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优质15篇)
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经验进行整理和概括的方式。总结应该注重分析和归纳,将过去一段时间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写总结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总结方式和表达方式。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一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欲”“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简单理解诗意,并从朗读诗句中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1、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古诗。
2、体会最后两行诗句所蕴含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深刻道理。
课件简笔画。
一、导入。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学生都喜欢画画,今天老师也画一幅画送给大家好不好?(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高山、黄河、夕阳、鹳雀楼、诗人,每画一种,都让学生说出画的是什么。)。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鹳雀楼(齐读)。
相机简介鹳雀楼,引出诗人王之涣。
生(齐):登到最顶层!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师:你太聪明了,和大诗人王之涣想的一样。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把他看到的和想到的写成了一首古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课件出示课文)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17课《登鹳雀楼》。
师: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登什么?
师:你懂的可真多!题目中的“雀和楼”都是本课的生字,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观察占格位置。(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记生字)。
师:编歌谣“雀”:少写一笔,住多一横。
师:让我们一起把“雀”字送回到田字格中(师范写,生书空)。
学生先描红,再临写。
师:编歌谣,区分形近字。有木是高楼,有竹是背篓,用手搂一搂,数旁在后头。
学生说关键笔画,描红临写“楼”
二、检查预习,指导朗读。
师:课文预习了吗?
师:这些生字都认识了吧?我们开火车读一读。
师:这列小火车开的是又快又稳。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
师:通过预习,把古诗读的如此的流利,你们真了不起!老师想和大家比赛读这首诗好吗?
师:那老师先来吧!请同学们做评委。
生:给老师打一百分!
师:谢谢同学们!大家为什么给老师打满分?
生:因为老师读得很好!
师:好在哪儿?
生:老师的声音很响亮。
生:老师有的地方读得快,有的地方读得慢,“白日”连起来,“依山尽”读得很慢,“黄河”这儿又停了一下,“入海流”每一个字都读得很重,“欲穷千里目”声音最高,“更上一层楼”这一句读得一个字比一个字高,就象在上楼梯一样。(师边听边在诗中画出停顿符号,着重号)。
生:老师还带上了表情读!
师:没想到老师的秘密都让你们发现了!下面组内练读古诗,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和老师比赛。
师:同学们读的真棒,愿意和老师合作读一读这首诗吗?
师:我们一起读题目,然后我读一行,你们读一行,注意要合作愉快哦。
师:白日依山尽。
生:黄河入海流。
师:欲穷千里目。
生:更上一层楼。
师:合作真愉快!想不想再来一遍?
师:那我们换个方式,这次我读的声音低,你们读的声音高,怎么样?
师:白日依山尽。
生:黄河入海流。
师:欲穷千里目。
生:更上一层楼。
师:这样的合作是不是更有趣,现在咱班的男女生合作一次好吗?
三、体会诗意。
师:再看看到了什么?(奔腾的黄河水滚滚地流入大海)。
师:怎样才能看到更远的景色呢?
师:只有站的高才能看的远,这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同学们学的真认真,我们再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
师:我说句子,你们接诗句,看谁厉害。
师:傍晚,太阳靠着远处的群山慢慢落下。
师:滚滚的黄河水流入大海。
师: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四、拓展迁移。
1、小明演讲比赛得了第一名,但舅舅却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励他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背诵古诗。
师:自己加上动作试着背一背。
师:会背了吗?谁愿意背给老师和同学听一听呢?
师:回家后,谁愿意背个姐姐听?现在我当你姐姐,你该怎么说?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现在,我当你奶奶,奶奶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师:请同学们回到家后,把这首古诗背给家里的人听。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二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者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对每一名学生的发言给以积极评价,既紧紧结合教材,又适当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珍视他们在研讨与探究过程中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点击课件,播放一段短片,将教材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插图动态化,网上下载,约2分钟)同学们我们都是华夏子孙,优秀的中华儿女,同时,我们都有伟大的母亲父亲。他们不辞辛苦,终生为我们操劳,费尽心血。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个担着“祸不单行”重担的形象,就是《背影》中父亲的形象,那个攀爬月台的形象,就是那个在“祸不单行”的特殊背景下,吃力地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形象,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一同感受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现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共同体会父子深情。
(二)默读课文,质疑探究。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屏幕出示话题)。
1、文中四次出现“背影”,请你在“背影”前加上定语,以修饰限定不同背景下的“背影”,以便理解四处“背影”的不同含义。
2、四次出现“背影”,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这与其他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一点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可否调整一下四次“背影”的出现顺序,将后两次安排在第一、二次之间(各小组组长组织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很热烈,气氛活跃,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研究成果。
生:我觉得第一个“背影”设下悬念,给读者留下无穷无尽的广阔的想像空间,所以是设置悬念的“背影”。
师:你说得很好。请问本文的开篇属于我们作文教学中讲过的哪种形式的开头?
生:设置悬念式。
师:很好。
生:我认为“背影”是本文的文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起到点题的作用。故曰点题的“背影”。
师:你是从文章的线索与主题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不无道理。
生:我想给第二次出现的“背影”加以望父买橘的定语。
师:这是从概括文章内容的角度来思考的,很恰当。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令普天之下所有华夏儿女都感动的“背影”,摧人泪下,感人至深。
师:可以看出你很激动,朱自清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举动已深深地感动了你。
生:老师我可以对李航同学的发言做点补充吗?
师:当然可以。
生:我觉得朱自清先生除了被深深感动外,还会有一丝的后悔或遗憾;因为二十岁的他当年并没有很好地理解父爱,还有“暗笑他的迂”等不应有的心理。所以一旦理解之后,定会有自责之意。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见解独到。我想朱自清先生是应该有遗憾或后悔之情的。
生:我觉得此时朱自清先生感动之情淹没一切。因为这是他平生以来第一次真正理解到了父爱的真谛,第一次顿悟到了父爱的存在。
生:可以。
师:谁能说说第三次出现的“背影”。
生:我认为这是惜别的“背影”。朱自清在顿悟到父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父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即将分别格外依恋。
师:分析很精彩。
生:我认为此处惜别的“背影”,写得非常精妙,作者把它放在人流中来写,距离由近到远,视线由显而隐,但感情却愈来愈浓,没有用浓墨重彩,只用白描手法,却给我们留下无穷的想像空间,这是一种很成功的空白艺术。
师:你这是侧重从艺术手法角度理解。
生:我认为作者此时心情应该很悲酸痛苦,特别是想到父亲找工作的前景时,更会为父亲担忧。这样父亲怕儿子路上有闪失担忧,儿子为父亲的前程担忧,从中我们能体会父子深情。
师:你的分析更深刻,触及了文章的主旨。
生:我认为第四次出现的“背影”,是思念中的“背影”。是完成形象定格,令朱自清先生永世难以忘怀的“背影”。因为此时朱自清已身为人父,更能理解做父亲的不易,所以此处更是感人至深。
师:你的分析,令老师感动,此刻,你是我的老师。
生: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我想朱自清此时会有强烈的回家看看的心理,而“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父亲则更想看到儿子。但生活就是这样,难以如愿,再多的思念也只能融入晶莹的泪光中。
师:我想到一个成语“锦上添花”,你的分析更进一层,可谓“锦上添花”。
师:我有点疑惑,难道四次“背影”作者是平行分配笔墨的吗?
生:不是。
生:作者详写的是望父买橘的“背影”,因这一情节感人至深,所以详写。
师:我明白你说的意思,谁还能进一步谈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材料安排的详略与否,与文章中心有关。这一情节是全文的重中之重,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最能突显中心,所以理应详写。
师:任何文章都是由材料构成的,那些与中心联系最紧密的理应泼浓墨重彩。此外还有一点决定这一情节得详写,看谁能答出来。
生:因为从这一情节中,作者第一次顿悟到了父爱,第一次理解父亲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其他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要详写。
师:对。这正说明将后三次“背影”的顺序颠倒是不适合的。道理李明同学已说得很清楚。
师:同学们,难道没感觉到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很特别吗?
