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汇总16篇)
阅读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准确把握总结的目的和对象。总结是一种思考的结果,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在写总结时要注重语言得体、规范,不要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一
好多年来,我们只是考评合格率和优秀率,从去年开始,县里增加了对于班级平均分的考评,而当时,学校正好提出了“五环节教学模式”,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行,我深切地体会到:五环节教学模式,是提高班级平均分之利器。
而实行五环节教学模式就不同了,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是小组合作。合作探究和展示反馈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来组织进行的,特别是在合作探究环节,要求学生全体起立,以小组长为核心,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就使所有同学精力集中,杜绝了4号同学真睡和假睡的现象。再加上有小组长监督,实行兵教兵,一来同龄人讲解,思考问题的角度相同,理解能力相近,4号同学能够听懂,容易接收。二来小组长面对面监督,4号同学不能偷懒,不能走神,每节课至少能把容易的问题掌握一些,常此以往,积少成多,成绩必会有所提高。如果班主任在分小组时再多费点心思,效果会更好。比如说,班里一两个调皮不好管的同学,班主任可以暗中调查,访问一下他们平时害怕哪一个女生,或者说是仰慕哪一个女生,安排他们在女生所在的组,他们一定能听女生组长的话,配合小组长,完成学习任务。
实行四人小组,担任小组长的都是班里的优秀生。在五环节教学模式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他们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组织者。首先,在课堂学习中,小组长不但要学会老师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提出的问题,还要领会并传递给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学习中,学生学会是一个层次,能把学会的东西概括、归纳并用语言传递给别人,是学习中一个更高的层次,在知识的吸收和传递中,小组长进行了二次学习,把被动接收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知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已讲过的课,不容易忘记,听其它老师的课,转身就忘。我认为,小组长给3、4号讲解问题,非但不是浪费时间,而且还是自己拨高的过程。其次,五环节教学模式中,因为小组长的重要性,我们会经常不断地组织小组长培训,这样,小组长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就多,学生吗,经常被叫到办公室和老师交谈,自然会产生被重视的感觉,被老师重视并信任,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会促使小组长们更加努力学习,来回报老师的厚爱,会让优秀的学生变得更优秀。
五环节教学模式中,我们对于学生的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为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只有在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组内的每一个学生才能获得成功。在评价中,我们实行组内连坐,比如,一个同学不完成作业,不但组里减分,其它成员还会受牵连,一同受罚。这一方法,对讲哥们义气的同学挺别管用,他们可以不听老师的话,但绝不愿意连累同伴。竟管他们开始写作业的目的不那么高尚,但毕竟还是写了,按时完成作业是一种习惯,时间久了,写作业的习惯也就养成了。另外,初中的孩子特别需要群体认同感,当他一个人的行为不当,影响组内量化时,他会受到组内其它人的孤立,为了不受孤立,他也会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和其他同学捆绑在一起,共同前进。
任何教学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五环节教学模式,也并不一定适合每一节课,但它一定适合绝大多数的课节,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一定会大放异彩。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二
摘要:“学生主体”样式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当,不仅不能为新课程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还会影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关系,是合理运用“学生主体”教学样式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主体;师生关系。
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本理念指导下,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取以学生自主探索,张扬个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举措,调动和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样式。但是,有的语文教学课堂表面上看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沉闷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热闹了,实际上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是否能达到教学目的,课堂上的热闹是否能成为评判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学生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言论是否能说明有创新精神等问题。难怪江苏省一位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法研究的资深学者把这样的“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为“上课时间,学生讨论,尖子发言,全班小结”的“放羊式”、“记者招待会式”的课型。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问题,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如何履行教师职责,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教师不仅要知识面广,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在教学中要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论是进行“隐性知识”教学,还是进行“显性知识”教学,都要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寻找最能体现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最易于学生接受和参与的教学方案、方法,确立教学点、切入角度,由易渐难、循序渐进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水平。缺少教师必要的分析、讲解、引导、参与等活动,学生自己就难以进行语文学习。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力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师生共同合作的双边活动。片面强调和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甚至把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误解为围着学生转的“客体”,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陷入“儿童中心主义”、“学生中心论”的困境。
1.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和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精神。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由过去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要善于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在师与生的课堂双边活动中,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和问题点,及时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语文实践的习惯。“学生动起来了,绝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整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做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连续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1]但是,由于教师片面地理解新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简单地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语文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合作”,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社会上、教育界对“满堂灌”声痛恶疾地讨伐批判,于是就出现了课堂上教师该讲的不讲甚至不敢讲,该评判的不评判甚至不敢评判的现象。
2.受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特点的影响。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和强调学生自己多背多读,以量取胜,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过份夸大了学生自己“涵泳”“意会”的作用。这种学习语文的态度和方法,“弄得好,最终于能够有些懂,并且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然而到底弄不懂的也多得很。自以为通,别人也以为通了,但一看底细,还是不怎么通,连明人小品都点不断,又何尝少有?”[2]况且在科学文化迅猛发展的现代教育中,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多,开设的科目多,每一学科都有具体要求和达标标准,学生是不能有充份的时间去“涵泳”“意会”的。有的教师没有对这一传统教学方法去糟粕、存精华地批判继承,甚至还把课堂让给学生自己去“涵泳”“意会”,去讨论研究。
3.盲目崇拜,仿效和追求名人效应。
