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读后感(模板9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白夜行读后感篇一
很多人称“本书将无望却坚守的凄凉爱情和执著而缜密的冷静推理完美结合,被众多‘东饭’视作东野圭吾作品中的无冕之王,被称为东野笔下‘最绝望的念想、最悲恸的守望’,出版之后引起巨大轰动,使东野圭吾成为天王级作家。”
我感觉这样的评语是丝毫不夸张的。
故事形成了两种视角,由男女主角二人来写。女主角雪穗是一个在绝望中成长起来,因生活变得邪恶的人,她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不惜一切手段,就正常的视角而言,她是一个坏人,是一个犯罪者,甚至是一个卑劣的生物体。但是她却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动人。她的表面是明亮的,但她的内心从来是阴暗找不到出路的,只有在不停的“夺取”中才找到一点自我。为了找到自身的地位她不惜利用亮司、利用自己的美色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读者却很难恨她,因为她也是一个从小受尽折磨的人。
再来说说男主角亮,小说中的他从一个喜欢剪纸的男孩成长为一个在黑暗处的实行者,他也是在不断的犯罪,可东野先生的笔下却总让人对亮心生同情怜悯,他是善良的,但他的善良只对于雪穗和他唯一的朋友友彦,对于其他人,他“精明冷酷犹如地下魔王”。
亮和雪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斩断的联系,但在整部小说里,他们唯一处在同一空间却是在故事的结尾,亮生命的最后一程,加上雪穗转身离去的背影,在下着雪的冬季留下了无限的悲哀。
日本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国家,这个国家拍的恐怖片非常出色。美国的恐怖片往往是血腥暴力的,中国的恐怖片往往是“哄”的一声吓你一跳,但是真正让人心理感到说不出来的恐惧的还是日本的恐怖片,我感觉由此折射出的日本人的心理层面也是非常复杂的。而在《白夜行》中,我除了感到男女主人公之间感情的复杂之外,更多的是疑问:“日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有为了生活让自己还未成年的女儿出卖肉体,有只顾自己享乐而视儿子无物的,这让重天伦之乐的中国人是无法理解的。“虎毒不食子”,亮司和雪穗性格之所以如此扭曲和阴暗,和他们的父母有着很大的因果关系。
东野先生的这部书被称为是绝望小说,就字面来理解,亮和雪穗的成长是绝望的,因而才会不择手段的追求希望。白夜行——在没有太阳的白天行走,纵使是白天,眼前的却还是无边无际的黑暗。推荐大家读一读东野圭吾的代表作《白夜行》。
白夜行读后感篇二
历时n天,在一个不太忙碌的工作日的上午,纠结又期待结局的心里结束了白夜行,真的被东野大叔脑洞之大所震撼到。
男女主的智商高到令人可怕。男主桐原亮司父亲恋童癖,母亲与店员有不正当关系。女主的母亲为了摆脱贫困,出卖给具有恋童癖的中年男子们。也许是在这样扭曲病态的家庭环境下,男主在废弃大楼看到令他无法接受的一幕,女主又一次被伤害,产生了后来一系列命案与一幕幕悲剧。
疑问
1、雪穗的母亲是愧疚自杀还是雪穗做了手脚?
3、亮司对雪穗是同情?爱情?赎罪?亦或是黑暗中扭曲变态的同行者?