生:说来也奇怪。一般表现一个人物,都有正面描写,都有音容笑貌,可本文留给我们的却是“背影”,我想这个角度很独特,算是独辟蹊径吧!
师:是的,这是个新视角。
生:我认为这个新视角之所以能成功,也就是“背影”,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这是一位身体肥胖的、步履蹒跚的父亲,爬月台留下的,其中的努力、费力、艰难的情状可想而知,实在令人感动。
师:仅有独辟蹊径的精神,角度还不够,还必须有真实的、感人至深的内容做支撑,否则就会华而不实。
生:听了同学和老师的讲解,我感受很深。我以前写作都是前人走过的老路,没有创新,让人读来一眼看穿来龙去脉,直来直去,不会设置悬念,给人回味的空间。
师:我想对每个人的启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会收获,这种独特的手法技巧我们能学来,也应该学会。但更重要的是认真观察体会生活,才能写出深刻的作品来。否则再高的手法技巧,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师:当然可以,我没意见,同学们以为如何?
生:好!(齐声)。
(三)触及主旨,情感升华。
师:你们写父亲或母亲,是要表现父子或母子深情,那本文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
生:我认为所要表达的感情,就是本文中心,无非就是表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只是一个方面,尽管是主要方面,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还有儿子对父亲的爱。也就是说,表现父子深情。
师:真是一语中的。
生:老师我有个疑问,我们常说严父慈母,可文中的父亲更多的是像一位母亲,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自己的儿子,这岂不是对严父形象的糟蹋。
师:你说的“糟蹋”,言之过重了,但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你提出的问题很深刻,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生:我也有同感,我总觉得这一父亲形象少了一点男子汉应有的阳刚之气。
师:我保留意见。
生:我认为这一“慈父”形象的背后,有阳刚的一面。比如父亲的这句话语“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语气坚定,有一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
师:你明确而创造性地表达了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注意语气。(生齐读)。
师:很好,读出了坚定乐观的语气。
师:你们说得丰富多彩,认识深刻,所提的问题,也很有见解,希望你们牢记父亲的谆谆教诲,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多媒体播放《父亲》,师生齐唱)。
师:同学们,普天之下似乎只有母爱无边,但我要告诉你们:寰宇之内仿佛更有父爱永存,真是“可怜天下父亲心”呀!而“父母的心”,其实就是伟大的无私的爱。让我们把这种伟大无私的爱传递下去,把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下课!(大屏幕出示)。
马波老师的案例是一个开放的、生动的、以学生为主的、充分发挥教学民主的、令人回味的优秀案例。
从教学全过程来看,全课教学思路开阔,步骤明晰,布局合理,交流充分,手法多样。导语新颖,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设计独具匠心。内容分析紧紧围绕“背影”这一文眼设置问题,重点突出,难点启发引导很讲技巧,有很强的调控能力,面对学生的疑问,毫不惊慌,耐心讲解,以理服人。既走进课文,深挖教材承载的语文信息,又走出语文课堂,积极向外拓展延伸,特别是结尾上升到中华传统美德上来,更是锦上添花。齐唱《父亲》是活动形式的变化,也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刻表达,真是说得好听,不如唱的动听感人,使全课教学余味犹存。
一句话,全课可谓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值得细细品味,好好咀嚼。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睡、着”等11个生字,认识目字旁。
2.正确朗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语气。
3.正确书写“才、明”两个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过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吗?是因为什么事睡不着呢?
3.提问:有个小朋友因为明天要远足,晚上都睡不着了,猜猜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碰到不认识的字圈一圈,多读几遍。
3.分小节指名朗读,发现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出示词卡:大海老师同学天亮。练习认读。再分别用“大海、老师、同学”说话。用“亮”扩词。
教师:你也能用上“吗”来问一问吗?
5.自由练读小诗。
三、品读感悟。
1.分段指名读,读正确、流利。2.交流:这首诗中,什么地方写得最有意思?预设1:睡不着的动作:翻过来,翻过去想一想:你激动得睡不着觉,在床上翻过来翻过去的样子。预设2:3次叹气“唉——”学生演一演叹气“唉”,表情生动。“唉——”这条长长的“尾巴”是什么意思呢?表示叹气的声音很长。回归第三小节:“哎——/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有表情地读一读,读出“我”的心情。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田字格中的“才、明”,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3.反馈评价:先展示优秀作品,评价与之前的书写要求一致;再出示部分有典型问题的书写,反馈后再次书写。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书写6个字,并且要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诵古诗。(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
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生:(朗诵古诗)。
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间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近古诗,在认识诗人王之涣时,设计了一个小难题,并且学生争先恐后地朗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不仅创设了学诗的情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初读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读的效果。
师: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
(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
(2)易读错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
(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电脑屏幕显示生字)。
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
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认识。)。
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生:(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
间评:问题来源于学生,答案也应充分相信学生。如果回答不准确,老师再启发引导,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答疑的良好自学能力和习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间评:采用学生互相评议的手段,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向朗诵有感情、节奏准确、吐字清晰的同学学习,并且在音乐、图画的渲染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内涵。
(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放录音)。
(2)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小组可以商量一下。(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
间评:充分给予学生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自由学习、自由呼吸的学习空间,创设音乐、图画、情感相互交融的氛围,激发学生以各种方式表情达意。
(3)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屏幕展示动。
态画面《登鹳雀楼》,巩固感知、丰富想象。)。
6、(1)师: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练习背诵)。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三、课堂小结。
师:(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
(2)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生:(运用已掌握的朗读方法,自由读古诗)。
(3)你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总结: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古诗的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是让他们用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诗中的意思,去体验诗中的情感,从而感受语言的美。
在教学古诗《登鹳雀楼》一课时,我借助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中的景色。接着再通过用简笔画的方法让学生上台画出此时太阳的位置,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更进一步理解了“白日依山尽”。在教学“黄河入海流”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文中的图,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收集到的有关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的资料,最后让他们用一些词来形容黄河。通过观察插图,交流相关资料,展开想象,学生脑海中不知不觉就有了词语,如有的学生会用“滔滔、滚滚、壮观、有气势“等简单的词来形容黄河,在学生脑海里黄河的壮观景象会越来越明晰,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在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这是这首古诗中要阐明的道理。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再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我通过这样的教学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从而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再现诗人创造的意境。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五
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1课时。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楼入穷目更层。
登鹳雀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教学后记:
资料提供者:雨诺。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六
体会本文告诉人们的人间至爱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真情;学习本文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写法。
感受母子深情。
妙用对比的手法。
ppt。
一、导入:
由朱自清的《背影》所表现的“父子深情”导入本课的“母子深情”。
二、介绍作者及本文体裁、特点: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进课文:
(1)引导学生圈点生字,在小组内分工查阅工具书,互相学习。
(2)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互相纠正字音,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大意:
a、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分清段落;
b、请学生复述小说故事,师生加以评价小结。
2、探索小说中的人物:
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讨论回答:
(1)小说中的“她”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
(2)王小亮在“现在的妈妈”那里得不到应有的母爱,后来,他从哪里得到了母爱?
(3)小说中的“老头”是怎样一个人物?他是不是一个多余的人物?
3、研读句子,讨论问题:
(1)“都放学了”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
“大伯,麻烦……给孩子。”
(2)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
王小亮知道这包糖是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不同句子的不同语调、语气。
四、探究写作特点:
1、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在哪些地方?
2、有人说小说的结尾新奇,但也有人说小说的结尾缺乏真实性,你的看法如何?
