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专业14篇)
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提供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教案的编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一些名师的教案分享,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75页例题2。
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制8的乘法口诀,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初步记住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乘法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通过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知道每一句口诀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算一算,说一说你是运用的哪句口诀(出示课件)。
77767574。
737+24727。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小动物小狗,请大家仔细地观察它是怎样跳的呀?咱们一起观察一下。
师:请你观察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几?
生:小猴第一次从0跳到8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几?
第二次跳到16,因为8+8=16,(有几个8?)2个8师:第三次呢?
生:第三次跳到24如果小狗按这规律继续跳下去,你会填出来吗?(填书)。
(填完齐读1个8是8,2个8是16,3个8是24......)。
2、试编。
师:根据小狗连跳的情况,你能编几句口诀吗?先想想并把你的口诀写在书本上。
3、汇报。(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全班交流编写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八句8的乘法口诀)两道乘法算式。(板书)。
师:你编了几句口诀?请你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检验。
师:小朋友们口诀编得非常好!让我们大声地把自己编的乘法口诀读一遍吧!(学生读)。
5、寻找口诀规律。
(1)请你仔细观察8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什么呢?(四人小组讨论)。
(3)是八;得数依次多了8。3、8的乘法口诀有8句。4相邻的口诀相差8)。
6、交流、记忆。
(1)、自由背口决。
师:刚才,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编写了口诀,并理解了每句口诀所表示的意思,相信咱们一定能很快记住这八句口诀了!好,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8的乘法口诀。看谁最先记住。(学生读口诀记忆)。
师:谁来试一试?抽学生背。
(2)、齐背口诀。(男、女背)。
(3)、师生、生生对口令。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老师说口诀的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
男女生对口令:男生问,女生答;女生问,男生答。(不按顺序)。
生生对口令。谁愿当小老师和同学们对口令?
(4)、教师说算式,学生背口诀。
过渡:同学们可真棒!不但自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还能用这么快的速度把口诀记住,老师真佩服你们!老师非常想奖励大家,不过今天带来的不是红花,而是一首儿歌。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是螃蟹,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8条腿)。
电脑出示:1只螃蟹(8)条腿。
2只螃蟹()条腿。
3只螃蟹()条腿。
4只螃蟹()条腿。
5只螃蟹()条腿。
6只螃蟹()条腿。
7只螃蟹()条腿。
8只螃蟹()条腿。
全班拍手念儿歌。
三、巩固练习。
(进行计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计算。(口算卡片出示:课本75页第2题)。
83=48=86=78=。
58=82=38=88=。
2、把口诀补充完整。(课件出示)。
三八()七八()。
()八四十()八三十二。
八八()()八十六。
3、列式计算(课件出示)。
4、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5、开火车(课件出示计算题)。
四、用儿歌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学得高兴吗?
2、齐读口诀儿歌。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二
《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第一课时。
笔算乘法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学生在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对容易一些。
数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计算顺序和积的定位。
2、通过两位数乘三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对比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规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顺序。
难点:一个因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积的的定位。
说教学互动环节。
1、旧知铺垫:
引导学生回忆两位、三位数、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
复习旧知:一方面巩固学生的知识,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新课学习做铺垫。
2、点出例题:
“145×12”知道这是一个新内容。先让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两位数三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计算的运用价值,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生自己探索交流处“145×12”时,问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根据什么列竖式计算的?290表示什么,145又表示什么。这一过程学生经历了探索,掌握了三位数两位数的算理和积的`定位。
3、巩固练习。
当学生自己探索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式时,这一内容还不够扎实,所以及时给出练习,学生思维得到更深刻的认真!
