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导游词(精选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鹿洞导游词篇一
朋友们,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所学院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700多年的影响,一度被称为“世界第一书院”。这是我们要去参观的庐山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山脚下。在五老峰的照顾下,四周环绕着卓尔山、后平山、古一山,从高处俯瞰他,宛如一个山洞。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整的书院。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这里是鹿的快乐家园。唐朝贞元年间,洛阳少年李勃带着弟弟来到这里。他们在这里隐居读书,美丽的群山使他们的学业迅速成长。李东阳·波在这里学习后,与白鹿原中的白鹿交了朋友。这只经常和李博交往的白鹿,受李博耳朵的影响,也善解人意!经常帮李博在山外的集镇买学习用品,送信。长期以来,山外的人们认为李勃的白鹿是神鹿,就称李勃为“白鹿先生”,李勃读书的地方就叫“白鹿洞”。李勃师兄开创了白鹿洞以书为中心的时代。
南唐时期,南唐在白鹿洞建立了国立高等学府“庐山郭雪”,这是中国办学的开端。到了1977年的北宋,太平天国时期,宋太宗把《九经》等书送给了白鹿洞书院。从此,白鹿洞书院在当时的中国逐渐出名。
南宋大教育家朱出使庐山南巡,使白鹿洞书院熠熠生辉。这期间,朱副总亲自担任白鹿洞书院的窑洞主人,给学生讲课。根据当时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规范和学习规则(白鹿洞主义),确定四书五经为学生的主要科目。
朱在白鹿洞书院将自己的教学思想转化为教学实践。系统地改革了旧官办书院教育即为官读书的弊端,大胆地推动和创立了新的书院教育体系。特别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朱在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改革实践,直接影响了中国封建后700多年科举教育的制定,成为后世中国办学的典范。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白鹿洞书院开始享有“海上第一书院,世界第一书院”的美誉。
目前白鹿洞书院山林面积3000亩,其中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整个书院沿刀溪道口而建,北向南,五组建筑。白鹿洞书院现存碑刻150余处,摩崖石刻多处。这些都是你能感受到学院浓厚文化氛围的地方。
让我们走进这书香依旧的圣地,感受书院的墨香...
白鹿洞导游词篇二
历史追溯到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后李渤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学者争相往之。
辛亥革命以后,书院遗址曾遭火灾,藏书大部分损失。民国七年(1918),康有为曾题写《白鹿洞书院》横额,书院也偶有修整,但终又日益颓坏。国民党军官训练团曾一度占用书院院舍。抗战时期,又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破坏,合抱大树毁坏甚多。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表示白鹿洞书院由当时设在南昌的中正大学接管,作为中正大学的永久校舍,但这个计划并未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在庐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的遗产过程中是联合国专家考察下塌首选第一站。
白鹿洞导游词篇三
朋友们,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那座书院对中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七百多年的影响,曾被称作“天下书院之首”。这就是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庐山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的山麓,他在五老峰呵护之下,又有卓尔山、后屏山、古翼山环合着,从高处俯瞰他,就象一个山洞样的。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备的书院。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这里是鹿的快乐家园。到了唐代贞元年间,有一位叫李渤的洛阳少年带着他的弟弟来到了这里。他们在此隐居读书,优美的山林,使他们学业长进的很快。年少的李渤在读书之余与生活在这里的白鹿群中的白鹿做上了朋友。这只经常与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薰目染,尽然也善解人意呀!经常帮李渤到山外的集镇上购买些学习用品和投送书信的事情。天长日久山外的老百姓以为李渤的这只白鹿是神鹿,于是就称李渤“白鹿先生”,李渤读书的地方就叫“白鹿洞”了。李渤兄弟开创了白鹿洞以书为中心的时代先河。
在南唐的时候,南唐王朝在白鹿洞建立了国家级的学府“庐山国学”,这是国家办学的开始。到977年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御赐白鹿洞书院《九经》等书籍,从这时开始白鹿洞书院在当时的中国就渐渐生出了名气。
南宋时大教育家朱熹来到庐山山南任南康军知军时,让白鹿洞书院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辉。这个时期中的朱夫子亲自担当白鹿洞书院的洞主,为学生讲学。并且根据当时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制定出一整套完备的教学规范、学规(白鹿洞教条),并将四书五经等确定为学生主修课目。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中将他的教学主张变成教学实践。系统地改革了旧时官办书院教育仅仅就是读书为做官的弊端,大胆的推行、创办出新型的书院教育制度。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以及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急需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改革实践,直接影响了封建中国后七百多年的科举教育制定,并成为后世中国办学所遵行的样榜。也就是从此时,白鹿洞书院开始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
