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精选13篇)
读后感是对作者思想和创作手法的思考和评析,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会作者的用意和表达方式。写读后感时,可以结合所读书籍与其他书籍或现实生活中的情况进行对比和比较,从而得出更深入的结论。以下是一些读者对于这本书的读后感分享,希望可以为你的阅读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一
刚开始,选择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是因为它有一个特别的书名和一个特别的封面。它的书名和封面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本故事书,这使得这本书充满了魅力。我的阅读激情也越来越浓了,几天内我就翻完整本书,而且读到一个故事都要翻来覆去地去品味、去挖掘,去寻找书中的精华。每次合上书时,我都要闭目享受书的墨香,回忆着这童话般的童年,温馨而愉悦。然而,作为一名教师,我更是感触良多。
书中小豆豆的经历让我们明白:教育方法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试想,如果小豆豆没有去巴学园,没有遇到小林先生,那么,也许她永远都会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她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其实,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小豆豆”呢?如何正确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也许,这本书给了我们不少答案。虽然我们不能够实现像巴学园那样的教学,但是,至少里面的一些方法能够引导我们开展教育工作。以下,是《窗边的小豆豆》给我的几点感悟,我相信,这会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小豆豆喜欢校长先生的原因之一是校长先生整整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小豆豆和校长先生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小豆豆本来以为校长先生会问些什么问题,让自己回答。但是校长先生却告诉小豆豆“说什么都行”,这让小豆豆很开心,她拼命地说,直到绞尽脑汁也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当小豆豆发现已经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的时候,她不禁有些伤心,因为“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听自己说话,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跟这一样,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校长先生绝对不会把孩子的爸爸妈妈请到学校来。校长先生总会耐心地听每一个孩子的解释。即便孩子找的是借口,先生也总会认真地听下去。再对比我们平时对学生的教育,我们缺少的不正是倾听吗?很多时候学生犯了错误,我们都没有先耐心地听他们的解释,而是马上就批评他们。有时候我们甚至在了解清楚情况之前就把他们的家长请来学校。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得部分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抵触心理。其实,我们都应该向校长先生学习,因为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找借口,但是我们何不换个角度来看呢?如果他们找借口,那说明他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还是在意的。这个时候,我们何不试着做一个倾听者,让学生把想说的说完,我想,这样学生更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赞美是一门艺术,小豆豆有很多缺点,经常重复地犯错误,但是校长先生并没有因此而说小豆豆是一个坏孩子。相反,校长先生一有机会,就要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就因为这样,小豆豆也觉得自己的确是一个好孩子,于是就怀有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或许正式这句宝贵的话,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很多时候却忘记了赞美。当一个学生重复地犯错误时,我们便给这个学生贴上坏学生的标签,久而久之,这个学生就会慢慢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坏学生,无论怎样都好不了,没有了变成好学生的自信。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赞美来帮助这个学生,只要我们给这个学生贴上好学生的标签,告诉他你也有很多的优点,你也是可以做得很好的,相信这个学生会慢慢地以好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慢慢地,这个学生一定会变成真正的好学生。我想,赞美的力量比批评要大。