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对国际国内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学习变得及时,甚至眼花缭乱,各种教法层出不穷,“优质课”、“比赛课”、“观摩课”等频繁活跃,特别是被冠以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所谓“学生主体”精神的教学样式,于是模仿和仿效的风气在语文教学中颇为盛行。有的打着“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与学生平等对话”,“服务于学生,尊重学生意见、人格”等幌子,课上热热闹闹,但教师该教的、学生该学的却始终体现不出来。模仿名人名家的经验和方法,而不结合实际情况去研究它的来源、理论基础,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修正、补充、再创造,在教学活动中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出现“东施效颦”、“弄巧成拙”的尴尬局面。教材、教师、学生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对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的理解和处理,则会导致教育的失误和偏向。在传统的教育中,片面地追求“知识主体”、“教师主体”的功利教育、文凭教育、应试教育的教学样式,压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抑制了学生个性化及健全人格心理的发展,削弱了学生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往往没有被培养成为知识的主人,而是成了知识的奴隶、金钱的奴隶。这一历史教训,在语文教育改革中是要深刻反思的。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摆正教材、教师、学生的三者关系,语文教育改革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继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
[2]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三
现代文中一些沿用多年的陈腐篇目多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时文佳作。在整套教材中文言文就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毫无疑问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怎样才能教好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的困惑。在传统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他们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文言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诵读的初始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就某一段或整篇进行诵读,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断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的诵读若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程度,对于下一步的“译”有很大帮助。
二、“点”:
教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熟读之后,由教师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例如:《愚公移山》中的“虽有之死,有子存焉”,“虽”古义为“即使”表示假设关系,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是通假字,它通“无”,“没有”的意思;《晏子故事二篇》中“自取其病”的“病”,课文中的意思是“侮辱、没趣”;《闲情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古义是“用鞭子抽打”的意思;又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为“有何陋”。像这些例子,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宜过多地讲语法特点,只要让学生掌握该词在中怎么理解就行了。另外,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文章中,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它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这就是所说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那么,教师应先告诉学生那个词在中的理解,再将它与前面学过的用法加以比较,进而弄清它们的不同之处。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在中是“丢失”的意思;在《扁鹊见蔡桓公》中“使人索扁鹊,已亡秦矣”中的“亡”是“逃跑”的意思。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明白了。在文言文中,一个词有多种用法。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等,这些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三“译”:
就是翻译课文。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再如:“见二虫斗草间”,对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很显然,这个句子不仅意思不明确,而且还缺少成份,不通顺,读着也拗口。这时,就要采用第二步了,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上面列举的“看见二个小虫争斗草间”,整理之后应为“(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此外,但还应注意,把译句放到文原中去,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如不连贯顺畅,就在与其相连的句首或句末,添加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使其全篇通畅连贯。如“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译作“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那样,即不符合新的《语文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议”:
即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议一议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从标题入手,告诉学生:“记”表明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学生就会说:“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有的同学又会问:“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此时,教师只要结合背景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了:“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象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最后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讲到这里,对于奇特的想象,新颖奇妙的比喻,稍加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了。
以上活动,宜采用边读边议的形式进行。当然,也可能有些学生会提一些无关紧要或毫无意义的问题。此时,教师要把握住文章的记叙线索和全文的主旨,不能让学生扯得太远,也不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论不休。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讨,又要有原则性、有重点地指导,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学生学会了读书的方法将会终身受益。
五、“引”:
把所学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前面四个环节的学习,却不能满足,而应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教改后,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品,其深刻的思想、精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都值得我们去揣摩。因此,仅仅解决了语言文字关,了解了其中的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有一个“读懂--提升--拓展”的过程。由粗知文章的内容,到了解文章的结构,到懂得语言运用的技巧,再到能复述文章的大意,最终能够感悟到透过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文章的情感熏陶和感染。随后,说出自已的心得、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已独到的评价,提高自已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并借鉴古人的精美语言和构思技巧,用以指导自已的写作实践。
由于采用以上五个环节进行了文言文教学,所以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同时还使他们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样以来,学生爱学、乐学。成绩自然会稳步提高。
当然,解读文言文,教师应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去学习,从方法到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我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光靠课堂学习是非常有限的,教师还应激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如《史记》《汉书》《聊斋志异》《搜神记》等名著。这样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大有裨益,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现代文的能力。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四
——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展示、应用拓展反思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框架。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它具有完整性、针对性、简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某一类教学活动情况,便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课堂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东庐也好所有成功的课堂都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为此,在结合我县实际,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供广大教师进行实验研究。
一、基本思路。
1.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学会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点。在此理念下,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和情感性目标上,指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上下工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开放性的。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内容选用恰当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综合运用最优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针对不同课型选择不同教学模式。主要抓好三点:(1)课堂的空间管理,教学环境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教师关注全体学生。(2)课堂的时间管理,要求教师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从完成课时任务为中心转向设计合作教学环境为中心,要重视课堂的二次设计,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活动形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3)课堂的行为管理,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防止课堂上出现“活”而无序、“活”而无效的现象。