现在的白鹿洞书院的山林面积有三千亩,其中建筑面积占3800平方米。整个书院沿贯道溪而建,座北朝南,尚有五组建筑。在白鹿洞书院里至今有遗存着150多块历代碑刻和许多摩崖石刻。这都是能感受当年书院浓厚的文化气息的地方。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书香依旧的圣地,去感受一下书院的瀚墨香味…
白鹿洞导游词篇四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几个小伙伴和他(她)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白鹿洞书院玩。
那天早上下了很大的雨,但是我们仍然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准备出发。
一路下着大雨,到了庐山北门,遥望庐山,庐山就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云雾缭绕,美丽极了!一路欣赏着云雾,不知不觉就到了白鹿洞书院入口。
等大家都到齐了,我们就顺着一条幽静的公路走去,公路两旁全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走进大门,首先进入先贤书院,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报功祠,报功祠是用来纪念李渤、周郭颐、朱熹、程颐、程颢、张横渠、陈了翁、陶渊明、刘西涧父子七先生。祠内有许多图片和石刻画。
接着就来到了朱子祠。朱子祠是用来纪念朱熹的祠。祠为灰色砖瓦,平面呈长方形,祠内有朱子自画像石刻,石刻左立《文公朱子专祠碑记》,右立《白鹿洞书院学规》,上面有“学达性天”的金字匾额。
然后就来到了棂星门,进入棂星门就看到了泮池,池上建有一座拱形的石桥,桥两侧装有花岗岩的栏杆和栏板。这就是状元桥。听说只要走过了状元桥就可以当状元,但是只能走七步。一听说可以当状元,小伙伴们便争先恐后的走上去。但是这只是一个传说而以,要想真正考上状元,还得靠我们的努力学习才行。接下来我们走到了贯道溪。溪上有一座枕流桥。站在枕流桥上向下望,桥下溪流奔涌,哗哗的流水声在桥下回荡。
最后就来到了石鹿洞。洞内有一个石鹿,石鹿竖耳昂首,凝视前方。石鹿后有《少司马大中丞蔡公重兴白鹿书院记》。看完了石鹿,我们要去看真正的白鹿。白鹿全身雪白的毛,黑珍珠似的眼睛,耳朵微微向两边伸,非常可爱。一有人来,它们就走过去,好像在说:“欢迎你们来白鹿洞书院。”
游玩了白鹿洞书院,使我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知道了原来我们中国的文化这么博大精深。
白鹿洞导游词篇五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南唐升元四年(940),南唐政权在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这是一所与金陵(今南京)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北宋初年,江州的乡贤明起等,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从此始,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
《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自朱熹之后,白鹿洞书院“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
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维修为正统元年(1436),以后还有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间的维修。进入清代,白鹿洞书院仍有多次维修,办学不断。19世纪末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急剧的变化,出现了教育改革的热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变法,改书院为学堂。白鹿洞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停办,洞田归南康府(今星子)中学堂管理。宣统二年(1910),白鹿洞书院改为江西高等林业学堂。国民党时期,蒋介石准备要南昌中正大学接管白鹿洞书院,但未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保护和维修。1959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成立庐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设置作为学术研究机构的白鹿洞书院建置;1990年成立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现在,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白鹿洞导游词篇六