给出四道练习题,都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分小组上台版演,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集体订正,加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掌握,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迁移,类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
再巩固。
我设计了三道:“小马虎”做的题目,让学生发现错误并改正,“小马虎”的计算可能就是我们学生中容易犯的错误,这样为我们的学生提了醒,当学生找出了“小马虎”的错误时,是快乐的,可能有类似的学生得到了提醒。
4、课堂小结。
学生简要回顾,叙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感受所学的知识价值。
反思。
本节课得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探索的空间,注意了学生的互相交流,启发共同提高的能力培养,在这里教师创设情意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讨论、探索。引导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自己解答,教师适时引导,循序渐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求知、探索的能力。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三
3×4=126×7=424×2=82×6=121×7=77×7=49。
(二)引出新课。
师:1~7的乘法口诀同学们学得真好,今天我们将学习8的乘法口诀,相信同学们也能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这些口诀进行计算。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例2。
课件出题例2的插图。
(一)提问:从这张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我知道军乐队在演奏;军乐队站成了8排,每排8个人。)。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看小狗是怎样计算一共多少人的?
1排有8人;。
2排有8+8=6人;。
3排有8+8+8=4人;。
4排有8+8+8+8=32人;。
5排有8+8+8+8+8=40人;。
6排有8+8+8+8+8+8=48人;。
7排有8+8+8+8+8+8+8=56人;。
8排有8+8+8+8+8+8+8+8=64人。
(二)提问:小狗的计算简便吗?你能用更好地办法计算吗?
(四)汇报交流,教师做巡视、指导。
b指名同学说一下自己背诵的窍门。
c比如,怎么记5个8是几?可以想:6个8是48,用48减8得40。或者,4个8是32,用32加8得40啊。
(六)谁能说一下乘法口诀的意义?
比如,8×1=8就表示1个8相加;8×2=16表示2个8相加。
三、课堂练习。
计算有关8的乘法的式题,并能说出是用哪句口诀的。
四、拓展提升。
一只螃蟹八条腿,两只螃蟹()条腿,三只螃蟹()条腿,四只螃蟹()条腿,五只螃蟹()条腿,六只螃蟹()条腿,七只螃蟹()条腿,八只螃蟹()条腿。
【附答案】一只螃蟹八条腿,两只螃蟹(16)条腿,三只螃蟹(24)条腿,四只螃蟹(32)条腿,五只螃蟹(40)条腿,六只螃蟹(48)条腿,七只螃蟹(56)条腿,八只螃蟹(64)条腿。
课后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理解了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3.能利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很高兴学会了这么多。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四
填。
7×()=56()×7=212×()=16。
()×()=32()×6=488×()=8。
二、解决问题。(基础训练p49)。
(1)每个8元,5个要多少元?
=
(元)。
(2)一个的价钱是一个的6倍,一个多少元?
=(元)。
(3)。
大白兔拔了多少个?
=(个)。
三、每星期工作多少小时?
(1)妈妈每星期工作多少小时?
(2)爸爸每星期工作多少小时?
以上就是人教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练习题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小学频道二年级数学试题。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的例1及“做一做”的习题,练习二十二中的第1、2题,: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会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2.通过8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记忆等能力。
3.结合编、记、用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渗透“联系”的观点,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cai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准备游戏用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一句口诀。
7×67×22×57×7。
4×75×66×34×5。
2.准备题: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汇报。
让学生从1个8是8读到8个8是64。
3.揭题:“求几个8相加有更简便的方法吗?”(编出8的乘法口诀)(板书:8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摆1个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2个呢?……摆8个呢?
1.课件演示,学生列式。
(1)演示:cai课件立体展现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
(2)提问:摆一个大立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就是求几个8?怎样列算式?(8×1=8)。
(3)再演示:cai课件逐步增加大正方体的个数,并让学生独立列出2个8、3个8……8个8的乘法算式。
(4)汇报:指名汇报乘法算式及结果,全班核对。
(5)追问:8×4=32中32是怎么来的?8×7=56中的56呢?
2.分组讨论,试编口诀。
(1)指导:8×1=8表示几个8?乘法口诀如何编写?(一八得八)2个8呢?
(2)讨论:另外几句口诀,请同学们根据乘法的意义试一试自己编出来,并填写在教科书上。
(3)反馈:指名汇报小组讨论编写出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再说一说每句口诀的含义。(配合学生回答,演示cai,闪烁相应的大正方体,算式与口诀。)。
3.寻找规律,学记口诀。
(1)分组讨论并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记住8的乘法口诀?