3.在教材使用中,教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从整体上把握重、难点,再从每个知识点每个课时上做文章。不但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不但要遵循课本内容,还要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整合教材,使课堂教学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学生。
二、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流程。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初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总体上都要围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基本的数学活动过程来设计。根据我县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应该大致遵循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数学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于知识被动接受,因此,教师首先应当从努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出发,在深入了解学生真实思维活动的前提下,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对学生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这里的问题情境,最好是用一段文字编写或描述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故事或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中;也可以是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的数学问题等。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情境都必须与当前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有必然的联系,切忌为了提高兴趣而哗众取宠。
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还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要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2)要努力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经验和预备知识;(3)要善于引起学生认知观念上的不平衡(4)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差异性。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明确课程标准中三维课程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必须制定符合学生实际、以及教材要求的学生学习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和教材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学提纲。自学提纲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深入研究要解决问题(情境)的数学因素,把握提纲设计的方向;(2)自学提纲要设计成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形式,这些问题要力求使前面的信息会作为后面问题解答的依据;(3)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可行性,要用促进较高层次的思维词语来提问(如解释、说明、联系、区别、对比、分析、推断、讨论、交流、解决、发现、概括等);(4)在自学提纲的后面最好设计补充跟踪问题,如“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切实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1)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2)要引导学生进行适量、适度的动手实践活动;(3)要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4)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
(三)师生互动展示。
这个过程主要是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和问题进行展示,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时期,能否把握准学生对学习目标和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等情况,将对当前和今后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起导向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要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2)每次合作学习,都要提出明确的合作目标和合作要求,使合作学习能深入有序地进行;(3)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共同进步;(4)要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多样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个性化学习;(5)要适时地进行引导与调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共性或典型错误,要引导学生自我查找错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自检、自查能力;(6)要关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并以此为载体,构建一个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推进螺旋上升为标志的生成性过程。
(四)应用拓展反思。
针对教材内容的要求和前面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来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如下原则:(1)。
(5)要设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的问题(情境),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最后,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个基本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不是固定的模式,老师们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创造性地改进、充实和完善。对于比较复杂或内容较多的数学问题,要分模块逐一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基本的数学活动过程循环递进解决。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五
王强。
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课,课后布置作业,学生通过完成家庭作业来巩固所学内容。然而,由于一节课通常只有45分钟左右,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这样的课堂往往气氛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缺乏,同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且学生在完成课后学习任务时,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与同学的帮助,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通常会有很大的挫败感,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非常不利于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2016年我校开始运用北京四中网校资源实施智慧课堂班建设,三年来学生自学能力和学生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通过三年的数学教学总结了智慧课堂下的教学四环节:读教材、学微课、释难点、测水平。
一、读教材。
数学教学离不开教材内容,学生只有先弄清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我给学生强调的是不读书不上课。学生通过课前读书,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这样在后续学习的时候就能有所侧重的把握,这对于学习来说就能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读书的时候,先迅速浏览一遍即将学习的教材内容,再返回头边读边思考。读第二遍教材的时候要求学生找一张一页教材一半的纸张用来覆盖教材上的解答部分,学生只留题目内容,学生可以自己先做一遍题目,给学生强调不动笔不读书,要读书就必须动笔进行演算。学生将一道题做完了后与教材上的解答相比较,如果答案是正确的,就仔细看看与教材上的解答是否一致,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寻;如果答案与教材上的答案不一致,就需要看看是哪里的问题,是方法错误还是马虎,还是根本就不能理解这道题目,这个时候就需要多花点时间来研究这道题目,对于确实看不懂的就需要作出标记,还可以请教周围同学或者后续重点学习微课和听老师课堂的讲解。
对于教材上的其他部分内容要勾画圈点,不懂或者难懂的要作出标记,以留在后面学微课和老师讲解的时候搞懂。教材上有的地方有方框,有的地方有云朵,方框部分都是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云朵部分都是提出的有待学生思考解决的问题,交待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同时读完教材后要求学生把课后的练习部分做完,老师上课的时候核对答案。
许多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基本上就能学懂教材内容,这也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微课。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它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北京四中网校在每个课时都提供了若干微课供教师选择,这些微课都是一线教学专家录制的,我在备课的时候都是将每个视频都听了一次,不只是选择给学生发布哪个视频,在听的过程中我也能从中学到一线专家如何讲解每个知识点的,同时也学到了处理教材的方法和讲解的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北京四中网校上显示的微课就有11个,如果再去搜索还有更多的微课内容,我听完了这11个微课后给学生发布了8个微课内容,让学生逐一的学习和理解。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能够基本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几种基本的实际问题。对于一部分学生在课前学习了微课后还有疑惑的,课后还可以继续学习微课,这就避免了传统课堂只能在课堂听取老师的讲解而不能掌握知识的弊端。
