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大全(14篇)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应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成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同学科的教案具有一定的差异,但都应该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一
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重点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
现在大家猜个谜语:母子两边分……(学生回答:分数)。
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分数(板书:分数的再认识)。
2、复习导入,出示图形:
(1)图1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2分之1来表示。
(2)图2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三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3分之1来表示。
(3)图3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4分之1来表示。
(通过让学生说分数,认分数,说分数含义的过程,了解学生以有知识的起点。)。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二
教师展示课件,展示现代各种各样第四代计算机。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2.新课讲授。
教师展示课件,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成本低。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师提问:计算机硬件从外观和内部分别有哪些部件?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学生回答:……。
外观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内部构造: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软驱、网卡等。
教师提问:看完这些硬件结构,那这些部件分别都起什么作用的呢?如果把计算机比如是一个人,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各个部件都起到人的哪个器官的作用。
教师展示课件引导讲解。
cpu:犹如人的大脑,起运算和控制作用。
主板:它是计算机的'血管和神经,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件。
显卡:相当于人的眼球,图像的形成由它完成。
声卡:它是计算机的声带,计算机能发出声音全靠它。
内存条:计算机的临时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内存储器。
硬盘:犹如一个大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用于储存程序和数据。
显示器:相当于人的脸,大脑处理后的信息,往往通过人的脸表现出来,它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音箱:是计算机的嘴,计算机由它发出声音,同样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键盘、鼠标:各种操作和命令由它输入计算机,它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打印机:相当于我们使用的笔,也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
老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我们说内存是临时仓库,硬盘也是个大仓库,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包括硬盘、软盘、光盘和u盘等),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展示课件)。
(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
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
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换算关系。
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三
2、出示挖土机工作图、学生用指甲钳剪手指甲动态图,先让学生明确角在哪里,再仔细观察,说明角的大小变化有什么用。
3、除了这些,你还找出一些角的大小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吗?(小组交流)。
评: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教师出示挖土机工作时的场景录象、剪指甲时指甲剪的运动过程等让学生看到,由于角的大小变化解决了实际问题,由此更进一步了解角在现实中的作用,体会角的重要性。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四
(在这里要强调各自是把谁平均分了,学生分别拿出的是6片、4片和3片。)。
(学生可能的回答)。
(1)都是1/2,怎么拿出的片数不一样?
(2)为什么三个同学拿的数目不同?
2、小组合作活动。
提出活动要求:为什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圆片的1/2,拿出的片数却不一样多呢?
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为什么会是不一样的,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1)学生借助学具独立操作。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汇报。
师总结:同学们都认为每份的总片数不一样,所以三个同学拿出圆片的片数不同。那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
验证:现在请刚才的3位同学把所有的圆片拿出来,告诉同学们你们各自的数分别是多少,它们的1/2又是多少?这时要乘热打铁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整体“一”。并举例说明,比如,一堆煤,一把铅笔,一个苹果等,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单位1或整体1。(通过组织学生交流,在比较中初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体会整体不一样多,所以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强调平均分,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3、总结归纳。
(1)原来分数还有一个奇妙的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五
(1)了解有关计算机的法律和法规。
(2)认识病毒的危害性。
(3)养成良好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4)学会调整系统日期和时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遵守道德规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认为计算机不是我家的,可以随便地删除修改文件,造成计算机无法正常的工作,更有甚者随意破坏计算机的鼠标器、键盘等硬件设备。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学习如何规范地使用计算机。
二、新授。
(板书:规范使用计算机)。
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以下问题:
(1)在计算机安全方面我国有哪些法律和法规?分别是怎样规定的?
(2)什么是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包括哪些?