4、聪明漂亮的雪穗明明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炒股和服装做的很成功)为自己创造更光明更心安理得并且富裕的幸福生活,为什么还会用尽心机绞尽脑汁的嫁给高宫城后离婚再婚挤进筱冢家族?用同样残忍的方法伤害美佳的目的与意义何在?(变态?要别人感同身受的体验自己所受的伤害?)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聪明的男女主虽然是外在的原因使其内心受到极大的创伤导致扭曲甚至变态,但这并不是可以肆意伤害其他人的理由,犯了错误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白夜行读后感篇三
喜欢买书,尤其05年之后几乎完全采用了网上购书模式,不仅因为方便、实惠,更因为可以大量浏览挑选的感觉。
正是这种习惯,在购书网站熟悉了一个作家,名叫“东野圭吾”,日本人。因为其大量的推理侦探小说,在该类目,总位于畅销榜,并且因为高产,几乎占据了榜单的大半壁江山。
侦探推理类小说一直是我的最爱之一,但在很长时间内,我却从未订购过这位号称大师的作品,许是因为心理一直存在一种未必合理的观点:“高产作家往往难以创作出真正的精品。”
不过,直到今年7月,终于还是没忍住好奇,有了尝试的冲动。第一次选择,挑选了东野圭吾公认的巅峰之作——《白夜行》,从书名来看,一部完全不知所以然但却名气甚大的作品。
结果,两天时间读完。
实事求是讲,尚没有一口气读完的酣畅淋漓感,但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是故事结构及讲述方式,给人一种厚重、精妙感。
故事从头到尾,横跨将近二十年。两主人公11岁登场,直至30岁落幕。期间童年、少年、青年各个阶段充满诡异、辛酸和矛盾,却唯独缺少浪漫、温情和善良。这是整篇作品的基调,也是令人直至最后为之动容的所在。
人物出场频繁,但却相对突兀;故事情节顺序描述,但却并不连贯。初看,有如一个个碎片,杂乱无章,其实却内在逻辑严谨。
其以人物和情节的点滴呼应勾串而起,而勾串手法则是遍布通篇的伏笔,犹如散落但却依然串着的珍珠一般,保持着核心线索的若隐若现,令读者既不彻底迷失,又不至缺乏悬念。对于分寸感的拿捏,不失为大师水平。
其次故事注重社会和时代背景的带入,而这往往是大师与业余的最大差别。
大师级作品,哪怕是鬼故事都一定存在大量有血有肉的价值集合,以便于各种的预设的离奇、荒诞又都能合情合理,发人深省,该部作品正是这样。
依本人看,本书所谓的案件悬念,并不特别出彩,比较出彩的反倒是对人性的推理。
这种无法遏止的种种猜测和质疑,就像毒瘾一样,引人入胜的同时,也越发渲染出主人公的神秘、纠结以及深深压抑的痛苦。这种痛苦伴随着情节展开,也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长展开,同时痛苦自身也在成长。从起初单纯的恐惧、愤怒乃至报复感,逐渐生长出枝枝蔓蔓的复杂性格、心态和气质,并由此渗透入成长的经历和记忆,进而扭曲了自己、伤害了别人。
两个案子中,分别失去亲人的孩子,均坚强的生存和成长起来,他们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一个风光迷人,一个晦涩阴沉。但十数年来每每出现的离奇、诡异,却又让你总能时不时感觉到二人之间似是而非的一种关联,可这种感觉却又无法真实捕捉,直到最后真相大白的一刻。
然而,那一刻又真的真相大白了吗?二人的交集被证实了,可是过程到底又是怎样?无限联想留给了读者,无限回味也留给了读者,好作品的典型特征。
20年前男孩为了解救女孩,行凶杀人,对象就是自己的父亲,那年他才11岁。此后,男孩、女孩实际成为彼此最为默契和信任的亲人,她们相依为命,她们相互成就,她们相互奉献,她们相互保护。
一个通过美色套取商业机密,一个通过机密实现地下创富,并兼用暴力手段为对方扫清障碍。
男孩子的爱是真挚,深沉的,从最初11岁就敢冒谋杀罪名保护女孩,至十数年来甘作一个影子悄悄守护在女孩身边,乃至最终30岁甘为保护女孩(不被抓住犯罪证据)奉献自己的生命,无不体现得深刻,体现得壮烈。
女孩子我无法断定是否存在一样的爱情,但至少她是心存最彻底的感激和信赖感的,就像女孩子所说,他的人生从来都是行进在没有阳光的夜色当中,男孩是她在黑暗中,内心中唯一的太阳,“白夜行”之意,至此明朗。
一段无法拿在太阳下晾晒的爱情,是扭曲的,它注定了悲剧式收场;但也注定感人肺腑,因为它克服了足够辛酸的苦与痛。
那么追根溯源,这一切又是如何产生,扭曲的根源又在哪里?