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微课内容后,微课后面提供有几个跟踪训练题目,教师可以根据这几个题目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三、释难点。
学生在读教材和学微课的基础上,能够基本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于学生懂了的不讲或者少讲,学生不懂的而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知识重点讲解。我在上课的时候就是将学生易懂的知识点一带而过,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重难点知识和拓展知识点。这一环节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讲解,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上结合爱学派软件上的白板可以推送给学生题目,让学生完成后拍照上传,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和答题格式等,教师及时的予以点评。例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时候就设计了如下的课堂讲解题目。
四、测水平。
学生在课前完成了读教材和学微课,又通过课堂的拓展延伸学习后,老师通过北京四中网校的资源库或者自己上传题目及时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只要学生提交了测试题,老师就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老师能具体了解哪道题目学生答对的百分比,教师根据这个比例情况来确定哪些题目需要讲解,哪些题目不需要讲解,教师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根据学生懂了的不讲,不懂的重点讲解的原则讲解题目,再也不用盲目地每道题目都去讲解。
通过上面四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学到了基本知识和提升了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该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同时,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是为高效课堂教学量身定制的一条捷径,更是让高效课堂教学走得更远的康庄大道。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六
本文从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广泛参与、双向互动的角度,时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本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问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华丽作者单位: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河南,汝南,4633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42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本质问题策略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七
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自学互学导学拓学法”的课堂四环节模式是改革利刃,首先指向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当前最大的教学问题是“学生厌学、不学”的问题,年级越高、厌学情绪越严重。有老师说,“学生不学,怎么自学?”为“怕改革、不改革”找借口。在许多老师看来,“讲不讲,讲对没有”是我的任务和责任;“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家长的事情,最多是班主任的事情,与我无关。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学不学”也应该是教师的任务和责任,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学科知识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学科知识之外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大量的内隐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过去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主要采取“听”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厌倦学习,失去学习动机。“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课堂,要求、调动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课堂。只有参与了,有了活动,有了交流,才有感情,才有热情,也才有动力。在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课堂导学设计时,教师不仅指向于“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更要指向于“学不学”的问题,甚至要把“学不学”看得更加重要。
教师可以加强与改善课堂导学的设计,以课堂的形式去吸引与调动参与课堂,如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然后逐步实现“满足需要的手段变成新的需要”的目标,进而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工作以来,积极探索并构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改造和完善了与新疆电大互联互通互动的传输系统,营造了资源丰富的网络学习环境,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从以面授辅导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到实现师生互动、教学共进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新疆电大“导学——自学——互学——助学”四要素联动教学模式框架下,逐步探索出适合我校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并在开放教育试点中积极推广和实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明显提高。
我们的收获。
自从我校开展了“自学互帮导学拓学”四环节的教学模式,1、教师的素质正逐步提高。教师更新了观念,树立起了正确的学生观和质量观,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求知欲。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自觉运用“少教多学”的理念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突出“真、实、活、趣、新”,做到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学习情绪为教学起点;以科学生动的自学、互帮的学习过程为教学的核心;以活泼、愉悦的共同互帮互学为教学氛围;以有效地探寻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学习的成功,体验成长的快乐为保证。多位教师在“自学——导学——互学——拓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作该课题的课堂教学展示。在片区举行的语文专题的课堂教学竞赛中,我校邢丽以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本片区参加该课题的师级课堂教学竞赛。
2、学生的能力正逐步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学生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质疑问难的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时闪现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常常令我们惊讶和赞叹;喜欢与其他同学互帮共进,乐于交际分享彼此的成功,常常令我们佩服和欣喜。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和张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正在形成,智力水平得到可喜的提升。2009年春季在市教育局组织的五六年级质量检测中,五年级获得了全市第三,六年级获得全市第一(其中语文、数学、科学均获全市第一)的喜人成绩。
我们的困惑。
1、继续加强对“自学互帮导学法”相关理论的学习,特别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针对出现的问题有目的地寻找解决办法。
2、探寻“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使其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简易性,让教师的课堂有章可循。
3、学校加大投入,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培养一批该课题的知名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效应,使我校该课题研究纵深推进。
近半年来的“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中,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困惑,该课题改革今后的任务还很重,我们会不断地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不断增添措施,在课改进程中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创造性,实现“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突破。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八
一环节:选取人员,注重素质与态度。潜在业务员选取要注意其品德与个性,观察其性格是否乐观、外向(有些内向人员针对工作也能展现外向的一面)。考察业务员是否有自我驱动能力及自我激励能力,他们往往会为自己制定明确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所谓有大将气质,要案例考察其能否勇于接受挑战,敢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最关键的是互动沟通考察其是否认同符合本公司的价值观。这牵扯以后业务员的培养成本,提高越快,背离公司越远。注意要点:选才慎重,宁缺毋滥,以德为本,潜力突出。
二环节:人员知识培训。业务员要成为核心人才,就要通晓各方面知识。(1)了解公司概况:集团、公司简介、各项荣誉认证、企业的职能实力等优势分析。(2)了解公司主要产品品牌种类及各种规格,了解产品专项常识(产品生产工序及各项优点、产品品质的简单鉴别方法等)分析产品针对竞品的优劣特点对比。(3)了解行业情况及未来走势。(4)了解产品品牌定位诉求点、专注人群与发展方向。(5)了解市场各区布局,形成大战略布局观(。6)了解工作职责基本操作与考核标准。(7)了解合作客户各项情况。注意要点:各项知识学习务求全面详尽,形成整体知识复合结构。
一线的销售人员在埋头苦干的同时要提高市场销售的总结能力及对上级的表达及演讲能力。这样才能及时向领导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业绩,得到应有的提拔和更高的挑战机会。注意要点:主动沟通,合作互助,表达提升,勇于展示。