小豆豆的同学高桥君永远都不能够再长高了。校长先生为了不让他产生自卑心理,故意在校运会上安排了很适合高桥君的项目。最后,高桥君在每一个项目都拿到了第一名,这增强了他的自信。还有就是,高桥君在跳比自己还高的木马时,校长先生会鼓励他:“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绝对能跳过去!”仅仅在最后一刻才伸手托了他一下,让人觉得是高桥君自己跳过去的,以此来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正像“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影响了小豆豆的一生一样,校长先生经常对高桥君说的“你绝对能做到”这句话也影响了小豆豆的一生。我们的学生当中也有一些同学因为家庭环境差、学习成绩不好等原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但是我们平时却忽略了对他们进行鼓励和支持,而导致他们一直因为自卑而不敢大胆地去肯定自己。其实我们可以向校长先生学习,让这些学生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完成的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我学会了小林宗作的幽默风趣、宽容大度。以前,遇到学生把简单的题目做错或者反复讲过的话依然记不住的时候,我常常感到无比的郁闷,搞不懂只要他们略微用点心,动动脑子就能做出的题目为什么总是出错呢?每次找这些学生订正作业时总没有好态度,忍不住地就会批评他们,满怀希望他们能从此吸取教训,记住批评,错误再也不会重犯,可也常常事与愿违,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满意程度,真是够压抑的。而现在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了解了小豆豆的学习经历,感受了校长小林宗作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我也懂得了宽容对待这些学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了。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感兴趣,都擅长的,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很多,可选择的也很多,我们真的没必要用一个模子来塑造他们。这是一本掩卷之作。当然,除了以上几点我还从中学到了很多道理。因为遇到了校长先生,巴学园很多学生的一生都被改变了。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又是否应该好好想一想:如何帮助那些“坏学生”,改变他们的一生。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二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好书,它让我明白了学校不再只是学知识的地方,校长不都是有着严肃面孔,让人害怕和敬而远之的人,上学不再是忙着上课,做作业的场所!它就是《窗边的小豆豆》。这是一本让我觉得整个暑假已不再寂寞的书。
这里面写了主人公小豆豆一些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7岁的小豆豆在大人的眼里肯定是算不上个好孩子,她刚上小学一年级便被学校强制退了学。好在“玩劣”的她被一个在外人看来非常“怪”的学校收留了。这个怪怪的校长,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于是小豆豆们获得了真正的来自于心灵的感动。小林校长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是多么难得啊!我十分喜欢小林校长的教育方法,他时刻在为孩子着想。让学习变得快乐而不呆板。
在巴学园,吃饭时也跟别的学校不一样,你瞧,校长说:“把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拿过来”这让我产生了无限的想象。原来山里的东西是指蔬菜呀,肉呀什么的。“海”呢?就是指鱼啦,以及用鱼、贝类、紫菜等海鲜制作的菜肴等等。这就是说,要求中午带的饭盒的菜里,必须有这两大类食品。那种形象的叫法更能让孩子感到吃饭的快乐,让孩子更加积极的响应校长的说法。
还有一次小豆豆把自己最珍贵的钱包掉到学校的厕所里了。小豆豆不顾上课,不顾危险在厕所里把粪池子几乎掏见底了,“校长看到豆豆的行为不但没生气,反而对豆豆充满了信任,完全是把豆豆当作一个有正常人格的人来对待的。”平时,一般的成年人若是看到小豆豆在掏粪,肯定都会说:“你在干什么呀?”“太危险了,快住手吧!”或者反过来也有人会说:“给你帮帮忙吧?”然而,校长却只说了一句:“干完了要把这些东西送回原处去哟!”小豆豆认为这是校长对她的信任,于是小豆豆遵照校长的要求,把小山铲平,把粪便全部送回了原处。往外掏的时候那么费劲,而往下送的时候却快多了。接下来又把渗进水的地面用勺子刮了刮,把那点土也倒进粪坑里去了。把地面弄平,把水泥盖照原样盖好,勺子也送回了原来的库房。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小豆豆“上厕所时也改掉了往下看的坏习惯”。而且从内心里深处认为校长是“最可信任的人”,也“比以前更加喜欢校长”了。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三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里面讲述了小豆豆上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开除后,来到了她的新学校——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孩子。
在这本书里,最吸引我的是小豆豆搞笑的几件事情:《不能跳》讲的是小豆豆放学后,看见有一个“大沙堆”就好奇地跳上去,结果那不是大沙堆,而是一堆抹墙泥,小豆豆因为她的好奇而陷到里面了,这是妈妈把他拉了上来。还有一次,小豆豆在校园里的地上看见了一张报纸就一下子跳到报纸中间,结果发现这里是厕所掏口,工人临时离开,怕有臭味,所以盖了张报纸,小豆豆“扑哧”一声掉进了厕所掏口。
小豆豆非常喜爱巴学园,有一天,她听到外面的孩子在唱“巴学园,破学校”她很气愤,就编了首歌“巴学园,好学校”同学们唱着这首歌,这是大家送给校长最珍贵的礼物。