结合探究·练习三,理解结尾的深刻含义。
五、小结全文。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探究·练习二、三。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七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学习《故乡》。我们的课叫学读课。什么叫学读课呢?就是学习阅读的方法,通过一课的学习,掌握一种方法。
它?有没有一种自己觉得可行的方法。好,请你说———。
生:我觉得是一开始要把它浏览一遍,然后看看这个小说写的是什么内容,重点是哪一些?画出来。
生:(齐读)这来的便是闰土他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师:继续读。读“我这时很兴奋”到“隔了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读这一部分,要注意抑扬,“我这时很兴奋”要扬一点;“他站住了,脸上现出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读抑一点;“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又稍微要扬一点,表示“我”内心的那种惊讶。请同学们各读各的,体会朗读中抑扬的转化。
(生各自揣摩、朗读)。
生:(齐读)我问问他的景况。
师:还是读快了,你看———(非常缓慢地读)“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那种凄惨的情形要读出来。好,再读———。
生:(齐读)非常难。
师:好,接着来,“他只是摇头”读———。
生:(齐读)他只是摇头。
生:(齐读)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
生:(齐)外貌。
师:外貌,形象,还有呢?
生:心理,语言。
师:表现了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生:苦。
师:苦!你看,“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再来说说写了他哪几个方面的苦。
生:有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几个方面。
生:最开始写了闰土的外貌,还有他从前和现在外貌的对比,还有他的神态。
师:是,外形穷苦。接着往下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写的什么内容呢?
生:这是他内心的苦,从精神上写他的苦。
师:神情凄苦。再看他的语言呢?“非常难”,表现了什么苦?
生:他内心的痛苦。
师:他内心的痛苦,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悲苦。然后就是刚才你说的,七个苦因的点示。
闰土这个人,他的苦,具体来说,外形是穷苦的,神情是凄苦的,语言是悲苦的,精神是困苦的。苦难,笼罩着他。这就是我们了解课文之后进行的概括,这个概括,首先用了一个“苦”字,然后再细节化,这样的概括方法,叫做“总分式概括”,记下来。(板书:总分式概括)(生记录))先从整体上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分段地概括。这样,对这个小说的情节、人物有比较粗略的了解。
下面,我们对这篇小说进行妙点揣摩。(板书:妙点揣摩))。
(学生找妙点,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声自己讲)。
师:行了,同桌之间,两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这样说。好,下面开始妙点揣摩,愿意发言的同学请举手。
生:我揣摩的妙点是: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破”和“薄”可以看出生活对他的压迫,使他万分愁苦。
师:“破毡帽”,“极薄的棉衣”,写他非常冷。“极薄”,衣服不能御寒,多么的苦啊,妙在写出了他的衣着。
生:我觉得外貌描写把以前的闰土和现实中的闰土进行了对比,通过这么多年的变化可以看出闰土的生活有多么的苦,生活使他由一个聪明活泼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很呆的人。
师:妙在对比,我觉得你还可以说细一点。
生:我觉得第?自然段写得特别的好,文中水生的松松爽爽与闰土的迟疑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两代人之间的对比,突出了“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还有宏儿与水生之间非常亲密无间的关系。
师:我觉得你的观点非常深刻。你发现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个地方我要讲一下,闰土和“我”现在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我们”的后一代怎么样呢?水生和宏儿的出场就暗示着作者的这种希望,课文最后把它点出来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但是我们要走下去,后代也许不会像我们这一代,再产生隔膜了。你的发现非常深刻。好,接着来。
生:我觉得有一句话写得很好,就是“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我”的记忆中有一个闰土的形象,但是看到的却不是记忆中的闰土了,说明闰土变了,这为下文作了铺垫。
师:很好,“虽然我一见”就表示“我”对童年闰土的印象之深,说明他们的友谊之深。但又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感觉很沉重。
生:我觉得这个地方写得很好,就是“我想到希望,我突然害怕起来”,这个地方就是说他对未来有一种希望,有一种迫切的希望,并且相信得很深,但是这个时候就有一点质疑了,就是说感到非常茫然,对希望不是充满坚定的信心了,他看到这种变化了,对自己和闰土的路,以及他们后代的生活非常的茫然了。
师:这个“茫然”要谈深一点就谈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我们现在品析妙点还是应该到我们刚刚读的那几段去品析。好,接着来。
生:我觉得第?自然段“石像”那个地方写得很好,因为小时候的闰土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小英雄,很活泼很开朗,而现在的闰土,因为他受了很多的苦,所以他就显得很麻木了,对生活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的向往和追求了。
师: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把这个妙点品析一下。
生:这个妙点。
师:好,我来替你说。这个“刻”字用得好,它表现了闰土脸上的皱纹很深。是不是?就这样说就行了。接着来。
生:我比较喜欢第?自然段:“他站住,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我特别喜欢“欢喜”和“凄凉”这两个词,这两个词是对比的,写出了闰土当时的心理活动,他非常想见到“迅哥儿”的,但是因为时代的变迁,他终于恭敬起来。
师:对,这儿“欢喜”是因为见到童年时代的朋友,“凄凉”是为自身的境遇感到内心很凄凉。写出了自己的心情。她说得很好,再来。
生:我也比较喜欢第?自然段,先为大家读一遍,(很深情地朗读),这里三个词用得非常好,一个是“欢喜”,一个是“凄凉”,还有一个是“分明”。“欢喜”和“凄凉”用了对比的写法,既表现了闰土见到“我”之后的欣喜,又表现了闰土凄苦的心情,也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凄苦的出场,也预示着一个悲剧的开始,那么后面所用的“分明”主要在表现“我”与闰土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感情上的隔阂,一堵无形的高墙,形成了可悲的厚障壁,我觉得这里已经充分地表现了闰土的凄苦心情。
师:你非常能干。
(掌声)。
师:流畅的表达,充满情感的表达,比余老师品得要好!我觉得,这个“老爷”还可以品———“分明的叫道:‘老爷!’”———品一下吧?好不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妙点哪!谁说一下?好,你说。
生:(纷纷说)多子。
师:好,再来。“又不太平”表现了什么?
生:(纷纷说)。
师:对,表现了战乱频繁。“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表现了什么?
生:(齐)苛税!
师:对,苛税,土豪劣绅、军阀什么的,都向农民要钱是不是?“收成又坏”写出了什么?
生:(齐)饥荒。
生:(齐)关卡多。
师:关卡之多,都向农民要钱。“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表现了他没有办法,无路可走。好,下面我再给同学们介绍几个妙点,你们把它记下来,回去品一品,看老师的这个妙点找得怎么样,好不好?一个场景之妙。场景,故事就在“我”的家里发生,把故事情节放在一个场景之中。还有写水生与宏儿两个孩子之妙,三处写“长烟管”之妙,四声“老爷”称呼之妙,写闰土的五次无言之妙。刚刚你们说的妙点都是一点一点的,老师说的这些妙点都是串式的,一串一串的,同学们将来读小说一定要注意,小说里不少地方有伏笔,有照应,有反复,要发现里面的串式妙点。好了,我们这一个环节,就进行到这里。
师:读小说就要认识里面的人物,因此读小说的第三步是评说人物,就是怎么样认识闰土这个人。(板书:评说人物)下面我就告诉你们,怎么认识小说中的人物,你们现在说一说闰土的外貌形象、习惯、衣着、年龄等。如闰土是一个戴着破毡帽的人,闰土是一个穿着极薄的棉衣的人,这样就行了,首先,从他的外貌、神态、习惯等内容说起。
生:闰土是一个在海边种地的人。
师:一句,还有没有?
生:和以前比起来,他的身材加了一倍。
师:一个中年人。
生:闰土是一个拿着烟管的人。
生:闰土是一个将长烟管靠在桌旁的人。
生:闰土是一个双手开裂而且又粗又笨的人。
生:他是一个脸上刻着许多皱纹的人。
师:把皱纹写出来了。
生:他是一个木偶人。
师:他像一个木偶人,但他不是一个木偶人。
生:他是一个眼睛肿得通红的人。
师:对!
生:他是一个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的人。
生:他仿佛是石像一般。
师:他仿佛石像一般的人。
生:他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师:你点出了他的身份———是一个农民。
生:他是一个脸上刻着许多皱纹的农民。
生:他是一个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神情的农民。
师:对,就是这么简单,首先从他的外貌形态来认识他,他喜欢吸烟,就和前面的拿着钢叉的'小英雄形象对比啦,对不对,他脸上有皱纹,就和原来的紫色的圆脸对比啦,他穿的极薄的棉衣,和原来他的衣服对比啦。这是评说的是第一步,就是从外貌神态来认识他。好,第二步,从他的变化、经历、命运来说一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开始了。
生:他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衰老贫穷的穷苦农民。
生:他是一个正在受苦受难的人。
师:他是一个苦海无边的人。从变化来说呢?