这一切还要追溯到20年前。一双双罪恶之手伸向一个只有10岁的小姑娘,更令人不可思议的竟是由其生母主导,而母亲那种为了家庭的迫不得已感,令小姑娘无论从能力还是道义上都失去了反抗机会,这种童年的扭曲经历,给出了成年后扭曲人格的最佳注解。
也许正是这种沁入内心深处的冷漠,使得她最终连暗夜最后一颗蜡烛的熄灭也可以表现得淡定、漠视。
最后,面对男主人公从高楼的一跃而下,她的漠然转身,虽然或许保全了自己,却也就此浇灭了灵魂的最后一丝余温。
白夜行读后感篇四
看过了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我鼓起勇气读起了大师的又一名作《幻夜》,这部被称为和白夜行特别相似的小说再一次震撼了我那幼小的心灵。
提到《幻夜》不能不说她的姐妹篇《白夜行》,这两个故事我是前后读的,因为《白夜行》在前,而且名气大,所以先读的《白夜行》,读完之后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唐泽雪穗的爱情悲剧让人扼腕惋惜,作为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凡夫俗子,我读《白夜行》的时候一直希望亮司与雪穗能够打败正义的警察,牵着手走出白夜,所以最后亮司为爱牺牲时让我感到无比的悲伤,真是一个爱情悲剧。
《白夜行》读完之后,觉得这是东野圭吾写的最好的一部小说,甚至超越了我之前认为极其精彩的《嫌疑犯x的献身》,《幻夜》的出现不仅延续了对于《白夜行》的喜爱,同时锦上添花地放大了《白夜行》中的悲剧色彩。
刚捧起《幻夜》我并不知道这是《白夜行》的姐妹篇,随着故事的深入,很快就能发现《幻夜》和《白夜行》拥有一样的框架。围绕男女主角接二连三的案件,锲而不舍的警察,男女主角一明一暗的共生关系以及最后男主角的悲剧收场。
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白夜行》中亮司与雪穗之间有难以割舍的爱情,青梅竹马的感情总是若隐若显,让人还对于他们还抱有幻想,幻想最后结局是亮司和雪穗远走高飞,过着幸福的生活。《白夜行》的主视角是第三人称,或者说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追随办案的老刑警的视角来揭开整个事情的真相。而《幻夜》却是从局内人的角度出发,以水源雅也的视角为主线,主角人物的内心刻画更加深刻,而且作者一开始就斩断了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新海美冬的人性之恶,也为水源雅也的愚笨感到惋惜,《幻夜》中男主角曾经遇到一个可能产生真挚爱情的情愫,可惜他陷入太深,既有客观上的身不由己,比方说被新海美冬握有致命的把柄,也有主观上的迷恋新海美冬的美貌,抱有最后能与新海美冬得到幸福的幼稚幻想。最后水源雅也的短暂醒悟也动摇了,与追捕他的警察同归于尽,本来一个本分老实的手艺人以这样一种结局告别人世更突显了新海美冬的丑恶面孔。
以下我详细列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
2、只要是看过《白夜行》的读者看到《幻夜》中那些似曾相识的犯罪手法用脚趾头也能想到女主角的真实身份(她就那些个阴招很实用也很毒辣善于攻其软肋)
3、人物设置还是“一个中心多个基本点”围绕男女主角身边连续发生的那些事件带入不同的配角来丰富整个故事(甚至连一个嗅觉灵敏的老警察设置都一模一样)
4、悬念的设置大同小异结局都同样设置在具有庆祝意义的节日庆典上男主角凄凉地死去
不同点:
2、《幻夜》少了一种神秘感少了让读者发挥自己想象力的空间
4、《幻夜》结合剧情的双关语也没有《白夜行》那么精彩。
白夜行读后感篇五
读完这本书一周了一直想着写些什么。一周下来可能已经忘记了当时阅读时后背发凉,令人心生寒意的感觉。更多的是对亮司和雪穗俩个主角的思考。或许我同大多数读者一样,考虑的同样是雪穗是否真正喜欢亮司,这一个疑问在最后的一幕的情景中更加强烈。雪穗面无表情,转身走上了自动扶梯.......