(3)设疑:如果六八得多少这句口诀忘了该怎么办呢?(cai演示:隐藏“四十八”。)。
引导学生回答,可以想五八四十,5个8加1个8是6个8,40+8=48;也可以想七八五十六,7个8减1个8是6个8,56-8=48。
4.形式多样,掌握口诀。
(1)读口诀:全班齐读,交错读,学生自由读。
(2)背口诀: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集体拍手背。
(3)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八()()八四十八。
五八()八()六十四。
四()三十二()八二十四。
5.新课小结,学生质疑。
三、巩固应用。
2.“做一做”的第2题。
8×48×38×28×7。
8×18×58×88×6。
学生汇报时,要求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3.“做一做”的第3题。
8×2+88×5+88×7+8。
8×3+88×4+88×6+8。
4.第78页的第2题。
(1)6个8相加得多少?
(2)8和4相乘的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5.卡片游戏:同桌两名同学为一组,其中一人出示如“二八()”的卡片,另一人则出示标有结果的.卡片。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7的乘法口诀并对乘法的意义和口诀的来源都比较熟悉的基础上学习8的乘法口诀。新课的引入安排了每次加8的准备题,利用乘法的定义,加法的法则等基础知识,为编写8的乘法口诀做好充分铺垫,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好条件。
新课部分,引导学生分组合作。之后又深入地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寻找规律,不仅便于学生掌握口诀,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最后,让学生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将枯燥的背口诀过程转变成了形式丰富的数学活动。
练习组织,有层次、有坡度,并赋予了趣味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盎然的情绪中。另外、本节课还充分发挥了cai课件形、声、光、色的多项功能,借助闪烁、旋转、隐藏、呈现等手段,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了口诀、算式、图形之间的联系。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六
(1)要求出总产量应知道的条件是。
想求总产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解括号中应填“单产量和数量”。
(2)如果知道衣服的价钱和买的件数,可以求出()。
想衣服的价钱就是单价;买衣服的件数也就是衣服数量。包含单价和数。
量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
单价×数量=总价。
解括号中应填“总价”。
【2】判断:下面的说法如果错了请改正。
(1)知道工效和时间就可以求出路程。
想工效×时间=工作总量速度×时间=路程。
解错了,应改正为:知道工效和时间就可以求出工作总量。或者是知道速度和时间就可以求出路程。
(2)“学校要购买3台录音机,每台需要450元,一共要用多少钱?”这道题目是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价。
想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单价×数量=总价。
解错了,应改正为:这道题目是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3)已知每小时走的路程和走了几小时,可以用乘法求出一共走的路程。
想每小时走的路程表示速度;走了几小时是指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所以用乘法求出一共走的路程是正确的。
解本题的说法正确。
(4)“修一条水渠,每天修20米,10天一共修多少米?”这道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想一天完成产品(任务)的多少叫做工效,因此“每天修20米”是工效;所用的几天叫做时间,所以“10天”是时间;一共完成的产品(任务)数量叫做工作总量,故“一共修多少米”是工作总量。可见,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解本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3】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
想单价×数量=总价。单价和数量要作为题目的已知条件,总价作为问题。
【4】用“8小时”编一道求工作总量的应用题。
想工效×时间=工作总量。“8小时”是时间,因此还要确定另一个已知条件“工效”。
解工人叔叔每小时能做5盒粉笔,1天工作8小时,工人叔叔一天能做多少盒粉笔?
【5】编一道求路程的应用题。
想速度×时间=路程。要求路程,需要速度和时间两个条件。
解高速列车每小时能行驶300千米,6小时一共能行驶多少千米?
【6】养鸡场每天出产鲜蛋400千克,7天一共出产鲜蛋多少千克?
(1)写出这道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想题目求“一共生产鲜蛋多少千克?”,这是求总产量。
解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2)列式解答这道题目。
想每天出产的鲜蛋数量是单产量,即单产量是400;产蛋的天数是7天,即数量是7。
解400×7=2800(千克)。
答:7天一共产鲜蛋2800千克。
想求甲乙两地间相距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甲地到乙地的路程。题目已经告知某人的骑车速度是每分钟300米,且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于是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便可列式解题。
解300×12=3600(米)。
答:甲乙两地间相距3600米。
【8】先补充条件,再列式解答。
王伟每天写20个大字,__,一共写了多少个大字?