生:他是一个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像上的人。
师:对,他要那些东西。———你也试一试吧?
生:他是一个。
师:想好再说。
生:他是六个孩子的爸爸。
师:她说他是六个孩子的爸爸。也可以呀,说明了身份嘛。你说。
生:他是一个沉默寡言、迟钝麻木的受压迫的农民。
师:对,说得好。你说。
生:他是一个勤劳的人。
师:命运的变化呢?
生:他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衰弱的人。
师:对,被生活折磨得衰弱,四十岁脸上就有很深的皱纹。
生:由活泼到麻木的人。
生:他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
师:对,善良可以从他带干青豆看出来。现在我们进行到第二个层次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三步,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有什么意义呢?———点出人物形象的含义,他的代表性,他的典型意义。
生:作者以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这个地方的农民的生活,就是说兵、匪、官、绅的压迫,以及他们生活所遇到的困难或者一些事情,都通过他一个人来表现。
师:对,他是一个形象,是千万个闰土的缩影。是那个时代的人。还有三位同学举手。
生:作者塑造闰土这个形象,来反映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就是以闰土这个人物形象来作为广大受压迫劳动人民的代表。
师:他点出了他的角度,作者写闰土这个人物,是从农村的角度,从农民的角度,反映了农民日益走向破产这样一个社会现实。
生:我觉得是由闰土来揭示深刻的主题思想,引起人民对农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深深思索,激起了人们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师:说得好,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这篇小说就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那个时候的苦难。还有没有说的?你们看,我们认识人物,又学习到了一种方法,叫做分层次表述。(板书:分层次表述)。
师:好啦,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课,通过《故乡》的学读,学习了小说阅读的一种三步法:了解内容,进行总分式概括;妙点揣摩,进行多角度评析;评说人物,进行分层次表述。同学们活动得比较好,当你们还要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时候,我们的这一节课已经结束了。谢谢各位同学,下课!
生:老师再见。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八
生:好像是诗歌节吧。
生:诗歌的一种题材。
师: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它主要是以铺叙为主的一种歌词,下面请同学们首先读一下诗前的小序。
生:……。
师:好,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谁来概括。
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
生:读,
师:对,这个读,不是老师说的,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这么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所以首先要走近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好,下面我们一起呀,不是一起,自由地放开声来读。好,咱们就开始。(放音乐)。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谁知道?
生:落魄失意的人。
师:你的解释有一点点问题,沦落不是沦落人,是不是?
生:落魄失意。
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是不?那么,沦落人又是谁呀?
生:指的就是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师:不仅仅是琵琶女,还有诗人,是不是?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谁解沦落人”(板书),那么,琵琶女的沦落经历是怎么样的?我想啊,咱们首先请一位同学尝试一下琵琶女的感情,为我们读一下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好不好,那一段,第几段呀?第三段,谁来给我们读一下,好,你现在就是琵琶女,要把你的感情带出来,好吧?请。
生:……。
师:好,你觉得她的感情把握怎么样?
生:我觉得读得挺好的,这一段主要讲琵琶女的身世,应该比较同情,读的时候读出同情来。
生:悲凉。
师:对,悲凉的感情,好,我们读诗歌首先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得抑扬顿挫,是吧?但更要注意把握诗歌中诗人所蕴含的什么?感情,所以,刚才同学说到感情,这一段,我觉得把握得比较到位。好,就这一段,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没有?把最想提的问题提出来,我们讨论讨论好不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好,这样吧,咱们周围同学商量一下,把你最想提的问题提出来。(生小声交流)好,谁有问题?你来。
生1:文中是如何描写琵琶女的形象的?
生2:这一段主要用什么手法来写她的身世的?
师:提了两个问题,大家觉得它有讨论价值吗?
生:有。
师:那好,咱们周围同学啊,就自由组合,议一议,好不好?两个问题随便讲,想说哪个说哪个,好不好?想发言,随时举手。
生:我想说第二个问题,前几句写她少年的时候,然后还被那个秋娘嫉妒,然后……。
师:秋娘是什么人?
生:不知道。
师:看看注释吧。
生:歌妓。
师:秋娘恐怕不是一般的歌妓吧?
生:秋娘吧,本身就是才华很出众的,然后还要嫉妒她,说明她比秋娘的才华还要……。
师:对了,秋娘本身就是才华横溢的歌妓,是吧?被她嫉妒了,可想而知。
师:你是在讲琵琶女的形象,对吧?
生:然后用前面的红火一时和后面的悲凉人生经历,形成一个对比。
师:还有对比,实际上你把两个问题合在一起说了,既提了琵琶女的形象,又说了手法,大家同意不同意?有没有要补充的?不需要补充了吗,大家觉得这个问题探讨得可以了?我看你想发言又不敢举手,你说一说。
生:我觉得琵琶女主要是代表中国普遍的封建礼教下古代女子悲惨的……。
师:她是一个封建什么?
生:就是一般的古代的女子普遍的悲惨……。
生:高超。
生:门前冷落车马稀。
师:所以,说明什么问题呀,哪个时代是不是就是,什么?你来说。
生:那个时代就是重色轻才的。
生:白居易。
生:……。
生:“住近湓江地低湿”的“低”,“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血”……。
师:“血”字书面语读什么,口语读什么?还有没有?
生:“如听仙乐耳暂明”的“乐”。
师:好,这里白居易还得加点劲,知道不?好,我们在读白居易诗人的这一段时要读出什么感情?你觉得呢?我们的白居易说一说。
生:应该和琵琶女一样感同身受吧。
师:感同身受,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这里面,他的遭遇呀,还有什么词可以体现出来?
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怎么理解?而且那个“同”字,同在哪里?
生1:白居易从他的生活经历上,他一开始满腹才华,想一展鸿鹄之志,却在朝廷中受到排挤,而被贬谪到偏僻的地方,琵琶女本来也是很有才华,但她却因为年老而无人问津,所以他们的经历都是从曾经的激情到如今的平淡。
师:激情,不准确。那么这个对比,你刚才说了,怎么能从激情到平淡?
生1:从辉煌。
师:这个词还可以。还有没有?
生1:所以他们此刻的心境都是悲伤的。
师:因为他们都是失意落魄的。好,请坐,还有没有同学想说?好,你来。
生2:还有她们俩都是京城人。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2:从前面小序上讲的。“问其人本长安倡女”,长安就是……。
师:对,是来自京城。现在呢,他们都来到了什么地方?
生2:浔阳江头。
师:对,所以这一点也是相同。
生2: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怀着一种落魄之情。
师:还有没有?
生3:他俩都是人才,得不到人家的重视,这也是相同的一点。
生:是因为琵琶女弹的那个琵琶。
师:原本素不相识是什么把他们连在一起?
生:音乐。
师:是琵琶女弹奏的琵琶曲。同学们,琵琶曲这一段应该说是什么?千古传颂啊,脍炙人口。刚才,我们的琵琶女、我们的诗人都读了一下,我也情不自已,我给大家读一下。背一下这一段,那么,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这段中最精彩的句子在哪里?为什么精彩?好不好?(配乐朗诵)读完了,听完了,不知大家相出问题了没有?你觉得这里边最精彩的句子是什么?你先说。
生:我最喜欢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它把琵琶声在沉静以后的比作炸破的银瓶和那个骑士突然拔出刀枪那一瞬间的声音,更加突出了琵琶声在沉默后的慷慨激昂的音乐特点。
师:非常激越,你很喜欢。好,还有没有?