我这段时间的思考结果是雪穗喜欢亮司的。
首先,在小学时代,雪穗与亮司二人因为各自的性格和家庭她们是显得那么的独特,也是这个原因让他俩在养老院认识,开始做起了朋友,或许此时她们的友情并没有那么深,及时她们已经较同龄人成熟许多。
一件事情的发生使得亮司和雪穗成为了真正的知己,甚至是可以托付终身,那就是亮司为了雪穗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当然这可能是一个小孩子一时的冲动,但是亮司当时的面对警察,家人的镇静足以说明如果在给他一次机会,他还会这么做的。
从这以后到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步入社会之后,亮司一直充当着雪穗的影子,为她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而雪穗也在为亮司的事业做自己能做的一切。
老刑警用枪鱼和虾虎雨来比喻雪穗与亮司的关系,可是他错过了一点,那就是雪穗与亮司的感情。或许从这个老刑警的眼里,他看到的是俩个互相利用的人各自为了自己的目的相互利用而已。
书中特别提到的性方面的描述,包括雪穗不愿为高宫用手和口,而却写到了亮司可以在雪穗的手和口达到高潮,雪穗愿意为亮司提供她最纯洁的地方。
最后自己的补充,亮司一定是个很帅气的孩子,当然,至少不丑,加之他的那种自信为他带来的气质无疑为他的在外也增添一些筹码。
白夜行读后感篇六
《白夜行》不得不说这依然是一部让我震撼不已的小说。暂且不提内容,光是写作手段就骨骼清奇。是以众多他人视角来推动整篇故事情节发展的作品,字面上理解就是在白天夜晚都可以走路,雪穗可以同时在黑白两道一直带着面具伪装着生活,而亮司只能一直在黑暗的通风管道里徘徊,他们是相爱的吗?自认为在这篇小说里谈爱显得很肤浅,他们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友情,爱情。老警察一语道破天机:犹如枪虾和虾虎鱼的关系,互利共生,在黑暗里互相扶持,看似从未交集实则犹如交缠在一起的藤蔓密不可分。
亮司还未真正泯灭人性,至少在对待唯一的朋友友彦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不想让无辜的人卷进来,把电脑店送给了他,最后还送了剪纸祝福他和他的女朋友,虽然为了赎他父亲的罪,对雪穗无条件的付出,最后甚至以试图自杀来洗清雪穗的嫌疑,他是有一点良知的。
至于雪穗,童年的遭遇已使她彻底黑化,冷血无情,丧失了爱人的能力,像是行尸走肉,为了跻身上流社会不惜算尽机关扫除一切障碍,但与亮司的关系却神秘而复杂,小说全篇两人并无半点对话,如何接头交流也无从考证,但却让人惊叹两人缜密完美的配合。故事的最后,穿着圣诞老人衣服的亮司倒在地上,雪穗冷漠的经过,头也不回,却宛若白色的幽灵,应该是在此刻,她失去了生命中唯一的光,真正成为了一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这篇小说最喜欢的人物角色是亮司,一成和川利子,今枝和老警察,亮司虽为反派,但他聪明绝顶,博学多才,可能是为了赎罪但确实是爱着雪穗,并愿意付出一切,生活在暗里。一成是书中为数不多的正面人物,少数能一眼看出雪穗真正面目的旁观者,最痛惜的便是他和川利子的爱却未得的感情,明明可以美满却被人为的迫害,从这一刻开始我就特别不喜欢雪穗,虚荣和嫉妒心作祟的她内心想法就是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便要亲手毁灭它。
今枝和笹垣一个是侦探一个是警察,两个看起来不相关的职业却又紧密相连,他们都是为了追求事情的真相,老警察隐蔽的好,躲过了他们的毒手,而今枝就没这么幸运了,最后的掉以轻心使得他招致杀身之祸,到最后我们都无法得知他尸首于何处。
白夜行读后感篇七
《白夜行》,不负侦探小说大师东野先生十大作品的榜首之名。作品的高明在于构思巧妙精奇亦合情合理,对比强烈,撼动人心,读后心中思潮翻滚,不能平静。