学生带着以上问题以小组形式讨论。
学生汇报。不完整的,由其它小组来补充。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讨论地很好。在计算机安全方面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知识产权定义中的智力成果,例如利用计算机编写的软件,设计的小创造小发明等,均属于知识产权。
2.遵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师: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使用计算机方面也有相应的道德规范。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对照上面的规定,看看自己在使用计算机时,没有违返上述的规定。
学生阅读计算机道德规范。
检讨自己在使用计算机时不规范操作。
师:刚才这些都很好,都能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就是老师和同学喜爱的好学生。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许多同学在学校或在家里都可以在因特网上冲浪,可以利用网络查资料、聊天、发贴子等等。国家于xx年9月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此有相应的规定。请同学齐读“读一读”中的内容。
学生读“读一读”
师:“计算机病毒”对同学们并不陌生吧,在报纸、杂志、电视都能听到见到这个词,似乎它无孔不入。
师:计算机病毒是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计算机病毒是人为设计的程序,它具有生物病毒类似的特点:潜伏性、隐藏性、传染性、破坏性等。
(板书:潜伏性隐藏性传染性破坏性)。
(师讲解)计算机被感染之后,有的病毒会立即发作,有的病毒要达到一定的条件才会发作。例如:cih病毒,它在每月的26日发作,每年的4月26日是它发作的高峰期,使许多的计算机无法工作,有的甚至造到严重破坏,所有保存的数据均全部丢失,给计算机用户造成重大损害。我们平时用的磁盘都有可能携带计算机病毒,当你使用这些带有病毒的磁盘时,就会把病毒传播到另一个磁盘上。所以我们要增强“防病毒”意识,使用正版的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磁盘中的病毒,并且随时升级查毒软件,使它的'杀毒功能更加强大。
(演示)国内常用两个杀毒软件“kv300”、“瑞星”简介及使用方法……。
三、小结。
提问:
(1)计算机病毒会传染给人吗?
师:计算机病毒不会传染给人。
(2)你用过哪些杀毒软件?
学生列举。
(3)我们使用计算机应具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
学生回答。
四、作业。
用调整系统日期的方法,暂时“躲”过“cih”病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六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一、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打印机。看一看,电脑桌上的电脑有几个部分。
教师教学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对照机器进行观察记忆。
我们把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英文缩写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内存储器是负责存储信息,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能把我们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及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利用它们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工作。
打印机也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打印在纸上。
3、计算机软件:
仅有硬件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软件。计算机软件有很多种。如同学们玩的游戏软件,帮助我们学习的教学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高科技的知识产品,受法律保护,我们不能随便复制别人的软件作品。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能力。
三、巩固: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照计算机说出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的主要用途。
四、作业;
完成练习题1-4。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七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鼠标的用法。
:鼠标的各个操作方法。
鼠标的双击操作及拖动。
1、新课导入。
同学们看到过老鼠吗?那么老鼠长得是怎样的呢?
那么我们看一看电脑上的哪个东西最像老鼠?哪些地方像?
那我们知道鼠标有什么用吗?鼠标可以操作电脑,那么鼠标到底怎么用,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如果认真的学的好的。同学?老师还会奖励他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2、新课教学。
(一)教师讲解。
1、握鼠标的基本姿势。
手握鼠标,不要太紧,就像把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一样,使鼠标的后半部分恰好在掌下,食指和中指分别轻放在左右按键上,拇指和无名指轻夹两侧。(先请一个同学试一下。再请另外一个同学也试一下)。
2、用鼠标移动光标。
在桌面上移动鼠标,您会看到,显示屏上有个箭头也在移动,你把鼠标往左移动,箭头就往左移动;你把鼠标往右移动,箭头就会往右移动;你把箭头往前移动,箭头就会往上移动;你把箭头往后移动,箭头就会往下移动,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通过鼠标来控制显示屏上箭头的位置。
3、鼠标单击动作。
用食指快速地按一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请注意观察,你会不会?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
单击左键。
4、鼠标双击动作。
不要移动鼠标,用食指快速地按两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
双击左键。
5、鼠标拖动动作先移动光标到对准对象,按下左键不要松开,通过移动鼠标将对象移到预定位置,然后松开左键,这样您可以将一个对象由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二)学生自由练习。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八
同学们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种做角的方法,虽然它们材料不同,大小不同,但他们表示的都是――角。
评: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存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直观感知角的基础上教师又提出明确的做角要求,在小组同学合作下,通过拉一拉、拼一拼、搭一搭、折一折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特征,在合作交流中认识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汇报、展示,也使教师了解到学生对角的认识程度和掌握情况,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九
角怎样画呢?画的时候,我们先画一点,这是它的(顶点)再从顶点画一条很直的线,这是它的(边),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这样,(用手指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
评: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剪刀、钟面、三角形纸等实物上找角,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屏幕,利用多媒体动感演示,抓住角的本质属性,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再通过观察角、画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特点。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十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的
1、知识目标:实施“双主教学”模式,使学生理解信息。
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寻求知识的能力;培。
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
教法。
老师讲解,小组讨论,独立思考。
教
材
分
析
重点。
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难点。