朋友们,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那座书院对中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七百多年的影响,曾被称作“天下书院之首”。这就是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庐山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的山麓,他在五老峰呵护之下,又有卓尔山、后屏山、古翼山环合着,从高处俯瞰他,就象一个山洞样的。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备的书院。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这里是鹿的快乐家园。到了唐代贞元年间,有一位叫李渤的洛阳少年带着他的弟弟来到了这里。他们在此隐居读书,优美的山林,使他们学业长进的很快。年少的李渤在读书之余与生活在这里的白鹿群中的白鹿做上了朋友。这只经常与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薰目染,尽然也善解人意呀!经常帮李渤到山外的集镇上购买些学习用品和投送书信的事情。天长日久山外的老百姓以为李渤的这只白鹿是神鹿,于是就称李渤“白鹿先生”,李渤读书的地方就叫“白鹿洞”了。李渤兄弟开创了白鹿洞以书为中心的时代先河。
在南唐的时候,南唐王朝在白鹿洞建立了国家级的学府“庐山国学”,这是国家办学的开始。到977年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御赐白鹿洞书院《九经》等书籍,从这时开始白鹿洞书院在当时的中国就渐渐生出了名气。
南宋时大教育家朱熹来到庐山山南任南康军知军时,让白鹿洞书院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辉。这个时期中的朱夫子亲自担当白鹿洞书院的洞主,为学生讲学。并且根据当时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制定出一整套完备的教学规范、学规(白鹿洞教条),并将四书五经等确定为学生主修课目。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中将他的教学主张变成教学实践。系统地改革了旧时官办书院教育仅仅就是读书为做官的弊端,大胆的推行、创办出新型的书院教育制度。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以及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急需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改革实践,直接影响了封建中国后七百多年的科举教育制定,并成为后世中国办学所遵行的样榜。也就是从此时,白鹿洞书院开始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
现在的白鹿洞书院的山林面积有三千亩,其中建筑面积占3800平方米。整个书院沿贯道溪而建,座北朝南,尚有五组建筑。在白鹿洞书院里至今有遗存着150多块历代碑刻和许多摩崖石刻。这都是能感受当年书院浓厚的文化气息的地方。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书香依旧的圣地,去感受一下书院的瀚墨香味……
白鹿洞导游词篇七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东南五老峰下,距九江市区30公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三千亩,古建筑面积五千平方米。这里山水环合,清邃幽静,两山夹岸,一水中通,四周高,中间低,俯视如洞,"有泉石之胜,无市井之喧",是一九八八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域,是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的主要景区,是江西省古代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八万人次。
唐代贞元年间,河南洛阳学者李渤与兄李涉隐居读书于此,李渤养白鹿一头自娱,出入跟从,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长庆年间,李渤经大文豪韩愈的举荐,出往江州(今九江)刺史,于洞中广植花木,修建台榭,成为四方文人聚会讲学吟咏的场所。
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朝廷在此建"庐山国学",使之与金陵(今南京)之"国子监"齐名,距今已有一千零六十多年的历史。北宋之初,江州乡贤在洞中建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自此始,与岳麓、嵩阳、睢阳并称为全国"四大书院"。
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出任南康知军,全面复兴了白鹿洞书院,使之成为后世书院的楷模,他所订立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被后人奉为准绳,影响波及海内外。
元明清时期,书院屡毁屡建,经久不衰,鼎盛时期生员达到千余人,房屋三百六十多间。千百年来,白鹿洞书院为传播文化、发展教育、培育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和"海内书院第一"。
白鹿洞书院作为千年学府,留下了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有宋元以来天下书院最多的碑刻和摩崖石刻,有古树参天、泉水叮咚、鸟语花香、冬暧夏凉的优美环境,有吃、住、行、游配套服务的设施设备。古老的书院正焕发出新的生机,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光临惠顾,参观游览,投资开发。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南唐升元四年(940),南唐政权在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这是一所与金陵(今南京)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北宋初年,江州的乡贤明起等,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从此始,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
《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自朱熹之后,白鹿洞书院"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