故事的精妙在于含了东方文化蕴含的道!由恶生恶,报应轮回,恶有恶报。
雪穗和亮司,一男一女,从11岁开始,一个弑父,另一个杀母。一个在明,一个在暗。男女主角在整个叙事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最后揭晓谜底的时候,男女主角同场出现,生离死别,却不能相认,他们为自己所做的恶做了清偿。
他们的恶行令人痛恨之余,他们两人相互扶持走过了十九年,期间所展现出来的坚韧、克制、谋略和相互扶持的品质,即令人佩服和惊叹,亦无可奈何!驱使他们走上作恶的缘由,在于他们的原生家庭、当时的环境和他们的选择。
他的父和她的母,一对苟且的中年男女:西本代子,为了生存,出卖自己,而后出卖女儿雪穗;桐原洋介,得了娈童癖,买春时结识了西本代子,其更深的目的是西本年幼的女儿雪穗;桐原弥生子,陪酒女,缺乏母爱,与自己的店员通奸,被自己尚未成年的儿子抛弃,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永远失去了儿子。
亮司,生身之母并不爱他,他处于一个母亲和店员通奸的环境中,在目睹父亲侵犯他的好友,刺激下他刺死了自己的生身父亲,走上了一条赎罪和作恶的道路,最后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和保护雪穗,自裁了断;雪穗,被母出卖,好友为己杀父,而后两人为求自保,谋杀母亲,被人收养后,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照顾,在追求步入上层社会生活的时候,再三作恶,最终失去了照亮自己黑夜的光,她最终活成一个没有灵魂的影子。她逃脱了法律的制裁,灵魂的掏空是另一种惩罚。
这些人所做的恶,交织更迭,他们的播下恶种,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荼毒到了下一代和另一波人,继续延续下去。
有人还评论这小说其实是关于爱的故事。诚然,这评论是以雪穗和亮司用极端的方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反映每一个人都拥有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权利。
幼年时期,雪穗把图书馆借来的小说《飘》的女主郝思嘉当成偶像,亮司已然练成一手精致的剪影手艺。年少的他们一起在图书馆学习厮守的时光,想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时刻之一吧。在这里,看到了人性在恶劣环境下依然怀抱美好生活的希望。
故事铺叙开来,情愫已结的两人,欠缺心灵所需的足够的安全感,乃至于在他们追寻自己需要的情感和生活方式的时侯,不惜再三践踏他人的生命前行。我在想,他们纵有互利共生的关系,纵然有黑夜与光的关系,这种深情厚意终究太过狭隘和锋利,不会扶持他们走到最后。纵使他们有智谋和坚韧,他们也无法在阳光底下牵手、过上心灵平静的生活。金钱或物质或可凌驾于一切一时,世道规律,有一种力量,报应在金钱和物质可以凌驾一切的行为,这或许就是道的两面性。
雪穗和亮司的结局,对比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命运似乎是披着另一件外衣在轮回。
有一句精彩的点评:“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弱小的雪穗或者亮司。”这话是人性善恶的两重性的再阐述而已。可是这个世界再有恶,全然以恶回报,报应就如千古名言“恶有恶报”所示。东野先生的《白夜行》,坏人们在迂回曲折里都得到了报应!我粗略了解了到资本主义社会,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大约每十年爆发一次。在如此往复的循回里,一次次大批的工厂和银行倒闭,一大批又一大批的工人失业。在往复循环的艰难中,又有多少灵魂在黑暗和困顿里沉浮和挣扎。
