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用16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安排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是学生们共同面临的挑战。以下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总结范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一
当今世界,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无论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还是区域经济实力的竞争,都日益体现为科技水平的竞争。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科技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稿。
仅供参考。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了全市科技奖励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这次会议规模大、规格高,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我们接着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和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科技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的工作。刚才,市科技局肖局长总结了去年全市科技工作,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安排,讲得很好、很全面,我都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就进一步做好全市科技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科技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了新贡献。
20xx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和严峻挑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迎难而上,科学应对,取得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可喜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条战线共同努力的结果,也饱含着全市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同样,我市的科技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以来,我市共实施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星火计划、863计划、成果推广、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软科学研究等科技项目342项,争取和投入经费2646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催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羚锐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热熔胶贴膏剂研究”、市农科所研发的“两系法超高产多抗杂交粳稻国审两优培粳选育与推广”、信阳农专研发的“蜂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等项目成果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二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我市围绕优势产业领域和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已初步建立了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河南维雪啤酒有限公司、信阳木工机械有限公司、光山白鲨针布公司、信阳方浩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企业创新主体。先后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组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认证河南维雪啤酒有限公司等57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与河南农业大学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维雪啤酒有限公司在全省啤酒行业首家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三是农业科技推广成效进一步凸显。通过实施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程,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三年累计推出120项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优秀科技成果面向全市推广。市农科所培育的水稻新品种“特优2035”、“糯稻2072”、小麦新品种“信阳234”等在我市部分县区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使农民增收近2亿元。商城县推广种植了袁隆平院士培育的“y两优一号”超级杂交稻新品种,其中百亩示范区亩产达859.4公斤,创百亩核心区单产全国领先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科技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勇于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科技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长期支持科技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实现新突破。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完成“”、启动“”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以实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核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全力抓好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非金属材料深加工、机械加工、特色农业等重点领域,在制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一)力争在完善创新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将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真正向企业倾斜,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综合运用财税金融、资助奖励、政府采购、成套设备(仪器)政府首购等手段,促进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要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和科技条件,从解决好利益分配、产权归属、风险分担等核心问题入手,推进企业加强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互利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三是要总结、宣传、推广国内外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引导企业始终把创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充实研发队伍,大力研发企业急需的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要用足鼓励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路子。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从我市实际出发,认定一批创新型企业,建立一批面向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建立一批产学研结合的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构架。
(二)力争在制造业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攻关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走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可持续的集约型发展路子。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攻克一批先进制造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要进一步推进传统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整合全市有效科技资源,围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下大力气研发一批先进制造技术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促进产业科学发展。市科技资金要加大对研发先进制造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培育如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鼎化工有限公司、亚洲新能源有限公司、世纪金源化工有限公司这样荣获“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称号的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带动、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
(三)力争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重在自主,贵在转化。我们在鼓励自主创新的同时,要下更大的力气,推进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和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当前,科技工作的突出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太低、转化速度太慢,分散了科技资源,弱化了科技实力,20xx年全市技术。
合同。
交易额不足4000万元。今年,要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特别注重发挥中央、省驻信科研院所的作用,他们实力强、水平高,在长期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一大批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实行专业化分工,实现产业化发展。
(四)力争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要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千方百计为广大科技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落实引进博士的政治生活待遇。要抓紧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一批创新团队,培养造就规模较大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特别要注意培养一批创新意识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企业家队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实施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计划,吸引和集聚产业科技创新急需的人才。
(五)力争在创建全社会研发投入机制上取得新突破。推进科技创新,归根结底要靠加大投入,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和项目支持力度,建立一个增长性、有效性、多元性的科技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市县(区)两级政府编制预算和预算执行中超收分配,都要体现科技投入法定增长的要求,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二是调整和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重大科技专项、科研基地、科技队伍建设和科技基础条件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应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社会公益研究的支持,形成更加符合公共财政的投入结构。三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采取贷款贴息、担保、信用体系等有效手段,鼓励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国际资本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科技投入水平。四是加强对政府科技投入的管理。建立科技项目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科技项目的信息管理、推荐、引进和监督等工作,对科技项目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要在落实科技为民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强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民生。一是要加强涉及民生的关键技术攻关。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领域,重点研究突破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技术、建筑节能等关键技术,攻克一批重大公益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提升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是要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工程。推广一批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把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是要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选派一批优秀科技人员深入中小企业和农村,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服务。实施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组织开展经常性地送科技下乡活动,增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三、激励科技进步与创新要有新举措。
一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科技创新工作作为本地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加强科技进步目标考核。机构改革后的科技部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科技综合管理职能作用。企业主管部门要研究制订企业经营者科技进步责任制,并实行严格考核。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从工作实际出发,研究制订推进科技进步工作的政策、办法和举措,努力形成推进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二是努力构建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要用足用好国家、省有关政策,促进我市关于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抵扣、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等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各项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落实到位。要积极探索建立更加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积极性,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新体制。通过深化改革,有效整合全市科技资源,逐步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促进交流与合作的科研环境。
三是切实发挥好科技对魅力信阳建设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社会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加大医学医疗、公共卫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减灾防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安全等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实施百万市民科学素养提高工程、农民星火培训计划,建设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和设施,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科学文化素质。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对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力度,加快种养殖技术和新品种、农业深加工技术和产品的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发挥科技专家队伍优势,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将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产品送到广大农村,进入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同志们,新的形势和任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实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型信阳建设,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为繁荣发展全市科技事业,为魅力信阳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全国和全省科技奖励大会等有关会议精神,总结部署科技创新创业工作,落实科教优先、创新驱动方针,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与产业的结合,更好地发挥科技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加快建设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会议结束时,杨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科技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充分发挥南京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制定出台了科技创新“1+8”政策,最近又出台了科技创业“9条政策”,全市科技创新的氛围、科技创业的态势正在形成;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6%,较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完成近2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8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4%;申请专利28043件,同比增长45.5%;其中发明专利11597件,同比增长55.4%;全市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达44%;去年南京地区新当选“两院”院士6名,在宁的两院院士已达79名;新增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7名(累计55名);首批“321”人才计划共有379名人才入选;市人大会制定了《南京市促进技术转移条例》和《南京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市法院、市检察院专门成立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去年南京还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在前不久召开的20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南京共有28个通用项目获奖,占全省(55个)一半以上,其中由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领衔的通信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对全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市委、市政府给予充分肯定。
今年,是党的召开的喜庆之年,是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加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一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科技工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新的一年中,全市科技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中心为目标,以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坚持开放创新、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把科技创新更好地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与深化产学研合作结合起来,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全力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提升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提升城市科技服务功能,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人才和创业创新名城,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中,加速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的跨越。
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科技工作要更加聚焦关键、抓牢重点。
一是要鼓励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南京拥有丰富的科教人才优势,这是南京最为宝贵的资源,是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主体。科技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整合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人才,把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优势。要以认真落实科技创业“9条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高校院所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浓厚“三创”氛围,倡导善于创新、崇尚竞争、开放包容、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让每一个有创新能力、创新意愿、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都了解全市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更多地投身全市创新创业大潮。要更好的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重点建设好一批国家级的实验室、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批产权交易等公共服务机构,全面增强城市科技服务功能。要全面加快科技创新特别社区、中国(南京)软件谷、麒麟生态科技城等创新载体建设,发挥“创新在校区、创业在园区”的“双创”模式示范效应,更好地集聚高端项目、高端客户、高端人才。要切实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科技投入机制,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新机制。要大力推动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需求、成果和人才、设备有条件开放和共享共用,真正使全市科技创新资源能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创新要素能实现最自由的流动。
二是要鼓励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去年,南京地区科技研发成果就地转化率只有44%,大量的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
当前,我们要围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采取措施,务求取得实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产学研金介“六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拓展高校院所与地方、与企业合作的广度深度,继续面向南京本地高校院所、面向全国科研院所、面向国际创新机构,更多地集聚创新人才、创新成果,促进研发成果、实用技术与企业、与产业实现更紧密地对接。要鼓励科技领军型人才创办企业,鼓励科技成果以入股等多种形式在南京就地转化,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鼓励企业积极应用科技研发新成果,落实好企业科技研发、开发新产品、创建品牌等鼓励性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更加自觉地与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抓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的开发运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为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要切实保护好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类违法侵权行为,保护好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鼓励推动科技人才集聚。南京人才济济,但人才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创业团队还远远不够。可以说,各路精英集聚南京之际,便是南京科技创新大发展、大跨越之时。要突出“人才引领、科技创业”,把人才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人才规划与科技创新、产业规划相对接,坚持优化人才结构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统一,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以产业和载体平台建设集聚人才,特别是要围绕促进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八大现代服务业等的发展,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要继续实施好“紫金人才”计划和“321”人才计划,重点集聚“千人计划”人才,不惜重金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发明成果的拔尖人才,引进一批能够统领科技资源与生产要素配置的经营人才,引进一批善于组织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的人才团队,打造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要落实好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建设好人才公寓,帮助各类人才解决好生活休闲、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后顾之忧,做到人才创新创业有平台、生活居住有条件,用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
四是要鼓励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真正使企业成为科技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要着力推进企业创新中心建设。上个月,罗书记在省人代会南京团审议政府。
工作报告。
时要求,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要全覆盖。去年,南京的本土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目标建有率是73.6%,今年的目标建有率是95%。我们要创新思路、创新政策、加大力度,切实将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引领企业技术革新的龙头,努力把企业研发中心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大力实施“千企升级”计划,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科技园区、共建研发机构、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共同开发新品,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要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落实好税收抵项、设备折旧、政府采购等政策,调动好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要进一步畅通高校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发布本地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信息,定期发布企业科技研发、产品开发信息需求,组织好校企对接活动,更好地推动和服务企业自主创新。
同志们,科技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坚定不移走有南京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二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全国和全省科技奖励大会等有关会议精神,总结部署科技创新创业工作,落实科教优先、创新驱动方针,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与产业的结合,更好地发挥科技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加快建设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会议结束时,杨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科技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充分发挥南京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制定出台了科技创新“1+8”政策,最近又出台了科技创业“9条政策”,全市科技创新的氛围、科技创业的态势正在形成;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6%,较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完成近2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8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4%;申请专利28043件,同比增长45.5%;其中发明专利11597件,同比增长55.4%;全市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达44%;去年南京地区新当选“两院”院士6名,在宁的两院院士已达79名;新增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7名(累计55名);首批“321”人才计划共有379名人才入选;市人大会制定了《南京市促进技术转移条例》和《南京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市法院、市检察院专门成立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去年南京还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在前不久召开的20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南京共有28个通用项目获奖,占全省(55个)一半以上,其中由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领衔的通信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对全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市委、市政府给予充分肯定。
今年,是党的召开的喜庆之年,是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加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一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科技工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新的一年中,全市科技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中心为目标,以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坚持开放创新、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把科技创新更好地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与深化产学研合作结合起来,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全力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提升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提升城市科技服务功能,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人才和创业创新名城,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中,加速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的跨越。
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科技工作要更加聚焦关键、抓牢重点。
一是要鼓励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南京拥有丰富的科教人才优势,这是南京最为宝贵的资源,是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主体。科技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整合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人才,把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优势。要以认真落实科技创业“9条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高校院所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浓厚“三创”氛围,倡导善于创新、崇尚竞争、开放包容、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让每一个有创新能力、创新意愿、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都了解全市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更多地投身全市创新创业大潮。要更好的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重点建设好一批国家级的实验室、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批产权交易等公共服务机构,全面增强城市科技服务功能。要全面加快科技创新特别社区、中国(南京)软件谷、麒麟生态科技城等创新载体建设,发挥“创新在校区、创业在园区”的“双创”模式示范效应,更好地集聚高端项目、高端客户、高端人才。要切实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科技投入机制,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新机制。要大力推动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需求、成果和人才、设备有条件开放和共享共用,真正使全市科技创新资源能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创新要素能实现最自由的流动。
二是要鼓励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去年,南京地区科技研发成果就地转化率只有44%,大量的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
当前,我们要围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采取措施,务求取得实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产学研金介“六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拓展高校院所与地方、与企业合作的广度深度,继续面向南京本地高校院所、面向全国科研院所、面向国际创新机构,更多地集聚创新人才、创新成果,促进研发成果、实用技术与企业、与产业实现更紧密地对接。要鼓励科技领军型人才创办企业,鼓励科技成果以入股等多种形式在南京就地转化,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鼓励企业积极应用科技研发新成果,落实好企业科技研发、开发新产品、创建品牌等鼓励性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更加自觉地与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抓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的开发运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为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要切实保护好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类违法侵权行为,保护好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鼓励推动科技人才集聚。南京人才济济,但人才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创业团队还远远不够。可以说,各路精英集聚南京之际,便是南京科技创新大发展、大跨越之时。要突出“人才引领、科技创业”,把人才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人才规划与科技创新、产业规划相对接,坚持优化人才结构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统一,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以产业和载体平台建设集聚人才,特别是要围绕促进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八大现代服务业等的发展,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要继续实施好“紫金人才”计划和“321”人才计划,重点集聚“千人计划”人才,不惜重金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发明成果的拔尖人才,引进一批能够统领科技资源与生产要素配置的经营人才,引进一批善于组织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的人才团队,打造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要落实好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建设好人才公寓,帮助各类人才解决好生活休闲、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后顾之忧,做到人才创新创业有平台、生活居住有条件,用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
四是要鼓励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真正使企业成为科技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要着力推进企业创新中心建设。上个月,罗书记在省人代会南京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要求,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要全覆盖。去年,南京的本土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目标建有率是73.6%,今年的目标建有率是95%。我们要创新思路、创新政策、加大力度,切实将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引领企业技术革新的龙头,努力把企业研发中心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大力实施“千企升级”计划,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科技园区、共建研发机构、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共同开发新品,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要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落实好税收抵项、设备折旧、政府采购等政策,调动好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要进一步畅通高校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发布本地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信息,定期发布企业科技研发、产品开发信息需求,组织好校企对接活动,更好地推动和服务企业自主创新。
同志们,科技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坚定不移走有南京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三
同志们:
这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和市委三届五次、六次全委会精神,总结20xx年主要工作,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任务。一会儿,曹市长将作重要讲话,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20xx年科技创新工作回顾。
20xx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和市委转型发展思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创新型鄂尔多斯建设取得新进展,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全市经济稳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科技工作方法创新有效开展。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单位,牵头开展了全市科技需求调研工作,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25项,岗位需求113项,编印了《20xx年鄂尔多斯市科技需求汇编》(中英文版),为推动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委托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完成煤化工技术路线图研究,为今后我市在煤化工领域配置创新资源提供了依据。开展了鄂尔多斯市“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启动编制了《鄂尔多斯市“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现场考察验收和部际联席会议评审答辩,为资源型工业城市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模式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取得了预期效果。
