
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书:并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全课小结。
小结时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例2、
一共有36个足球,我们班借了8个足球,还多少个?
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
36-8=2836-8=28。
16-8=810-8=2。
20+8=2826+2=28。
小学数学以内加法说课稿篇十二
教学内容:p87例1,p88课堂活动,p90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包括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
教学重、难点:
学习分类的方法,推广使用教学中学习的直觉思维方式和策略。
教学关键:
加强观察和操作活动。
教具准备:
1、课件。
2、圆形,三角形图片。
学具准备:
两种颜色的圆形和三角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
1、创设情境。
(电脑出示由图形拼成的一幅画)。
师:这幅画中有你认识的哪些图形朋友?
生:……。
师:怎样才能知道他们各有多少个呢?
生1:我们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怎样数才不容易出错,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2:先分类,再数。
(电脑演示把图形按形状分类的过程。)。
师:是这样吗?现在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2、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数图形个数的时侯用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
生:分类。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分类(板书:分类)。
二、思: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包括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独立思考:
出示例1,让学生根据例1的要求,结合学具操作,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
师巡视指导。
三、议:
师:请把你的想法和具体分类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
四、展:
师:你们能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吗?
(学生小组展示。边展示,边介绍分的过程。)。
师:你还可以怎样分?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法。请大家看一看数学书第87页,你和哪个小朋友的分法是一样的?(学生看书后回答)。
3、师小结:在分类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六、检:
1、学生独立完成p88课堂活动。
2、学生汇报。(按硬币、纸币分,可分为两类,按元、角分,也可以分为两类,按面值分,分为三类……..)。
七、练:
p90练习十八第1、2题。
【板书设计】。
分类。
例1(略)。
在分类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88例2, p90练习十八第3、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分类的方法,推广使用教学中学习的直觉思维方式和策略。
教学关键:
加强观察和操作活动。
教具准备:
1、课件。
2、卡片。
学具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
1、师:昨天我们学会了对图形等事物进行分类,谁能说一说分类的方法吗?(在分类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分类。
二、思: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2、独立思考:
出示例2,让学生根据例2的要求,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师巡视指导。
三、议:
师:请把你的想法和具体分类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
四、展:
师:你们能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吗?
(学生小组展示。边展示,边介绍分的过程。)。
师:你还可以怎样分?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法。请大家看一看数学书第88页,你和哪个小朋友的分法是一样的?(学生看书后回答)。
3、师小结:在分类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六、检:
1、学生独立完成p90练习十八第3题。
2、学生汇报。(按大小分、按颜色分、按奔跑和站立分……..)。
七、练:
p90练习十八第4题。
【板书设计】。
分类整理。
例2(略)。
在分类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p89例3,p89课堂活动, p91练习十八第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的能力。
3、经理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并能呈现分类整理的结果,积累分类整理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经理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并能呈现分类整理的结果,积累分类整理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
1、师:我们学会了对图形、数据等事物进行分类整理,谁能说一说分类的方法吗?(在分类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分类整理。
二、思: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用表格表达整理的结果。
2、独立思考:
出示例3,让学生根据例3的要求,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用表格表达整理的结果。
师巡视指导。
三、议:
师:请把你的想法、具体分类整理的方法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
四、展:
师:你们能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类整理的吗?
(学生小组展示。边展示,边介绍分类整理的过程。)。
师:你还可以怎样分?(是否戴帽子、是否穿裙子等)。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指出存在的不足)。
2、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法。请大家看一看数学书第89页,你和哪个小朋友的分法是一样的?(学生看书后回答)。
3、师小结:在分类整理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整理的结果也不同。
六、检:
1、学生独立完成p89课堂活动。
2、学生汇报。(按男女分、按年龄分、按高矮分、按衣服颜色分……..)。
七、练:
p91练习十八第5、6题。
【板书设计】。
分类整理。
例3(略)。
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整理的结果也不同。
【课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分一分。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运用分类整理的知识解决鸡鸭分栏喂养的问题。
2、积累分类与整理的经验,感受分类与整理的应用价值。
3、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活动重难点:
运用分类整理的知识解决鸡鸭分栏喂养的问题。
教具准备:
p102的鸡鸭图。
学具准备:
鸡鸭图片(含大小)、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出示p102的鸡鸭图。
师提出活动目标:学生运用分类整理的知识解决鸡鸭分栏喂养的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利用学具和记录卡,运用分类整理的知识解决鸡鸭分栏喂养的问题。要求至少要有三种分法。
师巡视指导。
三、议:
师:请把你的想法、具体分类的方法及结果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
四、展:
师:你们能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分栏喂养的吗?
(学生小组展示。边展示,边介绍分类整理的过程。)。
师:你还可以怎样分?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指出存在的不足)。
2、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法。请大家看一看数学书第92、93页,你和哪个小朋友的分法是一样的?(学生看书后回答)。
3、师小结: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整理的结果也不同。
4、大家评比一下:哪种分栏喂养的方法更好?为什么?
六、拓展延伸: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分类?
学生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除了书上介绍的两个例子外,可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例如“超市里货架上的货物分类摆放,方便顾客挑选”、“衣柜里的夏装和冬装分类摆放,方便取用”等)。
七、活动小结: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本次活动的感想,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