看完这本书后,我本来颇为伤感,不久又看了一段某大v的演说视频,讲了一段内容,大约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始终在向前推前,当今社会的总体公平性比半个世纪前总体上还是有进步的,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一直驱动整个社会缓缓进步。我心里又生出一点希望,但愿随着思想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制度的更新和革命,人类终有一天可以到达这样的高地,人与人之间不会有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每一个心灵都有所庇护。
白夜行读后感篇八
我们既非生者也非死者,我们将被活着的和死去的人所遗忘。我们回到了曾经告别的世界上,但是却永远无法回到我们曾经活着的那些日子,永远无法回到那些我们曾进爱过的人的身边。我们是存在也是诅咒,因此我们遗忘过去,并且被过去遗忘。
——希尔瓦娜斯·黑暗游侠·风行者·被遗忘者
这段话出自wow中的一位悲剧人物之口,为什么会会选择这段话开场?因为我觉得书中女主角雪穗(以下简称"雪")的心灵真的颇像希尔瓦娜斯女王,这是一种极度扭曲的心理。女王因为阿尔萨斯对自己与自己的种族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所以对他充满仇恨,于是就去仇恨他生前的种族——人类,然而,要知道,人类本身差点被阿尔萨斯王子灭族。想接近那些生前好友,却因为自己那残缺的灵魂和一个亡者的身份而不被好友的周遭人所接受,甚至好友也会对自己感到厌恶。这个故事从开头就是一场悲剧,可以说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虽然这是一步推理小说,但诡计性并不是很强,却是一部很好的挖掘人性的文学性小说。
雪的母亲迫于生计,靠卖女儿来过日子,于是雪在上小学的年纪就被有恋童癖的亮(男主角"桐原亮司")的父亲玷污数次,当亮父再次玷污那幼小的纯净的身躯时,被亮发现了,亮是悲伤是憎恶,于是他结果了自己父亲的生命,并让雪先逃走,自己留下来处理现场,此后,亮与雪相互保守着这个秘密,由于警方未能查处凶手这件罪案也不了了之。
从此,就像小说中说的,雪从不以真面目示人,亮则至今仍在黑暗的通风管中徘徊。这件事对于雪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她长大后被她害死之人其实都本无过错,本应该充满童真的时候,却没想突发此事,面对亲人的种种行为,她的内心在无边的黑暗中永远的迷失了,她对任何人都变得表面温柔内心却残忍起来,这些人都是她受伤扭曲的心灵的牺牲品,而亮呢,有些内向的他,在遭遇这件事后,心灵深处的善良彻底的破碎了,他的父亲的行为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毁灭性的创伤,于是,他存在的意义也仅仅是为了在那不见天日的阴暗之中保护雪,爱着她,代表父亲的行为向她赎罪,他对她的守护就像卡西莫多一般,别人是看不见的。除此之外,他可以什么也不管,他也扭曲了,十四岁开始,十八岁盗版游戏,因为发觉当年弑父的`行为居然有人看见,于是去杀人灭口。一步错步步错,从杀了第一个人开始,为了掩盖罪行以及内心不断扩大的无边黑暗,许多人都因此遭殃,这可谓是无恶不作啊。