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维修为正统元年(1436),以后还有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间的维修。进入清代,白鹿洞书院仍有多次维修,办学不断。19世纪末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急剧的变化,出现了教育改革的热潮。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变法,改书院为学堂。白鹿洞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停办,洞田归南康府(今星子)中学堂管理。宣统二年(1910),白鹿洞书院改为江西高等林业学堂。国民党时期,蒋介石准备要南昌中正大学接管白鹿洞书院,但未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保护和维修。1959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成立庐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设置作为学术研究机构的白鹿洞书院建置;1990年成立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
现在,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白鹿洞导游词篇八
我们来到了位于庐山脚下的白鹿洞书院。
据说它是世界文化景观,是九江市的`文化研究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和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有着重大联系。朱熹在这里读书,长大了又在这里教书育人,这里是宋代第一所学校。四大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
我们先到了先贤书院,这是学院的第一个院子,拍照留念,接着进了丹桂亭,还去了明伦堂,这里是学生的教室,保留着当初教学的模样,课桌和课本,四书五经,保持着原貌,还有一段产生教学的,是教学起源的文字。后来我们还去了礼圣殿、参观了朱熹像。最后我们去了棂星门,还有状元桥,据说当初只有状元才能走这个桥呢!
白鹿洞书院,果然是教学的始源地,不愧为四大书院之首。
白鹿洞导游词篇九
历史追溯到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后李渤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学者争相往之。
辛亥革命以后,书院遗址曾遭火灾,藏书大部分损失。民国七年(1918),康有为曾题写《白鹿洞书院》横额,书院也偶有修整,但终又日益颓坏。国民党军官训练团曾一度占用书院院舍。抗战时期,又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破坏,合抱大树毁坏甚多。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表示白鹿洞书院由当时设在南昌的中正大学接管,作为中正大学的永久校舍,但这个计划并未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庐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的遗产过程中是联合国专家考察下塌首选第一站。
白鹿洞导游词篇十
朋友们,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那座书院对中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七百多年的影响,曾被称作“天下书院之首”。这就是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庐山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的山麓,他在五老峰呵护之下,又有卓尔山、后屏山、古翼山环合着,从高处俯瞰他,就象一个山洞样的。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备的书院。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这里是鹿的快乐家园。到了唐代贞元年间,有一位叫李渤的洛阳少年带着他的弟弟来到了这里。他们在此隐居读书,优美的山林,使他们学业长进的很快。年少的李渤在读书之余与生活在这里的白鹿群中的白鹿做上了朋友。这只经常与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薰目染,尽然也善解人意呀!经常帮李渤到山外的集镇上购买些学习用品和投送书信的事情。天长日久山外的老百姓以为李渤的这只白鹿是神鹿,于是就称李渤“白鹿先生”,李渤读书的地方就叫“白鹿洞”了。李渤兄弟开创了白鹿洞以书为中心的时代先河。
在南唐的时候,南唐王朝在白鹿洞建立了国家级的学府“庐山国学”,这是国家办学的开始。到977年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御赐白鹿洞书院《九经》等书籍,从这时开始白鹿洞书院在当时的中国就渐渐生出了名气。
南宋时大教育家朱熹来到庐山山南任南康军知军时,让白鹿洞书院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辉。这个时期中的朱夫子亲自担当白鹿洞书院的洞主,为学生讲学。并且根据当时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制定出一整套完备的教学规范、学规(白鹿洞教条),并将四书五经等确定为学生主修课目。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中将他的教学主张变成教学实践。系统地改革了旧时官办书院教育仅仅就是读书为做官的弊端,大胆的推行、创办出新型的书院教育制度。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以及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急需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改革实践,直接影响了封建中国后七百多年的科举教育制定,并成为后世中国办学所遵行的样榜。也就是从此时,白鹿洞书院开始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