(二)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市科技局牵头组织起草,市委、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从创新平台建设、服务体系构建、创新投入保障、创新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做了全面部署,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有效指导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推进简政放权,将市局承担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技术贸易机构审批”和“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审批与管理”三个行政审批项目下放各旗区,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为推进项目规范管理,建立了集科技计划项目储备、指南发布、申报、立项、验收一体化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实现了科研项目管理公开、公平、透明。
(三)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共争取国家、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41项,获得科技经费6991万元,其中列入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工程项目27项。专利申请689件,授权437件,有效发明专利169件。加强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新建各级各类研发机构9家,总数达到58家。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超过前3年获认定数的总和,总数达到22家。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入孵企业33家,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核心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高新区启迪孵化器加快建设,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东胜区建成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孵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引进中小微企业7家;鄂托克旗建成国家“863”微藻多联产关键技术转化基地;准格尔旗建成大路煤化工研究所,这些平台的建成增强了对全市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的科研服务能力。
(四)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武汉理工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正式挂牌运营。京蒙、蒙粤、蒙鲁区域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化,承办了自治区蒙粤科技合作座谈会。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承办了科技部鄂尔多斯“科技之家大使俱乐部活动”,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科技部国际合作信息平台落户我市。新建成自治区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康宁爆破和蒙古高原绒山羊),总数达到7家。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9位(其中蒙古国院士2位),研发团队132个,签署合作协议8项,协议金额2370万元,在新能源、资源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育种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项目20余项。乌审旗与上海交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合作,推动国家“863”计划——“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在全旗实现产业化。
(五)农牧业科技创新取得实效。制定出台了《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技园区及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认定管理和扶持暂行办法》,新认定11家市级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通过“项目+特派员+服务对象”的形式,全年下派旗区两级科技特派员588人,实施服务项目55项,新建培训机构2家,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农牧民7.3万人次,推广新技术161项,引进新品种137个。全市技贸机构通过采取优化、调整和重组等措施,总数达到591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全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2项,成交额920万元。杭锦旗建成黄河南岸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7万亩、汉森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2万亩,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六)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积极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活动,市知识产权局联合旗区知识产权局进行了专利执法检查,查处涉嫌假冒专利案件20余起,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各旗区也分别深入企业和社区,通过座谈、发放资料、微信微博等不同形式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了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培育工作,东胜区华容商厦被列入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名单。首次开展了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我市康恩贝药业有限公司列入全区首批“贯标”工作10家企业名单。蒙西高新技术集团1项发明专利荣获第xx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全年征集第五批专利费用资助项目715项。
(七)科技人才工作扎实开展。编制完成《鄂尔多斯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了政策保障。配合第二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鄂尔多斯人才创新创业周活动组委会,圆满完成科技成果信息采集、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邀请、科研机构建设等承办任务。推荐5人入选自治区“百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累计入选自治区“百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15人。评选认定市级产业创新人才团队8个,市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4个。我市1人获20xx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6项科技成果获得20xx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八)机关作风建设明显改善。围绕“四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紧抓三个环节,扎实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实效,市科技局党组织再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扎实推进“三到两强”工作,全年落实帮扶资金45万元。集中开展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三公”经费等专项整治行动,“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0%,精简各类会议30%、文件40%。结合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项配套规定、市委21项具体规定,重新修订了规章制度15项,机关和干部作风明显改善。在市纪委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测评中,市科技局在全市88个部门和单位中位列第4名。
20xx年,我们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科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科技局,向为我市科技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各级领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刻认识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在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中央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确定为核心战略。自治区强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型内蒙古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市委、政府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寄予了更高期望,科技创新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春天,科技创新也必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市委三届五次、六次全委会对新常态下全市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科学研判。在新常态下,以往的依靠资源和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在产能全面过剩的形势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转型发展的路径在哪里?依靠科技创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既面临困难和挑战,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创新动力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制约了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二是科技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需加快改革步伐;三是科技服务经济能力依然不强,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市场化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还不完善;四是科技投入不足,研发经费缺乏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五是基层科技力量薄弱,特别是旗区科技部门职能发挥不够,有边缘化倾向。同时,我们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一是全社会创新意识显著增强,从政府到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的愿望异常强烈;二是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中央已完成顶层设计,自治区和我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随着改革措施的落实到位,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三是中央科技经费预算大幅增加,各部委所涉及的科技经费将集中管理,统筹运作。市委、政府决定设立转型发展基金3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基金5亿元(包含科技创新基金1亿元)。
总之,新常态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科技工作必须有更大的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科技工作要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对科技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认识经济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聚主要目标,找准工作要点,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着力形成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三、20xx年科技创新重点工作。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市科技工作要围绕市委、政府转型发展战略部署,坚持“1339”工作思路,即在政策导向上坚持“一个核心”,在创新布局上坚持“三个方向”,在服务主导产业上坚持“三措并举”,在战略抓手上坚持“九点强化”,以建设创新型鄂尔多斯为目标,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抓住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开创新常态下科技工作新局面。
政策导向上坚持“一个核心”:将《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鄂党发〔20xx〕12号)(以下简称《意见》)作为今后科技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整合各方面力量,集聚各类资源,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围绕《意见》,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编制《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和《鄂尔多斯“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下一个五年全市科技工作的目标。
创新布局上坚持“三个方向”:一是加强旗区科技工作。旗区科技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积极与有关部门搞好衔接和配合,主动争取上级部门在科技项目、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针对已经下放旗区的三大类行政审批项目,市局将开展专项调研,了解审批项目实施情况,确保此项工作落实到位、有序开展。二是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创新能力建设。继续协调推进鄂尔多斯国家清洁能源国际创新园建设,力争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上有所突破。继续争取市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争取蒙西高新区建成国家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面启动科技专家进园区(企业)计划,开展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园区创新能力。三是推动煤化工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围绕煤炭深加工、清洁高效利用,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提升企业煤化工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尽快把我市建成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煤化工技术示范基地,同时积极争取建成国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自主创新示范区。
服务主导产业上坚持“三措并举”:主导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创新要突出支撑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推进技术路线图编制。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争取新启动1-2项技术路线图研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延伸、拉长产业链条。二是启动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围绕高盐水处理、不同煤种气化、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业污水排放和循环利用等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启动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支持重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力争短期内有重大突破。三是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支持获国家、省(自治区)、市科技奖项,且应用前景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共性关键科技成果产业化。
战略抓手上坚持“九点强化”: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遴选我市重点创新型企业,通过政策宣传、培训指导、项目倾斜等措施,使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20xx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0家。积极培育科技创新载体,巩固和提升现有的各类研发机构,新培育和发展一批科技创新研发平台,20xx年,力争新建自治区新型研发机构2家、国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企业研发中心1-2家。开展创新政策进企业行动,全力协调落实有关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切实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研仪器设备加速折旧、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等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科技交流与合作。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校的合作,争取相关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论坛,提高合作的层次和成效。加快技术转移平台建设,编制完成“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方案”,组建技术转移联盟,技术转移平台正式运行。深化蒙粤科技合作,重点在医疗保健、生物医药、陶瓷等产业领域寻求技术合作。加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及其团队在重大研发任务和带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年内力争新建两家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发挥好创业服务中心“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专业化科技创业孵化功能,举办科技创新沙龙、创新创业公开课等活动,有针对性的服务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和团队,提升其整体素质,助力其成长。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设立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推动以市场手段配置科技资源,同时积极探索科技企业贷款担保、融资风险补偿等多种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提升金融对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服务能力。加快建设科技条件平台,通过整合分散的科技服务资源,建立网络化的动态服务组织系统,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转让和技术咨询等服务。
四是强化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资源是科技自主创新的核心。针对我市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学科、学术带头人匮乏的实际,继续坚持培养、引进、使用并重的原则,以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和“人才鄂尔多斯战略”为平台,实施科技人才项目,年内争取新建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列入自治区“百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3人以上。重点借助与大院大所的合作,将技术引进与人才引进有机结合,优化科技合作资源,把人才引进作为科技合作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市旗两级要建立专家库,组建项目技术咨询委员会,为项目引进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五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围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提高我市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专利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市旗(区)联合协作机制,以旗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环境保护等领域为重点,开展专利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认真查处和坚决打击各种假冒专利的违法行为,及时、有效、公正地处理各种专利纠纷;加强对我市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商的调研,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专项行动。其次,以羊绒制品销售领域为重点,开展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培育工作。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选择试点企业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帮助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扶持、帮助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开展各项专利服务工作,加强对专利代理机构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争取在专利代理机构建设上有所突破。
六是强化农牧业科技工作。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遴选、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保障特派员经费,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行动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撑条件。加强农村牧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培育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年内新培育认定5家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引进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品种,为把鄂尔多斯建成面向全国市场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提供技术服务,带动全市农牧业经济转型发展。加强农牧业科技普及与宣传,强化培训、成果推广、信息发布等服务工作,全面提高农牧民科学知识水平和能力。
七是强化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修订《鄂尔多斯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全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做好项目储备,筛选一批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有巨大贡献、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或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项目,市旗两级要建成科技计划项目库。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优先发展项目。探索科技计划项目后补助制度,以事前立项事后补助、奖励性后补助及共享服务后补助等方式,强化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引领作用。
八是强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是科技系统今后一项新的重点工作。全市科技系统要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积极组织面向各类社会群体的公益活动,鼓励社会机构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训练营等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加强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树立和宣扬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九是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坚决纠正“四风”,建立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抓好“三到两强”工作,切实解决帮扶点农牧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法治理念,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履职能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监督,开展专项调研督查,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规范科技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同志们,新的一年,科技创新工作的任务很重,我们要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调动和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为全市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谢谢大家!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四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了全市科技奖励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这次会议规模大、规格高,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我们接着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和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科技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的工作。刚才,市科技局肖局长总结了去年全市科技工作,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安排,讲得很好、很全面,我都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就进一步做好全市科技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科技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了新贡献。
20xx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和严峻挑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迎难而上,科学应对,取得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可喜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条战线共同努力的结果,也饱含着全市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同样,我市的科技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以来,我市共实施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星火计划、863计划、成果推广、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软科学研究等科技项目342项,争取和投入经费2646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催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羚锐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热熔胶贴膏剂研究”、市农科所研发的“两系法超高产多抗杂交粳稻国审两优培粳选育与推广”、信阳农专研发的“蜂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等项目成果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二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我市围绕优势产业领域和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已初步建立了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河南维雪啤酒有限公司、信阳木工机械有限公司、光山白鲨针布公司、信阳方浩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企业创新主体。先后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组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认证河南维雪啤酒有限公司等57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与河南农业大学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维雪啤酒有限公司在全省啤酒行业首家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三是农业科技推广成效进一步凸显。通过实施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程,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三年累计推出120项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优秀科技成果面向全市推广。市农科所培育的水稻新品种“特优2035”、“糯稻2072”、小麦新品种“信阳234”等在我市部分县区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使农民增收近2亿元。商城县推广种植了袁隆平院士培育的“y两优一号”超级杂交稻新品种,其中百亩示范区亩产达859.4公斤,创百亩核心区单产全国领先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科技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勇于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科技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长期支持科技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实现新突破。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完成“”、启动“”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以实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核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全力抓好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非金属材料深加工、机械加工、特色农业等重点领域,在制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一)力争在完善创新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将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真正向企业倾斜,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综合运用财税金融、资助奖励、政府采购、成套设备(仪器)政府首购等手段,促进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要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和科技条件,从解决好利益分配、产权归属、风险分担等核心问题入手,推进企业加强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互利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三是要总结、宣传、推广国内外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引导企业始终把创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充实研发队伍,大力研发企业急需的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要用足鼓励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路子。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从我市实际出发,认定一批创新型企业,建立一批面向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建立一批产学研结合的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构架。
(二)力争在制造业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攻关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走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可持续的集约型发展路子。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攻克一批先进制造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要进一步推进传统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整合全市有效科技资源,围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下大力气研发一批先进制造技术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促进产业科学发展。市科技资金要加大对研发先进制造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培育如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鼎化工有限公司、亚洲新能源有限公司、世纪金源化工有限公司这样荣获“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称号的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带动、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
(三)力争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重在自主,贵在转化。我们在鼓励自主创新的同时,要下更大的力气,推进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和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当前,科技工作的突出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太低、转化速度太慢,分散了科技资源,弱化了科技实力,20xx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不足4000万元。今年,要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特别注重发挥中央、省驻信科研院所的作用,他们实力强、水平高,在长期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一大批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实行专业化分工,实现产业化发展。
(四)力争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要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千方百计为广大科技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落实引进博士的政治生活待遇。要抓紧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一批创新团队,培养造就规模较大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特别要注意培养一批创新意识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企业家队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实施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计划,吸引和集聚产业科技创新急需的人才。
(五)力争在创建全社会研发投入机制上取得新突破。推进科技创新,归根结底要靠加大投入,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和项目支持力度,建立一个增长性、有效性、多元性的科技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市县(区)两级政府编制预算和预算执行中超收分配,都要体现科技投入法定增长的要求,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二是调整和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重大科技专项、科研基地、科技队伍建设和科技基础条件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应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社会公益研究的支持,形成更加符合公共财政的投入结构。三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采取贷款贴息、担保、信用体系等有效手段,鼓励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国际资本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科技投入水平。四是加强对政府科技投入的管理。建立科技项目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科技项目的信息管理、推荐、引进和监督等工作,对科技项目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要在落实科技为民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强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民生。一是要加强涉及民生的关键技术攻关。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领域,重点研究突破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技术、建筑节能等关键技术,攻克一批重大公益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提升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是要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工程。推广一批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把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是要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选派一批优秀科技人员深入中小企业和农村,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服务。实施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组织开展经常性地送科技下乡活动,增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三、激励科技进步与创新要有新举措。
一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科技创新工作作为本地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加强科技进步目标考核。机构改革后的科技部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科技综合管理职能作用。企业主管部门要研究制订企业经营者科技进步责任制,并实行严格考核。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从工作实际出发,研究制订推进科技进步工作的政策、办法和举措,努力形成推进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二是努力构建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要用足用好国家、省有关政策,促进我市关于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抵扣、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等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各项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落实到位。要积极探索建立更加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积极性,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新体制。通过深化改革,有效整合全市科技资源,逐步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促进交流与合作的科研环境。
三是切实发挥好科技对魅力信阳建设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社会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加大医学医疗、公共卫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减灾防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安全等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实施百万市民科学素养提高工程、农民星火培训计划,建设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和设施,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科学文化素质。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对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力度,加快种养殖技术和新品种、农业深加工技术和产品的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发挥科技专家队伍优势,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将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产品送到广大农村,进入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同志们,新的形势和任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实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型信阳建设,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为繁荣发展全市科技事业,为魅力信阳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五