小豆豆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大冒险》中小豆豆让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爬树。开始用的是梯子,因为泰明没有力气,小豆豆想让他上树,就必须托住他,如果托住他哪还有力气按住梯子?小豆豆发现泰明爬树比登天还难。但无论如何也要让他上树。小豆豆又拿来了梯凳(因为梯凳不摇晃),泰明小豆豆一步一步往上爬,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两个人终于爬上去了,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不过非常高兴,他们看到了远处的风景。
看完了这本书,我被小豆豆的行为逗乐了,虽然小豆豆非常天真、可爱,可是我们不应该学习小痘痘上课时的行为,小豆豆的天真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四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理想乐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理想校长,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当然,还有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一个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寓言。巴学园不仅仅是一个学校,它是个充满爱心和幻想的地方。小豆豆在这里学会了爱,生活和成长,学会了在生命的别离中得到感悟。最重要的是,她在这里珍藏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这本书会让人们思考,周围的环境对孩子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会给他们的一生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在一般人的眼中,小豆豆算是一个问题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乐此不疲地开关桌子,站在窗边跟路上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这样的孩子是最让我们的校长和教师头疼的学生。但是从书中描述的故事中,我们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一个小姑娘的聪明、可爱、热情。所以,小林校长每次见到小豆豆时总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让小豆豆开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小林校长特别了解孩子的心理,善于帮助孩子去掉自卑心。
可是在书中,我更寻求到了一名老师在看此问题时反思到的关于教育的一些契机和方法。善于教育孩子的教师、校长,会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虽然巴学园是几十年前出现在日本的学校,但是小林校长那种尊重、爱护学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窗边的小豆豆》其实是一种理念的体现,虽然这种理念不可能一下子被社会理解并接受,但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并不是小林校长做什么,我们就学什么,而是要学习他教育孩子的出发点,学习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精神,学习他能够放下身架与孩子做好朋友的魄力。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上的,还有师德方面的,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五
暑假里,老师让我们读一本《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于是,妈妈带我去了书店买了这本书。我以迫切的心情读了第一遍,觉得还有意思,于是我有细心地读了第二遍。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他用小豆豆这个主人公,来讲述了他的一些有趣的童年故事,如“真是一个好孩子!”、“不能跳”——。我感觉我就像小豆豆的影子,她做过的事我好像也做过,她的好奇、淘气、调皮,我也好像是这样。我感觉和小豆豆越来越亲近了,因为,她就像我身边的同学一样。在大人眼里,我们做得事情都有的傻,可大人不明白,我们就在做傻事中得到快乐,就在做傻事中得到许多教训,我们就在做傻事中一天天长大。
书中还讲述了小豆豆的学校,他的学校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学生,有得了小儿麻痹症的泰明,还有永远长不高的高桥君。我喜欢小林宗作校长。因为他用特别的关爱来爱护他的学生,他长挂着嘴边的话“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我也喜欢。我想,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建立一座像巴学园一样的学校,我也要当一名像小林宗作一样的老师,我也要用特别的爱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在爱心中健康成长。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六
你见过这样的学校吗?学校的大门是一株矮矮的大树,树上还长着绿色的叶子。校园里停着真正的电车,一共有六辆,那是用来做教室的。电车的玻璃窗反射着早晨的阳光,闪闪发光。
这神奇的地方就是小豆豆的新学校——巴学园。我想这样的学校一定会有许多小朋友喜欢,可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很幸运,我也有一个和小豆豆差不多的学校,在某些地方非常非常地像,我非常喜欢它。
我们的“巴学园”活动也非常的多,除了春游、夏令营、秋游,还有许多大型活动,比如:科技节、艺术节、跳蚤市场……这些活动中有一些你们一定不知道吧!还有一些活动连我也叫不出名儿来。还有一件事,你们一定也很羡慕。我们的“巴学园”里,只要你平时成绩优秀,期末考试就可以免考。每一门主课可以有5名同学免考。其他同学考试时,那些免考的同学还可以看电影,拿奖学金和奖状呢!