想题目求的是一共写了多少个大字。如果把写字看作是王伟的工作,那么,很容易知道题目实际上是求工作总量。其数量关系是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由此可知,这道应用题需要工效和时间两个条件,而工效是每天写20个大字,因此缺少的条件是时间。可补充为:他写了15天。
解补充的条件可以是:他写了15天。这时,可解答为:20×15=300(个)。
答:他一共写了300个大字。
想求卡车6分钟行多少米,也就是求路程。由速度×时间=路程可知,解答这道应用题需要两个条件:速度和时间。时间是6分钟,速度却没有直接告诉,因此先要求出卡车的速度。
解分步列式:
300+300=600(米)卡车每分钟行的路程。
600×6=3600(米)卡车6分钟行的路程。
综合列式:(300+300)×6=3600(米)。
答:卡车6分钟行3600米。
想要求做操的同学一共是多少,应知道两个已知条件:同学们站的行数和每行的人数。这两个条件只能根据小林站的位置推算出来。
的行数加起来便得到全体学生站的行数:6+12+1=19(行)。
再推算每行人数:因为从前面数起他是第8个,则他的前面有7个小;同时从后面数起他又是第14个,则他的后面有13个。把前后人数加起来再加上小林便得到每行人数:7+13+1=21(人)。由于每行人数同样多,因此可以算出做操的同学一共是多少。
解(7+13+1)×(6+12+1)=21×19=399(人)。
答:做操的同学一共是399人。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七
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
cai课件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问题情景。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船的只数12345。
人数5。
二、合作探究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口诀。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
2、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个5是551=5一五得五2个5相加52=10五五二十五。
3个5相加35=15三五十五4个5相加45=20四五二十。
5个5相加55=25五五二十五。
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
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
二、形成应用。
3、师生对口令游戏:翻一个数码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
4、课本第80页。
三、知识拓展。
小兔子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秘密?5=205=25。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秘密:积的.个数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五:总结评价。
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六、课堂作业。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3题。
1个5是551=5一五得五2个5相加52=10五五二十五。
3个5相加35=15三五十五4个5相加45=20四五二十。
5个5相加55=25五五二十五二、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练习(课本第81页练习九第1-6题)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
243452。
25535133。
44154555。
3、游戏。
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
二、练习。
1、出示练习九第5题主题图。
说说你能看到了什么?(三个小朋友买糖果)。
同桌互相说一说。
(1)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你能写出算式吗?
43=1235=1552=10。
假如你去买,你想买什么?买多少?要花多少钱?
2、出示第6题主题图。
(1)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
(2)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3)四人小组讨论。三、课堂作业。练习九第2、3、4题四、板书设计。
练习九。
第5题主题图。
43=1235=1552=10。
五、教学反思。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八
4/5b/a()b/a。
a/54/b()4/5。
2、一个真分数乘以一个假分数,结果大于真分数,对吗?
3、a、b互为倒数,那么1/a、1/b也互为倒数,对吗?
b、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2.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个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3.计算带分数的乘法应注意些什么?
4.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可以应用哪些运算定律?
5.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6.倒数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只要意思说得正确就可以了。有些问题还可以问一些与之相。
关的'问题,如运算定律的表达式以及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等等。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九
教学内容:
p79例4。
教学要求:
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四、课堂作业:
p80第1题。
教学反思: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十
1.找1。
甲是乙的35。乙是甲的35。
甲比乙的35多1。乙比甲的35少1。
甲的35和乙同样多。
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教师可再补充几题:
2.做口算练习。
3.求下面各数的倒数。
2/71/96200.6。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已知a4/3=11/12b=3/3c,a、b、c都不是0,谁大?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十一
教学内容:
课本79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勇。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进位的方法。
2、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练习十八第6题。
3.练习十八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由于进位的次数比较多,所以在计算时要注意不要忘记进位,也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教学内容:
课本p80第2题—第4题,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培养学生判断、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笔算方法。
2、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21×4320×31000×9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525269×6=65644273×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2)4个2531是多少?(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345×489×6798×369×5。
2、儿童剧场楼下有335个座位,楼上有9排,每排有34个座位。
(1)儿童剧场楼上有多少个座位?