同志们:
这次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以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科技工作,很及时,也很必要。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理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思路,明确科技工作任务,动员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我首先代表省委向在座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辛勤耕耘在科技工作第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大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加快农村科技进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是满意的,希望科技战线的同志们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进一步把我省科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xx大召开以来,全省科技部门及时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xx大精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下一步,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继续坚持围绕主题,把握灵魂,抓住精髓,在深入贯彻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更好地统一到xx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特别是要通过学习xx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把xx大关于科技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落到实处。
第一,要充分认识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xx大把“科教兴国”战略列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首次写进党章,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区域化的特征日益明显。这种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核心是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上的竞争。应对这种竞争和挑战,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我们的科技事业,大力增强我们的科技实力,从而不断增强我省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第二,要充分认识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加快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鼓舞人心,也十分艰巨。到20xx年,我省的人均gdp要赶上全国平均水平,达到3000美元左右,未来20xx年gdp的年均增速就必须达到9.2%,比全国平均增速要高出2个百分点。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科技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之路。这需要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科技战线肩负着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全省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三,要充分认识我省科技进步与创新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紧迫感。在全省上下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省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显著增强。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我省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的有效供给不足,而且有限的成果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科技对经济的牵动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全省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责任感,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省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二、认真贯彻“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面向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是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也是科技自身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要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xx大召开后,中央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我省情况来看,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7%,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xx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6%。由此可见,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发展农村经济要靠好的政策,靠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努力,也要靠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各级科技部门和广大农村科技工作者要把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作为农村科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核心,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基本目标,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面向市场,加强优质农产品的选育和推广,重视生物等高新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结合,努力创造出更多的安徽农产品知名品牌。二是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三是要重视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建设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四是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广大农民学科学、奔市场、求创业、讲文明的意识,实现“富脑袋”与“富口袋”良性互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二要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我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工作力度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批重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但是,从总体上看,我省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还不高,产业集中度较差,资源利用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与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并存等问题仍很严重,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在压缩落后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力推广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重点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工业智能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性能,增强企业竞争力。要继续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机电一体化。
三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已经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仍存在着产业规模不大,企业群体不强,技术储备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比重偏低等问题。我们要紧密结合安徽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宏观引导,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努力在有利于增强我省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上实现突破,要坚持以潜力大的骨干企业为主,有选择地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努力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要进一步完善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每年凝练一批重大项目,争取进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要建立健全重大项目重点扶持机制,选择一批影响大、效益好的项目进行示范,统筹协调各部门加强合作与集成,加速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
三、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xx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提高我省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建设能力的迫切需要。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坚持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当前,重点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强全社会的大力协同等方面抓好落实,取得突破。
第一,要尽快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按照经济规律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现在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大课题。经过这些年的改革,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了很大改变,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结合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机制。这一机制应当具有这样的功能:就是能够强化压力,使科研机构只有面向经济建设,才能求生存、求发展;能够激发活力,使科研机构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能够打通渠道,使科技成果的“供”与“求”实现有效对接,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要建立起这样的机制,当前必须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应用型科研机构企业化改制步伐,使大多数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改制为科技企业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二是要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积极推行科研项目招投标制,重点支持产业关联度大的共性技术研究及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的项目,建立计划立项与转化联动责任制,引导科研单位和企业从注重短期效益向注重长远发展转变,促进科技产出与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
第二,要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机制。技术创新贯穿于高新技术从研究开发、生产实践到实现商品化运作的全过程,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开发主体、投资主体和应用主体。近年来,我省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明显提高,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有所加强,但由于体制、机制和自身实力等原因,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据有关部门给我提供的资料,20xx年全省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不到1%,远远低于国家有关部委和我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条例规定的3%的要求。另外,据省经贸委去年对全省1738家企业的未来人才需求计划调查统计,只有1/3的企业对今后5年的人才需求有所考虑,2/3的企业还没有将人才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没有科技的投入,没有人才的支撑,企业就没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迟早会被市场竞争的大潮所淘汰。对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要引导企业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切实把提高经济效益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上来。要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尽快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要通过税收优惠、贷款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促使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对技术进步的投入。要把按照法定标准增加科技投入作为考核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工作业绩的主要内容,不断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要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配套体系。要按照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目标,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等手段,优化科技力量的布局和科技资源的配置,加强全社会的大力协同,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的整体优势。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校、企业之间,在一系列已有的技术平台基础上,组建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研究开发实体,以适应技术创新的集成化趋势。要加快省部共建步伐,充分发挥中央在皖科研单位的重要作用,本着不分隶属关系,只求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与中央在皖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健全与中央在皖科研单位的定期联系会议制度,及时沟通科技经济信息,积极探索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办法和措施,引导和支持中央在皖科研单位围绕安徽发展需要多出成果、多做贡献。要进一步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使其真正成为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要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方向,抓好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和发展。要改进财政投入方式,增强其引导功能,积极探索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办法和措施,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机制,为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保证。
第四,要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近年来,我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较快,但在全国范围内比较仍有很大差距。20xx年,我省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76%,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7%;技工贸总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占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的0.6%,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是省委、省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各级科技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着力推进我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大发展。要帮助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加强企业管理,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制度规范、管理高效、行为灵活的企业制度。鼓励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强的民营科技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作价入股等方式,参与国有中小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促进民营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双边或多边技术协作网络,共同开展技术创新。进一步落实有关政策,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领办、创办民营科技企业。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在人才需求、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要加强民营科技园区建设,优化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环境,努力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大发展。
四、建设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为科教兴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加快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但总体上我省科技人才队伍结构还不合理,整体素质还不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短缺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制约了我省经济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好人才工作的有关政策,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努力把我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要更新观念,树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科技人才工作新理念。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强化干事业就要抓人才,要发展必须抓人才的意识,把科技人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抓紧研究制定科技人才规划和战略,切实做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储备工作。要确立符合市场经济的用人观念,努力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和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工作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秀人才总是乐意向环境好的地方流动,而智力流动又是一个新特征。传统的人才地方所有、部门所有的模式、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技人才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必须用市场的机制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对科技人才,但求“为我所用”,不苛求“为我所有”。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搞活人才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二要完善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结合新的实际,进一步创新科技人才的分配激励政策、引智政策和人才流动政策,特别是要进一步深化科研单位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现有科技人才的积极性。要高度重视引进智力工作,不断扩大引智规模、拓展引智范围、更新引智模式,鼓励省外境外优秀人才通过各种形式为我省服务。对我省重点发展的产业、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重点攻关项目课题组、博士后流动站所需的各类人才,要创造条件,大力引进。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项目研究吸引优秀人才,壮大研发队伍。要充分发挥非公用制经济组织在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方面的优势,鼓励支持他们更广泛地吸纳国内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
三要强化服务,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创业的良好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在经济建设中涌现的科技功臣,宣传他们的拼搏奉献精神和创业业绩,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珍惜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努力为科技人才营造一个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创新创业环境。要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建设,强化优秀科技人才跨国培养工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为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委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实施“科教兴皖”战略,推进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摆到突出的议事日程。各级党委要定期研究科技工作,协调解决科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委、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领导干部抓科技工作的考核,增强领导干部抓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带头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不断提高科技素质和领导科技工作的水平。
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是党委、政府抓科技工作的职能部门,在推进“科教兴皖”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当好党委、政府抓科技工作的参谋助手。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我省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强化服务观念,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关心、支持科技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共同促进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同志们,党的xx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明确了科技工作的努力方向。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开创我省科技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六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科技局长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这既是一次总结成绩的会,又是一次提神鼓劲的会,同时也是一个承前启后,开创20xx年科技工作新局面的动员会。
20xx年,在全市科技系统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地位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对宜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面提升,亮点频出,20xx年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深入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全面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均都有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高新技术产业有新发展。大家抢抓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机遇,全面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出台“黄金”政策16条,营造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确定首批7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试点企业,其中20家于20xx年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二是新增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3家,新增湖北省高新技术产品63个。三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可达1247亿元,增加值可达345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二)向上争取项目有新突破。围绕宜昌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科技项目。全年共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项目202项,经费约1.4亿元。
(三)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有新进展。一是完善区域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市情报所主持编制的《宜昌区域创新体系规划》已经形成初稿。二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平台建设,指导兴发集团筹建湖北省精细磷化工工业技术研究院,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三是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全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49项。四是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经市政府批准,与省高投公司签订科技投融资全面合作协议,正在联合筹建宜昌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四)知识产权工作有新成效。积极与国家、省知识产权局联系汇报,深入企业排忧解难,大力提升了知识产权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全市全年专利申请量6432件,授权量29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68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40余件,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省市州首位。远安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宜都获批湖北省知识产权试点市。
(五)科技宣传有新气象。20xx年,利用报刊、网站、简报广泛宣传报道了科技创新工作,省科技厅、市政府、宜昌科技网站共投发各类信息200余条,编发《宜昌科技工作》简报25期,宜昌信息宣传工作全省排名由20xx年第14名跃居到第2名。并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系统科技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六)深入调研有新成果。市科技局组织相关人员赴北京、西安、深圳、东莞、武汉、随州等地,有针对性考察学习外地科技与金融结合、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等方面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政策措施,形成了一系列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七)县市区工作有新亮点。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主动作为,亮点纷呈。高新区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型特色园区。宜都、夷陵、西陵、当阳、枝江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伍家岗被评为湖北省科技创新进位先进县市区。点军、猇亭等向上争取科技项目资金超过1000万,创历史之最。秭归首次获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支持和国家火炬计划立项。兴山县地震局被评为20xx年度湖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远安湖北食用菌产业科技园和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五峰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总之,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宜昌市人民政府向一年来的奋战在科技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地感谢!
同志们,虽然我们20xx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全市科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黄楚平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座谈会上指出:“宜昌拥有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省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在全省都有位次,但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相比,与转变发展方式率先走在前列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城市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水平还很不够。与市委、市政府“三个领先”,与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上有差距。宜昌地处中西部内陆地区,科技资源、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发展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不强,有时候干工作目标不高、办法不多、思路不宽,抢抓机遇能力不强。另一方面精神状态有差距,对待工作满足于一般化,责任意识不强,作风不够扎实,往往造成效率不高,制约了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二)创建国字牌有差距。目前,宜昌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获批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仍然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级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与宜昌的地位不相称。同时,襄阳、十堰等兄弟市州已经率先获得了智慧城市(科技部)、国家级农村科技园、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国字牌,这都是我们20xx年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全社会研发投入有差距。近年来,多数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还不高,尚未真正步入依靠科技推进企业发展的轨道上来。20xx年至今,我市进行了两次r&d资源清查,其中20xx年我市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为0.36%,20xx年为0.98%。9年间提高幅度约为0.62个百分点。20xx年,全国r&d经费支出与gdp比重为1.84%,湖北省为1.65%,宜昌据初步测算为1.16%。与同等主要城市相比,我市r&d经费占gdp比重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除受投入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外,还存在科技统计基础薄弱、填报单位不够重视、部门协作不强、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统计范围不够全面等问题。
二、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增强搞好科技创新的紧迫感。
市长马旭明同志在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宜昌要在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中率先突破,要以宜昌之进、之转、之优服务全省发展大局。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宜昌就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这事关宜昌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大局,是宜昌转方式、调结构,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一)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家知道,党的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来,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20xx年7月份以来,先后赴武汉光谷、中科院、辽宁、湖南等地就创新驱动发展开展密集调研和考察。9月30日,中央政治局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中关村,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集体学习。这充分说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走创新驱动路子的坚定决心与意志。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在20xx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工作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地方建立一批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并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创新驱动成为党和国家的核心战略,国家财政将在20xx年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宜昌必须抢抓机遇,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兄弟市州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近年来,围绕市场、技术、资源、人才等要素争夺为基本形态的区域间竞争趋于白热化,兄弟市州纷纷推出新政策、新举措,竞争态势咄咄逼人。比如:襄阳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9家,我们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达到63家,但襄阳依然领先我们,除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外,襄阳还先后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十堰市政府与省科技厅签订科技工作会商协议,共建秦巴山片区科技创新中心,并成为全国第11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荆门高新园区已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仙桃、荆州获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我们20xx年获得的国家级项目不仅落后于武汉,同时落后于襄阳和十堰。置身于周边兄弟市州竞相发展的竞争态势,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稍有懈怠就会拉大差距,落于人后。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一主两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等战略实施后省内形势的变化,高度重视兄弟市州你追我赶的态势,高度重视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跳出宜昌看宜昌,真正找到对比的差距,产业发展的差距,政策、服务能力和优化环境的差距,找准症结,奋起直追,赶超目标,确保科技工作实现“三个领先”的目标。
(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20x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宜昌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关于推进科技创新深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部署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市科技局向市委、市政府报送《规企r&d占主营收入比情况说明》、《沪浙苏汉科技投融资考察报告》、《宜昌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调研和思考》、《宜昌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调研与思考》等五份材料,黄楚平书记和马旭明市长等市领导都在相关文件上都做了重要批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xx年要从自主创新、载体建设、资源融合、优化环境四个方面“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培育竞争优势”,要启动宜昌科教城建设。20xx年10月,市编委批复,同意将市地震局升格为正县级单位。20xx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项目中,科学技术安排增长了28%。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给予了厚望和大力支持,我们必须克难奋进,以高度的责任感推动科创工作跨越式发展。
面对从中央到地方,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结合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宜昌改革转型大局,牢固树立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思路,以科技创新构筑宜昌科学发展新动力。
三、理清思路,争创一流,全面促进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20xx年,我们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进一步优化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全面完成各项常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实现以下“六个新”,全面促进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精神状态要有新风貌。大家知道,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好,就会群情激昂,群策群力,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作为科技工作者,应该站得更高一些,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要瞄准“四个一流”找差距,对照先进学经验,多想我们的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多少差距,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的水平还有多少距离,要自加压力、奋力争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争创一流的业绩,不断迈向新的更高的目标。
20xx年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年,科技系统在要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表率带头作用。要为企业提供最贴心服务,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困难,要通过开展政策宣讲、专项培训等活动,提供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帮助,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要围绕群众最关注的安全、健康、环保等民生方面的问题,加快推进民生科技项目;要组建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零距离”服务,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二)r&d经费统计工作要有新举措。r&d经费支出及其占gdp的比重是衡量地区科研活动规模和科研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反映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考核内容。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统计工作,全面、准确地统计我市r&d经费等相关数据,协作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责任重大。