四环节: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区域管理销售技巧销售管理提升。定时安排专项培训,结合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员工的综合区域市场操作能力。员工要注意,无论做多大或多小的市场,都要学会战略看待市场。战略规划该市场的各个渠道不同的主力规格产品;战略规划各渠道团队人员配置;战略规划经销商的个数及细分服务;战略确定主要竞争对手并能知己知彼拿出针对策略;要对员工安排各种情况的应急处理演练,培养其处乱不惊大将气质。注意要点:战略高度看问题,细致管理市场及客户。加强实战操作并多总结与理论结合,坚持方能实现升级。
五环节:习惯高端运作,形成自有管理体系。指导员工涉猎管理各层操作,并结合实战逐步形成自有管理操作体系。在本行业全力成为客户的专家,影响商业伙伴,达到共同的目标。员工要通晓快速消费品及耐用消费品等各项销售管理,并熟知企业内部管理各方面知识。其终极目标要成为客户的咨询专家,全面渗透管理。
打造水晕核心人才,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备注:所谓学无止境,销售管理浩瀚渊博,越深究越要抱着谦虚之心!!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九
为进一步打造高效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课堂,深化解决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立足二中实际,以课堂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教务处在高中各学科的教学中倡导践行“五环节教学法”。物理组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积极学习“五环节教学”模式并开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善行动研究,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物理“五环节”教学法,总结出了一些提升物理课堂效益的策略。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有悬念的课题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的探究意识,直接关系着这一节课的成败和效果。课题引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方法有:实验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例如,在讲“电磁波”一节时我们采用的是故事导入法和问题导入法——我首先介绍了古代有一种传递信息的方法——飞鸽传书,人们把书信绑在飞鸽的腿上,放飞,飞鸽飞到目的地,人们再把书信拆下来——完成了一次信息的传递。
接着我让学生分析讨论了飞鸽传书有哪些缺陷,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传播距离不是很远、传播速度不是很快、传播的信息量不是较大针对这些缺陷,我适时地明确提出了问题:用什么办法能把一个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到世界上任意一个角落?这个办法就是电磁波。通过故事导入,学生可以在轻松当中渐入佳境。
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关系到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真正落实。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但要体现物理知识,还要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过程和方法,体现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合作学习,展示自我。合作是成功的基石,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最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可以相互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但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必须是有一定深度的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如学习能量转化一节时,可让学生讨论飞船绕地球做椭圆形轨道旋转时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时,我让学生讨论了飞船绕地球旋转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此时,宇航员真的不受重力了吗?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如果宇航员和飞船真的不受重力,飞船将作匀速直线运动,宇航员还受到微重力,正是这个微重力的作用,飞船才绕地球旋转。在讨论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科技意识。
教师点拨,画龙点睛。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淡化,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引导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首先,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教师要给予学习方法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盲目的。学法指导要有充实的内容,要具体到位,学生根据学法指导,要能真正地完成自学任务。其次,有很多重点知识,通过小组讨论也解决不了,此时教师点拨则起着拨开云雾的作用。
当堂达标检测,巩固所学。教育心理学中有一条遗忘规律,大脑遗忘的速度遵循先快后慢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如果人们能在第一时间内记住所学的新知识,那以后就不容易再忘记。因此,课堂上学的知识应该当堂掌握。当堂达标,能在第一时间内检验所学,巩固所学,是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十
阅读诗词不只是读读而已,要想掌握诗词知识,提高诗词赏析能力,可通过“读”、“议”、“品”、“背”、“练”五个环节进行。
一、“读”,就是阅读。可通过默读、朗读、个人读、集体读等形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
二、“议”,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1、议题意或题旨。
诗有题目,可通过题目说说题目的意思;
词有词牌,看词牌就知道这首词的大概了。
2、议作者或背景。
读诗词要知道作者的字、号以及作者的生平、风格和贡献。
同时还要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或词的有关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感情。
3、议题材、体裁。
题材就是诗词的内容,它包括诗词中的人、事、景、物;
4、议意境、语言。
诗词的语言,要求精炼和谐。用字用词精雕细刻,还要音韵美、色彩美和节奏美。
5、议名句佳作。
好的诗句,在选词用句上出奇制胜,一字传神,或景极活现,读后让人流连忘返,万古不磨。
三、“品”艺术表现。
诗词的表现方法多种多样,古人用“赋、比、兴”来概括《诗经》的表现方法,后来的研究也出现了白描、对比、夸张、比喻、比拟、借代、用典、象征、衬托、通感等。阅读诗词,研究它的表现方法,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即揭示诗词比兴的寄托意义。
四、“背”诵名句佳作。
阅读诗词尤其要熟背或默写名句、名篇。这一点在每次语文考试中不少于6分。
五、做练习或仿写诗词。
学完一篇诗词,就要及时完成课后练习或有关教辅资料,同时还要仿照有关诗词,练习写诗或写歌词。这样才能学好诗词并烂熟于心。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十一
摘要:结合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这节课的教学,对“五学”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和检测评学谈谈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五学”;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我县推行的“五学”教学模式,是指以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和检测评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此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下面我来谈谈“五学”教学模式在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这节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目标导学。
这个环节把原来的教学目标转变成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并且能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学习目标既要简练,又要有概括性,目标的导入过程可以有新旧认知的矛盾冲突,如:
1.师:我们学过了哪些方法来分解因式?
生:提公因式法,运用平方差公式法。
2.师:请同学们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ax4-ax2。
此题用到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平方差公式的方法,学生独立解答后讲评,强调分解因式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选择正确方法,分解要彻底。
3.出示:4x2+4xy+y2,问:能用学过的方法分解因式吗?学生观察式子特点后发现不能用学过的方法解此道题,产生求知欲。
出示课题:《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出示学习目标:能辨别,会分解。
二、自主探学。
本环节要求学生以学习目标为基础,将“目标”细化为更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本节课借助导学案出示问题串,要求学生各自独立思考、阅读教材后解答,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解法,遇到疑难点打个问号,发现新的问题可补充在学案上。教师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自主探学,要保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的、安静的学习时间。
这节课给学生提供导学案的问题串如下:
1.请找出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等号左边有几项?每项有何特点?首尾项符号是什么?等号右边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应注意符号的区别。
此公式用语言叙述为: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乘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3.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是完全平方式的式子确定公式中的a、b分别是什么。
(设计几道多项式让学生辨别,可以以表格形式出现,更为直观)。
方法: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要考虑三个条件,(1)项数是三项;(2)其中有两项同号且能写成两个数或式的平方;(3)另一项是这两数或式乘积的2倍,公式中的a、b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并且式子中的三项并不一定都按顺序排列,只要能找出符合完全平方式条件的三项即可。
4.什么样的分解因式方法叫“运用公式法”?