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
学
过
程
一、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数据和消息。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等方法来存储、传递、利用、表达信息。“信息”一词古已有之,但关于它的定义至今仍未取得共识,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描述。(一)学生分成四组,讨论说说身边的信息(每组至少说出五种信息)。(二)教师归纳学生所说的信息并总结提出更多详细的信息实例。二、信息的分类例1:图片信息:例2:文字信息例3:声音信息:三、信息的特征问题探究:信息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在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那么信息具有那些特征呢?对人类活动又产生了何种影响呢参考下面的例子,探讨信息具有那些特征:依附性:信息总是依附在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存在例子:一首歌存储在光盘上,歌是信息,光盘是载体分组讨论每组举三个例子并说出信息是什么?载体是什么?可传递性可塑性:信息可以再加工处理,变成新的信息享性:表现在信息的提供者并不会因为提供信息而失去对信息的拥有。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后
记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十一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一、揭示课题。
1、导语: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走进了一位新朋友。
他简直是无所不能,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又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与莫大的帮助与支持。你们知道这位时代的骄子是什么吗?对!就是电子计算机。
2、板书课题:
3、同学们对电子计算机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深入了解它们。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反馈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具体要求:
请一个学生或者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谈自学生字词的收获。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2)再次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
繁衍:
逐渐增多或增广。
角色:
本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课文中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说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为“音信,消息”;在科学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号传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接收符号者事先不知道的。
传真:
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
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指名分段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3、课前,同学们都阅读查找了有关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有关资料。
哪个同学愿意举例说一说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三、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
思考:
预习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试着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吗?(预习中给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多媒体的哪些知识?你对电子计算机越来越“神”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试着解决问题。
(1)多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2)目前,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看vcd、听cd、唱卡拉ok……还可以在家中上网。
3、指导学生分段,归纳段意。
(课文的2——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多媒体与计算机的知识。)。
追问:
课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第一自然段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重要的地位。
第六自然段讲的是计算机的技术将会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会越来越“神”)。
4、再次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四、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查找有关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十二
(1)拿出三角形纸。在这个三角形里我们已经找到一个角了,你还能在这个三角形里找出其它的角吗?(个别上来指一指,说出顶点和边)(2)不仅在剪刀、钟面和三角形纸上能找到角,生活中还有物体上也有角,你能在你身边找一找、摸一摸,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吗?(自由说一说,全班交流)(3)看到小朋友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角,老师也想参与进来,欢迎吗?(出示金字塔、高压电塔、五角大楼等图片)你们想看哪一幅图?(逐一出示,稍作介绍,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角)(4)小结:生活中藏着很多角,只要做个有心人,还能发现更多。
评:在初步认识角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找身边的角,再让学生欣赏金字塔、高压电线杆、五角大楼、战斗机、桥梁等物体中的角,使学生了解到建筑物上、艺术品中、军事武器及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角,学生不仅深化了对角的认识,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的思想。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十三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篇十四
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了解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概念;知道不同的软件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兴趣;体会人类文明。【教学重难点】重点:
1.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的方式。
一、复习引新。
1、说说利用哪些现代设备或技术能够既快又方便地处理信息?
2、提题:用计算机处理信息。
(利用word制作一份主题为“北京奥运”的电脑小报)。
二、获取信息。
1、我们可以怎么来获取有关北京奥运的信息?
2、假如没有互联网我们的一些信息是怎么样来输入到计算机的?(针对文字和图片分别介绍)。
3、说说:通过,能把信息输入计算机。
三、
制作小报。
1、在我们所学过的软件当中,你觉得用哪个软件来制作电脑小报最好?
2、小组讨论:在制作小报之前先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3、教师补充并小结:
(1)建立一个文件夹,比如:奥运知识,再在此文件夹里建立一些分类别的文件夹名。(2)上网搜索资料,并将收集的资料分类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3)打开word软件,选择教师准备好的各种小报的版面设计。(4)将收集到的资料插入到word中,制作成小报。
4、学生制作电脑小报,教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四、展示小报作品。
1、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部分优秀作品。
2、说说这些作品好在哪里?
五、课堂小结。
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发布信息,说说你所知道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