前不久,市科技局和市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按照五个方面的要求抓好工作:一是开展经常性的企业科技活动摸底调查,报送企业科技活动调查资料及高新技术企业名录,二是会同统计部门,加强企业培训;三是协助统计部门,加强对企业科技统计报表的催报;四是负责科研院所的科技统计;五是协调涉及科技活动的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对接。我认为提的非常好,大家要抓好落实。会后,各单位必须明确科技统计工作责任领导和联系人,对企业一对一的做好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科技统计工作有人督导、有人落实。大家在普查中要加强与统计局的联系沟通,协助做好r&d资源清查的数据采集、审核汇总、质量抽查评估等各项工作,要做到应统尽统,避免数据漏统现象,同时也要经得起检查。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到市科技局,我们来协调解决,要确保此次经济普查能够客观、全面、真实反映全市r&d经费投入状况。
(三)国字号创建要有新突破。国字号创建对于宜昌凝集各方共识,整合创新资源,塑造城市形象,契合中央战略,在更为宽广的领域争取更多国家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要吃透政策,认真谋划,主动汇报,全力争取。一要积极争取国家级层面的资源。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智慧城市(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力争国字牌有新的突破。二要积极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力争国家级创新平台零的突破。三要积极争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由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高耐性酵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被省科技厅推荐申报20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市、区两级科技局要尽全力做好配合做好申报工作,力争国家级奖励零的突破。
(四)产学研合作要有新作为。产学研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各方共识,20xx年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不断创新产学研体制机制和合作方式,积极争创国家区域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宜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一要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机制。争取建立横向合作机制,形成市科技局、经信委、财政局、教育局、科协、高校院所等部门参加的产学研合作会商制度,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部门资源合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指导,争取财政对产学研工作的专项经费。二要加强产学研工作网络建设。市情报所已经开发了宜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还请大家出谋划策,将此平台打造成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关注的集科技人才、科技成果、高校资源、企业需求的综合信息平台。三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活动。以讲求实效为原则,组织好科技洽谈会、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针对企业的需求和产业集群特征,组织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分类学科领域的专场对接交流。四要联合高校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确保新增省级以上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业研究院6家以上,指导兴发集团组建湖北磷化工工业技术研究院,力争再选择一个基础好、需求紧迫的六大千亿产业,联合一所重点高校,启动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工作。
(五)高新技术产业要有新跨越。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核心标志。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20xx年要启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出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一要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新增50家以上企业纳入试点。出台《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意见》和《宜昌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确保新增孵化器、加速器面积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总数300家以上,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以上。二要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申报认定力度。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辅导、培训工作,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体。确保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三要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要组建好宜昌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好宜昌高新区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的作用,加快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六)项目向上争取要有新成绩。20xx年,科技系统向上争取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有效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事业的持续发展。20xx年,各单位都要进一步抓住当前全国上下加大科技投入的大好形势,深入研究吃透政策,重点抓好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立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等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精心策划包装,力争在项目争取、项目实施、资金投入上实现更大突破。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是向上争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照市科技局分解的向上争取责任目标,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抓好信息收集、项目策划包装、落地建设、资金监管、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项目顺利实施。
借此机会,为了做好20xx年全省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工作,我谈三点要求:
一要吃透方案。新的考评方案在20xx年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和改进,主要体现在类别划分、指标总数和表彰分配上,我们要认真吃透最新方案,迅速动员部署,把考核方案研究透,细化责任任务目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
二要加强协调。考评工作不单单是科技部门一家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财政、统计、发改等部门的协调,因此,科技局要尽全力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共同把各项指标做优做精,力争指标数值有新突破。
三要大力争取。在以往的科技工作会议上,我曾多次强调,要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此次考评,大家要加强与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的汇报争取力度,务必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宜昌科技创新水平,及时准确掌握全省各项指标动态,确保今年的考核能取得好成绩。
同志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宜昌,是事关宜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推动宜昌的科技创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七
同志们:
这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和市委三届五次、六次全委会精神,总结20xx年主要工作,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任务。一会儿,曹市长将作重要讲话,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20xx年科技创新工作回顾。
20xx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和市委转型发展思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创新型鄂尔多斯建设取得新进展,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全市经济稳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科技工作方法创新有效开展。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单位,牵头开展了全市科技需求调研工作,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25项,岗位需求113项,编印了《20xx年鄂尔多斯市科技需求汇编》(中英文版),为推动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委托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完成煤化工技术路线图研究,为今后我市在煤化工领域配置创新资源提供了依据。开展了鄂尔多斯市“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启动编制了《鄂尔多斯市“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现场考察验收和部际联席会议评审答辩,为资源型工业城市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模式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取得了预期效果。
(二)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市科技局牵头组织起草,市委、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从创新平台建设、服务体系构建、创新投入保障、创新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做了全面部署,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有效指导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推进简政放权,将市局承担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技术贸易机构审批”和“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审批与管理”三个行政审批项目下放各旗区,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为推进项目规范管理,建立了集科技计划项目储备、指南发布、申报、立项、验收一体化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实现了科研项目管理公开、公平、透明。
(三)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共争取国家、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41项,获得科技经费6991万元,其中列入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工程项目27项。专利申请689件,授权437件,有效发明专利169件。加强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新建各级各类研发机构9家,总数达到58家。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超过前3年获认定数的总和,总数达到22家。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入孵企业33家,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核心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高新区启迪孵化器加快建设,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东胜区建成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孵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引进中小微企业7家;鄂托克旗建成国家“863”微藻多联产关键技术转化基地;准格尔旗建成大路煤化工研究所,这些平台的建成增强了对全市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的科研服务能力。
(四)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武汉理工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正式挂牌运营。京蒙、蒙粤、蒙鲁区域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化,承办了自治区蒙粤科技合作座谈会。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承办了科技部鄂尔多斯“科技之家大使俱乐部活动”,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科技部国际合作信息平台落户我市。新建成自治区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康宁爆破和蒙古高原绒山羊),总数达到7家。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9位(其中蒙古国院士2位),研发团队132个,签署合作协议8项,协议金额2370万元,在新能源、资源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育种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项目20余项。乌审旗与上海交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合作,推动国家“863”计划——“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在全旗实现产业化。
(五)农牧业科技创新取得实效。制定出台了《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技园区及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认定管理和扶持暂行办法》,新认定11家市级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通过“项目+特派员+服务对象”的形式,全年下派旗区两级科技特派员588人,实施服务项目55项,新建培训机构2家,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农牧民7.3万人次,推广新技术161项,引进新品种137个。全市技贸机构通过采取优化、调整和重组等措施,总数达到591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全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2项,成交额920万元。杭锦旗建成黄河南岸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7万亩、汉森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2万亩,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六)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积极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活动,市知识产权局联合旗区知识产权局进行了专利执法检查,查处涉嫌假冒专利案件20余起,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各旗区也分别深入企业和社区,通过座谈、发放资料、微信微博等不同形式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了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培育工作,东胜区华容商厦被列入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名单。首次开展了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我市康恩贝药业有限公司列入全区首批“贯标”工作10家企业名单。蒙西高新技术集团1项发明专利荣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全年征集第五批专利费用资助项目715项。
(七)科技人才工作扎实开展。编制完成《鄂尔多斯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了政策保障。配合第二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鄂尔多斯人才创新创业周活动组委会,圆满完成科技成果信息采集、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邀请、科研机构建设等承办任务。推荐5人入选自治区“百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累计入选自治区“百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15人。评选认定市级产业创新人才团队8个,市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4个。我市1人获20xx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6项科技成果获得20xx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八)机关作风建设明显改善。围绕“四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紧抓三个环节,扎实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实效,市科技局党组织再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扎实推进“三到两强”工作,全年落实帮扶资金45万元。集中开展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三公”经费等专项整治行动,“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0%,精简各类会议30%、文件40%。结合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项配套规定、市委21项具体规定,重新修订了规章制度15项,机关和干部作风明显改善。在市纪委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测评中,市科技局在全市88个部门和单位中位列第4名。
20xx年,我们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科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科技局,向为我市科技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各级领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刻认识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在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中央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确定为核心战略。自治区强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型内蒙古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市委、政府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寄予了更高期望,科技创新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春天,科技创新也必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市委三届五次、六次全委会对新常态下全市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科学研判。在新常态下,以往的依靠资源和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在产能全面过剩的形势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转型发展的路径在哪里?依靠科技创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既面临困难和挑战,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创新动力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制约了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二是科技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需加快改革步伐;三是科技服务经济能力依然不强,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市场化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还不完善;四是科技投入不足,研发经费缺乏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五是基层科技力量薄弱,特别是旗区科技部门职能发挥不够,有边缘化倾向。同时,我们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一是全社会创新意识显著增强,从政府到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的愿望异常强烈;二是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中央已完成顶层设计,自治区和我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随着改革措施的落实到位,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三是中央科技经费预算大幅增加,各部委所涉及的科技经费将集中管理,统筹运作。市委、政府决定设立转型发展基金3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基金5亿元(包含科技创新基金1亿元)。
总之,新常态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科技工作必须有更大的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科技工作要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对科技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认识经济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聚主要目标,找准工作要点,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着力形成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八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市科技工作要围绕市委、政府转型发展战略部署,坚持“1339”工作思路,即在政策导向上坚持“一个核心”,在创新布局上坚持“三个方向”,在服务主导产业上坚持“三措并举”,在战略抓手上坚持“九点强化”,以建设创新型鄂尔多斯为目标,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抓住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开创新常态下科技工作新局面。
政策导向上坚持“一个核心”:将《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鄂党发〔20xx〕12号)(以下简称《意见》)作为今后科技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整合各方面力量,集聚各类资源,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围绕《意见》,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编制《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和《鄂尔多斯“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下一个五年全市科技工作的目标。
创新布局上坚持“三个方向”:一是加强旗区科技工作。旗区科技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积极与有关部门搞好衔接和配合,主动争取上级部门在科技项目、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针对已经下放旗区的三大类行政审批项目,市局将开展专项调研,了解审批项目实施情况,确保此项工作落实到位、有序开展。二是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创新能力建设。继续协调推进鄂尔多斯国家清洁能源国际创新园建设,力争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上有所突破。继续争取市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争取蒙西高新区建成国家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面启动科技专家进园区(企业)计划,开展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园区创新能力。三是推动煤化工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围绕煤炭深加工、清洁高效利用,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提升企业煤化工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尽快把我市建成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煤化工技术示范基地,同时积极争取建成国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自主创新示范区。
服务主导产业上坚持“三措并举”:主导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创新要突出支撑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推进技术路线图编制。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争取新启动1-2项技术路线图研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延伸、拉长产业链条。二是启动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围绕高盐水处理、不同煤种气化、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业污水排放和循环利用等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启动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支持重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力争短期内有重大突破。三是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支持获国家、省(自治区)、市科技奖项,且应用前景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共性关键科技成果产业化。
战略抓手上坚持“九点强化”: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遴选我市重点创新型企业,通过政策宣传、培训指导、项目倾斜等措施,使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20xx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0家。积极培育科技创新载体,巩固和提升现有的各类研发机构,新培育和发展一批科技创新研发平台,20xx年,力争新建自治区新型研发机构2家、国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企业研发中心1-2家。开展创新政策进企业行动,全力协调落实有关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切实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研仪器设备加速折旧、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等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科技交流与合作。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校的合作,争取相关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论坛,提高合作的层次和成效。加快技术转移平台建设,编制完成“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方案”,组建技术转移联盟,技术转移平台正式运行。深化蒙粤科技合作,重点在医疗保健、生物医药、陶瓷等产业领域寻求技术合作。加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及其团队在重大研发任务和带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年内力争新建两家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发挥好创业服务中心“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专业化科技创业孵化功能,举办科技创新沙龙、创新创业公开课等活动,有针对性的服务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和团队,提升其整体素质,助力其成长。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设立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推动以市场手段配置科技资源,同时积极探索科技企业贷款担保、融资风险补偿等多种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提升金融对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服务能力。加快建设科技条件平台,通过整合分散的科技服务资源,建立网络化的动态服务组织系统,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转让和技术咨询等服务。
四是强化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资源是科技自主创新的核心。针对我市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学科、学术带头人匮乏的实际,继续坚持培养、引进、使用并重的原则,以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和“人才鄂尔多斯战略”为平台,实施科技人才项目,年内争取新建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列入自治区“百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3人以上。重点借助与大院大所的合作,将技术引进与人才引进有机结合,优化科技合作资源,把人才引进作为科技合作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市旗两级要建立专家库,组建项目技术咨询委员会,为项目引进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五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围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提高我市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专利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市旗(区)联合协作机制,以旗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环境保护等领域为重点,开展专利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认真查处和坚决打击各种假冒专利的违法行为,及时、有效、公正地处理各种专利纠纷;加强对我市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商的调研,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专项行动。其次,以羊绒制品销售领域为重点,开展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培育工作。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选择试点企业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帮助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扶持、帮助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开展各项专利服务工作,加强对专利代理机构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争取在专利代理机构建设上有所突破。
六是强化农牧业科技工作。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遴选、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保障特派员经费,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行动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撑条件。加强农村牧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培育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年内新培育认定5家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引进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品种,为把鄂尔多斯建成面向全国市场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提供技术服务,带动全市农牧业经济转型发展。加强农牧业科技普及与宣传,强化培训、成果推广、信息发布等服务工作,全面提高农牧民科学知识水平和能力。
七是强化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修订《鄂尔多斯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全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做好项目储备,筛选一批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有巨大贡献、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或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项目,市旗两级要建成科技计划项目库。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优先发展项目。探索科技计划项目后补助制度,以事前立项事后补助、奖励性后补助及共享服务后补助等方式,强化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引领作用。
八是强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是科技系统今后一项新的重点工作。全市科技系统要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积极组织面向各类社会群体的公益活动,鼓励社会机构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训练营等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加强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树立和宣扬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九是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坚决纠正“四风”,建立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抓好“三到两强”工作,切实解决帮扶点农牧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法治理念,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履职能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监督,开展专项调研督查,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规范科技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同志们,新的一年,科技创新工作的任务很重,我们要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调动和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为全市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谢谢大家!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科技局长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这既是一次总结成绩的会,又是一次提神鼓劲的会,同时也是一个承前启后,开创20xx年科技工作新局面的动员会。
20xx年,在全市科技系统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地位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对宜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面提升,亮点频出,20xx年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全面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均都有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高新技术产业有新发展。大家抢抓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机遇,全面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出台“黄金”政策16条,营造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确定首批7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试点企业,其中20家于20xx年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二是新增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3家,新增湖北省高新技术产品63个。三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可达1247亿元,增加值可达345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二)向上争取项目有新突破。围绕宜昌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科技项目。全年共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项目202项,经费约1.4亿元。
(三)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有新进展。一是完善区域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市情报所主持编制的《宜昌区域创新体系规划》已经形成初稿。二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平台建设,指导兴发集团筹建湖北省精细磷化工工业技术研究院,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三是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全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49项。四是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经市政府批准,与省高投公司签订科技投融资全面合作协议,正在联合筹建宜昌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四)知识产权工作有新成效。积极与国家、省知识产权局联系汇报,深入企业排忧解难,大力提升了知识产权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全市全年专利申请量6432件,授权量29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68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40余件,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省市州首位。远安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宜都获批湖北省知识产权试点市。
(五)科技宣传有新气象。20xx年,利用报刊、网站、简报广泛宣传报道了科技创新工作,省科技厅、市政府、宜昌科技网站共投发各类信息200余条,编发《宜昌科技工作》简报25期,宜昌信息宣传工作全省排名由20xx年第14名跃居到第2名。并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系统科技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六)深入调研有新成果。市科技局组织相关人员赴北京、西安、深圳、东莞、武汉、随州等地,有针对性考察学习外地科技与金融结合、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等方面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政策措施,形成了一系列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七)县市区工作有新亮点。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主动作为,亮点纷呈。高新区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型特色园区。宜都、夷陵、西陵、当阳、枝江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伍家岗被评为湖北省科技创新进位先进县市区。点军、猇亭等向上争取科技项目资金超过1000万,创历史之最。秭归首次获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支持和国家火炬计划立项。兴山县地震局被评为20xx年度湖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远安湖北食用菌产业科技园和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五峰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总之,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宜昌市人民政府向一年来的奋战在科技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地感谢!