5.将下面的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共4道题。
(因为是让学生自主探学,所以根据书上的例题改编成相应类型的四道题让其解答更有挑战性,如果学生掌握了方法就会解。)。
6.自己编一道符合完全平方式的多项式,组内成员交换解答。
在学生自主探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到组间去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搜集学生自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还可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进展,适度调整独立学习的时间和任务。
三、合作研学。
本环节要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础,小组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每组6人左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平均分组。(2)1、2号是优等生,分别是组长、副组长;3、4号为中等生,5、6号为后进生,这四个都是组员。(3)民主选举,合理分工。组长、副组长、组员角色计分,按分评比,一般1、2号答对一题记一分,3、4号答对一题记2分,5、6号答对一题记3分,这样的计分方式对学生有激励作用。(4)1号带6号,2号带5号,3、4号互相帮助。一帮一,团结合作,共同提高。
教师布置小组讨论的具体任务、步骤及要求,学生小组内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研讨自主探学中的疑难问题与各自的学习见解,自己小组内达成共识的学习成果,并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助,解决自主探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自己发现的问题。
2.这节课学习的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与“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有什么异同?
3.本节课的分解因式要注意哪些事项?
本环节是自主探学的延续,因为自主是合作的基础,而合作是自主的进一步深化,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小组同学间的互助学习及与老师的交流共同解决。
四、展示赏学。
每个小组按问题顺序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上台板演过程并讲解,做错的或不足的由其他组订正或补充,比一比谁学得好,评一评哪个小组学得透,以学案及合作学习的各个问题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这个环节学生积极性最高,小组得分直接体现了小组学习成果展示的情况,学生对此十分关注,他们天生的争强好胜的特点在这个环节得到了充分体现。就这节课来说,学生自己编的完全平方式让同学分解因式的展示是一个高潮点。
五、检测评学。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设计合适的练习当堂检测,一般以课后练习为主,再加上一些拓展题,检查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掌握了知识,哪些同学需要个别辅导。反馈时也要小组计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节课的检测评学主要有以下两部分内容:
1.完成导学案中的检测题目:
第1、2两题来自书上的随堂练习。
第3题:用心想一想,将多项式a2+1加上一个单项式,使它成为完全平方式,请写出两个满足条件的单项式。
2.让学生根据这节课的内容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当然,评学并不是只在这个环节中,对于教师来说,对学生的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的评价可以贯穿整节课始终。
总之,五学教学模式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且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吴飞,孙志满,程光龙。和易以“学”:走进“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厦门大学出版社,-12.
[2]赵海光。“五学”教学模式解读。教学与研究,2012(09)。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坂面中学)。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十二
一、引入新课创设情境;(2-3分钟)。
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教学中,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作为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紧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社会中的化学问题、为学生熟悉或愿意关注的科学史实以及高新科技等素材创设学习情境,可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教师以讲故事创设情境,奇怪的“死狗洞”与二氧化碳情境: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便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来,屡次试验结果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魔洞”,认为洞内有一“妖魔鬼怪”专门杀狗,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受到上帝的保佑,他不敢轻举妄动。难道真的有这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二氧化碳。通过教师绘声绘色讲解,顿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求知欲大大提高。
二、出示路线,引导自学;(12分钟)。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解答,要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去研究问题,首先要让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出示学习本课路线图,即要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并且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交流,点拨释疑;(10分钟)。
可创设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通过讨论、实验去解决问题。还可以用互相联系的知识或技能,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发,通过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深入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师生归纳,拓展延伸;(10分钟)。
在教师精心策划下,引导学生按照所列出的提纲共同归纳所学的知识脉络、重点及难点。教师点拨学生在自学、讨论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及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给学生留出2—5分钟时间,回忆、整理一下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使学生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并自觉提炼学习方法与技能。
五、自主练习,当堂达标。(10分钟)。
针对重难点,精选试题,习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当堂检测的习题要少而精,必须紧扣当堂检测的知识点,这样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检测学生是否对知识理解,并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清晰认识到自己学习效果,对今后学习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同时也让老师了解出现问题原因而改进教学方式等等。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十三
激趣导入。
这一步是为学生先学打下基础,是学生进行“自学”前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度过“尝试题”发挥旧知的“迁移”作用,为学生学习解决尝试题铺路搭桥这一环节可视教材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1)尝试题引路。
(2)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教育情景。
指导自学。
认准目标,即把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准确地把握住,这既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教师说的。教师和学生只有目标明确,方向才不会跑偏,才会集中精力攻主要问题,才会高效。目标的认定方式可灵活多样。既可课前重点认定,也可课中逐一认定。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转入自学,这里关键的是教师要根据学情出示相应的自学指导。让学生自学提示的引导下,更加有目的的自学。
引导发现。
合作学习首先是“兵教兵”,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有了问题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可以在课本范例中获得启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解决开始提出的尝试题,这也是学生自学后的第一次反馈。最后教师抓住普遍性的关键问题认真点拨,作最后的概括讲解,把新知纳入学生的知识系统。
(四)变式训练。
反馈调节(8分钟左右)。
这是第二次的集中反馈,学生经过了前面的自学,解决了尝试问题,还没有从本质上抓住问题的特征,有必要进行巩固。
这一层次教师要通过变式题的训练使学生从本质上了解所学知识,从多角度掌握解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目的。教师也可以从这次训练中发现前面没有解决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明确。
这个模式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原来僵死的教学模式,体现“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当堂训练”的思想。充分运用变式训练和分层测试,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模式说明:这只是一个基本模式,由于教学情况是不相同的,生搬硬套一个模式是不科学的。因此以上五步的操作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用。增加一步或减少一步,或合并均可以。但“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不能变。因此,从基本式可派生出许多变式。