(2)儿童剧场楼上比楼下少几个座位?
(3)儿童剧场楼上和楼下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引导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问题选择相应的条件进行解答。
3、校组织学生去展览馆参观,每张门票3元,229名同学买门票,700元钱够吗?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十二
教学要求:
i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214320310009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5252696=65644273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2)4个2531是多少?(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34548967983695。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十三
1、知识与技能。
我们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好处,经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我们要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潜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用心的学习情感,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会学习(出示课件),学生独立完成。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3=x()或()x()。
4+4+4+4=()x()。
1+1+1+1=()x()或()x()。
2+2+2=()x()或()x(。
2、写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6x3=18。
()()()。
3、读出下列乘法算式,并说出它的含义。
4x3读作:()表示()个()相加,或()个()相加。
3x3读作:()表示()个()相加。
学生代表展示,其他小朋友评价、补充。
二、故事引入。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三、我来探究。
1、猜谜语(出示课件)。
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生:手。
生:5个(出示课件,一个手掌)。
师:一只手有5个手指,也就是求几个5是多少,是几个5呢?
生:1个5,
师:1个5是几?
生:是5(同步出示课件)。
师:1个5怎样用乘法表示?
生:1x5=55x1=5。
师:我们给1个5编个口诀好吗?
生:一五得五。
生:五一得五。
师:小朋友们认为这两句哪句对?
生:都对。
师:比较一下,哪句更好?
生:一五得五。
师:对,因为人们习惯上喜欢把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
生齐读:一五得五。
师: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呢?口诀前半句“一五”的“一”和“五”表示什么?
生:1个5相加。
生:1x5。
生:一五的“一”和“五”表示两个乘数。
师:真棒!那口诀的后半句中的“五”表示什么呢?
生:积。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很爱动脑,请为自己鼓掌3下。
生:鼓掌1、2、3。
师:我们刚才鼓掌用的是几只手?
生:2只(同步出示课件)。
师:2只手是几个5呢?
生:2个5。
师:2个5是几?怎样用乘法表示?
生:是10.,2x5=105x2=10。
师:那我们给2个5编句口诀好吗?
生:二五一十。
师:“二”和“五”表示什么?“一十”又表示什么?
生齐答:“二”和“五”表示乘数,“一十”表示积。
生:前半部分表示两个乘数,后半部分表示积。
师:说的真好!那要是3只手、4只手、5只手呢?你能模仿刚才的方法编出口诀吗?
(出示课件3只手、4只手、5只手)。
学生活动,把编口诀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如果有困难,能够和小组里的同学一齐商量。
老师巡视,帮忙有困难的学生。
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到黑板上写出编的口诀,并说一说编的过程,(同步出示课件)其他的小朋友能够进行评价、补充。
3、记忆口诀。
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5的乘法口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口诀。
师:记住了吗?你是怎样记住了?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生:5乘几结果个位上不是5就是0。
生:用手指帮忙记忆,一个五、两个五......
4、游戏练习。
对口令:师生互对、男女生互对、同桌互对。
学生齐背口诀。
三、我来自测(出示课件)。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
2x5=(),口诀是()。
5x3=(),口诀是()。
1x5=(),口诀是()。
5x4=(),口诀是()。
5x5=(),口诀是()。
四、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五、我会反思。
这节课,小朋友们学的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谈一谈你的收获。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篇十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21×4320×31000×9430×2。
2、检验下面各题,把做错的改过来。(练习十八第9题)。
1252476。
×7×4×8。
74283808。
3、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观察下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表略,练习十八第4题)。
(1)看表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可以是乘法问题,也可以是加、减、除法问题。)。
2、完成练习十八第11、12题。
(1)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要解决提出的问题要先计算出什么?你准备怎样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引导找规律(练习十八第13题)。
(1)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师生齐总结规律:
积的首位比第二个因数少1,末位与首位的和都是9,中间一位都是9。
9与第二个因数相乘的积左右分开,中间插入一个9,即是所求的积。
三、实践应用。
1、独立完成练习十八第7、8题。
2、完成练习十八第10题。
(1)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2)组织学生反馈交流,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