同志们,虽然我们20xx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全市科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_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座谈会上指出:“宜昌拥有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省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在全省都有位次,但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相比,与转变发展方式率先走在前列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城市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水平还很不够。与市委、市政府“三个领先”,与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上有差距。宜昌地处中西部内陆地区,科技资源、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发展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不强,有时候干工作目标不高、办法不多、思路不宽,抢抓机遇能力不强。另一方面精神状态有差距,对待工作满足于一般化,责任意识不强,作风不够扎实,往往造成效率不高,制约了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二)创建国字牌有差距。目前,宜昌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获批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仍然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级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与宜昌的地位不相称。同时,襄阳、十堰等兄弟市州已经率先获得了智慧城市(科技部)、国家级农村科技园、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国字牌,这都是我们20xx年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全社会研发投入有差距。近年来,多数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还不高,尚未真正步入依靠科技推进企业发展的轨道上来。年至今,我市进行了两次r&d资源清查,其中我市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为0.36%,年为0.98%。9年间提高幅度约为0.62个百分点。年,全国r&d经费支出与gdp比重为1.84%,湖北省为1.65%,宜昌据初步测算为1.16%。与同等主要城市相比,我市r&d经费占gdp比重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除受投入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外,还存在科技统计基础薄弱、填报单位不够重视、部门协作不强、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统计范围不够全面等问题。
二、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增强搞好科技创新的紧迫感。
市长马旭明同志在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宜昌要在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中率先突破,要以宜昌之进、之转、之优服务全省发展大局。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宜昌就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这事关宜昌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大局,是宜昌转方式、调结构,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一)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家知道,党的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来,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20xx年7月份以来,先后赴武汉光谷、中科院、辽宁、湖南等地就创新驱动发展开展密集调研和考察。9月30日,中央政治局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中关村,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集体学习。这充分说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走创新驱动路子的坚定决心与意志。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在20xx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工作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地方建立一批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并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创新驱动成为党和国家的核心战略,国家财政将在20xx年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宜昌必须抢抓机遇,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兄弟市州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近年来,围绕市场、技术、资源、人才等要素争夺为基本形态的区域间竞争趋于白热化,兄弟市州纷纷推出新政策、新举措,竞争态势咄咄逼人。比如:襄阳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9家,我们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达到63家,但襄阳依然领先我们,除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外,襄阳还先后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十堰市政府与省科技厅签订科技工作会商协议,共建秦巴山片区科技创新中心,并成为全国第11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荆门高新园区已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仙桃、荆州获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我们20xx年获得的国家级项目不仅落后于武汉,同时落后于襄阳和十堰。置身于周边兄弟市州竞相发展的竞争态势,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稍有懈怠就会拉大差距,落于人后。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一主两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等战略实施后省内形势的变化,高度重视兄弟市州你追我赶的态势,高度重视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跳出宜昌看宜昌,真正找到对比的差距,产业发展的差距,政策、服务能力和优化环境的差距,找准症结,奋起直追,赶超目标,确保科技工作实现“三个领先”的目标。
(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20x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宜昌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关于推进科技创新深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部署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市科技局向市委、市政府报送《规企r&d占主营收入比情况说明》、《沪浙苏汉科技投融资考察报告》、《宜昌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调研和思考》、《宜昌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调研与思考》等五份材料,_书记和马旭明市长等市领导都在相关文件上都做了重要批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xx年要从自主创新、载体建设、资源融合、优化环境四个方面“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培育竞争优势”,要启动宜昌科教城建设。20xx年10月,市编委批复,同意将市地震局升格为正县级单位。20xx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项目中,科学技术安排增长了28%。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给予了厚望和大力支持,我们必须克难奋进,以高度的责任感推动科创工作跨越式发展。
面对从中央到地方,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宜昌改革转型大局,牢固树立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思路,以科技创新构筑宜昌科学发展新动力。
三、理清思路,争创一流,全面促进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20xx年,我们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进一步优化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全面完成各项常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实现以下“六个新”,全面促进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精神状态要有新风貌。大家知道,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好,就会群情激昂,群策群力,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作为科技工作者,应该站得更高一些,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要瞄准“四个一流”找差距,对照先进学经验,多想我们的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多少差距,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的水平还有多少距离,要自加压力、奋力争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争创一流的业绩,不断迈向新的更高的目标。
20xx年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年,科技系统在要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表率带头作用。要为企业提供最贴心服务,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困难,要通过开展政策宣讲、专项培训等活动,提供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帮助,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要围绕群众最关注的安全、健康、环保等民生方面的问题,加快推进民生科技项目;要组建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零距离”服务,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二)r&d经费统计工作要有新举措。r&d经费支出及其占gdp的比重是衡量地区科研活动规模和科研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反映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考核内容。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统计工作,全面、准确地统计我市r&d经费等相关数据,协作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责任重大。
前不久,市科技局和市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按照五个方面的要求抓好工作:一是开展经常性的企业科技活动摸底调查,报送企业科技活动调查资料及高新技术企业名录,二是会同统计部门,加强企业培训;三是协助统计部门,加强对企业科技统计报表的催报;四是负责科研院所的科技统计;五是协调涉及科技活动的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对接。我认为提的非常好,大家要抓好落实。会后,各单位必须明确科技统计工作责任领导和联系人,对企业一对一的做好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科技统计工作有人督导、有人落实。大家在普查中要加强与统计局的联系沟通,协助做好r&d资源清查的数据采集、审核汇总、质量抽查评估等各项工作,要做到应统尽统,避免数据漏统现象,同时也要经得起检查。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到市科技局,我们来协调解决,要确保此次经济普查能够客观、全面、真实反映全市r&d经费投入状况。
(三)国字号创建要有新突破。国字号创建对于宜昌凝集各方共识,整合创新资源,塑造城市形象,契合中央战略,在更为宽广的领域争取更多国家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要吃透政策,认真谋划,主动汇报,全力争取。一要积极争取国家级层面的资源。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智慧城市(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力争国字牌有新的突破。二要积极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力争国家级创新平台零的突破。三要积极争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由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高耐性酵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被省科技厅推荐申报20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市、区两级科技局要尽全力做好配合做好申报工作,力争国家级奖励零的突破。
(四)产学研合作要有新作为。产学研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各方共识,20xx年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不断创新产学研体制机制和合作方式,积极争创国家区域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宜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一要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机制。争取建立横向合作机制,形成市科技局、经信委、财政局、教育局、科协、高校院所等部门参加的产学研合作会商制度,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部门资源合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指导,争取财政对产学研工作的专项经费。二要加强产学研工作网络建设。市情报所已经开发了宜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还请大家出谋划策,将此平台打造成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关注的集科技人才、科技成果、高校资源、企业需求的综合信息平台。三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活动。以讲求实效为原则,组织好科技洽谈会、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针对企业的需求和产业集群特征,组织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分类学科领域的专场对接交流。四要联合高校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确保新增省级以上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业研究院6家以上,指导兴发集团组建湖北磷化工工业技术研究院,力争再选择一个基础好、需求紧迫的六大千亿产业,联合一所重点高校,启动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工作。
(五)高新技术产业要有新跨越。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核心标志。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20xx年要启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出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一要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新增50家以上企业纳入试点。出台《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意见》和《宜昌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确保新增孵化器、加速器面积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总数300家以上,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以上。二要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申报认定力度。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辅导、培训工作,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体。确保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三要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要组建好宜昌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好宜昌高新区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的作用,加快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六)项目向上争取要有新成绩。20xx年,科技系统向上争取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有效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事业的持续发展。20xx年,各单位都要进一步抓住当前全国上下加大科技投入的大好形势,深入研究吃透政策,重点抓好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立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等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精心策划包装,力争在项目争取、项目实施、资金投入上实现更大突破。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是向上争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照市科技局分解的向上争取责任目标,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抓好信息收集、项目策划包装、落地建设、资金监管、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项目顺利实施。
借此机会,为了做好20xx年全省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工作,我谈三点要求:
一要吃透方案。新的考评方案在20xx年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和改进,主要体现在类别划分、指标总数和表彰分配上,我们要认真吃透最新方案,迅速动员部署,把考核方案研究透,细化责任任务目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
二要加强协调。考评工作不单单是科技部门一家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财政、统计、发改等部门的协调,因此,科技局要尽全力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共同把各项指标做优做精,力争指标数值有新突破。
三要大力争取。在以往的科技工作会议上,我曾多次强调,要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此次考评,大家要加强与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的汇报争取力度,务必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宜昌科技创新水平,及时准确掌握全省各项指标动态,确保今年的考核能取得好成绩。
同志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宜昌,是事关宜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推动宜昌的科技创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九
同志们:
今天的全市科技工作会开得很紧凑,很成功。上午,在非常隆重而热烈提气氛中颁发了黄冈市科技进步奖,记段远明作了重要讲话。远明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全市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明确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刚才,市科技局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这种形式很好。通过这个形式,鼓励先进、带动全市,促进科技管理工作不断创新,不断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永满同志就今年的工作提了具体要求,我都赞同。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 再上认识,掀起全市科技工作争先创优新高潮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很多工作在全国、全省都有地位,如科技致富工程、科技特派员、农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我们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当前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任务。黄冈市的科技工作条件很脆弱,科技资源比较不足,科技投入较少,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工作起步晚、基础差,科技工作的社会地位在很多地方还不够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搞好科技管理工作的障碍。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的任务又很艰巨;黄冈的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高新技术去推动,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现代科技去促进,实施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科学技术支撑,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市的任务我们任重道远。对此,工作在科技管理岗位上的同志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克难奋进的思想,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今年的重点要按照远明同志所要求的,以争先创优统领全市科技工作。
第一、 扎扎实实地打牢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工作基础。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既有一个地方科技工作的荣誉,又是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荣誉,还有相当的政治效应和经济效应。但到目前为止,全市只有武穴市是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市,直到去年,罗田县、黄州区才是达标县市。这种状况与我们黄冈这个大市极不相称,与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的期盼极不相称,与黄冈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极不相称。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扎实工作,创造条件,迎难而上。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除1--2个县区在短时间内有难度外,其他县市都有可能、有条件争取。因此,要以科技部、科技厅提出的"县市科技工作年"和市科技局提出的"科技项目建设加强年"为契机,以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为载体,争取政策,落实投入,改善条件,扩充资源,创造业绩,打好基础。这项工作往往被许多人认为是"虚"的,但对我们科技管理部门却是一项既实在的、又实惠的工作,武穴、罗田科技局的同志体会更深刻。所以,各县市区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争创方案,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第二、 认认真真抓好科技创新的亮点工作。科技工作涉及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在抓紧抓好日常工作的同进结合实际,突出重点,不断创新,抓好特色,营造亮点。依托特色工作,亮点工作扩大科技工作的社会影响,带动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大幅度的提升科技工作地位。就象武穴市抓高新技术产业,英山县抓科技致富示范村、民营科技实业,罗田县抓科技节地,浠水县抓科技特派员工作那样,集中人力财力,精心打造个性工作品牌,形成以品牌为核心的工作向心力,凝集方方面面的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我们的工作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当前,全市一是要在继续合力抓好科技致富工程、农村信息化、科技特派员这些工作的同时,还要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知识产权等方面有新的、大的突破,形成城乡互动、工农互动的科技工作新局面。特别是要全力打造黄冈大别山科技致富这个"品牌",在打造这个大品牌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全市经济发展不断作贡献,就能够牢固确立黄冈的科技工作在全省全国的地位。二是各县市区要极力开创自己的特色工作的新局面。,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条件差的地方,越要创造工作新特点和新经验,以特点增强吸引力和注意力,以经验争得领导和支持。****年的评优评先工作就要突出特色进行考核,各县市区都要吃透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学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的工作方法,确立自己的主攻重点,突破性地搞好自己的工作。
二、 再加措施,推进"县市科技工作年"取得好成效
今年是国家科技部提出的"县市科技工作年",我们一定要紧紧地抓住这一机遇,采取得力措施,争取好的效果。
一是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没有好的队伍,打不了硬仗,创造不出成绩。要加强学习,严格管理,创新机制,鼓励先进,想方设法造就一支干实事的、过硬的科技管理队伍,根除华而不实、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破罐破摔的消极观念。以过硬的工作队伍,过硬的工作绩效,赢得方方面面的尊重和支持,争取优良的科技工作环境。
二是要加强政策环境建设。国家、省和市对科技工作都很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文件,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善于运用法律、法规、政策赋予的职能,行使好自己的责任。同时,要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制发相当的政策和规定,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
三是要加强科技项目建设。去年是全市的科技项目建设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我们的实际需要相比,还很不够。今年确定为"科技项目建设加强年",目的是在巩固已有的工作成果基础上,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与"县市科技工作年"紧紧结合在一起,正确处理好"项目"与"工作"的关系。项目是工作的载体和直接体现,工作是项目的集中反映和概括,我们既不能因工作而废项目,也不能只为项目而不搞工作,要充分运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四是要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组织科技服务的职能,营造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在抓信息服务、科技特派员等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着力抓好科技成果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广泛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大中企业的合作与联系,争取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应用效果好的项目到黄冈转化应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培植成果转化应用的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积极在我市的小生产面对大市场,分散化的农民、民营个体小企业面对集团化的其他强势社会群体的利益竞争的现状中,充分运用科技纽带,广泛开展服务,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产业化水平和技术密集化程度,加速推进科技工作的良性循环。
五是加强科技人才工程建设。科技工作离不开科技人才。培养人才,启用人才,我们责无旁贷。黄冈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但又是一个人才严重缺失的地方。面对这个实际,我们一定要把培养人才、造就人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多样方式扶持一批科技带头人,并切实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为他们搭建充分显示聪明才智的平台,通过科技人才的奋力拼搏来实现我们科技发展战略构想,落实各项科技工作任务。
三、再争领导,努力实现今年科技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任何工作,领导是关键。争取领导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并非易事,也是讲究科学性。作为科技职能部门和分管领导,要切实做好工作。
一是要抓宣传。通过多种途径把中央和省委、的有关科技政策、法规,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现实科技发展动态与实例,宣传到每个领导,每个重要职能部门和每个层次的人们中去,形成全社会关注科技、重视科技、支持科技的大好局面。
二是要抓示范。重点要抓好科技示范基地,包括科技示范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村、示范户,科技示范企业,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科技示范体系。通过示范扩大影响,收到扩大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与科技教育的双重效应。
三是要抓服务。紧紧围绕生产实际,广泛组织科技下乡,科技培训,深入组织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主动参与决策咨询,敢于提建议、提思路,从多个层面上提升科技工作深入深度。
四是要抓投入。有关科技投入政策,都很明确,关键在抓落实上下功夫。政策规定的投入到不了位,说明领导重视程度不到位。全市的经济是很紧张,但为了长远发展大计着想,不能放弃对科技发展的投入,我们一定要努力争取,关键是两个方面要努力;部门要争,分管领导要争,不提不争,很难落实。这项工作,要作为本届分管科技县市长的重要任务,想方设法抓落实。否则,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工作也是一句空话。
五是要抓督办。要充分运用执法检查和行政考核职能,督促科技工作形成制度化、经常化。今年将要开展的科技目标责任制考核,一定不能弄虚作假,要结合考核和检查,该通报表扬的通报表扬,该通报批评就通报批评。通过这种方式,强化领导责任,增强地方党、政领导科技进步意识,为实现今年科技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起到助推导向作用,为今后全市社会、经济、科技工作的快速、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落实好各项任务,并结合实际努力工作,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为赢得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行各业、广大人民群众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做出努力和贡献。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
平安建设与每个家庭天天相连,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抓好这项工作,中央有要求,省委有部署,市里有安排,群众有渴望,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好。但是怎样把这项工作做得更为扎实,更为有效,更为深入人心,今天我们在这个现场会学到了经验,摸到了路子,找到了突破之点。刚才五位同志的发言就是闪亮的灯,鼓帆的风,推进我们的力量,带动我们的榜样。刚才曲书记的讲话,特别是他讲的几点启示,不仅是说给大家,对我也是一种教育,谈得很深刻,很符合实际,对大家富有指导意义,他做出的部署我完全赞成。怎样把我们的社区平安建设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我想能不能在这几个方面下点工夫:
第一,落实一个警务站。过去叫警务室,我觉得叫警务室比较小,就一个人叫室长,人们不以为然,要是叫站长别人就不知多大,站长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给人感觉更有力量。我曾经跟曹利伟同志建议过这件事,让同志们感到在受重用,这样干起来才有劲。所以,你们落没落实一个警务站,让一个片警在那工作这是第一点。公安是平安建设的主力军,是先头部队,是决定性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一支重要的先头部队。