这本书中充满了犯罪,充满了邪恶,但人们在阅读时,又似乎感觉不到罪恶,也许犯罪是对男主角的心灵安慰,甚至也让读者煎熬的内心感到一种解脱,将之前所看的,心中的阴暗面全都发泄出去。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一经足够。凭借着这分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这句话恐怕是雪唯一所说的少数几句真话吧,当然她的这种真切仅仅是转瞬即逝的,真正看过这本书的人和去看电视剧的人感受是不一样的,看书的人大都觉得亮才是真正悲剧的人物,而在内心深深鄙视已经彻底绝情冷酷的雪,因为其实亮并不欠雪什么,而他为了保护她犯下了许多罪行,至死都在默默爱着她守护她,而在文章最后,亮为了逃脱警察且怕牵连到雪而"从桥上跳下,胸口插着他最爱的那把剪刀"时,书中这么写道:
忽觉周围有人,笹垣抬起头来。雪穗就站在身边,如雪般白皙的脸庞正俯向桐原。
"这人…是谁?"笹垣看着她的眼睛。
雪穗像人偶般面无表情。她冰冷地回答:"我不知道。雇用临时工都由店长全权负责。"
话音未落,一个年轻女子便从旁出现。她脸色铁青,用微弱的声音说:"我是店长滨本。"
警察们开始采取行动。有人采取保护现场的措施,有人准备对店长展开侦讯,还有人搭着笹垣的肩,请他离开尸体。
笹垣脚步蹒跚地走出警察的圈子。只见雪穗正沿扶梯上楼,背影犹如白色的幽灵。
她一次都没有回头。"
确实很冷,但这更能说明问题,这并非是雪的错,去想想,真的,当你在路上发现有个人被机车撞飞至死时,你会不感叹一声"作孽"吗?一向是虚情假意的雪在这时甚至忘记了把自己对一个死者的悲哀表现出来,相反的,却是非常的冷清,这不是招惹警察质疑吗?这只能说明一点——雪觉得自己在这个世上属于她自己的"太阳"黯淡下去之后,她的灵魂是彻底的死了,现在的她只是一句行尸走肉,我想,也许,她沿扶梯上楼之后立刻就会变成第二具地上的尸体。
那么抛开罪恶不说,"只希望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是男女主角所向往的一个极其简单的愿望,可是亮知道,他们两个不可能出现在一起,甚至连一个人出现在太阳之下都很困难,于是,亮就把自己变成了太阳,燃尽了自己去照亮雪的前路,他是她唯一的光芒。
白夜行读后感篇九
一时间不知如何动笔,网上有那么多那么优秀的书评,对这本书的理解也见仁见智,不得不说,东野的这本书真的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故事从一桩凶杀案展开,看似简单的凶杀案实际却扑朔迷离,当嫌疑犯一个一个被排除了嫌疑,案子只能草草收尾。
登场的是两个生活在不同阶层的男女,桐原和雪穗。同样出身于不起眼的家庭,二人的命运却有很大不同,一个隐居在下等社会,干着黑暗的勾当,一个靠着“对未来天才的洞察力”慢慢地跻身上流社会。
故事的离奇之处也慢慢开始展现,与二人相关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新的人又一个接一个地进入他们各自的生活。
这篇小说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冥冥中能感受到事情的端倪,但是连环的案件接连发生,新的谜团又开始出现。同时,全书伏笔有很多,前后文照应也有很多,这不得不使人佩服作者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一直觉得这本书越看到后面越精彩,尤其是前文的伏笔在后文一一得到对应,不免使人心中有一种快感。
有很多人说,这部小说其实是一部爱情小说, 两个人小时候受到的刺激让二人成为了彼此生命中“在黑夜中的太阳”,我想,亮司一定是爱雪穗的,就像亮司说的,他是多么想在白天走路啊,可是,很多年前的那件事,那把剪刀,注定他这一生,只能成为幕后默默守护雪穗的人。而对于雪穗,也对亮司有很深的感情,亮司将她从童年经历的魔鬼般的行为中拯救出来,默默为她付出,只要是血肉之躯,就一定会被打动吧。况且在全书唯一一次男女主角的见面中,雪穗“像个人偶”,只有被夺去灵魂的人才会这样,亮司的离去,恰恰夺去了雪穗的灵魂。
你一定会发现,眼前亮的刺眼。