生:我喜欢那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因为我觉得这句话采用的是比喻的手法,经过音乐的跌宕起伏,然后婉转动听,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听上去挺有感觉。
师: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就是十分生动形象。
师:化什么为……。
生:化抽象为具象。
生:我喜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它把弦声首先比喻为急雨,声音非常急促,然后又如丝雨般非常渺茫的感觉,很形象,很生动。
师:有琵琶女的遭遇,有琵琶女的请感在音乐里面。
生:音乐主要有思想情感在里面,所以作者就被打动了。
师:那我还要问,仅仅是琵琶女的遭遇和情感在里面吗?就打动了诗人吗?
生:还有诗人想到他自己的身世,然后就有比较悲伤的感觉。
师:对,还有他自己的身世,是不是?触景生情,实际上,我们看写音乐,不仅仅是讲琵琶女呀,还在写谁的感情呢?诗人自己,是音乐把“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诗人和琵琶女怎么样?联系在一起,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在两个陌路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好,我们下面一起读一下最后一段。(齐读)。
师:“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琴声和着白司马的泪水沉到了江底,千年之后,仿佛仍在我们耳畔回响。下面,我想同学们还有很多的感触吧,下面,我们就畅所欲言,敞开心扉,用较有诗意的一两句话来表达你的感悟。
生1:天公薄情病乐天,世情愚昧苦才女,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怒愤难自平。
师:好,哎呀,你很厉害呀。昨天预习就在想,是吧?好。那么谁来说一说。
生2:对音乐的感悟,仿佛从远处传来,又似乎就在身旁,那么清静、那么飘渺,琵琶声响彻长安城,好像有人在哭泣,幽怨着,缠绵着,弹者有意,听者有情,我愿化作一小曲去抚慰你那懂我的心。
师:好,富有诗意呀。还有没有?
生3:一男一女江畔逢,同为京城沦落人,为何不乐,难为知己。
师:你前面好像是诗句,后面猛地一句,然后就刹车了,是不是?稍微后面在调整一下,我感觉是不是更好?啊,好,还有没有要说的?这位男同学。
生4:琵琶声传逾千载,歌女乐天花开败,酒不醉人人醉曲,司马泪和一月白。
师:啊,好,也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呀,老师也很喜欢诗歌,我在备课时,也想了这么一个七律,看我的感受,我读一下,感悟琵琶行,“浔阳江畔少知音,冷月荻花夜色寒。哀怨琵琶情切切,半觞清酒泪涟涟。飘零歌女伤神苦,沦落诗人为客难。前辈字句清肺腑,后生吟诵叹先贤。”读了这首诗,让我们在激动的情绪中平静下来,我们进行了一场诗歌的漫游,情感浸在诗歌的意境里,去体会音乐的美妙,去感受诗人的情怀,我们伴着音乐再一次放声地旁若无人地自由地读一遍这首诗,好不好,开始。
(生默读)。
生:(有感情朗读)。
师:怎么样?好,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让我们以经典为伴,与诗歌同行。下课。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九
生:我知道有三顾茅庐。
师:你真了不起,你是第一个举手的,说明你很勇敢。生:我知道有诸葛亮草船借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师:我们所熟悉的桃园三结义就是出自这一回。第四十六回,谁来读读。生读。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草船借箭就出自这一回。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么,每一回的题目,就告诉了我们这一回要写的主要内容,这是这类章回小说的一个特点,我们知道了这个特点,便于我们快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
随文识写会题意。
师:知道什么是茅庐吗生:茅庐的意思就是茅草房。
师:用茅草盖的房子就是茅庐,这里的茅庐可不是修建在一般的房子,那它修建在什么地方呢?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边听一边想象。
就是这个美不胜收的地方隐居着旷世奇才诸葛亮,才引得刘备三顾茅庐。(板书三顾),说顾是一个生字,顾左右结构,是左右同宽的字,这里的竖提和右边的页的一撇注意穿插,这样的字才紧凑美观。
师:顾在字典里有三个意思(课件出示)这里的顾的意思在这里应选择哪一个解释?
生:第三个选择拜访。
师:对,请同学们把这个顾也写一下(学生写字姿势提醒)生写字。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生:意思是拜访茅草房子。
生:刘备三次去拜访住在茅草房里的诸葛亮。
师:这次说清楚了,我们现在用三顾茅庐这个词是指诚心诚意地一再邀请,这三还是指三次吗?生:不是,很多次。
师: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再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默读课文知层次。
师: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故事,对于故事类的文章,你对故事中的什么最感兴趣?
生:我对情节最感兴趣。
师:所谓故事的情节就是围绕着人物故事发展的过程,包括了生:起因、经过、结果。
师:看课文哪里是起因、哪里是经过、哪里是结果生默读,找。
师: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写的是故事的起因呢,女孩你说生:第一自然段。
师:你的眼睛真亮,故事的起因写得很明了,捧起书,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大家看看是不是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二三四自然段写的是故事的经过。同学们看,这样我们就把课文很明显地分成这样三部分。
圈圈画画理脉络。
师:一个故事吸引人,往往在于故事的经过一波三折,像这样先写起因,再写经过,最后写结果,这样的故事,按照叙述方法的不同,又被分为这样三种情况,读一读。
师:同桌两个相互地说一说,看你们两个找的一样吗?生同桌交流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师:你跑得太快了,一下子就跑到了隆中,看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清清楚楚告诉了我们。
生:我找的是上路,然后是来到隆中,然后是半里多路,草堂前,最后到了草堂。
师:我们抓住了这些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我们就理清了故事的脉搏,其实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是这样按地点转换来讲的。如关羽辞别曹操后,首先来到„„(出示关云长千里走单骑中表示地点的词,引读。)。
随文识字知人物。
师:除了对情节感兴趣,还对什么感兴趣?生:我还对人物感兴趣。
师:他还关注了故事中的人物(板书人物)三顾茅庐这个故事,主要人物都有谁?
生:诸葛亮、刘备(师板书)。
生:换偏旁,把渴换成草字头。生:我也是用换偏旁,喝水的喝换成草字头。
师:老师的方法是:有口就想喝,有水就不渴,头上有草就读葛,记住这个葛,你能赛诸葛。生读,生练写。
师:课后田字格里有这些生字,你认为自己写得比较满意的字,自己画个五角星,和例字对比一下。
师:放下笔,在三国演义当中一共描写了一千一百九十一个人物,个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下节课我们就结合文中具体的语言再来细细感悟刘备、诸葛亮这两个人物。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十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1.学生能清晰地识别全套人民币,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培养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一、反馈导入
生:买菜要用到钱。
生:乘车需要钱。
生:交学费要用钱。
师:是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钱,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生:(齐)人民币。
师:对,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1.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师:这几张人民币你认识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师出示第五套人民币中100元、50元、20元、10元。生集体识别。)
师:那你们更细致地观察过这些钱吗?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放大的这几张人民币的正反面,仔细观察一会儿,互相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屏幕展示,生相互交流。)
师:谁愿意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人民币上有国徽。
师: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它代表了我们祖国的尊严!
生:我看见人民币上有“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
师: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印制和发行的地方。
生:人民币上有人民大会堂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背面分别是哪里吗?老师带你们去浏览一番,好吗?
感叹,祖国的山河多壮美啊!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来了解祖国美丽的山河!)
生:人民币上有数字。
师:人民币上有不同的阿拉伯数字,这些不同的数字就是人民币不同的钱数,也就是人民币不同的面值。
生:人民币上还有鲜花。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张人民币上的鲜花图案,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花吗?老师带你们去观赏一下这些迷人的鲜花。
(屏幕出示:10元上的花是醉人的牡丹,20元上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50元上的是多姿多彩的菊花,100元上的是绚丽的紫荆花。老师仿佛闻到了扑鼻而来的花香,美丽的鲜花让人民币看起来更漂亮。)
生:人民币上还有毛主席头像。
师: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毛主席的头像。毛主席曾经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席。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生:我还在毛主席头像的下面看见了毛主席出生的时间和逝世的时间。
师:我们知道这位伟大的领袖生于1893年,逝世于1976年。还有其他的发现吗?(没有人举手。)下面老师想给大家补充一下。
师:人民币正面的右下角是盲点,盲人通过触摸盲点,就可以知道是多少钱了。人民币背面右上角,分别用汉语拼音和四个少数民族的文字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的意思。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这么细致的观察,现在你能很快地识别它们吗?(生快速识别。)
师:谁能说说你是用了什么方法一眼就识别出它的面值?