第二,抓好一批单元长。我对此事极为赞成,上次我到杜山同志那去看,特别受教育,他说得头头是道,讲的例子个个鲜明,让我感到单元长真在起作用,真在为我们谋利益。还有乘风风街道第三社区的发言,包括今天__监狱的老干警介绍经验,也让人感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在为平安建设起作用。至于能不能抓好一批单元长,这是衡量基层平安建设取没取得成绩的一个标志,因为这是最基层,单元长概念都已经深入家庭了,深入人心了。
第三,活跃一支巡逻队。过去说组建,组建只是初级阶段,现在看是不是活跃起来了,起没起作用,如果仅仅有了,那是牌位,活跃起来发挥作用那才能为平安贡献力量。你看老张同志讲,职工每月去领工资被歹徒多次抢劫,他们一上歹徒就不敢出现了,这就是活跃着的起作用的巡逻队,不是那种应付上级检查的巡逻队。所以必须活跃一支巡逻队,把广大保安队伍、夕阳红队伍和老干部队伍、老党员队伍调动起来,如果没活跃的让他活跃起来,已经活跃的让他再兴奋起来,这样和老百姓天天有联系,事事有串联,给我们的警察同志就提供了千条万条的线索,帮我们破案创造条件。
第四,增上一批电子眼。就是电子监控设备。刚才我们看了几家单位,都有电子眼监控,它们过去在起作用,现在正在起作用,将来还会起更大的作用。今后,在我们的社区,各关键部位,包括重点道路上都应该有电子眼为我们做工作,今年春天的时候__晚报社一个编缉被杀,为什么破案快,就是电子眼发挥的作用。要想电子眼发挥作用,就得多宣传,在社会上,在街道上搞一些宣传画都可以,看似一张纸,瞅似一幅画,但它起的作用却很大。所以在我们有条件的时候,要增上一批电子眼。
第五,寻找一批好靠山。刚才曲书记说的`这个我很赞成,我们的街道、社区,包括公安部门,经济环境都不算太好,我们的靠山和经济来源,是辖区的广大企业,包括国有大企业和民营企业。我认为,凡是能生财的我们都应该跟它搞好关系,动员他们,督促他们,推动他们为我们平安建设多花钱,把钱花在关键处,那么我们的平安建设就会有一个新的局面,也会有一个新的效果。
仅仅五点希望,叫做“五个一”,希望下次再开会的时候,我们每个街道,每个社区,每个警务站都能够有新的起色,今天这五个典型,变成五盏灯,照出五条路,在我们__区为平安建设打造一片光明,让犯罪歹徒们闻风丧胆,让老百姓们感到安居乐业,这是我们的渴望,也是我们的追求。
谢谢大家。
《司法局法宣科科长在平安社区建设乘风现场会议上的讲话》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司法局法宣科科长在平安社区建设乘风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一
同志们:
次全市科技工作会议,是市政府确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刚才,文元同志传达了省里会议精神。下面,就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强大动力,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强化科技措施落实,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可以说,20xx年是我市科技事业跨越发展的一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数字上看,科技创新有了新的突破。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64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62.1亿元,同比增长26.99%,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较年初增长1.1个百分点。二是,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究中心)6家,获批总量均居全省前三位。三是,全市专利申请3473件,授权2486件,是历年来申请授权数量最多的一年。四是,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其中,获山东省科技奖励15项,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五是,全市12个县区全部通过了全国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并有6个县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受表彰的先进数量居全省第一。六是,先后与国内9所大院大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覆盖了4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集聚创新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七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科技计划,先后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12项,争取无偿扶持资金近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获重点支持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项,继续领跑全省国际科技合作,火炬计划项目获批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八是,获批建设院士工作站5家,引进包括院士在内的科技创新人才300多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使用有力推进了我市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
另一方面,从几件大事上看,我市科技工作成果丰硕。第一件大事,临沂高新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这是全国革命老区中获批建设的第一家国家级高新区,也是我省第8家国家级高新区,被评为20xx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新闻,是我市园区建设上的重大突破。第二件大事,我市被评为20xx年“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这是我市第一次获此殊荣,也是革命老区中的第一个。第三件大事,常林集团依托“高端液压主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实现了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的转变,成为全市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典范。第四件大事,成功举办了“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沂蒙行”活动,创造了专家最多、开展的服务活动最多、捐赠物资最多、取得成果最多、受益群众最多等多项记录,而且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后续跟踪和向上争取工作,成效显著。第五件大事,成功举办了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推介会,共帮助43家企业落实授信贷款8.7亿元,有效破解了科技型企业资金难题。对此,张务锋市长专门作出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战在全市科技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慰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科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地方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部分科技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的领导干部对科技工作的研究不够深入,推进力度不够大;有的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较少,缺乏科技创新的主动性。二是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足全省总量的5%,且大多数规模偏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仅为20.02%,低于全省平均值7.3个百分点,示范带动作用较弱。三是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偏少,缺少常林集团这样主动引进转化国外高端技术的范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四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企业集聚人才能力较差,用人机制不够灵活,人才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等。对以上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胡锦涛指出,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温家宝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最根本的要靠改革开放、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靠激发和调动包括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内的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部署安排,要求坚持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作为统领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坚持把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创新的重要途径,坚持把服务经济、服务民生作为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高全省创新能力。当前,国家不断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已成为制约我市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强科技创新迫在眉睫。为争取新一轮发展主动权,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好中求快“过四五”、富民增收“双翻番”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工作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推动我市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科学发展的轨道,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今年科技工作总的目标是,“四新一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达到20%以上,新增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15家以上,产学研合作覆盖面达到50%以上,矿业科技、农业科技、民生科技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新型工业强市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是支撑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要按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植发展,一手抓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较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呈现高位增长、快速发展态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要用好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创业引导资金,认真落实财政、土地、税收、招商引智等方面扶持政策,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力争“四新一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30%以上。在传统产业领域,要学习借鉴和推广常林集团的经验做法,积极推动机械、冶金、食品、木业、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发展。二是培育发展科技领军企业。要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各20家以上。要重点支持临工机械、金正大、金升集团等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为打造年产值千亿级主导产业和百亿级骨干企业提供科技支撑。要重点支持矿业骨干企业提高生产能效,延伸产业链条,引领矿业经济科学发展。三是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园区建设。要加快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二次创业”步伐,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招商选商、科技招商,招才引智,全面提升经济园区的集聚能力、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质量,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引擎。要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引导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提档升级、延长产业链条,并向特定优势区域聚集,重点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沭县申报高端机械装备制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沂南县、高新区申报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电动车特色产业基地。
(二)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增强临沂大学、农科院等涉农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大力开展良种繁育技术、高效栽培技术、健康养殖技术、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性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要支持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企业重点实验室等高端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快推进良种工程实施,重点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机制,支持种子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基地。二是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建设。要支持沂水县、罗庄区实施好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积极引导更多县区参与“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应用推广力度,加快转化一批集成配套并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设施。要发挥沂水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河东农高区、苍山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引领作用,打造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和转化孵化器,今年争取新认定农业科技示范园10家以上。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快农业科技村村通、农业科技信息户户工程与远程教育平台的整合,重点做好涉农信息咨询服务、农业科技推广等工作,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要加快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力争新增科技特派员人以上。要以科技活动周、农业专家服务团等为载体,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工作,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培养10万名乡土型农业科技人才。
(三)围绕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加快推进创新资源整合。一是加快推进市内创新资源整合。要打破部门界限,加强协作配合,尤其是科技部门,要主动加强与财政、发改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合,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合力。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要把我市科技发展方向与国家和省保持一致,把地方目标与国家和省目标有机结合,争取实施更多地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要用足用好国家中部地区政策,在提高企业承载能力和培育重点科技项目的基础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争取国家和省里的各类创新资源上来。三是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要在加强临沂市科学技术合作与应用研究院、中科院山东技术转化中心临沂中心、山东省科学院临沂分院等公共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力争全市5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实质性产学研合作,新建院士工作站5家以上。要继续重点推进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国内外大院大所的合作,探索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力争在我市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共同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探索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及先进技术成果服务我市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重点推进常林集团、华盛中天、天宝化工、众力液压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实施。
(四)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依靠高校院所,加快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全市产业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5家以上。要吸引和鼓励国内外大企业、著名高校院所来我市创办、联办研发机构,促进创新知识的生产、流动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转化孵化基地建设,重点支持高新区孵化器二期建设,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孵化器申报国家级孵化器,支持临港开发区建设省级孵化器,鼓励各县区、园区及重点骨干企业建立属于自己的孵化器。三是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要重点推进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信息查询网、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知识产权信息网建设。要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平台面向社会开展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推动我市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
(五)围绕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一是多途径培养人才。要加快提升我市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有针对性地培养更多研发型科技人才、急需型实用人才;认真落实好领军人才选拔培养计划,在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选聘、培养、造就一批行业领军人才,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校企联合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大力引进人才。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千方百计把有科技成果、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引入我市。要重点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十百千”工程、“重点项目人才引进工程”,着力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等高端人才。要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建立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高级人才参与我市的重要项目的研发。三是完善机制用好人才。要按照“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改善各类人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高层次人才落实相应待遇。要改进和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政策,对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作出突出贡献者继续给予重奖,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要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六)围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一是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要加强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要坚持“保质增量、质量并举”,通过计划、奖励、考核、资金扶持等手段,着力提高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要积极开展专利“消零”行动,确保每家科技型企业至少有1项自主知识产权。要认真做好专利资助工作,促进重大专利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与标准的运用和产业化。二是积极引导企业更好的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目前,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成为制约企业上市的重要因素,也体现着企业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要帮助企业建立起健全、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行业标准。三是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要加快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明确发展目标,指导全市做好知识产权工作。要继续开展专利执法专项行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专利侵权和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构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护专利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管理,提升服务,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新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树立“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摆到全局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在这方面,市里的态度非常坚决,那就是:科技工作遇到的困难,要优先研究解决;重大科技项目,主要领导带头到省去京争取;科技研发经费,要按时足额拨付到位;科技优惠政策,要全部兑现落实。要探索实行新的科技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县区的科技进步考核,增加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科技指标比重。县区也要参照市里的做法,积极帮助解决科技创新遇到的困难。
(二)加大科技投入。今年,市里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投入,增强了配套和引导能力。市里和县区都要积极探索科技投入的有效形式,逐步建立完善政府引导投入、企业主体投入、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完善银科企合作对接机制,建立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要启动新一轮的银科企合作,今年力争帮助企业获得信贷支持10亿元。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做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工作。
(三)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要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扩大科普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增强科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公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素养。要加强新闻媒体对科技创新成果和杰出科技人才的宣传,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形成人人关心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社会氛围。
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努力开创我市科技事业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二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和2005年房管工作目标,部署下一步科技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大会对荣获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2004年度科学技术奖项目及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管理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听取了先进单位和个人的经验介绍。在此,我代表市房管局向全体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多年来支持我局工作的市科委、市信息化办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结合全局科技创新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科技进步是行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它既体现在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形成和生产装备、工艺技术的提高上,又体现在管理、决策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过去的一年也深深地印证了:科技进步是房管行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2004年是我市深入实施“三步走”战略的重要一年。我局科技工作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思想,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局”发展战略,紧紧围绕“1266”房管总体工作目标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把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项重点工作中,取得了一批水平较高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成果,为提升我局科技实力,促进全局整体工作上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科技立项和获奖取得了新突破。我局《五大道保护开发技术的研究》等两项科技项目被列入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奥式商贸区信息化工程》等五项信息工程项目被列入市信息港工程贴息贷款项目,获贴息贷款额度8420万元;《海河两岸重点风貌建筑保护规划、整修方案的研究与应用》等3项科技项目被列入市建设系统科技发展计划。
二是科研成果转化取得实效。市局通过组织召开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组织科研单位对已完成的科研项目进行总结和成果应用,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如《天津市房地产产权产籍网络管理系统》成果已在全市21个区县应用,成为房地产市场高效管理的优质工具,该成果是我局“数字房管”的基础,将在房地产市场监管、为群众提供服务、政策研究、领导决策等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又如《建筑物“平改坡”改造方案的研究与分析》科研项目,其成果与市政府为人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的“平改坡”工作紧密结合,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科技手段替代传统材料和技术,使该项工作取得了社会、经济和科技的综合效益。
三是科研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按照“突出重点、强调绩效、严格管理、重点资助”的原则,2004年下达《完善天津市住房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的研究》等局级科研项目20项,补助经费比上年度增加了14%;按照《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严格管理,组织完成了19项科技成果的专家鉴定和验收工作。加强了项目的中期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7个项目下达整改意见,有效地保证了科研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四是“科教兴局”的理念深入人心。2004年我们强化了对基层单位科技工作的引导和支持,通过培训、参观、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了“科教兴局”战略的宣传,科技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如河东、南开等区局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河东房管局《高掺量粉煤灰技术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项目获天津市职工技术协会技术成果优秀奖。同时通过科技项目的研究与推广,调动了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为房管事业努力工作和拼搏的科技人员,正在逐渐形成一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科技工作肩负着房管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今后几年是我市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立昌书记在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清醒的头脑审视自己,以前瞻性的思维谋划全局。同时要求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的差距与不足。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成主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其竞争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创新、应用和转化科技成果进而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能力的竞争,谁掌握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
纵观国内科技发展形势,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各地各部门都将科技工作摆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格局。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科技强,则经济强;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创新是实力强弱的标志,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科技创新,努力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快速发展的路子。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不断提升房地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效率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的必要性,特别是在房管事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形势下,认清全局科技工作在发展思路、理念、政策法规体系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撑等方面与房地产快速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房管科技工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主要反映在对科教兴局、人才强局战略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具体科技项目落实不到位;在解决一些难点问题上还有空白和盲区,传统的管理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重视科技还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现象仍然存在;自主开发研究能力薄弱,还没有形成自身的研发力量,与国内同行业比还有一定差距;用科学的发展观筹划和指导工作还没有充分体现。