(五)分层测试。
效果回授。
独立作业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分层测试是从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独立作业题,包括基础题、综合题和拓展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都有所得,都能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感受。这样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和改进教学。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十四
我校正在大力推进五环节教学模式,在这一个学期的观察和实践中,我对五环节教学模式也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现在我把我的认识与大家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保贵意见。
五环节是指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馈检测达标五个环节。
1、激趣导入:教师要采用有趣小故事、课堂提问、音频视频资源等等式使学生尽快把注意力集中于这堂课上。总之,一名好的语文老师,选取导入方式时要实事求是,深刻体会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导入,灵活的掌握,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同时,还要明确,应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衔接好,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特别重要。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或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打下基础。自主学习目标要有层次,有些问题自己可以单独完成,有些则必须通过小组解决,当然最关键的是设计的问题一定要于整堂课的主题相关,不要为了顺利做课而去做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3、合作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小组长的调度,老师在设计问题时最好能更明确的为每一位同学制定相应的目标,这样在这一环节中才可以有条不紊。
总结。
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三讲三不讲的原则。
5、检测达标:任何方式的教学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学生学会,因此,针对本节课学习目标,精编精选当堂检测内容,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当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这样才能检验出整堂课的效果。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
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
(1)建议采用组间同制,组内异制的编排方法,每组四人,分。
1、2、3、4号。对于疑难点可首先组织分层解答疑问,然后同层展示交流讨论。
(2)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
(3)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
(4)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促进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佐料,自然顺畅。
3、认真备课:按五环节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对时间、方法、过程、结果有明确、具体、严格的要求,每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
4、强化落实、注重整理: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摸清底子。每节课要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检测性、巩固性的练习题,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唯一目标。
任何事都怕坚持,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定能做出成效;只要我们全神投入,就一定能做出高效!俗话说:水滴石穿,熟能生巧,我们一定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创造出奇迹!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十五
“演”是指重要概念的导入都必须设计必要的学生随堂实验或演示实验实验的目的不仅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供感性材料学生获得概念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概念的形成,是指从大量具体例子出发,以归纳方式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以获得概念;另一种是概念的同化,是指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以获得新概念因此“演”的环节是学生获得准确概念的条件,是概念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的一环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得概念是学生以后再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也要适当进行用这种方式获得概念的训练如学习“分子”的概念,尽管学生已有“微粒”的观念,但这种观念是通过肉眼直接看到的“颗粒”抽象出来的,因此“微粒”、“颗粒”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还没有精确的`划分。
在学习“分子”概念时,增加实验、图片、数字、形象的比喻等感性材料是必要的。而在学习“原子”概念时,因为学生已获得分子概念,可以把原子归入认知结构中“微粒”的整体,只是注意把原子和分子精确划分就可以获得准确的概念。“讲”即讲明概念,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讲”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抽象和理性集中的同时,又要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当教师把学生可能出现的概念混淆,条理分明地指出,会对学生认知相似概念的精确划分以及对他们的概念的综合应用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读”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环节。语言的学习也是一种渐进和积累的过程,准确运用语词和获得准确概念有直接关系。因此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明确概念的关键用词,既是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培养自学能力,也是减少学生思维的片面性和随意性的训练,“议”是议论。
教学实践说明,学生处于动手动脑自身的学习活动中,有意注意的间歇性明显减少。课堂教学中“议”的环节既可以提高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分配,完成课堂上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多向传递,使学生因经历、社会经验、知识积累不同而形成认知水平的差异得以相互补充和调节,同时也起着在记忆的保持阶段对新概念继续深化和理解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议论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为有目的的练习环节做了必要准备。“练”是学生应用概念。反映获得概念情况的环节。这个环节除注意针对性要强,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练习题要使新概念不断变化呈现的形式从而突出概念本质特征的恒定性。如学习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以后,除了练习应用概念判断具体物质的类别,还可以用“单质不能发生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等问题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2)习题应注意概念的发展性和阶段性,不要超出初中学生可接受的限度。
如果让初三学生讨论“催化剂是否参加化学反应”的问题,反而会引起学生对催化剂概念理解上的混乱。(3)学生认识不一致的时候应当穿插安排学生的讨论,教师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延缓评价,有利学生思维的发散。(4)练习要有不同层次,有难度的练习占有一定比例,使只凭机械识记就能答对的练习比例缩小。学生赁借理解的意义识记判断问题尽管有对有错,反而会起到强化记忆的效果。在章节小结或复习概念课上,要把概念系统化,这时要重视概念的相互关系。因此概念系统化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把相互对立的概念进行比较,找到它们的对立点和联系,便于记忆。在有条件的对立概念的应用上,学生往往因忘记限定的条件而出现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如电解质、非电解质一组概念,脱离了化合物的讨论范围而采用“非此即彼”的排中判断,就会出现“铜不是电解质,因此是非电解质”的错误判断。因此系统化时,要明确概念的讨论范围,配以适当练习。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篇十六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几点做法所谓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和依赖性上,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一被动的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一个障碍,因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它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1.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学。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开放性的问题,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励性的语言也已经日常化。如我常用这样的语言激励学生:“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能行!”“你会回答得更好的!”“你一定行,试试看!”“你的这种想法(说法、做法)真不错,值得老师和同学们学习!”我还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让他们在表现自己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树立自信心。这位同学擅长用语言表达,我就让他多回答问题,那位同学擅长朗读,我就让他多朗读,还有擅长歌舞、绘画的同学,也总是让他们发挥特长,展示特长。班里开展树“星”活动,如树立礼貌星、学习星、卫生星、团结星、文艺星、体育星、纪律星、公德星、劳动星、仪表星、综合星、进步星等,只要学生在哪方面表现出色,就授予学生相应的星级证书,使人人有“星”,人人有证书,并且将每位学生拿着证书的照片贴在“班级之星”栏目里。班里屡次开展“特长展示会”,让各“明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