生:我用看数字的方法识别人民币。
生:我用颜色来识别。
生:我看人民币上的图案来识别。(师板书:数颜色图案)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第五套人民币中大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了新朋友,还有几位老朋友。(师出示第四套的10元、50元、100元人民币)这些钱是第四套人民币中的10元、50元、100元,现在仍然通用。
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钱上的数、图案或是颜色来认识不同的人民币。
2.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从1号学具袋里拿出所有不同的小面值人民币,互相说一说,认一认。遇到不认识的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周围的同学,然后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师: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民币了吗?老师要让大家认一认。(师快速出示人民币。)
师:(出示一张破损的人民币)这张人民币怎么了?破损的人民币不美观,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因为爱护人民币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师:这些人民币大家都认识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对人民币的了解,把这些人民币有规律地分分类,老师请同桌之间合作摆一摆吧!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并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摆?
1组:我们是按单位分的。把几元几元的放在一起,几角几角的放在一起,几分几分的放在一起。
2组:我们分成硬币和纸币。
3组:把数字是1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2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5的放在一起。
4组:我们按颜色来分的。
二、人民币的互换
1.情境引出新知。
师:大家对人民币都熟悉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件出示:同学们,无人售票公共汽车的票价是1元,我只有一张2元,谁能帮帮我?)
生:把两元钱换成2张1元的。
2.进行角与角、元与角的互换。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整钱来换零钱,老师这有1个2角,能换几个1角?
生:1个2角能换2个1角。
师:我拿1个5角能换几个1角?
生:1个5角能换5个1角。
师:1元呢?1元可以换几个1角,谁知道?(指名回答。)
生:1元能换10个1角。
3.练习。
师:老师这有几道练习题,看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钱换成零钱?
(1)1张1元能换()个2角。
生:1张1元能换5个2角。
师:大家同意吗?你是怎样想的?
生:5个2角是10角,10角就是1元。
(2)1张1元能换( )个5角。
生:1张1元能换2个5角。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2个5角是10角,就是1元。
(3)1张5角能换( )张1角和( )张2角。
(师巡视,生活动。)
三、综合运用
师:同学们了解了人民币之间的一些简单的互换。这些知识在你买东西的时候就能用得上了。接下来,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小商场。(课件出示商场。)
1.小商场里有什么商品?它们分别是多少钱?
生:气球1角钱,铅笔2角钱,橡皮5角钱,笔记本1元钱。
2.如果你有1元钱,让你买你喜欢的商品,你最多买几个?
生:买气球可以买10个,因为1元里有10个1角。
生:铅笔可以买5枝,因为1元里有5个2角。
生:橡皮可以买2块,因为1元里有2个5角。
生:可以买1个笔记本。
3.如果你有1元钱,把它都花光,买不同的商品,你怎么买?
生:5个气球,1块橡皮。
生:3枝铅笔,4个气球。
……
反思: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渗透了以人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重视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作用,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之上,即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人民币,并适当地进行爱护人民币,做事有条理等德育渗透,环环相扣,衔接自然。
认识大面额人民币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细致观察人民币上有什么,呈现出生活中不留意的,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归纳一些方法来认识不熟悉的人民币,丰富多种识别方法。
在认识小面额这一环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性,根据捕捉到的规律性的东西,以便让学生自主学习其他面值的人民币。
认识了人民币,接下来就是如何应用人民币。在本节课中,让孩子了解人民币一些简单的互换,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将数学知识包装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充分体现了用数学的思想。
模拟购物这一环节,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小课堂”中体验大生活。这个环节的设计,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学生从现实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
总评:
一、关注知识储备——铺设台阶,拾级而上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储备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恰如铺设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
在认识人民币阶段的设计初步完成了教者的设计意图:
1.先出示几张孩子熟悉的人民币。
2.充分观察。
3.总结识别方法。
4.用喜欢的方法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二、关注思维发展——合作求异,独巨匠心
为了巩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教者设计了多种开放式的活动。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已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同时,培养了孩子思维的活跃性和跳跃性。
三、关注知识运用——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让孩子了解人民币一些简单的互换,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生活情境,让孩子感觉到人民币之间的一些互换是用来服务于生活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交流,生生互动,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人民币间的一些互换,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的演示,通过看、想、拿、换、说、用等手段,让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掌握了一些互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迁移规律,设计购物练习使学生乐学、爱学。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十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积累好词佳句。
2、运用画图、贴图、手势演示、实物演示等多种方法感悟“梯田”、“茂密”、“一大串”、“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3、在读中产生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增强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4、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5、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6、引导学生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在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梯田”、“茂密”、“一大串”、“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对葡萄沟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梯田”、“茂密”等词语及句子。
了解阴房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预备]。
图片、课件、维吾尔族小帽、葡萄干。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师:小朋友看过《西游记》吗?孙悟空和师傅去西天取经经过了——(生)火焰山。对了,在这里还有一条小沟,(指图)这条沟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这就是吐鲁番的葡萄沟。
2、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揭示课题。
3、指导写生字“沟”“够”。
设计意图: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西游记》是学生的最爱,由此入手,学生学习的兴致高昂。把写字提到前面来,以免打乱后面的教学环节。
二、自主初读,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反馈,同桌互读。
三、演读感悟,快乐学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以上环节从爱好入手,总体上把握全文,熟悉生字。)。
2、师小结:是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自然段,再读读这一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生有滋有味地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画图理解“山坡的梯田”(指名读,老师画)。
[设计意图:直观的图象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课文内容。]。
2、手势演示理解“茂密”“凉棚”。
(1)出示课件或底色全是绿色的图片。
(2)这幅图漂亮吗?为什么底色全是绿的呢?你能从第二自然段找出一句话往返答吗?
生:因为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所以全是绿色的。
师:那叶子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看我的手势,(做动作演示)是一片叶子紧挨着一片叶子,谁能把“挨”换个词?生:一片连一片。生:一片接一片。生:一片遮一片。
师:说得真好!你们再看——(师变换手势)。
生:一片背一片。生:一片叠一片。生:一片压一片。生:一片盖一片。
师:是啊,这么多叶子在一起就是茂密的枝叶,把上面的什么挡住了?
师:就形成了一个个——。
生:绿色的凉棚。
师:一起读读书上的这一句话:“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课件出示)。
3、实物演示理解“一大串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1)枝繁叶茂必然是果实累累,请大家用笔画出描写葡萄成熟时的样子和颜色的句子,再在小组中讨论哪一个词用得好。(生先自学动笔画句点词,然后合作学习。)。
4、贴图片,让孩子指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的葡萄。
5、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
师:“光”可以怎样组词?
生:发光、光滑、光芒、光辉、阳光、灯光……。
师:是啊,葡萄像小灯泡一样在——发光,也像小朋友的脸蛋一样——光滑。你们看在阳光下,那红色的葡萄像什么?生:像红宝石。生:像红珠子。生:像小白兔的红眼睛。
师:那绿的呢?生:像绿宝石。生:像玛瑙。……。
师:所以说这里的葡萄五——光十色,漂亮极了。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齐读第三句话。)。
6、拓展说话:花园里的花儿开了,有红的、黄的……。
[设计意图:从小进行语言文字的练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7、角色扮演,理解“热情好客”、“准会”、“最甜”、“吃个够”。
(1)情境演练:让小朋友戴上维吾尔族小帽,摘黑板上的葡萄请客人(老师)吃。
生:这是紫葡萄,请您快尝尝,它可甜啦!