这就是我们的“巴学园”,每每想起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每每想起和蔼可亲的老师,每每想起那有趣的活动,我的心好像被幸福充斥着。真的,我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把我送进了“巴学园”。要知道,我家在萧山,每天去“巴学园”读书,路上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呢!只为我能在好的环境里成长。
我爱我的“巴学园”!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七
不要把孩子们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要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窗边小豆豆读后感。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小林老师创办了全新的学校“巴学园”。学校的大门是用矮矮的树枝做成的。教室也是用废弃的电车改装而成的,在这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而决定上什么,孩子们可以上午完成作业,下午就可以去散步,游戏,还可以整天泡在图书室里,看自己喜欢的图书。老师清楚了解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小林老师尊重孩子们,释放他们的快乐,可以在大厅的地上画画,可以光着身子在游泳池里游泳,可以带着毛毯来大厅露营,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树,这些快乐的事情是兴趣的营养剂。单凭这些,孩子们的一天都是鲜活的,放学不愿离开这里,在家更想早早来到学校。
小林校长尤为尊重个性极强或者生理有缺陷的孩子,想尽一切办法,采取独特的教学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举办运动会,大部分项目是考虑到身体有缺陷的孩子而专门设计的。最后,最后全校最矮的高桥君得到了很多项目的冠军,从此,他变得更乐观自信了。
主人公小豆豆为了找到掉进便池里的漂亮钱包,把便池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是说了一句:“弄完以后,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在平时,校长最喜欢对小豆豆说的话是:“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从此,小豆豆相信了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以至于冒险的帮助患有小儿麻痹的泰明,实现泰明的心愿,让他爬上自己的树,再现了小豆豆的善良与真诚。
巴学园的所有老师,都去努力寻找孩子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做到一视同仁,在巴学园里,所有的孩子们都学会了关心别人,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爱心,宽容与真诚,所有这一切,对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和谐的发展。正如小林老师所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我很羡慕那些曾在巴学园上学的孩子,更羡慕有这么一位懂孩子的好老师,还有巴学园这样特殊的校园。所以主人公小豆豆在这里成长为一个情感丰富,心地善良而又单纯快乐的孩子,为她的一生奠定了基础,可见良好的性格培养,才是孩子一切的前提。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的影响,有来自周围的影响,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为富有个性的人,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虽不像小林老师那样全心的挖掘孩子的天性,但我们可以去呵护孩子的心灵,尽量地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
一个在老师眼里一无是处,被校长辞退的——小豆豆,来到巴学园成为了一个情感丰富,心地善良而又纯洁快乐的孩子。这一切都是因为碰到了小林校长,一个真正热爱孩子,信赖孩子,充满热情的教育家。
他很有创意,会想到会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人文情怀,他耐心连续的听六岁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哈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以后要放回去啊!”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所以对于那些深有残疾的孩子,他总是想尽办法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会受到伤害,他不会阻止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他也不会要求孩子刻意去做什么事情,他总是寻找一些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他的教育观念是同学们渴望的,也是值得我学习的,我很幸运读到这本书。
在巴学园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来上什么,下午可以去散步,夜晚孩子大礼堂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的故事,可以光着身子在游泳池里游泳,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树……这些快乐的事情是兴趣的营养剂,使小豆豆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怎样待人,怎样做人。巴学园作为一所学校成功在于,当别的孩子说这所学校是一所破学校时,孩子们一起喊:“这是一所好学校。”当家长不理解校长的做法转走孩子时,孩子们都含满眼泪不舍离去,这就是学校的魅力,这才是一所真正的好学校,他是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欢。
在书的催化下,我会不自觉地回忆自己的童年,可能我们都会觉得不会有小豆豆那么幸运,能够进入那么神奇的学校,遇到那么好的校长……在现实世界里,似乎没有多少人能像小豆豆那样长大,小豆豆在成长话题上就显出了她独特的意义,正因为这个原因这本书才会让人那么感动,让人那么为之动容。
这本书让我记住了一个名叫巴学园,由六辆电动车改装成教室的一所学校,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现在的教育更重要,作为教育者我无力改变一些制度环境,但我能为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理解他们,以需要的方式来爱他们引导他们,为他们创造形成各种优良品质的环境。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八
这段时刻,我读了一本十分搞笑的书——日本着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小豆豆在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小豆豆因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来到一个名叫“巴学园”的学校学习,在小林老师的爱护和引导下,“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喜爱的孩子。
小豆豆其实是一个天真、活泼、善良、机灵的小姑娘,她经常有很多个性的想法,也会做一些在平常人眼中认为不可思议的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的“放回原处”这一篇。它讲了每次上完厕所后,小豆豆总喜爱往下方看一看,这一次,小豆豆往下看时把宝贝钱包掉了进去,这可急坏了小豆豆。于是,小豆豆掏起了粪便,小林校长看见这个情景,问明原因后就像平时散步一样走开了。
过了一会儿,校长又走来笑眯眯地问小豆豆找到了没有,还亲切地叫她要把粪便放回原处。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读到那里,我情不自禁地想:“小林校长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校长啊!