另外,整理并适时展示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也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一种好方法,这是将学生认为成功的作业书写、计算、绘画、制作、设计等,装在学生自制的一个档案袋里,一月向老师同学展示一次,并向同学介绍一月的成绩。这些方法的综合利用,使每位学生都逐渐树立了自信心,他们相信自己能行。由于自信心的不断加强,也鼓舞他们向不是自己“特长”的领域不断前进。
2.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想学。
这一点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特别是孩子,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面介绍的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几点内容实际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我平时还特别注意做了以下几点:
第一,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尽量控制自己少说少讲,而是以精当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说、写、读、唱、动手操作等。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形式、多层次、立体化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树立正确的观念。
第二,设置情境,吸引学生。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教学中,我不断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不由自主地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第三,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一个学生学习的推动者,从一节课的“执行首席”转变成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平时,我努力做到这一点,不断地亲切地鼓励学生,友善地与学生协商,学生的心里再也没有了教师威严的压力,积极思维,好好学习。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是新的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是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这方面很多教师都做了有益的探索,而且介绍了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培养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坚持学。做事要有始有终,有恒心,有毅力,这也是每个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重要方面。学生能学、爱学、会学,对他坚持学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小学生兴趣广泛,做事缺乏恒心,情绪易于变化,因而很多事做起来不能持久。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坚持学”,不断地鼓励,适时地点拨,有意正确引导,都不失为好的方法。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宁夏教育!""!年第#期教改探索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针对一定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推动性的互助;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目前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升其有效的途径。在这方面我也做了积极的尝试。
1.合作学习。
我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四人组,每组成员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各不相同。每组设四个岗位,每个成员都有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组长,负责小组内成员的分工管理,使每个成员都能遵守纪律,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现象,协调组员发言的内容,鼓励大家积极思维,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评分员,依据合作小组成员的.态度、质量和有无想法给组员打分,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汇报员,汇编组内研究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引导同学在交流中学习,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3交流能力。组内这四个岗位可自由选岗,协调后,每人一岗,岗位一个月一换,责任轮流承担。我还给各小组制定了学习规则:四人之间要互帮互学,积极思维,积极动手动脑,要各负其责,在四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小组里有一人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其余同学也不算完成。
小组之间还要进行比赛,哪组合作得好,完成得快,要对优胜小组进行自评、他评(同学评和老师评)。每个小组不但在课堂上是合作伙伴,在课下的各种活动中他们也是合作者。课外观察,打扫卫生,办剪贴报,游艺联欢长期的交流合作,他们之间已达到了相当的默契,而且在合作中,他们不断地共同进步,共同提升。
2.合作活动。
班里经常开展的各种活动,也让学生感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拔河比赛、接力赛跑、打扫卫生、抬桌子、端水学生感到团结起来力量大,一个人干不好的,大家齐心协力,会办好很多事。有时候,我会让不愿与人合作的学生单独完成某件一个人很难办到的事,使他反思到大家合作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在老师的有意引导下,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因而他们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与人合作,不但培养了他们的交往合作能力,对不错班集体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1.开放的课堂教学。
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我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开放,不再把书本知识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惟一源泉。每节课之前,我都会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查阅资料,尽可能地知道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如在上《再见了,亲人》一课时,便给学生布置通过上网、翻书、问别人等多种途径了解有关抗美援朝的知识。我还规定每人搜集一则有关的故事,要在自习课上讲给同学们听。学生搜集的资料可谓丰富,不但对学生理解课文有较大帮助,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积极地学习课外知识,不断地增多获取知识的渠道,相信对他们的成长将会受益无穷。
2.动手活动。
平时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外,我都会鼓励学生积极动手,进行验证性实验或试验。我让他们往水瓶里扔石子,验证乌鸦喝水的过程;让他们从高处往下扔两个大小不同的同质球,验证两个铁球是否同时着地;还让他们观察记录下雨前,会有哪些预兆,到大自然中观察并记录一年四季的转变,动手帮父母做家务体谅父母的辛苦。时间长了,学生动手能力强了,而且也越来越爱动手动脑了。有一位学生准备了一个“妈妈很辛苦”的体验记录本,详细地记录了妈妈每天的辛苦劳动和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到的想法。看了之后,你会对一个十岁孩子的心思的细腻感到震撼。
3.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是我给学生布置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有时候,课堂上,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个小课题,让小组或全班讨论研究。如“从汉字‘尖’看中国汉字”、“大自然的语言真奇妙”、“识字好方法”。有时候,我也给学生布置经过几周或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完成的课题,如“田野的春天”、“小青蛙的成长”、“蔬菜市场调查”、“小草的春夏秋冬”。这种作业的布置教师要及时点拨,不能一布置就再不过问,到时候再收作业,这样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学生不能完成作业。另外,对于小课题的研究,应精心选择,选择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有趣的作业。在评价学生课题时要重过程,轻结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小课题研究,丰富了科学知识,加强了实践能力,确立了创新精神。当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做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今后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