生:尝尝我的绿葡萄,无籽的,肉多汁甜。……。
(2)师生接读第四句。
[设计意图:在演练及反复接读中理解“热情好客”、“准会”、“最甜”、“吃个够”]。
8、回归中心。
师小结:葡萄沟的葡萄又多又甜,这里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葡萄沟真是个——生:(齐)好地方!齐读或背第二自然段再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有什么不懂的。
生:阴房是什么?
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2、补充阅读,帮助理解“阴房”。(读完和同桌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在葡萄沟较高的坡地上建着一种非凡的房屋,它的四壁都用土坯叠砌,在墙上密密匝匝布满气孔。远望像个古城堡惹人瞩目;置身跟前,又觉得它像养“蝈蝈”的方形巨笼,十分别致、奇异,这就是维吾尔族人称作的“群结”,汉语叫作“阴房”。阴房里有许多木架子和木钩。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人们把新鲜葡萄一筐筐地运来,挂在木钩上,整个阴房挂满之后,将门关死,凭着从气孔吹进来的吐鲁番盆地特有的热风烘烤,40天左右,鲜葡萄就变成了葡萄干。
3、课件演示,老师解说。
4、观察品尝葡萄干,谈感受,板书“色鲜味美”。
5、再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学会小结课文内容。)。
四、实践活动,赞美家乡。
1、在我们的祖国,不仅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你们还知道哪里也是个好地方?
生:威海是个好地方,因为这里的海鲜可以让你吃个够。
生:文登是个好地方,因为这儿很快就要有海底隧道了。
生:厦门是个好地方,这儿风景优雅、空气新鲜。……。
师:我们祖国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好地方,老师希望同学们长大了,能把我们的祖国妆扮得更美,建设得更好。
2、用几句话写写你称赞的地方。(时间来不及的话可作为作业放到下节课交流)。
五、灵活作业,自由选择。
1、把《葡萄沟》介绍给身边的亲人朋友。
2、小组合作收集有关家乡的迷人风光、丰富物产的资料,并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让孩子自主学习。]。
六、板书设计,丰富多彩。
黑板用贴画展现绿色的凉棚和贴上五光十色的葡萄。
水果多。
葡萄甜。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热情好客。
色鲜味美。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十二
着眼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味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尝试写诗。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
2、理解“欲”、“闻”、“不及”的意思。
3、背诵、默写本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怎样抓事物的特点,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跟着教师抄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释词译句。
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
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
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
2、课文第3、4句,用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
十、朗诵想象。
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
十二、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小黑板出示)。
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
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
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十三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71页、72页复习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认识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这些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展开图。
过程与方法:
能辨认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及相对位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搜集了几张图片,非常漂亮。同学们想不想看?(想)请大家欣赏!(出示课件)
师:这些图片美吗?(美)从画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生:都是建筑物。
师:如果用我们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建筑物,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的这些建筑物都是由长方体,正方体……构成的。
师:对,这些建筑物都是是由立方体图形构成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些立体图形,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板书课题:立体图形)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十四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数学交流能力,学会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信心。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
生:(齐)喜欢。
师:你们都在哪儿看过电影?
生:我在学校看过电影。
生:我看过露天电影。
师: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电影院看电影,高兴吗?(师贴出挂图。)
师:同学们,这是电影院的售票处,你看懂图上的内容了吗?(生看图。)
生:我看懂了,一个小女孩来到电影院的售票处,她想去看电影。
生:售票员阿姨告诉她:电影院共有21排坐位,每排14人。
师:谁能很完整地说出图上的内容?
生:一个女孩在电影院的售票处,阿姨告诉她:电影院共有21排坐位,每排14人。
师:你说得真好。同学们想一想:小女孩问了阿姨一个什么问题,阿姨才这样回答的?
生:(认真思考)小女孩可能问阿姨:“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坐位?”
生:小女孩也可能问阿姨:“我们全校368人看电影能坐下吗?”
生:小女孩可能问阿姨:“电影院一共能坐多少个人?”
师:你们想得都很对。
师:(师在挂图上出示问题)你们能帮小女孩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大声说“能”。)
师:你们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14×21。
师:同学们,请你用喜欢的方法来计算14×21,并想一想怎么算?(生计算。)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边板演边说)我是用竖式算的,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乘数个位上的4,1乘4得4,4写在个位下面,再用1去乘第一个乘数十位上的1,1乘1得1写在十位下面;然后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2乘第一个乘数个位上的4,2乘4得8写在十位下面,再用2乘十位上的1,2乘1得2写在百位下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得294。
生:我是口算,把14看作10和4,先用10×21=210,再用4×21=84,210+84=294。
……
师:你们不但结果算得对,说得也特别的准确。真高兴你们能把学过的知识掌握得这么扎实。
师:孩子们,这个电影院共有294个坐位,我们全校368人能不能坐下?
生:(齐)不能。
生:我们可以分批去。
生:我们可以拿着椅子呀!
生:我们可以跟电影院的工作人员说说,好不容易去一次电影院,求他们想办法。(孩子们纷纷出主意。)
师:遇到问题能积极想办法,你们很聪明。正如刚才的同学所说,学校把我们的情况跟电影院说了之后,工作人员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每排多加5把椅子,现在每排19人。(师贴换图中14变成19。)
师:同学们,赶快估计一下,现在电影院能不能坐下368人。
生:把21看作20,19看作20,20×20 =400能坐下。
生:(齐说)能坐下。
师:现在电影院实际一共有多少个坐位?我们来算一算。
师:谁会列算式?
生:19×21。
师:请你用喜欢的方法计算19×21。如果你计算出来了,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如果你遇到困难,也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疑难。(小组交流热烈,师深入一个小组参与。)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我用口算,把21看作20和1,20×19=380,1×19=19,380+19=399。
生:我也口算,但和他不一样,把19看作10和9,10×21=210,9×21=189,210+189=399。
生1:我是竖式,可不得399。
师:能把竖式写在黑板上吗?
生2:我也是用竖式,但不是这样做的。
生3:我不是用竖式,但我认为应该这样。
师:我们观察一下这三个竖式,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1乘19的计算是一样的。只有用十位上的2去乘19时,积的写法出现了分歧,到底怎样写积才对呢?(学生各持己见。)
师:下面,学习小组再研究交流一下,用十位上的2乘19时应怎样写积。(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
生:用十位上的2去乘19时,先用2乘9得18,8应写在十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然后2乘1得2,加上进来的1等于3写在百位上。
生:为什么8要写在十位上?
生:因为2在十位上就表示2个十,20乘以9等于18个十,即180,所以8写在十位上。
师:用2去乘1时积怎样写?谁知道?
生:因为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而1也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20×10=200,200加上进来的100得300,所以3应写在百位上。
师:还有哪里不太明白?(生表示没有。)
师:请大家用竖式计算,并写好单位名称和答。(全体学生练习。)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19×21的竖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生:19×21是进位乘法。
师:对了,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是“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大家想一想,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应注意什么?
生: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积的个位要同十位对齐,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师:你说得真好!
师:我们一起来看小黑板,一起读一读: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所得积的个位就要同哪一位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学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下面我们做几道练习题,看看大家对新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师出示题:判断对错,把错的改正过来。)
师:谁能读?
(生读题的要求。)
师:请大家按要求完成这道题。(学生自己练。)
师:你认为哪一个是错的?又是怎样改的?
生:我认为第一题是错的。
师:为什么?能说一说吗?
生:用乘数21十位上的2去乘26时,积的个位要与十位对齐。
生:我认为第2题也是错的,因为用乘数32十位上的3去乘25时,3乘5等于15,满十向前一位进一,3乘2等于6,加上进来的1等于7写在百位上。
师:你们说得真好,看得出你们真学会了。
师:让我们来看第二题“比赛计算”,每行一题看哪一行能得冠军?
24 × 28 15 × 36 38 × 25
……
师:出现了错误的同学看一看哪里出现了问题,不懂就问,相信下次你们一定做得更好!