人员知识、层次和结构还不尽合理,而且缺乏科技拔尖人才;人才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才的作用和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培育人才成长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等。
研究和思考问题还只停留在眼前房管有关的工作层面上,特别是在一些重点课题的选项上,缺乏宽阔的思路和超前的思维。
以上这些不适应,势必制约我局科技进步和水平的提升,我们必须举一反三,认真思考,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加以改进和提高。
今年全市工作中有多处涉及我局直接和间接承担的工作,这是历年来最多的。我们感到形势喜人,而且更感到形势逼人,这将预示着今后一个时期,房地产行政管理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高水平完成好各项工作,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科技应走在前沿,发挥先导和支撑作用。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制定新举措,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房地产行政管理服务水平,确保房地产行政管理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健康持续发展。下一步房管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重点突破”的指导方针,建立“领先一步、自主开发、诚信合作”的科研创新体制,打造“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个发展平台,把不断为提升房地产行政管理水平提供支撑和服务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把发展、培养和凝聚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把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作为科技工作的基础和条件。
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型转变。首先是科技工作不能脱离房管系统行政管理职能,要依靠科技手段,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实现行政管理的新效能;二是科技工作要紧密结合房管工作的特点,以“房”为中心,开展四新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要围绕房管行业特点,拓宽经营渠道,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实现多元化发展,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全行业共同发展。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也是科技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位居我市规划建设系统前列,切实发挥数字房管作用,提高应用效能,以科技引领管理服务工作取得新突破。瞄准更高目标实现科研项目在建设部、市科委、市信息化办立项率达到年科研项目的10%。加强重点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力度,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力争60%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带动并促进房管工作的快速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提高。围绕科技创新,整合资源,聚集人才,加大投入,加快利用信息化等新技术和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速度,抢占科技创新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科技进步对房管事业的贡献率,力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95%以上。下一步检验科研成果的标准不能只限于研究成果,关键要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和所发挥的作用,否则不能作为完整的成果。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不同专业队伍的技术带头人,建立并完善科技人才的管理机制,使专业技术人才在房地产建设和管理领域形成群体优势。
一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做好贯彻全局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实施工作。各单位要按照《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2005~2010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实际工作,抓好科技发展规划的落实。要紧密结合房管各项业务的实际,做好阶段性计划安排,明确科技工作重点。二是要创新科技管理新机制。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保障,形成全局追求科技进步的整体合力。要从做好科研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入手,进一步规范科技项目从申报、论证、评审、下达和验收以及成果转化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推动并完善科技项目立项招投标制度。加大利用社会科研力量的合作力度,建立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实现科技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要站在全市大局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房管科技工作。要紧密围绕房地产管理中涉及全市发展大局及社会和市场急需的问题来确立科研项目,做到立项有超前性、研究有针对性、成果有创新性和实效性,形成科技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一是要把科研工作的重点放在能为管理决策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上,运用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先进理念和现代化的手段研究房管领域发展与改革中的战略性、前瞻性、政策性问题,如:房地产市场未来3至5年发展与需求趋势研究、建立预警预报分析评价体系;建立房地产诚信化建设体系;如何规范和拉动房屋租赁市场对策研究;公有住房(租售比)科学合理的结构与管理;住房社会保障长效管理机制;旧住宅小区实施物业管理;“数字房管”的拓展与利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利用;旧城区住宅改造等等,都是当前和一定时期内工作的热点和重点,需要我们利用科学的手段去开发和研究,为我们行政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二是要不断加强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自主研发为主,借助社会科研力量的合作为辅,不断提高科研水平,高效率地完成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管理与实施,研究出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重点项目,确保科研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一是要重视发挥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不断破除旧观念,把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结合起来,尊重和运用人才成长规律,以事业留人,用感情聚人。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加快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科技人才资源,建立科学的人才竞争和管理机制,培养和锻炼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层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认真做好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的工作,建立人才结构与房管工作需要相协调的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保证。
三、几点要求。
立昌书记在2004年12月22日市委全会上谈到加快科技创新时强调:“不重视科技进步的领导干部,就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耽误了科技进步,就是误事误时。”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领会这一讲话的深刻内涵,认清形势,增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紧迫感,牢固树立“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和“领先一步、高人一筹”的发展理念,切实把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计划,提高用科技进步和创新来破解工作难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房管事业的贡献率。要加强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自觉按科学规律办事,不断提高自身科技素养,不断提升领导科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我局科技工作新局面。
科技工作要始终围绕促进房管事业发展为主线,密切关注国内外同行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善于做好对科学管理经验的引进与吸收。要立足房管事业发展的实际和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突出重点,选题立项,精心组织,超前研究,切实发挥科研在实际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同时注意发挥大专院校等社会科研力量的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团结协作、联合攻关的优势,积极探索,潜心钻研一些带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问题,力争研究出一批极具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推动房管事业更快的发展和进步。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这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实施科教兴局、人才强局的战略,需要我们造就一支具有房管特色的科技人才队伍,为科教兴局做出新贡献。
同志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市“三步走”战略目标,确保房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给我局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希望全局各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乘当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
活动的东风,充分认识到房管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面临的新压力和新责任。按照“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再上新水平”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行业重点工作,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房地产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而努力!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三
(3月12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刚才,参观了“科技信息村村通”、“科技示范园”现场,传达了《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各级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科技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今年以来,各级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围绕抓重点、上项目,抓示范、建园区,抓特色、求高效,抓龙头、促产业,抓体系、促服务,抓科普、促推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特色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得到强化。工作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级高度重视。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均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中长期发展规划、阶段发展计划和激励、考核、奖惩措施。主要领导能够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专门人员具体抓,层层落实科技工作责任制,保证了全县科技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农业科技工作成效明显。各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园工程、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科技特派员工程进展顺利。到目前,全县已建有县级以上科技示范园19处,占地1.3万亩,总投资近4000余万元,年经济效益达到8750万元;科技信息村村通示范、试点工作已经完成,为下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科技工作环境日益优化。通过对科技工作的全方位宣传发动,全县上下对科技工作的认识逐步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学科技、用科技、讲科技蔚然成风,科技富民、科技强企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科技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个别单位对科技事业的重视程度不够;科技工作进展不平衡;对科技投入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扶持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不能完全兑现,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县科技事业的兴旺发达,制约了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各级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力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特派员工作要以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面向农民、面向广大科技人员,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突出对接抓选聘,形成一批结合基础稳固的利益共同体。要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用开放的`理念,全方位、多层次地选聘科技特派员,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人才资源的需求,使科技特派员队伍在规模上有所扩大,在整体水平上有新的提高,形成一批利益共同体。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切实抓好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考核奖励,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效能建设,设立效能反馈投诉信箱和热线电话,以便干部群众监督反馈。
(二)突出引导抓示范,建立一批承载科技成果展示和推广的基地。要把引导科技特派员建立示范基地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在每个乡镇建立2-3个不同领域的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在全县培育10个以上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亮点,使之成为展示科技成果、推广实用技术、普及科技知识的平台。要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示范基地、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的科技特派员,逐步把区域特色产品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要积极探索建立一批专业技术协会、农产品产销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农业规模化、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三)突出素质抓培训,培养一支整体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要加强科技特派员素质教育,提高科技特派员个人综合素质,整合科技人才资源,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的整体作用。充分发挥专修学院和科技特派员单位的作用,及时举办各类科技特派员培训班,组织科技特派员到外地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绝大多数科技特派员锻炼成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精通某一方面专业技术并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优秀人才。
的扩展和质上的提升。
三、注重科学谋划,切实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科技信息村村通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有关配套政策,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切实做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信息村村通工作,进一步加快我县农业科技事业发展。
(一)围绕特色产业,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和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要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融入到示范园区的建设中,不断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管理体制和机制,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之路,实现市场、龙头、基地、农户的链式发展。科技局要积极做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布局、审批、立项等工作,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把关。科技示范园区既要有适度规模,又要有前瞻性,不搞大而全,不搞遍地开花。县级以上示范园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乡镇级以推广普及为主。要广开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以社会投入为主导,金融投入为辅助,财政投入为补充,走自我发展之路。要用自身效益,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用自身特色,吸引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来园区合作,带动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各级财政要及时落实科技研发经费,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和发展。
(二)组织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开展全方位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要大力宣传信息建设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和参与这项工程的积极性。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各乡镇和科技、农业等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组织,落实专门人员,同时对项目所需资金进行统筹安排。
(三)加强农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要加强产学研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促进农产品增值、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搞好自我创新,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立足资源优势,开发名、优、特、稀产品,创地方名牌,不断推动示范园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效益。要继续开展好“四下乡”活动,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科技信息村村通”等网络资源,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四、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全县农业科技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业科技工作当作一项长期任务来抓,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指导,为科技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要强化领导,形成合力。“科技特派员工程”、“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园工程”是当前农村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督导协调职能,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开展。科技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搞好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要在资金、人力、物力、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齐抓共管、联合互动的局面。
要强化宣传,形成氛围。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新闻媒体要通过会议、培训、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广泛宣传“科技特派员”、“科技信息村村通”、“农业科技示范园”工程的目的、意义、效果,扩大社会影响,争得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为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创业拓展空间。要积极宣传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典型,用鲜活的事例,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把一大批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要加大督查,严格考核。要按照“三个体系”的要求,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踊跃投身科技特派员工程这一惠及农民、造福农村的伟大事业。要积极做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要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措施,确保示范园工作规范有序发展。
同志们,做好农业科技工作任务艰巨而紧迫。全县各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开创农业科技工作新局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有关配套政策,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切实做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信息村村通工作,进一步加快我县农业科技事业发展。
(一)围绕特色产业,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和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要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融入到示范园区的建设中,不断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管理体制和机制,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之路,实现市场、龙头、基地、农户的链式发展。科技局要积极做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布局、审批、立项等工作,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把关。科技示范园区既要有适度规模,又要有前瞻性,不搞大而全,不搞遍地开花。县级以上示范园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乡镇级以推广普及为主。要广开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以社会投入为主导,金融投入为辅助,财政投入为补充,走自我发展之路。要用自身效益,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用自身特色,吸引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来园区合作,带动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各级财政要及时落实科技研发经费,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和发展。
(二)组织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开展全方位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要大力宣传信息建设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和参与这项工程的积极性。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各乡镇和科技、农业等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组织,落实专门人员,同时对项目所需资金进行统筹安排。
(三)加强农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要加强产学研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促进农产品增值、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搞好自我创新,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立足资源优势,开发名、优、特、稀产品,创地方名牌,不断推动示范园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效益。要继续开展好“四下乡”活动,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科技信息村村通”等网络资源,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四、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全县农业科技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业科技工作当作一项长期任务来抓,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指导,为科技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要强化领导,形成合力。“科技特派员工程”、“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园工程”是当前农村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督导协调职能,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开展。科技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搞好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要在资金、人力、物力、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齐抓共管、联合互动的局面。
要强化宣传,形成氛围。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新闻媒体要通过会议、培训、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广泛宣传“科技特派员”、“科技信息村村通”、“农业科技示范园”工程的目的、意义、效果,扩大社会影响,争得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为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创业拓展空间。要积极宣传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典型,用鲜活的事例,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把一大批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要加大督查,严格考核。要按照“三个体系”的要求,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踊跃投身科技特派员工程这一惠及农民、造福农村的伟大事业。要积极做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要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措施,确保示范园工作规范有序发展。
同志们,做好农业科技工作任务艰巨而紧迫。全县各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开创农业科技工作新局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四
(2月25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科技工作会议,这是一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州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科教兴县,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会议。下面,我就做好全县科技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科技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摆在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位置。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为我们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各乡镇、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要充分认识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谁在知识和科技方面占优势,谁就能在发展上占主动,科学技术的竞争,其核心就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上的竞争。今年,赵基县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强自主创新。推进机制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激励扶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注重农业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应用推广,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科技引领作用,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我们要营造有利于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条件共享和科技投融资服务的政策环境,推动科技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整成科技资源。进一步落实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鼓励在矿冶、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进行技术转让、参与管理,实现“双赢”发展。大力扶持科技先导型企业发展,依托重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用先进技术装备优势产业,提升科技含量。鼓励骨干企业建立专家流动指导机制,帮助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开发高精尖产品。加强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增强可持续发展活力。那么面对竞争和机遇,我们更应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实实在在地落实在行动上。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二)要充分认识推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是加快实现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长期以来,我县的工业经济以矿业、建材为主,经济增长以资源消耗型为主,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矛盾,面临着瓶颈制约增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从单纯资源开发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之路。就需要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和责任感,完善服务体系,加强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三)要充分认识我县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中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紧迫感。近年来,我县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了很大成绩,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明显增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我县经济发展总体上是依靠增加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来实现,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导致了资源要素紧缺,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高效益、高科技、低消耗的先进生产力,发展物流、绿色食品等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化,把经济增长逐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祥云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科技工作的发展。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摆在全县科技工作的核心地位,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构建创新型祥云的重要支撑,全县的科技工作必须抓住和用好科技进入重要跃升期的战略机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突出重点,明确目标任务,狠抓落实,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在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下功夫。科技平台是科技人才、信息和成果集聚的载体,也是科技创新活动和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的主要通道,要按照“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思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围绕现代农业、环境资源和健康与安全等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建设一批行业创新平台,形成一批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一条龙的产学研联盟。二是围绕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以精深加工、新型建材为重点,建设一批企业创新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成果转化、检验检测、技术诊断等技术服务,逐步实现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的跨越。三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引进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科技孵化器,完善配套服务,强化孵化功能。