他看到小豆豆做这样的事情,不仅仅没有批评她,还很巧妙地提醒小豆豆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职责。”书中的小林校长还是一个明白孩子、热爱孩子的人,他对小豆豆所做的那些不一样寻常的事情,都能宽容以待。
我真期望能跟小豆豆一样,去一所“巴学园”学习。正因巴学园是一个快乐、自由的学校,教室是一辆辆旧电车,在那里,想上什么课就能够上什么课,还能够自己选座位和同桌。上午的课上完后,便能够去散步、做实验、到图书室看书……能够尽情地玩耍,同学之间是那么的亲近、团结。
我很喜爱《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期望自己能和小豆豆一样,在一个快乐、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九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讲的是作者小时候的一段读书经历。描述了一段让人无限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还有一个曾让普通学校老师无比头疼的孩子——小豆豆。
小豆豆是个活泼可爱,性格开朗,太富于幻想的日本小女孩,上课把桌盖开了关,关了开,把橡皮拿出来擦一下放回去擦一下放回去搞了好几百次,站在屋檐下看见燕子在筑巢她会和它交谈,老师只好给她退学。
“巴学园”是个与众不同的学校。教室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车厢,每个班级人数不超过10个人,每个孩子的座位也不是固定的,孩子们想坐哪就坐哪,教学方法自己喜欢的课程从自己喜欢开始学起。不固定,下午带出去体验大自然,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地理知识,运动会上自己策划稀奇古怪的项目。校长是一个爱护孩子,真心为孩子着想的工作者,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就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每到午饭开始时,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了吗?原来校长不想让孩子们偏食,要求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他说无论哪个孩子都在他出生时候有优良品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影响,早早发现这些“优良”品质,我们要让他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小豆豆在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她漂亮的钱包掉进去了,于是她找到一个长把舀子,费力地打捞她的钱包,地上已经堆满了秽物,钱包连个影子都看不见,路过这里问明情况后,对小豆豆说:“弄完之后,把这些东西放回去。”小豆豆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校长每次见到她都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他的宽容,博爱让小豆豆在学校里一点点成长,成为一个被大家接受的孩子。泰明是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校长从来没有让其他孩子感到过难堪。高桥是侏儒,在运动会上专门为他这样的孩子设立各种各样比赛项目。高桥每次都得第一名,后来以优秀的成绩从明治大学的电气工学系毕业,并且有一个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
小豆豆、泰明、高桥这些巴学园的孩子犹如一株株小苗,沐浴着暖暖的日光,茁壮地成长着。是小林宗作先生个他了他们最合适的土壤。巴学园是一所充满无限快乐的学校,我真是羡慕不已,我羡慕调皮的小豆豆遇到了关爱学生的小林校长,羡慕她能进入这样一所与众不同,令人向往的学校学习,羡慕她在巴学园遇到这么多可爱、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也能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那该多好啊!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十
这个星期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是作者根据自己小学时代的真实经历写下的一本书。
我很喜欢书里面的巴学园,那是一所很特别的学校:教室是用电车造的,午饭直接在礼堂里吃,游泳池建在礼堂里。他们的学习方式很特别:老师先把一天要学的知识都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喜欢哪门课程,就可以先学习哪门课程。如果他们学习得快,下午还有时间的话,就可以去郊外散步。这样劳逸结合,大家都很喜欢。巴学园的暑假里,学生们还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比如说温泉旅行、露营等。学生们的暑假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我也很喜欢巴学园的校长,他总是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他在午餐的时候会问:“大家带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了吗?”如果有些同学没有带,他也不会生气,还会让校长夫人把“山的味道”或者“海的味道”加给他。
但是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巴学园被炸弹击中,校长把所有的同学都解散了,只有他一个人还站在路边看着熊熊大火中的巴学园。读到这里,我非常难过。我想,校长先生一定很伤心,因为他最爱惜的学校就这样毁于战火。学生们肯定也很伤心,因为巴学园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地方,带给他们过很多快乐。但是他们现在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学校,离开亲爱的同学和慈祥的校长、老师们。让我觉得尤其遗憾的是,小林校长没能在有生之年重建巴学园。因为我多希望能够到巴学园去看看呀!
我多么希望自己也去巴学园里上学啊!如果我去了巴学园,我也想和校长聊天;我一定要挑选一棵属于我自己的树,那棵树会很高大,枝叶很茂盛,并且有很多树洞,有机会我也会找泰明来爬我的树;我也会带上“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在礼堂里面和大家一起吃午饭;我还想和大家一起露营,参加运动会,并且获得各种蔬菜做奖品……就像小豆豆那样快乐地玩耍和学习,体会一下不一样的成长方式!