四、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生:我知道了做题时要认真、细心,这样才不会出现错误。
……
反思:
首先,情境导入是本节课的一处亮点。它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很合理有效地复习了旧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由此我想到,学生愿意学习、愿意思考,必须有人去激发他们,而这个人就是教师。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
新课程提倡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本节课在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时,我充分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这一思想。
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有些单一,有时还不够及时;在学生情绪不高时,教师调动得不够好。再有,课堂应尽面儿相对窄了些,后进生的表现机会少了一些。
教学伊始,教师面对不相识的学生,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与学生沟通,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孩子在轻松、快乐、自主的氛围中探究知识。教师充分为孩子学习数学创设情境,出示了一幅电影院的挂图,让孩子们有在电影院上数学课的感觉,增强了孩子们探究数学的兴趣。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教师能充分地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难易程度,能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使学生不陌生,更容易接受。如,把电影院每排26人改为每排14人,让学生观察挂图。根据已有的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考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师生互动,自主探究,体现课改的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能与学生站在一起,成为学生最信赖的合作者和亲密伙伴。
2.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种做法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教材是范本,以教材为载体,教师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去考虑加工教材,在这种理念下的教学是知识之“舟”又是能力之“桥”,也是心灵洗涤之“池”,从而使学生会学习、愿学习。
3.教师对课堂和教学内容有一个宏观、全局的把握,教学思路清晰,对于重点、难点处理得准确,恰到好处。从估算到准确计算,教师都能入情入理地与学生合作,都能用巧妙的语言与学生对话,并且巧设疑问,使每个知识点都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学生积极的配合老师探索新知,师生融为一体,课堂气氛活跃,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整堂课学生都在愉悦、思维中度过,他们饱尝了学习的快乐。
4.本节课通过合作、互动、讲述、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了多元化的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做到了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把谈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引导得当,点拨到位,水到渠成,是一节符合课改的优质课。
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学实录篇十五
《夏夜多美》向我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优美,极富童趣,读了这篇课文想念孩子们能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师生共同感受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学会关心别人。教学重点:。
在读书交流中体会夏夜多美,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小动物们帮助小蚂蚁回家的过程中感受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图片、小动物们和睡莲的画像、星星。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情景导入。
在读之前老师要给你们两条读书建议:。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中都有谁?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生字,全班齐读。
出示词语,全班齐读。(睁眼、弯弯腰、趴着、眨着眼做动作)。
开火车读词语。
完成填空,概括课文内容,并写生字“送”
三、品读课文,感悟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认识了有趣的字宝宝和词宝宝,也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相信现在的你们读起课文来会更有感情的,更流利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分别请生读1、2、3、4、5自然段)后重点处理静悄悄、感激,连声。
师:我怎么没听出静悄悄的感觉呀?谁能读出静悄悄的感觉?(生读)你能像他这样读一读吗?现在咱们的教室就可以用静悄悄来形容。
师:我听到了一个词(出示感激)谁认识这个词?生读谁能用感激说一句话?
生:我很感激我的爸爸。。。。。。
生:就是连着说了好几声。那你来表演一下。(找两三位同学起来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师:那请同学来表演一下连声说。谁当睡莲姑姑?谁当小蚂蚁?(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表演地也非常好)。
师:睡莲姑姑不但救了小蚂蚁,而且非常热情地邀请小蚂蚁:“今晚就在这住下吧,你们瞧,夏夜多美呀!”(出示幻灯片生赞叹啊多美呀!)。
师:把你看到的美用一句完整的话说给小蚂蚁听听,看谁说的话,能让小蚂蚁住下来。(师引导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生:我看到了夜空中有无数颗小星星眨着他们亮晶晶的小眼睛。
生:睡莲姑姑的花瓣好美。
生:荷叶青青的,圆圆的好美。
生:水草,河水很美。。。。。。
师:你们把夏夜说的.这么美,小蚂蚁被你们留下来吗?(没有)。
师:小蚂蚁是怎么说的?
生: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师:多懂事的小蚂蚁呀!
师:是呀,天都这么黑了,小蚂蚁还没回家,你们想象一下他的爸爸妈妈现在正在干什么?
生:正在着急地到处寻找小蚂蚁。
师:是呀,他的爸爸妈妈该有多着急呀,现在如果你是那只小蚂蚁你会住下来吗?(不会)。
师:看来小蚂蚁是真的想回家,可睡莲姑姑哪也去不了,没办法送小蚂蚁回家,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的8-12自然段,看谁来帮忙了?(生读书)。
师:谁来帮忙了?(小蜻蜓)你愿意当小蜻蜓送小蚂蚁回家吗?(愿意)。
师:那就请你用小蜻蜓的话向睡莲姑姑表表你的决心吧(出示:让我来送小蚂蚁吧)师:谢谢你热心的小蜻蜓。(和生握手)还有热心的小蜻蜓愿意帮忙?那你也来表表你的决心吧!
生: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师:也谢谢你。还有愿意帮忙的吗?都愿意呀。那就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对睡莲姑姑说:生: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师:可是,我有点胆心,天这么黑,你们能行吗?这时,谁飞来了?
生:萤火虫。
师:你愿意当萤火虫吗?(愿意)你打算怎么帮忙?
生:我来给他们照亮。
师:请你也以萤火虫的话表表你的决心吧!(出示:我来给你们照亮)。
生:我来给你们照亮。
师:谢谢你,热心的萤火虫。还有热心的萤火虫愿意帮忙吗?(生都举起手来)你们都愿意帮忙呀,都是热心的好孩子。那就让我们一起大声对小蜻蜓和小蚂蚁说:(师手指大屏幕)。
生:我来给你们照亮!
生:蝴蝶、燕子、小鱼、乌龟、大雁……。
师:有这么多热心的小伙伴都来帮助小蚂蚁,小蚂蚁可乐坏了。看,(出示幻灯片)小蚂蚁爬上“飞机”,“飞机”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师:那你能把小蚂蚁这种高兴的心情给读出来吗?(生读)。
师:怎么没听出你高兴呀!谁能面带微笑着读出小蚂蚁高兴的心情?(生再读)师:让我们一起面带微笑着读出小蚂蚁高兴的心情吧?(生齐读)。
师:小蚂蚁的家好远好远呀!(出示幻灯片师范读)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地假山,飞过绿绿地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师:想象一下小蚂蚁一路上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生:小蚂蚁看到了青青地假山,绿绿地草坪,弯弯地小路,美丽的村庄,。。。。。。(师引导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谁能把他美美的读出来?(生读)。
师:有点美了,谁还能把他读地更美?(生再读)。
师:让我们一起把他美美地读出来吧。(生齐读)。
师:你们的读书声让我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景色。
师:(出示幻灯片进行句式训练)想象一下小蜻蜓还会飞过哪里?
生:飞过弯弯的小路,飞过茂密的森林,飞过美丽村庄。。。。。。
师:小蚂蚁顺利到家了,睡莲姑姑听说了,心情会怎么样呢?
生:会特别特别地高兴。
师:为什么?
生:因为小蚂蚁到家了。
生:也会特别特别的高兴。
师:那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是他们俩一起把小蚂蚁送回了家。
师:星星看见了,也高兴地眨着眼,(贴上星星)星星又为什么高兴?它看见了什么?生:他看见睡莲姑姑救了小蚂蚁,小蜻蜓和萤火虫把小蚂蚁送回了家。所以他高兴地笑了。
师:现在你觉得这个夏夜比刚才的夏夜怎么样?
生:比刚才更美了。
师:因为什么而变得更美了。
生:因为有了蜻蜓,萤火虫,睡莲,小蚂蚁。
师:他们之间怎么样?
生:他们之间互相帮助?
师:是呀,他们之间互相帮助的行为让这个夏夜更美了。
师:所以,我们情不自禁的赞叹(出示幻灯片)。
生:啊,多美的夏夜呀!
师: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再来一遍。
生:啊,多美的夏夜呀!
师:课文学完了,马上就要和他们再见了,你最想对这些亲爱的小伙伴们说什么呢?写下来或说出来。根据时间而定。
师:总结语:同学们,小伙伴之间的互帮互助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希望每位同学都做一个热心助人的好孩子,好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