(二)要在重点项目攻关创新上下功夫。围绕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工程,通过重点领域的突破,推进整个科技创新能力的跃升。一是围绕我县重点发展的以飞龙公司、红蜘蛛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矿业产业和以银龙公司、龙云公司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拓宽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加强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技术研发,力争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二是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加强传统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降低能源消耗,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工业经济由外延向内涵提升的新跨越。三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要注重农业科技研究,加快扶贫开发综合示范园区建设,推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完善农业科技引进、试种、示范和推广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要在完善科技创新保障机制上下功夫。技术创新是各种创新要素优化组合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经济行为,只有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一是要强化政策保障机制,贯彻落实好国家与省、州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以及我县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二是要强化科技投入机制,在继续加大对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的同时,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研发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县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资体制。三是强化人才保障机制,坚持“引进、培养、使用并重”的原则,根据我县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门人才,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培训,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在创新创业中成长,在创新创业中成才,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三、形成合力,着力营造科技事业发展的新环境。
科技创新不仅是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就科技论科技、就科技抓科技的思想,从组织领导、指导服务等方面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科技创新提供组织保障。各级各部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的高度出发,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关心科技、支持科技、谋划科技、亲自抓科技,真正做到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继续实行乡镇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各乡镇分管科技的领导要抓科技、管科技,切实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要建立定期研究科技工作的机制,把科技工作摆上各级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制定规划凸显科技,工作部署突出科技,力量安排加强科技,真正把它融入到我县各项经济社会工作中去,扎扎实实地推进科技工作。
(二)切实抓好科技依法行政责任制落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下面李德明局长还要将做工作报告,将进一步明确全县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下步工作重点,在下步的工作中关键是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的监督考核工作力度,完善考核体系,突出考核重点,创新考核方法,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在全县形成加快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保证。去年已经对各乡镇的科技工作进行了考核,今天还要进行总结表彰。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特别是分管科技的领导,都要围绕本地科技发展的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三)要通力协作,为科技创新提供环境保障。科技创新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各行业、各领域,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科技主管部门要切实找准位置,明确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大局,充分发挥好第一生产力的先导作用,认真履行好全县科技工作的参谋、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以满腔的热情,关心、支持科技工作,为科技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全县各项科技工作再上新阶。
同志们,做好年的科技工作,完成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团结协作,奋发有为,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环境优美的新祥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五
同志们:
这次创建平安单位现场会,大家现场参观了工商局、教育局、城建局、地税局的综合治理工作。刚才,***副书记对全市开展平安单位创建活动进行了动员和安排,我完全同意。
近年来,广大政法干警和综治干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为全市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截止9月底,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23.15亿元,增长15.9%,财政总收入达到39.84亿元,增长48.5%。更为可喜的是,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魅力城市展示活动中,我市荣获中国魅力城市的称号,是华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也是政法各部门、各综治成员单位协调配合,积极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开展平安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搞好市直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创建平安单位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创建平安单位是我市打造平安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综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重要性就在于:
(一)创建平安单位是促进长治发展的需要。
发展离不开稳定。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两年前,市委、市政府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打造平安长治,创建全省最安全城市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切实抓好本单位的内部防范,象工商局、城建局、教育局、地税局那样,把本单位建设成一个又一个的平安单位。因为,市是由单位组成的,市是我们所有单位集合体的总称,每个单位都建设成平安单位,那末,全市就是平安长治。如果一些单位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不配合、不参与,创建平安单位的活动就不可能落实。个别单位工作跟不上,将会影响全市创建平安工作的.大局。所以,在打造平安长治中,各单位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搞好本单位的治安防范工作,营造出稳定和谐的环境,为打造平安长治做好你们本单位的工作。。
(二)创建平安单位是确保单位自身稳定的需要。
单位自身的稳定是第一工作环境。试想一下,单位内部上访不断,连续失盗,出现犯罪行为,这个单位就不会有一个正常的工作秩序。过去,一些单位不断发生信访问题,单位主要领导经常花费了很大精力,本职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就是工作教训。今年以来,市综治委专门对市直综治成员单位的夜间值班情况进行了几次突击检查,发现的问题与市委、市政府创建平安单位的要求极不相符,我们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的差距。
因此,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创建平安单位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稳定与发展、个体与全局的辩证关系,强化基础,抓好稳定,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做到本职工作与治安防范两不误,加快发展与化解矛盾两促进。
二、扎实抓好创建平安单位的三个重点。
创建平安单位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各单位一定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有重点地解决本单位的突出问题。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认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矛盾是影响稳定的主要因素。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对已经出现的矛盾,已经激化的矛盾,主要领导要亲自解决。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形成之前,防止矛盾激化。决不允许推诿扯皮,把本部门、本单位的矛盾推向社会,把应该本级解决的问题推给上级。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因地制宜地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把这项工作纳入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的苗头,正确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问题,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本单位干部、职工不发生大的矛盾纠纷,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
在集团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十六
同志们:
刚才,晓聪局长作了工作报告,对20xx年度全市科技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对20xx年度重点工作做了具体部署。请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会上,表彰了荣获20xx年度全市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下面,我就全面推进今年科技创新升级工作,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用中央判断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此,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主动认识新常态,必须切实把握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和科技创新的基本特点。经济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等特征。同时,新常态下的科技创新具有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更加紧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创新周期缩短,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金融资本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明显加速等特点。认识新常态的核心要义,就是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这是各级政府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点,也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工作者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二)主动适应新常态,必须深刻把握中央和省、市对科技创新的新要求。党的以来,习先后15次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将创新驱动战略落实到位,关系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对科技改革发展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强化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在这次全国人大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要用体制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些都为新时期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基本遵循。省委全会更是强调把创新升级作为发展升级的关键举措,强书记和鹿省长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都强调要向创新要动力,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我省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以创新引领发展升级。在我市前不久召开的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王少玄市长明确提出要“强化创新驱动,在推动工业升级上谋求新突破”。这些都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的期望和要求更高了,今后科技工作的任务更重了。
(三)主动引领新常态,必须努力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科技管理方式。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提出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我们科技管理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引领,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科技管理方式,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升级”这个核心,加快转动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两个轮子”,努力实现科技战略部署、创新依托力量和科技资源配置三个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加快转移到创新驱动发展上来。
二、客观分析我市科技工作形势,着力增强奋发有为的信心和勇气。
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升级正步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对此,我们要从发展的大局来客观分析和科学谋划我市的科技创新工作,以更加自信、更加自觉和更加紧迫的精神状态加快科技创新发展。
一是要清醒认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的旺盛需求,不断增强使命意识。当前,我市经济正处于发展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县域发展、民生改善,都对科技创新提出越来越紧迫的需求。比如说,在产业升级上,目前我市传统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2.6%,总体层次还不高,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生产能力,并且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靠科技提高产业竞争力。在县域发展上,无论是我市推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吉泰走廊发展,还是井冈山区科技扶贫,都需要立足全局聚焦科技创新动力,推动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要素资源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这就需要我们切实解决科技供给不足与需求旺盛的矛盾,进一步释放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二是要客观看待我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自信。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进步。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省排名明显上升,20xx年由此前的第8名上升为第6位,并由第3层次进入第2层次的第一位,20xx年有望再创佳绩;全市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夯实,20xx年在省级协同创新体、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产业技术联盟组建工作上,获全省3个第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提前一年完成总量70家的目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增加值同比增长27.1%和36.3%,由去年全省的第5位跃升为第3位;全市科技创新成果再创佳绩,年内全市获批省以上科技项目137个、经费12271万元;取得科技成果60项,其中4项成果获得省科技奖二等奖以上初审提名,创历史新高;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明显,获全省专利执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工作思路,以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加快赶超引领步伐,完全有信心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三是要敢于直面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努力增强进位赶超勇气。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全市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一是整体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20xx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中,我市仅得67.41分,仍在70分以下,与第一层次的设区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有些与科技进步关联密切、权重较高的指标排位靠后。如,全市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人均r&d经费内部支出、单位gdp能耗指标均排在第11位,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授权量排第10位,等等。二是科技经费投入水平不高。在财政科技投入方面,虽然在科技创新指数考核过程中,各地上报的财政科技投入均达2%。但关起门来讲,里面水分还是蛮大的,真正由县局安排的科技经费不少县还没达到50万元。同时在企业研发投入方面,20xx年全市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排第9位,排位明显靠后。20xx年要达到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5%考核要求,全市必须达到十几个亿,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差距还是挺大的。三是自主创新水平较低。从科技进步综合监测评价结果来看,20xx年我市的自主创新水平得分仅为0.46分,排全省第9位,其中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分别排第八、第九位,仅高于抚州、上饶两市。四是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从20xx年科技创新指数考核的情况来看,如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这个指标上,全市有1/3的地方同比增幅在50%以上,也有少数几个县同比增长仅为个位数;在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重这个指标上,全市还有4个县没有达到10%考核目标。对此,我们既不能因取得的成绩而盲目自大,也不能因为存在的差距而妄自菲薄,必须强化目标导向,加速进位赶超,确保创新升级步伐更加扎实稳健。
三、全力以赴抓好今年科技改革工作,切实提升全市创新发展的整体水平。
今年是全面落实重大改革任务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谋划“十三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做好全年科技工作意义重大。
(一)要坚持改革创新。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深化科技改革的重大举措,下发了《加强和改进中央财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意见》、《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和《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等。我市也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升级的实施意见》和《科技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管理办法》等文件。做好今年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衔接国家的改革举措,通过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为创新升级增添动力。一是要深化科技项目改革。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在去年出台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市本级一般性指导计划和科技项目竞争性安排管理办法。二是要转变科技管理职能。要加快推动科技管理部门把主要精力从抓具体项目更多转到宏观管理和服务上来,强化抓战略、抓规划、抓重点、抓布局、抓监管。三是要抓好简政放权。要在去年取消4项行政审批权,下放安福省管县科技业务管理权的基础上,根据科技局人少事多的现状,将网站建设、科技入园等一些辅助性工作下放到局属事业单位,让政府的“减法”变为市场的“乘法”。四是要抓好科技规划编制。要把规划作为政府加强科技宏观管理、规范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系统梳理“十二五”全市科技发展重大成就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我市产业升级,遴选一批重大项目,抓好“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
(二)要狠抓工作落实。当前,今年全市科技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过硬作风抓好工作落实。一是要着力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紧扣当前发展升级的迫切需求,围绕我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力求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我市主导产业整体竞争力。二是要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一批企业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新建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积极跟踪吉安高新区升级工作,力争高新区升级早日获批。三是要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开展企业专利“十百千万工程”,推动科研院所和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管理和保护,力争20xx年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同比增长30%以上。四是要着力加强科技服务。强化科技金融结合,加快形成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科技创新的格局;强化政策服务,推进高企认定、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落实;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深入推进科技入园,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五是要着力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引导科技向基层聚集,更加注重统筹县域科技发展,突出县域科技特色。各县市区也要发挥各自优势,突出特色,努力形成核心带动、多点支撑、良性互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刚才,晓聪局长在工作报告中就今年的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工作作了部署安排,会后市科技局还要召开专门会议启动这项工作,在这里我就这项工作再作一些强调。会前,我了解了一下情况,中组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在全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实施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我们江西为了落实此次专项计划行动,启动了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专门为我市派出19个科技特派团,108名科技特派员,特派员队伍规模很大,特派员素质也很高,并且初步为每名特派员专门安排了2万元工作经费,这项工作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我们革命老区关爱,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为特派团搞好协调服务,扎扎实实抓出成效来,让科技人才在发展农业富民产业中充分施展才华、发挥作用,让基层农民、企业真正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
(三)要鼓励创新创业。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支撑发展升级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就难以赢得未来。实现吉安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既要靠深化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激发和释放经济发展活力;也要靠科技创新提升发展水平,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去年,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敬业奉献、开拓进取,取得了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的科技成果。在前些年创下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优异成绩的基础上,又取得了4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初审提名良好成绩,推动了全市创新能力大幅上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和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当新常态,再接再厉,积极进取,攻坚克难,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在推进科技创新创业过程中,努力创造更多科技成果,并着力促进创新成果落地,不断迈向“吉安创造”的新高度,为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促进“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吉”作出新贡献!
(四)要强化协同创新。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加强协调创新,才能发挥1+1?2的倍增效应。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协同创新”。一是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利益机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向企业和产业聚集,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协同创新体,主导产学研合作研发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二是强化上下之间协同创新。围绕全市创新升级的目标,在提升全市科技进步指标、打造科技品牌、科研示范基础、申报国家重大项目等方面,上下一心,互相协作,共同推进,不断提升科技部门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显示度。三是要加强部门之间协同创新。一方面,要加强科技部门内部的合作,对工作不推诿扯皮,遇事多商量,相互多帮衬;另一方面要主动加强与工信、发改、财政、统计等部门的协作,争取理解、支持和配合。四是要推动国内外科技资源协同创新。加强与科技部、省科技厅的上下联系,主动融入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局,加强计划项目衔接。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此外,要加大国际合作力度,积极申报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引进一批国外优势创新资源落实我市,从而实现借力发展,借梯登高的目标。
同志们,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做好今年创新升级各项工作,为实现全市“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吉”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