这本书还记录了很多小豆豆有趣的事情,比如她心爱的钱包掉进了厕所,她就把粪坑里的东西都挖了出来。校长看见了,只说了一句:“挖好了要把东西都放回去哦!”读到这里,我不禁哈哈大笑。这个小豆豆,真是太可爱了!校长也非常有趣。
阅读总是能带给我们很多感受,无论是感动还是快乐,都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十一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孩,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小林宗作先生对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连续听小豆豆讲四个小时的话不打哈欠;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般的想法等等。这些事情在那些只懂得循规蹈矩地教书的教师眼里,似乎是那么不可思议,可是,正是这种“不可思议”的教育方式很适合孩的成长,了解孩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的出发点。
其实,大家不妨想想小豆豆的特点:朝气蓬勃、天真烂漫、十分懂礼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基本上具备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小豆豆”,只是没遇到像小林宗作先生这样善解人意的好校长。
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个很了解孩子的校长,那里的一切都遵从孩子顽皮的天性。小林宗作先生用自我的言行举止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平等、自由与秩序。比如:经过韵律操,让孩子们“在心灵和身体两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经过散步让孩子们感受世界,学习知识;让孩子们在晚上扮妖怪,行夜路,来练胆量。他设置了适合全校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夺冠的运动会。他总能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学到知识。
我们此刻的教育现状虽然还没有到达书中所描述的那种境界,可幸运的是我们正在改变着长久以来,呆板,公式般的教学,正在向人性化、自然化的趋势发展。作为家长我们应当像小林先生那样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去探索、观察、创造,并且还应像小林先生那样尊重儿童。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十二
我推荐《窗边的小豆豆》给大家,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
《窗边的小豆豆》是讲黑柳彻子小时候亲身经历的事,书上的主人公是小豆豆,小豆豆有一条小狗叫洛基,小狗有灵性,很温顺。她们是一对好朋友。
《窗边的小豆豆》讲了小豆豆一年级就被迫退学,因为她上课时总是开关抽屉,老是发出巨大的响声,搞得老师无法上课,同学们也无法听课,一节课重复这样的动作有一百多次;有时又跟教室外面的小燕子说话;有时又跟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还把班上的全体同学都叫到窗口去看。老师实在拿她没办法,就只好让她退了学。
退了学的小豆豆来到了新学校――巴学园。那里有一名非常宽容的小林宗作校长,在巴学园小朋友想干什么都行,只要你能把做的事从一而终做好就行了。比如有一次,小豆豆怀疑她的钱包掉进了厕所槽里,她就用勺子把屎一勺一勺的挖出来,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钱包,结果挖出来的屎堆成了一个小山,钱包还是没找到。校长看见了,并没有批评他,只是说:“你把挖出来的屎放回去就行了。”
我觉得小豆豆有无穷无尽的疑问,有无穷无尽的想法;小林宗作校长让我佩服,佩服他教育小孩的耐心和理解小朋友的想法;巴学园的环境非常适合小朋友的成长,令人非常向往。不信,你就买来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会爱不释手。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十三
这里的教室很特别,这里的午饭很特别,这里的教学很特别,这里的运动会很特别……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让人感到充满着自由与快乐。多么渴望,我也能置身在这特别的地方——巴学园中,与小豆豆成为朋友,享受着快乐的小学生活。
捧着《窗边的小豆豆》读啊读,不自觉地就陷入了书中所描绘的故事中。多么调皮捣蛋的小豆豆啊,为捡钱包而掏粪池,为了好玩想跳过报纸却掉进粪池掏口……一件件趣事,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多么幸福的小豆豆,并没有因为做了这些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坏事”后而受到批评,小小的心灵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尊重,真是让人不得不感慨:巴学园真是一所有爱的学校。
当然,这些都得益于巴学园有一个伟大、充满着教育哲学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
小林先生将他的教育智慧渗透于与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中,让孩子们的天性在这里得到了最自然、最生动地生长。例如当小豆豆为捡钱包而掏粪池的时候,小林先生只是简单说了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这对于小豆豆来说,是得到了多么大的信任啊!换做一般的大人,看到小孩子在做这种坏事,还不是劈头盖脸一顿骂?小林校长的“了不起”,还体现在许多方面,他总是不断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份鼓励与认可驱赶了小豆豆内心的自卑,激励着小豆豆不断成长。小林校长用他的爱滋润着巴学园孩子的成长,有这样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爱护孩子的校长,真是巴学园里每个孩子的幸福!
爱在巴学园蔓延,爱在巴学园孩子的心中流淌。即使最后巴学园在战火中毁于一旦,令人叹息,但小林校长的爱将跨越百年,慢慢的,慢慢的在我们的心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